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調查局
」 聯邦調查局 美國 FBI 川普 聯邦
加州亞裔富豪夫婦擁21名代理孕母子女 遭疑涉人口販運
美國南加州華人聚集的阿卡迪亞市(Arcadia),有一對年齡差距27歲的夫婦,因涉嫌兒童危害罪遭逮捕,並被懷疑經營以代理孕母為手段的大規模生育計畫,涉及至少21名兒童,其中17名年齡未滿3歲。根據《每日郵報》(DailyMail)等外媒引述阿卡迪亞警方說法,65歲的宣國軍(Guojun Xuan)與38歲的張思維(Silvia Zhang)今年5月在價值約410萬美元(約新台幣1.3億元)的豪宅內被捕。當時警方接獲報案,稱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頭部受重傷。進入屋內後,警方發現15名年齡介於2個月至13歲的兒童,另有6名兒童被轉移至其他住所。所有透過代理孕母出生的孩子已被加州兒童與家庭服務部門(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Family Services)接管。目前,宣國軍與張思維僅因涉及該名頭部受傷嬰兒的危險與疏忽遭起訴,尚未因涉嫌代理孕母計畫被正式控罪。此外,警方也對該對夫婦的保姆李春梅(Chunmei Li,56歲)發出逮捕令,因監視器畫面顯示,她曾對兒童進行「言語及身體虐待」。阿卡迪亞警方表示,雖然透過代理孕母擁有多名子女並不違法,但當局已展開調查,聯邦調查局(FBI)也已介入。另外,非營利組織「生物倫理與文化中心」執行長費爾(Kallie Fell)受訪指出,此事件雖不一定觸法,但「聞起來有販運嫌疑」,並批評美國代理孕母產業缺乏監管,「幾乎是無規可循的市場」。根據報導,其中一名代孕母親艾略特(Kayla Elliot)向媒體透露,她曾為這對夫婦生育一名孩子,並稱對方隱瞞已擁有多名子女。她表示:「這一切令人震驚、噁心,對心理造成巨大傷害。」目前,她正尋求奪回該名孩子的監護權。警方指出,夫婦倆透過合法程序取得子女監護權,但動機仍在調查中。費爾質疑:「為何一對夫婦要透過輔助生殖技術擁有如此多的孩子?這是否涉及更大的目的?」所有代理孕母所生子女已被加州兒童與家庭服務部門接管。(圖/翻攝自X)

MAGA內部質疑川普刻意隱瞞「艾普斯坦案」 他大罵支持者軟弱
美國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與聯邦調查局(FBI)上週決定不公開淫魔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及「蘿莉島事件」相關的檔案,引發極右保守派與川普基本盤內多位具影響力人士的強烈不滿與質疑。對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猛烈抨擊這些支持者,稱那些質疑政府調查透明度的選民是輕信的「軟弱者」。 據英國《衛報》的報導,美國司法部及FBI上週公開表示,1份先前被高度關注、據稱記載著艾普斯坦「客戶名單」(client list)的文件,其實從未存在。這一說法與川普的忠臣、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今年2月的論調相互矛盾,當時她曾表示,根據FBI內部消息來源透露,尚有數千頁未公開文件。她後來進一步透露,已接收到FBI交出的「一卡車」新證據,司法部正逐一審閱,且「客戶名單」就在她的辦公桌上。川普政府過去曾多次暗示將揭開「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神秘面紗,並承諾揭露艾普斯坦性犯罪案及「蘿莉島事件」中的完整真相。2月時,保守派意見領袖應邀進入白宮,獲得標示為《艾普斯坦檔案:第一階段》(The Epstein Files: Phase 1)的解密資料夾,但這些200多頁的內容大多已為公開資訊,並未帶來實質性的新證據。淫魔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圖/達志/美聯社)如今,這位美國總統正竭力應對其忠實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陣營內部的政治危機。該陣營懷疑川普政府刻意隱瞞艾普斯坦的犯罪細節,以保護與其往來的富豪精英階層,其中包括川普本人。 對此,川普於美東時間16日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指責自己的選民,落入了所謂的「激進左派」騙局,目的是為了抹黑他,「他們的新騙局就是我們稱之為『傑佛瑞·艾普斯坦騙局』的東西,而我過去的支持者卻完全相信了這套『胡說八道』。他們沒有汲取教訓,可能永遠也不會,即使在被瘋狂左派欺騙了整整8年之後。」川普在貼文中續稱:「讓這些軟弱的人繼續下去,替民主黨做事吧,甚至別想談論我們不可思議且史無前例的成功,因為我不再需要他們的支持了!」於是Truth Social上多名用戶也對川普的言論作出回應,呼籲他公開更多訊息。其中1則留言寫道:「總統先生,您正在失去最忠實的追隨者和聲音。」另1位則質疑:「您為什麼要保護戀童癖者?」前一天,川普才對記者表示,「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對傑佛瑞·艾普斯坦的案子感興趣。這東西相當無聊。雖然骯髒,但很無聊,我不明白為什麼它一直持續發酵。我認為只有非常糟糕的人,包括假新聞媒體,才會想讓這種事情繼續吵下去,」他補充。「但如果是可信的資訊,就讓他們公開吧。任何可信的東西,我都會說,讓他們公開。」艾普斯坦及「蘿莉島事件」是在川普支持者中流傳最廣的陰謀論之一,艾普斯坦於2019年在聯邦監管期間上吊自殺,然而陰謀論者質疑艾普斯坦是被權貴人士在獄中滅口的,以掩蓋這些富豪、政客及名流對未成年人的性犯罪,因此共和黨選民和部分政治人物正在持續敦促川普政府公開與此案相關的文件。

馬斯克是對的?美司法部不願公開蘿莉島名單 引發極右派陰謀論者不滿
美國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與聯邦調查局(FBI)近日深陷政治與輿論風暴。川普政府於本週稍早決定不公開淫魔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及「蘿莉島事件」相關的檔案,引發極右保守派與川普基本盤內多位具影響力人士的強烈不滿與質疑。據「1News」的報導,引發爭議的關鍵,在於美國司法部近日公開表示,1份先前被高度關注、據稱記載著艾普斯坦「客戶名單」(client list)的文件,其實從未存在。這一說法與川普的忠臣、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今年2月的論調相互矛盾,當時她曾表示這份名單就在她的辦公桌上等待審閱。司法部官方的說法曝光後引發眾怒,也激化了邦迪與FBI副局長邦吉諾(Dan Bongino)之間在白宮內部的激烈爭執。知情人士透露,2人在白宮的一場會談中關係幾乎決裂,而這場爭執的導火線之一,是1則由美媒「NewsNation」報導的新聞,內容指稱FBI早就想公開艾普斯坦的檔案,卻受到司法部的牽制。儘管邦迪、副司法部長布蘭奇(Todd Blanche)與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均出面否認此事,但報導中未提及邦吉諾的立場,更讓外界對FBI與司法部之間是否存在意見分歧產生諸多聯想。司法部長邦迪(左)、FBI副局長邦吉諾(右)。(圖/達志/美聯社)7日,司法部與FBI聯合發布1份2頁的聲明,宣布經過數月審查,政府未發現任何進一步公開資訊的必要性。聲明中強調,大量文件因法院命令而封存,以保護受害者的隱私,並指出即使艾普斯坦生前進入司法程序,其中也僅有極少部分資料會被公開。此外,司法部還公布了1段試圖證明艾普斯坦於獄中上吊自殺的監視器影像,然而該影像中有1分鐘畫面遺失,反而助長了陰謀論者對政府隱瞞真相的質疑。川普政府過去曾多次暗示將揭開「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神秘面紗,並承諾揭露艾普斯坦性犯罪案及「蘿莉島事件」中的完整真相。2月時,保守派意見領袖應邀進入白宮,獲得標示為《艾普斯坦檔案:第一階段》(The Epstein Files: Phase 1)的解密資料夾,但這些200多頁的內容大多已為公開資訊,並未帶來實質性的新證據。邦迪當時還宣稱,根據FBI內部消息來源透露,尚有數千頁未公開文件,她也已下令FBI提供完整檔案。她後來進一步表示,已接收到FBI交出的「一卡車」新證據,司法部正逐一審閱。然而,最終政府的結論卻是無需公開更多資料,這一決定令川普的極右派陰謀論支持者大失所望。極右派群體對政府無法揭露他們所相信的「深層政府黑幕」感到憤怒,且對司法部與FBI的領導層也開始產生不信任。據報導,與川普關係密切的極右行動者盧莫(Laura Loomer)在X平台上透露,邦吉諾已「認真考慮辭職」,並因此請假1天沉思未來去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原本在社群媒體上極為活躍的FBI副局長,自9日起便未再公開發言。在此爭議擴大之際,副司法部長布蘭奇出面滅火,他於11日在社群媒體X表示,自己與帕特爾與邦吉諾3人皆參與了備忘錄內容的撰寫與審核,強調FBI與司法部之間並無任何立場上的分歧。他寫道:「我們所有人都同意備忘錄的內容與結論。任何試圖暗示FBI與司法部高層在這份備忘錄的撰寫與發布上存有分歧,都是完全錯誤的。」白宮方面也試圖淡化這場內部風暴。白宮發言人費爾茲(Harrison Fields)在聲明中指出,川普總統領導下的團隊由一群「高度專業、經驗豐富的法律與治安專家」所組成,目標是保護美國人民、讓犯罪者受到制裁,並為受害者伸張正義。他強調,團隊內部運作「無縫且一致」,任何試圖製造分裂的行為都是「毫無根據」,且只會轉移大眾對政府實際成就的關注。

中國駭客涉「竊取美國新冠病毒研究」被逮 美司法部:受北京指使
美國當局於週二宣布,33歲中國公民徐澤偉(Xu Zewei)因涉嫌入侵多所美國大學電腦系統、竊取與COVID-19相關的研究資料,已於7月3日在義大利米蘭被捕,目前正等待引渡至美國受審。另一名共犯、44歲的中國籍男子張宇(Zhang Yu)仍在逃。根據德州南區聯邦法院公布的起訴書,徐澤偉與張宇被控在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間,針對從事新冠疫苗、治療與檢測研究的美國免疫學家與病毒學家發動網路攻擊。檢方指控,這起行動由中國國家安全部上海市國安局(SSSB)主導,並透過中國企業「上海派洛克網絡公司」(Powerock)執行。美國司法部表示,徐等人是「HAFNIUM」駭客組織成員,該組織透過入侵微軟Exchange伺服器等方式,成功對超過1萬2700家美國實體竊取敏感資料。受害機構包括兩所位於德州南區的大學及一家跨國律師事務所。起訴書中指出,駭客在侵入系統後植入「網頁殼」程式以便遠端控制,並搜尋包含「中方來源」、「MSS」、「香港」等敏感關鍵字。美國司法部國安助理檢察官艾森伯格(John A. Eisenberg)表示:「本案凸顯美國打擊國家資助網攻行為的決心與耐心。司法部會找到你們,並追究你們對威脅我們網路安全、損害我們人民和機構的責任。」德州南區檢察官甘傑(Nicholas Ganjei)則強調,這類駭客行為不僅竊取智慧財產,更是對美國科學與創新的直接威脅。聯邦調查局(FBI)指出,「HAFNIUM」駭客組織曾利用Microsoft Exchange的零時差漏洞,在全球發動大規模入侵。雖然微軟於2021年3月發出修補程式,但至同年4月仍有數百台美國電腦遭植入惡意程式。美國司法部指出,中國政府長期透過與之合作的企業與承包商,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間諜與資訊竊取行動,並利用商業化外包操作手法掩蓋官方參與痕跡。徐澤偉被控九項罪名,包括共謀電信詐欺、未經授權存取受保護電腦、意圖破壞電腦系統及嚴重身分盜竊。其中電信詐欺最高可判處20年徒刑,身分盜竊則可處2年徒刑。

《驚奇4超人》朱利安麥可馬洪癌逝 「末日博士」享年56歲
澳洲裔美國演員朱利安麥克馬洪(Julian McMahon)曾在美劇《整形春秋(Nip/Tuck)》中出演男主角,並以漫威英雄系列電影《驚奇4超人》飾演「末日博士」一角廣為人知。不料,朱利安4日驚傳病逝,享年56歲。根據美媒《CNN》報導指出,朱利安麥克馬洪的死訊,已由《整形春秋》官方臉書粉絲專頁證實,且其妻子凱莉麥克馬洪(Kelly McMahon)向媒體發聲透露,「我懷著敞開的心想與世人分享,我摯愛的丈夫朱利安麥克馬洪於本週平靜地離世,他是個勇敢對抗癌症的鬥士。」朱利安在《整形春秋》中與迪倫沃爾許(Dylan Walsh)共同主演,該片講述2位高端整形外科醫生的生活和工作。該系列在2003至2010年間連續播出了6季,並獲得了18項艾美獎提名,其中還獲得了最佳特殊化妝獎;更是美國有線電視新進電視劇中,獲得最高評價的作品。同時,朱利安在2005、2007年上映的《驚奇4超人》系列電影中,飾演標誌性反派「末日博士」維克多馮杜姆(Dr. Doom),其與潔西卡艾芭(Jessica Marie Alba)、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一同出演。朱利安的其他著名作品還包括美劇《聖女魔咒(Charmed)》、《聯邦調查局:通緝要犯》以及Netflix影集《The Residence》。

北韓盜用美國公民身分滲透百家美企竊取機密 司法部起訴6中國人2台灣人
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與聯邦調查局(FBI)於6月30日聯合宣布,針對北韓「IT工作人員詐騙計畫」進行大規模逮捕與起訴行動。這起行動曝光北韓政府透過大量IT人員,遠端滲透美國企業,以非法手段為平壤政權籌措資金,資金流向甚至涉及北韓武器研發。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根據調查,北韓工作人員冒用超過80位美國公民身份,成功受聘於超過100家美國公司,從事IT相關工作。這些遠端工作,讓北韓人得以在境外控制筆電並操作美國公司的內部系統,造成受害企業超過300萬美元的損失,其中包括法律訴訟費用、系統修復及營運中斷等間接成本。當中甚至有至少一名工作人員成功侵入喬治亞州一家區塊鏈公司系統,竊取約74萬美元的加密貨幣,另一案則涉及從加州國防承包商盜取敏感原始碼與《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資料。這項行動牽涉的並不僅限於北韓人士。美國公民王振興(Zhenxing “Danny” Wang)與王柯佳(Kejia Wang)也遭起訴。目前王振興已於紐澤西州被捕,王柯佳則仍在逃。起訴書中指出,這2人與另外4名未具名美國協助者成立空殼公司、網站及金融帳戶,為北韓人偽裝成具備美國身分的求職者創造條件,並因此獲取近70萬美元報酬。這次的逮捕行動是同步對全美超過20個地點展開搜索,過程中查扣多台筆電與網路設備。這些被稱為「筆電農場」的地點,是北韓人透過遠端設備假裝在美工作的重要據點。單是2024年10月的行動中,就查獲超過70台筆電及遠端存取裝置;2025年6月又在14個州進行21次搜索,查獲約137台筆電。這場詐騙網絡不僅橫跨美國本土,當中也涉及來自中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台灣的協力者。起訴書中列名6名中國籍被告,黃靖彬(Jing Bin Huang)、周寶玉(Baoyu Zhou)、佟雨澤(Tong Yuze)、徐勇哲(Yongzhe Xu)、袁子優(Ziyou Yuan)與周震邦(Zhenbang Zhou),以及2名台灣人劉孟婷(Mengting Liu)與劉恩(Enchia Liu),他們均遭指控涉嫌協助資料掩護、金融洗錢等非法活動。FBI特別指出,有北韓人利用亞利桑那州一名女子住所作為筆電農場,該名女子已於2月認罪,目前面臨9年刑期。而在2021年至2024年間,整個集團共竊取約80名美國人身份,並讓北韓人進入多家財富500強企業。另一份起訴書則表示,北韓公民金光鎮(Kim Kwang Jin)、姜泰福(Kang Tae Bok)、鍾奉柱(Jong Pong Ju)與張南日(Chang Nam Il)等4人,涉嫌從亞特蘭大、塞爾維亞兩家公司竊取超過90萬美元加密貨幣,並利用Tornado Cash洗錢,更使用偽造的馬來西亞身份證提領資金。4人目前仍在逃。FBI反情報部門助理局長李瑟曼(Brett Leatherman)及羅扎夫斯基(Roman Rozhavsky)強調,北韓仍持續透過詐騙手段對美國企業發動攻勢,並不斷尋求繞過制裁的金融通道。美國執法單位則誓言持續打擊此類跨境犯罪,防止其成為資助北韓非法軍事活動的金流來源。

山區大火是槍手的陷阱 美國消防員莫名遇伏釀2死
美國愛達荷州北部的科達倫(Coeur d’Alene)地區於18日發生一起槍擊案,當地一場疑似遭縱火的森林火災現場成為埋伏點,2名消防救災人員遭槍殺,另有多名人員受傷,目前仍不清楚確切傷亡人數。根據《CNN》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在庫特尼郡(Kootenai County)坎菲爾德山自然區(Canfield Mountain Natural Area)一帶。當地警方接獲報案後前往火場救援,沒想到卻在現場遭遇猛烈槍擊,至少有一名槍手使用現代運動步槍對執法人員開火。警長諾里斯(Robert Norris)表示,警方無法確定槍手人數「可能是一人,也可能多達四人」,且子彈來自不同方向,執法單位已將此視為重大威脅並展開全面封鎖與反制。現場情勢一度失控,當局研判這場初期僅半英畝規模的野火,極可能是有預謀的縱火,藉此引誘第一線人員進入埋伏區域。一名消防員向外界通報疑似有陷阱設置。報導中提到,槍手並未顯示出任何願意投降的意圖。諾里斯坦言「這場行動可能會持續數日,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會非常艱難。我希望我們的隊員能有清晰的射擊機會,排除這個威脅。」諾里斯也表示,嫌犯持有的是高殺傷力的現代步槍,對現場人員造成嚴重威脅。目前包括聯邦調查局(FBI)在內的多個機構已趕往支援。FBI副局長邦吉諾(Dan Bongino)透過X平台表示,局方已提供戰術與作戰支援。庫特尼郡緊急管理單位則要求民眾就地避難,並呼籲他人勿靠近封鎖區域。愛達荷州州長李特爾(Brad Little)透過X發文強烈譴責這起攻擊,形容是對勇敢消防員的「可恥直接攻擊」,並呼籲州民為受害者與其家人祈禱「今天在北愛達荷,數名消防人員在面對火場時竟遭襲擊,我與特莉莎(Teresa)為此深感痛心。」報導中也提到,登山客與部分居民仍受困山區,當局尚未確定總共受傷人數,也未公布遇害人員身份。

如伊朗再次啟動核武計畫 川普警告將「毫無疑問」再次轟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7日再次對伊朗發出強硬警告,表示如果情報顯示伊朗重啟鈾濃縮計畫,並達到令人擔憂的程度時,川普將「毫無疑問」考慮再次發動空襲,打擊伊朗核設施。川普強調「當那些炸彈落下時,戰爭就結束了。」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雖然川普宣稱,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與福爾多(Fordow)這三座設施已被「徹底抹除」,但包括《POLITICO》、《CNN》與《紐約時報》等媒體引述情報來源指出,實際破壞程度有限,有跡象顯示部分高濃縮鈾已事先轉移,且離心機並未全數摧毀。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的初步評估,伊朗可於六個月內重建這些設施;《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歐洲政府收到的情報也指出,伊朗的高濃縮鈾存量基本未受重大影響。與此相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則稱伊朗核計畫「受到嚴重破壞」,指出需耗費數年才能恢復。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針對情報外洩表示強烈譴責,稱洩密者「極其不負責任」。川普同時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發文抨擊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指稱其宣稱在對以色列戰爭中獲勝是「明目張膽且愚蠢的謊言」,川普還強調「我完全知道他躲在哪裡,我不會讓以色列或美國武裝部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且最強大的軍隊,終結他的生命。」川普更自稱曾阻止以色列與美國暗殺哈米尼的計畫,並宣稱自己「拯救了他,讓他免於一場非常醜陋且不光彩的死亡」,但未獲伊朗感謝。川普補充表示「我希望伊朗的領導階層能明白,用蜂蜜往往比用醋更有效。和平!!!」。對此,哈米尼首次發表自以色列停火後的談話時,指責川普言過其實,並稱美軍空襲「什麼也沒達成」,是對伊朗堅持立場的「軟弱回應」。哈米尼批評川普誇大其辭,是出於自身政治需求。川普在本週北約(NATO)峰會上再次重申,若德黑蘭試圖重建其核子能力,美方將毫不猶豫再次行動。川普日前表示,美軍對伊朗三座核設施的打擊「非常成功」,稱濃縮鈾生產設施已被摧毀。根據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於26日在華盛頓五角大廈的記者會說法,美軍此次行動動用了超過125架軍機。赫格塞斯進一步表示,聯邦調查局(FBI)已針對情報洩漏展開調查。空襲行動之後,美國國內出現評估分歧,一方面白宮高層強調任務成功,另一方面有情報機構與媒體報導顯示行動效益有限。這樣的對立言論,進一步激化了外界對伊朗核子計畫真實狀況的關切。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也放話,宣稱有多個國家準備向伊朗提供核武,顯示地緣政治緊張升高。報導中提到,川普的態度仍極為強硬,對德黑蘭重建核計畫保持警戒,強調美國與以色列將保有空優與軍事壓制力。美方與以色列官員一致表示,先前對伊朗三大設施的攻擊造成重大損害,顯示川普政府不惜代價阻止伊朗發展核武的決心。

川普稱「摧毀伊朗核計畫」遭疑與外洩報告不符 白宮將限制國會情報共享
美國對伊朗核濃縮設施的空襲行動引發美國政壇激烈爭論,川普政府官員26日在國會進行機密簡報,但初步評估顯示,伊朗的核計畫可能僅短暫受阻,引發對川普政府誇大戰果的質疑。在與參議員的簡報結束後,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墨菲表示,川普聲稱美國「摧毀」伊朗核計畫的說法是「故意誤導」。相對地,共和黨籍的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則稱伊朗已遭「削弱」。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將軍在五角大廈召開簡報會,但未提供空襲損害的明確情報評估細節。赫格塞斯對外洩的國防情報局(DIA)初步評估表示不滿,批評媒體利用「未經證實的資訊」淡化美軍成果。他強調,美軍使用精確設計的掩體炸彈進行攻擊,目標為福爾多核設施的通風井與「任務區」。凱恩指出,損害評估主要依賴人工智慧建模,並稱「關鍵硬體已遭摧毀」。但該說法與DIA的初步報告出現落差。報告指出,福爾多、納坦茲與伊斯法罕的設施關鍵部位未被完全摧毀,預估伊朗核計畫僅會被延遲三至六個月。在評估外洩後,白宮計畫限制與國會共享的機密情報,特別是在CAPNET系統(國會機密資料共享平台)上的資訊發布量。此舉引發民主黨議員不滿。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批評道:「他們只想聽川普的話,而不是事實」。消息人士指出,白宮原定週二向國會簡報,但延至週四進行。簡報由國務卿馬爾科、CIA局長拉特克利夫、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及凱恩將軍主持。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未出席,引發外界關注。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對評估洩漏表達憤怒,懷疑洩密者可能來自國會,「我們正在調查真相,這是危險且荒謬的行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與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皆表示,政府將嚴查洩密來源,並強化保密措施。萊維特表示「我們希望確保機密情報不落入不負責任的人手中」。她強調,聯邦調查局已著手調查洩密是否來自國會或行政部門。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消息,伊朗約400公斤、濃度60%的濃縮鈾下落不明,引發國際擔憂。赫格塞斯則聲稱無情報顯示這些物資遭轉移。CIA局長拉特克利夫與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則聲稱掌握新情報,指出福爾多、納坦茲與伊斯法罕等設施遭受嚴重破壞,重建需耗時數年。然而《衛報》引述國防威脅降低局(DTRA)內部報告指出,即使使用14枚GBU-57掩體炸彈,也難以穿透設施深層核心,對核計畫的影響有限。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證實,美國正透過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與伊朗展開外交接觸,並持續推動亞伯拉罕協議擴大化。對於是否安排下週會談,萊維特表示目前無確切計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民主黨議員吉姆·海姆斯指出,爭論是否「摧毀」設施並非重點,真正關鍵在於伊朗是否已將鈾及離心機等關鍵材料轉移至秘密地點。他警告,若材料已被轉移,則此波轟炸「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效果」。

川普稱下週將有美伊會談「可能簽署協議」 德黑蘭:不會放棄核子計畫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積極表態,以伊衝突的停火協議持續生效的可能性正逐漸上升。川普對此也在北約峰會記者會上表示,雖然對重啟美伊核談判「興趣不大」,但確認2國官員將於下周接觸。與此同時,川普近日還嚴厲批評那些率先披露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初步情報評估結果的CNN記者,強調「這並非完整報告」,並聲稱國防情報局(DIA)的評估認為美方空襲造成的破壞「可能非常嚴重」,不滿媒體在報導中忽視了這項關鍵結論。這份情報報告似乎削弱了川普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宣稱的,美軍22日對伊朗福爾多(Fordo)、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核設施的空襲,已徹底「摧毀」伊朗核計劃的說法。對此,赫格塞斯在北約峰會上表示,正與聯邦調查局(FBI)就記者的披露和情報外洩爭議展開調查,強調這些評估僅供內部作戰損害分析使用。他批評CNN的報導意圖「扭曲事實以抹黑總統」,並稱該初步評估僅是「低可信度」的初步結論。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在接受Politico專訪時則堅稱,與美國空襲前相比,伊朗「距離擁有核武更遙遠了」。他描述襲擊造成「非常重大且實質性的破壞」,同時質疑外洩情報常被「刻意曲解」,認為洩密者往往懷有「使政府難堪或反對行動」的動機。而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評估則聲稱,美以聯合空襲「使伊朗核武研發能力倒退多年」,但未提供具體證據。與此同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脆弱停火進入第2天。川普在北約峰會記者會上表示,雖然對重啟談判「興趣不大」,但確認美伊官員將於下周接觸。川普聲稱雙方「可能簽署協議」,但隨即補充協議並非「必要」,僅重申要求伊朗放棄核計劃的核心立場。儘管伊朗尚未證實此消息,但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透露2國已透過直接與間接方式進行溝通。據悉,原定本月在阿曼(Oman)舉行的第6輪美伊談判因以色列襲擊而取消。至於如果伊朗選擇重建其核計劃,美國是否會再次發動襲擊的問題,川普回答:「當然」,並淡化了伊朗採取此類舉措的可能性,「我認為他們不會再這麼做了,我認為他們會拿走他們的石油,他們會擁有一些導彈,他們會有一些防禦措施。但我認為他們已經受夠了。我的意思是,他們剛剛經歷了地獄般的煎熬,我認為他們已經受夠了。他們最不想做的就是濃縮鈾。」然而,伊朗堅稱不會放棄核子計畫。伊朗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加速立法程序,擬中止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合作。議長卡利巴夫(Mohammad Bagher Qalibaf)譴責IAEA拒絕譴責美國22日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宣布將暫停合作直至核設施安全獲得保障,同時加速推進和平核計劃。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Esmail Baghaei)則證實美軍B-2轟炸機的轟炸造成核設施嚴重損害,但強調伊朗保有發展核能的權利。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對此呼籲伊朗盡快恢復核查,強調根據《不擴散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的義務,需重新評估高濃縮鈾庫存。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多次與伊朗總統裴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通話,期望德黑蘭重返談判桌。

布萊德彼特首談離婚低潮「被逼到雙膝跪地」 靠戒酒會重啟人生
好萊塢巨星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近來在接受podcast節目《扶手椅專家》訪問時,罕見打破沉默,談及與前妻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長達近十年的離婚風波,坦言那段時間幾乎把他「逼到膝蓋跪地」,也正是在這段低潮期,他選擇加入匿名戒酒會(AA),重新找回生活重心。布萊德彼特與裘莉在2016年宣布分手,兩人婚姻關係正式在2024年底劃下句點。這段期間,裘莉曾在法院文件中指控彼特有家暴行為,包括在一次飛往法國的航班上對她及其中一名孩子施暴,儘管彼特否認相關指控,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未對其提出指控,但事件持續影響兩人的關係與形象。布萊德彼特和安潔莉娜裘莉(左)去年離婚。(圖/美聯社/達志)在訪談中,布萊德彼特回憶:「那時候我幾乎跪了下來,整個人很敞開,別人建議什麼我就嘗試什麼。」他坦言自己「需要重啟」,更直白表示:「我需要他X的清醒一下。」他表示,戒酒會的開放與誠實讓他感到難得的釋放與支持,「它給了我一種允許,讓我可以踏出那一步,去看看會發生什麼事。而後來我真的開始熱愛這個過程。」不過,布萊德彼特也坦言自己過去曾在2019年的《紐約時報》訪問中分享這段經歷,結果遭到戒酒會成員提醒「這是匿名的」,他當時談到那段戒酒初期的經歷:「那是一個男性小組、是戒酒會,大家分享各自的經驗、缺點、錯誤、渴望與傷痛,還有很多幽默。我覺得這對我這個來自奧札克地區、習慣報喜不報憂的人來說,真的非常特別。」雖然他因分享而受到戒酒會內部的輕微指責,但布萊德彼特仍強調,這段經歷對他的改變與療癒深具意義,是他走過婚姻崩解與人生迷惘的關鍵一步。

台投資專家嗆川普「敢打伊朗,我切雞雞」 網湧入喊:敲碗等直播
美國總統川普於伊朗時間22日凌晨下令美軍空襲伊朗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三處關鍵核設施。川普隨後發表全國演說,宣稱「關鍵鈾濃縮設施已完全被摧毀」,並在自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警告,若伊朗進行任何報復行動,「將遭到遠比今晚更強力的回擊」。此次軍事行動震撼國際社會,也在台灣政經圈掀起話題,投資專家顧健晏日前在臉書立下驚人「flag」,揚言若川普真的對伊朗動武,他將「切雞雞」自證發言。不料空襲成真,顧健晏此前的貼文被網友挖出轉傳,瞬間引爆討論熱潮。顧健晏於1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如果川普敢打伊朗,我切雞雞;如果川普不敢打伊朗,川普切雞雞。」並附上留言截圖顯示他已到川普粉專留言:「If Trump dares to attack Iran, I will cut off my penis. If Trump does not dare to attack Iran, Trump will cut off my penis.」更強調:「我是說真的,如果川普真的打伊朗,我直播表演切雞雞。」貼文曝光後網友湧入朝聖留言:「直播連結來一下」、「敲碗等直播」、「話別說太滿」等嘲諷語句不斷。知名粉專「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也轉貼表示:「又有新直播看了,FLAG不要亂立啊!」在國際局勢方面,伊朗官方對此次空襲反應激烈,國營媒體警告稱,「中東地區的每一名美國公民與軍事人員,均已成為攻擊目標。」伊朗強硬派議員哈米德拉塞伊(Hamid Rasaei)也強調,伊朗必須對美國的轟炸行動做出強力回應。針對核設施安全疑慮,伊朗國家核子安全系統中心發表聲明指出,三處核設施並未遭受放射性污染,周邊輻射探測數據正常,居民安全無虞。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證實,並無放射性物質外洩情況。美國國內則進入高度警戒狀態。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FBI)與各地執法單位密切監控可能的報復威脅。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透過社群平台表示:「我們將不懈努力,確保美國本土安全。」美伊緊張局勢再度升溫。自本月初以色列與伊朗爆發直接衝突以來,美方已持續強化白宮、五角大廈及以色列駐美大使館等敏感設施的防衛準備,應對可能升級的區域戰事。

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以色列宣布預防性考量 全面關閉領空
在美國對伊朗境內多座核設施發動空襲後,中東緊張局勢迅速升溫。以色列機場管理局宣布,已出於預防性考量全面關閉其領空;但港務局指出,通往埃及與約旦的陸路口岸目前仍維持開放狀態。美國空襲目標包含伊朗伊斯法罕、福爾多與納坦茲三處核設施。針對設施安全情況,伊朗國家核子安全系統中心發表聲明表示,襲擊後各地核設施並無遭到放射性污染,當地輻射探測器亦未偵測到任何放射性物質外洩,聲明強調「上述地區周邊居民不會面臨危險。」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確認,此次空襲與以往針對核設施的攻擊一樣,並未導致輻射外洩紀錄。隨著衝突升高,美國國內安全警戒亦迅速提升。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FBI)以及各級執法機構持續密切關注伊朗及其盟友對美國本土可能構成的報復性威脅。一位熟悉情勢協調的聯邦官員告訴CNN,各部門正在同步情報與監控行動。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於社交媒體上強調:「我們將不懈努力,確保美國本土安全。」紐約市與華盛頓特區警方已提高重要宗教與外交設施周邊的警力部署,並與聯邦機構密切合作。華盛頓特區警察局在聲明中表示,雖目前尚未偵測到具體威脅,但正採取措施保護居民、企業與觀光客安全。自本月初以色列與伊朗爆發直接衝突以來,美國政府已對白宮、五角大廈與以色列駐美大使館等敏感地點加強防衛。官員指出,這些行動屬標準防禦程序,為因應任何可能的升級情境。紐約市警察局亦指出,基於謹慎原則,已向宗教、文化與外交相關場所部署更多警力,並強調與聯邦夥伴的情報共享與合作持續進行中。隨著國際局勢不斷變化,全球正密切觀察伊朗可能的下一步行動,以及美國與盟友的應對策略。

宣稱被詐騙94.3萬元 德州警「電鋸切開」比特幣ATM取贓款
美國德州賈斯珀郡(Jasper County)警方近日展開一場罕見行動,一名警察直接動用電鋸,強行鋸開一台比特幣提款機,從中取回附近居民遭詐騙損失的31,900美元現金(折合新台幣約94.3萬元)。根據《decrypt》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源於一戶賈斯珀郡家庭向警方報案,表示遭遇詐騙,損失金額達到25,000美元。後續警方取得搜索令,前往一處位於鄉村道路旁的加油站,該地設有由比特幣Depot(Bitcoin Depot)營運的自助式加密貨幣提款機。透過網路流傳的照片可以看到,執法人員是使用電鋸直接切割比特幣ATM,現場火花四濺;後續也有圖片顯示數疊百元鈔票與證物袋,顯示警方已從機器內取回資金。(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賈斯珀郡警長哈瓦德(Chuck Havard)證實此次行動,但未透露是否為當局首次動用強制手段開啟比特幣提款機。哈瓦德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除非親自查證對方身分,千萬不要將個人資訊交給任何自稱政府機關或執法人員的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2024年報告指出,60歲以上的美國人在比特幣提款機詐騙案中通報損失總額高達1.07億美元。這些詐騙案件通常涉及冒充技術支援或政府人員,誘騙受害者在提款機上投入現金後轉換為加密貨幣。警方表示,他們將持續採取一切可能手段來保護當地居民。賈斯珀郡警長辦公室在臉書貼文中強調「當小偷、敗類與詐騙者試圖占我們人民便宜時,我們會迅速行動,無論代價多高。」比特幣Depot則對此案做出回應,強調公司具備合規人員、交易監控系統,以及完整的「認識你的客戶(KYC)」與反洗錢政策。根據該公司先前提供給股東的簡報,其在北美地區已於8,400個據點處理過總值達30億美元的交易。對於此次事件,比特幣Depot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定期與調查人員合作,釐清哪些情況下可以追回資金,通常涉及的是錢包服務商或交易所,而非提款機本體。」位於該提款機的加油站員工也表示,這台機器至少已在店內一年,且使用者不多。儘管警方已成功取回約32,000美元,當局仍在努力追蹤詐騙集團於網路上的活動足跡。面對警方特殊的行為,網路上留言可以說是十分兩極,有人讚賞警方「做事果斷」,也有人指出機器擁有者可能因這場行動而蒙受損失。

小心詐騙!FBI警告iPhone用戶 收到這類簡訊立刻刪除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近日向1.5億的iPhone用戶發出警告,直指數百萬名美國民眾可能會收到一則看似無害的詐騙簡訊,因此特別提醒民眾,近期有詐騙集團以不明號碼傳送簡訊,內容大多是通知某款項尚未繳納,民眾務必提高警覺,不要貿然點擊連結,以免個人資料或付款帳密被盜用。根據《紐約郵報》報導,《富比士》(Forbes)統計指出,近期詐騙集團針對iPhone和Android用戶發出的詐騙訊息,這個月已暴增超過700%以上。詐騙集團假冒各州車輛管理局(DMV)發出通知,誘騙民眾誤以為自己有未繳的罰款或通行費,並稱若不立即處理,將面臨吊銷駕照,甚至被判入獄。而該些假冒簡訊通常會附帶連結,並一步步教導收件者回覆訊息、打開連結。但事實上,這些連結會導向釣魚網站,試圖竊取個資,甚至可能遭植入惡意程式,讓惡意程式進入其設備獲取付款資料。FBI田納西州資深特別幹員帕爾默(David Palmer)提醒,一旦收到來自陌生號碼傳送的連結,切記不能輕易點擊,以免資料遭盜用。紐約州機動車管理局局則補充道,詐騙集團會向用戶發送大量簡訊,希望騙到毫無戒心的人交出個資,而機動車管理局絕不會發送簡訊索取敏感訊息。報導指出,目前已知接收到詐騙簡訊的地區包括:田納西州、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伊利諾伊州、德克薩斯州和及華盛頓特區等地。若民眾真的收到類似的可疑訊息,可至FBI網站的「網路犯罪投訴中心」提出檢舉報告。

洛杉磯騷亂恐擴大至全美!川普下令ICE加強取締民主黨城市
在美國洛杉磯等大城市因川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爆發騷亂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呼籲「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重點針對民主黨執政的城市展開驅逐行動,此舉恐加劇美國的內部混亂。川普於美東時間15日在其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發文寫道:「我們國家的ICE官員在執行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中展現了非凡的力量、決心和勇氣,也就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大規模驅逐行動。 ICE的勇敢男女同胞每天都遭受來自激進民主黨政客的暴力、騷擾甚至威脅,但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執行我們的使命。」洛杉磯等大城市因川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爆發騷亂。(圖/達志/美聯社)川普續稱:「為達成此目標,我們必須加強在美國最大城市的非法移民(Illegal Aliens)拘捕與驅逐行動,特別是洛杉磯、芝加哥和紐約這些棲居著數百萬非法移民的城市。」「我要讓英勇的ICE幹員知道,真正的美國人每天都在為你們喝采。美國人民希望我們的城市、學校和社區能擺脫非法移民犯罪、衝突與混亂,重獲安全與自由。正因如此,我已指示整個行政部門投入所有可用資源推動此行動,扭轉這股將昔日田園小鎮,變成第三世界反烏托邦場景的『大規模毀滅性移民潮』。」川普如此描述。川普還在文末向執法單位喊話:「致ICE、聯邦調查局(FBI)、緝毒局(DEA)、菸酒槍砲及爆炸物管理局(ATF)、五角大廈的愛國者組織以及國務院,我堅定不移地支持你們。現在,行動起來,完成任務!」川普發文前,ICE近幾週已加強執法行動,導致洛杉磯爆發反ICE及川普的示威遊行。然而,川普動用國民警衛隊與海軍陸戰隊的舉措,加劇了民眾與執法單位的緊張局勢。洛杉磯等大城市因川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爆發騷亂。(圖/達志/美聯社)12日,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布雷耶(Charles Breyer)的裁決曾短暫將國民警衛隊的指揮權歸還給民主黨籍的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同時阻止總統派遣軍隊。但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迅速中止了該裁決,允許聯邦軍事部署在案件審理期間持續進行。負責制定反移民政策的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表示,ICE官員計劃將每日逮捕目標提高至至少3000人。在川普任期首月,估計每日逮捕人數約650人。週末時分,川普還透露將對農場、餐廳和旅館業勞工的移民執法政策進行調整。他12日曾在真相社交發文指出:「我們偉大的農民,以及旅館和休閒產業的人們向我們反應,我們極其激進的移民政策正在奪走他們那些非常優秀、長期工作的工人,而這些工作幾乎是無法被取代的。在很多情況下,正是那些因為極其愚蠢的拜登邊境政策而進入我國的罪犯,正在從事這些工作。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農民,但也要把罪犯趕出美國。改變即將到來!」

美國議員遭槍殺!警方尋獲可疑車輛 警車改裝內藏武器、暗殺名單
美國明尼蘇達州本週末驚傳重大政治暴力事件,前州眾議會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與其丈夫馬克(Mark)在家中遭槍擊身亡;現任州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與妻子伊薇特(Yvette)則在另一處住宅中中彈重傷。當局目前正全力追緝57歲男性嫌犯博爾特(Vance Boelter),目前已發現與嫌疑人有關的車輛。綜合外媒報導,嫌犯博爾特疑似假扮警察行兇,駕駛改裝成警車的車輛,闖入兩處官員住所犯案。當局指出,他在霍特曼住宅外遭警方盤查時曾開槍對抗,後棄車逃逸,目前下落不明。聯邦調查局(FBI)已懸賞5萬美元(約新台幣149萬元),徵求與其落網與定罪相關之線索。當地警方週日封鎖明尼阿波利斯西南郊區錫布利郡(Sibley County)一處鄉間道路,發現一輛深色轎車,認為是嫌犯所用逃逸車輛。車內留有一頂淺褐色牛仔帽,疑與嫌犯照片所配飾品相符。現場散落遺物,警方並擴大搜索鄰近林地及民宅,居民則收到緊急通報,籲請上鎖門窗,避免外出。在這輛嫌犯偽裝的警車內,警方發現一份包含約70人名單的文件,當中列有州與聯邦層級政治人物、社區領袖、支持墮胎權的倡議者,以及醫療機構相關資料,顯示嫌犯可能鎖定多名政治與社會目標。根據知情官員透露,博爾特曾任政治任命官,與霍夫曼曾於同一勞工政策委員會任職,但不清楚兩人交情。他在犯案當日清晨曾向朋友傳訊道歉,稱「可能很快會死」,並寫道:「我要離開一段時間。可能很快就會死去,所以我只想讓你們知道,我愛你們,我希望事情沒有變成這樣…對此造成的所有麻煩,我深感抱歉。」週六凌晨2時許,警方接獲霍夫曼家中傳出槍聲報案,抵達現場後發現兩人身中數槍。警方隨即主動前往霍特曼住宅查察,卻遭遇穿著警服的嫌犯。雙方爆發交火,嫌犯隨後逃逸。霍夫曼與妻子經手術後仍在康復中,家屬表示情況穩定。而霍特曼之死引發各界深切哀悼。民主黨籍州長沃茲(Tim Walz)表示,她是「明州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議長」,不僅在立法上強化墮胎權保護,也曾領導議會重大行動。55歲的霍特曼自2017年起擔任州眾議會議長,並於2023年推動保障墮胎病患與提供醫療的法律。她與丈夫育有兩名成年子女。現年60歲的霍夫曼自2012年當選參議員,並擔任人力與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事件發生後,部分原訂於州議會前舉行的「No Kings」反川普示威活動已取消,但仍有數萬人集結悼念遇害者。警方亦在嫌犯車內發現大量「No Kings」傳單及多支AK樣式長槍,預估嫌犯仍攜帶手槍在逃。

美明尼蘇達州2議員遭槍殺! 男嫌犯案前曾傳簡訊給室友:我可能很快就會死
美國明尼蘇達州14日傳出一起槍擊案,民主黨前眾議院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和她的丈夫馬克(Mark)在家中遇難,而同樣是民主黨人的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及其妻伊薇特(Yvette)也在住所遭槍擊,因傷送醫治療中,目前警方已鎖定57歲嫌犯博爾特(Vance Boelter)。據悉,嫌犯曾在事前傳簡訊給室友說「我可能很快就會死」。根據《路透社》報導,警方正持續追捕嫌犯博爾特,有民眾曾目擊,博爾特頭戴淺色牛仔帽,身穿深色長袖襯衫或外套,手提深色包。聯邦調查局(FBI)也公開了博爾特的照片,同時懸賞最高5萬美元,徵求有助於逮捕該嫌疑人的更多線索。警方在14日對明尼亞波利斯北部一處住宅執行了搜查令,據傳博爾特每週都會住在那裡幾天,調查人員也拿走了他的一些物品。博爾特的室友卡爾森(David Carlson)透露,他和博爾特從小學4年級就認識,2人共同居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已有約1年的時間,但他最後一次見到對方是在13日晚間。卡爾森說,14日凌晨6點,也就是槍擊案發生前,他收到博爾特的簡訊,對方寫下「我很快就會死去,我愛你們」,而這讓他感到相當震驚,擔心對方會傷害自己,因此趕緊打電話報警,「博爾特竟然會做出這種事,真是難以置信」。他也感嘆,感覺自己被博爾特背叛了,並為受害者感到心碎,「他的家人不得不承受這一切」。明尼蘇達州刑事調查局(BCA)局長埃文斯(Drew Evans)表示,初步掌握到博爾特與參議員霍夫曼曾出席過同場公開會議,至於兩人之間的關係、是否認識仍待釐清。而州記錄則顯示,博爾特於2016年被任命為州長勞動力發展委員會成員,依據相關網站,該委員會「負責就明尼蘇達州的勞動力系統向州長提供建議」。報導指出,博爾特曾在社群媒體與公開資料中,表示自己是「基督教牧師」與「國際安全顧問」,他也曾於6年前發表貼文呼籲美國人投票,十分重視投票過程,「如果你相信祈禱,請為美國祈禱」。

敘利亞政權崩潰!傳美籍戰地記者曾遭下令處決 情報專家揭疑點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沙姆解放組織」(Tahrir al-Sham)於本月8日突襲首都大馬士革,推翻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長達50餘年的統治。根據消息,阿薩德及其親信家族已緊急逃往俄羅斯莫斯科尋求庇護,標誌著敘利亞長期高壓政權的瓦解。美國總統拜登當天針對敘利亞局勢發表談話時,再次提及2012年在敘利亞失蹤的美籍自由戰地記者奧斯汀泰斯(Austin Tice),強調美方將不遺餘力追查其下落。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亦宣布懸賞100萬美元,徵求與泰斯相關的線索。根據《BBC》調查揭露,曾任敘利亞共和國衛隊指揮官與全國國防軍(NDF)參謀長的少將巴薩姆哈桑(Bassam al-Hassan)透露,泰斯遭綁架並關押於大馬士革,最終疑似在阿薩德親自下令下遭處決。報導指出,哈桑係阿薩德最核心的親信,曾多次與美國執法與情報部門在黎巴嫩會面,甚至曾進入美國大使館。根據消息人士,哈桑向美方調查人員表示,自己曾試圖勸阻阿薩德下達殺害命令,但最終仍奉命行事,並提供泰斯遺體可能的藏匿地點。FBI與CIA正著手核實相關說法,計畫搜查指定區域。不過多名西方情報人員對阿薩德是否會直接下達此類命令表達質疑,認為他一向善於與敏感行動保持距離。據了解,奧斯汀泰斯於2012年8月在大馬士革郊區失蹤,當時年僅31歲。阿薩德曾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退役後成為自由記者,在遭綁前,正準備離開敘利亞。長年以來,敘利亞官方始終否認掌握泰斯行蹤,但BBC的調查顯示,這項否認純屬虛構。泰斯之母黛布拉(Debra Tice)多年來奔走各界,不斷呼籲政府全力營救兒子。她近日在BBC陪同下前往黎巴嫩,試圖與哈桑會面,卻未成功。她坦言懷疑哈桑向美國執法人員提供的證詞有「迎合調查方向」之嫌,並堅信兒子依然活著,「我是他的母親,我相信他還活著,他會自由地走回家。」一名前敘利亞國防軍成員也向BBC表示,奧斯汀泰斯的身份與背景讓他在外交談判中成為「極具價值的籌碼」。目前巴薩姆哈桑據信已逃至伊朗,並於當地接獲要求與美方會晤的通知。消息人士指出,哈桑會面前獲得不被拘留的保證。奧斯汀泰斯的案件持續牽動各屆美國政府關注,2024年12月總統拜登仍公開表示「我們相信他還活著」,並強調美方「仍有希望將他帶回家」。

美明尼蘇達州「2議員遭槍殺」!嫌犯偽裝成警察行凶在逃中 川普說話了
美國明尼蘇達州14日傳出該男子冒充警察,在一名民主黨州議員家中將其槍殺。州長沃爾茲(Tim Walz)稱這是一起「出於政治動機的暗殺」,當局表示,同一名嫌疑人還槍殺了另一名議員,造成2死2傷。民主黨前眾議院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和她的丈夫馬克(Mark)在布魯克林公園的家中遇難。同樣是民主黨人的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和他的妻子伊薇特(Yvette)在15公里外的錢普林住所同樣遭到槍擊,目前送醫治療中。綜合外媒報導,當局正在尋找嫌犯,他是57歲的博爾特(Vance Boelter),目前尚未被逮補。當局展示了一張週六拍攝的博爾特戴著棕褐色牛仔帽的照片,並呼籲公眾舉報目擊情況,「嫌疑人為白人男性,棕色頭髮,身穿黑色防彈衣、藍色襯衫和藍色褲子,可能冒充執法人員。」根據資料顯示,博爾特曾是政治任命官員,與霍夫曼在同一個州勞動力發展委員會任職,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熟悉彼此。錢普林警方稱,警方在凌晨2點後不久後,接獲霍夫曼家發生槍擊消息,發現這位議員和他的妻子伊薇特身中數槍。在查明受害者身分後,警方派警員前往霍特曼的家進行檢查,在案發現場發現了一輛疑似警車的車輛,門口還有一名扮成警官的男子,正準備離開房子。布魯克林公園警察局局長馬克布魯利說:「當警察與他對峙時,該嫌疑人立即向警察開槍,雙方發生交火,嫌疑人撤出家中,並逃跑了。」霍夫曼家的前門上有多處彈孔。總統川普在白宮聲明中表示,聯邦調查局將參與調查,並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正在全面調查此案,對於參與者將依法律程序嚴懲,「這種可怕的暴力行為在美國是絕對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