梅雨
」 天氣 梅雨 鋒面 梅雨鋒面 氣象
旅遊注意!在韓部落客示警「梅雨季將至」:這段時間能避就避
鄰近台灣的韓國是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不過一名長期旅居韓國的部落客「不奇而遇」近日在社群平台上提醒即將前往韓國的旅客,應避開即將到來的梅雨季,因為這段期間的氣候變化不僅難以掌握,還可能對行程與心情造成影響。根據韓國氣象單位預測,2025年韓國梅雨季時間為濟州島的6月19日至7月20日;中南部地區的6月23日至7月24日;首爾/首都圈的6月25日至7月25日。「不奇而遇」表示,早年剛到韓國時的梅雨季「就像台灣的午後雷陣雨」,大多只是毛毛細雨,出門頂多帶把傘也算方便。然而近年氣候變遷劇烈,梅雨季期間的雨勢變得難以預測,極端天氣更時有所聞。「不奇而遇」指出,2020年曾出現連續一整個月降雨、導致漢江水位暴漲的情況;2022年也出現短時間內的超級暴雨,甚至有人「困在淹水的汽車上」,凸顯氣候變遷下的嚴峻影響。對於以觀光為目的的旅客來說,「不奇而遇」直言:「能避開這段時間,就盡量避開!」尤其是安排了景福宮、北村、弘大、南山塔等戶外景點的人,更應慎重考慮。「不奇而遇」建議,若無法避開梅雨季,應盡可能安排如百貨公司、汗蒸幕、COEX、美術館等室內行程,較不受天氣影響。不過他也補充,若旅客恰好是「喜歡雨天、喜歡城市濕漉漉氣味的人」,或許梅雨季也是一種特別的旅行體驗。

九州的旅客注意了 這3日恐出現「警報等級」強降雨
近日要前往日本九州的旅客們要注意了,目前九州地區正面臨梅雨鋒面滯留所帶來的大雨,預計這波強降雨會從8日持續至10日左右。根據日本氣象協會指出,目前鋒面自九州南部延伸至本州南方,雖然有南北位移,但仍會在九州上空停留一段時間。受其影響,九州南部已出現局部強降雨與雷雨,預期接下來兩天,北部與南部地區的降雨都將進一步擴大並加劇,部分地區甚至恐有道路淹水或山區崩塌風險。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截至日本氣象廳8日上午5點的預測顯示,九州北部24小時內的最大降水量可達80毫米,南部則為120毫米。進入9日與10日後,九州南北部的累積降水量更可能分別達到150毫米,且在此之後仍有增加的趨勢。此波大雨已具備引發土石災害與河川氾濫的警報條件,民眾需高度警戒。而從9日起,梅雨鋒面將進一步北上,四國與本州也將進入降雨範圍,這也象徵著日本今年度的雨季全面開始。大量來自南方的暖濕空氣將持續注入鋒面,使雨雲與雷雨雲持續活躍,天氣惡化的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大。專家建議,在8日之內,當地民眾應盡快完成排水溝與雨水導管的清理,以備不時之需。針對即將到來的極端氣候,日本氣象協會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應遠離河川與灌溉渠道,即使是平時流速緩慢的水體,在暴雨期間也可能因水位暴漲而變得危險,且易與路面邊界混淆,造成誤入陷阱的風險。此外,駕駛人應避免行經地下通道或其他低窪路段,這些區域極易積水,車輛一旦受困於水中,不僅可能失去動力,還會因水壓無法開門,導致駕駛與乘客受困。南九州也是全境降雨中。(圖/翻攝自日本氣象廳)針對居住在山區或靠近陡坡地帶的民眾,當局提醒要留意是否出現土石鬆動跡象,應及早撤離至安全地區,並確認避難方向應背離斜坡方向。同時,也要持續掌握政府發布的土石災害警戒與大雨等級資訊。氣象協會也提醒地下空間的使用者,萬一出現漏水或積水徵兆,應立即前往地面層,因地下空間易忽略危險徵象且脫困困難。此外,若住家位於有水壩設施的上游地區,亦應密切關注水壩水位資訊,因應長時間降雨,水壩可能執行洩洪以防潰堤。氣象協會專家牧良幸提醒,全國民眾應將氣象預警視為警訊,尤其是在九州與即將擴展至的四國、本州等地區,務必掌握天氣資訊,提早防範相關災害。

夏天除三害3/蚊子最愛5類人「一看就想叮」 專家教:「這樣打」才能報仇血恨!
時序來到梅雨季,蚊子也明顯增加,除了要預防登革熱,還要防蚊子叮咬,醫師指出,蚊子最愛這5類人:新陳代謝快、易流汗、皮膚菌叢豐富、孕婦及愛運動者,因為皮膚菌叢代謝皮脂產生的「羧酸」濃度比較高,特別容易吸引蚊子叮咬,建議均衡飲食、維持皮膚清潔,可降低羧酸濃度。2022年洛克斐勒大學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Cell)的研究指出,蚊子的嗅覺受器對「羧酸」特別敏感,因此皮膚中羧酸濃度較高的人,更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代謝科醫師陳潔雯表示,新陳代謝快的人、由於皮膚細胞更新速度快,因此會釋放出更多羧酸;容易流汗的人、愛運動者,因汗水中的乳酸和氨基酸影響皮膚微生物生態,羧酸濃度也較高;而皮膚菌叢天生豐富的人,因微生物種類與數量較多,會將皮脂轉化為蚊子敏感的羧酸。孕婦因荷爾蒙變化導致體溫上升、新陳代謝加快,因此也加速羧酸產生。陳潔雯建議上述5類人盡量維持皮膚清潔、均衡飲食並減少高脂高糖攝取,藉此降低皮膚上的羧酸累積,透過維持良好的皮膚生態平衡、降低羧酸濃度,並搭配正確的防蚊策略,就能有效減少蚊子的叮咬。打蚊子也有技巧,專家透露方向、地點都有學問,而且若搭配捕蚊燈、電蚊拍,成功率會更高。(圖/報系資料照)中興大學昆蟲系黃紹毅教授表示,近來觀察到蚊子變得「越來越難打」,主要是因為蚊子的翅膀拍動頻率高,每秒約400~600次,讓人類難以追蹤,其次是牠們能透過感應氣流與震動來快速逃離,再加上某些蚊種如埃及斑蚊,具有更靈活的不規則飛行模式,增加捕捉的難度。黃紹毅表示,想成功擊殺蚊子可利用牠的習性,例如晚上被蚊子叮咬,隔天可到浴室找蚊子,這是因為蚊子吸血後需要喝水,所以會出現比較潮濕的地方如浴室。此外,蚊子習慣向上飛,當牠停在牆上時,不要從上往下打,而是要從下往上或從前方夾擊,這樣命中率較高,而且使用電蚊拍成功率較高。想要減少家中的蚊子,黃紹毅建議清除積水容器,同時安裝水溝防蚊網避免蚊子在水管中產卵。另外,門口與窗戶使用門簾、紗窗,同時裝設防蚊掛片或防蚊網,避免蚊子飛入;也可使用捕蚊燈(UV光源吸引蚊子)、電蚊拍、驅蚊精油(檸檬尤加利、薰衣草和薄荷等)。黃紹毅建議使用含有DEET(敵避)成分的防蚊液,大概能維持4小時。但如果民眾偏好使用天然防蚊液,他建議可以選擇含有高濃度檸檬胺的精油。至於蚊帳,黃紹毅提醒,蚊子體型大約4至5毫米,所以選購蚊帳時,要找孔徑在4至5毫米以下的,否則蚊子還是進得來,但也不能挑孔徑過小,以免悶熱不透風。

今年首颱要來了? 多位專家這樣看
今年至今都還沒有颱風,而近期各國模式均模擬顯示,下週南海跟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如果持續增強會變今年第1號颱風,多位氣象專家也給出最新預測。氣象專家吳德榮5日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各國模式模擬,下週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皆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但各國模擬結果很分歧,對梅雨季的大氣型態,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不過,各國模擬的「不確定性」都很大,需持續觀察模式調整。台灣整合防災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說,觀察8日至13日的環境有利颱風的生成,依歐洲系集模式預測,11日晚上8點有4到6成的熱帶性低氣壓生成的機率,美國模式預測8日在菲律賓東方外海有發展機率,但現在不確定性高,要等9、10日才會比較確定。「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隨著太平洋高壓外圍的東南風跟西南季風交會,季風低壓槽的型態會變得明顯,環境也更有利於熱帶擾動醞釀及發展加強,下週很可能在南海到菲律賓附近會有熱帶低壓甚至是颱風發生的機會,擾動出現之後往北移動的可能性較高,不能排除會有接近台灣的機會,但是各預報模式之間的分歧度還很大,而且現在整個季風低壓槽也還沒有建立,可能要等到季風低壓槽建立,低壓槽中熱帶擾動醞釀、發展的位置也比較明確之後,才有辦法真正去評估未來移動的趨勢,以及會不會真的有接近台灣的可能性,目前可能威脅台灣的說法都還只處在看圖說故事的階段,有個心理準備並且多留意後續的預報消息就好,還不必太過擔心。」

雨天騎車好濕!她發問「雨靴雨鞋有用嗎」 全網狂推1物:最好用
台灣年降雨量十分豐沛,一年之中以5、6月的梅雨季以及7月至9月的颱風季的降雨最多,時不時就連續降雨好幾日。近日受到滯留鋒影響,全台有雨,成為機車族的惡夢,一名網友發文表示,騎車上班遇到下雨鞋子全濕,好奇詢問網友「買雨靴或是雨鞋很有用是真的嗎?」對此,底下一大票網友直呼「拖鞋最好用!」一名女網友在PTT版上發文表示,最近幾天常下雨,每次從外面回到家,雙腳、鞋子都濕一片,但騎車前換拖鞋又讓她覺得麻煩,「看到別人說買雨靴或是雨鞋很有用是真的嗎,感覺我很需要!」她好奇詢問騎車的上班族會買雨鞋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直言拖鞋最好用,「買拖鞋就好了,雨鞋超級沒用」 、「拖鞋最好用」 、「雨衣都會發臭了,雨鞋應該更容易」 、「之前試過鞋套,照濕不誤,拖鞋最好用」 、「我都直接光腳鞋放置物箱。」也有不少人推薦騎車的防雨裝備,「騎車只要買雨褲+鞋套就可以」 、「買原子小金剛那種啊,連鞋子一起塞進去」 、「之前碰過7-11有賣專門套腳的雨衣還不錯,用那個再把雨褲遮好」 、「我買套在鞋子上的防水登山套就可以適用所有鞋款。」

今年仍無颱風生成! 吳德榮:下週有熱帶擾動發展跡象
台灣7月至9月為「颱風季」,以往太平洋自4、5月起就陸續會有颱風生成,今年迄今卻還是「掛零」。對此,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下週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均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但「不確定性」還很大,仍需持續觀察。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洩天機教室」撰文道,今(4)日因梅雨季第5波鋒面影響,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提醒民眾慎防「劇烈天氣」(如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等)發生;北台轉涼。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1至27度、中部22至30度、南部24至32度、東部22至32度。吳德榮提到,最新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明(5)日鋒面南移,各地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午後雨勢加大。週五、六(6、7日)鋒面東移減弱,氣溫逐日升;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受西南風影響,清晨、上午西南部亦偶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吳德榮表示,週日(8日)至下週三(11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天氣熱如夏;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下週四、五(12、13日)的天氣,與熱帶擾動的動態有關,需再觀察。吳德榮也指出,依據各國模式模擬,下週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皆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但各國模擬結果很分歧,對梅雨季的大氣型態,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而各國模擬的「不確定性」都很大,都需持續觀察模式調整。另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說到,模式預測下週三、週四後南邊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機率,至於是否會進一步形成熱帶性低氣壓,還要繼續觀察。

鄭明典示警「將有狂風暴雨」 氣象粉專:估9點半雷雨帶到北台灣
氣象署指出,這波梅雨鋒面,今日抵達台灣,今、明(3日、4日)兩天受到滯留鋒面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線狀對流系統接近,「這樣的系統接近,ㄧ定會有一陣狂風暴雨!」鄭明典在臉書上曬出雷達回波圖指出,看到這類線狀對流系統,應該馬上同時檢查閃電訊號。「如果有閃電伴隨,那就可確定這樣的系統接近,一定會有一陣狂風暴雨,室外活動就要很小心因應,能暫時避開最好了。」而根據閃電即時觀測圖顯示,有密密麻麻閃電接近。另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稍早指出,「鋒面雷雨帶即將抵達,預計09:30前後,北台灣天氣將有劇烈變化。」台灣颱風論壇昨晚發文表示,新一波梅雨鋒面正在中國上空組織中,明天白天將會南下入侵台灣,加上西南季風繼續帶入豐沛水氣,明後兩天,全台多雨。粉專曬出各國模式預報,接下來3天的雨量累積預報圖顯示,除了全台有雨,南台灣及各地山區,雨勢預計都會偏多,「就算鋒面長得不好,多雨這件事還是逃不掉,也要特別注意午後大雷雨的狀況。」粉專提醒到了週四,鋒面離開,南部還是會因為迎西南風,持續有雨,這雨季可說轉得相當澈底。

梅雨鋒面抵達下午變天!4縣市大雨特報 明日全台有雨
氣象署指出,今、明(3日、4日)兩天受到滯留鋒面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西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轉為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另外,氣象署凌晨3時30分,針對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連江縣發布大雨特報,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這波梅雨鋒面,今日抵達台灣,環境轉趨不穩定,全台降雨機率增高。西半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它地區亦轉為局部間歇性陣雨或雷雨;伴隨鋒面上常有中、小尺度的對流天氣系統移入,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西半部地區及午後其它山區均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由於此波鋒面具有滯留鋒面的特性,明天(4日)鋒面緩慢移動到中台灣、南台灣,中南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仍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北台灣轉為東北風,降雨型態轉為短暫陣雨,整個西半部地區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到了後天(5日),雖然梅雨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但水氣帶尚未完全離開,加上又有華南雲雨帶接替移入,中南部及東南部地區仍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它地區則轉為零星短暫陣雨的天氣。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也指出,今上半天仍偏熱、大氣不穩定,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下午起至明日「梅雨季」第5波鋒面影響,雨勢增強、範圍擴大,慎防劇烈天氣發生;北台轉涼。氣溫方面,今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2至32度、中部23至33度、南部24至31度、東部22至33度。根據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週四鋒面南移,各地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午後雨勢加大。週五至下週日(6至8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減弱,氣溫逐日升;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清晨、上午南部亦偶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下週一至週四(9至12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天氣炎熱如夏,大氣不穩定,午後繼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另外,部分模式模擬,下週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但模擬結果很分歧,需持續觀察模式調整。

今氣溫恐熱破37度!明鋒面到「雨彈灌全台」
氣象署指出,今(2)日受到西南風影響,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中部及苗栗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及澎湖為多雲到晴。明(3)日滯留鋒面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西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轉為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西半部地區及午後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今日受環境西南風,加上氣流沉降作用影響,大台北盆地、花東縱谷及台東地區局部高溫有機會衝破37度,中部以北及花蓮以北地區高溫,也將上探33至36度,南部地區因陣雨關係,高溫也會來到32至34度之間。林得恩評估,這波熱浪,將是今年端午過後,最猛的一波。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今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氣溫再升,熱如炎夏;南方水氣多、不穩定度提高,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午後增強、並向北部山區擴展。溫度方面,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3至36度、中部24至36度、南部25至36度、東部22至37度。根據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明日上半天各地仍偏熱、大氣不穩定,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明下午起至週三(4日)「梅雨季」第5波鋒面影響,雨勢增強、範圍擴大,北台轉涼。週四(5日)鋒面南移,各地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午後雨勢大。週五、六(6、7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減弱,天氣好轉逐日熱,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下週日至週三(8日至11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天氣炎熱如夏,大氣不穩定,午後繼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圖/氣象署)

各地白天熱!高溫上看37度 下週「這天」鋒面報到
氣象署指出,西南風增強、新北市、桃園市等縣市有8級以上強風,而1日南部跟各地山區也要防大雨。氣象專家吳德榮說,週二起會有第5波鋒面帶來降雨,5日鋒面南移各地還是有雷雨。氣象專家林德恩也透露該鋒面的4個特徵。氣象署說,1日南方雲系北移,臺灣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東部、東南部地區、中部山區及澎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南部地區及午後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金門及馬祖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氣象署指出,2日西南風影響,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今明兩天金門、馬祖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明日東南部有焚風發生的機率;明日南部及東南部(含綠島、蘭嶼)沿海有長浪發生的機率,。氣象署表示,西南風增強,1日清晨至2日晚上蘭嶼、綠島、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最新(31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1)日各地晴時多雲,花、東偶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午後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各地白天偏熱,最高氣溫約可升至37度。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明(2)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氣溫再升,「熱如炎夏」;南方水氣多、不穩定度提高,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午後強度增強。週二(3日)各地仍偏熱、大氣不穩定,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增強,並擴展至其他地區。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週二下午起至週三(4日)「梅雨季」第5波「移動性」鋒面影響,帶來大範圍降雨(左圖),北台轉涼。週四(5日)鋒面南移,各地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右圖)。週五、六(6、7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減弱,天氣好轉、氣溫回升,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下週日至下週二(8至10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天氣偏熱,大氣不穩定,午後繼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林德恩也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3日今年第5波鋒面報到,有4個重要特徵。他解釋,「這波鋒面影響的時間,自6/3至6/5。其中,6/3及6/4,鋒面就在臺灣上空,全臺降雨機會增大;6/4下半天至6/5,雖然鋒面移動到巴士海峽,但因環境水氣仍多,加上又有華南雲雨帶接替移入,大氣依舊不穩定,下雨機會仍大。」林德恩表示,「此波鋒面具有滯留鋒面的特色,要留意伴隨梅雨鋒面上的中小尺度對流天氣系統,除易肇致短延時強降雨及長延時強降雨之外,還有雷電或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的產生;尤其是迎風面的中南部,特別在山區。」林德恩說,「由於環境條件配合,南海上大範圍的西南風,所攜帶豐沛的水氣與能量,也使得環境轉趨於不穩定;這波鋒面的降雨,屬於大範圍、長時間且較為連續性的型態。」林德恩指出,「鋒面通過後,大氣底層轉為東北風,帶來氣溫較涼的空氣,臺灣各地溫度下降;其中,6/4及6/5,因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北來涼意又會相對明顯一些,北部、東半部白天高溫會降到攝氏27至30度之間,中南部高溫也會降到攝氏30至33度左右,也請留意環境溫差變化。」

下雨撐傘也不怕後背包濕掉! 日本「1好物」引網大讚:2025年最棒發明
台灣5月已進入梅雨季節,最近更時常出現大雨,日本也將在6月至7月間迎來梅雨季。就有日本雜貨品牌推出了「雨傘罩」,只要安裝在雨傘骨架上,就能在身側形成「防護罩」,抵擋被風吹來的風雨。日本雜貨品牌「コジット」(Cogit)最近推出一款透明的「雨傘罩」(傘の雨シャット),是由0.1毫米厚的EVA材料製成,透明塑膠布上有一排扣子,可以裝在8骨、16骨的雨傘上,讓背部、包包能不被雨淋濕,售價為日幣1078元(約新台幣225元)。透明的雨傘罩。(圖/擷取自Cogit官網)日本富士電視台的晨間情報節目「めざましテレビ」,就製作了關於「應對梅雨季節的商品」的報導,並實際進行街訪,許多日本民眾看見這個透明塑膠布,紛紛認為是用來「蓋住曬在外面的衣服」、「蓋住腳踏車菜籃」。等到答案揭曉,路人便驚呼「這樣就不怕臉會淋濕,也不怕頭髮會塌掉了」、「這太厲害了」。消息曝光後,不少網友也大讚「收納看起來很方便」、「簡直是上班族福音」、「這是2025年最棒的發明」。

球場蟲蟲危機!邊荷律崩潰曝「身體出現嚴重問題」 粉絲好心疼
中信兄弟韓國籍啦啦隊邊荷律除了外型漂亮,還有可愛又呆萌的個性,深受一票球迷喜愛。昨(30)日中信兄弟6比4逆轉擊敗味全,邊荷律發文慶祝之餘,同時透露因為應援時有水蟻干擾,導致自己沒胃口吃飯,希望今天不要下雨不要有蟲。邊荷律昨日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今天贏了非常非常幸福!但是我現在沒有胃口,所以沒吃晚飯。我沒有胃口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並祈禱今天球場裡不要有蟲。邊荷律表示,只想給大家展現充滿活力的樣子,「但是今天因爲蟲子沒能給大家展現好的一面,真的很抱歉。 我想戰勝我的問題。 我會給大家展示越來越好的樣子,明天見。 希望不要下雨。」邊荷律應援時受到大水蟻干擾。(圖/邊荷律Threads)原來近期適逢台灣梅雨季節,經常出現大水蟻,邊荷律被嚇到連飯都吃不下去。有網友附上她應援時被水蟻干擾的影片,畫面中,邊荷律裝作鎮定,盡力跳舞應援,眼睛不時瞄向那些水蟻,臉上充滿恐懼,可見相當害怕蟲子。畫面曝光後,粉絲心疼表示,「蟲蟲真的很可怕,荷律已經很棒了」 、「大水蟻真的很煩,我們都懂」 、「很心疼你一邊應援一邊要怕有蟲蟲,你真的超級勇敢的」 、「溼氣重又快下雨的時候,白蟻都會飛出來,但是荷律你很棒了!不過,荷律沒有胃口是大問題,這個要先解決。」

端午連假天氣回穩!明日水氣最少 下週「梅雨鋒面來襲」時間點曝
今(30)日端午連假開始,氣象署指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各地早晚天氣較涼;鋒面位於巴士海峽,台灣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轉為多雲的天氣,下半天南部降雨也會趨緩。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今日,受鋒面遠離及東北季風影響,南部及花、東地區偶雨,中部山區短暫陣雨。明(31)日,受東北季風減弱影響,水氣最少的一天,剩恆春及花、東地區偶雨,午後山區短暫雷陣雨。收假(1)日,受偏南風影響,中南部及花、東地區偶雨,午後短暫雷陣雨,降雨範圍擴大,降雨強度也較強。端午連假3日天氣預報。(圖/林老師氣象站)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今日鋒面已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各地天氣為零星短暫雨之後、轉多雲時晴的天氣;白天轉熱。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9至28度、中部20至32度、南部21至34度、東部20至32度。根據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端午節(31日)各地晴朗穩定,山區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週日(1日)各地晴時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機率;各地白天偏熱。下週一、二(2、3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熱如炎夏」;南方水氣多、不穩定度提高,中南部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午後擴展至其他地區。下週二傍晚起至週三(4日)「梅雨季」第5波「移動性」鋒面影響,帶來大範圍降雨。下週四(5日)鋒面南移,上半天仍有明顯降雨,下半天逐漸好轉。下週五至週日(6至8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減弱,各地好轉、氣溫升;南方水氣多、大氣不穩定,午後有活躍的局部雷陣雨。

梅雨來襲!曾文水庫進帳96萬噸水 1期稻供灌延至6月初
梅雨鋒面來襲,台南市29日凌晨下起大雨,至中午為止山區下了13.4毫米,預計進帳約96萬噸水,嘉南平原1期稻作正值「抽穗期」需水量大,預計供灌延遲至6月初,2期稻作6月11日開始供灌,預估需水3億6000萬噸,曾文與烏山頭水庫蓄水現仍不足。台南市29日凌晨起因鋒面來襲下起大雨,多日炎熱氣候轉趨涼爽,這波雨勢至中午為止在曾文與烏山頭水庫集水區各下了13.7毫米與17毫米,預計可為曾文水庫進帳96萬噸水,維持5成6的蓄水率。烏山頭水庫蓄水率仍有8成2。嘉南平原1期稻作原定5月底結束供灌,因今年初氣候較冷,日照不足,需延長抽穗期灌溉才能「飽穗」,期間需水量大,農水署嘉南管理處決定供灌延至6月初,另外2期稻作定在6月11日開始供灌。曾文與烏山頭串聯水庫目前共有水量約3億2千萬噸,2期稻作預估需水3億6000萬噸,以現有水量仍不足,農水署家南管理處表示,南台灣已進入汛期,未來梅雨、颱風持續帶入降雨機率,可為水庫帶來進帳。負責民生用水的南化水庫29日至中午為止降雨僅0.2毫米,進帳不豐,但每日從甲仙攔河堰越域引水約60萬噸,仍維持8成滿的蓄水率。

梅雨狂炸!15縣市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傍晚
受到梅雨鋒面侵擾,中央氣象署今(29)日上午10時25分針對15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影響時間至傍晚6時,台中以北地區及南投以南、花蓮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民眾要注意瞬間大雨,山區則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大雨特報範圍:基隆北海岸、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山區、雲林縣山區、嘉義縣山區、台南市山區、高雄市山區、屏東縣山區、花蓮縣山區大雨特報。(圖/中央氣象署)氣象署指出,今天受到鋒面通過的影響,各地天氣不穩定,普遍有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短延時強降雨並且伴隨雷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各地也都容易有大雨發生,尤其在西半部地區可能會有局部豪雨,低窪地區要注意強降雨帶來的積水情況,山區也要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預計到了晚上,鋒面將移動到巴士海峽,北部及東北部地區的降雨就會開始減緩。氣溫方面,因東北季風增強及降雨的影響,各地氣溫都會下降,北部、宜蘭高溫22至24度,中部、花蓮24至27度,南部及台東30至31度,入夜之後氣溫會再進一步下降,中部以北、東半部低溫19至22度,南部低溫則是22到24度,請留意氣溫變化。

端午連假國5塞爆!易壅塞5時段出爐 行車時間恐增7倍
明天(30日)將迎來端午節3天連假,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研判,國道5號從今天(29日)起就可能一路塞車到半夜,提醒民眾留意5個易壅塞時段,車速恐低於每小時40公里,行車時間(含匝道排隊等候)預估為平常的5至7倍。高公局表示,宜蘭向來是國內旅遊熱門景點,今年清明節首日,國5雪山隧道南向交通量(5.13萬輛次)為歷史第4大量。而高公局推測,端午節連假期間若天候良好,國5將出現往宜蘭之旅遊車潮,尖峰時段可能發生壅塞回堵。高公局也依大數據資料研判,國5於端午節連假前一日(29日)上午9時至晚間24時、連假首日(30日)上午5時至下午4時、第2日(31日)上午6時至下午3時之南向南港系統至頭城,以及第2日(31日)上午11時至晚間12時、收假日(6月1日)上午9時至晚間10時的北向宜蘭至坪林路段,車速可能低於每小時40公里,行車時間(含匝道排隊等候)預估為平常的5至7倍。高公局呼籲,用路人可改駛替代道路,南向建議改走台9線或106乙,北向則建議改駛台9線,以避開大量車潮。高公局也規劃實施端午連假國5的高乘載管制、匝道封閉、匝道儀控及多項大客車優先通行措施,若搭乘大客車往返北宜,可較自行開車節省30分鐘以上,建議用路人多搭乘大客車及台鐵等大眾運輸或改走替代道路。端午節連假國道匝道封閉措施懶人包。(圖/翻攝自高公局官網)此外,高公局提醒,端午連假天候可能受梅雨影響,用路人出門前可利用「高速公路1968」APP查詢即時天氣及國道路況,亦可至台鐵公司及公路局官方網站檢視鐵路及公路運行情形,妥為規劃行程。若仍要開車出門,務必妥為檢查車況,往返宜蘭建議避開尖峰時段及路段,適當選擇行車時間與路線,上車後應正確繫妥安全帶並切記勿疲勞駕駛、勿超速、勿分心、勿酒駕。

大雨狂炸「18縣市」 專家曝白天雨最大!這些地區注意
氣象署指出,鋒面影響,29日臺中以北地區及南投以南、花蓮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氣象專家林得恩也說,「今日白天,雨勢最大!」中部以北和中南部山區要防大雨。大雨特報: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氣象署表示,29日鋒面通過,臺灣西半部、東北部、東部地區及澎湖、金門有陣雨或雷雨,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東南部地區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各地有大雨、西半部地區有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晚起北部及東北部地區轉為有局部短暫陣雨;東北季風增強,各地氣溫下降。明(30)日鋒面位於巴士海峽,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零星短暫陣雨後多雲;東北季風影響,各地早晚天氣較涼。林得恩也提醒,「今日白天,雨勢最大!受梅雨鋒面由北往南移動的影響,臺灣各地今日白天天氣非常不穩定,降雨機率增大;加上,環境西南風攜帶豐沛水氣的補給供輸,中部以北及基隆北海岸的沿海平地、與中南部山區都有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降雨強度介於大雨至豪雨等級之間,除了要留意快速累積且集中的總降雨量之外,也要防範因受到伴隨鋒面上有組織性的中小尺度對流系統移入影響,局部地區將有短延時強降雨肇生的可能。」林得恩說,「評估到了晚上,梅雨鋒面就會逐漸移動到巴士海峽,中部以北及花蓮以北地區的降雨就會開始減緩;南部及台東地區的降雨,則要等到明天清晨,才會漸趨緩和。」

「結構最完整」梅雨鋒面今晚來襲 明雨勢最猛紅到爆…1圖秒懂熱區
梅雨鋒面逐漸靠近,天氣轉為不穩定,今(28日)下午開始全台都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而且越晚雨越大。專家提醒,這波鋒面是今年結構最為完整的一道,尤其中部以北、東北部、中南部山區都有機會出現短延時強降雨或豪大雨,尤其明天雨勢最猛烈。氣象署指出,今天午後鋒面漸接近,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短暫陣雨,西半部地區、澎湖、金門、馬祖轉為局部陣雨或雷雨。午後熱力作用下,西半部山區及宜花有局部大雨機率,馬祖晚間先受鋒面影響,慎防短延時大雨。明天是降雨最劇烈的時刻。(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明天鋒面通過、雨勢最明顯,各地天氣不穩,易有陣雨或雷雨,全台(含各離島)有大雨機率,西半部可能局部豪雨,中部以北地區、澎湖、金門、馬祖若遇線狀對流,易有短延時強雨,南部地區受西南風帶入對流,亦可能出現顯著雨勢。明天晚上至周五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雨勢由北往南逐漸趨緩,中部以北、宜蘭地區降雨漸漸趨緩,轉為零星短暫陣雨的天氣,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仍有局部陣雨。第4波梅雨鋒面今晚報到。(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氣象專家林得恩也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提醒,第4波梅雨鋒面今晚報到,是今年結構最為完整、環境最為配合的梅雨鋒面,就會開始接近並影響到台灣的天氣。初步評估,自今晚起,鋒面前緣開始接近陸地,台灣各地降雨機會增大,尤其中部以北及基隆北海岸地區,易受到伴隨鋒面上有組織性的中小尺度對流系統影響,局部地區將有短延時強降雨發生的可能。降雨最為顯著且嚴重的時段,會落在明天,尤其是中南部山區,降雨強度在大雨至大豪雨等級,請務必預先防範整備,低窪地區要嚴防積、淹水,山區也要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因應梅雨季及颱風季將至 台水完成防汛整備維持供水穩定
為因應梅雨季及颱風季將至,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於汛期前對轄管供水區域完成防災整備與特別檢查作業,累計檢驗項次高達6,803項,對於檢驗結果異常事項落實改善,以確保設施在災害發生時之應變能力。面對汛期可能帶來的突發豪雨與颱風侵襲,導致原水高濁度或供水設施受損,台水公司今(28)日表示,於今(114)年4月底前落實防災管理,在全台各區管理處辦理緊急應變演練共13場次,以強化第一線人員面對各類災害的應變熟練度與協同作業效率。台水指出,為防範颱風期間可能發生的停電影響供水設施運作,台水公司已與台電公司建立橫向溝通群組,於停電時優先對重要供水設施恢復供電,亦於全台重要廠(場)站配置發電機共計483台,且預先簽訂緊急租用發電機開口契約,以降低停電對供水穩定性的衝擊,全力維持全台供水穩定。台水表示,秉持「未雨綢繆」的精神,根據歷年災害應變經驗持續滾動檢討各項防災措施與應變機制,確保面對極端氣候與災害挑戰時,迅速應對、穩定供水、降低民眾生活影響,展現水公司為民服務的決心與責任。

今晚「雨彈開炸」明日將有大豪雨 端午連假天氣出爐
氣象署指出,今(28)日水氣增多,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地區至恆春半島雲量偏多,不定時有零星降雨出現,尤其東北部地區可能有較大雨勢,下午起隨著鋒面接近,各地降雨機率增,西半部地區降雨增加,逐漸轉為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東北部地區及西半部山區雨勢明顯,可能有局部大雨發生,而到晚上整體雨勢會再更趨明顯。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今年結構最為完整、環境最為配合的第4波梅雨鋒面,今晚就會開始接近並影響到台灣的天氣。這波梅雨鋒面,跟前3波鋒面相比較,相同點是都屬於移動式的系統,影響台灣的時間不會太長,估計在24至48小時左右,這與氣候統計平均每道梅雨鋒面影響台灣的1.85天相似。不同處為,一南海有大範圍的西南季風,且風速在25kTs或以上;另一為有來自南海的水氣來源,豐沛穩定且供輸持續。林得恩初步評估,自今晚起,鋒面前緣開始接近陸地,台灣各地降雨機會增大,尤其,中部以北及基隆北海岸地區易受到伴隨鋒面上有組織性的中小尺度對流系統影響,局部地區將有短延時強降雨發生的可能。降雨最為顯著且嚴重的時段,會落在29日,尤其是中南部山區,降雨強度在大雨至大豪雨等級,請務必預先防範整備,低窪地區要嚴防積、淹水,山區也要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提到,根據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鋒面逐漸接近、雲層增厚,零星降雨的範圍逐漸向南擴展,降雨機率愈晚愈高,雨勢今晚起明顯增大。氣溫方面,北部21至29度、中部22至32度、南部23至35度、東部20至32度。明(29日)「梅雨季」第4波移動性鋒面南下,雖不符合入梅的條件,但挾南方水氣,有大範圍明顯降雨,應慎防「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的發生。吳德榮指出,端午連假首日週五(30日)鋒面已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各地先後好轉,南台灣脫離最晚,清晨至上午仍有局部陣雨的機率。連假第2天週六(31日)各地晴朗穩定,天氣轉熱。連假第3天下週一(1日)各地晴時多雲,天氣偏熱,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機率。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下週一、二(2、3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熱如炎夏;水氣漸多、不穩定度提高,午後局部降雨、漸趨活躍。下週三(4日)「梅雨季」第5波移動性鋒面南下,明顯降雨。下週四、五(5、6日)鋒面已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各地好轉,但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