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疫情導致孤單 老年憂鬱症出現「報復性成長」 4徵兆顯示「長輩在呼救」

5~6月疫情險峻,讓家人團聚的機會減少,也影響許多老人家的心情,8月出現老年憂鬱症報復性成長。(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

5~6月疫情險峻,讓家人團聚的機會減少,也影響許多老人家的心情,8月出現老年憂鬱症報復性成長。(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

近來由於疫情關係,許多老年人因子女較無法陪伴或探視,或因對疫情的恐慌、焦慮開始出現失眠、食慾不佳、甚至整天鬱鬱寡歡的情形;而原本即有憂鬱症的老人,也因拿較長的處方籤,甚至因害怕到醫院藥物減量服用,而導致病情不穩甚至惡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邱智強表示,5、6月疫情較為嚴峻,導致8月後精神科急診及住院率出現報復性成長,特別又以老人家患者最為明顯,邱智強醫師提醒長者及家屬們,注意家中長輩是否因目前疫情的種種限制或擔心害怕而有憂鬱、焦慮傾向或原有的憂鬱症惡化。

邱智強說,根據台灣南部調查,社區中老年憂鬱症的比率一個月內約有15%的官能型憂鬱症,而較嚴重的重鬱症約占5%,也就是一個月內每20個老人就有一位會達到重鬱症的診斷,所以老年憂鬱症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多。

邱智強指出,老年憂鬱症和年輕憂鬱症患者有幾個不同表現:

一、老年憂鬱症患者較不會說他們的情緒,常以身體症狀或難治的疼痛來呈現。所以以前也遇到老人一直抱怨眼睛一直眨眼、嘴巴麻、手抖個不停或全身倦怠疼痛而被其他科轉介來,後來發現還是憂鬱症而治療好。

二、 老年憂鬱症患者常伴隨有認知功能問題,有時被誤認為是失智症,但確實有些患者憂鬱好了後,仍有認知功能下降,甚至幾年後發生失智症。目前研究顯示,有憂鬱症的老人和一般老人比較得到失智症的機會為2倍,所以有老年憂鬱症建議要積極治療,希望可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三、 老年憂鬱症常和心血管疾病互相影響,有中風或三高的患者較會有憂鬱症,有憂鬱症的老人也較容易有相關的疾病。

四、 老人常有些失落的議題須處理(譬如親友過世、退休或慢性疾病等)。

邱智強說,由於老年憂鬱症的症狀常不典型,且老人自殺率仍為一般成年人高2倍以上,疫情下仍應多關心家中或鄰居的老人,看是否有相關焦慮、憂鬱傾向,有必要鼓勵其就醫。由於老年憂鬱症目前認為治療效果不比年輕人差,所以應盡早發現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