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掛
」 吊掛 救援 消防局 工人 直升機
台積電嘉義廠再傳工安意外!女工遭高空冰水管砸頭不治 兩月內累計2死2傷
台積電嘉義先進封裝廠近日再度發生嚴重工安事故。一名女性工人在16日下午進行高空冰水管安裝時,遭掉落重物擊中頭部,經送醫搶救兩天仍於今(18)日上午宣告不治,使該廠在短短兩個月內已發生四起重大工安事件,造成2死2傷,引發外界對施工安全的高度關注。根據了解,事故發生在16日下午4時許,地點位於台積電嘉義科學園區先進封裝廠 AP7 廠房。當時工人正在進行機電工程,安裝重量達200至500公斤的冰水管,疑似因固定不穩,從約5至6公尺高處墜落,直接砸中在下方工作的女工人。現場人員立即報警並將傷者送往嘉義長庚醫院,經檢查發現其腦部出血並持續治療,最終仍不幸身亡。事實上,這已是該工地兩個月內的第四起工安事故。今年5月20日,一名工人從四樓鷹架墜落造成重傷;隨後,又有工人被堆高機輾過腿部,導致粉碎性骨折;5月26日,吊掛作業時變電箱掉落,當場砸死一名工人。加上本次事故,該廠區已累計2死2傷,安全管理問題再度浮上檯面。目前,相關單位已介入調查事故原因,並要求承包商與工地加強安全防護,避免類似意外再度發生。

颱風逼近!女山友南湖大山摔傷骨折 黑鷹緊急吊掛送醫
台中市和平區南湖大山登山隊於17日清晨發生意外,1名59歲邱姓女山友在攀登過程中不慎摔倒,導致右手疑似骨折,右膝也有擦傷,無法自行利用繩索下山撤離,該登山隊共5人同行,事發後隊友立即透過通訊設備報請外界協助。接獲通報後,台中市消防局迅速啟動救援機制,於7月17日06時整備梨山分隊消防車及3名消防人員出勤,隊員由何坤達帶隊前往救援現場,考量當時天候不佳且颱風正逼近,救援單位同步向空勤總隊申請空中支援,以確保救援行動能順利且安全完成。空勤黑鷹直升機於當日上午06時53分從清泉崗基地起飛,於07時20分成功降落南湖圈谷附近的南湖山屋,隨即由特搜人員下艙攙扶受傷的邱姓女山友上機,直升機於07時26分起飛,順利將傷者送返清泉崗機場,並於08時00分抵達,消防局的救護車將傷者轉送至光田綜合醫院向上院區,進一步治療及診斷。登山雖為熱門休閒活動,但在面對自然災害與突發狀況時,仍需保持高度警覺,並做好安全準備,消防局也呼籲民眾,颱風季節登山應更加審慎,避免因天氣急變而陷入危險,對於受傷或意外的山友,應儘速通報專業救援單位,以確保第一時間獲得妥善協助。

告五人斥資百萬到日本「狂奔」 爬超過20層樓挑戰極限
告五人推出全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首波主打歌〈黑夜狂奔〉MV衝破百萬觀看人次,粉絲直呼:「從畫面第一秒就被拉進去了!」為了〈黑夜狂奔〉MV,告五人赴「日本三大沙丘」的中田島沙丘實景拍攝,斥資數百萬元打造,製作大陣仗打破自身紀錄。告五人從中午開工至凌晨收工,其沙丘落差高達5層樓,三人來回「翻山越嶺」,爬了超過20層樓的距離,體力與意志雙重考驗,挑戰身心極限。〈黑夜狂奔〉以電影規格打造極具震撼力的視覺詩篇,劇組從籌備、拍攝到殺青從天亮到黑夜,長達28小時日以繼夜打拚,一共動員超過50位工作人員傾力投入,突破大自然的限制,將舞台演出的專業燈具,用大型起重工程吊車吊掛至10幾公尺高,在廣闊壯麗的沙丘上打造魔幻寫實的舞台。在拍攝現場,導演超越語言「一鏡入魂」,透過攝影機精準捕捉團員姿態,令人嘖嘖稱奇。雲安說:「他好像認識我們很久一樣,用攝影機捕捉到了所有細節,也賦予了這首歌新的樣貌,非常驚艷!」犬青表示」:「導演講述了『後悔』這個主題,『後悔』迫使自己去掙扎,也代表正在找尋。一直在黑夜中狂奔,但其實本身是發光的,只是你沒有發現,你自己就是那一道光。」哲謙也形容導演選擇沙丘非常到位,「風吹過沙,痕跡會消失;但風又會吹過別處,留下新的印記。像人一樣會再站起來,繼續走下去。」外景拍攝更得靠老天爺吃飯,被封為「所到之處就下雨」的告五人這回更打破魔咒,拍攝當天由雨轉晴,夕陽灑落沙丘金光燦爛,幸運的他們笑說:「這次是太陽陪我們奔跑!」告五人打破下雨魔咒。(圖/相信音樂提供)

台積電嘉義廠再爆工安事故 「300公斤冰水管」砸傷工人腦出血
台積電位於嘉義科學園區的先進封裝廠再度傳出工地意外。7月16日下午,AP7廠房進行高空安裝作業時,一支重達300公斤的機電用冰水管,突然從約5至6公尺高處墜落,直擊地面上一名工人,造成其頭部重創,出現腦出血情形,緊急送往嘉義長庚醫院治療,目前仍在急診室接受觀察。事故發生後,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南區中心已於當晚接獲通報,並立即要求承包業者全面停工,預計於17日派員進場調查,釐清事故起因及相關責任。事實上,該廠區今年以來工安狀況頻傳。5月26日,施工中的同一座AP7廠房就曾發生吊掛作業失誤,導致變電箱墜落砸死工人事件,該案當時引發停工逾一個月,直到本月3日才恢復施工,豈料復工不到兩週,再度發生嚴重傷害事故。不僅如此,台積電嘉義園區5月有工人在路旁休息時因腳麻伸腿遭堆高機輾斷小腿、另有外牆施工人員從4樓高鷹架墜落受重傷,甚至還有一名指揮手遭兩噸重的變壓器傾倒壓死等意外。根據了解,近日受到丹娜絲颱風影響,工區部分鷹架也曾出現倒塌情形,雖未造成傷亡,但相關營造單位仍緊急加強工地安全防範。針對此次冰水管掉落事件,南區職安中心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施工廠商主動回報,後續將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勞動部強調,5月間的工安案已進入刑事與行政處分程序,此次事件亦將比照處理,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無虞。

丹娜絲瘋狂襲台!2454支電桿倒成「骨牌陣」創史上最嚴重 台電傾全國搶修人力拚嘉南復電
丹娜絲颱風橫掃台灣,於嘉義登陸後重創中南部地區,造成全台累計近百萬戶停電。台電指出,此次颱風路徑為120年來首見,因無中央山脈作為天然屏障,強風吹襲下對嘉南平原造成嚴重衝擊,導致電桿倒斷規模高達近2,500支,遠超2015年蘇迪勒颱風的1,000支紀錄,創下歷來最嚴重紀錄。颱風過後嘉南地區滿目瘡痍,電桿倒塌連成一線,道路一度中斷,搶修難度極高。(圖片提供/台電)台電2025年7月10日表示,災後動員全台各區處逾九成搶修人力、超過2,000人集中投入台南與嘉義搶修作業。截至今日下午2時,已有約90萬戶恢復供電,復電率達93%。回顧過往,即便停電戶數曾高於此次,但損壞多為線路或變壓器等設備,可快速更換修復;反觀此次大量電桿倒塌,須「重建」電桿,形成前所未見的挑戰。一根電桿重量逾一噸,需動用大型板車、吊車協助搬運、定位,再加上現場需先清除倒塌舊電桿及路樹等障礙物,使整體復電作業難度倍增、耗時費力。台電指出,自颱風於7日離境後,便全面啟動搶修作業,目前剩餘停電戶多分布於山區、鄉間小路與巷弄等電力末端區域。部分搶修甚至需重建長達3公里、20根電桿的電力線路,僅為恢復5戶用電。台電形容:「復電最後10戶的工程,有時比平時恢復1萬戶還艱鉅。」台電搶修人員頂著烈日與雨勢,合力吊掛近1噸重的新電桿,搶修場面緊張有序。(圖片提供/台電)目前停電災情仍集中在嘉南地區,台電全力動員各地搶修人員支援災區,正加緊修復高壓主幹線,預計明日可完成主幹線電力恢復,讓多數大型聚落恢復民生用電。然而因倒斷電桿數量龐大,加上道路受阻與連日豪雨干擾,持續影響搶修進度。對於仍未復電地區造成的不便,台電深表歉意並感謝民眾體諒與支持,強調將持續日以繼夜投入搶修,只為早日讓每個家戶重見光明。

梨農使用布袋吊掛 成過挺過丹娜絲颱風
颱風丹娜絲襲台,正值盛產期的苗栗三灣甘露梨農民超前部署,為防風損發展出「吊床式」技術,將每顆甘露梨用布袋包裹後懸掛於枝頭,不僅大幅減少強風造成的搖晃,更穩定果實避免枝條折斷,成功挺過風災考驗。颱風丹娜絲過境,苗栗縣風勢未如預期猛烈,但對正值產季的梨農來說,任何風雨都不容小覷,為保護尚未採收的甘露梨,梨農提前部署「吊床式」防風技術,利用布袋輕托懸掛果實,減少風吹晃動與拉扯,避免枝條折斷保持果實完整,成功抵禦颱風侵襲。三灣鄉農會指出,「吊床式」雖非所有果農採用,但對下垂、側長或嫁接角度不佳的果實特別有效,是農民多年經驗累積與傳承的成果。三灣鄉是縣內重要的高接梨產區之一,種植約80公頃,以甘露梨為主。當地地勢起伏、日夜溫差大,梨果甜度高、果肉細緻,深受市場青睞。產期為每年6月至8月,涵蓋豐水、蜜雪、秋黃與甘露等品種。今年颱風丹娜絲來勢急,梨果尚未完全轉色,梨農們個個繃緊神經,搶在風雨前夕加強防備。果農吳峻毅表示,果園多已提前準備,園區內的豐水梨已先採收出貨,現在剩下蜜雪與甘露梨,而甘露梨果實碩大最怕風。三灣鄉長李運光表示,目前市面上主要供應的是豐水梨、黃金梨與秋黃梨,甘露梨因成熟較晚,採收進度較緩慢,現在大部分能採的梨子都已經採光。農會表示,甘露梨正值盛產期,預計7月底至8月初全面採收,部分果園提前嫁接可於7月20日前後少量採收。但因氣候影響,今年生長期稍有延遲,實際採收時間仍待7月中下旬確認。

中和工人「連人帶窗」4樓墜落 鐵窗砸中路過轎車
新北市中和區民享街一處民宅5日上午進行鐵窗安裝工程時發生工安意外,45歲王姓工人從4樓連人帶窗意外墜落,準備安裝的鐵窗亦掉落砸中經過的轎車。王男頭部外傷、腰部疼痛疑似骨折,所幸送醫治療後已無大礙;遭砸車輛的69歲林姓女駕駛則平安無傷。5日上午10時許,中和區民享街92巷內一處民宅4樓當時正進行鐵窗更換工程。王男與同事吊掛鐵窗至高處,由王男負責安裝。未料安裝過程中疑似操作不當,他連人帶鐵窗從4樓墜落至1樓地面,鐵窗也掉落砸中林女正駛經的車輛。警消人員到場發現,墜落的王男頭部有外傷、腰部疼痛疑似有骨折現象,但意識清楚,能與救護人員正常問答,隨即送醫治療,情況穩定。林女車輛受損,但本人並未受傷。警方已抄錄雙方資料,並協調後續賠償事宜。意外發生的詳細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林口翁自行運冷氣室外機不幸墜樓亡 同業:絕不可能讓屋主獨立操作
新北市林口區3日發生一起墜樓意外,當時一名67歲呂姓屋主正在使用吊掛設備,想架設冷氣室外機,怎料室外機疑似開始滑動,屋主見狀伸手想拉住,卻連人帶機墜落身亡,冷氣行負責人及3名工人也因過失致死遭函送。對此,同業就直言,不可能會讓無經驗的屋主自行掛運,風險太高,「外行人根本不知道施力點」。據了解,事情發生在3日下午4時許,呂姓屋主找冷氣裝修工人來裝2台冷氣,但由於公寓樓梯間狹小,難以徒手將冷氣搬運上樓,呂男便準備吊掛機,請工人將冷氣放上去,自行操作吊掛機把冷氣運上去,再請工人上樓裝修冷氣。怎料,冷氣室外機疑似未架設好,出現滑動情形,呂男見狀徒手拉住室外機,卻因重量過重連人帶機一同墜樓,最終不治身亡。根據《中視新聞》報導,現場工人表示,呂姓屋主自稱有吊掛機,且願意自行操作,但同業范姓冷氣師傅指出,一台冷氣室外機的至少4、50公斤重,不可能讓沒有經驗的屋主獨立操作,因為外行人根本不知道施力點,以及如何更安全地搬運,風險太高。律師劉韋廷則說到,讓一個沒有專業訓練的屋主自行操作吊掛機,還沒有從旁進行協助,這部分廠商確實有明確過失。

4被告轉證人! 林口翁拉冷氣墜樓亡 今相驗結果曝
新北市林口區昨(3)日下午發生一起冷氣工程墜樓意外,77歲呂姓屋主拉冷氣外機不慎從4樓墜落身亡。今日下午檢方會同法醫到板殯相驗以釐清死因。此外,警方通知冷氣行負責人與3名工人到案說明後,原依《過失致死》罪嫌送辦,現則改為證人。據瞭解,呂男稱可以使用吊掛機將冷氣運上頂樓後再搬下4樓,過程中外牆室外機未妥善固定,竟徒手伸出拉扯外機,未料整台冷氣室外機脫落將他拖出陽台,從高樓墜落至地面。救護人員到場時,呂男已無生命跡象,經急救恢復心跳後緊急送往長庚醫院搶救,昨日宣告傷重不治。今相驗判定為顱內出血,頭部重創身亡。現場有3名冷氣安裝工人在一樓將冷氣放上吊掛機後上樓,不料還沒開始安裝工程就發生憾事,昨日原依《刑法》過失致死罪方向偵辦,後檢察官裁示將3人轉為證人,不以原罪函送。此外,今相驗後不另行解剖,並已將遺體發還家屬。

林口冷氣安裝釀悲劇 屋主伸手拉外機遭拖墜4樓身亡
新北市林口區今(3)日下午發生一起冷氣工程墜樓意外,1名77歲呂姓屋主不幸從4樓墜落,儘管緊急送醫搶救後一度恢復心跳,最終仍宣告不治。警方已通知冷氣行負責人與3名工人到案說明,並依《過失致死》罪嫌送辦。事發地點位於林口區中山路123巷一處民宅下午4時24分許,警方接獲通報指有民眾墜樓,文化派出所隨即趕抵現場。經查死者為該棟4樓屋主呂姓男子,事發時他正協助冷氣工人安裝室外機。據瞭解,呂男當時請冷氣行施作吊掛工程,疑似外牆室外機尚未妥善固定,他見狀徒手伸出拉扯外機,未料整台冷氣室外機脫落,連帶將他拖出陽台、從高樓墜落至地面。救護人員到場時,呂男已無生命跡象,經急救恢復心跳後緊急送往長庚醫院搶救,稍早仍宣告傷重不治。警方已通知其家屬前往醫院處理後續事宜。林口分局指出,現場有3名冷氣安裝工人正在施作,已通知其與冷氣行業者到所說明,將釐清是否有施工疏失,目前全案依《刑法》過失致死罪方向偵辦,並報請檢察官進一步調查。

樹林捷運工程吊臂機意外 騎士遭鐵條砸傷牙斷6顆送醫
新北市樹林區昨(1)日下午發生一起工安事故,31歲林姓男子騎乘普通重型機車行經中正路,捷運土城樹林線施工路段時,不慎遭吊臂機掉落的鐵條砸中,造成6顆牙齒斷裂與頭暈症狀,所幸意識清醒,已送往亞東醫院治療,無生命危險。事發於昨日下午5時16分中正路188-6號前,當時64歲陳姓男子正在執行捷運工程吊臂作業,疑似操作不慎,導致大型鐵條自高處倒塌落入車道,正巧砸中騎車經過的林男。樹林警分局獲報後立即通報救護人員到場處理,林男傷勢雖無生命危險,但因牙齒重創,須進一步醫療處理。肇事吊車操作人陳男經實施酒測,酒測值為0。事故確切原因與施工是否涉及疏失,目前由新北市捷運局及勞檢處介入調查中,相關單位將進一步釐清施工安全與責任歸屬。捷運局表示,已依契約開罰6萬元,並要求廠商停工改善。昨天事發後,施工廠商立即通報119救護車將送傷者至醫院治療,捷運局也在第一時間派員至醫院慰問傷者,並持續關心傷者復原情況,經醫生診斷治療後傷者意識清楚可出院,於晚間10點返家休養,針對後續傷者醫療,捷運局要求施工廠商負起應有的責任,妥善處理相關賠償,另外,工區進行物料吊掛施作相關安全措施,會進行全面檢討後再行復工。

AIT台北辦事處太陽能板工程驚傳工安意外 「1工人傷重不治」勞檢處證實已停工
台北市1名約60歲吳姓工人21日早上8時,在位於內湖區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2樓停車場屋頂,加蓋太陽能板工程,遭C型鋼壓傷。吳姓工人嚴重外傷,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往內湖三軍總醫院醫院救治,急救後仍傷重不治。北市勞動局表示,避免危害擴大,目前已停止作業,初步了解,現場係吊掛C型鋼過程中,吊掛物發生傾斜,導致物體飛落致災。北市勞檢處指出,21日早上8時30分許,於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太陽能板安裝工程,發生一起吊車吊掛作業,不慎滑落掉落物擊中下方人員的事故,造成一名勞工傷重不治。勞檢處說明,為保護勞工安全,避免危害擴大,發生事故之工程,目前已停止作業,因發生地為AIT管轄範圍,經同意已協助廠商現場了解。初步了解,現場係吊掛C型鋼過程中,吊掛物發生傾斜,導致物體飛落致災。勞檢處表示,針對罹災勞工,勞動局亦將主動提供相關必要慰助與協助。

52歲女登山客跌落滑坡 黑鷹清晨出動吊掛送醫
花蓮秀林鄉磐石西峰21日凌晨發生登山意外,1名52歲女登山客下切林道時跌落約1公尺滑坡,雙膝腫脹疑似骨折,無法行走。空勤總隊派遣黑鷹直升機執行吊掛救援,成功將傷者送醫。據了解,該名女山客與友人於當日凌晨在磐石西峰驚嘆池附近登山,下切林道時不慎跌倒,導致右膝劇痛,雙膝出現不對稱腫脹情況,無法繼續行走。花蓮消防局接獲報案後,立即轉請空勤總隊派遣黑鷹直升機執行救援任務。黑鷹直升機於清晨6時24分起飛,沿立霧溪定向太魯閣山區。6時43分抵達目標區域發現患者。因救援位置位於稜線陡坡且患者身體虛弱,由特搜員攜帶吊環出艙協助固定患者,於6時55分成功將患者吊掛上機,隨即定向花蓮德興棒球場。7時12分降落後,由花蓮縣消防局救護車轉診送醫治療。

北市68歲捕蜂工人「吊掛樹上」離奇身亡 死因需待相驗後確認
台北市1名68歲陳姓捕蜂工人18日在內湖區山坡地工作,不明原因掛在約3、4樓高的樹上,警消獲報後趕抵救人,發現工人已無呼吸心跳,患者送往三軍總醫院前OHCA,搶救後仍宣告死亡。 北市動保處表示,該工人為動保處委外廠商,當時已穿著防護裝備,究係個人身體因素或其他原因,仍無法確認,目前待地檢署檢察官進一步相驗確認真正死亡原因。動保處說明,17日接獲民眾捕蜂通報,由委外廠商派工作人員於18日至現場勘查並處理高空捕蜂業務,上午12時8分警消獲報於內湖區成功路4段294巷,民宅後側山坡地樹上,1名男子不明原因吊掛於樹上,後由警消協助脫困,但患者送往三軍總醫院前OHCA,搶救後仍宣告死亡。動保處表示,勞檢處現場檢查,陳姓勞工當時已穿著防護裝備,究係個人身體因素或其他原因,仍無法確認,目前待地檢署檢察官進一步相驗確認真正死亡原因,動保處會配合檢警調查死因釐清委外廠商相關責任。動保處說,後續將督促委外廠商全面檢討並強化戶外作業安全機制,確保人員執行任務的生命安全,也將全力協助家屬申辦後續保險理賠事宜。

高雄工廠吊環斷裂鋼瓶墜落砸頭! 61歲工人重傷命危搶救中
高雄市阿蓮區18日上午發生嚴重工安意外,1名61歲何姓男子在氣體工廠執行回收鋼瓶作業時,因吊掛過程中吊環疑似斷裂,導致承載鋼瓶的架子突然墜落,鋼瓶架重重砸中何男頭部,造成其當場重傷,失去生命跡象,目前仍在醫院積極搶救中。事故發生於上午9點49分,阿蓮區玉安街一間氣體公司內,接獲通報的警消和救護人員迅速抵達現場,發現何姓男子頭部受創嚴重,現場血跡明顯情況緊急,隨即將他送往附近醫院,搶救工作仍在持續中。警方調查指出,何姓男子是該氣體公司的職員,當天正駕駛大貨車至工廠回收舊二氧化碳鋼瓶,在吊掛鋼瓶架的作業過程中,吊環突然斷裂,導致整個鋼瓶架無預警墜落,造成何男頭部遭受重擊,事故具體原因尚待進一步調查,包括吊環材質是否老化或操作是否有疏失。工安專家提醒,相關作業必須嚴格檢查吊掛設備,確保零件完整無損,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政府相關單位也呼籲企業強化安全教育與設備檢驗,保障勞工生命安全;目前,何姓男子的家屬已接獲通知,現場及醫院仍持續關注其傷勢,警方與勞工局將配合調查事故真相,釐清責任歸屬。

高雄過港隧道限高架突墜落 車輛碰撞釀交通大亂
高雄過港隧道18日上午約8時40分,發生一起意外事故,1輛車輛疑似撞上限高架,導致限高架掉落路面,幸好事故現場無人受傷,但此意外造成過港隧道旗津往前鎮方向交通受阻,目前採單線雙向通行,現場交通一度陷入混亂。據警方表示,當時有車輛行經過港隧道,因不明原因碰撞到限高架,使架構鬆脫並掉落在隧道內路面,限高架的掉落不僅阻礙車輛通行,也增加了駕駛行車風險,事故發生後,現場立即封閉部分車道,並派員設置交通管制,保障後續車流安全。受此影響,過港隧道旗津往前鎮方向現階段改採單線雙向通行,通行效率大幅降低,造成後方車流壅塞,部分駕駛抱怨交通大亂,相關單位已派出吊車將掉落的限高架進行吊掛作業,預計將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雙向通車。警方表示,肇事車輛已調閱監視器,將進一步釐清事故發生原因,目前尚無法確定是駕駛疏忽、車輛尺寸超過限高標準,或其他因素所導致,警方提醒所有駕駛人,行經限高設施時務必注意車輛高度,避免類似事故發生。相關單位呼籲用路人保持耐心,並依指揮標誌行駛,共同維護交通順暢與安全。

台籍貨輪高雄港外「火燒船釀3重傷」 運安會調查:無火警偵測錯失滅火時機
台籍貨輪「輝豐輪」於2024年6月載運賽鴿出海訓練,不料在高雄港外海時起火,造成3人嚴重燒燙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因「輝豐輪」依船舶設備規則規定,無須裝設火警偵測系統,導致錯失及早滅火時機,事發後所屬航運公司已於該船隻機艙、廚房及住艙走道新增火災偵測器,因此不再提出安全改善建議。2024年6月12日台籍貨船「輝豐輪」載運賽鴿出海訓練,不料於高雄港西南方約17.1浬處發生火災,駕駛台、住艙、救生艇甲板等處遭火燒損壞,造成2名台籍、1名印尼籍船員的臉部、肢體燒燙傷,經直升機吊掛與海巡艇協助送醫救治;另所幸事故未造成環境污染。運安會日前公布調查報告指出,由於「輝豐輪」依船舶設備規則規定無須裝設火警偵測系統,導致船員未能及早發現火警,錯失及早滅火時機。運安會表示,「輝豐輪」失火後,燃燒時間過久,駕駛台、住艙等處損壞嚴重,且無監視攝影紀錄,缺乏明確跡證以判斷確切起火處及起火原因,經研判排除駕駛台、機艙、廚房、餐廳為起火處,可能起火處疑似為住艙層某水手房間,起火原因無法排除與電氣因素有關。運安會說明,在事故調查過程中,「輝豐輪」依船舶檢查規則,於2025年3月14日通過航港局船舶臨時檢查,而所屬易輝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已於輝豐機艙、廚房及住艙走道新增火災偵測器,並於機艙與貨艙架設閉路電視,可由駕駛台直接監控機艙與貨艙情況,因此運安會不再提出相關議題的安全改善建議。

旺春輪已滅火!萬海表示「與遠洋拖船完成拖帶連結」 仍有4人失蹤搜救中
萬海航運旗下新加坡籍「WAN HAI 503」輪(旺春輪)9日在印度洋、距印度西岸約 54 海里航行期間,船上發現濃煙並通報發生火災,萬海稍早表示,在與印度主管機關協商後,委任國際海事救助公司 T&T Salvage 負責協調本次救助作業,並即刻派遣遠洋拖船「Offshore Warrior」前往現場,13 日約 17:00 時,在印度海軍協助下,T&T 救助團隊自印度海軍直升機吊掛至「WAN HAI 503」甲板,成功與「Offshore Warrior」完成拖帶連結。萬海立即啟動設於船上、台北、新加坡及孟買辦公室的緊急應變小組,並與船員、印度當地主管機關、新加坡船旗國主管機關及保險公司密切合作,執行應變措施。根據現場回報及相關單位初步評估,目前本次事故未造成任何油污染情形。萬海表示,經船長與印度當地海軍與海巡單位聯合研判,並依國際海事規範,為確保全體船員人身安全,船員已被指示進行棄船程序。旺春輪船上共 22 名船員,其中 4 名失蹤,包括來自台灣 2 人、印尼 1 人及緬甸 1 人。目前搜救行動仍在持續進行中。萬海已與失蹤船員的家屬密切聯繫,並提供必要協助。其餘 18 名船員已在印度海軍與海巡單位迅速協助下安全撤離。初步有 5 人因受傷送醫,後經醫療評估,另 1 名輕傷船員出於預防性考量亦被安排就醫,使受傷船員總數達 6 人,目前其中 1 人已完成治療出院。在相關機關協助下,已撤離的船員均獲妥善安置,並接受必要的醫療與後續照護。此外,T&T 亦部署三艘消防拖船「Garnet」、「Saksham」、「Water Lilly」及「Triton」,另有兩艘救助船「Saroja Blessing」與「Boka Winger」預計當日抵達事故海域。目前「WAN HAI 503」正被拖往遠離印度海岸的西方海域,以保護印度沿岸的海洋與漁業資源。萬海將持續與印度海事單位、救助公司及保險公司積極合作,進行搜救失蹤船員、保護貨物安全及評估後續船舶救助風險等作業。救助團隊亦將盡力保護船上剩餘貨物,並持續強化對海洋環境的防護。萬海與全體船員對印度政府——特別是航運總署、印度海軍及海巡單位在接獲船長求援後即時應變、迅速協助——表達最深謝意。其英勇介入避免了進一步人員傷亡與船舶全損的情況。萬海表示,對此次事故與所造成之損失深感遺憾,並全力協助尋回失蹤船員、照護已撤離船員,以及妥善處理船舶與貨物後續事宜。我們亦理解印度主管機關對沿海與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已指示救助單位優先保障當地海域環境安全。除 T&T Salvage 外,萬海亦委任國際驗船協會 Bureau Veritas 旗下成員 TMC Marine 擔任顧問,協助萬海與保險單位共同進行本次救助行動。萬海航運指出,「WAN HAI 503」為新加坡籍船舶,營運於「中國華南-印度」航線,與長榮海運及德國 Hapag-Lloyd 為聯營夥伴。目前火災原因仍在調查中,相關單位已著手釐清各項貨載與可能起火源頭,萬海將全力配合印度與新加坡主管機關的聯合調查作業。

7坪套房月租7500附「海盜船」?一票人笑:地震就知道 前房客揭心得
台南市一間7坪小套房最近在網上曝光,因房東將床鋪吊掛在天花板上、下方以衣櫃支撐的設計風格,掀起網友熱議。該房每月租金7500元,貼文首先出現在PTT與Threads平台,發文者對此形容房間是「海盜船風格」、「頂級樓中樓」,也引來曾入住過的女租客現身回應,坦言實際住起來比照片溫馨太多。原PO日前在租屋網站上看到這間位於透天厝3樓的套房,坪數約7坪,月租7500元,提供冰箱、洗衣機、電視、冷氣、熱水器、衣櫃、床、沙發、桌子與網路等設備。另據網站截圖中顯示,水電依台電計費,可申請租屋補助,也接受短租,但禁止開伙與飼養寵物。房東並以「住進咖啡香與光影裡的台南生活」為名稱,形容此物件為「全新完工的小閣樓套房」。網友打趣道,這種房間是「海盜船風格」、「頂級樓中樓」。(圖/翻攝自PTT)然而,最吸睛的並非屋內設備齊全,而是那張用鐵鍊吊掛於天花板、下方由櫃子頂住的床。原PO發文笑說,這個設計宛如遊樂設施,質疑「現在的套房競爭是不是很大?都會附設遊樂設施?比如這間是海盜船風格?」不少網友看完照片後也驚訝留言,「地震你就知道,睡得安穩,走得安心」、「那個櫃子的位置,完全不在重心上」、「感覺睡起來很刺激」、「那個櫃子的位置完全不在重心上」。貼文隨後在Threads掀起進一步討論,甚至釣出曾租住過這間房的前女房客。她表示,自己身形瘦小,實際住起來空間剛好,採光與通風都不錯,床也比想像中穩固。她認為,照片容易造成誤解,但住過後能體會這空間的溫馨,「這不是監獄,是我一段時間的生活小宇宙。」她也補充,整棟樓由旅館改建而成,清潔維護良好,樓梯間甚至播放古典音樂,房東對經營很用心。

一種車兩樣情1/出勤救援反挨4張罰單 拖吊車遭類比貨車過磅引業者不滿
汽機車行駛不幸故障時,需要呼叫「救援拖吊車」幫助,將事故車輛拖走進廠維修;或者,如路段發生車禍,在警方釐清事故、傷者送至醫院後,救援拖吊車將前往現場進行後續「清場」動作,以避免道路阻塞。然而,拖吊車業者卻揭露,其實每次上路的心情都是膽戰心驚,只因一旦途經過磅路段,就必定賠上大筆罰金。拖吊業者劉先生上月5號剛收新鮮罰單,一張就要新台幣1萬2千元,可一次拖車也才幾千塊,辛苦賺的錢不僅掏空還得倒貼。原來,救援拖吊車自2004年突然開始需要過地磅,超過總重量就要罰款新台幣1萬1千元,每超過一公斤再加1千元。本在國道及省道都需過磅,但因車子在國道過地磅時總是大排長龍,甚至會影響到外車道,因此2019年起取消,出現了高公局及公路局兩種不同型態:高速公路不需過磅,而省道仍需過磅。拖吊車業者抱怨,明明是用於救援事故的專業車輛,卻仍須依規定過磅,上月甚至收到一張高達1萬2千元的罰單,讓業者直呼不合理,質疑制度對救援車輛並不公平。(圖/黃耀徵攝)拖吊車車身本就很重,加上吊桿、纜繩、油壓機構等設備,重量已幾乎滿載,只要加上被拖吊的車子一定會超重,因此出勤總是會收穫一張罰單。拖吊業者徐先生以朋友的車子舉例,總重15公噸的拖吊車原本可以拖起大貨車,但加上吊桿等設備,檢驗後的重量已經達到13公噸多,這樣一來,依照規定只能拖不到2公噸的小客車,他打趣「看來只能載2台摩托車才算合法」。明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黃道益解釋,拖吊車在作業時,會將後車斗傾斜,以前高後低型態將後車用「翹翹板」的方式翹起來,如果車斗結構不夠堅固,就很可能會斷掉,因此許多拖吊車會將底板加厚,重量也因此增加。徐先生喊冤,拖吊車明明都是通過正規檢驗,也是為配合道路救援才派車,設下須過磅的規範等同變相刁難,就算有正當理由向警員解釋,卻只得到「先開單,後續有問題再去申訴」的回覆,簡直是浪費民眾時間及公共資源。而拖吊車罰單問題至今已十多年時間,只因業者沒有正規工會,向相關單位反映也一直沒有得到回饋,業者也因此領過上千張罰單。中華民國柴油車運輸總會理事長許宗玄選擇擔起重任、收受陳情,他告訴CTwant記者,曾經有業者向他反映,出勤一次拿過4次罰單,警員還將車牌記下通知路途所經地磅站,給同事做個業績,也讓拖吊車業主無法再忍受這不合情理的規定。拖吊車在作業時需以後車斗將事故車輛翹起,因此車身本體必須具備一定重量,才能穩定支撐吊掛力道,避免造成車斗斷裂。(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許宗玄表示,拖吊車屬於《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2條第七類所定義的特種車,行車執照登記的也是特種車輛,但交通部公路局卻未依法規認定,自創「特種貨車」種類,並按照「貨車」過磅方式,將所拖車輛以「貨物」來算,合併稱重。拖吊業者自3年前開始與交通部溝通,卻頻頻遭踢皮球,甚至有交通部官員敷衍稱「叫警察不要開單就不會有那麼多問題了」,拖吊車業者日前憤而號召包圍交通部,進行為期4天抗議活動,呼籲交通部應全面豁免過磅、明確特種車規範、撤銷過往不法罰單並且追究失職官員責任。許玄宗向CTwant記者透露,此次抗議活動共有170多位業者報名參加,北中南都有,就可以看出此不合理規定早已引起群情激憤,「他們是學者,但我們才是專家」,許宗玄喊話交通部傾聽業者聲音,了解拖吊車所遇困境。立委林俊憲指出,根據交通部公路局訂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拖吊車本就屬於「特種車」範疇,與一般貨車性質不同。由於拖吊車需具備一定車體重量,才能支撐被拖吊車輛,確保拖吊作業安全,因此不應以貨車標準要求其過磅,交通部公路局應正視拖吊車的特殊任務屬性,依「特種車」類別,賦予其合理的免過磅權益。對此,交通部4日晚間發公文宣布,即日起將比照國道作法,拖吊車於執行拖吊任務過程中,免予過磅;相關拖吊任務已遭舉發尚未裁決案件,可依程序申訴,將依照免過磅原則,依具體事實予以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