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 颱風 天氣 氣象署 熱帶性低氣壓 地區
今晚中南部豪雨狂炸!下週一又變天 高溫飆36度「悶熱回歸」
低壓帶結合西南風影響,今(13)日晚間至明(14)日清晨南部雨彈持續轟炸,嘉義以南有豪雨機會,中部也有大雨警戒。氣象署提醒,週末兩天雨勢雖趨緩,但下週一、二西南風再攜水氣來襲,全台天氣將再變,屆時北中南恐迎來持續性降雨。高溫也將悄悄升溫,恐飆至36度,民眾防暑、防雨都要做足準備。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指出,今日全台仍在大低壓帶控制下,西南風帶入大量水氣,旺盛對流發展,強烈降雨從海面一路掃進台灣陸地,南部成為雨勢最猛烈區域。高雄、屏東多處平地及山區降雨量已破150毫米,中部平地也累積逾100毫米雨量。屏東春日鄉大漢山累積高達283.5毫米,高雄大樹區273毫米,豪雨仍在持續中,局部恐出現大豪雨。張竣堯提醒,今晚至明晨嘉義以南仍有豪雨機會,中部普遍有大雨,明天白天起雨勢略減,但中南部週六持續有降雨,東北部午後雷陣雨仍明顯。週日水氣減少,各地有望見陽光,午後降雨縮小至桃園以北、宜花與山區,提醒出門仍要備傘。不過天氣好景不長,張竣堯表示,下週一、二西南風將再帶水氣入侵,中南部與北部恐有持續性降雨,午後雷陣雨發展旺盛,局部地區恐出現大雨。後續隨太平洋高壓增強,風向轉為東南風,各地轉多雲到晴,東南部、恆春半島僅有局部短暫雨,午後局部雷陣雨範圍將縮小。雨勢趨緩後,悶熱天氣將重返舞台。張竣堯提醒,高溫將回升至32至33度,天氣晴朗時局部地區甚至上看35至36度,體感悶熱,民眾務必多補充水分、注意防曬。目前第一號颱風「蝴蝶」位於鵝鑾鼻西南西方約1370公里海面,朝北北東移動,暫無直接影響台灣,後續仍須觀察有無新熱帶擾動生成。週末降雨將趨緩,但下週一、二西南風夾帶水氣再來襲,全台恐有強降雨。(圖/氣象署提供)

西南風增強!11縣市豪大雨特報 南部雨彈狂炸到晚上
西南風增強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今(13)日15時05分針對11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雲林以南及東部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台中、彰化、南投、台東地區、花蓮山區、蘭嶼和綠島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據中央氣象署發布的豪雨特報,警戒範圍包括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恆春半島、台東縣山區,將有豪雨發生的機率;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花蓮縣山區、台東縣、蘭嶼及綠島則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豪大雨影響時間於13日下午一路下到晚上。氣象署特報中也提醒民眾,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中央氣象署豪雨特報地圖。(圖/中央氣象署)氣象署指出,今日西南風增強,水氣多、天氣相當不穩定,各地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出現,局部並有大雨出現的機率,其中在嘉義以南及東南部地區為降雨熱區,尤其南部地區降雨最持續、明顯,可能有局部大雨甚至豪雨發生,強對流常伴隨雷擊及強陣風,外出請注意天氣的變化並記得攜帶雨具。在氣溫方面,各地高溫約28至31度,低溫約25、26度,沒下雨時仍感受悶熱。而氣象署預報,明(14)日同樣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水氣稍減,降雨將持續影響中南部地區,其他地區則為午後雷陣雨天氣。

理想混蛋小巨蛋門票秒殺又加場 獻驚喜祝福粉絲「萬事大吉」
理想混蛋團員相識已超過十年,在首度站上台北小巨蛋之際,想歌頌的是已然成為家人的彼此,以及總是無條件支持的粉絲們,這次特地獻上新歌〈萬事大吉〉,靈感來自一起出遊時在寺廟求籤,阿哲一抽就抽到上上籤,讓他由衷地說:「好像只要有你們在就能萬事大吉!」如同團員們都喜歡的動漫作品《航海王》,在結伴航向偉大航道尋找珍貴秘寶的一路上,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夥伴們都會不離不棄。回憶有彼此陪伴就能萬事大吉的時刻,雞丁細數過往片刻:「幾次我在演唱會的舞台上情緒潰堤、忍不住哭泣的時候,團員總是會放下樂器,上前擁抱,為彼此加油打氣,也一度讓我們被小混蛋說是此生看過『最愛抱抱的樂團』,這些回憶如果沒有遇見團員,可能一生都不會體驗到,我們個性如此不同,總是會各自提出一些奇怪的創意、互相拉扯,最後卻又能夠像是拼圖一樣彼此接納,拼成一個有趣又特別的模樣。」理想混蛋邀請葉曉霏演出MV。(圖/何樂音樂提供)〈萬事大吉〉MV以玩味熱血動漫、手作拼貼等手法展現獨特創意,女主角邀來曾於〈離開的一路上〉、〈很遠的遠方〉擔任主演的葉曉霏再續前緣,飾演感情友好的熱音社樂團經理,成為象徵小混蛋的「第五成員」,在劇中一次獻出雙重性格的極大反差演技,相當突破又有趣,合作後她更笑稱團員們:「今天才意識到你們比我想像中成熟。」而4人對於其中彈跳床的橋段玩得不亦樂乎,對於綠棚拍攝相當新奇,也期待動畫結合後的呈現。團員們也希望在登上小巨蛋萬人演唱會時,〈萬事大吉〉是一首能讓小混蛋們可以跟著從頭唱到尾的歡樂歌曲,隨著音樂的節奏與情緒,一起跟著理想混蛋同行在人生的偉大航道上,繼續無懼地勇敢冒險各種精彩旅程。「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見面」台北小巨蛋演唱會,11月1日首場秒殺後,宣告將於11月2日加開第二場,門票開賣就在明(14)日下午1點於KKTIX售票系統全面啟售。

【Rain的女神老婆來了】金泰希13年後旋風訪台!45歲凍齡女神,用5個智慧金句教會你綁住男人!
韓國第一美女擔任醫美電波代言人,首度來台大方公開私藏變美、老公永遠愛你的哲學——原來女神都靠這四招!時隔13年,韓國「國民女神」金泰希驚喜來台,這回不只為了珍奶與芒果冰,而是首度接下醫學美容電波代言人身分,特別出席台北舉辦的記者會。(圖/林士傑攝)一身淺藍高衩紗裙優雅現身,白皙緊緻的膚況搭配零死角五官,讓現場驚呼連連:「完全看不出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金泰希以親和、自然又閃閃發光的狀態,證明什麼叫真正的凍齡女神。(圖/林士傑攝)在記者會中,她不僅分享美食心得,更難得公開她的私房保養哲學與人生金句,以下4句「女神金句」,句句都是她自律又聰明變美的關鍵,更是老公RAIN超愛她的關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金泰希女神語錄一起學:1.「當媽媽以後才懂得,要把時間花在對的地方。」金泰希坦言,自從有了孩子後,生活步調變得很快,真正留給自己的時間又少,因此保養方式也必須更加「聰明」。「光靠保養品可能不夠,尤其遇到拍攝或活動,要馬上上鏡,這時我就會靠醫學美容來調整狀態。」選擇快速有效的電波療程,讓她即使忙碌也能穩定膚況、提亮氣色。她說:「當媽媽後才知道,時間真的不能浪費在沒效果的事上,有效率的保養方式,就是我能一直維持狀態的秘密。」(圖/取自金泰希 IG)2.「大家都想變漂亮,但最好是別人看不出來你做了什麼。」她強調,自然感是她選擇任何保養方式的最大關鍵。「不管是台灣女生還是韓國女生,大家都不想讓人覺得『做太多』,最好是別人說:你今天氣色真好、輪廓好像更緊緻,但又說不出到底哪裡變了,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所以她偏好看得見變化、卻不突兀的保養方式,讓變美像是天生、像是自己一直都那麼好看——而不是靠強烈改造換來的外表。(圖/取自金泰希 IG)3.「吃得開心,也要顧得漂亮。」金泰希這次來台,最期待的就是台灣美食:「我真的很愛珍奶、芒果冰,還有烤鴨!」但她也說,自己平常很注意飲食控制,「我覺得台灣食物味道偏清淡,辛香料不多,這對皮膚真的很好。」即便是美食愛好者,她依然堅持選擇對肌膚友善的食材,加上適量運動與科技輔助,才能吃得開心、也顧得漂亮,不用在享受與保養之間做選擇。(圖/取自金泰希 IG)4.「保養不能靠運氣,要靠正確方法。」金泰希說,每次遇到重要工作前,她都會進入「備戰狀態」—少油、少鹽、早睡,並搭配定期療程維穩膚況與輪廓線條。「不是不能偷懶,而是我更在意效果。醫美療程就像是一種高效支援,可以讓我迅速調整狀態,不用靠運氣碰運氣。」她認為,變美這件事從來不是偶然,而是選擇正確的方法、持續做對的事,才會真的有效果,也才能美得長久而穩定。(圖/取自金泰希 IG)5.變漂亮,不是天生,是選擇即便擁有傲人顏值金泰希,她從不把「天生」當作理所當然,而是透過飲食、自律與醫學美容的輔助,打造最自然有感的狀態。這不只是保養哲學,更是一種生活智慧,難怪RAIN這麼愛她,因為舉手投足的金泰希,實在是看不出今年已經45歲,整個人散發出少女的氣息,實在太難得!

每月狂喝60杯手搖飲!23歲男才剛喊「我沒不舒服」下秒昏迷進加護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的飲食文化已成為本土特色,每到夏天更是幾乎人手一杯,台中市就有一名23歲林姓男子不但「把飲料當水喝」,還因工作緣故經常憋尿,怎料卻出現血尿、反覆發燒,甚至昏迷被送進加護病房,原來竟是罹患「急性腎盂腎炎」。泌尿科醫師黃品叡分享診間案例,表示一名年僅23歲的林男發現自己有血尿症狀後,以為只是小事,吃了3天藥後便不以為意,直到一個月後他反覆發燒,就醫後才被醫師告知確診「急性腎盂腎炎」。黃品叡透露,自以為還年輕的林男,起初還兒戲聲稱沒感覺到不舒服,怎料血壓卻突然驟降隨即昏了過去,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救治後,還一度肝指數飆高併發黃疸,所幸經過治療後終於無大礙。黃品叡進一步追問生活史,得知原來林男平日幾乎不喝水,天天只靠2杯半糖烏龍茶手搖飲解渴,一個月下來累計喝下高達60杯的飲料,相當驚人,加上從事餐飲業的他,平時工作忙碌經常憋尿,導致腎臟出現結石,然而林男又因輕忽病症,延誤病情下才引發敗血症。對此,黃品叡表示,「急性腎盂腎炎」是一種常見的上泌尿道感染,主要是因腎臟及腎盂受到「細菌感染」而產生的急性炎症,提醒近期天氣越來越炎熱,除了要記得多喝水外,也要減少攝取含糖飲料。

農業部揭挑選「好吃芭樂」3關鍵 1招保存還能提升甜度
芭樂是台灣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不僅全年可見,營養價值也極高。農業部先前也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挑選芭樂的三大訣竅與保存方式,讓民眾不論在何時都能買到香甜可口的芭樂。據了解,芭樂的正式名稱為「番石榴」,原產自美洲的墨西哥至秘魯地區,超過三百年前傳入台灣,至今已發展出多種品種。早期由日本人於民國初年引進爪哇白肉與黃肉種,之後更從美國、中國、印度、泰國等國陸續引進不同品系,豐富了台灣芭樂的多樣性。目前在台灣,番石榴一年四季皆有生產,但最佳品嚐季節為每年9月至12月。隨著天氣轉涼、降雨減少,這段期間的芭樂果肉更厚實、果臍較小、外表凹凸不平,整體風味甜中帶脆,堪稱當令美味。根據農業部在臉書粉專的說明,想挑選好吃的芭樂,需要掌握三個重點,首先果實要沉重,代表水分與甜度充足;其次表面應呈現凹凸不平,這樣的芭樂通常口感更佳;最後外皮顏色以淡綠至金黃最為適中,是熟成度剛好的表現。番石榴根據成熟機制可分為「更年性」與「非更年性」兩類,前者如芒果、香蕉等,在後熟過程中會釋放大量乙烯,果肉較軟、香氣濃,多用於加工;而非更年性的番石榴則適合鮮食,果肉爽脆、風味清新,是台灣消費者偏好的主流品種。至於保存方式,農業部提醒,買回家的芭樂若尚未完全熟透,可先在室溫放置2至3天,有助提升甜度與口感;若要冷藏,則應保留原包裝、避免先清洗,並置於冰箱下層,以免受冷過度導致凍傷。除了美味,芭樂更以高含量的維生素C和豐富膳食纖維聞名,甚至勝過許多柑橘類水果,是兼具營養與可口的健康選擇。農業部也鼓勵民眾多多選購在地芭樂,支持台灣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餐桌增添一道天然好滋味。

全家飛美2個月…王思佳返家一吹冷氣「秒聞異味」! 師傅到府搖頭了
時序進入初夏,台灣天氣越來越炎熱,不少民眾紛紛出動冷氣降溫,不過女星王思佳日前就在節目上分享,某次全家一起出國2個月,怎料返家後一開冷氣竟「秒飄異味」,讓她受不了馬上向冷氣師傅求助。王思佳近日在《小姐不熙娣》節目中透露,當時全家人飛美國旅遊2個月後,返台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打開冷氣,怎料下秒老公卻納悶直呼「這什麼味道?」這才發現這股奇怪味道是從冷氣裡飄出來的。全家回國後一開冷氣,王思佳老公立刻聞到怪味道。(圖/擷取自YouTube/小姐不熙娣)冷氣師傅告訴王思佳,光清洗濾網無法解決問題,冷氣機後方的「金屬冷排」也要清洗。(圖/擷取自YouTube/小姐不熙娣)王思佳表示,冷氣因為太久沒運作,吹出來的風竟散發出潮濕霉味,於是立馬請人到府查看,沒想到冷氣師傅竟告知她「洗濾網沒有用」,冷氣機後方的「金屬冷排」也要清洗,為了省下請師傅的費用,於是她決定使用冷氣清潔劑自己來,不僅省錢還能隨時隨地想清就清。事實上,家事清潔專家曾分享,只要按下「1按鈕」就能解決難聞的異味問題,現在市面上不少冷氣品牌都設有「機體防霉」功能,只要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鈕,冷氣關閉後就會「自動送風」10至20分鐘,便能幫助機體的水氣排出,不過若是家中冷氣較為老舊沒有機體防霉功能,那麼民眾可以在吹完冷氣後,手動調整成「送風模式」,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暴雨襲擊南部地區「高雄多處淹水」! 氣象專家:真正雨停要等到明天
受熱帶低壓及西南風增強影響,南部地區今(13)日降下豪雨,高雄、屏東等地也陸續傳出積淹水災情,讓不少市民崩潰喊「根本就是颱風天」、「從昨晚到現在沒停過」、「今天上班差點摔車」、「感覺不輸前幾年的823水災」。對此,高雄市水利局表示,雖然雨勢猛烈,多數路段在降雨趨緩後已逐步退水,排水系統並無異常。氣象專家吳聖宇則指出,真正雨停恐怕要等到明天(14日)。高雄市水利局說到,清晨6許多開始,多處降下較大雨勢,依據路面淹水感知器觀測資料,有些道路外側機慢車道路面出現排水不及的狀況,並導致積水,而多數路段在雨勢趨緩後已逐漸退水。根據水利署觀測感知器與通報資料,包括前鎮區中華路凱旋路口、小港區海光鋼鐵前機車道、鳳山區建國路文衡路口、大樹區瓦厝街76巷口以及大社區和平路二段等,都傳出有積淹水情況,最深積水處達到31公分。高雄市水利局也強調,目前積水情況多屬於短暫型態,排水系統並無異常,後續將會視天候狀況,持續監控排水設施運作。對此,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就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撰文道,熱帶性低氣壓TD-02午夜登陸花蓮市附近後很快消散,轉由台灣海峽的低壓環流中心取代並逐漸北上至浙江一帶沿岸,明顯的西南到偏南風水氣移入,昨(12)日半夜之後到目前在中南部、台東地區的降雨相當明顯,屏東、高雄等地都已經有超過200毫米的雨量。吳聖宇指出,預估今日白天的雨勢仍大,晚間才會稍微減少,但是真正進一步雨要停可能要等到明天,待水氣更為減少之後才有機會,提醒中南部、台東地區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另外,吳聖宇也提醒,除了強降雨外,風勢也相當大,南部已經有7至9級陣風發生,中部以及台東沿海也有5至7級陣風出現,預估強陣風的情況也要延續到今晚,同樣特別小心;而北部、東北部到花蓮一帶的降雨較少,惟午後可能會有局部熱對流雷雨機會,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

印度墜機釀294死!波音787夢幻客機首起空難 美運輸部長:無須立即停飛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於昨(12日)下午由印度阿美達巴德(Ahmedabad)飛往英國倫敦蓋特威克機(London Gatwick),然而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87-8客機,在起飛1分鐘內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導致至少294人死亡。這起空難事件使美國飛機製造巨頭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再度成為空難事件的焦點。波音宣稱787-8是航空史上「最暢銷的寬體客機」,自2011年首次交付航空公司以來已運送超過10億人次,沒有任何墜機紀錄,也從未傳出死亡飛安事故。綜合美媒的報導,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明朗,機上僅1人倖存,而787-8夢幻客機過往安全紀錄整體良好。初步數據顯示,飛機從阿美達巴德的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國際機場(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名阿美達巴德機場,Ahmedabad Airport)起飛後於當地時間下午1:38失去信號。Flightradar24指出,飛機最高僅爬升至625英尺(機場海拔約200英尺)。目前不清楚為何飛機快速墜毀在住宅區。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墜毀。(圖/達志/美聯社)調查人員將搜尋黑盒子(駕駛艙語音記錄器與飛行數據記錄器),並檢視航空公司維修紀錄、飛行員操作、飛機位置與襟翼狀態、飛行員訓練與近期休息狀況,以及事發時近攝氏37.78度的高溫天氣。根據國際協議,事故發生國將主導調查,波音、引擎製造商GE Aerospace與美國聯邦空難調查人員將參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NTSB將率領美國調查團隊前往印度,協助印度飛機事故調查局(Aircraft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ureau)調查這起於12日發生在印度阿美達巴德的印度航空波音787空難。」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聲明則表示,當事故發生在外國時,調查工作由當地政府主導,「若收到協助請求,NTSB將作為美國官方代表,FAA則提供技術支援。我們已準備好立即與NTSB協調派出團隊。」波音公司則表示正與印度航空聯繫,並「準備提供支援。我們的心與乘客、機組人員、急救人員及所有受影響者同在。」波音股價在早盤交易中下跌10.32美元(跌幅4.8%),報203.59美元。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墜毀。(圖/達志/美聯社)據悉,這是波音787-8夢幻客機的首起墜機事故,波音設計此機型是為了執行更長途的直飛航線,公司表示自該機型推出以來已在全球開通425條新航線,全球現有超過1100架夢幻客機服役。據《美聯社》報導,FAA去年曾因1架夢幻客機在機長座椅無預警前傾導致飛機俯衝,並斷開自動駕駛系統,下令對該機型的駕駛艙座椅進行檢查。2023年,吹哨者的指控促使FAA開始調查有關波音787夢幻客機組裝缺陷的爭議。據CBS News報導,波音品質工程師薩勒普爾(Sam Salehpour)表示,「他觀察到波音在夢幻客機組裝過程中為了省事,導致鑽孔殘留物遺留在接合處,以及複合材料變形」。根據薩勒普爾律師去年致FAA的信件,他還聲稱目睹777組裝流程的問題。此外,2022年因機身組件間距問題暫停交付約1年,2011年首度服役後也曾因鋰電池起火疑慮停飛檢查。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報告的問題是否與印度航空的空難有任何關聯。針對夢幻客機的製造與品質問題,專家看法分歧。退休航空安全調查員古澤蒂(Jeff Guzzetti)認為這非製造問題,並強調空難通常涉及多重因素。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墜毀。(圖/達志/美聯社)涉事的印度航空夢幻客機於2013年12月首飛,2014年1月首次交付該航空公司。航空分析公司Cirium數據顯示,該機累計飛行時數超過41000小時,起降近8000次。印度航空現有190架飛機,平均機齡8.4年。全球目前有超過1100架夢幻客機在營運,而平均服役時間僅有7.5年。這起事故發生前,波音已面臨一系列安全問題,包括2起共造成346人死亡的737 Max空難調查與訴訟。2024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1架737 Max 9的艙門突然在高空中脫落,更加劇了外界的擔憂。波音2024年虧損達118億美元,自2019年以來累計虧損超過350億美元。5月,這家飛機製造商與美國司法部達成11億美元協議,避免因2018與2019年空難被起訴。波音2025年4月的商用噴射機安全分析顯示,儘管2024年事故有所增加,但航空業過去數十年的整體安全紀錄有所改善,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航空業共發生47起事故,包括12起全機損毀與187人死亡。醫學院宿舍。(圖/達志/美聯社)波音執行長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自2023年8月上任後致力帶領這家美國主要出口商,擺脫一連串的安全與製造危機。分析師沃爾夫研究(Wolfe Research)指出,此事雖可能暫時影響該公司股價,但對財務表現與生產計劃的直接衝擊有限,對尚未認證的777X機型認證進程影響尚待觀察。波音官網顯示目前仍有900架夢幻客機訂單。美國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與FAA代理局長羅切羅(Chris Rocheleau)12日表示,尚未發現需停飛波音787的立即安全疑慮。達菲強調將「遵循事實並將安全放在首位」,若調查提出安全建議將立即實施,同時警告目前根據影片判斷事故原因「絕非明智之舉」;而羅切羅則承諾若發現任何風險將立即採取措施。

6縣市豪雨特報!高屏大雷雨國家級警報響
中央氣象署今(13日)早針對「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09時15分止。氣象署同時也發布豪雨特報,指出受西南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彰化、雲林、南投地區、蘭嶼、綠島及花蓮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高雄市政府官方臉書今稍早發文指出,西南風增強,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高雄市有局部大雨或豪雨,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土石流,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外出請攜帶雨具,小心慢行,注意安全。」臉書粉專還提醒,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09時15分,請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坍方、落石、土石流,低窪地區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示警區域:鹽埕區、鼓山區、左營區、楠梓區、三民區、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前鎮區、旗津區、小港區、鳳山區、林園區、大寮區、大樹區、大社區、仁武區、鳥松區、岡山區、橋頭區、燕巢區、田寮區、阿蓮區、彌陀區、梓官區、旗山區、美濃區、杉林區、內門區。預警性封閉道路路段,提醒駕駛用路人注意:桃源區,台20線 93K+0~98K+700、台20臨105線 0K+0~36K+828據氣象署官網顯示,屏東縣大雷雨即時訊息示警區域則包括:屏東縣里港鄉、鹽埔鄉、長治鄉、麟洛鄉、竹田鄉、九如鄉、屏東市、萬丹鄉、新園鄉。氣象署也提醒,路面濕滑,步行與開車請注意安全。能見度低,請注意行車安全、減速慢行。 易有雷電發生影響飛機起降,請留意最新航班資訊。 避免從事水上活動,如釣魚、划船、游泳等。 登山及其他戶外活動人士,請攜帶收音機,持續注意中央氣象署發布的最新天氣訊息。

熱帶低壓「掛在台灣陸地上」 專家示警:5縣市豪雨狂炸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13日)至明(14日)受熱帶性低氣壓影響及西南風增強,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嘉義以南及東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中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對此,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02今晨就掛在臺灣陸地上,成為繼去年9月山陀兒颱風屍體留在臺灣的案例,同時提醒5縣市降雨最為集中且顯著,甚至可能發生豪雨。林得恩今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熱帶性低氣壓TD02,來的快、去的也快!昨晚,自台東長濱撞進臺灣陸地後,受到山脈地形破壞影響,強度快速減弱,今晨就掛在臺灣陸地上,成為繼去年9月山陀兒颱風屍體留在臺灣的案例。林得恩續稱,今日白天,環境轉為西南風,且有持續增強的趨勢,水氣明顯增多、環境大氣不穩定,各地降雨機會仍大,雲林以南及花蓮、台東地區則為主要的降雨熱區;其中,尤其是嘉南高屏及台東地區降雨最為集中且顯著,可能有局部大雨,甚至豪雨發生。晚上起,各地降雨將隨西南風減弱而漸轉趨緩,降雨強度也開始下調,真正完全雨停,則要等到明天了。(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職人-吳聖宇)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也在臉書發文表示,TD-02的中心逼近東岸,不過看起來似乎被海岸山脈地形阻擋,進不去陸地的感覺,未來可能逐漸就會在東岸沿岸處減弱,然後被台灣海峽這一側的背風低壓取代,之後繼續北上。雖然TD-02達不到颱風等級,但吳聖宇指出,晚間環流中心接近陸地時,在台東長濱、成功以及花蓮富里等地的時雨量都超過30毫米,台東長濱也出現7級的平均風,顯示環流中心附近還是有一定的風雨強度。隨著TD-02的中心轉移,南風、西南風開始出現,吳聖宇提醒,南部地區的降雨正在開始增多,今晚到明天(13日)一整天南部地區(嘉義以南)以及台東地區將有明顯的雨勢,定量降雨預報圖顯示雨量頗大,提醒南部、台東的朋友務必要多加注意。中北部、宜蘭、花蓮也會有短暫陣雨,明天白天配合熱力作用,熱對流發展時也可能有局部較大雨勢,同樣要小心。

旅遊注意!在韓部落客示警「梅雨季將至」:這段時間能避就避
鄰近台灣的韓國是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不過一名長期旅居韓國的部落客「不奇而遇」近日在社群平台上提醒即將前往韓國的旅客,應避開即將到來的梅雨季,因為這段期間的氣候變化不僅難以掌握,還可能對行程與心情造成影響。根據韓國氣象單位預測,2025年韓國梅雨季時間為濟州島的6月19日至7月20日;中南部地區的6月23日至7月24日;首爾/首都圈的6月25日至7月25日。「不奇而遇」表示,早年剛到韓國時的梅雨季「就像台灣的午後雷陣雨」,大多只是毛毛細雨,出門頂多帶把傘也算方便。然而近年氣候變遷劇烈,梅雨季期間的雨勢變得難以預測,極端天氣更時有所聞。「不奇而遇」指出,2020年曾出現連續一整個月降雨、導致漢江水位暴漲的情況;2022年也出現短時間內的超級暴雨,甚至有人「困在淹水的汽車上」,凸顯氣候變遷下的嚴峻影響。對於以觀光為目的的旅客來說,「不奇而遇」直言:「能避開這段時間,就盡量避開!」尤其是安排了景福宮、北村、弘大、南山塔等戶外景點的人,更應慎重考慮。「不奇而遇」建議,若無法避開梅雨季,應盡可能安排如百貨公司、汗蒸幕、COEX、美術館等室內行程,較不受天氣影響。不過他也補充,若旅客恰好是「喜歡雨天、喜歡城市濕漉漉氣味的人」,或許梅雨季也是一種特別的旅行體驗。

印度墜機241人罹難!航空專家分析「像是鳥擊」遭駁斥:毫無可信度
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波音787-8、AI171號班機昨(12)日自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Ahmedabad)飛往倫敦,起非後不久即墜毀,機上共242人僅1人生還。專家分析,很可能是鳥擊才導致墜機;但另一位航空專家則認為,墜機與飛機的發動機或控制系統有關。綜合外媒報導,印度前高級飛行員索拉布(Saurabh Bhatnaga)表示,「從表面上看,這像是鳥擊事件,兩個引擎都失去了動力。起飛很完美,但在收起起落架前不久,飛機開始下降。」他認為這種情況,只有在發動機失去動力或飛機無法產生足夠升力時才會發生。索拉布表示,從墜機畫面中可見,飛機起飛過程沒有任何異常,飛機也以可控的方式墜落,因此他研判可能是鳥擊,一大群鳥進入飛機引擎可能會導致動力損失。他也強調,確切的事故原因仍必須等待調查結果。一架飛往倫敦的印度航空客機,從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時墜毀,現場殘骸散落一地。(圖/達志/路透社)另一位航空專家理查德·柯倫(Richard Curran)則持不同看法,「如果發動機出現問題,飛行員在起飛時就會立即知道。所以他們不會飛那麼遠,而且他們也會改變航線。」他認為「鳥擊說」毫無可信度。柯倫曾任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工程與維修部門主席,他表示這些飛行員訓練有素,且接受過鳥擊訓練,「這是飛行員在模擬器訓練中要經歷的基本訓練之一。大概每飛行60到100個小時,你就會進入模擬器,接受這些訓練。所以他們非常非常了解如何應對鳥擊。」因此他認為此次事件與飛機的發動機或控制系統有關。印度發生嚴重空難,數個專家分析墜機原因,雷丁大學大氣科學教授保羅威廉斯(Paul Williams)表示,墜機時機場的天氣乾燥晴朗,氣溫接近40度,能見度良好,「目前沒有跡象表明氣流或其他天氣狀況是導致墜機的因素。」目前已找到機上黑盒子,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正在調查墜機原因。

10縣市豪雨特報!西南風增強「南部雨彈狂炸」
氣象署指出,因西南風增強,花蓮縣已有豪雨發生,今(13)日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彰化至嘉義、宜蘭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今晨針對10縣市發布豪雨特報。14日白天起至18日受到西南風影響,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尤其14日、16日、17日中南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10縣市豪雨特報。(圖/氣象署)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今、明(13、14日)兩天輕颱蝴蝶外圍、大低壓環流的水氣移入,導致大氣極不穩定,有帶來劇烈降雨的機率;今日強降雨逐漸向北擴展,而熱帶低壓殘餘環流仍將帶來局部的強風、並加大南部的雨勢;明日南部持續有劇烈降雨的機率;各地氣溫因降雨而稍降,雨停時仍覺悶熱。今日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3至31度、中部24至32度、南部22至31度、東部23至31度。吳德榮表示,週日(15日)水氣減少、天氣恢復穩定,各地晴時多雲、炎熱如夏,應注意高溫;午後山區偶有零星少量降雨機率。下週一、二(16、17日)各地晴時多雲;但西南風又挾水氣移入,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清晨至上午、迎風面西南部沿海亦有局部降雨的機率。下週三至下週日(18至22日)各地晴時多雲,天氣偏熱,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擴及部分鄰近平地的機率。另外,根據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蝴蝶颱風受太平洋高壓導引,今將偏北、暴風圈掃過海南島,明日經廣東、廣西交界附近,進入大陸、再向東北迴轉,最強時僅達「輕度」,未來受地形破壞,強度將逐漸減弱。而通過台灣的「熱帶低壓」已減弱,其殘餘環流今日仍帶來局部的強風、並加大南部的雨勢。蝴蝶颱風受太平洋高壓導引,今將偏北、暴風圈通過海南島。(圖/氣象署)

熱帶低壓最快今晚抵台!明各地溼答答 雨彈狂轟中南部、東部
熱帶性低氣壓持續影響台灣,今天(12日)入夜至明天(13日)各地均有雨勢,其中東部、東南部及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後天至下周三(14日至18日)由於西南風增強,降雨熱區為迎風面的中南部地區,其他地區午後也容易有短暫雷陣雨。中央氣象署指出,熱帶性低氣壓1002百帕,今天下午2時中心位置在北緯22.3度,東經121.7度,即在台灣東東南方80公里面上,以時速30公里向北北西移動,預計今晚通過台灣,明天凌晨出海,今天北部海面、東半部海面及巴士海峽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環流影響,易有8至10級強陣風且風浪偏大,還請在上述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特別注意。熱帶性低氣壓路徑潛勢預報。(圖/翻攝自氣象署官網)此外,氣象署表示,今年編號第1號颱風,輕度颱風「蝴蝶」氣壓992百帕,今天下午2時中心位置在北緯17.0度,東經109.6度,即在距離鵝鑾鼻西南西方約1300公里、海南省海口市南南西方330公里的海面上,朝北北西轉北進行,預估將海南島附近北轉,對台灣無直接影響,但隨著此熱帶系統往北前進,將帶動整個低壓帶北移;明天下午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8.9度,東經108.8度,即鵝鑾鼻西南西方1300公里、海南省海口市西南方190公里的地方,還請在中西沙島海面及南沙島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應特別注意。輕颱「蝴蝶」路徑潛勢預報。(圖/翻攝自氣象署官網)氣象署表示,今天晚至明天由於熱帶性低氣壓影響及西南風增強,全台灣容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其中嘉義以南及東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中部、東北部、東部地區也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部、東南部及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部、東北部地區、北部山區及澎湖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熱帶性低氣壓特報。(圖/氣象署提供)後天熱帶性低壓帶持續影響各地,但東半部地區雨勢將會稍緩和,降雨熱區為中南部地區,將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周日至下周三(15日至18日)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署提醒,後天、下周一(16日)、下周二(17日)中南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未來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氣溫方面,氣象署表示,明天北部27至31度、中部27至31度、南部27至31度、東北部26至30度、東部26至30度、東南部26至30度,外島地區的澎湖27至31度、金門27至31度、馬祖27至30度;後天北部27至34度、中部27至33度、南部27至31度、東北部26至31度、東部26至31度、東南部27至31度,外島地區的澎湖27至30度、金門27至30度、馬祖27至30度。氣象署預報,周日至下周三北部26至35度、中部27至34度、南部28至33度、東北部25至32度、東部26至33度、東南部27至34度,外島地區的澎湖27至31度、金門27至30度、馬祖27至30度。

熱帶低壓今晚花蓮登陸! 氣象粉專示警:南部明慎防致災性雨勢
中央氣象署指出,受熱帶性低氣壓接近影響,今(12日)全台水氣明顯增加,各地降雨機率提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熱帶低壓94W預計今晚在花蓮附近登陸之後轉為西南風,雨區快速轉移到南部地區,「明天慎防持續性的雨勢,小心積淹水等災害發生!」「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今發文指出,熱帶低壓94W已經來到蘭嶼東南方海域,快速朝台灣接近中,預計在今天晚上左右於花蓮附近登陸。今天下半天至週五(13日)清晨,花蓮、台東、蘭嶼、綠島、恆春、宜蘭、北海岸慎防持續性的大雨、強風等劇烈天氣。(圖/翻攝自Facebook/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粉專續稱,94W登陸之後轉為西南風,雨區快速轉移到南部地區,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明天慎防持續性的雨勢,小心積淹水等災害發生。氣象署預報員林秉煜也指出,該熱帶低壓預計今晚抵達台灣東部海面或陸地,雖然發展強度有限且形成颱風的可能性低,但仍會為東半部帶來顯著雨勢,甚至可能出現豪雨。受西南風影響,南部地區在周六(14日)前也將持續有較多降雨。此外,目前蝴蝶颱風正逐漸向海南島方向移動,計劃前往中南半島的民眾需注意可能受影響的航班動態。

臺中市、彰化縣出現36度高溫 4縣市炸大雨
氣象署指出,熱帶性低氣壓外圍環流沉降影響,12日白天臺中市、彰化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對4縣市也發大雨特報,易有強降雨。氣象署說,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地形影響,背風側小區域可能產生焚風或類似焚風的效應,可架設防風設施或噴水、灌水降溫,防範農損。氣象署表示,熱帶性低氣壓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12)日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屏東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大雨特報: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氣象署指出,熱帶性低氣壓及其外圍環流影響,12日上午至13日晚上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含蘭嶼、綠島)、澎湖縣、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黃色燈號)。

低血壓脫水熱也不開冷氣 陳佩琪:體驗柯文哲被關押的惡劣環境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至今仍在羈押。他的太太陳佩琪11日表示,近日自己出現低血壓、脫水等症狀,但仍學著粗茶淡飯,天氣熱也不開冷氣,因為她想體驗柯文哲被關押在北所的惡劣環境,也想知道先生這段日子的生活是如何度過。陳佩琪還表示,司法很重要的一環,不正是要細緻的審理、促進程序正義嗎?密室的司法要何時才能透進陽光?陳佩琪在臉書表示,柯文哲不能回家的日子,已經超過九個月了,這週沒開庭了,又見不到他了。她指出,上週六自己的血壓直直落,盼不到他在身旁,小姑說是吃得太少、太清淡,天氣熱又流汗太多,血鈉不夠導致脫水低血壓,她謝謝很多人關心自己,以後會多加注意。陳佩琪說,這些日子來柯文哲遭逢冤獄被關押在北所那惡劣的環境中受苦,「我也學著跟他一樣粗茶淡飯過日子,天熱也不會在家開冷氣獨享,我要跟他一樣感受北所惡劣的環境,我要體驗他這段時間是怎麼過日子的…」陳佩琪指出,媒體對柯文哲案子的報導愈來愈少了,因為各種烏龍爆料、人格毀滅攻擊的奧黑手段都已經使盡了,黑不到他,就選擇不再講,但家屬的痛苦與煎熬卻有增無減。陳佩琪表示,上週開庭時他曾說過總有一天這些證人的證詞和會議紀錄都會全部呈現在國人面前,可見他是多麼希望社會大眾可以跟他一起來了解京華城案的原委和通過的會議紀錄,怎麼會有人說他不喜歡把法庭現場公諸於世呢?那是他獲取自己清白的生機啊, 就是讓所有的人都來評評理,就是我們推行的國民法官的概念!陳佩琪透露,幾次開庭,聽到不同的證人說,柯文哲從來沒有對他們下過指導棋、沒有明知違法而為之,還有證人說自己是靈靈活活的公關高手,但柯文哲理都不理他...聽到這些證詞,自己欣慰也感到振奮,燃起司法終有一天會還我們清白的希望,但出了法庭,發現媒體的報導還是分歧,過去對我們下過重手的,仍然繼續斷章取義,法庭裡冗長的訴訟過程與事實,還是支離破碎、更別說多位律師提出檢察官有不正、脅迫訊問的事實,希望勘驗光碟,卻一直得不到法官的同意。陳佩琪表示,司法很重要的一環,不正是要細緻的審理、促進程序正義嗎?密室的司法要何時才能透進陽光?「所以我支持法庭直播修法,我想告訴反對的立委們: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受過各種隱私、人權被侵害、被未審先判、不當偵查與司法凌遲的苦,如果真有那一天,現在躲在黨的羽翼下不知民間疾苦的你,一樣會背著被告的罪名,你會期待法院公開審理、法庭內真正灑進陽光的一刻。」

昨晚規模6.4地震 氣象粉專憂1情況:盼近日暴雨別再震
花蓮東部海域於昨(11)日晚間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全台有感。由於地震預警初估規模超過6.5,因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針對全台發布國家級警報,多數民眾也嚇傻。而氣象粉專示警,這種強度的地震所引發的有感餘震至少要有5起,不過截至今(12)日凌晨0點30分為止,僅發生一起規模5地震,不禁令人擔憂,「只能祈禱接下來這幾天暴雨發生的同時,不要再出現更大的地震了。」對於昨晚的地震全台明顯有感,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於今(12)日凌晨在臉書發文表示,或許最大振幅沒有非常劇烈,但大家對於長時間持續低頻率搖晃印象深刻,這完全證實隱沒帶型地震特徵。「觀氣象看天氣」指出,今年琉球海溝至花東近海發生不少次規模5至6的中型地震,其中5月5日的地震、2022年3月23日規模6.7地震的震央與昨晚相似,雖然規模有些差距,但仍能看出相似的特質,「震度放大效應出現在苗栗市以南、中彰雲嘉南花、台東市以北,其他像是新竹丘陵、五分山、新店雙和都屬於局部地形放大效應。」「觀氣象看天氣」坦言,真正會釀災的須具備高地動速度及地動加速度合而為一,「搭配起來,中南部平地及東部才是最危險的,因為能量是往西偏西南西傳遞,特別是以規模6.7來看,更可發現北部震度雖有增加,但沒太大幅度,反而是高屏震感變強。」另外,「觀氣象看天氣」憂心說道,這種強度的地震所引發的有感餘震至少會有5起,不過到今日午夜12時30分也才發生一起,因此只能祈禱這幾天暴雨發生的同時,不要再出現更大的地震,並強調「台東山區應做好防範,面對暴雨跟可能的餘震」。「觀氣象看天氣」最後提醒,海溝即隱沒帶地震,震央只要差一點就會有所不同,唯一不變的是低頻波長週期地震動,高樓層請固定好家具。此外,此震央非屬於地震空白帶,目前專家所指的危險區應該是在震央東北方,而透過中央大學模擬,該區發生強震的能量傳遞為正西偏西北西。

太陽磁場反轉之謎有望破解?歐洲太空總署公開史上最清晰太陽影像
歐洲太空總署(ESA)科學家近期正在透過觀測到的最新影像,研究太陽如何在劇烈風暴期與平靜期之間循環。此項研究至關重要,因為強烈的太陽風暴可能影響衛星通訊並導致地球電網癱瘓。據BBC的報導,新影像顯示出閃爍發亮的大氣層,其局部區域溫度高達攝氏一百萬度,其間散佈著較暗的氣體雲團,儘管溫度低得多,仍達到灼熱的十萬度。歐洲太空總署(ESA)科學總監蒙德爾(Carole Mundell)教授指出,這些是人類迄今拍攝到最接近且最詳細的太陽影像,將幫助科學家理解這顆賦予地球生命的恆星實際尚如何運作。「今日我們首次揭露人類觀測到的太陽極區影像,」她表示:「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現代太空與地面電力系統的潛在干擾者。因此我們必須理解其運作機制,並學會預測其活動行為。」觀測地球時,太陽因過於明亮而呈現無特徵的圓盤狀。但透過不同頻率與特殊濾鏡,科學家能看見其真實樣貌。太陽實際上是1顆充滿動態流體的球體,表面磁場不斷扭轉纏繞,在大氣層中激發出閃焰與氣體環流。正是這些磁場決定了太陽何時爆發並向地球噴發粒子。科學家已知當磁場有序排列時,太陽會進入平靜期,此時恆星具有固定的磁北極與磁南極。此階段的太陽無法產生劇烈爆發,但當磁場重新定向,也就是大約每11年南北極翻轉一次時,這些磁場會變得複雜且混亂。在混亂期間,太陽便會釋放能量。這些太陽風暴可能損壞通訊衛星與電網,但也會在天空形成絢麗的極光。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太陽物理學家格林(Lucie Green)教授指出,過去難以透過太陽電腦模型預測此類活動,因為缺乏磁場向極區轉移的數據。但如今情況已改變,「我們現在掌握了缺失的關鍵拼圖,」她告訴BBC:「太陽極區磁場反轉一直是科學界未解的重大問題之一。而『太陽軌道載具』(Solar Orbiter)將使我們首度能測量那些真正重要的流體運動,它們會攫取太陽表面的磁場碎片並將其輸送至極區。」最終目標是建立太陽的電腦模型,以預測所謂的「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精準預報將使衛星運營商、電力公司及極光觀測者能更完善地規劃應對強烈太陽風暴。專精太陽風研究的歐文(Christopher Owen)教授分析太空船數據後表示:「這是太陽物理學的聖杯。『太陽軌道載具』將幫助我們徹底理解太空天氣的基本科學原理。但在我們能可靠識別太陽爆發信號以預測可能襲擊地球的噴發前,仍需進行更多研究。」『太陽軌道載具』還捕捉到太陽不同層化學元素及其運動的新影像。這些影像是透過稱為「太陽光譜成像儀」(SPICE)的儀器拍攝的,該儀器測量特定化學元素(氫、碳、氧、氖和鎂)在已知溫度下釋出的特徵光頻,即「光譜線」。SPICE團隊首度追蹤這些光譜線來測量太陽物質團塊的移動速度。這些測量能揭示粒子如何以太陽風形式從太陽拋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