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 屏東 農業 塑膠微粒 產業 光電
泰國首隻複製狗!她砸530萬複製過世愛犬 失敗4次才成功
中國先前有一位女飼主,由於和愛犬相處已久,對於狗狗的死訊,她坦言「真的是放不下」,於是花了25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14萬請生技公司「複製」一隻愛犬,未料泰國也出現首隻複製狗,一名50歲女子花費約新台幣530萬元複製過世愛犬,這隻複製犬僅左耳有些微差異。根據泰媒The Thaiger報導,叻丕府(Ratchaburi)班蓬區一名50歲女子Kai,過去飼養了名叫Pha Phang的法鬥,但Pha Phang因患「庫興氏症候群」過世,難以接受愛犬離世的Kai,找了泰國首名能進行「犬隻複製」的獸醫Supasek Sonjit,協助讓愛犬「重生」。Kai斥資5到6百萬泰銖,約新台幣488萬至530萬元,收集Pha Phang的體內細胞並送往南韓,由成功製造出全球第一隻複製狗的科學家黃禹錫(Hwang WooSuk)培養細胞並完成複製。由於過程困難,前4次皆未能成功,還曾經有複製犬在出生後無法獨立呼吸死亡,直到第5次才成功培養出健康的複製犬,整個過程耗時1年多。根據報導,在討論過程中,獸醫曾經提問,一是Kai過世後,由誰來照顧複製犬,另外就是Kai能否承受外界對於克隆犬的不解與批評。對此,Kai表示,她已在遺囑中安排Pha Phang與其他16隻狗的未來。她強調,自己不是放不下,而是珍惜和狗狗曾經的羈絆。這隻複製犬在4個月大時首次和Kai相見,據Kai表示,狗狗立刻認出她,甚至能理解泰文的指令。對此,醫生聲稱,「複製犬不只外觀相似,還可能保留部分記憶」,而Kai將這隻複製犬同樣取名為Pha Phang。

企業與個人均獲獎 旺旺集團勇奪「雙70」榮耀
3月25日為大陸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70周年,中國大陸食品工業協會、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組委會聯合召開中國大陸食品行業趨勢發佈會,並發佈全國糖酒會70年,中國大陸食品工業發展70人(企業家)、70品牌,以表彰為大陸食品工業高品質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旺旺集團憑藉卓越的品牌影響力和對行業發展的突出貢獻,「旺旺」品牌成功入選中國大陸食品工業發展70品牌,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榮獲中國大陸食品工業發展70人稱號。自1955年第1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舉辦以來,大陸食品工業已走過了70年的輝煌歷程。作為已發展60餘年的食品企業,旺旺集團始終秉持「產品由裡到外絕對完美」的理念,不斷創新產品、提升品質,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美味、健康、安全的食品體驗。旺旺從最初的米果產品發展到如今涵蓋休閒食品、乳製品、飲料等多元化的產品規模,旺仔牛奶、旺旺雪餅、QQ糖、浪味仙等經典產品已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旺旺也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推出如精準切入健康減重人群市場的「FixXBody」系列、聚焦即飲咖啡賽道,搶佔辦公消費市場的「邦德咖啡」系列、面向銀髮族研發的「愛至尊」系列、關注嬰幼兒需求的「貝比瑪瑪」系列等,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發佈的《全球品牌足跡報告》顯示,「旺旺」品牌已多次榮獲「消費者十年之選」,旺旺旗下的旺仔牛奶、浪味仙、挑豆、邦德咖啡、燕麥奶、乳鐵蛋白優酪乳等產品也在大陸的行業協會、全球食品創新獎等權威評比中屢獲殊榮。與此同時,旺旺集團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致力於可持續發展,集團及旗下工廠先後榮獲中國大陸工業大獎、國家級綠色工廠、零碳工廠、乳業科技創新企業等榮譽及稱號,為大陸食品工業的高品質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圖取自微博/旺仔俱樂部)食品生產領域的巾幗力量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榮獲中國大陸食品工業發展70人稱號,曹永梅畢業於江南大學(原無錫輕工大學),取得食品科學博士學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享有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現任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作為旺旺集團生產體系的管理者,曹永梅深耕食品行業數十載,以其卓越的領導力和創新精神,帶領團隊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為旺旺集團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曹永梅始終堅持品質就是產品的生命,在集團全品項導入世界級管理理念(WCM),並打造屬於旺旺自有特色——旺旺標準管理體系(WSM),在增進品質、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提升資源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同時,她積極推動生產自動化和智慧化升級,打造現代化食品生產基地,為行業樹立了標竿。傳承與創新並舉,旺旺再啟新征程此次榮獲「雙70」殊榮,是對旺旺集團多年來深耕食品行業、持續創新發展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其為大陸食品工業發展突出貢獻的高度認可。旺旺集團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承「傳承與創新」的理念,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優質產品,為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為大陸食品工業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關於旺旺集團旺旺集團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赴大陸投資設廠,經過多年的發展,旺旺的的足跡已經遍佈亞洲、非洲、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歐洲的60餘個國家和地區。除了食品飲料業之外,旺旺還跨足了媒體、保險、醫療、酒店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朝向多元化發展目標不斷前進。

塑膠微粒攝入新來源!美最新研究 咀嚼口香糖8分鐘「94%塑膠微粒釋出」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容易病從口入,根據美國化學學會兩年一度年會公布的1項最新前導研究(pilot study)顯示,在咀嚼口香糖過程中,口香糖會釋放數以百計塑膠微粒到口中。根據多家美媒報導,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莫漢提博士(Dr. Sanjay Mohanty)團隊領導,這項研究分析了市售的10款口香糖,包含5款合成及5款天然產品。結果顯示,無論是合成或天然口香糖,每克平均釋放約100個塑膠微粒,部分產品甚至達到637個。研究還發現,94%的塑膠微粒在咀嚼的前8分鐘內釋放,主要因為咀嚼產生的機械作用,而非唾液的酵素反應。研究人員很驚訝,人工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沒有太大差別。莫漢提表示,「我們的目的不是在嚇人」。根據先前研究,塑膠微粒透過攝入和吸入進入人體。科學家發現它們存在於身體各部位或體液中,包括血液、肺部、胎盤、大腦和睪丸。這就是為什麼此研究作者想確認,塑膠微粒攝入的其他可能來源及其濃度。包括任英國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的瓊斯(David Jones)博士也表示,口香糖釋放出塑膠微粒並不意外,「如果我們對任何類型的塑膠施壓,無論是熱、摩擦、陽光、海水,還是在這個研究的劇烈咀嚼下,我們都知道塑膠微粒將從塑膠材料中釋放出來」,他還表示,「我們什麼也沒做,每年就會吸入、攝入和飲用大約 25萬個塑膠顆粒」。專家認為應採取預防性措施,並呼籲更多研究以了解塑膠微粒,而針對這項研究,美國糖果協會(National Confectioners Association)僅回應,口香糖已有超過百年的安全食用歷史,且所有成分均符合FDA的規範。研究發現,咀嚼口香糖也會釋放出塑膠微粒。(圖/翻攝自X)

幼兒園成病毒溫床!台大專家研究揭主因「問題在通風」 周休三日是解方
幼兒園成病毒溫床主因和空氣又不流通有關,根據台大公衛學院27日發表研究成果,透過監測幼兒園空氣品質,發現空氣不流通將加劇病毒傳播,若有一名幼童感染就可能傳染給3人,要降低病毒傳播,除了增加通風外,專家認為周休三日也有幫助。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合作研究,運用物聯網技術連續監測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成功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台大環境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表示,研究團隊針對北市一間幼兒園,於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3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監測,以二氧化碳濃度作為通風條件的指標。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周間逐日累積,午後達到高峰,平均濃度普遍超過850ppm。同時結合Wells–Riley數學模型評估,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陳佳堃表示,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堆疊,一直到休假才逐漸下降,顯示該空間即使下課後空氣交換,但還不足夠換氣又開始上課,讓二氧化碳濃度再往上升,「或許實施周休三日也會有幫助,像是第3天回去休息一下,避免風險一直累積上去。這項研究成果於2024年11月發表,並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研究團隊呼籲社會應重視幼兒的健康,並從監測室內空氣品質做起。在封閉空間內,空氣不流通將加劇病毒傳播,特別是在幼兒園等高密度場域。另外,幼兒與年長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之一,隨著疫情升溫,病毒傳播速度加快,感染風險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在幼兒園內,幼童因長時間密切接觸,極易促成病毒快速擴散,進而將病原帶回家中,對年長者的健康構成更大威脅。

北京正在主導國際經貿體系!前貿易代表坦承:美國已生活在中國建構的世界裡
川普今年1月20日上台後隨即對鋼鐵和鋁材徵收高額關稅,並限制對中國的投資。對此,歐巴馬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Michael Froman)認為,川普政府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開始顯示出與中國類似的保護主義特徵。這些措施反映了美國在試圖應對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時,不再追求過去的全球化及自由貿易模式,而是逐步採用中國的經濟手段,也就是保護主義、補貼以及對外資的限制,走上類似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前美國貿易代表、現任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FR)主席弗羅曼,25日在《外交事務》雜誌以「中國已重塑國際體系:世界如何效法北京的經濟策略」(China Has Already Remad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How the World Adopted Beijing’s Economic Playbook)為題撰文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看似朝著自由化邁進,並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然而,隨著胡錦濤和習近平的領導,中國逐漸回歸了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模式,強化了對關鍵產業的補貼,推動產業政策,並不斷提升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中國在製造業領域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鋼鐵、鋁材和汽車等產業,顯示了其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獲得的巨大成功。與此同時,美國始終強調中國應遵守全球規範,開放市場並停止補貼和扭曲市場行為,但這些努力大多未能改變中國的經濟模式。美國對中國的經濟政策逐漸轉向保護主義,尤其在川普政府上任後,對中國進口徵收重稅,而拜登政府也延續了這些政策,並加大了對其他中國商品的關稅。弗羅曼續稱,儘管美國推動過諸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方案,旨在對抗中國的貿易模式,但美國社會對這些協定的反應並不積極,最終美國退出了這一協定,此舉反映出美國未能有效找到一個對抗中國崛起的貿易框架。弗羅曼分析,美國在與中國的經濟博弈中,逐漸學會了模仿中國的成功策略,甚至在某些領域採用類似的保護主義措施。特別是在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技術領域,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也給美國和歐洲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力不僅來自於市場需求,也得益於政府的積極補貼與國家戰略指導,這使得中企能夠在價格和技術上迅速超越其他國家。隨著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利益受損,2國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美國的貿易政策逐漸變得強硬,特別是在關稅、投資限制和產業政策方面。川普的關稅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國進口商品的稅率,而美國在某些敏感領域也對中國投資加強了審查和限制。弗羅曼認為,如今美國的經濟策略,尤其是拜登政府的產業政策,如《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和《晶片與科學法案》,都走上了類似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這些措施顯示出美國已經開始採取類似中國的策略,包括透過大量投資來推動製造業復興,並對關鍵技術進行國家級的規劃和補貼,「如果你不能打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繼美國之後,歐洲去年底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關稅。弗羅曼指出,這減緩了中國市場份額的成長,但僅僅抑制進口成長或許無法解決歐洲汽車產業的問題。為了維持就業和製造能力,歐洲似乎對中國投資歐洲電動車生產持開放態度,「如果歐洲不想只是扮演中國電動車的最終組裝目的地,它可能不得不借鑒北京的策略,要求中國公司與歐洲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並向它們轉移技術。」川普將製造業生產轉移回美國的做法或許會取得成效,但弗羅曼認為,「很快的,通貨膨脹、生活成本上漲以及那些受到其他國家報復性關稅影響的行業或部門等問題,都會開始發酵」,且要實現這一點,美國政府必須真的允許外國公司進行此類投資。此前,拜登和川普政府都反對日本新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美國政策制定者目前也仍在爭論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是否可以收購美國職業高爾夫球系列賽事「PGA巡迴賽」(PGA Tour)的控股權,然而這並不是一個關鍵產業。弗羅曼總結稱,美國等國家之所以模仿中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取得了成功。其在電動車和清潔技術領域的成功,並非源自自由化的經濟政策,而是源自政府以民族主義目標之名,對市場進行干預,「無論美國能否在中國的競技場上與中國競爭,我們必須認清現實:美國現在基本上已經按照北京的標準在運作,實行一種以保護主義、限制外國投資、補貼和產業政策為特徵的新經濟模式——本質上是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國家資本主義。」弗羅曼直言,隨著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崛起,這場關於經濟模式與國家角色的競爭似乎已經以「中國的勝利」畫下句點,中國的民族主義結合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在當前的國際秩序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且美國也在某種程度上融入了這一模式。他也感嘆,「美國已生活在中國建構的世界裡。」(The United States is already living in China’s world.)

火調30年回顧展登場 北市消防邀民眾見證火調歷史與未來
火災調查工作肩負揭開火場真相、強化公共安全的重要使命,隨著科技進步與專業發展,已邁入嶄新的階段。北市消防局也特別舉辦「鑑往開來鳳凰躍升-火調30年回顧展」,回顧近三十年來火災調查技術演進、重大火災案件的經驗累積,以及未來技術的創新與展望。消防局表示,本次展覽將於27日上午10時在內湖防災科學教育館10樓盛大展開,展期為期1個月,活動當天邀請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代表、本市火災鑑定委員會、UL Solutions代表、內政部消防署、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基北北桃火災調查人員及曾參與本市火災調查工作(退休、調離人員)的前輩同仁,共同見證火調歷史的發展與未來挑戰。本次回顧展透過專業展示與沉浸式體驗,讓參觀者全面了解火災調查工作的核心價值與技術發展,展出內容如下:一、歷史回顧-火災調查的進步軌跡:1、 大事紀:發展透過時間軸方式展示臺北市近30年重大火災案件,並以珍貴照片、現場模擬等方式重現關鍵調查過程,讓參觀者理解每場火災背後的重要警訊與學習價值。2、早期調查技術與工具展示:展示早期火場調查方式,包含手寫調查報告、人工測繪現場平面圖、公務報表、手持簡單儀器進行判斷等,與現代化技術做對比。3、結合現代科技火災調查技術:展示如何利用3D雷射掃描技術重建火場現場,精確記錄火勢蔓延情形,讓火調工作更精確、更科學。二、開箱全方位國際認證實驗室1、全國首家4項國際認證的機關:為使鑑定能力與國際接軌,消防局實驗室陸續通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成為全國首家取得4項國際認證的機關,確保火災鑑定程序、品質管理、人員及設備符合國際標準,從而提升鑑定結果的可靠性。2、強化科學鑑定,鑑定技術跨域合作:為強化科學鑑定,消防局實驗室與多間學術單位實驗室跨域合作,透過學術單位新型鑑定儀器(CT電腦斷層攝影)協助火場證物比對;另因應新興能源興起,消防局實驗室與學術單位共同進行鋰電池模擬燃燒實驗,探究鋰電池起火成因,並與UL Solutions電動載具暨儲能測試實驗室進行鋰電池產品安全認證和測試領域交流,對於電動車、儲能設備火災鑑定與預防具有重大意義,標誌著火調技術向新能源火災領域邁進。3、率先引進新鑑定技術,縣市交流共進步:引進日本「鋰電池銅箔鑑定」新技術,藉由數位顯微鏡特徵觀察,從鋰電池內部痕跡進行鑑定及辨識,成功運用於實際證物鑑定,強化鋰電池火災的證據力,並邀請基隆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火調人員參與,共同提升鋰電池證物鑑定技術。消防局表示,火災調查工作30年來歷經無數挑戰,許多前輩與同仁默默耕耘,為提升火災調查技術與火災預防工作做出貢獻。在本次活動除展出火調歷史文物及開箱全方位國際認證實驗室,在開幕典禮也特別頒發「火調三十 卓越典範」獎座,向資深鑑定委員及從事火調工作30年同仁表達最高敬意。火災調查不僅關乎真相的揭露,更是火災預防的重要一環。隨著新興能源技術的興起,未來的火調工作將面臨更多挑戰。

北韓軍事科技大躍進?首度亮相「空中預警機、AI自殺無人機」
北韓官媒27日高調公開新型軍事偵察資產,首度展示1款與南韓空軍現役波音737空中預警管制機(Boeing 737 AEW&C)功能相似的空中管制平台,同時首度亮相多款具人工智慧(AI)技術的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展現其軍事現代化進程的最新成果。據《朝鮮中央通訊社》的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25至26日視察「無人航空技術聯合體」與「電子偵察研究團隊」,親自登上疑似預警機的空中管制平台,在機艙內下達作戰指令,並觀看自殺式無人機成功擊毀地面坦克等目標的實彈演練。官媒發布照片顯示,該空中管制機配備大型雷達天線,外型與南韓的波音737空中預警管制機相似,但具體性能參數未公開。報導稱,新型無人戰略偵察機已通過測試,具備「追蹤陸海戰略目標與敵軍動態的能力」,而自殺式無人機則可「靈活執行多樣化戰術打擊任務。」金正恩特別強調,無人裝備與AI技術是「武力現代化最優先領域」,要求以中長期規劃持續推進。他聽取電子偵察團隊報告時指出,新型偵蒐系統能「監控潛在威脅、癱瘓敵方作戰手段」,對近期研發的電子干擾武器系統也表示滿意。值得關注的是,北韓近期頻繁在西部海域及軍事分界線周邊實施GPS干擾,此次公開的電子戰裝備可能與此有關。分析認為,北韓正試圖透過非對稱戰力彌補傳統軍備劣勢。陪同視察的包括勞動黨軍需工業書記朴正天、趙春龍,中央委員會軍需政策總顧問李炳哲,以及國防科學院院長金容煥等核心幕僚,顯示此項目屬北韓最高戰略級別。官媒雖未透露技術細節,但強調將「加速無人武器量產與技術革新」,預告未來可能進一步公開更多新型裝備。

把握好天氣!明鋒面+東北季風來襲 專家:連6天濕冷如冬
台灣今日受西南風影響,各地晴朗炎熱,西半部高溫達35度,日夜溫差大。明(28日)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北部轉涼有雨,中南部早晚亦涼冷,全台降雨機率增。對此,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天氣將從「晴熱如夏」轉為「濕冷如冬」,需注意氣溫劇變;林得恩博士也提醒,「熱轉涼冷,晴朗變濕!」天氣轉趨不穩定,各地降雨機率也將提高。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27日)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熱轉涼冷,晴朗變濕!」今日受西南風影響,臺灣各地仍為晴到多雲的穩定天氣,白天高溫炎熱,西半部地區高溫上探攝氏32至35度,東半部地區則在攝氏30至33度;夜晚至清晨氣溫仍偏涼冷,各地低溫在攝氏19至23度之間,日夜溫差大。林得恩續稱,明天天氣將有較大轉變,受鋒面通過及隨後的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天氣轉趨不穩定,各地降雨機率提高,北部地區及基隆北海岸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半部及中南部地區亦有局部零星陣雨機會。另一方面,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天氣轉涼,氣溫降幅最為明顯;中南部地區早晚亦轉為涼冷天氣。前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今也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最新26日20時的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日受高壓迴流影響,持續晴朗無雲,白天最高氣溫升至35度以上,為「晴熱如夏」的天氣;金、馬及清晨西半部易起霧,影響能見度。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7至35度、中部18至34度、南部18至35度、東部15至36度。吳德榮補充,鋒面大約在明(28日)晨抵達,北台灣轉有雨,29日降雨範圍擴大至中部以北,發生「劇烈天氣(雷擊、冰雹)的機率很低;30日南部山區亦偶有降雨機率。歐、美模擬亦顯示,鋒後南下的冷空氣,雖僅為「東北季風」等級,仍帶來氣溫的明顯下降,由今日的「晴熱如夏」、轉為明日起至30日的「濕冷如冬」;「乍暖還寒」要注意調適。吳德榮還提醒,31至4月2日冷空氣略減弱,氣溫略回升;31日至4月1日華南雲系續東移,中部以北有局部雨、南部山區亦偶有降雨機率,北台灣持續濕涼。4月2日至3日略好轉,大台北東側、東半部偶局部短暫雨。4月4、5日之間,似乎有短波掠過,帶來短時間的變化,但對各國模式的模擬能力而言,「不確定性」太大了,需再觀察。另據氣象署資料顯示,28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天氣轉趨不穩定,北部及宜蘭天氣轉涼,白天降溫較明顯,中部及花蓮氣溫亦逐漸下降;各地降雨機率提高,北部地區及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半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氣溫方面,北部及宜蘭15至25度,中南部18至30度,花蓮19至27度,臺東21至30度;澎湖19至26度,金門15至23度,馬祖13至17度。氣象署續稱,29日至4月2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宜花整天偏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水氣仍多,29日白天北部、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29日晚起至31日華南雲雨區東移,中部以北、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尤其北部及宜蘭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出現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4月1日、4月2日水氣仍多,北部、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氣溫方面,北部及宜蘭14至22度,中部16至27度,南部18至31度,花蓮17至24度,臺東18至26度;澎湖18至23度,金門14至22度,馬祖11至18度。風浪綜整:28日鋒面通過之後至4月1日東北風明顯增強,各沿海地區及各離島易有8至9級強陣風,其中28日至30日新竹至雲林沿海、恆春半島及澎湖局部地區可能出現10級左右強陣風,浪高也將增大到2.5米至4米,31日起臺灣附近海面風浪稍減弱至2到3米;4月2日起各海面風力持續減弱。4月3日至4月5日東北季風減弱,氣溫稍回升;水氣偏多,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

全台第一個火箭發射場域落腳屏東 縣長周春米:計畫打造太空村
周春米強調,屏東縣擁有發射火箭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不僅牡丹鄉旭海村設有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還有太空產業正在進駐屏東科學園區及科技產業園區,即將形成產業供應鏈,太空產業在屏東蓄勢待發,縣府將全力配合推動。針對國科會選定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作為全台首個國家火箭發射場,屏東縣長周春米指出,縣府已經計畫將九棚村打造為太空村。(圖/屏縣府提供)縣府表示,為建置國家發射場域,國科會於去年8月27日公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與「台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2處候選場址,並於同年11月30日及12月1日分別辦理候選場址公聽會後,就環境條件、發射條件、開發執行及開發潛力等4個評估向度、10項評估準則及22項衡量指標進行評選審查,而國科會26日舉辦國家發射場域選址作業第4次審查會議,決議確認國家發射場域位址選定為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針對國科會選定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作為全台首個國家火箭發射場,屏東縣長周春米指出,縣府已經計畫將九棚村打造為太空村。(圖/屏縣府提供)而依據國科會發出的新聞稿指出,2處候選場址的「發射條件」都符合基本要件,「開發潛力」也差異不大,但「環境條件」及「開發執行」2項評估向度,滿州鄉九棚村具有優勢,特別以「面積規模與使用性」、「環境敏感地區之避免」及「土地取得難易度」等衡量指標差距較為明顯,因此經委員共識選定滿州鄉九棚村為國家發射場域位址。

「大翅鯨母子」現身東海岸!罕見畫面曝光 研究團隊急出海紀錄奇觀
台灣東部海域近日出現罕見大翅鯨母子,引發賞鯨業界與鯨豚研究圈高度關注。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的海幫手志工團隊26日清晨趕赴台東,攜帶錄音、水下攝影與GPS設備登船,加入海上觀察行列,這些紀錄將有助於後續的資料分析與科學研究。3月25日,有遊客在台東八仙洞外海沙灘目擊到鯨魚蹤跡,其中有罕見的大翅鯨母子對,相關影像迅速在網路流傳,賞鯨界隨即啟動觀察行動。根據觀察,大翅鯨幼鯨出生後需依賴高乳脂濃度的母乳快速成長,母鯨會刻意放慢航行速度,讓幼鯨可緊貼身側移動,母鯨選擇短暫停留,也可能與當地食物資源有關,大翅鯨的進食行為與洄游路線密切相關,若牠們偵測到豐富的魚群,便可能減速甚至駐留,進行捕食與休息。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除母子鯨外,另有一對大型大翅鯨亦在周邊海域現身,研判可能為求偶中的成體公鯨與雌鯨。多羅滿賞鯨船長江文龍表示,其中一隻雄鯨頻繁拍水、尾擊,動作激烈、水花四濺,可能正進行求偶展示,船上人員能清楚聽見尾鰭拍水聲,現場氣氛震撼。為捕捉這難得的畫面與資料,多羅滿賞鯨公司25日戴20位民眾出航,成功見到母子鯨行蹤。翌日3月26日清晨再次出航進行追蹤觀測與聲音紀錄。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的海幫手志工團隊也於26日清晨趕赴台東,攜帶錄音、水下攝影與GPS設備登船,加入海上觀察行列。賞鯨船直擊大翅鯨躍出海面擊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福爾摩沙協會總幹事藍振峰表示,賞鯨活動已不再僅止於觀賞,而是轉向觀察與紀錄的實踐行動,透過聲音監測、行為軌跡繪製與棲地比對,相關資料得以與全球鯨豚研究接軌。台灣是鯨豚洄游的重要海域,而這些偶遇若能轉為紀錄,將對台灣海洋研究與國際資料共享提供關鍵拼圖。研究團隊也呼籲,觀賞鯨豚雖令人興奮,出海觀察時仍應遵守海洋友善準則,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追逐干擾,讓鯨豚自在活動。

瘋傳「吃大量保健品B12恐致癌」 醫師給答案
越來越多人會透過服用保健食品,鞏固身體各項機能,其中保健食品B群就受到各類族群的人青睞,其中維生素B12(維他命B12)有提振精神和助眠功效。不過,近期網路上有傳聞「吃大量B12會致癌」,外科醫師陳榮堅特地拍片給答案。外科醫師陳榮堅在臉書透露,近期有網友詢問他「吃大量的B12會致癌嗎?」,他指出,雖然目前沒有科學實證顯示,攝取大量維生素B12會直接導致癌症,但他認為如他先前所說,「過量補充任何保健食品,都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民眾還是要依照個人需求,適量攝取就好。鮭魚富含維生素B12。(示意圖/Pixabay)針對大量服用B12會致癌的說法,陳榮堅醫師提出B12是水溶性的,若在早上服用大量的B12,通常在下午或晚上就會經過小便把它尿出來,不太會有一直累積在體內的情形,加上沒有實證,這個說法目前是不用太在意。不過陳榮堅進一步表示,其實過度補充任何東西,對身體來說都是負擔,原本好的東西也會變成不好的東西。維生素12功效多,能夠提升體力、預防貧血、生成褪黑激素、幫助體內血清素生成和有助於睡眠,但依照陳榮堅醫師所說,不宜過多攝取,其實正常飲食就能攝取B12,像是內臟類、肉類、魚類(鮭魚、鮪魚)、雞蛋、牛奶都富含B12。

華友聯、三井台日雙雄再合作 南台灣合推2案總銷破百億
上市建商華友聯(1436)與三井不動產繼2022年底首次合作高雄衛武營旁住宅案後,台日雙雄於今(26)日再度攜手於台南、高雄分別推出基地面積逾2000坪住宅案,2案加總戶數逾600戶,總銷超過百億元。今雙方舉行簽訂典禮並以「鏡開儀式-敲酒樽」攜手開樽。華友聯集團董事長陸炤廷表示,高雄經貿段總銷預估78億元及台南武東段總銷預估35億元,2案今年下半年會先動工,希望先估算成本,也等明年市況較明朗再推案,預計明年第二季後推出。至於價格,市場推估2案開價皆會超過每坪50萬元。今日記者會由華友聯集團二代董事長陸炤廷主持。(圖/林榮芳攝)他也提到,政府政策導致資金緊縮,讓大家觀望,但南台灣有台積電、輝達、AMD、鴻海進駐等議題,吸引很多人來置產,也有不少建商來開發,雖現在房市被壓抑,但還是相當看好南台灣發展。對於目前高雄房市現況,他表示,與全盛時期,預售屋賞屋人潮掉了一半,中古影響較大,價跌可能超過5%,新成屋議價約3~5%,但土地標售一直再創價,開發商持續購地,現在又談許多ESG和淨零碳排,預售屋價格要下修有困難。台灣三井不動產董事長久一康洋則表示,這次宣布的高雄及台南兩地住宅案,將由雙方合資成立公司一起開發,也是雙方良好關係更進一步而擴大合作,兩公司合作的3案加總已超過800戶的住宅。台灣三井位於台南的OUTLET於2022年開業,2024年啟動二期工程,與華友聯合作的台南武東段就位在台南高鐵特區,住宅案與OUTLET距離相當近,希望能創造綜效;而高雄經貿段則位在亞洲新灣區,也是發展可期,與台南特區一樣備受矚目,台灣三井致力打造高雄的重要建設。台南住宅開發案武東段基地2133坪,地點位於歸仁區沙崙,緊鄰MITSUI OUTLET PARK台南,有雙鐵共構且鄰近台86快速道路,迅速串聯國道1號及3號國道,基地周邊正面對智慧綠能科學城、醫療、大學、AI科技等相關產業,地理位置優越,有良好棟距視野,暫定規劃樓高21樓、約222戶,坪數約23-49坪。高雄經貿段基地2362坪,位於高雄一心一路與和平三路交叉口,鄰近亞灣特區及捷運紅線、輕軌,暫定規劃樓高24樓、坪數約25-53坪,總戶數約379戶之店住大樓,未來將與其他建案結合,塑造市區少有之寬闊中庭及棟距。

中國恐怖代孕產業鏈! 17歲彝族少女幫50歲大叔生雙胞胎
中國近日有網友爆料,一名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年僅17歲的女孩,透過代孕機構安排,替一名50歲的龍姓男子代孕,生下一對雙胞胎。消息爆出後引來眾多網友撻伐,對此廣州市衛健委職員表示,目前該委綜合監督處正在核實相關情況。根據陸媒綜合報導,中國知名打拐志工「上官正義」日前在微博爆料,指出中國廣州出現非法的代孕產業鏈。當地一家代孕機構為客戶提供卵、代孕服務,還可指定胎兒性別。此外,卵子的價格會因供卵者的學歷有所不同,本科學歷的卵妹價格1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5萬),研究生學歷的卵妹價格則是1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8.3萬)。而單胎與雙胞胎的價格也有差異,單胎佣金價格在18-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2-91萬),雙胎佣金價格在20-24萬人民幣(約新台幣91-109萬)之間不等。「上官正義」透露,其中一件案例,是江西省的一名50歲龍姓男子,以人民幣90多萬元(約台幣410萬元)費用,購買雙胞胎代孕服務。而提供代孕的女子,是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年僅17歲的女孩,女孩在懷孕時,甚至僅有16歲。「上官正義」指出,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出現未成年少女非法代孕,早在2023年就曾有類似狀況發生。此外,他們也發現,近年來彝族女姓從事代孕的比例極高,且逐步向未成年群體發展。此消息一出也引起眾多大陸網友撻伐,對此,廣州市衛健委職員表示,目前該委綜合監督處正在核實相關情況。

科學園區房價下修!「僅南科」持平 高雄跌幅4.7%最慘
根據三大科學園區所在行政區的中古屋實價登錄資料,所編製的2024年Q4「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出爐。數據顯示,2024年Q4各大園區的中古屋房價指數與Q3相比,除台南園區持平1%外,高雄園區以季跌幅4.7%為最多,中科以3.8%的跌幅居次,竹科也有3.0%的跌幅。園區房價現下修 高雄園區指數季跌幅最多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科學園區為台灣科技發展的重要基地,大量產業進駐後帶動龐大的人才需求,吸引不少人口湧入,帶動區域房市發展,購屋需求走升。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下,科學園區周邊買氣也受影響,房市熱度明顯降溫。此外,目前多數民眾對於房價上漲預期已扭轉,轉而開始期待房價下修而放緩購屋腳步,因此出價也較為保守,使2024年Q4的「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有所修正。至於跌幅最大的高雄園區,郭翰分析,高雄園區近年來受益於台積電設廠的投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園區周邊土地與房屋價格飆漲,房價有所支撐。然而,在近期政策影響持續下,高雄園區周邊買氣急凍,房市熱度降溫,使近年來漲多的房價亦開始反轉。2024年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圖/永慶房屋提供)政策影響續行 竹科、中科園區遇到逆風至於新竹與台中科學園區指數變化,郭翰說明,中科近年來隨著科技大廠投資及區域、生活機能逐步建設下,推升當地購屋需求。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政策衝擊下,除了交易量萎縮外,因當地房屋供給量大,房價修正壓力也會較大,因此2024年Q4園區指數跌幅也較竹科深。至於台南科學園區,郭翰指出,近年來台南園區受惠於台積電設廠投資,當地房價急漲,而薪資漲幅卻遠不及房價漲幅,使消費者已難以再追價。2024年Q3台南園區指數就已開始呈現下跌,而Q4指數與Q3相比,持平1%,顯示目前當地房價仍呈盤整格局。郭翰補充,目前市場的交易關鍵是價格,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仍在磨合當中。再加上現階段房市為自用當道市場,剛需強勁的地區房價支撐性較強,修正幅度可能有限,但若是過去過度炒作或是供給量大的區域,房價下修空間可能較大,區域將因供需變化呈現截然不同的房價變化。另外,台積電於今年3月宣布加碼投資赴美設廠,牽動投資人信心,也可能對部分園區房價帶來不小的波動變化。因此,今年各季的「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變化值得持續追蹤觀察。 尪生前承諾「房子妳住到百年」 漏做1事…妻慘搬離還賠錢 國稅局要查稅了!「知名小吃、排隊名店」成重點輔導對象 水岸景觀失靈? 「這河畔豪宅」轉手賠售近千萬

安倍遇刺近3年!東京地方法院命令「統一教解散」 不滿判決預計上訴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2022年在競選活動上遇刺殺身亡,當時的行凶者表示,自己痛恨宗教派系統一教(Unification Church)。這起事件爆發後,日媒也紛紛報導,該教派和許多保守的執政黨議員有密切關係,還導致4名部長辭職下台。整起事件經過3年,日本法院今天(25日)下令,取消對統一教的法律承認。東京地方法院對統一教會下達解散命令。(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日本放送協會》和《共同社》等日媒報導,東京地方法院25日對「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也就是前統一教發布解散命令,該項裁決是基於文部科學省的請求。按照東京地方法院裁定,該教會因涉及要求信徒大額捐款等問題,嚴重侵害公共利益,正式對其發布解散命令,而文部科學省是在2023年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請求,要求法院下令解散。東京地方法院對統一教會下達解散命令。(圖/達志/美聯社)回顧事發始末,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2年在奈良街頭演講時遭到槍手山上徹也射殺,而行凶動機來自「統一教」高額捐款行為。山上徹也痛訴母親沉迷統一教導致家庭破碎,他認為安倍和統一教有關係才會痛下殺手。他的犯案動機使許多父母是信徒的「宗教二代」和前信徒,站出來要求該團體解散。根據報導,文科省也提交大約5千項證據資料,確認至少1550名受害者,累計損失金額高達204億日圓,約新台幣44億元,並主張這些行為構成《民法》上的不法行為。對於這些指控,統一教一概否認,認為文科省引用的受害者陳述存在錯誤,並強調捐款行為屬於宗教活動的一環。東京地方法院對統一教會下達解散命令。(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稱,統一教是繼在東京地鐵發動沙林毒氣的奧姆真理教、涉斂財的明覺寺後,日本史上第3例因違反法令,遭法院命令解散的宗教法人。若解散命令確定,統一教將失去宗教法人的資格,無法享有免除法人稅等優惠,也就是說透過宗教活動獲得的收入,必須支付法人稅,不過傳教等宗教行為則不會被禁止。對此,統一教預計將向東京高等法院提出上訴,而在上訴程序完成前,東京地方法院的解散命令暫不生效,此案未來預計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東京地方法院對統一教會下達解散命令。(圖/翻攝自X)

全球首例「綿羊感染禽流感」!英國專家:人類傳播風險仍低
全球出現首個綿羊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英國公衛專家近日在英格蘭約克郡農場的1隻綿羊體內檢測出H5N1病毒,但強調羊群中其他綿羊均未被感染,且該病毒對牲畜和公眾的風險較低。英國首席獸醫官米德爾米斯(Christine Middlemiss)表示,該農場先前曾爆發禽流感疫情,因此當局隨即對羊群進行例行檢測,並撲殺了上述的染病綿羊,同時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疫情擴散。米德爾米斯指出:「儘管牲畜感染風險仍然較低,但我敦促所有動物飼養者確保環境整潔,並立即向動植物衛生署(Animal and Plant Health Agency)報告任何感染跡象。」 由於禽流感可能導致嚴重疾病,包括肺炎甚至死亡,因此專家正密切關注H5N1病毒的變異情況,擔心它可能在人類之間引發大流行。 雖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H5N1會在人類之間傳播,但該病毒已在貓、狐狸、水獺、叢林犬和豬等多種動物中檢測到,而且1種新的變種病毒還引發了美國乳牛的禽流感疫情,這讓科學家相當憂心,因為這類動物原本不易感染禽流感。儘管有人類也曾因動物傳播而感染H5N1,但病例主要集中在乳牛場和家禽業從業人員。英國最近1起病例發生在今年1月,患者是1名曾接觸大量染病禽類的農場工人。 對此,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新興傳染病權威錢德(Meera Chand)博士分析:「全球範圍內,我們持續觀察到哺乳動物可能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但現有證據表明,目前在全球傳播的禽流感病毒不易傳染給人類,公眾感染風險仍然極低。」 錢德補充,UKHSA已做好應對人類感染病例的準備,必要時將與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及其他合作夥伴迅速採取行動。 英國食品標準局首席科學顧問梅伊(Robin May)則透露:「在英國綿羊中發現禽流感病毒後,我們與UKHSA、環境食品暨農村事務部(DEFRA)及蘇格蘭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Scotland)保持密切合作。我們的評估仍是:禽流感對英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風險極低,因為H5N1病毒通常不會透過食物傳播。」

紐西蘭南島外海發生6.7強震 官方評估海嘯發生可能性
紐西蘭南島南方海域於25日下午2點43分(台灣時間25日上午9點43分)發生規模6.7強震,震央位於斯內爾斯群島(Snares Islands)西北方約160公里處,震源深度為33公里。此次地震讓南島多地居民感受到劇烈搖晃,民眾也急忙疏散,當局並同步展開海嘯風險評估。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根據GeoNet資料顯示,該地震在短時間內已有超過4,500人通報震感。民眾陸續透過社群平台分享經歷,有人形容當下聽見「長時間隆隆聲」,甚至看見戶外木桌「在跳舞」,還有民宅物品從架上掉落。而且地震影響範圍極為廣大,圖阿塔佩雷(Tuatapere)與提瓦瓦灣(Te Waewae Bay)一帶震感明顯,甚至連在里弗頓(Riverton)授課的教師也感受到教學大樓劇烈晃動長達10至15秒,之後在奧雷普基(Orepuki)還出現餘震。部分地區學校緊急疏散學生至操場與開闊地帶,有居民表示自己被引導步行至舊醫院,等待巴士接駁返家。有但尼丁(Dunedin)的居民回報當時身處醫院大樓第8層,目睹窗簾晃動與明顯搖晃,感覺「十分驚嚇」。另有家長則描述自己在車內等待孩子時整車搖晃,時間長達數十秒。地震發生後,國家緊急事務管理署(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Nema)與GNS科學院(GNS Science)正在聯合評估海嘯可能性。根據Nema的說法,若本次地震確實生成海嘯,抵達紐西蘭沿岸的時間預計「至少需一小時」。雖然目前尚無預期的陸地威脅,但當局仍提醒南地(Southland)與峽灣地區(Fiordland)居民應避免靠近海岸、河口與水域,因可能出現「強烈且異常的洋流」。紐西蘭緊急管理與重建部長米契爾(Mark Mitchell)表示,儘管目前尚不需要大規模撤離,但呼籲居民遠離海灘,並透過X平台發文提醒「可能出現危險的洋流,請保持警戒。」民防單位也強調,若靠近海岸的居民感受到超過一分鐘的搖晃,或震度強烈到無法站立,應立即撤往高地,並避開所有海嘯疏散區。在官方發布解除警報前,不應返回低地區域。此外也提醒民眾盡量以步行、騎自行車或跑步方式疏散,以避免交通壅塞導致受困。民防單位還重申,如若真的發生海嘯「第一波並非最強一波」,整體海嘯活動可能持續數小時,因此警戒將維持至正式解除為止。民眾應持續收聽電視與廣播新聞更新,或透過紐西蘭民防(NZ Civil Defence)的X與Facebook平台掌握最新訊息。

主張普發6000元 民眾黨團提特別條例草案因應超徵
2024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民眾黨立院黨團今(25)日舉行記者會,提出「因應通膨強化社會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主張將超徵稅收分為3部分使用,分別是還債、撥補健保以及普發現金6000元,接下來民眾黨團會提逕付二讀,併案協商審查。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對於民進黨政府年年巨額超徵應該要如何處理,過去一段時間社會上有很多的討論,民眾黨秉持務實理性科學的精神,不僅在前一陣子在立法院邀請專家學者來舉行了公聽會以外,同時也針對這個議題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民調。依照在立法院公聽會所收集到的專家、學者、各界的意見,以及民眾黨所進行的大規模民調調查,民眾黨將提出「因應通膨強化社會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黃國昌指出,過去幾年中,民進黨政府不斷宣傳說國庫年年都有剩餘、國家財政是最佳的,必須要說這個是一個粉飾以後的謊言,民進黨說連續7年總決算歲入歲出有剩餘,這絕對不是民進黨會持家,而是非常會美化財報,因為如果連續7年都有剩餘,為什麼國債還不斷的攀高?現在國債已經擴大到6兆了,顯然有很多在特別條例裡面舉債的項目並沒有被呈現。黃國昌說,民眾黨立院黨團提出「因應通膨強化社會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分成3個部分,分別是還債、撥補健保以及普發現金,經過民眾黨團精算,提出普發現金6000元的主張。針對這3個重要核心的部分,民眾黨並不是自己躲在辦公室裡面想出來的,是經過了計算並參酌的專家學者的意見,也聽取了廣大人民的心聲,而提出這個特別條例草案。黃國昌說,民眾黨提出的草案有4大目標:第一、因應通膨;第二、減低人民生活壓力;第三、兼顧財政紀律要還債;第四、強化社會及經濟韌性。精確地說,超徵5283億需要先扣除3296億地方稅等支出,以及194億用來還債、369億補貼健保基金,普發6000元的預算為1404億。黃國昌指出,民眾黨團提出的特別條例,昨日在財政委員會已經出委員會了,因此接下來民眾黨團會提逕付二讀,併案協商審查,審查時,民眾黨將對其他黨團及行政部門持開放態度,願意和其他各政黨協商,也歡迎行政部門表示意見。

感冒為何要多喝水 ? 醫曝好處多多:「這溫度」最理想
水是身體健康的良藥,許多人在感冒期間更會頻繁飲水。對此,張家銘醫師從免疫學角度解釋,喝水其實是給免疫系統最關鍵的支援補給,因為感冒痊癒主要依靠人體免疫系統運作,而那句常被視為老生常談的「多喝水」建議,實質上是蘊含分子醫學智慧的免疫支援指令,當理解水分在體內參與的免疫機制後,人們會意識到喝水不僅是補充水分,更是為對抗病毒的免疫系統提供戰時後勤支援。張家銘醫師昨(24日)在臉書發文衛教,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會釋放IL-6、TNF-α等發炎細胞激素,引發血管擴張與體溫上升等反應,這個過程會導致水分大量流失。若未能及時補水,可能造成血液黏稠、循環受阻,甚至影響汗腺排汗功能,使發燒患者陷入「退不了燒」的困境。他強調,喝水不只是在退燒,而是讓免疫系統有能力完成它原本就會做的事。在呼吸道防禦方面,張家銘醫師指出,黏膜屏障的正常運作完全仰賴水分維持。當身體缺水時,黏液會變得濃稠,纖毛擺動效率降低,反而有利病毒滯留與向下感染。因此喝水不僅解渴,更是維護第一道免疫防線的重要措施。張家銘醫師補充,感冒藥需透過肝腎代謝排出,整個過程都需要充足水分協助。缺水狀態就像清潔系統癱瘓,不僅影響藥效,還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此外,他特別提到感冒時的疲憊感與腦霧現象,其實與細胞脫水密切相關,補水才能有效緩解神經細胞的缺水狀態。至於水溫選擇,張醫師建議飲用37至45度的溫開水最理想,他解釋冷水進入呼吸道會讓血管收縮、纖毛功能下降,還可能讓痰更黏、病毒更容易卡住。也有研究發現,冷刺激可能降低局部免疫反應,反而拖延恢復時間。而接近體溫的溫水則能促進循環且不刺激腸胃,是最溫柔也最科學的補給方式。最後張家銘醫師也強調,人體自癒力需要適當條件才能發揮作用,而水分正是其中最基礎卻常被忽略的關鍵元素。水份不僅是免疫反應的啟動器,更是修復過程的催化劑與代謝廢物的搬運工。充足的水分補給,能讓身體在最佳狀態下啟動自我修復機制,重新回歸健康平衡。

拓展營運版圖!AMD台南分公司揭幕 黃偉哲:Al智慧產業重要里程碑
AMD台南辦公室24日,正式進駐國家實驗研究院的沙崙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應邀出席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已成半導體S廊帶的核心,AMD超微24日在沙崙成立研發據點,揭示了台南在AI發展的重要進展,不僅成功拓展營運版圖,也是台灣AI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重要里程碑。AMD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民皓24日主持AMD台南辦公室揭幕儀式,這場沒有對外的儀式,包括群創洪進揚董事長、成大資訊學院吳士駿院長、以及台南市長黃偉哲等人受邀出席。黃偉哲致詞時表示,台南是半導體先進製程最密集的地帶,早在現任總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就已積極佈局,協調南科管理局、經濟部自來水公司等相關單位,將水電穩定、綠電供應這兩大因素,當作基礎建設重點,成功促成台積電根留台灣、進駐南科,奠定「南部科技廊道」的重要基石。黃偉哲指出,2024年6月,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擇定於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成立我國第一處「人工智慧產業專區」,2025年1月,行政院會通過「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以台南沙崙為起點,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規劃建置科學園區與科技產業園區,串聯半導體S廊帶。他說,台南位於高科技S廊帶核心,擁有全台灣最豐沛的綠電、國網中心穩定的南部骨幹網路,以及南台灣最密集的晶片人才培育聚落,將引領臺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黃偉哲指出,台南的綠電、算力、人力等三大優勢,是最適合人工智慧產業落地發展的城市,而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不僅有中研院、工研院、國研院進駐,周邊台糖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K12雙語學校、即將完工的三井OUTLET二期,以及未來發展的沙崙醫療服務與創新園區、生態科學園區等,完善的生活機能與未來發展性,相信能吸引更多相關周邊產業進駐,共同帶動臺南經濟發展。台南經發局指出,近年來,台南以「南科、沙崙」雙引擎的產業發展模式為主,取得了良好的佳績,在南市府與各級政府協力合作下,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美商應用材料、荷蘭艾司摩爾、日本東京威力科創、美商科林研發與美商科磊,皆落腳南科,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如聯發科、瑞昱及聯詠也都在台南,不僅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也促進南科營業額節節攀升,2024年首度突破2兆,營業額達2.21兆元,不僅刷新歷史性的新紀錄,更比2023年成長達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