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
」 敘利亞 以色列 川普 美國 女足
「抽血換學分」受害者遭嗆要全校道歉? 助理教授怒批:師師相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發「抽血換學分」爭議,風波未歇。日前女足簡姓學生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質疑學校至今未正式道歉,卻遭運動競技學系教授劉錦璋留言反嗆:「整個師大都要跟你道歉嗎?」此番言論引發網友批評。對此,一名師大兼任助理教授也挺身為受害學生發聲。簡姓學生日前發文表示:「半年了,師大沒有道歉。」劉錦璋留言反問:「整個師大都要跟你道歉嗎?我是必修科運動生物力學的老師,我也要跟你道歉嗎?」此言一出,立刻引發大量網友撻伐,質疑他漠視受害學生的處境,甚至選擇與加害者站在同一陣線。劉錦璋其後在其私人臉書社團回應表示,自己並未替任何人辯護,只是「隱喻成熟的社會該由負責的人負責,而非整個單位集體承擔」。然而這番說法仍無法平息外界質疑,更有網友起底其過往教學爭議,指出他曾任意當掉學生,甚至直言「我就是要教訓你」,再度引爆爭議。事件不斷延燒,日前一名師大兼任助理教授也在社群平台發文聲援受害學生。他自嘲「沒路用」,但強調作為一名老師,有責任為學生發聲。他指出:「『整個師大都要跟你道歉嗎?』這句話我無權幫別人回答,但就我個人而言,我願意。」他強調,即便自己與體育領域無關,也認為身為同校教師應當對受害者表達歉意。該名助理教授亦質疑體育學院長期的升等與審查制度是否公平,並指出劉、周二人曾共同出版之著作涉及學術倫理爭議,現已遭下架。他進一步批評師大行政處理過於輕忽,造成社會觀感不佳,「說白了就是師師相護」,直到體育學院院長震怒,社會輿論才再度聚焦此事。該名助理教授也點名國科會與教育部,質疑涉及人體實驗的研究計畫是否審查失當,「同意書都不用看嗎?」並痛批相關單位直到高層震怒才有所行動。他更怒斥部分立委袖手旁觀,「藍白的教育文化委員是死光光了嗎?」該助理教授最後表示,他對學生的論文有嚴格要求,不可能僅以70餘頁就畢業,並對周姓教授在學術升等上的快速晉升提出質疑。他憂心此事件恐將波及整體學校形象,「而師大掩護周教授的下場,可能波及全校,未來會不會被減招,甚至影響其他人的國科會申請呢?」

高雄小港機場爆糾紛!叫多元計程車接送被驅趕 醉男失控罵警
高雄小港機場昨(16)日發生一起與接送交通有關的爭議事件。一名男子於16日晚間搭乘國內線航班自澎湖返回高雄,抵達機場後安排友人開多元計程車前來接送,卻遭航警以違規為由驅離,男子當場情緒激動,爆發激烈口角,甚至有吐檳榔洩憤的行為,引發現場其他旅客側目。據了解,這起事件發生在小港機場國內航廈外側車道。該名男子疑似酒後情緒不穩,看到友人開多元計程車遭航警驅離後突然失控,對航警大聲咆哮,場面一度緊張。對此,航空警察局高雄分局指出,事件發生於16日晚間20時20分。當時警備隊員在車道上發現一輛多元化計程車準備接送旅客,但該車不符合《民用航空機場客運汽車管理辦法》規定,因此依法進行驅離。警方表示,該名旅客為林姓男子,疑似酒醉,在見到車輛被攔阻後立即情緒失控。航警隨即通報警力到場因應,並向男子說明相關規定。經安撫後,其情緒逐漸平穩,最終自行離開現場。航空警察局也重申,入境或到站旅客應搭乘合法交通工具,一般計程車應配合相關管理辦法,依規定進出機場,以免違規受罰。

德魯茲人是誰?BBC分析以色列空襲敘利亞主因:扶植代理人
1名德魯茲(Druze)少數族群商人在13日遭綁架的消息,引發了敘利亞南部德魯茲民兵與遜尼派貝都因武裝分子持續多日的致命衝突。15日,以色列採取軍事干預,聲稱其部隊旨在保護德魯茲社群,並消滅那些被指控在蘇韋達(Suwayda)襲擊德魯茲人的親政府武裝。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SOHR)統計,自13日以來蘇韋達地區已有至少300人喪生。對此,BBC也分析了以色列在此時介入敘利亞政局的主因。據BBC的報導,德魯茲人為主的蘇韋達省,在本週爆發自4、5月衝突以來最嚴重的暴力事件,當時德魯茲武裝與2024年12月甫上台的敘利亞新政府安全部隊互相開火,造成數十人死亡。3月,敘利亞沿海省份的衝突據稱更導致數百名舊政府「阿薩德政權」所屬的阿拉維派(Alawite)少數族群成員死亡。這場致命動亂加上以色列的暴力空襲,重新點燃了外界對敘利亞安全局勢崩潰的恐懼。該國新政府正試圖穩定十餘年內戰後的亂局。此前,敘利亞現任領導人、前聖戰組織成員沙拉(Ahmed al-Sharaa)也誓言會保護國內的少數族群。德魯茲人是誰?德魯茲人是分布在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及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以軍佔領區的阿拉伯語少數民族宗教群體。其信仰源自什葉派伊斯蘭教分支,但發展出獨特的身份認同與教義體系。其100萬信徒中有半數居住在敘利亞,佔該國人口3%。不過以色列境內的德魯茲人因普遍參與該國的兵役,而被視為效忠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數據,現有約15.2萬德魯茲人生活在以色列及該國違法佔領的戈蘭高地。歷史上,該群體在敘利亞政治秩序中始終處於微妙的地位。在敘利亞近14年的內戰期間,德魯茲人在南部組建了自己的民兵組織。自阿薩德政權於去年12月倒台後,他們持續抵抗沙拉所領導的新政府對南部區域的控制。儘管敘利亞境內各德魯茲派系對新政權的態度有所分歧,但多數反對新政府的安全部隊進駐蘇韋達,並拒絕整編進敘利亞政府軍,反而依賴地方民兵維持自治。雖然敘利亞政府譴責近日貝都因武裝分子針對德魯茲人的襲擊,並誓言恢復南部秩序,但其安全部隊同時被指控參與迫害德魯茲人的行動。總部位於英國的SOHR記錄到該國政府軍,對德魯茲人實施「即決處決」,這類報告加劇了部分德魯茲社群對大馬士革當局的不信任。而這也讓以色列找到了介入敘利亞政局的施力點。在阿薩德政權突然倒台後,以色列日益將自身定位為區域少數族群的保護者,並持續接觸北部邊境附近的德魯茲社群,試圖與多個敘利亞少數族群結盟,包括敘利亞的庫德人、德魯茲人和阿拉維派,同時持續打擊敘國境內的軍事設施和政府軍。在5月的教派衝突期間,以色列曾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總統府周邊實施空襲,聲稱此舉是對攻擊德魯茲人行動的警告。不過,敘利亞和黎巴嫩部分德魯茲人士則指控以色列煽動教派對立,以推進其在該地區的擴張主義野心。以色列為何選在此時攻擊敘利亞?以色列近日的最新空襲,主要針對的是敘利亞政府軍往南下部署的行動,以色列美其名是聲稱他們試圖在該地區建立非軍事緩衝帶,以防止伊斯蘭主義武裝分子在戈蘭高地以軍佔領區沿線活動,但實際上則是持續擴張殖民活動。雖然15日的空襲僅針對蘇韋達的敘利亞政府安全部隊及車輛,但以軍在16日擴大攻擊範圍,轟炸了位於大馬士革的敘利亞國防部與陸軍總部,敘利亞政府對此也予以譴責。「大馬士革的警告階段已結束,現在將迎來痛苦打擊。」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茨(Israel Katz)在16日以軍空襲大馬士革後不久於社交媒體發文稱。這是自2024年12月以來以色列在敘利亞最嚴重的軍事升級行動,當時以軍在新政府上台後,摧毀了該國境內數百個軍事據點,並奪取由聯合國託管的敘利亞戈蘭高地緩衝區。以色列多次打擊敘利亞,意在阻止新政權強化軍事能力,這被以色列視為其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國際社會如何反應?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表示對暴力事件「深感憂慮」,並於16日宣布:「我們已商定具體措施,將於今晚終結這令人不安的恐怖局勢。」包括黎巴嫩、伊拉克、卡達、約旦、埃及和科威特在內的多個阿拉伯國家,皆譴責以色列針對敘利亞政府和安全部隊的襲擊。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痛斥「以色列對敘利亞的公然侵略」,伊朗則稱此舉「完全在意料之中。」作為後阿薩德時代敘利亞關鍵利益相關方的土耳其,則指責以軍的空襲「破壞了敘利亞追求和平、穩定與安全的努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也譴責以色列在蘇韋達和大馬士革的「升級性」攻擊。後續可能如何發展?這波暴力事件凸顯敘利亞戰後安全與政治格局的脆弱性,近期一連串的衝突,更加劇了外界對該國內部各族群及教派重燃戰火的憂慮。當沙拉試圖鞏固對敘利亞的統治,並整合各派系之際,其以伊斯蘭主義者為主導的政府能否化解因多年內戰而激化的族群衝突,仍有待觀察。如今教派衝突加上以色列空襲,可能使國家重建與戰後復甦的努力功虧一簣。就以色列而言,他們極有可能繼續將敘國新政權,及其在南部活動的伊斯蘭主義親政府武裝視為重大安全威脅,這將促使該國與那些遭沙拉政府邊緣化的少數族群結盟。

蘇丹北科爾多凡再爆衝突 快速支援部隊襲擊村莊釀近300人死
蘇丹準軍事部隊「快速支援部隊」(RSF)日前在北科爾多凡州發動大規模襲擊,據當地人權組織與活動人士指出,襲擊造成至少近300人死亡,數十人失蹤,顯示該國持續一年多的內戰仍無停歇跡象。根據外媒《衛報》的報導,人權組織「緊急狀態律師」於14日表示,快速支援部隊於13日襲擊了位於巴拉市(Bara)周邊、由政府軍控制的多個村莊。沙格阿諾姆(Shag Alnom)村死亡人數超過200人,希拉特哈米德(Hilat Hamid)村則有46人罹難。罹難者包含孕婦與孩童,其他村莊也發生搶劫與攻擊,共造成至少38名平民死亡。該組織指出,這些村莊並無任何軍事目標,強調「這些襲擊公然違反國際人道法,快速支援部隊應對其罪行負責」。自2023年4月蘇丹內戰爆發以來,北科爾多凡一直是交戰前線之一。快速支援部隊與政府軍之間的戰鬥近期再度升高,導致超過3,400人逃離家園。蘇丹軍目前控制中部與東部地區,而RSF正試圖鞏固對西部,包括北科爾多凡的掌控。報導中指出,北達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El Fasher)11日也爆發激烈戰鬥。快速支援部隊突襲並短暫佔領牲畜市場、一處監獄及軍事基地,甚至進入市中心。儘管次日蘇丹軍奪回控制權,但RSF仍以無人機持續轟炸法希爾市區。法希爾為達爾富爾地區最大城市,也是該地區最後一座仍由政府軍控制的主要城市。近幾個月來,當地暴力事件不斷升級,數十萬人已自4月以來逃往鄰近的塔維拉地區。無國界醫生組織(MSF)本月初發布報告指出,法希爾地區存在大規模屠殺、性暴力、搶劫與針對民用設施的系統性攻擊。聯合國也警告該市面臨嚴重人道危機,殘存居民陷於食物與乾淨飲水的「極度短缺」。美國與多個人權組織已指控RSF犯下戰爭罪、反人類罪與種族滅絕罪,該部隊在全國多地犯下暴力與搶掠行徑。儘管RSF高層聲稱將追究個別責任者,但外界普遍質疑其處理誠意。蘇丹內戰已造成數萬人喪生,超過1,200萬人流離失所,逾一半人口面臨飢餓與霍亂等傳染病威脅。聯合國人道事務辦公室警告,隨著雨季延續至十月,洪水、道路中斷及疾病蔓延風險將使人道救援進一步陷入困境。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國防部 數百人喪生蘇韋達衝突
根據《BBC》報導,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近日爆發嚴重教派衝突,造成超過300人死亡。以色列軍方16日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及南部地區政府軍發動空襲,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此舉旨在「保護我們的德魯茲兄弟,殲滅政權幫派。」敘利亞外交部痛斥以色列是「背信的侵略行為」,指控以軍攻擊包括國防部、總統府周邊軍事目標、運送重機槍的裝甲車及武器儲存設施,造成「數名無辜平民」死亡,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與人道法。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對敘利亞的警告已結束,以軍將持續於蘇韋達展開行動,直到「攻擊德魯茲的武裝部隊徹底撤離為止」。稍晚他還發文稱「痛擊已開始」,並附上一段以軍空襲大馬士革市中心Umayyad廣場、主播驚慌躲避的影片。正在大馬士革的駐倫敦敘利亞電影製片人哈拉比 (Fadi Al Halabi) 說,當時他就在附近,聽到了以色列戰鬥機接近的聲音。「人們臉上寫滿了恐懼。每個人都開始在街上奔跑。沒人知道該去哪裡。空襲突然開始,目標是一些最擁擠的地區,包括國防部。」報導指出,衝突自上週日(13日)爆發,起因是一名德魯茲商人在通往大馬士革的高速公路上遭綁架,德魯茲武裝隨後包圍並奪取蘇韋達市一個貝都因人聚居區,引發雙方連日激烈交火。敘利亞國營通訊社SANA稱,政府軍已開始自蘇韋達撤離,根據與當地宗教領袖達成協議,軍隊已完成追捕非法武裝分子的任務。英國「敘利亞人權瞭望台」指出,蘇韋達人道情況迅速惡化,市內多處爆發衝突,甚至有坦克砲擊國立醫院,造成院內傷患恐慌,並傳出嚴重缺水與醫療物資短缺。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於X平台表示對蘇韋達局勢「極為擔憂」,並透露美方已與阿拉伯盟友就「結束暴力行動」達成具體共識,預期當日晚間局勢將有轉機。敘利亞外交部則回應,歡迎美國與阿拉伯方面協助和平解決此次危機,但以色列並未對停火相關事宜發表評論。敘利亞內政部隨後宣布,雙方已於16日晚間達成蘇韋達停火協議。敘利亞衛生部表示,軍方稍早已進入國立醫院,發現院內遺留數十具遺體,疑為非法武裝分子撤退前所留下。人權組織統計,自13日起蘇韋達省已有超過300人死亡,當中包括69名德魯茲武裝、40名平民(其中27人據稱遭政府軍處決)、165名政府軍與18名貝都因武裝分子,以及10名死於以色列空襲的政府軍士兵。

冰島火山近5年噴發12次 當局急疏散鄰近城鎮與景點人潮
冰島氣象局表示,冰島西南部的雷克雅內斯半島今(16)日發生火山噴發,除了大量濃煙與橘黃熔岩從地表湧出,破裂的地殼也形成長達700至1000公尺的大裂縫,現場影讓人相當震撼。《路透社》報導,冰島被稱為「冰與火之國」,擁有眾多冰川與活火山,形成特有的地面裂縫型熔岩流,其中克雅內斯半島的火山群近年蠢蠢欲動,此次是自2021年地質系統重新活躍以來的第12次火山噴發。冰島氣象局指出,此次的地殼因熔岩裂縫長度介於700至1000公尺間,目前尚未對任何基礎設施構成威脅。另據GPS與地殼變形訊號研判,此次為相對規模較小的火山噴發。另一方面,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未受火山活動波及,當地國際機場凱夫拉維克機場航班運作正常,未受影響。儘管如此,當局仍對觀光熱點藍湖溫泉與鄰近小鎮格林達維克(Grindavik)進行預防性疏散措施。冰島國家廣播公司(RÚV)引述警方消息,當地居民與渡假村遊客均已撤離。格林達維克在2023年曾因火山威脅而全面撤鎮,原有近4000名居民的城鎮,自此多數時間維持空城狀態,以防止火山活動帶來危害。專家指出,雷克雅內斯半島的火山活動可能持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目前噴發形式屬於裂縫型爆發,熔岩從地表裂縫湧出,並非從中央火山口噴射,雖頻繁噴發但未釋放大量火山灰至平流層,因此航空未受干擾。

週五起水逆恐被翻舊帳!5星座淪重災區 「這類人」財務影響最大
塔羅牌老師艾菲爾透露,7月18日(週五)起,水星將於獅子座逆行,這波水逆會持續至8月10日,期間容易出現「說了又錯、做了又翻」的狀況,不只溝通卡關,還可能影響金錢、感情與家庭氣氛,特別是在自我表達與人際互動上,容易出現誤會與摩擦,也會讓過去的一些議題重新浮現,其中5星座會特別有感。金牛座:財運反復,小心舊帳重提這次水逆對金牛座的財務影響最大,過去沒有處理好的帳目、合作糾紛,或是遺漏的金錢細節,可能在這段期間翻出來重談。原本以為已經結束的金錢糾紛、過期票據或信用紀錄,也可能突然冒出來讓你措手不及。此外,購物時容易出現退換貨情形,投資上也容易出現「買了就跌」的情況。建議金牛座這段期間避免重大財務決定,重新整理帳目與合約內容是最佳選擇。獅子座:事業焦躁,溝通問題連環爆作為水逆影響的主場星座,獅子座感受特別強烈。這段時間事業節奏容易混亂,原訂計畫一再延遲,加上表達容易被誤解,會讓你在工作上感到壓力山大。越想主導局面,越可能遇到溝通失準、指示混亂的情況,還可能因此與同事或上司產生誤會。建議獅子座先放下「一定要完美」的心態,穩住節奏、降低期待,把水逆期當作調整戰術的機會,反而能為下半年的爆發鋪路。天秤座:貴人轉弱,自立自強最穩天秤座一向擅長依靠人脈與貴人力量開創機會,但這段期間可能感覺「貴人怎麼突然消失了?」合作關係出現摩擦,或是仰賴的人無法及時幫忙,讓你感到獨自奮戰。尤其是團隊互動與朋友往來,容易出現價值觀不合、話不投機的狀況。別急著指責他人失職,這波水逆其實是在提醒你「是時候訓練自己的獨立作戰力了。」放慢社交節奏,反而能沉澱出真正的盟友。射手座:桃花誤會,曖昧失衡原本充滿火花的曖昧關係,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錯誤的訊息而急轉直下。水逆讓射手座的戀愛運出現干擾,特別是容易產生誤會、不確定感,讓原本甜蜜的氣氛突然變得尷尬。對於單身的射手而言,這段時間不是發展新戀情的最佳時機;對於有對象的射手,則要多注意彼此的情緒敏感區域。建議把浪漫放慢速度,多用行動而非話語來表達感情,避免「口快心直」傷害人心。巨蟹座:家庭摩擦,過往情緒回流這段時間對巨蟹座來說是「家庭情緒的翻攪期」。與家人的溝通容易有情緒性誤解,舊有的不滿、壓抑的情緒會不自覺湧現,特別是與長輩或親密家人相處時最為明顯。可能出現因小事爭執,或是過去沒解決的問題被重新提起,讓氣氛緊繃。這波水逆其實是給你一個療癒與溝通的機會,建議巨蟹用更柔軟的方式面對衝突,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讓家庭關係更進一步。

女主唱慘遇對方劈腿 遠距離戀情談到崩潰
小男孩樂團由團長昌哥、主唱米非、吉他手漢斯與鼓手阿中組成,在5月23日逢出道10周年之際,推出第5張專輯《Dark Side of the Sun》,延續對人生起伏的感悟,描繪從挫折到蛻變的歷程。新單曲〈一秒的距離〉MV於7月11日正式上線,再度以細膩情感觸動人心。歌曲由昌哥填詞、漢斯譜曲與製作,融合emo、post rock與shoegaze風格,藉由吉他聲牆與澎湃鼓組堆疊,打造出壓迫卻細膩的情緒張力,帶著一種「看淡一切」的氛圍,漢斯直呼:「有些距離其實沒有那麼遙遠,只差那麼一秒的勇氣或理解,也許就能重新觸碰對方的世界。」〈一秒的距離〉透過耳語般的唱法與情緒爆發的編曲,描寫人與人之間可能因過往、錯誤與遺憾而拉開距離,但只要一秒的靠近,就能再擁抱彼此。漢斯表示,靈感來自一段錯過的關係,「真正改變命運的,不是重大決定,而是一秒的遲疑、一秒的距離。」昌哥則補充:「秒是時間單位,距離是空間單位,一秒雖渺小,卻能決定心的遠近。」團員們也不藏私分享感情經歷。昌哥提到與現任太太多次在異地錯身而過,「我們曾在紐約、倫敦不斷錯過,直到羅馬那一秒,我說了一句話,才發現彼此都在等。」這段故事也成為他筆下情感轉折的來源。米非則分享一段遠距離戀情的崩潰經驗:「那時每天為時差熬夜等訊息,最後卻聽到『欸,我劈腿了』,真的像個傻子,但也讓我更能唱懂歌詞裡那種無力靠近的感覺。」提到新歌〈一秒的距離〉,漢斯說:「我們放下旋律的包袱,讓音色更失控、人聲更私密,副歌甚至疊錄耳語,像深夜低聲說話。」昌哥則笑說:「我們大概已經練就了能將腦中故事化為旋律的能力。」米非也提到,錄音挑戰並不在技巧,而在於詮釋出「連哭都沒力氣」的心麻狀態,展現極度克制的情感。小男孩樂團由團長昌哥、主唱米非、吉他手漢斯與鼓手阿中組成。(圖/滾石提供)

女足學生記者會「這舉動」 網紅作家差點看哭:比大人勇敢100萬倍
台師大女足隊教練周台英去年爆出強迫隊員配合研究抽血,還拿學分威脅,但校方沒積極處理,引起各界撻伐。女足學生簡奇陞近日也在記者會控訴校方包庇。對此,網紅作家「冒牌生」表示,他看女學生拿掉墨鏡差點掉淚,「不是因為煽情,而是因為她終於不再躲了。」冒牌生在臉書發文,女生控訴學校進行人體抽血實驗,她拿掉口罩說,「因為需要遮遮掩掩的,不應該是我。」冒牌生指出,「這句話一出口,我眼淚差點掉下來。不是因為煽情,而是因為她終於不再躲了。她不是在控訴,是終於不用再壓抑,終於能夠說話。」冒牌生表示,簡奇陞5歲開始踢球,10歲展現天分,18歲考上夢想中的師大女足,原以為是巔峰的開始,怎料卻是惡夢,「有一段時間,她和球隊成員被要求參與一項人體研究。內容是每天抽三次血,配合特定訓練與監測計畫。但問題是:這個實驗,是否經過人體倫理審查?參與者是否真正知情同意?更讓人質疑的是現場執行抽血的,有時並非具醫療專業資格者,這不是情緒化的指控,是當事人提供的事實描述。」冒牌生表示,「在缺乏醫療安全保障下,有人抽到手臂瘀青、找不到血管,反覆穿刺。有人怕針,每天哭著接受,壓力大到休學。有人不敢讓家人知道,只能說自己『在踢球』。但她們的汗水與眼淚,並不來自球場,而是每天身體被抽取、精神被壓榨的過程。」冒牌生說,受試學生沒拿到補助金,反而變球隊的「公基金」。教練嗆,「不想做你就退學。」冒牌生指出,「你知道那有多可怕嗎?台灣最頂尖的女足隊,就這樣被一場實驗、一句威脅、一次次針頭,整批整批地毀掉了。學生不是被對手打敗,是被自己的學校與體制徹底耗損。」冒牌生強調,「最諷刺的是,事情爆發後,師大怎麼做?沒有懲處、沒有調查,只是把教練『調離現職』她依然可以教書、掌控學分、影響學生。這些孩子努力十幾年想踢進國家隊,最後卻再也不想碰足球,因為足球變成了心理創傷。不要再問:『她們為什麼不早說?』你能理解那種權力壓著你、一開口可能畢不了業、被趕出隊的恐懼嗎?她們不是不說,是『不能說』。」冒牌生說,今天終於有人願意站出來,應該要給掌聲不是懷疑,「簡奇陞,妳很勇敢。在妳站起來的那一刻,妳比太多拿著話語權、卻不肯認錯的大人,都勇敢一百萬倍。我們也許還不了妳的青春,也無法抹去那段日子的痛,但我們可以做一件事:記住妳、支持妳,陪妳說完這段話。」

台師大女足學生「連抽12天血、兩手都是洞」發燒送急診 教練:實驗沒做滿數據會不準
台師大女足隊爆出強迫學生「抽血換學分」醜聞,教練周台英要脅隊員配合研究抽血,然而學校卻消極處理。如今,簡姓同學在記者會上揭開教練和學校的種種惡行,另一位受害女學生也透露,當時她已連續12天抽血、體能訓練,因身體無法負荷而發高燒送急診,沒想到教練卻強調「沒有做滿14天數據會不準確」,事後她因服藥想請假,教練更斥責她「抗壓性那麼差,罵個幾下就焦慮症」、「你不要讀去休學好了」。受害女學生在Threads發文表示,剛考進師範大學時,親友家都在為她開心,直到她向家人提出休學,大家都感到可惜、難過,「但不知道的是我們怎麼過的,首先抽血跑體能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了,我們要連續14天抽血加體能從早到晚,甚至抽血人員是學長不是專業人員,還有不知道哪裡請來的阿姨手還會抖。」女學生說到,她剛要入學前,就曾聽說要跑體能做實驗,當時的她以為,教練說要跑她就跑,體育生按表操課很正常,「結果才知道,原來是教練的實驗報告。」女學生接著指出,每天的抽血加體能,她的身體承受度已經不行了,而該實驗有14天,當時她已經跑到12天,跑完太過疲勞、身體抵抗力也差,因此發高燒送急診並吊完點滴,她急忙詢問隔天是否能請假,自己真的沒有力氣,「結果我得到什麼回覆:沒有做滿14天數據會不準確,抽血跑步都有完成才有1000塊可以拿。」女學生感嘆,當時她還在為1000元而不甘心,自己已經跑完12天了,現在半途而廢就白跑了,所以她即使發高燒也把實驗跑完,「殊不知,我該得到的遠遠不止那1000元,我相信抽血實驗的新聞大家看很多了,留言繼續來講講周教練怎麼讓我休學的」。女學生透露,自己在球隊裡面球技不是特別突出,所以被叫去當類似球經的這份工作,負責管理錢、叫便當、訂火車票,但教練卻仍然酸言酸語、對她嘆氣,只對喜歡的學生「疼得要命」。她坦言,後來她壓力大到患上焦慮症,需要服用安眠藥,由於每天需要晨操,因此希望能請假以適應藥物的治療期,雖然教練先讓她請了3天,但她發現自己還需要時間而去跟教練討論時,對方卻破口大罵,指責她「妳是球員欸,焦慮症不能拿來當藉口,說不練球就不練球」、「你們現在小孩是怎樣啊?抗壓性那麼差,罵個幾下就焦慮症,我是不是要被你們搞到躁鬱症啊?球也踢不好,整天搞這些有的沒的」,還直接嗆聲「不然你不要讀去休學好了」。女學生也在貼文底下分享她過去留下的紀錄,包括「今天痛痛的」、「今日一次過關沒有進進出出,開心」、「阿姨直接對準昨天的洞口,是痛的」、「甚至還要處理自己的血哈哈」、「請稱呼我血清小博士」。她也說到,「我真的不太怕抽血,但已經抽到兩隻手都是洞,然後阿姨很想抽我會特別痛的那根血管,因為他抽不到,然後那根特別明顯好抽……但我真的每打一次都要很緊張,這跟抽血是不同的恐懼程度」。另外,針對簡姓同學勇敢在記者會上曝光教練及校方種種惡行一事,知名球評石明謹在臉書撰文道,簡同學從小立志要考上師範大學,「一個想要站上頂尖足球舞台的孩子,憑著自己十多年的努力,她兩個目標都達到了,卻是人生惡夢的開始。」石明謹說到,去年事情爆發的時候,簡同學曾經想站出來,但遭到家人反對,因為當時她還剩1年就畢業了,要求她不要跟老師、學校作對,直到這幾天,她將抽血的影片PO上網,她的家人才驚覺事情不只是口頭上講的這麼簡單。石明謹也驚嘆道,「影片中她在抽血時大哭,整個肘窩處一片紫青,抽血人員找不到血管,抽了好幾次才成功,她憑藉自己的足球訓練與學業成功進入師大,但畢業卻是靠著每天被抽走的3管血。」最後,石明謹強調,簡同學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孩子,「勇敢的站在所有人面前說話,比那些有決定權又不肯認錯的大人勇敢一百萬倍,今天站出來不是為了報復或是仇恨,是為了不要有下一個受害者。」

新莊男嫌菜少怒噴三字經 鐵板燒廚師出拳往臉痛扁
67歲黃男昨(15)日前往新北大道四段某商場鐵板燒餐廳吃飯時,因不滿菜量太少,找來40歲陳姓廚師理論,過程中向對方飆罵三字經,陳男不滿遭到辱罵,一氣之下朝黃男面部出拳,警方獲報後也立即趕抵現場,排解糾紛並告知黃男提告相關權益。新莊警分局於晚間7時許接獲報案,指出上述時、地有糾紛發生,昌平派出所立刻派員到場了解情況,發現黃男與女兒到該餐廳用餐,卻認為菜量過少而向廚師反應進而爆發衝突。黃男向陳男飆罵三字經後,遭到對方出拳痛扁,一旁員工見狀立即將兩人拉開,黃男到商場醫護室初步檢視為擦挫傷,提到要去醫院驗傷決定後續是否要提告,警方到場時也告知其相關權益。

川普宣布撤回一半洛杉磯國民兵 還有2000人駐留當地
川普政府於近期宣布,將自洛杉磯撤回原先部署約4,000名國民兵中的一半,結束其中2,000人的任務。這批部隊原於6月初被派往當地,原因是當時洛杉磯及周邊地區因反對移民突襲而爆發大規模抗議。當時這項軍事行動未經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同意,且曾引發諸多爭議。根據《富比士》報導,國防部發言人帕內爾(Sean Parnell)對外表示,這2,000名國民兵原被指派負責保護聯邦建築,並協助移民執法單位執行逮捕行動。撤軍後,洛杉磯仍將留下約2,000名國民兵與700名海軍陸戰隊人員,但目前尚未確定這些部隊將駐留至何時。原定這批部隊的部署期是自6月8日開始60天。自6月6日洛杉磯爆發針對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突襲行動的抗議至6月中旬,當地情勢已大致趨於平穩。帕內爾對外說明,洛杉磯的無政府狀態已有緩解,並將此歸功於國民兵介入協助。據了解,國民兵過去一個多月與當地警方合作執勤,並在抗議活動中短暫扣留部分人士,後續交由當地執法單位處理。但國民兵的部署,其實從一開始便引發爭議。退伍軍人組織 Vet Voice Foundation 主席賈高貝克(Janessa Goldbeck)向《衛報》(The Guardian)表示,曾有現役海軍陸戰隊成員向她坦言,普遍認為軍隊此次被派往洛杉磯「只是成為政治棋子」,士氣低落,且認為情勢根本不至於動用軍方。加州州長紐森與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也公開譴責這項行動,批評其非法且具挑釁意味。在國民兵駐紮的第一時間,紐森隨便出緊急訴訟,地方法院法官布雷耶(Charles Breyer)初步裁定,川普未經州長同意便部署國民兵至洛杉磯屬違法行為。但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隨後推翻該判決,認為當時洛杉磯抗議規模足以讓川普行使總統權力,無需經過州長同意,此舉也成為自1965年以來,美國總統首次於未獲州長同意下,派遣國民兵進駐某州。儘管當地抗議大多和平進行,期間仍曾發生縱火、投擲物品與搶劫等事件。執法單位至今持續於洛杉磯等移民人口眾多的地區展開突襲行動,零星示威活動尚未完全結束。對此,紐森痛批川普讓士兵離家投入政治鬥爭,稱這些人本應返回社區協助當地,而不是無所事事待命於洛杉磯。

蘇韋達德魯茲族捲入戰火 以色列砲轟敘利亞軍隊釀衝突
蘇韋達(Suweida),這座以德魯茲(Druze)族為主的敘利亞城市,近日再度成為戰火焦點。以色列指控敘利亞政府軍違反「非軍事化」原則出兵進入該地,並宣稱此舉將用於對付德魯茲族人。後續以色列對進入蘇韋達周邊的敘軍部隊與裝備發動空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強調,基於以色列與境內及戈蘭高地德魯茲社群的歷史淵源,他不容許任何勢力威脅該族安全。根據《BBC》報導,蘇韋達近日爆發大規模衝突,導火線是11日一名德魯茲商人在通往大馬士革的公路上遭綁架、搶劫,隨後引發德魯茲民兵與當地貝都因部族的衝突。後續武裝德魯茲戰士於13日攻佔蘇韋達市內貝都因人居住的馬格瓦斯(al-Maqwas)社區,戰火蔓延至其他城鎮與村落,據敘利亞人權觀察(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SOHR)統計,雙方衝突造成至少200人死亡,包括兒童、德魯茲族、貝都因族與安全部隊成員。敘利亞政府隨後派遣軍隊與國防部隊進駐,稱此舉為恢復秩序,並指責混亂起於官方機構失能。敘國防部長卡斯拉(Murhaf Abu Qasra)宣布「全面停火」,並表示已與當地「耆老與賢達」達成協議,內政部將負責治安重建。蘇韋達地區部分民兵原已接受停火,但德魯茲領袖哈吉里(Hikmat al-Hajri)隨後發布影片,呼籲族人以一切手段反抗,指控敘軍違反協議,對市區發動轟炸。根據《路透社》報導,政府軍進城後,對至少19名德魯茲平民進行即決處決,包含12人在家族招待所內遇害,並有軍人被目擊縱火焚毀住宅及商舖。SOHR指控政府軍及盟軍涉及系統性劫掠與破壞,焚燒民宅並掠奪財物。蘇韋達居民形容當地情勢「災難性」,無差別掃射迫使居民逃往鄉間,雖當局已宣布宵禁。而《Suwayda 24》報導則提到,原本透過貝都因與德魯茲領袖調解,雙方曾交換人質,局勢短暫趨緩。但敘軍於鄰近德拉(Deraa)東部集結,同時以無人機轟炸村莊,戰火再起,西部多地遭迫擊砲攻擊,數十人死傷送醫。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表示,針對敘軍坦克及補給武器的空襲為明確警告,指控敘政府意圖用武力對付德魯茲族,並危及以色列安全。敘利亞外交部譴責以色列空襲,稱以色列應對一切後果負責。而根據美國《Axios》報導,川普政府已要求以色列暫停空襲。蘇韋達原拒絕納入安全部隊的德魯茲民兵掌控,該族屬什葉派伊斯蘭教分支,擁有獨特信仰與身分,對敘利亞代理總統沙拉(Ahmed al-Sharaa)領導下之遜尼派政府長期心存疑慮。納坦雅胡多次聲言不容許任何勢力危害德魯茲族,並要求蘇韋達及南部其他地區非軍事化,以遏止海亞特解放沙姆(Hayat Tahrir al-Sham,HTS)等恐怖組織威脅。該組織前身為蓋達分支,美國已取消其恐怖組織列名,但英國與聯合國仍將其視為恐怖組織。

台中18歲女當街被刀割頸! 警方鎖定前男友追查中
台中市北區天祥街巷15日深夜發生一起持刀傷害事件,一名18歲林姓女子疑因感情糾紛,遭前男友持利器割傷頸部,造成頸部及手指受傷,所幸送醫後無大礙。警方獲報後展開積極追查,目前已鎖定嫌犯身分,詳細事發情形仍待警方調查釐清。台中市警局第二分局於15日晚間10時26分接獲報案,指有一名年輕女子在北區天祥街巷內遭人持刀攻擊,警方迅速派員到場處理,經過初步了解,受傷的為18歲林姓女子,疑似感情糾紛與前男友爆發衝突,突然遭對方持利器攻擊。警方表示,林姓女子的頸部及手指遭刀劃傷,事後緊急送醫治療,所幸無生命危險,由母親陪同照護中。員警已同步調閱事發地點周邊監視器,並訪查鄰近住戶以釐清案情經過,初步已鎖定犯嫌身分,並積極追查到案中,後續將依法嚴辦,絕不寬貸。第二分局分局長鍾承志提醒民眾,情感糾紛切勿訴諸暴力,應以尊重與溝通才能解決問題;呼籲民眾,若遇人身安全威脅,請立即撥打110報案,以保障自己並守護社會秩序。◎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資料外洩惹禍!祖克柏被Meta股東告了 恐要賠80億美元
Meta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預計本周將以證人身分出庭,應對一場涉及80億美元(約新台幣2341.2億元)的非陪審團官司。這起訴訟指控他在臉書執行長任內,放任平台非法收集用戶資料,且未經用戶同意。此案判決一旦成立,祖克柏與其他被告可能面臨巨額賠款及後續相關費用。《路透社》報導,這起案件的原告是Meta公司(臉書母公司,擁有Instagram與WhatsApp)的股東,包括個人投資者與美國加州教師退休基金等機構。他們於2021年提起訴訟,控告祖克柏及多名前高層,包括前營運長雪莉兒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創投人士兼董事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Netflix共同創辦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及Palantir共同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違反2012年臉書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簽訂的用戶資料保護協議,造成公司後續遭相關單位重罰。事件導火線源於2018年曝光的「劍橋分析數據醜聞」。外界當時發現,一家為川普總統選戰提供服務的政治顧問公司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CA),不當取得數百萬筆臉書用戶資料,引發全球譁然。該事件導致Meta在2019年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開罰創紀錄的50億美元(約新台幣1463.7億元),並承擔其他相關罰金及應對成本,總金額超過80億美元(約新台幣2341.2億元)。股東認為,這些損失應由祖克柏等人負責賠償。這場審理自美東時間7月10日起在德拉瓦州威明頓(Wilmington)開庭,預計進行8天。案件重點在於釐清臉書內部高層當年在董事會會議中,是否明知違規卻放任用戶隱私權保護失當。儘管涉及的是10多年前的政策與會議,但審理時機正逢Meta再度因AI(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所需資料來源問題而受到監管單位關注。祖克柏與其他被告並未對媒體發表評論,但他們在法院文件中否認所有指控,稱原告的說法過於極端。Meta公司本身並非本案被告,同樣選擇不回應。根據法界觀察,此案可能是美國史上第一宗針對董事會完全失職提出的正式開庭審判。依據德拉瓦州公司法,董事即便做出錯誤商業判斷也受保護,但若明知違法仍放任,將不受豁免。原告律師團主張,祖克柏與桑德伯格等人不僅明知劍橋分析數據醜聞將會爆發,甚至提前出售手中持股,套現至少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2.8億元)。對此,被告團隊辯稱,祖克柏依合法的股票交易計畫操作,且出售股票是為了資助慈善計畫,與內線交易無關。至於訴訟的另一爭點為,祖克柏是否在2012年與FTC簽署用戶資料保護協議後,仍主導臉書持續違反規定。原告團隊聲稱可提出證據證明這一點;被告團隊則表示,臉書已設立專責團隊監管用戶隱私權,並委託外部公司進行合規審查,公司反而是遭劍橋分析公司深深欺騙的受害者。此起案件的審理結果,將成為觀察科技巨頭是否須為過去隱私政策負全責的重要指標。數位內容聯盟(Digital Content Next)執行長傑森金特(Jason Kint)表示,「全世界有超過30億人每天使用Meta平台,我們無法迴避它,但我們能信任祖克柏嗎?」

立院三讀通過!博愛座往後改名「優先席」 北市公運處:會請業者調整
在台灣大眾運輸行之有年的博愛座,設置本意是為提供身體不適或行動不便乘客優先就座,但近年卻屢屢爆發讓座衝突。立法院15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將現行「博愛座」名稱改為「優先席」,原適用對象「老弱婦孺」則改為「其他有實際需求者」。北市交通局公共運輸處表示,待交通部會商衛福部將優先席標示統一圖示後,會配合宣導,並請公車業者調整。近年博愛座常常演變為「搶位大戰」,民眾常因讓位與否爆發衝突,對此立院不分朝野均針對博愛座問題提出修法。今日立院正式三讀通過身障法修法,主要將「博愛座」的名稱改為「優先席」,而適用對象也從有刻板印象的「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未提供對號座的大眾運輸工具,其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15%,並視需要標示或播放提醒禮讓座位的警語。針對博愛座修法,未來大眾運輸也須跟進調整,北市公運處指出,目前將等交通部會商衛福部將優先席標示統一圖示,再配合宣導,並會要求北市公車業者配合宣導。公運處表示,修法後交通部將會商衛生福利部,就優先席標示訂定統一圖示,供各大眾運輸工具業者運用。於統一圖示訂定後,公運處會配合交通部及衛福部研議「優先席」多元宣導措施,與北市各大公車業者共同宣導。公運處指出,本次修法主要為告示以及名稱上的更動,但原則上不會影響到原有的博愛座顏色外觀,新的「優先席」仍然會保有不同的醒目顏色,以方便有需要的乘客辨識。

瑞典擬延長退役軍官召回年齡至70歲 應對俄烏戰爭帶來安全威脅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安全局勢驟然緊張,瑞典為強化防禦能力,計畫將退役軍官的召回服役年齡從47歲延長至70歲,以確保危機時軍隊能維持足夠兵力。此舉被視為瑞典加入北約後進一步強化軍事戰力的重要措施。根據《路透社》報導,瑞典政府委託的國防檢討報告指出:「瑞典武裝部隊對軍官的需求,足以證明延長軍事服務期間的合理性,無論國家是否進入警戒狀態,曾任專業軍官或後備軍官的人員都應適用。」若此建議獲准,70歲以下的退役軍官將可被召回服役。瑞典國防部長裴爾強森(Pal Jonson)在記者會表示:「我們正在對軍事防禦投入極大的資源,過去的重點在裝備補強,但接下來必須確保軍事人力充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瑞典徹底改變安全戰略,並於2024年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自2020年起,該國已將國防開支提高一倍至GDP的2.4%,並計畫2032年前增至3.5%。政府同時強調,將擴大陸軍規模、提升防空能力及增加彈藥儲備,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安全威脅。此外,瑞典早在2017年重新啟動部分義務兵役制,原因正是安全局勢不確定。然而,軍官與專業人員長期不足,已成為擴軍最大瓶頸。政府預計明年初將相關修法提案送交國會審議,未來可能同步調整後備兵役制度,以確保關鍵時刻能迅速補充兵力。瑞典強化戰備應對俄烏戰爭引發的區域安全威脅。(圖/翻攝自X)

7旬翁「不滿年輕人占位」欲亮刀自衛 台鐵:最高可罰100萬
台鐵傳出有人欲亮刀!一名王姓老翁於14日晚間,搭乘台鐵開往潮州方向3247次列車途中,因為不滿其他乘客以包包占用座位,而爆發口角衝突,王男更作勢拿出菜刀自我防衛。列車長獲報後,緊急將列車停靠台南站,王男被鐵路警察局依恐嚇罪依法送辦。14日晚間台鐵南下3247次區間車有2名旅客發生糾紛,一名坐在博愛座的73歲老翁,疑似因為看到一名男子以包包占走多處座位,看不下去就上前與對方爭吵,過程中老翁一度想從包包裡拿出菜刀,引發車上乘客恐慌。列車長獲報到場後已未看見刀械,聽聞其他乘客轉述後,便通報鐵路警察上車處理,而另一位當事人已不在現場。鐵警經調查後表示,攜帶刀子旅客的王姓民眾向員警指稱,由於有一名年輕男子用包包占用多處一般座位,導致雙方發生爭執,期間王男為自我防衛,才試圖從後背包中拿出置放於塑膠盒內的陶瓷廚師刀。鐵警指出,王男因違反刑法305條恐嚇罪,自行交付予該廚師刀以扣押在案,本分局已向台鐵公司申請調閱相關監視器釐清案情始未。鐵警呼籲,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器械的行為,恐涉及社會秩序維護法,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3萬元以下罰鍰;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恐涉違反刑法305條恐嚇罪,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台鐵則對此表示,若經確認有亮刀事實,依鐵路法第68-1條規定,未經允許攜帶危險或易燃物進入鐵路路線、場、站或車輛內、未經告知或告知不實而託運危險物品,可處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楊紫、李現一集親五次!「浴池裸吻」突破古裝尺度
台灣大哥大MyVideo熱播楊紫、李現主演古裝續作《錦繡芳華》,開播便空降MyVideo戲劇榜冠軍。隨著劇情進入「撒糖期」,男女主角終於突破心防,互訴真情。在美酒催情下,兩人深吻滾床、直奔激情畫面,李現更主動在床邊正式求婚,點燃兩大蠟燭霸氣道:「花燭燃盡之前,我們誰也不許離開此屋!」隨即撲倒楊紫唇齒交纏,火辣情節全網沸騰,連同劇演員都自發助攻,包含飾演皇上的曲哲明貼出「可燃48h」的蠟燭笑喊要贊助,飾演護衛的郭喆更狠,曬出可燃30天的巨型蠟燭力挺主君李現,讓網友笑稱:「這根本是史上最強助攻團!」《錦繡芳華》講述楊紫飾演的大唐花藝師「何惟芳」,如何靠才智與手藝成為皇上御封的「花商之首」。她得知李現飾演的「蔣長揚」雖背負風流貪官罵名,實則潛伏查案,兩人從同仇敵愾的拍檔漸生情愫。正式認愛後,劇情瘋狂灑糖,天台輕啄、額頭吻、嘴角吻連發,一集親五次不手軟。李現更邀楊紫共泡湯池,「浴池裸吻」畫面突破古裝尺度,讓網友直呼:「這對CP吻戲太會撩!」、「親得好自然,完全不像演的」、「這才是成年人談戀愛的樣子,請多拍一點!」正當觀眾沉浸在高糖時刻,《錦繡芳華》劇情急轉直下,瞬間變臉撒刀。蔣長揚遭寧王暗算,胸口遭刺倒地,何惟芳目睹丈夫吐血斷氣,悲痛欲絕卻被前夫劉暢(魏哲鳴 飾)從背後摀口鼻、強行制止。蔣長揚與何惟芳隔空互望,彷彿訣別,畫面令人心碎。劇迷哀號:「上一秒還在床上甜蜜滾,下一秒居然變成生離死別?」、「吻到浴池才剛開始,現在就天人永隔,太虐了吧!」編劇節奏之狠,成功點燃討論熱潮。《錦繡芳華》即將於本週六(19日)迎來最終回,劇情高潮一觸即發。蔣長揚身中利刃生死成謎,引發觀眾焦急萬分,粉絲不斷敲碗,「不能給我BE(Bad Ending)啊!」;而何惟芳也陷入與前夫劉暢的修羅場,何惟芳能否擺脫前毒夫的「失控癡戀」。另一方面,寧王叛黨勢力全面爆發,動搖大唐根基,蔣長揚與何惟芳是否還有機會聯手反擊,完成兩人共同守護家國的誓言?從個人情感到朝堂風暴,三線劇情同步推進,情感與權謀全面交鋒,《錦繡芳華》最終章即將揭曉,現正於台灣大哥大MyVideo熱播中,週六鎖定結局篇!

聖奧圖 英式啤酒 突破低酒精啤酒風味想像 英國近兩世紀家族酒廠推出兩款限量新品輕盈選擇
釀造啤酒175年且獲獎不斷的英國啤酒廠「St. Austell 聖奧圖」,今年夏天全新推出兩款3.4%低酒精度啤酒,「Anthem聖頌」和「Cornish Best 浪花輕啤」,堅持百年製酒工藝,純粹以大麥穀物、水、酵母,三種原料釀製,不添加其他風味原料或香料,英國原裝進口,帶來超乎想像的正宗英式啤酒體驗。「Cornish Best浪花輕啤」以傳統的英系啤酒類型打造,呈現清澈的琥珀色,主打可口的麥香風味,細緻的泡沫有著清甜的太妃糖和奶油餅乾香氣,豐富的口感以低酒精呈現,在越來越熱的日子消暑更輕鬆。另一款以新鮮果香爆發為亮點的「Anthem聖頌」,釀造原料全為英國生產,使用當地大麥、燕麥,以及四種產自英國的獨特啤酒花,展現迷人的水果風格,芒果、水蜜桃、杏桃和哈密瓜般香氣,入口甜度低,清甜動人,更適合朋友間歡聚的時刻。「Cornish Best浪花輕啤」經典的英系啤酒類型,麥香濃郁口感輕盈(圖/St. Austell 聖奧圖提供)。聖奧圖英式啤酒本次到港除了常態供應的五款不同風格品項,每年夏季限量推出的熱銷款「雙全Double IPA」也同步到貨,7.2%酒精度飽含滿滿的啤酒花香,入口有著清新滑順的果香,曾獲得「World Beer Award世界啤酒大賽」及世界最具公信力之一的「International Beer Challenge國際啤酒挑戰賽」雙金牌,能提供外銷數量極少,每年一次供貨海外,是台灣精釀啤酒愛好者每年夏天熱切追逐之作。當民眾更加關心選擇商品的來源與品質,將能帶給持續堅持用心的生產者更大的鼓舞與信心。想要享受經典正統的英式啤酒,千萬不能錯過「St. Austell 聖奧圖 英式啤酒」。全台優惠店家:https://www.mastercraft.com.tw/staustellbrewery※禁止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月月有抽獎!你想懂酒嗎?你想品酒嗎?LINE社群搜尋:「買醉-My Drinks」。加入我們,隨時獲取最新酒類資訊,了解烈酒投資,還可參加品酒會,接收最深入的品酒心得與報導。(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