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安
」 飛安 飛機 濟州航空 空服員 空難
今年第3起飛安事故!達美航空客機起飛前「突引擎起火」乘客急疏散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於美東時間週一(21日)表示,1架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客機當天在奧蘭多國際機場(Orlando International Airport)滑行時引擎突然起火,乘客被迫透過緊急滑梯疏散。此為達美航空今年以來第3起飛安事故。FAA聲明指出,原定飛往亞特蘭大的達美航空1213號班機,於當地時間21日上午11時15分左右後推離開登機門準備起飛時,其中1具引擎突然起火。目前尚未接獲人員受傷報告。FAA宣布將展開事故調查,達美航空也表示維修團隊將徹底檢查涉事飛機。奧蘭多機場發言人表示:「火勢已受控制並完全撲滅」,消防人員仍在現場待命。據達美航空說明,這架空中巴士A330客機載有282名乘客、10名空服員及2名飛行員。機組人員發現飛機2具主引擎之一的尾噴管出現火苗後,立即啟動緊急撤離程序。目前所有乘客已返回航站大樓,達美航空承諾將調派備用飛機協助旅客繼續行程。該公司在聲明中強調:「我們感謝乘客的配合,並對此意外深表歉意。安全永遠是首要考量,達美團隊將全力協助旅客盡快抵達目的地。」此次引擎起火事件是達美航空今年以來第3起飛安事故:2月間,1架達美班機在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冬季條件下降落時翻覆,造成21人受傷,所有傷者後來皆已出院;1月時,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亦有達美航班中止起飛,約200名乘客通過滑梯撤離,導致數人受傷。

藍牙耳機卡座椅橫管釀飛安 運安會將研議SOP
釜山航空日前起火事故疑為行動電源自燃釀災,國籍航空已禁止航程中使用。運安會日前接獲通報指出,有旅客的藍牙耳機掉入座椅橫管,未取出恐有飛安風險,只好拆椅取出。運安會將與相關單位研商處理流程。飛安自願報告系統獲報,國籍航空某航班起飛前,旅客的藍牙耳機不慎掉入座椅橫管,考量鋰電池恐有飛安疑慮,拆卸座椅取出,導致航班延誤。運安會建議,業者制定預防及處理程序,降低延誤及航機損壞風險。業者回覆,類似事件將優先通報機務部門,並採磁吸棒、拾物夾或拆座椅等方式取出。立委洪孟楷指出,市售許多使用鋰電池先進產品,不可能禁止旅客使用藍牙耳機,應超前部署訂定處理規定。運安會主委林信得說,將於飛航安全事件調查中納入考量因素,並與民航局研商處理方式。目前國際航空公司對機上使用藍牙耳機規定不一,多要求行動裝置須開啟飛航模式才能連接使用,有業者也規定起飛與降落時不得使用,不過也有較新機上娛樂設備可與乘客的耳機連接,無嚴格禁用規定。中華航空表示,藍牙耳機屬於可攜式個人電子用品,客艙內使用須符合電子用品使用規範,若滑落至座椅下,請乘客配合機組員指示處理。長榮航空說,藍牙耳機為低功率、低容量的鋰電池隨身電子產品,未限制使用,將持續關注法規標準與國際規範,必要時執行安全風險評估。星宇也提到,禁止將藍牙耳機放置託運行李須隨身攜帶,掉入座椅縫隙時請通知空服員協助。

藍牙耳機掉入飛機座椅 為了飛安直接停飛拆椅子
近期國內一架航班在起飛前,因旅客不慎將藍牙耳機掉入座椅橫管,最終為了飛安考量,工作人員直接上機拆除椅子,導致班機延誤起飛,後續引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關注。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由於藍牙耳機內含鋰電池,若遺留於座艙結構內而未即時取出,航空公司擔心可能引發短路或燃燒等問題,對飛航安全構成威脅,因此當時航空公司不敢貿然起飛,最終由機務人員上機拆除座椅並取出耳機才順利排除風險。運安會表示,該事件是經由「飛安自願報告系統」通報,強調航空公司應針對類似情形建立明確的預防與處理標準作業程序,以降低未來可能再度延誤或對機體造成損害。運安會主委林信得也表示,後續將在調查過程中提出具體建議,並交由民航局與航空公司研議可行對策,未來也會持續透過會議討論強化飛安規範。一個小小的藍牙耳機之所以讓航空公司這麼緊張,主要是源自於近期機上電子設備的意外事件,1月28日,南韓釜山航空一架客機在釜山金海機場起飛前,行李艙內行動電源突然起火,導致機身嚴重損毀、7人受傷,事故最終使該架飛機報廢。整起事件發生後,許多航空公司針對行動電源制定更嚴格規範,而台灣各國籍航空也陸續規定行動電源僅能隨身攜帶、不得託運,並禁止飛行中使用與充電。報導中提到,近年民眾頻繁使用的藍牙耳機,同樣內含鋰電池。各大航空公司對藍牙耳機的規範也因應逐步細化。其中華航表示,藍牙耳機屬於可攜式個人電子用品,乘客若在客艙內使用時不慎滑落,應依照空服員指示處理。長榮航空則依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民航局規範說明,藍牙耳機屬於低功率、低容量的隨身電子設備,雖未被列入限制使用名單,但仍要求乘客掉落時應立即通報空服員協助,不可自行調整座椅以免意外。至於星宇航空則採取較嚴格規定,全面禁止將藍牙耳機放置於託運行李中,並明文公告於機場報到櫃台。若耳機掉落於座位區域,會請乘客移動至走道,由空服員進行搜尋。若無法即時找回,乘客將被安排暫時更換座位,並待飛機降落後由機務人員進行取出程序。

菲律賓航空驚傳「飛一半突冒煙」!緊急迫降羽田機場
又傳飛安意外!菲律賓航空公司(Philippine Airlines)一架班機今(10日)凌晨驚傳機艙內冒出白煙,班機被迫緊急降落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所幸並未釀成嚴重災禍。綜合《TBS電視台》、《NHK》等日媒報導,該起事故發生於當地時間今(10日)凌晨2時許,菲律賓航空一架波音777客機從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起飛,目的地原定降落在美國洛杉磯,怎料飛行途中不知為何,機艙內突瀰漫煙霧,並於凌晨3時30分緊急降落在羽田機場。報導指出,所幸機上共36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均全數平安無人受傷,僅傳出一名40多歲的菲律賓婦女身體感到不適,受到菲律賓航空備降影響,羽田機場跑道也一度關閉10分鐘。經檢修人員檢查,該客艙目前尚未發現任何異常,至於詳細情況及確切冒煙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華航露鳥俠1/女搭商務艙遇台男露下體猥褻 「離臉僅10公分」還原驚恐現場
中華航空為台灣航空界龍頭,成立逾一甲子以來對外承諾要提供最好的飛航品質和機上服務,香港裔澳洲籍A女搭乘華航要從台北回澳洲雪梨時,卻在商務艙遇上台籍男子露下體猥褻,並控訴華航處理態度不當,導致涉案者逍遙法外,她事發至今一年半仍活在陰影底下,決定出面爆料還原當時情況,盼能得到一份公道。A女表示,她當時探望完親戚要從香港返程,她花費10萬元搭乘搭乘CI051班機商務艙回澳洲雪梨,2023年6月11日先搭機抵達臺北,其座位號碼為10A,坐她後方11A位置的男子X男自上飛機後就不斷點酒精飲品,起初她不以為意,客艙熄燈後才是惡夢的開始。 A女回憶,當時機內提供完餐點後一陣子,客艙內呈熄燈狀態,讓大多數乘客可以休息,怎料後方X男餐後竟發酒瘋,雙腿不受控的狂踢前方座位椅背,持續踢椅背並發怪聲等行為嚴重影響到A女,A女不堪其擾遂決定求助機組人員幫忙。 「裸露下半身,站在我旁邊。」A女驚恐表示,當她正準備起身與機組人員反應被踢椅背的狀況時,發現該名男子竟裸露著下體走到她旁邊,生殖器更僅離其臉龐10公分左右,她當下極度震驚及噁心,環顧四周沒看見任何機組人員,馬上跑向前艙的廚房區,叫醒座艙長並向他反應遇到的情況。受害乘客A女表示,想跟機組人員反應遭踢椅背時,竟看見該男子露下體站她身旁。(圖/翻攝自華航官網) 座艙長出來後親眼目睹X男在機上裸露下體,馬上提供毛毯讓男子將生殖器遮住,隨後空姐告訴A女機長已經知道整個情況,並在降落前一小時,提供給A女一份投訴表單,讓她填寫個人資訊,座艙長也在表單上以目擊證人的身份填寫了相關內容。 A女透露,投訴單上僅有提及男子酒後失序,對於裸露下體一事隻字未提,原以為機組人員會在當下就通報機場,並在抵達雪梨後讓該名男子接受聯邦警察的審問,怎料落地後機組人員竟當沒這回事,讓X男優先下機外,還讓其大搖大擺離開,讓A女相當不能接受。 A女母親知情後,隨即向華航雪梨分公司反應此事,當時雪梨分公司表示會向當日座艙長和機組人員了解情況,兩周後收到華航回應表示,當時機上電報及無線電設備故障所以未能報警,提到X男已離開華航無責追究,建議A女自行赴當地警局報案。A女質疑機組人員在她遭受性騷時,未通報航警將涉案男子帶回調查。(示意圖非當事人/周志龍攝) A女對於華航後續處理方式感到相當不解,而她在事發後不僅睡眠出現障礙,每當閉上雙眼,就會回想起當晚被踢椅背、看見下體的恐怖經過。A女後續自行到當地聯邦警局報案,並通報澳洲飛安委員會,事件過了一年多後得知因為華航為外國航空公司,所以沒有對其裁罰,案件最終也不了了之。 「若及時作為情況可能不會這樣。」A女赴警局報案後轉述警方說法,表示若當日機長或座艙長即時報案,該名男子下機後就可能被逮捕,並面臨高額罰金,如今出面爆料,是希望華航能夠重新審視機組人員的素質及受害人的權益,並還給她一份公道。華航發聲明表示,「針對本起其他旅客滋擾事件,本公司秉持嚴正態度,尊重當事人意願並維護個人隱私,除於機上持續採取隔離與監控措施,直到航機抵達目的地,盡力保護旅客,後續亦配合司法調查提供相關資料,積極協助旅客各項事宜。」◎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日私人飛機降落前失控「墜毀山林」 機上4人奇蹟脫離險境
今年各國屢傳飛安問題,日本長崎縣今(30)日驚傳一起私人輕型飛機在抵達目的地前,失控墜毀山林間;救援團隊趕抵,發現機上4人都奇蹟般毫髮無傷,警方已著手調查事故原因,待釐清墜機真相。根據日媒《長崎放送》報導,上五島機場管理室當地時間上午12時許向消防隊通報,有一架輕型飛機在機場附近墜落。經警方調查,墜落的飛機是私人持有的輕型客機,機上4人、包括1名年約50歲的男性機師;奇蹟的是,全員平安脫離險境,且都毫髮無傷。私人輕型飛機今日上午從佐賀機場起飛,目的地為長崎縣新上五島町的上五島機場,疑似在降落過程中飛機失控,偏離原定航道,墜入機場南方的山林間。目前警方著手調查確切事發原因,以釐清墜機的詳細情形。

全機險成遺憾!驚傳正副機師「重飛未依SOP降落」被開除 星宇航空回應了
過去正職為機師的網紅「瘋狂機長詹姆士」今(15)日凌晨突然在YouTube頻道預告,將在晚間9點半獨家爆料,星宇航空本月3日在菲律賓發生開航首起墜機事故,某航班降落時差點出意外,事後董事長張國煒震怒,將正副駕駛開除。對此,星宇航空聲明強調,該航班的飛航員於進場重飛時,未依本公司飛行操作程序,經調查後已自請離職。「瘋狂機長詹姆士」擁有美國CFI飛行教練執照,曾在美國執教過的機師,也於30歲時當上全台灣最年輕的機長,多年來斜槓擔任YouTuber,分享飛機、飛行等相關資訊,訂閱數超過49萬。據悉,詹姆士在去年宣布「退而不休」後,承諾要把台灣飛行業的黑幕全部揭露出來。而在今日凌晨,詹姆士在YouTube頻道預告,晚間9點半將獨家爆料,針對今年3月3日星宇航空JX-789台北飛菲律賓克拉克班機的飛安事件進行說明,「美國的機瘟差點就燒到了星宇航空,K董氣到開除了正副機師!案例分享不是爆料,民眾有知的權利。飛行安全…你我都有監督的責任,是為了讓每位旅客都能安全、安心的搭乘飛機!不聊了~大佬先去難過了。如果我在飛機上一定會嚇到漏尿啊,到底有多千鈞一髮」。對此,星宇航空聲明回應,3月3日JX789「台北-克拉克」航班,飛航員於進場重飛時未依公司飛行操作程序,經調查後已自請離職,此案公司已依規定向主管機關主動提報。星宇航空指強調,對於危害飛安情況零容忍,也絕不護短,平時皆有針對所有飛行程序、資料及數值進行監控,以主動發現各項潛在飛安疑慮因子,進行修正排除。針對此次事件亦為星宇航空主動發現,並進行內部調查後,該航班飛行員同意自請離職。星宇航空指出,維護飛安為航空公司首要任務,星宇航空會持續強化飛行員之訓練,落實監控與督責,致力守護旅客的飛行安全。另外,民航局也證實,星宇航空有主動進行通報,民航局正在持續調查中。

美國飛安事故頻傳釀空難 川普回應:只是隨機事件
美國近期發生多起飛機事故,引發公眾對航空安全的關注。對此,美國總統川普也做出回應,認為「這些事故只是隨機事件,無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的航空部門,都可能發生這類情況。」根據外媒《Unilad》的報導,3月9日一架載有五人的單引擎飛機在賓夕法尼亞州一處小型機場附近墜毀,機上人員雖全數倖存,但其中兩人傷勢嚴重。而近幾個月來,多起飛行事故相繼發生,1月29日一架黑鷹直升機與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在華盛頓特區相撞,造成無人生還的慘劇。此外,還有1月31日,一架空中救護機從費城東北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六人全數罹難;2月17日,一架達美航空班機從明尼蘇達州起飛,在降落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時墜毀並翻滾。對此,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也對這些事故表達擔憂,特別是聯邦航空管理局(FAA)2月解僱數百名員工,使航空監管面臨挑戰。工會主席戴維斯佩羅批評這項裁員決策,認為此舉進一步加劇了FAA人力緊張的問題。針對近期頻繁發生的航空事故,美國總統川普則認為,這與交通部無關,並表示:「這些事故只是隨機事件,無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的航空部門,都可能發生這類情況。」他也提及芝加哥中途機場西南航空客機與私人飛機相撞的事件,稱讚西南航空飛行員的應變能力,並建議吊銷私人飛機飛行員的執照。航空專家Jason Matzus則指出,近期事故的增加可能僅是「隨機聚集」現象。他強調,儘管這些事故令人遺憾,但從統計數據來看,航空旅行仍然是全球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他補充,「媒體的報導可能會放大人們對墜機事故頻率上升的錯覺,但這並不代表航空安全出現系統性問題。」儘管飛機失事總會引起社會關注,但專家認為,無須過度恐慌,航空安全標準仍然嚴格,整體風險並未顯著上提高。

勇鷹失事墜海調查報告出爐 「未提肇因遭疑甩鍋」
勇鷹高教機2月15日因雙發動機失效墜海,空軍成立失事調查專案小組,相關檢修書面報告12日送至立院,內容並未提及人為、環境因素,僅聚焦機械故障。在野立委直言空軍調查報告仍難解外界疑惑,也提醒漢翔公司不能為了交貨壓力便宜行事,以免再度埋下安全隱憂。而打撈作業停擺多日後,12日打撈船「寶拉麗絲3號」再次出動,最快今日可望執行打撈。外交國防委員會今將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報告「國機國造交機進度及勇鷹高教機失事後檢修情況」,昨日書面報告送至立法院,內容未提到人為或環境因素,空軍僅依據飛行員訪談證詞、修維護紀錄等事證與漢翔公司共同研討,逐項分析機械故障因素。報告提及,針對雙發動機失效可能的機械因素,計有發動機系、電源系、電氣系及燃油系等4類12項;空軍與漢翔公司就機械因素共同訂定特別檢查項目,由漢翔公司逐機逐項執行。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說,事發後空軍調查已有一段時間,書面報告卻未寫明肇因,當然會讓外界有疑慮。另外,空軍要如何確保這起意外只是單一事件,而非整體性的問題?後續是否加強檢測流程?又要怎麼驗證?上述問題才是檢討的重點,但書面報告都付之闕如;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則表示,真正失事主因究竟為何,仍應待找到飛機殘骸和黑盒子後,才能釐清事實,空軍千萬不應隨便找理由撇清責任、甚至企圖甩鍋找戰犯。她也希望國防部、中科院以及漢翔公司不能為了時間與交貨壓力而便宜行事,讓國軍飛安問題再度埋下隱憂。軍方採購66架勇鷹高教機,預計2028年全數交機,但報告指出,至今年2月底應交機47架,目前只交了43架、落後4架,主因是漢翔公司外購系統件無法準時交貨,連帶影響交機。對此,中科院與漢翔公司已同步啟動自製方案,希望取代部分外購系統件,解決部分交貨延遲問題。勇鷹高教機黑盒子配備的水下定位信標,可持續發送聲波訊號約30天,軍方掌握報訊號已24天,電力即將耗盡,打撈作業正與時間賽跑。

解鎖禁團令2/兩岸觀光變政治籌碼 業者怨帶團出國成「見不得光的事」
兩岸政治角力拿開放觀光當籌碼,禁止赴陸旅遊團,一下限額開放,一下又突然喊卡,把旅行業者的生計端上政治賭桌。根據CTWANT記者調查,目前檯面上雖有禁團令,但不少業者遊走灰色地帶操作大陸旅遊團。旅行業者就抱怨,禁團令剝奪觀光業權益,讓原本能開大門走大路,變成見不得光的事,呼籲廢除禁令、重啟交流。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旅遊,於2015年創最高峰,來台陸客數達418萬人次,陸客一度占境外旅客數比例4成,創造2196億元觀光產值。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倒退,陸客來台人數和觀光產值連年遞減,疫情前2019年跌至270萬人次。國人赴陸方面,據交通部統計,2019年國人出國觀光以到訪日本(33.7%)為最多,其次為中國大陸(21.9%)約404萬人次,依旅遊業者推估,團客與散客約各半。台北市府2月依歷年慣例申請上海文旅局官員來台參加台北燈會,卻遭到陸委會駁回,讓兩單位一度隔空交火。左圖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右圖為台北市長蔣萬安與上海副市長華源。(圖/報系資料庫)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隨國境封鎖,赴陸旅遊也終止,但2022年10月13日,台灣全面開放邊境管制,全球都在積極恢復出入境旅遊,唯獨兩岸一直有禁止團體旅遊的行政命令。旅行業多次呼籲解除禁令,政府也一度於2023年底宣布2024年3月起鬆綁赴大陸旅遊,但因中國方面未就團客來台進行安排,且又片面宣布改變M503航路,牽動我國國防與飛安,交通部於2024年2月、農曆春節放假的前一天,突然又緊急喊卡,除了已報名者照常出團,其餘便停止再招攬團客赴陸,引發旅行業者不滿,一度揚言要走上街頭。2024年8月下旬,大陸陸續宣布開放福建居民赴馬祖、金門旅遊,一度創下單日近千名陸客訪金的觀光熱潮。「陸客看網紅最近推什麼,溫泉蛋、統一布丁…,擠爆便利商店!」一名在金門從事旅遊業的黃先生觀察,陸客多集中在假日造訪,且因搭船方便不少是單日來回,雖陸客消費模式改變僅部分業者受惠,還出現交通亂象、排擠台灣散客,但整體來說對促進地方繁榮仍是有幫助。各縣市旅行公會和觀光社團代表多次至交通部陳情,盼解除禁團令。(圖/報系資料庫)2024年12月,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上海副市長華源再度釋出善意,「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正當旅遊業滿心期待2025年解禁有望,豈料,總統賴清德元旦談話拋出「小兩會(台灣台旅會與大陸海旅會)應先談判」,儘管大陸文旅部1月17日公告,將在近期恢復福建、上海居民組團到台灣旅遊,陸委會仍堅持「小兩會先談」,並三度封殺台北市政府邀請的上海賞燈團一行人。一位業者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正逢海旅會新舊任會長交接,若要經過小兩會,還需等新任會長上任,因此相關交流也一併停擺。也有業者抱怨,推給小兩會僅是推託之詞,只要想開通,這些都不是問題。旅行業品保協會監事會召集人黃文卿就表示,目前台灣完全沒有與大陸能對接的窗口,大陸在台的海旅會不跟台灣官方接觸,台灣在陸的台旅會也接觸不到大陸官方,所以民進黨政府才想透過小兩會溝通,但大陸不想回到談判桌,原因是民進黨口頭上表示歡迎陸客,實際上卻設置重重障礙,包括拒絕踩線團來台,也駁回上海參訪團來台參加台北燈會的申請。黃文卿認為,台灣9成旅行社都有做大陸旅遊團業務,解除禁團令可先讓業者恢復生計,陸客來台因有國安考量,可留到談判桌。(圖/報系資料庫)大陸目前遞出的橄欖枝是開放福建、上海居民來台旅遊,但前旅行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蕭博仁就曾向媒體表示,過去與陸委會交涉,陸委會認為大陸只開放個位數省市赴台團旅遊,是兩岸不對等。對此,台北市旅行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認為,旅遊產業鏈已經斷鏈,缺車、缺房、缺導遊、缺資金,未來即使重啟,也是需要數年才能見到成果,「上海人口2500萬,也剛剛好,不會造成overtourism。」國境解封後,至今大陸來台旅客仍是0,但仍有不少小旅行社、導遊鑽「禁團不禁散」的漏洞,帶著旅客冒險私自組團赴陸旅遊。「目前是都沒有發生重大事故,但萬一出了意外,行程被主管機關認為違法,保險公司不理賠,旅行社也無力賠償,誰來保障消費者權益?」一位業者就抱怨,禁團令剝奪觀光業權益,讓原本能開大門走大路,變成見不得光的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提案,立即解除禁止人民組團赴大陸觀光的限制,並優先開放大陸觀光客循小三通赴金馬澎等離島旅遊,經藍白黨團聯手2月16日表決通過。不過,旅行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盈良認為,儘管立法院通過,但禁團令是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署頒布的行政命令,雖干涉人民旅遊權益於法不符,但還是要主管機關宣布解令才行。黃文卿分析,全台4000間旅行社,做陸客入境的占1成,做台人出境大陸的有9成,陸客來台或許存在國安等種種考量,那入境拉回談判桌就好,至少比較迫切的出境旅遊可以先解除禁團令,不要讓業者和消費者冒風險私自組團。

航班全程「禁用行動電源」!華航宣布跟進 4國籍航空規定一次看
韓國釜山航空日前發生疑似行動電源過熱,導致機艙起火事件,造成7人受傷。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多家航空公司陸續祭出新規定,禁止旅客在航程中使用行動電源,長榮航空、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均跟進。至於原本「不建議使用」的華航,今天(26日)也宣布禁用行動電源,將於3月1日起開始實施。長榮航空昨天(25日)發布公告,為確保飛航安全,自2025年3月1日起, 行動電源及備用鋰電池於航程中全程禁止使用及充電。如果個人電子產品在機上有使用電源的需求,長榮航空建議,可以在登機前先將設備充滿電量;另外,多數機型座椅都有提供AC插座及USB(Type A)充電孔。至於其他國籍航空,星宇航空表示,現行規定行動電源應隨身攜帶並放置妥當,不可託運,且全程禁用、禁止充電;旅客若有充電需求,機上螢幕或飛機座椅皆有配備電源插座和USB連接埠,可提供旅客使用。台灣虎航則稱,本來就禁止在機上使用行動電源,目前持續加強宣導提醒旅客,行動電源不可託運。華航原本表示,基於飛航安全,行動電源應隨身攜帶並放置妥當,不可託運;基於飛航安全,建議乘客航程中不要使用行動電源。不過,華航今天決定跟進,宣布行動電源及備用鋰電池於本公司航班全程禁止使用及充電,並建議避免放置於座位上方的行李櫃中。

美航空業差點又見悲劇! 西南航空客機降落時「險與私人飛機相撞」
美國西南航空一架客機日前準備在芝加哥降落時,有一架私人飛機突然衝出跑道,所幸機師及時讓飛機上升、在空中盤旋,才未釀出慘案。對此,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透露,該私人飛機未經授權就進入跑道,目前當局正在進一步調查釐清。根據《CNN》、《WGN TV》報導,事情發生在當地時間25日上午8時50分左右,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2504航班原先是從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起飛,即將在芝加哥中途機場著陸時,一架私人飛機闖入跑道,西南航空客機緊急拉升後,越過了私人飛機,最終安全降落。依據FlightRadar24資料顯示,涉事的私人飛機為龐巴迪挑戰者350(Bombardier Challenger 350),計畫飛往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從LiveATC.net音檔紀錄可以得知,當時塔台指示私人飛機向左轉至「4L跑道,穿越31L跑道並在31C跑道前等待」,飛行員回答說「好的,左轉至2…呃,4L,穿越22或13C,Flexjet 560報告」,塔台便立即警告:「不是,Flexjet 560!穿越31L跑道,在31C跑道前等待」。報導指出,西南航空機長隨即將飛機拉升,避免撞上私人飛機。而在事後,西南航空發言人也說到,機組人員遵循了安全程序,且航班未發生事故著陸。對西南航空而言,沒有什麼比乘客和員工的安全更加重要。由於華盛頓上個月29日才發生嚴重空難,一架美國航空客機與一架黑鷹直升機相撞,造成67人喪命,也讓當局十分重視飛安問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說到,該私人飛機在未獲管制人員批准下,擅自進入跑道,聯邦航空管理局及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正在調查此事件。

恐影響飛安!遭控金門醫療專機「無除冰裝置」 安捷航空提告:惡意抹黑
安捷航空自2023年1月起,在金門縣駐地備勤共計執行緊急醫療後送147趟次,但日前卻有民眾爆料,指稱備援機沒有「機翼除冰裝置」,若機翼因低溫結冰,恐有飛安疑慮。對此,安捷航空今天發出聲明澄清,強調所有飛行皆符合合約及民航法規,此次惡意指控已嚴重影響商譽,更玷汙衛生局清白,安捷也將尋求法律途徑。最近,有位在航空業界服務的呂姓讀者向媒體爆料,目前金門負責醫療後送的醫療專機(國籍編號B-86002),去(2024)年11月4日降落金門機場時,因左側主輪爆胎,至今無法執勤,已超出合約規定的30天待命期限。而另一架備援機(國籍編號B-86001)則是沒有裝上「機翼除冰裝置」,質疑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對此,金門縣衛生局在本月22日回應,去年11月,具除冰裝置的履約航空器因特殊狀況重落地,導致主輪受損,目前正進行維修中,衛生局已要求加速修復作業,以利儘速投入任務。有關航機派遣及飛安之規定,安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均會配合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及國內飛安法規辦理,未來也會加強與衛生福利部及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的溝通,共同為提升緊急醫療送的品質而努力。而針對這起爭議,安捷航空聲明指出,他們自2023年1月駐地金門承攬緊急醫療後送服務以來,所有任務執勤都嚴格遵守民航法規及合約規範,目前進駐金門的醫療專機,都配有除防冰裝置,至於該架飛機去年底回落金門機場發生爆胎意外,為確保飛航安全,義大利原廠已來台灣完成修復工作,預計2月底至3月初完成適航作業,重新駐地備勤。關於目前支援的備用機(國籍編號B86001),安捷航空說,將依照飛航作業管理規則第64條規定,「航空器無防除冰裝備者,不得於已知或預知之結冰天氣情況下飛航」,不得且從未違法冒險執行後送任務。安捷航空提到,西部三離島的空中緊急醫療後送計畫在2022年重新招標,當時金門已經兩度流標,救命服務資源恐陷入空窗期,安捷是抱著救火心態,在完全符合資格的條件下,參與該案投標。安捷2023年進駐金門後,因考量冬季變化、低溫來襲,航路偶有結冰的可能,即使原始合約並未要求,仍立即採購配有除防冰裝置的全新飛機,並於2023冬季前改派進駐金門。安捷航空強調,政府在三離島推動緊急醫療駐地專機計畫以來,安捷是唯一額外提供備用機的廠商,隨著今年3月同款新機抵台,將有第2架裝有防冰裝置的全新航空器投入支援金門的緊急醫療後送,升級提供「1架駐地機+2架備用機」的服務,超越合約規範。此外,目前其他2個離島使用的航空器,不僅沒有備用機,更未具備防除冰裝置,在低溫天氣照常載送病患,飛安問題更令人憂心。安捷航空表示,曾有同業質疑安捷使用的機型影響醫療後送效率,稱金門前業者使用的Phenom 300噴射機型,速度及時間可快上1倍,但根據衛生主管機關統計數據,安捷執行緊急後送任務的平均時間為188分鐘,前業者為180分鐘,兩者僅相差8分鐘,並無明顯落差。而過去須安裝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儀器的病患轉送,前業者每趟任務時間均超過240分鐘,而安捷則平均199分鐘完成,效率明顯提升。安捷航空說,服務金門至今2年多,常遭其他有意進駐金門的同業匿名惡意中傷抹黑,安捷已在去年12月提起告訴,特別是此次的惡意指控,已嚴重影響商譽,更玷汙衛生局清白,安捷將尋求法律途徑,絕不容許有心人士將金門民眾的健康福祉當作惡質競爭的工具。

日幣匯率上漲、世博會在即 赴日旅遊團費漲10%
台灣人瘋出國,2024年有1684.9萬人次出國,其中600萬人次是前往日本旅遊,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昨日說明2025年第2季合理團費,日本因匯率上漲,加上要舉行世界博覽會,團費漲10%左右,今年低點已過,之後「回不去了」。根據日本官方統計,2024年台灣入境日本排行第3,僅次於韓國881萬人、中國698萬人。品保協會日本線制價發言人黃清涼指出,台灣人出境有三分之一是前往日本,因為日本旅遊讓人安心,又有美食、匯率划算、景點有趣,集旅遊優點於一身,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2024年創造8兆日圓的旅遊相關收入。黃清涼表示,日幣匯率現在來到0.22,較去年同期上升5%左右,這會反映在旅遊團費上。此外,4月份櫻花盛開進入旅遊旺季,大阪關西、中部名古屋又受惠於世界博覽會的舉行,飯店、巴士漲15%以上,2025年很可能台灣赴日旅遊人數再衝高,團費最低就是第1季,接下來的價格已回不去。韓國是少數降價的路線,因航班量多,機票較去年同期下降11%左右。由於日前韓國發生許多飛安事件,安檢變得更為嚴格,旅客要多加注意。東南亞部分,第2季有清明及端午連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尼等路線旅遊產品銷售旺,是旅客在連假期間短程海島度假的首選,相較於去年,平均團費漲價2%左右。去年國人出國前3名市場,分別為日本、中國及韓國,越南則是第4名市場,有126.3萬人次造訪。不過品保協會認為,去年爆紅的富國島市場回歸理性,航空公司陸續減班或暫停航班,團費也有下調空間。

達美航空「大雪中降落翻覆」釀15傷 事故機型、安全記錄曝光
美國又見飛安事故!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一架載著80人的龐巴迪CRJ-900型客機,在17日準備降落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機場時失事翻覆,造成至少15人受傷、3人傷勢危急,其中還包括一名幼兒。據悉,該型號的飛機已投入使用20多年,安全紀錄良好,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而當局目前已經封鎖事故現場進行調查。綜合外媒報導,這架飛機原先是從美國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起飛,目的地為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卻在降落時因不明原因翻覆,具體事故原因尚待調查釐清。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證實,機上76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均撤離,其中15人受傷,3人(一名60多歲男子、一名40多歲女子和一名兒童)傷勢嚴重,但沒有生命危險。事故發生過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下令,為確保飛行安全,將暫停所有離境航班;皮爾遜機廠則表示,機場已經緊急關閉,以便進行相關調查,後續班機會安排改降他地。根據現場畫面可以看到,失事的客機翻覆在覆蓋一層積雪的停機坪上。機場也表示,事發當時受到高風速與低溫影響飛行條件,加上機場剛經歷8.6英吋(22公分)降雪的暴風雪影響,有許多航班因此延誤。 《AS USA》報導指出,發生翻覆事故的飛機型號為加拿大龐巴迪CRJ-900(Bombardier CRJ-900s),該機型目前已投入使用20多年,安全記錄良好,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數據,這架失事飛機機齡約為16年,只要定期維護,一架飛機通常可以運行至少20至30年。

勇鷹高教機墜機飛行員跳傘 卓榮泰曝光時間軸
台東志航基地稍早8時38分發生勇鷹單座教練機飛安事故,1飛行員跳傘逃生,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他已請國防部針對事故調查。卓榮泰指出,國防部黑鷹型搜救機09:13成功救援,09:19搜救機降落機場,飛行員意識清楚,09:23送台東馬偕醫院卓榮泰感謝第一線救援人員及相關單位,也感謝協助廣播之海岸及漁業電台。已請國防部針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釐清,就應有程序去進行相關檢驗。

美國又爆飛安意外!2架商務客機「追撞釀1死」奪命瞬間曝
美國又傳撞機事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爾機場(Scottsdale Airport)昨(10日)發生2架私人飛機相撞意外,導致1人死亡、多人受傷,撞擊瞬間驚悚畫面曝。綜合《紐約郵報》、《美聯社》等外媒報導,該起飛安事故發生於當地時間10日下午2時許,當時一架商務客機「里爾35」(Learjet 35A)降落在斯科茨代爾機場跑道時,疑似起落架出現異常,導致飛機偏離跑道,當場撞上一架商務客機「灣流G200」(Gulfstream 200)。美國又傳墜機事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爾機場昨(10日)發生2架私人飛機相撞意外,一架商務客機「里爾35」降落時疑似起落架故障,整架飛機偏離跑道,當場撞上一架商務客機「灣流G200」,導致1人死亡、多人受傷。(圖/達志/美聯社)斯科茨代爾機場2機相撞驚悚畫面曝。(圖/擷取自X)從現場畫面可見,當時商務客機「灣流G200」正停在停機坪上,怎料客機「里爾35」降落時竟失控衝出跑道,直接從後方猛力追撞灣流G200,所幸2機相撞後並未引起火勢。斯科茨代爾消防局隊長夫利奧(Dave Folio)表示,救援人員獲報後立即趕抵現場,發現1人已當場死亡,另有4人受傷送醫,其中2人傷勢嚴重、情況危急,目前罹難者身分尚在調查中。對此,亞利桑那州總檢察長克里斯梅耶斯(Kris Mayes)也在社群平台X發文悼念,表示聽聞事故消息時讓她為之震驚,「得知斯科茨代爾機場發生致命空難,我感到非常難過,我的心與這場可怕事故的受害者及罹難者家屬同在。」事發後,機場跑道已暫時關閉,至於確切肇事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搭飛機竟在廁所「偷偷做1事」被空姐撞見!回程機票遭取消 最高恐噴15萬
飛機上禁止抽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且機上也會特別廣播,然而就是有乘客不守規定。一名空服員指出,曾碰到乘客在飛機上抽菸,還不承認,最後該名乘客除了交由相關單位,回程機票也被取消。據了解,根據《民用航空法》,在機艙廁所吸菸者,最高可罰15萬罰鍰。空服員在Threads表示,當空服員,嗅覺靈敏真的很重要,有一次執勤紅眼航班前往東京,半夜整機乘客幾乎都在睡,自己一邊巡艙、一邊檢查廁所,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備品,就在靠近一間廁所時,聞到了一股熟悉又不該出現的味道,就是菸味。空服員指出,在飛機上抽菸是絕對禁止的,因為如果火種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自己立刻敲門,請裡面的乘客出來,門一開,菸味更濃了;詢問對方「請問你剛剛在裡面抽菸嗎」,但對方沒有回應,直接檢查垃圾桶,果然發現了一個還帶著菸灰的菸頭,幸好完全熄滅,沒有起火,這下不能當作沒事了。空服員透露,當下立刻向機長報告,航班落地後,地勤已經在登機門等他了,這件事需要交由相關單位處理,而且該名乘客的回程機票已被取消。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其實他本人都在機上,就這麼不怕死都要抽菸嗎」、「除了取消回程票,建議通報給所有航空公司,及黑名單這種罔顧飛安,可能導致全機發生空難意外的惡質乘客」、「謝謝妳的勇敢與正義之舉」。

連12年榜上有名!長榮航空奪「全球最安全航空第7名」 台灣唯一入榜
國際知名航空專業評鑑網站AirlineRatings.com今日公布最新飛航安全評比結果,長榮航空再度以優異的表現,連續12年榮登全球前25大最安全航空公司的行列,於本次積分評比獲得第7名肯定,其他入選的還包括紐西蘭航空、澳洲航空、國泰航空、全日空等國際知名航空公司。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長榮開航迄今一直以捍衛飛航安全為全體員工長期的責任與使命,該獎項對於每位員工而言是非常大的鼓勵與榮譽,公司會持續秉持「追求安全、絕不妥協」的飛安信念,無論在飛行、客艙、維修、地面作業等各個環節秉持遵守規定、落實標準的態度,讓旅客選擇長榮航空時,能更加安心地享受舒適的飛行體驗。AirlineRatings.com自2013年起進行「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評比,以其獨有的7顆星評選系統給予全球近400家航空公司飛安表現評分,評審團先依據國際航空組織的規定、民航主管機關稽核結果,再針對航空公司的機隊營運、維修標準以及飛安紀錄等項目,遴選出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

空服員佩戴手錶不只是為了好看 「這項重要用途」成拯救旅客關鍵
許多人出國搭機時會發現,空服員都會換上整齊劃一的制服外,手上也一定會配戴手錶。據了解,空服員受上的錶除了可得知時間外,還有一項重要用途,甚至能成為拯救機上旅客。根據《交通工具NEWS》報導,像是日本航空(JAL),就會要空服員必須配戴手錶,且是「有秒針」的款式,這項規定是因為空服員在機上的工作包羅萬象,包括隨時注意時間,因此空服員佩戴手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而除了靠手錶得知時間外,還有一大重要用途,就是能拯救旅客。根據引述了日本空服員的說法,「空服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緊急時刻化身為協助旅客的保安人員」,原來在飛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旅客身體出狀況,空服員會先廣播尋求機上醫療人員協助,若機上沒有旅客能提供醫療協助,空服員必須親自下場協助旅客,譬如測量脈搏時,手錶上的秒針就能派上用場。一般來說,國際線的空服員則傾向選擇有顯示雙時區的手錶,雖然日本航空是規定配戴有指針的手錶,不過若是能顯示秒數,空服員也能配戴電子錶,另外《搜狐網》指出,航空公司往往會強制要求空服員戴上手錶,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不幸遇到飛安問題,需帶領旅客逃生,掌握打開艙門的時間就很重要,也因此需要配戴著手錶。除此之外,空服員為何都將手錶配戴於左手,因為在機上服務乘客時,右手常需使用,若配戴手錶可能會影響到服務品質,因此才多配戴於左手。空服員在工作時都會戴手錶。(圖/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