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
」 地震 土石流 山崩 颱風 暴雨
秘魯6.1強震釀1死5傷 傳沿海局部山崩、沙塵揚起
秘魯於美東時間15日發生強震,首都利馬(Lima)及周邊地區劇烈搖晃,造成至少1人死亡、5人受傷,並引發沿海地區沙塵揚起與局部山崩。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測定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5.6,發生於當地時間上午11:35(格林威治時間16:35),震央位於利馬以西的港口城市卡亞俄(Callao)西南方23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不過秘魯總統府通報實際規模達6.1,且未觸發海嘯警報。 地震發生後,利馬沿海懸崖可見大規模沙塵雲霧升騰。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透過X平台宣布,已動身前往卡亞俄監測沿海狀況。警方上校克勞科(Ramiro Clauco)向秘魯廣播電台RPP證實,一名36歲男子在利馬北部「站立於車外等候乘客時」遭墜落物擊中身亡。緊急行動中心補充,目前有5名傷者住院治療,同時接獲道路與教育機構建物受損通報。秘魯地球物理研究所(Geophysical Institute of Peru)執行所長塔維拉(Hernando Tavera)向當地電視頻道N表示,利馬全境行政區皆有明顯震感,當局更證實周邊多個行政區發生山崩,詳細災情仍在評估中。 此次地震導致原定於利馬舉行的1場重要足球賽事被迫取消。秘魯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上,年均發生至少100次可偵測地震。最近1次重大地震是2021年亞馬遜地區的7.5級強震,造成12人受傷與70餘間房屋倒塌;而該國史上最嚴重震災為1970年安卡什大區(Ancash)地震,引發毀滅性山崩,約7萬人因此喪生。

全球電動車競賽加速鎳礦開採 印尼「海洋的亞馬遜」環境遭嚴重破壞
素有「海洋的亞馬遜」美譽的拉賈安帕特群島(Raja Ampat archipelago),因全球各大車廠電動車競備、導致電池所需的鎳礦開採活動加速的關係,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威脅。這片位於印尼西南巴布亞省(Southwest Papua Province)的島嶼群,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域之一,但從2020年到2024年間,已有超過500公頃森林被夷為礦地,相當於約700座足球場。根據《BBC》報導指出,環保行動人士拍攝的空拍畫面顯示,賈安帕特群島部分森林已遭剷除,含有沉積物的泥水正流入擁有珊瑚礁的近海,清晰可見的水污染跡象引發憂慮。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表示,鎳礦的開採行為,明顯與環境破壞有相當明確的直接關係。後續印尼政府回應環保團體的呼籲,撤銷當地運作的四家採礦公司的許可證。印尼環境部發表聲明強調,拉賈安帕特的生態系統屬於全球遺產,必須受到保護。但目前仍有一家公司被允許在嘎格島(Gag island)繼續營運,並將接受政府要求進行「生態影響的復原」。對於印尼政府這項決定,珊瑚礁保育學者厄德曼博士(Dr Mark Erdmann)表示震撼與欣慰。他在當地從事鯊魚保育與研究工作已逾二十年,並指出正是印尼人民的集體憤怒,讓當局不得不正視這場危機。不過,部分保育人士擔心,撤銷決策恐遭企業提訴反制。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及其他團體呼籲持續關注後續進展。報導中提到,鎳作為電動車與低碳能源的重要金屬,隨著電動車的興起,鎳的市場需求也明顯激增,同時也是當地採礦活動加劇的主因。根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2024年的報告,印尼已掌握全球超過一半的鎳礦產量。儘管如此,大規模採礦的代價卻是森林減少、水質惡化與自然災害風險上升。2024年,印尼森林觀察(Forest Watch Indonesia)研究指出,採礦與洪水、山崩的增加存在關聯。而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的羅國瑩博士(Dr Michaela Guo Ying Lo)針對蘇拉威西島(Sulawesi)進行的研究顯示,儘管採礦稍微減少貧困,但對環境福祉造成明顯損害,包括水與空氣污染惡化。環保行動者肖夫萬(Imam Shofwan)則批評,鎳雖被視為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資源,但實際上卻造成森林砍伐與農地退化。他也警告,許多鎳礦場設於低窪沿海地區,這些地方正是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與氣候變遷衝擊的區域。厄德曼博士表示,印尼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在經濟成長與生態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他直言「採礦總是會對環境造成衝擊,而我們普遍認為電氣化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我們願意為此接受多大的破壞?」

日學家示警南海海槽恐發生大地震 氣象署:台灣是「海嘯第一排」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曾在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日本311大地震,書中還提到今年7月5日將有一場更大規模的地震,另外日本學者也示警「南海海槽」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引起不少關注。對此,中央氣象署粉專「報地震」解釋,南海海槽屬於隱沒帶,一旦破裂釋放能量,就會引發海溝型地震,而因破裂造成的地殼滑動會伴隨海床位移、海底山崩等現象,進而造成海嘯,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本身地震頻繁,也稱得上「海嘯第一排」。中央氣象署粉專「報地震」昨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日本學者不斷示警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所謂「海槽」泛指海底寬而長的凹地,通常深度少於6000公尺。可能是板塊隱沒造成的較淺凹地(如:南海海槽),也可能因其他地質作用造成(如:弧後張裂造成的沖繩海槽),而「南海海槽」是由菲律賓海板塊往歐亞板塊隱沒形成的,屬於隱沒帶,也可能發生海溝型地震。「報地震」指出,當2個板塊發生隱沒作用,密度較高的板塊會隱沒到密度較低的板塊之下,進入地函,產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這種狀況被稱為聚合型板塊邊界,又被叫作隱沒帶。「報地震」說明,隱沒帶是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由於板塊隱沒過程中,板塊界面不斷累積應力,當應力超過岩石能承受的強度極限時,就會破裂釋放能量,引發海溝型地震。因破裂造成的地殼滑動經常伴隨海床位移、海底山崩等現象引起水體擾動,產生長週期的波浪,並傳播至陸地沿岸,造成海嘯。「報地震」提到,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本身地震頻繁,也稱得上「海嘯第一排」,因此氣象署與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密切合作,不斷精進海嘯預警,呼籲民眾保持危機意識,若收到預警或發現不尋常現象時,請快速往高處移動,「不論大地震會不會發生、什麼時候發生,防災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玻尿酸再升級!「第一天就超自然」的微整神器你認識了嗎?
「我不想看起來有醫美臉。」「玻尿酸是不是都會浮浮的?」「是不是都得腫上幾天才會看起來自然?」這些都是光澤診所曾文俊醫師在臨床上最常聽到的消費者疑問。他點出問題關鍵:「大部分人不是抗拒微整,而是對過去錯誤印象產生恐懼。但只要產品夠好、醫師技術好觀念正確,微整也可以很自然、很有質感。」(圖/黃威彬攝。)破解迷思之前,先認識什麼是「會融合的玻尿酸」Belotero保柔緹玻尿酸之所以被稱為新一代微整神器,關鍵在於它是完全凝膠式玻尿酸,和組織高度貼合,徹底打破「填補即堆疊」的舊邏輯。這其中的祕密就來自保柔緹玻尿酸擁有獨家專利CPM親膚科技,製作成擁有高地密度完全凝膠式玻尿酸,模擬皮膚組織中高低密,使玻尿酸與皮膚高度融合。保柔緹玻尿酸質地絲滑、服貼、不易擴散,能自然融入皮膚紋理中,達到「從第一天起就自然」的極致效果。Belotero保柔緹的CPM親膚科技是目前市面上同時具備內聚性、黏著力與、彈性兼容的創新科技,能達到1+1+1>3的穩定效果,使注入後的玻尿酸不易擴散、不會堆積,隨著皮膚柔順融合,任何表情動靜皆宜。不只能撫平紋路、填補凹陷,更不易有毛毛蟲和泛藍的騰得爾效應。現在,就讓光澤診所曾文俊醫師來破解市面上對玻尿酸的迷思,一起了解為什麼新一代的玻尿酸Belotero保柔緹可以突破這些盲區!【迷思一】玻尿酸只是用來填補法令紋?真相:不只淺層填補,玻尿酸更能做深層支撐!曾文俊醫師表示,老化的最大問題並不是一條法令紋,而是結構性的骨架流失,喪失了支撐力。「很多人到了30、40歲甚至50歲,顴骨內縮、下巴變短、額頭扁平,脂肪往下滑後嘴邊肉就出來了,這些老化的外貌不是解決法令紋就可以年輕化的。」當我們臉部的骨架、脂肪、膠原蛋白同時撐不住,臉會像山崩一樣整片垮下來,完全是一瞬間的事,這就是所謂的「斷崖式老化」。曾文俊醫師繼續補充,「表面看到老化已經是最後一步了!真正的關鍵是你底下支撐力不夠。」很多人會忽略老化的根源其實是骨架的流失,當你的骨頭就是縮進去了,凹了流失了,卻一直使用淺層填補或是電音波,那依然達不到各部位歸位的效果,淺層的脂肪和皮膚仍然會往下掉!而保柔緹玻尿酸不同的劑型搭配,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Intense(粉紅色)就像是一組隱形的支架,能從深層支撐填補流失的骨架,從根本解決鬆垮與塌陷問題。Balance (橘色)則可以淺層填補,協助處理淺層問題。(圖/黃威彬攝。)【迷思二】玻尿酸只會撐大臉,看起來更腫?真相:不好的產品及錯誤填補才會導致「饅頭臉」!「我常說饅頭上再補一顆饅頭,不是年輕,是膨脹,而且會變成麵包超人。」曾文俊醫師指出,保柔緹玻尿酸的Balance與Intense兩種劑型,分層施打,能夠精準修飾每個層次,而不是盲目堆高。【迷思三】玻尿酸會讓膚質變差或變厚重?真相:保柔緹玻尿酸反而能讓皮膚看起來更細緻Belotero保柔緹除了深層支撐、淺層施打,更可以改善膚質。它與肌膚融合的能力讓紋理自然延展、膚質細緻透亮,讓整體輪廓與膚況同步提升。【迷思四】打完一定會腫?需要好幾天修復?真相:保柔緹玻尿酸從第一天就自然服貼,不留痕跡保柔緹玻尿酸因為黏著力與延展性兼具,不易位移、不容易造成表層凸起,對淚溝、唇線、眼周這些敏感區特別友善,打完隔天就可以上妝見人,極大減低修復期焦慮。(圖/黃威彬攝。)【迷思五】抬頭紋等動態部位不適合玻尿酸?真相:不!保柔緹玻尿酸Balance超適合保柔緹玻尿酸Balance劑型能和皮膚緊密融合,非常適合淺層施打,能服貼於蘋果肌、法令紋、唇線與抬頭紋等表層區域,不僅可改善「毛毛蟲感」困擾,更能避免動態區域產生僵硬或卡紋。【迷思六】填補完會有異物感或位移?真相:保柔緹玻尿酸的黏性與穩定性,讓你「悄悄變美」!「很多客人都說,感覺不出臉裡有東西,但照鏡子又覺得更有精神了。」曾文俊醫師指出,這才是質感型微整該有的效果,而不是打完被人家發現你原本的臉型位移了,那就不高級了!【迷思七】效果一下就沒了?或是做壞就無法挽救?真相:材質選對、分層施打,就能維持穩定且自然的變美效果曾文俊醫師提醒:「你沒試過,不知道什麼叫做『打對了東西』。」當然,曾醫師也說,最重要的還是醫生的眼光和手法,搭配適合不同求美者的產品,所有都要到位,才是自然效果的關鍵。最熱門2大劑型,打造個人化微整提案Belotero保柔緹玻尿酸的Balance和Intense兩種劑型,可對應從淺層細紋到深層凹陷、從頸紋改善到太陽穴填充,針對不同結構打造「分層對症」的質感微整療程。1.Balance (橘色):適合中度凹陷部位填補,打造精緻線條感與自然融合效果2.Intense(粉色):適合深層支撐,如鼻唇溝、法令紋、下巴等

估計16萬人有感 智利北部發生規模6.4強震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Atacama)地區於6日發生規模6.4的強烈地震,引發當地居民廣泛關注。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的報告顯示,地震發生於6日下午13時15分,震源深度為76.6公里;而智利國家地震中心(CSN)則回報深度為65公里,兩者對震源數據略有差異。根據《watchers》報導指出,這起地震震央位於迪亞哥・德・阿爾馬格羅(Diego de Almagro)西南偏西方約52公里,該市人口為18137人;距科皮亞波(Copiapo)約82公里,當地人口達129280人;距塔爾塔爾(Taltal)則約137公里,居民約10018人。整個震區地形以沙漠為主,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區域也比較偏遠。美國地質調查局初步推估,本次地震造成約16.3萬人感受到中等強度的搖晃,另有83000人感受到輕微震動。儘管震感明顯,但由於震源較深,且發生地點為人煙稀少的沙漠地帶,目前並未有海嘯、重大傷亡或災情的消息。USGS就此次地震發出綠色警報,表示此事件對人命或經濟損失的威脅程度低。報導中提到,根據當地建築資料顯示,阿塔卡馬地區雖有不少具備基本抗震能力的建築,但仍有部分以土坯磚牆與碎石石砌方式建造的建物在地震中屬於高風險類型。尤其在偏遠地區,這類結構在過往地震事件中曾多次受到損壞,並可能因地震引發山崩等次生災害,造成進一步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智利本身位處納斯卡板塊(Nazca Plate)與南美洲板塊(South American Plate)交界帶,屬於世界上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該地處於典型的隱沒帶,地震頻仍且能量強烈。

瑞士阿爾卑斯冰川崩塌 冰塊、碎石吞沒山腳村莊…1人失蹤
瑞士擁有壯麗的阿爾卑斯山,但山脈上的冰川恐對周遭居民帶來危機。南部瓦萊邦的樺木冰川(Birchglacier)當地時間28日發生斷裂崩塌,大量冰塊、泥漿和岩石朝下方傾瀉,在山腳的布拉滕村(Blatten)瞬間遭覆蓋掩埋;據悉,全村300人與牛隻雖然提早撤離,仍傳出1人失蹤的消息。綜合外媒報導,瑞士當地政府指出,位於布拉滕村上方的樺木冰川有一大塊斷裂,進而引發山體滑坡(山崩),造成村莊被碎石瓦礫覆蓋,連附近的隆扎河床也遭掩埋,可能形成堰塞湖的情形;瓦萊州南部地區安全負責人也直言,「情況有惡化的風險」。從瑞士國家廣播公司公開的無人機空拍畫面,在冰川斷裂後,大片砂石和泥濘不斷朝下傾瀉,位於山腳下的布拉滕村幾乎被淹沒,場面十分慘烈。不幸中的大幸是,在長年監測布拉藤村所處地區的地質學家警告「冰川不穩定」,5月19日布拉滕全村300人與牛隻都全數撤離,但當局指出,仍有1人在這起冰川斷裂事件失蹤。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發生大規模冰川崩塌後,山下的布拉滕村幾乎被碎石瓦礫覆蓋。(圖/翻攝自X)布拉滕村長貝爾瓦德(Matthias Bellwald)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失去了村莊,但我們的心還在!我們(村民)會互相支持、安慰,漫長黑夜總會過去,迎接黎明到來。」瑞士蘇黎世大學環境與氣侯學教授哈格爾(Christian Huggel)則很震驚這起冰川斷裂事件,因為布拉滕村遭受的破壞程度是前所未見的;另外,哈格爾認為布拉滕遭掩埋有許多成因,但最主要的是當地永凍土層受阿爾卑斯山脈氣溫升高影響,山體岩層失去穩定性,最終發生這起慘劇。

臉不是垮了才救!破解「斷崖式老化」靠保柔緹撐起輪廓、淺層填補
「醫美微整的路上要找一個懂你的人,讓你變漂亮是基本,更重要的是怎麼讓你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個性與辨識度。」——曾文俊醫師填的不是玻尿酸,是你的「高階臉部質感」近年醫美邁向精緻化、風格化,誇張的變臉效果早已被淘汰,更多人希望自己「更好看、但還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而Belotero保柔緹玻尿酸完美詮釋此一理念,協助許多求美者追尋更好的自己。「真正讓人變美的,不是膨,而是能掌握臉部支撐邏輯的專業手法。」光澤診所曾文俊醫師毫不保留地分享,他長期專注於臉部結構診斷與質感型微整療程。近年更因強調自然融合、層次建構的注射邏輯受到許多高需求族群青睞。(圖/黃威彬攝。)斷崖式的臉部崩壞 當老化來得比你想像快,該怎麼辦?「你知道嗎?當我們臉部的骨架、脂肪、膠原蛋白同時撐不住,臉會像山崩一樣整片垮下來,完全是一瞬間的事!」曾文俊醫師直言,許多消費者往往都是臉部已出現明顯鬆垮、凹陷,才會尋求幫助,這時候即使補得再多,效果也有限。老化不是一點點變化,而是全面的結構鬆動。年輕時蘋果肌豐盈、額頭飽滿,但到了30歲後,骨頭會逐年萎縮,不是只有澎度的問題,從你的骨架開始,像是顴骨內縮、下巴縮短、眼下脂肪滑落……這些改變讓整張臉不再有支撐,嘴邊肉跑出來、法令紋加深、整體比例走位。「這時候,如果你還只是打點玻尿酸在表層凹陷部位,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曾文俊醫師強調:「必須全臉評估,先重塑外輪廓,撐起底層結構,再到淺層治療,臉才會回到應有的光影與立體感。」(圖/黃威彬攝。)突破傳統製程!Belotero保柔緹玻尿酸專利CPM親膚科技與其說是填充劑,Belotero保柔緹更像是一種結構型修復技術!Belotero保柔緹玻尿酸擁有專利CPM親膚科技,是單相多密度玻尿酸凝膠,如鮮奶油般完全絲滑的質地,仿皮膚組織的高低密度區,和皮膚高度融合,無論是深層支撐或是淺層施打都非常適合。簡單來說,它不像傳統玻尿酸那樣浮在皮膚上,而是自然成為肌膚的一部分。Belotero保柔緹的CPM親膚科技是目前市面上同時具備內聚性、黏著力與、彈性兼容的創新科技,能達到1+1+1>3的穩定效果,使注入後的玻尿酸不易擴散、不會堆積,隨著皮膚柔順融合,任何表情動靜皆宜,不易有毛毛蟲和泛藍的騰得爾效應。「我喜歡保柔緹玻尿酸最大的原因是他可以和皮膚組織高度融合度,利用不同的劑型提供不同的客製化療程與分層處理,真的實現悄悄變美的願望!」曾文俊醫師表示。Balance(橘色)質地柔軟和皮膚緊密融合,適合唇線、蘋果肌、法令紋等精細區域的淺層填補;Intense(粉紅色)支撐力強,重建顴骨、下顎線、法令紋等深層骨架流失部位的理想選擇。(圖/黃威彬攝。)支撐不是填補,臉部輪廓才是變美的起點「如果你已經有初老現象,我建議一定要先重建外輪廓再搭配音波或電波拉提,這樣效果才會顯著且自然。」曾文俊醫師分享,醫療技術是基本,更重要的是審美邏輯的提升。保柔緹玻尿酸的特性讓它能夠做得比「填」更深,也比「雕」更自然。從眼下的光影處理、唇形的修飾,到蘋果肌與太陽穴的深層撐起,都能使用不同劑型做到精準結構管理。這也代表變美不是從某個點下手,而是從整張臉的結構出發,這也很吃醫師的審美和技術面。保柔緹玻尿酸高階輪廓管理的3個專業關鍵:1. 專利CPM親膚科技:高低密度與皮膚天然結構一致,自然服貼、不浮腫2. 皮膚高度融合:穩定度與延展性兼具,從第一天起就自然3. 分層治療策略:Balance淺層填補,Intense深層支撐如果你想悄悄變美,保柔緹玻尿酸是你的第一步。(圖/黃威彬攝。)醫師的提醒:真正的變美,不該讓你失去辨識度「我遇過太多臉已經像麵包超人、還想再補的人。那不是青春,是容貌焦慮。」曾文俊醫師分享一個案例:「有兩位五十幾歲的女性,一臉澎到快沒輪廓了,卻還想補。我告訴她們,不是補更多會變年輕,而是要先把底層結構救回來,才不會變成『永遠不像自己』。」真正高級且自然的微整,是讓你更像年輕高級感的自己,而不是變成別人。

暴雨釀災!貴州2起大規模土石流沖走民宅 已致2人罹難、19人仍受困
受到連日暴雨影響,大陸貴州省昨(22)日發生了2起大規模土石流災害,共造成至少21人被困,其中2人被救出時已失去生命跡象。據悉,貴州消防救援總隊緊急調派67車、210人、14隻搜救犬展開搜救,但由於災區地勢陡峭,可能有二次山崩風險,救援難度較高。綜合陸媒報導,22日凌晨3時許及上午9時許,貴州省接連發生2起土石流災情,其中大方縣長石鎮有2人受困,果瓦鄉慶陽村則有8戶19人被困,失聯者包括老人及小孩。 一名慶陽村居民表示,當天早上7時至8時左右,土石流把坡上5、6戶房子沖走。另有村民回憶道,凌晨2點多,當地開始颳大風、下暴雨,雨水灌進房屋,且村裡開始停電,他們只能摸黑往外排水,大雨一直下到早上6、7時,「家裡人都不敢睡」。當地在3小時內累積雨量已超過100公釐,溪水更暴漲近6公尺。而在土石流發生過後貴州消防救援總隊調派5個支隊,共計67車、210人、14隻搜救犬、15套雷達生命探測儀,以及無人機等救援裝備,迅速趕赴現場進行搜救。這次大規模土石流阻斷了長石鎮連接果瓦鄉的主幹道,更讓多支電線桿斷裂,官方出動超過70名人員、18台設備前往現場清理,直至22日中午12時道路終於疏通,團隊才得以進入村子搶修電力設備。報導指出,截至22日晚間9時,長石鎮2名受困村民已被找到,均已遇難。

花蓮強震改變地貌 秀林鄉9村全在山腳下盼中央協助山坡檢測
去年4月規模7.1強震撼動花蓮縣秀林鄉,山崩地裂、道路中斷、部落經濟受到創重,帶給地方難以抹滅傷痕,不過山崩地裂後,卻也造成偏鄉地質面貌改變,秀林鄉長王玫瑰在《天崩下的部落-那天以後》紀錄片發布時,憂心忡忡表示,盼政府能全盤檢視鄉內山坡地質狀況。《天崩下的部落-那天以後》紀錄片,由秀林鄉公所策劃拍攝,歷時一年,鏡頭記錄下族人堅韌不拔的重建歷程與文化堅持,20日舉辦花蓮場首映會。紀錄片帶領觀眾走訪秀林鄉,從最北端的和平村和平部落,富世村洛韶西寶、大同大禮、到最南端的文蘭村文蘭、重光部落,見證族人用雙手守護部落。王玫瑰表示,「這部紀錄片,是我們給自己的鼓勵,也是送給全台灣的一份力量。我們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在災難之後,部落如何重新站起,文化如何照亮前路。」提到過去1年,王玫瑰說,蘇花公路、太魯閣國家公園都在秀林鄉境內,震後土石鬆動,這幾天崇德以北鐵公路因大雨中斷,前陣子大晴天富世村10鄰也發生山坡土石崩落,一年多來每天都擔心哪裡會有土石崩落災情。她說,全鄉9村落都為在山腳下,鬆動的山坡隨時都可能因天氣影響掉落土石,原本預計爭取6億元的復建工程經費,目前只爭取到2億多元,並不是因爲政府不幫忙,而是災害範圍太多,需要跨單位了解災情狀況才能分配資源。王玫瑰說,震後山坡地貌改變,容易因天氣發生土石流,希望中央能協助進行山坡檢測,尤其接下來將進入防汛期,掌握可能隱藏的災情,才能保全鄉民生命財產。

好貴的一擲!年輕遊客在國家公園拍片「丟石頭下山」 恐挨罰680萬元
每個男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還沒長大的小男孩,不過有些人的「小男孩」可能特別燒錢!近日,一名年輕遊客在西班牙「歐洲之峰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Picos de Europa)的懸崖上,搬起一塊大石頭往峽谷中丟去,過程還由同行的友人拍下上傳網路社群。這支影片很快引起西班牙當局的注意,西班牙國民警衛隊已宣布要對這名遊客的行為展開調查,而他也將面臨最高20萬歐元(約新台幣680萬元)的巨額罰金。綜合西班牙當地媒體報導,近日,一名年輕人在網路社群發布了一支自己在野外搬起大石頭,從高處將石頭往懸崖下扔的影片,當石頭落地發出巨響,丟石頭的年輕人與一旁拍攝影片的友人還發出興奮的歡呼。然而,這件事發生在西班牙的歐洲之峰國家公園,而這名年輕人所在的位置,則是該國家公園最受歡迎的健行步道「凱雷斯小徑」(Cares Route),因此這支影片很快引起了西班牙國民警衛隊的注意。西班牙國民警衛隊宣布,將對這名年輕人的行為展開調查,而他也將面臨5001歐元(約新台幣17萬元)至20萬歐元(約新台幣680萬元)的巨額罰款。西班牙國民警衛隊解釋,在國家公園的範圍內,這種舉動屬於嚴重的違規行為,不僅可能對國家公園內的行人、動物造成生命危險,同時可能會破壞國家公園的自然景觀與地質結構,最惡劣的狀況下甚至可能引發山崩。

鋒面來襲雨區擴大!4縣市慎防大雷雨 氣象署發布暴雨防災警報
今(7日)受到鋒面接近影響,全台各地天氣轉為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針對1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並特別對苗栗縣、彰化縣、台中市及南投縣4地區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慎防劇烈降雨與可能伴隨的雷擊、溪河暴漲、土石流、低窪地區淹水等災害。氣象署表示,鋒面影響,中部以北地區及東北部、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氣象署也發布大雷雨示警區域涵蓋範圍包括苗栗縣卓蘭鎮、台中市各主要行政區如北區、南區、西區、西屯區、太平區、大里區及和平區等皆列入大雷雨示警範圍;彰化縣則包括彰化市、員林市、田中鎮與數個鄉鎮;南投縣涵蓋南投市、埔里、草屯、集集及多個山區鄉鎮,上述區域須警惕短時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崩、落石、道路中斷等災害風險。針對台中市太平區頭汴坑溪(仙女瀑布至一江橋)山區,氣象署則發布災防告警,表示因已有暴雨或具高機率發生暴雨,所以特別發布災防告警,時間持續至10時3分,呼籲民眾儘速遠離溪流區域,避免進行溯溪、釣魚、戲水等活動,以維護生命安全。氣象署指出,今天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地區的降雨較為明顯,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雷擊與強陣風等劇烈天氣。南部及台東地區則以多雲為主,午後山區仍易有雷陣雨,並可能出現較大雨勢,預估整體降雨情形將於晚間逐漸趨緩,雨勢轉為零星。氣溫方面,由於中北部與東部地區降雨明顯,白天高溫略降,北部及宜蘭約23至24度,氣溫舒適;中部與花東地區高溫則落在26至28度之間;南部依舊偏熱,高溫可達30至32度。夜間與清晨,中部以北及東半部低溫介於21至24度,南部則在25至26度左右,體感較為悶熱。氣象署提醒民眾,今日外出應攜帶雨具,行經山區或低窪地區應特別留意天氣變化與可能的災害風險。

加油站洗車突山崩!一家四口遭活埋「丈夫、2幼女亡」只剩她獨活
悲劇一幕發生在土耳其薩姆松省(Samsun),一名35歲男子卡亞(Adem Kaya)近日帶著妻女在加油站洗車,怎料卻突然發生山崩,大量土石瞬間傾瀉而下,一家4口「僅1人倖存」。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天倫憾事發生於當地時間28日深夜近11時,當時卡亞與29歲妻子奇丹(Çiğdem Kaya)帶著年僅5歲、7歲的女兒,一同在位於姆松省卡尼克區(Canik)的一間加油站洗車,沒想到加油站旁的山坡竟發生山體滑坡災害,一家人就此天人永隔。土耳其一名35歲男子卡亞近日帶著妻女在加油站洗車,怎料卻突然發生山崩,大量土石瞬間傾瀉而下,導致父親及年僅5歲、7歲的女兒雙雙罹難,一家4口僅剩母親獨活。(圖/擷取自X)從現場畫面中可見,卡亞拿著高壓水槍正在清洗愛車,而妻子奇丹則站在一旁等待,獨留2名女兒在車上,下秒大片土石突滾落,洗車區瞬間遭吞噬,卡亞全家人也被活埋。警消獲報趕抵現場,緊急將洗車的一家人救出,遺憾父親卡亞及一雙愛女均已不幸喪命,只剩妻子一人獲救獨活,而她也因雙腿骨折受傷,至今仍在醫院接受治療。至於為何突然發生山崩?經初步調查,當局研判可能是強降雨所引起的土石崩塌,不過確切事發原因仍要繼續追查,以釐清其中是否涉及人為疏失。

巴布亞紐幾內亞外海發生規模6.2地震 持續搖晃1分鐘
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海域於當地時間4月12日13時47分(台灣時間11時47分)發生規模6.2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震央位於新不列顛島東部科可波(Kokopo)東南偏東約114公里處,震源深度達72.5公里。根據法新社報導,地震發生在新愛爾蘭省外海,距離科可波鎮約115公里。美國地質調查所指出,此次地震屬於中等深度地震,震源位於地表下72公里處。地震發生時,當地科可波海灘小屋度假村(Kokopo Beach Bungalow Resort)的接待員阿貝利斯(Emonck Abelis)表示,搖晃持續了約一分鐘,但目前周邊地區並未傳出災損情況。巴布亞紐幾內亞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為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儘管許多地震發生在人口稀少地區,對基礎設施的破壞有限,但仍可能引發山崩等次生災害,潛藏風險不容忽視。目前尚無海嘯警報發布,相關單位持續監控後續狀況。

基隆山崩修復完工 現場將繼續監測1年
基隆市北寧路潮境路段去年發生大規模山崩,經過10個月修復,公路局27日表示,已完成邊坡加固修復作業,現場將持續監測1年。市議員建議市府委託專業公司,定期監測山坡變化及早預警,也要求公路局加速受災車輛國賠程序。去年6月3日北寧路潮境平浪橋路段發生大片山坡崩落,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公路局在同年6月10日搶通後,展開邊坡加固、修復工程。原本預計在去年底前完成,不過受到去年7月、10月兩次颱風侵襲帶來豪大雨,使工程進度受影響,整體工程一直到今年3月25日才正式完工。附近民眾表示,邊坡修復延宕甚久,如今擋土牆已經完工,希望工程單位盡快把現場紐澤西護欄移除,恢復道路空間。議員許睿慈建議市府應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透過定期監測掌握山坡變化及早預警與因應,避免災害再次發生;議員張顥瀚也說,市府除了定期監測外,對去年邊坡崩塌導致停放現場的車輛受波及毀損,當時交通部及市府允諾會全力協助,但迄今民眾申請國賠時處處碰壁,希望政府單位考量民眾困境,給予適當賠償。公路局基隆工務段長蔡志盈指出,公路局去年7月完成上部岩坡掛網噴漿第1階段修復工程,現場設置16組自動化傾斜計、22組自動化全測站稜鏡,接下來也對岩縫裂隙噴凝土填補、打設岩栓、鋪設自由型框與施作擋土牆、防落格柵,相關邊坡工程已於3月25日完工。民眾期盼移除紐澤西護欄,蔡志盈說,紐澤西護欄空間未來做為邊坡與道路緩衝帶,將規畫為路肩。

林佳龍稱訪港團成員遭抓走 傅崐萁:抹黑抹紅轉移焦點
外交部長林佳龍5日指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與花蓮縣長徐榛蔚於2月18日率團前往香港,同行一名旅行業女員工在入境時遭港方拘留,現仍被羈押。對此,傅崐萁表示,該遭扣押的人士自己從來不認識,且自己並非團員,更非領隊帶團,而是自費前往參加協助推動花蓮觀光事宜而已;更痛批民進黨賴清德政府以及林佳龍見獵心喜,國人在香港被扣押,台灣政府卻還在這裡興風作浪,民進黨有沒有一點同理心?「請賴清德政府的林佳龍部長自我節制,不要見獵心喜潑髒水,護國神山民進黨守護不了,就靠抹黑抹紅在野黨轉移焦點?」,傅崐萁5日於臉書發文表示,兩個月前因應花蓮跟香港的直航,花蓮縣政府於去年12月12日成功推動每周四班花蓮到香港直航,同時跟香港的旅遊集團受邀來參加2月20日的2025香港觀光博覽會,亞洲主要觀光城市,東京、福岡、雅加達、新加坡都到了,花蓮縣政府受邀組團參加,舉凡是花蓮在地觀光業者都可以自費報名參加,跟著花蓮縣的觀光團一同前往,至於遭香港政府扣押的單一團員是新光集團兆豐農場的稽查長,至於25年前在香港曾經發生甚麼案件,沒有任何人知曉,也完全無關於現在他在花蓮從事觀光業的事實。傅崐萁指出,自己並非團員,更非領隊帶團,而是自費前往參加協助推動花蓮觀光事宜而已,一切行程皆是公開,所以才會一路被綠營安插的團員同步竊錄與散播訊息,更可以顯示這是完全透明公開的行程,因為只要是花蓮觀光業者就可以自費報名參加。傅崐萁說道,此時此刻賴清德政府出賣台灣,掏空護國神山台積電,強迫到美國投資1650億美金,超過5兆台幣,更把2奈米及1.6奈米世界最頂尖的科技製程技術搬到美國去,讓護國神山崩山,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全國人民在詫異過程當中,民進黨政府不思如何解救護國神山,今天再來對在野黨國會立委潑髒水,這是非常可恥的事情,民進黨賴清德政府以及林佳龍部長不要見獵心喜,國人在香港被扣押,台灣政府卻還在這裡興風作浪,民進黨有沒有一點同理心,外交部的工作是什麼,有沒有像台灣父母官的胸懷,在這裡淨說一些風涼話,令人不齒,這就是我們台灣賴清德當局政府的嘴臉,完全與傅崐萁無關的事情都可以歪樓到這樣子,該遭扣押的人士傅崐萁從來不認識。傅崐萁表示,只是自費前往香港協助觀光行銷,請不要再扭曲事實,本人從被民進黨密集攻擊的這兩周內,很清楚本人從未說過他有組團到香港參展,而是自費參加協助推展花蓮觀光,請民進黨不要再用網軍側翼扭曲事實製造謠言。台灣護國神山都被出賣,這時為了轉移焦點就往在野黨身上不停潑髒水,賴清德政府仍要用謠言來治國。

西非馬利金礦場坍塌 至少43人罹難
西非馬利(Mali)一座非法經營的金礦發生坍塌,造成至少48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女性。而產業工會負責人則稱,罹難人數為43人。綜合外媒報導,這起塌陷事件發生在馬利西部金礦資源豐富的卡伊地區的肯尼巴附近。一名金礦工會領袖向路透社表示,受害者爬進工業礦工留下的露天礦場尋找黃金碎片,這時周圍的土地發生塌陷。這是馬利三週內發生的第二起致命礦難。警方透露:「一些受害者落入水中。其中包括一名背著嬰兒的婦女。」馬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之一,礦場經常發生致命的山崩和事故。該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採礦活動不受監管,礦工採用不安全的方法開採黃金,因此事故頻繁。官員稱,塌陷事故發生前由一家中國公司經營非法礦井。事故發生前,該公司已廢棄該礦。今年1月,馬利南部一座金礦發生山體滑坡,造成至少10人死亡,多人失踪,其中大多數是女性。一年多前,與此次山崩同一地區的一處金礦開採區發生隧道坍塌,造成70多人死亡。

知名登山社爆違法!砍林開墾4大營地 6人遭判刑最高6個月
南橫高山戒茂斯山至嘉明湖一直是登山客喜愛的熱門路線,但近日卻爆出驚人醜聞1間知名登山社竟私自砍伐森林,違法開墾出4處營地,行徑遭同行發現舉報,經台東地檢署偵查後,6名涉案人員全數被起訴,最終遭台東地方法院依違反《森林法》判處3至6個月有期徒刑,均可易科罰金,部分人員獲緩刑,但仍須繳納公庫1萬至12萬元不等罰款。此案發生於110年2月28日連假期間,當時另1支高山協作團隊帶隊前往嘉明湖,卻驚見沿途多處森林遭砍伐,現場還留有紮營與升火痕跡,疑似違法開墾營地,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營地位於二葉松林中,而二葉松富含油脂,極易引燃,若稍有不慎,恐釀成森林大火,後果不堪設想,該團隊隨即通報台東林管處,現為林保署台東分署與森林警察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營地確實由該登山社非法開墾,總面積達370.03平方公尺,孫姓、曾姓股東指派4名員工砍伐高山箭竹、台灣冷杉等樹木,以擴大營地空間,警方隨後將6人移送法辦,台東地檢署依違反《森林法》與《水土保持法》起訴,法院裁定6人分別處以3至6個月有期徒刑,並可繳納罰金折抵刑期,除1名涉案者曾短暫逃亡未獲緩刑外,其餘皆獲緩刑。森林保育至關重要,警方與林業單位提醒,山區自然生態脆弱,違法砍伐不僅破壞環境,也可能引發山崩或火災,影響整體生態平衡,登山業者應遵守法規,切勿為牟利而破壞自然資源,否則將面臨法律制裁。

嘉義大埔半夜又傳4.4地震 專家憂:曾文水庫壽命恐遭影響
嘉義縣大埔鄉於10日凌晨1點39分再度發生地震,這次地震規模4.4,震源深度14.7公里,震央位於北緯23.27度,東經120.57度,也就是在嘉義曾文水庫的旁邊。而也因為如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十分擔憂,認為這次的地震對曾文水庫的壽命有一定的影響。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郭鎧紋表示,曾文水庫位於「玉井向斜」坡地,而此次地震的震央正好位於水庫旁,地震發生時受到擠壓會形成皺摺,若因此引發山崩,大量土石崩落至水庫內,將導致蓄水量減少,進而影響水庫壽命。根據「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資料顯示,嘉義縣大埔鄉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代表該地過去曾發生過土石崩塌,或具有發生山崩與地滑的潛在風險,郭鎧紋認為應提高警覺。郭鎧紋解釋,這次地震規模雖然只有4.4,僅相當於0.002顆原子彈,但就規模4的地震而言,其破裂面積已相當於台灣大學公館校區的大小,其實還是不容忽視。除本次地震外,郭鎧紋也分享了全球地震活動的觀察數據。自2022年至今,全球共發生42起規模7以上的地震,平均發生間隔為27天。其中,間隔小於27天的地震事件有28次,占總數的66.67%;而間隔超過60天的則有6次,最長的間隔時間達110天。根據這些地震間距的分析,郭鎧紋預測在未來1個月內,全球很可能再次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呼籲民眾應保持警覺。

四川山崩!29人失聯持續搶救 村民徒手挖土「流血仍不放棄」救人
大陸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昨(8)日發生山崩,官方今(9)日證實,造成至少10戶房屋被埋,有1人重傷、1人輕傷,並有29人失蹤。據悉,村民不斷徒手挖土救人,雙手流血仍不放棄,不少家屬不願離開村子,指為等待奇蹟發生。綜合陸媒報導,這起山崩事件發生在昨日上午11時50分,經過官方初步查核,2名被救出的傷患已送往醫院治療,均無生命危險,另有29人失聯,最終人數還在進一步釐清當中。專家研判,這次災害可能與近期持續降雨及地質條件有關,目前山崩仍在持續。據了解,已有超過200位村民撤離並安置在某所中學,當局也調配30台發電機和100頂帳篷、400張救災床、1100床棉被,以保障災民用餐、住宿、取暖等基本生活需求。現場救援指揮部帳篷已搭在山腰上,包括消防隊、警方、醫療團隊等人員正積極上山救人。附近山坡上圍坐著許多不願離去的村民,其中一位老翁每次被勸下山時,都會說到,「想再等等,看能不能有奇蹟」。報導指出,當山崩發生時,村民們第一時間衝向前進行救援,有人用鐵鍬撬開瓦礫、碎石,也有人徒手搬開大石頭。一名雙手流血的女子將這個畫面記錄下來,並感嘆「背後原本是姑爺的房子,現在已經被沖到山下面去了」。當地村民也自發性組成志願隊,幫忙運輸泡麵、礦泉水等物資,還有人在家裡煮了10斤麵條,並將一碗碗熱騰騰的麵端給救援人員食用。救援人員透露,現場氣溫較低,施救過程中又發生多次山體滑坡,加上滑坡後的山體更加鬆散,救援進度緩慢,也因為地形複雜、道路狹窄,救援設備難以有效使用。救援隊也利用生命探測儀、派出搜救犬,希望能在廢墟中找到倖存者。截至目前,當地應急管理廳已調派省應急救援信息中心、省應急救援總隊、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川煤隊、安能三局、省地質局、消防救援總隊等共計780餘人趕赴現場開展救援。

四川宜賓筠連縣發生山崩 村莊10戶民房被埋、逾30人失聯
2月8日,中國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發生山崩,截至8日晚間5時,已知造成10戶居民房被掩埋、30多人失聯。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今日上午11時50分,四川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發生山體滑坡事件,造成10戶民屋被掩埋、多人受困。村莊通往外面的已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只有運送物資、傷者和救援車輛可以通行。目前中國官方已調派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345人、101車、8犬,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川煤隊26人、4車、攜帶54套裝備,中國安能集團45人、攜帶22套裝備,共同趕赴現場救援。事發時,村民黃先生正在山下,看到「整個山體都滑下來了,漫天灰塵,大概持續了十分鐘左右,陸陸續續有大石頭滑下來」。另一位村民在事發地對面的村落,聽到轟隆巨響後出門查看,發現有許多巨石從對面幾百米高的地方滑下來,滑坡的山體寬度約有幾十米。郭姓村民則告訴媒體,自己因為跑得快逃過一劫,但家裡還有3人遭困,村裡也還有7、8戶房屋遭到掩埋。據了解,事發的金坪村坐落在山坡上,村中約有200多人。這次山崩事件導致大約10戶民房被埋、逾30人失聯。目前已知救出2名受困村民,具體傷亡人數仍在統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