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30年最大缺藥潮2/薛瑞元稱「健保被原廠掐死」 醫嗆「1顆藥1毛錢」如乞丐價

「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已執行10年,有醫師認為藥費已被砍到像「乞丐價」。(圖/翻攝自輝瑞官網)

「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已執行10年,有醫師認為藥費已被砍到像「乞丐價」。(圖/翻攝自輝瑞官網)

面對30年來最大缺藥潮,食藥署建議民眾改用同成分的學名藥,有醫師反應患者用不慣學名藥時,衛福部長薛瑞元竟回「不改變觀念,健保會被原廠掐死」,有醫師諷刺回應「部長的意思是你遲早要用學名藥,不如現在開始用」,並po出胃藥Mgo健保價「1顆0.1元」,批評「不檢討乞丐價,怎一味怪國外原廠。」

缺藥問題持續擴大,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4月底前將成立「防缺藥中心」,蔡英文出席全國藥師公會全聯會春酒時也承諾,藥品通報機制已升級為藥品通報協調中心,讓醫院、藥局、診所間互相流通、支援,可以更即時流通藥物。

但缺藥的事實擺在眼前,患者該怎麼辦?藥師公會建議可改用「三同」藥物,也就是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的藥物來替代;或是當藥局缺藥時,改到藥物較充足的大醫院領藥;最後若醫院也缺藥,再請醫師更改處方用藥。

不過,藥物替代在現實層面有許多困難,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例如治療男性攝護腺肥大的「多適達」、或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艾胃逆服」,目前都無藥物可取代。

若要請醫師更改處方用藥,也有其危險性。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是「大白肺」(肺纖維化)患者的重要救命藥物,缺貨後健保署建議替換藥物為Rocuronium,這個藥物容易造成插管後癱瘓的副作用,他質疑「這樣台灣還算是醫療完善的國家嗎?」

降膽固醇的明星藥物「立普妥」日前也缺貨,恐影響上百萬名三高患者,食藥署建議改用其他同成分的學名藥,有醫師抱怨「病人吃不慣」,卻遭衛福部長薛瑞元批評「醫界的人不該有這種迷思,否則健保會被原廠掐死」,此番言論也引發諸多批評。

衛福部長薛瑞元(左)認為醫界不該對學名藥存有迷思,但有醫師認為重要的是選擇權,而不是被迫只能接受學名藥。(圖/周志龍攝)
衛福部長薛瑞元(左)認為醫界不該對學名藥存有迷思,但有醫師認為重要的是選擇權,而不是被迫只能接受學名藥。(圖/周志龍攝)

具有醫師背景的台灣基進北市黨部主委吳欣岱就表示,「我認為部長這樣說才是不妥的。」吳欣岱說,美國的FDA網站顯示,原廠藥(brand drug)和學名藥(generic drug)雖然同樣通過嚴格的機關檢核,無論是藥物成分和作用機轉都相同,但還是會有微小的差異,例如佐劑、身體的吸收效率等。

吳欣岱說,實際的臨床經驗也發現,很多患者本來原廠藥吃得好好的,醫院換藥改成學名藥,血壓控制就不如以往穩定(當然或許相反的狀況也是有的),所以原廠藥與學名藥並非完全一模一樣。

吳欣岱強調,她不是想打壓國產藥業,而是希望更多人能重視「選擇」的重要性,讓患者在一定的醫療知識基礎下,和醫師共同做出對自己健康更有利的選擇。

但缺藥情況持續惡化,已經讓民眾難以有選擇權,蘇一峰怒嗆原因出在「乞丐藥價」,他在臉書po出胃藥Mgo的健保資料,價格竟然是1顆0.1元,也就是1毛錢,他怒問「這種價格不檢討,還怪國外原廠,連運費都付不出來,所以很多原廠藥只能退出台灣!」

蘇一峰也以肺纖維化患者為例,證明原廠藥與學名藥的確有所不同,「去年一項蒐集8家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使用原廠藥抗生素的治療成功率,是學名藥抗生素的3.77倍。」蘇一峰也諷刺薛瑞元「部長的意思是你遲早要用學名藥,不如現在開始用」。

一位在學名藥廠工作的網友則在蘇一峰PO文下留言,「我認為要解釋清楚,學名藥沒有那麼糟糕,只有做『台灣健保藥市場』的學名藥才這麼糟,因為藥價低到可憐,根本不可能要求產品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