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瘦
」 過瘦 減肥 體重 瘦身 氣胸
方大同病逝/患氣胸頻繁入院 中醫營養師揭他2生活習慣:病怎麼養都沒進展
金曲歌王方大同近來鮮少出現在螢光幕,不料今(1日)傳出在美國病逝,享年41歲。據悉,方大同2010年曾因操勞過度,引發「爆肺」(氣胸)數度住院,近年出入醫院更為頻繁。對此,中醫營養師猜測,方大同早年操勞過度,又是完美主義者,加上長年茹素,連乳製品都盡量不喝,很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專攻中醫的營養師「紫蘇營養師」在臉書粉專發文,其實從方大同最近發行的單曲中,可以發現他的聲音有些沙啞,「氣胸的狀況看新聞,一直都無法改善,他會閉關應該跟氣胸有關係,只是氣胸是果,真正的的疾病不知道。但他的身材一直偏瘦,後期根本過瘦,所以有可能是原發型氣胸。」營養師提到,方大同早年操勞過度,又是完美主義者,不僅自己開公司,還寫過童書、童謠,加上長年茹素,就連乳製品都盡量不喝,而且他又是在美國養病,這一次的冬天特別冷,「美國的飲食文化,對素食者很傷,我上個月才破例線上諮詢某醫學中心的VIP,也是長年在美國居住,他更誇張…但涉及隱私我不細說病情,但也是茹素者。」「紫蘇營養師」指出,有關方大同的離開,其實從中醫辨證大概能推測得出來,只是大家無法接受,因為他只有41歲,「我不反對吃素,但要吃對食物,用對烹調方式,還要依據居住環境及氣候去應對調整。老話一句,沒有營養,病怎麼養都不會有進展,不管是否吃素!再來就是性格及工作步調的調整。」

爸爸樓梯間摔倒驟逝 柯智棠消失7年原因曝光
曾兩度入圍金曲歌王的柯智棠,暌違7年推出新專輯《My Nova》,他原本要在1月舉辦專場演出,但因父親驟逝而延期至3月9日,今(20日)受訪時提到爸爸因在樓梯間撞到頭而過世,「事發當下家人都不在,是鄰居發現的。」他坦言長大後跟爸爸關係比較疏遠,但畢竟還是家人,父子之間也沒有留下遺憾。相隔7年再次出輯,柯智棠表示消失這麼多年是因為寫不出中文專輯,原來他比較擅長用英文寫歌,笑說:「想繼續寫歌,但寫不出來,感覺我這個狀態會持續下去,不如去做其他事情。」最後公司決定讓他用英文創作,才寫出這張全英文專輯。柯智棠相隔7年推出新專輯。(圖/好多音樂提供)沒有發專輯的日子柯智棠原本想到澳洲打工度假,結果卻遇到疫情,不過在解禁後柯智棠還是到澳洲旅遊,問及有沒有發生有趣的事情?他表示不小心訂到太便宜的青年旅館,遇到許多流浪漢及毒蟲,還會在走廊上突然暴怒,更想開他的房門,讓他嚇到隔天直接換一間旅館。以前柯智棠也常當背包客到處旅遊,「原本都是在國外待一個多月,但那次待兩個禮拜就回來了,我躺在旅館床上,有點失去往下流浪的動力,很想回家躺著,不知道是不是疫情那幾年躺太久了,不然就是年紀到了。」柯智棠努力增胖到正常體重。(圖/好多音樂提供)此次推出專輯,柯智棠外型上有很大的改變,身高接近180公分的他,長年體重都維持在50公斤,還因過瘦而免役,苦笑說家中基因遺傳就是吃不胖,經紀人還補充曾為了讓他增胖,每天帶他去吃宵夜,但他還是一點都沒胖。不過這兩年柯智棠除了吃,還努力運動增肌,才慢慢變重,現在達到65公斤的正常體重。

王大陸涉逃兵!閃兵集團疑找槍手 醫揭騙免役代價:健康餘命少10年
主演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爆紅的男星王大陸,因涉嫌砸百萬「造假醫療證明」躲過兵役,昨(18日)遭檢警搜索拘提,經新北地檢署複訊後諭令15萬元交保。據悉,閃兵集團疑似聘僱有重度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代替役男配戴心率血壓計,以獲取「重度高血壓」的診斷證明。對此,醫師說話了。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分享看法,自己看了關於藝人閃兵的報導,得知其中一種方式是靠「槍手」,感覺這個槍手也太辛苦了,「要維持三天血壓都在180/110mmHg以上,這種通常是要在急診觀察,看要怎麼樣給藥並以防腦中風的,可以想像到那個體型和身體脆弱度,壽命都不知道剩幾年,有沒有可能帶病投保中」。姜冠宇指出,若非靠槍手,要用人為方式讓自己成為病態、內臟疾病或僵直性脊椎炎等是不可能的,最常見是刻意過重、過瘦和近視,「分享我自己很久以前看過超重體位,胖到像是好幾層舒芙蕾疊起來的人類,體重計踩上去,都擔心體重計有沒有事,當場被判定免疫,現場很多其他男生都發出羨慕的驚嘆,然後被護理師吐槽男生這樣有什麼好」。醫師強調,不管是人為方式或有真實先天病態帶來的免役判定,其實後遺症都很大,說不定健康餘命直接少10年,遑論只是為了逃避兵役就殘害自己的身體,真的非常不值得,「現在社會上半場都是辛苦的,都在比下半場人生誰過的好,刻意人為改變體位都會有內分泌疾病的風險,並且可能影響你一輩子的幸福,犧牲健康男人的幸福,那些實際都是從你個人損失上千萬、上億台幣的價值」。

感染流感咳不停!中國7歲男童咳出「巧克力腹肌」 醫師解釋:體脂太低
最近不僅是台灣在流行流感,中國當地也是如此。但中國陝西有一名7歲男童,也在這波疫情中得到流感,甚至因此咳嗽10日。沒想到,就因為這樣連日的咳嗽,讓男童單薄的身體,竟然活生生咳出8塊「巧克力腹肌」。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針對男童的現象,有醫學專家表示,咳嗽本身是一種生理反射,幫助清除呼吸道中的異物或分泌物,與腹肌的形成沒有直接關聯。但持續劇烈的咳嗽會刺激腹部肌肉頻繁收縮,尤其是對於肌肉纖維較細、體脂率低的兒童,可能使腹肌線條顯得格外突出。除此之外,也有健身教練表示,雖然咳嗽會讓肌肉緊張,但想要真正形成清晰的腹肌,需要有系統的健身訓練和飲食調控。而在照片中,明顯可以看到男童的身材單薄,明顯的八塊腹肌看起來是真的突兀。有專家提醒,家長應注重孩子的均衡飲食與充分營養,避免因過瘦而影響免疫力。此外,持續性咳嗽可能暗示呼吸道或其他系統的健康問題,應及時處理以防病情惡化。專家也提醒,咳嗽雖然是一種令人不適的症狀,但它同時也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透過咳嗽,可以將呼吸道中的異物和分泌物排出體外,從而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和清潔。但如果咳嗽持續不斷或伴隨其他症狀(如發燒、咳痰等),則可能是身體某種疾病的表現。此時就應該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的治療。此外,專家也提醒民眾,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營養攝取。雖然瘦小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顯現腹肌線條,但過度的體重減輕也可能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和營養不良等問題。

婦人腹脹、腹痛!檢查竟是「憂鬱症」惹禍 微電流刺激療法有效改善不適
55歲王太太曾因壓力大失眠而至診所就診,雖病況在使用安眠藥後有所改善,但久而久之也變得相當依賴安眠藥物,甚至需要吃到三級管制藥才能入睡。原本喜歡健行的她變得懶懶的,整天待在家中不愛動、也不愛吃,體型日益消瘦。直至3年前突然間歇性腹脹和腹痛至醫院掛急診,經消化內科檢查卻只有輕微發炎,於是會診精神醫學科進一步評估,才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憂鬱症復發合併安眠藥物依賴 調整藥物後恢復活力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陳威任說明,經過一系列評估及自律神經檢測,發現王太太有相當高機率是憂鬱症復發合併安眠藥物依賴,因此調整藥物並逐步減少安眠藥劑量。經過大約2個多月的調整,王太太已經沒有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後續再經過10個月的治療,終於將三級管制藥物也完全戒除,協助她恢復過去的活力。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 大幅改善焦慮症狀然而,這樣的治療持續1年後,王太太又面臨了新的挑戰:目前的用藥雖有助於改善狀況,卻導致食慾增加、體重上升,使原本過瘦的身形變得臃腫。為避免將藥物調整後,又促使焦慮症狀復發或其他副作用,陳威任醫師於今年初建議她嘗試「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S),再搭配簡化的藥物輔助,大約3週便大幅度改善焦慮症狀,其後2個月左右的治療期間,藉由CES搭配冥想正念的方式,焦慮症狀幾乎消失,專注度也顯著提升。CES副作用低 但非適用所有焦慮症患者陳威任醫師表示,醫學的進展很快,有越來越多針對身心的儀器檢測與治療都經臨床驗證有效,以CES為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超過35年,在台灣也是經衛福部核准之醫療器材,主要適應症除了焦慮、失眠外,還有慢性疼痛。其原理是使用微安培電流量,刺激使用者分泌調節安定神經的傳導物質,進而達到放鬆、減輕壓力,連帶改善生活品質,且跟藥物比起來,副作用極低。不過, CES並非適用所有具焦慮症狀的患者,像是戴心率節律器的患者及孕婦就不建議使用。找出失眠根本原因 擅自用藥恐害病情更嚴重陳威任醫師指出,像王太太這樣的例子是精神醫學科常見的門診日常,尤其年紀大的長輩有許多身體不舒服之抱怨,常常隱含著情緒症狀在其中,很容易發展成憂鬱症。另外,長輩容易聽信親友建議,或本身主觀認為「自己不是憂鬱症,只是失眠小問題而已」而自行調整藥物,結果安眠藥物越吃越重,效果卻越來越差,還可能伴隨記憶力衰退、走路不穩易跌倒等後遺症。他強調,安眠藥物不是不能用,而是需要合理的使用,以及找出失眠的根本原因,並有意識地配合醫師做藥物調減,才是長久之道。

媽媽失智「中風爸爸放任毒姑刁難」! 女兒悲嘆:母來生要好好愛自己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有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稱,母親跟父親家族一直都有嚴重的婆媳姑嫂問題,原因是她爸在從中作梗,而且就算母親承擔家計,為爸爸和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爸爸卻還是對媽媽極為苛刻,甚至還把家裡2人的養老金託給姑姑保管,目的就是不讓媽媽吃營養品和看病。如今2人都相繼離世,原PO也向天上的母親喊話,「請妳記得來生一定要好好愛自己,妳絕對值得更好的人。」有女網友昨(8日)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指出,她是一名女兒,母親跟父親家族一直都有嚴重的婆媳姑嫂問題,父母相繼在前幾個月去世,這陣子在辦理繼承,父親在10年前中風,母親在8年前失智,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是媽媽,父親中風後前兩年是媽媽照顧他。原PO透露,當時,媽媽想要請外籍看護。父親執意不肯請,「身為子女的我們願意照顧,他仍然只要母親照顧,直到媽媽失智狀況嚴重,我也翻臉說日子不能這樣過,他才妥協」,請了外籍看護之後,考量到安全所以裝了監視器,「我發現那個口中深愛媽媽的爸爸,常常趁我踏出家門不到十分鐘就帶著看護出門逛街,然後把我媽一個人丟在家裡,怎麼溝通都沒有用。」但家裡需要錢,原PO不能不出門工作,各種苦硬要她跟媽媽吃,「印象很深刻的是,失智中期不願意吃飯過瘦的媽媽,每天都會喝一罐安素補充營養,某次媽媽朋友送了活靈芝飲給她額外補充營養,結果隔天要給我媽喝時,我爸對我咆哮說2種只能挑1個喝,不然很浪費。」但原PO沒理睬爸爸,直接2種都開給媽媽喝,「我印象中,爸爸生病,媽媽就是各種最好的營養品跟自費藥花下去,後來媽媽住院,我在醫院顧媽媽,某天下午毒菇菇到家探望我爸,爸爸拿出了他的存摺給毒菇看,聲淚俱下哭窮說他全部身家只剩30萬。」「毒菇恨極了我媽,自然就開始各種找麻煩」,她爸甚至把兩老的養老金都交給姑姑管,但兩老是原PO在照顧,於是情況就演變成,「爸爸這邊需要開銷都盡量花,媽媽需要開銷都要去給毒菇審核,然後各種營養品的額度被各種刁難嫌浪費,所以媽媽這邊很多錢我都自掏腰包,因為我知道去好好談也沒用。」雖然原PO不理解爸爸在明知姑姑與母親有極大嫌隙,還有侵占奶奶遺產的前科之下,仍然把錢給姑姑管理的決定,「但我尊重他,養母親天經地義,直到前陣子爸爸先過世,媽媽一個月後也走了,辦理遺產繼承才發現原來爸爸有好多個帳戶,光是現金就近千萬,主要經濟來源的媽媽,存款不到百萬。」原PO此時瞬間懂了什麼,原來這麼多年以來的婆媳姑嫂問題是這樣來的,「看著那天監視器裡的你,自然的在毒菇面前裝委屈,私下對我們卻是各種咆哮,如果身為丈夫的你沒有一天到晚跟老家裝慘挑撥,媽媽不至於被老家這麼討厭。」「她把全部都給你,她的人是你的,賺的錢都花在你身上,她任勞任怨,把全部愛都給你。」原PO怒轟,爸爸卻這樣對她,連一罐別人送的靈芝飲都不願意讓她多喝,她也直呼,爸爸才是害媽媽過的那麼辛苦的兇手,「母親的喪禮,我直接放話拒絕老家任何人來惺惺作態,我媽被你們欺負虐待了一輩子,這一次,我要把自由還給她。」原PO悲嘆「她再也不用因為怕搶了你的前途而放棄管理職,她再也不用因為你任性,你想要這個、你想要那個,然後每天工作之餘還拖著我,做法拍做生意。她再也不是你某某人的附屬品,她再也不用陪笑忍耐你的家人不待見她的白眼,她不用隱藏自己的優秀只為怕搶你風采,她自由了,是你配不上她,高攀不起她,媽,下輩子不要再這樣任人欺負綁手綁腳了,請妳記得來生一定要好好愛自己,妳絕對值得更好的人。」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感嘆,「有感同身受的經歷,媽媽也是受害者,也已經離開了,也是好幾個年頭後才發現媽媽的委屈」、「媽媽自由了」、「軟土真的會被深掘,對白眼狼好,也是把你當塵埃」、「還好有你這個女兒心疼她,也值的了」、「還好你媽有你照顧,丈夫真是靠不住」、「媽媽生前辛苦了,不過她現在成仙了,去了極樂淨土享福了,再無病痛,我們做子女的就祝福媽媽。」

出國放狗狗「3週無人理」驟逝!動保處怒開罰1.5萬 飼主列入禁養黑名單
新北市動保處近期接獲永和區民眾通報,有屍體腐敗味飄散,現場察看發現死亡犬隻,發函請飼主到案說明,經查飼主著急出國、未給予飼犬妥善照顧,依違反《動物保護法》開罰1萬5000元罰鍰,並將行為人列為禁止飼養黑名單。動保處近期接獲民眾通報,當天與里長、派出所員警至案址頂樓加蓋處,赫見1隻繫有繩子的黃色混種犬隻倒臥於鐵籠旁邊,現場無提供飼料、水質不佳,飼養環境髒亂,犬隻身體明顯過度消瘦、口腔裡有蛆蠅出現,研判死亡多日。飼主兒子表示,犬隻是父親飼養,由於平時飼養於頂樓,故幾乎沒看過,也未受父親委託照顧,父母已出國多日,要3周才回國,透過通訊軟體告知父母親犬隻消息,母親表示可能是誤食老鼠藥導致死亡。飼主回國後至動保處說,應該是帶犬隻散步時,誤食路邊不明食物,當下有乾嘔現象,有讓犬隻灌水,希望能減緩犬隻身體不適狀況,但狀況仍不佳,在出國當早已近乎快無生命跡象,只剩微弱呼吸並喘氣,並不知道要找人協助處理犬隻大體,也從未帶至動物醫院診療過。獸醫師解剖判斷,犬隻已呈腐敗狀況,胃內滿是未消化食物,排除飼主故意餓死,但因飼養過瘦、犬隻身體不適,未帶其就醫。動保處認定,行為人未給予飼犬妥善照顧,依違反《動物保護法》,飼主對其管領動物,應提供妥善照顧,開罰1萬5000元罰鍰,並列為禁止飼養黑名單。

直擊謝金燕扛2大袋水果拜土地公 辣秀川字腹肌靠火爐烤肚子
49歲「電音女神」謝金燕今年參加陸綜《乘風2024》(簡稱浪姐5),身為第二高齡參賽者的她表現相當優異,除了一路挺進總決賽,更是首位站上乘風舞台的閩南語歌手。日前時報周刊CTWANT直擊到謝金燕在新北市新店區祭拜土地公,和經紀人特別準備了紙錢與兩大袋水果拜神,雖然當天正逢農曆初一且陰雨綿綿,不畏濕冷的謝金燕則打扮相當時尚,辣秀小蠻腰與川字腹肌。謝金燕的經紀人拎著金紙等祭拜用品準備上車。(圖/本刊攝影組)謝金燕和經紀人一同去祭拜土地公,上香祈福十分虔誠,但仍充滿時尚感。(圖/本刊攝影組)中午11點4分,本刊直擊謝金燕搭乘的白色7人座休旅車停在新北市新店區一家金香舖外,經紀人下車進入店內購買了金紙等祭拜用品,接著又到一家水果攤購買了2袋水果,採買完畢後,車子開到謝金燕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停下,謝金燕經紀人拿著剛剛採買的祭祀用品先行下車,一切準備好後,謝金燕立即下車參拜。過程中只見謝金燕雙手持香高舉對著天公爐祭拜,看來相當虔誠。兩人一起在金爐旁燒紙錢。(圖/本刊攝影組)不知是否瘦得太多,謝金燕頻拉寬鬆的褲頭。(圖/本刊攝影組)謝金燕突然拉起上衣,彷彿像在靠著爐火取暖,肚臍和川字腹肌也出來見客。(圖/本刊攝影組)中午12點21分,謝金燕和經紀人一同拿著紙錢到金爐旁焚燒,過程中謝金燕在金爐先整理起頭髮,不知是否因為過瘦,她不停地拉著寬鬆的褲頭、整理一下上衣,來來回回調整衣服和褲子數次,對於拜神時儀容整齊相當重視。但不知是否因為衣著有點單薄,謝金燕突然將上衣拉起,清楚秀出肚臍和川字腹肌,頗像是在將肚子對著爐口靠著爐火取暖,而她凍齡的臉蛋加上苗條緊緻的好身材,根本看不出是年滿49歲「姐姐」,身材保養得相當好。中午12點40分,祭拜完畢後,謝金燕和經紀人兩人收拾好供品後搭車離開。謝金燕和經紀人拜完土地公提著大包小包一起離開。(圖/本刊攝影組)在參加《乘風2024》經歷多場競賽時,雖讓更多人見證她謝金燕為事業拚盡全力的一面,但她日前曾被傳出留下「長沙最好再也不見」的話,經媒體報導後她罕見出現大動作否認此事,強調從未說過這些話,還在限動貼出報導,並用紅字圈出「儘管她坦言節目對她沒有什麼有效的助力」、「至於長沙最好再也不見」,撇清:「姐從未說過這些話,你們也太瞎,不要老覺得我好欺負。」更貼心發文表示「感謝姐寶們給姐的愛,長沙 我們下次再見囉!」相當寵粉。謝金燕今年參加陸綜《乘風2024》,一路挺進總決賽。(圖/翻攝自謝金燕IG)

輝達黃仁勳慶功宴辦在欣葉台菜 必吃經典菜色大盤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這幾天在台掀起一股旋風、所到之處都吸引眾多粉絲,昨晚(6日)他特地在知名餐廳「欣葉台菜」創始店舉辦公司慶功宴,全家人相偕出席,也讓大家忍不住好奇究竟「AI教父」都點哪些菜?雖然欣葉公關表示不便透露慶功宴菜單,但席上囊括多數欣葉經典菜色,到欣葉該點哪些人氣台菜,就讓記者來盤點!「香煎豬肝」口感滑嫩、香氣十足。(圖/欣葉提供)「正宗菜脯蛋」。(圖/欣葉提供)於1977年在台北市雙城街起家的「欣葉台菜」,是欣葉集團第一個品牌,為了呈現完整的台灣美食拼圖,由李秀英董事長邀請擅長做古早味點心的官茂寅師傅與北投酒家菜出身的陳渭南師傅,為餐廳打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台式美味,除了小吃、清粥小菜,還有許多充滿家庭風味的手路菜和酒家菜。例如欣葉必嘗的招牌煎豬肝、欣葉滷肉、菜脯蛋、紅蟳米糕、蔭豉蚵等,以及飯後不可少的杏仁豆腐與杏仁茶都十分經典,也彷彿看到這塊土地各時期飲食歷史的縮時攝影。必點菜色首推「香煎豬肝」與「正宗菜脯蛋」!台灣早期物資缺乏,豬內臟是當時重要的營養來源,台菜因而演變出許多內臟菜色。欣葉的煎豬肝是欣葉台菜料理總監陳渭南創作的菜品,除了選材講究,更注重刀工與火侯,需去除豬肝表面筋膜,切片厚薄適中,薄粉過油後與醬油、白胡椒、糖快速拌炒趁熱上桌。而不折不扣就是正圓形的「正宗菜脯蛋」,更是每個欣葉師傅都得學會的拿手菜色,得煎上幾百個菜脯蛋才能「爐火純青」!為了求得每天都一樣的品質,更設置專門烹製「菜脯蛋」的師傅。而菜脯蛋要做得好吃,必須蛋要新鮮、但菜脯卻要「陳」,而鹽分則要去得恰好,香味才夠,連剁工都要兼顧菜脯丁嚼起來的口感,像台語說的:「吃得到肉。」「欣葉招牌滷肉」(左上起順時針)、「古早味刈包」、「欣葉炒炊粉」、「紅蟳米糕」。(圖/欣葉提供)不容錯過的還有「欣葉招牌滷肉」,使用五花肉也就是豬的腹脇肉製作,其肥瘦相疊、層次分明,而且每塊肉都經過師傅逐一手工挑選並修除過肥過瘦的部位,才入鍋燉滷,最後切成約6×4公分方塊,因為切小了肉質會太乾澀,肉香也散不出來;另外源自台灣小吃的「古早味刈包」,作工細膩、厚實飽滿,裡頭就包著「欣葉招牌滷肉」,入口即化且毫不膩口,瘦肉軟嫩且醬香十足,搭配酸甜的手炒酸菜、花生粉、香菜等傳統配料,讓人回味無窮。婚宴必備的「紅蟳米糕」在欣葉會將糯米和帶殼的生紅蟳一起蒸,讓糯米飯完全吸收紅蟳的原汁原味;蒸糯米時,加入香菇、豬肉、金鉤蝦、油蔥酥,搭配膏黃豐腴、蟹肉鮮甜的紅蟳一起吃,讓人備感幸福;還有傳承古早味的「手打魷魚羹」,是使用新鮮的花枝身去除薄膜後充分摔打出具彈性的花枝漿,加上魷魚條混合而成,客人現點才會現作,講究無時差的鮮味;同樣來自街頭常見美味的還有「欣葉炒炊粉」,新竹的米粉因製作過程不同,又分為「水粉」與「炊粉」兩種,欣葉選用的是具圓潤口感的炊粉,一般又稱為「幼米粉」或「細米粉」,除了口感Q又滑潤,搭配肉絲、炒蛋、高麗菜、紅蘿蔔等配菜,更是豐盛的主食選擇。限量提供的「金錢蝦餅」,建議提早預約。(圖/欣葉提供)另外還有源自酒家料理中的「金錢蝦餅」,有如金幣的模樣象徵吉利,繁複做法彰顯主人家對宴席的講究與對客人的重視,不同於泰式蝦餅,是將蝦仁、荸薺、蔥花等食材剁碎,夾入豬背油中沾粉油炸,表皮金黃酥脆,搭配西式番茄醬一起品嘗,口感豐富;而曾入選2015 CNN推薦來台必嘗美食的欣葉「三杯雞」,以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黑麻油調和而成台式經典三杯醬,再配上蒜、薑、糖與炸香過的雞肉拌炒,起鍋前加入九層塔提鮮,散發出酒香、醬香與麻油香交融的台灣味。

「不要鼓勵女性體重過輕」 專業醫曝光過瘦「5危害」…死亡風險翻倍增高
在如今「白幼瘦」審美觀念當道的情況下,不少人都會追求極致的纖瘦,但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期就發文示警,表示體重過低其實非常不健康,除了容易受傷、免疫力下降外,小小疾病也可能會演變成重症,死亡風險大大增高。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不少女星追求極低的體重,其實體重過低非常不健康,身體缺乏脂肪內臟下垂容易撞擊受傷,也容易骨質疏鬆骨折。除此之外,體重過低、營養不良等情況,會讓免疫力下降與貧血和憂鬱症,常常小小的呼吸道感染就變成肺炎重症,死亡率增加三四倍。蘇一峰也呼籲「為了健康請不要鼓勵女性體重過輕」。後續蘇一峰也在FB粉絲專頁發表另一篇貼文,表示英國三百多萬人的研究結果發現,人體重在BMI25的時候,死亡風險最低。許多亞洲人的研究也有一樣的結果,當體重BMI在24-26時死亡率最低。蘇一峰引用台灣衛生機關的資料,表示衛生單位建議的正常體重BMI是18.5-24,BMI25則算是微胖,如以此來推論的話「微胖可能是最長壽的體重」。

娛樂報報/Makiyo暴瘦挨酸 看夯漫調劑身心
藝人Makiyo在2022年與小3歲的圈外男友小金代球結婚,無奈婚姻僅維持1年告吹,Makiyo也積極鏟肉重返螢光幕,至今成功甩掉28公斤,話題滿滿。近日時報周刊CTWANT目擊她努力賺奶粉錢,也不忘犒賞自己,趁下工時間到書店買漫畫,工作忙不忘兼顧娛樂。3月15日下午1點多,瘦身有成的Makiyo在金髮助理、姊姊兼經紀人「胖姐」陪同下抵達台北市內湖區的電視台,當天她身穿一件綠色長版帽T,下身穿著破洞內搭褲,纖細身材一覽無遺。4點52分,3人離開電視台,雖然剛結束長時間錄影,但Makiyo看起來心情不錯,臉上絲毫沒有倦容,還和胖姐有說有笑前往停車場取車。隨後抵達書店,Makiyo到櫃檯找店員問事。(圖/本刊攝影組)5點半左右,車子抵達松山區的百貨公司。本以為3人此行是打算在用餐時間享受美食,沒想到他們直奔5樓書店,在服務台向店員諮詢後,Makiyo火速到漫畫區挑了4本漫畫書,其中一本是在日本、台灣都有不錯評價的《極道超女 (ヒナまつり)》。找到想買的漫畫,滿臉笑意的Makiyo心滿意足地結帳。(圖/本刊攝影組)結帳後,3人於晚間6點左右前往停車場開車,晚間近8點才回到Makiyo位於新北市的住處,該住宅大樓屋齡4年,近期成交均價約在每坪60萬左右。而「胖姐」則陪Makiyo近1小時,才獨自開車返回位於大直的舊家。目前體重僅45公斤的Makiyo,過去試過不少地獄般減肥方式,她認為關鍵是不吃糖,「我真的發現糖分是對人是最最最害死的,尤其是在空腹的時候吃糖的人器官衰竭容易變糖尿病」。她舉例爸爸在49歲離世,正是因為早上起床習慣喝甜紅茶又不吃飯,愛吃糖果,「走的時候是痛苦的」。恢單後Makiyo瘦到45公斤,被說像許純美讓她覺得是「最高的稱讚」。(圖/報系資料照/新北愛笑瑜伽協會提供)她也透露自己是靠「減醣高蛋白飲食法」,減醣時,她會實行168飲食法與蛋白質飲食法,吃蛋1個月便甩10公斤。雖然有不少網友認為她模樣過瘦、臉凹顯老貌似許純美,但她不在意,反而認為這是「最高的稱讚」,代表她瘦身有成,還搞笑說:「好不容易變超痩,我要好好享受現在被罵太痩的每分每妙(秒)」。

兒童身上出現「4線索」多留意 兒科醫:只要懷疑有兒虐都可通報113
台北1歲男童剴剴由社會局與兒福聯盟轉介給劉姓保母照顧,沒想到劉姓保母竟與妹妹聯手施虐,把人虐死,震驚社會,也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兒科醫師傑登醫師示警,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特殊形狀」的傷痕等狀況要多留意。傑登醫師在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表示,對於還不會自我表達的孩子,如果周邊的大人能幫忙注意,提早發現這些線索,說不定就能救下他們,兒虐者面對外界質疑時,常會說是小孩自己跑跳、碰撞造成的,也確實小孩活潑亂跳偶爾受傷很常見,但出現下面狀況請多留意。1. 和年紀或描述不符合的傷勢例如,從未達150公分的低處跌落,卻造成骨折或顱內損傷,還有1歲以下幼兒發生任何的骨折或頭部外傷、小於4個月嬰兒身上出現任何瘀傷、因磨牙造成4顆牙齒脫落。2. 在有皮下脂肪保護處出現瘀傷額頭、膝蓋、小腿骨、手肘是常見跌倒碰撞,且脂肪少容易瘀傷的部位,而「臉頰、耳朵、腹部、大腿、臀部、肚子或背後」等,皮下脂肪較厚且不易被碰撞,應不常出現瘀傷,若出現則需提高警覺。3. 明顯界線或形狀的燙傷一般發生意外燒燙傷,會快速縮回,因此常呈現漸進過渡的區域,而虐待性的燒燙傷因是被強制壓入熱水中,常會有明顯的界線,例如:甜甜圈的洞、斑馬紋及手套或長襪狀態傷,此外菸疤、電熨斗或電棒捲的燙痕也要留意。4. 有「特殊形狀」的傷痕例如咬痕(兩顆上犬齒痕超過3公分,通常為大人咬傷)、繩紋、掌印、條紋等,都不是兒童能輕易自行製造的傷痕,所以有很大機率是遭到虐待。傑登醫師提醒,此外發現兒童過瘦、營養發育不良、明顯發展遲緩未就醫也要留意,任何人、時間、地點,只要懷疑有兒少虐待案件都可以撥打113通報。《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林襄瘦成皮包骨!網嚇壞「有40公斤?」 她認了:看起來好乾
近期從樂天桃猿跳槽到味全龍的啦啦隊女神林襄,近日被網友發現疑似爆瘦成皮包骨,好奇發文詢問:「林襄現在體重有40公斤嗎?」對此,林襄昨(8日)也轉發粉絲為她拍攝的照片,坦承「我看起來好乾。」有網友昨(8日)在PTT八卦版以「林襄現在體重有40嗎?」為題發文,並PO出1張林襄參加汽車品牌2024晚宴活動的照片,只見照片中的林襄開口大笑,大腿和小腿幾乎一樣細,手臂更是幾乎只有骨頭。驚呼:「整個人十分纖細讓肥肥羨慕不已」,更好奇「要瘦到這樣體重大概多少啊?40kg有嗎?」而照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有夠醜」、「矽膠重量應該有」、「還是有運動的比較好看」、「這不是本人吧」、「過瘦,不好看」、「太瘦反而有點像病人」、「他怎麼瘦那麼多阿,壓力太大生病了嗎?」「女生真的不能太瘦,骨頭人很恐怖」、「這看起來連35都沒有」、「感覺真的生病了。」粉絲日前也拍下林襄出席味全龍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的2024季前發布會的照片,發現她瘦到肋骨凸出,腰也超級細,根本就是紙片人,林襄也轉發該張照片,發在IG限時動態,坦承:「我看起來好乾…」

永瀨廉下苦功扮律師受法學教授認可 《法庭遊戲》首映會狂飆汗北村匠海神救援
日本偶像男團 King & Prince 去年歷經退團風波,但人氣絲毫未減,其中成員永瀨廉在上月生日時開設 IG 帳號,一個月內追蹤人數突破112萬,更在情人節時被《ORICON NEWS》票選為「國民男友」前十名。近期,他維持每年兩部影集、一部電影的緊湊節奏接戲,不僅粉絲擔憂太操勞導致身形過瘦,參與新片《法庭遊戲》首映會時,還頻飆汗兩度下台整理儀容,讓共演的北村匠海貼心提醒:「應該再擦一次汗就行了。」永瀨廉曾獲《ViVi》雜誌「2020國寶級帥哥排行榜」冠軍,也曾因《飆速宅男》獲日本電影金像獎新演員獎肯定,是才貌雙全的全方位新星。新片《法庭遊戲》中,他演出試圖解開大學同窗命案的律師,更為首演該職業費盡苦功,不僅自發研讀法律專有名詞,還至法庭見習旁聽審判過程,只為成功演繹律師清晰而犀利的口吻語氣,因而被日本法學教授関正晴讚許專業度滿分:「如果繼續訓練,一定會成為很優秀的律師。」因《幽游白書》爆紅的北村匠海,飾演永瀨廉的大學同學。(圖/原創娛樂提供)然而形象完美的永瀨廉,也罕見在該片首映會上,疑因緊張或疲累而下台擦拭臉上汗水,讓飾演大學同窗、因《幽游白書》爆紅的北村匠海出面救場,搞笑在台上「頂替」對方稱:「我是永瀨廉,我會負責回答所有問題。」讓粉絲直呼兩人逗趣互動「真香」。飾演其青梅竹馬的杉咲花,也觀察到永瀨廉即便行程滿檔,但卻仍心平氣和不喊累、不打擾周遭的人,永瀨廉則表明這都是因為自己太喜歡演戲:「只要玩得開心就好,也正因如此才會忘記自己有多累。」《法庭遊戲》將在3月8號於全台上映,主題曲〈愛し生きること〉也由 King & Prince 獻唱。電影改編同名懸疑推理小說,描繪就讀法學院的清義與青梅竹馬美鈴,因收到神秘信件威脅,尋求系上「無辜遊戲」領袖結城馨協助,召開模擬法庭揪真兇。多年後,成為律師的清義意外接到馨重啟遊戲的邀約,不料卻在遊戲現場發現馨倒在血泊中死去,在旁握刀的嫌疑人竟是美鈴!三人各自隱藏的真相,也將在法庭上被揭露。

家裡工作壓力導致夜難眠? 新研究:調整消化道機能有助舒眠
一位5旬家庭主婦生活壓力大、長期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夜夜難眠,服用安眠藥長達8年,最近更出現脹氣與胃食道逆流,導致半夜經常醒來後就睡不著!知名藥師周雅楹表示,9成腸胃道疾病患者都睡不好,若長期睡眠不足,恐造成身心健康危害。根據近年科學界新興的「腦腸軸」理論,當腸道菌相平衡,就能夠讓代謝、神經與免疫更完善。她建議主婦攝取專利益生菌,改善腸胃道機能,終於能一夜好眠。壓力山大、情緒障礙 長期睡眠不足危害多雅楹藥師分享,三明治族群壓力源主要在於工作壓力、家庭事務責任,接送小孩也很考驗時間管理,與長輩易有教養衝突都會造成生活不平衡,這些都會干擾睡眠。不僅如此,腸胃道疾病患者高達9成都睡不好。壓力一旦演變成慢性焦慮,對睡眠的影響包括入睡困難、夜間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睡、夢靨症狀、睡眠不深,無法達到身體所需的恢復效果。認知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學習和注意力。情緒不穩: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情緒波動。免疫功能下降:充足的睡眠對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免疫功能。代謝問題:例如肥胖、過瘦等代謝問題。不只能改善腸道健康 益生菌還有新興好處「三明治族群」蠟燭兩頭燒!面對工作壓力與養育家庭的焦慮,女性容易增加自身壓力、帶給小孩壓力。男性也有類似狀況,雖然能較快入睡,但隔日精神未必好,恐因深層睡眠不夠及睡眠品質不佳所致。尤其升學期的孩子更會因家人及考試壓力而出現慢性焦慮狀況、影響學業。親子都情緒纏身,睡眠品質大受影響!家長要如何為自己與孩子解決睡眠障礙呢? 專利益生菌有望成為解開困境的關鍵。雅楹藥師說明,目前治療失眠的方式包括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CBT)能夠協助解決源頭問題、藥物治療與改善生活習慣。民眾若擔心服用安眠藥成癮,可攝取能夠改善睡眠的營養素,例如益生菌、益生菌發酵粉、γ-胺基丁酸(GABA)、鈣、鎂、維生素群如B2、B6、B12。針對兒少失眠,建議攝取鈣、鎂或是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可提升血清素讓人愉悅,若嚴重失眠者仍需就醫,醫師會依孩子狀態評估治療方式,她也呼籲家長別給予升學期的孩子過高期望,以免造成孩子情緒壓力。▲周雅楹藥師壓力與腸道健康、睡眠障礙環環相扣,解開失眠關鍵在於「腦腸軸」。雅楹藥師提及近年研究發現,除了大腦,全身第2個擁有最多神經元的器官就是腸道神經系統,它也能思考、有感覺、表達情緒。此外,腸道也負責分泌體內需要的95%血清素及50%多巴胺,因此,維持腸道健康有助於讓人心情愉悅與放鬆。適當的攝取專利益生菌與益萃質 ,能夠提升腸胃抵抗力,透過調節腸腦軸影響神經傳遞和免疫功能,幫助入睡,提升睡眠品質,且成分相當安全,並無禁忌症,沒有限制特定族群不適合服用。「充足的休息是健康之本」,雅楹藥師最後提醒民眾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幫助入睡,白天交感神經活絡、晚上轉成副交感神經的運作,傍晚4-6點是切換時間,建議民眾避免跑步等激烈運動或是燒腦工作,可藉由拉筋等活動放鬆身心。另外睡前也可泡澡、聽音樂、調暗燈光,每人每天應睡滿6-8小時,搭配攝取機能保健食品為身體施加肥料,治療失眠才能事半功倍。

野生小獼猴掉進壽山動物園區 慘遭母獅吞食嚇壞遊客
高雄壽山動物園2日驚傳有小獼猴遭母獅吞食,民眾直擊,一群台灣獼猴在壽山動物園非洲獅圍欄上方嬉戲,不料1隻小獼猴卻不慎失足掉落,慘遭母獅叼起,最後慘被吞食下肚,也嚇壞不少遊客。對此,園方3日也證實此為動物園首起野生獼猴遭獵食事件。壽山動物園指出,名叫「小乖」的15歲非洲母獅在2日下午3時5分左右,叼起1隻不小心掉進展區的小獼猴,園區保全雖第一時間通報保育員,但小獼猴當下已無生命跡象,最後仍被吞下肚。園方表示,保育員判斷該起事件對其他野生個體無立即危害,嘗試用引誘方式先讓母獅回獸舍,下午4時40分順利把母獅引入獸舍,後續會持續關注母獅健康狀況。據悉,由於柴山是野生獼猴棲息地,動物園又臨近柴山登山步道,因此附近常有野生獼猴出沒。園方也證實,這是壽山動物園開園以來,首度發生野生動物被園內動物獵食事件。雖然幼年獼猴會跟隨母猴及猴群學習生活技能,但誤闖獅區的野生幼猴尚未具備足夠經驗及應變能力,無法於當下順利逃脫。然而有網友也因此質疑是母獅體態過瘦,肚子餓想進食?園方則澄清,這是正常體態,有看到肌肉線條,其實沒有特別瘦。

獸性爆發!野生獼猴誤闖壽山動物園「非洲獅區」 母獅一口吞下
高雄壽山動物園昨日(2日)發生一場驚心動魄的「食物鏈」現象,台灣獼猴在非洲獅圍欄上嬉戲追逐,其中一隻小獼猴不慎失足掉入非洲獅區,被母獅迅速叼走,並遭母獅啃食,許多民眾目睹驚悚畫面紛紛嚇傻,也是動物園開園以來首次發生野生獼猴被動物捕食的事件。壽山動物園表示,這隻非洲母獅名為「小乖」今年15歲,事件發生在2日下午3時5分左右,1隻幼年獼猴不慎掉落到非洲獅區,小乖見狀頓時獸性爆發,迅速撲上去將獼猴叼走,隨後選好舒適位子坐下慢慢享用大餐,雖然案發當時園區保全和保育員立即通報並進行處理,但小獼猴最終還是被母獅吃下肚。園方表示,保育員在判斷其他野生獼猴無立即危害的情況下,嘗試以引誘方式讓小乖返回獸舍,最終於下午4時40分,小乖成功安置回獸舍中,目前獸醫將進一步關注母獅的健康狀況。園方解釋,壽山動物園附近的柴山是野生獼猴的棲息地,經常有野生獼猴在附近活動,獼猴在幼年時會跟隨母猴及猴群,學習生活技能和保護安全,也會隨處嬉戲,並表示雖然園區內有許多可供攀爬的樹木和設施,但由於非洲獅是野生環境中的頂級掠食者,看見獵物受弱肉強食天性驅使,才將獼猴吞下。園方表示,這隻闖入獅區的野生幼猴尚未具備,足夠的經驗和應變能力,才無法及時逃離危險,對於有民眾認為小乖體態過瘦,是否因肚子餓才想獵食?園方回應,小乖並無受餓,體態線條十分健康。

賈靜雯被曝29年泳裝照喊:很胖 參加《浪姊》竟瘦回國小時體重
天心先前分享29年前的泳裝照,意外曝光穿的保守的賈靜雯,今(7日)賈靜雯出席家扶基金會公益活動時坦言,當時「很胖、很沒自信」,因此不敢穿火辣的泳裝,不過相比當時,日前因參與陸綜《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四季《乘風2023》時體脂從25降到14,體重則剩下42公斤,她坦言這已經是自己國小、國中時的體重。不過因為過瘦,讓自己看起來有點憔悴,因此賈靜雯目前積極吃喝,終於回到45公斤,她透露已經有計劃到成都拍陸劇。而參加《乘風2023》後,賈靜雯回到台北仍積極練舞,就連女兒咘咘、波妞也會跟著跳,但目前姊妹倆還是不清楚爸媽的職業,甚至在路上遇到有粉絲來要合照、簽名都會覺得奇怪。不過大女兒梧桐妹倒是曾在社群透露有興趣往演藝圈發展,賈靜雯今則說:「她想法都是一陣一陣,應該沒有特別興趣。」不過她也支持女兒對自己人生的選擇,自己則會從旁給建議,像是先前梧桐妹倒穿鼻環,母女和修杰楷討論後決定支持,但戴了比較細緻的款式,她坦言有對梧桐妹笑說:「你可以不要跟牛一樣嗎?」天心(右二)分享29年前泳裝照,意外曝光穿著保守的賈靜雯(左二)。(圖/翻攝IG)賈靜雯第2年擔任家扶基金會「無窮世代」代言人,並由金馬導演楊力州拍攝公益微電影「力量」,聯手為貧困兒少和家庭發聲。16歲就出道的賈靜雯分享:「覺得我的處境跟很多小小年紀就擔負照顧責任的家扶孩子很像,自己在爸爸經歷生病、癌逝階段時,為了賺取醫藥費拼命拍戲,童年和校園生活被迫提早結束,但一路上,很慶幸媽媽和弟弟愛的力量,讓我能勇敢前進!」楊力州則說:「家扶兒少都有一種面對逆境挫折不被打倒、努力讓自己復原的『超能力』,但也想告訴大家,這些孩子依然只是孩子,他們已經表現很棒、承擔很多,希望我們這些大人們絕對不能放手!」在拍攝現場,賈靜雯聽到家扶兒少小恩的故事頻頻落淚,感性呼籲:「家扶長期以來做的事情,都是我很敬佩的事。只要我們願意給予支持和幫助,就能共同陪伴弱勢孩子長出脫離貧窮的力量!」賈靜雯第2年擔任家扶基金會「無窮世代」代言人。(圖/趙文彬攝)家扶基金會今(7日)公布全台扶助兒少與家庭近五年所面臨的需求與困擾,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貧窮兒少與家長的首要困擾皆是「健康問題」,而觀察五年來數據變化,疾病已連續3年蟬聯家庭面臨的兒少困擾第一名,且佔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經濟弱勢家長則長期困於「健康問題」 及「就業問題」。家扶基金會「無窮世代」捐款專線:04-22061234 ,捐款管道:家扶官網、LINE Pay、街口支付、ibon、OK go、OPEN POINT、蝦皮購物 ,手機語音捐款:51199(中華電信)、518093(台灣大哥大)、591993(遠傳電信) 。

男童突爆瘦4公斤 竟是「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惹禍!醫1招改善
一位11歲的男孩三個月瘦了四公斤,食不下嚥,胃脹難忍,父母以為小孩得了厭食症,緊張得四處求醫,卻一再被以胃炎醫治,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發現,該男孩罹患了「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十二指腸被壓扁,食物無法通過,最佳的「處方」是增胖,一段養胖後,果然不藥而癒!先天性「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需手術 過瘦則可改吃流質營養物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一般兒科醫師廖子涵表示,經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該男孩的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之間夾角只有23度,這個夾角正常時大約38到65度之間。該情況的原因常見為體重過輕,上腸繫膜動脈缺少脂肪支撐,壓迫到十二指腸,胃裡消化的食物較難順暢下到十二指腸,而導致食慾不振與頻繁的噁心嘔吐。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發生的原因如果是先天性,就需要手術處理,但如果是因為太瘦而造成的可考慮「增胖」,來增加上腸繫膜動脈支撐的脂肪,讓夾角慢慢的增大,以解除對十二指腸的壓迫。因此,廖子涵醫師下的「處方」是讓男孩改吃流質的營養食物,並給予適當的止吐和促進食慾的藥物,果然吃了兩個多月後,體重逐漸增加,病情也獲得很好的改善。孩子成長期 體重急速下降需儘快就醫 廖子涵指出,正在成長的孩子,體重應該是逐步增加,不應該有體重急速下降的情形。據醫學統計分析,兒童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的機率約為0.05%,孩子如有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就要求醫找出真正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年輕的女性如果過度減重,也有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的風險,故追求完美體態的同時,也須注意不要過度減重以免得不償失。

小孩挑食怎麼辦? 醫:家長角色是關鍵
3歲的陳小弟由於體重僅12公斤導致過於瘦小的緣故,母親帶著他來到門診,經仔細問診後發現,陳小弟自嬰兒時期對於副食品便十分抗拒,且時常腹瀉,醫師先以處方藥物改善陳小弟腹瀉症狀,並請母親記錄陳小弟三餐飲食,回診時安排營養師諮詢,以期改善陳小弟營養不良的情況。食物恐新症 增加罹患慢性疾病風險芬蘭國家衛生與福利研究院、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曾針對食物恐新症進行多年追蹤研究,發現食物恐新症會使整體飲食品質下降,造成飲食中的蛋白質、纖維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不足,或鹽分、飽和脂肪的攝取偏高,可能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偏挑食恐是牴觸心理 即「食物恐新症」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陳慧文醫師指出,孩子的偏挑食有時是因為對未曾接觸的食物產生牴觸心理,即所謂「食物恐新症」。其常見於2歲至6歲的兒童,由於逐漸發展的自主意識,讓孩子們對於喜惡開始有所分別。若家長未及時給予協助,短期間可能會造成孩子因為纖維質攝取不足而出現腹痛、便祕的情況,長期下來除了造成體重過輕或過瘦之外,對於大腦神經的發育也會有所影響。1歲以可以訓練 家長角色是關鍵陳慧文醫師強調,在1歲以前的幼兒飲食是能夠被訓練的,家長可以透過多變化的副食品讓孩子嘗試,能夠大幅提升孩子對於新食物的接受度。而1歲至2歲的幼兒對飲食接受的可塑性相對也還是較高,經由階段性的嘗試與改變食物型態及樣貌,比如青菜可以剁碎、磨泥、熬湯等,或利用模型切出特別圖案,幫助幼兒飲食多樣化。其中家長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因此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吃,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簡單手作,增加孩子的好奇心與參與感進而願意嘗試。莫用手段迫使孩子進食 恐致結果更糟陳慧文醫師提醒,孩子的飲食攝取固然重要,但家長也切莫過於心急,避免運用賄賂或威脅手段,假使孩子是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而進食,反而會造成孩子焦慮或討厭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