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 治療 健保 健保給付 醫療 藥物
「明師中醫」集團逃漏稅!執行署扣押查封財產追討3651萬 創辦人秒繳清
新北市知名連鎖中醫「明師中醫」集團創辦人李一宏,因積欠102年度綜合所得稅3651萬多元,遭國稅局移送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追討,執行人員全面清查李男財產後,扣押查封李名下銀行存款、投資股份、股票、股利、出資、盈餘,並同步查封李的不動產及豪車,李男馬上繳清3651萬多元欠稅款。另李一宏積欠103年度綜稅6000多萬元部分,李向國稅局申請復查中,台北分署將待李欠稅款確定後,再展開追稅行動。明師中醫診所集團為李一宏於1985年創立,目前共有永和、中和、永貞、土城等4家大型聯合診所。刑事局2013年獲報,指李一宏自2010年起指示員工編排所謂的「功課表」,要求診所櫃檯人員,在編排好醫師、就診日期、病患姓名等資料後,向員工及其親友173人收取健保卡,詐領健保費193萬元,當時被稱最大宗詐領健保案。李一宏因此被判刑1年6月確定。但檢調又查出,明師中醫集團多年來短報自費減重醫療收入,至少逃漏稅上億元,北檢2020年間曾指揮新北市調查處兵分15路搜索明師中醫集團創辦人李一宏、永和、中和、永貞、土城4處診所,檢察官訊後諭知李一宏以20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檢調發現,明師集團短報醫療收入手法,包括鼓勵醫師在門診時推介「自費減重可轉讓療程券」,一張券為900元,十張折價為7700元,或可埋針15針,另由醫師推介自費減重藥品,事後刻意漏報;民眾在櫃台付錢後,診所指示櫃台會計分別以電腦系統、筆記分式,將健保給付和自費部分分為「內外帳」記帳,自費項目都記錄在私帳內,藉此隱匿醫療所得,未向國稅局申報,逃漏稅捐。台北分署表示,李一宏遭檢舉於102及103年度涉嫌漏報執行業務所得,財政部台北國稅局遂依法歸課李男102年度綜合所得稅6430萬餘元、103年度達6695萬餘元,合計金額高達1億3125 萬餘元。由於李男向國稅局申請復查,案件一度暫緩移送執行。但台北國稅局追查發現,李男旗下多家公司有數億元之銀行存款及不動產異常增加情形,顯有隱匿收入逃漏稅捐事實。台北國稅局2022年間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假扣押,並將本案移送至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執行。台北分署調查發現,李男的不動產已向銀行設定1 億800萬元的最高限額抵押權,恐難執行追回欠稅款,執行人員遂全面追查李名下財產,發現其名下尚有其他財產及所得,包括其銀行存款利息收入一年即高達400萬元。因此台北分署全面扣押李男名下銀行存款、投資股份、股票、股利、出資或盈餘分派進行查封與扣押。此外也針對李男名下不動產及車輛,函請地政事務所及台北市區監理所辦理查封登記,並親赴現場實施不動產查封。案經台北國稅局復查決定,將李男102年度綜合所得稅的核定金額核減為3651萬餘元。李男得 知此事,於今年4月一口氣繳清了102年度欠稅3651萬餘元。目前李男仍針對103年度欠稅部分申請復查中。

花蓮憂鬱家族涉詐保5千萬 高院判無罪確定
花蓮張姓女子家族8人,遭檢方起訴假裝罹患憂鬱等精神疾病,長期在醫療院所住院治療,10年來向8家保險公司詐領5570多萬元保險理賠金,及詐取健保住院給付938萬多元。不過,台灣高等法院審理認為,張女8人都是經主治醫師診斷後,認定有住院需求才安排住院進行觀察、治療或復健,無法認定有詐欺犯行,17日駁回檢察官上訴,判決7人無罪確定;同案被告陳男,今年1月死亡,判決公訴不受理。本案是因1名非專業醫療人員,看到張女等人「外表看起來好好的卻住院、住院就有錢領」而懷疑,向警方檢舉並希望員警介入調查,台北地檢署指揮司法警察偵辦後,認為張女及她丈夫、女兒,還有二姊、二姊夫、三姊、三姊夫及小姑共8人涉詐保,依詐欺罪起訴。檢方起訴指控,張女先向多家保險公司投保醫療險後,再到醫院身心科門診,假裝精神頹廢、晚上失眠,常有想不開念頭,騙倒醫師然後住院治療,自2008年底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理賠。張女之後「呷好逗相報」,將技巧告知經濟狀況欠佳的姊姊、姊夫、女兒等親友,以相同手法騙倒多家知名醫院醫師,迄2018年共向8家保險公司詐領保險金5570萬2987元,另詐取健保住院給付938萬5461元。一審認為,張女等8人都是經醫師診斷患精神疾病而安排住院,沒有醫師指稱張女等人有施用詐術,致其誤信或誤判病情,因此判決全部無罪。檢方不服上訴,二審高院認為,沒積極證據可認定被告等人的醫師,都是受詐騙才安排住院觀察治療,在缺乏可證明犯罪證據下,難認定張女等人有詐欺犯行,無罪確定。

一家8口涉稱「罹患精神疾病」詐保5570萬元 二審高院判決無罪確定
花蓮張姓婦人與家族成員共8人,被控向精神科醫師誇稱罹患精神頹廢等症狀詐領保險理賠5570萬元,卻在住院期間出外吃喝玩樂,另使健保損失938萬餘元健保住院給付,遭檢察官以詐欺取財等罪起訴。一審時,台北地院認定罪證不足均判無罪,全案上訴;二審今(17)日在台灣高等法院進行二審,高等法院認為8人是經主治醫師診斷後,認有住院需求而安排住院進行觀察、治療或復健,難認有檢察官所指之詐欺犯行,駁回檢察官上訴,判決無罪確定。檢方起訴時指控,張婦先向多家保險公司投保醫療險後,再到醫院身心科門診,假裝精神頹廢、晚上失眠,常有想不開念頭,騙倒醫師住院治療,在2008年底起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理賠。初次得手後,張婦「呷好逗相報」,將技巧告知經濟狀況欠佳的丈夫、女兒、二姊、二姊夫、三姊、三姊夫及小姑等一家8口,在2008年至2019年間以相同手法騙倒11家知名醫院醫師,共同向8家保險公司詐領保險金5570萬2987元,另詐取健保住院給付938萬5461元。一審時,台北地方法院認為罪證不足,判決8人無罪,並以新聞資料列舉7大無罪理由,論述理由包含被告8人都是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而安排住院,且各醫院就住院均有其診斷標準及程序。案經上訴,二審由台灣高等法院審理。二審今天指出,8名被告中,有1人今年1月間死亡而改判公訴不受理,其餘7人仍獲無罪。全案確定。高等法院指出,被告等人都是經由他們的主治醫師診斷後,認為有住院需求而安排住院進行觀察、治療或復健,難認各醫師均因被告施用詐術而陷於錯誤。此外,二審依檢察官聲請,將被告等人病歷資料先後送請亞東紀念醫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就他們住院有無裝病、誇大病情,以及有無住院必要性等事項進行鑑定,均經函復拒絕鑑定。二審合議庭指出,本案並無其他積極證據足認被告等人的主治醫師及醫療團隊均是受詐騙始安排住院觀察、治療或復健,因此難以認定被告等人有檢察官指控的詐欺犯行,檢察官提上訴請求改判有罪,為無理由,予以駁回。全案確定。

衛福部人事大搬風! 邱泰源證實「台南幫」2醫師將接掌國健署、心健司
大罷免進入倒數階段,行政院內閣已經展開人事佈局,衛生福利部先添「台南幫」成員!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7)日證實,成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將接任國健署長,而空缺已久的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一職,同樣由來自成大醫院的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柏熹接下。至於被外界稱為防疫五月天之一、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屆齡退休後的位子,目前尚無定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將於七月底退休,傳出將由「台南幫」的成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接任,預計8月1日上任。另外,懸缺已久的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也傳由「台南幫」的成大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柏熹接任,預計於7月18日上任。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17日邀請相關單位專題報告「因應嚴重災情、緊急重大事件,醫療院所承擔救護量能困境及因應台美關稅談判對台灣食品安全相關影響」,衛福部長邱泰源出席備詢。(圖/中時記者姚志平攝)邱泰源今日對媒體證實,衛福部有二項新人事案,其中現任國健署長吳昭軍即將屆齡退休,將由沈靜芬接任;他說,國健署的業務相當廣,從民眾的健康促進到癌症防治都有關,曾徵詢過很多的人,最後找到沈靜芬。邱泰源說,沈靜芬一直參與健康台灣的國家希望工程,屬於推動的重要成員之一,而這2、3年來他跟沈靜芬互動不少,相互學習,她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醫師,訓練過程完整,有國內外經歷,在泰國、英國都擔任過研究員,具有國際觀,很多專家都很信任她對健康台灣推動目標的了解度,她來幫忙是非常難得的。邱泰源強調,臨床醫師願意投入公務,本身要有很大的決心,畢竟收入會少很多。至於吳昭軍退休後,則將轉任衛福部體系擔任顧問。另外,在前任司長陳亮妤轉調健保署副署長之後,心健司司長一職空懸已久,則將由成大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柏熹接任。邱泰源表示,前任司長陳亮妤調去其他部門後就一直在物色人選,新心健司需要精神醫學、心理學等專業,因此到處尋找尋找可幫忙的人才,很陳柏熹教授願意幫國家做事,以他資歷,在成大的行政經驗,應可以勝任司長位置。至於有防疫五月天之稱的常務次長周志浩,已於六月中旬退休,目前的接替人選,邱泰源說還沒有人選,有的話會盡快向大家報告。

「罷免被當作政治鬥爭武器」 廖先翔:選擇正面迎戰、還原事實
大罷免即將到來,時間落在7月26日。新北市第8選區立委廖先翔16日出席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強調自己選擇直球對決、不閃躲、不退縮,誠懇地把事實講清楚,還給大家一個真相。同時呼籲大家一起捍衛中華民國的憲政,民主需要制衡,政府需要監督。廖也表示,罷免制度原是民主的工具,但現在卻被當作政治鬥爭的武器。這不是民意發聲,是執政黨動員打壓監督者、剷除異議的手段。廖先翔指出,罷免制度原是民主的工具,如今卻被當成政治鬥爭的武器,這不是民意發聲,是執政黨動員打壓監督者、剷除異議的手段。這場罷免,不是選民的問題,而是政治的問題。對於赴陸交流爭議,廖先翔表示,七星區除汐止科技產業為主外,其餘6區仰賴觀光與農漁產為生,他願意為地方經濟破冰,這不是投降、舔共,而是務實的經濟考量,但民進黨選擇對抗,讓基層民生承受代價。針對國會衝突,廖先翔表示,立法院在野黨是多數,依程序就可以達到修法目的,沒必要進行任何的肢體衝突手段。民進黨卻一再霸佔主席台、丟水杯、製造衝突。只要民進黨願意依照程序好好開會,國民黨絕無製造衝突的動機。至於社宅議題,廖先翔澄清,「社宅我支持,但不能亂蓋」,白匏湖缺乏交通與環境配套,強行造鎮只為湊KPI,這不對。自己支持的是像保長坑、崇德好室那樣選址合理、與周圍社區混居,民眾真正需要的社宅。另侯市長爭取的是生態園區,與社宅是兩回事沒有衝突。關於核廢料問題,廖先翔表示,只要政府說不出何時從萬里移除核廢料,我就會替萬里鄉親爭取更高回饋,不能長期放置在萬里及金山卻只給中期的少量回饋金,拒絕造謠,請一同替地方爭公道。對於陸配6年改4年被指將癱瘓健保,廖先翔表示,這項政策只是將陸籍配偶比照外籍配偶統一改為4年,與健保無涉。全台每年依親配額僅60位,已排到10年後,健保根本不受影響。這點連事實查核中心都已闢謠,民進黨還在拚命帶風向,令人遺憾。關於開放外國醫師赴離島執業,廖先翔強調,法令明確寫出是開放外國醫師,並非陸籍醫師,依照中華民國憲法,陸籍醫師不屬於外國醫師,根本是毫無憲法常識的造謠。最後,廖先翔呼籲,感謝每一位推動台灣民主化的前輩,不論黨派,都是這制度的奠基者。但民主需要監督,需要多元,而不是一黨獨大、人人噤聲。

熬夜釀禍!追劇到凌晨4點 女大生沙灘突發癲癇送醫
一名女性網友於Dcard匿名發文,分享自己因長期熬夜導致癲癇發作,被緊急送醫的經過。該名網友自述,她在9日凌晨追劇至4點,僅睡不到4小時,早上7點30分就起床參加活動。但是到上午9點多時,自己突然在活動進行中發作癲癇昏倒,醒來時已被送上救護車。她形容這一切發生得太快,自己來不及有任何情緒反應,整天就這麼被拖進了一連串的醫療程序。該名女網友表示,當時最後的記憶停留在大家集合準備中,之後直接斷片,回神時已經躺在地上,被周遭人攙扶。頭痛、全身無力與強烈的迷惘感伴隨著她,隨後有醫護人員為她量血壓,並將她送上救護車,這也是她人生首次搭乘救護車。一路上她持續感到噁心,類似嚴重暈車的感覺,甚至向醫護人員索取塑膠袋但未果,對方最後只給了她一個手套備用。抵達醫院後,她被推上病床,進行抽血與心電圖等檢查,抽血時共抽了四管,過程痛苦。之後又接受兩項儀器掃描檢查,分別是類似CT或MRI的項目,醫護人員未說明能否睜眼,讓她全程閉眼至結束。後續時間她大多在病床上休息,持續感到頭暈與反胃,但並未真正嘔吐。女網友坦言,這次事件讓她極為驚恐,所幸有朋友陪伴她一同經歷這些檢查與就醫過程。她母親也為此請假搭高鐵南下探視。自己在病房期間,更意外收到從未交談過的系主任的關心。根據朋友的轉述,她當時是在沙灘上發作,全身抽搐長達五分鐘,臉色與嘴唇慘白。她事後回憶這次意外也提醒自己一些生活細節,例如健保卡必須隨身攜帶,當天若非朋友協助,可能需自費高達九千元醫療費。發作當下幸好未以髮夾夾住頭髮,否則頭部撞擊恐怕更為嚴重。由於倒地時是在沙灘,身體、臉與耳朵甚至病床都沾滿沙粒,身上也多處擦傷。女網友在文章中坦言,自己原本就有失眠困擾,常為了強迫自己入睡而拖到極累才肯上床。過去也曾多次無預兆昏倒,包括國小兩次、高中一次,當時耳鳴、眼前發黑等症狀明顯,懷疑與低血糖或中暑有關。她曾赴診所與大醫院檢查但未深入追蹤,這次事件後,她明白所有流程又要重新開始,甚至疑惑未來是否要勾選病史癲癇、是否終生需服藥等問題。她自認性格焦慮、易緊繃,過去靠藥物控制,但這次身體反噬讓她驚覺不能再忽視健康。最後她感嘆,有親友在身邊陪伴是莫大幸福。

CNN批台灣漁業剝削外籍勞工 漁業署稱資訊未核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刊出專文指,一名印尼移工在台灣漁船工作期間重傷未獲及時醫治,揭露遠洋漁業中外籍勞工遭受長期剝削、過勞與欠缺保障的問題。文中評論,台灣以民主與人權立國,長年被譽為自由價值的堡壘,然而遠洋漁業對外籍漁工的待遇,已經引來外界對價值觀的質疑。唐科塔(Silwanus Tangkotta)2019年投入台灣漁業,去年在船上被鐵捲門砸傷手指,船長卻以漁獲量不足為由拒絕返航。船隻當時接近索羅門群島,距離台灣5000公里,他為了避免感染,被迫自行以牙籤剔除患部裸露骨骼,輾轉超過1個月後才上岸治療。但唐科塔隨即遭公司解雇,且未獲任何賠償,目前仰賴親友接濟生活,他最後表示:「希望這種事只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其他漁工」。唐科塔的遭遇並非個案,台灣擁有全球第2大遠洋捕魚船隊,雇用超過2萬名印尼與菲律賓漁工,為全球各地供應水產。然而,移工長年面對低薪、過勞、與拖欠薪資等問題,美國勞工部2020年起已將台灣遠洋漁業評為存在「強迫勞動跡象」的產業,涉及以假資訊徵才、暴力與工時過長。然我國漁業署回覆CNN時,指美方評估係基於非政府組織提供的「未經核實」資訊。唐科塔提及,移工每日工時長達18小時,在物資短缺、通訊中斷的海上環境中,難以對外求援。另一位印尼漁工更揭露,因船長拒絕返航就醫,導致同事在海上病重不治,將遺體運回故鄉時甚至被威脅扣薪。2023年銪富號也曾有10名印尼船員被積欠15個月薪資,只能以魚餌果腹,並經常遭受船東辱罵。面對批評,漁業署與勞動部強調已推出改善措施,如提升最低薪資、裝設船上監視系統與增派監察人員,並強調移工是「重要合作夥伴」。但民間組織批評,政策流於表面功夫、實質保障不足,且遠洋漁工不受勞基法保障,缺乏加班費與健保權益。綠色和平組織也警告,消費者可能吃下「現代奴隸制」的產物,直指台灣水產可能涉及強迫勞動,呼籲他國進口商嚴格監督供應鏈。今年更有4名印尼漁工對台灣豐群集團旗下的美國罐頭廠Bumble Bee Foods提起聯邦訴訟,指控公司從勞力剝削中牟利。

怒轟普發1萬元是「超爛政策」 譚艾珍列5質疑反對:亂發紅包嗎?
立法院近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匡列2350億元,政府應於今年10月底前普發現金1萬元。對此,資深藝人譚艾珍今(13)日發文表態強烈反對,直言這項政策是「超爛政策」,引發網友熱議。譚艾珍在臉書發文直言「阿嬤我堅決反對普發1萬元這個超爛政策!」並提出5大質疑,包含為何不集中用在偏鄉教育資源及建設?為何不集中用來增加清寒家庭的急難補助?為何不集中用幫助清寒獨居老人的照顧?為何不增加警消人員救難的保護配備?為何不增加各種民生需求的配備?譚艾珍坦言,其實還有更多的「為什麼」,怒批「政府是財神爺撒糖果、亂發紅包嗎?阿嬤個人的質疑當然會被很多人罵!沒關係!這就是我的感覺!」譚艾珍認為,這種政策會製造新的機會給詐騙集團,像是有人假冒政府,偽造政府機關網站或銀行頁面,誘導民眾輸入個資;或是用釣魚簡訊推送假訊息;要求下載惡意APP,盜取帳戶或遠端控制手機;以及冒充政府客服或金融機構人員來電,要求操作ATM或網銀。譚艾珍提醒,政府補助並不會主動打電話,或是傳簡訊要求提供帳號密碼,也不會要求下載APP或操作ATM,若收到不明連結,應先上政府官方網站查證,或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查核。貼文一出,引起網友兩派論戰,有人表示「不爽領可以放棄不要領唷」、「如果政府明確列出會怎麼補助醫療等,我也願意不領1萬元,但我根本看不到政府打算怎麼編列這些預算」、「請妳明白,這是超收的稅金『還於民』,並不是從政府口袋拿」、「覺得不妥的人不領即可」、「沒有這1萬,上面說的那些也不可能做到,停電也是照停」、「有些人民需要這1萬塊讓他們暫時喘口氣」、「那蔡政府的普發現金不就都被詐騙集團騙走了」、「最簡單的方式,不領的全數給台電」、「記得不要去領喔」。另有網友點頭認為「拿我們繳的稅來買我們的票」、「真的擔心這筆錢被詐騙集團盯上」、「這個政策真的超級爛」、「同感,集資救災很棒,但政治人物在忙什麼」、「 謝謝妳反對這個爛政策」、「謝謝邏輯清楚的阿嬤」、「邏輯比立委清醒太多了」、「我也反對發放1萬現金,這筆錢應該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舉債發1萬,窮台政策爛到爆」、「真的不需要亂發錢」、「您勇敢且有良知地說出這番話,比一些盲目的人真的好太多了」、「台電、健保都需要補助,可是某些立委居然通過這爛政策,把國家搞窮為先」。

10大癌症「75%與消化道有關」 專家:應加速通過新藥給付
衛福部6月公布2024年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都高居榜首,而十大癌症當中,消化道癌症占了4分之3,包含肝和肝內膽管癌、腸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等。專家指出,過去治療腸胃道惡性腫瘤的藥物很少,但隨著分子病理學進步,這2年陸續有新藥問世。政府既已將基因檢測納入給付,新藥的給付也要跟上,否則病患做完基因檢測,卻沒能力自費,反而也得不到治療。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順位與2023年相同。其中,過半都與消化道有關。上個月癌症醫學會舉辦消化系癌症研討會,集合上消化道癌症領域專家討論胃胰膽癌治療。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沈延盛說,消化道是從嘴巴到肛門,內臟較多,因此消化道癌症是最常見的癌症。在日本韓國或中亞國家的飲食習慣中,為了保存食物,會將食物進行醃漬處理,這將產生亞硝酸鹽,影響到DNA的複製、修復,進而增加胃癌、食道癌風險;而抽菸、喝烈酒,會傷害到喉嚨、食道黏膜;吃檳榔則會刺激黏膜,導致黏膜受傷,產生口腔癌。口腔癌的患者中,約有15%會併發食道癌,食道癌患者中,也有少數人會併發口腔癌。隨著病理醫學、分子醫學、組織結構的研究進步,一些新的生物標記會被發現,進而發展出新藥來治療癌症病人,像是Claudin 18.2、HER2,都是腸胃道腫瘤的常見標記。沈延盛表示,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後,推動癌症新藥基金,為達到2030年減少3分之1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的目標,健保署第1年給付的癌症新藥以乳癌、肺癌、腸癌為主,這都是人數比較多的癌症。沈延盛說,過去3年,都有膽道癌新藥納入健保,這些病人不多,但一旦找到對應的基因位點,如FGFR2突變點,就可以使用標靶藥物,如Pemigatinib,可以增加中位存活達21.1個月,治療就很有效,而一般化學治療僅6個月。如今政府經費較充裕,加上消化道癌症有新藥問世,應考慮擴大癌藥給付。如今已有針對胃癌、胰臟癌及膽道癌的新藥,可用於末期患者的第1線治療。以胃癌臨床試驗為例 5年存活率可增加約10%。健保署既已開放基因檢測,也應給付相對應的癌藥,避免病人檢測後負擔不起,錯失治療機會。

工作派遣制、無底薪 新手居服員領不到30K
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估計目前長照需求人口約92萬人,但照服員卻不到10萬人,長照人力嚴重不足,業界直指,薪資是最大關鍵;有居家照服員指出,工作屬派遣制、無底薪,月薪最高6萬元,但曾因確診新冠肺炎沒出勤,當月薪水剩1萬多元;學者認為,居服員薪資缺乏監督機制,呼籲中央建立統籌單位,保障居服員工作權利。「剛開始最痛苦,前半年月薪不到3萬元!」高雄居服員黃小姐投入長照2年多,近日萌生離職念頭,因這行業沒有「想像中好賺」。她當初聽朋友說,每月只要認真接案,就有機會每月賺10萬元,但實際投入才知道工作沒底薪,加上往返不同個案家,騎車在外奔波,消耗體力精神,車損頻率也高,扣除隱形成本,前半年月薪連最低基本工資都不到,果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半年過去,剛好另名居服員離職,黃小姐幸運承接該員的個案,薪水直接翻倍,甚至最高月領6萬元;不料,前陣子她照顧1名新冠肺炎確診的七旬老翁後,自己也染疫發病,只好向居服督導請假隔離,整整半個月沒上班,當月薪水只有1萬多元。高齡化社會中,相關產業應前景看好,無奈居服員薪資差距極大是基層人員內心的痛!據悉,居服員計薪方式包括拆帳制、時薪制及月薪制,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拆帳制,服務項目若分為六四拆帳,代表居服員只拿6成薪資,剩下4成由機構業者抽成,甚至有業者開出五五拆帳合約。對於居服員薪資計算無統一標準,台北市長期照顧服務人員職業工會、高雄市照顧服務員職業工會都說,工會僅監督各機構業者是否落實幫居服員投保勞健保,薪資福利因無法律規範,工會也難以介入。資深居服員說,居服員薪資只接近每小時基本工資,對很多人、尤其年輕人不具吸引力。此外,長照給付標準已8年未調整,無法反映實際成本,政府應修法明定給付標準須依據物價指數調整,至少兩年檢討一次。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姚卿騰指出,居服員行業在台灣雖然存在多年,但薪資結構始終混亂,甚至有機構業者薪水算法不透明,例如拆帳制的業者應給付轉場費用給居服員,若最後沒有確實給付,薪資條上又沒有詳細列出,基層員工恐怕也不知情。「人力是長照品質無法提升的痛點。」姚卿騰建議,地方政府應監督機構業者落實給付居服員轉場費、特殊加給等項目,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之處,另要督促業者落實製作財務報表,並勾稽到國稅局,多面向制衡地保障居服員薪資,才能吸引人才投入。

立院刪千億撥補 經濟部研議10月電價漲5%或凍漲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刪除台電千億撥補。對此經濟部傷透腦筋,後續得研擬對策。初步擬放手讓台電10月調漲電價,漲幅初估5%。另因美國對等關稅公布在即,為免衝擊產業,將備有「凍漲」選項。兩方案會在9月擇一敲定,再由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拍板。日前媒體釋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要放行台電千億撥補訊息,讓經濟部與台電上下都鬆了口氣,哪知在野基層與鷹派反彈,瞬間風雲變色,台電千億被砍,只高興了一兩天。現在千億撥補沒了,經濟部陷入兩難,今年前5個月台電又賠285億,累虧已超過4500億,依照成本,電價仍得調整。雖然6月起實施夏月電價,財務可以暫時止血,但評估最後一季恢復原價後,又得繼續虧。所幸以伊中東戰事未惡化,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有回穩,否則電價恐得大漲。經濟部內部評估,依照現行燃料走勢,10月電價漲幅約5%左右。據掌握,經濟部後續可能朝兩劇本規畫。首先是放手不阻擋台電提10月電價調漲方案,民生、產業用戶全面調漲。但是經濟部也盤算,川普即將公布對等關稅,即使不像日、韓那樣25%,對產業仍是重大衝擊,此時還去調漲電價,不但重創企業,也會遭致民意反彈,因此將備有「凍漲」第二套劇本。內部指出,雖然千億被刪,但政院仍可再提追加預算千億,持續跟國會溝通,期望趕9月電價費率審議會召開前達成共識,那麼10月電價就有凍漲機會。台電方面,據了解也早做好千億撥補到位,10月電價就不調漲準備。但是國際燃料瞬息萬變,俄烏戰爭也未停止,無法做出3年不漲電價承諾。此外,政院版的特別條例,用於照顧民生有健保200億、勞保100億、協助弱勢120億,共420億。但鑑於醫事人力短缺、美擬調高藥品關稅後,恐衝擊我國健保藥價,11日通過藍白立委提案,行政部門編列各期特別預算時,挹注健保基金的預算數不得低於各期預算總數的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台灣醫務管理學會表示,這兩項提案通過,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的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感謝委員的努力。

批在野砍台電撥補增發現金 鐘佳濱示警:恐加劇民生負擔
台美關稅最終談判結果即將出爐,外界關注立法院處理《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以減緩對等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與衝擊。然而,朝野對於條例中,針對台電補貼及普發現金兩大議題存在分歧。民進黨立委鐘佳濱今(11日)表示,台電員工在颱風期間堅守崗位的重要性,批評在野黨主張砍除台電補貼恐加重民生負擔,並呼籲民眾關注相關立委的投票動向,並以罷免行動表達不滿。丹娜絲颱風侵襲全台,尤其中南部地區受創嚴重。鐘佳濱分享一段網路流傳的影片,畫面中一對護理師在強風中前往醫院,並在途中被狂風吹倒、翻滾。但是,兩人最終仍不顧自身傷勢,堅守崗位完成值班。鍾佳濱引用影片下方留言:「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是建立在偉大的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之上,在大家停班停課時,他們依然堅守崗位。」鐘佳濱提到,另一群在颱風期間仍辛勞工作的台電員工,也同樣值得敬佩,他的父親就是其中一員。作為台電子弟,他深知無論狂風暴雨,台電前線員工都必須堅守崗位,巡查維護電力設施。鍾佳濱質疑:「今天便利的生活,是這些人辛苦打造的,實在難以理解國、眾兩黨團為何要跟台電為難?」他強調,行政院特別條例中給予台電公司的補貼,並非台電員工揮霍或公司經營不善所致,而是因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必然結果。因此,鐘佳濱警告,若在野黨堅持砍掉對台電的撥補,未來電費可能將會調漲,加上通膨壓力,將增加民眾生活負擔。他質疑:「普發現金雖讓人開心,但難道可以每年都發嗎?」他呼籲民眾警惕支持砍補貼的立委,並以罷免行動表達不滿。

不只抽菸! 新研究揭「這1物」害肺癌:基因突變是關鍵
抽菸是導致肺癌的其中一項關鍵因素,但這並非事實全貌,肺癌產生的原因與生活習慣、環境都有相當大的關係,有些人並無抽菸習慣,但卻得到肺癌,這個謎團隨著新研究的出現而漸漸解開。台北榮民總醫院的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表示,肺癌不是單純的菸癮疾病,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生活中每一個曾經以為無關緊要的選擇。張家銘醫師提到,病人有時會問:「張醫師,我這輩子一根菸都沒抽過,怎麼還會得肺癌?」這句話背後,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無助感,也是一個科學上曾經解不開的謎。不過,直到2025年7月,一項發表在《Nature》的全球性研究,終於為這個長年的疑惑打開一道科學的窗。原來肺癌不只是抽菸造成的,它更可能是長年累積的環境暴露、體內代謝毒素與基因交互作用的結果。這份研究在分析全球28個地區、871位非吸菸肺癌患者的基因後,竟然特別點名了台灣,還發現台灣病人身上出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的基因突變。不是巧合而是警訊 基因早已悄悄記錄下這一切張家銘醫師表示,台灣病人的肺癌,藏著一種全世界幾乎只有這裡出現的基因突變,研究人員將871 位「從未吸菸」的肺癌病人,進行全基因體定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結果發現,一種極其罕見的「突變簽名」 SBS22a,幾乎只出現在台灣的樣本中,佔了這類突變的近九成。SBS22a 是一種已知與「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相關的致癌突變。這個名字,或許乍看之下很陌生,但它過去曾廣泛存在於某些傳統中藥中,包括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成分。由於明確的腎毒性與致癌風險,台灣早在2003年就已全面禁用馬兜鈴酸相關藥材。然而,這次研究卻首次在肺癌中發現馬兜鈴酸相關的突變訊號。這不禁讓人擔憂,難道這些毒素的影響,並沒有隨著禁用而完全終止?不恐慌但要正視 身體仍記得那些毒素張家銘醫師指出,這種突變的「地理集中性」,幾乎只在台灣樣本中出現,讓國際研究團隊推測,可能存在尚未完全釐清的暴露來源、歷史習慣,甚至是管制外的使用方式。這並不是說,現在還在接觸馬兜鈴酸,但有些偏方、保養品、來路不明的草藥,可能在無意間留下長期足跡。基因不會說謊,它只是默默記錄著我們曾經接觸過的每一份風險。哪怕那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影響可能一直潛伏在細胞裡。衛生單位雖然早已禁用馬兜鈴酸,張家銘醫師表示,必須持續監測是否仍有非法使用、民間流傳、黑市產品或跨境電商流入?比二手煙更危險 空氣污染更是另一個隱形肺癌加速器除了馬兜鈴酸突變,張家銘醫師提到,研究也揭露了另一個「隱形殺手」:空氣污染(PM2.5)。研究發現,當居住地PM2.5年均濃度超過20微克/立方公尺時,肺癌病人的突變量激增,還會導致端粒縮短、TP53突變等變化,這些,都是肺癌的分子特徵。張家銘醫師指出,PM2.5對基因的破壞,甚至比二手菸還更明顯。這意味著,在都市生活、每天通勤的人們,即使沒抽過菸,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暴露於更高的基因風險中。預防勝於治療 從一杯藥湯到每一次呼吸都是選擇面對這些新發現,張家銘醫師表示,該要詢問的,不只是「為什麼會得癌症?」,更是「能怎麼預防?」我們可以:對偏方保持警覺,避免使用來路不明或無清楚標示的成分留意保健品的成分來源與衛福部登錄狀況減少暴露空污,特別是在空氣品質不佳時外出時佩戴口罩若有肺癌家族史,可考慮早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部檢查張家銘醫師認為,「基因不等於命運」。但這一次,也必須承認,基因其實是一面鏡子,映照出過去的每一個選擇與環境暴露。肺癌不只是肺內部病變 更是整個環境病徵張家銘醫師指出,癌症不只是從外面打進來的敵人,它可能是在我們的生活裡,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不只是追究過去,更是從現在開始改變。【延伸閱讀】肺癌治療再進化!「機械手臂結合單孔」微創 83歲阿嬤術後5日出院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健保6月放寬一線用藥給付 無基因突變也不漏接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606

兒在新加坡泳池摔倒「下巴縫3公分」花費30萬 醫感嘆:台灣醫療真的好棒
台灣健保已實施30年,因價格便宜、醫療水準高,曾被譽為世界最佳。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最近就分享,先前她帶孩子到新加坡旅遊時,兒子不小心在飯店泳池摔倒,下巴撞地受傷,出現一道長達3至5公分傷口,後來緊急送到醫院麻醉、縫合,醫療費竟高達新幣1.3萬元(約新台幣30萬元),讓她不禁直呼「台灣醫療真的好棒!希望大家都能珍惜」。陳欣湄日前在臉書粉專「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發文表示,前陣子她帶孩子出國玩,順便開會上課,沒想到兒子到飯店泳池玩水,在上岸時不慎踩到身上裹著的毛巾,由於雙手無法伸出去撐地,導致下巴直接撞在地板上,當場鮮血直流。陳欣湄說到,兒子的下巴目測有3至5公分傷口,做了緊急包紮就送往醫院,因為傷口在臉上,擔心會留下疤痕,便透過新加坡的熟人找來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內容為麻醉、縫針等專業醫術。沒想到的是,她一看帳單發現費用高達新幣1.3萬元,讓她忍不住驚呼「聽到時,認真的倒抽一口氣」。陳欣湄指出,這次經驗使她回想起台灣近期醫療匱乏的議題,「其實醫療的價值,不是在那幾針縫線,或者麻醉藥值多少錢,而是貴在醫療技術的經驗,台灣醫療真的好棒!」陳欣湄也呼籲,「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至少做到最基本的,對醫護人員友善一點點,想想其他國家,同理台灣醫護人員的辛勞」。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30萬好貴,台灣的健保真好」、「妹妹之前也縫過下巴5針,台大急診不到1000吧」、「台灣醫療真的很棒,我去年牙疼,就是止痛藥跟抗生素,台幣5000多」、「很多人無法對醫療將心比心」、「台灣有健保真的很幸福!但有些人就會濫用」、「其實這樣比不太公平,新加坡的人均GDP是台灣的2.5倍,而且你是外國人也沒當地的保險,所以這金額我覺得還好耶」。

累欠18萬元遭查封拖吊 親友現場代繳13萬救車
親友代為繳交積欠的18萬欠款。(圖/士林分署提供)錢姓男子因多次超速、未定期驗車及積欠牌照稅、健保費等共22案,累積欠款達新台幣18萬餘元,經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下稱士林分署)與台北市停管處合作,於2025年7月3日在台北市成功路五段查獲其名下白色HONDA休旅車並立即查封拖吊。當時使用該車的王姓親友見狀後,當場代為繳清所有欠款13萬元,成功保住車輛免於法拍命運。此為士林分署貫徹政府「五打七安」政策,強力執行交通裁罰案件,守護民眾用路安全的具體展現。47歲的錢姓男子自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間,多次在國道一號等路段超速行駛,且未依規定定期進行車輛排氣檢驗,涉及交通違規共8案,經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裁罰新台幣2萬9000元。此外,錢男還積欠使用牌照稅、全民健康保險費等14案,累計總欠款高達18萬餘元。士林分署自2024年起陸續受理這些案件後,立即對錢男名下財產進行調查,並迅速執行其存款、股票等資產,但僅追回4萬餘元。儘管士林分署曾多次通知錢男繳納欠款,但他卻始終置之不理。為有效追討欠款,士林分署與台北市停管處展開合作,利用路邊停車格收費系統比對車牌號碼。終於7月3日下午,發現錢男名下這輛白色HONDA休旅車停放在成功路五段的一處路邊停車格。士林分署隨即通報執行人員前往現場查封並執行拖吊作業。當日,書記官迅速抵達現場辦理查封及拖吊程序。當時該車輛正由錢男的王姓親戚使用,王男因開車至附近咖啡廳洽談生意,發現愛車遭拖吊後,立刻上前查看。經書記官說明錢男積欠款項的原委後,王男為避免車輛遭到法拍,當場代為繳清了剩餘的13萬元欠款,使得該車免於被拍賣的命運。

兒童福音!2款新藥納健保 每年最高省這金額
健保署今為兒童帶來好消息,為提升兒童醫療照護品質,降低家屬經濟負擔,6月19日的藥品共同擬訂會議通過2項兒童新藥納入健保,最快8月上路。其中1項為治療兒童高血壓、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口服液劑,148名兒童未來不必再磨粉吃藥,每人可年省8.8萬;另1項為短腸症用藥,有助刺激腸道黏膜細胞增生,讓兒童吸收到營養,有助減少每周約1天的全靜脈營養輸液時間,10名兒童每人可年省544萬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指出,含captopril成分內服液劑為心血管用藥,目前健保已收載錠劑,但對兒童病患來說,在臨床上須磨粉後再使用。磨粉對藥品本身不好,製藥過程中之所以會在藥品外包一層膜,是為了確保藥品的安定性,磨粉後接觸空氣、水,就會影響安定性,進而影響療效。黃育文表示,此次共擬會議通過的口服液劑具給藥方便性,可精準調整劑量,用於治療兒童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後左心室功能不全、第一型糖尿病腎病變。經試算,captopril口服液劑納入健保後,預估可嘉惠約148名兒童病友,挹注年藥費約711萬元。以12歲以下心臟衰竭兒童為例,每人每年約節省8.8萬元。另1項納入健保的是含teduglutide成分藥品,用於短腸症的兒童患者。黃育文表示,短腸症的病患較為少見,是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小腸長度偏短,小於其年齡正常小腸長度的4分之1,並合併腸道衰竭,無法經由腸道營養吸收,來維持應有的生長發育與營養狀態。這些孩子們需每天、每周或每幾天到醫院注射全靜脈營養輸液(TPN),像打點滴,每次500c.c.,若不採取TPN,則得考慮小腸移植,兩者都是健保已給付的治療方式。黃育文說,teduglutide是唯一經食藥署核准的人類類升糖素胜肽(GLP-2)類似物,使用後可刺激腸道黏膜細胞增生,讓腸道表面積增加,同時修復、改善短腸症的症狀。部分病人可減少TPN輸液量,或每周減少1天TPN輸液時間,具改善生活品質、降低短腸症候群長期輸液併發症的效益。健保署預估可嘉惠約10名兒童病友,挹注年藥費約5440萬元,每人每年約節省544萬元。

30多年來只會傳訊息要錢 女兒不想養媽媽!法院這樣判
婦人小文(化名)指控媽媽從小對她不聞不問,她被種水果的外祖父母養大,媽媽都不來探望,只會討錢,30多年來跟她的聯繫,也是傳訊息要錢,她要訴請免除扶養義務。判決書指出,小文表示,自幼有記憶來,她一直都是跟外公外婆生活,媽媽皆無前來探望,理由是沒臉回家鄉面對其他人,就連自己親人也無關心,她的學費都是外公外婆辛苦種植水果賺來的,媽媽都沒分擔。小文說,媽媽常常開口向外公外婆因各種理由討錢,從她求學至長大成家求職過程中,也都不探望,她住哪、在哪就職,媽媽都不知道,只有缺錢會發簡訊,這30幾年來僅有的聯絡僅止於此。另外關於媽媽健保部分,舅舅建議她不論生活再苦,都要幫媽媽負擔健保費用,才能符合法律規定,所以她一直繳錢,她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聲請免除。小文爸爸辯稱,他跟妻子有找保母全日照顧女兒,在女兒上幼稚園前,保母的費用都是他在支付,因為2人吵架,所以沒有任何互動,妻子都早出晚歸專心自己的投資生意,都不管家裡的事情,小孩到幼稚園時,夫妻接回家自己照顧,妻子還是什麼都不管,都是他在負責,女兒小學三年級時,妻子有留紙條有欠款離家出走,後來岳父母知道這件事情,就把女兒帶回鄉下扶養到成年,我自己是多多少少有支付一些扶養費用。法官審酌,小文媽媽在她成年前,依法負扶養義務,但她有違身為人母應盡的責任,顯已構成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且情節重大,如今強令小文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免除其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肺癌權威余忠仁接掌台大醫院院長 將加強內部性平教育
龍頭台大醫院新院長出爐!國內肺癌權威、現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將升任總院院長,接替即將轉任台大醫學院院長的吳明賢,預計8月1日正式生效。余忠仁回應,很榮幸接下此重任,對於近期性平事件,會加強內部教育。賴清德總統日前透露,吳明賢將接任台大醫學院院長,新任台大院長人選備受醫界矚目,其中又以副院長黃國晉、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呼聲最高,卻雙雙落馬,台大醫院4日證實,新院長將由余忠仁接任,該人事消息已經確定批下來。事實上,余忠仁在吳明賢之前就有機會接任台大院長,勾選名單甚至已送出,後因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生變,最後管中閔拔擢吳明賢擔任院長,余忠仁與院長之位失之交臂,未料多年後,台大院長還是回到余忠仁手上。余忠仁表示,很榮幸承接此重責大任,將持續厚植研究實力、培育人才,加強醫事人員留任,促進跨領域合作,加強與國際連結,提升台大國際聲譽。近期台大婦產部性騷、性侵事件頻傳,他指出會加強內部性平教育、透明程序,維護良好幸福的職場環境。健保署長石崇良說,與余忠仁熟識多年,「他的臨床經驗沒有話說,無庸置疑」,自己過去還在醫院服務時,余忠仁在加護病房擔任專任醫師,那是壓力最大的地方,不只是肺癌,胸腔重症也是他的專長,並且都是任勞任怨。此外,台大醫院4日宣布,8月起將針對住院醫師,常態性發放每月2千~2萬元獎勵金。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說明,將依照各科別工作量,以不同工不同酬為原則,給予工作量大、壓力較大的住院醫師,如急診、內外科別,最高每月2萬元獎金;台大醫院一年約有150名住院醫師,5、6年加起來,估計約700人受惠,相信住院醫師會「有感」。

單車男順手撿走皮夾!單親爸崩潰PO網「4萬生活費沒了」苦求歸還
南投縣國姓鄉一名葉姓男子近日開車外出時,不慎將皮包掉落在馬路上,怎料卻被一名騎著單車的男騎士撿走,但至今卻仍未報案歸還,而皮夾內的4萬元現金,是單親爸葉男與孩子的生活費,焦急的他也PO網張貼尋人啟事,希望單車騎士能盡快返還遺失物。葉姓男子昨(2日)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公開版」發文表示,事發於6月28日上午10時許,他當時開車前往國姓鄉中興路上的一間水電工程行買東西,怎料準備上車時,皮包卻不小心掉在街道上,恰巧一名單車騎士路過此處,順手撿起皮包後便直接離去。葉男透露,他是一名單親爸爸,獨自扶養2個小孩,皮包裡除了裝著證件、信用卡、提款卡及小孩的健保卡外,還有現金4萬元,這筆錢是要拿來繳貸款與孩子們的生活開銷,喊話撿到皮包的男子能物歸原主,「如果騎士有看到麻煩你盡快歸還,還是有認識騎士的人,再請幫幫忙告知他。」對此,轄區警方表示,已接獲失主葉男報案,經調閱監視器已鎖定涉案人,將展開追查,同時呼籲民眾,拾獲他人遺失物應報警處理,若據為己有恐涉犯《刑法》侵占罪。

追求不成由愛生恨!女病患控蘇一峰「讓病患詐領保險金」下場慘了
朱姓女子因受名醫蘇一峰診療,追而愛慕追求蘇,卻因追求不成,由愛生恨,自去年在社群平台上數度不實爆料,指蘇讓關係好的病患占床位,浪費健保資源,讓病患詐領保險金,蘇憤而提告,台北地檢署3日依加重誹謗罪起訴「恐怖女病患」朱女。起訴指出,朱姓女子因過去接受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診療,追而愛慕追求蘇,卻因追求蘇不成,心生不滿,自去年11月起在社群平台Thread上數度不實爆料。朱女PO文指蘇讓跟他關係很好的人住院住很久佔床休,浪費醫療健保資源,讓很多重症需要床位的人進不進來,批蘇該死、垃圾,還有資格嗆政府,不要臉厚顏無恥,會有報應,不得好死。朱還寫道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要不要改成陽明飯店,嘲諷很窮缺錢有醫療保險的人可以去找蘇一峰,蘇還跟黑道有掛勾,有醫德嗎?會治病又怎樣,心地不好報復別人,蘇是醫界的老鼠屎,讓輕症的病人住院住很久,領政府的錢,讓病領保險金。蘇憤而提告,檢方調查時,朱女辯稱發文只是發洩情緒,沒有誹謗犯意,她是住院時認識一些病友,對方告訴她想領保險金,另有病友說她與蘇關係不好,蘇不讓她住院。朱女坦承她曾在臉書發文表達喜歡蘇一峰,結果被網友罵神經病,她有問對方是黑道嗎?對方沒否認,她也不知道病友講的是否為真實,也不知道罵她的網友是否為黑道,檢方認為朱因追求蘇未果,發表不實文章,今依法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