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
」 菜價 颱風 北農 山陀兒 農糧署
派出所前大迴轉...休旅車撞機車 騎士重傷送醫不治
23日深夜,台北市中山區發生死亡車禍。55歲黃姓男子駕駛白色休旅車,在民族東路上的建國派出所前迴轉,撞上對向直行的機車,25歲陳姓騎士送醫不治。黃的酒測值為0,警方24日將依過失致死罪嫌將他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警方表示,黃姓男子昨晚10時40分許,駕駛自色休旅車小客車沿民族東路東向西方向,於建國北路三段113巷口迴轉時,與對向直行、陳姓男子騎乘的機車發生碰撞。陳被休旅車撞飛,重傷送醫不治,黃姓駕駛經酒測值為0,詳細肇事原因,由警方後續依法移送偵辦。特別的是,車禍地點恰好在北市警中山分局建國派出所前,一旁是北農果菜批發市場。所幸派出所並未被波及,員警聽聞撞擊聲,立即趕出門察看處理。中山分局呼籲,駕駛人迴轉時需留意並禮讓直行車輛先行,確認安全後再迴轉以維護其它車輛通行安全。

香蕉價格狂飆「批發價108元」 農業部長揭預估回穩時間
近來香蕉價格飆漲,1台斤破百元創下新高。北農強調香蕉批發交易透明受監管,經處理後每斤批發價80至100元屬合理範圍,反映供需緊張,而農業部長陳駿季也坦言,2月底就注意到這個現象,預估3、4月價格才有機會回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指出,去年10至11月凱米颱風重創全台蕉園,短期供需失衡導致價格攀升。以今天的批發價大概是108元,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明,因香蕉生長期大概要10個月,現在產出來的香蕉,大概是去年5、6月的時候種的,但去年遇到3個颱風,造成整個香蕉大概46%左右受影響,換句話說,香蕉的產量大幅減小,價格也會比較高。陳駿季表示,農業部在2月底就已經注意到香蕉的價格可能會持續上揚,所以已請全聯、家樂福等一些大賣場推動農產品的平價專區,不只是香蕉,還有其他蔬果,希望提供一些比較優質且價格穩定的產品。陳駿季呼籲民眾,農民是非常辛苦的,蕉農一年的收成只靠這一季,現在價格比較高,請消費者多擔待,農業部一定會跟農民一起來努力,盡快讓後續香蕉能夠順利供應到市場,預估大概是3月到4月間,香蕉供應就能逐漸平穩。陳駿季強調,香蕉價格高是一個短期現象。對農民來說,損失超過一半以上,現在的價格還沒辦法彌補整個的年收入。因此,農業部不可能去進口香蕉,來打擊國內的蕉農。

迎農曆新春!因應北農、漁產公司採購潮 周邊交管一次看
北市萬華分局為維護春節前夕台北農、漁產運銷公司周邊車流順暢與採購人潮之交通秩序,將於1月26日至28日每日5時至12時止,於萬大路、富民路口管制禁止汽車進入,該路口僅供採買機車進入停放於農產公司收費室內停車場,請用路人及前往該市場採買駕駛人,配合各項交通管制措施。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進場貨車自1月23日11時至28日2時止,請自環河快速道路光復橋起北向南依序停放,農產公司將置放交通錐分隔車道並加強警示措施,管制載貨車依序等候進場,聽從該公司駐衛警指揮,採總量管制進入公司卸貨。萬華分局已針對周邊道路規劃勤務加派警力進行交通整理及疏導,並加強取締、拖吊違規停車,以維護春節前夕之交通秩序與順暢,呼籲欲採買年貨之民眾儘量搭乘公車至(果菜市場站)前往,如自行駕車者,請遵照指揮人員指示,切勿違規停車,以共同維護周邊交通秩序與順暢。

蔣萬安巡視魚類、果菜批發市場 喊話努力監督改建如期完工
下周就是農曆新年,台北市長蔣萬安今(21日)清晨5時前往台北市萬大路魚類批發市場中繼拍賣場、理貨場及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巡視,並在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土地公廟興德宮參拜。對於市場改建,蔣萬安表示,會努力監督施工品質,讓改建工程如期完工,回到舒適安全的新大樓。今年是蔣萬安第3次走訪魚類批發市場以和第一果菜批發市場,蔣萬安和攤販業者一一致意、發送紅包。蔣萬安說,下周就要過年,這周大家一定最辛苦,不管殺魚區的衛生環境、提貨區外牆維護、排水系統改善等,市府超過一千多萬的經費投入,讓大家有舒適的工作環境。蔣萬安也提及市場改建,「我非常堅持讓市場改建工程如期完工」,會努力監督施工品質,感謝攤販配合市府政策推動。北農副總經理路全利表示,過年前菜量都很充裕,中南部產區氣候良好,自然農作物生長平順,菜價不會有太大波動,僅有長年菜、菠菜、蘿蔔等應節食材,因供給量大,價格稍微比平常高一點,屬正常供需;水果則因去年10月、11月天氣因素,產量較往年少,但也已經積極掌握貨源,滿足消費者年節需求,除夕前4天都會加強作業、增量供應。台北漁產公司業務部經理李俊傑也表示,目前漁獲漲幅不多,黃魚因是應節魚種需求量較多、約調漲2成;有些民眾會覺得白鯧價格太高,建議改買國內養殖魚的黃金鯧、紅魚等,台灣養殖魚貨成功,替代品項多元,較不會出現供貨量減少、單價提升很高的現象。

北市批發市場抽驗「3蔬果農藥超標」 北農銷毀逾1.5萬公斤
台北農產公司12月監測批發市場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共計抽驗1201件蔬果產品,88件不符合規定,銷毀重量計1萬5325公斤,主要不合格品項為芥菜、菠菜及辣椒,其中包含針對高風險農產品進行加強抽驗。北市第一、二果菜批發市場由北市府委託台北農產公司經營管理,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安全,每日對於進場拍賣果菜進行農藥殘留抽驗,並於拍賣前完成並判定檢驗結果。進場果菜經抽驗不合格,北農隨即禁止該批貨交易,並暫停當日供應人其餘供應代號的同品項蔬果拍賣,經取樣檢驗合格後始得拍賣,如檢驗不合格則報廢銷毀,同時依「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批發市場供應人申請登記及管理要點」規定停止不合格者供應。北市市場處表示,每年補助北農購買相關檢驗耗材,預計可檢驗量能可達1萬4000件,以防堵農藥超標農產品流入市面,另為有效運用檢驗量能,北農針對不合格品項進行加強抽驗,將抽驗結果資訊回饋農政單位,並函知違規供應單位改善,同時副知當地縣市政府、農政主管機關進行源頭用藥輔導,落實源頭管理,以有效維護大台北地區食品安全。

產量大增葉菜有感降價! 高麗菜「每斤跌破20元」
近期菜價隨產地復耕收成,價格逐漸趨於穩定。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最新統計,蔬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降至33.6元,葉菜類價格全面降價,傳統市場的高麗菜每斤更跌破20元,一顆只要50元。有菜販表示,之前菜農搶種高麗菜,近期大量採收,農曆年前恐再現「高麗菜價大崩盤」。根據北農最新統計,大台北地區蔬菜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33.6元。主要葉菜類如高麗菜降至每公斤最低價20元、小白菜每公斤均價15元、青江菜每公斤均價14元,而大白菜及油菜每公斤最低價降至10元,平均拍賣價均降至每公斤20元以下。相比蔬菜,水果價格則居高不下。根據北農最新數據顯示,每公斤水果平均批發價達80.5元,其中玉女小番茄每公斤最高378元,草莓因受氣候和病蟲害的影響,每公斤均價甚至高達417元,整體水果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約2至3成。根據農業部農糧署「大宗蔬菜播種量及供苗預警資訊」,去年10月至12月國內高麗菜種植量持續超標,顯示紫燈(超種)及紅燈(警戒值)燈號,預估主要採收期集中在今年1月至2月中旬。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炯程指出,這個月產地還有大量高麗菜等待採收,農曆年前高麗菜價崩盤的情況可能再度上演。對此,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近期蔬菜價格與供應已逐漸回穩,高麗菜因去年10月至11月間大量種植,近期陸續採收,供應量增加、價格自然會下降,強調並無所謂「崩盤」問題,反而菜價變的親民,民眾可以享用品質更好的蔬菜。在農糧署宣導下,目前農民已開始調整種植情況,高麗菜最新出苗數量已回到正常的黃色燈號。

冬瓜飆漲每斤約40元!菜販嚇傻「從沒賣過這麼貴」 青蔥較去年貴5倍
2024下半年受到多個颱風登陸影響,菜價一度居高不下,而在近期,隨著中南部蔬菜產地復耕,菜價也已明顯回穩,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降至42.5元,回到往日水準,其中葉菜類降價更是讓買菜族「很有感」。然而,平常每斤只要十多元的冬瓜,最近卻飆升到近40元,使得市場菜販忍不住驚嘆,父母賣菜30、40年,「還沒賣過這麼貴的冬瓜」。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統計,今日蔬菜到貨量1558公噸,一市場約1082噸、二市場約476噸,進貨量較休市前大幅增加,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為42.5元,「受量增較多與拍賣中氣候不穩影響,買氣尚可,交易市況平順,各菜種行情價格跌多漲少,因到貨結構關係,平均價格上漲」。資料顯示,地瓜葉每公斤仍要價70元、香菜(芫荽)每公斤71元、九層塔每公斤90元,而大白菜、小白菜已降至30元以下,高麗菜(甘藍)也來到33元。然而,從北農行情預警報告來看,像是青蔥、甜椒、茄子、苦瓜、南瓜、韭菜等等,平均價都較去年同月高出不少,尤其青蔥今日每公斤平均價為783.3元,去年同月則只有124.9元,價差658.4元,相當於5倍多,十分驚人。另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炯程指出,近兩周菜量供應趨穩,葉菜類價格大幅下修,但瓜果類價格仍在中高價位,其中冬瓜價格漲勢非常驚人,平常每斤只要10至20元,近期卻飆到每斤近40元的天價,他的父母賣菜30、40年,最近也嚇傻喊「還沒賣過這麼貴的冬瓜」。廖炯程說,台灣冬瓜產季主要在每年4至10月,收成後可以擺放半年以上慢慢賣,但今年產季接連颱風來襲、加上豪雨不斷,重創產區,去年單一批發市場就可以拍賣8000公斤,但上周五(20日)只有1500公斤,還得靠進口補足市場需求,量少價揚,才會帶動冬瓜價格。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則表示,近期菜價明顯回穩,葉菜類復耕順利,供應量已銜接上來,至於冬瓜、苦瓜、大黃瓜等瓜果類,因復耕期約需要3個月,預計下月供應量就能逐漸增加,價格還要觀察供需狀況,但預期農曆年前蔬果供應量就無須擔心。

菜價居高不下!驚見150元高麗菜 農糧署回應這時有望回穩
今年下半年菜價居高不下,台北市菜價今日來到每公斤均價61.2元,繼今年10月1日每公斤均價63.7元後第二度突破60元大關,更是北農有史以來第二高價,外市更看到1顆高山高麗菜上看150元高價;農糧署表示,目前氣候逐漸平穩,冬季蔬菜如油菜、茼蒿等已陸續採收供應,高麗菜從12月下旬也會開始大量採收,菜價將趨緩不會年關難過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行情數據顯示,3日台北市蔬菜到貨量約1304噸,每公斤均價也從昨日的59.6元翻漲至61.2元,進貨量較休市前(12月1日)增加,不過由於休市後承銷人普遍存貨少,預期需求增加,承銷人購買意願持穩,但由於到貨量增加較多影響,買氣稍弱,交易市況尚稱平順,各菜種行情價格跌多漲少,因到貨結構關係,平均價格上漲。其中葉菜類進貨量略增,價格跌多漲少,俗稱高麗菜的甘藍到貨量約225噸,價格上漲9元,大白菜到貨量約105噸,價格下跌2元,菠菜到貨量約42噸,價格下跌15元;花果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跌多漲少,花胡瓜到貨量約19噸,價格上漲1元;根莖類進貨量小幅增加,價格漲跌互見,蘿蔔到貨量約79噸,價格持平。農糧署蔬菜及種苗產業組簡任技正傅立忠說明,由於今年夏季是風雨比較頻繁的季節,在9月下旬的豪雨以及後續颱風的影響,國內蔬菜主要產地有受損的情況,導致近期蔬菜的樣式相對較少、價格上揚。他預估,目前冬季蔬菜如油菜、茼蒿等葉菜類蔬菜已有採收、供應增加的情況,再加上高麗菜預計將在12月下旬會大量採收上市,評估12月中旬整體菜價就會開始逐漸回穩,至於過年前蔬菜的供應應是相當充裕,消費者在年節蔬菜備貨的需求不用擔心。傅立忠強調,目前已進入平穩的氣候,對後續整個蔬菜供應量會越來越多,連鎖超市架上所供應的蔬菜量也是相當充裕,所以消費者不必太擔心,國內的蔬菜供應會越來越充裕。

菜價漲不完!今菜價59.5元創北農史上第4高 農糧署估12月中回穩
2024下半年颱風頻頻造訪,造成中南部蔬菜產地受創,菜價也因此居高不下。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今(1)日菜價高達59.5元,是公司統計數據以來歷史第4高。農糧署則表示,由於日前颱風過境時中南部傳出災情,目前又因冷熱交替導致蔬菜生產量不穩,估計12月中旬氣溫穩定後,蔬菜產量才會趨穩,屆時價格也會恢復平穩。對此,北農已啟動今年以來第9波平價蔬菜優惠專案,自11月30日起至12月5日共6天,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多次紀錄。根據北農行情數據,台北市今日蔬菜到貨量1143噸,市況由於恰逢明日休市,預期需求增加,但到貨量略減,承銷人購買意願趨增、買氣持穩,交易市況順暢 ,各菜種行情價格漲多跌少,故今日每公斤均價漲至59.5元。北農指出,葉菜類進貨量略減,價格漲多跌少,俗稱高麗菜的甘藍到貨量約251噸,價格下跌3元,大白菜到貨量約65噸,價格上漲2元,青江菜到貨量約16噸,價格上漲6元;花果類進貨量略增,價格漲跌互見,胡瓜到貨量約14噸,價格持平;根莖類進貨量小幅增加,價格上漲,青蔥到貨量約22噸,價格持平。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由於颱風過境又逢氣溫冷熱交替,中南部蔬菜產地尚未完全復耕完成,後續待氣溫穩定後,蔬菜產量就會提升。預估12月中旬、約10日左右菜價就會開始趨於平穩。姚志旺指出,農糧署會持續輔導農民復耕,只要能夠增加市場供應量,菜價就會慢慢恢復。另外,為平穩菜價,北農已啟動2024年第9波平價蔬菜優惠專案,創下有史以來最多次紀錄,同時擴大品項至13款蔬菜、約90公噸的貨量平價供應,自11月30日至12月5日共6天,民眾只要到雙北230間連鎖超市消費,就可購買到平價蔬菜。為平穩菜價,北農已啟動2024年第9波平價蔬菜優惠專案,創下有史以來最多次紀錄,同時擴大品項至13款蔬菜。(圖/翻攝FB/臺北農產)

菜價貴桑桑!比去年同期貴7成創秋冬新高 農糧署點出關鍵原因
每年11月應該是蔬菜盛產季節,且菜價也應該平穩,不過今年菜價卻是一路飆漲,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昨天每公斤拍賣均價來到60.8元,比去年同期貴了7成,創下秋冬以來最高價格,就連正值產季的高麗菜也來到73元。對此,農糧署解釋,由於今年受到風災影響延後收成,產量未能順利銜接,預估12月上旬,菜價才有望平穩。根據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上周因消費地天氣冷,火鍋等餐廳葉菜類用量需求強,加上台北市場休市兩日,導致交易日備貨需求均較平時暢旺,需求強拉升整體菜價;另外,部分承銷人改由短期葉菜類替代,也間接拉抬葉菜類價格。高麗菜價近期上揚的部分,姚志旺也解釋,主要是因為高冷地產區已屆採收尾聲,因此產量少,但平地產區未及時銜接供應,加上之前颱風影響品質,才會造成11 月下旬到 12 月上旬的高麗菜供應量略減,預估12月中旬可採收面積增加,價格會回穩。姚志旺說,短期葉菜類部分,因夏季菜種產量漸減,而冬季菜種受風災影響產期延後,夏季與冬季產季轉換未能順利銜接,評估12 月上旬進入量產後,整體菜價可望恢復平穩。另據北農24日最新報價,蔬菜平均拍賣價每公斤60.8元,衝破60元大關,僅次於今年10月山陀兒颱風來襲時的63.8元,包括葉菜、根莖到瓜果類幾乎全面上揚,品質較好的高麗菜每公斤73元、菠菜140元、小白菜77元;瓜果類部分,苦瓜要價205元、玉米140元,根莖類以青蔥230元最貴。《ETtoday新聞雲》也引述了新莊公有市場攤商廖炯程說法,由於颱風侵襲後還未完全復耕,近期天氣不穩定,產地不少蔬菜歉收,造成量少價揚,葉菜類每斤都要50元起跳,A菜70元、空心菜上看80元,青蔥還因為產量大減,每斤價格一直逼近300元,高菜價迫使消費者青菜買少少,改吃豆腐、雞蛋、肉類等食材。

三星蔥價創17年新高 一根蔥比雞腿貴!颱風又要來…蔥農想哭
康芮颱風襲台後,宜蘭知名三星蔥損失慘重,連帶影響到售價和批發價。繼上週三1公斤飆破900元後,今(12)日再度創下新高,蔥價1公斤來到1000元,平均價也飆到每公斤863.1元,創17年新高紀錄。超高價格讓民眾傻眼,因為一根蔥竟然比一隻雞腿還要貴。根據三星在地農會數據,過去最高價得追溯到民國96年,當時每公斤600多塊。盤點過往颱風前,每天三星蔥產量大約一到兩噸,不過如今產量少了一大半,只剩下200多公斤,約0.2噸,供不應求,導致價格飆漲,拍賣價更是創下北農50多年的新紀錄。過往來說,11月份的青蔥價格大約落在200到300塊錢,這次最高狂飆到近千元,不只民眾傻眼,農民自己也嚇一跳,而原定要出貨的青蔥,現在都被迫擱置。三星農會總幹事指出,因為颱風剛過、產量還沒恢復,再加上災後預期心理,才導致蔥價居高不下。三星蔥價格創歷史新高,但蔥農開心不起來,因為蔥都被雨水泡爛、發臭了,價格好,但好蔥不到2成,還得擔心有小偷覬覦,再加上又有颱風靠近,蔥農實在滿腹無奈。

颱風過後菜價飆!三星蔥每公斤790元創歷史天價
康芮颱風過後,宜蘭縣三星地區農會運往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拍賣的三星蔥,5日每公斤最高價達790元,平均價492元,大約是歷年同期的2倍,創下北農史上新高天價紀錄。根據統計,以往每年11月三星蔥拍賣價格,每公斤最高價落在400元上下,平均價200餘元,今年10月30日平均價423.9元,颱風過後持續飆升,三星地區農會總幹事李智遠昨表示,這次飆漲翻倍已經創下歷史天價,讓人相當震驚!李智遠指出,康芮颱風剛過不久,三星蔥產量還偏少,農會昨天出貨量僅403公斤,不到平時的一半,加上颱風預期心理影響,導致蔥價一飛沖天,隨著颱風遠離,三星蔥農恢復採收,農會今天出貨量已突破1000公斤。李智遠說,康芮颱風造成各地青蔥產地受創,三星也有災情,若產量縮水,價格勢必水漲船高,即使現在重新復耕,也要等到100天後才能逐漸恢復產量,蔥價起伏取決於市場機制,近期內是否維持在高檔價位仍待進一步觀察。蔥農產銷班長蕭健棋指出,這次颱風真的影響很大,產量都腰斬,上個月種了2分地,希望不要再下雨了,這樣3個月後就有好收成,不然至今1分地已至少損失20萬元;有些蔥農在颱風前有先搶收,但現在也是苦無蔥可賣,有的還長的不漂亮就採收,1公斤都僅能賣100至200元。

康瑞颱風遠去...北市供貨量不足 蔬菜均價飆破51元
康芮颱風雖已遠去,但由於全台各地皆有災情傳出,部分產地交通正在恢復中,尚未正常供貨,導致北部供貨量恢復不及,2日台北市菜價相較11月1日每公斤均價41.1元,大漲至51.2元,北農副總經理路全利表示,目前產地雨勢已停,未來若氣候穩定、產地復耕,菜價最快將在1、2周恢復穩定。根據台北農產公司所提供的行情數據,台北市蔬菜到貨量2日有878噸,比1日的到貨量658噸多,但逢周末市場需求量大於供應量,承銷人購買意願旺盛,買氣強勁,交易市況熱絡,各菜種行情價格漲多跌少,2日北市蔬菜每公斤均價為51.2元,漲幅約2成5。其中葉菜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多跌少,俗稱為高麗菜的甘藍到貨量約210噸,價格上漲10元,大白菜到貨量約21噸,價格上漲7元,萵苣菜到貨量約16噸,價格上漲41元;花果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多跌少,花胡瓜到貨量約24噸,價格上漲10元;根莖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跌互見,蘿蔔到貨量約68噸,價格持平。路全利表示,花東地區的颱風災情最嚴重、南投山區次之,粗估這次蔬菜產地因災情減產約1成5至2成,另外南投山區道路不通、農民提前搶收蔬菜也都影響到貨量。路全利表示,目前北農與北市府合作,5日至11日將提供70公噸平價蔬菜,透過大台北地區233家的超市通路售出,協助平抑物價,另外產地雨勢已停,未來若氣候穩定、產地復耕,菜價最快將在1、2周內恢復穩定。

萵苣大漲41元! 農糧署:加強釋出庫存冷藏蔬菜
菜價連2日上漲,北農統計,葉菜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多跌少,萵苣菜大漲41元。農業部農糧署表示,已輔導農民團體加強調配釋出庫存冷藏蔬菜,並請全台量販通路配合推出優惠甘藍專區,讓消費者方便採購。北農表示,市況因部分產地交通正在恢復中,尚未正常供貨,雖然到貨量增加,但逢周末進場承銷人明顯略增,市場需求量大於供應量,以致承銷人購買意願旺盛,買氣強勁,交易市況熱絡,各菜種行情價格漲多跌少。北農指出,葉菜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多跌少,甘藍到貨量約210噸,價格上漲10元,大白菜到貨量約21噸,價格上漲7元,萵苣菜到貨量約16噸,價格上漲41元;花果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多跌少,花胡瓜到貨量約24噸,價格上漲10元;根莖類進貨量大幅增加,價格漲跌互見,蘿蔔到貨量約68噸,價格持平。農糧署指出,北部桃園市主要塑膠布溫網室栽培,雖雨勢較大,但生產與採收未受影響;中部雲林縣西螺鎮及二崙鄉以水平棚架溫網室栽培,本次颱風期間雨勢間歇,評估西部地區各主要葉菜類受影響較輕微,後續可正常採收供應。另外,農糧署提到,本周(10月28日至11月1日)台北果菜批發市場蔬菜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44.4元,較上周平均45.0元,下跌0.6元,整體蔬菜價格尚屬穩定。為充裕市場貨源,方便更多消費者選購,農糧署將加強調配釋出農民團體庫存冷藏蔬菜,並持續與全台連鎖賣場合作推出優惠甘藍專區措施,並持續關注各項農產品價格與供應數量,兼顧農民利潤及消費者權益,加強調配供應,請消費者放心。

康芮逼近!青蔥漲20元、青椒1顆70元 民眾哀號:貴到「以株計價」
強颱康芮來勢洶洶,受颱風預期心理效應影響,民眾一早便前往市場買菜。北農市況分析,今(30日)大白菜價格上漲9元、玉米價格上漲5元、青蔥價格上漲20元。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空心菜貴5成,每公斤批發價漲至92元,青蔥1大把300元、青椒1顆70元。有消費者表示,買萵苣菜「以株計價」,一株要價40元,讓他直呼「貴到只能買一小株」。北農指出,市況因康芮颱風將近,且到貨量減少,承銷人預期心裡,購買意願增高,買氣持穩,交易市況順暢,各菜種行情價漲多跌少。北農市況分析,今(30日)價格上漲菜種有大白菜、蕹菜、萵苣菜、甘薯葉、胡瓜、花胡瓜、絲瓜、苦瓜、茄子、敏豆、甜椒、玉米、紅蘿蔔、青蔥等,大白菜價格上漲9元、玉米價格上漲5元、青蔥價格上漲20元。農業部長陳駿季昨(29日)召開防颱整備會議,指示各單位務必密切掌握颱風動向,確認農業部主管涵蓋森林、水保、農林漁牧產業、農產品民生供需穩定等相關防災應變作為落實到位,並請各地試驗改良場所藉由多元管道共同提醒風險熱區農民掌握可能發生的災害與防減災措施,就可能受影響的作物,如水稻、香蕉、木瓜、釋迦、青蔥等,啟動即時應變機制。陳駿季表示,對於本次颱風期間二期稻作可能發生搶收情形,特別指示農糧署掌握各地收割狀況,同時加強稻米收割及烘乾相關機具之調度,減少農業災害損失。農業部強調,目前各項農畜水產品量價尚穩定,籲請已達採收適期的作物加速採收,相關產業單位也會密切掌握各項產品的市場價格波動,充分供應,必要時加強相關調節機制,穩定供需與確保民眾消費權益。

颱風過後菜價響「漲聲」!北農曝原因:產地未能正常供貨
颱風「山陀兒」登陸高雄小港後,強度不斷被削弱,今(4日)清晨已轉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署也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颱風過後菜價響起「漲」聲,包括青江菜、玉米、紅蘿蔔、青蔥等菜價紛紛變貴,其中甘薯葉更是一口氣上漲23元。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蔬菜市況分析」資料指出,由於山陀兒颱風籠罩全台,各地交通仍未完全恢復,大部分產地未能正常供貨,因此到貨量大幅減少,加上買氣強勁、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導致各菜種行情價格漲多跌少,批發市場平均菜價從每公斤48.8元漲至55.6元。北農統計,「葉菜類」進貨量略減、價格上漲,甘藍到貨量約171噸,價格持平,大白菜到貨量約23噸,價格上漲11元,甘薯葉到貨量約12噸,價格上漲23元;「花果類」進貨量持平、價格漲多跌少,玉米到貨量約33噸,價格上漲6元;「根莖類」進貨量略增、價格上漲,青蔥到貨量約19噸,價格上漲1元。統計數據顯示,包括小白菜、大白菜、青江菜、蕹菜、萵苣菜、甘薯葉、苦瓜、番茄、敏豆、甜椒、青花苔、玉米、蘿蔔、紅蘿蔔、青蔥、竹筍等菜種均價格上漲,而價格下跌的菜種則為花胡瓜、絲瓜及茄子,其餘各菜種大致持平。

山陀兒颱風來襲 民眾掃貨程度像免錢!蔬果泡麵罐頭搶購一空
山陀兒颱風襲台,為滿足民眾購買蔬菜需求,台南崇義黃昏市場菜販連日忙著跑雲林果菜市場備貨,儘管蔬菜價格上漲,但買氣超乎預期,「大家掃貨程度,就像免錢的!」超市、量販店蔬果和泡麵也被搶購一空,貨架空蕩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示農業部、經濟部補足緩解民生需求。北市2日菜價因批發買氣偏弱,每公斤平均價格降至52.8元,相較1日跌1成7,昨起也在逾1500個量販超市據點設置平價蔬菜專區,供消費者選購。台南連放2天颱風假,但預期颱風來襲的心情從周一即已開始發酵,不少民眾跑遍市場、賣場搶菜。菜販直呼「菜好像跟不用錢的一樣,才剛擺好就被掃光!」郭姓家庭主婦表示,擔心颱風過後菜價更高,還可能買不到菜,「能搶就搶」;林姓民眾說,全家老小都放颱風假,家裡就得開伙,菜價不管高低都必須買,另有民眾不諱言,看到別人搶也要跟進存糧。不僅市場蔬菜被搶光,量販店、連鎖超市青菜、泡麵、罐頭等物資貨架也遭清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副指揮官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特別指示農業部,除滾動式釋出庫存蔬果外,應密切與物流業者聯繫,盡速補足農產品,經濟部也須要求泡麵業者增加供應,以緩解民生需求。全聯表示,在颱風前已決議備貨增加3成,但民眾短時間湧入可能造成上架不及,將盡力維持穩定供貨,目前主要銷售以大宗蔬菜、乾貨及罐頭為主;4日將推出與北農合作的平價蔬菜。家樂福指出,在颱風滯台期間,門店人潮比平常增加2成以上,各據點貨品都在凌晨到貨,開店前上架陳列,統計顧客主要購買排行為蔬菜葉菜類、肉類、蛋、泡麵、冷凍水餃、烤雞、熟食。愛買也說,生鮮商品備貨量提升4倍,確保消費者獲得充分滿足。北農統計,台北市2日蔬菜到貨量約1344噸,進貨量大幅減少,蔬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格為52.8元。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分析,1日逢休市過後拍賣日,加上颱風預期心理,承銷人採購意願強交易熱絡,使得蔬菜交易價格上揚,2日因承銷人備貨較完全,蔬菜交易價格回穩至颱風前價格。

買不到菜?北農教「颱風料理」抗漲 專家示範罐頭健康吃
颱風山陀兒移動速度緩慢,導致颱風的影響時間拉長,今北北基桃、高雄、台中、台南等22縣市全放颱風假,早在前幾天,超市、市場就出現搶菜潮,許多貨架全被掃空,對此台北農產分享「颱風料理首選」提供民眾參考。台北農產在粉絲專頁分享,咖哩飯是抗漲又易保存的美味料理,根莖類、蕈菇類等食材除了容易保存之外,在颱風天也不會讓民眾的荷包大失血,還可以吃得營養美味,可以說是颱風料理首選。台北農產也分享咖哩飯美味的小祕訣,表示在咖哩中加入少許巧克力,便能讓整體濃度提升,帶出更豐富的層次感;想讓咖哩飯吃起來更加豐富,也能加入玉米罐頭、肉醬罐頭或鮪魚罐頭作為配菜。罐頭也是颱風天必備食材,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受媒體訪問表示,從挑選、保存罐頭到料理均有技巧。首先,罐頭需包裝完整、無膨脹。選擇一體成形,上方只有一個蓋子的罐頭,會優於有焊接過的罐頭(三片鐵)拼裝而成。若真想選用有焊接過的罐頭,因台灣已明訂不可使用鉛焊接罐頭,可選擇台灣製產品。其次,罐頭食物無防腐劑,開封後須盡速分裝置冰箱保存,或盡速食用。罐頭內的塗層多使用雙酚A等物質,當材質不穩定或受日曬加熱,容易溶出,不建議將罐頭放在車內或高溫處。料理方式也很重要,譚敦慈表示,料理時先罐頭液體濾除,蔬菜洗淨切塊,適量水煮沸後,將食材與罐頭食物一起烹調即可食用。另外,由於颱風時葉菜類食材菜價不穩,可選擇價格較穩定的菇類來搭配罐頭,煮「罐頭菇菇料理」。菇類和鯖魚、鮪魚、肉醬等市售罐頭的味道都相當搭。如果要吃泡麵,建議第一泡水需倒掉,肉類調理包可將肉類夾出、液體濾除,可減少添加物、油脂、鹽、糖的攝取量,也可透過九層塔、香蒜等天然調味料增加泡麵調味,盡量少加調味粉的醬包。

時論廣場/電價漲不停 通膨壓垮人民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自10月16日起調漲電價,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平均調漲幅度12.5%、最高上漲14%,引發國人對通膨再起的憂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日表示,已指示經濟部與台電在尊重審議委員會的前提下再做細部了解,並與產業界溝通。莫非是暗示電價調漲還有轉圜的空間?同一時間,颱風山陀兒來勢洶洶,據北農報價,蔬果已全面漲價,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為63.8元,創5年新高,1顆高麗菜飆到480元,消費者大喊吃不消,若颱風後續造成產地災損,菜價恐怕還會再走高;如今又有電價調漲的因素,可能更進一步帶動電價上揚,讓民眾惴惴不安。儘管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呼籲,餐飲小店家、小商店等「不要漲價」,不然會造成通貨膨脹,但這種要求並不合理,畢竟就算小攤商這波電價沒有調漲,但他們也會遭到上游原材料上漲的波及,小本經營又不是在做功德,怎麼能夠不反映成本呢?為彌補台電的虧損,經濟部除了連續調漲電價之外,還持續撥款補助。但從台電提供的數據來看,這兩個措施似乎都沒什麼用。近3年來國內工業電價經歷4波調升,平均工業電價由2021年平均每度2.58元一路調升至4.29元,累計漲幅為66%,用電大戶漲幅更驚人。此外,民進黨政府連年編列預算撥補台電,2022年台電通過增資1500億元、2023年《疫後條例》撥補台電500億元、稅收超徵撥補台電1000億元,目前行政院仍有2千億元撥補台電預算在立法院進行審查。其中,第1筆1千億元是今年的追加預算,目的是讓台電能夠在今年度損益兩平。原本賴政府是計畫如果這筆預算過關,10月就不調漲電價了,不過,顯然經濟部已經等不及了,預算還未審議,電價先漲了再說;第2筆1千億元的撥補則是要用來打銷台電的累計虧損。台電累計虧損至2023年12月底為3826億元,但到今年7月則已高達4348億元,短短半年又增加逾500億元。台電的虧損就像是個無底洞,撥補款陸續到位再加上一直猛漲的電價也無法有效改善財務,台電難道不知道,虧損問題顯然不是靠補破網式的補助再加上年年漲電價就能解決的?!為什麼一直靜默不語,放任不懂電力的高層胡作非為、拖垮台電和台灣?台電問題的嚴重程度顯然遠遠超過賴政府高層的認知與想像,出身產業界的經濟部長郭智輝當然深知業界的焦慮,學有專長的政府相關專家和顧問們多多少少也應該聽聞台灣電力與能源政策對產業發展與民生造成的難題甚至困境,為什麼沒有人能夠放下對個人官位、利益與顏面的矜持,勇敢地告訴總統賴清德、閣揆卓榮泰,台灣的電力能源政策必須改變!經濟部老是洗腦民眾台灣電價很低廉,言下之意,漲價有理。然而,先不論如今台灣的電價是否還是數一數二的便宜,須知電價攸關民生與產業成本,長期維持平穩才能令人民安心生活、讓產業放心經營。近3年來,產業電價調漲近7成、民生電價也漲了近4成,這已構成重大不確定因素,加上淹水地震等各種天災,人民的生活愈來愈辛苦,再這樣下去,台灣真的會走到山窮水盡,到時人民恐怕也要揭竿而起了!(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山陀兒颱風來襲「香菜又站200大關」 菜販推這9樣:不用問就可放秤上
山陀兒颱風來襲,1日菜價創5年新高,許多民眾也到市場或超市搶買青菜。對此,有菜販說,現在香菜都要200元,洋蔥、紅蘿蔔、白蘿蔔、馬鈴薯、地瓜等9樣蔬菜,不用問價格就可放秤上。菜販廖炯程在臉書發文,「昨天一堆少婦發文各地超市貨架空空,我就知道今天早市人潮會涌出來,如預期的颱風行情出現了!葉菜類獨領風騷的漲幅激烈,油菜、青江、蚵白、小白、空心菜,我們產地直送的一斤都落在50~60之間,我看北農的上價價格大概多10~20元,A菜要80,可是量少一早就沒貨了!高麗菜60~80都是台灣的,低於這個價格的大概率是進口高麗菜,稍微尖的都要120起跳。」廖炯程表示,「花果瓜類也有些起伏,白花菜、茄子、菜豆、苦瓜、青椒、花瓜都80上下,刺瓜50、青花110、番茄120、韭菜花130。青蔥微微小漲,一斤130~140左右,香菜又站上了200大關,看這次會不會再回到菜王寶座。芹菜已經不是一斤幾百的問題了,是根本沒有量,連貨都看不到。」至於現在要買什麼?廖炯程說,「以下屬於不用問價格就可以放秤上的:洋蔥、紅蘿蔔、白蘿蔔、馬鈴薯、地瓜、金瓜、蒲瓜、絲瓜、冬瓜。不過本來在九月十月的這段期間,每年都是菜量少的時候,價格都會稍微高一點點,所以漲幅還沒有到很誇張喔!」,接下來要擔心10月中後的產量,會不會受大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