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交通 基隆先行—打造便捷、友善與共融的公共運輸網絡

市長謝國樑宣布基隆城際轉運站正式啟用(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動脈,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支撐。基隆市長謝國樑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公共運輸優化政策,從無障礙交通服務升級、城際轉運系統完善,到國道客運路線分流與火車、公車接駁策略,皆展現市府在提升整體交通量能上的決心與行動力,為打造「宜居、便捷、共融」的城市邁出關鍵步伐。
一站式預約,無障礙交通更友善
今年6月,基隆市正式上線「無障礙交通統一預約平台」,整合全市復康巴士與長照交通車,提供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一站式預約服務,並導入LINE官方帳號「基隆社會處小幫手」作為親民的預約入口。
114年起的新制更導入「分級預約」、「擴大服務」、「彈性收費」三大措施,涵蓋雙北與基隆全域,推動更公平合理的交通服務,讓所有人都能安心上路。
社福三好,攜手新北提升量能
基隆與新北市共同簽署的「社福三好」合作計畫,更進一步整合區域資源,強化跨縣市的無障礙交通服務。「好好行」計畫中,新北市企業捐贈的復康巴士將支援基隆使用,而市長謝國樑也宣布,未來每年都會有新車加入基隆車隊,大幅提升基隆在社福交通上的服務能量。
此外,「好日子」與「好快活」則透過平台升級與場地共享,擴展基隆與新北在社福、交通上的合作深度,為弱勢族群打造更多移動與照顧的可能性。

交通路網再擴張 公車、捷運雙軌並進
市府並未忽略市區與偏區的交通串聯。透過「基北北桃合作平台」,成功爭取新北589公車延駛百福社區,讓居民可直達汐止與南港地區,進一步銜接未來的基隆捷運路線,逐步培養民眾未來搭乘基隆捷運的使用習慣。
另一方面,針對交通死角地帶如深澳坑地區,市府也與中央及業者協調,增開2088B通勤路線,針對早班通勤需求增設班次,解決當地市民通勤「上不了車」的痛點。

城際轉運站啟用,打造轉乘樞紐
為解決長期缺乏舒適轉運空間的問題,基隆市政府正式啟用「基隆城際轉運站」,整合19條國道客運與33條市區公車路線,轉運站緊鄰基隆火車站,提供便捷的轉乘路線規劃。
9026試辦分流上路,基隆南港通勤更順暢
為改善基隆至南港通勤壅塞情況,市府與公路總局合作,試辦9026路線分流計畫,自2023年4月起增設9026B與9026C兩條新支線,分別從不同區域上車並行駛不同國道路線,精準疏運通勤人潮。
謝國樑市長連續兩日親自搭乘觀察成效,並表示將以9026分流經驗作為未來改善1815國道客運路線的參考,推動更大規模的交通分流設計,提升整體運輸效率。

一指安心候車 全國首創「貼心鈴」照顧弱勢乘客
基隆市在「長庚醫院」與「信義區公所」設置全國首創「貼心鈴」,結合動態資訊系統,乘客按鈕或線上預約即可通知公車司機,有效提升年長者與行動不便者的搭車便利與安全。

免費接駁直達八堵搭配臺鐵縮短通勤時間
除公路客運分流外,市府也試辦從安樂區至八堵火車站的免費接駁公車,協助民眾銜接台鐵直達南港的自強號列車,形成「接駁+火車」雙軌運輸方案,提升時間效益與穩定性。
謝國樑市長與議員實地搭乘與宣導,並傾聽民意建議是否增加接駁站點。目前該接駁計畫每日早上兩班車由長庚醫院出發,與台鐵109次自強號無縫銜接,從安樂到南港僅需40至50分鐘,為通勤族省時又舒適。

共建交通新基隆
交通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與市民日常息息相關的溫暖設計。從無障礙平台、一日生活圈、公路分流到接駁火車,基隆市正以系統化策略與滾動式調整,打造一個「移動自由、生活便捷」的幸福城市。
市長謝國樑強調:「市府團隊會持續下鄉傾聽、滾動修正,與市民一起,為基隆交通找出最實際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