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戰
」 川普 美國 台灣 法律戰 拜登
支援反惡霸 國民黨宣布律師團支援上線
國民黨「打惡罷戰隊」今宣布黨中央與地方共組全國律師團,因應綠營發動大罷免衍生的相關法律戰。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黃怡騰表示,在野黨為維護民主選舉的結果,絕不容許被執政黨用投機取巧的方式來惡罷。律師團成立的主要目的,除了監督選政機關要中立客觀、依法行政,也要監督執政黨有沒有運用不當事例影響選舉公正性,並呼籲媒體能公平、公正的報導。 黃怡騰指出,推估全台將有18個縣市涉及到今年的罷免案件,目前地方黨部已邀請到52位在地律師共同參加,再加上中央律師團,預計共有60位以上的全國律師團,將共同捍衛遭到惡罷的黨籍立委權利。他指出黃怡騰強調,真對發動罷免綠委的團體,國民黨會提供協助,綠營既然要以罷免來推翻大選的結果,國民黨一定反惡罷,「所有採取以罷制罷必要手段的團體,國民黨都一律支援」。律師簡榮宗表示,有這麼多律師站出來,就是認為罷免制度不能變成政黨惡鬥的工具。去年基隆市長謝國樑被惡罷時,罷團也針對東岸廣場爭議鋪天蓋地提了許多訴訟,到現在所有的民事與刑事訴訟,謝國樑都勝訴,顯示罷免過程中有許多法律爭議跟法律戰,國民黨律師團將全力保護優秀從政同志的權利。律師王秉信律師說,選後形成朝小野大的政治局勢,執政黨選擇使用大罷免的方式想根除在野黨的監督,根本是撤底破壞民主。國民黨中央及地方的律師團隊一定會盡全力來守護,讓黨籍同志能有所依靠。律師梁樹綸表示,民意代表的是全民的民意,不能由少數人借著所謂的民意來進行惡意的罷免,惡意罷免應該被唾棄,除惡罷團體的政治獻金等存在爭議,對於不認同惡意罷免的民眾,卻遭受綠營側翼組織攻擊,也應努力捍衛他們的權益。他呼籲不僅是律師站出來,能有更多民眾一起站出來,用行動捍衛臺灣的民主。此外,針對國民黨昨日檢舉親綠罷團疑涉違法募款,監察院卻說罷免團體募款尚無明文規範,國民黨副發言人譚仲彣駁斥,94年、98年及113年內政部函釋都釋疑,罷免就是政治獻金法規範的政治相關活動,所以罷免團體當然不得收受政治獻金。另外。針對綠營的側翼及名嘴,誣指國民黨到監院陳情惡罷團體涉嫌違法收受政治獻金是「跑錯地方」,譚仲彣澄清,監察院是政治獻金法行政處分的裁處機關,因而國民黨先到監察院陳情。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補充,監院檢舉只是第一步,若監察院不作為繼續冬眠,接下來會前往地檢署告發。國民黨揭露惡罷團體涉嫌違法收受政治獻金,罷團仍舊沒有提出任何的回覆,也歡迎惡罷團體提告,相信法律會給善良跟正義最後的公道。

批「顧綠委」專案如「作賊喊捉賊」 葉元之喊苦:罷藍委謠言才多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17日表示,民進黨針對大罷免潮,由祕書長林右昌帶頭喊出「顧好立委」,不過綠營立委要知道,大罷免潮是綠營自己帶起的,如今反噬綠營自作自受「不就賴清德(總統)自己搞的嗎」?綠營掀起立委大罷免潮,藍營也研擬「以罷制罷」力圖反制,甚至具體點名綠營區域立委,包含北市吳思瑤、吳沛憶,新北蘇巧慧、張宏陸、吳琪銘、李坤城,台中蔡其昌、何欣純,嘉義陳冠廷、王美惠,原住民立委伍麗華、陳瑩,台南林俊憲、王定宇,高雄黃捷、許智傑等,衝突一觸即發。葉元之對此批評,綠委近期說要和賴清德吃飯,希望有「顧好立委」專案制衡藍營洶湧的罷免反制,但若賴清德好好治國,不要搞「大罷免」,藍營支持者和公民團體不至於看不下去出來罷免綠委,相信即使綠委跟賴清德同桌吃飯,也有很多怨言不敢講。他嘲諷,若賴清德向綠委說,一旦不幸被罷免成功,會給好下一個位置,或許綠委能因此放心。葉元之直言,近日民進黨還說要成立律師團抓罷免問題,恐怕是「做賊喊抓賊」,因為國民黨立委群,才是在面對罷免過程中,不斷遭遇造謠和抹黑。他舉例,自己被罷團稱「服務處門沒有開過」,但罷團指的地點根本是選舉時期的競選總部,如今人已經撤守,門當然不會開。葉元之也說,還有人只是接到民調電話,就說成「被查水表」,簡直是造謠,如今綠營要組律師團,簡直諷刺。身兼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的綠委吳思瑤則說,自己已當賴清德面,質疑藍營的連署書造假,恐怕涉及刑責,盼民進黨中央除能協助法律戰外,也該對於遭鎖定罷免的立委,協助對抗人格抹煞與毀滅戰,即時更新資訊及澄清。吳思瑤強調,反制罷免沒有快或慢的問題,民進黨中央要動起來都是好事,自己也相信黨中央動起來會有正面幫助,因此自己正向看待此事。

大罷免潮來襲!吳思瑤為13綠委請命 2點建議黨中央將全力配合
大罷免潮來臨,藍綠立委互罷,不少人第一段已經達標,據轉述,民進黨今中常會,也在藍營罷免名單內的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會中為第一階段被罷的13名綠委請命,她在會中提出兩點,面對被藍營鎖定抹黑、攻擊的綠委,還有藍營造假的的連署資料,引發的法律面問題,黨中央要予以協助及攻防;黨內人士表示,黨中央會全力配合並執行。民進黨目前被鎖定罷免的綠委,有13位連署書已送到中選會,民進黨除了吳思瑤,中常委立委王定宇、林俊憲、張宏陸等,第一階段被罷免的連署書已都送到中選會。據轉述,今中常會中,被罷免的立委中常委你一言我一句說,國民黨「精準罷免」,鎖定罷免的,不是黨團幹事長,就是立法院委員會召委,不然就是想參選縣市長的人,都想罷掉民進黨優秀的立委。吳思瑤在中常會中針對這次綠委被罷免一事提到,國民黨的罷免很違反經驗法則,對照於民團要設很久的攤位連署,要花一定時間才能夠達到一定的量,國民黨幾乎是都沒設攤,或是短暫設攤就瞬間達標,這本身在造假的成分是很高的。她說,所以黨中央應協助蒐集資料,還有各地的回報,因為這都有相關的法律刑責。全黨要共同準備,是不是有這個未來在法律上要要因為這都是違法行為,如果有具體事證,都要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吳認為,因為這是一個通案,在法律戰的部分,中央可以一起幫忙攻防,例如法律面的問題,律師們都可以先準備跟因應。吳思瑤說,此外,罷免只是ㄧ個手段,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就是要去摧毀執政黨的立委的形象,所以在過程裡去做很多抹黑、人格攻擊,,黨中央的相關的單位也要協助搜集,也協助攻防、幫忙澄清。吳思瑤表示,他提出的這兩點,都符合當初黨主席賴清德針對罷免案的定調,第一階段是所有的毀憲亂政的事情,應該要有憲法的層次去解決;第二是民主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公民團體如果有需要黨公職協助的,當然就是第二線的幫忙;第三就是,被鎖定罷免的綠委,黨中央、立委間一定會互相幫忙,所以黨中央也應該應該在這些烏賊戰上一起協助。這也符合當初主席就已經有提過的方向。吳思瑤強調,只是今天她更具體把目前被鎖定罷免的13案,她懷疑,這些綠委罷免案第一階段能成案,造假成分很高,但目前也只有部分零星被揭發確實是造假,「我們甚至懷疑,國民黨就是有中央廚房」,黨中央要協助消毒,這也是屬於「打假」的一環。據轉述,吳思瑤提出這兩點後,獲得黨中央支持,未來全力配合、執行。

史書華出軌「簽保密條款仍被發現」!前妻律師團驚人背景曝 曾代李靚蕾出戰
知名網紅「盾牌牙醫」史書華因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醫療案例與時事評論而受到關注。然而他婚內出軌語言治療師張偉倩遭前妻發現後,兩人於2023年10月4日在新北地院調解處調解成立,並簽下保密條款。不過前妻的律師團對巧妙利用例外條款曝光這起外遇事件,媒體人狂讚「手法高明」。媒體人范立達7日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史書華與前妻早於2023年10月4日正式離婚,並針對夫妻剩餘財產分配達成調解。然而因雙方簽有保密條款,離婚內情未曾對外公開。如今事件曝光,關鍵在於保密條款中的一項例外條款。根據該條款,若史書華前妻因「侵害配偶權」向小三提告,並經法院判決、司法機關公告或第三方揭露,則不受保密協議約束,因此史書華前妻透過訴訟對象轉移,成功讓史書華的婚內出軌行為公開於世,巧妙規避了保密條款的限制。范立達感嘆,史書華前妻的律師團隊手法高明,不僅成功讓事件曝光,還在法律戰中獲得勝利。據悉,史書華前妻透過離婚調解獲得3600萬元,隨後又因勝訴小三官司,再獲得20萬元賠償,「讓史書華婚外情曝光、人設崩壞,可說是全面潰敗」。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負責此案的律師團隊,包括田欣永及陳建州,皆為民事與家事訴訟的頂尖專家。其中田欣永專精離婚、親權、夫妻財產及遺產案件,曾處理藝人許嘉容與前夫的離婚調解;陳建州則是鼎禎國際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擅長契約糾紛與強制執行案件。這支律師團隊最廣為人知的案例,莫過於藝人王力宏與前妻李靚蕾的離婚後續訴訟。他們不僅在台北地院為李靚蕾聲請相關案件,還多次發聲駁斥網路謠言,捍衛當事人權益,目前王力宏與李靚蕾的訴訟仍在法院審理中,外界持續關注後續發展。至於史書華則因這起婚內出軌案形象重挫,恐難挽回過往「醫界網紅」的光環。

川普一紙行政命令影響 美22州捍衛出生公民權提告
由美國民主黨主政的22個州21日對總統川普提起訴訟,川普企圖以行政命令終止《憲法》賦予的「出生公民權」。白宮不甘示弱回應,已經準備好在法庭相見。外媒指,可以預見這將是曠日費時的法律戰,開啟對川普移民政策的挑戰。外媒報導,華盛頓特區、舊金山市政府及美國18州的州檢察長,在麻省聯邦地區法院聯合提起訴訟。另有4個州在華盛頓州西區法院提出第2場訴訟。據悉,多個公民團體包括美國民權聯盟(ACLU)也代表可能受影響的父母親提出訴訟。美國的出生公民權在1860年代南北戰爭後,被載入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並於1868年獲得批准,保障在美國出生的人獲得公民身分。當初法院判決只做出一些小例外,例如在美國出生的外國外交官子女,不能獲得公民身分。川普為打擊在美國的1100萬或更多的無身分移民,上任首日簽署行政命令,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如果母親是非法入境者或持合法簽證而臨時在美國生產,但父親不是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從2月19日起,當局將拒絕對新生兒提供美國公民身分,包括護照。川普政府正迅速採取行動,將這些移民遣返回國,即使他們已在美國生活多年、納稅並融入美國生活。首先針對的是被判有罪的無證移民。華盛頓州檢察長布朗(Nick Brown)表示,川普的命令將剝奪每年15萬名新生兒的公民身分。他說,「他們在出生時就失去證件,甚至可能使他們不再是任何國家的公民。」康乃狄克州檢察長湯偉麟(William Tong)是美國首位華裔的民選州檢察長,他就是因在美國出生而獲得美國公民權。湯偉麟說,這起訴訟事關他個人,「《憲法》第14修正案明確無誤規定,如果你出生在美國土地上,你就是美國人,沒什麼好多說的。」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川普自己掀起的「出生公民權」紛爭,憲法官司將會是最後手段。何志勇特別提到,在美國9位大法官中,有3人是川普在第一任提名,他們曾在2022年推翻長達半世紀受聯邦政府保障的婦女墮胎權,與川普的保守立場相符。

謝宜容拍片道歉「沒有保護好孩子」 他氣炸:妳有「尊重」每一位同事的「責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公務員輕生案持續延燒,北分署長謝宜容涉嫌職場霸凌神隱多日後,在22日午間上傳了7分鐘道歉影片。然而,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並不買單,並痛批「妳可以花錢,讓律師在『司法審判』的路上與妳同行;但在『道德審判』的路上,妳可以不需花錢,只要妳願意,希望你也可以找到對的人伴行」。謝宜容22日上傳了自拍影片哽咽鞠躬道歉,解釋自己神隱是因為非常悲痛與自責,且由於自己的個人言行、領導方式、管理方式、溝通方式,及跟別人互動模式所造成的這樣悲痛的事情,才讓同仁在工作上有心理的負擔、不安、恐懼跟擔心,「向家屬鄭重抱歉,沒有保護好你們的孩子,一個活生生的孩子,在北分署工作,最後卻讓家屬看到冷冰冰的遺體」。對此,賈蔚今(24)日上午在臉書粉專「賈叔叔的會客室」發文表示,「………我沒有保護好你們的孩子………」一個加害者,竟以一個「保護者」的角色發言道歉;道歉自己保護能力還有待加強,否則應該會阻止憾事發生……(好氣好氣,真的聽不下去)。賈蔚接著說到,他相信這發言稿,應該出自律師之手,「因為重點根本不在道歉,是那『12點聲明』,為日後不可避免的法律戰暖身鋪陳。(想清楚她們公開露面的目的後,何須還生氣影響自己)」。賈蔚向謝宜容喊話,直言對方沒有需要「保護」一位成年同事的「義務」,但有「尊重」每一位同事的「責任」,「妳可以花錢,讓律師在『司法審判』的路上與妳同行;但在『道德審判』的路上,妳可以不需花錢,只要妳願意,希望你也可以找到對的人伴行」。賈蔚最後也強調,認錯,真的不需要公開。因為要面對的不是鎂光燈,是內心的自己。

前美軍印太司令拜會民進黨 林右昌:推動區域安全的重要力量
前美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將軍(Adm. John C. Aquilino)13日率新美國安全中心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CNAS)「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Next Gen)訪團拜會民進黨。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歡迎訪團到訪台灣,他表示,這是自阿奎利諾將軍於2024年7月退役後首次訪台,民進黨衷心感謝將軍長年以來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以及致力於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貢獻。林右昌致詞說,民進黨是一個只有38歲的年輕政黨,創黨後的14年就取得執政,也非常樂意與世界各領域的年輕菁英交流。他說,此次訪團成員都是美國國防外交領域深具潛力的菁英,許多人也已具備第一手處理美國安全與外交事務的豐富經驗,未來也都會是推動區域安全的重要力量;相信訪團此行來台實地參訪,能親身感受到台灣對於區域及世界的重要性,期盼交流的成果能在美國的外交及區域安全政策上發揮實質貢獻。阿奎利諾表示,台美關係至關重要,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讓這些未來世代的領袖更加了解台灣的政情發展。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也歡迎說,阿奎利諾將軍率國安幕僚團到訪展現了美方對台美合作及亞太區域穩定的高度關注,促進台美年輕世代國安人才交流不僅能增強彼此理解,更是共同應對區域和全球挑戰的關鍵。他深信雙邊的安全合作應向年輕世代延伸,促進更多實質的合作,共同捍衛區域和平,為台美夥伴關係注入新動能。訪團針對國內政黨差異提問,林右昌表示,台灣的選民重視哪個政黨能夠有效帶領國家,關鍵在於政黨的整體形象、做事態度與核心價值。連續執政進入第9年的民進黨政府已經是成熟且有經驗的執政黨,有效且穩健的領導力備受肯定。尤其在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期間,台灣展現了超群的經濟韌性,過去五、六年來,國際環境劇變,台灣的經濟成長和股市仍屢創新高,印證民進黨執政在內政與經濟方面亮眼的表現。面對訪團提及香港問題對台的啟示,林右昌說,民進黨會堅定守護台灣得來不易的人權與民主,同時,也持續關注香港的民主倒退的情形以及新疆人權受侵害的議題。林右昌指出,台灣見證到威權力量的反撲對民主造成的直接傷害,且觀察到中國政府常用的兩大手段:法律戰與代理人操作來限縮人民的權利。面對有心人士刻意作亂以及錯假訊息不斷威脅,我們需要更加警戒,並且不斷提醒人民保持警覺。

比全球經濟總量多出「20個零」!谷歌被俄羅斯法院開出天文數字罰款
Google近期在俄羅斯遭遇了一場堪稱「史無前例」的法律風暴,被俄羅斯法院處以令人瞠目結舌的20個兆億美元罰款,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全世界所有的錢,比全球經濟總量多出「20個零」!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回俄烏戰爭開打後,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Google旗下的YouTube平台封鎖了17家俄羅斯電視頻道的帳號。由於這些被封鎖帳號的俄羅斯電視頻道非等閒之輩,其中更涉及到克里姆林宮的官方媒體頻道,例如俄羅斯第一頻道(Russia 1),以及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ussia Today)主持人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所擁有的相關平台。因此自2020年起,這場法律糾紛所涉及的罰款金額便呈現出一種驚人的暴增趨勢。在這一系列的法律糾紛中,谷歌被處以每日10萬盧布的罰款,並且還收到警告,如果不按時繳納,罰款金額將會每24小時翻倍。根據俄羅斯新聞媒體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RBC)的報導,1位莫斯科的法官形容這場法律戰是「一個滿是零的案子」,因為這筆罰款金額自2022年以來每週都會翻倍,如今已累計到相當於「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美元的天文數字。相較之下,Google近期公佈的第3季中期報告顯示,其總營收僅為882億美元,且這筆罰款金額甚至遠遠超過谷歌約2兆美元的市值。接著再看全球經濟規模,根據世界銀行估算,全球經濟總量大約在100兆美元左右,也就是1後面跟著12個零。然而俄羅斯法院開出的這筆罰款,卻比全球經濟總量多出20個零,令人咋舌。早在2022年,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起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後,Google就關閉了在俄羅斯的分部。谷歌在俄羅斯的子公司「谷歌有限責任公司」(Google LLC)也宣告破產。另根據俄羅斯塔斯社(TASS)的報導,律師莫羅佐夫(Ivan Morozov)表示,按照俄羅斯貨幣來計算,如今這筆罰款已經超過了2「undecillion」(10的36次方)盧布,這是一個擁有36位數的龐大金額。不過,在近期的1份收益聲明中,谷歌表示:「我們認為這些正在進行的法律糾紛不會對公司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從現實角度來看,Google也不可能繳納這筆人類歷史上最巨額的罰款。

基隆東岸商場再度開庭 產權官司雙方續戰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未通過,但導火線的基隆東岸商場2至4樓產權法律戰仍持續中,基隆地方法院16日針對所有權訴訟再度開庭,基市府強調NET在疫情申請補助並獲得減免,卻一面又主張擁有所有權,相互矛盾,但NET稱僅簽名協助大日公司申請。法院訂定12月26日再開最後一次言詞辯論庭。東岸產權糾紛部分,NET向基隆地院提起確認東岸2至4樓所有權訴訟,該案在今年4月17日、6月5日、8月7日分別召開3次庭審理,雙方各自提出相關事證攻防,昨日為第4次開庭。NET律師表示,租金減免是大日提出申請且實質收受,與NET無關。但市府律師反駁,指NET和負責人都有在申請文件蓋章簽名,NET說法不實,大日律師也同意市府看法。市府並提起反訴,要求NET返還東岸商場2至4樓。市府主張,大日就算評估營運良好,也只是「得」向市府申請續約,而非「應」與締約,屆滿後未訂新契約前,NET無權占有。NET則反駁,大日提出確認優先訂約權訴訟,也在法院審理,也准許NET參加,可證得NET在優先續約權存在與否,具備利害關係,符合「占有連鎖」要件。但市府駁斥,促參法規定未經同意不得出租,違者無效,而大日並未向市府說明是否轉租NET及雙方法律關係,不能反推市府同意轉租。大日表示,大日與NET契約已終止,NET主張占有連鎖不合法。審判長曹庭毓最終要求市府和NET律師11月15日提出言詞辯論狀,12月26日再開言詞辯論庭並終結。

黃珊珊喊話年底前金融兵推 卓榮泰:會讓國人安心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今(15)日在立法院總質詢力促年底前做好金融兵推,行政院長卓榮泰坦言,今年還沒做金融兵推,但他允諾與財政部、金管會研議如何讓國人安心,並表達政府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黃珊珊質詢時表示,「中國對台灣步步進逼,從軍演、貿易戰、法律戰到輿論戰,其實出招不斷,現在侵擾每天都發生,而烏俄戰爭的前例,也顯示俄羅斯在進攻烏克蘭之前,就已經對烏克蘭金融體系進行攻擊,俄羅斯甚至發送假訊息到烏克蘭民眾的手機,稱ATM領不到錢,去年12月做過金融兵推,今年是否有進行金融兵推?」卓榮泰回應,「昨天早上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聽取各方報告後做了重要指示,隨後行政院也通令各部會在股匯市、經濟、民生、資安保全方面都進入狀況。」黃珊珊直言,「我只關心金融兵推做了沒,去年11、12月有做,今年做了沒,還是已經有相關答案,已經相當有把握,不需要再做了」。卓榮泰回覆,「任何狀況都隨時要更新,去年自己並未參與金融兵推,今年還沒有做金融兵推」。黃珊珊指出,「現在有點像『狼來了』,每天演習到最後大家就沒戒心,如果真的發了假簡訊,告訴大家ATM領不到錢,台灣人可能有人會相信,這部分政府要增強人民的信心,金融兵推現在要做,且平常就要教育民眾,像是烏克蘭發生戰爭,大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領錢然後逃難。」今年還沒有完成金融兵推,她希望變成常態性,兵推後具體檢討、相關精進作業,並希望開始增加人民信心。卓榮泰說,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民生維生系統、通訊系統、金融系統及交通系統都是在全社會韌性防衛中,都會當作非常重要事情來處理,最近軍艦軍機演習很多,來的時候不慌不亂,沒有的時候也會做好所有準備,不會有任何放鬆。黃珊珊表示,財政委員會最關心的是三大龍頭,第一,自己能不能先穩健,第二,戰爭會增加軍費,人民要繳更多的稅,第三,我們的錢夠不夠,軍費是否足夠充足,這才是我們最關心的,希望看到卓榮泰上任後第一次金融兵推,在短期內、年底前完成。卓榮泰允諾會與財政部、金管會研議如何讓國人安心,並表達政府已經做好充分準備。

陸海警加入軍演降低國際譴責 民眾黨:無法獲台灣人民認同
針對中國大陸在東部戰區舉行「聯合利劍B」演習,台灣民眾黨14日強烈譴責中國政府用任何形式的恫嚇與騷擾,更譴責運用演習之名,行武力恐嚇台灣人民之實,同時也要求政府審慎因應,別再只用嘴巴宣示主權。民眾黨立委、立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召委林憶君指出,中國海警首度加入軍演,可能是為未來實施封鎖做準備,但這種作法對兩岸人民相互理解毫無幫助。台灣民眾黨呼籲中國,停止這種破壞台海穩定的行為,此舉不僅破壞東亞區域穩定,更無法獲得台灣人民的認同;另一方面,也呼籲國防部及相關單位應審慎應對,賴清德總統不應僅是耍耍嘴皮用祖國說來宣示主權,民進黨政府也應該向人民清楚說明面對中共文攻武嚇與日前其所謂貿易壁壘進一步措施,台灣政府未來將如何因應。台灣民眾黨呼籲,台海雙方應加強溝通,以本黨倡議的「五個互相」原則,用交流減少敵意、用溝通減少誤判和擦槍走火的可能,讓台海之間降低衝突,維持區域穩定,創造和平、互利的環境。林憶君對此表示,對於北京當局以演習之名,行武力恐嚇台灣人民之實予以強烈譴責,中共等著國慶大典過後,各國訪團陸續離台才開始軍演,無非是自知師出無名,作賊心虛,此種做法不僅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也對兩岸人民相互理解毫無幫助。林憶君進一步分析,本次軍演與之前不同的是,中國海警有4支編隊同步展開環台島巡航管控與執法巡查,是海警首次實施環台行動,推測是在為了對台灣實施封鎖做演練,未來若中共要對台灣實施封鎖,可能是由海警實施攔檢,而解放軍海軍則做為其背後的支撐力量,企圖在法律戰中站穩腳步,降低來自國際社會的譴責。

夏立言稱九二共識為兩岸政治基礎 陸委會駁:令國人感到不安與遺憾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8日赴陸會晤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時表示,「九二共識是當年由我政府主動提出,被大陸接受後,成為兩岸行之有效的共同政治基礎。自1993年兩岸達成辜汪會談以來,至今已經30多年」。對此,陸委會29日晚間駁斥,夏立言此等論調,罔顧事實,竄改歴史,令國人感到不安與遺憾。29日晚間陸委會發聲明指出,1992年兩岸代表於香港就事務性議題進行磋商,並未就兩岸關係定位問題達成任何共識;1993年「辜汪會談」更未觸及政治性議題。而2000年後,由國民黨所提出的「九二共識」,早已被中共當局視為併吞台灣的「一個中國原則」;2019年中國領導人發表「習五點」後,「九二共識」更等同於「一個中國」、「一國兩制」;而國民黨竟仍視其為和中共當局的互動基礎,如何能奢言捍衛中華民國、保障2300萬台灣人民的利益?陸委會強調,近期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共軍機艦動輒對台侵擾、施以法律戰恫嚇我民眾,更以軍機侵入日本領空,復於南海壓迫菲律賓導致區域緊張情勢升高,在在證明中共才是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夏副主席及國民黨認為不接受中共『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台海就會動盪不安,完全悖於事實,是在為陸方卸責,配合對岸施壓我方,台灣民眾與國際社會都無法接受」。陸委會提到,根據其今年4月11日公布的民調,高達近8成的民眾不認同中共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下,兩岸才能恢復對話的主張(78.8%),反映台灣主流民意早已堅定拒絕「九二共識」。陸委會認為,國民黨作為台灣主要政黨之一,完全無視台灣社會對中共當局政治主張行徑充滿高度疑慮,還呼應自願作為對岸統戰平台,令人遺憾。我們也再次呼籲對岸尊重台灣民意,切勿利用交流活動進行政治操作,方有助於未來兩岸良性健康互動。國民黨也於29日發出新聞稿,稱夏立言在會談中表示,國民黨一向遵循黨章、黨綱,來推動兩岸政策。九二共識是當年由我方政府主動提出,被大陸接受後,就成為兩岸行之有效的共同政治基礎。自一九九三年兩岸達成辜汪會談以來,至今已經三十多年。歷史經驗顯示,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立場,台海就能維持和平穩定。反之,台海就會陷入動盪不安。這是兩岸各方無法忽視的客觀事實。夏立言認為,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顯示,台海漸趨緊張、和平與繁榮機會在流失。這更加證明國民黨長久以來,站穩黨章、黨綱,主張兩岸和平發展路線的正確性。 夏立言並指出,國民黨一向以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為己任。絕不樂見兩岸民間出現對立,更不樂見任何引發敵意的言行。兩岸雙方有責任和緩關係,保障兩岸民間合法正當的交流權益,確保雙方可以安穩互動。而不是放任關係惡化,讓民眾和企業隨時暴露在衝突風險之中。

基市府東岸商場法律戰四連勝 呂謦煒:NET「翻桌」行為難獲認同
東岸商場爭議延燒,主富公司(NET)不滿市府東岸商場ROT促參案審議結果由微風公司得標,向財政部提出異議,但財政部15日駁回異議,認定NET對於市府招標程序違反,僅是NET主觀見解且欠缺客觀事證,不足採信,申訴無理由。基市府表示,市府東岸法律戰「四連勝」,相信多數市民對於NET的「翻桌」行為難以苟同,外界發起的政治動作,也無法獲得認同。基市府表示,NET主張市府應提出促參案中財務計畫部分評分結果,應查證甄審程序評分不公部分。但財政部回應,依「最有利標評選辦法」,各出席委員之評分或序位評比表為應保守秘密資料,市府不予提供並無不妥。NET又主張,在財務計畫部分評比NET應得高分,但財政部反駁,僅憑NET提供資料,並不能證明其在該項目應得最高分,且此部分應該是甄審委員的專業經驗及判斷,所以無法進而推論甄審結果對NET不公平。針對NET主張其對增建建物有所有權,市府卻將該部分納入促參範圍,轉租給微風,可能有違法疑慮。財政部認為,若NET對促參合約範圍有疑慮,最晚應於法定異議期限的2023年12月31日,後因放假日延至2024年1月2日前提出。但NET卻遲至2024年1月24日才提出,已逾法定異議期間,市府以逾期為由不予受理,財政部也支持市府的處理結果。基市府發言人呂謦煒表示,市府不僅在法律官司已獲得三連勝,財政部的行政審議結果也勝出,可見市府主張從頭到尾都站得住腳,NET僅是不斷地透過各種程序,意圖製造輿論。呂謦煒強調,市府將繼續依法守護基隆市民的財產不被財團侵占,相信多數市民對於這種宛如「贏不了就翻桌」的作為,必定難以苟同,外界因東岸商場案而發起的政治動作,也無法獲得市民認同。

美國司法部回應TikTok訴訟 稱中國政府「恐秘密操縱總統大選結果」
美國司法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在美東時間19日晚間提交的法庭文件中表示,若繼續允許TikTok由目前的中國大陸母公司「字節跳動」營運,可能會讓中國政府收集有關美國用戶如何看待宗教、墮胎和槍支管制等議題的數據,進而秘密操縱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取向。綜合CNN、ABC News的報導,在提交給美國聯邦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s of appeals)的文件中,檢察官表達了TikTok演算法可能會被北京用來「秘密操縱」美國總統選舉,並「為了自身目標影響美國人觀點」的擔憂。「這將允許外國政府非法干涉我們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言論,包括我們的選舉。例如,如果北京當局認知到某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對中國的國家利益足夠重要。」檢察官還指出:「在這場極其關鍵的選舉時刻,允許中國政府保持充分利用TikTok的能力,對國家安全構成了不可接受的威脅。」美國聯邦眾議院先前才在美東時間3月13日通過立法,要求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在2025年1月中旬之前,剝離其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的TikTok,否則TikTok將面臨禁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為此也在4月簽署了該項立法。如今,該份在19日提交給聯邦上訴法院的文件,則是針對TikTok在5月對美國政府提起之聯邦訴訟的首個回應,這場法律戰將會決定出,美國對TikTok與北京關係的安全擔憂,是否會凌駕於TikTok的1.7億美國用戶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中所享有的權利之上。TikTok和大陸母公司「字節跳動」曾在訴訟中表示,美國法律明顯違憲,尤其是違反言論自由權,TikTok的律師寫道:「美國歷史上首次有國會頒布1項法律,針對單一的、特定的言論平台,實施永久性的全國性禁令,並禁止每個美國人參與這個擁有逾10億全球用戶的獨特線上社群。」對此,美國司法部則透過上述文件指控,TikTok涉嫌濫用「第一修正案」,「該法規針對的是TikTok與敵對外國勢力保持關係所產生的特殊國家安全問題,而不是對任何受保護言論的壓制。」美國司法部還補充,「字節跳動可以將TikTok出售給1家美國母公司,如此一來,該應用程式就可以不受干擾地在美國營運。」美國司法部的文件還聲稱:「TikTok從1.7億美國用戶那裡收集了大量敏感數據,包括相關用戶的精確位置、觀看習慣和私人訊息等等,並進而向美國用戶推廣某些特定內容、秘密操縱美國選民的投票取向。」美國司法部副部長莫納科(Lisa Monaco)去年也警告用戶不要使用該應用程序,「任何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公司都必須遵守中國國家安全法,而該法又要求這些企業將數據移交給政府,因此我們有理由關心這類議題。我不會使用TikTok,我也不建議任何人這樣做。」

川普遇刺後穩上了?英媒曝兩黨惡鬥激化:拜登戲劇性失態已無關緊要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3日在賓州巴特勒(Butler)舉行的造勢活動上遭「暗殺未遂」,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他,當下在空中揮動著拳頭,臉上沾滿著鮮血,不斷向觀眾高喊「繼續戰鬥!」(fight),並在粉絲的歡呼聲中,被特勤局幹員護送下台。該起驚天動地的事件不僅將是幾十年來美國政治中最重要的時刻,更可能徹底改變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那就是川普將重返白宮。綜合BBC、《每日電訊報》的報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13日在賓州巴特勒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發表公開演說,沒想到話說到一半,背景突然傳出數聲槍響,川普也隨即摸了一下右耳,意識到自己中彈後連忙趴下。特勤人員見狀立馬簇擁而上保護川普,並將他攙扶起身,此時可以看到川普右耳及臉部已是血跡斑斑,但他當下卻不顧傷勢,還跟特勤人員表示:「讓我拿我的鞋子」,隨後更舉起右手揮舞,向觀眾高喊數聲「繼續戰鬥!」並步下舞台走進SUV,台下觀眾也立刻響應,群情激憤的喊道:「USA!USA!」BBC指出,該起令人震驚的政治暴力事件,將不可避免地對總統大選產生決定性影響。如今執法部門消息人士也告訴BBC的美國合作夥伴CBS News,他們將此次針對川普的襲擊定調為「暗殺未遂」。為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競選團隊已暫停發表任何政治聲明,並努力撤下所有電視廣告,包括拜登本人、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以及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柯林頓(Bill Clinton)等民主黨人也齊聲譴責暴力,因為他們認為此時攻擊川普非常不明智,應該集中火力檢討暗殺事件。然而,部分川普的最親密盟友和支持者,早就已經將該起「暗殺未遂事件」歸咎於拜登政府,共和黨籍的國會議員更直接在X平台發文指責拜登「煽動了暗殺」,例如被認為是潛在川普副總統候選人之一的俄亥俄州參議員J·D·范斯(J. D. Vance)就聲稱,拜登競選團隊的言論直接引發了該起悲劇,而其他共和黨人也口徑一致發表了類似看法。BBC也因此示警,該起令人震驚的刺殺事件,恐將引發1場更加醜陋的政治惡鬥。川普過去早已不斷在造勢場合聲稱,自己遭到聯邦調查局(FBI)迫害,更被親民主黨的聯邦檢察官、法官、聯邦政府官員、傳統媒體和民主黨政客針對,以發起「法律戰」和「政治追殺」的手段來阻止他重返白宮。川普甚至還多次發誓,當他選上總統後要消滅操控著美國政壇內部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和相關利益集團。儘管他的許多說法都遭到主流媒體抨擊是「陰謀論」,但賓州刺殺事件發生後,即使是川普最大的對手也不能再否認,有些人確實寧願看到他死掉,也不願看到他上台。儘管先前的民調表明,川普很可能在11月重新贏得總統大位,因為拜登身心失能的表現使民主黨陷入內部恐慌,川普的刑事定罪又無法撼動他的支持率。但歷史經驗表明,「暗殺未遂事件」會讓川普更穩!例如1981年的雷根遇刺案,就導致當時才剛上任69天的共和黨籍新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在接下來的民調中上升了8個百分點的支持率。對此,《每日電訊報》也直指,對川普能夠勝選的任何疑慮現在都正在消退,而拜登在6月辯論中的戲劇性失態,如今看來也已經無關緊要了。

鄭文燦交保再戰羈押庭「3大咖知名律師」拚場 法院裁定1200萬元交保檢方當庭再抗告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因涉嫌在任桃園市長期間貪污收賄,全案於9日上午再度召開聲押庭,鄭文燦找來資深律師陳永來、游琦俊與鄧翊鴻等均身經百戰3大資深律師,似乎有備而來為鄭文燦打一場不能輸的法律戰,經4小時庭訊過後,法院裁定鄭文燦以1200萬元金額交保,限制住居、出境、出海,檢方當庭再抗告,律師獲知後,火速籌錢替鄭文燦辦理交保。前桃園市長、已辭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疑涉入土地開發弊案,桃園地院今上午重開羈押庭,鄭文燦步入法院時若有所思、不發一語。(圖/黃耀徵攝)鄭文燦因涉嫌在任桃園市長期間貪污收賄,日前遭檢方聲請羈押,桃園地方法院6日裁定他以500萬元交保,限制住居、出境與出海。檢方不服當庭提出抗告,高院8日裁定全案撤銷發回桃園地院,全案於9日上午再度召開聲押庭。鄭文燦因貪汙案於交保68小時後二度因羈押庭現身桃園地院,今天在3名資深律師陪同下出庭應訊,包括6日帶現金辦理交保的資深律師游琦俊,曾於2年前幫鄭文燦反告國民黨市議員;另一名資深律師鄧翊鴻,曾幫立委段宜康遞狀提告,也擔任過立院國會助理,另一位資深律師陳永來則曾擔任過桃園地院刑事庭與民事庭法官,且是司法官訓練所第38期結業之資深律師。前桃園市長、已辭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疑涉入土地開發弊案,桃園地院今上午重開羈押庭,鄭文燦步入法院時若有所思、不發一語。(圖/黃耀徵攝)這3位資深律師各有刑、民事專長,也與政界頗有淵源,鄭文燦找來3大律師助陣,目的就是希望撇清貪汙案成功脫罪,二度上演交保,經4小時庭訊過後,法院裁定鄭文燦以1200萬元金額交保,限制住居、出境、出海,檢方當庭再抗告。據了解,鄭文燦涉嫌在華亞科學園區開發案收賄,市府推動「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在工五工業區東側農業區一帶約49.68公頃土地進行徵收,辦理都市計畫區段案,其中一旁9.5公頃農地是由某企業退休的楊姓經理組成重劃會申請自辦重劃,但依法未能納入方案。前桃園市長鄭文燦疑涉貪,桃園地院今重開羈押庭,法官裁定具保1200萬元,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圖/黃耀徵攝)事後,楊經理為了讓農地納入方案,透過廖姓友人賄賂千萬元給鄭文燦,讓市府協助強行過關,將案件送至內政部審議,但後續未推動成功,鄭文燦將賄款退回,不過詳細金流仍被檢方掌握,檢方認為他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因其犯罪嫌疑重大,隨後聲請法院羈押禁見。桃園地院說明,6日下午召開羈押庭,裁定鄭文燦以500萬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及出海,但檢察官對此不服提出抗告,怒控「行賄的收押,收賄的卻放了」,高等法院8日裁定,將此案撤回桃園地院,聲押庭於9日上午10時召開、下午2時13分結束,稍早法院裁定,鄭文燦以1200萬元金額交保,限制住居、出境、出海。

華府學者憂「台海危機迫在眉睫」 勸賴清德遵循「務實兩岸政策」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自520就職後的短短1個多月以來,不斷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台獨、華獨」主張,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也因此引來各種前所未見的經濟戰、外交戰、法律戰和軍事脅迫,徹底驚動華府。對此,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以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林碧瑩(Bonny Lin),也在2日聯合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文章,示警台海危機已「迫在眉睫」,並以此探討華盛頓如何緩和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根據《外交事務》雜誌的報導,葛來儀和林碧瑩2日在1篇名為「台海危機迫在眉睫—華盛頓如何緩和台北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The Looming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 How Washington Can Lower the Tension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的文章中指出,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解除了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行動的所有限制,共軍每天都在穿越海峽中線,並在台灣東部進行軍事演習,更宣稱台灣海峽是其內水(internal waters),這讓賴清德顯得灰頭土臉,並促使他採取更堅定、更大膽的立場。首先,賴清德在520上任後的數場公開演說中,都故意不用「大陸」和「北京當局」稱呼對岸,而是直接稱其為「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術語表明海峽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實體。與此同時,賴也沒有引用1992年起施行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作為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法理依據,該律例承認了「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規範了「國家統一前」兩岸應如何進行交往。上述表態突顯了賴清德想傳達給北京的信息,那就是中國和台灣是2個不同的國家。因此北京認為,他們需要嚴厲回應賴清德的政治表態,例如他在520就職演說時,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華獨、華台獨、台獨三合一」等主張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隨即狠批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解放軍也「首次無預警地」在台灣周圍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並引來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警告:「該次軍演是中共武力犯台的1次預演」。北京事後更撂下狠話:「每當『台獨分離主義者』掀起波瀾時,就會引來更多的軍事演習。」隨後,中國也利用其經濟實力,禁止了台灣僅存的12個外交夥伴之一瓜地馬拉的夏威夷果和咖啡進入中國市場。5月底,中國又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134項台灣進口商品之關稅減讓。 6月下旬,北京更發布名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的新指導方針,內容明確指出,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犯下的嚴重罪行,中共可以考慮判處死刑,且依法終身究責。從520開始,北京對賴清德的敵意就日漸升溫,台北和北京之間建立秘密溝通管道的前景也變得渺茫。雙方缺乏溝通和互動的結果,增加了彼此誤判和敵意螺旋上升的風險,這也讓美國在處理北京與台北的關係時,顯得更加棘手。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為了緩和兩岸緊張局勢,美國除了必須鼓勵台灣強化軍事威懾的能力之外,還需呼籲台北加強與北京的外交接觸。中國認為,賴清德加大了賭注,並表示除非華盛頓理解北京的擔憂,否則中國對美國實際上支持並鼓勵台獨的質疑將會加深。因此,北京正在敦促華盛頓限制對台北的軍事和外交支持,並限制賴清德破壞台海穩定的行動。但同時,中國正在加強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戰術和軍事脅迫壓力,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中國的步步進逼,以及美國兩黨對台灣的大力支持,意味著拜登政府不太可能停止支持台灣。台北方面,他們希望美國加大力道反擊中國逐漸壓縮台灣生存空間的軍事脅迫,包括北京試圖常態化針對台灣的大規模侵略性軍事活動,但拜登政府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專注在防止台灣遭到入侵,部分原因是美軍無法獨自應對中國對任何美國盟友或夥伴的軍事脅迫,如果美國承諾協助台灣抵禦北京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那麼日本和菲律賓可能也會存在同樣的期望。葛來儀和林碧瑩指出,到目前為止,北京仍發出信號,表示它不希望看到台灣海峽發生真正的軍事衝突。然而,這種和平態勢還能持續多久,誰都不能肯定。美國必須密切關注兩岸動態並積極管理,以防止緊張局勢升級,進一步引發危機或衝突。對此,他們認為,避戰不僅需要軍事威懾,還要有積極的外交舉措。在與中國官員的私下溝通中,拜登政府應該向北京坦承,賴清德就職演說的論調和內容,確實與蔡英文路線不同。然而,政府官員也應該向北京強調,賴清德的政治表態還是與實際行動有所落差,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賴清德正在計畫「法理台獨」。而且華盛頓也必須讓中國體認到,其不斷升級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脅迫,其實也是在加劇兩岸的緊張局勢,並加強了美國保衛台灣的承諾和決心,而這正是中國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與此同時,華盛頓更應警告台北,不要有任何中國可能會以此為藉口,升級對台灣脅迫行動的言行,也必須避免做出任何可能會導致國際輿論分歧的行動,並向台北明確表明,只有賴清德遵循國際社會所共識的「務實兩岸政策」,才有可能維持和擴大全球對台灣的支持。葛來儀和林碧瑩還在文末點出關鍵,那就是美國必須更積極地鼓勵北京和台北之間恢復政治對話,並向2國的官員強調缺乏直接溝通所帶來的風險。尤其華盛頓應敦促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這對於澄清意圖和防止誤判至關重要。華府也應該鼓勵兩岸允許他們的學者,在中立的場合進行溝通和會面,這至少有助於雙方了解彼此的真實意圖和想法,「威懾、對話、避免單方面改變現況,是控制台海局勢的關鍵。美國必須鼓勵雙方實現這些目標,以確保台海衝突不會爆發。」

一滴現形2/不是「惡血」是熱血! 他贏過矽谷女金童秘訣是「離開台灣就做不到」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19年的一場會議上,針對成熟的呼吸道檢測產品方案中,報告列舉4家公司,只有一家不是眾所皆知的國際大廠,那就是由台灣人何重人所創的瑞磁生技ABC-KY (6598),以世界首創的數位生物條碼(BMB)技術,用一點點體液就能快速檢驗出多種感染病、過敏原,未來甚至有機會可檢測出癌症的可能性。聽到「一滴見效」的神奇,不得不令人想起2015年,史上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伊莉莎白·荷姆斯,創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她宣稱只要一滴血就能做二百多種檢測,因此募資到7億美元、公司更估值90億美元,支持她的人甚至有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等政要大老。然而這件事在準確度上難以突破!伊莉莎白不但做不出實際產品,還不斷向外推銷,造成大量病患延誤治療,最後在2022年1月被裁定四項罪名成立,最後失敗收場,矽谷女金童也要入獄,這故事還被寫成書,叫《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矽谷女金童創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但最後失敗收場。(圖/取自《大發明家》紀錄片宣傳照)然而同一時間,美國也有一家公司,由台灣人創辦,在沒有鎂光燈和大量金主簇擁下,默默且拮据地進行研發,而今真的創造出一滴體液就能檢驗多種疾病的檢測篩劑,這家憨蹣講話但金實在的台灣精神的公司,就是瑞磁生技。「其實那時候,Theranos的律師有跑來找過我們,想搞清楚我們有沒有侵犯他的專利。」何重人透露這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因為一滴體液就能檢驗疾病的想法相似,當時Theranos到處以法律戰去威脅可能的競爭對手,然而瑞磁沒被禍害到,是「因為我們的技術不一樣,他們看不懂半導體。」何重人可說是十年磨一劍,研發十年、一度燒光積蓄,經歷不同的錯誤,而最後成功的關鍵,在於何重人熟知物理、化學、光學及半導體技術,「美國的確有晶片廠的產品,但做實驗可以,要穩定的良率與量產,還是要靠台灣。」2015年進入瑞磁生技的副總陳祐寧給了答案。陳祐寧初期負責光學儀器的研發與供應鏈來台量產,他解釋,這個產品需要將6吋晶圓切割成300萬個磁珠,結合DNA生物探針,印製成5微米的條碼晶片,是人類頭髮直徑的1/20;然而學醫的不懂半導體、學電子的不懂生物,每一件事都有專業門檻,要怎麼整合出最棒的商品,除了科學家的耐心、能跨界的知識涵養,還要有完整且彈性的產業鏈,才有辦法在不斷試錯下打磨出創新的生物科技產品。瑞磁生技執行長何重人大力稱讚台灣的供應鏈。(圖/記者方萬民攝)陳祐寧回憶起公司創業初期,何重人親自拿著燒杯去拜訪廠商、希望爭取理解與投資,甚至在沒有專業工具下徒手拿槌子想打破晶片;且研究所需的採購量太少,根本沒人理會他們,廠商不想出貨,好不容易談到一家美國公司,但提供的晶片品質很差,一下就壞了。當時前惠普技術長楊耀武建議何重人不妨回台灣想辦法,何重人便飛回台灣,直接到新竹拜訪幾家廠商,沒想到大家都很熱情,不歧視他們公司規模小,提供產品、還介紹其他的供應鏈,最後選定了由工研院前副院長林敏雄創立,專攻微機電晶圓代工的「亞太優勢」。亞太優勢幫忙解決了最大難題後,瑞磁在台灣也找到其他設備的合作夥伴,因而能一站做到底。除了晶片良率要高,能適應且穩定在試劑溶液裡也很重要。創業初期瑞磁曾空運用過美國的高分子原料,但不知是哪個環節有問題,良率就是不如台灣本土產品,所以後來大多都台灣製造。「這真是除了台灣之外,很難辦到的優勢。」旅美多年的何重人談到故鄉就是自豪。

特斯拉股東會通過執行長560億美元天價薪資 馬斯克:Optimus機器人每年將賺進1兆美元
特斯拉2024年度股東大會於美東時間13日在美國德州奧斯汀舉行。經過投票,特斯拉股東批准了執行長馬斯克560億美元的薪酬方案,同時支持特斯拉將註冊地從美國特拉華州遷往德州。同時,馬斯克還對特斯拉的願景進行了闡述,他表示目前Cybertruck單週產量已經超過1300輛、相信Optimus將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以及未來還有三款新產品待發布。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豋場,執行長馬斯克非常重視,因為這回重點就是他的560億美元天價薪資方案,經過投票順利批准通過。馬斯克上台表示,「我只想要先說一句,我愛死你們了」。同時股東會上還通過了一系列決議案,支持把公司註冊地,從美國德拉瓦州遷到德州,而德州是特斯拉在美國最大工廠的所在地。儘管如此,特斯拉CEO可能仍面臨一場長期的法律戰,他也可能面臨新的訴訟。分析認為,股東對薪資的批准既是對馬斯克任期的認可,也代表投資者承認不願讓公司的未來承擔風險。今年1月,馬斯克威脅稱,如果未能獲得足夠的投票控制權,他將把AI和機器人產品的開發從特斯拉轉移出去。接著,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未來願景發表看法。他表示,特斯拉的未來令人興奮。「我們不僅僅是開啟了新篇章,我們正在寫一本新書」。而對於現有產品,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汽車保有量到今年年底將超過700萬輛,最新的自動駕駛硬體產品將於大約18個月之內發佈。同時,Cybertruck的每週交車量達到創紀錄的1300輛。馬斯克還補充說,它的電氣架構有創新技術。這對未來的電動汽車設計非常重要。此外,特斯拉需要針對中國和歐盟生產不同版本的Cybertruck;外也正加速生產大型電動卡車Semi。關於特斯拉機器人Optimus,他說,Optimus的估值可能被忽視,因特斯拉有能力每年生產大約1億個Optimus機器人,其價格將低於汽車的價格,如果特斯拉擁有10%的市場占比,並且每個機器人售價20000美元,特斯拉在大規模生產時每年可以賺取1兆美元的利潤。Fremont工廠已經有兩個Optimus機器人在使用,明年開始特斯拉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機器人在特斯拉工作。基於上述指標,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可能成為比目前最有價值公司價值高出10倍的公司。目前蘋果和微軟的市值大約爲3.3兆美元。也就是說,馬斯克暗示特斯拉未來可能價值超過33兆美元。他表示,未來「幾乎每個人」都會擁有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能做諸如照看孩子和工廠工作等家務活。

美國前總統首例!川普封口費案34項重罪指控皆成立 7/11宣判是否入監服刑
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封口費案刑事審判,紐約曼哈頓的陪審團於美東時間30日裁定川普犯下全部34項偽造商業記錄的重罪指控,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歷史性判決,使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判犯有重罪的前總統,法官預計將在7月11日宣判。由於時間點正值川普尋求重返白宮之際,川普及其支持者認為這些指控都是出於民主黨的政治動機。對此,起訴川普的民主黨籍曼哈頓地區檢察官白艾榮(Alvin Bragg)拒絕回答是否要求法官判川普入獄的問題。綜合CNBC及CNN的報導,首位黑人曼哈頓地區檢察官白艾榮的起訴,源於川普的前私人律師科恩(Michael Cohen)在2016年大選前1個月,受川普指示向成人電影明星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支付了13萬美元,以換取她在2006年與川普發生婚外情一事上的緘默。科恩隨後也從川普集團獲得了一系列的款項,但這些付款記錄被定性為持續性法律服務,而不是償還封口費。事實上,私人公民付錢給某人以埋葬其性醜聞在紐約州是完全合法的,但企業主不得在公司財務記錄中撒謊。因此川普被指控犯有34項偽造商業記錄的重罪,以試圖隱瞞與他人達成的協議,從而非法影響2016年的總統選舉。事後科恩也因涉嫌違反競選財務法而被判處3年監禁。如今紐約陪審團逾30日裁定川普犯有全部34項偽造商業記錄的重罪指控,這將使77歲的川普成為第一位被定罪的美國前總統,有鑑於每項罪名最高可處5000美元的罰款和/或4年監禁,這意味著如果川普恐將面臨最高17萬美元的罰款和/或136年的監禁,不過法官在量刑方面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當然也可以裁定不讓川普入獄。除此之外,川普目前還面臨另外3起懸而未決的刑事案件,但他仍是自由之身,無需保釋。對此,負責刑事審判的紐約最高法院法官默坎(Juan Merchan)已決定將在美東時間7月11日上午10點對該起封口費案作出宣判。至於是否會要求法官宣判川普入監服刑,白艾榮拒絕深入討論川普的量刑問題,只強調「我不會討論假設性問題。我們的工作是遵循事實和法律,不畏懼也不偏袒,這正是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事。」不過若根據CNN 高級法律分析師霍尼格(Elie Honig)的說法,大多數E級重罪(Class E felonies,紐約最輕的重罪類型)在定罪後都會被判非監禁刑罰,通常是結合緩刑、罰款和社區服務。再加上上訴程序有可能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因此外界研判,這項定罪應不至於影響川普重返白宮的計畫。川普支持者得知川普遭定罪後發起示威抗議。(圖/達志/美聯社)此前,川普一再控訴他的政敵密謀利用法律戰來對付他,並指責民主黨籍的白艾榮為了政治利益追查此案,試圖將封口費案與更廣泛且沒有證據的指控聯繫在一起,他也認為紐約最高法院法官默坎帶有偏見。如今遭定罪後,川普又喊冤:「我是一個非常無辜的人。這是一種恥辱,這是一場被操縱的審判,由1名腐敗的、自相矛盾的法官來主持。真正的判決將在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日期)由人民做出決定,他們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每個人都知道!」與此同時,他還在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TMTG)推出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他將在美東時間31日上午11點在川普大廈(Trump Tower)中庭召開記者會,且不忘在文章最後附上了他的競選口號:「MAGA2024!」川普支持者得知川普遭定罪後發起示威抗議。(圖/達志/美聯社)對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競選團隊也在裁定宣布後幾分鐘發表聲明稱:「川普對我們民主構成的威脅從未如此之大」,同時他們還向民主黨支持者發送簡訊,警告其對手川普有可能在30日遭定罪後「創下政治獻金的募款記錄」,且他將用運用這筆資金重返白宮,以報復他的政治對手,「而擊敗這位前總統的唯一方法就是踴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