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
」 大陸 甘肅 中國 地震 馬英九
惡劣天氣來襲!大陸「雷暴+高溫預警齊發」飆40度熱炸
大陸中央氣象台22日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和高溫黃色預警。其中,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新疆南疆盆地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高溫天氣,局地可達40℃以上。暴雨黃色預警:預計,6月22日8時至23日8時,大陸江南東北部和西部、貴州南部、雲南中西部、廣西北部以及甘肅東部、陝西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東北部、雲南西南部、廣西東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高溫黃色預警:預計6月22日白天,北京大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汾渭平原以及新疆北部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36℃高溫天氣,其中,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新疆南疆盆地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地可達40℃以上。

馬英九會見宋濤 他盼和平理性互動:逾8成台人挺兩岸交流
前總統馬英九17日展開福建、甘肅參訪第二日行程,上下午前往寧德市轄下已脫貧的下黨鄉與寧德時代,晚間率馬英九基金會與大九學堂學生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正式會面。馬英九表示,特別關心兩岸青年的交流與發展,陸委會所做民調,支持兩岸繼續交流的台灣民眾也超過八成,衷心希望兩岸能持續和平、理性互動,尋找更多對話空間,強調和平不應只流於口號宣傳,而是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的價值。馬英九表示,最近幾項台灣民調都顯示多數民眾支持兩岸民間多往來,多交流,即使是陸委會民調當中,支持兩岸繼續交流的台灣民眾也超過八成。這就是台灣主流民意活生生的現況,希望大陸能注意到台灣的民心向背,盡其所能地推動兩岸繼續和平發展。馬英九表示,17日參訪兩處都讓人印象深刻,尤其寧德時代占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1/3,顯見大陸在新能源技術的先進地位。而新農村建設是大陸「扶貧計畫」的開創試點。馬英九說,每次訪問大陸都會帶著台灣大學生同行,目的不只是增加視野,這一代人必須具備開放的思維與高度競爭力,也希望搭建兩岸民間交流的橋樑。在兩岸關係緊張此刻,越是理性務實的交流,越是珍貴。馬英九更說,海峽兩岸在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符合歷史與各自法律的規定,也兼顧了海峽兩岸人民的利益與福祉,無論外在環境與形勢如何變化,我們絕對不會改變,在「九二共識」以及「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可以大步攜手向前行。過去兩岸曾經簽署23項協議,廣泛涵蓋各個層面,可見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政治現實。宋濤則表示,下午看到的寧德時代,就是大陸新一批高新企業的產業代表,因為寧德時代開闢了發展的新賽道,這是整個大陸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的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強調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應該常來常往走親走近,歡迎更多的臺灣同胞跟青年多到大陸走走看看,親身體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宋濤重申,希望兩岸同胞能夠共同擔任歷史大任,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持續推動兩岸的交流合作,共創中華民族的延長福祉,來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

批馬英九、洪奇昌相繼訪陸官方態度大不同 侯漢廷嘆官員都沒在怕「翻車」
陸委會今日回應前總統馬英九與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相繼、分別訪陸,卻在政壇引發議論,指同樣都是訪問大陸,官方回應「基調」卻明顯有別。對此,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批評,陸委會今日的回應,不僅是「雙標」還是「多重宇宙」,很難想像陸委會兩個回應「居然是在同一場記者會、同一現場」,他也忍不住問,官員發表評論,講完難道一點都不會覺得「矛盾」,也完全不怕會「翻車」嗎。侯漢廷說,陸委會在今天記者會中,被媒體問到如何看待網紅「館長」陳之漢、馬英九前總統,以及海基會前董事長、前綠營新系大老洪奇昌近期相繼、分別訪問中國大陸。只見陸委會官員對於館長、馬英九訪陸的語氣就是「你們要注意台灣社會觀感,避免觸法,避免掉入統戰陷阱風險」,但當回應洪奇昌訪陸時,陸委會的態度就瞬間變溫和,還說「只要是正面交流,陸委會就正面看待」。但他質疑,兩個回應內容明明是如此矛盾、如此前言不對後語,民進黨、陸委會、行政院現場官員,難道都沒有警覺「記者會這就是一個大翻車現場」?侯漢廷指出,他很好奇,同樣都是訪問中國大陸,為何洪奇昌訪陸,官員的態度就是「正面看待」,所以馬英九、館長訪陸就一定會遇到統戰陷阱,要避免掉入?難道官員是在暗示「洪奇昌完全不必注意掉入統戰陷阱」「洪奇昌不需介意台灣民眾社會的觀感」「洪奇昌不用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如果真的是馬英九、館長訪陸就得小心再小心,洪奇昌卻不用,這豈不就是代表,民進黨立場「不是不能訪問中國大陸,而是不能讓『你』去」?侯漢廷今天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時表示,賴清德總統前一陣子曾發表「併購說」,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有四成民進黨支持者支持「併購論」,回顧以前獨派前輩也曾說過「兩岸談統一,不是不能談,而是不能讓國民黨去談」,言下之意,就是國民黨談兩岸議題就會賣台、民進黨去談就會是「保台」。他說,如果真的是這樣,民進黨人士到中國大陸做生意、包小三等等,民進黨當然認為都是可以的,但看待藍白在野黨到中國大陸「就一定會背叛台灣人」。他因此認為,民進黨堅持的台獨主義,其實並不是「真台獨」,而是「閩南沙文主義」「民進黨為主主義」,重點就是,兩岸進行交流的任何福利、條件都只准許民進黨去碰。侯漢廷說,民進黨這樣的作法,也難怪曾有一位支持兩岸統一的大老斷言,未來哪天如果兩岸真的統一,民進黨一定率先「倒屐相迎」,台灣的綠營支持者定會欣然接受,如果民進黨否認,他就很想問,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之父公司在大陸登記「中國台灣」、綠營支持者不是也照樣力挺、替沈伯洋緩頰嗎,回顧早年的民進黨、綠媒能接受嗎?侯漢廷指出,民進黨內想收割兩岸交流、經貿交流紅利者,其實不勝枚舉,就拿沈伯洋之父被藍營舉報是大陸台商這件事為例,如果今天換成國民黨立委的父親被舉報是中國大陸台商,營收還高達17億,民進黨會怎麼批評,會不會早已經被罵死、甚至連罵一個月?難道就因為沈伯洋是自己人,所以都可以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然後照樣繼續抹紅在野黨、推大罷免,同樣的標準,為何民進黨就是不適用,就算髮夾彎也沒有事,只要是民進黨不論怎麼轉彎都可以。前總統馬英九將在6月14日到27日訪問中國大陸,除了出席海峽論壇外,也要率學生參加在甘肅敦煌舉辦的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陸委會今天表示,出席海峽論壇應該要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遵守兩岸條例相關規範,尤其要注意台灣社會的觀感,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維護我們國家的主權安全及核心利益。另外,大陸新華社今天報導,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界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陸委會則在記者會中表示,只要符合對等尊嚴原則、兩岸交流相關規範,政府皆正向看待兩岸民間團體健康有序交流。

馬英九14日訪中國大陸 率學員出席海峽論壇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11)日表示,應中國大陸方面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將率「大九學堂」學員訪問中國大陸,出席海峽論壇活動;蕭旭岑也說,馬英九基金會雖是民間單位,但非常願意協助政府推展兩岸交流,作為政府的助力,期望能讓兩岸交流不要中斷。蕭旭岑今早表示,馬英九將於6月14日至27日,率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學員訪問中國大陸,出席在福建廈門舉辦的第17屆海峽論壇活動和在甘肅敦煌舉辦的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並帶著台灣學子走訪「河西走廊」,體驗串起千年中華文明與世界的「古代絲綢之路」。馬英九也將率領「大九學堂」青年學子,出席2025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祭祀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氏。蕭旭岑指出,去年馬英九統率「大九學堂」學子參加軒轅黃帝祭祀典禮, 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讓年輕學子深刻體會何謂「炎黃子孫」,有學子形容是「感受到靈魂巨大震撼」,足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兩岸同胞共同的DNA。蕭旭岑強調,兩岸情勢目前是前所未有地嚴峻,但情勢愈是嚴峻,愈有交流的必要;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戰後,全球局勢丕變,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更顯重要。馬英九願意以實際行動,盡其所能推展兩岸交流,建造兩岸和平的橋樑,傳遞兩岸民間渴望交流的心聲。蕭旭岑續指,馬英九一向強調,青年是兩岸的未來,兩岸青年交流愈多,兩岸未來才有希望。因此過去2年,3度親率台灣學子訪問大陸,也2度邀請大陸高校師生團訪台,就是要讓兩岸各界知道,兩岸民間交流非常熱絡,兩岸青年也熱情互動,這對化解兩岸之間的敵意非常重要;同時,也是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輿論傳達,台灣還是有願意兩岸交流的聲音,兩岸和平還是有希望的。蕭旭岑表示,基金會將在馬英九的率領下,持續推動兩岸青年互訪,透過民間交流,降低兩岸誤解,這不僅符合台灣民眾的利益與福祉,也對兩岸和平與世界區域穩定有所貢獻。

超扯!滑翔傘男被「雲吸」狂升8598公尺 他全身結冰險死卻被停飛6個月
中國一名滑翔傘玩家近日飛行時突遇「雲吸」現象,被強風捲入雲層直衝8598公尺高空,相當於大型客機飛行高度,在極寒與缺氧中全身凍結、迷失方向,命懸一線。所幸他奇蹟生還,但卻因未申報飛行計畫,遭官方處以停飛6個月處分。彭玉江在祁連山區飛滑翔傘時遇「雲吸」現象,瞬間被捲至超過8500公尺高空。(圖/翻攝自微博)據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先前報導,55歲的彭玉江於5月24日原本在甘肅祁連山海拔3000公尺訓練場測試裝備,未料風勢驟強,竟將他整個人捲起。他原試圖快速降落卻未果,接著被強對流氣流吸入雲層,一路上升至超過8500公尺。事發當時的飛行影像顯示,對流雲層中的水汽在他身上快速凝結為冰霜,臉、裝備與手套皆被結冰。他努力用凍僵的雙手控制方向,並依對講機中夥伴提示試圖朝北飛出雲層。彭玉江事後接受官媒採訪時坦言,雲中一片白茫茫,完全看不到方向,自己「以為在直飛,其實是在原地打轉」,當時最可怕的不是高度,而是無法改正飛行狀態卻一再失敗。他從雲中脫出後迅速通報,並在祁豐藏族鄉安全降落。他表示原本以為自己飛到7100公尺,事後才發現實際高度超過8590公尺,「這段高度之間我完全失憶了」。事件引爆輿論,主管單位迅速介入調查。雖然彭擁有滑翔傘B級證書,但根據中國《滑翔傘運動管理辦法》,飛行活動必須事先申報空域並獲批准,且不得在惡劣天候進行。甘肅省航空運動協會5月28日發布報告,指出彭玉江此次飛行屬於未報備違規行為,決定祭出5項懲處:查封嘉峪關與張掖市境內所有未經核准的飛行場地,設立禁飛標誌;彭玉江停飛6個月,並撰寫事故反思報告;另一名飛行員顧志敏擅自上傳飛行影片,影響惡劣,同樣停飛6個月;協助當地辦理俱樂部註冊、空域申請等手續,強化管理;加強宣導空域報批與合法飛行,防範「黑飛」行為再發生。協會最新公告指出,彭玉江將被停飛6個月,並需提交事故反思報告;另一位擅自上傳飛行影片的飛行員顧志敏同樣被處分停飛半年。另針對飛行安全,官方也宣布即刻查封當地未申報場地,設立禁飛標誌,未來飛行活動需依規申請空域。事件曝光後在陸網上掀起熱議,有網友直呼:「這根本跟死神擦肩而過!」、「命真大」、「但還是不能亂飛」。甘肅省航空運動協會5月28日發布報告,指出彭玉江此次飛行屬於未報備違規行為。(圖/翻攝自微博)

滑翔傘飛到珠峰高度!他遭「雲吸」捲上8598米高空 全身凍僵如冰人竟撐回地面
中國甘肅祁連山近日發生驚險事件,一名滑翔傘愛好者在飛行過程中意外遭遇「雲吸」現象,竟一路被捲入高達8598公尺的超高空層,幾乎達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該名飛行員在極端低溫、缺氧及全身結冰的狀況下奇蹟生還,事件在戶外運動圈掀起熱烈討論。根據大陸《新聞晨報》報導,這名飛行員24日當天拍攝的紀錄影片顯示,當時他在祁連山上空操作滑翔傘時遭遇劇烈上升氣流,失控被吸入雲層之中,直衝至八千多米高空,已進入大型民航客機的平流層範圍。畫面中可見其四肢與飛行服嚴重結冰,但他仍全力保持意識操控傘繩,最終奇蹟般安全降落。事後該名飛行員接受採訪時回憶:「當時整個人幾乎麻木,手套跟飛行服都凍硬了,完全靠肌肉記憶在拉繩,空氣稀薄、視線模糊,只知道千萬不能昏倒」。所謂「雲吸」是滑翔傘運動中一種危險的自然現象,指的是飛行者被強烈上升氣流帶入雲層內部,迅速升高。雲層中不但能見度為零,還可能遭遇極低溫(可低至-55℃)、缺氧、結冰甚至雷擊,因此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列為禁止行為。所有因「雲吸」產生的高空飛行紀錄皆不被視為正式紀錄,而是事故。事實上,這並非首次發生類似事件。早在2007年,德國女飛行員Ewa也曾在澳洲被積雨雲吸至近萬米高空,當場昏迷近1小時,最終奇蹟生還,成為滑翔傘史上的經典驚魂案例。針對這起事件,專家強調滑翔傘活動應避免靠近厚重雲層,飛行者應具備完整氣象知識與高空應對能力,確保自身安全。這起事件曝光後,網友驚訝回應。(圖/翻攝自新聞晨報)

中年女入住青旅遭「年齡歧視」 同房人得知她40歲要趕她走:有老人味
青年旅館一定只有青年能入住?大陸甘肅有一名中年女子拍片分享遭「年齡歧視」,自己入住敦煌一間青年旅館,老闆熱情好客,怎料,她進房後遭同房年輕女子不禮貌對待,聽到她40歲後立刻要求她換地方住,嫌她有老人味;最後中年女子拒絕對方,而年輕女子與朋友都搬離房間。綜合陸媒報導,有一名中年女子的自拍影片在網上引發熱議,她不明白現在社會「連住青旅都要有年齡焦慮了嗎?」,她透露自己剛到甘肅敦煌,訂了一間青年旅館,沒想到遭遇一場「年齡歧視」。中年女子表示,歧視她的不是老闆,反誇對方很熱情好客,讓自己不舒服的是同房的年輕女子。中年女子透露,自己訂了一間4人房的其中一個床位,抵達青年旅館後辦理手續一切很順利,她拿著行李走到房間,而房間裡已經有另一名女房客,對方好奇詢問她年紀,她本以為只是打招呼,在說出自己40歲後對方竟變臉,超失禮地說,「我不跟老年人住,因為有老人味」,還說老人會磨牙和打呼。聽完對方一連串抱怨,中年女子傻眼自己才40歲竟變成「老年人」,女房客還要求她直接換旅館,但中年女子不理解,「難道年齡大了就不配住青年旅館嗎?」直接拒絕。據悉,那名無禮的女房客與她的朋友直接搬離房間。事實上,2023年大陸北京有多家青旅拒絕接待35歲以上的人入住,引起社會大眾討論,當時有些人贊同,認為叫青旅就該限制年齡,保持青旅風格與活力;但大多數人認為,青旅不該限制旅客年紀,痛批此舉涉嫌年齡歧視,更怕這種限制消費者年齡的風氣會蔓延至其他消費場所。

公路上撞見「土撥鼠打架」 有趣畫面曝!網友:不是探戈?
大陸甘肅某條公路近日發生一起趣聞,一名汽車駕駛在公路上遇到土撥鼠在路上打架,不少網友直呼可愛,「這是在跳舞,不是打架」「、好可愛」。據九派新聞報導,甘肅合作市一名車主在公路上遇到兩隻土撥鼠打架,女子笑說,左邊那隻打輸,旁邊那隻還有第三隻在旁邊觀望。影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第3隻在哪裡呢,牠不配入鏡嗎,為什麼不給一個特寫」、「不是探戈?」、「這是在跳舞,不是打架」、「好可愛」。據悉,土撥鼠以厚皮毛和豐滿身形聞名,牠們會透過打架來維護社會地位或搶地盤和求偶,而打架時間通常很短,也不會造成嚴重傷害,多半只是為了展現力量。而土撥鼠也是著名的冬眠動物,冬眠時間可長達6到8個月,依地區氣候不同有所差異,土撥鼠會靠聞彼此嘴巴的親吻動粽來確認彼此身分,草原土撥鼠也被認為叫聲具有有語言特徵。

65歲婦跌落化糞池 她慘泡排泄物3小時溺斃
中國甘肅省先前發生一起22歲女大生,趁著課餘空檔到廟會打工,不慎墜入傳統糞坑裡,由於坑洞深達2公尺,女大生當場溺斃。未料類似情況近日也發生在泰國,一名65歲婦人被發現陳屍自家化糞池內,遺體浸泡在排泄物中至少3小時。據多家泰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泰國北部彭世洛府(จังหวัดพิษณุโลก),5日當天,當地警察局接獲報案,稱一處民宅化糞池內有一具屍體。警方和救援人員迅速趕抵現場,並在這間住處的化糞池內撈到遺體,確認死者為65歲女性。根據報導,死者的孫女是回到後找不到奶奶,四處尋找才驚見她跌落化糞池,隨即報警求助。報導稱,這名死者頭部卡在化糞池內且身上還蓋滿排泄物,救援人員合力將屍體拉起後立刻進行清洗,初步研判死亡時間約3小時。初步調查發現,死者當時獨自在家,事發下,因為天氣轉陰,死者於是外出打算收回晾曬的芒果乾,過程中不慎踩壞破損的化糞池蓋板,婦人也因此跌落化糞池,最終溺斃,目前這名婦人的遺體已送往王通醫院法醫部門解剖,警方將在釐清確切死因後,協助家屬辦理遺體領回程序。

年輕男突跳月台臥軌!客運員急救援「差30米撞上」 驚險一幕曝光
大陸四川省廣元火車站近日上演了一場生死救援。 一名李姓男乘客上月從常州乘車到廣元下車後,留在站台抽菸、打電話,隨著一輛列車駛進站,他突然跳下站台,將頭枕在鋼軌上。一旁的客運員鄭訓傑見狀,立即跳入站台施救,隨後在另名旅客幫助下,成功將李男救起。這時,列車距離幾人只有30多公尺。《紅星新聞》報導,李男上月24日在廣元站下車後,並沒有像其他旅客一樣匆匆出站,而是獨自在站台吸菸、打電話、傳訊息,異常舉動引起了客運員譚智文的注意。簡單交談後,譚智文覺得李男有些不對勁,於是立刻聯繫了同一站台的同事鄭訓傑,兩人一起走到旅客身邊,繼續勸導。鄭訓傑回憶,當時他們一直勸說,但李男都不正面回答問題;就在這時,D1964次列車正駛入廣元站7道,站台上候車的旅客紛紛向安全線內靠攏。沒想到,李男突然跳下了月台,將頭部枕在鐵軌上。隨著列車的轟鳴聲越來越近,鄭訓傑毫不猶豫跳下站台,朝著李男的方向飛奔而去。此時,正在5站台候車的旅客廖成也看到了這一幕,趕緊加入救援隊伍。「快點!快點!別讓他靠近軌道!大家一起把他拉上來!」鄭訓傑一邊喊,一邊和廖成合力將李男拉到安全區域。此時,D1964次列車司機也發現了險情,緊急制動。鄭訓傑說,「列車停穩時,我們距離車頭只有30多米。太驚險了!差一點就來不及了!」李男被救上月台後,滿臉沮喪地癱坐在地。車站工作人員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將旅客送往醫院。經檢查,李男因跳下站台時受傷,在醫院縫了4針。另一方面,鐵路公安部門迅速介入調查。鄭訓傑透露,他查看了李男的信息,發現對方只有20多歲,是甘肅隴南人,近日疑因壓力大導致情緒低落,才會想不開。「當時沒想那麽多,太急了,那時只想救人。」鄭訓傑想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心有餘悸,「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出事。」廣元車務段日前收到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該段客運員譚智文和鄭訓傑的通報表揚,分別給予2000元及6000元的獎勵。◎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22歲女大生手機掉進廁所! 她打撈到一半掉入化糞池溺斃
中國甘肅省慶陽市日前發生一起離奇意外,一名22歲女大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到廟會打工,上廁所時因手機不慎掉入廁所,為了打撈手機,不慎掉進化糞池中溺斃。離譜狀況引發關注,小賀親友質疑案件涉及公共安全疏失,堅持追究相關單位的管理責任。女大生的手機掉進廁所,打撈一半整個人掉下去,在化糞池裡溺斃。(圖/翻攝自微博)綜合陸媒報導,這名22歲的女大生小賀(化名), 3月29日起,趁著課餘期間到當地一處廟會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不料上工不到一個禮拜,4月2日,小賀就掉進化糞池不幸溺斃,直到3日傍晚才尋獲遺體。據了解,事故發生地點是傳統廁所,小賀在上廁所時,手機不慎掉入,為了找回手機,小賀返回會場借來鐵鍬,想將手機打撈上來,沒想到竟不慎踩破虛掩的竹膠板,導致整個人跌入約兩公尺深的化糞池。女大生的手機掉進廁所,打撈一半整個人掉下去,在化糞池裡溺斃。(圖/翻攝自微博)由於現場偏僻、沒有別人經過,小賀的呼救聲未被聽見,最終不幸身亡。小賀的死亡證明載明,她的死因是溺水、沼氣中毒,導致心肺功能停止,當場死亡。小賀的父親4月28日重返現場,卻發現原本的廁所已消失,原來事故發生後不到一個月,這個地點已被拆除掩埋,原始現場無法勘查。小賀家屬痛斥,有關單位「毀證滅跡」,加上事發至今,警方及相關單位仍未告知化糞池的管理權歸屬,上級單位互踢皮球,一家人求償無門。後續經協調,廟會主辦方及遊樂設施負責人提出願意賠償人民幣5萬元,約台幣22萬元,但家屬拒絕接受,堅持追究相關單位的管理責任。

28歲網紅罹胃癌晚期「未滿1個月病逝」留下4孩 送葬隊伍驚人
大陸西北28歲男網紅鄭世杰以特殊唱腔受到許多觀眾喜愛,在某影音平台擁有幾百萬粉絲,怎料,鄭世杰的家人突然發布訃告,他已經在4月11日下午2時許在家中病逝,留下4個孩子,已於12日舉辦葬禮;一眾粉絲不捨鄭世杰離去,網上瘋傳他的送葬隊伍,人山人海多到看不到盡頭。綜合陸媒報導,西北甘肅農村出身的在地人氣男網紅鄭世杰,經家人證實他已在4月11日下午病逝家中,死因是胃癌;據鄭世杰的好友透露,鄭世杰在今年3月才診斷出罹患胃癌晚期,且已經出現多發現轉移,在他逝世後留下4個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去(2024)年才出生,讓親友們為他的家人擔心,也替他的一生感到惋惜。鄭世杰的葬禮在4月12日舉行,不少網友表示要前去送行,在葬禮結束後,網上有許多目擊者拍下送葬畫面,鄭世杰的送葬隊伍長到一眼望不到盡頭,現場人山人海,足見他生前有多受當地人喜愛。據悉,鄭世杰家人發布的訃告也提到,鄭世杰生前創作改編的歌曲又在網上受到傳唱,他到天上去一定很開心。不過,鄭世杰病逝後,影音平台上他的帳號作品已經全部刪除,只剩下他留給粉絲們最後的告別信。愛音樂的鄭世杰生前成為人氣網紅並不容易,他小時候就喜歡唱歌,但為了生活還是得工作,直到2016年在社群看到朋友分享的影片,決定拍翻唱影片,漸漸打開知名度,一步一腳印成為百萬網紅。

國泰金捐1億緬幣賑災!銀行服務正常 台廠多於非重災區
緬甸中部日前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造成當地嚴重災害損失與人民傷亡,台灣多家企業陸續宣布捐款加入賑災行列,國泰金控4日宣布捐款1億緬幣,期以實際行動支持緬甸的災後救援與重建工作,盼能協助受災民眾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度過艱難時刻。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在緬甸設有仰光分行,深耕當地多年,與當地客戶及社區建立了深厚的連結。此次災害發生後,國泰世華銀行第一時間啟動應變機制,透過多元通報管道確認當地員工與客戶的安全,並主動展開關懷行動。目前國泰世華在緬甸所服務客戶多為台商,主要設點位於非重災區,銀行整體交易與營運狀況均維持正常。為確保客戶在特殊時刻仍能獲得即時且完善的金融支援,國泰世華銀行仰光分行已啟動緊急支援機制,提供包括基本金融交易協助、緊急資金調度諮詢與文件遺失補發機制等協助項目。若當地客戶因災情導致無法正常使用銀行服務,亦可透過電話、電子郵件或親至分行,由服務人員協助處理緊急金融需求。國泰世華銀行將持續密切關注災區情勢,並視實際需求滾動調整支援措施,與當地民眾攜手度過艱難時刻。國泰金控始終關注全球各地人民的平安與福祉,面對重大災害,如過往日本石川強震、311東日本大地震、四川強震、南亞海嘯,到甘肅暴雨等重大天然災變,國泰金控都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提供重建所需資源,並向所有投入救災及醫護人員致上最深敬意。此次緬甸強震所帶來的重大衝擊,國泰金控攜手國泰世華銀行以實際行動響應,期能為災區民眾帶來溫暖支持與穩定力量。華航秉持飛航安全至上,目前往返緬甸仰光及泰國曼谷、清邁的航班維持正常運作,將持續關注當地狀況並配合機場作業,提醒旅客出發前留意相關資訊,以維護自身安全。針對緬甸和泰國地區發生了嚴重地震災害,華航迅速投入援助行動,盡力協助受影響的國人與旅客。華航提供航空公司資源,率先宣布免費載運賑災物資,全力配合政府、公益或宗教團體及救援組織,期能將台灣的愛心送往災區,協助當地渡過難關。全家便利商店則率先透過 「全家愛心大平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全家 APP捐款;只要於會員APP首頁進入「我的公益」,並點選「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就可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進行善款代收,成為提供民眾便利捐款管道。

人妻偽造建物謄本賣房「詐42名親友」 1億贓款竟用來打賞直播主
難以理解的行為!中國甘肅蘭州有一名人妻,偽造100多本建物謄本,更換了一整棟樓的門鎖,自稱是「優惠買房」,把這些房子賣給親友,騙取2400多萬(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1億元,款項全被用來打賞男直播主,而且老公完全被蒙在鼓裡,還幫她一起賣房。據央視《社會與法》報導,人妻和老公程先生在2017年結婚,婚後老公發現她花錢如流水,但也沒太計較。隔年妻子聲稱透過關係,只要花點錢就可以換一份更好的工作,程先生不疑有他拿出10萬存款,妻子卻說事情沒辦成還被騙,欠債高達幾十萬貸款。豈料不久後,妻子又宣稱有特殊管道購買房子,從2019年到2024年間詐騙了42名親朋好友,從丈夫的姊姊到自己的小姑、好友等,偽造各種買房謄本,並聯繫開鎖公司更換房屋門鎖,不法金額高達2400多萬,直到後來東窗事發。警方調查人妻的資金流向,發現全轉入一名男子的帳戶,是哈爾濱一名網路直播主,人妻2022年10月偶然間看到直播,結果一見傾心,雙方很快就確定戀愛關係,雖然沒見過面,但她陸續送了多輛豪車,還買了一套房子給對方,為未來在一起做打算。警方指出,人妻認識直播主1年多以來,除了轉帳之外,買房買車的錢加起來高達980多萬。而且不只一位,她還給其他直播主打賞數百萬元,剩下的錢也被揮霍一空。然而,丈夫卻渾然不知情,甚至在替妻子償還信用卡債務,直到案發才驚覺妻子闖下大禍。最後,直播主和平台配合警方退回贓款,目前已追回800萬的資金,後續會進一步追繳,盡可能為老百姓挽回損失。

陸極端氣候影響!當局連續發布預警 多地迎來大霧、暴雪與寒潮
中國大陸中央氣象台今(2日)清晨6時繼續發布大霧、暴雪及寒潮黃色預警,預計多地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當局提醒民眾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範措施。根據中國大陸中央氣象台預測,3月2日白天至夜間,長江口及杭州灣附近海域、舟山群島附近海域、浙江沿岸海域、上海港、寧波港等地將有能見度不足1公里的濃霧。受此影響,當地水上及陸上交通或將受到干擾,司機及船舶駕駛員需注意行車安全,防範低能見度帶來的風險。同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暴雪黃色預警,預計3月2日08時至3月3日08時,內蒙古河套地區、甘肅東北部、寧夏東部、陜西西北部、河北南部、山東中北部和東部、河南北部等地將有大雪,其中內蒙古河套地區、寧夏東部、陜西西北部、山東中北部等地局部地區將迎來暴雪。預計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4~8厘米,局部地區可能超過10厘米,可能影響交通出行及農牧業生產。此外,寒潮黃色預警顯示,3月2日08時至3月4日20時,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範圍降溫,氣溫自北向南下降6~10℃,華北南部及其以南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2~16℃,部分地區甚至超過18℃。預計4日早晨,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江漢至沿淮一帶。同時,青藏高原東部氣溫也將下降6~10℃。專家提醒,寒潮天氣可能對農作物生長、交通運輸及市民日常生活帶來影響,建議民眾及時添衣保暖,做好防寒防凍措施,並關注最新氣象信息,以應對惡劣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滿父親保管壓歲錢 男童竟報警:有壞人搶我錢
中國有名男童近日不滿父親保管他的壓歲錢,竟然報警稱「我家有壞人搶我錢!」最終在警員的調解下,父子倆才終於重歸於好。據陸媒報導,甘肅蘭州警方近日接到一名孩子的報警電話,男童稱「我家有壞人搶我錢!」警員獲報後非常重視,豈料,警員隨後聽到電話另一端的大人說「臭小子,你要翻天啊,還真報警啊」。經了解,男童是因為想要自己安排壓歲錢,父親卻堅持幫他保管,一氣之下用父親的手機「報警求助」。最終,父子倆在警員的調解下才和好。不久前,1月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楊和四期,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孩因沒有完成作業,被父親嚴厲譴責後,感到相當委屈,一氣之下跑出家門,找到一家商店借了手機撥打110報警,檢舉父親在家中私藏罌粟殼。警方獲報後,隨即找到在商店的男童,隨後警方帶著男童到家中進行搜查,在其家中陽台找到8個罌粟殼。對此,男童父親表示懊悔,並承認是為了治病私藏,隨後他被警方帶回警局,案件已移交禁毒大隊進一步處理。

放鞭炮疑致水道「沼氣爆炸」 甘肅小孩遭「井蓋彈飛」後送醫搶救
中國甘肅定西市臨洮縣日前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男童在街頭鳴放鞭炮時,將鞭炮爆竹丟入下水道內,結果疑似引發下水道沼氣爆炸,瞬間產生強烈爆炸,下水道井蓋被炸飛,男童也被井蓋彈飛數公尺高後重摔落地。後續男童被警急送醫,家屬也表示,男童送醫治療後,目前已經脫離生命危險。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這起意外發生於17日下午3點50分左右。根據監視器畫面顯示,男童在馬路上將點燃的鞭炮投入下水道後直接俯身查看。就在此時,井內突然閃爆,巨大的氣浪將男童連同井蓋一同炸飛,附近的地磚也被震碎,現場瞬間瀰漫煙塵。男童落地後一度躺在地上沒有反應,場面相當驚人。事發之後,有聽聞巨響地附近商家衝出店門查看,當地一位店老闆回憶,表示自己聽到爆炸聲後,就發現馬路上兩個井蓋被炸飛,其中一個甚至飛到了自己店門口,而不遠處,一名小男孩躺在地上動也不動。也目擊者表示,當時男童的奶奶正在附近一家米線店內用餐,並未目睹事發過程,直到聽見巨響才衝出店門,見到孫子倒在地上後,奶奶便情緒激動地放聲哭叫。事故發生後,就有路人迅速撥打急救電話,救護人員也很快地抵達現場,並將男童送往醫院救治,後續還轉送至蘭州醫院進一步治療後。目前家屬證實,男童在經過醫院治療後,目前已無生命危險。至於整起意外是否因為爆竹點燃下水道的沼氣,還有待有關部門的進一步調查。

中國寧夏銀川4.8地震後「餘震不斷」 單日發生56次大小震「民眾連夜出逃」
中國寧夏銀川市於2日上午發生規模4.8地震,同日下午興慶區又發生規模4.6地震。兩次地震震源深度均淺,鄰近的陝西、甘肅等地都有明顯震感。後續當地還是餘震不斷,銀川市2日當天甚至單日發生56次小規模地震,多數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下。但即便如此,還是讓當地不少民眾感到恐慌,甚至出現民眾的逃亡潮。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官方表示,銀川市目前處於「應力正常釋放階段」,同時也強調,此次地震活動頻率較高,並非就是大地震的前兆,但未來數日仍可能發生顯著震感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台網和專家分析,震央位於銀川盆地1739年銀川—平羅8級地震破裂段內,但距上次大震時間僅300年,能量積累不足,當前地區不具備發生強震的構造條件。此外,此次地震的發震構造為銀川隱伏斷裂西支南段,是1970年以來多次弱震的活躍斷裂區域,現有震群序列已呈有序衰減。而雖然專家已經強調並無大地震徵兆,但由於連日來毫無停歇的地震,還是讓銀川市居民感到不安。社群網站上甚至可以看到大量銀川居民逃離城市的畫面,銀川市當地甚至因為大量車潮,導致道路嚴重擁堵。針對地震頻繁的原因,《央視網》也提到,2024年上半年地震活動相對平靜,但下半年出現活躍跡象,這是地區地震活動的正常起伏規律。此外,冬春季節為寧夏地震多發時段,1月2日的兩次地震屬於該地區自1998年海原4.9級地震以來的最大規模,能量釋放需一段時間,殘餘能量以小震形式釋放,所以導致震感頻繁。為應對頻繁的地震,目前銀川市政府已啟動四級應急響應,集結包括消防、公安特警和民兵在內的155支應急隊伍,準備妥善應對突發情況。全市建有54個物資儲備庫,包含帳篷、被褥等物資,確保隨時可供應災民需求。目前,銀川市已設立避難場所,總容納能力達85萬人,體育場館等可緊急安置50萬人。

真的被嚇死…甘肅女目睹媽車禍「撞成重傷癱瘓」 5天後離奇猝死
被嚇死是真的!中國甘肅省皋蘭縣有一名女子,6年前目睹自己的母親被撞成重傷癱瘓,結果驚嚇過度,出現胸悶、氣喘、心悸等症狀,結果過了5天竟離奇死亡,年僅27歲,讓家屬難以接受。據《魯中晨報》報導,彭先生的母親在2018年6月28日晚上,過馬路時遭高速疾駛而來的車輛違規逆向撞上,當場被撞飛頭部著地,被送到當地醫院無法醫院,又轉到其他醫院搶救。經檢查,醫師給出開放性顱腦損傷、腦挫裂傷、四肢癱瘓、創傷型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顱骨骨折、多發性腰椎及骨盆骨折,等一系列重度傷勢的診斷。經過200多天的搶救,總算將母親從鬼門關拉回來,但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有人照顧生活起居,後經鑑定為一級傷殘。儘管各級部門給了最大程度的援救,但彭先生仍欠下數十萬人民幣債務。對彭先生來說,母親的重傷已經讓人難過,更心碎的是,妹妹的突然離世。他透露,妹妹事發時27歲,剛結婚不久,平常身體健康,但目睹母親車禍後,開始出現胸悶、心悸、頭暈不適、胸口疼痛等症狀,「主要表現就是恐懼,喘不上來氣,一直給我說一定要把媽媽救過來,身體發軟,狂躁,家人給她端飯也吃不下去」。隨著病情加重,妹妹不得不住院治療,但在7月3日中午情況又更惡化,最後宣告不治。彭先生和醫師討論,得知這是受到驚嚇後,身體出現的反應,就是常說的「嚇死了」,從母親出事到妹妹去世,中間只有短短5天時間。無奈的是,肇事駕駛的名下無存款、車輛、房屋等可供執行的財產,申請執行人也無法提供其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只能暫時終結執行程序。近日彭先生再次收到法院的終結執行裁定書,母親車禍的賠償問題依舊沒有下文。

強震沒震垮希望!災後重建順利 甘肅積石山4萬戶過暖冬
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大陸央視14日報導,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去年12月18日發生規模6.2地震。震後大陸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統籌指導災區開展恢復重建工作,組織冬春救助。眼下,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住房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從帳篷、板房、再到新房,災民搬遷進入尾聲。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四堡子新村村民韓少明,正在自家小院忙活。今年10月底,他從活動板房裡搬進了新家,和他一起搬家的還有老宅裡的花。在地震中,韓少明家老房子嚴重受損,一家5口人住進活動板房。本以為新房要在明年才能建成,但驚喜的是,新房子從動土動工到完全建成,只用不到7個月時間。韓少明說,「房子本身是125平方米,建出來128平方米,最後是按128平方米算的,這裡面享受15萬元(人民幣,下同)國家補貼,還有10萬元無息貸款,自己籌5萬元過一點。這邊房子都修得比較好,交通比以前更加便利。」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搬進新房子,韓少明一家冬季取暖不再使用煤爐,而是用更方便的空氣能熱風機,不僅少了煙薰火燎,還可享受階梯電價。當地電力部門針對積石山縣給予特殊電費政策,從晚上7時到第二天中午12時,每度電只需要兩毛六分錢,比市場價低一半。村裡廣場周邊,也建起了衛生室和老年人活動中心,村委會服務設施也更完善。最近,韓少明的妻子馬小紅在村委會設置的零工驛站找到工作。如今,積石山地震災區房屋需維修加固和原址重建的3.9萬多戶受災群眾已全部重新入住。7個平房安置點和6個樓房集中安置點的1萬多套新房已全部建成,供水、供電和供熱、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在11月底全部完成,受災群眾搬遷已進入尾聲。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積石山縣副縣長馬雲平說:「我們全力以赴保障好群眾過冬問題,解決群眾在搬遷過程當中和剛入住以後出現的各種困難問題,受災群眾基本上能夠實現安全溫暖過冬這個目標。」積石山規模6.2地震,還造成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化隆縣、循化縣三縣46個鄉鎮419個行政村,約3.8萬戶民眾房屋受損。如今地震過去一年,在海東市民和縣官亭鎮,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全部完成。新鋪設柏油路連接家家戶戶,有的正在裝修,有的已搬入新居。來到受災群眾趙麗家中,屋內採暖設施,沙發、冰箱、灶爐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趙麗說:「挺高興的,畢竟災後都快一年了,我們也是從帳篷到板房再到我們的新房,都特別激動。蓋了這麼好的房子,對於我爸爸媽媽來說也是一種幸福。」趙麗家原本住在趙木川村台子社,他們家木質結構的房屋受地震影響,出現大面積裂縫。政府通過避險搬遷安置方式,將他們一家搬到現在新台子村安置區,像她家這樣避險搬遷安置全村有78戶。在民和縣,像趙麗家這樣需要重建的共有1653戶,其中選擇統規統建的264戶。以趙麗一家六口為例,光是房屋重建補貼款這一項就享受了16.5萬元。同時,政府還給每戶裝修補貼1.68萬元,再加上各級救助補貼款項,一共達到了20.5萬元。海東市民和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陳文合指出,按照戶報、村評、鄉審、縣定程序,精準確定冬春救助對象,明確掌握受災群眾救助需求,解決發放冬春救助資金。同時,為受災群眾發放衣物、棉被、糧油、煤炭等救災物資。截至目前,海東市185個安置點1萬2229戶5萬5040人,已全部回遷。青海省應急管理廳救災保障處副處長袁東寧表示,初步摸排,確定全省冬春救助對象14萬1800多戶58萬5900多人。正會同財政廳制定分配方案,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合理統籌救災款物,科學制定實施方案,確保每一戶、每一人在春節之前就能夠領到救助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