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斯金融奇航2/蔡英文站台軍工概念股發威 雷虎現增要買瓶胚的機器設備
國票金(2889)爆出耐斯與旺旺大股東經營權之爭,今年二月耐斯二代陳冠如遭解任國票創投董事長時,驚見公股行庫出手買股,耐斯陳家一如既往呼應支持公股,與此同時,三月下旬,總統蔡英文南下參觀的雷虎科技,正是由陳冠如任董事長,耐斯集團的政商實力不容小覷。耐斯集團由陳鏡村所創,兄弟陳哲芳、陳鏡仁先後加入共同經營,主要事業以愛之味、耐斯及劍湖山,陳哲芳先後在國民黨執政時代擔任國大代表,善於經營政治資源,雖主要事業並無金融業,但早年曾支持劉泰英、林華德等以民股身份出任當時為官股所持有的中華開發及國票兩家金融機構的董事長,而對金融業有所著墨。由於金融業屬特許行業不易取得,耐斯集團在國民黨執政時期以救援角色危機入市,取得寶華銀行經營權(原泛亞銀行),但遇卡債風暴下經營大不易。對金融情有獨鍾的耐斯集團,於民進黨二次金改時期,2005年進入國票金,這一役緣由,與阿扁女婿趙建銘有關。依法院判決資料揭露,2005年國票金兩派股東捉對廝殺搶進經營權,耐斯家族向前總統阿扁親家捐輸2700萬元,由當時的駙馬爺向財政部關說官股支持,取得國票金控經營權。寶華銀行最後虧損532億元,由全民買單,遭主管機關接管。寶華銀行經營層包括陳冠舟(陳哲芳長子)擔任寶華銀行常董等,順勢轉進國票金控。之後,總統蔡英文遴聘陳哲芳為總統府國策顧問;耐斯集團企業還延聘前法務部長曾勇夫為獨立董事。耐斯集團旗下包括愛之味、耐斯及劍湖山等事業,圖為已故總裁陳哲芳,其次子為陳冠如。(圖/報系資料照)國票金因無單一大股東,每三年改選就要上演一次經營權大戰,2011年耐斯集團遊說財政部大舉入主國票金控,時任部長李述德下令八大公股行庫搶進國票金控,12年後場景彷彿重現,今年五月國票金改選前夕,耐斯與旺旺等大股東各自提名23席搶13席之際,公股行庫出手加碼,耐斯陳家立馬出聲「支持公股」。而就在改選戰開打之際,蔡英文總統參觀上市公司雷虎科技(8033),這間公司董事長正是由陳哲芳次子陳冠如擔任。CTWANT調查,雷虎科技1979年由賴春霖創辦,原本與耐斯集團及國票金三者並無關聯,直到2005年,耐斯集團進入國票金董事會,陳冠如接手國票創投董座,並於2012年以個人名義投資雷虎科技後並擔任董事,才有了連結。依公開資訊顯示,雷虎科技於2012年將醫療器材事業獨立為「雷虎生技」,雷虎科技持股66%,隔年3月國票創投董事會便通過以每股28.75元買入雷虎生技1000張股票,8個月再度提案要以每股35元價格加碼買進5500萬元,2014年再以每股30元買進179張。熟悉公司法人士指出,「依公司法第178及第206條,陳冠如身為國票創投董座,又投資其擔任董事的雷虎科技子公司雷虎生技,兩家公司董事會決議時,不得加入表決,且須說明自身利害關係,若無利益迴避,董事會決議程序有瑕疵,決議都將視為『自始當然無效』。」對於耐斯集團有關的交易,國票金經營層十分燒腦。根據媒體報導,2006年4月耐斯集團董事提案,資本額僅五億元的國票創投,投資陳哲芳家族的投資公司「馬哥波羅國際開發」一億元,遭當時洪三雄一派董事拍桌反對,後來在公股董事緩頰下「撤案」收場。隔年,國票金對耐斯集團愛之味的5.69億元授信案,其中3.8億元為無擔保授信,兩派民股戰火再起,這樁關係人授信案最後在公股董事護航下通過。2015年陳冠如投資身陷財務危機的雷虎科技,接任雷虎科技董事長,三年後再接雷虎生技董事長,愛之味子公司第一生化科技也參與雷虎科技私募案。耐斯陳家投資雷虎科技後,由全球第三大模型生產廠轉型投入發展無人機產業,從商業、農漁業應用加大到國防領域,近來更向市場宣示接獲國防部及中華電信訂單,今年三月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相關活動,雷虎科技因而被貼上軍工股,股價連連飆漲,半年來股價從16元連續大漲至60元,一度被列為警示股。依公開資訊,雷虎每股淨值僅6.4元,長期累積虧損,14年來未曾配發股利,「公司趁股價高檔辦理3億現金增資,預計其中約2億元用來購置生產瓶胚之機器設備,與軍工毫無關聯。」一位市場人士質疑,是否有誤導投資人,未來引發爭議機會不小。

富蘭克林:升息趨近尾聲 通膨壓力緩和 2023掌握「三高」收益投資策略
美國聯準會如期放緩升息幅度至一碼且表示通膨已有緩和,輔以利率聲明指出未來利率上調的程度將取決於包括貨幣政策緊縮的累積影響等多項因素,市場鴿派解讀緊縮週期可能接近尾聲,一度激勵史坦普500指數升至逾五個月新高。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預期,此波通膨與利率恐將維持於較高的水平較長的時間,企業在面臨高融資成本與高投入成本下,仍將面臨獲利下修風險,所幸美國企業基本面強韌、資產負債表健康,看好債券投資機會將不遜於股票,投資人兔年布局宜掌握高股利、高債息與高品質複合債「三高」策略,利用多元收益策略掌握成長契機,配置可因應全天候波動環境的投資組合。靈活股債配置 搶占收益機會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聚焦投資於強韌的企業、尋找多元收益機會、並且於收益與風險間尋求平衡,基金經理人也是富蘭克林收益團隊的投資長愛德華.波克表示,著眼於過去一年市場風險增溫,基金快速將股權部位自高於七成減碼至五成以下,債券比重現已高於五成,其中投資級債殖利率具吸引力且風險狀況良好,加上具備風險分散的優勢,將為基金加碼的重心,就股權部位而言,基金在2022年逐步逢高獲利了結公用事業與醫療股,也同步在市場修正中精選金融、科技與消費性耐久財等價格已經深度修正的標的,保持彈性靈活的操作策略有效降低了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並進一步掌握潛在的獲利與收益機會。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匯聚富蘭克林坦伯頓投資方案、股票與固定收益三大團隊的研究資源,投資團隊具備超過70年的豐富操作經驗、歷經多次景氣循環,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兆台幣,投資流程結合由上而下的總經與跨資產類別觀點與由下而上的個別企業基本面分析,當看好一家企業時可同時布局於股票、債券或者可轉換證券,也會就收益機會、下檔風險與總報酬預期等分析相對價值,當股票評價面過高、債券殖利率具吸引力時,便會考慮由股轉債,如此具備彈性、多元與全面性的獨特操作策略,有別於市場上許多其他操作策略,有效提升了基金在順風時的潛在獲利機會,而在面臨市場逆風時也得以有效避開大幅波動的風險。「三高」策略掌握多元收益題材 雖然市場預期2023年通膨將持續降溫,但經濟衰退擔憂與企業獲利狀況仍會為股市帶來不確定性,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預料波動仍大,根據歷史經驗顯示,經濟衰退前後美國平衡策略表現穩健,投資人可以美國股債平衡型基金為核心,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充分掌握輪動契機,運用多元工具與策略追求收益,並牢記「三高」策略:1.高股利(持續成長的優質標的),2.高債息(網羅債市利基),3.高品質(美元複合債),利用多元收益掌握成長契機,並同時因應總經的不確定性配置全天候投資策略。(圖/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供)展望未來,景氣弱、通膨緩、升息進入尾聲將為今年的總經主軸,隨著利率大幅攀升,2023年將是掌握收益機會的大好時機,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核心配置廣納高股利與高債息機會、策略彈性靈活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搭配靈活布局的美國高評等複合債-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與具備防禦與高股利低波動特性的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掌握趨勢打造2023年的收益投資聚富組合。(圖/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供)富蘭克林國民的基金【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獨立經營管理】本境外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本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本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本基金較適合投資屬性中風險承受度較高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以非投資等級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投資人應審慎評估。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本基金進行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費用。由本金支付配息之相關資料已揭露於本公司網站,投資人可至本公司網站查閱。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含股息收益,配息也可能從基金資本中支付。境外基金機構針對本基金配息政策設有相關控管機制,視實際收到股息收益及評估未來市場狀況以決定當期配息水準,惟配息發放並非保證,配息金額並非不變,亦不保證配息率水準。*資料來源: 十二月份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2022/12/13)於12/2~12/8進行,對管理8,150億美元資產的319位經理人進行調查。投資基金所應承擔之相關風險及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本公司網站查閱。富蘭克林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01年金管投顧新字第025號|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87號8樓|0800-885-888|www.Franklin.com.tw(圖/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供)

專訪 在成為大人的旅程中 高爾宣(上)/我在2022成長得非常非常多 我變得更完整
先來談談會讓高爾宣快樂的事情好了,高中畢業出國唸書,孤單寂寞、沒有朋友、想念家人,就把所有的情緒放在創作裡面,那個時候用創作抒發的高爾宣是快樂的,然後也以為,成名了,繼續這些抒發情緒入歌的方式,能讓他好好的、自在的當個音樂人,但高爾宣沒想到的是,成為名人、成為歌手,也讓他成為藝人,沒抓到藝人跟歌手的距離,這個世界是複雜的,複雜到讓他快速成為了大人。「我覺得2022年對我來說是滿重要的一年,以我來說,到現在25歲來看,我會覺得我在2022成長得非常非常多,我變得更完整,我一直覺得我以前是一個很破碎的人,包括可能看我以前的採訪,會覺得我看到的是一個很沒有自信,然後很不愛自己、很不認同自己的一個小男生,但現在我覺得我已經過了那一關,然後我也很喜歡我自己現在這個樣子。」(圖/莊立人攝)2022年底高爾宣交出了新專輯《#osnrapII--Journey》,把幾年來因為成名受到的起伏、沮喪、情緒一首首入歌,也就是從2019年把做音樂當成職業吧,這3年的時間,高爾宣覺得像是10年那麼長,愛逞強的年輕人,先是背負著被外界不看好,有知名度了之後,又開始面對一連串的負面、爆料,當年的高爾宣也才22歲,3年過去了……「這對我來說是很壓縮,所有的經歷都綁在一起,就是別人可能要花10年,我可能3年就體驗完了,所以這也是我之前很挫折的原因,就是我會覺得說『我還有什麼要期待的?』我成功了,然後我也體會過被大家突然一竿子打倒,我就覺得說那我還有什麼要期待的嗎?我這一趟人生、這趟旅程,我還有什麼要期待的嗎?」 (圖/莊立人攝)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待在家裡自己調適、整理,去年初開始做新專輯,把那些負面跟挫敗都收拾好,放在歌裡面,細細聽,可以聽到高爾宣的情緒高低、正面跟低潮,然後踏入新的一年,高爾宣就是把過去的那些當成旅程的一站,現在漸漸正向、健康,已經跨過去那個人生中的一小部份了,準備體驗未來,也不會害怕那些過去的私密情緒,在歌曲中被聽出來,高爾宣非常誠實地解構專輯中當時的狀態。「我覺得我是(大人了),就是我不是可能幾年前那個膽怯的小孩……我覺得我一直在拿捏吧,怎麼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剛剛好,不要太超過,如果哪一天我太有自信,可能會變成自大、可能會變得自滿,我覺得我人格特質很棒的一點是我很常在反省我自己,但我又很極致,因為我現在很了解我自己,當我今天說我不在意酸民的言論的時候,我就是真的不在意了,如果我現在可以這樣子很公開地講出來的話,我會發現我已經在天秤的另一側,因為我沒有辦法站在中間值,但我很怕如果把自己PUSH到這邊、我的心態開始太愛自己的時候,我變得太超過,那也不好,我覺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學,但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我很喜歡我現在的狀態,因為至少我終於找到我的平衡。」(圖/莊立人攝)在心情最悶最谷底的時候,高爾宣寫出了專輯中的〈Metters〉,因為覺得一切都不重要了,也不會有人在意……很黑暗、很嚇人,但還好是過去式,想通了、豁然開朗了,專輯後面幾首像是〈Take Me〉〈Baby U Decide〉,都是跟過去告別後的高爾宣交出來的作品。「〈Good Evening〉是在我還沒有完全好的時候(寫的),我心裡會有憤怒,因為我也有會憤怒的一面,因為我通常寫歌都是我一直在打擊我自己,我就真的覺得我自己很沒用,但寫〈Good Evening〉那首歌的時候其實我覺得,哇,過去兩年,就是不管是媒體啊,然後網友酸民,就是用他們的角度在討論我的事情,然後一直在攻擊我,但我從來沒有真的講過我這方面的故事,所以〈Good Evening〉就很像是我今天晚上走出來,然後跟大家說『晚上好,大家晚安,你們講完你們的,白天都給你們講,那晚上換我發言的時候』,所以那首歌才會聽起來比較激烈一點,前面都是你們在說話,但這首歌兩分多、快三分鐘的時間是我的。」聽高爾宣解構自己專輯中的作品很有意思,因為聽的不只是歌曲本身的意義,也聽到高爾宣在創作的時候的情緒狀態,把自己那麼赤裸地攤開來、但又很坦然地侃侃而談,晚安各位觀眾,該打開那個聽音樂的耳朵了,會聽到不只有音樂,還有一個男孩成為大人的旅程。(圖/莊立人攝)高爾宣生日:6月14日個人專輯:2019年 《#osnrap》2022年 《#osnrapII--Journey》個人EP:2021年 《#osnrap-Bygones》2019年獲得Ment亞洲音樂大獎最佳亞洲新人獎(台灣)2020年憑專輯《#osnrap》、單曲〈Without You〉入圍第31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及年度歌曲獎

沾政治染塵埃2/女新知改選遭疑做假 李婉鈺看不慣硬是「攔路」
婦運團體婦女新知協會(簡稱婦女新知),月前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事長,傳出協會為湊足人數改選理事長,卻被前新北市議員李婉鈺等會員當場抓包,質疑未到場會員被冒領委託票,常務監事卻強力反嗆「請別鬧了、快去告啊」,經清查後確認出席人數的確不足,最後只能流會收場,並擇定明(28)日再開會。本刊找到當天「壞事」的李婉鈺了解整個過程,她直率地說,或許外界會問婦女新知大會簽到疑雲,看起來像「茶壺內風暴」,有什麼好公開討論的?但她並不如是想,因婦女新知是國內老牌婦團,經過會員多年努力,累積一定形象,弱勢婦女對協會更有期盼,但協會若連理事長改選都能扯上政治,違背民主程序,參選者無法公平競爭,如何奢言推動女性參政、兩性平權、扶助弱勢女性?她還說,加入婦女新知已三年,除開會通知,很少收到其他活動通知,與一些婦運前輩當初告訴她的「協會辦很多活動幫助女性成長」的預期懸殊,在她看來更像是一群人聚集、挺特定政黨,她也不時看到綠營人士與協會高層幹部在活動時同框「可能是我比較菜,都沒被通知,哈哈」。熟知議事流程的李婉鈺回憶5月28日開會員大會過程說,當日不僅會議未按議事規則走,最不該的是還是委託票疑似作假,但不論是會員親自簽到或代領委託票,依法都要送社會局存查,若作假屬實已有「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刑法責任之嫌。婦女新知協會會員、 新北市議員李婉鈺5月28日大會,她質疑當日程序的合法性,甚至有人從中造假委託書,最後全場以流會結局。(圖/翻攝自李婉鈺臉書)爆料者提供的錄影畫面顯示,當日會員大會上,理事長蔣念祖因確診居家隔離中,會議由副理事長郭碧珠代為主持,會議開始後,會務人員請司儀宣讀,指有效會員153位,到場40人,委託票39張,確認已達過半的法定開會人數,但前任理事長沈采穎及李婉鈺等人卻質疑委託票有問題。沈采穎說,之前有會員反應,去年召開大會時委託票就有疑似被代簽,大會司儀此時反問沈,這是去年的事、幹嘛現在提?台下還有常務監事大喊「你去法院告啊,趕快開會啦」。但稍後也是會員的「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馬蕙蘭上台發言,指出她本人去年確實有到場開會,但沒有授權會務人員投委託票,最後領委託票的清冊上,卻出現非她本人的簽名。馬蕙蘭此言一出,錄影畫面中原本還喊「下台、開會」的喧鬧聲突消失,現場氣氛也頓時凝窒。沈采穎接著說,若協會將疑似偽造會員領委託票清冊等會議記錄呈報社會局,依刑法最重可處三年徒刑,她還說會員簽到與領委託票清冊的簽名筆跡應相同,但筆跡專家初步檢視後卻有出入,懷疑內情不單純,李婉鈺當場附議要求清查。隨後,婦女新知總幹事說明,清查當天到場人數是40人、但委託票卻縮水至31張,出席人數未過半,會議流會,協會決定,本週二(28日)再開理監事會,處理去年大會委託票爭議後,再改選理事長。婦女新知協會與婦女新知基金會,都是國內老牌婦運社團,但協會側重「執行與婦女相關的業務」,基金會則著重政策倡議。圖為婦女新知、勵馨基金會等婦運團體幹部以舞蹈方式表達反女性遭受暴力對待。(圖/報系資料照)沈采穎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婦女新知會員其實很有向心力,但近五、六年來,協會疏於對會員應有照顧聯繫,她就聽過會員抱怨,平時無任何協會消息,僅開大會才通知,結果不少會員失去熱忱而失聯,導致大會開會人數屢傳不足,協會不思改進,卻疑似為湊足法定開會人數,涉嫌偽造會員簽名,令她頗傷心,畢竟協會歷經30年,多位婦運前輩努力才有今日成果及信譽,不能成為個人政治野心跳板,偏離創會宗旨、辜負社會期待,她因曾任理事長,愛之深責之切,才未選擇繼續沉默,呼籲會員正視問題嚴重性。

保健食品一年商機高達1500億 全台首次專業主題展今天開跑
2022年臺北國際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今天展開,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科研產業化平台、愛鮮聯盟(iFRESH)、臺灣保健食品學會舉辦,共有四大主題展區「生鮮食材」、「營養即食」、「精準保健」、「健康行銷」。生鮮食材區以食物為最好的醫藥為核心,邀請各種驗證、檢測、追溯追蹤系統合格廠商參展,打造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鏈觀念。營養即食區則有各種輕食代餐;精準保健區則推出各種針對個人化預防相關產業,多元打造個人化保健計畫;健康行銷則邀請企業、通路商、電商平台參展。臺北國際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今天開跑,共有四大主題展區「生鮮食材」、「營養即食」、「精準保健」、「健康行銷」。(圖/方萬民攝)此次展會為全台首次舉辦專業的保健營養食品主題展,由臺灣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愛鮮食聯盟創辦人龔瑞林促成,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也出席今日的開幕典禮,她表示台灣一年的保健食品商機高達1500億元,而且增加幅度多達5.4%,可見民眾對保健食品的期待。會中也頒發並展出「營養保健食品創新獎」,榮獲金牌獎的三間企業為中華海洋生技使用獨特小分子萃取技術萃取鱸魚精、葡萄王生技以液態發酵深層培育出菌絲體特殊有效成分、蘭亭生物以牛樟芝為材料研發調節血糖的健康食品。龔瑞林指出,該獎項必須是運用臺灣本土保健素材,自行研發或透過產學合作再創新配方製程或生產技術,期望能藉此鼓勵臺灣保健食品業者不斷突破,將臺灣在地素材推向國際。

光陽制霸之路3/三代董座堅持走自己的路 蓋4,000換電站迎敵
在台灣機車市場連續21年稱霸銷售王的光陽,年賣百萬台輕而易舉,但跨入新跑道電動機車市場3年來,卻施展不開來,這突圍的重責大任,落在54 歲的光陽創辦家族第三代柯勝峯身上。光陽工業由柯勝峯的祖父柯光述在1963年創立,柯勝峯在父親柯弘明放手中,如「放風箏」般,因求學及創業二出二進光陽,直到2010年才啟動接班計畫,2014年接掌董事長。愛車成癡的柯勝峯,接班前就做好準備,未來要領著老店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道路。事實上,光陽並不是沒做過電動車,早在1999年時就推出舞風電動機車、2009年推sunboy電動自行車,2011年則推出充電式綠牌電動車,在電動車還不普及的年代,這幾款新車算是「試水溫」。光陽已經連續21年穩坐台灣機車銷售寶座,2020年甚至賣超過30萬台。(圖/報系資料照)在柯勝峯操盤下,光陽要走一條與電動機車霸主Gogoro不同的路。「業內曾傳出,勁敵(Gogoro)與光陽聯繫,希望能採用Gogoro的電能網PBGN,但遭到否決。」知情人士說。Gogoro以換電站及添購電池與充電座為主,光陽則另闢車主自行補充能源的路徑。2018年,柯勝峯正式推出新款電動機車ionex 1.0及 ionex車能網系統,ionex 1.0主打在家充電,之後推出的ionex 2.0為家充電加上在外換電,今年三月新推的ionex 3.0,新增外送換電服務,平均售價4.5萬至9.6萬元,Gogoro則約 4.9萬至13.1萬元間。近年來,以Gogoro為首的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電池交換平台(PBGN)聯盟日益壯大,尤其去年電動機車二哥中華emoving加入PBGN後,合計銷售車輛逾40萬台,外界更拿著放大鏡檢視孤軍奮戰的光陽ionex車能網系統。除了和iRent、Wemo合作,光陽的海外夥伴為東南亞的Grab集團。(圖/報系資料照)柯勝峯豪氣回應:「我們發展ionex的初衷,是想打造光陽成為全球電動車的領導品牌,全世界的市場很大,光陽國內、海外並重。」他打算2022年底建置4,000座換電站,一舉超越PBGN的2千多站,從而將車與服務輸出海外市場。看來,柯勝峯只要解決換電問題,離制霸的目標就更近了些。

抵制「飯圈」歪風…愛奇藝不再做偶像選秀 網崩潰:清空年輕人夢想
中國大陸「飯圈文化」盛行,許多粉絲為了替偶像應援常引發爭議,再加上近年選秀節目受到廣大粉絲歡迎,更是引起諸多追星亂象,近日影音平台愛奇藝出席「中國視協座談會」,對外宣布將取消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愛奇藝製作的選秀節目《青春有你3》今年5月時要求節目粉絲購買某品牌的牛奶,並掃描印在包裝盒內的QR Code為偶像投票應援,爆發粉絲購買大量牛奶後,將包裝拆開後就倒掉的爭議事件,根據網友爆料,當時因此被浪費的牛奶總計約27萬瓶,引發巨大爭議,該節目後續也受到影響停播。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圖/翻攝自微博)根據《中國藝術報》報導,25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於北京召開座談,針對近期演藝圈中失德藝人、粉絲經濟、飯圈文化等問題進行討論,並於會後共同發表倡議書,要求廣大電視藝術工作者要嚴於自律、常懷敬畏之心,勤於學習,提高認知水平、悉心創作、秉守初心等。其中,中國視協理事長、愛奇藝創始人龔宇表示,愛奇藝平台始終堅持和行業不正風氣劃清界線,抵制不合理片酬、行業不正風氣,以及抵制偷、漏稅,並將「取消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象徵旗下《青春有你》系列選秀節目將成為絕響。龔宇的宣言一出,隨即引發網友討論,有網友感嘆可惜「年輕人成名的管道少了一個」、「樂趣沒了」、「想成為偶像沒錯啊,是節目沒有做好控管,卻要清空年輕人的夢想」、「愛豆(Idol)世代倒閉了」;不過也有人留言嘲諷「給大家講個笑話,行業不正之風抵制不正之風」、「選秀節目真正的意義就是平台撈錢手段」。

中正一分局長愛女再嗆冠軍牛肉麵店難吃「不要臉」 店家氣炸「要她付出代價」
台北市中正一警分局分局長陳明志,日前才疑似因為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前往製作筆錄時,高規格禮遇、上演調虎離山計引開媒體,加上其網紅女兒陳侑敏事後在個人IG狂譙記者「哄幹膩」,又被爆出陳明志在擔任北市交通大隊長期間將4則宣傳影片「自肥」給女兒及其男友拍攝,引發不少風波,如今陳侑敏又遭指控,在冠軍牛肉麵店家評論區留言,大嗆店家「東西有夠難吃」、「不要臉」等語,陳明志聞訊帶著女兒親自到店家道歉,但店家表示近日將赴派出所提告,要陳侑敏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據悉,陳侑敏在今年9月間前往該牛肉麵店吃麵,事後直接在網路上評論留下「店內東西有夠難吃」、「每次營業都飄出陣陣鹹魚味」、「不要臉」、「真是惡鄰居」等字句,最後再留下一星的負評。該店廖姓老闆見到如此攻擊性的評論相當無奈,澄清店家的湯底都是熬煮的,並無添加味精,且店家並無油煙排放等問題,因此不會有鹹魚味,廖姓老闆表示,自己因為工作忙碌,近期看新聞才得知留言的就是中正一分局長的女兒,店家表示感受很差、覺得不被尊重。陳侑敏在店家評論區留下刻薄的言論,讓店家忍不可忍決定提告。(圖/讀者翻攝畫面)近日陳明志才從大女兒那聽聞小女兒陳侑敏也有對店家出言不遜,得知狀況後訓斥女兒,並要求女兒前往牛肉麵店道歉,因女兒雖然成年要對自己負責,但是陳明志自認有連帶責任也再度陪同前往道歉。牛肉麵廖姓老闆則表示,目前已經決定會找時間到派出所報案,並把法律途徑走完,讓陳侑敏為自己口無遮攔的行為負起責任。

亞斯兒何處去1/家長會長帶頭霸凌 畢典致詞「公審」自閉男童
目前被安置在一家育幼院的「小東」(化名),就讀雲林縣一所國小五年級,患有亞斯伯格症(亞斯)的他,遭校方指控至少咬傷3名老師,校方和家長會長以維護其他學童的安全及受教權益為由,合力「驅逐」小東。日前在畢業典禮致詞時,家長會長甚至意有所指地「公審」小東,令育幼院院長相當不捨而出面控訴。長愛家園育幼院(長愛)院長吳文輝指控,在今年畢業典禮上,X姓家長會長也意有所指地公開批評長愛,讓身為長愛院童的在場畢業生「小愛(化名)」,感到尷尬與失落,「那天來賓致詞時,家長會長講到一半突然說:『學校裡因為來了一個『機構』和『機構的小朋友』,為了保護大家在校園和社區的安全,我們請了縣長來,今天下午五點半集合開會,請大家來一趟討論應對。』我聽完覺得非常難過,『我的家』竟然因為畢業典禮,就這樣被毀了。」小愛說。育幼院院長控訴雲林縣大埤國小校方、家長會帶頭排擠患有自閉症的小東,讓小東因此害怕去學校。(圖/宋岱融攝)原來,小東升上小五的開學第一天,捲入咬傷老師事件,頓時被貼上「暴力份子」和「加害者」的標籤,「事發將近一年了,校方至今仍未告訴我們當天確實的事發經過,僅將錯全推給小東。我們也問過孩子,但他表達能力有限,只說當天正在換教室上課而已。」吳文輝不解地說。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對於亞斯等自閉症類群所引發的自閉性思考、情緒和行為,應多給予理解及包容,並協助患者轉移情緒,引導患者轉換行為。亞斯孩童如果對學習不感興趣,就該培養課程之外的技能。雲林縣社會處社會工作科科長許惠雯表示,雲林縣地處偏鄉,特教資源確實相對不足,校方在過程中均盡力與院方溝通協調,社會處為個案進行多次跨局處會議,因該個案管理權仍屬新北市社會局,雲林縣尊重新北市對個案的安排。小東只有回到育幼院之後,才會卸下心房露出笑容。(圖/宋岱融攝)受長愛指控趕走院童的X姓家長會長,否認堵人威脅小東離開,不過對於在畢業典禮上公開點名長愛及在臉書社團公審,他則說:「長愛到當地後,造成當地許多困擾,長愛院童『上至國中,下至幼稚園都有問題』,包括暴力傾向及偷竊等。」他更表示,自己並非針對長愛,而是認為當地教育資源不足,希望院童轉介到更好的機構。至於小東個案管理權所屬的新北市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亞斯兒何處去2/受家暴童遭師認定「暴力份子」 家長會衝育幼院問罪
一名長期遭受家暴的亞斯伯格症男童「小東」(化名),被緊急安置到雲林縣一所育幼院,並於當地學區就讀,不料因捲入咬傷老師事件,自此被貼上「暴力份子」標籤,校方及家長會急欲驅走該學童,讓雲林縣議員廖郁賢也出現介入了解這起人球疑雲。本刊調查,來自新北市的小東,父母離異後,監護權歸屬母親。母親教育方式十分嚴厲,小東一旦犯錯,常常被吊起來毒打,為了逃離家庭的陰影,他經常半夜流連在當地派出所附近,有時甚至會逃家好幾天。新北市社會局獲報後介入緊急安置,由於安置機構不足,小東去年一月被轉介到長愛,並進入附近的國小就讀四年級「資源班」(大部分時間在普通班上課,另依個別需求接受適性教育)。自閉兒童很難調適突如其來的變化,且會為此產生過激的行為,小東的老師就因此被咬傷,並將小東貼上「暴力份子」和「加害者」的標籤。(圖/讀者提供)去年一月入學後的前半年,小東的學習狀況還算穩定,同學間相處也頗為順利,但今年八月底升上小五的開學第一天,他捲入咬傷老師事件,頓時被貼上「暴力份子」和「加害者」的標籤,「事發將近一年了,校方至今仍未告訴我們當天確實的事發經過,僅將錯全推給小東。我們也問過孩子,但他表達能力有限,只說當天正在換教室上課而已。」吳文輝不解地說。咬傷事件隔天,X姓家長會長就帶著副會長及兩名家長會委員,直闖育幼院,以維護學生及學校安全為由,要求小東不要再到學校讀書,甚至揚言要動員其他家長到校門「堵」小東,不讓他進校門。此舉讓吳文輝感受到對方充滿敵意,雙方因而種下更深的心結。為了處理小東的問題,校方去年九月初邀集新北市家暴防治中心及長愛社工一起出席討論會,當天F姓教務主任以小東恐會危及其他學生權益為由,拒絕他繼續就學,並直接要求討論小東離開的時間。雲林縣議員廖郁賢得知小東處境後,決定替小東發聲,月前行文縣府,希望釐清事實真相,「小五學童受到這樣的對待讓人訝異,該生(小東)疑似長期被大人公開霸凌,被貼上暴力份子的標籤,目前已請教育處及政風處協助查辦。」當小東在校無法調適周圍變化時,會在教室內爆走、翻倒書桌,讓校方與家長會都無法接受,以「維護安全」為由處處針對小東。(圖/讀者提供)面對外界的質疑,該國小F姓教務主任解釋,由於小東在校已咬傷超過三名教師,校方雖有加派人力戒護小東的學習情況,但效果不彰,目前確實建議讓小東轉介到其他更適合的單位。他強調,小東到校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對課程興趣缺缺,「這樣的學習效果符合受教權益嗎?」 「以學校目前的資源,實在無法收容小東這樣特殊的個案。」F姓教務主任委屈地說,同儕親眼目睹小東咬傷老師的情景,校方立場必須維護其他學童的安全及受教權益;雖然長愛收容弱勢孩童是一樁美意,但應評估機構的資源是否能夠負荷,而不是將責任完全推向學校或縣府。雲林縣社會處社會工作科科長許惠雯表示,雲林縣地處偏鄉,特教資源確實相對不足,校方在過程中均盡力與院方溝通協調,社會處為個案進行多次跨局處會議,因該個案管理權仍屬新北市社會局,雲林縣尊重新北市對個案的安排。受長愛指控趕走院童的X姓家長會長,否認堵人威脅小東離開,不過對於在畢業典禮上公開點名長愛及在臉書社團公審,他則說:「長愛到當地後,造成當地許多困擾,長愛院童『上至國中,下至幼稚園都有問題』,包括暴力傾向及偷竊等。」他更表示,自己並非針對長愛,而是認為當地教育資源不足,希望院童轉介到更好的機構。小東個案管理權所屬的新北市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亞斯兒何處去3/育幼院長控校「氛圍殺人」 家長會長臉書要求肉搜11歲童
雲林一所小學遭控排擠自閉症男童!一名亞斯伯格症(自閉症類群)的小五男童,因家暴被安置在雲林縣長愛家園育幼院,院長吳文輝指控,校方聯合家長會驅趕男童,家長會長不但在當地臉書社團發文公審該院及院生,甚至爆粗口,做了最壞身教。長愛院長吳文輝看著小東的笑臉,不禁心疼哽咽地表示,「校方讓孩子變得懼怕去讀書,在地勢力就是容不下他;安置機構的弱勢孩子們,沒有人願意幫他們講話,怎麼辦?」他接著指控,小東去年入學後,不斷遭到國小校方及X姓家長會長百般刁難,周折不斷。入學後的前半年,小東的學習狀況還算穩定,同學間相處也頗為順利。去年八月底,小東升上小五的開學第一天卻捲入咬傷老師事件,頓時被貼上「暴力份子」和「加害者」的標籤,「事發將近一年了,校方至今仍未告訴我們當天確實的事發經過,僅將錯全推給小東。我們也問過孩子,但他表達能力有限,只說當天正在換教室上課而已。」吳文輝不解地說。國小家長會會長在臉書上公開要求眾人應該「把育幼院的『問題學生』找出來」,並暗指這些院童會影響到其他學生。(圖/讀者提供)事發後,X姓家長會長於去年十月底在臉書社團以近乎「公審」的方式點名長愛及院生,「X你媽的,你不惹我,我不妨礙你……。」後來引發不少網友撻伐而自行刪文。吳文輝認為,一年多來,小東持續在不受歡迎的氛圍下度過校園生活,「學校簡直到了『氛圍殺人』的地步,一到下課時間,同儕們看到小東就立刻『摩西分海』紛紛閃避。」面對外界的質疑,該國小F姓教務主任解釋,由於小東在校已咬傷超過三名教師,校方雖有加派人力戒護小東的學習情況,但效果不彰,加上校方立場必須維護其他學童的安全及受教權益,目前確實建議讓小東轉介到其他更適合的單位。雲林縣社會處社會工作科科長許惠雯表示,雲林縣地處偏鄉,特教資源確實相對不足,校方在過程中均盡力與院方溝通協調,社會處為個案進行多次跨局處會議,因該個案管理權仍屬新北市社會局,雲林縣尊重新北市對個案的安排。長愛育幼院收容許多弱勢學童,包括過動症、亞斯伯格症、愛滋寶寶及胎兒酒精症候群等。(圖/宋岱融攝)受長愛指控趕走院童的X姓家長會長表示:「長愛到當地後,造成當地許多困擾,長愛院童『上至國中,下至幼稚園都有問題』,包括暴力傾向及偷竊等。」他更表示,自己並非針對長愛,而是認為當地教育資源不足,希望院童轉介到更好的機構。至於小東個案管理權所屬的新北市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亞斯兒何處去4/拒教自閉兒頻發生 常見校方推託「資源不足」
雲林縣一所育幼院爆發一名亞斯伯格症(自閉症類群)院童遭當地一所國小排擠的事件,校方稱特教資源不足,召開個案會議討論院童離校的時間;無獨有偶,監察院月前做出一個糾正案。監察委員王幼玲發現,台中市太平區東汴國小以無特教資源為由,拒絕一名自閉症學生入學,對此糾正校方,顯見台灣的教育環境,仍對自閉症類群患者相當不友善。該亞斯伯格症學童「小東」(化名)今年就讀小五,因原生家庭遭受家暴,被新北市社會局緊急安置到雲林縣長愛家園育幼院,並於附近學區的小學就讀,不料就學不久後爆發咬傷老師事件。長愛家園育幼院長吳文輝指控,校方聯合家長會多次驅趕小東,要求他至其他學校就讀;家長會長甚至接連在當地臉書社團、畢業典禮場合「公審」育幼院及院生。吳文輝不捨,認為小東才剛適應新環境,如今淪為人球般的處境。對於自閉症童的受教權,監察院月前做出一個糾正案。監察委員王幼玲發現,台中市太平區東汴國小以無特教資源為由,拒絕一名自閉症學生入學,對此糾正校方,並行文教育部必須確實檢討改進。雲林縣社會處曾針對小東的遭遇召開跨部會會議,但仍難解在校適應不良的問題。(圖/報系資料照)「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祕書長洪錦芳建議,類似事件應回歸專業分工,安置機構和校方必須減少對立,協力合作找出實質可行的做法,多管齊下創造孩子的最佳利益。此外,可以透過遊戲治療、心理諮商等「跨專業」,評估個案給予幫助,「每個孩子都是國家的重要資產,每個孩子也都有其獨特之處;多走一哩路,多想一點辦法,才能替弱勢孩子找到更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