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
」 女嬰 孩子 懷孕 嬰兒 加護病房
西班牙新生女嬰「出生5天」慘遭斬首分屍 7個月後狠心生母落網
2024年12月,西班牙馬德里曾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案件。一名新生小女嬰的遺體在垃圾回收處理廠被工人發現,當時,她已經遭斬首並肢解,分裝在數個塑膠袋內。上週,西班牙國民警衛隊宣布逮捕一名厄瓜多籍女子。這起事件引發了當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譴責,警方已展開深入調查,試圖釐清這起悲劇背後的真相。綜合外媒報導,2024年12月,馬德里洛埃切斯鎮(Loeches)一處垃圾回收處理廠的工人發現幾個垃圾袋裡散落著一名女嬰遭到肢解的遺體,於是立刻通報警方。調查人員立刻在現場使用專業警犬協助搜查,又成功找回部分遺體。經過初步調查,西班牙警方確認這名女嬰出生僅5天,且是順利出生後遭受暴力對待而死亡,並確認兇手使用刀具對女嬰進行斬首及肢解。這起事件發生後,警方隨即展開代號為「新生兒行動」(Operation Natal)的專案,持續追蹤這起事件的真相。經過7個多月的分析調查,DNA檢測顯示出這名女嬰具有拉丁美洲血統,且生母大約40歲左右。警方調查則認為,女嬰的遺體是在2024年12月12日被扔進M-30號高速公路附近、靠近巴列卡斯(Vallecas)街區的一個垃圾貨櫃裡,最終才被送到洛埃切斯鎮的回收場。上週,西班牙國民警衛隊才向公眾公開了這起事件,並向公眾發出協助請求。並以上述線索為依據,循線在7月1日逮捕一名厄瓜多籍女子。媒體指出,這名被逮捕女子的具體身分並未公布,但當地人證實她是一名已婚女性,且曾經生育。西班牙當局則表示,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警方正試圖了解這名女子的動機以及事件發生的具體經過。

人妻滑IG發現老公要辦性別趴 「我又沒懷孕!」傻眼踢爆小三求償百萬
高雄一名李姓人妻和鄭姓老公結婚4年多,2人婚後無有子嗣。某天,這名人妻在瀏覽社群平台《Instagram》時發現,老公竟然要辦「性別派對」,逼問之下才得知老公不僅出軌,還讓對方懷孕,憤而依「侵害配偶權」向老公與小三求償百萬元。法院近日判決出爐,判兩人應賠40萬元。全案可上訴。據了解,鄭男與李女於2021年結婚,2人婚後沒有生下孩子。2023年4月,李女在滑IG時,竟在親友的帳號上看見丈夫與另一名女子在高雄一處農場舉辦「胎兒性別派對」,親友甚至開心祝賀「喜獲女嬰」,讓她不解又生氣。在李女的逼問之下,鄭男坦承與小三梁女從2022年10月起開始交往,梁女懷孕後,鄭男邀集親友,在高雄某休閒農場舉辦未出生女兒的「性別派對」,活動照片被親友放到IG上,事件才因此曝光。李女指出,老公才結婚1年就發生外遇,並與梁女發生多次性行為,讓她心痛萬分。且鄭、梁2人的關係被她發現後,2人仍繼續交往。李女主張自己的配偶權遭不法侵害甚鉅,向2人提出求償100萬元。鄭男對於外遇、舉辦性別派對等行為不爭執,但他宣稱,李女早已原諒他和梁女之間的行為,甚至還同意他們繼續交往。又指出在他與梁女正式交往前,夫妻倆就已經分居。鄭男表示,李女多次向他索取金錢,只要他不願意給,就會惡言相向。他認為既然李女已經同意他和梁女在分居期間交往,就不該向他要求賠償。梁女也宣稱,起先不知鄭男已婚,事情曝光後她曾與李女面談,本打算與鄭男分手,李女卻說自己會和鄭男離婚,成全他們繼續交往,她才因此繼續和鄭男交往下去。不過,法官調閱眾人IG對話紀錄,發現鄭男曾傳訊息威脅李女「死心機」、「等等用力教訓妳」等語,李女隨後才向梁女傳送「你們和好吧」等訊息;梁女見狀甚至反問「妳那邊還好嗎?安全嗎?」顯見李女是遭受脅迫才違心「成全」。此外,李女與鄭男至今尚未離婚,梁女也從未確認2人婚姻狀況,法官認定「元配同意交往」說詞不可採信,最後判鄭、梁2人須連帶賠償李女40萬元。全案可上訴。

腸病毒增2死 南部嬰出生3天重症「敗血性休克」搶救中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新生兒重症頻傳,疾病管制署今(17日)公布國內2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案例,是上周公布的重症個案,另外新增1起重症,僅出生3天的男嬰,染伊科病毒11型併敗血症,目前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上周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以及2起腸病毒重症死亡,皆為新生兒。重症個案為南部新生兒男嬰,出生後3天出現發燒、呼吸窘迫、黃疸,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檢查有腸病毒腦膜炎併敗血性休克,伊科病毒11型檢驗陽性,目前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中。至於死亡個案,都是上周公布的重症個案,分別為出生6天大發病女嬰和出生3天大發病男嬰,均染伊科病毒11型併敗血症休克不幸過世。疾管署統計,腸病毒就診人次上周升至6009人次,較前一周5257人次增加14%,目前仍處低點,距離流行期11000人次尚有一段距離。社區流行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最多(佔34%),其次為克沙奇A6型(佔22%)和克沙奇A2型(佔12%)。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雖然整體腸病毒輕症尚未到流行期,但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疫情嚴峻,今年累計7例腸病毒重症(含5死),重症病例數為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佔5例(含4死)均為伊科病毒11型重症,另2例分別為1個月大嬰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已出院)、1歲幼兒(克沙奇B5重症死亡),預估至7月底均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

婆婆看到女嬰秒要求生第二胎!血崩人妻怒嗆:別人的女兒死不完
許多老一輩經常會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有人妻在Dcard分享,自己婚後努力扮演乖巧媳婦,甚至比丈夫更孝順,卻在生育問題上才看清婆婆的真面目。她懷孕時婆婆表面說「男女都好」,得知是女寶寶後卻催促生第二胎,即使她生產時大血崩險些喪命,婆婆仍冷漠要求再生,讓她心寒醒悟「別人的女兒死不完」。於是她決定對婆婆的閒言閒語「已讀不回」,並勸其他媳婦不必勉強經營婆媳關係,強調「巫婆永遠是巫婆」,不如好好孝順自己父母。1位結婚10年的人妻在Dcard發文分享,自己婚後一直努力扮演乖巧媳婦的角色,深怕婆婆不喜歡自己,甚至比丈夫更加孝順,連婆婆生病時都親自照顧。然而在生育問題上,婆婆的真實態度讓她徹底心寒。文中提到,當她好不容易懷孕時,婆婆表面上說「男女都好」,但得知是女寶寶後立即開始催促生第二胎。即使她在生產時遭遇大血崩險些喪命,抱著新生兒給婆婆看時,對方仍舊不斷鼓吹再生一個。婆婆甚至冷漠表示「第一胎沒事第二胎就會順了」,這句話讓她瞬間頓悟「別人的女兒真的永遠死不完,你再好,自私的人終究自私,自己內傷而已,巫婆永遠也不會變天使。」原PO還回憶,婆婆從不曾給予實質幫助,卻總是在旁指手畫腳,批評她「才顧一個就這樣」,或是質疑她為寶寶購買的用品。自從她決定對婆婆採取「已讀不回」的態度後,反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暢。她形容現在面對婆婆的嘮叨時,那種「空氣都結冰的爽感」讓她感到痛快,尤其當丈夫也出聲嗆婆婆「出一張嘴的人就是容易」時,更是讓她直言「真的是爽爆」。最後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勸告其他媳婦,除非遇到真正的好婆婆,否則不必過度勉強自己經營婆媳關係。她強調「巫婆永遠就是巫婆」,即使付出再多也換不來真心對待,與其如此,不如把時間用來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老公很擔」、「好爽,但還是辛苦妳的耳朵了」、「恭喜不被自己桎梏」、「我婆婆也在我生完還在住院的時候說要生第二胎,我跟她兒子說我不生了,要生叫你爸媽匯100萬到我戶頭我再考慮」、「祝你產後恢復一切順利,女兒平安幸福長大」、「最後一句真的是真理」、「過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不要像婆婆一樣把目標放在別人身上。」

腸病毒重症「近6年新高」 全都是新生兒!今年已3例死亡
疾管署今(10)公布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1名新生女嬰(案1)及1名新生男嬰(案2),均於5月下旬發病;2案經通報檢驗後確認均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今年累計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5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4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今年腸病毒重症病例數已高於2020年至2024年同期(介於0-5例),為6年同期最高且以新生兒為主,籲請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一名重症為北部6天大女嬰,五月中旬出生,體重輕,第六天大時,發現餵食困難、體溫偏低,檢驗發現白血球上升,肝功能異常,血小板偏低,檢出腸病毒11型,當時醫師診斷有併發肝炎和敗血症,住院期間出現休克、多重器官衰竭,住院3周了,還在加護病房救治中,疫調發現,住院期間接觸者都沒有症狀,但是同住家人有發燒症狀,診所診斷為一般感冒。另一名為南部3天大男嬰,五月下旬出生,為早產,因為出生後有呼吸急促轉入加護病房觀察,出生第三天開始呼吸困難、心跳減緩、活動力下降,腦脊髓液檢出腸病毒,醫師診斷腸病毒併發腦膜炎。住院期間血小板低下,休克多重器官衰竭併發症,住院已經三周,生命徵象仍不穩定。疫調發現同住病患、工作人員都沒有症狀。疾管署防疫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已經6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3例死亡,5例都是伊科病毒11型,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疾管署說明,伊科病毒11型為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型別之一,提醒準媽媽應特別留意個人健康狀況,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及接觸疑似患者,產前14天起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適當隔離。另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較不明顯,易疏於防護而傳染他人,因此家有孕婦及嬰幼兒的民眾平時亦應注意個人與環境衛生,尤其是出外返家後及擁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若有身體不適應避免接觸孕婦及嬰幼兒。此外,醫院嬰兒室、產後護理機構、托嬰中心等應加強訪客管理及感染管制措施,以減少嬰幼兒感染風險。新生兒感染初期可能會出現發燒、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提醒民眾及機構工作人員留意新生兒健康狀況,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帶往就醫。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單週6萬人染新冠創今年新高 疾管署估:最快8月初脫離流行期
連假後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門急診就診達6.3萬人次,重症增132例,死亡15例,感染數與重症案例再創今年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本周增幅49%出現趨緩,評估是受連假期間診所休診影響,實際染疫與死亡人數將回補至下周,預估單周上看11~12萬人次染疫,第七波疫情最快8月9日才會脫離流行期。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6萬2755人次,較上周4萬2142人次增49%,重症新增132例、死亡15例。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重症最年輕個案為中部5個月女嬰,5月出現發燒咳嗽,至診所就醫症狀未改善,隔日送急診,胸部出現肺浸潤,快篩陽性確診轉加護病房,住院一周目前生命徵象穩定。羅一鈞表示,上周重症數創新高,但死亡卻沒有跟著成長,且增幅49%也較上周趨緩,均是受到連假延遲通報效應,數字才被低估,評估連假約有1萬人次因新冠就醫,因診所休診延到本周才開始看病,實際增幅應為7成,經回補後推算下周的確診數字,約落在11~12萬人次左右。羅一鈞表示,這波疫情已高於2023年解封後的夏天,創下三年來最高紀錄,目前預估維持不變,流行期落在5月25日~8月9日,總染疫數約171萬,推估8月9日後脫離流行,每周確診數會降到2萬以下。受疫情升溫影響,新冠疫苗打氣激增,上周莫德納JN.1疫苗接種6.9萬人,創今年新高,目前疫苗仍有305.7萬劑供全民接種。不過,近日基層醫療醫師不滿防疫補助被砍半,醞釀退出防疫行列,不再協助接種疫苗。羅一鈞表示,疾管署聽到醫界的聲音了,理解儲存疫苗買冰箱、設備管理等需要成本,現在有3200多家疫苗合約院所提供服務,台灣接種疫苗是世界首屈一指,要特別感謝醫界,已經積極爭取財源,五月底時已報行政院,待核定後就會趕快來調整。

新冠連8升!單週就診、重症數創新高 高峰估月底20萬人確診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衛福部疾管署今(3)日表示,新冠肺炎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達6萬2755人次,較前一週增加49%,增幅略減緩。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增幅趨緩可能是受端午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粗估約減少1萬人次;而上週就診人次近6.3萬人、重症132例,兩者雙創今年單週新高。新冠就診人次增49% 羅一鈞:端午後走勢是關鍵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上升,5月25至31日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萬2755人次,較前一週上升49%,增幅較先前一週略減緩,不過疾管署表示,仍需觀察端午連假效應對本週就診人次之影響,預估6月份仍呈上升趨勢,高峰仍預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單週估逾20萬人次就診。羅一鈞表示,感謝民眾在端午連假期間積極防疫,口罩「見罩率」明顯提升,但也因連假期間天氣良好,民眾出遊相當踴躍,需持續觀察。端午節之後,本週總就診人次將是判斷疫情能否真正趨緩、壓平曲線的關鍵,目前粗估可能落在11到12萬人次,若低於此範圍、在民眾配合防疫下,高峰有下修空間。重症132例創今年單週新高 5個月嬰發病2天「肺浸潤」另外,新增病例部分,5月27日至6月2日新增132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15例本土病例死亡;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564例,其中81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近9成,國內目前主流變異株為NB.1.8.1。上週重症個案中,有年紀較小的孩童,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是中部5個月大女嬰,本身無特別病史,有打常規疫苗,尚未達接種新冠疫苗年紀。5月底出現間歇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家屬發現活動力、食欲下降,當天到診所就醫,服藥後無改善,隔天送急診,胸部X光顯示肺浸潤,快篩後顯示新冠陽性,收治加護病房,後續狀況於6月初改善,已經轉一般病房。重症風險因子民眾現症狀盡速就醫 疾管署籲:踴躍打疫苗疫苗部分,疾管署統計,國內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22.6萬人次,5月26日至6月1日接種約6.9萬人,為前一週接種4.1萬人的1.7倍,再創近3個月以來單週新高。疾管署指出,將持續增加疫苗配送,以因應民眾踴躍接種需求,5日將再配送13萬劑至全國各縣市。

淚求真相2/親手送孩子進手術室竟全癱 母控醫拖6分鐘無作為
台中市2歲多女嬰錢錢(化名),2023年2月在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出生,出生2個多月便接連進行兩次腹部手術,卻在第二次手術時因缺氧而導致全身癱瘓,家長詢問彰基卻始終沒得到合理回應,只好在2023年11月間提告,這才得知女兒在手術室內急救超過35分鐘,麻醉醫師在急救前還有6分鐘沒有作為,案件卻疑因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停擺而延宕至今,家長每日以淚洗面,只盼能得到公道。「孩子從產檢到出生都在彰基,沒想到最後出院變成這樣。」錢錢媽回憶,這個孩子是她與丈夫努力10年才得來的寶貝,因自己懷孕時已是45歲高齡,她對這胎額外小心,每月產檢都準時報到,所有檢查結果皆顯示孩子並無異樣,最終仍在28週又2天時早產。錢錢出生的體重為1172公克,出生後立刻住進保溫箱中,孩子在保溫箱中發育良好,還因是「同學」中的吸奶第一名而多次得到護理師稱讚,父母親來關心時,她還會伸展手腳表示自己「頭好壯壯」,錢錢爸媽萬分期待愛女長到足夠體重可以出院,悲劇卻來的猝不及防。錢錢雖是早產兒,但她在保溫箱時活動正常,還能握住媽媽的手,卻因一場手術而成為植物人。(圖/家屬提供)錢錢媽回憶,女兒出生不到一個月,便因梅克爾憩室小腸退化未完成而進行第一次手術,當時切除小腸3公分,她擔心術後沾黏,還特別向醫生諮詢,醫生則基於其專業選擇防沾黏敷料,但手術後約一個月,孩子就再度因腸沾黏問題而進行第二次手術,家長雖不捨小小的身體又連續動刀,但仍相信醫生判斷而含淚同意。「她推進去前都是好的,血壓、呼吸、心跳都沒問題,一進手術室就立刻命危。」錢錢媽說,她在2024年4月11日晚間6點10分,親手將女兒送進手術室,夫妻倆等了4個多小時後接到手術完成的電話,主刀醫生這才告知孩子有急救「5、6分鐘」,但手術順利完成,夫妻倆也就放下心中大石,陪著女兒回病房繼續照顧她,但2人很快就發現問題。「她不會動了也不會自主呼吸,眼睛睜著但是昏迷的狀態。」錢錢媽回憶,女兒手術出來後瞬間喪失活動能力,甚至失去眨眼睛的功能,張開眼睛就會眼淚直流,詢問醫護只得到「再觀察」的回應,直到此狀況維持超過2個月,夫妻倆見情況沒有好轉而決定轉院,而轉院醫生接手後連忙將孩子推進加護病房,並開出極重度殘障的身心障礙手冊,宣判孩子「植物人的命運」。錢錢2個多月時因手術而腦部缺氧,如今成為植物人,連呼吸都得靠呼吸器輔助,讓家長心痛萬分。(圖/劉耿豪攝)在轉院後,彰基僅一次請社工來關心錢錢情況,夫妻倆希望院方提供手術時的監視器畫面,協助釐清手術室內狀況,並協助負擔孩子接下來的醫療費用,社工表示無法達成2人的訴求,從此就對孩子不再聞問,夫妻倆無奈之下只好提告,這時才知道事情真相。當日負責手術的謝姓手術醫師出庭,表示他接到孩子的第一分鐘就發覺要急救,但他中間在思考該如何救人,實際作為是在接手滿6分鐘後,接著才開始打腎上腺素和阿托品,並在當天晚上6點28分開始壓胸急救,錢錢卻始終沒有反應。謝姓醫師在6時31分再打了一次腎上腺素,並通知小兒科醫師抵達支援,孩子最終在晚間7點恢復生命跡象,並於晚間7點10分正式麻醉開始,錢錢父母則庭上才發現孩內急救時間長達35分鐘,醫生在急救前還有6分鐘無作為,最終導致孩子缺氧而成腦麻,讓家長難以接受。彰化基督教醫院回應,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院方將全力配合司法調查,不便對外多言。

淚求真相3/2月大女嬰手術成腦麻 檢方竟罵家長「我都沒怪妳早產」
台中市2歲多女嬰錢錢(化名),2023年4月在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進行腹部手術時因缺氧而成為腦性麻痺、全身癱瘓,家長為求真相而提告,竟反遭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責罵「我都沒怪你把孩子生早產,為什麼你要怪醫護人員沒把孩子照顧好!」如今案件疑因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停擺而延宕至今,讓家屬身心備受煎熬。錢錢媽回憶,女兒從手術室出來後瞬間喪失活動能力,甚至失去眨眼睛的功能,張開眼睛就會眼淚直流,詢問醫護只得到「再觀察」的回應,直到此狀況維持超過2個月,夫妻倆見情況沒有好轉而決定轉院,而轉院醫生接手後連忙將孩子推進加護病房,並開出極重度殘障的身心障礙手冊,宣判孩子「植物人的命運」。而夫妻倆得知真相後幾乎天天以淚洗面,中間嘗試過無數次刺激療法仍徒勞無功,但兩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轉院後多次追問醫生是否還有其他可能,醫生最終不耐煩回應「她就是這樣了,難道你還期待她以後賺大錢嗎」,殘忍話語讓她們心如刀絞,在孩子7個多月出院後,夫妻倆便扛起照顧責任至今,一分一秒都不敢鬆懈。在轉院後,彰基僅一次請社工來關心錢錢情況,夫妻倆希望院方提供手術時的監視器畫面,協助釐清手術室內狀況,並協助負擔孩子接下來的醫療費用,社工表示無法達成2人的訴求,從此就對孩子不再聞問,夫妻倆無奈之下只好於2023年11月提出告訴,審理過程卻再次讓他們震驚。錢錢父母2023年11月控告彰基醫療疏失,檢方卻延宕至今都沒有結果,讓家長身心俱疲。(圖/報系資料照)「醫生跟我說急救5、6分鐘,實際上是急救了35分鐘,在急救前還有6分鐘醫生是沒有動作的。」錢錢媽提到,全案至今僅開過一次庭,謝姓麻醉醫師當庭供稱,他接到孩子後便發現患者需要急救,當時他在腦海中設想各種狀況,直到接手6分鐘後開始打腎上腺素,期間還進行CPR並請來小兒科醫師支援,直到晚間7點恢復,7點10分開始麻醉,手術正式開始。錢錢媽說,她在庭上質疑醫師在6分鐘間沒有作為,並不解孩子進手術室時狀況正常,為何隔了一扇門就要開始急救,檢察官卻稱只要醫生沒離開現場去吃便當,沒有法律規定一定要開始急救,更表示「我都沒怪你把孩子生早產,為什麼你要怪醫護人員沒把孩子照顧好」,字字句句讓為人母的心再次鮮血淋漓。而錢錢媽想將此案交由醫審會刑案醫事鑑定,釐清彰基究竟是否存在醫療疏失,無奈碰上時任司法院長許宗力和司改團體主導《刑事訴訟法》於2023年底修法,規定鑑定者須具名以示負責,導致許多醫師擔心具名鑑定會得罪同業或當事人及家屬,更害怕遭騷擾報復,在新法上路後,醫審會退件超過300件,醫審會如今停擺,法律訴訟也無法進行,讓家屬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彰化基督教醫院回應,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院方將全力配合司法調查,不便對外多言。彰化地檢署表示,該案因經歷檢察官異動,加上醫審會如今送件困難而未偵結,當中沒有延宕情形,至於開庭態度或是檢察官開庭違失疑慮,民眾可遞狀陳情,檢方會立「陳」字案件調查。

淚求真相4/照顧重癱愛女父又失業 夫妻吃超商折扣餐省錢給孩子買紗布
台中市2歲多女嬰錢錢(化名),2023年4月在彰化督教兒童醫院進行腹部手術,卻因腦部缺氧而成為植物人,其父又在同年11月失業,導致夫妻倆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每天經常只吃一餐,且大部分選擇用超商的打折食品果腹,好省錢給孩子買奶粉和紗布等醫療耗材,所幸有善心人士幫助和低收入戶補助才讓他們壓力稍稍緩解,如今只能期盼奇蹟出現,並希望院方能給出交代。錢錢爸原在親子餐廳擔任服務人員,錢錢媽則是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2人生活雖不算富裕,雙薪家庭也能吃穿不愁,無奈錢錢爸任職的餐廳在2023年底歇業,錢錢媽又因孩子照顧問題,只能大幅減少工作時間,錢錢的醫藥費又讓小家庭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現在我們不吃不喝,光是孩子每個月就要花2萬多元。」錢錢媽說,因女兒無法自主呼吸,得向醫院租借呼吸機和血氧機,血氧機每月約4280元,呼吸機則要5000多元,光是儀器就得上萬,加上每日抽痰、灌奶得使用大量醫療耗材,還有女兒的奶粉尿布,每月支出幾乎將2人壓垮。錢錢父母如今只能等待奇蹟出現,錢媽還為此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希望神明保佑女兒有機會好轉。(圖/劉耿豪攝)「我都會覺得,我們少吃一點,孩子就可以多用一點。」錢錢媽說,為了省錢,她與丈夫如今每天多半只吃一餐,大部分選擇用超商的打折食品果腹,所幸在申請成低收入戶後,孩子看病便不需要醫藥費,且如今有新北市的慈善團體「慈善公益總部」贊助每月的血氧機,夫妻倆壓力這才稍稍紓減,但「看不到頭」的照顧仍讓他們身心俱疲。「很多人都勸我放手,但這不是我生她下來的初衷。」錢錢媽哽咽表示,她之所以在45歲高齡生下女兒,是希望能給她疼愛、伴她成長,期盼她將來能健康平安,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讓她在世時受苦折磨,又因醫療疏失或事故不明不白地離開。錢錢媽說,錢錢出生時僅1172公克,如今已長到12公斤,夫妻倆只期望孩子長大免疫力能增加,接著便「等待奇蹟」,她為此今年還特地去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期望能得到媽祖加持,讓錢錢有天能親自參加遶境隊伍,更希望司法能盡快釐清真相,還他們一個公道。彰化基督教醫院回應,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院方將全力配合司法調查,不便對外多言。

前英相喜迎第9個孩子 妻稱「最後幫派成員」到!溫馨畫面曝
英國前首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與妻子凱莉(Carrie Johnson)最近迎來他們的第4名孩子,更是男方的第9名兒女。凱莉公布寶寶全名為「波比伊莉莎約瑟芬強生(Poppy Eliza Josephine Johnson)」,還表示自己「簡直不敢相信,女兒這麼漂亮又這麼嬌小」,如今全家人都沉浸在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中。綜合外媒報導,這名女嬰是強生與凱莉的第4名孩子,她的哥哥分別是威爾弗雷德(Wilfred)和法蘭克(Frank),姊姊則是羅米(Romy)。凱莉笑稱,女嬰是這個家庭「最後的幫派成員(A final gang member)」,其中羅米早就盼望有個妹妹,現在終於如願以償,其他孩子也對妹妹的到來感到非常開心。凱莉在Instagram發文提到,「自從女兒出生後我幾乎沒睡,因為我忍不住一直看著女兒,實在太可愛」。她也特別感謝倫敦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的婦產科團隊,並點名助產士阿斯瑪(Asma)和派翠克(Patrick),在她懷孕期間盡心盡力地提供照護。另據凱莉上傳的一系列照片,包括女嬰躺在嬰兒床中,兄姊在一旁注視著妹妹,及再度升格人母的她和強生在醫院抱著女兒的畫面,不難看出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中。凱莉也提到,「我現在已經從醫院回家,準備來點雞尾酒和披薩,寶寶正舒服地躺在我腿上睡覺。人生不過如此美好。」報導指出,現年37歲的凱莉曾任保守黨內要職,她與60歲的強生於2021年5月在西敏主教座堂(Westminster Cathedral)舉行婚禮。夫妻倆的大兒子威爾弗雷德(Wilfred)於2020年4月出生,時值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次女羅米(Romy)及次子法蘭克(Frank)則分別於2021年與2023年出生。事實上,強森除了與凱莉育有4名子女,他還有其他5名孩子,包括與第二任妻子瑪麗娜惠勒(Marina Wheeler)所生的4名成年子女,及與藝術顧問海倫麥金太爾(Helen Macintyre)婚外情所生的1名女兒。強森曾在2019年7月接替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出任英國首相,於2022年9月辭職。

寶寶還有心跳!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接力安胎103天迎接新生兒平安報到
小美(化名)在懷孕17周時,某天夜裡突然感覺到下體有東西衝出來,緊急送到雲林地區醫院,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寶寶還有心跳,但羊膜袋已經膨出到陰道口,胎兒體重雖不足200克,但媽媽卻不願放棄,轉送彰基醫院,順利延長妊娠周數,在安胎103天後,體重達1900克小女嬰在眾人期待下平安報到。小美的寶寶當時體重不足200克,也不到醫學上可存活的孕齡,送到雲林第一間醫院後,院方建議小美和家人放棄,小美哭著跟醫師說,寶寶還有心跳,她不想放棄,希望醫師能試著安胎,於是醫師用了抗生素和安胎藥後,將小美轉到雲林較大型的區域醫院,該院也因設備無法照顧極度早產兒,而轉院彰基。彰基婦產部高危險妊娠專責主治醫師王彥筑指出,小美為典型的子宮頸閉鎖不全合併羊膜膨出,成功安胎的機率確實不高,但只要病人無感染,且有明確意願,願意嘗試保留這個生命的機會;小美成功安胎103天,最終順利接生一名體重1900克的健康早產女嬰,並無需氣管插管治療,進入新生兒照護階段。彰基婦產部高危險妊娠專責主治醫師王彥筑秉持「只要有希望,就不輕言放棄」的精神,讓早產兒得到很好的照顧。(圖/彰基醫院提供)彰基團隊先控制感染、使用安胎藥物、抽取羊水以減少壓力,並於18周執行高難度搶救性子宮頸環紮手術,成功延長妊娠週數,31周又5天時,因小美出現出血及疑似胎盤早期剝離,醫院進行剖腹生產,順利迎接新生命誕生。彰基成立新的烈以利產房。(圖/彰基醫院提供)小女嬰出生時體重達1900克,生命徵象穩定,僅需輔助性氧氣支持,無需插管,進入彰基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接受後續照護;王彥筑說,這位孩子如今已成為健康活潑的幼兒,能從幾乎無望走到今日,是團隊、母親與家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新冠肺炎單周就診人數增88% 疾管署預估「這時間」達高峰
新冠疫情急速升溫,疾管署昨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逾1.9萬人次,較前一周暴增88.2%,並新增重症高達93例、死亡4例,預估6月中下旬達高峰,就診人次上看5.5萬~6.5萬,疫情估持續流行至7月底。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說明,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萬9097人次,已連續6周上升。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330例、其中47例死亡,皆以65歲以上長者為主,且逾9成未接種本季新冠疫苗。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分享,近幾周門診人數明顯增加,每10名患者就有半數確診新冠,除了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咳嗽,也有不少人出現腸胃道症狀,且症狀大多嚴重、很不舒服。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重症個案中有一名南部年僅10個月大女嬰,發燒、咳嗽發病兩天就出現肺炎,且呼吸衰竭,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救治中。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此波疫情主因為國內新冠變異株轉換,6周前以XEC為主,但過去5周內NB.1.8.1快速崛起,且傳播力高於其他變異株,近期流行於大陸、香港等東亞地區。近4周監測顯示,我國本土病例以NB.1.8.1占45%最多、XEC占30%次之。羅一鈞表示,上周新冠JN.1疫苗約1.7萬人接種,創3個月以來新高,較前一周增加57%。目前疫苗仍有316.9萬劑,因疫苗預約狀況踴躍,疾管署本周增加配送3.1萬劑,會統計各縣市需求,本周五再配送一批。呼籲滿6個月以上民眾,盡速接種公費疫苗。另外,日前出現快篩不足,羅一鈞指出,食藥署已協調國內新冠快篩廠商增產,預計1周醫用快篩和家用快篩各可生產7~8萬份,隨需求增加產能,四大超商、連鎖藥局、社區藥局也持續鋪貨、備貨。

糊塗媽獨留女嬰在車內險釀悲劇 縣府曝最高可罰1.5萬元
雲林近日氣溫飆高至34至35度,虎尾鎮1名母親日前開車帶女兒去看牙,把1歲多的小女兒留在車內,只留車窗一條小縫透氣,女嬰哭得撕心裂肺,滿臉通紅、頭髮溼透,熱心民眾發現立即報警並通知醫院,所幸及時搶救,女嬰僅出現脫水症狀,雲林縣政府社會處已介入了解。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張貼影片指出,昨(16日)在若瑟醫院戶外停車場聽見嬰兒哭聲,發現聲音來自一輛車窗僅微開的汽車內,車內僅有一名嬰兒,當時天氣很熱,小女嬰哭得臉蛋漲紅、雙眼浮腫、神情恍惚,頭髮被汗水浸濕。所幸該車未上鎖,民眾緊急開門安撫並通報若瑟醫院協助,不等警察抵達,護理人員就將女嬰抱入醫院處置觀察。若瑟醫院急診室主任侯鐘閎指出,這名1歲3個月的女嬰送到急診時體溫偏高,出現脫水症狀,立即幫她脫去溼衣,並安排在陰涼處觀察,所幸並無大礙。網友指出,半小時過後女嬰的母親才帶著兒子從牙科回來。警方詢問為何將女嬰單獨留車內,她表示以為帶女兒看牙只有幾分鐘。社會處介入了解,母親帶孩子到到醫院看診,下車時因小女嬰熟睡,所以讓她留在副駕駛座旁的汽車座椅,車窗有留縫隙,過程中數度回去探視,看診後回到停車場就看到通報民眾和警方。這名媽媽十分懊悔將孩子獨自留在車上,平常自行照顧未成年子女,照顧負荷大,經此事件後也有意識自身照顧能力上的不足,後續會配合醫囑追蹤孩子身體狀況並和家庭成員討論照顧分工。醫師提醒,近年夏季氣溫高,密閉車內溫度可能飆升至60至70度,無論成人或兒童皆可能因缺氧、高溫導致脫水、中暑,尤其嬰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對高溫與脫水的耐受力較差,短短十幾分鐘內即可能出現危險症狀。縣府社會處強調,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6歲以下或有需要特別看護的兒童不可讓他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違反者可依法裁罰3000至1萬5000元罰鍰,需接受4至50小時親職教育輔導。

自稱有180名孩子 英國男「捐精牟利」爭監護權屢敗訴!法官說重話了
國外一名以捐精為業,自稱有超過180名孩子的男子羅伯特阿爾本(Robert Albon),最近再度向法院申請子女撫養權與親權,並試圖爭取2名女童的血緣關係與探視權,但遭英國高等法院駁回。而該男子曾以類似訴訟案聞名,導致他在庭上遭法官批評「缺乏同理心」、「試圖控制他人」。且因阿爾本不在政府核可的醫療機構捐精,法官因此呼籲,女性應慎防像他一般的有心人士。綜合《衛報》、《每日郵報》報導,現年54歲、來自美國的阿爾本,自2013年起以「喬·捐精者(Joe Donor)」為名活躍於社群媒體。他自2020年定居英國後,更自詡為「全球精子捐贈者(global sperm donor)」,並積極擴展他所謂的捐精事業,並聲稱服務橫跨阿根廷、澳洲與英國。阿爾本以和女性性行為或親自郵寄注射器等方式販售精液,每次收費100英鎊(約新台幣4000元),而他除了稱自己的DNA為「喬的汁液(Joe's Juice)」、「寶寶麵糊(baby batte)」,甚至標榜此舉可避免讓「穿白袍的怪人盯著你的生殖器」。然而,男性公民在英國私自出售或取得精子牟利皆屬違法,就算是經政府核可的醫療機構捐精,該機構也只能支付捐精者基本費用,通常單次不超過45英鎊(約新台幣1800元)。 但儘管阿爾本面臨法律糾紛,他仍繼續透過社群媒體宣傳自己的身分,同時批評其他有政府核可的捐精診所。他也時常在網上張貼孩子的照片,自豪地說這些孩子長得金髮碧眼、十分好看,以此炫耀個人的故事。事實上,阿爾本近年來一直試圖獲得至少3名在英國孩子的撫養權權與親權。另據最新的法庭文件指出,一名女子2021年透過臉書聯絡阿爾本,男方當天即驅車250英里前往與她發生性行為,並佯稱此為「免費服務」,導致女方2022年誕下一名女嬰。之後,阿爾本向法院申請親權及監護權,表示希望女嬰能與自己共同生活。然而,法院認為,阿爾本的行為造成該女嬰的母親出現自殺傾向,因此駁回他的申請。另一名來自英國東北部的女子於2023年與阿爾本育有一女,之後阿爾本不斷試圖取得女嬰親權與監護權,也被法院駁回。法院指出,阿爾本雖然可主張在女嬰的出生證明上被登記為生父,但生母不同意賦予他親權,也不得進行探視行為。法官普爾( Poole)在長達51頁的判決書中指出,阿爾本後來慣用「自然受孕」形式與女性發生性關係,多數接觸對象為單身女性或女同志伴侶,或先天身心靈條件較差的族群,很大一部分的人屬「某種程度上的弱勢團體」。普爾認為,阿爾本在被女性聯絡初期,會刻意對孩子的親權歸屬保持模糊立場,日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涉入孩子生活。此外,普爾還指出,阿爾本可能透過「親子關係」爭取在英居留權,以鞏固自己的移民身份,「他缺乏同情心,與他人的關係很膚淺……,唯一的朋友似乎就是那些跟他一樣類型的捐精者,他對那些不同意他觀點或質疑他行為和信仰的人不屑一顧。他還試圖控制他人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以此獲得認可並達到自己的目的。」普爾強調,阿爾本對女性與兒童的態度近似將他們視為商品,「他給人的印像是,他完全缺乏敏感性或同理心,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會不擇手段。」即便阿爾本曾表明,「我有大約180名孩子,見過其中大約60人。」但普爾獲悉,阿爾本對這些孩子來說完全是個陌生人,只在孩子幾周大的時候只見過他們10分鐘。 目前,阿爾本在美國仍有拖欠高額兒童撫養費的未解案件,因此他若返回美國恐將遭逮捕。另外,英國法院已決定向人類受精與胚胎管理局(HFEA)與英國內政部通報本案,強調此類未受核可的捐精行為,可能對母親與孩子產生重大法律與倫理風波。

雙胞胎遭老鼠啃咬!女嬰全身受傷布滿鮮血 警到場一看傻眼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警方日前接獲一對父母報警,指出他們的雙胞胎嬰兒遭到老鼠啃咬,其中一名女童全身是血。警方獲報趕往現場後,緊急將受傷的雙胞胎送往醫院救治,目前這對父母面臨兩項針對兒童的非法行為指控,雙雙被捕。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安德森縣(Anderson County)警方在9日接獲報警,當時一對父母指出,他們發現自己6個月大的女兒全身是血。警方趕往現場後,發現躺在搖籃的女嬰全身是血,且頭部、耳朵、臉部、手臂和背部都出現老鼠的咬痕。不僅如此,其雙胞胎兄弟的身上,也出現多處被老鼠咬傷和割傷的痕跡。當下警方立刻將雙胞胎送往格林維爾紀念醫院(Greenville MemorialHospital)救治,住院幾天後,雙胞胎與這對父母生的第3個孩子,現都已經被社會服務部安置。事後,這對父母向警方坦承,他們家已經被鼠患問題困擾數個月。而這對夫妻因為疏於照顧孩子,目前面臨兩項針對兒童的非法行為指控,雙雙被捕,將在當地時間13日進行保釋聽證會。

台中廣三SOGO槍擊案!23歲孕婦中彈「成植物人26年」腹中胎兒夭折 槍手至今成謎
台中廣三SOGO百貨於1999年6月發生一起詭譎槍擊案,2名蒙面嫌犯持衝鋒槍朝一樓大門連射43槍,導致一名23歲女子莊嘉慧慘遭流彈擊中,當時的她更是已經懷胎5個月,緊急送醫搶救雖保住一命,但最終仍變成植物人,而腹中女嬰被剖腹生下後,隔天也夭折亡,母女倆1死1重傷。令人抱憾的是,案發至今即將屆滿26年,但犯案槍手仍成謎。回顧該起重大槍擊事件,案發於1999年6月5日上午11時許,當天莊嘉慧挺著孕肚與友人前往台中廣三SOGO百貨逛街,怎料卻遇上歹徒持槍掃射,莊嘉慧不幸遭到波及,導致她重傷昏迷。據傳,槍手原本的射擊目標是廣三SOGO一樓的知名「小小世界鐘」,只是想示警恫嚇,沒想到卻意外傷及無辜。經警方調查,推測該案應與時任廣三集團總裁曾正仁的「銀行超貸案」有關,懷疑其中一名槍手就是當年名列「亞洲十大槍擊要犯」之一的陳勇志,但案發時陳勇志有不在場證明,因此檢方證據不足並未將他起訴,該案自此成為一樁懸案。莊嘉慧無辜中彈後,在3個月後以剖腹產的方式生下女兒,但女嬰因畸形、無法自主呼吸,來到世上僅短短一天便逝世,最終她也淪為植物人。(圖/報系資料照)然而,當時已懷有5個月身孕的莊嘉慧,在3個月後以剖腹產的方式生下女兒,但女嬰因畸形、無法自主呼吸,來到世上僅短短一天便逝世,莊嘉慧也淪為植物人,面對無辜中彈的女兒,莊嘉慧的雙親含淚扛起照顧重擔,直到父親癌逝前,心裡仍記掛著女兒的醫藥費,無法負荷長期照護壓力,莊嘉慧於2018年在犯保協會的協助下,入住台中慈濟護理之家。犯保協會與慈濟基金會昨(12日)在台中慈濟醫院舉辦「犯罪被害人重傷照顧及關懷服務合作成果發表會」,並為5月14日生日的莊嘉慧慶生,莊嘉慧的母親熊玉蘭也到場替女兒切生日蛋糕,儘管莊嘉慧已癱瘓在床26年,媽媽仍始終陪伴在側,母愛的偉大令人動容。

58歲「專業代孕」女子曾生產15次 想挑戰第16次遭醫師警告「會死」
英國女性霍洛克(Carole Horlock)是全球最多產的代理孕母,目前已經為13對夫婦生下代理孩子,加上自己育有兩名女兒,總計有15次生產經驗。而現年58歲的她近日透露,目前自己已著手與希臘及賽普勒斯的生育專家聯繫,計劃再懷第16個孩子。儘管多名醫師曾警告,因為高齡及多次分娩的緣故,可能面臨致命風險,但她表示對自身健康狀況仍具信心,並強調「從未對懷孕有過後悔」。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霍洛克來自英國艾塞克斯郡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 Essex),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代理孕母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人。霍洛克從1995年起開始從事代理孕母,首胎便在家中自然分娩,1997年再為同一對夫妻誕下雙胞胎女嬰。她透露,多數胚胎由他人提供,有些則使用自己的卵子,具生物學親子關係的部分則由委託父母決定是否告知孩子。霍洛克表示,不介意自己的基因後代由別人撫養,因為那些孩子是「被渴望的、被愛的」。霍洛克提到,她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各地夫婦的請託,但自己目前尚未選定委託對象,但會優先完成健康檢查。霍洛克也坦言,因年紀增長,若再次受孕將需使用捐贈卵子。儘管有醫師警告,霍洛克過去多次剖腹產的紀錄,以及年齡問題,會增加子宮破裂與大出血風險,但霍洛克強調,過去生產都順利,子宮回縮狀況良好。霍洛克曾於2004年誤將自己親生的兒子交由他人撫養,成為她代理歷程中最爭議的一次。當時霍洛克與丈夫保羅原本使用避孕措施,卻意外懷孕,之後經DNA證實為保羅的骨肉。霍洛克回憶,這個男孩如今已滿20歲,若他有意聯繫自己,她會非常樂意。霍洛克最後一次懷孕是在她五十歲左右時,雖然最終因為胚胎的關係而失敗,但霍洛克強調自己仍未放棄希望。報導中提到,霍洛克於2008年為一對夫妻懷上三胞胎,2013年再誕下第13位代理孩子。儘管那次手術後,醫師已明確警告霍洛克不宜再懷孕,但霍洛克仍對下一次充滿期待。霍洛克也批評部分名人以便利為由選擇代理孕母,認為除非出於醫療原因,否則應親自體驗母職。霍洛克強調,成為母親是種榮譽,身體留下的痕跡是值得驕傲的,不應逃避。但霍洛克也提到,女兒對她再次懷孕的計劃感到不滿,但理解這對母親的重要性。面對有人認為霍洛克是為了錢財冒命代孕,霍洛克則反駁表示,15,000英鎊的補助根本無法補償懷孕過程的辛勞與風險。目前世界上最高齡的母親為Erramatti Mangamma,其於2019年在印度以73歲年齡透過試管嬰兒誕下雙胞胎。霍洛克表示,就是這些例子讓她堅信,如果身體允許,她仍有能力實現下一次生命的奇蹟。

高雄殺妻命案!酒後起口角「夫憤而持刀行凶」報案自首
高雄市楠梓區今(9日)凌晨,發生一起家庭悲劇。45歲程姓男子與33歲的陳姓妻子,酒後發生激烈爭吵,丈夫一氣之下持刀砍殺妻子,陳女身上有多處刀傷,血流不止,送醫後仍宣告不治。事後程男自己打電話報警自首,警方到場後隨即將他逮補。楠梓分局9日凌晨接獲一通電話,45歲程男自己報案,坦承在酒後與妻子發生口角,憤而持刀砍傷陳女,由於陳女大量出血,送醫仍不治。據悉,兩人結婚大約2年,育有一名4個月大女嬰,孩子暫由鄰居安置照顧,後續將由社工介入。

台東縣出現首例百日咳本土病例 未滿月女嬰住院治療中
台東縣今年出現首例百日咳本土病例,患者是未滿月的女嬰,4月中旬出現咳嗽、咳痰症狀,後續病情未見改善,並出現哮喘情形,經多次就醫後於5月1日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台東縣衛生局表示,已針對26名接觸者安排採檢及預防性投藥。衛生局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如有疑似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症狀者,應戴上口罩及時就醫與診斷,以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疾病預防方面,衛生局強調,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另建議孕婦於懷孕28至36周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以利抗體傳遞給胎兒,保護新生兒健康。衛生局也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應落實良好呼吸道衛生習慣,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並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