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中心
」 台積電 研發中心 美國 投資 先進封裝
緯創建內湖研發中心打造AI科技廊帶! 總座:備妥PlanB因應關稅
緯創(3231)在14日為「內湖研發大樓」舉辦開工動土儀式,預計2028年完工落成,提供至少1500 個科技職缺。而台灣的川普關稅仍未定案,緯創總經理暨執行長林建勳表示,緯創已制定多個應變計劃,包括 Plan B、Plan C和Plan D,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供應鏈挑戰,台灣的關稅當然是希望「越低越好」。緯創資通內湖研發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圖/劉耿豪攝)緯創剛在6月19日舉辦竹北AI園區開幕典禮,緊接著是今日的內湖研發大樓開工,這塊是位於內湖區潭美段的市有土地,土地面積共6407.79平方公尺,容積率224.51%,建蔽率38.67%,地上權存續期間為60年,緯創將打造地上八層、地下四層,符合黃金級綠建築及智慧建築的研發大樓。台北市長蔣萬安致詞時表示,很高興看到緯創、緯穎(6669)大力投資,因為選對地方、選對政府是成功企業的開始。台北市政府致力於打造科技廊帶,結合南軟、內科和北士科,隨著輝達在北士科設立海外總部,以及緯創的進駐,台北市的科技生態系統正在逐步完善。電子五哥6月營收日前全數出爐,緯創受惠於AI伺服器出貨暢旺,加上客戶因關稅提前拉貨,單月營收達2091.82億元,比去年大增135.59%。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將於8月1日起,對墨西哥課徵30%進口關稅、台灣的關稅也還未定,林建勳表示,由於美方雖已釋出部分政策方向,但細節尚未完全明朗,公司也在等待進一步資訊,目前客戶尚未下達任何因應指示,營運規畫仍照原定進行。不過公司當然已經準備Plan B、Plan C和Plan D,林建勳表示,一旦關稅細節明朗,將視情況啟動調整,緯創全球製造與供應鏈布局完整,無論在亞洲、東南亞、美洲、歐洲皆有據點,美國德州德拉斯新廠仍按原計畫推進,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量產。林建勳表示,AI伺服器與筆電、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不同,具有剛性需求,即使面對關稅變動,客戶仍積極下單,整體供需仍是供不應求。所以展望下半年景氣,雖然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但AI伺服器市場成長趨勢明確,將成為公司未來成長的關鍵動能。是否評估將筆電生產移至美國?林建勳表示,由於美國製造成本仍高,目前主要聚焦於伺服器相關產品在美國的生產計畫,筆電與PC產品暫無移至美國生產的打算。

台灣chip全球瘋2/歐洲計程車司機都點讚 捷克教授告訴學生:學半導體只能去台灣
「以前到歐洲去,別人問你來自哪裡,我們說Taiwan時,常怕被認為是Tailand(泰國)。」近日多家電子廠商不約而同跟CTWANT記者提起相同遭遇,「上次我在歐洲坐計程車時,司機聽我來自Taiwan,竟然開心大喊『chip! chip!』(晶片)」「其實在一戰、二戰之前,全世界最厲害的科技理論都是出自歐洲。」專注AI與ASIC晶片設計服務的擷發科技(MICROIP)董事長楊健盟,最近跟政府參訪團一起考察歐洲多國。他說,「歐洲很早就在打造半導體產業技術,只是不像台灣連續做了30幾年,他們斷斷續續、各自發揮。」這五、六年來,新冠疫情爆發加上美國晶片禁令、川普總統關稅戰,讓歐洲不少國家驚覺求人不如求己,必須擁有自己的製造業,特別是事關半導體與AI晶片等,「歐盟知道彼此競爭鬥不過美國,所以聯合起來,像是有工匠精神的德國負責先進製程,立陶宛負責成熟製程,多年舉辦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的西班牙負責通訊晶片,天馬行空的法國則研究生物晶片。 」楊健盟說。台灣也樂於做科技外交,因此一拍即合。2024年8月,台積電宣布在德國建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重要客戶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及恩智浦(NXP)各別持股10%,德國政府承諾將補助一半建廠成本、約50億歐元(1800億台幣),預計2027年底投產,目標月產4萬片12吋晶圓。「歐積電」動土典禮時,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親自出席,顯示歐積電的組建,是由歐盟總動員、經歷多場「圓桌會議」,根據各個國情與民族性,所規劃完成的第一齣半導體大戲。鴻海自2000年就投資捷克設廠。(圖/翻攝自Foxconn Czech Republic臉書)在此之前,台灣有多家電子廠赴歐洲投資設廠,不過大多是落腳東歐,因為東歐昔日是蘇聯經濟體的一環,有基本工業能力,生活成本不像西歐這麼貴,例如宏碁選捷克,仁寶在波蘭,鴻海更是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地設廠。開始與歐洲互動後,不少台灣科技廠意外發現,其實歐洲有多個國家人力「便宜又大碗」,像波蘭、烏克蘭的工程師,平均年薪僅2、3萬美元(約新台幣57萬至87萬元)左右。曾在捷克辦晶片設計課程的擷發科董座楊健盟說,「在捷克理工大學,老師跟學生說,要做半導體、就要去台灣學」,「捷克的文化,會讓你想起20年前台灣在搞半導體時的拚勁,學生學習能力很強,最重要是,真的很肯拼。」台灣講師被學生問到凌晨一點還回不了飯店。也有業者告訴CTWANT記者,曾收到西歐國家學生來信,想申請到台灣實習,認為鍍金後能回國賺大錢。看好歐洲的人才,擷發科也與歐洲邊緣Al晶片新創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圖/翻攝自擷發科技臉書 )「他們有一些餐廳是兩班輪,而且是24小時開店。」楊健盟說「包含從家庭觀念、跟對小孩子的教育,跟以前的台灣很像,譬如你到一間公司工作沒多久,若想為了1千元的加薪而換工作時,爸媽會罵小孩子沒有忠誠度,認為要在公司待久一點,才能慢慢學習經驗、而後往上爬。」「我去捷克的時候,他們議長公開地說,『現在是捷克半導體能真正往上衝的黃金時刻,你要拚、還是要放棄,就是現在!』」楊健盟結實感受到歐洲人的迫切與危機感,還被當地的官員盯場,倒底啥時要投資設廠。「台灣有家電子廠,已把台灣的研發部門整個取消,直接在捷克做研發中心。」一位IC業者說,不要小看東歐的軟體研發能力,歐盟未來有機會成為台灣半導體業的競爭對手。

黃仁勳赴中!國會超關切 美議員致函警告:恐損害出口管制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預定12日前往中國,但此行引發美國國會兩位參議員的強烈關切。根據《路透社》報導,民主黨籍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與共和黨籍參議員班克斯(Jim Banks)已聯名致信黃仁勳,警告他在中國的行程恐損害美國對中出口管制,並強調應避免與中國軍方、情報機構有關的企業或列名於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的機構接觸。聯名信中提到,黃仁勳若在中國與敏感企業代表會面,不僅可能為這些機構帶來國際正當性,還可能進一步暴露美國出口規則的漏洞。參議員們擔憂,這些與中國軍事現代化密切相關的高階人工智慧晶片若持續流入中國,將加速中方在軍事與情報科技領域的能力擴張。參議員們在信中也提到,輝達近來在上海新設的研發中心再次引起他們的擔憂。他們直言,黃仁勳不顧外界對其晶片流入中國軍事用途的憂慮,仍堅持主張輝達有權向中國出口產品,這在目前國安情勢下,是難以接受的立場。信末寫道「若一位美國企業執行長與正在破壞美國法律、致力發展軍事能力的中國公司接觸,這種行為將極不負責任。」面對國會質疑,輝達方面則重申其技術代表「全球標準」,主張在美國技術平台上運行的AI系統應具備最佳效能。輝達發言人指出,中國是全球軟體開發者人數最多的地區之一,若AI技術能在美國平台上取得成功,將有助其他國家選擇美國科技。事實上,輝達與中國的密切互動並非首次成為爭議焦點。今年5月,黃仁勳在台北舉行的Computex大會上就曾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撤銷部分AI晶片出口禁令表示支持,並批評先前的規範無效。黃仁勳坦言,針對中國市場調整後的AI晶片,因美國4月最新出口限制而導致公司損失達150億美元。報導中也提到,美國國會近期氛圍趨於強硬。國會議員正推動新法案,要求所有AI晶片公司確認產品最終使用地點,防止敏感技術透過空殼公司流入中國軍方。先前就有美國高階官員指控中國AI公司DeepSeek試圖繞過出口禁令,協助中方軍事與情報作業。輝達也被點名將為中國推出經過降規、價格較低的Blackwell AI晶片。

「中華汽車,陪你走過每一代」 75萬台百利、威利、菱利進化傳承《記憶在路上》重現世代經典車款
中華汽車堅持自主研發,推動台灣汽車產業不斷向前,歷代推出的經典車款,也陪伴台灣經濟走過各個重要階段,成為許多家庭與事業最可靠、實用的移動夥伴。中華汽車舉辦「J SPACE特仕車暨經典車系同樂會」,邀請歷代車款車主齊聚一堂,現場展出多款經典車,包括百利800、威利(第一至第三代)、菱利A180等,透過分享用車故事,共同見證逾半世紀的技術傳承與品牌情感。中華汽車總經理曾鑫城也在致詞中表示:「從百利、威利、菱利到現今的J SPACE,每款車型都在不同時代發揮重要影響力。從過去講求耐用、實用的生財工具,到如今講究安全、舒適、跨界應用的設計理念,我們始終致力於成為車主最值得信賴的移動夥伴。」記憶在路上|車主故事牽起時代連結,中華汽車陪你走過每一代從跑了36萬公里的兩代威利,到至今仍在路上奔馳的百利800,每一台老車都是一段生活的縮影,也記錄著車主與中華汽車共同走過的歲月。近期熱賣的J SPACE 則承襲自1988年問世、至今已銷售75萬台的威利系列車系,其血統更可追溯至更早期的中華百利。為重現這段橫跨世代的用車記憶,中華汽車推出八支品牌紀錄片《記憶在路上》,邀請七位來自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車主,呈現他們與愛車同行的生活日常。無論是傳承自父親美好用車經驗,後續也跟著買了威利的世代父子檔,開百利上下班兼露營的工藝職人,或與妻子擺夜市打拼的夫妻檔,每一台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映照出台灣社會的真實樣貌,也反應出中華汽車與台灣市場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一路走來,造自己的車|中華汽車自主研發歷程回顧中華汽車的自主研發之路,始於1980年代。當時百利與得利卡車型難以完全滿足台灣特殊的道路與使用需求。於是,在四十年前,從「威利」車款開始,毅然走上自主研發之路。為了打造真正符合在地使用情境的車輛,中華汽車與三菱汽車合作開發引擎,並結合在地供應鏈共同開發底盤與車身,推出專為台灣市場量身打造的產品──威利,不僅成功上市,更一舉拿下高達八成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台灣商用車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隨著技術深化,中華逐步建立起車體、內外裝開發能力,並主導設計,也加速了整體供應鏈的技術成長。1999年,為了進一步強化研發能量,中華汽車斥資超過60億元,成立「亞洲技術研發中心 CARTEC」。有了CARTEC的技術平台,中華汽車得以主導更多只為台灣市場量身打造的車型,包括近年廣受好評的 ZINGER、推出至今突破萬台的J SPACE,以及國產化率超過九成的電動商用車ET35也即將推出,皆由 CARTEC 團隊專為台灣市場量身打造。曾參與歷代車型開發的資深顧問朱陳興,也特別在活動中分享了許多珍貴回憶。他談到從威利起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累積研發實力奠定技術根基。這份自主精神,也從J SPACE延續到電動車新時代,持續推動中華汽車向前邁進。致敬經典,再推「特仕 J」|J SPACE個性化升級搶攻年輕市場感謝一路同行|贈送5萬元購車金,與經典車主再啟新旅程J SPACE 自上市以來,以個性化雙色外觀掀起市面風潮。2025年,中華汽車再度推出升級版「特仕 J」車型,延續 Two-tone 塗裝設計,新增四款全新晶亮車色,並全面強化配備,包括前霧燈、後座電動窗,以及 MAXXIS 14 吋輪胎等,提升產品質感與實用性。建議售價尊爵黑與冰曜白定價為 65.6 萬元,搭配舊換新優惠為 60.6 萬元;黑頂雙色的幻影藍與焰影紅定價為 67 萬元,搭配舊換新優惠價為 62 萬元。而為感謝參與《記憶在路上》紀錄片的七位經典車主,中華汽車於活動現場向這些代表人物致上最高敬意,並特別贈送每人5萬元 J SPACE 購車金,作為長年支持中華車款的深刻回饋。這份心意不只是對過往的感謝,更是中華汽車願與車主攜手邁向下一段旅程、繼續走過每一代的承諾。感謝一路同行,中華汽車贈送5萬元購車金,與經典車主再啟新旅程(圖/中華汽車提供)。

輝達研發中心可望落腳南港玉成 最快這時完工進駐
全球AI龍頭NVIDIA輝達在台的研發中心,已選定台北市南港「潤泰玉成大樓」,潤泰創新國際董事長簡滄圳透露,大約有67%辦公室已被輝達承租,目前正裝修中,預計年底前可望完工進駐!市場專家認為,南港精華地段後市可望升溫,尤其有交通題材或東區門戶計畫中含金量最高的南港經貿園區,可望有波推案潮,優質地段新案每坪平均單價逐步邁向150萬元將屬趨勢。全球市值第二大的AI巨頭NVIDIA輝達於5月宣布總部選址台北市北士科之後,台北市房市聲量持續飆高。至於輝達在台北市的研發中心,則已正式簽訂長達10年的租賃合約,將進駐「潤泰玉成大樓」。潤泰創新國際公司董事長簡滄圳表示,「潤泰玉成大樓」是由潤泰創新國際公司與日本三菱地所共同打造的國際級智慧節能永續商辦大樓,可迅速往來南港軟體園區,地理位置串聯國家生技產業廊帶與軟體會展區,輝達已承租達10年,總租金約28.97億元,囊括整棟大樓大約67%的樓層面積,目前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工程中,預計年底前可望裝修完成,屆時輝達可望正式進駐。據住展雜誌調查,位於東區門戶樞紐地位的南港,不只是跨國企業紛紛插旗、設立企業總部,接下來建商推案熱度也可望持續增溫中。台北市政府資訊顯示,民國104年啟動東區門戶計畫迄今,已陸續導入八大構想:強化交通樞紐、打造國家生技產業廊帶、建構流行音樂文 創產業、打造軟體及會展產業廊帶、推動跨區重劃及都更、建設公共住宅、改善公共環境、南港全區都計通盤檢討等,計畫範圍廣達21.84平方公里,涵蓋南港全區,目標藉由市府及中央投入為期4年的開發、引進民間8年投資,以形塑東區新願景。迄今短短10年,東區門戶計畫效益顯著,南港儼然已脫胎換骨,躍居為明日之星。其中最狂熱區,在於「跟輝達當鄰居」的南港經貿園區,占地面積86.95公頃,匯集南港展覽館、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等政府重大建設,及中信金融園區、台北漢來飯店、老爺行旅、南港LALAPORT購物中心、全台北市規模最大的威秀影城等民間重大投資,集軟體產業、貿易、商業、金融、文化等知識經濟密集特性的跨國企業及國內龍頭產業紛紛插旗,市容景觀已嶄新蛻變,城市天際線也全面大升級。包括微軟、台積電、AMD超微、美光、惠普、台灣惠普科技、3M、台灣飛利浦、西門子、廣達、富士通、中國信託、合作金庫、花旗銀行、元大金控、大聯大集團、台肥、大聯大、順天醫藥國內外企業都已進駐,生活機能大幅提升,堪稱含金量最高的經貿園區,也變身為結集商業、辦公、住宅和飯店一應俱全的新興生活圈。房地產業者指出,南港經貿園區猶如信義計畫區的縮影,成為跨國企業總部爭相插旗於此的一級戰區。其中,企業總部密度最高的3大熱區,即:南軟園區、中信金融園區、TFC南港經貿大樓(台肥C2),待「南港經貿園區最後一塊拼圖」台肥C4開發案興建完成,即宣告園區內商業區面積已開發飽和,商、辦機能可望全數到位。至於南港經貿園區內的住宅區,面積僅占22.15%,東區門戶計畫發展迄今,目前只剩下碩果僅存的2塊鳳毛麟角的住宅區土地,未來區內住宅開發案可謂相對稀缺,若有建商接棒推出,將被視為面臨席次倒數、即將絕版的壓軸之作。業者指出,今年第1季南港挾著全台規模最大購物中心LaLaport開幕、東區門戶計畫、產業聚落異軍突起、三鐵共構交通優勢等條件,磁吸不少新案齊聚,帶動房市發展。今年繼「SKY PARK」、「築源南港」、「中研硯」等大案現身後,下半年至明年,大陸建設、潤泰創新等大型建商可望前仆後繼卡位推案。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輝達研發中心可望進駐南港潤泰玉成大樓,因此在捷運昆陽站周邊的新案如「SKY PARK」、「東方大境」,銷況還算順遂,前者在去年就強打廣告下,醞釀不少名單,反映在當前銷售績效上,後者在去年推出,以低首付、小宅與區域指標大案等優勢,迄今狀態也還不錯。陳炳辰分析,南港除了小宅案符合市場主流外,「世界明珠」、「築源南港」等豪宅案,也展現房市多元性,更因為經貿園區、南港展覽館,以及輝達的討論度,目前有其商辦企業聚落水準,加上三鐵共構的交通特性、東區門戶計畫、北流音樂中心、指標新商場、重劃區概念等,都算區域優勢,且預售新案每坪房價平均還在120~130萬元;南港經貿園區最高已突破150萬元,也算是台北市非蛋黃區的正常水位,既使勢必受大環境影響,也不算重災區。至於未來在當地位置不錯的區域,平均單價逐步邁向150萬元也屬趨勢。不過陳炳辰也說,如果是價格過高,如總價來到豪宅門檻,或是單價脫離區域行情,以及中研院一帶的蛋白地段,目前冷氣團干擾較難有好表現,若有傳出衰況應不脫這類利空因素。另外在大勢不佳下,南港區新案市場也多以去化先前推案為主,新公開指標案不多,當前來說就以「SKY PARK」、「築源南港」、「中研硯」、大陸建設南港段案,以及「世界豐匯」商辦案為主,至於聞樓梯響許久的潤泰案,在亮相進度上則不大明朗。

瓦城大手筆!股東會拍板8元配息 徐承義:海外首店Q4啟航
瓦城(2729)今(19)日召開股東會,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8元、股票股利1元,現金配發率達88.79%,瓦城指出,集團持續以「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為核心策略,積極拓展市場版圖,聚焦雙位數店成長、多品牌佈局,海外市場方面,美國首兩間門市目標於第四季試營運,進駐洛杉磯核心商圈,正式攻占北美市場。今日瓦城股價為213.5元、平盤震盪。瓦城表示,台灣餐飲市場在通貨膨脹嚴峻挑戰下,集團依然展現強勁營運韌性與管理效能,2024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60.76億元,年增6.16%,營業毛利31.12億元,營業利益4.44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53億元,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分別為51.23%及7.31%,今年前5月累計營收25.79億元,年增3.34%,連續5個月創同期新高,展現穩健成長動能。瓦城集團持續推進獨創「東方爐炒連鎖化系統」,將複雜工序標準化與系統化,結合紮實資源整合與營運成本控管能力,穩定供應鏈並不斷提升內部營運效能,確保高品質餐飲服務之餘,更維持高水準獲利表現。展望2025年,董事長徐承義表示,作為集團成長後盾,全球研發中心預計於第四季正式啟用,整合菜色研發、廚藝訓練、物流運送、食品安全與資源運籌管理等五大後勤功能。海外市場方面,美國首兩間門市目標於第四季試營運,進駐洛杉磯核心商圈,正式敲響攻占北美市場號角。綜觀多策略齊力推動,勢必將助集團下半年營運表現續旺。而瓦城今年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8元、股票股利1元,與歷年最高相比少6.5元,僅次Q Burger(7797)於4月公告,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2.85元,包含盈餘配發5.082元及資本公積配發7.768元,合計12.85元,為今年台灣餐飲業最高,根據目前公開資訊,今年台灣上市櫃餐飲業中,配發股利最少的公司通常為獲利較低或虧損的業者,例如近期獲利數據偏低的大飲(1213)與愛之味(1217)等公司,近年來多未配發或僅配發極低額度的現金股利。

科技繼承者們4/不想演「後宮爭還傳」廣達公子們一度與首富父親決裂
台灣科技業大多「傳賢不傳子」,但仍須創辦人家族維持股權穩定的角色。目前電子五哥中,英業達(2356)、仁寶(2324)已做好二代接班,緯創(3231)放手讓專業經理人操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還年輕,76歲的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老當益壯,尚無接班人選,業內人士告訴CTWANT記者,「林百里對接班人要求標準高,其實兒子也曾試圖接班,不過最後放棄了,主要還是不想捲入爭鬥中。」CTWANT記者整理電子五哥的創辦人,1941年出生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年紀最大,最早啟動接班計畫,初期由專業經理人接手,2023年由次子、當時53歲的葉力誠正式接任董事長。英業達集團事業體龐大,各自有專業老臣打理,葉力誠走低調路線,讓專業經理人各司其職,沒有明顯奪權糾紛,近期隨著AI浪潮,營收持續創高。英業達是目前電子五哥接班最順利的案例。(圖/黃耀徵攝)1943年出生、81歲的金仁寶集團創辦人許勝雄早在2008年就安排女婿接班,可惜所託非人、鬧出糾紛,緊急由獨子許介立在2021年接下旗下康舒董事長,2024年接泰金寶、2025年接金寶董座,為了扶正花了一番功夫。1952年出生、72歲的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的風格就是知人善任,全力幫襯這位同姓的總經理林建勳,旗下金雞母緯穎(6669)也是由專業經理人洪麗寗掌管,沒有太大接班問題。而1949年出生、76歲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有兩個兒子,共同創辦人梁次震有三個女兒,傳出梁次震曾看中幾個合適人選做接班,但林百里都不滿意。而6月13日的股東會後記者會,林百里提到,最近迷上量子電腦,想再戰10年才退休。其實2012年時,當時林百里與拍賣官郭倩如傳緋聞,林百里妻子何莎一度考慮離婚,私下收購廣達股票,將自己持有的廣達股票信託,設定受益人為長子林宇軒及次子林宇輝,同時為自己及兒子成立投資公司持有廣達股票,為兒子接班進行布局。台灣的科技巨頭近來除了發展AI、也陸續啟動接班計畫。(圖/方萬民攝)雖然林宇軒曾到廣達雲運算應用服務研發中心上班,但最後還是離開,擔任提摩太投資董事長;次子林宇輝雖然也曾在2007年進入廣達財務部任職,但實在受不了而辭職。有記者提到,林宇輝曾說,老爸像皇帝,根本不了解臣子間的鬥爭文化,他適應不良這樣的鬥爭,只好走人。1981年出生的林宇輝在2011年選擇自行創業,成立社群交友網站愛魅奇(iMatchbox),當時林百里非常生氣,不過他的創業路並不順遂,愛魅奇經營團隊解散,另外投資捧紅蔡阿嘎和那對夫妻等網紅的超人氣娛樂公司,現在開設創投公司,相對低調。對於以上傳言,林宇輝表示,未曾說過「老爸像皇帝,根本不了解臣子間的鬥爭文化,他適應不良這樣的鬥爭」這樣的話,離開廣達是其他生涯規劃考量。此外,超人氣娛樂有自己的經營團隊,僅是眾多投資的標的之一,也沒有被商業詐騙一事。而2015年成立的創投公司,著重於對接美國新創與台灣電子供應鏈,目前仍與廣達保持良好合作關係。

歡迎新鄰居輝達! 和碩鄭光志:但要慎防「這件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5月宣布將進駐北士科設總部,華碩(2357)董事長施崇棠5月28日在股東會上表示非常歡迎,但「希望他不要來挖我們的人」,而6月6日的和碩(4938)股東會上,共同執行長鄭光志也提到,「本土企業勢必面臨更大的徵才壓力」。近期市場傳出,因輝達台灣總部要增加工程師,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等員工都有被輝達重金挖角,黃仁勳在演講時也不諱言,很喜歡聯發科的團隊。身為輝達未來的鄰居,施崇棠在股東會後跟記者們提到,輝達總部搬來這邊,當然非常好、非常歡迎,大家可以進一步緊密的合作,當然我們是希望他不要來挖我們的人,要好好地跟他談,因為他吸引力太大了。當時有網友開玩笑表示,以華碩的技能樹來看,應該不用擔心被輝達挖。不過鄭光志在6日表示,「輝達內部其實有不少員工,過去是出自華碩或和碩,從情感、文化到合作模式上,本來就有較深連結」。所以鄭光志表示,「一則以喜,是我們有機會與上游夥伴更緊密的合作」,透過地緣之便,在研發、技術支援等層面加速協作與交流,對台灣整體科技供應鏈也具有正面助益,不過,另一面則需審慎因應,因為台灣人才資源有限、競爭激烈,已是全球矚目的對象,吸引很多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本土企業勢必面臨更大的徵才壓力。鄭光志表示,和碩已積極運用AI工具與技術,降低對部分一般性人力的依賴,同時提升研發效率與自動化程度,不過還是要靠整體公司的競爭力,追求員工與股東共好,才能真正留住關鍵人才。

魏哲家一句話機器人沸騰!「這3檔」攻漲停 逾40個股噴發一片紅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昨(3)日在股東會上「按讚」人形機器人,今(4)早機器人概念股齊狂歡,其中,正崴(2392)、彬台(3379)、穎漢(4562)3檔直奔漲停,此外,超過40檔概念股同步上揚,成為今日台股最強電子族群之一。羅昇(8374)與和椿(6215)盤中一度大漲逾9%,中午12點左右,濱川(1569)漲逾7%,上銀(2049)、直得(1597)、所羅門(2359)、盟立(2464)等超過40檔概念股同步狂歡。魏哲家一句「很好」,點燃市場對人形機器人應用前景的想像空間。魏哲家昨(3)日透露,與人形機器人相關的晶片訂單「現在就開始了」,不必等到2026~2027年,並強調今年的財報就能見到成果,一席話立刻激勵相關概念股全面上攻。和椿(6215)今也召開股東會,營業報告書指出,公司強調2025年將是智慧機器人發展關鍵年,和椿已成立專責研發中心,積極從設備零件代理商轉型為機器人設備製造商,3日股價強勢止跌回升,今日盤中一度飆漲超過9%。另外,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在股東上表示,正崴已經參與輝達機器人的設計方案,希望能在人形機器人的大腦訓練與手部觸覺等應用上有所突破。AI另一個大型應用落在工廠自動化,正崴自研的機器狗已有30~40%的機構件自製,目前在子公司森崴能源儲能案場進行模板試樣,下一階段拚全力拉高自製率之外,也規劃在年底前導入多個概念驗證場域,摸索出可落地的商業模式。

台積電股東會6/3重磅登場! 股民緊盯焦點一次看
晶圓代工領頭羊台積電(2330)將於6月3日召開股東會,展望2025年,台積電樂觀看待AI相關需求持續強勁,2奈米製程將於下半年進入量產,進一步鞏固技術領先地位。近日傳出台積電前進中東設廠的消息,將成為股東會上受關注話題之一。台積電在AI浪潮持續推升下,公司去年繳出亮眼成績單,每股稅後純益45.25元再締歷史新猷。儘管總體經濟疲軟影響消費者信心,但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技術的強勁需求,仍推升公司營收大幅成長,遠超晶圓製造產業6%之整體增幅。在地緣政治考量下,台積電加快海外擴展,3月初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白宮宣布加大美國投資,將規模擴大自6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及1座研發中心;近期正評估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設一個先進晶片制造基地,並就此與美國政府官員進行討論。台灣方面,目前台積電在高雄、新竹陸續建置產能,然下階段的埃製程的明確規劃及台灣電力是否足以支撐長期需求,仍受外界質疑。高層日前透露,位於台中的晶圓25廠預計年底動工,將於2028年生產比2奈米更先進的製程技術。另一方面,除了美國反覆的政策,還包括在台灣各廠區最先進製程如2奈米及A16/A14進度、股利政策、股價表現等。希望藉由台積電的領導地位,綜觀半導體產業全局,提供前瞻性的動向發展。

中電、南電北送能力將減弱 北東2032年前有大停電風險
2024年各區尖峰電力流通情形興達備用機組遭爆偷開救供電,引爆高雄市長陳其邁喊話反對「南電北送」。不過根據台電資料,核三停機、麥電除役後,中電與南電北送能力將減弱。北部則是未來協和電廠2部舊燃油除役,電力不足,「北東電網」涵蓋的基隆、台北東區、新北、宜蘭,2032年前依然有大停電風險。陳其邁喊話各縣市用電自己供應,大有「個人自掃門前雪」用意。根據台電2024年度統計,夏季下午尖峰用電時段,北部(新竹以北)自身供電1040萬瓩,尚少近500萬瓩,此時全靠「中電北送」救助。但中部(雲林以北)救人後,自己反少275萬瓩,就要靠「南電北送」。由此看,南部的確輸電幫助了中部,但一位資深電力界人士點破,現狀是不同時段,各區都有互相支援。北部是商業活動重鎮,自身電廠不夠,白天確實要靠中電南電北送。但晚上6點後,辦公用電減少,反而會送電給中部。而南部雖然日頭艷太陽光電全發可以北送,但下午4、5點後,光電逐漸退去,自身工廠多,晚間卻要靠中部支援。這位資深電力人士說:「其實真的不必本位主義。」更甚之,中南部自足能力也逐步下降。台電評估,中部地區雲林麥寮3號機9月除役,連同先前少3台共180萬瓩電力,新增只有中火新1號。南部地區,核三2部機組沒了,興達舊燃煤4部轉備用,雖有森霸豐德3號、嘉惠2期新增,整體還是少一點。相對今年北部區域有大潭7、9號新機,可比去年好一些。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直指,核三停機後,南部被發現夜間都要靠中電支援,自己電力都不夠。北部則大潭9號機一直延遲,加上輝達總部、研發中心未來設在台北,北部供電不足還是無解。電力界人士則警示,北東區大停電危機,短期內並未化解。因為協和四階環評雖已通過,但新1號燃氣機組需到2032年才能上線,未來協和更新改建,舊3、4號燃油機組除役,很長一段時間將只剩下東部和平電廠2台機組,如果遇到歲修、故障,就有電力不足停電風險。但台電說,儲能有1GW建置在北東電網區,加上需量反應手段,緊急時仍可支援。

輝達擬在上海設辦公室!美議員致信黃仁勳關切 輝達回應了
外媒報導,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就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傳將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一事,向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發出關切信函,認為此舉涉及美國國家及經濟安全,有必要詳細審視。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共和黨參議員Jim Banks、民主黨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在最近致黃仁勳的一封信中寫道,輝達最近在上海設立一家研發中心的計畫,可能會讓中國獲得尖端技術。信中表示,這座研發中心「會引發重大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問題,需要進行嚴肅審查」。兩位參議員要求輝達提供關於該研發中心計畫的完整時間表與說明,包括具體研究及工程項目的細節,以及任何財務激勵措施。輝達發言人聲明回應,該公司只是為現有員工租賃一個新的辦公場所,這些員工在後疫情時代重返工作崗位需要這個空間,工作範圍將保持不變。輝達已表示,不會有先進的晶片設計被送到該研發中心。

北士科翻身5/為迎嬌客各地搶破頭 但輝達留在台北是因「這特性」
「如果想談點什麼,過個馬路就到!」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年3月開心不已地說,美國新辦公室在加州矽谷的聖克拉拉,就在輝達美國總部的隔壁。5月19日這一天,華碩(2357)、仁寶(2324)、英業達(2356)等,也感受到這份與有榮焉的喜悅,因為輝達台灣新總部將座落在北投士林,一起當鄰居。輝達位在美國加州的總部群有兩座大樓,第一座、2017年建的「奮進號」(Endeavor),屋頂有大量三角天窗、室內綠意滿滿,占地4.64公頃,第二座2022年「航行者號」(Voyager)基地更大、更通透,長得像火山,近7公頃,兩間總計可容納5千名員工。十九年前輝達來台設分公司,第一站就選在內湖區基湖路上一棟11層樓高的辦公樓,目前員工約350名,早已不敷使用。「我在辦公室看到很多人都站著,或走來走去,我問他們怎麼不坐下,他們說,如果一個人坐下、另一個就要站起來,因為椅子不夠。」黃仁勳在2025年5月21日的國際記者會上解釋。 去年6月COMPUTEX時,黃仁勳就提到,想打造一個非常大的研發設計中心,雇用至少1千名工程師,當時各地方政府都動員起來,找關係上門毛遂自薦,宣傳當地優勢。台北市長蔣萬安說,為爭取輝達的新總部,主動提供不同方案。(圖/翻攝自蔣萬安臉書)所以,今年科技盛會COMPUTEX上,黃仁勳5月19日宣傳完各式產品後,演講末了,他介紹「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背後巨大螢幕開始泛起雲霧,台下賓客和媒體都很有默契地拿起手機,因為大家都知道「Jensen(黃仁勳)要宣布新總部地點了!」約莫1分鐘的影片裡,一艘新穎的飛碟型飛船起飛,火速穿越太空進入地球,沿著淡水河口進入台北盆地,低空越過台北101的信義區、美麗河岸與橋梁,最後降落,全場歡聲雷動,CTWANT記者聽到台下有電子廠高層驚呼「那是『北士科』!」黃仁勳走上舞台,「我很高興地宣布,輝達『星群號』(Constellation),會座落在士林北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去年曾說,輝達將設立一個非常大的研發設計中心,雇用至少1000名工程師。(圖/報系資料照)據說輝達在為建築物命名時,是以《星際爭霸戰》片中太空船的名稱發想,而台灣的Constellation可翻譯作星座或星群,是希望吸引人才、群星雲集的意思。依美國總部寵工程師的高規格設計,台灣新總部可能成為科技研發中心的新地標。一名輝達員工跟CTWANT記者說,現在內湖的辦公室真的很擠,很多同事都沒有固定座位可用,但若總部真的要搬離開台北,他可能就不奉陪了,「這邊的員工大多都很有個性,要換工作也很容易。」也有電子五哥的高層跟CTWANT記者透露,「輝達這種高人氣的國際公司在旁邊,恐怕要多花點心思在留住員工了。」畢竟椅子變多了,輝達官網最近在台灣開出94個職缺,軟硬體工程師、管理經理等眾多職位出現,已引發熱議。

多國積極拉攏設廠! 台積電婉拒「這3國」邀約:台灣是最理想基地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台積電(TSMC)近期婉拒印度、新加坡與卡達的設廠的邀請,表示「台灣是最完美的生產據點」。至於海外建廠是逼不得已的決定,選擇美國、日本和德國設廠是在大國巨大壓力下建立,且這些國家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中擁有領先實力。根據《DigiTimes》報導,台積電目前已確定未來在台灣、美國、日本與德國擴張產能。據供應鏈人士透露,中東多國尤其是卡達,可以說是誠意滿滿,「錢不是問題」。不過對台積電而言,除了國安與政治問題外,中東在半導體領域部署幾乎為零,且中東國家期望的是先進製程產能,而非成熟製程技術,讓台積電認為難以配合,最終選擇婉拒,但卡達仍有意願與台積電合作。另外,業界人士透露,新加坡及印度過去也曾表達希望台積電前往設廠的意願,但也遭到婉拒。於是,新加坡轉與台積電子公司世界先進合作,在新加坡設立12吋晶圓廠,預計於2027年正式量產。印度則改與力積電合作,但力積電清楚在印度建廠難以獲利,因此與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塔塔(TATA)集團」合作建廠,簽訂Fab IP協議,由力積負責晶圓廠設計與建置,培訓員工,並不負責後續營運。根據印度媒體《Economictimes》報導,對台積電來說,台灣是最理想的生產據點,在海外設廠主要是因為受到大國壓力,不得不在美國、日本和德國建廠,且這些國家在設備、材料與IC設計等擁有領先實力,具備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考量到全球產能避免供過於求下,才婉拒其他國家邀約。不過,近期隨著中東國家對於AI、半導體產業的企圖心強勁,台積電仍有在中東建廠的可能。另外,儘管面臨美中衝突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半導體晶片稅威脅,台積電仍擴大海外投資,宣布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與1個研發中心,雖然可能影響台灣與其他海外廠擴產,但台積電對未來營運仍有信心。

癌症「有藥卻用不到」? 藥廠設台細胞治療研發中心「提升治療可近性」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推估,2050年全球每年新增癌症人數將超過3,500萬人,其中有64%來自亞洲。儘管全球過去十年間已有460種創新藥上市,但真正能在一年內引進OECD國家者僅約16%,且只有29%被納入保險給付。亞洲地區的新藥上市時間甚至延遲達三年,顯示創新治療在可及性與負擔能力上仍面臨嚴峻挑戰。癌症新藥如何開發更快、更平價?製藥公司推自主研發模式針對癌症治療藥物取得不易的問題,跨國研發團隊BeOne Medicines選擇以自主研發模式切入,以降低臨床委託試驗(CRO)的高度依賴,加速新藥開發速度與降低成本,嘗試讓創新藥物在臨床與市場間的「最後一哩路」能走得更順暢。藥廠總經理陳益雅表示,其研發與商業布局已涵蓋全球六大洲40個辦公室,希望推動創新藥物在台灣「用得到,也付得起」。台灣設細胞治療研發中心 推進iPSC異體療法近年細胞治療成為癌症治療新方向,但常見的自體CAR-T細胞治療因成本高昂、製程複雜,導致臨床普及困難。為改善此情況,該藥廠選擇在台北設立全球第一座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聚焦以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為基礎,發展異體來源、現成可用的同種異體細胞療法。該藥廠全球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表示,目前已向全球提出多項專利申請,在28個月內即完成關鍵技術階段,朝向可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的治療選項邁進。該中心也讓台灣生技與製藥人才有機會參與原創藥物的研發歷練,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慢性白血病治療落差大 九成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目前台灣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健保給付條件仍較為嚴謹。雖然已有BTK抑制劑等標靶藥物,但現行僅針對具17p染色體缺陷的患者給付,實際僅佔所有患者的一成,其餘九成患者仍需使用傳統化療。陳益雅指出,這樣的給付設計無法與國際治療準則接軌,導致「明明有藥,卻用不到」的情況,患者生存權益受到影響。為此,該藥廠在台灣推動「病人紅利生存計畫」,希望透過降低患者面臨的財務負擔與治療壓力的創新機制來減輕財務壓力,提升治療可近性。此外,也在全球29個中低收入國家推動藥物可近性方案,力求縮短全球患者之間的治療落差。臨床試驗布局全球 聚焦未滿足治療需求根據藥廠提供資料,目前其已在全球45個國家與地區展開逾140項臨床試驗,涵蓋受試者超過2.4萬人。研發方向以血液腫瘤與實體腫瘤為主,超過80%的癌症類型已納入研發版圖。臨床藥物發展策略也以「同類首創」與「同類最優」為主軸,希望透過創新研發與高效率的開發流程,減少開發時程與成本,進一步提升藥物可及性與公平性。【延伸閱讀】質子治療再進化!北醫導入腫瘤熱治療 提升癌症治療選擇性營養不足可影響癌症治療!醫揭「提升免疫力」重要性 資深癌友親授心法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80

AI新狂潮/賴清德執政周年現身COMPUTEX 「輝達選擇台北非常開心」
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今(20)日盛大登場,就任滿一周年的總統賴清德特別出席開幕典禮,致詞強調「AI Next,Taiwan Leads」。他提到昨天很開心看到輝達宣布全球營運中心選在台北,「未來世界是人工智慧的世界,在人工智慧的世界,台灣希望可以成為支點。」今(20)日是賴清德總統就任滿一週年,選在關鍵日親自出席「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開幕典禮,上午10時30分現身南港展覽館,對內展現科技強國決心,對外則強調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賴清德表示,今年COMPUTEX匯聚來自全球超過30個國家、1400家廠商參展,於超過4800個攤位展示最具創意的科技成果,彰顯台灣在全球科技生態系的重要地位。他指出,「不論是生成式AI、AI代理人,還是實體AI,不論是雲端運算或邊緣運算,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與AI產業鏈都具備完整實力,是推動AI Next的重要動能來源。」賴清德細數台灣去年外銷數據, IC產品外銷金額突破1千億美金,年成長率達59%。他強調,「全球最先進的製造幾乎都在台灣,每一座資料中心的伺服器、每一套AI解決方案背後,都有台灣的創意與努力。」賴清德進一步提出三項呼籲,第一,台灣是AI世界的關鍵支點。他期許全球產業能夠「立足台灣、連結世界」,將台灣視為AI發展與產業布局的核心基地。政府也將持續推出友善法規、稅賦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打造更順暢的產業環境。賴清德也非常感謝,包括英特格(Entegris)在高雄投資、美光在台中投資、Google全球最大研發中心落腳台灣,「昨天我們很開心看到輝達宣布他的全球營運中心選擇在台北,AMD也公開宣佈,他的研發中心有望在南台灣。」第二,強化全球佈局與經貿合作。賴清德說,台灣會極力地跟友盟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投資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也會簽訂經貿協定,「讓我們產業可以立足台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他呼籲,業界運用台灣在AI與半導體的優勢,攜手推動「全球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強化上下游產業串聯,避免紅色供應鏈低價傾銷,維護全球產業韌性。第三,籌組AI國家隊,布局關鍵應用。他表示,台灣在人工智慧、半導體、ICT、EMS等硬體上有很好成就,鼓勵產業界以軟體整合為核心,提出解決民生、交通、國防、安控等領域的AI應用方案,從無人機、機器人到衛星皆涵蓋其中,「台灣不只是有解決方案,更有對世界問題的理解與責任。」賴清德也回顧COMPUTEX從40年前的松山小型展覽,逐步擴大成為國際科技盛會,強調這項展覽已是「推動全球繁榮的關鍵力量」。最後,他再次歡迎海外貴賓來到台灣,「台灣風景優美、美食多元、文化深厚,歡迎各國來賓除了參展,也能走走看看,認識台灣、愛上台灣。期待明年再相見。」

加強對美經濟路線 賴清德:立足台灣放眼全球
總統賴清德20日指出,如今台灣市場已該放眼全球,在國際舞台要堅持民主的信念,拓展多元市場,未來台灣的經濟路線會以市場為導向,進而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對美經濟路線。賴清德20日在「執政周年」記者會時提到,台灣的經濟路線以市場為導向,繼而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並「加強對美國的經濟路線」。他指出,台灣的貿易策略除了與美國完成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外,也與英國簽署了「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同時積極跟其他國家洽簽貿易協定,並持續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區域經濟整合組織。賴清德強調,台灣的市場在全球、舞台在國際,未來會堅持以民主的信念拓展多元市場。他說,台灣的經濟路線很清楚,將會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也同步跟菲律賓、印度、越南及泰國等國家更新投資保障協定,同時也跟加拿大簽署了「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繼續努力與友盟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賴清德呼籲,台灣要繼續發揮本土優勢,吸引國際廠商來台投資合作,幾年來美商英特格(intel)高雄新廠、美光台中四廠,還有Google在台灣設立的海外最大研發中心都陸續啟用,而超微、輝達和不少美國雲端運算大廠也持續布局台灣,輝達(NVIDIA)近日更宣布將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相信透過這些跨國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參與國際研發,能打造台灣成為更堅韌的經濟體。賴清德重申,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布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就職周年談話 賴清德:攜手產業界突破挑戰
總統賴清德就職一周年,今(20)日上午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題,包括「民主台灣、韌性精神、訴求團結」3元素,一開始提及昨天新北市三山峽北大國小的重大交通事故,中央相關部會將與地方政府合作協助家屬,並向罹難者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希望傷者早日康復。他說,政府的目的就是服務人民,感謝台灣人的託付,感謝國人同胞這一年來與政府攜手合作,共同克服種種挑戰,讓國家持續向前邁進。賴總統的談話內容:賴總統說,面對全球關注,也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三大挑戰:氣候變遷、健康促進、以及社會韌性,總統府成立了三個委員會,目前都有了階段性的成果。接軌國際,透過各部會「由下而上」的自主計畫,再由行政院淨零小組,「由上而下」,提出六大部門、20項減碳旗艦計畫,預計到2030年,政府將持續投入突破1兆元淨零轉型預算,並且,帶動民間綠色投籌融資,至少達到5兆元,邁向2035年減碳百分之38加減2的國家減碳新目標。賴總統說,台灣的空氣品質已經逐漸改善,PM2.5年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21.82,下降到現在的12.8。今年開始,台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我們會目標堅定、腳步穩健、策略靈活地,落實2050淨零轉型的願景,和全球一起,追求永續成長、繁榮發展。賴總統說,我們更努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除了持續盤整國家級項目的整備、舉行實地驗證;也整合各部會力量,提出針對國安統戰威脅的十七項因應策略,來團結國人抵抗分化,保護我們珍視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而最近行政院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其中1500億元,更是要來提升國家韌性,也期待朝野都能夠支持。在國家前進的道路上,挑戰和難關會一再出現。上個月初,美國宣布新的關稅政策,我提出了五大因應策略,並且啟動產業傾聽之旅,希望攜手產業界突破挑戰,開創新的契機。行政院也在最快的時間內,整合各界意見,提出「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並將運用歲計賸餘,編列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除了支持產業與安定就業,更要強化經濟、照顧民生、提升國土安全韌性,讓台灣產業在變局中,持續穩健前行。尤其,我們跟產業界的座談中,各行各業紛紛主張不要調漲電價,支持政府撥補台電,弭平從COVID-19疫情到俄烏戰爭以來,台電補貼民生和產業用電的虧損,來健全台電的財務、以穩定電價,也期待朝野合作通過行政院的特別預算。百工百業也都希望維持供電穩定。其實,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因此,確保供電穩定,同時開發多元綠能,不論過去或未來,都是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除了電價議題,近期,國人也都非常關注台美關稅談判情況,經過前一輪的實體磋商後,仍在持續進行當中,過程順利。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站穩台灣的立場,從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出發,會快慢有序、有為有守,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台灣和全球民主夥伴共享民主的價值,並且遵循自由市場原則,共榮發展,這是我們最大的本錢,也是廣大台商釋放活力與能量的保護傘,更是我們和威權體制最大的區別。長期以來,台灣和美國以及民主夥伴,積極交流合作,也彼此砥礪成長。朋友之間難免有摩擦,但終究能夠磨合。正如同聖經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朋友之間,互相切磋,能夠磨掉缺點,展現優點,即使遭遇意見分歧,只要有信任的基礎、誠懇的對話,也能夠更加了解彼此,讓交情更加深厚。現在,台灣的市場在全球,舞台在國際。未來,我們會堅持以民主的信念,拓展多元市場。第一,台灣的經濟路線很清楚,我們會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近年來,台灣除了跟菲律賓、印度、越南及泰國等國家更新投資保障協定,也與加拿大簽署了「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與友盟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以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第二,台灣的貿易策略很清晰,我們將擴大和美國以外,更多民主自由國家的市場連結,行銷全世界。因此,我們除了與美國完成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也與英國簽署了,「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並且積極跟其他國家洽簽貿易協定,同時持續爭取加入CPTPP等區域經濟整合。第三,台灣的經濟體質必須調整,要兼具出口導向與擴大內需,兼顧科技研發實力與傳統產業升級,兼備強化軟體發展與生產製造。我們也要繼續發揮台灣優勢,吸引國際廠商來台投資合作。這幾年來,美商英特格高雄新廠、美光台中四廠,以及Google在台灣設立的海外最大研發中心,都陸續啟用。超微、輝達和美國雲端運算大廠,持續布局台灣,輝達昨天也宣布將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透過這些跨國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參與國際研發,我們將打造台灣成為更堅韌的經濟體。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對外,我們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對內,我們要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的能力,政府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的目標,協助國內產業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鞏固國內產業的根基。各位國人同胞,民主是我們的市場、是我們的價值,也是我們國力的展現。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戒嚴最久的國家,現在,我們是亞洲民主的燈塔。過去,許多前輩不畏犧牲,前仆後繼,勇敢抵抗威權、追求民主。現在的年輕世代,用各種合憲合法的方式,不畏艱難,積極參與政治、守護國家,深化民主,為多元的台灣而努力,這就是令人驕傲的民主台灣。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台灣人,會放棄民主自由的生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可以背離民主自由的價值。台灣的民主一路走來,從來不是靠仇恨動員,而是靠公民參與、凝聚而成。我們不怕意見不同,因為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中找到團結。我始終相信,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過去一年,面對國內的政治局勢,我們透過朝野政黨,共組祝賀美國總統就職代表團,展現民主台灣團結一致,共同深化台美關係;我也依照憲法賦予總統的職權,開啟五院國政會商,希望達成和解、促進合作。我們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因此,我將指示國安團隊著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治立場為何,我們都能夠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今天稍晚,台北國際電腦展就要開幕。這場展覽,國際高度關注,因為台灣是世界的矽島,撐起全球經濟和人工智慧的神經中樞,全世界重要的科技界人士都來到台灣。回顧過去,這個展覽,最初只是在台北松山機場旁的小型展覽,但40多年來,規模不斷擴大,如今更標誌著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就是台灣故事的縮影,也是台灣人民共同的成就。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世界的台灣。無論在全球科技發展、國際供應鏈分工、世界經貿交流、區域安全事務,台灣都是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各位國人同胞,面對挑戰,我們不退縮;面對未來,我們勇往直前。「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我們會堅持團結,用台灣人的韌性、不服輸的幹勁,迎風轉型、穩健前行,這就是我們台灣人的精神。我們繼續團結打拚,以堅定的步伐迎接挑戰,讓台灣成為世界之光、世界和平的舵手、更是世界繁榮的推手!謝謝大家。

黃仁勳旋風抵台!專機停松山6天 豪擲6.5萬機場費
全球AI晶片霸主輝達(NVIDIA)掌門人黃仁勳再度來台掀起旋風!昨(16日)下午,一架價值2.5億美元的頂級私人飛機「龐巴迪7500」緩緩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這位身價破兆的科技巨擘展開為期6天的密集行程,光是專機停靠費用就豪擲近6.5萬元新台幣。據航空業內人士透露,這架龐巴迪Global 7500,不僅是黃仁勳的移動辦公室,更是全球最頂級且最長航程的商務噴氣式飛機之一,最大航程可達7700海里(14300公里)。由於其驚人的5.2萬公斤最大起飛重量,光是單次起降就需支付2萬元費用,加上每日7480元的高規格停機棚費用,6天合計支出達6萬4880元,展現科技巨頭的驚人財力。抵台當晚,黃仁勳旋即展開「晶圓級」秘密會談!據悉他低調現身台北知名私房菜「鄒記食舖」,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等半導體重量級人物密會。更引人矚目的是,今(17日)他將與「半導體教父」張忠謀進行年度重量級餐敘,兩代晶片巨頭的對話被業界視為將左右全球AI產業發展方向。此次行程亮點不斷,除產業大老的高端餐敘外,黃仁勳還將以「科技火炬手」身份參與市壯運聖火傳遞,期間黃仁勳除預定19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表關鍵演說外,將與台灣供應鏈夥伴會面,例如鴻海、廣達等重量級科技公司高層,並於21日舉行國際記者會。業界盛傳,這場演說可能涉及輝達在台最新布局,甚至不排除宣布加碼投資台灣AI研發中心。

黃仁勳夜宴台積電 「這對大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AI教父、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16日晚間與台積電(2330)高層聚餐,外界關注目前美國總統川普打算將晶片製造移往美國生產、以及剛接下的中東大單等議題,不過黃仁勳對此沒有多做說明,他提到台積電不管在哪裡製造,他的訂價對每個人都是一致且公平的,所以沒有關係。記者詢問接下來是否要去逛夜市,他撇嘴用台語說「我不敢講」。黃仁勳到哪裡都有大批群眾包圍,上次在台中逛夜市被擠到水洩不通,因此這次行程保密到家,在松山機場時,記者詢問晚間跟台積電的餐敘在哪,他沒透露,不過媒體仍跟著黃仁勳的車隊前往知名私廚鄒記食舖,多家媒體在餐廳門口開直播,線上同時有超過200人一起盯著門口看。黃仁勳下午除了剪頭髮,當天的重點是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用餐,現場有輝達與台積電的團隊,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資深副總何麗梅、共同營運長米玉傑、法務長方淑華都是座上賓,黃仁勳的女兒黃敏珊也一起參加,直到晚間約9點半才離開,黃仁勳幫台積電高層「開道」後,還留在現場幫粉絲簽名。黃仁勳稱讚台灣的辣椒真的很好吃,且他在台北的第一晚總是要與魏哲家共進晚餐。記者問到美國製造是否會更貴的問題,黃仁勳表示,台積電的定價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致且公平的,因為建造晶圓廠與兩奈米及以上製程所需的技術非常昂貴,且難以置信地困難,所以無論價格多少,只要公平就可以。魏哲家在後面連忙說,「不是很貴、是很值得。」而外媒報導輝達將在中國上海設立新的研發中心,黃仁勳表示,輝達在上海已經有一個研發中心,員工大約有2000人在上海浦東,而且已成立了30年。前往晚宴前,黃仁勳被問到明日的「兆元宴」,他表示,很期待與供應鏈夥伴見面,很興奮,由於輝達正在打造AI超級電腦,Blackwell晶片目前已全面進入生產階段,且今年出貨量將大幅提升,因此明日晚餐也將與供應鏈夥伴們確認業務合作的進度,確保輝達為這重要的一年做好準備,「這會是大家都非常重要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