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
」 掃墓 清明節 清明 禁忌 祭祖
金門3小時傳兩次火警 疑「金紙引燃」釀禍狂燒1300坪
金門縣3日火警頻傳,先是金城鎮泗湖村莊外圍發生野火燃燒情事,過不到3小時,又傳出金寧鄉基督教墓園發生火警,由於起火地點雜草叢生,火勢快速延燒,粗估燃燒面積有約達4500平方公尺(1361坪),疑為清明掃墓引燃金紙釀禍,所幸無釀成人員傷亡。金門縣消防局指出昨日11時15分及14時02分接獲報案,稱上述地點發生火災,獲報後立即調派金城、金寧分隊消防車共6輛、空拍機2具及消防人員16名前往搶救,同時動員10餘名義消協助支援,水頭港務消防隊亦派遣消防車前往協助救災。消防員趕抵泗湖村莊時,發現現場燃燒範圍廣闊且有多處火點,指揮官大隊長董必文隨即指揮隊員、義消通力合作,進行長距離射水搶救,成功將火勢控制並將其撲滅,燃燒範圍估計約4000平方公尺。同一時間金寧鄉基督教墓園也發生火災,現場指揮官經現場判斷後未避免火勢擴大,立即派員佈下3條水線,從多方位角度進行灑水作業,成功將火勢撲滅,而燃燒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兩起事件皆無人傷亡。消防局也呼籲,清明祭祖慎終追遠,掃墓祭祀時應謹記4不1要:「除草『不』用火、菸蒂『不』亂丟、紙錢『不』燃燒、爆竹『不』燃放、垃圾『要』帶走」,以減少火災風險,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為防清明連假交通壅塞 內湖警公布國1交管措施
為因應清明連續假期,內湖分局將於4月3日6時至12時,針對內湖地區國道1號實施高乘載管制措施,禁止除乘載3人以上之小客車、大客車、計程車、救護車輛及相關特種車以外的車輛進入,並建議民眾可選擇「清晨6點前或中午12點後」出發,避開管制時段,以確保清明節連續假期期間交通順暢,管制地點如下:一、成功路2段往國道一號南下匝道口二、堤頂大道往五汐高架交流道南下匝道口三、舊宗路往五汐高架交流道南下匝道口清明連假國道交通管制一覽表。(圖/內湖分局提供)另,內湖警分局針對轄內8處公墓,預期有大量清明掃墓人潮與車流,業規劃相關勤務加強各公墓周邊道路交通疏導暨路況查報,並適時派員協助疏處。為確保市民安全順利完成掃墓活動,市民朋友亦可透過警察廣播電台或「高速公路1968 APP」掌握即時路況,提前規劃出行路線,務必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共同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清明連假,內湖周邊公墓管制一覽表。(圖/內湖分局提供)

嘉義縣火警通報系統升級 可同步進行空氣品質監測
火災產生的濃煙、燃燒氣體經常影響民眾正常生活,因應重大火警需啟動空汙監測、即時發出預警,嘉義縣環保局與消防局首次合作,將感測器數據與火警資訊系統智慧化整合,第一時間就能掌握火災類型、位置及狀態,1分鐘內能自動分析出細懸浮微粒濃度、氣象資訊及受影響範圍等資訊,即時提醒民眾應變防護。嘉縣環保局空氣噪音防制科長謝政哲表示,火災通常釋放大量有害懸浮微粒,特別是在工廠火災等公安事件影響最為嚴重,鑑於以往消防局均以人工方式通知環保局啟動空品偵測,但有時忙於救災忘了通知,為搶時效,同時具主動性,環保局今年應用智慧化火災空品應變機制,介接消防局119救災救護指揮派遣系統資料,有利第一時間掌握火災相關訊息。謝政哲說,今年初完成系統架接後,2月、3月完成測試,未來只要是重大案件,環保局可透過轄內布建的300台微型空品感測器,自動追蹤火場周遭空品狀況,即時掌握PM2.5濃度趨勢、受影響範圍等。除採取必要作為,環保局也會同步把資訊發布在環保局嘉減碳臉書,提醒下風處民眾或縣市採取防護措施,以減少暴露風險。謝政哲指出,目前微型感測器全縣有300台,且主要裝設在工廠周邊,考量到近年重大火警類型不一,已規畫增設感應器數量,擴大日後監測範圍。謝政哲也提到,近日是清明掃墓旺季,墓地雜草火警頻傳,常常消防車出動沒多久就完成任務,碰到這種情況,環保局會自行評估派員監測空氣品質的必要性,以免造成人力浪費。環保局長張輝川表示,智慧化火災空品應變機制的升級,未來不僅可提升工廠火災空品應變效率,亦協助相關單位準確預防災害影響範圍,進一步執行防護措施,團隊會持續推動智慧化技術應用,打造更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清明節不能回家祭祖該怎麼辦? 想提前或延後掃墓「4生肖」須注意
今年「清明節」是4月4日,於4月3日至6日為連續假期,「清明節」是國人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日,國內外各地民眾將陸續返鄉祭祖,幾乎成為全民運動,若受疫情影響或有要事不能回家掃墓祭祖怎麼辦?可以做什麼事讓祖先不會怪我?現代大部分民眾將先人遺骸火化,以骨灰甕入靈骨塔,所以現在掃墓可省事多了,只要準備供品,根本不必鋤草、補土,所以,靈骨塔位可以提前清明掃墓,不必擇日看好日子,甚至平常想要祭拜祖先,想去就去,因為只有單純祭拜,沒有動工、動土等,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否則下午3點後再來掃墓,祭拜完天都暗了,不但危險,陰氣也較重。 掃墓什麼狀況要擇日看好日子?1、要鋤草,甚至要將小灌木連根拔除。2、墳上的泥土沖刷流失,還要補充泥土。3、墳墓有龜裂的現象,要攜帶水泥填補維修。4、先人骨灰要進塔。5、先人遺骸要下葬。6、先人遺骸要撿骨。7、骨灰甕因地震或其他原因移位,必須要歸位。2025年提早或往後分流掃墓的吉日及注意事項:4月2日,沖生肖屬羊11.71歲,坐東向西不宜。4月4日,沖生肖屬雞9.69歲,坐西向東不宜。4月8日,沖生肖屬牛5.65歲,坐西向東不宜。4月10日,沖生肖屬兔3.63歲,坐東向西不宜。例如:4月2日,戶外墳墓掃墓親人及子孫生肖屬羊11.71歲(其他歲數的羊沒有關係!),或墳墓坐東向西不宜,要改其他日期;靈骨塔位不必看日子,想去就去,因為只有單純祭拜,沒有動工、動土等,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否則下午3點後再來掃墓,祭拜完天都暗了,不但危險,陰氣也較重。 若遠在國外或家中也無設置祖先牌位因要事無法掃墓,掃墓時可以請親人代購供品並焚香禱念時通知祖先,讓祖先知道未到子孫的心意。

不動產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恐充公 新北市地政局加強宣導
新北市今年度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不動產,總價值逾228億元,光是最精華的板橋區就佔了37.2億元,單筆最高便落在新板特區商業地段,價值6.7億元,若仍未辦理,則將公開標售,價款未來也恐充公。新北市地政局也趁著清明掃墓季節,直接到各公墓加強宣導。新北市地政局公布114年度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不動產,4月1日起將由各地政事務所公告至6月30日止,統計今年度公告被繼承人計2299人、土地11,617筆、建物計983棟,依114年公告土地現值計算,這些未辦繼承土地的總價值高達228億餘元,其中光是板橋區就占了37.2億元,而單筆價值最高的就位於新板特區精華商業地段,為面積約119坪、價值6.7億元的土地。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新北市不動產中,最高價值位於新板特區商業地段。(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新北市地政局地籍科科長王珮榕表示,為了協助民眾儘速辦理繼承登記,3月至6月期間,地政局所屬地所規劃行動專車及行動服務隊,直進各地的宮廟、市場及活動中心進行繼承登記宣導及諮詢服務,並配合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習俗,這段時間將到新店四十分公墓、新莊生命紀念館、金寶山景觀墓園、汐止第一公墓等地加強宣導。王珮榕指出,依據《土地法》第73條之1規定,自繼承開始之日起逾1年未辦理繼承登記者,經公告3個月但繼承人仍未申請,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地政機關列冊管理15年,逾期仍未辦理所有權移轉者,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所得價款保存10年,若無人申領則歸屬國庫。新北市地政局近期加強宣傳。(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此外,《民法》規定子女對父母的扶養及財產繼承並無性別差異,同性婚姻配偶間準用《民法》繼承編規定,也有相互繼承的權利,若因繼承人人數眾多難以會同或協議辦理繼承登記,可由其中一人以上申請登記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以避免不動產列冊管理期滿被標售,呼籲繼承人別讓權利睡著了,儘速辦理繼承登記以確保自身財產權益。相關公告資訊將張貼於新北市各地政事務所,以及土地所在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之區公所和里辦公處,申辦繼承登記流程及應備文件,也可利用新北市地政局網站(https://www.land.ntpc.gov.tw/cp.aspx?n=89)查詢。 房東開980萬賣不掉!「半年後改價1280萬」他驚呆 內行曝背後策略 總裁其實想打房? 帥過頭揭楊金龍心態:要跌5成太困難 買房遭親友「15大理由力阻」 見翻新屋況全改口 他嘆:千萬別聽親戚的

竹篙湊菜刀1/砸上億元亂「蓋」草山歷史 行家批北市府脫線「蔣公都要跳起來」
台北市市定古蹟陽明山「草山御賓館」現正修復中,市府不只向文化部要了新台幣上億元經費,更打出市長蔣萬安阿祖「蔣介石」故居名號,打算在2026年重新開張。然而御賓館還沒修好,文化局撥了百萬搶先釋出的「再見草山御賓館-重生part1」紀錄片卻漏洞百出,文史工作者直指,影片不少「蔣公事蹟」根本發生在二公里外的「草山行館」,文化局砸大錢還「馮京當馬涼」犯這種低級錯誤,實在誇張。 25日,陽明山上陽光四射,卻仍是乍暖還寒,師大兼任助理教授、文史工作者蕭文杰帶著記者沿陽金公路轉入湖山路小徑,抵達北市陽明山「草山行館」旁保七總隊停車場,「這就是蔣介石倉徨來台的棲息處」他指著眼前這片風景,蔣介石欽點的「復行視事」之處綠意盎然,即使蔣介石在1950年搬入落成的士林官邸,每到夏天他和侍衛群仍會上山避暑,加上當時台美關係緊密,時任美國駐台大使藍欽(Karl Lott Rankin)也住在這,因此成為當時機關要地,其上的保七總隊停車平台,更是多年來謠傳為「落跑」用的停機坪,可見蔣介石非常倚重此處。 蕭文杰說,這段歷史卻被「嫁接」到了「草山御賓館」介紹影片中,北市文化局在影片直指,蔣介石在「草山御賓館」住了10年後便搬下山到士林官邸,不僅時空錯置、地點也根本搞錯;至於「草山行館」內的文字描述也是漏洞百出,比方看板寫到,日本裕仁(ひろひと)皇太子來台時,前往陽明山歇腳的招待所明明是「草山御賓館」,反而在行館海報被寫成下榻「草山行館」,這種「竹蒿鬥菜刀」亂象多年,「到底怎麼驗收的」。1923年日本裕仁(ひろひと)皇太子旋風式訪台,在陽明山地區的「草山御賓館」也曾逗留,如今台北市政府卻將不少「草山御賓館」和「草山行館」軼事搞混,學者批評實在不用心。(圖/報系資料照、姜良旭提供) 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則介紹,位於中山樓旁的台北市定古蹟「草山御賓館」,當初建造目的就是要接待日本裕仁皇太子,其內包含洋館與日本式二棟建物,庭園景觀也是走純日本風,在二次大戰後,著名建築師王大閎重新設計並增建洋房,後來成為了時任考試院院長、孫中山長子孫科居所。在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期,時任文化局長龍應台加了個鐵棚,號稱讓草山御賓館「風華再現」喊出成為陽明山文化地標,沒想到過幾年鐵棚卻把整棟建築給壓垮了,索性荒廢多年實在不堪。台北市「草山御賓館」在馬英九市長時期曾裝上鋼棚保護,但仍難以抵擋風吹日曬雨淋而壓垮。如今刻正如火如荼整修中,預計2027年有望以嶄新面貌對外開放。(圖/方萬民攝) 楊燁說,如今循著保留的「測繪圖」如火如荼地重建,有望全區復刻,文史工作者當然樂觀其成,但「蔣介石真的沒住御賓館十幾年」對於宣傳片就開始胡謅,他直呼對復刻品質「很難樂觀」。 蕭文杰也抨擊,多年來北市文化局在草山系列文資中,「誤植」、「錯置」案件不少,其實學者早就「有嘴講到無爛」,沒想到北市文化局嘴上說檢討,新的活動卻依舊錯誤百出,何況蔣萬安「打著阿祖(蔣中正)名號上位」,卻仍放任底下局處顛倒歷史,值此清明掃墓季「蔣介石都要跳起來了。」 在地湖山里長李秋霞則強調,「草山行館」才是蔣介石上山「第一選擇」,在地居民都尊稱其為「老先生」,每到端午過後「八槍八炮」都會隨著蔣介石上山,進一步在草山行館與周邊房屋駐守,直到中秋節才下山,其餘冬、春二季,草山行館則開放在地居民進出甚至居住,自己兒時也常當成遊戲場,蔣介石在山上的落腳處就是「草山行館」,若硬把草山御賓館湊進來,只能說「太不用心了。」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則回應,針對「再見草山御賓館-重生part1」影片與草山行館內標示錯誤,已立即撤下相關錯誤內容,也會深入檢討內部作業流程並追究相關責任,感謝外界指教。文化局官員說,「草山御賓館」宣傳宗旨在於推廣文化資產、增進大眾認識,並沒有針對特定歷史人物或標的,外界聚焦在「蔣介石」生活起居實有誤解,未來會確保公開資訊更嚴謹呈現,提供民眾正確且完整的歷史詮釋。

清明掃墓當心蚊蟲! 恙蟲病今年已累計9例「花東最多」
疾管署昨(26日)表示,清明連假將至,且近期氣溫開始上升,蚊蟲活動開始活躍,提醒民眾連假期間若規劃赴郊外掃墓祭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因易接觸到蚊蟲,如蚊子、蜱蟲、恙蟲等孳生的草叢環境,感染蟲媒傳染病如登革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恙蟲病等風險增加,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被蚊蟲附著叮咬而感染疾病。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3月24日,累計39例登革熱確診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多自東南亞國家移入,病例數與2024年同期(38例)相當,惟高於2021年至2023年(介於0-14例);另累計9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感染地以花東地區6例為多,今年累計病例數低於2021-2024年同期(介於16-30例)。疾管署指出,我國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歷年資料顯示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上升,6至7月達高峰,於東部及離島地區感染病例數較多。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掃墓祭祖或從事踏青等戶外活動時,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疾管署提醒,此外,民眾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時,並檢查全身是否有蚊蟲附著或叮咬痕跡,若有疑似感染或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

清明節掃墓「鋩角」多!12大禁忌勿犯 小心別讓邪穢跟回家
2025清明連假將至,根據習俗會掃墓祭祖、緬懷祖先,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列出最詳細清明掃墓禁忌及注意事項,如下一、掃墓時間:掃墓時間最好是在早上5點後,下午3點前,完成清明掃墓活動,因為下午3點後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較容易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二、祭拜供品:帶刺的花朵不宜祭拜,例如玫瑰花、薔薇花,因此類植物用來化煞,去刺後就可以供拜;鳳梨、香蕉(台語:亡者一直來,快招。)不宜祭拜祖先,葡萄、龍眼一整串的也不宜,以免發生一整串不詳的事情,但剪開就沒關係,而這些水果祭拜神明卻很好。三、穿著不宜大紅大黑:盡量選擇低彩度、低明度服裝,女性可化淡妝;切忌穿大紅色系衣服,紅色像血的顏色,全身黑色系亦不宜,因陰磁場較易附著或接近,盡量以樸素為主。四、孕婦不宜掃墓:墓地多在偏僻地方,甚至地形高低起伏,路面顛簸不平,孕婦行動不方便,萬一跌倒就不好,加上肚子裡的新生命,不適合這麼早就接觸靈魂,若真的要去,建議可在肚子上包裹紅布。五、7歲以下不宜掃墓:7歲以下小孩因容易感受到另一個世界的靈魂而被影響,活蹦亂跳容易跌倒受傷,摸東摸西較易感染汙穢不淨的陰氣,不宜掃墓。六、重症患者不宜掃墓:重病患者,大病初癒或剛結束手術等人,因免疫力低下,元神氣虛,容易遭靈體入侵,不宜前往墓地。七、經期來不可踩在墓塚之上:女性經期來不可踩在墓塚之上,以免對自己及祖先產生負面影響。八、禁止嘻笑怒罵、大聲喧嘩: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嘻笑怒罵、大聲喧嘩,口出穢語,亂跑亂跳,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九、不可褻瀆亡者:對亡者的美醜、名字或墓穴設計品頭論足,會被視為褻瀆,很可能會惹一身麻煩回家。十、不能踐踏別人墳墓:不能踐踏別人墳墓,若因無通道,必須踩到別人墳墓,盡量要走邊緣,尤其不可踩踏在墓碑前的供桌上或墓塚正中央,視為大不敬,如同踩在亡者頭上,易招惹亡靈。十一、不宜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畫面: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不宜照相時將別人家的祖先、牌位、墓碑等也入鏡,侵犯到其他人。十二、不宜直呼名字:不要直呼全名,要叫綽號或偏名,以免洩漏個資,被邪穢干擾或跟回家。十三、不拍肩膀:以免把身上「三昧真火」拍滅,讓好兄弟上身。十四、不隨地大小便:若沒廁所又很急,就要先說「不好意思!很急!打擾了!抱歉!」。十五、掃墓後洗淨:墓園區較陰,有晦氣,細菌也較多,掃墓結束後進家門前要先到附近公廁洗淨雙手及鞋子上的泥土,回家後也要立刻換衣,千萬不要讓掃墓穿的衣服放過夜,汙染家中好氣場。如果掃墓中感覺身體不適,最好先到廟宇拜拜後再回家,掃墓回家後身體不適,要到廟裡求淨符淨身,情況嚴重要請法師處理。

清明掃墓誰不宜參與? 孕婦與這四類人請盡量避免
「清明節」是國人慎終追遠,祭掃墳墓緬懷先人的重要節日,國內外各地民眾將陸續返鄉祭祖,幾乎成為全民運動,但那些人不宜掃墓?一、孕婦:墓地多在偏僻地方,甚至地形高低起伏,路面顛簸不平,孕婦行動不方便,萬一跌倒就不好,加上肚子裡的新生命,不適合這麼早就接觸靈魂,若真的要去,建議可在肚子上包裹紅布。二、7歲以下小孩:7歲以下小孩因容易感受到另一個世界的靈魂而被影響,活蹦亂跳容易跌倒受傷,摸東摸西較易感染汙穢不淨的陰氣,不宜掃墓。若要參加,則大人應再三叮嚀囑咐7歲以下小孩要守規矩,並配戴護身符。三、重症患者不宜掃墓:重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元神氣虛,容易遭靈體入侵,不宜前往墓地。四、大病初癒:大病初癒,體質仍虛弱,容易遭靈體入侵,不宜前往墓地。五、剛結束手術:剛結束手術的人最需要靜養,墳地細菌多,容易引發傷口感染,不宜前往墓地。因以上狀況而無法祭祖掃墓,可以請親戚向祖先稟報即可;如果掃墓中感覺身體不適,最好先到廟宇拜拜後再回家,掃墓回家後身體不適,要到廟裡求淨符淨身,情況嚴重要請法師處理。

清明祭祖即將到來 命理師分享掃墓時8大注意事項
國曆4月4日,除了是兒童節外,恰好也是一年一度掃墓祭祖的清明節。而在這碰觸生死交界之際,其實從古至今都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命理師謝沅瑾日前就發文分享清明掃墓的8大注意事項,其中直接表示,祭祀時間最好在中午12點前,最晚也不要超過下午5點。請神祖先若是放在墓地,應優先請后土,也就是土地公。而若是放在靈骨塔,則應先請該塔最大的主神,例如地藏王菩薩。請祖墓地應推派一人,恭請歷代祖先。靈骨塔推派一人,報上祭祀祖先姓名、樓層、編號。清香爐、鬆香土祭祀香爐內的香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很容易硬化。可能導致香在第一次插不下去時,反射性地拔起來再插一次。這是民俗上的大忌諱!所以祭拜前要先讓香土鬆軟後再插香。上香不論墓地靈骨塔,均建議推派一人將所有香收齊後,底部放平一齊插放。掃墓時最忌諱因為爭輩份大小「搶頭香」,導致可能產生的家族不合。檢查墓地檢查墓地、墓龜、后土、金爐、明堂......等等有沒有裂開或崩塌。靈骨塔則需看牌位、骨頭或骨灰罐......等等有沒有破裂、移位。如果有,則可能對對家族裡的人產生與毀損位置與方式相對應的影響,因此需盡快處理。祭祀時間無論墓地或靈骨塔,祭祀祖先應優先在中午12點前,最晚不要過下午5點。供品擺設無論墓地或靈骨塔,祭拜、上香完至少等15分鐘以後才可以退座並收起。否則會很像在催促祖先趕快吃完,很沒有禮貌,容易影響家運。燒金紙如果是家族墓地,家族成員應請土地公作主,並圍繞金爐燒。而若是靈骨塔,則應請其供奉最大的神例如,如地藏王菩薩做主,並在「金袋」上註明「祖先姓名」與供奉子孫。

清明掃墓祭祖即將到來 命理師分享10大禁忌「3種人」最好別去
國曆4月4日,除了是兒童節外,恰好也是一年一度掃墓祭祖的清明節。而在這碰觸生死交界之際,其實從古至今都有不少禁忌存在。命理師謝沅瑾日前就發文分享清明掃墓的10大禁忌,當中前三條就直接點名孕婦、嬰兒、六歲以下小朋友最好別去掃墓。孕婦盡量避免參加靈學上認為怕外靈影響或入侵,導致懷孕中婦女與胎兒受到影響。科學上來說掃墓讓孕婦辛勞、碰撞易動到胎氣。如無人可以替代,民俗上建議用紅線圍住肚子一圈以保護胎兒。嬰兒盡量避免參加靈學上認為嬰兒元神尚弱,怕受驚嚇,回家後哭鬧、高燒。科學上來說掃墓時的奔波、高低溫、氣味、風雨等影響嬰兒健康。民俗上建議可在嬰幼兒包巾、衣領上縫上紅色卍字。六歲以下小孩避免參加靈學上認為六歲以下小孩易見異象,導致驚恐、夜夢,或童言童語不慎得罪好兄弟。科學上來說小孩對墓地環境易生驚恐。畏懼。民俗上來說,如果冒犯,需立刻道歉。勿隨地大小便靈學上認為容易冒犯到好兄弟。科學上來說野外上廁所,本來就容易被蚊蟲叮咬。民俗上建議如急需解決時請說抱歉,請借過。勿言語挑釁或誇讚靈學上認為容易被跟、被纏。如果說「好帥、好漂亮、好年輕、好可惜」也可能冒犯。科學上來說,在特殊場合,情緒比較容易受到影響。民俗上來說,如不慎冒犯,應立即道歉。勿說詛咒或預言的話例如「危險、快逃、夭壽、你背後有OO」等詛咒玩笑,易「尅應」成真。科學來說,暗示效果比平時更為強大,影響日後情緒與作為。民俗上建議應立刻「說破」,「不好意思!我亂說話!」別人說錯話時可說「你亂說話!」掃墓忌諱叫全名靈學上認為容易導致被跟。科學上來說被叫全名時原本就容易比較緊張,產生後續潛意識中的影響。民俗上建議叫小名、偏名、乳名、藝名都可以,若粗俗的綽號仍應避免。忌穿色彩鮮豔的衣褲靈學上認為容易引起好兄弟注意。科學上來說容易讓長輩或同輩、晚輩感覺不莊重,造成日後印象不佳。民俗上建議應盡量穿款式、顏色都樸素保守的衣服。忌踩凸起土堆,或踢石塊、磚塊靈學上認為那可能是無名墓或老墳,未取名嬰幼兒。科學上來說野外地形起伏,應儘量走平整地面以免跌倒。民俗上建議如果不小心踩踏或踢到應立刻道歉或念佛號。勿踩人墓龜、金爐、墓碑靈學上認為會招惹到墳墓主人。科學上來說很沒禮貌、沒同理心,且等同破壞他人財產,也容易與該家族起糾紛。民俗上建議如果不小心踩踏或踢到,應立刻道歉或念佛號。

清明掃墓不用火 平安防災又環保
清明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準備前往墓地祭祖掃墓,北市政府消防局提醒,掃墓常見的火災原因,往往來自焚燒紙錢、雜草、燃放鞭炮或亂丟菸蒂等,造成環境污染,甚至威脅公共安全,建議民眾掃墓以不使用火源為目標,降低火災風險,保護山林環境。掃墓防災5大招 預防火災更安心為範墓地火災發生,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呼籲掃墓時可以採用以下五種方式,不使用火源,確保安全無虞:1.除草不用火:動手清理墓地,將雜草裝進垃圾袋,避免焚燒引發火災。2.不焚燒紙錢:可選擇「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等替代方式。3.不燃放鞭炮:使用手機播放電子爆竹聲,安全又方便。4.不亂丟菸蒂:務必確實熄滅並妥善丟棄,防止火星引燃雜草。5.垃圾要帶走:掃墓後將垃圾帶走,維護墓地整潔,減少可燃物堆積。消防局表示,今年除了運用官方網站、社群平臺、電子跑馬燈、里鄰布告欄、廣播等多元方式傳達防火資訊,更深入臺北市各香鋪店張貼宣導海報,民眾在購買祭祖用品時,提醒掃墓防範火災;另外也強化與環保局、警察局、殯葬管理處等市府相關單位橫向聯繫,協調清除墓地雜草、灌木,推動「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紙錢集中代燒、協助墓地巡邏及清明防火宣導等,全面提升市民防災意識,共同守護市民安全。消防局提醒,掃墓前可下載「臺北市行動防災App」及「急救先鋒App」,隨時掌握天氣與防災資訊,因應各種突發狀況。另外,如焚燒金紙、雜草不慎引發火災,造成空氣汙染或人命傷亡,相關單位將依法取締裁罰。臺北市於遠見雜誌「2024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第四度衛冕總榜冠軍,「公共安全與消防」也是六都第一,因此,呼籲民眾在慎終追遠同時,也要重視安全,持續共同保護珍貴的自然環境與家人安全。

「清明節」提早掃墓要在下午三點前 專家曝「7情況」須擇日看好日子
早期墳墓區都是亂葬崗,荒煙漫草,清明掃墓往往要鋤草,甚至要將小灌木連根拔除,以免小灌木的根竄到棺木或骨灰甕;雨水會將墳上的泥土沖刷流失,還要到附近挖取泥土補充;墳墓本身如果有龜裂的現象,還要攜帶水泥填補維修。命理專家楊登嵙表示,現代大部分民眾將先人遺骸火化,以骨灰甕入靈骨塔,所以現在掃墓可省事多了,只要準備供品,根本不必鋤草、補土。政府也將公墓公園化,即使有土葬,規劃整齊,甚至平常有管理員整理鋤草,所以提前清明掃墓不必擇日看好日子,甚至平常想要祭拜先人,想去就去,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掃墓什麼狀況要擇日看好日子?一、要鋤草,甚至要將小灌木連根拔除。二、墳上的泥土沖刷流失,還要補充泥土。三、墳墓有龜裂的現象,要攜帶水泥填補維修。四、先人骨灰要進塔。五、先人遺骸要下葬。六、先人遺骸要撿骨。七、骨灰甕因地震或其他原因移位,必須要歸位。

避清明連假人潮 提早掃墓吉日吉時一次看
「清明節」是國人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日,國內外各地民眾將陸續返鄉祭祖,幾乎成為全民運動,今年「清明節」是4月4日,於4月3日至6日為連續假期,屆時將湧現大量人潮掃墓祭祖。因此,提早掃墓祭祖,可以減少連續假期大塞車,輕鬆掃墓祭祖。現代大部分民眾將先人遺骸火化,以骨灰甕入靈骨塔,不必鋤草、補土,所以提前清明掃墓不必擇日看好日子,甚至平常想要祭拜先人,想去就去,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以下提供2025年提早分流掃墓的吉日及注意事項:3月9日,沖屬羊35歲,坐東向西不宜。3月11日,沖屬雞33歲,坐西向東不宜。3月15日,沖屬牛29歲,坐西向東不宜。3月16日,沖屬虎28歲,坐南向北不宜。3月21日,沖屬羊23歲,坐東向西不宜。3月23日,沖屬雞21.81歲,坐西向東不宜。3月26日,沖屬鼠18.78歲,坐北向南不宜。4月2日,沖屬羊11.71歲,坐東向西不宜。4月4日,沖屬雞9.69歲,坐西向東不宜。4月8日,沖屬牛5.65歲,坐西向東不宜。4月10日,沖屬兔63歲,坐東向西不宜。4月13日,沖屬馬60歲,坐南向北不宜。4月16日,沖屬雞57歲,坐西向東不宜。例如:3月26日,戶外墳墓掃墓親人及子孫屬鼠18.78歲(其他歲數的羊沒有關係!),或墳墓坐北向南不宜,要改其他日期;靈骨塔位不必看日子,想去就去,因為只有單純祭拜,沒有動工、動土等,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否則下午3點後再來掃墓,祭拜完天都暗了,不但危險,陰氣也較重。2024年掃墓吉日及注意事項表:

韓國瑜「台灣地區」論遭綠委撻伐 學者緩頰:歷史文化無法切割
立法院長韓國瑜一則臉書貼文中提及,「清明掃墓祭祖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台灣地區發生嚴重地震災情」等言論日前遭綠委怒斥,自損國格。對此,學者施正鋒6日指出,台灣和中國大陸在政治上是有糾葛沒有錯,但在血緣、歷史、地理、文化無法切割。恰逢清明節,立法院長韓國瑜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清明掃墓祭祖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然清明前夕,台灣地區發生嚴重地震災情,請所有朋友千萬小心為上」提醒民衆務必注意自身安全。不料,相關言論引發藍綠兩黨議員之間的爭執。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中華民國台灣今年113年,何來的千年歷史?且韓國瑜自稱「台灣地區」,與中共的用詞一樣,真的不恰當,這是自損國格,愧於五院院長的頭銜。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則説,掃墓慎終追遠本就是千年的歷史,藉由清明掃墓的傳統家人之間才有機會聚在一起,質問民進黨議員「是不要過清明節?不要掃墓了?「有必要政治操作到無限上綱的地步?」 學者施正鋒認為,台灣和中國大陸政治上是有糾葛沒有錯,但是血緣、歷史、地理、文化,這些東西沒辦法切割。、資深媒體人黃楊明則指出,「台灣地區」是個很簡單,會被拿來概括台澎金馬的法律用詞,並列舉總統蔡英文任期期間,國防部的新聞稿件中也曾出現類似的措辭。

防範餘震也要慎防祝融! 清明掃墓4不1要保平安
清明連假前全台震不停!花蓮4月3日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且餘震不斷。適逢掃墓祭奠祖先的重要節日,除了防範餘震也要當心引起祝融!環境部表示,近期中南部因少雨乾燥,傳出多起因掃墓焚燒雜草或紙錢引發之火災,光是過年後就高達1,466件,呼籲民眾注意「4不1要」確保安全。清明前祭祀引發火災逾1400件環境部表示,近期中南部因少雨乾燥,傳出多起因掃墓焚燒雜草或紙錢引發之火災,光是過年後就高達1466件;而焚燒過程產生的空氣污染物,更使原本就仍在空污季的空氣品質雪上加霜,影響民眾健康及生活品質。林保署副署長廖一光表示,台灣的森林火災高達97%源於人為因素,且因極端氣候讓林火頻度及損害程度日趨嚴重,防災重點已由事後滅火轉化為事前預防。為了預防掃墓祭祖不慎引發之火災,環境部協調各縣市政府於清明期間推動相關防火暨環保措施,並加強稽巡查及防火宣導,例如:目前全國各縣市均已配合提供「紙錢集中燃燒服務」,部分縣市則聯合環保局、消防局與民政局擴大推動掃墓相關服務及火災預防措施(如掃墓服務站、掃墓專車、提供滅火水源或消防車駐點監控等),民眾掃墓前可參考各縣市政府提供的資訊,選擇安全又環保的祭祀方式。清明掃墓4不1要保平安除了公部門提供服務或預防措施,仍有賴民眾的配合。消防署亦呼籲民眾掃墓時應注意‵「4不1要」。民眾掃墓祭祖,焚燒紙錢,點燃線香等用火行為,一旦不小心,在風勢助長下容易引起雜草火警,不僅驚擾長眠的先人、傷及掃墓民眾、造成空氣嚴重汙染,更讓消防同仁疲於奔命。「除草不用火」「紙錢不燃燒」「爆竹不燃放」「菸蒂不亂丟」「垃圾要帶走」掃墓時可用鐮刀或其他機具割除雜草,切勿用火燒;採用以花代香或以功代金等環保祭祀;若仍有燒紙錢的需求時,則可適度減量並配合各縣市環保局的紙錢集中焚燒服務;如必須於現場焚燒,則應民眾自備水源,俟確認火苗完全熄滅方可離開。環境部提醒,露天燃燒是空氣污染防制法所禁止的行為,故掃墓時應避免露天焚燒雜草、紙錢致產生大量濃煙污染空氣,否則可能遭環保局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裁罰新台幣1,200元至10萬元罰鍰;若因而引起火災,恐涉及刑法公共危險罪及民事求償,民眾務必要謹慎。台北市消防局也表示,清明祭祖期間,局內消防與義消同仁會認真執行勤務,防範墓地火災,守護市民安全。任務包括:至市內各香鋪店張貼海報並宣導、至偏遠及搶救不易墓地進行水源踏勘及搶救動線確認、至各墓地進行巡邏及向掃墓民眾防火宣導、並於等假日人潮眾多時段,在富德靈骨樓、富德公墓及陽明山第一公墓進行駐守警戒。局長與義消總隊總隊長黃忠曉也特別前往各大隊墓地警戒區域,慰勞消防、義消同仁辛勞,感謝警、義消同仁辛勞。

清明掃墓當心7禁忌 命理師點名「3類人」別參加…避煞方法曝光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民眾會趁這天掃墓和祭祖,表達對祖先的懷念與感恩,也有許多不應該做的事。命理老師謝沅瑾就從靈學、科學及民俗3方面來說明,掃墓的7大禁忌,提醒大家注意。1.孕婦盡量避免參加由於靈學上胎兒的元神比較弱,如果遇到比較不好的東西會產生影響。加上科學上來說,墓地多在山坡地上,有些地方甚至走路都不方便,容易跌倒、滑跤,故讓孕婦去做這麼辛勞、容易碰撞動到胎氣的行為也會儘量避免。如民俗上剛好遇到某些家庭,先生可能在外地工作、家中長輩年紀大,無人可替代一定要去現場時,則建議可以用紅線,圍住肚子一圈來保護胎兒。2.嬰兒、6歲以下小孩避免參加從靈學上來看,因嬰兒元神尚弱,易受驚嚇與影響;加上從科學角度出發,墓地難前往,且掃墓過程中容易有環境高低溫差、吵雜聲、風雨、氣味、細菌較多,容易對嬰兒健康產生影響(民俗上認為在嬰幼兒包巾、衣領上縫上紅色卍字,有助保護嬰幼兒或年紀尚小的小朋友)。且幼兒的行為、言語、動作較不懂收斂,為避免無意間得罪好兄弟,故民俗上不建議幼兒前往掃墓。如果小孩不小心冒犯了祖先,家長與長輩切記要立刻代為道歉。3.忌穿色彩鮮豔的衣褲在傳統上,鮮豔衣服給人印象較喜氣也不莊重,不符合掃墓的場合,到墓地穿鮮豔衣服容易吸引好兄弟注意或不開心。而科學則認為,墓地多位處山上、郊區,易有蜜蜂、蚊蟲蛇蟻等昆蟲與動物,因此在穿著建議盡量選擇樸素、保守的衣服,尤其是褲子以免遭攻擊、叮咬。4.忌諱叫「全名」在靈學上面來說,呼喚全名較容易被墓地的好兄弟記住,甚至導致後續可能有跟上你的一個情況。而科學上角度,叫全名較容易讓人感到緊張,尤其是在特殊的環境下,更容易產生心理上、潛意識裡頭的一些影響,因此建議儘量避免。故民俗上建議掃墓期間呼喚親友,宜以小名、偏名、乳名、暱稱為佳。5.勿隨地大小便許多人因在山區中找不到廁所,就會在沒有人的地方直接原地解放,但這樣的行為卻很有可能在無形中冒犯了好兄弟。若真不得已有急需,民俗上務必要先說聲「不好意思」、「抱歉」、「請借過」,並且要絕對注意避開墳墓本體,並做適當掩埋處理。6.勿言行不禮貌或挑釁且避免對墳墓上的資訊或照片評論,像是「好帥、好漂亮、好年輕、好可惜」等等都是禁忌話語;有些無心的評判,對往生者來說是種冒犯,很可能因此煞到,如果真的不小心脫口而出一定要馬上道歉。7.勿踩墓龜、金爐、墓碑或土堆、石塊、磚塊不管是自家或別人家的祖墳,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故意破壞更是非常要不得的。另外,有些土堆雖然沒有墓碑,但可能是無名墓或是年代已久的老墳;且早期有些人因為貧窮,或亡者為剛生出就不幸過世、尚未取名的胎兒等因素,所以會使用磚塊、石塊代替墓碑,因此見到大石塊、磚塊時也要盡量避開。由於掃墓大多會前往野外或陰氣盛集之地,謝沅瑾建議可隨身攜帶7片榕樹葉或芙蓉葉、7片茉草(抹草)、36粒白米、7小撮粗鹽,作為避煞用。掃墓結束後,若有身體不適,可將上述物品加上陰陽水(冷水加上熱水)做淨身,可除穢驅煞。◎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清明時節雨紛紛!連假忽冷忽熱「慎防腦中風」 醫教4招保平安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連假將於4日開始,2波鋒面也跟著接力來襲,預計第2波鋒面於6日報到,到時全台有雨,天氣陰晴不定,而此天氣型態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提升腦中風的機率。對此,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分享,4招在清明時節預防腦中風的方法。謝炳賢在臉書粉絲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指出,常聽到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春天孩子面,兩日一變臉」,就是在指每逢3、4月的春天時節,天氣變化總是相當快速,陰晴不定。而這樣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提升腦中風的機率,尤其是老人家更是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態。對此,醫師就分享了4招在清明時節預防腦中風的方法:洋蔥式穿搭:春天後母面,有時出門看起來大太陽,一下子就又冷起來!建議可以採取洋蔥式穿搭,內層穿較透氣排汗的衣服,中間則是保暖衣物,最外層再加上防風外套,另外也可以帶上帽子、薄圍巾等穿搭物品,能夠更好的隨時依照需求來增減衣物,不僅減少受風寒的機會,也能避免溫差過大而造成血管負擔。避免劇烈運動:清明時節早晚溫差劇烈,尤其清明掃墓常常會是選擇在一大早時出發,或是有些習慣清晨早起爬山運動的老人家,容易使血管收縮,引發腦中風的發生。建議不要在早晚較冷的時段進行劇烈運動,並且在運動或勞動前,也務必做好暖身,盡量維持身體的緩和,才能減少中風發作的機率。少鹽少油膩:清明祭祖是許多家庭相聚的時刻,而連假也有許多人會安排出門旅遊,聚餐吃美食絕對少不了!要特別提醒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美食當前也先別一下子就吃進過多食物,以免攝取過量油脂、鹽分及糖份,造成身體負擔。建議可以在大魚大肉間多搭配一些新鮮蔬果、低脂蛋白質,既能享用美食,也能保護心血管健康。多喝水少喝酒:假期間的聚餐除了豐富饗宴外,喝酒助興也是正常,不過務必要適量小酌就好,過量酒精對身體健康絕對是負面影響!此外,也別忘記適時補充水分,能避免因血液過度黏稠而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清明節食物不只潤餅! 2應景食品「保佑子孫平安發大財」
清明節是東方文化中的四大節氣之一,也是華人文化圈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最常見的應景食物莫過於潤餅,不過也有許多民眾會準備「草仔粿」和「紅龜粿」,除了有保佑子孫「平安有財」,「拜粿生財產」的意思之外,還象徵吉祥、長壽、感謝祖先,以及表達緬懷、哀思與祝福。根據《早安健康》報導指出,台灣人在清明節時,經常會準備草仔粿祭祖。草仔粿又被客家人稱為青團、艾粄、艾糍粑,農委會指出,草仔粿的綠色外皮為艾草、鼠鞠草或其他青草汁製成,內餡含蘿蔔絲、油蔥酥、香菇、蝦米等多種食材,口味甜中帶鹹,令人難忘。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代台灣就已有台灣人使用草仔粿祭祀祖先的習俗,有保佑子孫「平安有財」,「拜粿生財產」之意。此外,還有民眾會準備紅龜粿祭祀。紅龜粿又被客家人稱為紅粄、紅印粄,不光清明節,台灣民眾還會在大大小小的傳統節慶、祭祀、長輩壽辰時,準備紅龜粿。紅龜粿外型上除了會壓上龜甲圖案外,內裡也多半是紅豆、綠豆、花生或是蓮蓉等甜餡料,是象徵吉祥、長壽的祈壽佳品。在清明掃墓上,紅色的紅龜粿多用來祭拜舊墳,表示感謝祖先的德澤;青色、白色的「紅龜粿」則多用來祭拜新墳,表示緬懷、哀思與祝福。

2024年「清明節」提早掃墓吉日吉時在這裡!
「清明節」是國人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日,國內外各地民眾將陸續返鄉祭祖,幾乎成為全民運動,今年「清明節」是4月5日,於4月4日至7日為連續假期,屆時將湧現大量人潮掃墓祭祖。因此,提早掃墓祭祖,可以減少連續假期大塞車,輕鬆掃墓祭祖。現代大部分民眾將先人遺骸火化,以骨灰甕入靈骨塔,不必鋤草、補土,所以提前清明掃墓不必擇日看好日子,甚至平常想要祭拜先人,想去就去,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以下提供2024年提早分流掃墓的吉日及注意事項:3月16日,沖屬雞32歲,坐東向西不宜。3月20日,沖屬牛28歲,坐西向東不宜。3月21日,沖屬虎27歲,坐南向北不宜。3月25日,沖屬馬23.83歲,坐南向北不宜。3月26日,沖屬羊22.82歲,坐東向西不宜。3月28日,沖屬雞20.80歲,坐西向東不宜。3月31日,沖屬鼠17.77歲,坐北向南不宜。4月2日,沖屬虎15.75歲,坐南向北不宜。4月4日,沖屬龍13.73歲,坐北向南不宜。4月6日,沖屬馬11.71歲,坐南向北不宜。4月9日,沖屬雞8.68歲,坐西向東不宜。4月13日,沖屬牛4.64歲,坐西向東不宜。例如:3月26日,戶外墳墓掃墓親人及子孫屬羊22.82歲(其他歲數的羊沒有關係!),或墳墓坐東向西不宜,要改其他日期;靈骨塔位不必看日子,想去就去,因為只有單純祭拜,沒有動工、動土等,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否則下午3點後再來掃墓,祭拜完天都暗了,不但危險,陰氣也較重。2024年掃墓吉日及注意事項表:(表/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