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
」 龍樹諒 地震 預言 末日 日本
「三親嬰兒」技術突破!英國8健康寶寶誕生 成功阻斷粒線體遺傳病
英國有8名健康嬰兒透過1項突破性技術成功誕生,這項技術利用3位個體的DNA創造試管嬰兒胚胎,從而避免孩子遺傳無法治癒的基因疾病。由於生產的7位母親的粒線體存在突變,這些母親都屬於將致命疾病傳給孩子的高風險群體。據《衛報》的報導,自2015年英國修改法律允許該技術後,全球醫學界便長期關注這些嬰兒的出生與健康狀況。2017年,生育監管機構向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生育診所頒發首張許可證,該校醫生率先開發了這項技術。7名女性共誕下4男4女(含1對同卵雙胞胎),這些嬰兒均未出現可能遺傳的粒線體疾病徵兆,另有1名孕婦仍在妊娠中。參與該技術研發逾20年的團隊成員特恩布爾(Doug Turnbull)教授表示,健康嬰兒的誕生令研究人員和受影響家庭感到安心。「你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對患者太好了,這是一種解脫。」團隊資深成員赫伯特(Mary Herbert)教授則指出,通過該技術獲得8名健康嬰兒「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欣慰。」人體2萬個基因中,絕大多數蜷縮在幾乎每個細胞的細胞核內。但細胞核周圍的體液含有數百至數千個粒線體,這些粒線體攜帶37個獨特基因。這些基因的突變可能損害或完全破壞粒線體功能,造成災難性後果。粒線體是細胞內的微小結構,負責提供細胞運作所需能量。人類所有粒線體都遺傳自生物學母親。這些微型電池狀結構的突變可能影響女性孕育的所有孩子。粒線體疾病的首發症狀通常出現在幼兒期,表現為大腦、心臟和肌肉等高耗能器官開始衰竭。許多患病兒童會出現發育遲緩、需倚賴輪椅並早年夭折,約每5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例。粒線體捐贈治療(Mitochondrial donation treatment,MDT,又稱為粒線體置換療法)旨在防止兒童遺傳突變粒線體。該技術先將母親卵子與父親精子結合,再將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移植至已去除細胞核的健康捐贈者受精卵中,最終形成一個包含父母完整染色體組、但攜帶捐贈者健康粒線體的受精卵,隨後植入子宮實現妊娠。《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篇論文描述了首批8名經該技術誕生的嬰兒。所有嬰兒出生時均健康,其中1名出現尿路感染(經治療痊癒),另1名出現肌肉抽搐(後自行緩解),第3名出現高血脂和心律不整(亦經治療)。後者被認為與母親妊娠期健康問題有關。基因檢測顯示,這些嬰兒體內突變粒線體含量為零或極低(部分來自母親術中殘留)。雖然這些含量被認為不足以致病,但表明該技術仍有改進空間。位於新堡的國民保健署(NHS)基金會信托醫院罕見粒線體疾病高級專科服務主任麥克法蘭(Bobby McFarland)表示:「所有孩子狀況良好,持續達到發育里程碑。」其中5名不足1歲,2名1至2歲,另1名年齡較大。1名女嬰的母親表示:「作為父母,我們只希望孩子擁有健康的生命起點。歷經多年不確定性後,這項治療給了我們希望,然後賜給我們寶寶……我們充滿感激。科學帶來機會。」部分攜帶遺傳疾病的女性會產出具有不同缺陷粒線體水平的卵子。對她們而言,可採用植入前基因檢測(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又稱胚胎著床前基因檢測)技術篩選試管嬰兒用的卵子,大幅降低疾病遺傳機率。但其他女性因所有卵子均具高突變水平而無此選擇。新堡大學團隊的數據顯示,22名女性中8名(36%)經MDT後成功妊娠,39名女性中16名(41%)經PGT後成功妊娠。目前尚不清楚差異原因,但某些粒線體突變可能對生育力產生連鎖反應。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首席團隊負責人洛弗爾-巴奇(Robin Lovell-Badge)在社論中指出,這項漫長研究「對那些想要生育,卻可能遺傳粒線體DNA疾病的女性,無疑相 當煎熬」,但他讚揚了科學家們的謹慎態度。

颱風重創台南!竟有人詐騙發起「災難財」 災民找修繕工遭詐19萬元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市,災民重建家園竟還遭詐騙,台南市學甲區有災民因風災屋頂破損,上網找修繕師傅,1名自稱「工程行」的中年男子上門簽施工契約,收取19萬元約定施工日卻不見人影,災民報案後,警方18日確認是件詐騙案。學甲區是丹娜絲颱風的重災區,多戶屋頂受災遭強風掀翻,災後重建開始,多數只能暫時覆蓋帆布遮風避雨,許多災民都在排隊等待工班師傅修繕屋頂,還遭趁火打劫漫天喊價,大發災難財,苦不堪言。50多歲的陳姓災民家中屋頂因風災破損,等不到坊間的維修工班,擔心即將又有颱風再來,透過臉書上網徵詢維修工,引來自稱經營工程行的中年男子上門。陳男與「工程行老闆」15日見面,彼此還簽定契約,對方原先開價20多萬元,最後議價降為19萬元,陳男當場支赴現金後,雙方約定18日施工。陳男18日一直未見師傅出現,警覺異狀,向台南市議員謝舒凡求助,隨後報警,警方確認是起詐騙案,謝舒凡公開爆料要災民小心。學甲警分局表示,確有不肖人士假借「協助修繕」、「代為搭設帆布」之名,主動上門接洽或以電話、網路聯繫,要求支付訂金。收取款項失聯,呼籲民眾應優先選擇合法立案的廠商或透過官方通報管道申請協助。勿支付高額訂金、遇可疑情況撥打165反詐騙電話。

7/5末日預言破功!日本經濟損失5600億 「他們」反大賺9億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著作《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7月5日會發生大災難,引發恐慌和關注,讓不少原本打算前往日本旅遊的遊客,紛紛取消或延後行程,然而災難並沒發生,粗估對日本經濟造成超過5600億日圓的損失,最大贏家是「他們」,賺進9億日圓的收入。龍樹諒在漫畫中提到「2025年7月的大災難」,描繪日本與菲律賓間的海域隆起,引發巨大海嘯,相關消息和影片隨即在社群媒體瘋傳,造成大恐慌。日本政府不得不出面澄清,氣象廳長官野村良一強調,目前科學技術無法精準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與地點,呼籲民眾勿被未經證實的說法所誤導,「完全沒有必要為此擔憂」。另外,龍樹諒作者本人也澄清,7月5日只是記錄夢境的日期,並非災難發生日,書腰文字是編輯寫的,「對我來說,那本書既不是預言,也不是預言漫畫」,但「末日預言」依舊引起軒然大波,部分國外旅客紛紛取消行程,專家預估這場風波至少對日本造成5600億日圓的經濟損失。不過,根據《Daily新潮》報導,龍樹諒的著作《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截至7月7日已賣出106萬冊,包括電子版本以及紙本,估計出版社和作者總共賺了9億日圓。

南韓「百年一遇暴雨」釀3死!403所學校停課
南韓忠清地區與京畿道南部近日遭到百年一遇暴雨的侵襲,導致高架道路擋土牆崩塌、車輛淹水等一連串的安全事故,累計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據消防廳統計,自16日下午3點至17日上午9點,全國共執行1956次救援出動,其中安全措施佔1503件,排水支援141件,人命救援2件。 暴雨最嚴重地區集中在忠清南道西海岸,瑞山、唐津、洪城一帶夜間降下每小時逾100毫米的破紀錄雨量。瑞山時雨量更高達114.9毫米,堪稱百年一遇暴雨,累積降雨量逼近400毫米。(圖/達志/美聯社)該起極端天氣事件也導致多起悲劇:京畿烏山高架道路擋土牆於16日晚間7時許突然坍塌,掩埋行經車輛,造成40多歲駕駛當場身亡;17日凌晨,瑞山與青陽郡分別傳出淹水車輛乘客死亡及山崩掩埋事故,其中1名受困車內的50多歲男性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另2名遭土石掩埋居民雖獲救,但身受重傷;瑞山也有1位獲救市民因失溫症送醫,扶餘郡則有1位市民手部受傷。 隨著災情持續擴大,南韓教育部也通報全國482所學校調整課程安排,其中403所學校宣布全面停課,忠南牙山、瑞山、禮山、洪城等暴雨重災區幾乎所有學校關閉。設施損害方面,122校發生漏水、28校淹水、16校出現步道損毀,教育部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監控狀況。(圖/達志/美聯社)南韓氣象廳警告,大田、世宗、忠南全境18日恐再降180毫米以上暴雨,唐津川等河川水位暴漲,多地發布洪水特報。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也將應變等級提升至2級,豪雨警報從「注意」上調至「警戒」,呼籲民眾嚴防低窪淹水、土石流及河川氾濫。目前西海岸地區逾5市郡實施強制撤離,救援單位隨時保持戒備,以防災情繼續惡化。

電影頻道/漫威《驚奇4超人》抵抗末日勢力 《全知讀者視角》安孝燮攜手李敏鎬拯救世界
暑期檔大片不斷,繼DC推出新版《超人》後,漫威也推新作《驚奇4超人:第一步》,講述漫威的第一家庭,包括「驚奇先生」李德理查斯、「隱形女」蘇史東、「霹靂火」強尼史東和「石頭人」班格林姆如何抵抗外星勢力,保衛地球。另外還有改編自超過3.6億閱覽數的高人氣網漫,由安孝燮、李敏鎬主演的韓片《全知讀者視角》也在同檔期上映,大場面、大動作、大特效、大卡司引爆觀眾期待。《驚奇4超人:第一步》驚奇先生與隱形女的可愛小寶寶富蘭克林將首次現身。(圖/漫威影業提供)《驚奇4超人:第一步》描述以1960年代為靈感的復古未來世界,漫威第一家庭的4位超人各自以獨門絕活,驚奇先生的彈力拳腳、隱形女的隱身功力、霹靂火的飛天遁地,以及石頭人的力大無窮,聯手對抗史上最強神級大反派,包括「行星吞噬者」的貪婪宇宙神及其神秘的使者「銀色衝浪手」。驚奇先生與隱形女的可愛小寶寶富蘭克林也將在電影中首度現身,觸發未來整個漫威宇宙的發展方向。驚奇隊長由新一代「最強老爸」佩德羅帕斯卡接棒演出,《不可能的任務》系列凡妮莎寇比飾演新任隱形女,《噤界:入侵日》喬瑟夫昆恩是新一代霹靂火,《大熊餐廳》艾邦摩斯貝克許則是石頭人最新代言人。該片同時也是開啟漫威第六階段的開場之作,除了為小勞勃道尼飾演的反派「末日博士」的未來故事做鋪陳,劇情也與未來上映的《復仇者聯盟5:末日之戰》有所關聯,讓不少漫威迷都十分期待。《全知讀者視角》描述由安孝燮飾演的「金獨子」意外目睹小說世界成真,起身而出保衛世界。(圖/采昌提供)同樣也是大規模製作的還有韓片《全知讀者視角》,電影改編自全球同名高人氣網漫,找來安孝燮、李敏鎬、NANA,以及BLACKPINK成員JISOO等夢幻卡司同台演出,幕後團隊則由《與神同行》製作團隊,斥資300億韓圜(約新台幣6.2億元)天價打造,成為今年至今韓國影壇的最高預算之作。劇情描述由安孝燮飾演的「金獨子」,作為唯一讀過網路小說《在滅亡的世界中存活的三種方法》的讀者,竟親眼目睹小說情節成真,整個世界陷入毀滅,讓他不得不憑藉自己對劇情走向的理解,與李敏鎬飾演的小說主角「劉眾赫」並肩作戰,對抗未知災難,並改寫自己的命運與世界的結局。BLACKPINK成員JISOO則飾演將劉眾赫視為師父的高中生「李智慧」。《全知讀者視角》李敏鎬擁有死亡後能重啟的回歸能力。(圖/采昌提供)安孝燮近來因替動畫電影《KPOP 獵魔女團》配音,性感嗓音讓他人氣大漲一波,《全知讀者視角》則是他首度擔綱電影主演,對於首度出演電影男主角,他坦言:「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我必須盡可能地全力以赴。」他形容角色就是任何人身邊都可能會出現的平凡人,「我希望表現出讓所有人都產生共鳴、那平凡的金獨子,以及想和獨子一起呈現大家攜手成長的模樣。」NANA在《全知讀者視角》挑戰高難度動作戲。(圖/采昌提供)與他並肩作戰的李敏鎬也是暌違10年再登大銀幕,片中他擁有死亡後能重啟的回歸能力,「因為他是一個不斷戰鬥的角色,所以我在動作戲準備上投注大量心血。」NANA則飾演因為金獨子幫助而倖存,並為正義奮戰的「鄭熙媛」,也是她首度接演動作戲,她表示平凡人們攜手拯救世界的模樣,讓她覺得非常有魅力,「我一直想拍真正的動作片,或許因為我有偶像經驗,用身體表演讓我特別投入,我挑戰了很多高難度動作,尤其在吊鋼絲時非常驚險刺激,努力把每個動作的線條與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驚奇4超人:第一步》、《全知讀者視角》將於7月23日在台上映。BLACKPINK成員JISOO在《全知讀者視角》也有多場動作戲。(圖/采昌提供)

盧廣仲宣布「這裡」連唱3場 歌迷哀嚎:重大搶票災難
盧廣仲宣布9月26日起,將回到首次個人演唱會舉辦地點TICC連開三場,演唱會主題為《HeartBreakFast 傷心早餐店》。7月15日演唱會會員優先購票時,一開賣就掀起驚人搶票熱潮,一分鐘內秒殺完售,讓歌迷們叫苦連天,而明(18日)正式開賣,粉絲直呼:「重大搶票災難再臨!」聽聞票房好成績,盧廣仲笑說:「呀呀呀呀呀!」因應演唱會主題,盧廣仲將從Heartbreak到Breakfast的城市心情,調製成一杯屬於都會人的「深夜特調飲品」,娓娓訴說每個在都市中孤單漂流的靈魂,他將以「一人開店」的姿態,完成一次音樂角色扮演,把自己化身為深夜裡的傷心調酒師,端出一首首情緒豐滿、帶著孤寂香氣的音樂,邀請歌迷一起坐上TICC的沙發,近距離聽每一首歌。盧廣仲回到首度舉辦演唱會的地點,他特別準備了全新專輯《添翼傷心翻唱企劃》的歌曲,會重新詮釋那些曾經被埋藏、卻深具情感張力的獨立音樂情歌,以他獨特的音樂語言與敏銳品味翻唱選曲,展現出對作品的深厚共鳴與製作企圖。此外,盧廣仲也同步預告9月即將發行全新專輯,讓粉絲更加期待現場首次聽到新歌演出。

伊拉克Hyper Mall開幕僅5天釀火警 逾50人死傷 揭安全隱憂與公共建設漏洞
拉克東部庫特市(al-Kut)一座新落成的購物中心「Hyper Mall」於當地時間7月16日晚間發生嚴重火災,造成至少50人死傷,部分消息指出死亡人數可能高達55人,另有多名民眾下落不明。伊拉克近年經歷多起公共安全事故,反映出基礎設施與監管制度的不足。消防人員徹夜灌救,火勢猛烈導致整棟建築燒毀,搜救仍在持續。(圖/翻攝自X)根據伊拉克國家通訊社(INA)與法新社(AFP)報導,火警發生在Hyper Mall開幕僅五天後。當地時間週三深夜,Hyper Mall內部竄出火舌,並迅速蔓延整棟五層樓建築。網路流傳影片顯示,烈焰沖天、濃煙籠罩,消防隊員徹夜與火勢搏鬥。消防人員徹夜灌救,火勢猛烈導致整棟建築燒毀,搜救仍在持續。(圖/翻攝自X)據報導,救護車在凌晨4時前仍不斷將傷患送往庫特市醫院,醫療單位緊急啟動應變,幾乎所有床位都已被填滿。庫特市距離首都巴格達約160公里,當地醫療資源有限,當局呼籲周邊地區支援。瓦西特省(Wasit)省長穆罕默德米亞希(Mohammed al-Miyahi)證實這起事件,並宣布全省進入三天哀悼期。他表示:「這是一場重大災難,我們已對購物中心及建物負責人提出訴訟,並要求全面檢討消防安全規範。」目前火災原因仍在調查,米亞希表示,初步調查結果將於48小時內公布,並強調「這起事件凸顯建築安全與消防標準的漏洞」。米亞希強調,政府將追究Hyper Mall負責人及建築業者的法律責任,並要求全國重新檢視大型公共建物的消防安全規範,以防止悲劇重演。當地民眾則在社群平台上表達憤怒,質疑新落成的購物中心如何在僅營運五天後發生如此嚴重火警,並呼籲政府進行徹底調查。專家指出,伊拉克多年戰亂與政局動盪導致公共安全標準鬆散,加上腐敗與工程驗收不嚴,讓新建設缺乏防火設備與安全檢測,成為隱藏的危機。2021年,巴格達一間新冠醫院發生氧氣瓶爆炸,釀至少82人死亡,另有超過100人受傷;同年納賽里耶市另一家醫院也發生火警,造成至少60人罹難。伊拉克庫特市Hyper Mall開幕僅五天,深夜突發大火,火光照亮整座城市。(圖/翻攝自X)

吳念真詮釋悲觀角色 被曝是「本色演出」
編劇吳念真特別出演《八月,在我家》,客串父親一角,僅出現在開場的10分鐘,卻被導演兒子吳定謙吐槽是「業餘演出」,不過吳定謙緩頰說:「這個角色還是非他莫屬。」他解釋:「重看11年前的演出片段,覺得他當時有一點刻意演出。但如今他完全可以本色出演,不僅是他也夠老了,再來是他跟這個角色的悲觀及對生命的看法,其實跟他本人很像。」吳念真表示「其實看劇本的當下是很抗拒的,不要看我廣告上都笑咪咪的,其實創作者都很敏感,像《八月,在我家》這個劇本,編劇寫每個角色時就要變成那個人,一件事情要從10多人的角色寫出,其實編劇在腦子裡已經當過這10幾個角色,這樣的同理是一件很心累的事。」吳念真覺得演出這個角色很過癮:「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但家庭偏偏把這些獨立生命集合在一起。你對家人有怨、有恨,卻不敢說。」王琄飾演的媽媽,是家庭裡的「trouble maker」,罹患重症,還犯毒癮,王琄表示角色跟私底下作息規律、活潑正向的自己個性是天差地遠,讓她心理跟身體都承受滿大的變化。對於王琄詮釋這個難度很高的角色,導演吳定謙憶起11年前的一場戲時仍印象深刻,他說道曾經有一次排練,最後一場戲王琄在舞台上,結束後情緒實在太重,她就在躲在排練場角落趴在地上,當下我自己看完情緒也很衝擊,但身為導演必須要保持理性,不過還是被她當時的表演而感動,我過去說「好了,我們今天就這樣子」。王琄接著回應:「創作者其實很重要的是對角色誠實,越誠實展現的越純粹,也會展現出情感的濃度。」綠光劇場2025大戲《八月,在我家》,一場災難級的家庭聚會,聚集了台灣頂尖演員包含王琄、姚坤君、顏嘉樂、鄧安寧、朱宏章、張丹瑋、梁正群、張晴、黃士勛、鄧雨忱、Miyaw Sika洪淳晨、王芝方,重回餐桌現場同台交鋒。購票請上Opentix售票系統。王琄(中)挑戰瘋媽角色,與演員張丹瑋(左),顏嘉樂(右)如火如荼排練中。(圖/綠光劇團)

撤離計畫外洩!近2萬阿富汗人個資流出 英國政府認失誤釀危機
英國政府一項涉及阿富汗撤離的秘密計畫,近日隨著法院解禁而被揭露細節。起因於2022年2月,英國國防部一名官員不慎將近19,000名阿富汗人申請移居英國的個資外洩。這些申請者多為塔利班重新掌權後,擔憂遭到報復而尋求庇護的對象,外洩資訊包括姓名、聯絡方式與部分家庭背景,當中不少人恐因此面臨生命威脅。根據《BBC》報導,這次外洩可追溯至2021年8月美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重掌政權期間。名單所涉及的人為英國設立的「阿富汗撤離及援助政策」(Arap)申請人,該計畫原用於快速處理恐遭塔利班報復者赴英庇護申請。整起撤離行動共協助3.6萬名阿富汗人入境英國,但先前就屢遭批評。2022年外交事務委員會調查時,曾將其形容為「災難」、「背叛」。而這起外洩事件直到2023年8月才被當時政府發現,原因是部分資料出現在Facebook群組上。為彌補這次錯誤,政府隨後設立了新的安置計畫,九個月內協助約4,500名阿富汗人順利抵達英國。但這起外洩與撤離行動一開始被列為最高機密,受超級禁制令保護,外界不得知悉,媒體也被禁止報導。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於下議院公開向受影響者道歉,坦言這起外洩起於一份試算表被寄送至未經授權的政府系統,他稱此為「嚴重部門失誤」,但警方認為此事無須刑事調查。希利也承認,這並非當時唯一一起與阿富汗撤離相關的資料遺失事件,當中甚至包含高階軍官、官員與國會議員的姓名。保守黨黨魁貝登諾克(Kemi Badenoch)也為此致歉,坦承「有人犯下重大錯誤」,名單外洩「不該發生」。法官查姆伯蘭(Mr Justice Chamberlain)於判決中指出,該份資料極有可能已落入塔利班或相關滲透者手中。他認為,過去擔憂因此而陷入危險的阿富汗人與其家屬恐多達10萬人。不過,國防部委託的內部檢討報告則認定,單憑此次外洩資料被追捕的可能性極低,實際擴散狀況也未如外界擔憂。對於是否有人因此遭逮捕或殺害,國防部拒絕透露細節。這項秘密撤離行動被視為必要措施,雖然相關風險有限,但政府已通知受影響者提高警覺、避免回應不明訊息。希利也說,這些人已被納入英國官方移民數據。2024年新安置計畫啟動後,媒體隨即掌握消息,英國政府就聲請法院頒布禁制令,連禁令存在本身也被禁止公開。希利坦言,該禁令屬「史無前例」,連他當時仍是影子國防大臣都不得對外評論。法官查姆伯蘭批評,該禁制令嚴重妨礙民主社會監督機制,形同製造「監督真空」。文件中曝光,時任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曾親自申請該禁制令,目的是爭取時間,協助受外洩資料威脅者撤離。禁制令於2023年11月獲延續,理由為塔利班或尚未察覺。但法官最終裁定解除,因國防部內部評估認為塔利班極可能早已掌握該資料,解除禁令不致增加受害者風險。英國政府本月稍早已證實,另一宗資料外洩事件也已向受害阿富汗人提供賠償。

蘇韋達德魯茲族捲入戰火 以色列砲轟敘利亞軍隊釀衝突
蘇韋達(Suweida),這座以德魯茲(Druze)族為主的敘利亞城市,近日再度成為戰火焦點。以色列指控敘利亞政府軍違反「非軍事化」原則出兵進入該地,並宣稱此舉將用於對付德魯茲族人。後續以色列對進入蘇韋達周邊的敘軍部隊與裝備發動空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強調,基於以色列與境內及戈蘭高地德魯茲社群的歷史淵源,他不容許任何勢力威脅該族安全。根據《BBC》報導,蘇韋達近日爆發大規模衝突,導火線是11日一名德魯茲商人在通往大馬士革的公路上遭綁架、搶劫,隨後引發德魯茲民兵與當地貝都因部族的衝突。後續武裝德魯茲戰士於13日攻佔蘇韋達市內貝都因人居住的馬格瓦斯(al-Maqwas)社區,戰火蔓延至其他城鎮與村落,據敘利亞人權觀察(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SOHR)統計,雙方衝突造成至少200人死亡,包括兒童、德魯茲族、貝都因族與安全部隊成員。敘利亞政府隨後派遣軍隊與國防部隊進駐,稱此舉為恢復秩序,並指責混亂起於官方機構失能。敘國防部長卡斯拉(Murhaf Abu Qasra)宣布「全面停火」,並表示已與當地「耆老與賢達」達成協議,內政部將負責治安重建。蘇韋達地區部分民兵原已接受停火,但德魯茲領袖哈吉里(Hikmat al-Hajri)隨後發布影片,呼籲族人以一切手段反抗,指控敘軍違反協議,對市區發動轟炸。根據《路透社》報導,政府軍進城後,對至少19名德魯茲平民進行即決處決,包含12人在家族招待所內遇害,並有軍人被目擊縱火焚毀住宅及商舖。SOHR指控政府軍及盟軍涉及系統性劫掠與破壞,焚燒民宅並掠奪財物。蘇韋達居民形容當地情勢「災難性」,無差別掃射迫使居民逃往鄉間,雖當局已宣布宵禁。而《Suwayda 24》報導則提到,原本透過貝都因與德魯茲領袖調解,雙方曾交換人質,局勢短暫趨緩。但敘軍於鄰近德拉(Deraa)東部集結,同時以無人機轟炸村莊,戰火再起,西部多地遭迫擊砲攻擊,數十人死傷送醫。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表示,針對敘軍坦克及補給武器的空襲為明確警告,指控敘政府意圖用武力對付德魯茲族,並危及以色列安全。敘利亞外交部譴責以色列空襲,稱以色列應對一切後果負責。而根據美國《Axios》報導,川普政府已要求以色列暫停空襲。蘇韋達原拒絕納入安全部隊的德魯茲民兵掌控,該族屬什葉派伊斯蘭教分支,擁有獨特信仰與身分,對敘利亞代理總統沙拉(Ahmed al-Sharaa)領導下之遜尼派政府長期心存疑慮。納坦雅胡多次聲言不容許任何勢力危害德魯茲族,並要求蘇韋達及南部其他地區非軍事化,以遏止海亞特解放沙姆(Hayat Tahrir al-Sham,HTS)等恐怖組織威脅。該組織前身為蓋達分支,美國已取消其恐怖組織列名,但英國與聯合國仍將其視為恐怖組織。

美東暴雨成災、地鐵停擺 多地洪水警報!紐澤西州宣布進緊急狀態
美國東岸昨(14)日遭遇暴雨侵襲,其中紐約州與紐澤西州等州電閃雷鳴,洪水氾濫導致車輛受困、地鐵營運受阻,部分區域甚至發生建築物起火與坍塌事故。紐澤西州長墨菲(Phil Murphy)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呼籲民眾盡量待在室內,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美聯社》報導,由於暴雨過境,此前大部分針對紐澤西州、紐約州與賓州地區的洪水預警已在稍晚解除,但仍有部分道路與街區當地時間7月15日上午仍處於積水狀態,其中紐澤西州斯科奇普萊恩斯(Scotch Plains)一段主要幹道嚴重淹水,造成公車受困,畫面經由《CBS》發布至各大社群媒體,引發在地人關注。此外,北普萊恩菲爾德(North Plainfield)一處住宅社區則於洪水期間發生火災並倒塌,當局表示該戶人家剛好在爆炸發生前順利撤離,並未傳出人員傷亡。不僅如此,紐約市緊急服務單位通報,紐約市及哈德遜河中段多處皆遭劇烈天氣及洪水波及,紐約市大都會運輸署(MTA)指出,紐約市的地鐵系統因積水造成多條路線延誤甚至暫時停駛,還有網傳影片顯示,曼哈頓一處地鐵站內有洪水自階梯湧入,月台被水淹沒,列車內乘客驚慌目睹水勢侵入,部分人則站上座位躲避水患。紐約州主要交通幹道包括索米爾河公園大道(Saw Mill River Parkway)與跨布朗克斯高速公路(Cross Bronx Expressway)北向車道也曾因積水或倒樹而臨時封閉。西徹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官員福蒂諾(Carolyn Fortino)表示,當地仍有多輛汽車受困水中,救難人員正積極展開救援。紐約市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則因單日降雨達4至6英吋(約100至150毫米),緊急警報系統(EAS)已對此發布洪水警戒。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的芒特喬伊(Mount Joy)則於7月14日因短短5小時內降雨逾7英吋(約178毫米)宣布災難緊急狀態,消防局表示當地曾出現住家積水達5英尺(約1.5公尺),並已執行16次水上救援,所幸尚無人員傷亡。所幸芒特喬伊截至7月14日晚間降雨趨緩,積水也開始消退。位於紐約市西南方約55公里的新澤西州梅塔欽(Metuchen)也曾出現嚴重淹水,鎮長布希(Jonathan M. Busch)晚間在臉書表示,水勢已經緩解,「看來這場暴風雨最糟的時刻已經過去,值得慶幸的是大家都平安無事。」

組織改組不是核爆是蛻變:HR穩定團隊迎向轉型新頁
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最令人頭皮發麻的兩個字莫過於—「改組」。改組可能因為併購、部門整併、策略轉型而來,雖然背後藏著公司未來布局的戰略思維,但對內部員工而言,這不只是「結構調整」,而是職涯不確定性的爆炸點。HR往往成為第一個被召入戰情室的角色,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現場的人。改組過程中,HR究竟是「救火隊」,還是能從混亂中帶來秩序與希望的「變革推手」?員工視角:失序感與職涯焦慮,是HR看不到的暗流對多數員工來說,改組是一場資訊不對等的災難。高層有佈局,但基層卻常常像新聞裡的受訪民眾:「我也是看新聞才知道我們公司合併了。」郁婷老師描繪一關鍵情境:部門主管先被叫進辦公室,然後整個團隊一臉茫然,直到辦公室門一開,每個人表情都像在等待宣判。這種「資訊黑箱」讓員工感到被拋棄,信任感瞬間瓦解。【實務解法】:HR應該主動安排「中介式溝通會議」,由主管與HR聯手對團隊說明改組目的、時間線與對個人工作的影響。設計「職涯對話日」:讓員工可以單獨預約HR做生涯諮詢,表達擔憂。引入心理支持資源,如EAP(員工協助方案)或外部教練,安定軍心。HR女神王郁婷:「HR如果不說話,流言就會替你說話。」企業主視角:改組不能只看架構,要看文化韌性企業主在改組時的壓力也不小。來自董事會的壓力、KPI的拉升、資源重分配,樣樣都得快速完成。但正如郁婷所說:「改組不是改圖,改組是改人心。」很多企業主以為找顧問改好組織圖、安排新的主管就等於「改好了」。但改組最難的不是「誰變誰的老闆」,而是「怎麼讓大家願意一起往新的方向前進」。【解決方案】:改組前做「文化診斷」,了解現有團隊的情緒溫度與信任狀況。設定「關鍵角色培力計畫」,將中階主管作為變革橋樑。建立「變革時間表」與「雙向通報機制」,讓管理階層與基層員工能同步理解改組過程與里程碑。郁婷老師金句:「結構改變是冷冰冰的線條,文化改變才是讓線條能走得動的血液。」共享人資長視角:與中小企業合作 建制度、補韌性、陪過風暴中小企業沒有完整的HR團隊,多半改組就是老闆直接一句話:「由你當主管」。然而這樣的交接很容易讓整個團隊陷入失序與流動。郁婷老師指出,共享人資長可以用外部視角進行「變革影響力地圖」,分析這次改組中「誰最受影響、誰最具影響力」,並從制度、流程與溝通三面著手。【落地工具建議】:設計「組織變動公告模組」:範本化處理每一次改組溝通,避免模糊與落差。制定「變革關懷三部曲」:主動告知、主動聆聽、主動安撫。將改組結果與KPI連結,讓制度性支持能持續下去。改組,不只是結構移動,而是信任重建的起點企業每一次的改組,對外看起來是一個結構的更新,對內卻是一場組織文化的震盪與人心信任的重新洗牌。對HR來說,這不只是行政流程的安排,更是一次次面對人性與管理交叉口的挑戰。HR不該只是「把訊息轉達出去」,而是要成為「把人心帶回來」的關鍵角色。在火線上安定團隊、在混亂中畫出秩序、在不確定中給出方向。這是一種深層的領導力,也是一種文化韌性的體現。在變動成為常態的時代,HR能否從滅火隊升級為變革推手,關鍵不在工具有多炫,而在於:你願不願意走進人群,理解他們的不安,並且真誠地陪他們一起走過這一段「不確定卻可能更好」的路。這一集生活講堂,不只是一次對改組議題的拆解,更是一場對HR價值的重新定義。你準備好,從「處理事情的人」變成「創造信任的人」了嗎?*轉載不得修改內文及必須標明出處來源於《生活講堂》 作者介紹 /共享人資長 王郁婷資深人資顧問,專精於人才管理、績效獎酬設計、跨世代溝通,致力於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效能,打造高效 HR 架構。作為共享人資長推廣者,她透過靈活且專業的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建立透明、公平的人才發展策略,降低流失率、提升組織競爭力。在《生活講堂》中,郁婷以專業見解與實務案例,幫助企業與 HR 找到最適合的管理解方,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企業經營理念。HR女神粉絲團:https://pse.is/7gnc5bEMAIL:yuting.wang02@gmail.com

賴慧如穿婚紗拍十小時:內褲、大腿都是濕的
民視八點檔《好運來》三代情感大崩盤,賴慧如、王燦、龍天翔三人複雜關係,就在賴慧如與王燦大喜之日,被揭發兒子竟是公公親生的,揭開狗血身世。這場戲,賴慧如身穿婚紗頂著豔陽,熱到「內褲、大腿都是濕的」,「那天根本像在拍災難片+岩盤浴!」 吳東諺挑戰吊鋼絲「高掛大樓外牆」,讓現場演員與工作人員都為他捏一把冷汗。賴慧如、王燦劇中大喜之日卻成災難。(圖/民視)王燦則搞笑補充:「我本來以為婚禮戲可以談戀愛,結果變成要阻止跳樓、抓鋼絲,演得比動作片還猛,拍完腰都直不起來啦,而且喉嚨一開始就喊啞了,但很感謝顏曉筠在旁邊一直遞水,非常感動。」而吳東諺也回憶那場「空中危機」說:「為求逼真,我的雙腳要在吊在外牆時不斷掙扎和攀爬,導致腳上都是瘀青!謝謝大家共同的努力,我想我們都只希望能夠呈現最好的給支持我們的觀眾朋友。最暖心的是,賴慧如一度忘了當天是她農曆生日,收工時被老公與劇組驚喜慶生,讓她眼眶泛淚:「一整天又熱又驚險,最後收工看到蛋糕真的好感動,覺得什麼辛苦都值得了!」

中國國航客機高空詭異爬升 與貨機僅距90公尺險相撞
中國國際航空一架由上海飛往義大利的客機,日前於俄羅斯南西伯利亞上空時未經塔台許可爬升至錯誤高度,與順豐航空一架貨機在高空驚險擦身而過,雙機一度僅相距約300英尺(約91.44公尺),所幸雙方機組人員及時反應以避免悲劇。根據外媒報導,中國國際航空CA967航班一架機型為空中巴士A350-900、註冊編號B-32DN的客機,7月6日從上海浦東飛往義大利米蘭-馬爾彭薩機場,途中在未獲俄羅斯空中交通管制許可的情況下,從巡航高度3萬4100英尺(約10.4公里)攀升至3萬6000英尺(約11公里),恰巧闖入正以3萬5000英尺(約10.7公里)巡航、由匈牙利布達佩斯飛往湖北省鄂州市的順豐航空O3-128貨運航班航道,該貨機機型為波音767-300ER/BCF、註冊編號B-220R。由於此起事件發生於俄羅斯南部圖瓦共和國、鄰近蒙古邊境的高山地區。根據國際航空規則,兩架飛機間應保持至少1000英尺(約305公尺)的垂直安全間距,此次高度差不足300英尺(約91.44公尺),已屬嚴重違規。所幸雙機的「空中防撞系統」(TCAS)即時啟動警報,促使雙機的兩名機師採取緊急閃避動作,才得以化解一場空中災難。機上雷達紀錄顯示,兩架飛機當時在巡航高度下高速逼近,情況十分危急。此外,相關音檔隨後在網路上流出,揭示當時俄羅斯管制員與多架飛機間的緊張對話。錄音檔中,俄方詢問中國國際航空機師是否接獲指示爬升,機師僅簡短回覆「沒有,謝謝」,但後續一段兩名華語機師間的對話中,順豐機師批評中國國際航空此舉「非常不妥」,而中國國際航空方則疑似將責任歸咎於「那名讓人困惑的女管制員」,並坦言後續必須提交正式報告。這起事件的具體原因目前仍由相關單位調查中,初步研判可能為管制指令誤聽或溝通失誤所致,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國際航空與順豐航空皆尚未對此公開發表聲明。

VOLVO EX90上市計劃推遲!又被歐美課高關稅 宣布認列12億美元資產減損
在2010年被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收購的瑞典坦克「富豪汽車」(Volvo)持續傳出利空消息,該公司第2季度將1次性認列12億美元的非現金資產減損。這項衝擊源自多個挑戰,包括純電動7人座SUV「EX90」災難性的上市計劃,以及歐美針對中國製造車輛的關稅措施。據汽車新聞平台「Carscoops」的報導,關稅問題正影響全新純電動旗艦房車「ES90」車型,富豪汽車表示高昂的關稅使他們無法在美國市場實現盈利銷售。根據最新報告,中國電動車目前進口至美國面臨247.5%的關稅。這個天文數字般的稅率,似乎已為這款S90繼任者敲響警鐘。對Volvo更糟的是,關稅壓力不僅限於美國。歐洲也試圖透過建立自身關稅壁壘,來保護當地汽車製造商免受中國高性價比電動車的衝擊。Volvo也指出:「基於相同原因,ES90在歐洲市場的利潤空間同樣面臨壓力。」除關稅困境外,Volvo證實EX90將面臨「產品生命週期盈利能力下降」的難題。公司將此歸咎於「嚴重的上市延誤,以及隨之產生的額外開發成本」。這款純電動7人座SUV於2022年11月首次亮相,當時被譽為「Volvo汽車新時代的開端。」然而這個新時代卻成為噩夢,由於軟體問題,原定2023年的上市計劃被迫推遲至2024年。更糟的是,銷售表現平平,今年上半年美國市場僅售出1972輛EX90。若以同期數據對比,Volvo光是6月單月就售出3004輛大型豪華SUV「XC90」與2421輛豪華中型SUV「XC60」。對此,Volvo汽車首席執行官漢森(Fredrik Hansson)在聲明中表示:「考量美國進口關稅等市場發展、EX90的研發與上市延遲,以及戰略投資的優先調整,我們已重新評估這2款車型的產量預期,這導致其生命週期盈利能力低於原計劃。」儘管EX90存在諸多軟體問題,漢森暗示公司仍能挺過陣痛期,因為這款跨界車「為我們的未來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他補充:「我們開發的核心系統與經驗成果,包括核心運算平台與電動傳動系統,將應用於次世代平台。這些創新是實現長期電動化與『軟體定義車輛』戰略的關鍵,這將使Volvo屹立於汽車產業技術的前沿。」

從愛人到陌生人?尪藏女裝20年突坦承是跨性別者 她崩潰創團體發聲
中國「紅姐事件」掀起社會對跨性別與性別欺瞞議題的高度關注,英國也傳出一起跨性別婚姻衝擊案例。一名女子與丈夫共度20年婚姻、育有兩名子女,外人眼中家庭和樂,某日她卻意外發現丈夫藏有女裝及以女性名義申辦的信用卡,對方最終坦承「我是跨性別者」,讓她陷入情感崩潰。多年後,她成立倡議組織,為與她遭遇相似的女性發聲。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站MailOnline報導,現年69歲的烏娜簡溫菲爾德(Una Jane-Winfield)在2006年春天某日下午,在家中發現丈夫的衣櫃中藏有洋裝、高跟鞋與兩張信用卡,其中一張寫著「伊莉莎白」(Elizabeth)。她起初懷疑丈夫出軌,未料對方竟冷靜坦言「那是我」,揭開他另一段隱藏多年的性別身分。幾天後,烏娜與丈夫走在地鐵站附近時,對方突然開口說:「沒錯,我是跨性別者。」丈夫保羅(Paul Winfield)之後改名為伊莉莎白,搬出家門展開新生活。兩人最終於2014年正式離婚,伊莉莎白也取得法律上的性別認同證明。烏娜表示,保羅在婚姻後期性情大變,長期關在餐廳使用電腦、拒絕參與家庭生活,甚至對她態度冷漠、語言傷人。她坦言:「我們的婚姻早就出問題,但我從沒想過背後是這個原因。」伊莉莎白在轉換性別後搬到布萊頓定居,與烏娜的兩名孩子幾乎沒有聯繫。2022年,她從自家二樓窗戶墜樓身亡,法醫判定為意外,但烏娜則向法院遞交信件,表示懷疑這是自殺,並透露前夫曾提及童年時遭到學校校長性侵,以及家族中的性別混亂壓力。多年來,烏娜深受這段婚姻與轉變帶來的創傷影響,最終決定成立「跨性別配偶遺孀聯盟」(TransWidows),為與跨性別者離婚、感到被隱瞞與傷害的女性提供心理支持與發聲平台。她強調:「我不是仇視跨性別者,我只是希望社會理解,這樣的變化對原配偶也是一場災難。」她呼籲政府檢討《性別認同法案》,強化對生理女性的法律保障,「當我們連討論『什麼是女人』都會被指控仇恨言論,這就是社會的危機。」烏娜在與丈夫結婚20年後得知對方其實認同為女性,兩人最終離婚收場,她更成立「TransWidows」團體,為同樣遭遇的女性發聲。(圖/翻攝自X

川普對歐盟、墨西哥徵30%關稅 白宮經濟顧問:若無協議將如期執行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來自歐盟與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這項舉措在國際間引發廣泛關注與強烈反彈。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13日受訪時強調,若目前的貿易協議無法達到總統預期,關稅措施「是真的」,並將如期執行。根據外媒的報導,哈塞特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本週》(This Week)節目中表示:「如果總統無法達成他認為足夠好的協議,這些關稅就是確定的。但談判仍在進行中,我們拭目以待。」在川普宣布關稅政策後,歐洲多國表示震驚與不滿,特別是因為原先雙方已有10%關稅的協議。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德國經濟將面臨沉重打擊,目前正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密切磋商,力求在8月1日前提出解決方案,「我們希望利用未來兩週半的時間,尋求合理出路,避免事態惡化。」並呼籲歐洲展現團結,與美國展開理性對話,雖不排除採取反制措施,但強調不會早於8月1日執行。歐盟貿易部長將於14日舉行預定峰會,屆時可能面臨部分成員國要求重啟對美210億歐元報復性關稅措施的壓力。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強調,歐盟必須「堅決捍衛歐洲利益」。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也引發法國農業界的強烈反彈,食品工業遊說團體ANIA主席讓(Jean-François Loiseau)指出,30%的關稅對法國食品業將是「災難性的」。乳製品協會FNIL執行長法蘭索瓦(Francois Xavier Huard)則表示,這將重創牛奶與乳酪產業,對他們而言,美國是「重要市場」。另一方面,川普也威脅對巴西商品加徵高達50%的關稅,理由是對該國在貿易談判上的行為感到失望。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迅速回應,表示若美國實施關稅,巴西將採取對等報復,「他們徵50%,我們也徵50%。」除了貿易議題,哈塞特在受訪時也表示,如果有確切依據,川普政府有權解雇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這與聯準會總部翻修成本超支有關,目前傳出翻修預算超出7000億美元,引發白宮質疑。預算主管沃特(Russ Vought)上週對此抨擊,稱該翻修案為「浮誇」。川普此前多次批評鮑威爾未能如預期降息,並曾要求其辭職。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哈塞特可能是川普考慮接替鮑爾的候選人之一。

「摩天大樓級」冰山逼近 格陵蘭西岸小鎮緊急戒備「憂釀巨浪災害」
格陵蘭(Greenland)西岸小鎮伊納蘇伊特(Innaarsuit)近日被一座龐大如摩天大樓般的冰山逼近,畫面顯示,這塊巨大冰體正緩慢漂向居民區與港口,引發當地高度警戒。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座冰山已接近皇家格陵蘭(Royal Greenland)魚廠及附近食品商店,地方政府對居民發出警告,呼籲前往相關地點時須特別小心,行動不便者更應留意安全。當局並強調,緊急救援單位已掌握情況,隨時做好冰山破裂應變準備。阿瓦納塔市政廳(Avannaata Municipality)提醒,居民前往商店應避免同行,搭船往返時也需格外謹慎。這座冰山約於一週前首次抵達伊納蘇伊特,但曾一度離開,至本週一再度回歸後,幾乎停留原地不動,成為當地人心頭大患。當地民眾萊托寧(Dennis Lehtonen)表示,市政廳已針對此冰山發出正式警告,並暫時關閉魚廠與商店。這座龐然冰體一旦撞擊岸邊或崩裂,恐引發災難性後果。雖然整塊冰山落地機率極低,但一旦碎裂墜入海中,將掀起巨大波浪,對沿岸建物構成威脅,甚至沖毀低窪或結構老舊建物。官員表示,類似2018年曾有重達11噸的冰山漂入伊納蘇伊特港口,甚至能從太空觀測,當時同樣引起不小震撼。萊托寧透露,雖有居民對冰山心生擔憂,但不少人對眼前壯觀景象感到興奮。他自己也是其中一人。在此之前,格陵蘭曾發現罕見黑色冰山,由於冰層混入大量岩石碎屑,導致冰體不再反射光線而呈現黑色。來自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的64歲漁民安東尼森(Hallur Antoniussen)曾於加拿大海岸目睹此異常景象,表示該冰山形狀近似鑽石,大小約為一般平房三倍,但因距離6公里,無法精準估算。冰山之所以呈白色,是因內含大量微小氣泡,能均勻散射光線;若混入大量沉積物,顏色便會改變。官方現已持續監控此次冰山動向,提醒民眾暫避其鋒,避免不必要風險。(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台南男子開車逆向猛撞早餐店 車頭爛腸子裂如災難片現場
台南市安南區於13日凌晨12時許,發生一起嚴重的自撞車禍,1名男子駕駛橘色小客車行經永安路與安和路三段路口時,疑似失控逆向衝撞路口的紅綠燈及電線桿,接著高速衝入一家早餐店,導致車輛車頭嚴重毀損,現場一片狼藉,雖然駕駛當時意識清楚,但因為撞擊造成腸子破裂,經緊急送醫安南醫院治療並縫合,情況穩定。事發時,男子駕車逆向高速衝向對向車道,撞斷路口的紅綠燈及電線桿後,直直撞入早餐店內,警消抵達現場時,發現該輛車車頭全毀,號誌與燈桿全被撞斷,早餐店外的招牌也被撞落,店面宛如遭受重創的廢墟,所幸事發時間為凌晨,早餐店尚未營業,無其他顧客或店員受傷,避免了一場更大的悲劇。附近居民表示,當時聽到劇烈撞擊聲響,嚇得立刻跑出來查看,男子被救出車外時,不斷喊痛,現場氣氛緊張,令人怵目驚心,早餐店老闆則透露,雖然店鋪今日未營業,但隔日即將開業,這場意外造成的損失讓他相當無奈,尤其先前颱風已造成鐵皮屋受損,現又要臨時修繕招牌,還面臨找不到鐵工師傅的困境,未來可能得暫時開側門讓客人進出,對營運影響不小。目前警方正積極調查事故原因,釐清駕駛逆向撞擊的詳細情況,整起事故提醒駕駛在夜間行車時務必保持警覺,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梨泰院踩踏慘劇將屆滿千日 遺屬製千條紫色緞帶項鍊悼念亡者
2022年10月29日,南韓首爾梨泰院(이태원)發生人群踩踏慘劇,造成159人死亡。而如此意外如今即將邁入第1,000日。為了悼念罹難者,遺屬與市民攜手製作了1,000條紫色緞帶項鍊,希望將思念與悲傷轉化為具體行動,記錄這段無法被遺忘的歷史。根據《韓聯社》報導,這場名為「追悼之夜」的活動由「10・29梨泰院慘事遺屬協議會」與「市民對策會」共同發起,於12日下午在首爾鐘路區積善現代大樓內的追思空間「星星之家(별들의집)」舉行。參與者包括約40名遺屬、市民與志工,他們共同動手編織紫色皮繩項鍊與墜有星星與「10・29」的金屬飾品。這些項鍊預定於7月24日,也就是慘案發生第1,000日當晚7時,在明洞聖堂舉行的公開活動中,贈與參與悼念的市民。現場氣氛沉靜且感性。63歲的崔珍熙(최진희)女士,是罹難者李周映(이주영)小姐的母親,她邊拭淚邊繼續將緞帶編成項鍊,神情中充滿堅定與懷念。她說「周映離開已經1,000日了,我到現在還無法相信。唯有記得,才能繼續追查真相。」這句話彷彿成了現場眾人行動的共識。參與者中,也有來自京畿高陽的73歲李澤成(이택성)先生。面對酷暑,他仍然堅持親自到場,只為表達對逝者的哀悼與對政府未能預防此一災難的遺憾。他表示,自己懷著哪怕只有一點力量也想盡力貢獻的心情來參與。母子檔沈閔康(심민강,15歲)與姜京華(강경화,48歲)從水原前來,他們曾多次參加世越號相關紀念活動。沈表示,想到已經過了1,000日,時間飛快地流逝,便決定來這裡親身參與悼念。而姜女士則提到,透過這樣細緻的勞作,能更了解兒子的心意,也感受到遺屬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內心的情緒。目前,活動已製作完成約300條項鍊,預計還將在16日與19日兩日持續進行,目標完成1,000條。參與現場不時傳出「做得很好」的互相鼓勵聲音,顯示這場紀念並非儀式,而是一次次真實的共同創作與心靈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