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
」 財政部 普發現金 繼承 金額 收入
飽受內部「震撼教育」後 藍黨中央敲定週五不處理普發萬元條例
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今天表示,經國民黨內部討論後,已決議明日立院院會暫時不處理「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他說明,有媒體好朋友「誤解」黨主席朱立倫昨日在中常會發表的談話,誤以為國民黨要同意撥補台電一千億元的預算,引發黨內外議論,由於美國迄今仍未公布對台新關稅稅率,對國內企業衝擊難料,特別預算規模要大要小難以掌握,因此明日立院院會也不會討論該條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日在中常會喊話各退一步,呼籲朝野先讓特別條例草案送審,但必須將普發現金納入。此言一出,不僅藍營炸鍋,也讓綠營又撿到槍,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就質問,朱立倫主張特別條例預算從4100億暴增到6100億,民眾黨強調財政紀律,會附和朱立倫嗎?政院稍後也搶進戰局,強調按照國民黨普發現金的建議,恐怕須要舉債,而台電員工很辛苦,盼立法院僅速通過特別條例,被解讀,民進黨「只要撥補台電、普發現金別想」,朱立倫的算盤可能將再度落空。而整件事中最大的苦主「國民黨」,一個上午辛苦忙著滅火、消毒。朱立倫最重要幕僚之一的凌濤就表示,其實立院明天原本要討論的只是「條例草案」,而非「特別預算數字」。他解釋,例如政院版特別條例草案中,只有明訂撥補台電、並沒有普發現金,如果在野黨審查條例後,刪除撥補台電,或者保留撥補台電的文字、增列普發現金的法源,未來就有可能普發現金,至於普發現金甚或「要不要撥補台電、要撥補多少」,都必須等立院開審特別條例預算時再討論。凌濤表示,因為明日不會討論特別條例,所以也不會有撥補台電。其次,台電撥補,至少他個人一定堅定主張寸步不讓,因為國庫過去已經撥補台電3000多億電價,每一次都說撥補就不用漲電價,但電價有沒有漲?當然有,而且是一直漲,賴清德第四講問民眾領萬元現金能用多久,還不如換成撥補台電,民意當然難以認同。凌濤說,政院說台電基層非常辛苦,尤其是在風災之後,那正好,普發現金萬元,台電基層員工就能拿到錢,彌補她們的辛苦。如果撥補給台電,「台電基層會拿到錢嗎,不會」,與其如此,國民黨寧願把錢發給民眾,因為賴政府能源政策已經證明徹底失敗,台電未來仍要繼續漲電價,既然如此,還不如將錢發給每一家的成員,即使賣菜、繳電費都會「很自在」。凌濤今天接受網路節目採訪時,做了上述表示,但節目主持人仍嚴厲「烤」問凌濤,質疑凌濤說法還是難以解釋朱立倫為何突然拋出以撥補台電換發萬元現金?同時接受採訪的藍委陳玉珍則緩頰,特別條例當初就是為了因應美國關稅戰而訂定,政院後來提出特別條例後,還是只有930億幫助企業界,當時國民黨團就曾討論,認為930億預算,如果還要邊「韌性防衛」預算,可以,但請政院另外編列。至於超徵金額5000億,扣除普發現金2300億後,就算台電真的要漲價,普發現金萬元也能讓民眾繳交漲價後的電費,但民進黨持續拿「台電員工很辛苦」「海巡隊員很辛苦」,在民進黨主導多數媒體的現實下,也許民眾真的難以分辨,進而誤解國民黨「不愛台灣」,朱立倫才拋出各退一步「想法」,但是朱並沒有明確說同意撥補台電,而且此刻正在反罷免,應該以前線立委的感受為優先,國民黨團向來是共識決,一定會深入討論此事,她也因此呼籲支持者不必擔心。

撥補台電朱立倫突轉彎 李彥秀緩頰「卻是兩難」藍白委一定會取得共識
針對立院正在審議政院提出因應關稅4100億特別條例草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日態度出現大轉彎,從反對轉為有條件同意,引發藍營內部議論。曾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的藍委李彥秀,今天受訪時表示,這確實是兩難議題,但朱立倫昨日並未明確表示「一定要撥補台電一千億」,但是最大問題還是關稅戰加上台幣匯率快速升值,如果電價因為沒撥補還要再漲價,企業界恐吃不消,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最後一定會討論,取得一致立場。正在面臨大罷免的李彥秀,今天在台北市長蔣萬安陪同下,一大清早就站路口向過往行人、車輛駕駛揮手拜票,呼籲北市民眾726一定要出來投下反對罷免票。針對民進黨近期猛攻蔣萬安反罷免行政不中立,李彥秀也反擊,蔣萬安的行事作風大家很清楚,除非是週末假日,否則蔣萬安在上班日替同黨立委站台一定會請假,堅持行政中立,綠營指責別人前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中立,不必急著做文章。針對朱立倫突然宣佈支持政院版的關稅4100億特別條例草案,甚至還主張加碼2000億,引發藍營內部歧見,白營則低調以對,李彥秀則替朱緩頰,強調朱已經表示這是他個人意見,支持「黨團自主」決定,國民黨團在表決前,一定會與民眾黨團溝通,取得共識。李彥秀說,要不要撥補台電千億,確實是兩難議題,尤其是當下,關稅戰與匯率戰夾擊台灣,更是如此。他能理解企業界不希望漲電價的期望,但問題是台電虧損不斷增加,從2022年到現在,國庫已經撥補台電4000多億,台電不能只要錢,卻不思考台電體質改善,台電現在虧損最大問題,還是在民進黨過去執政的幾年,長期反核政策,將反核當成神主牌。李彥秀說,全世界現在潮流,都是在確保安全之下,重行使用核能,台電不能只要錢卻不去思考體質改善,所有人民對於國庫不斷撥補台電其實已經「非常厭惡」,經濟部九月份又要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台電要不要漲價則是10月份的事情,他個人認為大罷免與台電漲價是兩件事,沒有關連,但是不能否認撥補台電與否,確實非常兩難,尤其對企業界一定會造成衝擊,難道真的還要無止境的繼續撥補台電嗎?

《大而美法案》避免今夏美債違約! 分析師示警:長期債務卻暴增數兆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減稅與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OBBBA)於美東時間3日在國會通過,此舉雖避免美國政府在短期內發生債務違約,但卻使美國長期債務問題更加惡化。眾議院多數的共和黨議員們最終批准了這項法案,該法案將延長川普1.0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之政策,批准增加邊境安全和軍事支出,同時大幅削減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和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並使政府債務增加數兆美元。據《路透社》的報導,作為稅收方案的一部分,議員們將美國政府36.1兆美元的借款上限提高了5兆美元,這一上限原本預計將在今年夏季時觸及,此舉將緩解人們對美國政府發生債務違約的擔憂。分析師此前預估,所謂的美債「X日」可能出現在8月底或9月初。孟菲斯雷蒙德詹姆斯公司(Raymond James)固定收益資本市場總監布萊歐(Vinny Bleau)表示:「我認為該法案的通過,消除了一些債務上限的風險,因此8月到期的國庫券收益率可能會小幅下降。」然而,從長期來看,該法案遭普遍經濟學家質疑,恐惡化美國債券市場和國家財政健康。無黨派分析師估計,這將在未來10年內使國家債務增加3.4兆美元。這將加劇人們對債券供應增加和美國國債需求減少的擔憂,而這一問題近幾個月來一直是金融市場的關鍵驅動因素。威靈頓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的宏觀策略師梅代羅斯(Mike Medeiros)表示:「該法案加劇了圍繞美國國債的一些結構性擔憂,首先是持續的財政赤字和高漲的債務水平,其次是通貨膨脹。」黑石集團(BlackRock)6月30日則警告,外國買家已經對美國債務失去興趣。美國每週發行的5000億美元債務需求進一步下降,並推高借貸成本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黑石集團的投資經理在1份報告中表示:「我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強調美國政府債務問題的危險處境,如果不加以控制,我們認為債務將是美國在金融市場中『特殊地位』的最大單一風險。」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的估計,該法案預計將在未來10年內減少4.5兆美元的稅收,削減1.2兆美元的支出,並使1090萬人失去聯邦健康保險。該法案還通過允許企業全額扣除設備購買,以及研發成本來刺激經濟增長,並提供其他稅收優惠。然而,一些投資者擔心債務問題可能會削弱該法案中的經濟刺激措施。威靈頓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古德曼(Campe Goodman)表示,他預計該法案將使明年的經濟增長增加0.5%,但市場對長期借貸成本上升的風險過於擔憂。F.L.普特南投資管理公司(F.L. Putnam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市場策略師黑曾(Ellen Hazen)表示:「我們相信《大而美法案》將加速企業盈利增長,這最終將推動股票價值。但這可能導致國債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使許多固定收益投資在長期內變得不那麼具吸引力。」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連續多日下跌後於2日上漲,部分原因是財政擔憂令投資者感到不安。當債券價格下跌時,收益率會上升。對此,全國聯盟資本市場(National Alliance Capital Markets)國際固定收益主管布倫納(Andrew Brenner)表示,美債2日的拋售是1個跡象,表明所謂的「債券衛士」(bond vigilantes)正在市場上活動。每當政府被認為過度支出或貨幣政策不夠謹慎時,這些被稱為「債券衛士」的投資者就會採取行動,讓政府的借貸成本上升,從而對政府施加壓力,使其更重視財政紀律和控制通膨。布倫納在2日給客戶的1份報告中寫道:「債券衛士希望看到更多的赤字削減,他們的觀點認為川普和國會做得還不夠。」不過總體而言,債券市場對該法案通過的反應相對平淡。赤字擴張已經在川普1月重返白宮時被市場消化,而近幾週投資者的焦點已轉向經濟增長擔憂。可以肯定的是,許多市場參與者表示,該法案的通過對其他關鍵市場驅動因素而言是次要的。基準標普500指數2日受科技股上漲和美國貿易協定進展的推動,收於歷史新高。近幾週經濟數據的放緩也增強了人們對聯準會今年降息的預期,這提振了股票和債券的樂觀情緒,儘管3日1份強勁的就業報告抑制了對貨幣政策立即放鬆的希望。康州費爾菲爾德達科他財富管理公司(Dakota Wealth)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帕夫利克(Robert Pavlik)解釋:「這不會成為市場的總體驅動因素。」他說:「首先是盈利,然後是聯準會。」

藍白推普發現金 卓榮泰批掏空國庫
行政院提出410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包括國土安全韌性編列1500億、撥補台電1000億,國民黨團及民眾黨團則另提版本,分別包含普發現金1萬及6000元,今(4日)力拚三讀。閣揆卓榮泰昨重申反對將維護民生物資、國土安全的錢拿去發現金,「在野負不起這個責任」。立法院長韓國瑜昨日召集朝野協商,綠營不斷強調,國民黨寧願普發現金1萬元,也不願攜手維護國安,民進黨團無法苟同;國民黨則說,國防預算可以單獨送「國土韌性特別預算」審查,而非包裹式提案強迫埋單。最終協商無共識送院會處理,藍白將於今日闖關表決,若各自投自家版本,將會通過國民黨的普發現金1萬元版本。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直言,「寧願把錢還給人民,也不要拿給民進黨那些綠友友去揮霍。」由於今天院會議程尚未敲定,民眾黨團昨日中午就開始派員到議場大門口排隊駐守,只為搶先遞案。民進黨昨痛批,藍白為搶救罷免選情,主張普發現金,用現金買短暫掌聲,卻拿走台灣人民的安全與未來,在野黨有監督責任,但不該玩弄預算、不該削弱國安、不該唱和中共認知作戰,隨便撒幣不等於關心民生,「把國防預算拿去普發現金的立委,該罷。」卓榮泰強調,普發現金取代強化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及補助台電的1000億元,「萬萬不得」,形同把民生物資和國土安全等政府該維護的責任轉嫁到國人個人身上,在野黨若這麼做,恐怕負不起相關責任,這是再次掏空國庫、耗損國力,導致國土安全韌性不足,呼籲盡速通過特別條例。

強化安全韌性條例下午將協商 卓榮泰:普發現金萬萬不可
立法院今(3)日下午協商4100億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上午轉述院長卓榮泰在院會表示,現在國會裡頭有聲音,要用普發現金取代1500億元(國土防衛韌性預算)及補助台電1000億元,院長認為萬萬不可。並呼籲國會正式要以4100億強化社會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的整體精神作為考量,能夠儘速通過條例,讓行政院能夠依據整體編列特別預算。李慧芝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轉述卓榮泰談話表示,美國關稅政策還在持續談判當中,緊密牽動全球的經貿秩序,而行政院提出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送到立院已經超過兩個月,現在美國關稅談判與各國進行到最後關鍵階段,我方對美的談判工作還在持續進行,政府有責任準備各種方案,期待各部會積極與朝野黨團溝通協調。卓榮泰強調,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的1500億預算,編列在國防部、海委會、內政部、農業部,期待各部會這兩天積極與朝野各黨團加強溝通協調,所有預算都是一體,國家安全是整個網,不能夠有所缺漏,但是現在國會裡頭有聲音,要用普發現金取代1500億元及補助台電1000億元,院長認為萬萬不可,這形同把民生物資和國土安全,政府該維護的責任轉嫁到國人個人身上,而每個人拿到的現金用途不一,無法堆積成塔。卓榮泰直言,如果真的普發現金,未來力道會變小,效率會變慢,在產業支持方面力道會變小,在穩定民生方面力道會變小,在維護國安力道會變小,在防災能力力道會變小,關鍵基礎設施的維護力道也會變小,農糧安全儲備力道會變小,資通訊安全維護的力道也會變小,「在野政黨如果這麼做的話,恐怕也負不起這樣責任,是再次掏空國庫、耗損國力」。卓榮泰再強調,國安是一個整體的網,不能夠有所缺漏跟缺口,預算也是整體的,如果像是審查總預算,亂刪、亂動、打折扣,會再次形成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嚴重不足,力道的減小不能夠轉嫁到國人身上,因此我們呼籲國會正式要以4100億強化社會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的整體精神作為考量,能夠儘速通過條例,讓行政院能夠依據整體編列特別預算。對產業就業、民生以及國土安全韌性發揮全面性的安全網,請各部會積極與朝野各黨團加強溝通,務必請他們支持4100億強化社會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

志願役女兵和女同袍「發展地下情」違規同居 遭母曝光提告敗訴
黃姓女志願役軍人與楊姓女同袍在軍中發展出同志情,楊女搬離家與黃女在外租屋同居,引起楊女母親不滿,把2女同居一事告知部隊長官,黃女為此狀告楊女母親妨害名譽,後楊母獲不起訴。楊母反控黃女誣告及求償74萬元,黃女被判刑5月,緩刑2年,並應向國庫支付10萬元,民事部分台南地院判黃女須賠2萬元慰撫金給楊母。楊母提告指出,黃女與她的女兒是台南某部隊軍中同袍,2人在同單位服役,日久生情發展成同性情侶,2人違反軍中規定,2021年10月間在軍營外租屋,作為兩人外宿時同居住所,她得知女兒與女同袍交往表示反對,女兒竟直接離家搬到租屋處同居。楊母向黃女、楊女的服役部隊投訴2人在外租屋同居,卻遭黃女誣指她涉嫌誹謗,楊母指控,在過程中,她們母女情誼大受影響,她需面對刑事偵查,所受精神痛苦不輕,事後獲檢方不起訴,她才反控黃女誣告及請求民事賠償。黃女對楊母指她誣告,到案坦承犯行,請求與楊母調解賠償損害,若未能達成共識,她願公益捐款國庫10萬元作為緩刑條件,並表示她為職業軍人,若未獲緩刑宣告,將遭單位汰除,喪失軍人身分。但楊母無調解意願,直接對黃女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法官考量考量楊母、黃女雙方的社會、經濟等條件,與楊母所受誣告的精神痛苦情狀,判黃女應賠楊母2萬元,此案還可上訴。

對岸啤酒閃稅爆量闖關 財政部將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民進黨立法委員郭國文、鍾佳濱、徐富癸及賴惠員今(27)日共同舉行「中國啤酒閃稅爆量闖關、近7成民意挺政府維護市場秩序」記者會,台灣釀酒商協會、台灣菸酒工會全國聯合會、全國產業總工會等產業代表也出席與會,會中指出,中國大陸啤酒大量低價傾銷台灣,五月進口量較去年同期爆增六成,有囤貨閃稅疑慮。財政部今早也宣布,將自今年七月三日起臨時課徵反傾銷稅作為應對,惟現下稅率僅依中國大陸啤酒廠商回填問卷認定,最終稅率仍待財政部實地調查。徐富癸指出,台灣已成為中國在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出口國,今年第一季中國啤酒佔進口比已飆破7成,5年累計進口金額超過新台幣160億元,累計進口金額若換算為軍備資源,相當於千枚火箭彈或數萬架無人機。徐說,「若放任中國啤酒傾銷,等同變相支持中國打壓台灣本土釀造、增加中國政府稅收,甚至換來火箭飛彈對準自己。」徐富癸強調,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也希望財政部持續加快反傾銷稅的調查和放大原產地標示的行動,避免中國大陸啤酒持續用低價攻佔台灣勞工市場,用具體行動支持本土釀酒產業。鍾佳濱表示,針對中國大陸啤酒傾銷,經濟部已完成初步損害認定。近年來國產啤酒的市占率下降兩成、生產量減少一成五、產能利用率減少近三成。證實中國啤酒確實造成台灣啤酒產業嚴重損害。鍾佳濱強調,今年三月公告對中國啤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後,中國大陸啤酒開始大量進口,五月進口量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六成,業者應該自知有傾銷行為,預計會被課稅,才在此時囤貨。若最後確認課徵反傾銷稅,那也應該針對大量進口行為進行回溯課徵,希望業者要提出申請,主管機關也要應對。郭國文指出,中國大陸啤酒不只影響到產業,更進一步影響到生計。郭國文以自己選區的善化啤酒廠為例,其員工人數10年前為451人,到去年僅剩 283 人,減少 37%。郭國文強調,中國啤酒業者的各種行為擺明是在吃台灣政府的豆腐,中國啤酒對台灣的衝擊只會越來越嚴重,希望反傾銷稅的認定不只要快,稅率更要有嚇阻力。針對臨時反傾銷稅的稅率,郭國文質疑,對台啤市佔影響最大的「麒麟BAR」,臨時稅率僅13.13%。希望主管機關在認定最終稅率時,同步也應考量雙方貿易不對等及市場端的最終價差。現在台灣品牌無法出口到中國去,站在對等貿易關係來看,這是不公平的,加上現在存在4到5塊以上的價差,都考慮進去,再來確定反傾銷稅率的擬定。賴惠員指出,針對中國啤酒低價傾銷來台的狀況,近7成民眾支持政府介入維護啤酒市場公平競爭,多數民眾認為雙邊貿易應該對等公平、支持台製啤酒、不希望經濟上被中國大陸單方面打壓;有超過6成民眾認為價格低廉是中國啤酒成長主因,與經濟部產業損害認定一致。賴惠員提到,超過4成5的民眾認為啤酒產地會影響購買意願,卻僅有約 2 成民眾完全清楚市面上哪些啤酒是中國製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啤酒包裝上都強調「美國知名品牌」甚至放上台灣元素,但原產地字體卻只有芝麻大,顯然是要使消費者誤信,因此也有超過8成4的民眾支持啤酒瓶罐標示應放大產地資訊,國庫署應該要有更積極的作為。財政部關務署副署長趙台安表示,此次中國大陸啤酒反傾銷案,財政部與經濟部初步認定,有傾銷情事,且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為了防止我國產業調查期間繼續遭受損害,從7月3日起,對中國啤酒臨時課徵反傾銷稅,為期四個月。關務署也說明,臨時課徵的傾銷稅率,是依照目前廠商所填的問卷回覆資料作為核算傾銷差率的基礎,接下來為驗證問卷資料的正確性與真實性,會做實地查證核實,再設算最後的傾銷差率。財政部國庫署也說明,針對酒標可能使消費者誤認原產地的問題,目前財政部已公告,要求業者必須改善包裝,若有非屬原產地的文字、圖形等,應於同一頁面以同等篇幅補充說明其原產地,未來將依法開罰。

父母過世房子就是小孩的?少1步驟失去繼承權 恐全變「國家的」
有不少民眾總以為父母或親人離世後,若留下的遺產中有房產,通常就直接是小孩的或是由其他親人繼承。但台中市地政局近日公布,光是今年度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案件中,有多達1471人、涉及4664筆土地與536棟建物,公告現值總額超過119億元;地政局也提醒,遺產在15年內無人辦理繼承,不動產在無人主張下將充公歸國庫。依台中市政府地政局資料顯示,據《土地法》第73條之1規定,繼承人自親人過世起超過一年,若仍未辦理繼承登記,地政機關將公告3個月提醒辦理;若屆時仍未申請,將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地政機關予以列冊管理,若15年內未完成所有權移轉,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辦理標售,標出所得將保存10年供申領,若仍無人主張,最終將歸入國庫。對此,地政局說明,以今年度統計資料為例,公告列管的不動產中,現值總額119億880萬705元,被繼承人共1,471人,土地4,664筆、建物536棟,但主因多數繼承人不在國內,或是不知道可繼承。特別提醒繼承人應及早查詢並主動辦理,避免因疏忽或拖延,相關公告資訊已張貼於台中市各地政事務所、土地所在地區公所及被繼承人戶籍地里辦公處,民眾可就近向地政事務所諮詢繼承登記流程及應備文件。地政局進一步指出,《民法》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的扶養與繼承權一視同仁,無論性別皆享有平等權利,且依法登記的同性婚姻關係亦可依照繼承相關規定,相互享有繼承權。若繼承人數較多,難以全體同時到場辦理繼承登記,可由其中一人以上先行申請登記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以避免因延遲辦理致不動產列冊管理時間開始起算,最終面臨公開標售的風險。地政局長曾國鈞也呼籲,「遺產不只是一份資產」,更承載了家庭的情感與記憶,請把握公告期間,儘速辦理繼承登記,一起守住房產與未來。

3男KTV喝太嗨竟「摸」走警簽到簿 惡作劇代價出爐
高雄市李姓男子2024年12月26日晚間,與張男和曾男等人到新興區五福一路超級巨星KTV飲酒作樂,離開前竟惡作劇,帶走警方的巡邏簽到簿,警方發現簽到簿不翼而飛,調閱監視器鎖定3人,並將他們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檢方審酌李等認罪,予以緩起訴處分,但需各支付國庫1萬5000元。2024年12月26日晚間10時許,李男等3人在KTV飲酒作樂,離開前發現警方巡邏簽到簿掛在柱子上,竟約好要「惡作劇」,帶著簽到簿一起搭乘計程車離開。警方巡邏時發現簽到簿不翼而飛,調閱監視器後鎖定3人,並通知計程車司機聯繫3人歸還本子,當時李男等人尚在車內,絲毫不知事情嚴重,還在車上 嘻笑表示「不要理他(指警方)」。李男等人下車後更疑似將簽到簿丟棄路邊,直到被警方傳喚說明,3人這才知道自己闖禍,於是將簽到簿找回歸還,並被依妨害公務罪,函送高雄地檢署偵辦。而李男等人在偵訊時皆坦承犯行,檢方考量3人認罪,且產生危害性不大,涉案情節輕微,予以緩起訴處分1年,但需各支付國庫1萬5000元,並經高檢署高雄分署報備核可後定案。

質疑紙菸業者阻加熱菸2年 吳秉叡要求衛福部提供審查細節
立委吳秉叡今(19)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時指出,立法院修法通過納管加熱菸,但至今已近二年半,衛福部卻沒有通過任何健康風險評估,連國營事業台灣菸酒公司也始終無法通過審查,甚至有人質疑是捲菸業者從中作梗,如今走私猖狂,藍綠白立委都有委員在抽走私的加熱菸,而國庫應該收的稅與菸捐卻都收不到;他指出,若台灣菸酒公司的加熱菸再不能通過,董事長湯其安應該下台負責。吳秉叡質詢衛福部長邱泰源時指出,《菸害防制法》2023年3月修正公告後,經歷立法院9個會期,沒有一家業者能通過衛福部的審查,沒有進度,國家稅捐嚴重流失,但非法的走私加熱菸市場卻快速成長,國營的台灣菸酒公司送審也超過1年,期間被退件超過5次,質疑衛福部刻意卡關,用審查卡關立法院通過的法條。「現在這麼多吸加熱菸的人,那麼多立法委員,你去抓嘛!」吳秉叡說,他自己並不吸菸,但質疑衛福部有法卻不執法,審健康風險審了二年,7家業者都不過,擺明掐死合法業者,難怪外界質疑背後有紙菸商刻意介入;因為加熱菸依法上市,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紙菸商的利益,所以外界傳言衛福部至今審查加熱菸毫無進展,就是紙菸商在背後阻攔,可以繼續佔有市場。吳秉叡質詢財政部長莊翠雲時指出,要是台灣菸酒公司再過不了衛福部的加熱菸審查,那就要台酒董事長湯其安辭職負責。吳說,菸酒公司審查通過後,可以增加收入;有了合法的管道,非法的走私自然可以減少,政府也有菸稅與菸捐收入,這是湯其安職責所在,再半年若還審查不過,就要請湯下台。「這是關乎國家財政、政策信譽的事。」吳秉叡說,為確認加熱菸審查為何延宕超過2年,除要求台酒公司負責,追溯源頭也要求衛福部公布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細節,把所有退件理由都要送交立法院報告,不然造成社會對立、國家稅收損失、走私加熱菸橫行,甚至是陷人於罪。

50萬藍領移工退休無保障 監察院促勞動部通盤檢討
監察院今(19)日指出,我國自民國94年起實施勞退新制,讓勞工退休金可以「累積帶著走」,不因勞工轉職,或公司歇業、倒閉而中斷,是許多勞工的重要保障;但藍領移工適用勞退舊制,必須在同一雇主工作滿一定年限才能領退休金,退休門檻高,勞動部於民國95年(2006)以令釋免除雇主為移工提撥退休金義務,有牴觸母法爭議。監察院促請勞動部因應環境變遷與移工在臺年限放寬,全面檢討該令釋是否逾越法律授權,並評估是否涉及差別待遇監察委員王美玉、王幼玲表示,現行規定排除尚未取得或難以取得永久居留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及其他白領專業人士適用勞退新制,使其無法享有退休金累積機制。其中,有超過50萬名在臺藍領移工,僅適用「勞退舊制」,除非長期在同一雇主工作到退休,否則根本領不到退休金。許多移工在臺工作多年,制度卻建立在「他們不會留下來」的假設上,未能反映移工實際長期工作的情況,導致退休保障產生落差。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財政及經濟委員會聯席會議於昨(18)日通過王美玉、王幼玲兩位委員提出的移工退休金案調查報告,要求勞動部全面檢討原勞委會民國95年12月15日發布的令釋,該令釋免除雇主依《勞基法》第56條第1項為勞工提撥退休準備金的義務,是否已逾越法律授權、違反明確性原則;另就是否開放未取得永久居留許可,且非從事家庭看護或幫傭工作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與外國專業人才適用勞退新制,監察院建議勞動部應會同國發會研商,並參考司法院釋字第578號解釋意旨及國際勞工公約規定,在兼顧國家總體發展下,審慎通盤檢討。調查報告指出,原勞委會於民國95年發布的令釋,是當時考量藍領移工在臺工作期間不得超過6年,難以達成退休條件,因此雇主無須為藍領移工提撥退休準備金。不過,這紙令釋發布已超過18年,目前移工在臺工作年限最長可達12年,且經申請成為中階技術人力後,更無工作年限限制,已有成就退休條件之可能。又現行勞基法規定雇主應為所有適用勞基法勞工按月提撥退休準備金之規定,並未區分本國或外籍勞工。勞動部以令釋免除雇主提撥義務,雖減輕用人成本,卻削弱勞基法對勞工退休金的保障,恐有違反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存在牴觸母法的疑慮。王美玉與王幼玲表示,勞動部應配合時空環境變遷及就服法修正,儘速全面檢討是否修正或廢止現行令釋。若政策認為目前仍不宜要求雇主為藍領移工提撥退休準備金,則應在勞基法中明確規定排除提撥義務的法律依據,才能符合法律上明確授權的規定。調查報告另指出,國際公約積極推動消除就業與職業上的歧視,保障每個人不因種族、性別、宗教等背景而受限於就業機會,強調應給予跨國移工平等待遇與免於歧視的權利,我國勞工退休金制度應與時俱進,且現今也納入攬才、留才及移民政策的考量;勞退新制涉及稅賦減免、國庫補助等多項政策,是我國整體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環。因此,是否開放未取得永久居留許可、且非從事家庭看護與家務幫傭的藍領移工、中階技術人力及外國專業人才適用勞退新制,監察院認為勞動部允應會同國發會研商。研議時,應參考司法院釋字第578號解釋意旨,根據我國憲法保障勞工之基本精神,以及支持中小型經濟事業發展的政策方向,並參酌國際勞工公約相關規定,綜合考量國家整體發展,審慎全面檢討相關政策。

快檢查!台中市4千多筆土地、建物「價值119億」未辦理繼承 逾期將歸入國庫
台中市地政局今(15)日公布,今年「逾期未辦繼承登記者」有1471人,其中包括4664筆土地、536棟建物,公告現值總額超過新台幣119億元。地政局長曾國鈞呼籲民眾早日確認,儘速辦理繼承登記,若屆期無人主張,最終將歸入國庫。台中市地政局說明,依據「土地法」規定,若繼承人自親人過世起,超過1年仍未辦理繼承登記,地政機關將公告3個月提醒辦理;若仍未申請,將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地政機關自列冊管理開始起算15年,期間若仍未完成所有權移轉,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辦理標售,標出所得將保存10年供申領,若屆期仍無人主張,最終將歸入國庫。台中市地政局又指出,以今年度統計資料為例,在台中市公告的案件中,被繼承人共有1471人,土地4664筆、建物536棟,現值總額119億880萬705元。其中多數繼承人不在國內,或是根本不知道可以繼承。為了方便查閱,地政局已將相關公告資訊張貼於台中市各地政事務所、土地所在地區公所,及被繼承人戶籍地里辦公處。民眾可就近向地政事務所諮詢繼承登記流程及應備文件。地政局還提醒,《民法》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的扶養與繼承權一視同仁,因此無論性別,皆享有平等權利,且依法登記的同性婚姻關係,也可以依照繼承相關規定,相互享有繼承權。地政局又指出,若繼承人數較多,難以全體同時到場辦理繼承登記,同樣能由其中一人以上先行申請登記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以避免因延遲辦理致不動產列冊管理時間開始起算,最終面臨公開標售的風險。

陳菊病假已逾5個月徐巧芯喊換人 銓敘部:可請1年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流感到高醫住院治療,隨後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且有腦血管阻塞,因病請假至今已5個月,國民黨立委吳宗憲5日質詢,院長級政務官員的病假時限多長?銓敘部政務次長懷敍指出,公務員有28天病假,且可申請延長,2年內可請1年,全國公務員全部適用;監院表示,陳菊1、2月的薪水已繳回國庫。陳菊迄今尚在病假中,適逢監察院爆發公務車濫用爭議,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日前質疑,陳菊已5個月未上班,會讓濫用公務車、違法亂紀的監委變本加厲,立委無法詢問陳菊,若陳菊身體狀況不允許,監察院長應換人做。吳宗憲昨在立法院司法及法治委員會質詢也提到,希望陳菊可以早日康復,但外界也關注院長級別的政務官請假時限可以多長,是否有相關規範,也詢問是否有請假這麼久的案例。考試院祕書長劉建忻回答「沒有這部分(院長請假那麼久)的印象」,懷敍則表示,依照「公務員請假規則」,公務員有28天病假,如果病假請滿還無法恢復上班,可以申請延長病假,2年內可申請1年,這套制度全國公務員全部適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也表示,陳菊住院根據公務人員請假規則,每年有28日病假,可以申請延長病假,2年可申請1年,在此之後就不能支薪,過去前監察院長王作榮也曾因病請長假,最後是由總統府批准假。陳菊去年12月下旬因流感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就診,出院前卻發現小中風,目前復健中;監察院證實,因陳菊住院期間未上班,不希望落人口實,因此決定繳回住院期間的薪水,目前已將1、2月的薪水繳庫。

議員憂藥物不足! 疾管署:2成患者需用藥、庫存足夠應對疫情高峰
連續三天端午連假好天氣,民眾出遊人潮眾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過去這7天,單周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預估超過6萬人以上,但連假效應真正的衝擊為何,仍有待收假後監測。不過有議員憂心,若到八月有百萬人染COVID-19恐無藥可用。疾管署緊急澄清,抗病毒藥物並非人人需用,是用於治療高風險族群,約占所有染疫者的2成,降低染疫重症和死亡風險。第七波疫情來勢洶洶,疾管署預估,六月底到七月初將到達最高峰,每周會有超過20萬人以上確診。羅一鈞也表示,端午連假期間,天氣不錯,出遊的民眾很多,但也看到不少人戴起口罩,根據模型,過去七天確診人數將超過6萬人以上,較前一周4.1萬人,增幅近五成,成長但實際連假衝擊,仍有待下周監測會更清楚。台北市新黨議員侯漢廷昨於臉書發文,「衛福部預估未來會有181萬人染疫⋯寬鬆算算有81萬份藥量,但仍有100萬人沒有藥?」疾管署緊急澄清表示,上周三5月28日,依疫情資料推估5月底至8月初的門急診新冠總就診人次可能達到171萬人次,並非181萬人。再者,並非所有檢驗新冠陽性就醫民眾都需服用,而是依醫學實證和治療指引用於治療具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患者,估計約占所有檢驗新冠陽性民眾兩成。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圖/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攝)羅一鈞表示,以抗病毒藥物目前全國庫存有47萬人,171萬人中的兩成,此波疫情最多可能32萬人會使用到,若真的不足還有開口合約可購買。據統計,現有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45.8萬人份、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9900人份、舒冠效(Xocova錠)5000人份,以及針劑型瑞德西韋(Remdesivir)20.4萬劑。施打COVID-19疫苗一直被認為是預防重症、死亡的方法之一,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在報紙投書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對COVID-19是否該列入計畫免疫範圍一直沒有推薦。疾管署澄清,世衛一直推薦各國持續提供COVID-19疫苗,認為接種仍是防疫重要公共衛生預防措施。針對文中對於疫苗採購分散原則和不良反應經驗有限等質疑,疾管署表示,自2023年5月疫情解封後,每年均採購並提供莫德納和Novavax疫苗供民眾選擇,絕無僅採購莫德納;國內長年針對各類公自費幼兒和成人疫苗早已建置完備的不良事件通報監測機制,並非「經驗有限」。

BMW貼「警友證」違停斑馬線! 熱心路人上前規勸竟險遭駕駛惡意衝
台中市南區某路口30日發生行車糾紛,1輛BMW的駕駛將車輛違停於斑馬線上,遭路過民眾看不下去,拿起手機錄影並要求車主將車輛移開,沒想到卻因此發生口角。事後,駕駛先是要移車,沒想到卻突然大迴轉踩油門加速,作勢要衝撞與其發生口角之民眾,該畫面被上傳至社群後引發熱議,也有網友發現男子車內竟有「警察之友會」的車證。據了解,事發於30日下午1時許,當時該名駕駛將車輛違停在斑馬線上,誇張行徑讓路過的民眾不滿,並拿起手機錄影同時請對方一車,此時該車駕駛上前怒罵「檢舉很好玩是不是啦!」、「你是很欠錢是不是啦」、「你乞丐喔」、「可不可以走開讓我停」,可見其情緒相當激動。而拿起手機錄影的行人面對質問和怒罵,則表示「我已經跟你講了,這裡是斑馬線」、「你就移旁邊一點」,但對方仍持續跳針「檢舉很好玩逆!」最後,該名駕駛才不甘願的移車,沒想到該名行人卻持續不段追罵「你再來!再來啊!再講啊!」最終駕駛氣不過直接在馬路上上演大迴轉,並作勢要衝裝該名行人,行人也氣地直呼「沒關係我馬上報警」。但警方到場時,男駕駛已離開。據了解,目前該名行人男子表示暫時不會提告,而詳細情形仍有待後續釐清,而此影片更是在臉書爆料公社公開版瘋傳,不少網友見狀怒批「社會底層的8+9」、「這有好幾條可以罰,罰下來國庫又進帳不少了」、「他違規不代表檢舉人可以大聲嗆對方」、「他撞過來時你就讓他撞,然後跌倒、哀嚎、大叫幫我報警」。而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該名駕駛車內竟有「警察之友會」的車證,意外掀起討論。

國庫4個月收逾6600萬無人繼承遺產 律師揭「被充公」2關鍵
財政部國庫署日前公告,2025年截至4月底,無人承認繼承遺產賸餘現金繳入國庫共計14件,總金額逾6600萬元。知名律師蘇家宏指出,大多數人以為遺產「一定」留給親人,事實上有兩點沒有成立,遺產就會被充公;對此,蘇家宏律師提醒5點,不只親友能當繼承人,甚至可以捐給公益團體。蘇家宏律師在臉書發文提到,今年截至4月全台已有14件無人繼承遺產繳入國庫,總金額超過6600萬元外,其中一筆更多達3485萬元。蘇家宏律師說出許多民眾的疑問「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無人繼承』的遺產,成為國庫的收入?」,並點出2個關鍵,民眾多半以為遺產一定會留給親人,實際上沒有法定繼承人和沒有寫遺囑,遺產就會被充公。因此蘇家宏律師列出5點提醒,「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寫遺囑的話,就可以把遺產留給你所愛的人」,對象可以是親友,也能夠做公益捐給一些團體,這樣遺產就不會被充公。而蘇家宏律師也說,不少人認為現在還年輕,老了再說,「但是誰也不知道人生哪一天才是最後一天?」萬一等到病重或老了,「還有能力寫遺囑嗎?」1.你的法定繼承人沒有想像中的廣法定繼承人只有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如果他們都不在了,那麼你就沒有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你的遺產了。兄弟姐妹的小孩,不是你的繼承人。叔叔伯伯阿姨,不是你的繼承人。2.一份法律文件,就能延續家裡的愛!阿姨、叔叔、堂、表、侄、甥都不是法定繼承人,但是可以寫一份合法有效遺囑,讓他們也可以成為「繼承人」,就算沒有血緣,連襟、妯娌、摯友、閨蜜,也都可以藉由遺囑成為「繼承人」。3.單身族,可以盡情擁抱這個世界。單身沒有子女,未來如果沒有其他法定繼承人,法律上就沒有特留分的限制,可以把財產全部給你所愛的人,也可以全部捐給公益團體。 4.關心身旁的親友我不是鼓勵大家去爭取遺產,而是讓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朋友,讓他們知道,未來一生的努力與積蓄,不是理所當然的送進國庫。我們一生的努力,可以用遺囑傳承給我們所愛的人,他會感覺到你的愛,不是更有意義與溫度嗎?5.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有愛就要說,有愛就要行動。就算遺產想要捐給國家,也是甘心樂意的安排才是,而不是因為沒安排好而被充公。

80歲爺爺房屋漏水竟出這招! 慘遭緩起訴還罰5萬
臺北市萬華區林姓80歲老翁,由於房屋與鄰舍有漏水問題,經鄰舍所有權人余男同意,由林翁代余男向建管處申請於頂樓建造斜屋頂,林翁認為案件承辦進度太慢,便將5千元現金交予承辦人,涉嫌違反貪汙治罪條例。據悉,該案由丁姓公務員承辦,林姓老翁之房屋是由其兒子所擁有,由於漏水問題嚴重,林翁便希望在余男房屋的頂樓加蓋斜屋頂,以解決漏水問題。為了加快案件進度,林男便以「補件」名義,將裝有5千元現金之小型信封,藏匿於補件資料內,交予建管處丁姓公務員。丁姓公務員最初因為信封體積太小未發現,待其發現後,便通報至建管處政風室,並交由廉政署偵辦。林翁之行為以涉犯賄賂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但檢方審酌林翁無前科、坦承犯行、深具悔意,予以一年緩起訴處分,但仍應於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6個月內,向國庫繳納5萬元。

日本擬取消外國旅客免稅制度? 旅日達人揭關鍵:不用太驚慌
近期日本政界掀起關於外國觀光客免稅制度的討論,引發各界關注。根據日本《富士新聞網》報導,自民黨高層近期組成由黨內最高顧問麻生太郎領軍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議是否應全面取消針對外國旅客的消費稅免稅政策,以因應現行制度遭濫用的問題。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也表示,「大家不用太驚慌,這個消息看看就好。」近日麻生太郎指出,2023年訪日外國人次高達3687萬,消費總額超過8兆1000億日圓,其中確認的免稅金額即超過2000億日圓。他表示,若取消免稅政策,這筆稅收可直接挹注國庫,有其值得評估之處。在自民黨的相關研習會上,不少與會者也表達支持重新檢討免稅政策,認為外國旅客既然在日本享有行政資源與公共設施,應合理負擔部分費用。也有意見指出,現行制度讓外國人以較低價格購買高價精品,對日本本土產業幫助有限。然而麻生也強調,除了全面廢除之外,仍可考慮其他替代方案,如僅針對日本特產維持免稅,以扶植本地產業並平衡政策效益。此外,自民黨前財務副部長中西健治也曾於國會中提案取消免稅制度,部分在野黨人士亦表支持。據悉,自民黨計畫將此議題納入年底的稅制改革議題中,作為討論重點之一。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則在其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中發文解讀指出,儘管相關政策正在討論中,但真正落實仍有諸多變數。他指出,先前日本宣布將於2026年11月起改為「先付後退」的退稅方式,但實際推動時間拉長,因此本次免稅制度是否廢除、何時執行,仍難以斷言。林氏璧分析,若全面取消免稅,可能導致免稅商店業績大幅下滑,預估恐下降兩成以上,對以觀光客為主的百貨與精品業者將造成嚴重衝擊。他推測,較可能的調整方向是針對精品商品限制免稅,因現行制度中多起濫用情形發生於該類商品。至於一般旅遊商品如伴手禮與日本特產,則可能仍維持免稅待遇,林氏璧認為,「如果真的變成取消精品免稅,其實也算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不正逃稅主要都發生在精品。對於去日本不會特別買精品的朋友,應該影響也不大。至少讓我買東京香蕉可以免稅吧」。

所有雜支灌售價想「賣清實拿」! 他「漏1事」慘吐500萬稅給國庫
不動產買賣衍生的雜支、稅賦多如牛毛,賣方若不夠精打細算,恐會大大抵銷獲利空間。有位大地主近期出售一筆受贈的土地,原本精算好把相關費用都灌入售價,讓預期獲利能「賣清實拿」,沒想到失策漏算房地合一稅,一口氣就要吐出500萬元稅費給國庫,實在捶胸頓足。不動產買賣要繳納的稅賦繁多,房屋出售有契稅、交易所得稅,如果是2016年以後取得的房屋,還有房地合一稅要繳;土地出售則有土地增值稅,同樣也有房地合一稅須繳納;交易若透過房仲、中人,則還有仲介費用要付;另外在辦理過戶時,還要繳納規費、印花稅、履約保證費及代書費等,額外要負擔的費用可說多如牛毛。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老一輩的賣方總希望出售前就概算實際能拿到的價金,也就是精算出售後的費用能實得多少錢,這便是所謂的「賣清價格」。然而《土地稅法》、《所得稅法》都有完整規定賣方是納稅義務人,因此實務上衍生出賣方想「實拿」的算法,也就是將相關的稅負算出後灌入售價裡,獲利才不吃虧。有一名大地主,近期出售一筆2016年以後才受贈與取得的土地,為須課徵房地合一稅的分水嶺,鄭文在指出,由於土地地點近市中心,位於未來區段徵收的範圍內,有許多買家爭相開價,地主為了「賣清實拿」,早已精算好把增值稅、中人費用,全部灌入買賣總價,歡喜地與買家完成土地買賣簽約手續。地主精算衍生費用後,預計「賣清實拿」。(示意圖/取自pixabay)沒想到土地登記完成、辦理點交時,歡樂的氣氛急轉直下為愁雲慘霧。鄭文在描述,賣方是在地大地主,出售多次土地從來沒繳納過房地合一稅,所以這筆費用並不在賣方的規劃範圍內,且檢視買賣契約書內容,也沒有提到要由買方負擔房地合一稅,因此該名地主硬是多了一筆近500萬元的房地合一稅要繳納。鄭文在表示,過去也曾發生總價1000萬元的不動產交易案,賣方希望實拿到1000萬元,約定土地增值稅由買方繳納,賣方還信誓旦旦,精算過後的土地增值稅一定符合自用住宅稅率,只要繳納20萬元,結果土地增值稅核發後高達近50萬元,衍生買賣爭議。「羊毛出在羊身上,豬不會幫你買單!」鄭文在提醒,稅法都有相關的納稅義務人,當爭議發生時,如有欠稅的情事,可能產生罰鍰,甚至移送行政法院強制執行,所以出售不動產務必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希望實拿、打著買方幫忙繳稅的算盤,可能會換來更多的罰鍰,甚至繳納更多的稅費,空歡喜一場。婉拒「這3國」邀約設廠 台積電:台灣是最理想基地知名連鎖餐廳宣布破產!負債達15億元 恐陷倒閉危機補助刪減六都最高! 陳其邁喊不公:高雄是台北的11倍大

外匯存底「17.5兆超級大金庫」 前總統李登輝到馬英九都想用
賴清德總統宣示成立主權基金,是否挪用外匯存底成為關注焦點。截至4月底,台灣外匯存底餘額折合新台幣約17.5兆元,相當於5年半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超級大金庫」早就是各方覬覦目標,從李登輝總統以後,都有人在打外匯存底主意,馬政府任內首度出現以外匯存底做主權基金構想,所幸央行有守住。根據央行統計,我國4月外匯存底餘額達史上新高的5828.32億美元,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與瑞士,排名全球第4。在李登輝總統任內,就有台灣的外匯存底存放在國外銀行的說法,其中,又以美國的加州廣東銀行最受矚目,由於該行規模小,與央行重視風險的要求相去甚遠。當時說法是加州廣東銀行的股東多為美國華僑,其背後大股東又與蔣宋家族關係密切,遭疑國庫通家庫。陳水扁總統任內,曾有加州萬通銀行取代了廣東銀行的說法。加州萬通銀行總裁吳澧培曾在1999年成立「陳水扁競選總統後援會」,與扁關係密切,陳水扁上任後,傳出有意把外匯存底一部分轉存在加州萬通銀行,後來是因為消息外露,加上央行力阻才沒成功。馬英九總統第一屆任內,副總統蕭萬長就提議拿外匯存底組成主權基金,結果時任央行總裁彭淮南第一個表態反對,最後胎死腹中。當時因主權基金議題還不成熟,蕭的發言引發藍綠立委抨擊,蕭還親自指示擬具聲明,定調府方支持成立主權基金,但後來不再討論。熟悉外匯存底運作的公股行庫高層說,早期因中華民國國際地位未定,擔憂存在海外銀行的外匯存底被挪用,有些是以私人名義,確實有上下其手空間,顯示外匯存底規模龐大,誰都想要借用,讓央行壓力很大,彭淮南建議立專法,就是怕外匯存底被挪用。這名公股高層說,要「用」外匯存底的手段其實很多,早期是轉存到指定銀行,等於是低息低利借出,在金融圈並非祕密;現在比較怕以成立主權基金之名,放著四大基金在哪不管,直接「徵用」外匯存底,若無法徹底杜絕弊端,外匯存底終將被有心人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