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 IDC AI 蘋果 資料中心 股價
直擊台灣「AI心臟」3/資料中心就在家門口!居民日常「完全無感」 房仲驚呼:這裡不可能吧
CTWANT記者6月中旬走訪「A-Top新嶺雲端數據園區」與周邊,發現這座神祕園區與居民日常生活,如同「平行宇宙」,對於AWS與Vantage等國際大廠相繼宣布落腳桃園龜山,但對在地住戶而言,IDC悄然落地「遠遠看得見,卻沒感覺」。記者一提起資料中心,多位年長住戶便直覺回應說,「你說那個AI的嗎?」當進一步問到什麼公司、什麼用途,幾乎沒人能說上話,「好像跟AI有關」、「有在蓋電腦的」。一位在此居住30年的蔡姓老住戶回說,「資料中心大概四、五年前開始蓋。」至於對房價是否有影響?蔡先生坦言,「當然會,但對我也沒用啊,我們是自己住,不賣。」他觀察到近年人流確實變多,「有人來看房」,但生活基本無影響,施工安靜、沒停電停水,也沒交通問題。記者查詢寶石街的實價登錄,發現近五筆成交房屋屋齡均為30年以上老公寓,最近一筆成交為2022年,每坪單價15.6萬。園區所在地塊早年由已故立委林正峰買下,再轉手引進企業。(圖/報系資料照)幾位居民認為,目前仍感覺變化有限,如果未來捷運開通、資料中心啟用,可能會提升便利性與房價。依桃園市政府規劃,預估2032年通車的捷運棕線,其中BR04站就位於東萬壽路與寶石街路口附近,「A-Top新嶺雲端數據園區」官網也同樣註明,園區距未來捷運站約7-10分鐘步行距離。據本刊調查,園區所在地塊原本是私人土地,早年由已故立委林正峰買下,再轉手引進企業。當地住戶告訴記者,該地轉手時「賣很貴」。對於國際大咖的IDC資料中心進駐,當地房仲幾乎是「完全沒聽過」。兩家在地業者,台灣房屋與東森房屋皆表示,從未聽聞大型科技公司進駐,也無客戶詢問相關資訊。畢竟,雲端資料中心主要是機房進駐,並非伴隨大量工程師辦公。台灣房屋龜山萬壽直營店王經理直言,這邊偏僻、生活機能差,買氣本就不高,房價變化與資料中心「應該沒什麼關係」。她分析區域價格上漲主要來自新莊外溢效應與整體市場氛圍,並指出,「不可能漲到像新莊那樣子,可能要三四十年才有變化。」王經理表示,當地買盤以新莊來的自住客為主,總價便宜,投資買盤稀少,商業機能不強。她補充,「投資的不多,因為那邊沒什麼店面。」2024年8月,新加坡吉寶、新加坡基礎建設開發平台(DDSP)合資公司進駐A-Top新嶺雲端數據園區。(圖/報系資料照)東森房屋龜山萬壽加盟店經理洪莉華表示,「(該區)真的又老又破,沒什麼發展潛力。」她沒聽說過資料中心進駐,也未曾接觸過此類買家。對她而言,區域房價上漲主要來自捷運題材與政府房貸政策,「這一兩年是因為景氣跟政府貸款上來的。」洪經理認為,該區仍為自住型市場,缺乏投資客關注。不過,她也坦言,「如果是真的(指資料中心進駐),當然會有影響啊。」但她質疑選址合理性,「AI中心怎麼可能在這?這邊水電需求大。」「我覺得龜山真的不適合做科技園區。」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台灣新總部進駐北士科,立馬燒旺當地房市熱潮比起來,AI資料中心秘密基地落腳桃園龜山,對當地居民或房市來說,仍如雲端般遙不可及。

美國禁令衝擊 輝達將推3款晶片「搶佔中國市場」
美國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正持續衝擊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由於H20出口許可遲遲未兌現,輝達打算在7月推出「減配版」替代方案:B20、B40/B30晶片,試圖通過降規避開美國出口管制,重新奪回市佔率。騰訊科技報導,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季,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損失預計達125億美元,市佔率更從巔峰時期的95%大幅跌至目前的50%。上述變化的背後既是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直接影響,也反映中國本土晶片廠商的快速崛起打破原有格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多次強調中國市場的戰略價值,表面是營收與市佔率的考量,深層則是對自身主導地位受挑戰的焦慮。根據本營國際公開的專家研究紀要,B20、B40/B30 基於 GB202 GPU 架構,搭載GDDR7記憶體,容量24GB至48GB,其中B20透過NVLink匯流排連接CX-8晶片,實現800Gbps頻寬的PCIe互聯,適用於8-16卡小規模集群;B40/B30 則支援更高密度的NV 430互聯,但性能較H20下降約15%。中國市場對新一代「中國特供」晶片的反應不一。業內人士指出,B40/B30 因保留NVLink高頻寬互聯功能,可能更受大型廠商青睞,預計定位於「有錢大廠」,而 B20 因算力與記憶體限制,可能成為平價IDC的選擇。但一位資深國產GPU從業人員說,「B20性能偏弱,算力與記憶體均不及國產頂流產品。」

電信三雄營收PK! 「這家」前五月EPS破2元續當獲利王
電信三雄公布5月單月及累計的成績單,其中中華電(2412)繼續穩坐獲利王,每股盈餘(EPS)0.43元,創近7年同期新高,贏過台灣大哥大(3045)的0.34元和遠傳電信(4904)的0.32元,累計前5月EPS為2.13元,率先突破2元大關,台灣大與遠傳分別為1.89元與1.51元。中華電信公司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85.2億元,營業淨利為41.4億元,稅前淨利為43.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3.5億元,EBITDA為74.8億元,每股盈餘(EPS)達0.43元,創近七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前五月,中華電信合併營業收入達933.8億元,營業淨利為210.3億元,稅前淨利為214.1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65.5億元,每股盈餘2.13元。中華電信強調,累計營業收入、營業淨利、稅前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與每股盈餘等指標皆超越年度財測高標。中華電信表示,5月EPS較去年同期成長4.0%,主因為資訊與通信技術(ICT)業務的強勁成長。本月ICT業務旗下核心領域,包括網路數據中心(IDC)、雲端服務、智慧聯網應用及5G 企業專網,皆繳出雙位數年成長成績。其中,IDC與雲端服務受惠於政府建置案入帳,以及設備代管需求持續擴增,年營收增幅達28%,不僅增裕專案收入,亦穩定挹注經常性營收;智慧聯網方面則在太陽光電智慧能源專案帶動下,年增率超過60%,成長動能強勁。整體而言,ICT業務營收增幅接近25%,為本月營收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台灣大哥大5月份自結合併營收158.2億元,營業利益16.9億元,稅後淨利10.0億元,EPS為0.34元。累計前五個月營收793.8億元,營業利益84.7億元,稅後淨利為57.0億元,EPS達1.89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台灣大5月份行動服務營收及年增幅度均為今年以來最高,在行動用戶持續升級至5G以及科技事業的營收挹注下,本月份智慧型手機月租ARPU年成長率較前四個月提升。同時,月租用戶退租率亦維持在歷史低點。隨基站整合效益及營運效率提升,電信業務營業利益續創雙位數年成長,達15%,有線電視業務亦受家用寬頻帶動而使獲利提升,合併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成長6%。然因近期台幣升值,暫時影響美元計價長期投資評價,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遠傳電信5月份合併總營收與合併EBITDA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分別為新台幣83.55億元與31.33億元,分別年增0.4%與4.2%。5月份稅後淨利達11.63億元,年成長率高達10.7%,達成連續4個月雙位數成長,EPS為新台幣0.32元。累計至今年5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8%、6.0%與10.5%,達429.66億元、157.12億元和54.62億元;EPS為1.51元,維持穩健成長動能。遠傳5月份行動通訊業務穩健成長,月租型用戶5G滲透率攀升至44.9%、平均5G滲透率達40.6%,雙雙領先同業。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穩定向上,年成長率達1.7%,達成自遠亞合併以來,連續第5個月正成長;帶動行動服務營收年增1.9%,來到51.32億元。

AI散熱信仰2/黃仁勳妻女搶看!台達電秀20呎「AI貨櫃型資料中心」 成超夯打卡點
在COMPUTEX 2025南港展覽館1,400家廠商展場上,台達電(2308)拉來一座 20 呎貨櫃,不但吸引眾家攝影機與工程師目光,就連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的妻子Lori與女兒黃敏珊,也同時現身,讓這座貨櫃意外成為焦點。CTWANT記者實地觀察,這座吸引黃仁勳妻女的貨櫃,裡頭整合了供電、散熱與IT 設備,可支援NVIDIA GB200 NVL72,一座為邊緣運算設計的 AI 貨櫃型資料中心,猶如迷你版「AI基礎建設」,從地面能源供應到晶片層級的散熱架構通通有。台達電總經理陳盈源在COMPUTEX展前暖身論壇上表示,發展AI有兩個剛性需求,一個是電力、一個是散熱。資料中心無法承受任何當機,考驗電網供電可靠度跟電力品質,除此之外,電也會轉換成熱能,因此「發展AI重要幕後工作即是散熱,確保穩定運作」。台達電總經理陳盈源在COMPUTEX展前暖身論壇上表示,平均蓋一座電廠需要5到10年,現在興建電廠也趕不上未來需求。(圖/翻攝自台達電臉書)據國際數據資訊(IDC)預計,2028年AI基礎建設支出將超過2000億美元,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預測,2030年資料中心供電將占美國12%的電力。「平均蓋一座電廠需要5到10年,現在興建電廠也趕不上未來需求。」陳盈源說。為此,美國總統川普5月快馬簽署四道具重大意義的行政命令,宣示宣布未來25年核電產能將翻4倍。在今年COMPUTEX展場上,台達電不再只是電源大廠,更化身為AI機房的總工程師。台達電除了秀出的AI 貨櫃型資料中心,電力部分推出創新的800V高壓直流(HVDC)電源架構方案,及能協助提升電網韌性的微電網方案;在散熱方面,機櫃級液冷冷卻液分配裝置(CDU)解決方案更通過NVIDIA GB200 NVL72認證。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左一)、台達電總經理陳盈源(右一)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千金黃敏珊(左二)、黃仁勳太太Lori(左三)合影。(圖/翻攝自台達電臉書)「各行各業正面臨龐大的算力需求、同時兼顧永續的雙重挑戰。」「時代演進至AI資料中心後,用電更集中、更耗能,台達一直在做電源、散熱等資料中心相關生意,將持續關注並跟上客戶真正重視的需求。」董事長鄭平說道,台達電正透過優化電力架構來減少電源轉換次數,降低AI資料中心整體能耗。他也透露,台達電去年AI業務占營收比重約13%,今年有望突破 20%,「從電網到晶片的電源及散熱技術創新,持續支撐AI應用與永續基礎建設的雙重需求。」鄭平強調,所有打造AI基礎建設的客戶,包括NVIDIA等巨擘皆是多年合作夥伴,台達長年深耕資料中心電源與散熱領域,未來可見AI的快速發展將驅動ICT(資訊與通訊技術)產業升級。全球AI領頭羊輝達創辦人黃仁勳8天訪台行程中,17日晚的「兆元宴」上,鄭平與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雙雙入列,顯示電源與散熱的角色,日益吃重。

2025年AI PC換機潮! 「這兩台廠」搶先推出新品迎拉貨商機
微軟日前宣布Windows 10將於2025年10月14日停止功能更新,加上新一代AI PC陸續上市,IDC(網路資料中心)全球PC市場年增 6%。華碩(2357)、宏碁(2353)等品牌廠已搶先推出搭載新世代處理器的AI PC新品,握準換機商機。在顯卡方面,輝達與超微於CES 2025發表新款電競GPU,其中輝達新款RTX 5090、5080、5070系列,顯卡效能較前代翻倍。AMD 則推出RX 9000系列GPU,預計今年首季開始銷售,新GPU與3A遊戲推出將加速顯卡換機潮。IDC表示2024第四季全球PC出貨量雖因部分國家補貼政策和年終促銷帶動,年增 1.8% 達 6890萬台。出貨量雖不如預期,不過製造端拉貨比下游需求強勁,主要是廠商擔心川普2.0上任後可能對產品課稅。另外,華碩日前指出,筆電使用年限約 3-4 年,在顯卡、AI 技術提升、作業系統更新情形下,將陸續帶動新一波換機潮。去年全年股價表現中,AI PC概念股僅華碩與藍天(2362)出現上漲,其餘如仁寶(2324)、宏碁、微星(2377)等PC公司則以震盪盤整為主。在獲利表現上,華碩成為亮點,其去年前三季 EPS(每股盈餘)達40.06 元,遠超越前年21.44 元,展現出顯著的成長。AI PC 產品方面,華碩推出重量不到 1 公斤的全新 Zenbook A14,號稱是全球最輕的 Copilot+ PC;宏碁則擴大 AI PC 產品線布局,推出多款搭載 Copilot 功能的筆電和桌機新品。

IDC:2奈米進入關鍵年 半導體市場2025年成長15%由台積電稱霸
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持續以雙位數成長!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研究顯示,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持續攀升,預計2025年整體半導體市場將成長超過15%,台積電(2330)也將持續稱霸Foundry1.0與Foundry2.0領域,台積電12日股價漲20元、收在1060元,再次上演秒填息秀。IDC在12日舉行2025台灣ICT市場與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記者會,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表示,明年由AI驅動的高速成長仍將持續,半導體市場預計將成長15%,記憶體領域可望成長超過24%,主要動能來自AI Accelerator需要搭配的HBM3、HBM3e等高階產品滲透率持續提升,以及新一代HBM4預計於2025下半年問世所帶動,非記憶體領域則可望成長13%,主要受惠於採用先進製程晶片,如AI伺服器、高階手機晶片等需求暢旺。曾冠瑋表示,台積電在傳統Foundry1.0領域,市占在2023年為59%,預期2024年達64%,2025年更將擴大至66%,遠超三星、中芯國際、聯電等競爭對手。而在Foundry2.0定義中,這包括晶圓代工、非記憶體IDM製造、封測、光罩製作等,台積電市占為28%,但在AI驅動先進製程需求大幅提升的態勢下,預期台積電在這方面的市占還會攀升。2025年將是2nm技術的關鍵年,曾冠瑋表示,三大晶圓製造商都將進入2nm量產,台積電預計在明年下半年穩健量產,三星因搶先進入GAA世代,預計會比台積電提早半個季度量產,而英特爾在戰略調整下,將全力聚焦導入晶背供電(BSPDN)的18A,各家的良率爬升速度與擴產節奏將成市場關注焦點。且在輝達、超微、AWS等客戶需求推動下,台積電在CoWoS先進封裝產能將持續倍增,預計會從2024年的33萬片大增至2025年的66萬片、年增一倍,包括濕蝕刻、點膠、揀晶等關鍵製程設備的台灣設備供應鏈廠商,預計能在這波擴產潮中獲得更多成長契機。儘管成熟製程的晶片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大陸開出大量產能,但也因應用範圍廣泛,涵蓋消費性電子、車用、工控等領域,2025年在消費電子帶動下,以及車用與工控領域可望出現零星庫存回補動能下,整體需求將持續回溫,預計讓2025年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平均提升5個百分點。

AI經濟大爆發!IDC估明年全球AI支出2270億美元 2030年逾19兆美元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在12日公布2025年台灣資通訊(ICT)市場趨勢預測,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表示,預計明年仍是以AI為整個產業的發展主軸,加速AI轉型已成企業迫切需求,將帶動2025年全球AI支出2270億美元、2030年將超過19.9兆美元,創造全新AI經濟。IDC最新報告提到,台灣ICT市場需關注五大趨勢,包括生成式AI下波發展為多媒態與多模型應用;擴大邊緣IT基礎建設規模、促進雲端市場發展;邊緣運算與AI裝置將加速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拓展;AI BOM及密碼敏捷重要性增加,資安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達到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11.9%;及AI驅動的碳排管理將成主流趨勢。IDC資深市場分析師蔡振男表示,目前全球在建設資料中心的成長非常高,很大原因是這兩年生成式AI技術出現,一般企業投資會持續加大,而當大模型建立並訓練好後,接下來是推論階段,算力和資金相對來說就沒有這麼大,接下來的關鍵是延遲性、以及推論後提交給客戶的品質,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導入AI技術,不同行業會有不同需求。IDC市場分析師江靖婷則表示,預期明年台灣生成式AI手機將占總體智慧手機市場50.7%,而AI筆電將占總體市場41.2%,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會提供租賃或訂閱模式,降低企業在一次性購置設備的資本支出,且軟硬體年年可更新,並作集中化管理,可以確保資源妥善應用,資安方面也可管控,這會讓商用市場出現新需求,第三方服務商也可以透過訂閱服務擁有更多收入來源。

IDC:大尺寸面板10月衰退16.8% 明年Q1「這因素」淡季不淡
IDC國際數據資訊4日發布「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表示2024年10月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衰退高達16.8%,預計今年第四季難以扭轉,但有鑑於明年上半年的美國可能再次對中國的商品加關稅,有望推動2025年第一季需求成長,淡季不淡。IDC數據顯示,電視顯示面板出貨月減7.7%,顯示器面板月減17.7%、筆記型電腦顯示面板月減28%,平板電腦顯示面板則月減13.9%。IDC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大尺寸顯示面板經過2024年第三季旺季備貨週期後,於2024年10月面臨大幅度需求修正,預期2024年第四季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季出貨亦將面臨衰退。但陳建助表示,有鑑於2025年上半年美國有可能再次加徵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加上2024年11月起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需求持穩,甚至部分入門規格的需求已開始增加,預期2025年第一季大尺寸顯示面板季需求有望成長,淡季不淡。另一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日前公布的11月上旬面板報價,也顯示大尺寸電視面板已連二月持平止穩,因大陸「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發威,有效帶動電視銷售升溫。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日前在法說會表示,第4季進入傳統淡季,但在大陸政策刺激消費下,預估友達面板事業營收與去年同期相當,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兩事業,也受總體經濟和季節性需求的影響,展望2025年,在同業「按需生產」與商用機種回溫,預期換機潮帶動下,對明年產業供需相對樂觀。群創(3481)也預期,大陸「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政策,可望讓電視面板價格持穩,第4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7%至9%,平均售價(ASP)季減3%以內,但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季增17%至19%。IDC數據顯示,今年10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仍以京東方第一,占整體出貨34.4%,第二名是華星光電的14%,第三名是樂金顯示的11.7%,台灣的群創光電占11.3%,友達占8.6%。投顧預估,群創第四季營收將季減4.4%、至530.5億元,但有業外的售廠處分利益,預期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達1.46元,推動2024年正式轉盈。群創在4日盤中以15.45元撐平盤,友達則是小跌0.94%、約15.85元。

印尼禁售Google Pixel手機「原因曝光 」 谷歌:目前並未正式銷售
蘋果的iPhone 16一個禮拜前被印尼宣布禁止在當地銷售,原因是蘋果未符合要求使用當地製造零件的規範,如今,印尼政府又以相同原因,禁止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所生產的智慧型手機Pixel,針對這項禁令,谷歌也做出回應。根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印尼政府禁止谷歌Pixel手機的販售,原因是該公司沒有符合相關規範,要求在印尼境內銷售的特定智慧型手機必須含有至少40%的當地製造零件。報導引述印尼工業部發言人費柏里(Febri Hendri Antoni Arief)在10月31日的說法,「我們正在推動這些規定,實現對所有印尼投資人公平的原則」,他更直指谷歌的產品未遵守印尼官方制定的方案,所以無法在當地銷售。此外,費柏里表示,印尼的消費者當然可以在海外購買谷歌Pixel手機,只要他們支付必要的稅金即可,不過印尼也正在考慮停用非法販售的手機,在一周前,印尼也宣布禁止iPhone 16在國內銷售,原因也是不符合當地的含量規定。根據報導,許多業者通常會透過與當地供應商合作、或在國內採購零件的方式,來增加在地零件的使用量,以符合當局規範,由於印尼擁有龐大的科技3C人口,使得這個東南亞國家成為科技相關投資的重要目標市場。不過據了解,谷歌和蘋果手機並非是印尼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另據研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今年5月資料顯示,印尼2024年首季的前兩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是來自中國的OPPO和南韓的三星(Samsung),而針對印尼限制谷歌Pixel手機的販售,谷歌指出,旗下的Pixel手機目前並未正式在印尼銷售。

省話一哥動起來3/聯發科對決高通帶旺供應鏈 外資不懼地緣政治搶買台股
來到2024年尾,手機競賽火熱展開!9月有蘋果iPhone 16、華為三摺機等重磅新品登場,10月輪到晶片業者上陣,聯發科(2454)在10月9日推出天璣9400,包括vivo、OPPO、Redmi紛紛宣布採用,高通也預計在10月22日高峰會期間發表新一代旗艦款Snapdragon 8 Gen 4,搭載自家架構Nuvia的 AI,由小米首發,均採用台積電(2330)最新3奈米製程,就是要正面對決。而神仙打架,也打出大量新手機品牌市場熱度,且AI概念將成下一步旗艦機的標準配備,連國際數據公司(IDC)都因此上修今年智慧手機的銷售成績。IDC全球季度手機追蹤報告,原本在2月時預期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成長4%,但8月最新數據提升到5.8%,達到12.3億部,主要就是AI手機的刺激消費,當然,這也顯示相關的供應鏈都有一波上漲的機會。IDC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73億部,2016年達到14.7億台最高峰,市場飽和後每況愈下,除了2021年有新冠疫情的居家辦公需求而衝上13.55億台,去年僅剩11.67億台,比最高峰少了兩成,不過今年局勢終於轉變。IDC資深研究總監Nabila Popal表示,主要受到中國及新興市場Android手機增長驅動,隨著蘋果也有AI功能,2025年iOS將成長4%,從而推動更快的升級換代;預計2024年AI手機將實現344%的強勁增長,佔總市場的18%,且因越來越多的旗艦機型內建生成式AI功能,平均售價將是普通設備的兩倍以上,進一步推動市場的高端化趨勢。Google在安卓平台上優化AI體驗,增加與iOS的競爭優勢。(圖/翻攝自googleYT)摩根士丹利基於聯發科在AI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加上利潤率改善、多元化的業務進展等,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上看1588元,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長期而言,聯發科在AI晶片市場具有巨大潛力,旗艦級處理器在2023年創造約10億美元營收,預計2024年的市場份額將增至30至35%,帶動營收增長至20億美元;不過目前邊緣AI應用相對不足,Android手機預計在Google優化AI體驗後,為Android系統的手機增加競爭優勢。大華國際證券投顧分析師蘇建豐表示,聯發科的天璣9300、9400晶片效能是領先的,所以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第四季回溫的情況下,營收跟獲利有機會出現成長。「現在主要IC設計的推動需求是AI,帶來另外一個活水,除了手機,PC和NB的產業庫存調整差不多了,IC設計類股在整個資金開始進來的情況下,只要能確定產業趨勢開始扭轉、往上走,其實業內主力很願意操作IC設計族群,他們的股性很活潑,只要資金真的進來,族群就會開始去做輪動。」「目前晶圓製造、像是台積電的訂單這麼滿,如果中游滿、上游的IC設計會不滿嗎?」蘇建豐表示,如果消費性電子開始回溫的話,整個半導體供應鏈都會活絡起來。台灣業者是大陸品牌手機重要的供應鏈。(圖/報系資料照)摩爾證券投顧分析師林鈺凱表示,先前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活動上的「硬派宣言」,難免造成兩岸緊張,過去外資最擔心的都是台灣的地緣政治,但近期都回來大買電子權值股,包括台積電、鴻海和聯發科,就顯示他們認為現在的台股有利可圖,都想來拼一把。「近期聯發科也有一個平台整理區的突破,主要反應兩件事情,首先旗艦的5G晶片天璣9400剛發表,受惠於中國大陸的經濟全面回溫,再加上9月營收表現好,第三季的財測是達到高標,」林鈺凱表示,天璣9400是為AI而生的晶片,又主打旗艦機款,現在使用手機的概念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有分平價、旗艦機種兩大市場,可是現在都開始聚焦在旗艦機種,連很多開發中國家、或中國大陸也都去追求旗艦機款,未來聯發科要在這個區塊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不難,所以股價近期開始出現黃金交叉。IDC數據也顯示,2024年第二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前三名依序為三星、蘋果、小米,接下來是vivo和OPPO。除了外界常提到的蘋概股,其實除了三星之外,法人表示,大陸品牌手機大量採用台灣的供應鏈,像是華通(2313)、大立光(3008)、致伸(4915)、臻鼎-KY(4958)、矽創(8016)等,都有機會受惠。

全球前五大電腦品牌出爐「這台廠」贏蘋果 IDC:明年溫和成長
2024年第三季全球前五大個人電腦品牌出爐,蘋果僅拿下第四名。IDC(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最新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經濟出現復甦,但2024年第三季全球傳統PC出貨量仍年減2.4%,降至6880萬台;預計明年市場將出現溫和的個位數成長,但相關的AI產品可能要等軟硬體與應用場景更多、直到2026年才會更加普及。以數據來看,今年第三季、全球個人電腦市占率冠軍為聯想(Lenovo),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至1650萬台,市占率24%;第二名為惠普(HP)的19.7%,出貨量成長0.4%、1360萬台,第三名是戴爾(Dell Technologies)的14.3%,減少4%至980萬台。華碩(ASUS)是第四名,出貨量成長10%至550萬台,市占率7.9%;蘋果出貨量大減24.2%至530萬台,衰退幅度居前6大廠之冠,市占率為7.8%,跟華碩並列第四;宏碁(Acer)出貨量成長4.4%至450萬台,市占率6.6%。IDC全球行動裝置追蹤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表示,消費者和商用市場對個人電腦的需求已經恢復,但大部分需求仍集中在入門級產品上;較新的AI PC,如高通的Copilot+個人電腦、英特爾和AMD的同類晶片,以及蘋果預計推出的基於M4的Mac電腦,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會推動高階市場的發展。IDC全球裝置和顯示器研究副總裁Linn Huang則表示,雖然我們預計AI人工智慧將達到無處不在的程度,但目前看來,要到2026年才會邁向大眾市場,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將為這些支援人工智慧的硬體來開發軟體、應用場景和目標受眾。

台灣大哥大斥資近40億入股精誠資訊 拓展AI新商機
精誠資訊(6214)13日表示,出售子公司精璞投資及漢茂投資展業持有的精誠股票給台灣大哥大(3045),未來雙方將共同布局東南亞及日本等海外市場,以躋身成為世界級的ICT服務公司為目標。消息一出,精誠早盤股價以126元開高,一度大漲8%,最高價來到130元;台灣大為115元平盤。根據交易資訊,台灣大哥大將以每股新台幣123元取得精璞投資與漢茂投資展業兩家子公司合計持有的精誠資訊普通股32,298,154股,交易總金額為新台幣39.72億元,股權交易後,台灣大哥大將持有精誠資訊共11.86%的股權。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精誠資訊是台灣最受尊崇的資服企業,在自主研發、系統整合及增值代理實力雄厚,而台灣大哥擁有穩健的電信天賦,包括覆蓋廣闊的語音與數據傳輸資產,以及IDC(數據中心)布局。展望未來,精誠資訊認為,雙方透過業務上的合作將可面向更多的B2B與B2C客戶,可望至少在電信服務、智慧節能、雲端服務、IDC機房等領域,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服務,讓營收獲利綜效做出實質貢獻。精誠資訊表示,在百工百業數位轉型AI化需求日增下,系統整合技術從IT走向ICT,整合OT與IoT萬物聯網已是大勢所趨。研發方面,雙方將攜手推動雲端運算、資安及生成式 AI(GenAI)技術的應用,加速專案開發,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並強化創新能力。在服務層面,雙方將運用 AI 技術優化企業數位化流程及維運管理,助力客戶掌握AI 時代的大機遇,提升營運效率與效能。透過台灣大攜手精誠的「Telco+Tech」策略,共同瞄準台灣各產業AI升級、5G專網及AIoT成長機會,為客戶創價,也將帶來顯著的營運綜效。展望未來,雙方將以台灣為起點,共同拓展大東南亞等國際市場,讓台灣軟體產業在全球發光發熱。

2028年完成三大目標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
昨天到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報告供電挑戰,台電董事長曾文生(9)日更進一步表示,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台電將支持高科技業投資設廠,到支持電廠開發的縣市去。對於總統賴清德要求,「強化電網韌性計畫」10年期程能提早4年,在2028年完成關鍵與民生工程。曾文生表示,會朝「降低設備故障率」、「加速負電時效」、「限縮事故範圍」三大目標,在2028年完成。這包括隔離艙把事故範圍縮小、電驛持續汰換、風控管理,配電饋線自動化導入EMS能源管理系統等。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天表示,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台電將支持高科技業投資設廠,到支持電廠開發的縣市去。圖為曾先前出席公開活動情況。(圖/台電提供)許多變電站問題在於關鍵土地取得與拿施工許可兩項,有些像是北市玉成變電所都已有土地,但許可仍拿不到,曾認為,這不只台北市,都會區都有這種問題。雖可用臨時變電站,有機會2028年底做完, 但正式的整棟變電站沒那麼快(蓋好),至於電廠直供園區則無法在之前做到。電網強韌計畫規劃四大電廠直供園區,把輸電幹線空間留給民生部分,曾文生表示,「台中電廠到中科」與「興達電廠到南科」這2個,會努力在2032年的10年內完成,主要是線路較短,中間路權取得也較順利。但「大潭電廠直供桃園工業區」與「通霄電廠到竹科(寶山)」,則是涉及土地取得、纜線鋪設,完工時程變數較大。他強調,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很大題目是「電網建設」。 像美國AI資料中心, 都找電廠旁邊設,就是電網沒辦法送那麼大的量。台電去年用電計畫已對IDC(資料中心)做管制,桃園以北5000瓩以上不核供,要引導往中南部走,因為中電北送潮流到桃園就是一個瓶頸。曾文生聲明,負載應跟電源匹配,不然增加建電網負擔。台電的原則就是就近供電,未來會「支持高科技產業,到支援電源端開發的縣市發展」。台電預測AI資料中心加上半導體投資,兩者到2028年當年增加110萬瓩最高,之後還不確定。曾文生說,這主要來自生產端帶動,把伺服器、COWOS先進封裝,半導體產業布局、科學園區規劃都算進去用電內。這就是他提到2024年到2027年這三年供電壓力最大原因,屆時夜間備用容量率大約是7%至8%。夜尖峰用電3小時,雖仍可維持300萬瓩以上,但只要兩部機組故障就有明顯壓力。所以他指出,會需要除役機組轉為緊急備用的可即時補充供電。曾文生說明,從2025到2028年,緊急備用機組有228萬瓩到336萬瓩,包含大林5號、興達舊燃煤機組等,今年底停機的協和燃油3、 4號等。雖然備用機組動用沒相關規定,但他也謹慎說,沒必要不會啟動。

台股21日熄火盤中跌逾200點 「面板雙虎」爆大量群創亮燈漲停
台股20日終場上漲196.56點、以23406.1點作收,再創歷史新高,但21日隨著輝達與美國科技股下跌而熄火,台股早盤跌逾200點,最低曾到23151.15點,隨著電子股回檔、金融股疲弱,資金往生技、航運、塑化等傳產股移動,不過面板股群創(3481)卻爆55萬張巨量亮燈漲停,創今年來最大,友達(2409)也有23萬張、最高漲逾7%,「面板雙虎」攻占台股交易量前2大。道瓊工業指數收在39134.76點、漲0.77%;標普500指數收在5473.17點、跌0.25%;那斯達克指數收17721.59點、跌0.79%,結束了連續七個交易日創收盤新高的勢頭。而輝達一度漲到3.82%後,終場下跌3.54%,全球市值最高的寶座還給了微軟;戴爾和美超微也分別下跌0.42%和0.26%。外電報導,台積電(2330)正在研發新的先進晶片封裝技術,利用矩形面板般的基板進行封裝,取代目前所採用的傳統圓形晶圓,但可能是漲多休整,盤中跌1.2%、約在969元左右;前一日走強的鴻海(2317)也下跌逾1.6%,聯發科(2454)跌約1%。比較特別的是面板雙虎,同樣是有矩形面板級先進封裝新技術消息,群創因率先投入而取得初步成果,開盤不到2小時就爆出45萬張巨量,近中午已破55萬張,攻上漲停板15.6元,創下今年來單日新天量,與2021年11月以來的最大量;友達最高也曾站上19.55元,漲幅一度飆7.7,不過後續漲勢收斂。友達5月營收年月雙增,合併營收為253.4億元,較上月增加6.6%、年增16.2%;群創5月出貨持平,合併營收約為188.64億元,較上月減少2.0%,年增0.8%。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周一指出,大尺寸顯示面板第二季平均稼動率達過去九季以來最高點,面板市況有望回春,但當時股價沒有太明顯的表現,分析師認為,可能是過去短期資金都卡在AI股身上,AI漲多後資金開始往低位電子股找目標。

「王膝知」資料哪來?徐巧芯踢爆疑似由中華電信子公司「是方」提供
立委徐巧芯今天在立院國防委員會爆料,民進黨曾在5月27日舉行黨政主管會議,與會者除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外,還有民進黨代理秘書長、兩位副秘書長以及民進黨新媒體中心主任詹賀舜。會中,詹賀舜以口頭報告的方式,提出一份由「是方電訊」製作的交叉比對資料,與王義川後來爆料「握有交叉比對太陽花學運、青鳥運動手機資料」不謀而和。徐巧芯說,是方電訊是中華電信的子公司,董事長是吳彥宏,他也是瑛聲科技的負責人,而且是賴清德總統、新系大老洪奇昌的親信,與新系政治人物關係密切,曾多次對民進黨政治捐獻。是方電訊後來新機房落成,蔡總統也曾親蒞剪綵。是方電訊與民進黨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台灣光纜通道計畫、海纜與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政策安全防護等計畫,有密切的合作。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12)日踢爆王義川的資料來源恐來自於中華電信的子公司是方電訊。(圖/徐巧芯辦公室提供,以下同)她指出,中華電信曾宣稱不會販售任何民眾通信資料給政治人物或政黨,但子公司與「合資企業」是否會販售?引發外界好奇。出席委員會的中華電信業務管理處副總經理林文智回應,子公司雖是獨立廠商、但公司也有一定管理規定,子公司也不應該、不能取得中華電信伺服器的資料。徐巧芯則接著說,爆料者提供資訊,指「是方」曾是在民國105、109年都曾出售數據費用、數據分析、輿情監測給當時正在競選的蔡政府,根據他取得的帳單資料,包括「提供數據費用、數據分析費、輿情分析費用以及輿情監測費用」,他懷疑是方電訊不僅拿到中華電信的伺服器資料,而且已經販售給特定政治人物。林文智則回應,是方運作必須依照法規規定,但也坦承「是方」負責的是中華電信資料中心,中華電信的客戶資料確實會儲存在「是方」的IDC(網路資料中心)機房中。徐巧芯再次追問,中華電信雖否認販售客戶通信資料給特定政治人物或政黨,但是方電訊主網頁的工作內容並沒有販售客戶通信資料,為何在選戰期間卻能販售「輿情資料」「數據分析」資料給特定政治人物?中華電信都不必查「是方」有沒有私下撈過客戶個資、提供給民進黨使用?林文智則表示,會做進一步瞭解。徐巧芯指出,5月27日民進黨的黨政主管會議上,包括民進黨代理秘書長、2位秘書長、民進黨新媒體中心主任詹賀舜、王義川都出席,會議中拿出一份是方電訊的資料,與王義川說有資料不謀而合。法務部出席代表時也針對徐巧芯質問「是否立即保詮是方的證據」時也說,是否強制保全立委指控的「是方」證據,比需要看被害人是否提出要求,徐巧芯則說「每位中華電信客戶都是被害人」,法務部代表則說,如果有人告發,相信檢方會本於職責、判斷進行處理。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日前在電視政論節目驚爆可用手機訊號來定位、分析群眾的年齡與足跡,引發政治監控重大爭議,王義川雖表示,資料用「膝蓋想」也知道來源、此後不再對此事回應,但此事引發的風暴並沒有因此停止。不僅北檢上週已它字案將王義川列為被告,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也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蔡明彥率相關情報機關首長報告「國家如何運用民間通信設施蒐羅國安資訊」,NCC、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也都列席質詢。徐巧芯指出,是方電訊從民國105、109年都有出售數據費用、數據分析、輿情監測給民進黨蔡英文政府

普及AI手機!OPPO宣布「今年內5千萬用戶」:手機搭載生成式AI
AI浪潮勢不可擋!OPPO宣佈將全面普及AI手機,並提出未來AI手機將通過全端技術革新和生態重構。此外,OPPO與Google、聯發科、IDC(International Data Group/國際數據資訊)的合作夥伴共同探討AI手機為用戶帶來更加智慧、便捷生活的各種可能性。OPPO海外行銷與服務總裁張洲川表示,「OPPO 憑藉長期技術積累和戰略決心普及AI手機。作為業界首個將生成式AI功能引入全產品線的手機品牌,OPPO今年內要讓約5千萬名用戶的手機搭載生成式AI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從IDC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進一步佐證AI手機的巨大潛力。IDC預計,2024年1000美元價位段以下的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500萬部,同比增長250%。生成式AI將推動智慧手機到AI手機的轉變,刷新娛樂、行動辦公等多場景的體驗。

台灣電價調漲「體諒照顧庶民」 王美花讚嘆:全世界僅見
電價自4月1日起調漲,立法院今(30日)進行凍漲電價提案表決,結果以59比50通過凍漲案。針對結果,經濟部表示尊重,但必須依法守法執行業務,遵守目前電價審議機制的結果,而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坦言,台灣電價調漲有呼應照顧庶民、中小企業,情境和調漲方法不同,是全世界僅見。經濟部3月22日召開電價費率率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11%,其中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電價調漲3到5%,共約1250萬戶、占比93%。產業用電方面,逾44萬家產業用戶調幅在14%或之下,並增設年用電量5億度以上「特大戶」與網路資料中心(IDC)級距,調幅最多25%。針對電價調漲,國民黨團、民眾黨團3月提出電價凍漲案,經過1個月協商期,今天投票以59票對50票通過決議。經濟部和台電表示尊重國會決議,但仍須依法遵守電價審議結果,現行電價審議機制依2015年立院決議訂定電價公式,已寫入法律依《電業法》第49條辦理,也就是說4月電價仍會照漲。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案。(圖/報系資料照)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俄烏戰爭之後的電價成本高漲,因為國際原料高漲,與俄烏戰爭前相較,台電原料採購成本翻倍,這也造成台電鉅額虧損。她提到,按照電業法,成立電價審議委員會,在相關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台灣電價調漲的情形都有呼應體諒照顧庶民、中小企業等等,有做不同的情境和調漲方法,「我看是全世界僅見」。王美花表示,4月電價調漲對一般的民生用電調得非常少,用電越大調得越多;,這次電價調漲方案,最大的用戶最高是調至25%,大概也是接近台電成本,棋她都還是遠低於台電的相關發電成本。

微軟財報下周公布 美銀:AI將成助力股價還能漲19%
華爾街正等待大型科技公司發布財報,以發掘人工智慧(AI)革命正在順利進行的跡象。而美國銀行認為,微軟將於美東時間下周四(25日)發佈的第三季財報,可能會顯示出AI熱潮的力量,並預計這家科技巨頭即發佈的業績報告應該是樂觀的。微軟周五(19日)股價下跌1.27%,收盤價報399.12美元。美銀策略團隊在周四(18日)發布的報告中寫道,得益於Azure和Microsoft 365部門的持續強勁表現,他們預計微軟當季營收將實現年增11%的表現。該行該行將其營收預期上調了1%,並維持對微軟480美元的目標價,這代表該股較周四收盤價404.27美元,有超過18.7%的上漲潛力。美銀還預測,微軟的下一個增長高峰可能取決於AI相關產品的重大進步,比如M365 Copilot用戶的激增或商用Office ASP的提升。ASP即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軟開發的伺服器端執行的指令碼平台,可用來創建動態交互式網頁並建立強大的網站應用程式。據了解,ASP廣泛應用於電子商務、動態網站、數據庫管理、多媒體展示和內部網等應用領域。細分來看,由於Office 365商務版銷售強勁,包括Dynamics、LinkedIn和Office在內的生產力與業務流程部門(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將有亮眼表現,第三季營收上看1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75億美元大增11.5%。美銀將目標價喊至480美元,是以2025年預估自由現金流的37倍計算得出,並指隨著AI應用蓬勃發展,微軟估值將有穩健支撐。市場研究公司IDC預計,2027年全球AI軟體市場營收規模將達9440億美元。

「電價調漲11%」荷包失血 4月新制懶人包一次看
4月有多項新制上路,包括電價平均漲幅11%、央行升息半碼、北市動物園調整票價等。《CTwant》統整懶人包,帶大家一次看懂。●電價調漲平均漲幅11%經濟部表示,考量在政府補助、使用者部分負擔、台電公司努力撙節成本三方向下進行電價調整,因此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約11%,並以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採不同調幅方式,細緻化的進行各類用戶電價調整。經濟部指出,產業用電部分,考量不同產業經營狀況,112下半年用電量正成長產業調幅為14%,用電量持平或衰退未達10%產業調幅為12%,衰退10%以上產業調幅為7%,以減緩對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另外,針對產業用電大用戶,以及網路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高用電者,則採較高調幅以合理反映用電成本,用電量5億度以上且兩年用電平均正成長公司者,以及用電量0.5億度以上之網路資料中心,依用電量規模調漲15%~25%,以有效引導節約用電;農漁、學校(幼兒園到大專院校)、社福團體本次維持電價凍漲,而本次調幅減半及凍漲的產業,會在下半年提報審議會檢討。●央行升息半碼央行指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預期本年國內通膨率將逐季緩步回降,惟考量2021年以來物價漲幅較高,以及本年4月國內電價擬議調漲,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在本年經濟成長可望增溫下,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本行理事會同意調升政策利率0.125個百分點。●牌照稅開徵財政部公告,今年牌照稅於4月1日率先開徵,繳費期限至4月30日止。據統計,今年開徵車輛共823萬輛,稅額合計661億元。●北市動物園調整票價台北市立動物園門票自4月1日起實施新票制,調整項目為普通票新台幣(以下同)100元、優待票50元、團體票70元,新增台北市民票60元以及調整適用對象條件,餘如教育中心入館費、遊客列車車資等仍維持不變。4月1日起,規劃來園的家庭、團體,記得要使用新制票價,符合市民票、優待票與免票條件者也請記得隨身攜帶相關證件來園。●新北回收新規上路新北市環保局日前公告,7大類資源回收物─包含廢乾淨塑膠袋、包裝用發泡塑膠(保麗龍)、廢玻璃容器、廢照明光源、廢乾電池、廢鉛蓄電池及易燃物,此7大類物品皆須分開單獨回收、不可與其他回收物混合交付,而如以塑膠袋盛裝回收物,其外觀須為可辨明內容物之透明或半透明材質。如未確實依前述規定回收,自4月起環保局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最重可處新台幣6000元罰鍰,提醒民眾務必遵守回收相關規定,提升回收循環再利用率的同時,也避免荷包失血。●高鐵便當調漲高鐵公司表示,高鐵便當因應食材原物料成本增加等因素,自4月1日起售價調整為110元。●胃癌、食道癌免疫治療納健保4月1日起,免疫治療將納入胃癌一線、食道癌二線健保給付。

拍板了!電價4月起一般家庭漲5% 用電大戶漲25%「蠻痛苦的」
經濟部22日舉行202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上半年、也就是4月至9月的電價費率,這次平均電價調漲約11%,調整後之整體平均電價為每度3.4518元,將於4月1日開始實施。這次在民生用戶上採較低調幅,級距愈高調幅愈高;民生基本用電的住宅330度以下、小商店700度以下電價調幅3%,住宅331到700度、小商店701到1500度電價調幅5%,住宅701到1000度、小商店1501到3000度調漲7%,住宅用電1001度以上、小商店3001度以上調漲10%。不過經濟部提到,最高調幅的10%,只有超出的那1度才會用調幅10%的費率計算。經濟部評估,此次電價調整對民生用戶的影響,每月用電700度以下者占93%、約1250萬戶,小商店每月用電1500度以下者占84%、約76萬戶。產業用電部分,考量不同產業經營狀況,2023年下半年用電量正成長產業調幅為14%,用電量持平或衰退未達10%產業調幅為12%,衰退10%以上產業調幅為7%,以減緩對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另外,針對產業用電大用戶,以及網路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高用電者,用電量5億度以上且兩年用電平均正成長公司者,以及用電量0.5億度以上之網路資料中心,依用電量規模調漲15%到25%。農漁、學校、社福團體本次則維持電價凍漲,而本次調幅減半及凍漲的產業,會在下半年提報審議會檢討。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會後表示,農漁業、學校、社福團體等凍漲應交給各部會處理,不能老是讓台電承擔。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表示,這次的漲幅「其實蠻痛苦的」,產業界了解為什麼要漲電價,但應該要考慮電價、排碳和供電穩定度這3方面對產業的影響,建議能源多元化,重新考慮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