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 輝達 美股 輝達執行長 美國 黃仁勳
北市中古市場量縮3成 40坪以上老公寓成「領跌先行者」
央行信用管制、限貸令持續發威,中古屋市場首當其衝,台北市公布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整體較去年同期衰退超過2成。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指出,去年919打炒房後北市中古市場量縮約3成,老舊公寓領跌,其中又以萬華、文山區等北市蛋白區受影響最深。台北市地政局日前公布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全市交易2037棟,較去年同期衰退22.2%,其中跌最深的是中正、松山、大同,跌幅分別為42.7%、39.4%、39.1%,而信義、大安、中山等蛋黃區也都有3成以上的量縮,只有內湖勉強維持平盤。蘇金城今日出席公益路跑活動,他直言,現在就是「量縮價跌」的格局,屋主願意讓價,相對成交的比例就會提高。根據他觀察,目前北市中古市場相較去年919第七波打炒房前,成交量縮3成,價跌3~5%,萬華、文山等蛋白區,價格跌幅可能超過5%,而北投和南港卻因為有輝達和經貿園區利多,價格跌幅不明顯。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指出,目前市場上最辛苦的產品就屬40坪以上老公寓,總價高、貸款成數低、市場需求少。(圖/林榮芳攝)他也表示,公寓、小套房最早投降,在去年9月起跌,大樓到12月才跟進,目前市場上最辛苦的產品就屬40坪以上老公寓,不但房貸年限短、總價高、月付金壓力大,再加上現在三代同堂的機會不多,吸引力大不如前,讓老公寓成為領跌者。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也表示,限貸令下,銀行核貸審查嚴格,若貸款成數不足,就會導致自備款提高,就算總價低,但是初期現金需求高,因此對於資金有限的小資族而言,屋況舊的老公寓顯得更不吃香。不過老公寓也有搶手產品,蘇金城說,老公寓中的2房,是最符合目前居住所需的房型,但是偏偏2房也是市場中最少的產品,相對丟出市場銷售的數量也少。面對目前價、量雙雙下滑的情況,他強調,市場氣氛已轉為「買方市場」,以買方身分、負擔能力、負債比等銀行貸款作為出價衡量標準,「現在的大利空對購屋者來說就是入市的最佳時機!」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也認為,交易量持續冷凍,市場氛圍逐步往買方市場傾斜,此波空頭氛圍之下,屋主對價格有所鬆動,若是本身為無房貸、無房產的「真首購族」,且具財務負擔能力,願意進場並大膽議價,有望能以「甜甜價格」買得頗具CP值的好房。至於是否會出現仲介倒閉潮,蘇金城表示,前幾年市況好時仲介有賺到一些錢,目前出現的轉折,大家還撐得過去,北市總價高,靠得不是成交件數而是服務費,要發生倒閉潮的情況不是很高。

輝達GB300量產開跑! 「這5檔」台廠供應鏈H2起飛
DELL執行長Michael Dell近日於社群平台興奮曬照,輝達GB300 NVL72正式交貨予客戶。根據外媒報導,由於沿用現有的Bianca架構,整體設計變革不大,對組裝業者來說,拿到關鍵零組件後能快速上手,整體毛利率表現持續優化。供應鏈透露,輝達GB300 NVL72已正式出貨,由於架構延續GB200,首批產品已順利交付客戶,本季啟動小量出貨、第四季將明顯放量,鴻海(2317)、廣達(2382)等ODM大廠將是主要受惠者,信驊(5274)、奇鋐(3017)、雙鴻(3324)等相關零組件也有望受到帶動。台廠將於本月啟動GB300組裝,量產提升及減少低利潤訂單後,獲利情況將改善。法人預估,GB系列今年出貨量上看2.7萬台,今年仍以GB200為主要出貨產品,明年首季開始GB300就會成為主流。GB200還是今年主要出貨產品,據供應鏈業者表示,GB200出貨量下半年將持續成長至每季萬櫃水準。由出貨節奏顯示,AI伺服器市場需求持續暢旺,相關供應鏈廠商將明顯受惠。供應鏈股價方面,鴻海4日下跌1.82%,收至161元;廣達下跌0.71%,收報278元;信驊上漲2.39%,收至5130元;奇鋐下跌1.61%,收報777元;雙鴻下跌1.69%,收至637元。

美計劃限制輝達AI晶片出口馬來西亞、泰國! 劍指中國半導體走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計劃限制輝達(NVIDIA)等企業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出口人工智慧晶片,此舉被視為打擊半導體走私至中國的系列措施之一。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商務部擬定的草案規則旨在防止中國,透過這2個東南亞國家的中介管道取得相關元件。據悉,美國目前已實質禁止向中國銷售輝達先進AI處理器。由於上述討論非公開內容,因此這些人士要求匿名。他們表示,該規則尚未最終定案,仍可能調整。知情人士還透露,官員們計劃將對馬來西亞與泰國的管制措施,與正式撤銷的「AI擴散規則」相結合。這項由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期尾聲制定的框架,旨在解決走私疑慮並提升關鍵市場透明度,但曾引發包括輝達在內的美國盟友與科技公司反對。華府將維持2022年實施並多次加碼的對中半導體限制,同時繼續涵蓋2023年措施中針對40餘國的管制。整體而言,此規章將成為川普承諾改寫拜登AI擴散政策的首個正式行動,此前美國商務部在5月宣布將以「大膽、包容策略」(bold, inclusive strategy)取代拜登時期的「AI擴散規則」。但知情人士強調,草案遠非全面替代方案。例如,它未解決關於美國晶片在海外資料中心使用時的安全條件問題,這個議題對中東地區尤其關鍵。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最終是否會將AI晶片出口管制擴大到更多國家,而非僅新增馬來西亞與泰國。美國商務部未回應置評請求。目前除了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向國會作證時的表述外,該機構鮮少透露具體監管構想。盧特尼克當時表示:「將允許盟友購買AI晶片,前提是由獲批准的美國資料中心運營商管理,且觸及該資料中心的雲端服務也由符合規範的美商提供。」對此,AI晶片龍頭輝達拒絕評論;泰國與馬來西亞政府發言人則未回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先前曾泛稱「沒有證據」顯示AI晶片被轉運,但未提及特定國家。針對彭博早前有關走私風險管制的詢問,泰國表示正等待細節,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則強調清晰連貫的政策對科技業至關重要。華府官員多年來持續辯論哪些國家應獲准進口美國AI晶片及相關條件。一方面,全球需要輝達硬體,而美國政策制定者希望各國在中國能提供具競爭力的替代方案前,採用美製技術建構AI系統。另一方面,一旦這些半導體流出美國及其盟友境內,美國官員憂心晶片可能透過某種管道流入中國,或中國AI企業可能從遠端存取境外資料中心獲益。報導補充,東南亞近年來已成為關鍵焦點。甲骨文(Oracle Corp.)等企業正積極投資馬來西亞資料中心,貿易數據顯示當地晶片出貨量近月激增。在華府施壓下,馬來西亞官員承諾嚴格審查進口,但商務部草案顯示美方仍有疑慮。對馬來西亞的半導體銷售,亦是近期鄰國新加坡1起法庭案件的焦點。檢方指控3名男子在AI伺服器最終目的地問題上詐騙客戶,這些可能含先進輝達晶片的伺服器最初從星國運往馬來西亞。知情人士表示,針對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出口限制將包含多項緩解企業壓力的措施。其中1項條款允許總部位於美國及數十個友好國家的企業,在規則公布後數月內無需申請許可證,即可繼續向2國出口AI晶片。此外,許可證要求仍將保留特定豁免條款以防供應鏈中斷。許多半導體企業依賴東南亞設施進行封裝等關鍵製程,該工序是將晶片封裝至裝置的必要步驟。

傳川普計劃10月訪中 蘋果、輝達疑在同行名單中
據美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正在聯繫商界高層,包括輝達CEO黃仁勳和蘋果CEO庫克等人,探詢他們是否有興趣陪同美國總統川普今年訪華。似乎是為了營造和緩氣氛,美國4日恢復對華發動機出口,波音飛機也重新啟動交付陸籍航空公司,大陸商務部也證實相關消息,呼籲美方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知情人士透露,川普訪華的時機將在10月下旬,屆時APEC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將在韓國舉行,而東協領導人峰會將在馬來西亞舉行,兩者接連舉行。美國總統通常會出席這兩場峰會。而川普是否訪華目前尚不確定,因為這個想法在川普政府內部面臨反對。美國政府內部充斥對華鷹派人士,他們傾向於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川普今年首次重要出訪,在金融、科技和製造業高層的陪同下,訪問了海灣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並宣布了數十億美元的新交易,涵蓋能源、人工智慧、晶片、航空航太、體育等領域,展現了美國企業的實力。陪同川普這次旋風式訪問的嘉賓包括貝萊德公司、波音公司和輝達公司的CEO。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預計,川普的北京之行也將安排類似的陣容,其目標是為美國公司達成交易並為美國產品開拓新市場。屆時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隨行的高層可能會宣布投資和採購協議。川普和習近平上次通話是在6月5日,川普隨後宣布,習近平「盛情邀請我和第一夫人訪華,我也回敬了邀請」。川普當時在社群網站「真實媒體」發文說:「作為兩個偉大國家的總統,我們都期待著這一天。」不過,由於計畫尚未成熟,白宮新聞祕書李威特在被要求置評時表示,目前尚未安排訪華事宜,美國商務部拒絕置評。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3日也回應,她沒有可以提供的訊息。雖然川普訪華尚未定案,但官方已在營造兩國和緩氣氛。據《第一財經》報導,美國已經同意GE航空航天集團等美國相關飛機零部件企業,恢復向中國供應飛機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此外,4月份一度開始暫停接收的波音飛機,也在陸續恢復交付陸籍航空公司。大陸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美倫敦會談達成的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希望美方深刻認識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糾正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行穩致遠。

限貸令持續發威! 專家曝「這縣市」:率先下跌4.3%
受到央行限貸令的影響,近期交易移轉量大幅縮減,不過房價究竟跌了嗎?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2025年六都1~4月的住宅單價均價和去年同期相較,六都中唯一價跌的是高雄市,去年1~4月時,住宅均價高達28萬元,而今年26.8萬元,年跌4.3%,成為唯一漲多修正的都會區。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台北市從過去的7字頭,如今已站上8字頭,均價來到81.5萬元,因為台北經濟之都機能完整,陸續不少都更危老新案供給,推升均價,不過房價長期居高,近年漲幅已趨和緩。而2字頭的親民房價區,僅剩桃園、台南及高雄。而近年高雄房市受惠於建廠利多,包括亞洲新灣區題材、科技產業布局及新青安刺激,房價基期低,吸引熱錢湧入,房價出現一波快速拉升,但2024年底開始政策轉向,加上台積電美國設廠影響部分投資人信心,預售市場觀望氛圍轉濃,不少早期預售戶面臨交屋時,轉售壓力浮現,讓今年房價出現修正,不過這也讓不少置產族伺機而動,規劃低點入手。六都漲幅縮小 高雄漲多修正進一步觀察近三年房價漲跌幅狀態,2024年1~4月與2023年同期相比,六都房價年漲幅平均都在7%以上,其中又以高雄年漲19.7%最多,其次為桃園市16.7%,台南12.6%,而到2025年的年漲幅已經控制在5%上下,漲勢全面收斂。近三年六都住宅均價表現。(圖/台灣房屋提供)張旭嵐表示,2024年上半年在新青安優惠貸款政策刺激下,買氣大爆發,導致六都房價漲勢全面加速;不過到了下半年,在央行祭出多波信用管制措施後,限縮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並取消寬限期、銀行利率提升,讓交易量開始降溫,房市冷清持續蔓延到2025年上半年,由於目前央行限貸令尚未鬆綁,甚至持續嚴格金檢,估計下半年仍是處於房市修正期。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觀察,目前房貸利率走高,甚至有貸款成數不足的擔憂,導致許多購屋者打退堂鼓,加上川普關稅戰的影響下,民眾對於後市更為審慎觀望,交易量明顯萎縮,但是價格尚未大幅反轉,顯示屋主對於價格仍有堅持,但是在現階段買方不願追價之下,價格將呈現「緩修盤整」局面。 搶進北士科第一環 五股5字頭入主AI黃金圈 靜謐×自然×品味 衡美沚 高端生活家獨具慧眼之選 北士科最貴案每坪143萬! 遠雄:輝達來了「沒大調房價」

全台近6千間中古屋降價! 賣方「主動調價」吸引買方
央行於去年第三季祭出史上最嚴的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並搭配強化金檢,導致房市買氣瞬間急凍,購屋市場隨之發現變化,根據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數據,對比去年第三季與今年第一季的內部數據顯示,六都中古屋的銷售天數普遍拉長,分别增加12至30天不等。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銷售時間的拉長,一定程度反映出買賣雙方心態調整的結果,隨著市場進入理性階段,買方出手愈發謹慎不再盲目追價,迫使賣方修正價格預期。以桃園來看,其銷售天數增幅居六都之冠,對此,莊思敏表示,最近幾年桃園建設題材百花齊放,包括:航空城、機場捷運、青埔高鐵特區、中路重劃區、草漯重劃區等等,吸引大量建商與購屋族群前來布局。不過,由於桃園部分新興重劃區仍處於開發初期,生活機能尚未完全成熟,居民日常採買仍仰賴舊市區支撐,在當前房市景氣趨緩的背景下,這些區域勢必會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連帶影響整體交易節奏。進一步觀察中南部市場,台中、台南與高雄的銷售天數均超過80天。莊思敏指出,中南部房價基期相對較低,最近幾年在科學園區、台積電等利多題材的加持下,區域房價極速攀升,因此吸引眾多投資客進場。然而,在政府重錘打炒房下,短期投機需求迅速退潮,市場重心轉向自住型買方,成交速度自然放緩。六都銷售天數變化。(圖/中信房屋提供)除銷售時間拉長外,屋主的定價策略亦出現明顯轉變。根據中信房屋內部統計,今年1至5月,全台降價物件數達5777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近五成。對此,莊思敏指出,這一波數據反映出賣方心態已從「被動觀望」轉為「主動調價」,越來越多屋主不再像以前一樣待價而沽,而是更積極地以市場行情為基準,調整開價以吸引買方進場。展望下半年,莊思敏認為,當前市場利多題材稀缺,加上整體經濟景氣尚未顯著升溫,房市預期仍將延續盤整格局。在市場從「賣方定價權」轉向「買方選擇權」的過程中,精準定價遠比一味等待行情回升來得務實。她建議,若屋主有資金周轉或資產配置需求,應靈活調整售價策略,以有效縮短銷售週期、加速物件去化,避免因誤判市況而影響資金回籠。 搶進北士科第一環 五股5字頭入主AI黃金圈 靜謐×自然×品味 衡美沚 高端生活家獨具慧眼之選 北士科最貴案每坪143萬! 遠雄:輝達來了「沒大調房價」

市值逼近4兆美元大關! 輝達差一步奪蘋果「全球最高市值」頭銜
趕在美國獨立日假期前,輝達(Nvidia)3日股價創新高,使該公司距離成爲有史以來市值最高的公司,取代蘋果(Apple)僅一步之遙。輝達盤中曾一度上漲逾2%,推動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3.92兆美元。而截至3日收盤,輝達的市值最終定在3.89兆美元,僅略低於蘋果在2024年底創下的3.915兆美元的收盤價,計為最高市值歷史紀錄。輝達只要股價較3日收盤價上漲約3%至每163.93美元,即能成爲全球首家跨過4兆美元市值大關的公司。緊隨輝達之後,微軟是目前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其股價上漲了1.4%至498美元,市值約爲3.7兆美元。當前仍暫時保有「史上最高市值頭銜」的蘋果,3日收盤時的市值約爲3.19兆美元,位居第三。自2024年底刷新市值高峰後,蘋果除了AI領域難以趕上其他科技巨頭,還面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徵收海外關稅的壓力,股價出現了明顯回落。儘管美國晶片出口限制持續,但輝達業績仍保持強勁增長。Wedbush分析師Dan Ives3日表示,預計輝達將在今夏達到4兆美元的市值,並在未來18個月內可能突破5兆美元大關。

AI伺服器升級帶旺UBB需求 「這家CCL大廠」受惠4日逆勢強漲
台股4日開紅翻黑,加權指數下挫130點,CCL大廠台燿(6274)股價開高走高,不畏大盤逆勢,盤中最高上漲5.64%至244元,外資連續賣超4天後轉買,截至收稿,台燿上漲3.47%,報238.5元。台燿今日受邀參加櫃買中心與元大證券舉辦之「2025台灣產業高峰論壇」,整體產業受惠於AI浪潮帶動ASIC伺服器規格升級,營收比重將顯著提高、後市可期。根據外資報告指出,台燿是少數具備M7和M8等級高階CCL(銅箔基板)製造能力的廠商,將會為某家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的ASIC(特殊應用晶片)伺服器供應UBB(通用基板)材料。目前輝達AI伺服器和800G交換器需求強勁,台燿稼動率大幅提升到90%,台灣和中國大陸廠的產能持續提升,產品組合有望改善,下半年ASIC營收占比達到5%到8%,動能將延續到2026年。台燿5月營收21.36億元,月減9.35%、年增10.11%。台燿目前在CCL市場具備技術與客戶優勢,受惠AI、低軌衛星等新興應用題材,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強勁。

台積電不玩了!力積電爽接「這市場」 1小時成交13萬張居台股之冠
由於中國大陸的大撒幣補助,氮化鎵(GaN)近年殺成紅海市場,台積電(2330)證實,未來2年將逐步退出,而輝達合作夥伴之一的納微(Navitas)宣布與力積電(6770)在氮化鎵進行代工合作,受惠轉單利多消息,讓力積電昨日亮燈漲停17.65元,股價創3個多月來新高,成交量達9.89萬張,而4日再度爆量,1小時內就湧入13萬張。台積電表示,將於2027年7月31日正式結束氮化鎵晶圓代工業務,這項決策經過全面評估,將逐步退出氮化鎵市場。業界分析,台積電原以6吋廠切入氮化鎵代工,後研發8吋但未達獲利預期,退出是基於長期業務策略的考量,也反映出第三類半導體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中國業者的低價策略,不過台積電若集中資源發展毛利至少50%起跳的AI邏輯代工,也不影響原本的財務目標。而對力積電來說,去年淨損67.77億元,每股虧損1.64元,若氮化鎵代工訂單從台積電轉移至力積電竹南8B廠,相關需求確實有望爆發,市場認為,未來這兩家台廠的技術分工明確,也算是好事一件,但能否真正挹注獲利,要看良率和中國同業的後續動作,仍有待觀察。不過股價已經先動起來了,儘管4日台股早盤由紅翻黑,但力積電仍湧進大量買盤,最高曾衝到18.6元,10點半前成交量已超過15萬張。

《大而美法案》降低赴美設廠成本!台積電恐「加速去台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減稅與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OBBBA)於美東時間3日在國會正式通過,此舉有望降低各國半導體製造商在美國設廠的成本,這是華盛頓持續強化國內晶片供應鏈的努力之一。對此,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也發文分析,該法案對台灣企業和台積電的影響。據CNBC援引法案內容指出,半導體企業的稅收抵免將從25%提高到35%,高於此前草案版本中30%的增幅。符合條件的公司可能包括英特爾(Intel)、台積電(TSMC)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等晶片製造商,前提是它們必須在2026年截止日期前,擴大在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務。這些新條款擴展了拜登任內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中的稅收激勵措施。該法案為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項目提供了390億美元的補助和750億美元的貸款。有鑑於中國在科技及軍事上的崛起,自川普1.0以來,華盛頓當局持續試圖將更多先進半導體供應鏈從亞洲遷回本土,同時扶植美國本土企業並限制中國的技術能力。 儘管川普全面性政策法案中的稅收條款,擴充了拜登(Joe Biden)政府《晶片與科學法案》的內容,但他對半導體產業的整體方針仍與拜登政府有所差異。今年稍早,川普甚至呼籲廢除《晶片法案》,不過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在該議題上始終態度模糊。川普此前明確表示,相較於《晶片法案》的補貼措施,關稅才是促使半導體生產回流美國的最佳手段。川普政府目前正對半導體技術進口展開調查,此舉可能導致外國半導體製造商面臨新一輪關稅。 近幾個月來,多家在美國設廠的晶片製造商已陸續加碼投資計劃,包含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以及輝達(Nvidia)、美光與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晶片企業。 科技顧問公司Futurum Group執行長紐曼(Daniel Newman)指出,川普關稅威脅已促使半導體企業更迫切地擴張美國產能。他向CNBC表示,若這項擴大投資稅收抵免的法案正式生效,相關產業回流行動預計將進一步加速。對此,翁履中教授2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分析,該法案的通過,不只是一場國會內的立法勝利,而是一場象徵川普全面主導華府新政治邏輯的勝利。這份法案背後的邏輯清晰明確:把錢從社會安全網抽離,用來強化軍事與邊境,減少對外援助,回歸「硬實力」治理。這種政策設計正是川普式政治哲學的體現:只要有利於「美國本身」,其他國內外因素都可讓位。從戰略層面來看,這意味著美國政策將進一步傾向於「國力集中內部」的重建工程。他也示警,台灣若無法理解這種美國優先邏輯,只一味寄望於「價值同盟」與「情感認同」,恐怕會錯估美方真正的政策重點。翁履中教授還提醒,對台灣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川普主導的政策氣候中找到不被波及的空間,甚至主動融入他的「美國製造」、「投資美國」、「削減援助」的政策目標中。如果不能在川普眼中「有用」,就很容易被他視為無足輕重的地緣角色。因此,他強調,重點不在於討好,而在於策略性地「避開風頭」、「融入利益」。台灣需要積極佈局國會游說,並在供應鏈重組與產業投資上提出讓美國受益的具體承諾。否則,面對川普這種以交易與利益為唯一語言的政治生態,單靠熱情與盟友情誼,是遠遠不夠的。翁履中教授今(4日)再度發文指出,在川普執政下,所謂的由市場決定,正是值得台灣企業謹慎看待的地方。美國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走向愈發清晰:對願意「投資美國、製造美國」的企業給予稅務與規則上的誘因,而對那些僅在美國市場銷售、卻不實質投資設廠或就業的外企,則將面臨更嚴格的限制與稅務壓力。從對清潔能源稅收補貼的取消,到川普帳戶設計中的美國國內製造偏好,再到企業研發費用化與利息抵扣的適用標準,川普政府明確向世界宣告,「投資美國」的必要。這對台灣企業是嚴肅的提醒。翁履中教授擔憂,若未來希望繼續深耕美國市場,台灣企業勢必須重新審視其全球供應鏈與佈局策略,不只是關稅問題,而是稅制、補貼、規範與政治風險的全面盤點。他提醒,特別是高科技製造業、電動車供應鏈、半導體與綠能產業,若選擇僅在海外生產再出口美國,在稅制與法規上恐怕會逐步處於劣勢。而對願意在美設廠、創造就業的企業,美國這一波稅改提供了更多抵免空間與財政支持,也提供了政策清晰度。在商言商,這不只是道德選擇,更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現實考量。翁履中教授也點出關鍵,台灣政府與產業界應更積極理解美國的「選擇性開放」原則——過去全球化時代的市場自由流動邏輯,正在被帶有國家安全、產業回流、就業本土化概念的「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邏輯取代。現在的美國,不是歡迎所有資本,而是歡迎願意與美國經濟共同成長的資本。

美就業意外強勁!美股投資人驚喜 標普+納指續創新高
美國6月非農就業報告數據優於預期,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投資人反應熱烈,華爾街股市3日上漲,標普與納指雙雙再創新高,道瓊指數距新高點僅一步之遙。受美國獨立日假期調整,美股3日提前收盤,4日休市一日。美國勞工部同日公布,6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達14.7萬,遠高於市場預估的10.6萬人。同時,失業率下降至4.1%,低於市場預期的4.3%。強勁數據令投資人重新評估聯準會政策動向,7月降息機率已降至接近於零。另外,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批評聲浪再起。川普3日於社群平台發文,直言鮑威爾「應立即辭職」,並傳出川普可能提前宣布新任主席人選。美股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上漲344.11點,收至44828.53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07.97點,收報20601.1點;標普500指數上漲51.93點,收至6279.3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36.07點,收報5647.12 點;NYSE FANG+指數上漲239.28點,收至15063.54 點。個股方面,科技七巨頭齊揚。Meta上漲0.76%,收至719.01美元;蘋果(Apple)上漲0.52%,收報213.55美元;Alphabet上漲0.50%,收至179.53美元。微軟(Microsoft)上漲1.58%,收報498.84美元;亞馬遜(Amazon)勁揚1.59%,收至223.41美元;輝達(Nvidia)上漲1.33%,收報159.34美元;特斯拉(Tesla)小漲0.095%,收至315.35美元。台股ADR方面,表現多收紅。台積電ADR漲 0.51%;日月光ADR漲0.68%;中華電信 ADR漲0.51%;聯電ADR小跌0.38%。

北士科區域高價案「遠雄泱玥」公開 遠雄王耀堂:今年房市量縮30%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宣布台灣總部落腳北士科後,帶動該區房價上漲,根據預售實價登錄行情,北士科最高單價出現在新洲美段的「遠雄泱玥」,23樓戶以每坪單價約143.9萬元成交。該案也於今(2)日宣布正式公開,面對如今市況,遠雄(5522)總經理王耀堂研判今年市況會比去年萎縮20~30%交易量,而遠雄今年新開案則會用平實價格推出,產品規格、建材等級比以前更好,來因應市場變化。王耀堂表示,從去年9月份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到今年4月川普關稅議題,整體銷售狀況不盡理想,但也有個案有不錯表現,只要產品規劃、總價規劃符合消費者期待,銷售狀況都還不錯。而今天正式公開的「遠雄泱玥」,受黃仁勳輝達總部話題帶動,5月中後銷售速度有比較快,但個案並沒有因此調價。「遠雄泱玥」基地面積996坪,規劃地上24層、地下4層,共112戶,坪數規劃37 ~47坪3房及57~75坪4房。目前已揭露實價登錄,成交單價最高每坪143萬元,近一年平均成交單價132.17萬元。王耀堂表示,總銷約78億元,自去年底潛銷迄今已銷6成。對於近期紛紛傳出大型建商讓利、降價消息,他認為是一種讓客戶買單的銷售配套方式,不過市況確實不好,他研判今年將比去年萎縮20~30%的交易量。而遠雄今年新開案也將用平實價格推出,產品規格、建材等級會比以前用更好,在銷售時程上也會因應市況做調整,做好拉長銷售期的準備。遠雄建設發言人謝清林也表示,下半年遠雄還有4案將推出,包括板橋90億元住宅及35億元廠辦案,台中百億案、高雄60億案。目前遠雄土地庫存未售案量達2000億,而今年完工量預估在369億元。\遠雄房地產總經理張麗蓉表示,北士科是台北市近年難得一見的水岸重劃區,「遠雄泱玥」擁有北士科面河景第一排優勢,面山面河,特殊性高。(圖/林榮芳攝)謝清林也補充說明,除了「遠雄泱玥」,遠雄在北士科還有2000坪,預計第四季拿到建照、明年第三季會推出,該案也是北士科住宅用地中最大的一塊,總銷約90億元。遠雄今日也宣告今年為品牌轉型元年,王耀堂表示,身為大型建商,不再只是蓋房子,須更積極回應時代與環境變遷,像是家庭型態與結構轉變,和永續與減碳的全球共識。據了解,品牌轉型由遠雄董事長趙文嘉領軍,自2018年展開,時值遠雄成立第50周年,趙文嘉拋出「下一個50年,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品牌?」一句反思的對話,開啟了遠雄的轉型之路。遠雄啟動全新品牌主張─「美好共生Living Better」,並以「遠雄泱玥」為首座示範案,落實「永續」與「共享」兩大轉型核心價值。

川普「大而美」法案過關「美股狂升400點」 馬斯克抵制也沒用「特斯拉暴跌5%」
美國聯邦參議院於1日通過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這項具有爭議的稅改與財政調整方案不僅引發政治風暴,也在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而在法案通過後,道瓊工業指數大漲逾400點。至於先前出面抵制法案的馬斯克,其所屬的特斯拉股價在法案通過後,直接重挫5%。根據《美聯社》報導,這項法案在參議院經歷一番膠著,原本投票結果呈現50比50平手,最終由副總統范斯(J.D. Vance)投下決定性一票,讓法案順利過關。但這項方案還需返回眾議院重新表決,才能正式送交總統簽署。內容除了擴大減稅與投資軍事與邊境支出外,也包含削減社福、醫療補助等敏感項目。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估計,參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為美國帶來高達3.3兆美元的預算赤字,較先前眾院版本增加了約8000億美元。與川普鬧翻的科技巨頭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就直言該法案是「史上最嚴重的債務累積行為」,甚至揚言將在明年期中選舉時動員支持者抵制支持該法案的國會議員,更指稱這些支持法案的國會議員應「羞愧得吊死自己」。隨著法案的通過,道瓊工業指數因國防支出利多消息而上揚400.17點、漲幅達0.91%,收在44494.94點,但那斯達克與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166.84點與6.94點,顯示科技股並未全面跟進,美股走勢呈現明顯分歧。特斯拉股價終場重挫16.95美元,跌幅達5.34%,收在300.71美元。其他科技股亦多呈疲弱,輝達(Nvidia)下跌2.97%,報153.30美元;台積電ADR收跌0.80%,報224.68美元;費城半導體指數則下滑0.70%,報5507.50點。

麗寶新藥攜手陽明交大 運用AI技術加速抗癌藥開發
為了讓抗癌新藥加速上市,麗寶新藥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7月1日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啟動「人工智慧導向之新藥開發計畫」。簽約儀式現場,包括輝達、日商大和企業投資、基因線上、以及元盛生醫電子、群聯電子、樂達等知名科技與生技相關公司,都到場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麗寶新藥總經理劉朝瀚(Dr. Henry Liu)表示,「陽明交通大學在人工智慧、系統生物學及生醫工程領域擁有卓越的研究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疾病模擬、臨床數據建模及藥物機制預測經驗。這次雙方強強聯手,目標將AI運用在臨床藥物開發上,以縮短試驗時程並提升藥物測試的效率與準確度,同時也加速藥證的取得。」麗寶新藥總經理劉朝瀚(右)與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左),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AI導入抗癌藥物的臨床實驗(圖/麗寶提供)。麗寶集團旗下的麗寶新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開發業界首創(first-in-class)之免疫治療藥物,其中進度最快的適應症CTCL目前已完成臨床二期試驗並已取得美國與歐盟之孤兒藥認證資格,預計於今年底啟動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由校長林奇宏代表簽約。去年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曾公開點名與全台17所大學啟動AI計畫,並協助成立「NVIDIA.陽明交大聯合創新中心」的校級研究中心,讓陽明交大朝向AI University的目標邁進。麗寶新藥與陽明交大簽約現場,包括輝達等知名科技與生技公司都派代表,見證歷史性一刻(圖/麗寶提供)。這次麗寶新藥與陽明交大跨界合作,校方的生醫所孫家偉所長強調,「雙方合作將使新藥設計不再只有分子結構的研析,而是以Token形式(大型語言模組)進入AI模型,進而重新被詮釋、學習與生成。」未來,雙方將深化產學合作,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商品化,與國際接軌,攜手打造台灣在 AI 導向藥物開發領域的創新典範,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治療新選擇。而麗寶新藥也力求成為全球免疫療法新標竿,創造商業與醫療雙重價值。並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登錄興櫃,更積極一步步踏實推動上櫃、上市,強化公司研發動能、市場拓展與國際合作。

國城、高興昌特貿三動土 砸153億蓋2棟住商超高樓
高雄亞灣區備受矚目「亞灣2.0計畫」首件高雄市府招商案「特貿三」,南之南基地今(1)日動土,總投資金額153億元,由國城建設領軍的「智匯方舟」邀請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親自操刀,打造1棟地上45層住商大樓,及1棟地上29層的商辦大樓,為全球首創住宅、商辦與光影美術館三合一建築,預計2029年完工。「特貿三公辦都更案」位於高雄亞洲新灣區核心地段,總基地總面積約5.3公頃,全案共規劃3大基地,分別由興富發、國城建設和高興昌組成「智匯方舟」,以及國揚集團等得標,預計將為高雄帶來10至15萬坪產業辦公、會展會議與企業營運總部、研發及訓練等空間,可望創造至少4000個就業機會,也與一旁的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一、二期相呼應。「特貿三南之南基地公辦都更案」由高雄市政府攜手台電公司推動,2021年評選國城建設與高興昌鋼鐵合組的「智匯方舟」為最優申請人,該案基地面積約3,000坪,完工後,高市府與台電公司將分別取得約8,000坪與11,000坪的商辦空間。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今親臨動土表示,高雄正處於產業轉型與城市更新的關鍵時刻,隨台積電、輝達、鴻海等國際科技企業紛紛布局南台灣,亞洲新灣區逐漸成為科技與創意人才的匯聚地,周邊公共設施密集,鄰近港埠旅運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及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具備城市門戶、便捷交通與濱海景觀優勢,極具戰略地位。智匯方舟、國城建設總裁洪平森表示,該案未來將興建1棟地上45層的住商大樓,共計392戶住宅,以及1棟地上29層的商辦大樓,全案邀請安藤忠雄參與設計,從建築外觀、公設空間、景觀燈光到軟裝傢俱,皆由大師包辦,總投資金額153億元,打造全球首創的住宅、商辦與光影美術館三合一建築,美術館位於住宅棟的3樓,預計4年後完工。今日動土安藤忠雄也透過視訊連線分享,他認為,亞灣港景讓自己聯想起故鄉大阪神戶,是極少數能同時擁有自然、文化與城市潛能地方,此次開發案以「青蘋果精神」為創作發想,象徵永不止息的青春與創造力,期盼透過光影、綠意與文化的融合,將南之南基地打造成世界建築中心為目標。該案基地就位在高雄軟體園區與鴻海研發總部大樓旁。(圖/林榮芳攝)

林百里之子林宇輝深蹲「這領域」10年! 看好四大產業串聯台美
台灣電子業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的兒子林宇輝,目前沒有在廣達任職,不過創立的聚達創投(MESH)已成立10周年,30日首度舉辦記者會,展現他的「十年磨一劍」,同為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喬國筌表示,看好科技業下一波機會將聚焦在「AI、太空、空間運算與機器人」等四大領域。林百里日前在股東會提到他的「十年磨一劍」,雖然很難賺到錢、但堅持要做的是「智慧醫療」,並看好量子電腦的應用發展,為此想再延後退休10年。MESH成立於2015年,今年剛好第十年,目前團隊12人,投資案24家,包含近期將以SPAC上市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PIuS丶6月中旬於台灣上市的意騰科技,以及2O21年獲輝達NVIDIA收購的高解析度地圖新創DeepMap等公司。「我們能拿到搶手公司的信任與席位,就是因為台灣有好的產業資源」喬國筌表示。林宇輝表示,他做創投是要「看得到、看得懂、投得到、投後管」的四個階段價值鏈,來降低風險、放大報酬,他說,不是選最早期、資訊最稀缺的投資案,也不是只追求後期的大公司,要做深科技創投的「最困難那一段」。林宇輝說,對於頂尖科技新創而言,資金往往不是最缺的,真正稀缺的是產品能否快速量產、成本優化,找到合適的合作窗口與工程資源。「比起給錢,幫新創『對接對的人』更重要」,林宇輝表示,聚達以Syndicate(共投)為基礎,採「案案共投」模式,結合國內外家族辦公室與產業法人,透過平台篩選與協作,降低傳統創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MESH是聚焦在電子產業創新的創投集團,管理涵蓋種子輪到C輪的三個主要基金及眾多特殊目的公司(SPVs),每年投入資金5000萬至1億美元,協助潛力電子產業新秀鏈結台灣電子供應鏈。林宇輝回憶起10年前要做這一行的時候,當時市場最熱門的就是要投APP與電商,但他決定堅持深耕硬體與供應鏈領域,現在績效還不錯,而當前美中對抗正熱,美國新創要找對接時,台灣將會成為供應鏈最好的選擇。

美股衝高但匯率衝擊更大 台股30日早盤低迷跌逾百點
美股上周五大多反彈收高,但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進度不如預期,90天暫緩期將在7月9日到期,最新消息是已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但美中則有樂觀消息傳出,導致股市震盪。台股周一30日開盤跌71.75點,以22508.33點開出後,持續小幅下跌,10點前一度在22415.75點,跌逾164點。台股上周因外資狂買千億元,續彈534.34點,躲過了季底結帳壓力,但法人認為,雖然新台幣強升有助資金行情,但須提防暗流,6月的上市櫃營收將陸續公布,匯率變化對廠商營運的衝擊也會反映在個股股價上,短線震盪預期未除。新台幣在27日強升,驚見28字頭,讓大盤開高後翻黑,不過因台積電(2330)尾盤急拉,終場上漲87.74點或 0.39%,收在最高點22580.08點,成交量3640.32億元。周一30日早盤開低走低,食品、玻陶和電子組件類股相對抗跌外,其他大多走弱,水泥、塑橡膠、鋼鐵、航運,甚至金融保險等都跌逾1%。電子權值股方面,10點之前,台積電跌5元、在1075元;鴻海(2317)跌2.5元、在162.5元;台達電(2308)跌4元、在420元;廣達(2382)漲1.5元、在274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跌5元、在1280元,大立光(3008)漲20元、在23780元。美股方面,AI晶片龍頭輝達連續三個交易日創新高,上漲1.76%至157.75美元。蘋果上漲0.040%至201.08美元。但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提前完成首單全自動駕駛技術 (FSD) 型號Model Y的交付,但股價仍收低0.66%至323.63美元。美股27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上漲432.43點,或1%,收在43819.27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05.54 點,或0.52%,收在20273.46點。S&P 500指數上漲32.05點,或0.52%,收在6173.0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3.53點,或0.064%,收在5544.99點。NYSE FANG+指數上漲132.77點,或 0.90%,收在14892.20 點。

AI汪汪隊2/ 機器狗+飛天小警 正崴公子自家做實驗搶攻美國安防市場
一走近在土城的正崴(2392)集團總部外,一隻像德國狼犬大小的機器狗DAVIS,趴踏趴踏、邁著六親不認的腳步走來,經過大樓中庭的人紛紛拿起手機拍照,也想看清楚這是什麼玩意,而DAVIS遠遠地就已看清楚大家的一舉一動,如果有人怪怪的,就會發送訊息至員工手機的Line。這是正崴集團旗下的星科國際(SYNC ROBOTIC),去年第三季開始投入機器狗的研發,而今年6月就推出AI機器人平台方案,星科董事長郭守富是正崴創辦人郭台強的兒子。「機器人到底要怎麼落地,其實業界都還在找方向,」西雅圖大學企管系畢業、32歲的郭守富之前負責集團內的創投,擔任正崴董事長特助,而星科的機器狗事業是他一手策畫,讓機器狗們可在自家的場子,包括辦公室、工廠產線、倉儲、太陽能和風電案場裡趴趴走、獲取經驗。郭守富說,訓練過程要循序漸進,先前大約花了8個月研發基礎版的機器狗,然後在不同場景需要客製化訓練,以光電案場來說,就訓練了2、3個月,先能平穩走在室外的凹凸不平、又濕潤的泥土地,接著開始學分辨「異常」,例如觀察螺絲生鏽、板面汙垢,或是要教他辨識按鈕,這些都需要實地操作後才知道。正崴集團旗下有光電場,可讓機器狗先實習。(圖/星科國際提供)「像是這種鏤空樓梯,對傳統的機器人來說很難辨識,還有大廳常出現的大片落地玻璃窗,都是挑戰。」郭守富說話時,一隻小機器狗JEFF已經自己用藍芽叫電梯開門、自動自發上樓去巡邏了。「我們這一棟大樓裡面,有好多隻小狗在輪班。」室內型的JEFF負責辦公室巡邏,被認證的管理者可以跟他交流,但不用真人去操控,他會自己完成工作、自己回狗窩充電,若看到沒有記錄在案的人臉、異常的煙霧或氣體,或是疑似會起火的熱源、沒關的門窗等,他都會馬上通報,如果有小偷想抱走,就會被他的瘋狂警報聲嚇到。「我們整個團隊都是做機器人出身的,所以設計的速度非常快,加上現在AI發展起來,輝達有視覺、語音辨識工具,集團自己也有超算中心,15個人、8個月就能做出很多事。」星科技術主管詹翔閔,大學時就在玩機器人,他開心地跟CTWANT記者介紹,星科不是只賣狗、賣的是能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像是看需求,也可在狗頭上頂一架會飛的無人機出去走,陸地與天空搭配工作。詹翔閔舉例,之前一個焚化爐的業者來談需求,因為這很適合取代人力、到危險骯髒的地方工作,即時監測場內狀態,包括氣體、溫度等,這種狗就必須要客製化,換成可以用高壓水槍噴洗的關節和零件,這時,集團內的製造能力就能大展身手。正崴集團大樓內,機器狗已開始執行巡邏任務。(圖/陳曼儂攝)「未來要做4隻腳、6隻腳、8隻腳都是其次,我們是專注於應用場景,先把基礎建立起來,讓星科訓練過的模型最接地氣」郭守富說。正崴集團在今年2月併購美國安防品牌Luminys,以及去年起陸續接手中國安防品牌廠大華美國子公司的業務後,在美國與加拿大擁有2000多家的代理商,未來有望成為北美的銷售管道。加上在安防這領域,美國更重視隱私保護,銀行、學校等都可以取代部分警衛需求,人狗攜手、一起保護大家。提到價錢,郭守富表示,因為是訂閱制的平台,還有客製化,所以價格不同,不過可參考在美國,若聘請一個真人警衛多少錢,絕對比這便宜。「希望以後每個月都能有100隻機器狗在場上工作。」郭守富笑著說,而且不再是隱身在後的代工製造廠,而是掛著正崴和星科的英文名字,在世界上奔走。

AI汪汪隊1/「人形機器人難做又貴還沒客人」 三台廠轉愛機器狗救災巡廠
台灣科技界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6月13日股東會後,難得坐下與記者們暢談,他最近迷上量子電腦,想延後退休,也再次吐槽,科技怪才馬斯克、AI教父黃仁勳看好的人形機器人,「又難做、又貴、又沒有客人」,廣達旗下達明(4585)只在場外觀察,其他電子五哥轉而先瞄準四足機器人、也就是「機器狗」,包括和碩(4938)的Simba,英業達(2356)出國比賽,正崴(2392)的DAVIS與JEFF,陸續登場亮相。「這可以負重五、六十公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首次開設展區,也親自帶著總統賴清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看他家推出的、泛著藍色光芒的遙控機器狗Simba,他邊摸著機器狗、邊跟記者介紹,大概是一隻德國狼犬的大小,記者拍照時他還主動比個愛心手勢。「這是我們內部做的概念機,因為要發展多關節,要讓他可以上山下水、防災救災,以後有危險,像是發生火災的時候,以後進火場不一定要是消防員,而是派這些機械裝置,當然會加上防熱防火,進去先探測,然後把消息帶出來。」童子賢說。童子賢也說,未來的智慧動力裝置,不一定只是狗的外型,可能是駱駝、大象、水牛等等,看需求而設計,像是要運輸裝載、或是快速前進,所以重點不在於造型,而在於它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靈活度和實用性,「在未來幾年是非常可以期待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仍認為機器人不需要做成「人型」。(圖/方萬民攝)「對於機器人、AI運算等,我想在將來都會對世界產生一定影響,所以英業達在這領域和趨勢也不會落後。」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在今年初旺年會前的記者會,也跟記者宣示。身為業界「老實樹」的他們,如果沒有做到一定程度,一般不會向外宣傳。其實英業達AI機器人團隊默默在2024年10月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參加國際賽事IEEE-RAS四足機器人挑戰賽,在旋轉坡道、砂礫地面等重重關卡,奪得「遠端操控」第三名。英業達表示,現場賽事十分考驗團隊的研發功底及應變能力,所以團隊也在現場寫出視覺檢測功能,使機器人能自動辨識QR-Code、標籤等訊息,判讀危險事件,也藉由模擬環境中深度強化學習訓練,加上Domain Randomization技術隨機化地形、物理參數與感知噪聲,以克服地形不規則、環境變數多的問題。英業達布局相關技術,是要以此發展機體運動、感知、操控性,與機器人作業系統(ROS) 的開發能力,目前已將各項技術導入旗下智慧工廠,加速生產效能。英業達表示,看好四足機器人的應用潛力,不限於高精度製造,也能進一步支援救援、監控等高風險場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機器狗可幫忙救災。(圖/方萬民攝)「因為目前是Jensen(黃仁勳)這邊登高一呼,大家就奮力向前。」童子賢說,機器人的相關技術比起無人機,更複雜且細膩,光學感測、溫度、壓力、感應器與全身上下的動力傳輸,都需要團隊的研發。「一個產業如果停滯,都沒有新的希望、新的想像,大概就會死氣沉沉。」童子賢談到新技術發展,感到相當愉悅。

這3家科技大廠除息秀本周登場 股利+營運前景一次看
代工大廠廣達(2382)、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將於本周除息,AI新興應用迅速崛起,推升高階晶片需求,外界關注相關公司後續的營運前景。廣達將於30日除息,每股配發13元現金股利,除息參考價為272.5元,26日挾著輝達股價創新高題材,一度衝高到296元創下近半年新高 ;27日為除息的最後買進日,但股價開平走低,最後一盤壓低作收,棄息賣壓沈重。廣達5月營收1,602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月增率4.1%,年增率58.2%,今年前五月累計營收為7999.25億元、年增74.8%,全年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突破7成目標不變。日月光投控將在7月2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3元。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先前表示,先進封裝需求才剛開始,該公司會繼續加碼投資先進封裝,投資「不會手軟」,並持續布局東南亞,強化車用和機器人封測產能。聯發科將於7月3日除息,後續將發放去年下半年度現金股利400.41億元,每股現金股利為25.00021747元。聯發科先前提到,不斷變化的關稅狀況,已為全球幾乎所有市場帶來不確定性,不過AI無所不在的大趨勢依舊不變,並相信其前景仍穩固成長。廣達27日股價開平走低,棄息賣壓沈重,挫跌1.55%,收至285.5元;日月光投控走勢疲軟,下跌1.63%,收至150元;聯發科承壓收黑,所幸5日線有守,終場下跌0.38%,收至12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