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2/綠推大罷免拼梭哈 藍推法案、黨主席選舉重斟酌

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強調立院新會期是「大罷免會期」,綠營一定會成功罷掉41席區域藍委,推翻立院院長韓國瑜(圖/報系資料照)
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發動全台大罷免藍委潮,並曾不只一次強調民進黨會成功罷免「所有41席國民黨區域立委」,包括立院院長韓國瑜都將被民進黨推翻並取而代之,此舉卻反而激發藍營同仇敵愾,以立院新會期進程為例,藍營已開始整理包括核電延役、還勞工假等民生法案清單,但敏感的「停砍軍公教年金改革案」修法進程則不會受罷戰影響而停,將更細緻的凸顯藍綠之別。
罷團本週將再度送出罷免案,外界預料至少有超過40位藍綠立委將進入二階罷戰,形同再次選舉,如無意外,罷免案可望會在7、8月間投票,是否會對原訂在今年9月改選的國民黨主席之戰造成影響引發關切。

據了解,國民黨內初步有共識將如期改選黨主席,但考量7、8月「衝刺期」可能與大罷免「反制(催投反對票)期」強碰,藍營為避免分散戰力,有可能將黨主席選戰投票日期延後到9月下旬或10月間舉行,待大罷免塵埃落定後,再處理藍營黨權更迭議題。
藍營知情人士說,立委才剛選完一年馬上又罷免,明年還得補選,等於年年選舉空轉,因此反罷最高指導原則是「藍委全數挺過罷免、一席也不能少」,若能反罷免成功綠委,那就算「多賺到」,期盼藉此遏阻政黨選輸不認帳歪風。
新立院組成後,前兩會期因在野力推國會改革法案,《財劃法》、《憲訴法》、《選罷法》及總預算審查,對決政治味濃,沒想到綠營輸人不輸陣強力反制,並以憲法法庭、媒體宣傳戰為後盾,還祭出史無前例的大罷免。
藍委腹背受敵之餘,思考新會期如何突破劣勢,拼民生法案爭取民意,順勢成為反制之道,畢竟多數民眾其實對政治性法案無感,只看見朝野吵吵鬧鬧更厭惡朝野對立,也讓綠營找到覆議、釋憲、罷免一條龍反制在野黨藉口,但民生法案的後座力則截然不同。

「藍白推動修正就業服務法,開放80歲以上、70到79歲二期以上癌症患者可免巴氏量表請看護移工,切中許多民眾的需求,綠營就不敢提覆議釋憲,只能以拖待變」一名資深藍委分析。
「核電延役」則是另一個例子。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六成民意反對核電完全走入歷史,電力結構攸關民生、經濟發展,立院年前刪除政院補助台電千億預算,也植基於此,藍白立委看緊納稅人荷包,但政院卻以「電價將大漲」要脅,綠營甚至因此發動大罷免藍委。
至於綠媒報導,國民黨團原本將「停砍公教年金案」列優先法案,但卻有區域藍委擔憂刺激罷免選情,盼黨團處理要謹慎。對此,藍營知情人士指出,黨團已經向退休公務員團體承諾,會推動公教年金停砍案,著眼之處並不是退休軍公教是否為藍營選票,何況民進黨已經完全執政多年,軍公教也不見得就是藍營鐵票,藍營看重的是退休人員制度是否完整、公平,不應淪為政治動員工具,黨團會更細膩的告訴社會大眾,為何推動停砍軍公教年改原因與作法,「唯有推動手段更細緻,才能避免被政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