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
」 警方 男子 死亡 生命跡象 有期徒刑
影爆點/沉靜中的震盪,當廚房學會了呼吸,Disney+最美味影集《大熊餐廳》第四季上菜
最溫柔、最不安、最混亂,也最深情的美食影集《大熊餐廳》,轉眼已經走到了第四季。從2022年平地一聲雷,驚艷全球的第一季《大熊餐廳》,進階到第二季的高峰堆疊,推進到第三季的崩潰爆炸,《大熊餐廳》以極快的速度更新,對觀眾來說都像壓力測試,而剛剛上架的第四季,像是一次必要的深呼吸,在一口氣衝上巔峰之後,進入第四季的角色們終於得以停下腳步,回首檢查自己在衝鋒陷陣的這一路上遺失了什麼,而我們也跟著他們一起走出地獄廚房,走進每個角色的過去,以及心中最脆弱、最不想面對的角落。這個極為明顯的改變,不只是劇情上的轉向,也是團隊主創有意識的選擇——《大熊餐廳》最重要的核心主創克里斯多福·史多爾(Christopher Storer)與喬安那·卡羅(Joanna Calo)在訪談中坦言,第三季之後,他們都感受到角色們都已經到了情緒極限,若不讓整部戲的節奏沉澱下來,觀眾與劇中人物都將筋疲力盡。這一季的主角,當然依舊是那間搖搖欲墜的餐廳,還有把它撐起來的每個人。餐廳裡的每個角色都還在,而他們在本季的最初就面臨了金主吉米叔叔最嚴重的警告——沒有在時限內轉虧為盈或拿到星星,餐廳就必須關門大吉。傑瑞米艾倫(Jeremy Allen White)飾演的主廚卡門在日復一日的磨損之後,無論身體與精神都走到了瓦解前的臨界點。第一集一開始的經典電影《今天暫時停止》替卡門說出他彷彿被卡在同一天,困獸般絕望的情緒。即使成為再完美的主廚和餐廳老闆,也無法掩飾他殘破的內心,以及無法與自己和解的過往。逃無可逃的種種撲面而來,讓他終於承認自己一直以來,都只是把工作與廚房當成逃避最好的藉口,逃避面對,逃避善意,逃避爭吵,逃避死亡,最重要的是,逃避自我,逃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延續《大熊餐廳》最詩意、迷人的散文式節奏,觀看的過程仍舊愉悅地像10首影像詩。女主角辛妮在苦撐三季之後,本季迎來了她人生的分岔路口,不缺專業也不缺熱情,但要走還是留?要選披薩或是家人般的友情?這一季,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連讓人窒息的母親唐娜在本季出場的樣子,彷彿也逐步從人生的一團混亂中,摸索出一條稍微清晰的溫柔之路。《大熊餐廳4》女主角辛妮面臨要走還是要留的選擇題。(圖/Disney+提供)《大熊餐廳》第四季還是一部在看完後需要靜下來喘口氣的影集。許多場面的台詞仍舊像機關槍瘋狂連發,廚房的瘋狂讀秒也還是讓人手心冒汗,但這一季更多的,是靜止的瞬間,除了刻意放慢節奏,增加留白與鏡頭呼吸的安排之外,劇本在這一季也更接近舞台劇的質地,角色們像在對命運長篇大論,情緒鋪陳比往季更細緻、也更私密。日常還是像坨屎,有各種頭痛的鳥事要解決,《大熊餐廳》的暖,就在於沒有哪個人突然奇蹟式痊癒,也沒有誰真的徹底改變,但每個角色,好像都比原先的自己更接近自己了一點點。如果說《大熊餐廳》的前三季,是將所有角色塞進一間密閉廚房裡,一起丟進鍋子裡大鍋炒,第四季的餐廳節奏,則是輕輕掀開鍋蓋,釋放鍋子裡的蒸汽,也讓觀眾有機會聞到緩緩冒出來的香氣。那些香氣是愛,是遺憾,是說不出口的喜歡,是共同經歷的青春,以及無法面對的傷痛。曾經吵到讓人耳朵發痛的劇集,在這一季安靜了下來。《大熊餐廳4》卡門在筋疲力盡之後,不得不選擇面對自己,試圖找回自己是誰。(圖/Disney+提供)而這樣的安靜不是結束,而是喘一口氣,一個逗號。本季依舊集結了強大的客串陣容,奧斯卡影后以及「驚奇隊長」布麗拉森首次在劇集驚奇出場,成為角色們成長路上的各種美麗風景。每一個真誠的對話、每一場尷尬的同桌吃飯、每一封沒有送出去的簡訊,以及每一個在掙扎過後艱難的決定,都是角色們面對及整理自己生命的方式。而在喘口氣之後,下一個餐期又差不多要到了,《大熊餐廳》第五季已經宣佈續訂,在下一場暴風般的餐廳戰爭來到之前,先多刷幾次逗點般的第四季,好好喘口氣吧。《大熊餐廳》Disney+上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北市房市交易量年縮24% 公寓「跌回去年1月水準」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全市交易2037棟,較去年同期衰退22.2%,其中跌最深的是中正、松山、大同,跌幅分別為42.7%、39.4%、39.1%,而信義、大安、中山等蛋黃區也都有三成以上的量縮,只有內湖少兩件,勉強維持平盤。進一步總結上半年房市表現,北市交易量年減24%,而與5月相比,交易棟數卻出現17.6%的反彈,尤其南港、大同兩東、西區門戶計畫的大量推案區更出現七成以上的成長,只有松山、信義、北投三區不見起色,呈現負成長,從上半年、年增到月增的三個時間段來比較,整體頗有降幅縮減、市場回溫之勢。(圖/台北市地政局)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分析,房市長線修正,但短線是否持穩、向上,或是維持長U型底部盤整,仍待觀察。但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發威,而且不動產集中度具體量化改善方案還要滾動式執行到年底,若信用資源的大餅仍導向交屋潮的貸款需求,則房貸申貸的困難難解,交易量恐怕深陷窒息量。另外從價格指數來看,全市住宅價格的最新綜合指數為128.39、月減1.5%,回跌到去年8月的水準,如果細部分解到各產品,則產品佔比最高的公寓類跌勢最大,跟去年8月相比,跌幅為4.8%,價格更已回落到去年1月。蘇金城表示,從房價趨勢來看,北市住宅價格的歷史高點落在今年2月。公寓、小宅最早投降,在去年9月起跌,大樓則要到12月才跟進,可見第七波信用管制已經應證「量先價行」的趨勢,把過去一年硬撐、虛漲的漲價逐步吐回,也基本上回應央行對於房市過熱、價格回跌、漲價的預期心理消失的三個管制目標。蘇金城分析,老公寓產品跌勢最重並不意外,因為這類產品多數屋齡已超過40年,不但房貸年限短、總價高、月付金壓力大,加上三房格局不符合現代首購族偏好,吸引力大不如前。原本部分地區有重建預期,但近來缺工缺料、推案速度趨緩,讓重建題材失色,公寓價格自然承壓,成為本波修正的領跌者。面對目前價、量雙雙下滑的情況,市場氣氛已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以買方身分、負擔能力、負債比等銀行貸款作為出價衡量標準。蘇金城建議,2023年底因新青安政策帶來的特殊熱度已消退,當前正是近七年來難得的議價入市窗口,具備自用、置產需求的買方應審慎評估、積極掌握時機。台灣速限怎麼定? Cheap轟「有車禍就限」:多少全憑感覺颱風搶修救災! 勞動部提醒業者「保護好勞工」:違規開罰30萬丹娜絲來襲沒放假挨轟 侯友宜:專業判斷

吹牛老爹逃過終身監禁!僅運送賣淫罪成立 最高面臨20年刑期
嘻哈音樂大亨「吹牛老爹」尚恩·庫姆斯(Sean "Diddy" Combs)在備受全球矚目的審判中,被陪審團判定無涉及性交易與詐騙共謀罪,但2項「運送人口從事賣淫」的聯邦重罪成立,其中1項涉及吹牛老爹前女友、音樂人卡西·文圖拉(Casandra "Cassie" Ventura),另一項則涉及化名為「珍」(Jane)的前女友。據《時代雜誌》的報導,法庭記者描述,對所有指控均不認罪的吹牛老爹聽聞判決時雙手合十進行祈禱,並對陪審團表達無聲的「感謝」。儘管性交易與詐騙共謀罪名不成立,主審法官仍拒絕其保釋請求,意味著這位嘻哈音樂產業的大老將持續羈押至量刑聽證會。自去年9月被捕以來,吹牛老爹始終處於拘押狀態。判決公布後,文圖拉律師威格多(Douglas Wigdor)隨即發表聲明:「雖陪審團未以『無合理懷疑』標準認定庫姆斯性交易罪名成立,但卡西的勇氣為運送人口的定罪鋪平道路。她的挺身而出在娛樂產業與司法正義追求史上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回顧案件背景,吹牛老爹去年9月因多人指控其身體與性虐待遭逮捕。聯邦調查的導火線是前女友卡西2023年提起的民事訴訟,她指控吹牛老爹對她進行肢體暴力並強姦了她。儘管雙方於訴訟次日達成和解,且吹牛老爹否認指控。但2024年5月,根據CNN曝光的2016年監視器畫面顯示,吹牛老爹曾在洛杉磯酒店走廊毆打文圖拉。影像公開後,吹牛老爹隨即在Instagram影片中承認施暴。聯邦起訴書指控吹牛老爹操縱女性參與其所謂「變態性派對」(freak-offs),強迫受害者與男性性工作者發生關係,並提供藥物使她們保持「順從」。起訴書稱吹牛老爹常錄製這些活動的影像,並指控他建立涉及性交易、強迫勞動與綁架的「犯罪集團」。指控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另有民事訴訟稱其1990年代便有多起施暴行為。目前吹牛老爹面臨超過50宗民事訴訟,指控者包括前伴侶、年輕藝人及派對邂逅者,其中多數案發時未滿18歲。吹牛老爹在2023年12月聲明中堅決否認:「我絕對沒有做過這些可怕指控,將為名譽、家庭與真相而戰。」審判過程中,檢方傳喚多名證人,包括自稱受僱參與「變態派對」的男性性工作者、文圖拉親友與聯邦探員,核心證據來自3名女性證人。辯方未傳喚任何證人,吹牛老爹亦未自辯,律師主張所有性行為均屬合意。據《紐約時報》報導,當時懷胎9個月的文圖拉哭訴被強迫參與持續36小時至4天的「變態派對」,包括遭性工作者強迫口交直至窒息。她描述2016年酒店事件及其他虐待經歷,坦言雖獲2000萬美元和解金,「若能從未經歷那些派對,我寧可退還款項」。多名證人亦證實目睹吹牛老爹施暴。化名「米亞」(Mia)的證人則稱2009年起為吹牛老爹工作8年期間,某次在其家中遭非自願性侵,另被迫為其口交。米亞亦稱自己目擊了吹牛老爹攻擊文圖拉。第3位化名「珍」的證人稱2021年與吹牛老爹交往至其被捕期間,關係惡化為強迫與男妓性交。她描述2024年6月2人的一次爭執導致她被揍到眼眶淤青與額頭腫傷,吹牛老爹卻要求她「冰敷後換裝」,隨後給予搖頭丸,並命令她與在場男妓性交。此前,聯邦探員證實突襲吹牛老爹洛杉磯住宅時,曾查獲槍枝、毒品、約200瓶嬰兒油與900瓶潤滑劑。審判中檢方播放從文圖拉提供的電子設備取得的「變態派對」片段(因封存未公開),陪審團透過螢幕與耳機觀看。辯方則選播其他片段主張「性行為屬合意」。結案辯論時,檢方斯拉維克(Christy Slavik)近5小時的陳詞,強調吹牛老爹透過威脅與暴力強迫女性參與派對,稱「只需證明一次派對涉及脅迫即可定罪」。辯護律師阿尼菲洛(Marc Agnifilo)則花了近4小時反駁稱,文圖拉「自願參與」,更將雙方關係形容為「現代偉大愛情故事」,主張「事後懊悔不等於當下非自願。」對此,陪審團1日透露,除詐騙共謀罪外已對其餘指控達成共識,但因「雙方存在不可說服的意見分歧」陷入僵局。經2日上午不到1小時的重新審議後,最終達成判決。在這場歷時7週的審判中,吹牛老爹最初被控共謀敲詐勒索、強制性交易以及運送人口賣淫3項聯邦罪名,後追加第4項性交易與第5項運送人口罪。最終陪審團裁定:第1項共謀敲詐勒索無罪;第2、4項涉及文圖拉與珍的強制性交易無罪;第3、5項運送人口賣淫罪則成立,可各判10年,因此最高將面臨20年刑期,但具體刑期由法官裁量。

老翁吃自製醃菜暈倒「全身發紫」 醫師檢查發現是亞硝酸鹽中毒
大陸浙江寧波一名73歲王姓老翁,日前吃了一碟自己醃製的榨菜,沒想到幾小時後卻突然昏倒,並且全身發紫,緊急送醫後才發現,原來是亞硝酸鹽中毒,經過治療後已無大礙。不過醫師表示,若再晚一步,恐怕就會因缺氧窒息而命危。老翁全身發紫。(圖/翻攝自微博)據陸媒報導,王翁當天吃完晚飯後,外出散步到一半突然倒地不起,被送往醫院搶救。醫護人員檢查時,發現王翁的嘴唇、指甲都呈現紫色,血氧飽和度也只有80%。王翁的兒子表示,王翁中午吃了剛醃製2週的榨菜,醫師初步判斷是亞硝酸鹽中毒。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王翁體內高鐵血紅蛋白竟超標60倍,隨時可能窒息。醫師立刻為王翁注射特效解毒劑亞甲藍(methylene blue)後,才讓他的膚色從紫轉為正常,王翁也成功脫離險境。根據環境科學大辭典解釋,亞硝酸鹽具有氧化能力,會將血紅素中的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形成變性血紅素(Methemoglobin),導致血紅素喪失攜氧功能,進而引發組織缺氧,若患者出現嚴重昏迷或休克,應立即使用亞甲藍解毒劑治療。

情侶旅遊爆命案!男子掐死女友藏屍床底並冒名發訊 法院:已依法槍決
大陸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公告,一名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的男子,已於2025年4月29日執行槍決,結束其法律程序。該案因手段殘忍、試圖掩飾罪行而引發廣泛社會關注。據《環球網》報導,案發於2023年1月20日,農曆除夕前一日,1997年出生於山東威海的男子李某某與21歲女友潘某一同前往海南三亞旅遊,入住三亞灣某間飯店。兩人在房內因購物等瑣事爭執升高至肢體衝突,李某某在激烈爭吵中掐住潘某脖子,造成其窒息身亡。李某某行凶後,將潘某屍體藏匿於床底夾層中,試圖拖延發現時間。為進一步掩蓋案情,他從1月21日至24日間,以潘某身份透過微信與其親友聯繫,偽造「仍平安在外」的訊息,意圖製造假象。法院指出,李某某作案動機卑劣,手段兇殘,且在案發後刻意偽裝與欺騙,主觀惡性極深。考量其曾有前科紀錄,整體行為對社會具有高度危害性,依法應判以極刑,並剝奪其終身政治權利。李某某於一審宣判後提出上訴,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後駁回,維持原判。經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後,依照法律程序執行死刑。

水晶寶寶商品標示 僅一件合格
膨脹玩具「水晶寶寶」不時傳出幼兒誤吞食,導致發生腸阻塞或窒息的案例。新北市消保官隨機網路購買23件商品並檢查中文標示,發現僅1件宣稱為玩具的水晶寶寶商品具合格標示及警語,其餘22件商品皆欠缺完整標示,不合格率高達95%。消保官與經發局合作,調查市售的水晶寶寶是否有依「玩具商品標示基準」或《商品標示法》規定標示,隨機網路購買23件商品,發現僅1件宣稱為玩具的水晶寶寶商品具合格標示及警語,其餘22件商品皆欠缺完整標示。消保官表示,僅佳發洋行販售產自大陸的水晶寶寶玩具標示合格,其餘綠嵐園藝有限公司、沛麗星國際有限公司等公司販售22件商品,雖宣稱為園藝栽培用途,仍欠缺商品名稱、進口商名稱、地址、電話、國外製造商名稱、原產地、主要成分或材料、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及製造年月等完整標示資訊。經發局已限期請新北市境內業者改正完畢,外縣市業者違規案件也經主管機關輔導後,全部改正完成,以杜絕不法商品流通市面。消保官提醒,消費者選購水晶寶寶玩具時應認明商品檢驗標示,使用時應閱讀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並建議成人在旁監督幼兒使用,以確保安全。若家中有使用水晶寶寶作為盆栽用土,應避免幼兒靠近把玩,避免發生誤食風險。

幼兒誤食頻傳!膨脹玩具「水晶寶寶」恐成致命陷阱 新北查驗9成5不合格
膨脹玩具「水晶寶寶」不時傳出幼兒誤吞食,導致發生腸阻塞或窒息的案例。新北市消保官為調查目前市售水晶寶寶是否有依玩具商品標示基準或《商品標示法》規定標示,隨機網路購買23件商品並檢查中文標示,發現僅1件宣稱為玩具的水晶寶寶商品具合格標示及警語,其餘22件商品皆欠缺完整標示,不合格率高達9成5。「水晶寶寶」因具有獨特的吸水膨脹能力,除了作為園藝栽培用途,也是深受兒童歡迎的膨脹玩具,卻不時傳出幼兒誤吞食而發生腸阻塞或窒息的案例。消保官與經濟發展局合作,透過網路通路隨機購買23件商品並檢查中文標示,發現僅1件宣稱為玩具的水晶寶寶商品具合格標示及警語,其餘22件商品皆欠缺完整標示,不合格率高達9成5。新北市消保官隨機網路購買23件商品並檢查中文標示,發現僅1件宣稱為玩具的水晶寶寶商品具合格標示及警語,其餘22件商品皆欠缺完整標示,不合格率高達9成5。(圖/新北市法制局提供)消保官指出,水晶寶寶若未經宣稱玩具用途,須依《商品標示法》規定標示商品名稱、國內製造商或進口商、原產地、主要成分或材料、淨重、製造年月等資訊;反之,若業者宣稱作為玩具使用,除應依玩具商品標示基準規定標示,例如適用年齡、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警語等資訊,還須貼附商品檢驗標識,才能上架販售。消保官表示,本次查核僅佳發洋行販售產自大陸的水晶寶寶玩具標示合格,其餘綠嵐園藝有限公司、沛麗星國際有限公司等公司販售22件商品,雖宣稱為園藝栽培用途,仍欠缺商品名稱、進口商名稱、地址、電話、國外製造商名稱、原產地、主要成分或材料、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及製造年月等完整標示資訊,其中21件商品甚至完全沒有標示。經發局已限期請新北市境內業者改正完畢,外縣市業者違規案件也經主管機關輔導後全部改正完成,以杜絕不法商品流通市面。消保官提醒,消費者選購水晶寶寶玩具時應認明商品檢驗標識,使用時應閱讀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並建議成人在旁監督幼兒使用,以確保安全。若家中有使用水晶寶寶作為盆栽用土,應避免幼兒靠近把玩,避免發生誤食風險。

途經道路翻修工地 泰女遭人發現「泡在瀝青桶中」性命垂危!救難人員送醫急搶命
昨(23)日泰國中部華富里府(Lop Buri)發生一起驚人事件,一名男子在路過道路翻修工程工地時,竟然發現路邊裝滿瀝青的200公升裝鐵桶內,竟然泡著一名已經沒有意識的女子,嚇得立刻報警。目前,這名女子仍在醫院搶救,性命垂危,且她為何身處於瀝青桶中的原因也依然不明。綜合泰媒報導,這起事件是由52歲的男子查農(Chanon)發現,他在23日經過華富里府鵠三廊縣(Khok Samrong)一處道路翻修工程的工地時,正巧朝路邊裝滿瀝青的鐵桶看了一眼,卻發現裡頭泡著一個人。由於對方沒有動彈,查農以為自己發現了一具屍體,嚇得立刻報警。警消抵達現場後,發現瀝青桶內的受害者是一名仍有生命跡象的女性,她剃著平頭,全身泡在瀝青當中。救援人員雖然試圖將她從瀝青中拖出來,但因為瀝青實在太過黏稠而無法成功,最後只好連人帶桶一起送往醫院,由醫護人員一邊對她進行搶救,救難人員則在醫院使用工具將瀝青桶整個剪開,終於讓她脫困。不過女子仍然生命危急,正在醫院接受密切治療。之後,警方從女子的衣物中找到一張身分證,判斷女子的身分是47歲的薩蘭通(Saranthorn)。當地居民告訴警方,他們曾在23日看見薩蘭索恩經過附近的烤雞肉攤,不過因為她並非當地居民,因此沒人覺得她有可疑之處,只以為她在慢跑。而警方透過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薩蘭通在22日下午,曾騎著一輛嶄新的邊三輪摩托車造訪了華富里府知名的帕斯里拉塔納帕查蘭寺(Wat Phra Sri Rattana Mahathat),在寺內捐贈了白米之後,竟然又將騎來的邊三輪摩托車也一同捐給了寺方。寺內僧人雖然察覺有異,但因為她匆匆離去,無法攀談。僧侶們也指出,因為因為對薩蘭通的舉止感到疑慮,她所捐贈的物資全都原封不動的保存在寺裡。據泰媒《第七頻道》(Channel 7)報導,警方在薩蘭通捐贈的摩托車邊車裡,找到了一些經營麵店用的工具與食材,但沒有監視器畫面拍到她是如何進入被發現的瀝青桶。報導,莎拉通的摩托車裡發現了經營麵店的工具,還有一些食物原料,但沒有監視器拍到,她究竟是如何進入瀝青桶的。目前警方正在嘗試聯繫莎拉通的親屬,並試圖釐清她為何會泡入瀝青桶中據了解,泡在瀝青中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因為瀝青是一種粘稠、有毒且通常具備高溫的物質,因此被泡在瀝青內可能導致燒傷與熱傷害,稍不注意便有窒息風險。此外,由於瀝青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多環芳烴(PAHs)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毒性和潛在致癌性,因此長時間接觸或吸入瀝青蒸氣可能損害肺部、肝臟、腎臟等器官,並引發急性或慢性中毒。若瀝青滲入傷口或長期附著皮膚,也可能引發感染。

最後的母職!她選擇斷食離世 只為孩子記住平靜的媽媽
英國北德文郡一名42歲的母親艾瑪布雷(Emma Bray)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e Disease, MND),決定在女兒結束考試後,透過「自主停止進食與飲水」(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VSED)的方式,在安寧機構中結束生命,只為避免孩子見證她身體機能崩解的過程。根據英國《每日鏡報》報導,艾瑪曾是慈善組織工作者,協助過眾多遭受家暴者與無家者,如今卻面臨無法翻轉的病程。她已無法行走、進食困難,語言能力也顯著退化。她坦言:「我已無法擁抱孩子,也無法擦去他們的眼淚,這種無力感讓人心碎。」她表示,發病初期從手部抽搐開始,歷經三年輾轉確診,2023年7月終獲明確診斷,「當醫生說出MND時,我崩潰嚎哭,因為我知道,這對孩子將會是一段漫長而殘酷的別離」。所謂的MND,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會逐步破壞大腦與脊髓控制肌肉運動的神經細胞,導致全身肌肉萎縮、癱瘓,最終影響吞嚥、說話與呼吸。即便身體逐漸癱瘓,艾瑪仍堅持為自己和孩子留下溫柔回憶。她曾與親友完成「遺願旅程」前往馬爾地夫,並舉辦「人生終章派對」,同時為慈善募得3萬英鎊(約新台幣123萬元)。她說:「這條路很難走,但我仍是一位母親。」她計畫今夏入住療養機構,在無藥物協助下,啟動VSED程序。根據英國「善終協會」說明,該過程平均需10至14天,雖非無痛,但合法並可由醫護人員協助減緩不適。艾瑪強調,這並非輕率決定,而是她身為母親最後一次主動選擇,「我不希望孩子看見我因窒息或呼吸衰竭驟然離世,想給他們一個可預期、溫柔且平靜的告別」。艾瑪也積極支持英國國會推動的「協助死亡法案」,盼未來病患能有更多選擇權,「MND正在奪走我的生命,但我希望擁有決定『如何告別』的權利。」談到兩名青少年子女,她眼中盡是不捨與驕傲:「他們承受了太多本不該承受的重量。若我能替他們減少哪怕一分痛苦,那就是我最後能做的母職。」她接著表示:「我知道他們終將走出傷痛,但我希望他們記得,我不是在逃避死亡,而是選擇了面對它,並以愛的方式結束這段旅程。」為避免孩子承受目睹母親痛苦病逝的創傷,艾瑪選擇安寧告別。(圖/翻攝自X)

大規模空襲基輔釀9死33傷!烏軍證實:俄已在蘇梅州建立緩衝區
俄羅斯23日凌晨對基輔發動大規模飛彈與無人機襲擊,造成至少9人死亡、33人受傷(含4名兒童),住宅區、醫院及運動基礎設施等多處遭擊中。據《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記者描述,自凌晨1時起連續3.5小時內,爆炸聲與自殺式無人機呼嘯聲不絕於耳,其中彈道飛彈造成的巨響尤為劇烈。舍甫琴基夫斯基區(Shevchenkivskyi district)1棟5層樓建築遭彈道飛彈直接命中部分坍塌,成為受創最嚴重區域。學生謝里諾娃(Veronika Sherinova)居住於鄰近建築,她回憶道:「被擊中的樓裡住著我多數同學與朋友。」當她與母親趕赴現場時,目睹倖存者「僅著內衣、滿身鮮血」逃出,「那場景令人窒息」。飛彈精準摧毀中高樓層,謝里諾娃認識的一戶家庭中的父母與祖父當場喪生,僅留1名青少年兒子倖存,「那男孩完全呆滯,無法理解發生何事,」她含淚補充,另2位朋友事發後立即搭車離境。33歲居民曼庫塔(Valeriy Mankuta)則描述飛彈命中後「在磚塊與塵土中醒來」的恐怖經歷;馬沙夫斯卡(Natalia Marshavska)則回憶無人機爆炸將她「震飛並粉碎所有窗戶」。15歲少年圖爾科(Roman Turko)的叔叔則因在邊防部隊服役逃過一劫,「他的公寓從陽台到牆體已全數消失。」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State Emergency Service of Ukraine)發言人沃多拉哈(Svitlana Vodolaha)指出,救援初期資訊嚴重低估傷亡規模,最終從瓦礫中救出10人(含2童與1孕婦)。現場證據顯示俄軍可能使用國際禁用的集束彈藥,建築牆面散布與6月17日襲擊相似的彈孔。沃多拉哈坦言:「攻擊範圍與強度持續擴大,今晨我們同時在15個地點作業。」基輔州其他地區亦傳傷亡,白采爾克瓦(Bila Tserkva)1名婦女死亡,布查(Bucha)等地多人受傷。烏空軍統計俄軍共發射368件武器,包括352架攻擊無人機、11枚伊斯坎德爾-M/KN-23(Iskander-M/KN-23)彈道飛彈與5枚伊斯坎德爾-K(Iskander-K)巡航飛彈,其中354件遭攔截。碎片波及25處地點,達爾尼茨基(Darnytskyi)、波迪爾斯基(Podilskyi)等5行政區受創,索洛米揚斯基區更爆發800平方米辦公樓大火。對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譴責俄軍「精確鎖定民用設施」,特別點名伊朗「見證者」(Shahed)無人機攻擊白采爾克瓦當地醫院導致1人死亡,並警告俄羅斯、伊朗與朝鮮形成的「殺手聯盟」正威脅全球安全。此波攻勢前數日,基輔才遭開戰以來最猛烈空襲(28死134傷)。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警告,俄軍試圖在烏東全線推進,同時於蘇梅州(Sumy Oblast)建立緩衝區。在當前戰況膠著的同時,烏克蘭的外交進展仍持續停滯,上週G7峰會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會面因中東危機臨時取消。烏克蘭領導人將轉赴荷蘭參與北約峰會,持續爭取國際支持。

大馬男子心臟病猝死 倒地時手臂「壓住3個月大寶寶」致父子雙亡
馬來西亞傳出不幸消息,一名35歲男子在家中抱著3個月大的兒子散步時,疑似因心臟病發作倒地不起。不幸的是,男子的手臂正好壓在寶寶身上,因此當男子的妻子回到家中,看見丈夫不僅已經暴斃,3個月大的寶寶也已經因窒息而死。據馬國媒體《中國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麻六甲的都永村(KAMPONG DUYONG)漢都亞井附近一戶住家。今(19)日上午,35歲男子諾魯阿芬迪在家中抱著3個月大的兒子散步時,疑似因心臟病發倒地不起,而他懷中的寶寶諾丹尼爾不幸被父親手臂壓住。當諾魯阿芬迪的妻子阿祖拉阿都馬力返家時,看到丈夫與寶寶都倒在地上,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立刻報警求助。「我當時嚇壞了,因為現場沒有任何傷痕或血跡,根本無法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只好趕緊報警求助。」任職於馬六甲歷史城市政廳(Majlis Bandaraya Melaka Bersejarah,MBMB)的阿祖拉阿都馬力告訴媒體。當地消防局發言人指出,在事發當下,因為擔心可能涉及瓦斯洩露,消防局對現場進行了安全檢查,不過事後確認死者死因為突發性心臟病,現場也未發現氣體洩漏狀況,因此將事件交由警方進行後續調查。據了解,諾魯阿芬迪與妻子、3名孩子共同組成5口之家,他在自家門口開了一間小型修車廠,事發時只有父子兩人在家。妻子阿祖拉阿都馬力剛請完3個月的產假,今天是她回到崗位上班的第一天,因為打電話回家提醒丈夫帶著寶寶去接種疫苗,卻始終無人接聽,擔心之下返家,才發現丈夫與寶寶已經雙雙出事。諾魯阿芬迪的妹妹則指出,哥哥在出事前一晚曾經抱怨過胸口疼痛,雖然嫂嫂曾經提議帶他去看醫生,但是哥哥因為身材魁梧,身體又健壯,因此拒絕了嫂嫂的建議,誰知第二天就發生不幸。

馬國女大生遇害陳柏諺逃死! 最高法院判18年10月定讞
2022年10月13日,男子陳柏諺於新北鶯歌租屋處掐死馬來西亞籍蔡姓女大生案,歷經多次審判後,最終判決結果引發社會關注,死者家屬強烈要求判處陳柏諺死刑,但歷審法院均判處無期徒刑,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認定陳男符合自首減刑要件,將刑期改判為有期徒刑18年10個月,檢察官對此提出上訴,但最高法院駁回,維持原判。據了解,陳柏諺於案發當日上午10時,在蔡女租屋處因金錢糾紛起爭執,要求蔡女返還先前匯入她帳戶的9萬9999元部分款項遭拒,情緒激動下,陳男以雙手掐頸方式勒斃蔡女,並用粉色玩偶遮掩蔡女臉部,致其窒息死亡,隨後陳男返回鶯歌租屋處,撥打電話給其父,並向警方自首坦承犯行。法院審理指出,陳男的行為屬於故意殺人罪,但並非預謀殺人,且未施以凌虐手段,犯罪情節未達最嚴重程度,依憲法法庭判決標準,考量其自首態度及其他量刑因素,判處18年10月有期徒刑,符合法律規定,無違背公平正義。死者家屬對此判決表示不滿,強烈呼籲法官重判以彰顯正義,但最高法院認為檢察官提出的上訴理由屬於原審裁量範圍,無法作為第三審合法上訴理由,最終駁回檢方上訴請求,判決確定。

掐死馬來西亞女大生 兇嫌陳柏諺逃死「1原因減刑」判18年10月
男子陳柏諺2022年掐死馬來西亞籍蔡姓女大生,死者家屬請求判處死刑,歷審都判處無期徒刑,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認定陳符合自首減刑要件,改判決18年10月,檢提上訴,最高法院認為,檢察官上訴意旨,泛稱陳不應依自首規定減輕其刑,並主張應對被告科處極刑,是對原審量刑職權之適法行使,尚非合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駁回確定。最高法院認為,原判決對於陳所犯故意殺人罪,依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意旨揭示之準則,審酌其因金錢糾紛而為本件殺人犯行,並非預謀事前計畫犯案,亦未見有使用凌虐手段增添被害人所承受之痛苦,尚難評價為犯罪情節最嚴重之情形,且被告所犯殺人罪,依自首規定減輕其刑後之處斷刑範圍內,已無從科處極刑,經逐一審酌被告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相關事項,及其對被害人家屬已造成重大且無可回復之損害,兼衡其家庭支持狀況、對感情挫折調適能力不佳、易歸責他人等有利、不利之更生因素等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18年10月(無期徒刑減輕者,為20年以下15年以上有期徒刑)。核其量刑,客觀上並無明顯違反罪刑相當與公平正義之情形,難認有裁量權濫用之違法情形。陳柏諺在2022年10月13日上午10點,在蔡女的租屋處,因故向蔡女要求返還之前轉入她帳戶9萬9999元中之部分款項,遭蔡拒絕,他因而情緒激動,心生怨懟,先以右手用力掐扼蔡頸部,左手並拿起床邊之粉色玩偶遮掩蔡臉部、眼睛處,右手持續施力直至蔡窒息死亡。陳男後回到自己之鶯歌租屋處,並先後撥打電話及傳簡訊予其父,陳的父母與派出所巡邏員警於當天下午4時許前往陳柏諺租屋處,詢問發生何事,陳脫口說出「我殺人了」等語,並告知員警有掐死蔡女而自首願受法院裁判。

茶人茶事╱無垢大師陳念舟 金銀壺驚艷兩岸
顧不得即將在高雄、台中及台北「國家劇院」的演出,身兼「無垢」舞蹈劇場團長的金銀壺大師陳念舟依然抽空來訪,還帶來了三件新作,包括「珊瑚」及「三星堆」兩款單柄壺及一把燒水壺「盤古」。陳念舟說「珊瑚」靈感源自野柳珊瑚礁,那曾經滄海又為桑田的過往,載負了太多的傳奇,因此以鍛錘的工藝將珊瑚礁表現於壺體:橘皮質感的肌理,加上寶石割切鍛痕的珊瑚礁表面,呈現出台灣海洋的豐富意象,無論金瓜或團花型制,逐一鍛敲出的一個個大小不一、蘑菇狀或蜂窩狀的凹洞或紋飾,層次卻出奇地清晰,更像一層層透明的珊瑚在壺面怒放,讓人在品茶的瞬間感受台灣風采,比較起日本銀壺引以為傲的乳釘玉霰,顯然更令人動容。陳念舟以三星堆圖騰「黃金面具」作為銀壺注泉口。(圖╱吳德亮攝)而作為古蜀文明的第一高峰,距今3,700餘年的三星堆文化,陳念舟特別表現在股掌可握的壺器上,並在史料中找尋最有眼緣的圖騰「黃金面具」,再用八方面相創造注泉口,注入當代的美學概念。特別取來今春木柵正欉鐵觀音試茶,以沸水注入「珊瑚」單柄銀壺,透過銀壺的浸潤,蘭花香頓時幽幽然撲鼻而來,入喉後官韻更加清晰。再以「盤古」燒水壺注水於「三星堆」注泉口,沖泡1960年代的「吉.包種茶」,透過舌尖傳遞的那一股老韻風華,瞬間直抵腦門,喚醒連日來油膩滿覆的味蕾,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置茶後注水無須開蓋的金「珊瑚」注泉壺與銀「珊瑚」。(圖╱吳德亮攝)陳念舟以「盤古」燒水壺將水注入壺蓋開口的「三星堆注泉壺」內。(圖╱吳德亮攝)近年在兩岸被炒得漫天價響的銀壺,幾乎全來自日本,無論新品或江戶時期傳承至今300多年間,所留下的許多質地細膩、造型優雅的精品,都成了藏家競相蒐羅的目標。而值得國人驕傲的是,陳念舟全然台灣風、中華情的金壺或銀壺,不僅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為他贏得「兩岸金銀壺第一人」的封號,價格也不遑多讓。無論霧光或拋光,壺面忠實反射內斂的貴氣,並以近乎矜持的質感,含蓄地表達禪定的意境。陳念舟創作的瀹茶銀壺或金壺多為單柄,也就是兩岸茶人習慣稱呼的「側把」,材質則全為紅花梨木、黑檀木、紫檀木、蘭心木等昂貴木材,近年還加上十數道的大漆更添繽紛。而彷彿閃爍著鑽石般眼睛的壺鈕,細數之下,也有或紅或黑或橙的雞油黃瑪瑙,或青金石、冰種白玉髓等五、六種之多,顯然光是配件的選擇,就費了相當大的考究與功夫。不過特別引起我注意的,卻是沒有壺鈕與壺蓋,壺身上方開了個方形缺口的「注泉壺」,置茶與注水皆無須開蓋,司茶人恐怕要更加小心,才不致將水外露而燙傷吧?陳念舟卻一臉嚴肅地表示:為避免茶人因掀蓋注水而導致茶香溢散,除了增添注水的樂趣;由於必須全神貫注瞄準注泉,也是對茶人心性的修練。例如他以9999純金另外鍛造的注泉金壺「珊瑚」,讓金離子造就更優良的水質,使得茶湯更為甜美。而就單柄來說:除了講究木質、優美的弧線造型與繽紛的表面等,最重要的是利用槓桿原理所呈現的「平衡感」,因此即便「金珊瑚」壺僅黃金即重達15台兩,手持不僅沒有沈甸甸的感覺,舉壺時也不會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人體工學具足矣。陳念舟為龍年創作的燒水銀壺與單柄鑲金戴銀的瀹茶壺。(圖╱吳德亮攝)此外,去年陳念舟還特別為金龍年創作「龍」為主角的金銀壺:包括「亢龍有悔」燒水銀壺,以及「方圓龍形」單柄鑲金戴銀的瀹茶壺,讓喜愛龍的兩岸收藏家都趨之若鶩。除了造形設計的獨特風格,陳念舟創作茶器最大的特色,就在他結構嚴謹、美得令人窒息的提梁:以黑檀、花梨木積成材形塑如意或祥雲型制,再取木小圓角層層相疊構成,不僅與日本銀壺編織籐皮隔熱全然迥異,也為整把銀壺劃上完美句點。陳念舟銀壺的提樑以積成材曲木相疊為如意或祥雲造型。(圖╱吳德亮攝)造型源於北京珍果「蓋柿」的如意壺。(圖╱吳德亮攝)「無垢」在佛語意為「淨白無玷」,也是陳念舟與「無垢茶活」至真至美的藝術追求。自稱「無垢茶人」的陳念舟,不僅是一位宣導回歸生活、貼近人性的茶文化器物研究設計家,也是台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無垢舞蹈劇場」的團長,舞蹈名家的愛妻林麗珍則擔任藝術總監。舞團從台灣本土素材出發,卻不受限於本土;而前衛的視覺風格、沉緩細緻的獨特美學,更為各界所稱道。陳念舟、林麗珍伉儷以「無垢舞團」的茶舞人演繹銀壺茶席。(圖╱吳德亮攝)

親情疏離下的遺產悲歌:從中山美穗事件反思家庭連結、法律繼承與預先規劃
去年(2024年)12月,日本知名女演員兼歌手中山美穗驟然離世,於浴室意外溺斃,享年54歲,消息震驚演藝圈與無數粉絲。這位曾在舞台上光芒萬丈的巨星,其猝然離世不僅令人惋惜,更牽引出一段層層疊疊、令人鼻酸的家庭故事,以及關於遺產繼承與預先規劃的深刻反思。中山美穗與作家前夫辻仁成於2014年離婚後,當時年幼的獨子便隨父親定居法國,與母親中山美穗之間,橫亙了長達十年的疏離,幾乎斷了聯繫。儘管在母親的葬禮上,這位現年21歲的長子千里迢迢從法國趕回日本,送了母親最後一程,完成了所謂的「最後一面」。然而,近半年後,他做出了震驚日本社會的決定——正式拋棄母親據估可能高達20億日圓的鉅額遺產。金錢無法填補的,是心的距離這個決定,在旁人看來或許難以理解,甚至帶著一絲惋惜。但沉澱半年後的抉擇,恐怕並非一時的冷漠賭氣,而更像是一種沉重且無聲的告別。但更令人感嘆的是「金錢無法填補的,是心的距離」。遺產,本應是愛與責任的延續,是親情跨越生死的傳承。但當親情早已在歲月、距離與可能的誤解中消磨殆盡,再龐大的金額,也可能只是一串冰冷而無關痛癢的數字。對於中山美穗的兒子來說,這十年未曾聯繫的漫長沉默,意味著在成長中最需要母愛的歲月裡,缺席的或許不是物質,而是母親溫暖的擁抱、日常的對話與無條件的理解。因此,放棄遺產,或許對他而言,不是拒絕一筆財富,而是正式與這段未能靠近的母子關係,劃下一個句點。遺產的流向:日本與台灣法律的相似之處中山美穗長子拋棄繼承權後,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其遺產依法將由她的母親繼承。這一法律規定,和我們台灣也一樣。依據我國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其法定順序為: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孫子女)。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因此,在台灣的法律框架下,如果第一順位繼承人中各親等繼承人都拋棄繼承權時,則將與此次中山美穗事件在日本的情況相似,都是由第二順位繼承人,也就是被繼承人的父母遞補繼承。另一段疏離的親情:中山美穗與母親的決裂令人更感唏噓的是,即將繼承中山美穗遺產的母親,與中山美穗之間的關係,也早已形同決裂。據中山美穗生前著作《因為有一座溫柔的城市》及相關報導披露,她與妹妹中山忍從小與母親關係淡薄,母親在生下妹妹後離婚,姊妹倆曾被寄養在親戚與祖母家。中山美穗踏入演藝圈,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替母親蓋房子,甚至曾讓母親擔任其經紀公司代表並掌管收入。然而,這段關係在2002年中山美穗與辻仁成結婚並移居巴黎後逐漸惡化。當她發現公司資金短缺後,便自行接管財務,並於2012年關閉原公司,與妹妹共組新公司,自此與母親斷絕聯繫。據悉,中山美穗生前居住於朋友擁有的公寓,名下幾乎無不動產,遺產主要為珠寶、名錶、服飾以及她創作的音樂著作權(包括參與作詞的經典歌曲《世界中の誰よりきっと》)。這些每年仍能產生數百萬日圓收益的著作權,如今也將與她的其他遺物一同流向多年疏遠、甚至曾有金錢糾紛的母親手中。這對於仍在哀痛中、並在葬禮上擔任喪主的妹妹中山忍而言,無疑是另一場難以承受的現實。預立遺囑的重要性:讓愛與財產依照自己的意願傳承中山美穗的遺產最終流向與她關係疏遠的母親,而非一直陪伴在側、共同經歷風雨的妹妹中山忍,這其中固然有法律繼承順位的規定,但也突顯了「預立遺囑」的重要性。倘若中山美穗生前預立了合法有效的遺囑,便可能在遺囑中設定一旦兒子拋棄繼承,就可將除了特留分範圍之外的遺產全部遺贈給妹妹,或依其意願分配給其他想照顧的人。這個案例提醒著我們,尤其是在家庭關係複雜、或有特定屬意照顧對象的情況下,透過預立遺囑,能更清晰地表達個人意願,確保辛苦積累的財產,能真正遺留給自己想祝福的人,避免遺憾或未來不必要的紛爭。 民眾若有此需求,應及早尋求專業法律諮詢,了解遺囑的法定要件與規劃方式,為自己的人生劃下圓滿的句點,也為所愛之人提供更確切的保障。珍惜尚有時光,莫讓遺憾覆蓋親情中山美穗母女兩代之間複雜的親情糾葛,以及她與兒子間的疏離,都沉痛地提醒著所有家庭:親情並非理所當然,它如同需要悉心照料的植物,一旦缺乏灌溉、溝通與經營,即使血緣再親,也可能在誤解與沉默中逐漸枯萎,最終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親子之間,最可惜的往往不是爭吵,而是那份令人窒息的沉默,以及彼此不再願意靠近的心。人生短暫,世事無常,許多愛與關懷一旦錯過,便可能成為永恆的遺憾。與其在事後追悔「來不及」,不如把握每個「今天」。若心中尚存對家人的牽掛,請勇敢地跨出一步,一則訊息、一通電話,一句真誠的「你好嗎?」,都可能融化冰封,成為溫暖關係的轉捩點。真正的親情,應是超越血緣,用心去珍惜、呵護與努力維繫的溫暖連結——在我們都還「來得及」的時候。台灣遺囑協會每月固定舉辦公益講座,教大家如何正向面對,積極準備,無憾告別,出席者可獲贈遺囑精美套組一份。可上台灣遺囑協會官網登記報名。7月26日講座主題「無痛人生我選擇:預立自我醫療決定」講師:陳沛芸醫師(台大醫院社區及家庭醫學科醫師)。8月30日講座主題:預立遺囑圓滿人生,講師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律師。

恐怖!網美「喝水爆笑」嗆到險窒息 專家曝正確解法
馬來西亞一名網美日前與友人聚餐,不料在喝水的時候,因朋友說些玩笑話,讓她忍不住爆笑,導致水嗆進鼻子,無法呼吸半分鐘。起初友人以為她只是單純嗆到,直到發現她面色不對勁,一旁友人趕緊幫她挖喉嚨催吐、拍打背部,救回她一命。不過,衛福部指出,正確做法應是當事人繼續用力咳嗽,不應拍打背部,避免釀成二度傷害。馬來西亞女網紅babysukiyap在社群平台Instagram曝光一段監視器畫面,可見當時她在喝水,聽到朋友講了一句話,當場笑出來,「這個時候我還笑得出來,結果我閨蜜又補了一句『妳在笑什麼,有那麼好笑嗎?』聽了之後覺得更搞笑,笑得更用力,然後那個水就直接嗆進鼻子裡」,隨後開始不對勁,呼吸不到空氣。babysukiya透露,呼吸不到後,她就不知所措地站了起來,整個身體感到很辛苦、快要窒息,整個腦中都想著「我會不會就死在這裡?我不想死在這裡」。她說,當時她講不出話,隔壁女閨蜜見她狀況不對,趕緊幫忙拍背,但狀況仍未改善。babysukiya表示,男閨蜜接著也趕緊上前幫忙,將手指伸進她嘴裡挖喉嚨,試圖幫忙催吐,才讓她嘔出一口氣,開始舒服一點,慢慢能重新呼吸到空氣,「沒想到這麼可怕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她更直言這起事件,是透過友人拍背和催吐幫助自己撿回一命。不過實際查詢衛福部健保署官網,當病患嗆到仍有呼吸時,應鼓勵他咳嗽,避免拍打其背部,也不能給他喝水;若病患已無呼吸、咳嗽或聲音,但仍站立,請站在對方背後,雙手環抱,以雙手握拳方式,在肚臍與劍突處,猛然往後往上用力(即哈姆立克法),直到異物吐出或病患倒下。至於病患若已倒下,健保署表示,應使其仰臥,面對病人跨坐在其大腿位置,雙手握住在肚臍上方數公分,往頭部與背部方式推擠5次,用手指打開口腔,並用手指去勾,直到異物清除或有更好的急救人員接手。而挖喉嚨催吐部分,日本齒科衛生士協會的篠原弓月也表示不建議,「否則可能造成食道或喉嚨的二次傷害,甚至導致食道出血、破裂或吸入性肺炎」。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主管愛揪細節 下屬提問被洗臉、做事遭罵「很糟糕」:每天在想怎麼快樂
一名女子表示,自己最近剛進新公司不久,就發現主管過度挑剔細節,對方不僅執著於報告表格的字型、符號、格線,還要求每天提交書面與口頭報告、詳列來電內容、Email 收發紀錄,讓她直呼快要窒息。這名女子在Dcard以「主管微觀管理方式讓我窒息」為題發文表示,她自認該名主管的管理風格和她過往的遭遇完全不同,對方雖不關注工作目標與成果,卻對工作細節斤斤計較,連Email標題、內容、簽名檔和文字間距都會被一一檢視,不僅如此,她即便原本的行程皆已排定,對方仍要求她每天回報工作細項,不只要寫書面報告,還要逐項口頭報告聯絡對象、溝通內容與進度。原PO指出,主管還經常在她提問時反問「妳覺得呢?」但當她自己做判斷行事後又會被對方斥責「為什麼沒有先請教我」,主管甚至說她「很糟糕」。原PO更坦言,主管經常不給她明確指示,對方也會在回應問題時態度火爆,甚至覺得「浪費時間」,似乎一方面要求她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卻不給她任何決策空間,讓她陷入矛盾與挫敗。原PO最後感嘆,自己現在每天上班無論做什麼都提心吊膽、毫無自信,甚至開始習慣性上網搜尋「怎麼讓自己快樂」這類關鍵字。她也好奇發問,「我不知道這樣的情況算不算正常?是我抗壓性太低,還是大家也曾經遇過這樣的主管?該怎麼撐下去?」貼文引起網友熱議,大家紛紛建議「妳所待的是個有毒的環境,36計走為上策,之後妳就海闊天空」、「這個環境不適合妳,該授權的沒下放,無論做什麼都達不到他所謂的完美,他的完美只會一直往上調整,你的發展會被限制住」、「不曉得妳的職位是什麼?不太確定給妳的建議是否合適,但我自己會直接當面回覆主管我的想法,比如直接問他到底想怎樣?要放手讓我做就不要限制太多,要限制這麼多那責任就他自己扛別怪到我身上」、「如果愈工作愈覺得自己是很糟的人,就趕快換部門或是換主管」。也有人分享個人經驗,「我主管跟妳的一樣,我都當他更年期來」、「我遇過這樣子的主管,而且長時間下來,在這樣的主管作風底下做事會變得很憂鬱,沒辦法放開手腳發揮,並且會懷疑自己,就是屬於心理上的攻擊,而且一定會讓自己變得憂鬱」、「我也遇過,真的快逃,通常這種主管沒什麼能力,想要控制別人來建立自己的威信,怕妳表現比他好、會利用主管職權到處跟人說妳壞話、拉攏他人,發現跟我好的同事不相信他,還會反過來假裝跟我很好,超級噁心」。

為普發6000元勒死兄 母多次到庭為兒求情!最高法院這樣判
45歲男子陳皇村2023年不滿當時48歲胞兄1天內就花完政府普發的6000元現金,雙方發生口角,隨後以遛狗繩勒死哥哥後打電話向警方自首,陳母多次到庭替兒子求情,稱「已死了一個兒子,希望法院對於還活著的兒子能夠輕判」,最高法院考量陳男符合自首減刑要件,依殺人罪判刑13年10月定讞。陳皇村2023年4月3日9時30分,在新北市蘆洲區住處內,因與哥哥發生口角爭執,他手持遛狗繩,勒住對方之頸部,以此方式違反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對方因遭狗鍊勒頸造成窒息,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一審及二審認為,陳男符合刑法第62條自首之規定,減輕其刑,但他否認有殺人犯意,因細故對其患有中度身心障礙之長兄遂行本案手段凶殘之犯行,沒有科以最低法定刑仍嫌過重之情,無從依刑法第59條之規定,酌減其刑。歷審考量陳母到庭多次哭泣表示「我已死了一個兒子,希望法院對於還活著的兒子也就是被告能夠輕判。被告的兒子目前尚在就學,也在工讀,我有勸孫子說暑假結束後就不要再工作了,專心唸書,我會繼續工作供給孫子念到畢業等語。」,但陳男對被害人有家暴情形外,對於同住之其他家人也有家暴之情,不宜判處過輕之刑度,依殺人罪判刑13年10月,上訴後,最高法院駁回確定。

屏東海神宮3男溺斃身亡 溯溪殞命相驗結果曝光
屏東三地門鄉海神宮為當地溯溪秘境,11日下午卻傳出溺水意外釀成3死悲劇,死者為44歲郭男、44歲黃男及38歲林男,3名亡者相約從高雄出發戲水,不料卻發生憾事。檢察官今日會同法醫進行相驗,未發現明顯外傷,判定死因為溺水窒息,家屬對於死因無意見並將至親遺體帶回處理後事。據了解,郭男從事安全工程行業、黃男則在台電上班,兩人為高中同學,找上38歲林姓友人,相約從高雄前往海神宮戲水,卻不慎在溪中溺水。屏東縣消防局昨天下午3點23分接獲報案,4點35分救起3名溺水男性呈OHCA(到院前無呼吸心跳),緊急送至高樹鄉大新醫院搶救仍宣告不治。屏東消防局指出海神宮瀑布為人氣戲水景點,每到夏天便會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遊玩,溪水狀況看似平穩卻有多處暗流,2020年至今共發生4件溺水案件,造成6死1傷,足見戲水風險不可不慎。

台南平實造鎮案價格挑戰6字頭 國城洪平森:盼鬆綁信用管制
台南市東區平實營區公辦都更造鎮案於今(10)日下午舉行動土典禮,由台南市政府主導、國城建設執行,基地面積約8,683坪,預計興建12棟住宅大樓,其中1棟為回饋台南市府的社會住宅「宜居平實」,其餘11棟共計1,336戶由國城建設分回,預計今年7月推出銷售,市場預期開價上看6字頭。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動土儀式,強調平實營區地段優異,符合「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的房市鐵律。未來「宜居平實」社宅將興建共238戶,提供1房型、2房型及無障礙房型,每戶均配備基本家具與設備,包括床架、櫥櫃、窗簾、冷氣、熱水器與曬衣架,減輕租屋族首次入住的經濟負擔。社宅工程預計2028年底完工。國城建設總裁洪平森表示,創設40多年的國城建設,營運重點是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宜居住宅與產業園區。繼高雄「鳳山都更好」與「嘉義都更好」案後,平實營區案將成為國城第3個公辦都更代表作。未來平實重劃區內有捷運、轉運站及南紡購物中心等建設,預期將成為台南新都心。台南「宜居平實」社會住宅238戶舉行動土典禮,台南市長黃偉哲、國土署、國產署等官員皆出席,另規劃11棟一般住宅,每坪預計站上6字頭。(圖/林榮芳攝)據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第一季台南市蛋黃區5大重劃區中,以平實重劃區新案每坪均價57.9萬元表現最為亮眼,年增4.9%,穩居區域房價領頭羊地位。國城建設特助洪士庭指出,國城平實營區案共12棟住宅,包括1棟社宅,國城分回11棟共1,336戶,整體工程預定5年後完工。第一階段預售預計今年7月展開,每坪售價將在開賣前最後一週才決定,將參考目前區域行情每坪59萬至68萬元,預估未來售價將上看6字頭。對於目前市況,洪平森認為,現在最大的變數是美國關稅戰,「如果真的弄到30%~40%,那麼台灣整個出口就窒息掉了!」在房市政策上,他不改大砲性格直言「央行管太多了!」,並喊話應該鬆綁前幾年已經簽訂預售屋買賣合約的第2、3戶限貸信用管制,「3年前規劃自己財務可以承受自備3成,現在一下子要自備5成,根本打亂了財務規劃跟人生規劃,對百姓會造成不可預期的風險,傷害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