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 IPO 上市 台股 EVOASIS 陶百群
老黃新朋友2/他34歲登股王!又遇官司跌谷底 揭「隨身碟之王」25年創業實錄
「我不在乎我們被定義成半導體還是系統廠,我只在乎我們能不能賺到足夠利潤,投資研發、拉開與對手的距離。」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群聯電子(8299)創辦人潘健成,今年以邊緣AI儲存新解方打入輝達供應鏈,重獲市場關注。貴為一家千億市值公司的執行長,潘健成這兩年卻如同超級「業務員」,四處簡報、親自上陣,推銷自家新推的aiDAPTIV+方案,主打以自家固態硬碟(SSD)代替高頻寬記憶體(HBM)功能,讓中小企業用得起大型語言模型(LLM),也可整合進NVIDIA Jetson平台。「老闆一聽AI要三千萬,他可能會想三年;你跟他說一兩百萬,他可能馬上試看看。」潘健成5月中旬出席一場AI分享論壇時笑著說道,群聯的策略就是讓AI變得「買得起、用得起」。再者,潘健成發現,「客戶不是不用,是不知道怎麼用。」他腦筋動得飛快,順勢將業務推廣延伸至教育訓練,推出12萬元教育訓練機、150萬到300萬元等級的企業邊緣AI工作站,使群聯從單純賣零組件,跨界提供「包山包海」的完整解決方案,讓客戶「用滿意再付錢」。為搶下這場AI普及戰的先發優勢,群聯還踏入「補教業」。潘健成曾透露,公司每週都在開課,一堂課3萬元,幫助客戶內部培養人力,「我們現在是補教業兼電子業!」群聯從3000萬起家,如今市值上看1050億元,股價6月13日收盤來到526元。(圖/報系資料照)群聯成軍25年,從3000萬起家,如今市值上看1050億元,去年EPS 38.95元,股價一度漲到785元,今年還入列輝達供應鏈,後市可期。這一切都不得不提到今年51歲的潘健成,他原是馬來西亞僑生,幼年家境清寒,19歲隻身來台,在交通大學控制工程學系苦讀、工讀度日,後來直升控制工程研究所,便踏入NAND儲存領域。2000年,26歲的潘健成與四位夥伴在新竹創立「Phison」(群聯的英文名稱),正是「five persons」的縮寫,團隊窩在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地下室埋首開發,之後設計出全球第一顆USB快閃記憶體的儲存控制單晶片(SoC),推出全球第一支單晶片隨身碟Pen Drive。當時市場主流仍是光碟、磁碟等傳統儲存媒介,對新興的快閃記憶體應用沒信心,2001年USB隨身碟興起,群聯也一炮而紅,創業第二年就賺進上千萬元,三年內掛牌上市,當時創下台廠最快IPO紀錄,2005至2007年連三年大成長,股價最高曾衝上700元,登上股王寶座,潘健成也從「隨身碟之王」,被封為「林百里第二」。然2008年金融海嘯重挫全球市場,群聯也受創,接下來十年更面臨韓廠、陸廠的大規模擴產與殺價戰夾殺,面臨營運壓力的潘健成,卻在不景氣中強化體質、擴展產品線,從USB擴展到嵌入式記憶體eMMC/UFS,再攻入SSD控制晶片與模組整合市場。更嚴峻的挑戰是2016年,潘健成因財報事件捲入官司,最終雖獲緩刑,但也丟失董事長大位。多位業界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潘健成)確實有一些個人爭議啦,但也有過人的市場嗅覺與行動力,算是一位具實戰能力與執行力的創業者。」今年的COMPUTEX,群聯就在自家攤位展出,台灣大採用自家方案所推出的「AI聽寫大哥」, 是能聽懂台灣、中英文等多種語言混用的AI語音紀錄平台,成為地端AI落地的代表作之一。(圖/翻攝自群聯電子臉書)潘健成退居執行長後,仍站在第一線,2020年疫情影響,加上AI應用崛起,帶動WFH的各種衍生應用需求,包含雲端服務、遊戲產業、遠距教學、以及NB電腦產業等,帶動高性能的記憶體需求大增,助攻群聯營收,全年衝上485億元、EPS 44.14元,創歷史新高。接著,ChatGPT等LLM陸續問世,給了AI從雲端到地端的落地契機,潘健成看準邊緣AI的革命性需求即將到來,快速推出可平價導入AI的aiDAPTIV+方案,為營收獲利再添新動力,2024年營收589億元,EPS達38.95元,其中模組產品已佔營收72%、控制IC占7.83%。如今,群聯打入輝達AI供應鏈,潘健成不忘嗨喊,「走地端,不是我賺你錢,是我們一起來!」潘健成也強調,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如今群聯擁有必要資源與市場基礎,未來將持續深化技術,正如他在5月27日的股東會上所言,「就像台積電(2330)持續投資先進製程,如今已成為全球獨霸的半導體龍頭,群聯也會持續強化研發實力,朝領導地位邁進。」

南山人壽股東會「門前清」不見布條 尹崇堯:公司上市「有信心」
南山人壽11日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尹崇堯擔任主席,對於股東們關切的南山人壽上市、併購、配息等目標,也再次說明進程。尹崇堯強調,並無外界所傳的任何併購檔案,對於上市案在爭取各個利害關係人的祝福之下,有信心完成目標。至於往昔在股東場外常見的工會陳情拉布條畫面,今年首度未見蹤影的「門前清」,應是與六天前6月5日,南山人壽與臺北市南山人壽企業工會完成在業務員合約書、續傭制度等多項協議書簽署,南山人壽說今年是公司「大步向前的一年」;臺北市南山企業工會理事長蔡坤穎則說本次協議書「象徵勞資和諧攜手邁出第一步」。小股東表示,潤成入主14年,併購案部分對於三商美邦人壽、玉山金控部分的山山併;以及配發股利,IPO時程表。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表示,南山經營60多年是台灣獨立經營最大公司,是驕傲,也是非常辛苦,外界傳出的併購案,其實並沒有這個檔案。南山人壽上市一直以來是努力的目標,就像去年說的希望受到各個利害關係人祝福的,大家開開心心歡歡喜喜。南山人壽財務長、副總經理蔡昇豐則補充說,以南山經營為首要,面臨兩個接軌順利,股利發放的條件之下符合主管機關的規定與符合發放滿足股東的建議。持有南山人壽股票理由有四個,擁有660萬保戶,業務員團隊穩健,累積優良的保險利益,可以展現在南山未來價值顯現的優良基礎;一次性的公允價值衡量,擔心高預定利率保單的轉換,同業就呈現在同一個基礎點,可對南山人壽保有信心;CSM保持在550億元到600億元;在避險部分66%加上一籃子的避險也超過七成,是優於同業。財務長、副總經理蔡昇豐也再次表示,去年獲利有425億元,去年第四季美國降息不如預期,債券的損失,依規定要提列公積金,而無法發放股利,請股東諒解。在四月底、五月初新台幣升值有很大的震盪,南山人壽在經營上是穩健,提起新制的價格準備金,這樣豐富準備金,面對明年17有提存充足的準備金而接軌到CSM,呈現經營上穩健的結果。對於無到期發債的情況,尹崇堯再次表示則表示,陸續發行次順位債、無到期債,對於發債額度、年利率部分,由財務長補充說明,從105年到今年五月為止共十檔總計1021億元,區分為新台幣與美元部分,前者成本3.3%~3.88%,去年透過新加坡子公司發行美債的票息利率在5.45%;3.76%。股東表示「賺了4002多億元」為何不能發放股利?國泰、富邦都可以配息,為何南山人壽不行?至於南山人壽上市進程,給股東一個希望,看是一年後?兩年後?股息一年有一年沒有,上市遙遙無期,現在與工會也簽署協議書,關係和諧,總是要給我們一個希望。尹崇堯再次表示,請各位股東諒解,正如財務務長所說明的,因為去年第四季;至於南山人壽上市IPO也是希望盡快去完成目標,希望它是一個過程,包括工會、主管機關等對上市是一個祝福,若有提出進程時間,可能也是對各個利害關係人的壓力,再次請股東放心,上市持續積極進行,是有信心。南山人壽財務長、副總經理蔡昇豐說,在FED等利率操作政策,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的關稅政策,帶來產業的震動,也影響許多公司表現;同樣的對於南山人壽的穩健經營,去年雖有獲利很好的結果,但仍需依規定提存公積金而導致無法配息,再次請股東諒解。

穩定幣Circle掛牌股價秒爆噴 盤中勁揚235%次日繼續漲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Internet Group Inc. 5日 於紐約證交所首日掛牌,代號為「CRCL」,盤中股價一度大漲 235%,成為美國少數以加密貨幣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之一;上市次日續漲35%,報112.463美元,總市值達約250億美元。該公司首日交易表現堪稱瘋狂,股價在短時間飆升逾兩倍,被交易所三次臨時停牌,最終收盤漲幅高達168% ,反映市場對穩定幣監管前景的高度期待。據悉,Circle的USDC在穩定幣市場佔據約27%份額,位居第二,僅次於佔據67%市場的Tether USDT。Circle 此次首度公開發行(IPO)共募集約11億美元,發行價定為每股31美元,高於原訂的每股 27 至 28 美元的區間。此次IPO的承銷商包括摩根大通、花旗及高盛。根據文件,方舟投資 (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計劃在 IPO 中購買最多 1.5 億美元的股票。Circle財務長Jeremy Fox-Geen在上市首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Circle歷史性的時刻,但對我們的使命來說仍然只是開始。我們專注於構建和拓展新型貨幣科技的應用場景。」此次IPO的成功,顯示投資人對穩定幣產業的信心大幅提升,也意味著Circle將成為加密貨幣產業贏得主流資本市場的企業,有助於贏得主流市場及監管機構的信任。

台新證女業務員爆輕生…「一刀刺心臟」倒倉庫亡 金管會證實了
台新證券驚傳一位年約50歲的女業務員在公司結束生命,消息一出引起外界譁然。對此,金管會也證實該起憾事,強調女業務員逝世原因為「個人因素」,至於詳細案發情形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爆料,指某金控旗下的證券公司驚傳噩耗,有位營業員在上班時間「一刀刺向心臟死在倉庫」。貼文曝光後,還有其他網友透露,死者為台新證券屏東分公司的超級女業務員。對此,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昨(15日)表示,經台新證回報說明,該員工逝世為個人因素,與近期「IPO責任額的議題無關」。黃厚銘指出,根據「證券商通報重大偶發事件應遵循事項」第2點規定,重大偶發事件是指,足以影響證券商聲譽、危及證券商正常營運、導致客戶權益受損或擾亂金融秩序,初步評估認為,此案「尚不構成通報重大偶發要件」,但仍會持續關注了解,並針對台新證在管理上是否存在疏失進行調查。◎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新光三越改選董座三搶一? 「這集團」態度成關鍵
新光三越將在6月27日舉行股東會,選出新任董事及監察人共16席,市場預測,依持股權比例,董監席次分配與上屆差異不大,日方占7席,泛吳家拿9席,股東會選完後另舉行董事會,推選誰當董事長,日本三越伊勢丹集團成關鍵。此外,外傳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將在暑假復業,台中市都發局表示,新光三越提出整體修復計劃並非部份修復,目前尚未接獲分層營業申請近年新光三越改選紛擾不斷,知情人士透露,原訂本屆董座要交棒吳家堂侄、新光三越現任總經理吳昕陽,吳家老三、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間接表態挺年輕人吳昕陽,但吳家老四、新光三越現任董座吳東昇不願讓位,加上老大、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也想搶新光三越,呈三搶一局面。熟悉公司治理的專家就指出,日本三越伊勢丹集團支持誰擔任相當重要,到目前為止日方並沒有表態。根據新光三越董事會股權結構顯示,新光三越共有13席董事與3席監察人,其中,日本三越伊勢丹約持有43%股權,掌控6席董事及1席監察人;泛新光集團持有57%,其中吳東進、吳東昇所代表的泛新光體系握有4董、1監;吳昕陽代表的吳東興家族則共計3董、1監。新光三越董座花落誰家,占7席的日本三越伊勢丹集團具關鍵影響力。消息指出,吳東昇擅長日文,2023年3月29日接任董事長一職後,與日方溝通順暢,經營表現也為其加分,綜合目前情勢,吳東昇有哥哥吳東進支持,若加上日本同步支持,連任機會不低。據了解,2023年新光三越董監事彼此有共識,規劃由第三代接班人來掌舵,現任總經理吳昕陽為集團世代交替主角。除了董監改選及董事長人選外,今年新光三越股東會是否討論IPO案,也相當受矚目。至於2月13日發生氣爆的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目前仍在修復,僅透過文字回復台中市都發局,提交計劃在整建修復階段中,一切以安全第一為優先。

英財相稱「脫鉤中國經濟往來」非常愚蠢 下週赴美商討貿易協定
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Rachel Reeves)近日明確表示,脫離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將是「非常愚蠢的決定」,她強調英國應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合作關係。此番言論發表之際,正值她準備於下週前往華盛頓,與美方展開貿易協定談判。《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將在貿易和關稅協商中施壓盟友,要求其降低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對此,里夫斯表示,儘管英美關係密切,但英國並不會照單全收美國對華政策立場。她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選擇不參與合作是錯誤的。英國政府的立場就是保持開放。」在接受《每日電訊報》採訪時,里夫斯還表態支持快時尚品牌Shein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儘管該公司面臨供應鏈透明度及勞工權益方面的批評。她強調,倫敦金融市場擁有嚴格的監管標準,會確保新上市公司符合規範。Shein 雖成立於中國,現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供應鏈仍受到外界關注,包括涉嫌使用新疆棉花等爭議。相關問題導致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延遲審核其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此外,英國近期批准中國敬業集團繼續營運斯肯索普的英國鋼鐵廠,引發國會內部對中國資本進入英國關鍵產業的安全疑慮。對此,商務大臣喬納森·雷諾茲表示,來自中國的企業投資將會受到「不同的審視」,但並不排除其在非關鍵領域的投資機會。針對這些議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本週回應稱,英國部分議員的言論展現出「傲慢、無知和扭曲的心態」。儘管面對輿論壓力,里夫斯仍堅持不將中國視為經濟對手,而是潛在合作夥伴。她強調:「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橋樑,而非更多的障礙。」里夫斯此次訪美,預計將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二十國集團(G20)的春季會議,並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會面。雙方可能就降低鋼鐵、鋁與汽車產品的關稅展開協商,但藥品關稅仍未納入議題之中。據透露,英方已提交協議草案,爭取撤銷目前對英國商品徵收的10%關稅。但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則宣布,將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徵收高達245%的報復性關稅,其中包括為解決芬太尼危機所加徵的特別關稅。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亦於週五與川普通話,強調支持自由貿易與保障國家利益的重要性。這是川普上任以來兩國領袖的首次正式通話。儘管保守黨批評里夫斯早前訪華「收穫有限」,僅促成約6億英鎊的投資,但她認為此次經貿對話有助於提升英國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她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倫敦成為更具吸引力的上市地點。失去企業與資金對英國不利,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狀。」除里夫斯外,能源大臣艾德米利班德、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及前國際發展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大也曾先後訪華。斯塔默本人則成為多年來首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的英國首相。目前中英雙方正籌備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英,屆時將與里夫斯會面,進一步推動雙邊經濟合作。

川普下一步劍指半導體藥品 法人:台股終將「關關難過關關過」
台股本周終場上漲18.05點,收在21298.22點,成交量2371.25億元,成交量動能近日降至不到3000億元,不利多頭氣勢;法人預期在近期市場修正後,短線已多少反應不確定性的負面干擾。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2日美股收盤後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基準關稅,並對特定貿易夥伴加徵更高的對等稅率,且繼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後,3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很快就會對進口半導體、藥品開徵關稅。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預期市場仍將波動,建議著眼更具吸引力的評價面,聚焦基本面,主動布局參與輪動行情。展望後市,考量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等基本面大方向仍未出現扭轉,現階段市場仍主要是受氣氛影響,對後市持續謹慎觀察,建議在盤勢反覆消化雜音、擔憂與評價面的修正壓力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情況下,檢視基本面、弱留強仍是應對關鍵。其中,電子類股維持高速成長,科技布局不可少,AI應用端百花齊放後所需的算力需求,預期仍是支撐未來成長動能關鍵來源,而非電子股整體呈現衰退,但仍有部分公司值得留意;而對於現階段定期定額台股基金投資人,建議仍可持續累積部位,長線投資者亦藉機分批佈局累積未來收穫機會。野村投信則表示,關稅問題未來若能有解,美國經濟基本上並無衰退疑慮,主要盤勢觀察重點包含幾大面向,包括美股是否止跌,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影響,台積電、聯發科、鴻海、中信金、富邦金等權值股是否止跌回穩以及融資減肥速度。野村投信全球整合投資方案部主管暨基金經理人游景德表示,目前來看整體影響應有限,台灣主要輸美產品為「資通訊產品」,受WTO《資訊科技協定》保護,台美雙方已實施零關稅,因此理應不受到對等關稅影響。至於長假前賣壓不完全是壞事,融資維持率從160%急殺至140%,已接近2022年最恐慌時期(當時最低曾到130%),大盤再大跌的風險應有限,從過往經驗來看,殺融資並爆大量代表底部應該就在不遠處,只盼關稅大刀不要再有太意外的發展,大跌後股市仍有機會迎來反彈。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則表示,依據過往經驗台股終將「關關難過關關過」,有別於「單押」特定指數或類股,「主動」調整並靈活選股將適合迎戰今年蛇行盤的投資方式,以首檔主動式ETF 00980A「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為例,預計4月15日至18日展開募集,預定5月5日掛牌上市,IPO每股發行價10元,採季配息機制。

神達數位31日登興櫃 總經理:拚2026年Q1轉上市3年營收破百億
神達(3706)小金雞神達數位(7821)今(27)日舉辦興櫃前業績發表會,宣布將於3月31日登錄興櫃掛牌,成為神達旗下首家IPO子公司。總經理張樂羣表示,今年成長動能為AIoT與POS機,目前已取得多家國際大廠專案訂單,主銷美國及日本,看好北美市場增長,預計今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目標三年內營收破百億大關,另外預估今年底送件,明年第一季轉上市。神達數位2023年合併營收49.61億元,稅後淨利1.23億元,每股盈餘1.16元;2024年合併營收69.83億元,年增40.75%,稅後淨利1.71億元,年增38.62%,每股盈餘為1.61元,營收獲利大幅成長,表現亮眼。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關稅大刀,張樂羣回應,「我們的策略主要是提供客戶台灣製造的選項,目前只要是有關稅問題的產品,在越南廠沒蓋好之前,都是從台灣出,現階段沒有考慮美國製造,主因是成本太高,除非客戶願意負擔高的製造成本。」另外,他還透露,越南廠目前處於興建階段,預計下半年試產。公開資訊顯示,神達數位成立於2017年9月,並於2018年正式營運,目前資本額為新台幣10.94億元,公司前身是神達電腦的行動通訊產品事業體,早期深耕PDA(個人數位助理)及PND(可攜式衛星導航)消費性電子產品,旗下品牌Mio更創下全球前三大品牌的亮眼成績。神達數位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及iPad問世,神達產品也逐步轉型至車用電子及車聯網領域,2019年成功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2022推出車隊管理解決方案,近兩年更跨足智聯網領域,憑藉在AIaaS(AI as a Service)領域的專業能力以及先進的邊緣運算平台設計能力,提供涵蓋消費性及企業級的工規與車用產品解決方案。神達數位表示,公司深耕車用電子市場多年,全球累積銷售之行車記錄器已逾1000萬台,以自有品牌Mio行銷全球,在全球市場居領先地位,並成功打入國際汽車品牌供應鏈,銷售渠道已從AM(After Market:零售市場)擴展至DOP(Dealer Option:經銷商選配)、MOP(Manufacturing Option:原廠安裝)商業模式市場。

自認遭技術長網路霸凌 雲云董座殺人3大動機曝光
台北市科技公司雲云科技於7日發生一起兇殺命案。公司董事長曾志新在公司會議室內持刀殺害梁姓技術長,隨後試圖吞刀自殘,送醫治療10天後,於17日出院之際就被警方帶回偵訊。經調查,曾志新其實早於2月底即寫下死亡筆記,並於2月26日前往賣場購買凶刀,顯示其早有預謀殺人之意圖。而曾志新則提到,梁姓技術長疑似與員工共謀,在網路發文霸凌自己,因此自己才心生殺機。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曾志新與梁姓技術長因公司經營理念不合,長期存有嫌隙,並懷疑梁姓技術長竊取公司技術機密,計畫另起爐灶。此為曾志新的第一點殺機。此外,隨著公司營運狀況不如預期,原本規劃的IPO上市計畫遭遇阻礙,令曾志新壓力倍增。曾志新又認為梁姓技術長可能與其他員工聯手,在網路發文霸凌自己,故意內部製造矛盾,進一步加劇了雙方對立,此為第二點殺機。後續梁姓技術長在公司群組內發表辭職聲明,內容提及自身遭到羞辱與霸凌,並指控曾志新管理不當,進一步激怒曾志新。後續即便曾志新要求刪文,但均遭到梁姓技術長拒絕,此為第三點殺機。7日下午4點,雙方與人資長於會議室內進行談判,期間曾志新要求梁姓技術長刪除貼文未果,後續便趁梁姓技術長不備,從身後抽出預藏30公分長料理刀,朝對方頸部與背部連刺數刀,梁姓技術長當場倒地,經檢警相驗,確認其身中7刀,因大動脈被割斷大量出血死亡。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曾志新2月底開始在筆記本中抒發不滿,並點名3至4名公司員工,怒言「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但當時並未直接提及梁姓技術長。而且檢警也發現,其實早在2月26日,曾志新便提前購買西式主廚刀,並將其藏於辦公室內,等到7日與梁姓技術長會談時隨身攜帶,並在交涉破裂後果斷行凶。此外,警方也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曾志新事先撰寫遺書,內容指控員工背叛。但曾志新在偵訊中堅稱,自己真正想殺害的對象僅有梁姓技術長,其他被點名者只是因不滿對方的作為,才在筆記本內發洩憤怒。案發之後,曾志新吞刀自殘,導致喉嚨、食道、後頸椎及左手等處受傷,送醫搶救10日後出院。17日下午5點15分,警方以殺人罪嫌將曾志新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

房地合一稅2.0鼓勵都更 首次移轉有望適用20%稅率
房地合一2.0上路已經3年半,財政部近期將檢討房地合一稅2.0窒礙難行的地方,修正《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作業要點》,據知目前方向包含擴大解釋都更案中起造人範圍、可適用20%的較低稅率。財政部官員表示,國稅局還在盤點相關案例,以利未來修法調整。房地合一稅2.0自2021年7月以來上路,最大的改革就是將企業炒作房市納入規範,為了避免企業或家族透過營利事業短期買賣規避稅捐。房地合一稅2.0規範只要個人或者家族直接或間接持股超過50%,以及該營利事出資價值50%以上是房地構成,不論短期交易房地或股權都是房地合一2.0課稅範圍。房地合一稅2.0規範,持有2年內出售,所得會被課徵45%稅;持有2到5年會被課徵35%的稅。工商團體也力爭,企業交易股權鬆綁,工總爭取,企業適用房地合一稅2.0股權交易,標的公司應該排除2016年以前取得房地,以利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家族傳承。工商協進會解釋,企業早年生產所取得土地和廠房,近年因房地產飆漲,很容易就達到房地合一2.0中房地價值超過出資額、價值的50%。若計入企業價值50%當中,就會限制這些企業的股權交易、IPO,不利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家族傳承和中小企業異業合作,建議檢討房地合一稅2.0中「特定股權交易之認定標準」。財政部現正盤點個案、檢討作業要點。據知目前方向有,現行都更或者危老重建地主、建商、地主或者分回的房屋交易,首次移轉可以不受房地合一2.0的限制,適用20%的稅率,個案中也有許多以蓋房子為主的營利事業,在都更案中因現實種種原因無法擔任起造人,轉移時可能被課高額稅捐,財政部也正在檢討規範、擴大解釋,避免都更、危老重建案件、非炒房者被誤殺,並有鼓勵的作用。對於工總、工商協進會建言,檢討房地合一稅2.0股權交易,財政部回應研議當中。官員表示,國稅局還在蒐集個案,希望未來作業要點修正可以符合現實所需、且不違反房地合一2.0立法原則。

旅遊平台「KKday」爆大裁員!員工剛加完班被資遣痛哭 業者回應了
線上旅遊平台《KKday》近年來積極募資加速市場布局,並推動IPO(公開募股)上市。不過近日卻爆出大規模裁員,38名海內外員工遭到資遣,佔集團員工數3.7%。有員工上週日(16)還在加班,19日就被資遣,錯愕地當場痛哭。業者則在今(26)日回應,公司將啟動新一波的組織再造,聚焦全球策略商務拓展處的組織布局與人才整合,期許回歸疫情前的營運初衷。位於遭到資遣的員工,KKday將提供法定優退金+1個月以上的優退金保障,並給予履歷健檢、推薦函等協助。近日有曾在KKday任職的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裁員一事相當倉促,「星期天還在加班,星期三就被資遣,手起刀落隨便一群人當天就送回家了。」這名網友還指出,公司沒有任何事先通知、沒有交接,對努力投入工作的人根本是無法釋懷的傷害。另有人指出,19日的townhall會議就是「裁員大會」,突如其來的消息,員工們當場錯愕不已,啜泣聲此起彼落,還有人依依不捨跟大廳標誌合照。內部士氣也因此大受打擊,許多未受到影響的員工也提心吊膽,擔心下一波裁員會輪到自己。對此,KKday26日發布聲明證實裁員消息,表示因應組織變革,共有38位海內外同仁遭到優退,約佔集團員工總數的3.7%。KKday宣布,將提供法定優退金+1個月以上的優退金保障,並給予履歷健檢、推薦函的協助。KKday表示,為了應對快速變動的跨境旅遊市場,公司決定啟動組織再造,期許回歸疫情前的營運初衷,將以台灣總部為中心,與亞太各地辦公室緊密協作,將跨市場整合的量能與效益發揮到最大化。該公司另稱,「感謝每一位同仁的付出與奉獻,面對快速變動的跨境旅遊市場,公司將啟動新一波的組織再造,聚焦全球策略商務拓展處的組織佈局與人才整合,期許回歸疫情前的營運初衷,以台灣總部為中心、並與亞太各地辦公室緊密協作,將跨市場整合的量能與效益發揮最大化。」

JX金屬擬籌資30億美元拚上市 成為日本7年來最大IPO案
全球半導體材料主要供應商JX金屬(JX Advanced Metals)30億美元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計畫,已獲得日本主管機關批准,可望成為日本7年來最大規模的IPO案。根據呈交日本財務省的文件顯示,日本最大煉油業者Eneos的全資金屬部門JX金屬,計劃3月19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價暫定為每股862日圓(約5.64美元),最後發行價將在3月10日決定。Eneos表示至多將出售5.35億股JX金屬股票,或整體流動在外股數的57.6%,意味著Eneos可望籌資4,600億日圓(約30億美元),將超越去年上市的東京地鐵(Tokyo Metro),成為日本繼2018年軟體銀行(Softbank)以來的最大上市案。外媒先前報導,Eneos原先希望至少籌措4,000億日圓,並打算將籌集的資金用來提高股東報酬,和進行脫碳投資。Eneos財務長Soichiro Tanaka 14日表示,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都是吸引人的領域。JX金屬是濺鍍靶材(sputtering target)的主要製造商,該原料是晶片生產過程中用來形成金屬膜薄的材料。JX金屬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新的濺鍍靶材工廠。Eneos指出,JX金屬成為獨立公司後,將能加速資本投資和研發工作。Eneos上一會計年度呈報810億日圓營業利益,其中約三分之一由JX金屬貢獻。JX金屬上市可望為日本IPO市場再次迎來熱絡的一年。其他有意上市的日本企業密切關注JX金屬的上市狀況,並藉此研判日股的牛市動能。

省下逾2億油錢!U-Power去年營收首度破億 執行長:計畫今年底IPO
全台電動車數目前大約9.7萬輛,朝10萬大關邁進,對於充電樁的需求日漸提升。第三方充電業者U-Power旭電馳科研今(16)日發表2024年充電營運成績,在12月單月充電量突破180萬度、服務充電車次超過5.3萬次,全年總充電量達1,440萬度電,較2023年成長3倍。U-Power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鵬旭表示,今年除了計畫要拓點至70站以外,也計畫在2025年底IPO(首次公開招募)。回顧U-Power自2022年5月啟動營運以來,近3年營收分別為200萬、3,900萬及1.2億元;站點數也從2022年11站、2023年21站到2024年39站。陳鵬旭提到,「在農曆春節前,已在桃園平鎮、新北淡水完成第40、41站,完工等待送電的有6站、選址簽約建置中的有7站。」也就是說,目前確定的站點總數達53站,目標能在今年底完成70站。U-Power旭電馳科研全數營收來自電動車快充服務,隨全台電動車數量達10萬輛,充電業績年成長超過2.5倍、總設備功率也成長近5倍。展望2025至2026 年,U-Power將持續擴大站點布局,並啟動IPO計劃,由福邦證券輔導,預計於今年底前完成 IPO。以U-Power全年總充電量1,440萬度電換算行駛里程,可行駛8,640萬公里;若換算為燃油消耗,則節省近720萬公升的燃油、2億2,320萬元的加油金,平均每車節省531元燃油費用。過去2年半以來,台電調漲電價,導致U-Power電價成本上漲82%,不過為減少電動車主用車負擔,採取逐步調整快充收費標準的方式,並吸收部分成本壓力。自啟用以來,U-Power由固定費率每度電9元,逐步調整至9.9元;在2024年9月更導入彈性時段費率機制,並於今年1月進一步調整為「離峰費率維持每度電6.9元,假日時段費率調降至每度電8.5元」,僅針對尖峰時段費率小幅上調至每度電13.5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底,U-Power啟用位於台北市內湖民善路的超大型充電站,場地面積300多坪,最高可設置28支超高速充電槍。營運初始,U-Power投資金額為2,000萬元,設置8支CCS1+4支CCS2充電槍,總設備功率為1,080kW。在這7個月營運期間,每月充電量從首月3.4萬度,快速成長至12萬度,目前已是U-Power充電量最高的站點。

饗饗疑食物中毒擴大!增至53人就醫 衛生局曝1條件才可復業
知名buffet餐廳「饗饗」信義店疑爆發食品中毒事件,多人近日至店內用餐之後上吐下瀉,截至9日下午4時,北市衛生局接獲醫院通報就醫人數已經增加至53人,衛生局與衛福部疾管署及食藥署至該店展開腹瀉群聚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由於就醫人數持續增加中,業者無法申請復業,餐廳也張貼公告正自主全面消毒,暫停營業中。饗賓集團原本規畫,在新品牌與新店的雙引擎帶動之下,今年將會啟動IPO計畫、拚2026年直接登板台股。如今饗饗傳出食物中毒,還遭到台北市衛生局開罰300萬元,嚴重影響形象,券商私下透露,饗賓掛牌上市時程恐受影響。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日表示,市府7日第一時間接獲通報後即派員到場稽查,發現違法事宜即勒令停業,但7日晚間仍持續營業,市府絕對不會接受業者挑戰公權力,依據《食安法》規定重罰300萬元,他也重申,必須符合規定才會同意復業,目前已經駁回復業申請,市府8日也無預警到饗賓集團旗下其他店家稽查,發現違法即依法裁罰。衛生局指出,按照規定,必須在醫院通報就醫病例最後1例後24小時再無新增個案,業者才可以提出復業申請,由於目前就醫人數持續通報增加,業者尚無資格評估復業。流行病學調查將會了解現場作業情形以及人員健康管理狀況,是否造成可能的食品中毒事件,調查結果,預計2至3個月出爐。衛生局表示,接到醫院通報後即展開攝食問卷調查,調查各患者間共食地點及餐點,並派員至事發地點採樣蒐證,若結果判定為食品中毒,可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衛生局說,業者須向衛生局提出復業申請及改善報告,經衛生局審查通過且複查合格才可復業。券商主管分析,饗賓是國內自助餐龍頭,長期累積的經營體質強健,此次食安問題還未查明真相,但形象已經受到影響,若維持原本進軍資本市場時程,恐也容易失焦,應會等風波過去後再重啟IPO規畫,以時間換取空間。面對饗賓成為箭靶,近期被菲商快樂蜂併購的雙月食品社長賴永晟逆風為此抱屈,表示外界在真相查明前就將矛頭指向餐飲業者,這將讓經營者心寒,憂心以後沒有人做晚餐了。

EVOASIS明年充電樁數量拚翻倍 董座:預計2026年IPO
第三方充電供應商EVOASIS(源點科技)近日公布年終成績及未來發展藍圖,除了完成與台灣中油合作、在國道休息站建置快充站以外,EVOASIS董事長陶百群也表示,「明年充電樁數量倍數成長,也計畫在2026年可以IPO。」EVOASIS自2019年成立,截至目前全台擁有逾400支DC快充和600支AC慢充,服務範圍不僅覆蓋都市區,更延伸至高速公路服務區,並在都會區推出「SUPER OASIS超級綠洲」大型快充站。此外,EVOASIS也與中油、台糖、統一等加油站,還有家樂福、微風、禮客等大型百貨商場合作,擴大快充網絡。陶百群表示,「明年預計DC快充數量翻倍。」EVOASIS與高速公路休息區的合作深化,車主只需啟用EVOASIS APP即可查找、啟動國道全品牌充電樁。(圖/EVOASIS提供)陶百群也宣布,12月底EVOASIS在台北市的「充電綠洲」全面上線,EVOASIS智能AC樁首度支援「隨插即充」功能,並涵蓋大安、中山、中正、內湖、文山、松山、信義、南港等核心區域,也就是說車主在台北都會區能隨停隨充,無縫接軌便捷充電體驗。不僅如此,EVOASIS與高速公路休息區的合作持續深化,車主只需啟用EVOASIS APP,即可查找並啟動國道全品牌充電樁,同時EVOASIS在國道3號的西湖、南投、關廟等服務區,以及國道6號的東草屯休息站等設有360kW超充。EVOASIS今年也與中興電工iCharging互相開放共享充電站,讓電動車主無需切換APP即可使用不同充電供應商的站點。陶百群也表示,「希望未來可以跟更多充電業者合作,不僅讓電動車主更便利,也不會互相搶地浪費資源。」對於未來展望,陶百群也宣布啟動IPO計劃,計劃於2026年在台灣股市掛牌。他也說,EVOASIS目前皆為自營方式經營充電站,明年會規劃開放加盟,不過會以有適合場地的加盟主為優先。

2025年全球市場面臨12大風險 這兩件發生率高達9成
私募基金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23日預言,2025年全球市場可能面臨12項風險,其中以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最低、機率為零。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是美國加徵關稅與AI晶片龍頭輝達財報不如預期,兩者機率皆高達9成。史洛克在報告裡列出12項風險,並評估每項風險可能發生的機率。他認為,美國明年推動關稅措施的可能性高達90%,畢竟美國準總統川普競選期間多次提及此議題,勝選後更揚言要對盟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加徵關稅。另一個主要風險則是輝達業績不如市場預期。儘管輝達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但市場預期過高。一旦相關數據或財測不夠令投資人滿意,就會對輝達股價乃至於整體市場帶來震盪。史洛克關注的風險,還包含美國經濟重新加速與投資人「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即投資衝動)爆發,以及併購與IPO活動復甦,兩者風險發生機率分別為85%與75%。史洛克提到其他風險還包括(機率由高至低排列):美國聯準會(Fed)暫停討論中性利率(70%)、美國明年首季通膨升溫(40%)、Fed在2025年轉向升息(40%)、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明年中之前升破5%(40%)、德國經濟衰退(40%)、中國大陸陷入全面衰退(33%)、美國財政危機(10%)與美國經濟衰退(0%)。

白袍科技2/「機器人藥師」小房間調劑化療藥物 老面板廠養出全球X光感測金雞母
一個「機器人藥師」在完全密閉的小房間內,把藥劑抽出、調配、混合⋯⋯,有條不紊地工作,在12月5日登場的「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上,意外成為主角,引來媒體和廠商瘋狂拍照。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隻「智能化療調劑機器手臂」是有特殊任務,「癌症化療藥物調配的過程,精準不容誤差,需仰賴專門訓練過的藥師,在特製的負壓空間中調配。然而,化療藥物具有毒性,要是調配的劑量不對,甚至殘藥處理出錯,對於病人或操作的藥師都有危險性。」這部台灣土生土長的第一套化療調劑自動化設備,來自老牌面板廠群創(3481)的智慧醫療事業,由4月成立的「智能及自動化解決方案事業中心(IAS)」負責,目前已在奇美醫院上線使用,有兩台銷售實績。「More than panel.(不只是面板)」群創董事長洪進揚5日在自家展區上語帶笑意表示,這是他近年瞄準的新賽道。台灣面板產業曾風光無限,2008年中國廠商崛起,市場供過於求,產業陷入困境,眾家廠商為脫困求存,紛紛尋找全新的應用戰場,智慧醫療就是其一。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右)和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左)在展區前受訪。(圖/鄭思楠攝)十五年前,奇美電子併入群創,原有的X光感測業務隨之整合為群創的一個事業部,2019年該部門分拆成立「睿生光電」,專注於醫療面板業務,以數位X光攝影系統為核心產品,將傳統醫學影像檢查過程數位化,拿下全球X光感測器市場的領導地位,連續3年賺逾半個股本,成為群創旗下「金雞母」,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7元,幾乎追平去年全年水平。「睿生深耕逾20年的X光平板感測硬體製造實力,跨足AI影像學習、軟硬整合等應用,致力擴大智慧醫療市場。」睿生光電董事長楊柱祥直言,去年X光感測器持續去庫存,今年需求漸入佳境,預期今年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而今年4月成立IAS,由群創兩位協理廖健宏、陳靜倩共同領軍,目前團隊共有200多人,專注於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AI加值應用三大產品線。廖健宏穿梭在日前的醫療科技展上,展示「智慧藥局」在不同醫療情境下的應用技術成果,「就是從自動化技術的基礎出發,解決醫護人員及病患就醫的痛點,提供更優化、防呆的加值功能。」比如「智慧調劑台」,就是整合AI數位軟硬體系統,結合電子標籤與引導提示燈,能協助藥師快速辨別與管理藥品,「藥流雙向櫃」則搭載數位顯示看板,可有效即時追蹤藥品的調劑進度,縮短病患取藥時間。群創近幾年積極轉型,智慧醫療就是公司瞄準的新賽道之一。(圖/鄭思楠攝)「從睿生光電到車用解決方案CarUX,以及先進封裝的FOPLP半導體事業部,群創都在鼓勵內部創業,現在也希望把這個精神導入醫療體系,發揮貢獻。」董事長洪進揚預估,2025年群創整體醫療事業將有雙位數成長,也將視市場狀況評估,不排除IAS未來循睿生光電模式IPO。與此同時,被視為「慘業」的面板產業,近期開始釋出正向展望。法人表示,面板市場正逐步走出庫存修正低潮,近期報價止跌回穩,群創第二、三季已連續兩季獲利,雖然仍無法弭平首季虧損,前三季稅後淨損25.5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29元,但轉機題材已現,市場對其前景抱有期待。

終結23年零股利?大同電力事業在手訂單超150億 力拚「明年發+半年配」
大同(2371)今(12)日召開法說會,大同副總兼策略長、發言人丁爾昆表示,看好明年營收雙位數成長,未來重點一定是電力的部分,目前電力事業群整體在手訂單金額150億以上,透過產能提升(變壓器、電線電纜、馬達),整體訂單雙位數成長。另外,他透露,公司確認切入資料中心和AI設備廠的電力設備,都會挹注明年營收。大同今年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69.5億元,EPS為3.1元,最主要受益於不動產處分利益增加。大同自2001年起就未發放股利,對於有關投資人關心的配息,丁爾昆回應,目標2025年會發放股利,拚未來每半年配發一次股利,「明年營收獲利目前看起來很不錯,會盡量滿足股東。」大同本業-主力電力事業群11月營收大爆發,與上月及去年同期相較皆有5成以上的成長,電力事業群累計前1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7%,其中,重電事業受惠於台灣客戶變壓器出貨,月增達2.8倍,年增1.4倍,是助攻營收向上攀升的大功臣。電線電纜事業受惠於台電及市面需求持續湧現,營收則較去年同期成長12%。針對大同電力事業群國際布局的部分,丁爾昆透露「明年是海外市場大爆發的一年」,主要有四大區塊包括北美、日本、東南亞、澳洲,其中北美市場,公司已通過美電力巨擘認證打入供應鏈,之後將透過股權投資、併購取得美國本土重電、電線電纜生產基地。他直言,「北美市場可望大鳴大放,訂單數字會讓大家很驚艷。」日本市場部分,丁爾昆表示,「日本市場的掌握度相當高,以後會成為一個穩定的市場。」他進一步解釋,公司是台灣首家拿下指標電力公司訂單(電力變壓器、水力發電機組),非晶質變壓器也是台廠銷日之最,會擴大爭取儲能市場商機,智慧電錶唯一外商第二代於2025年生產交貨,與日客戶合作範圍也會擴大至10000kVA水力發電機的再生能源商機。另外,大同旗下專營新能源的子公司大同智能總經理黃允巍表示,公司預計明年送件,拼2026年IPO。

神達Mio多款行車記錄器上市時間、售價曝光 總座:預計明年啟動IPO
神達(3706)旗下神達數位行車記錄器品牌Mio今(4)日舉行發表會,發表多款車用及機車專屬行車記錄器產品。在會中,神達數位總經理張樂羣也表示,「明年預計會啟動IPO(公開發行),不過還沒有確定時間,但是會往這個方向前進。」張樂羣指出,「現在全球車市沒有那麼好,不過看好明年公司營收呈現雙位數成長」,目前主要市場以亞洲為主,機車行車記錄器在進軍日本市場後,反應很好。他也觀察到,「歐洲國家多半認為車子有保險可以負擔,因此降低對行車記錄器的需求,不過在中歐的表現卻超乎預期。」未來也將透過車廠增加銷售趨勢。Mio今日發表多款車用及機車專屬行車記錄器產品,其中,Mio MiVue R888W3與Mio MiVue R880WD均搭載11.26吋大螢幕與2K高畫質,分別配備3顆和2顆鏡頭,實現車內車外無死角的全方位錄影;此次發表會還同步展示另一款汽車行車記錄器Mio MiVue 960W3,不僅提供8K錄影品質,前後鏡頭更採用Sony 的STARVISTM 2感光元件。同時,Mio針對機車族群推出全新設計的機車安全帽型雙鏡頭行車記錄器Mio MiVue MP30 GPS,具備前後雙鏡頭2K錄影品質,為汽車與機車駕駛者提供更加全面與精確的行車安全保障。Mio全新行車記錄器系列陸續上市,MiVue R880WD與MiVue 960W3預計於2024年年底推出,售價分別為12,988元與13,988元;MiVue R888W3則計畫於2025年第1季上市,售價14,988元。機車款Mio M802WD已上市,售價6,990元,而Mio MP30 GPS也將在近期上市,售價為4,490元。

水星生醫取得科技事業核准函 28日宣布啟動IPO計畫
台股28日收在23,198.07點,下跌150.38點,跌幅為0.64%;興櫃股水星生醫(6932)今天表示,已正式取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出具「係屬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之意見書,將積極依規劃時程提出股票上櫃申請。水星生醫目標成為全球3D列印製藥技術委託服務領先公司,自行開發並取得多項國際專利的StackDose新藥開發技術平台。水星生醫今天以15.10元作收,上漲了0.45元,漲幅達3.07%。水星生醫指出,目前以全新的B2B委託開發模式鎖定高價值改良型新藥市場,藉由StackDose技術平台提供「受託技術平台藥物開發」、「原料藥供應商委託藥物開發」以及「自行開發」三大技術服務之應用,隨著藥物陸續開發及取得藥證上市銷售,未來授權金及分潤權利金收入可期。藥物開發類型包括複方、速釋、緩釋及定點劑型,目前已與多家藥廠合作,其中開發中的藥物包括:受台灣藥廠委託開發治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和早發性射精(PE)的複方口溶錠、與新加坡藥商合作開發針對器官移植之免疫抑制劑,以及自行開發Semaglutide(GLP-1藥物)口服錠等,積極搶攻全球逾80億美元的ED和PE治療市場及千億美元的減重藥物市場。水星生醫*創立於2019年7月,聚焦於醫療上未滿足特殊需求藥物的開發,藉由自行開發的「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基於3D粉末列印的製藥製程並結合獨家藥物黏合配方,開發出可控時溶解、精準部位吸收的新劑型藥錠,並提高活性藥物成分(API)的生物可利用率以發揮最佳效果,藉此降低藥物使用劑量,進而減少副作用。公司於2022年12月23日登錄興櫃,每股面額為新台幣0.25元。正式取得科技事業核准函後,水星生醫啟動IPO計畫,將依規劃時程送件申請上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