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腹痛
」 腹痛 便祕 巴克球 血脂 蔡小虎29歲女便祕20多年險撐爆肚子 醫開刀挖出「巨蟒腸」單手握不住
大陸杭州一名29歲王姓女子從小至今,20多年來飽受慢性便祕折磨,每星期只排便一次。直到最近王女發現她的肚子越來越大,還時常伴隨劇烈腹痛,就醫後才發現是「巨結腸症」,腹部被結腸撐開,切除1公尺左右壞死的腸子,連單手都握不住,相當驚人。綜合陸媒報導,王女透露自己20多年來飽受便祕所苦,每星期才排便一次,肚子還會疼得死去活來;即便王女嘗試過各種方法改善,但便祕的情況都沒有好轉,反之越來越嚴重。王女不久前生產後,肚子卻越來越大,腹痛的程度比先前更加劇烈,因此決定去醫院檢查,被確定是罹患「巨結腸症」,劇烈腹痛則是因為腸阻塞導致結腸壞死,醫師表示她必須進行手術治療。在手術中,醫師發現王女的結腸宛如一條巨蟒,已經快撐爆她的腹腔,得用兩隻手才能握住;而王女已經有部分腸壞死,切除了1公尺左右的腸子。而報導中醫師直言,王女這樣的情況不罕見,巨結腸最典型的病徵就是腹脹、便祕和大腸擴張;醫師也說,只要通過適當的飲食調整,和簡單保守治療就能緩解,因此民眾有嚴重便祕,一定要盡早去醫院做檢查。在馬偕醫院2023年的衛教資訊,也分享過有關巨結腸症的介紹,表示巨大結腸症是腸子內缺少神經節細胞,使腸子無法正常蠕動而阻礙了糞便移動,在此段無神經節的腸子前段,為了克服下段的組裡而造成上段腸子擴張與腸壁肥厚,即所謂「巨大結腸」。
凌晨載孕妻去醫院「頻遇紅燈」!男直奔警局求助 暖警3分鐘完成任務
新北市新莊區7月3日凌晨0時許發生一起緊急求助事件。1名陳姓男子駕駛白色自小客車,突然停在新莊警分局中平派出所對面,匆忙跑進派出所,表示載孕妻前往醫院途中,因頻遇紅燈而擔心無法及時到達,尋求警方協助,最後在員警開道下,成功協助孕婦即時產下寶寶。陳男表示,當時妻子半夜突感劇烈腹痛,身為新手爸爸的他一時不知所措。由於在前往醫院的途中頻遇紅燈,陳男心急如焚,只得硬著頭皮前往派出所求助。中平派出所警員林隴正及朱孟柔了解情況後,立即駕駛巡邏車開啟警示燈及警報器,迅速開道護送陳男與其妻子前往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室。這段將近3公里的路程,在員警的護送下僅3分鐘內即火速抵達醫院,成功協助孕妻即時入院生產。陳男對員警的即時救援表示萬分感激。2名員警也表示,在維護治安的同時,能提供這樣的協助不僅是沾了喜氣,更為警職生涯增添了一段溫馨的回憶。
「常應酬喝酒」壯男胰管長結石 不開刀無傷口!膽胰管內視鏡精準碎石
40多歲的張先生經常喝酒應酬,時間長達二十幾年,逐漸養成酗酒習慣。在今(2024)年農曆年前的一次聚餐又是牛飲喝酒,發生上腹劇烈疼痛到甚至無法坐或立,並且感覺噁心,吃了東西也全部嘔吐。張先生隨即被送到附近醫院,經醫師診斷為「酒精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電腦斷層攝影顯示「胰臟胰管」內出現一顆約1公分的結石,導致胰管嚴重阻塞進而發生「胰臟炎」。張先生最後被轉診至中醫大附醫內視鏡暨超音波診斷治療中心,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中醫大附醫內科部消化系副主任黃文信醫師透過膽胰管內視鏡,進行「體內震波碎石」,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接著再將碎裂的石頭取出,手術時間僅90分鐘。治療後張先生的劇烈腹痛情形隨即消失,並聽從醫師建議終於認真戒酒,重拾健康的胰臟以及健康人生。黃文信醫師表示,胰臟炎是胰臟的發炎性疾病,可分急、慢性。急性胰臟炎的症狀多為突發性的腹痛,且具持續性,痛感會傳到背後;慢性胰臟炎則與急性胰臟炎反覆發作有關,酒精則是造成慢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慢性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長期酗酒、新陳代謝疾病、或是先天性膽胰管構造異常。在台灣,大約有一半的慢性胰臟炎病人會產生胰管結石,結石阻塞胰管,造成慢性腹痛或反覆性的胰臟炎發作。黃文信醫師指出,正常的胰管直徑小於3毫米,當有大於5毫米以上的結石卡在胰管內時(張先生為1公分胰管結石),極不容易靠傳統內視鏡取出。胰管結石的產生,主要是由胰液裡過飽和的碳酸鈣沉澱結晶所造成。這些胰管結石非常的堅硬,逐漸變大後就會卡在胰管,阻塞胰液流入十二指腸阻礙消化。病人可能會出現飯後腹脹、消化不良、脂肪便、甚至體重減輕的情況,阻塞的胰管結石會造成胰管高壓、胰管擴張以及更嚴重的胰臟發炎。黃文信醫師進一步分析,以往的治療方式會透過內視鏡將取石網或碎石器伸進到胰管內嘗試將結石絞碎後取出;但因碳酸鈣組成的胰臟結石質地堅硬,特別是較大的結石,內視鏡取石網無法碎石並取出,治療效果往往不佳,最後病人只能置放胰管支架引流胰液,有時需要長期反覆地置放胰管支架,嚴重者甚至需要轉介到外科進行開刀手術治療。黃文信醫師說,膽胰管內視鏡是一條直徑僅3.5毫米的內視鏡導管,使用這條纖細的導管,經由十二指腸鏡的管腔,進到胰管內進行雷射或震波碎石,可以讓病人在不開刀、無任何傷口的情況下,順利碎石及取出胰臟胰管內的結石。膽胰管內視鏡除了用來治療胰臟胰管結石之外,膽胰管內視鏡也能深入肝臟膽管內,清楚地觀察膽管內的病灶,進行直接切片檢查,突破傳統攝影術的限制,也因此大大提高膽胰管的腫瘤診斷準確率。膽胰管內視鏡的應用,比起傳統治療,病人不必承擔較高的手術風險及併發症,膽胰管病灶能被早期診斷。中醫大附醫自2020年執行全台首例的膽胰管內視鏡「震波碎石」,難度頗高臨床治療經驗豐富,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取出至今已經累積數十例。黃文信醫師呼籲,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都應盡早就醫評估,可能是因膽胰管狹窄及懷疑有膽胰管腫瘤導致的腹痛、黃疸、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困難的膽胰管結石導致的急慢性腹痛,進一步無法以傳統內視鏡診斷治療者,考慮是否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的診斷與治療。
TikTok挑戰再奪命! 14歲少年挑戰「死神辣椒」玉米片後心臟病發死亡
2023年9月,美國麻州一名14歲少年參加玉米片廠商在TikTok平台舉辦的辣味玉米片挑戰,在吃下一片號稱「世界最辣」的玉米片後,經歷劇烈腹痛、昏迷,送醫後不治身亡。近日驗屍報告出爐,判定少年死於攝入高濃度的辣椒素食物引發的心肺功能停止。據《NBC Boston》報導,就讀於美國麻州多爾蒂紀念高中(Doherty Memorial High School)的14歲少年哈里斯沃羅巴(Harris Wolobah)在2023年9月1日,與朋友一同參與在TikTok平台流行的「死神玉米片挑戰」(One Chip Challenge),後因食用了美國零食品牌(Paqui)生產的「世界第一辣」辣味玉米片而死亡。沃羅巴的母親告訴媒體,當天兒子返家時沒有明顯的不適跡象,但當他準備出門練球時,突然失去意識並昏倒在地,嚇得家人緊急將他送醫,經醫療人員搶救後宣告不治。據悉,沃羅巴吃下的玉米片由美國零食品牌「帕基」(Paqui)所生產,這款玉米片號稱加入了「世界第一辣」的卡羅來納死神辣椒(Carolina Reaper)與同樣以超辣著稱的「千里達毒蠍辣椒」(Scorpion chili peppers)調味,號稱是「史上最辣」的玉米片零時。為了讓這款的玉米片聲名大噪,帕基透過網路行銷手法發起「死神玉米片挑戰」,鼓勵消費者在社群網站TikTok上發佈自己「挑戰」這款世界第一辣玉米片的影片。挑戰規則是影片發布者在吃下這款玉米片後,不得通過食用或飲用其他東西來緩解辣感,看挑戰者最後能夠支撐多久。有多名知名網紅為了流量嘗試這項挑戰,因此在在青少年間造成風行,但也因造成多人送醫而飽受批評。沃羅巴過世後,廠商曾一度把這款零食下架,並辯稱已經註明挑戰只允許成年人參加。不過市面上仍有看到販售,在台灣透過網路店商平台就可輕易購買。而近日,來自麻州法醫辦公室的屍檢報告出爐,證實沃羅巴有先天性的心臟缺陷,而他因為食用死神辣椒玉米片,在短時間內攝入高濃度的辣椒素,因此引發心肺功能停止,最終不幸死亡。
萬磁王?印度男為健身猛吞近80枚硬幣磁鐵 肚痛20天小腸竟「吸在一起」
萬磁王?印度有名男子因相信鋅有助於健身,竟吞下39枚硬幣和37塊磁鐵,在經歷20多天的劇烈腹痛、嘔吐及無法進食後,在家人陪同下到急診求醫,經X光照射與斷層掃描發現,磁鐵已將小腸的不同環道吸在一起,造成堵塞,患者在手術後7天出院,所幸並無大礙。據印度ETV Network報導,該名26歲的男子患有精神疾病,在看到關於鋅有助於健身的相關資訊後,竟吞下39枚硬幣和各種形狀的37塊磁鐵,患者表示,他吞下硬幣是因為裡面含有鋅,會吞下磁鐵,則是因為要透過磁力將硬幣保留在胃內,幫助鋅的吸收。男子在經歷20多天的劇烈腹痛、嘔吐及無法進食後,終於在家人陪同下到急診室求醫,經X光照射與斷層掃描發現,腹中的磁鐵竟已將小腸的不同環道吸在一起,造成堵塞,醫生決定立即進行手術。手術總共歷經2個小時,醫生順利從腸子中取出所有的硬幣和磁鐵,病患經過1個星期的觀察,已於2天前出院。印度男子因相信鋅有助於健身,竟吞下39枚硬幣和37塊磁鐵。(圖/X )
美政府點名勿吞食「磁力球玩具」 警告「已釀7死2400傷」
造型小巧、可塑性極高,附帶強力磁力的磁力球(巴克球)相當受到許多小朋友的喜愛。但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於7日發表聲明警告,指稱在2017至2021年這段期間,磁力球因為小朋友吞食而導致的死亡案例有7件,相關受傷、急診的個案更有2400件,呼籲家長要特別留意。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由於磁力球本身附帶有強大的磁力,如果誤食的話,磁力球會因為強大的磁力彼此在人體內拉扯,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也表示,單獨吞食的話有可能面臨腸道穿孔、堵塞、血液中毒等風險。而如果與其他物體憶起吞下的話,將會造成更大的危險。報導中也提到,從2017年至2021年這段期間,因為孩童誤食磁力球而不幸喪命的案例總共有7件,其中有2件發生在美國境外。而因為誤食磁力球而急診的案例有2400件。事實上,在台灣過去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案例,一名2歲男童因為腹痛被送往醫院急診,結果醫師在其腹中發現7顆磁力球,造成男童腹膜炎又穿孔。最後是透過微創手術才將這些磁力球取出。輔大醫院小兒外科暨外傷科主任蔡煥文當時就表示,各國都有在呼籲嚴禁幼兒玩耍強力磁鐵,若家長發現孩子真的不幸吞嚥,或觀察到嘔吐、劇烈腹痛等異常跡象時,應儘速送醫處理將異物取出。
男肚痛衝公廁 解放一半驚見「詭異小手手」瞬間屎意全消
人在睡覺與如廁時是最難應對突發情況的狀態,馬來西亞一名男子近日就在公廁遇到緊急事件,讓想在馬桶上好好解放的他,一度不知該如何是好。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男子當天逛街時突然感到劇烈腹痛,趕緊找了間公廁準備「劈哩啪啦」,怎料土石流還未爆發,就看到一隻不安分的小手先後從廁所門及兩側牆縫探出,之後更見有顆頭想透過縫隙往內看,嚇得他幾乎屎意全消。好在,男子仔細一看發現小手和頭都來自同個小男孩,但他完事後打開廁所門,年約3到4歲的小偷窺狂就馬上逃走。影片曝光後雖引發網友熱議,但有人質疑男子為何沒大聲喝止或用裡面的水龍頭噴水趕走小男孩,而是選擇拍片。男子解釋,他有出聲但沒大聲警告小男孩,因為小孩家長可能就在旁邊,大聲喊叫也可能引起別人注意,讓小孩難堪,他也要求網友們別當鍵盤俠公審他,自己只是想透過影片呼籲家長注意孩子言行,沒有要羞辱別人意思。
別忽略健檢報告「2數值」 及早挽救可避免洗腎
67歲的楊女士長期有三高問題,起初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蛋白尿卻沒有放在心上,不料隨後腎功能跟著三高控制狀況不佳而急速惡化,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3期,確診8年以來頻繁出入急診、住院治療,今年因血尿及劇烈腹痛住院,經醫師評估因為腎功能嚴重受損,必須接受洗腎治療。另一位飽受洗腎之苦的85歲汪奶奶,同時有糖尿病及心血管共病,確診兩年內因腎功能惡化而反覆住院,今年再度住院時,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5期,需要接受洗腎治療,反覆住院的生活讓她的身體機能日益衰退,多數時間只能臥病在床,仰賴家人照料,心理也因為自責成為子女負擔而終日鬱鬱寡歡。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慢性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近6成被診斷時已是晚期(3-5期),此時腎功能已受損且不可逆;腎功能下降恐讓病人加速面臨住院、洗腎、死亡等問題。過去用於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體阻斷劑或配妥西菲林等藥物,對於延緩腎功能下降仍有侷限,值得慶幸的是,目前SGLT2抑制劑可以幫助延緩腎功能下降,進一步降低住院、洗腎或死亡的風險。全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已突破200萬,換算約平均每8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而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多年以來也高居全球之冠,在這個背景下,台灣每年新發生的洗腎人數更是超過12,000人,足足可以坐滿一座小巨蛋。當腎臟因為疾病受損,導致腎功能出現超過3個月以上的持續損傷,就稱為慢性腎臟病,此時腎功能已不可逆。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說明,慢性腎臟病帶來的腎功能下降與住院、洗腎、死亡三大危機息息相關,不但容易引發心衰竭、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等高危險性的心血管疾病,隨著腎功能越差,將大幅增加住院與死亡的風險,根據統計顯示,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因為腎功能惡化而面臨每年平均掛2次急診、每次住院天數長達10天,且每5位患者就有1人在住院後一個月內會面對再次住院,甚至死亡的威脅。台大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趙家德指出,延緩腎功能惡化,以進一步減少未來住院、洗腎與死亡風險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目標,為此,臨床上十分重視及早診斷、定期追蹤、積極治療、危險因子控管的治療策略。舉例來說,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者密不可分,約有5成心衰竭患者、4成糖尿病患者會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所以應安排多專科團隊模式以顧及腎糖心的共病照護。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過往常用的藥物,國際腎臟醫學會也於2023臨床指引中,將SGLT2抑制劑列為慢性腎臟病治療建議使用藥物,趙家德醫師提醒,讓腎功能惡化的因素非常複雜,已知具有腎臟病危險因子病人接受篩檢比率卻只有兩成,呼籲本身具有三高、肥胖、吸菸、長期服用未經醫師處方藥物、高齡(65歲以上)、腎臟病家族史等高風險因素的民眾,應定期安排腎功能檢查,若出現「泡(泡泡尿)、水(下肢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典型症狀時,則建議儘快就醫。此外,健康檢查中抽血與尿液報告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與「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 」容易被民眾所忽略,卻是評估腎功能的2項關鍵指標,建議民眾可以對照國際腎臟醫學會推出的慢性腎臟病風險分級表,依據低風險的綠燈到非常高風險的紅燈,到腎臟科門診就醫並安排對應的腎功能追蹤與治療方案。
連假狂吃這食物 40歲男「上腹劇痛」胰臟發炎慘住院
40多歲男性到美式餐廳用餐後,肚子覺得怪怪不舒服,隔天上腹劇痛,緊急掛急診,被診斷是急性胰臟炎。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析,應該是病患平常三酸甘油酯油脂就偏高,再加上此次油炸類食物、酒類攝取過高,進而引發胰臟炎。醫師錢政弘在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分享一起案例,一名40多歲男性病患因急性胰臟炎住院治療,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時,一問才知,病患在端午連假連續吃了美式餐廳2天,第二餐吃完後上腹劇痛,痛到掛急診。錢政弘表示,病患當時在急診做的電腦斷層是急性胰臟發炎合併局部積水,算是第四級(第五級最嚴重),當時抽血檢驗三酸甘油酯高達900多。之後病患透露,公司健檢時三酸甘油酯是300多,醫生說還不用吃藥,偶爾會喝啤酒,那天吃漢堡的時候有配2罐啤酒。對此錢政弘向男病患解釋,一般喝2罐啤酒還不至於會急性胰臟炎,不過曾遇過一名病患喝7罐啤酒,就胰臟發炎,「你應該是平常三酸甘油酯油脂就有高,這次吃太多漢堡和薯條加啤酒,油炸食物和酒都會引發高血脂,引起胰臟發炎。」錢政弘說明,血中三酸甘油酯值如果超過500以上就可能引起胰臟發炎,1000以上有5%的機率,2000以上有10-20%的機率;簡單說,三酸甘油酯太高會被胰臟的脂肪酶水解成脂肪酸,突然爆增的脂肪酸有毒性,會造成胰臟細胞和微血管損傷、缺氧和壞死,導致急性胰臟炎。錢政弘指出,除了數值太高有風險外,長庚醫院今年最新的研究還發現,三酸甘油酯如果「變異很大」,意即追蹤數值上下變化很大的人,特別容易有急性胰臟發炎,推測是因為三酸甘油酯變化大的人平時就有慢性發炎,最後可能加上一點誘發因素,例如多吃幾根酥炸薯條,一罐啤酒,就導致發病,所以建議有高血脂的朋友,好吃的食物一餐就好,啤酒一罐就好,萬一突然劇烈腹痛,痛到身體想往前彎,小心是胰臟炎,趕緊就醫。
2歲男童吞1物致腸穿孔! 醫籲:家長注意
一名2歲男童,因突然肚子劇痛送往輔大醫院急診室,沒想到X光一照,竟發現男童腸道內疑似有7顆具強力磁性的巴克球。因巴克球分布在不同腸道,彼此強力吸引造成腸壁缺血壞死然後穿孔,經由微創手術後成功移除男童體內異物,且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七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 腹膜炎又腸穿孔輔大醫院小兒外科暨外傷科主任蔡煥文表示,男童送到急診室時已有觀察到腹膜炎症狀,好在孩童當時沒有休克的跡象。而,X光檢查顯示7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缺少經驗的話可能會誤以為在同一腸段,就以一般異物吞入處理原則處置,慢慢等待其自行排出;然而,實際上其中3顆在小腸內、4顆位在大腸,每顆互相吸引造成腸扭轉而阻塞,且吸力過強才進一步導致腸穿孔。蔡煥文醫師說,孩童在接受微創手術後,已經把體內的異物完全移除,並將大腸、小腸破洞處修補起來,術後1週順利出院,2週返診觀察時,孩童的狀況已恢復良好,目前也都進步到正常進食。誤吞巴克球 嚴重恐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巴克球常見於孩童的益智玩具中,顏色鮮豔、雖體積小、但磁力強,若孩童誤吞後果不堪設想。蔡煥文醫師表示,巴克球、磁力珠等,因磁性較強,彼此會互相吸引,且吸得非常緊,不慎吞入就容易造成腸穿孔、腹膜炎等情形,嚴重時則會導致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曾有研究指出,吞入超過2顆巴克球,自行排出機率將大幅降低,大多需手術介入,千萬別輕忽小小玩具帶來的傷害。家長應慎選玩具、陪伴 避免孩童誤食異物 年紀尚小的孩童常會把玩具放入口中,過去幼童吞下巴克球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家長在選擇玩具時應多加留意,且盡可能在孩子遊玩時陪伴在身旁,避免悲劇發生。蔡煥文醫師提醒,目前各國都有在呼籲嚴禁幼兒玩耍強力磁鐵,若家長發現孩子真的不幸吞嚥,或觀察到嘔吐、劇烈腹痛等異常跡象時,應儘速送醫處理將異物取出。
男子熬夜喝冰鎮飲料引急性胰腺炎! 緊急送進ICU抽出200毫升血脂
中國深圳一名男子,日前喝了一杯冰鎮檸檬茶後,出現嚴重腹痛,立即前往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意外發現他罹患急性胰腺炎,緊急送往加護病房救治,最終抽出200多毫升的血脂,救回一命。根據陸媒綜合報導,中國深圳一名45歲陳姓男子,平時經常熬夜、吃外食,沒想到,近日喝了一杯冰鎮檸檬茶後,劇烈腹痛。緊急就醫後,被醫生檢查出患有急性胰腺炎,立即轉入加護病房進行治療。後續經過檢查後發現,陳男的三酸甘油酯已經超標正常人的200倍,之後院方立即使用雙重血漿過濾術,分離出200多毫升的血脂出來。接著經過一系列藥物救治後,陳男順利撿回一條命。醫師指出,急性胰腺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常見的誘因包括飲食不當、酗酒以及膽囊疾病等等。而此次陳男喝下冰鎮飲料成為了引發急性胰腺炎的誘因,加上陳男平時頻繁熬夜、吃外食,情況才如此嚴重。
2歲童腹痛就醫 驚見腸內藏7顆巴克球
新北市1名2歲男童因腹部劇痛送醫,到醫院急診照X光檢查後發現,腸道內竟有7顆具強力磁性的「巴克球」,且分布在不同腸道,腸壁也因強力磁性相互吸引而出現缺血壞死導致穿孔,最後醫院以微創手術成功移除,並修補破洞的腸壁,男童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暨外傷科主任蔡煥文表示,巴克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益智玩具,因顏色鮮艷、體積小,幼童誤吞事件層出不窮,加上具有強力磁性,球體間會緊密相吸,不慎吞入後不易自行排出,容易造成腸穿孔、腹膜炎等情形,嚴重時則會導致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大多需要藉由手術取出。蔡煥文說明,該名男童到急診室時有腹膜炎症狀,幸好沒有休克的跡象,安排照射X光檢查後,看見7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若經驗不足,很可能誤判在同一腸段,以一般異物吞入處理原則處置,慢慢等待其自行排出,如此很可能造成延誤治療,後果更嚴重。蔡煥文表示,腸道中的巴克球有3顆在小腸內、4顆在大腸,每顆互相吸引造成腸扭轉而阻塞,而過強的吸力也進一步導致腸穿孔,因此院方以微創手術取出,並修補破洞的腸壁,術後1周男童順利出院,後續回診觀察也恢復良好,可正常進食。蔡煥文提醒家長,選擇玩具時須多加留意,並盡可能在孩子遊玩時陪伴在身旁,避免誤食的情況發生,目前各國都有呼籲嚴禁幼兒玩耍強力磁鐵,若家長發現孩子真的不幸吞嚥,或觀察到嘔吐、劇烈腹痛等異常跡象時,應盡速送醫處理將異物取出。
牙醫娘喝完「高蛋白奶昔」中毒亡 員工在診所誤開1包裹驚:老闆是兇手
看似普通的食物中毒命案,竟暗藏殺妻陰謀。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45歲牙醫,被控長期在妻子常吃的高蛋白奶昔中下毒殺害對方,甚至在老婆瀕死之際,與小三互傳鹹濕訊息,最終在診所員工、妻子姊姊以及自己的搜尋紀錄等人證、物證下,遭警方依一級謀殺罪逮捕。據《紐約時報》報導,六寶媽安琪拉(Angela Craig)3月15日如往常享用高蛋白奶昔,卻在不久後感到劇烈腹痛與嘔吐,送醫後因器官衰竭及腦死於19日不治身亡。而安琪拉的病歷以及「關鍵證人」的報案則引起警方懷疑,因為這已經是她當月第3度住院,且其丈夫詹姆斯(James Toliver Craig)涉有重嫌。警方發現,職業為牙醫的詹姆斯曾搜尋「用哪些毒藥殺死人不容易被發現」,且他在妻子住院前2天就透過診所購買了1罐氰化鉀,並告誡員工千萬別打開包裹。然而,一名誤開包裹出現類似安琪拉病症的員工,在察覺事情有異後,立即向警方報案指老闆可能殺死了老闆娘。儘管詹姆斯辯稱妻子有自殺傾向,才會幫忙購買氰化鉀,自己沒打算使用,但他的搜尋紀錄與氰化物購買紀錄、跟小三的鹹濕傳訊,還有過於巧合的與小三旅遊計畫時間,都令檢警認為詹姆斯從3月6日開始就毒殺妻子,加上死者姊姊透露妹夫長期外遇、與妹妹感情不好,以及妹妹生前就懷疑被下毒,因此依一級謀殺罪逮捕並起訴詹姆斯。
男把「咕溜鰻魚」塞肛門治便祕 魚兒窩腸道「亂鑽逃命」…他腹膜炎險死
真是異想天開!波蘭一名男子,因為有感於自身便秘問題嚴重,竟為了治便祕亂信偏方,將一整尾目測至少有30公分長活鰻魚,塞入自己的肛門內,希望能通一通腸子。結果這鰻魚在男子的腸道裡,亂鑽展開「逃亡旅程」,結果男子腸道被「鑽」出了3公分長的穿孔,腹膜炎送醫。據《每日星報》等外媒,引述波蘭媒體報導,一名波蘭男子因為劇烈腹痛被緊急送醫,醫生透過影像檢查發現,男子的結腸裡,有一條體積相當大的鰻魚,且鰻魚已在他的直腸部位,因為亂鑽,造成3公分長的穿孔傷口,出現腹膜炎,趕緊收治住院緊急處理。從醫院曝光病患的X光照片,可以清楚看見鰻魚細長的魚骨跟身軀,在男子腹中繞蔓延,據了解男子塞入自己體內的,是一尾亞洲沼澤鰻,目測至少超過30公分長。但為什麼會無端把鰻魚塞進體內?男子則回應,因為自己有便祕狀況,聽說民間有偏方的說法,是利用鰻魚幫助排便,因此才把活鰻魚放入肛門,希望能暢通腸道,幫助排便。
3歲童玩碰碰車玩到肝臟破裂 送醫陷入昏迷「鬼門關前走一遭」
就算是充滿安全措施的遊樂園,在遊戲時還是要特別注意。中國西安日前傳出一起意外事件,一名3歲男童在遊玩遊樂園內的碰碰車時,因為劇烈撞擊而產生肝臟破裂的情形,狀況之嚴重甚至一度昏迷,最後好在是在醫師的搶救下,才讓孩童脫離險境。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指出,當孩童在遊樂園內因為玩碰碰車撞上腹部後,隨即就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情形,意識甚至開始出現模糊情況。於是家長就急忙將孩童送往醫院急救,而在醫院初步的檢查下,發現男童竟然是肝臟破裂。但由於當地醫院醫療資源不足,再加上孩童已經出現出血性休克,因此醫院急忙將孩童轉送西安市兒童醫院急診科。後來在該院醫師的緊急手術與處理下,終於找尋到孩童肝臟上的破損口,並且順利的縫合,而男孩也因此脫離險境。
食物掉地上3秒內都能吃?他曝「恐怖經歷」秒衝急診…醫一檢查傻眼了
不少人都有遇過食物掉地上,又撿起來吃的情況,甚至還有個都市傳說,食物掉地上不超過3秒,都還能撿起來吃,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衛福部及專家們也曾多次警告過。北部一名50多歲男子排隊買了美食,吃沒幾口就不小心掉到地上,但他因不想重新排隊,從地上把食物再撿起來吃,沒想到深夜就出現劇烈腹痛、狂烙屎、發高燒的症狀,趕緊衝到急診,一檢查發現白血球飆到2萬,逼近敗血症。外科醫師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透露曾遇過一個案例,一名男子曾在一年多前完成大腸癌手術,近期卻突發高燒,且腹痛腹瀉,立刻衝到急診,原以為可能是大腸癌手術出問題,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飆到2萬,醫師判斷為「細菌性感染的腸胃炎」。北部一名50多歲男子排隊買了美食,吃沒幾口就不小心掉到地上,但他因不想重新排隊,從地上再把食物撿起來吃,沒想到深夜就出現劇烈腹痛、狂烙屎、發高燒的症狀。(圖/翻攝醫師好辣Youtube)陳榮堅透露,原來該名病患前一天去買了超夯美食排隊,排了好久好不容易輪到他,沒想到買到後才吃了幾口,竟不小心掉到地上,但他覺得吃不過癮,又不想重新排隊,因此從地上把食物撿起,拍拍上頭的灰塵繼續吃,結果半夜就出現腹痛、腹瀉、發高燒的情況,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在短時間內飆到破萬,後來住院打抗生素治療,5天後才出院。但其實先前衛福部就曾發文澄清,不管食物掉地上幾秒都不能吃,因為不同的食物、地板的類型與狀況,都會影響細菌的附著程度,且不管掉下去幾秒都會有細菌附著,若不慎把病原菌吃下,還可能引發食物中毒,
蔡小虎小腸阻塞爆吐…送醫「白血球指數狂飆」險插管 住院3天最新病況曝
有「豬肉王子」稱號的資深台語歌手蔡小虎,日前因腸沾黏導致腸阻塞,嘔吐不止緊急送醫,一度傳出須插管治療,嚇壞不少粉絲。據悉,蔡小虎體內白血球指數一度飆到2萬5千,所幸因為他一直嘔吐,可以排出髒東西,所以不需插管,如今已順利出院,不忘透過影片向粉絲報平安,「讓你們擔心了,真不好意思。」蔡小虎22日在臉書發文,「昨晚緊急住院,劇烈腹痛,頭痛,嘔吐,檢查過後因『小腸沾黏』,下午吃完柿餅就覺得不舒服肚子脹脹的,胃酸逆流,白血球昨晚高到2萬5千,正常是一萬,今天早上降到9千多,仍在觀察發炎指數,本來醫生想要插管急救,但因為一直嘔吐,可以排出髒東西,所以就沒插管了,這兩天是關鍵期」。對此,經紀人透露,蔡小虎這幾年身體狀況良好,但可能是這幾天空腹時吃太多高纖維的柿餅,由於他以前有腹膜炎病史,所以小腸比較容易阻塞,不過目前身體狀況恢復不錯,這2天住院是觀察期,醫生原本要插管治療,但他接下來還有一連串演出工作,請醫生先用引流的方式,若順利康復,就不用插管治療。據了解,蔡小虎目前已順利出院,稍早不忘PO出影片報平安,「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國內的朋友還有東南亞的朋友大家好,讓你們擔心了,真不好意思。因為身體微恙,很幸運很快就恢復,今天已經出院回到家了,跟大家報平安,也祝福各位身體健康,大家都能賺大錢。」
蔡小虎小腸阻塞狂嘔吐送醫險插管 吊點滴病榻照曝光…侯友宜留言關心
有「豬肉王子」稱號的資深台語歌手蔡小虎,昨(22日)因腸沾黏發生小腸阻塞問題,嘔吐不止緊急送醫,接受插鼻胃管引流治療。所幸後來經紀人對外透露,他病況穩定,才讓外界放心。據悉蔡小虎昨天體內白血球指數,一度高到2萬5千,先前外界傳出他遭醫院插管治療,但後來證實因為他一直嘔吐,最後沒有走到插管這一步。蔡小虎臉書粉專凌晨貼出多張蔡的住院照,他寫到,昨天下午吃完柿餅就覺得不舒服肚子脹脹的,胃酸逆流;昨晚就因劇烈腹痛,頭痛,嘔吐,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出現「小腸沾黏」問題,才緊急住院。蔡小虎在發文中指出,白血球一般人正常值為1萬左右,但他高到2萬5千,經過治療才降到9千多,但是發炎指數還要觀察。他並透露,本來醫生想要插管急救,「但因為一直嘔吐,可以排出髒東西,所以就沒插管了,這兩天是關鍵期。」蔡小虎也有感而發提醒大眾,「有病要即時就醫,不要讓小病變大病,平常一定要多運動,感謝所有支持我,關心我的虎迷朋友們,不好意思讓大家擔心了」。而過去與蔡小虎互動良好,還曾把蔡小虎的「愛人醉落去」當作競選歌曲的新北市長侯友宜,稍早也在蔡小虎臉書下留言,「小虎:早日康復,好好休養、保重身體,天冷注意保暖!」。
蔡小虎腸阻塞送醫…這2天是關鍵期 醫揭「嚴重可致命」曝5大徵兆
資深台語歌手蔡小虎昨(21日)深夜因「小腸阻塞」緊急送醫,接受插鼻胃管引流治療,所幸經紀人透露他病況穩定、恢復尚可,才讓外界放心。值得注意的是,小腸阻塞的臨床表現有腹脹、腹痛與沒有排便,感受與其他腸胃道疾病類似,有醫師提醒,若脹氣伴隨這「5種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有致命風險。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曾在節目《醫師好辣》表示,如脹氣伴隨持續性嘔吐、無法忍受的腹痛、解黑血便、發高燒或發抖、突然多天沒有排便等5項症狀,就要留心可能是警訊,尤其「劇烈腹痛代表身體發炎,輕忽可能有生命危險」,而高燒或發抖則顯示感染可能相當嚴重,甚至有機會引發敗血症致命,民眾若有前述症狀應盡速就醫。衛福部台中醫院衛教資訊則指出,造成小腸阻塞的原因多為腹部手術後的腸沾黏,其次為疝氣、腫瘤、糞石、膽結石等,且「任何腹內手術後都有可能發生」,患者除有腹脹、腹痛、沒有排便、沒有排氣及反覆嘔吐等病症外,若發展至腸壞死,則會有腹膜炎症狀,如腸音消失、腹部明顯壓痛與反彈痛、發燒、血壓不穩等症狀據悉,蔡小虎昨深夜打給經紀人求救時,就表示有頭痛、暈眩、想吐等症狀,之後蔡小虎姪子及鄰居代經紀人查看時,就見到他痛苦哀嚎並不斷嘔吐,趕緊將他送醫。好在經紀人稍早指出,蔡小虎暫時不必做插管,只需在接受治療同時,靜待未來2天的觀察期結果。
微胖男劇烈腹痛急求診 一檢查醫師驚呆「肚內竟然發黑化膿」
56歲身材微胖的中年男性,發燒合併右下腹劇痛數日,但因害怕就醫,僅透過藥局成藥止痛,直到腹痛加劇無法忍受才到醫院求診。經理學檢查後發現患者右下腹局部僵硬並伴隨反彈疼痛,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也顯示闌尾不明顯合併局部發炎反應。因應診斷回饋,醫師懷疑患者有闌尾炎或右下腹腔發炎問題,主動以診斷性腹腔鏡手術探查與治療,結果術中沒看到闌尾發炎,反倒發現罕見的大網膜梗塞性壞死與化膿,醫師緊急將梗塞的網膜切除後配合腹腔沖洗及引流,患者術後接受5天的抗生素治療後才痊癒出院。衛福部臺中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劉中祥指出,大網膜梗塞是非常罕見的急性腹痛原因,症狀和闌尾炎及大腸憩室炎類似,起因是網膜缺血性壞死、化膿導致的劇烈腹痛。大網膜梗塞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網膜梗塞的病因與致病機轉尚不明確,但與肥胖程度有關,臨床上肥胖者好發風險較高;繼發性網膜梗塞則可能因為外傷,或是接受過腹部手術造成腹腔沾黏有關。由於大網膜梗塞的症狀常與其他腹腔臟器發炎類似,因此診斷上需依賴理學檢查、過去病史,以及高階影像學診斷工具的交叉評估,才能精準地鑑別。常規治療方針會先以抗生素等保守治療為主,若治療效果不盡理想,甚至發生次發性感染,才會透過外科手術切除梗塞網膜,並清除化膿發炎處。劉中祥醫師表示,雖然大網膜梗塞較少有重度感染甚至死亡的風險,但若放著壞死的網膜持續化膿,則可能會造成腹腔內感染。呼籲身體不適或腹痛的病人,還是要盡速就醫,並提供詳細的病史供醫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