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護
」 照顧 看護 外籍看護 移工 勞動部
免巴氏量表恐影響重症家庭 勞動部長洪申翰喊話立法院:不要倉促修法
2024年底三讀修正《就業服務法》,開放80歲以上長者免經醫療專業評估(巴氏量表)即可聘移工,預計今年7月底上路。面對外界擔憂重症家庭需求遭到排擠,勞動部長洪申翰今天表示,即便政府已端出各種配套,仍只能降低一些衝擊,預計7月底會舉辦記者會對外說明相關配套措施,但也希望未來不要再倉促修法關乎民生、人民權利的法案。勞動部今天舉辦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閉幕暨頒獎典禮,勞動部長洪申翰會前表示,在立法院三讀《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前,勞動部便一直提醒很可能會造成重症家庭越來越難找到外籍看護,或者需開出更高的薪水才能留人,不過修法通過後,勞動部、衛福部、醫師團體及相關團體,已研商各種配套措施,盼降低修法對重症家庭的衝擊。但他強調,即便政府已盡力端出配套措施,包含重症及一般申請案件分流、增加外籍看護數量,卻僅能降低一些對重症家庭的影響,衝擊仍然存在,希望未來關乎民生、人民權利的法案,真的不要再倉促修法,因為其後座力往往是整體社會,尤其是弱勢、重症家庭承擔。洪申翰表示,由於外界擔憂外籍看護需求增長快速,勞動部已編列相關預算、投入人力減緩對重症家庭衝擊,預計7月底會與衛福部一起舉辦記者會,說明相關配套措施。

路面全是白色液體! 4歲童誤觸「這東西」闖禍了
新北市蘆洲區昨(17)日下午發生一起誤觸消防設備案件。4歲男童於長安街某店家前,疑因好奇誤觸路邊消防栓,導致水柱及泡沫大量噴出,柏油路頃刻間全被泡沫覆蓋,所幸未造成人員受傷,警方也依規定通報社福單位進行後續評估。蘆洲分局表示昨下午5時許接獲報案,指出長安街某商場前有消防栓洩水情形。員警迅速到場了解,發現為係39歲王姓女子帶同4歲兒子至現場購物時,孩童因好奇觸碰消防栓,導致裝置啟動,持續噴出水與泡沫,約持續2分半鐘,最後由路人協助手動關閉止水。據了解,男童未受傷因此未送醫,警方後續依兒少保護相關規定通報社會局進行評估。蘆洲分局呼籲,消防設備為緊急用途,非經授權不得操作,家長帶孩童外出時務必加強看護,避免發生類似意外。

美國麻州安養院深夜大火釀9死30傷 生還老人哭訴:安養院員工只顧自己逃命
週日(13)深夜,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家老人安養中心發生猛烈火災,導致許多住戶受困於建築內,部分人甚至探出窗外呼救。當局週一(14)證實,這起火警造成9人死亡,至少30人受傷送醫。事後有獲救的長者投訴,火災發生當下,安養中心的員工只顧著自己逃命,並未向他們提供任何協助。綜合美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麻薩諸塞州福爾里弗市(Fall River)一家名為「加百列之家」(Gabriel House)的老人養護中心。據麻州消防部門發言人說法,加百列之家是一棟3層樓的養老院,擁有100個房間,火災發生當下,約有70名長者在此居住。當地時間13日晚間9點50分左右,當地消防人員接獲加百列之家失火的通報,當他們趕抵現場時,加百列之家的建築正面竄出陣陣濃煙,並可在其中一側看見熊熊火光,還有許多安養院住戶從窗戶尖叫求援,現場一片混亂。福爾里弗市消防局局長杰弗里‧培根(Jeffrey Bacon)表示,當天有超過50名消防員投入搶救,其中至少有30人是雖正在休假,但就近趕來支援的輪休消防員。他們與當地警方冒著濃煙和危險,打破窗戶、拆除房門,將約12名行動不便的居民抬出火場,這些因為行動不便,必需依賴輪椅及氧氣瓶,因此無法自行順利逃生。報導指出,這場火災是馬薩諸塞州自1984年以來最致命的火災事件,造成了9人死亡,至少30人受傷送醫。此外,還有5名參與救難行動的消防人員同樣受傷送醫,所幸他們已經在週一全數出院。據報導,這些遇難者年齡介於61至86歲之間,其中7名受害者的身份已由布里斯托爾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確認,但仍有2名受害者的身份尚未公開,因其家屬尚未得到通知。受傷的長者被送往當地及附近地區的醫院,傷勢程度不一,其中至少1人情況危急。事後,有倖存的加百列之家住戶一方面向媒體稱讚了消防員與警察英勇的行為,但他們同時也指稱,加百列之家的員工在火災發生時,並未向他們提供任何幫助。(圖/達志/路透社)「他們甚至連敲門提醒都沒有!」住戶羅伯特‧卡布羅(Robert Cabral)表示:「他們就這樣自己跑了。」另一名住戶洛琳‧費拉拉(Lorraine Ferrara)也告訴媒體,她是被鄰居的敲門警告驚動,但當她試圖穿越布滿濃煙的走廊時,走道上的灑水系統噴出強烈熱水水柱,將她逼回了房間裡。當她走到窗邊,正好看到2名設施員工衝出建築大門,「他們已經丟下我們,跑到停車場去了。我把頭探出窗外高喊『救命!救命!』,但他們就頭也不回地一直跑!」根據麻州老齡與自主事務署(Massachusetts Executive Office of Aging and Independence)資料,加百列之家1999年開業,設置100間套房。其官網標榜「為無力承擔高端輔助生活服務的老人提供經濟型的單人公寓、團體成人看護服務,還有步行可到購物中心、餐廳和教堂的方便環境。此外,加百列之家的官網上還寫著:「若發生緊急情況,無論何時,都會有人隨時提供協助。」加百列之家的業主丹尼斯‧埃茲科恩(Dennis Etzkorn)週一拒絕對這起事件置評,但官員表示他正在配合進行「深入、全面的調查」。目前,當地相關部門仍在調查這起火災的發生原因,初步調查顯示火災並非人為縱火,但具體原因可能涉及電氣或機械故障。消防局長培根提到,設施內長者使用的氧氣瓶對火勢並無直接影響,但單人公寓窗戶上安裝的空調為救援工作增添了困難,因為消防人員不得不另外尋找較大的窗戶進入建築提供救援。麻薩諸塞州州長莫拉‧希利(Maura Healey)則表示,這場深夜火災事件令人震驚,許多居民因行動不便,救援工作極為艱難。她讚揚消防員和急救人員的英勇表現,稱若非他們的努力,傷亡可能更為慘重。希利還承諾,州政府將會全力協助福爾里弗市安置受影響的居民,並確保調查徹底進行。

彰化豪雨災情慘重 淹水達50公分即可申請淹水補助
彰化縣連2日豪雨成災,許多農田、道路被淹沒外,來不及消退的大水也沖入民宅,造成許多民眾家具泡湯、財物受損,彰化縣政府提醒民眾,居處淹水可以向災害發生地之鄉鎮市公所申請災害救助金,淹水50至100公分,每戶可獲5000元、100公分以上1萬元。鹿港鎮海浴路一處民宅就因連日大雨,造成淹水水深約1公尺,屋內4人受困,包括3名老人及1名外傭,由消防局出動橡皮艇將4人救出,其中88歲長期臥床的女性長者,在外籍看護陪同下,由救護車載送至醫院治療,85歲及83歲長者無身體不適,由家屬帶回安置。埔心鄉經口路一處社區地下室,昨天也因強降雨造成淹水,水深超過腰部,許多住戶汽機車因此泡水,損失慘重,住戶今天忙著清理,更擔心若用持續下大雨,淹水惡夢會再重演。縣府表示,住戶可申請淹水補助,依彰化縣災害救助金核發標準,民眾實居處所淹水達50至100公分,每戶發給5000元、100公分以上,每戶發給1萬元,提醒民眾備齊災害救助勘查表及照片(門牌和淹水照)、戶籍謄本(影本) 、房屋合法建物證明(房屋建物謄本影本或水電瓦斯繳費單據影本) 、郵局存摺封面及身分證影本等資料,即可向災害發生地之鄉鎮市公所申請補助。彰化縣地方稅務局也提醒,豪雨若造成房屋損壞面積占整棟面積達3成以上不及5成,可申請房屋稅減半徵收,5成以上,必須修復始能使用房屋,可免徵房屋稅;土地因山崩、地陷、流失等無法使用時,可免徵地價稅;另車輛毀損也可申請減免相關稅負;民眾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或地方稅務局網站查詢相關資訊及線上申請稅捐減免。彰化縣地方稅務局提醒民眾,若因豪雨造成房屋損壞、土地流失或車輛毀損等財產損害,民眾可依法申請減免相關稅負。(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甘肅女出遊車禍截癱!男友承諾結婚照顧 2個月後全家失聯
欲哭無淚!中國甘肅一名25歲女子今年清明連假和男友一家人自駕出遊,沒想到路上遇到車禍,因而被診斷為截癱,由於2人已經論及婚嫁,而事故發生後,男友也不離不棄照顧她,然而過了2個月卻就此消失,再也聯絡不到人。根據《極目新聞》報導,女子去年11月在網路上認識男友,2人關係很快就升溫,見完家長後雙方都認可,開始討論結婚,包括婚房、提親等細節規畫。今年清明節假期,女子和男友以及男友媽媽、哥哥及嫂子自駕出遊,途中和一輛大車相撞,造成5人受傷。女子透露,事故發生後,男友承諾會和她結婚,也會負責治療和賠償,但治療期間,一切都變了。醫生診斷為截癱,再也站不起來,男友這時態度就變了,就連男友媽媽也冷回:「這是妳和他2個人的事,跟我們老的有什麼關係?」直到6月男友全家人都消失,從此沒再出現。女子被醫生診斷為截癱。(圖/翻攝自極目新聞)女子難過表示,她出生在一個單親農村家庭,家裡有2個80多歲的老人要照顧,奶奶因關節壞死長期癱瘓在床,爺爺今年從屋頂摔落,導致小腿腳踝粉碎性骨折,全家靠爸爸一個人支撐。她經過20多年的努力,從蘭州財經大學畢業,在國有銀行工作,卻因為這場意外,一切化為烏有。據了解,女子治療費用每月高達5萬人民幣,看護費用1萬人民幣,另外還需要訂做醫療器具。由於持續的神經疼痛,還要30~40萬人民幣的手術費,目前已經墊付了8萬人民幣醫療費,但男友不想再付錢,認為這是個「無底洞」,只願意承擔法律強制的最低賠償,如今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治療費的中斷,恐怕無法負擔龐大的開銷。

員山燈節壓傷案二審駁回 公所與廠商仍判賠2342萬
2020年宜蘭員山燈節迎賓拱門倒塌,釀成一死一重傷,受害人鄭姓女子提起國賠訴訟,請求賠償逾2600萬元。宜蘭地院一審判決員山鄉公所及活動承包廠商天地匯國際事業公司等7人應賠2342萬餘元。上訴人不服,聲稱賠償金額過高並提上訴。高等法院今(8)日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結果。法院指出,迎賓拱門未妥善固定,現場亦無警告標示,僅以簡易繩索固定,加上風勢強勁,導致整體倒塌,構成公共設施管理疏失。被害人母親不幸身亡,鄭女則全身多處骨折、脊髓損傷,需終身看護。法院認定其每日看護費2200元、勞動能力減損80%,計算後損害總額達2674萬元,扣除已和解金後,剩餘2342萬元仍應由上訴人連帶賠償。法院認為上訴人未能提出足以推翻原審見解的具體理由,相關金額計算亦未違法或顯失公平,故駁回全部上訴。被害人目前生活仰賴全天候照護,其損害程度及照護需求不容低估。判決尚未確定,當事人仍可依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救濟。

因八仙塵爆截去手腳!黃博煒挺過5年復健 無看護也能獨立生活
十年前的「八仙塵暴」震驚全國,當時年僅22歲的黃博煒,全身燒傷面積達90%以上,四肢截肢,在醫院住了212天,更經歷長達5年多的艱辛復健。十年後的現在,他已經能完全獨立生活,今日也重返新光醫院演講,表達對醫護的感謝。黃博煒今日(25)受邀回到新光醫院演講「黃博煒的截後人生」,他說,想讓新光醫院醫護們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出院後有努力把自己照顧得越來越好。回想當時出院轉台大時,曾承諾「總有一天能完全照顧自己」,雖然聽起來像空話,畢竟沒有四肢,要獨立生活不太可能,但如今他完成這項約定,已能不需看護、獨立生活了。黃博煒在十年前經歷八仙塵暴,全身燒傷面積超過9成,四肢截肢,經歷長達5年復健,現在的他已能獨立生活。(圖/中國時報記者李念庭攝)黃博煒表示,災難發生後,他全身燒燙傷面積超過9成,在加護病房時面臨最大抉擇,是要放棄生命或是截肢保命。爸爸曾問他「要不要到另一個世界當天使?」另一個選擇則是截掉四肢,但只有5%存活率。「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放棄」,黃博煒說,他還年輕,更不想沒嘗試過就選擇放棄。2015年7月13日進行截肢手術後,在醫院住了212天,經過長達5年的復健。在許多愛他的人、他愛的親友陪伴下,終於撐過那段日子。2017年7月8日,他更成功攀登合歡山,黃博煒表示,在許多人的協助下,大部分的路途是靠推輪椅上去,但最後一段路在他人攙扶下,他成功體驗登頂,更希望讓家人知道,雖然自己受傷、沒有手腳,「但不代表我的世界因此停滯,還是可以創造很多美好回憶、看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東西」。黃博煒將自己歷經截肢、復健、重燃生命鬥志,以及打保齡球、爬上合歡山等心路歷程,透過觸控筆敲出9萬多字寫成《但 我想活》一書,希望讓曾經協助他的醫護人員、社工、職能治療師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演講最後,黃博煒分享電影《破風》中,「有志者,不是從不失敗,而是從不妥協」,未來的路我會繼續走下去。這場演講不僅是他對新光醫院的感謝,也是對所有人勇敢面對困境的鼓勵。

報稅倒數提醒!財政部曝「報稅4地雷」 報錯恐挨罰
報稅季倒數計時!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限就到114年6月30日,距離今天(25日)只剩不到一週的時間,財政部便點出4大常見「報稅地雷」,提醒報完的朋友也要再次確認,避免報錯遭補稅處罰。1、「免稅額」申報錯誤財政部表示,每人免稅額9.7萬元,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父母、祖父母等)滿70歲14.55萬元。如果列報扶養滿70歲的兄弟姊妹、其他親屬或家屬(叔、伯、舅等),不屬於直系尊親屬,免稅額仍為9.7萬元,不可按14.55萬元計算。若子女及兄弟姐妹已滿18歲,須因身心障礙、在校就學或無謀生能力才能列報扶養,服役、待業、補習、無薪假都不算無謀生能力。2、「所得」申報錯誤民眾若誤刪或更改申報系統自動載入的所得資料,如有疑義,請先向給付該筆所得的扣繳單位查對,如因扣繳單位填報錯誤所致,請該扣繳單位向國稅局辦理扣(免_繳憑單更正。如果漏報租賃所得、私人借貸利息所得、海外所得及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如透過金融機構或信託業者投資境外或大陸地區基金、債券及股票等金融商品,所獲配的利息、股利、出售或轉換之利得)或未上市、未上櫃股票交易所得等。3、「扣除額」申報錯誤●「捐贈」列舉扣除額:誤報點光明燈、法會、安太歲或入會費等「有對價關係」的支出。●「保險費」列舉扣除額:誤報「非直系」受扶養親屬的保險費;誤報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申報戶」的人身保險費(全民健保除外)。●「醫藥及生育費」列舉扣除額:誤報「非公立醫院或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醫院(診所)」的醫療費;誤報「非屬醫療性質」的醫美整形、坐月子費、看護費及住院餐費等;「未自行扣除」領有保險給付的部分。●「購屋借款利息」列舉扣除額:誤報「修繕貸款」或「消費性貸款」的利息支出;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於 113 年度在該地址「未辦竣戶籍登記」、113 年度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不可列報。●「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誤報「非納稅義務人子女」(如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其他受扶養親屬)的學費支出。4、未完成申報上傳網路(含手機)申報系統一定要操作到最後步驟按下「申報資料上傳」,系統顯示「申報完成」或「申報成功」才算完成申報,也可查詢申報結果,顯示「您已完成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表示申報成功。最後,財政部也補充,民眾如發現報錯或想更改資料,本(6)月30日前再次登入申報系統,更正資料後重新申報上傳就好,系統會以最後一次上傳申報的資料為準,另外留意更正後應納稅額有無變動。

小姑常回娘家想爽過! 人妻1招治姑、婆:反正我是外人
「反正我是外人。」一名人妻分享,小姑總會強調「娘家是她的」,因此經常回娘家,而婆婆就會準備好料,但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做家事,此時人妻便會直接回到樓上休息,或者選擇不吃飯,讓婆婆去「孝敬女兒」。對此,人妻也直言「沒我的事,因為我是外人」。這名人妻日前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撰文道,小姑經常回到娘家,只要小姑一來,就能有好料吃,如果是她和婆婆煮飯,事後就會由婆婆和小姑全包廚房雜事,自己則在吃飽後到樓上休息,「先生說她是女兒有吃做事應該的,她不是外人……對我生氣也沒用,她就常說娘家是她的,讓她做我還比較輕鬆」。人妻說到,最近小姑卻開始計較,她便直接不吃飯,讓婆婆去「孝敬女兒」,畢竟婆婆會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做家事,「好笑的是,她就說不回來很忙,怕做事還是沒人伺候呢?很好笑吧」;如果小姑未來繼續抱怨,她就選擇不請看護,親自照顧公婆,並要求小姑輪流回娘家照顧,「讓她們兩邊跑,讓她們累死更孝順,合理吧!」人妻表示,公婆家的水電帳單也都要全部加起來,讓兒子、女兒分擔,而她不會幫忙打掃,讓小姑南北跑回娘家,「最後剩沒多餘的錢可以計較,只有把屎把尿而已,媳婦我還更輕鬆,每天去上班沒我的事,因為我是外人」。人妻透露,丈夫會把錢給婆婆,而前陣子婆婆生病時,丈夫打電話請小姑來顧,沒選擇請看護,小姑就得請假被扣薪水,讓小姑相當生氣。對此,人妻就笑道,「自家的女兒還是不能推給媳婦外人,我繼續上班,女兒兒子以後好壞各一半」。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硬起來真的是對的,講公平嘛,哪有好處全部女兒拿去,還出張嘴,髒活全部叫媳婦去做」、「互相尊重的問題,她煮飯妳洗碗,還是妳煮她洗,當然其他事也是如此,都是互相的」、「給婆婆錢,不如搬出去住比較自由,你也不用看他們上演親情戲碼不是更好嗎」。

「巴氏量表」修法半年未實施 陳菁徽:最晚7月要上路勿跳票
立法院今(20)日上午進行國是論壇,立法委員陳菁徽表示,立法院於去年底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開放80歲以上長者,以及70至79歲、罹患二期以上癌症者,可免除巴氏量表評估、直接聘僱外籍看護,然而修法至今已逾半年,總統令也早已發布,實施細則卻遲未公布,呼籲中央7月前就要上路,不准跳票。陳菁徽指出,立法院在去年12月底三讀通過的《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開放80歲以上長者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病友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外籍看護,減輕更多三明治世代的照顧壓力,打造更平衡的生活模式。陳菁徽提到,雖然賴清德也早早發布總統令,但是勞動部針對施行細則卻是遲遲未公告,已經讓家中有長輩、有照顧需求的國人們,苦苦守候了6個多月。陳菁徽提到,日前勞動部部長洪申翰受訪,讓外界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規劃的既定時程,就是在七月底上路,但距離上路的期限僅僅剩下一個月時間,準備作業卻讓大家霧裡看花,到底跨機關協調了什麼?移工招募及引進機制又會怎麼樣來調整?今年春節後勞動部曾對外透露,說要到移工來源母國協商看能不能增加引進人數,那請問到底協商了沒?協商後有結果嗎?況且,勞動部還說,會有新版聘用外籍家庭看護工的「雙軌制」,又請問雙軌制的內容究竟是什麼?陳菁徽要求,未來減輕申請人舟車勞頓的過程,去年三讀通過後,許許多多的家庭充滿希望,並也大聲急呼,政府必須簡化申請流程,免去長輩往返醫院,省去為取得量表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其實,這只是一些書面表單的簡化工作,但是至今大家也完全不清楚流程的簡化上,勞動部又會交出多少的成績?陳菁徽說,社會大眾們心中有十萬個為什麼,想要請勞動部說清楚、講明白,她呼籲,相關的預告作業,請馬上做,更重要的是,現在已經有民眾開始擔心,無法如期上路,也請勞動部不准跳票,讓長者、癌症病友家庭有喘息的空間。

50萬藍領移工退休無保障 監察院促勞動部通盤檢討
監察院今(19)日指出,我國自民國94年起實施勞退新制,讓勞工退休金可以「累積帶著走」,不因勞工轉職,或公司歇業、倒閉而中斷,是許多勞工的重要保障;但藍領移工適用勞退舊制,必須在同一雇主工作滿一定年限才能領退休金,退休門檻高,勞動部於民國95年(2006)以令釋免除雇主為移工提撥退休金義務,有牴觸母法爭議。監察院促請勞動部因應環境變遷與移工在臺年限放寬,全面檢討該令釋是否逾越法律授權,並評估是否涉及差別待遇監察委員王美玉、王幼玲表示,現行規定排除尚未取得或難以取得永久居留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及其他白領專業人士適用勞退新制,使其無法享有退休金累積機制。其中,有超過50萬名在臺藍領移工,僅適用「勞退舊制」,除非長期在同一雇主工作到退休,否則根本領不到退休金。許多移工在臺工作多年,制度卻建立在「他們不會留下來」的假設上,未能反映移工實際長期工作的情況,導致退休保障產生落差。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財政及經濟委員會聯席會議於昨(18)日通過王美玉、王幼玲兩位委員提出的移工退休金案調查報告,要求勞動部全面檢討原勞委會民國95年12月15日發布的令釋,該令釋免除雇主依《勞基法》第56條第1項為勞工提撥退休準備金的義務,是否已逾越法律授權、違反明確性原則;另就是否開放未取得永久居留許可,且非從事家庭看護或幫傭工作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與外國專業人才適用勞退新制,監察院建議勞動部應會同國發會研商,並參考司法院釋字第578號解釋意旨及國際勞工公約規定,在兼顧國家總體發展下,審慎通盤檢討。調查報告指出,原勞委會於民國95年發布的令釋,是當時考量藍領移工在臺工作期間不得超過6年,難以達成退休條件,因此雇主無須為藍領移工提撥退休準備金。不過,這紙令釋發布已超過18年,目前移工在臺工作年限最長可達12年,且經申請成為中階技術人力後,更無工作年限限制,已有成就退休條件之可能。又現行勞基法規定雇主應為所有適用勞基法勞工按月提撥退休準備金之規定,並未區分本國或外籍勞工。勞動部以令釋免除雇主提撥義務,雖減輕用人成本,卻削弱勞基法對勞工退休金的保障,恐有違反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存在牴觸母法的疑慮。王美玉與王幼玲表示,勞動部應配合時空環境變遷及就服法修正,儘速全面檢討是否修正或廢止現行令釋。若政策認為目前仍不宜要求雇主為藍領移工提撥退休準備金,則應在勞基法中明確規定排除提撥義務的法律依據,才能符合法律上明確授權的規定。調查報告另指出,國際公約積極推動消除就業與職業上的歧視,保障每個人不因種族、性別、宗教等背景而受限於就業機會,強調應給予跨國移工平等待遇與免於歧視的權利,我國勞工退休金制度應與時俱進,且現今也納入攬才、留才及移民政策的考量;勞退新制涉及稅賦減免、國庫補助等多項政策,是我國整體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環。因此,是否開放未取得永久居留許可、且非從事家庭看護與家務幫傭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及外國專業人才適用勞退新制,監察院認為勞動部允應會同國發會研商。研議時,應參考司法院釋字第578號解釋意旨,根據我國憲法保障勞工之基本精神,以及支持中小型經濟事業發展的政策方向,並參酌國際勞工公約相關規定,綜合考量國家整體發展,審慎全面檢討相關政策。

80歲免巴氏量表聘移工 勞動部籌配套防「棄重擇輕」問題加劇
立法院去年底修正《就業服務法》,開放80歲以上免經醫療專業評估(巴氏量表)即可聘用移工,但勞動部擔心會以棄重擇輕為由,仍待規畫配套措施。勞動部長洪申翰18日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家庭看護工棄重症擇輕症,會提出配套降低衝擊,預定7月底上路。據悉,勞動部要修正藍領審查資格、移工轉換準則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等,因應巴氏量表配套措施,包括被認定為重症對象將會優先處理、縮短其流程,從國內求才程序、聘僱許可、招募許可都會減少時間,至於80歲以上健康或亞健康等審核時間比較長。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表示,目前80歲以上免評尚未上路,但棄重擇輕現象已發生,要解決問題要放寬讓有照顧需求的人可以引進移工,並且要求引進的移工履行合約才能解決棄重擇輕的正途,三讀修正就業服務法後卻遲遲未上路,反而加深市場不確定性。張姮燕更建議,應思考用就業安定費分流,未有重症或未取得巴氏量表就業安定費每月可以收取2000元,取得巴氏量表則應減收或免收。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祕書長孫一信則認為,勞動部傾向用重症家庭優先聘僱分流,但就算輕症家庭等待時間拉高一倍,可能只有第一期有效果,預估免評上路後,看護工挑工問題會加劇,仍呼籲長照應解決長照家庭遇到的困境,而各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更不該淪為形式。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長蘇裕國說,除規畫80歲以上巴氏量表免評配套外,也研擬持巴氏量表申請移工,申請重新招募許可程序可免經評估。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失智症 名醫妻子林靜芸出書談照顧過程
曾任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和衛生署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林芳郁與妻子、知名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將於本周日(22日)在台大醫院成立「林芳郁教授醫學教育衛生基金會」,同時發表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這本書紀錄了林靜芸照顧林芳郁的過程,也希望藉此讓更多長照家庭吸取經驗。林芳郁曾任台大、台北榮總及亞東醫院三家醫學中心院長,任職台北榮總院長期間,向外募款鼓勵年輕醫師出國進修,替醫界造就許多人才,原本林芳郁打算退休後替母校台大外科作相同的事情,可惜退休後發現罹患失智症。5年前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後,林靜芸由名醫變身照顧者,她也寫下《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她在書中透露,發現林芳郁生病時,她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原本滿腦子學問的林芳郁,卻快速退化到需要全天候照顧,她陪著林芳郁住院、聘過居服員、試過日照中心,到不得不請外籍看護。幸好經過5年的復健,林芳郁已逐漸康復中。照顧之餘,林靜芸和家族籌募3000萬元,在台大醫院設立「林芳郁教授醫學教育衛生基金會」,延續林芳郁當年的人才培訓計畫,提供補助,鼓勵新世代醫師出國進修,盼重新厚植台灣外科醫學領域根基。

宜蘭收容所遭控「貓咪煉獄」!貓隻骨瘦如柴、環境惡劣 縣府急澄清
宜蘭動物收容所近日被民眾痛批環境惡劣、管理失控,「像是活生生的動物煉獄」,所內貓隻大多體弱懨懨,不僅缺乏貓砂與醫療資源,更糟的是貓瘟疫情未有效控制,導致送養困難、生存率低。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16日澄清,防疫措施皆有按標準流程執行,並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規畫興建專屬貓舍與擴大隔離空間。宜蘭動物收容所近日被民眾痛批環境惡劣、管理失控,「像是活生生的動物煉獄」。(圖/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提供)有民眾在社群網站上貼文,痛批宜蘭收容所環境惡化、衛生堪憂,「像是活生生的動物煉獄」,不少前往參觀或送養動物的愛心人士難忍悲慟,哭著離開現場;基本的貓砂都無法穩定供應,且未積極作為控制傳染病,導致整體環境形同疫情溫床,貓隻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該貼文引發網友熱議,有人指出,前往收容所欲認養或諮詢時,遭遇冷漠與不耐的態度;還有人表示,多年來毫無改變,沒人監督,政府也不重視,這些生命就這樣被折磨到死。不少人在貼文下方呼籲更多人關注並轉發訊息,希望能喚起公眾與官方的責任感,改革收容所現狀,還給動物最基本的生存尊嚴。防疫所今說明,指出目前所內並未發生貓瘟爆發或大量死亡狀況,因收容貓隻多為流浪動物,難以避免有帶原情形,而貓瘟屬於年度遊行性傳染病,部分動物在進入收容所時仍處潛伏期,導致後續發病;針對此類情況,工作人員會在每日清掃環境、每週消毒外,對發病個體採立即隔離與治療措施,力求控制傳播風險。對於貓砂的爭議,防疫所坦言,收容所已使用逾20年,並無專屬貓舍設施,所有貓隻皆以籠養為主,幼貓階段多以看護墊代替貓砂,提供其活動與休息空間,等到年齡漸長才開始訓練使用貓砂。成貓部分,則依照個體狀況與性情調整飼養方式,部分兇猛或年長體弱動物亦會另作處置。目前共收容約15隻成幼貓,多數來自街頭,防疫所強調將持續加強觀察並提升免疫措施,以預防疾病爆發。對於收容空間與資源不足問題,已向中央申請經費,計畫改建有獨立貓舍與完善設施的新收容所;也呼籲社會各界給予第一線動物防疫人員更多理解與支持,共同為流浪動物打造安全、友善的臨時棲身空間。

他大學剛畢業飛日本突被海關攔下! 過來人曝「導遊1交代」可省麻煩
日本為台灣人最愛出國旅遊的首選之一,不過近日有一名男網友發文透露,研究所畢業後,與家人飛往大阪展開自由行,下飛機後卻遭海關人員「特別關照」,因為前台顯示原PO沒有工作。儘管最後順利放行,但也讓他好奇,海關是否是擔心他到日本偷打工。文章曝光後,有網友直言「工作的欄位填有,可以節省很多麻煩!」一名男網友在社群平台Dcard發文表示,他與家人將在日本展開7天6夜的自由行,順便慶祝自己研究所畢業,但抵達下飛機後,在出境前最後一關看護照時,海關人員突然把他攔下,並用英文詢問「前台顯示你沒有『仕事(工作)』,你是來觀光的嗎?」原PO照實回答,稱自己才剛從大學畢業,對方聽到後就微笑放行。原PO透露,一家四口就只有他被攔住,當下心裡有些慌亂,之前飛北海道的時候也沒有被攔下來。對於這次的奇妙體驗,讓原PO好奇發問,大家是否有類似經驗,「是不是因為怕我在日本境內偷打工?若短期滯留偷打工好像是違法的」。原PO另也訝異指出,護照竟然有個人工作情況的欄位,一直以為護照都是記錄個人出國紀錄和身份證明而已。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回應表示,「沒工作的人對海關來說是跳機高風險者,其實算是常見的問題」、「我常被攔,但我也沒有什麼非法行為和物品,覺得沒差」、「我到哪裡都常常被攔,反正我沒做犯法的事,愛問就問吧」、「觀光就是正確答案」、「我沒工作好久了,從沒被攔過耶」。更有網友直言,之前出國的時候,導遊就有特別說「工作的部分要填有,可以節省很多麻煩」、「讀書就寫student、工作不好形容就寫sales」。

家事移工要求強制納勞保 勞動部回應了
家事移工雖屬於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強制納保對象,但有雇主同意才能參加勞工保險,多個移工團體昨到勞動部前高喊「我們要勞保!」強調家事移工被排除在勞保之外,只要發生意外、疾病或失能,將落入毫無支持的處境,也無法領退休金,要求政府將家事移工強制納入勞保。勞動部回應,此議題也涉及所有受僱於個人的勞工,需經社會各界深入討論,才能推動修法。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台灣移工聯盟等多個移工團體,在「國際家事勞動者日」前夕舉行記者會,指國內20萬餘名家事移工至今被以「聘僱人數未達5人」為由,未強制納入勞保,儘管雇主能自願為其加保,家事移工仍被制度性排除。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代表Marni表示,家庭看護工只被納入職災保險,雖能提供醫療費用、傷殘補助,但無法因應日常真正面對的風險跟需求,她的好友Thia罹患子宮肌瘤,因為沒有勞保,生病及恢復期間完全沒有收入,也無法請病假並領有津貼。她質疑,難道只因為工作地點在家庭,就不被當成真正勞工?家庭看護工就不可能生病、懷孕、生產,也不需要老年生活保障?24小時待命、工作沉重、責任重大,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代表Carol強調,家庭看護工不是要求特別待遇,只是希望像台灣其他勞工一樣被尊嚴、公平與平等的法律保障對待,國際勞工組織第189號公約也明確指出,家事勞工應享有不亞於其他勞工的社會保障。勞保是生存必要保障,呼籲政府將他們納入勞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蘇裕國表示,家事移工2022年起已是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強制納保對象,雇主也需為其投保新台幣30萬元的意外保險,但若要強制納入勞保,涉及到所有受僱於個人的勞工,需要各界討論才能推動,現階段將持續透過多管道鼓勵雇主與移工合意自願加保。

車模蔡語芯閨蜜團下跪哭阻拔管 律師喊「超噁心」:敢負家人應負的責任嗎?
「車模界林志玲」女模蔡語芯因為失眠問題,在北市知名醫美診所法瑞診所施打「牛奶針」後昏迷命危,歷經19天搶救無效,家屬在12日忍痛拔管。當日,蔡女閨蜜團下跪苦求家屬「再等等」、「我們也是家人」,還指控家屬是為了遺產。對此,「巴毛律師」陳宇安直言,這樣的行為超噁心,直言:「這些說自己是家人的閨密,通常遇到這種狀況,一開始還會來探望,一年後人都不知道去哪裡。」她還爆氣駁斥許多不懂法律的網友主張「用蔡女自身財產進行治療」,「拜託一下!病患在昏迷時候不能去動病患的錢好不好!你是不是想進去關?」「巴毛律師」陳宇安在臉書粉專發文,針對蔡語芯「閨蜜團」12日在加護病房外下跪求家屬不要拔管,還特地拍成影片上傳網路一事,抨擊其行為「超噁心」。陳宇安先針對閨密團在病房外宣稱「我們也是家人」說法表示「什麼妳們也是家人?」直言如果硬把已經宣告腦死的蔡女搶救回來,變成植物人或終身癱瘓,「妳們要接回家照顧嗎?看護費用妳們要付嗎?長照妳們要做嗎?」接著,陳宇安又針對蔡女閨密翁子涵告訴媒體「雖然蔡女的昏迷指數只有3,但醫生曾表示,她的聽覺與感官仍在,靈體也還在,『我們在現場,她感受得到的。』」一說怒斥無稽之談:「有哪個醫生會跟妳說靈體還在?我信妳個鬼!醫生都說已經腦死了,接下來無效治療的費用妳們要出嗎?」陳宇安直言,那些自稱「家人」的閨蜜,應該先衡量自己能否承擔「家人應盡的責任」,否則只是情緒勒索,「這些說自己是家人的閨密,通常遇到這種狀況,一開始還會來探望,一年後人都不知道去哪裡。少在那邊情緒勒索,回去照顧好自己的家人好嗎」。由於在發文底下,仍有許多網友認為,可以動用蔡女自身的財產進行治療,理當不會給家人帶來太沉重的負擔。為此,陳宇安另開一篇文章說明:「拜託一下!病患在昏迷時候不能去動病患的錢好不好!你是不是想進去關?」她解釋,如果真的要使用昏迷中病患的財產,必須先去聲請監護宣告,由法院裁定受監護人狀況「無法表達或被辨識其意思」,才能由特定親屬成為監護人,之後才有辦法動用蔡女的財產,而這個過程大概就要跑上半年。陳宇安回頭強調,「首先醫生已經宣佈腦死,腦死就是已經死亡的意思,不會你多躺幾天就醒來,讓病患多痛苦幾天而已」,而在法院跑流程的半年中,全部是由家屬自行支付一名腦死病患的各種無效治療費用,「希望這些閨密可以先一人拿一百萬出來當作醫療費用,再去求家屬不要拔管,這樣比較有人性啦!」

婆婆受傷她盡心照顧「還自費請看護」 遭吐槽:妳自願的好意思邀功?
婆媳相處一直是一大難題,日前一名媳婦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2.0》發文,控訴自己在婆婆住院期間傾心照料,卻在對方康復後被冷言嘲諷,讓她徹底寒心、決定斷絕往來。原PO表示,婆婆日前因闖紅燈與一輛左轉計程車發生嚴重車禍,不僅被撞飛,在空中翻轉後重摔落地,導致腳部骨折需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由於無法自行下床如廁,生活起居大受影響。原PO也提到,某日丈夫的妹妹帶著生魚片便當前來探病,當婆婆請求她幫忙拿便盆時,對方嫌棄氣味難聞、動作髒亂,藉故離開。此時原PO剛好抵達病房,婆婆再次提出同樣的請求,原PO毫不猶豫地答應,甚至親自協助清理,悉心照顧。原PO說明,婆婆出院後自己更自費請了24小時看護負責婆婆的飲食與貼身照護,自認盡心盡力地扮演媳婦角色。未料婆婆痊癒後竟冷言一句:「又沒求妳,妳是自己『自願』的,照顧父母不是應該的嗎?竟然還想邀功?」這番話讓原PO如遭當頭棒喝。原PO認為自己一番好意竟被如此對待,讓她相當難受,「原來自己這麼白目雞婆,去照顧沒心沒肺不知感恩的人做什麼?於是乎,從此不在隨便孝順照顧婆婆,電話拉黑不接」。原PO表示,從今以後不再「隨便孝順」,電話拉黑不接、不再主動關心,並強調:「這種事要『自願』才行,而我沒那麼高尚!」原PO最後語帶憤慨地說:「婆婆撞壞的,可能不是腳,而是腦,而且還是無藥可醫的那種。」此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共鳴,不少人留言表示,「自己的兒女好壞都是自己的,媳婦沒有血緣關係是外人,利用完了就不認人了,學乖了,婆婆跟我說哪裡怎樣、哪裡痛,我都說跟你兒子講」、「趁機切割好,以後老死不相往來也許不是壞事」、「不知感恩的人真的很難相處」。

公公住院老公月收4萬分擔醫藥費 現在他也要手術!妻負擔家中經濟:我該出嗎?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近日一名人妻表示,看護和醫藥費要3個女兒分攤,老公一個月賺4萬,幫忙分擔完後沒錢顧自己的家庭,現在老公身體也有狀況,她不知道該不該出錢。原PO在《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公公生病住院,請看護和醫療費用由三個兒女平均分攤。先生收入很低一個月4萬左右。照顧好原生家庭之後,完全沒有錢拿來照顧自己的家庭。所以家裡的房貸車貸開支通通都壓在我身上。結婚20年我們的收入開支都是分開的。房子車子通通都是我的名字,所以貸款通通都是我付。」原PO指出,「先生偶爾會買個菜,但是也買的很少,但他會負責煮中餐跟晚餐。家裡的水電費菜錢都是我在支出。現在的問題是先生自己身體也出問題,有可能要準備手術跟住院。接下來就是工作有可能出問題。完全沒收入也沒買保險。請問在這種情況下,我該拿錢出來。負責先生原生家庭的那部分開支嗎?還有該承擔先生現在準備做手術和住院的費用呢?」原PO說,去年她住院20幾天,先生有照顧她,但她刷卡付18萬出院費,她有給先生6000元吃飯錢,和保險理賠的3萬元當照顧薪資,「請問這種情況如果先生住院的費用,我該支出嗎?公公住院的支出,先生要負責的那部分我該支出嗎?」此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現在都是你一個人在賺錢了,你幹嘛還去管婆家的事情,當然先顧好你自己的家庭呀!公公的部分就讓他們其他人自己去處理」、「既然一開始就分這麼清楚了,沒道理要來改變什麼,就繼續清楚下去。不用支出」、「不用出他們家」、「婆家的那部份不用理。先生要是沒錢,醫療就選健保的」。

高齡化加生育率探底 老年照護者恐剩外國人、機器人
衛福部最新統計出爐,全國長照服務涵蓋率逐年提升,去年達84%,其中台北市為全國最低,僅58%。民團質疑,該計算方式不包含外籍看護,且就算只用1次交通接送也會被算入,數據失真。當高齡化加速,生育率持續探底,「我們的老年只剩下外國人、機器人來照顧了」。衛福部長照司統計,國內使用長照服務的總人口,從2021年的48萬人增加到2024年75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比近9成。隨著我國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使用人數勢必成長更快。長照服務涵蓋率4年來從56.6%提升至84.8%,但首善之都台北市僅58%,全台最低,其他不到8成的包括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和基隆市。家庭照顧者總會祕書長陳景寧指出,目前長照服務涵蓋率計算方式包括使用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等照顧及專業服務,以及其他「副餐」如交通接送、購買租借輔具、喘息服務等。家總統計,若扣除這些「副餐」,實際上覆蓋率只有6成,落差很大。陳景寧表示,雙北和新竹覆蓋率低,是因4成以上家庭都是聘雇外籍看護,衛福部計算方式應把「照顧替代力」納入,例如外籍看護等,否則開出服務量能卻沒用完,形同浪費資源。「當我們老了,照顧者只剩機器人。」陳景寧直言,老化速度越快,長照服務需求將增加更快,再加上少子化衝擊,台灣已進入「零照顧者時代」,如今許多住宿機構都出現空床,就是因為沒有人力,政策應該要引導照顧者「走向職場」,而不是辭職「走回家裡」照顧長輩,否則人力只會越來越不夠。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金立表示,老化速度太快,建議長照3.0將照顧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並提升被照顧者的生活能力,可比照日本推動「中介型老人保健中心」,剛發生失能個案出院後先到中心積極復健,臨床研究顯示,高達64%重度患者在3到6個月黃金期積極復健後,就可以返家自立生活。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缺工問題各行都有,需要多方設計,包括利用科技、增加二度就業婦女進入長照機會,以及吸引新南向國家學生來台就讀產學合作專班,畢業後至少到機構服務3年,以擴充長照人力。至於選擇外籍看護的家庭,地方政府可多鼓勵也申請長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