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評論

【王之道】蔡政府反中 台積電躺槍

台積電大門外觀(圖/施岳呈攝)

台積電大門外觀(圖/施岳呈攝)

中美科技戰開打不久,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預言「世界不安靜,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必爭之地」,果然料事如神。台積電日前宣布計畫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五奈米製程技術的十二吋晶圓廠,引發國內外關切。這並不是單純的企業投資案,而是涉及中美科技戰與美中台三邊地緣政治的事件。

二○二○年五月中旬,美國以「實體清單」方式,禁止美國、甚至是國外企業供貨給大陸電信龍頭華為,甚至傳出美方直接要求禁止台積電出貨零組件給華為。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科技專家去年提出國家安全報告,內容稱美國數位經濟仰賴台灣、大陸和南韓,尤其台灣在科技製造上的強項,代表著美國的失敗,因此美國必須強化產業政策。換言之,台積電領先全球的半導體製造能力,成為美國心頭之患。

由此可見,台積電「必須」接受美方要求赴美投資,原因不外乎是半導體設備、技術大多來自美國,客戶亦以美商居半,加上美國霸權的「長臂管轄權」,迫使台積電不得不從。

隨著中美爭端升高,美方對掌握科技供應鏈的需求大增,而台灣科技在生產與製造領域打下一片天,正是美國所缺少的部分。美國的手段可能愈來愈霸道,除了要求重要供應鏈赴美設廠,還對其施以在中美兩方之間選邊站的壓力,後者對企業尤其「致命」。

對企業而言,最實在的硬道理是「生意」。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也擁有最大的進口市場,大陸市場規模雖略遜美國一籌,但同樣龐大。對台灣企業來說,因為地利、文化及語言等多重因素,經營大陸市場成功機會遠高於美國市場。

大陸是台灣主要出口國,占比高達四成,美國占比只有一成多。對大陸的出口,不少是半成品、機具設備等,這是典型的「投資帶動出口」,台商在大陸投資設廠的同時,帶動了對台灣產品的需求。無論從目前現實的市場規模,或是展望未來成長性,大陸絕對是台灣必須掌握的生產基地與產品市場。

然而,蔡英文政府的「親美反中」立場明確,在政治、外交、國防上全面傾向美國,已經無法走回頭路;但在經濟、貿易領域中,基於企業競爭力與經濟利益考量,一定要維持中立,不能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更不可以對企業施壓,蔡政府應該反過頭來與企業站在一起,千萬不要「反中」反到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