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管制
」 出口管制 美國 川普 中國 關稅
川普逆轉輝達出口管制政策 台積電、ASML期盼「TACO交易」再現
美國政府已同意讓輝達(NVIDIA)向中國銷售其先進的H20計算晶片,此事發生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會面後數日。這項決策由輝達於14日公告,推翻了商務部4月實施的晶片銷售限制政策。據《美聯社》報導,該政策原先導致輝達估計損失55億美元。《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黃仁勳上週親自會晤川普進行遊說,主張允許輝達全球銷售技術將使美國企業(而非中國企業)主導人工智慧領域。這款晶片主要用於訓練AI模型與運行AI應用的尖端資料中心。黃仁勳向川普表示在中國開展業務有助輝達吸納當地AI人才。《華爾街日報》透露,他也向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提出類似論點。14日在北京的記者會上,黃仁勳更直言全球半數AI研究人員位於中國。《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川普5月在沙烏地阿拉伯公開稱呼這位9歲移民美國、畢業於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機工程的台裔商人為「我的朋友」。當時黃仁勳與特斯拉(Tesla)、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以及字母控股(Alphabet)投資長波拉特(Ruth Porat)等科技領袖共同隨川普出席沙美商業投資論壇。雖然黃仁勳一向避免涉足政治,但《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總統在關稅與出口管制政策上的劇烈搖擺,迫使他被捲入政治鬥爭。川普在貿易威脅上的反覆立場,甚至讓華爾街交易員在5月時戲稱他為「TACO」,即「川普總是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縮寫。4月底,黃仁勳曾在白宮「投資美國」活動中發言,強調國內製造業投資。當時輝達剛宣布正致力於完全在美國本土打造AI超級電腦。演說中他熱切表示:「若沒有川普總統的領導力、政策、支持,尤其是他強力的鼓勵,我指的是非常強力的鼓勵,坦白說美國製造業不會加速到當前水平。」憑藉AI熱潮,輝達市值已超越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與谷歌(Google)成為全球最具價值企業,上週更成為首間達到4兆美元市值里程碑的公司。此外,川普如今放行輝達向中國市場銷售科技產品,也讓台積電(TSMC)及艾司摩爾(ASML)期待川普可以再度出現TACO交易,並解封美國政府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管制。

川普對中態度轉彎 傳將延長關稅休兵促成川習會
外界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何時會面?美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為促成「川習會」並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川普近期與官員開會時,已成為對中國「最溫和」的聲音,以國安為由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政策,也出現髮夾彎。報導並指出,為進一步緩和美中的緊張關係,美國有意再讓關稅休兵3個月。川普重返白宮初期,因芬太尼與對中鉅額貿易赤字等議題,對中國態度強硬,甚至不惜祭出高關稅措施打響關稅戰。報導指,如今川普將重心轉移至與北京達成採購協議,尋求達成立竿見影的效果。據指出,川普私底下很喜歡習近平,與官員開會時,川普是「最溫和」的聲音。川普態度與數月前南轅北轍,不惜顛覆先前「關鍵技術不准流入北京手中」的方針,日前放行輝達對中販售H20晶片,更令政府官員與顧問大感擔憂。美國過去以國安為由實施出口管制,如今態度大轉彎,令人好奇,若中國提出要求,川普能在國安上做出多大讓步?川普團隊有人擔心美國先前設定的紅線,其實可以協商。報導指,在對中開放H20晶片議題上,美國官員分為兩派,有官員反對發放該晶片出口許可,認為這會讓中國科技業行徑更為乖張。鷹派顧問更擔心,美國政府會進一步撤回晶片出口管制,看來極為可能。但另一派則贊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見解,認為允許該公司在其擅長的領域與華為競爭,對在中國取得勝利至關重要,且H20晶片與最先進晶片,仍相去甚遠。這樣的看法,已成為美國政府的主流意見。另外,美對中關稅緩徵期將於8月12日到期,屆時對中關稅將回升至145%,知情人士透露,為進一步緩和美中關係,美國正準備延後緩徵期,關稅休兵可能再延長3個月。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也表明,該期限是可以有彈性。川普16日簽署法案,將芬太尼相關物質歸類為第一級藥物,非法販運者將面臨最少10年的刑期。雖然過去指控中國是芬太尼失控主因,但川普在簽署活動上明顯放軟對中態度,他還說,中國幫了很大的忙,相信雙方很快就能合作解決問題,最終中國會對製造芬太尼並運入美國的人,處以死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調,中方已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美方若真心想與中國合作,就應以平等、尊重方式與中方對話。

對美關稅談判好消息?外交部鬆口:多項關鍵議題已凝聚初步共識
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明(16日)將邀請外交部進行「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進度、預期成果、對我國可能之衝擊及因應策略」專題報告。外交部表示,川普政府自今年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我方已與美國進行三次實體談判及多次線上溝通,針對多項關鍵議題已凝聚初步共識,台美雙方都表達對強化台美經貿合作的共同期待,也希望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為雙方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外交部指出,美方已於本月7日簽署行政命令,延長原訂7月9日屆滿的豁免期至8月1日,預計將自該日起實施最新稅率。現已公布的稅率中,以對巴西課徵50%為最高,歐盟為30%、加拿大35%、日本與南韓則皆為25%。台灣與澳洲等貿易夥伴的最新稅率目前尚未公布。外交部說明,儘管美方已陸續發函通知各國稅率,但美國官方仍持續表達談判意願。白宮新聞稿及商務部長霍華德(Howard Lutnick)皆強調,與各國的雙邊協商仍在進行中,並有調整空間,台美雙方正努力在互惠互利基礎上尋求解方。對於談判內容,外交部未透露細節,僅強調將持續配合行政院統籌對外說明,並依賴台美既有對話機制,與相關部會合作降低可能衝擊,並爭取台灣在美「再工業化」過程中的產業機會。目前美方實施的產業式關稅(如汽車、鋼鋁)及即將上路的針對藥品、半導體與關鍵礦產的措施,皆獨立於對等關稅之外。報告提到,外交部與駐美代表處、各駐外館處持續蒐集美國對各國關稅談判動向,支援行政院談判團隊,協助安排對美溝通事宜,確保第一時間傳遞我方立場。外交部說明,川普政府推動美國再工業化、重建製造供應鏈、維持AI產業優勢及吸引投資的政策,將影響未來全球供應鏈布局。我方已著手因應,除持續觀察即將公布的「人工智慧行動方案」、能源政策與出口管制,也藉由外交戰略拓展合作機會。外交部指出,該部今年3月協助阿拉斯加州州長訪台,見證中油與AGDC簽署液化天然氣意向書,5月更率團赴德州考察,促進雙向投資,展現經貿外交實績。外交部最後強調,將持續在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指導下,與相關部會合作,降低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並透過台美各項既有對話機制深化合作,維護台灣利益與區域穩定。

黃仁勳赴中!國會超關切 美議員致函警告:恐損害出口管制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預定12日前往中國,但此行引發美國國會兩位參議員的強烈關切。根據《路透社》報導,民主黨籍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與共和黨籍參議員班克斯(Jim Banks)已聯名致信黃仁勳,警告他在中國的行程恐損害美國對中出口管制,並強調應避免與中國軍方、情報機構有關的企業或列名於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的機構接觸。聯名信中提到,黃仁勳若在中國與敏感企業代表會面,不僅可能為這些機構帶來國際正當性,還可能進一步暴露美國出口規則的漏洞。參議員們擔憂,這些與中國軍事現代化密切相關的高階人工智慧晶片若持續流入中國,將加速中方在軍事與情報科技領域的能力擴張。參議員們在信中也提到,輝達近來在上海新設的研發中心再次引起他們的擔憂。他們直言,黃仁勳不顧外界對其晶片流入中國軍事用途的憂慮,仍堅持主張輝達有權向中國出口產品,這在目前國安情勢下,是難以接受的立場。信末寫道「若一位美國企業執行長與正在破壞美國法律、致力發展軍事能力的中國公司接觸,這種行為將極不負責任。」面對國會質疑,輝達方面則重申其技術代表「全球標準」,主張在美國技術平台上運行的AI系統應具備最佳效能。輝達發言人指出,中國是全球軟體開發者人數最多的地區之一,若AI技術能在美國平台上取得成功,將有助其他國家選擇美國科技。事實上,輝達與中國的密切互動並非首次成為爭議焦點。今年5月,黃仁勳在台北舉行的Computex大會上就曾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撤銷部分AI晶片出口禁令表示支持,並批評先前的規範無效。黃仁勳坦言,針對中國市場調整後的AI晶片,因美國4月最新出口限制而導致公司損失達150億美元。報導中也提到,美國國會近期氛圍趨於強硬。國會議員正推動新法案,要求所有AI晶片公司確認產品最終使用地點,防止敏感技術透過空殼公司流入中國軍方。先前就有美國高階官員指控中國AI公司DeepSeek試圖繞過出口禁令,協助中方軍事與情報作業。輝達也被點名將為中國推出經過降規、價格較低的Blackwell AI晶片。

Nvidia市值突破4兆美元 黃仁勳赴白宮與川普會談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據傳將於當地時間10日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雙方就近期的晶片出口限制及市場策略進行磋商。而這場會談正值英偉達市值首度在交易日收盤時突破4兆美元大關,超越蘋果與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這場會議的具體內容尚未對外公開,白宮與Nvidia雙方也未對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作出回應。彭博社率先報導了此次會談的消息。在會談前夕,黃仁勳曾公開批評川普政府於今年4月針對人工智慧晶片實施的新一輪出口管制,特別是限制Nvidia銷售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他表示,這款晶片本是Nvidia拓展國際市場的關鍵產品,如今卻遭到阻斷。Nvidia指出,這項出口限制已導致公司第一季損失了25億美元銷售額,並預估第二季的損失將擴大至80億美元。黃仁勳今年6月接受《CNN》專訪時坦言,公司已不再將中國市場納入其未來的營收與利潤預測。儘管面臨政策壓力,Nvidia股價10日仍小幅上揚,正式突破每股140美元門檻,推動市值攀升至4兆美元以上,成為華爾街投資人眼中的新寵。9日盤中,Nvidia曾短暫觸及此一里程碑。川普也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對Nvidia的股價表現表示讚賞,並稱「自川普加徵關稅以來,Nvidia股價上漲了47%。我們的國家正在『回歸』。」不過Nvidia仍面臨重重挑戰,除了H20晶片被納入出口限制名單外,川普政府近期也宣布取消拜登時期制定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並計劃於今年稍晚推出更新版的技術出口管制。外界普遍關注未來美國政府將如何界定哪些國家可獲得先進AI晶片技術。黃仁勳5月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直言,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實際上已對美國企業關閉」。此次他赴白宮會談,也被視為Nvidia試圖重啟對中出口渠道的關鍵舉措之一。

快訊/陸商務部宣布:8家台灣實體列出口管制 漢翔、中科院入列
中國大陸商務部網站今(9)日上午發布消息指出,根據大陸的《出口管制法》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相關規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大陸商務部表示,根據大陸《出口管制法》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8家台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這8家台灣實體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攻衛股份有限公司。大陸商務部表示,禁止向上述8家台灣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正在展開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立即停止。若遇特殊情況下需出口,出口經營者應當向商務部提出申請。該公告自公布當日起正式實施。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大陸出口管制名單:1.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2. 經緯航太科技公司(GEOSAT Aerospace & Technology Inc.)3. 中山科學研究院(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4. 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C Technology Inc.)5. 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 Corporation,Taiwan)6. 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Jong Shyn Shipbuilding Co.,Ltd)7. 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Lungteh Shipbuilding Co.,Ltd)8. 攻衛股份有限公司(Gong Wei Co.,Ltd)

美計劃限制輝達AI晶片出口馬來西亞、泰國! 劍指中國半導體走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計劃限制輝達(NVIDIA)等企業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出口人工智慧晶片,此舉被視為打擊半導體走私至中國的系列措施之一。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商務部擬定的草案規則旨在防止中國,透過這2個東南亞國家的中介管道取得相關元件。據悉,美國目前已實質禁止向中國銷售輝達先進AI處理器。由於上述討論非公開內容,因此這些人士要求匿名。他們表示,該規則尚未最終定案,仍可能調整。知情人士還透露,官員們計劃將對馬來西亞與泰國的管制措施,與正式撤銷的「AI擴散規則」相結合。這項由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期尾聲制定的框架,旨在解決走私疑慮並提升關鍵市場透明度,但曾引發包括輝達在內的美國盟友與科技公司反對。華府將維持2022年實施並多次加碼的對中半導體限制,同時繼續涵蓋2023年措施中針對40餘國的管制。整體而言,此規章將成為川普承諾改寫拜登AI擴散政策的首個正式行動,此前美國商務部在5月宣布將以「大膽、包容策略」(bold, inclusive strategy)取代拜登時期的「AI擴散規則」。但知情人士強調,草案遠非全面替代方案。例如,它未解決關於美國晶片在海外資料中心使用時的安全條件問題,這個議題對中東地區尤其關鍵。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最終是否會將AI晶片出口管制擴大到更多國家,而非僅新增馬來西亞與泰國。美國商務部未回應置評請求。目前除了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向國會作證時的表述外,該機構鮮少透露具體監管構想。盧特尼克當時表示:「將允許盟友購買AI晶片,前提是由獲批准的美國資料中心運營商管理,且觸及該資料中心的雲端服務也由符合規範的美商提供。」對此,AI晶片龍頭輝達拒絕評論;泰國與馬來西亞政府發言人則未回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先前曾泛稱「沒有證據」顯示AI晶片被轉運,但未提及特定國家。針對彭博早前有關走私風險管制的詢問,泰國表示正等待細節,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則強調清晰連貫的政策對科技業至關重要。華府官員多年來持續辯論哪些國家應獲准進口美國AI晶片及相關條件。一方面,全球需要輝達硬體,而美國政策制定者希望各國在中國能提供具競爭力的替代方案前,採用美製技術建構AI系統。另一方面,一旦這些半導體流出美國及其盟友境內,美國官員憂心晶片可能透過某種管道流入中國,或中國AI企業可能從遠端存取境外資料中心獲益。報導補充,東南亞近年來已成為關鍵焦點。甲骨文(Oracle Corp.)等企業正積極投資馬來西亞資料中心,貿易數據顯示當地晶片出貨量近月激增。在華府施壓下,馬來西亞官員承諾嚴格審查進口,但商務部草案顯示美方仍有疑慮。對馬來西亞的半導體銷售,亦是近期鄰國新加坡1起法庭案件的焦點。檢方指控3名男子在AI伺服器最終目的地問題上詐騙客戶,這些可能含先進輝達晶片的伺服器最初從星國運往馬來西亞。知情人士表示,針對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出口限制將包含多項緩解企業壓力的措施。其中1項條款允許總部位於美國及數十個友好國家的企業,在規則公布後數月內無需申請許可證,即可繼續向2國出口AI晶片。此外,許可證要求仍將保留特定豁免條款以防供應鏈中斷。許多半導體企業依賴東南亞設施進行封裝等關鍵製程,該工序是將晶片封裝至裝置的必要步驟。

郭智輝兒子遭揭是崇越股東 國民黨:民進黨大賺紅錢搞雙標
民進黨政府高喊抗中保台,只要跳唱大陸歌曲就變成「中共同路人」,甚至扣上「共匪」的紅帽子。國民黨團今(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揭露經濟部長郭智輝的兒子仍是崇越科技大股東,是大陸中芯國際的中下游廠商,是民進黨口中的「紅色供應鏈」,大賺紅錢、大搞雙標。國民黨團強調,郭智輝部長是全台灣百工百業的部長,不是崇越一家的門神。民進黨政策哪怕是要全面封堵對岸的半導體發展,也要做就要一視同仁,現在看起來,怎麼感覺是變成「其餘廠商不准,唯獨崇越可以」?如果政策的施行只有特定人「有門路、有管道」事前請益,那還有什麼產業政策的公平性、正當性可言!藍委吳宗憲表示,民進黨政府在這一年多以來,四處在找共匪,把「不信賴」的人打成中共同路人,或直接稱是「共匪」。綠營側翼四處在找街頭拍照,或是檢舉唱跳「科目三」、「大展鴻圖」。吳宗憲指出,國家最倚重的經濟部長郭智輝所發生的事情,令外界瞠目結舌。根據台北市議員張斯綱日前爆料,在4月17日傍晚郭智輝被直擊與崇岳副董事長賴杉桂密會,地點還在自家公司旗下餐廳。郭智輝事後回應密會時說,這僅是私人之交,與過去的同事吃飯,且該高層曾擔任過中小企業處長,「我來經濟部之後,是跟他請教經濟部的事」。吳宗憲再指,根據聯合報在6月15日報導,經濟部國貿署無預警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將大陸科技大廠華為與中芯國際及其多家子公司,納入出口管制對象。報導指出,根據法規台灣企業要向實體名單上的業者發送任何貨品,都必須獲得政府批准。吳宗憲表示,這對與華為、中芯有業務往來的台廠恐形成衝擊,甚至失去大陸市場。目前跟華為供應鏈有關的台廠,包括聯發科、聯詠、穩懋、日月光,而中芯相關則有力旺、環球晶、欣興、崇越等,經濟部突然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對企業來說將對營運造成很大的影響。吳宗憲質疑,為何現任部長要找過去當任過中小企業處長,來請教經濟部的事情?難道現任的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李冠志不值得,或郭智輝不信任?這位高層無論是否在崇越或是其他私人公司工作,郭智輝部長去請教,難道沒有「獨厚」之嫌?而且就這麼剛好在雙方私會的2個月後,經濟部就公布「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而且崇越公司也被點名會被影響,吳宗憲指出,從郭智輝對於崇越的影響,及就崇越對於中國大陸半導體影響來看,先前媒體也有揭露郭智輝辭職崇越董事長及出清股份,但依據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3年度年報資料顯示,其董事郭冠宏及嘉品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代表為呂素卿,主要股東為郭冠宏、郭宥君、郭懿萱,郭冠宏是郭智輝的兒子,外界很難不相信郭智輝部長對崇越沒有影響力。此外,吳宗憲說,崇越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崇誠國際貿易公司」在中國大陸有12個據點,在董監事名單中,董事長為曾海華、董事李祐慶、李正榮、監事呂素卿,這些人分別是崇越母公司的2位執行董事、2執行長且其中1位呂素卿兼任財務長,由此可見中國大陸市場對崇越重要性,彼此之間是關係企業。上海崇誠國際貿易公司,在2022年成立關係企業「上海浦飛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無錫九天新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成立關係企業「芯崇鑫(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吳宗憲表示,由以上可見,崇越對中國大陸市場是滿滿的布局,而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研發設立,都有非常重大的關聯性。民進黨政府一天到晚四處找共諜、找共匪,一直在貼別人、扣別人紅帽子,但自己所重用的政治人物、政務官,一個個都是你口中的中共同路人,難道民進黨口中的抗中保台,只是騙選票、騙國人?嘴巴喊抗中,心裡巴不得從中國大陸多賺紅錢,壯大自己的口袋。吳宗憲說,此時此刻,美國將對所有越南進口商品徵收20%關稅,轉口貿易貨物的稅額則提升到40%,而作為「交換條件」,越南也會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換言之,越南被逼到全面對美開放,而台灣呢?台灣面臨同樣的風險,我們的政府準備好了嗎?只看到經濟部長忙著與特定廠商「請益部務」!吳宗憲表示,「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如果郭智輝部長早上6點起來處理國事如此痛苦,那就請趕快辭職吧,讓真心想要救國、救產業的人來擔任經濟部長吧!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林沛祥指出,在2023年時任崇越董事長郭智輝接受採訪時,就曾說過:「許多IC設計公司在草創初期,或者僅有單一產品時,缺乏談判籌碼,崇越藉由與晶圓廠的緊密合作關係,可協助IC設計公司到台積電、聯電投產。以中國為例,崇越從3,000家IC設計公司中,挑選了300至400家來服務,影響力正逐步提升中。」林沛祥表示,崇越集團對於中國大陸半導體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是先進的CoWoS封裝用膠材等材料也開始要導入中國大陸市場,這不禁令人懷疑,「民進黨政府一方面要抗中保台,一方面又扶植大陸在中美貿易戰最關鍵的晶片、半導體技術,民進黨政府是自己人賺紅錢沒問題,別人就是共匪,這樣的雙標國人能接受嗎?」藍委牛煦庭說,民進黨政治上要圍堵中國大陸,尤其是高科技晶片產業絕對不能外流,但顯然在生意的戰場上,卻又是另外一回事,箇中三昧值得國人思考。要提醒經濟部,眼下台灣將面臨關稅與匯率雙重衝擊,這才是經濟部要關心的事情,現在不是應該積極去請教國際貿易專家,提出真正的「衝擊影響評估」,而不是關心崇越。藍委賴士葆表示,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記地址,在台北市內湖區西康里堤頂大道上,另一間「嘉品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也在同一個地址,很清楚「嘉品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就是崇越的控股公司,第二大股東郭冠宏,是郭智輝部長的兒子。換句話說,郭智輝部長表面上跟崇越沒有關係,實質上崇越重要的股東是他的兒子。賴士葆指出,政府明明禁止紅色供應鏈,要求不要賺紅錢,但是上海崇誠國際貿易公司,在2024年9月2日決定將在大陸賺的錢2億元人民幣匯回台灣,同個時間郭智輝已經擔任經濟部長。表面上郭智輝部長跟崇越沒有關係,但是他的家族企業都在賺紅錢。而上海崇誠國際貿易公司,是大陸中芯中下游廠商,也就是民進黨政府口中賺紅錢、紅色供應鏈,賴清德總統、卓榮泰院長一直強調「非紅色供應鏈」,現在不就是抓到了嗎?賴士葆表示,賴清德總統一直高喊反共保台,那就公開告訴國人,為何要替沈伯洋的爸爸洗地?郭昱晴先生的公司跟沈爸爸一樣稱自己「中國台灣」;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的貼身祕書是長期潛伏的共諜,到目前為止,吳釗燮不敢面對國人、面對司法,過去擔任外交部長6年內掉了8個邦交國,是否和貼身共諜有關?當賴清德總統高喊反共,其實身邊的人是共諜,又大開門讓跟民進黨有關係的企業大賺紅錢。

美越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商品仍面臨20%對等關稅 洗產地更要課徵40%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距離其設定的7月9日談判截止期限僅剩1週。根據協議,越南進口至美國的商品將面臨20%的對等關稅,雖低於4月2日「解放日」關稅中46%的稅率,但還是高於現行暫緩期適用的10%基準關稅。對此,川普也在Truth Social發文強調,若貨物從中國等其他國家發貨後經越南轉運,還是會對越南課徵40%的關稅,而美國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則享有零關稅優惠,「換句話說,他們將『向美國開放市場』。」綜合Yahoo Finance、Al Jazeera的報導,在川普發文之後,越南政府隨後發表聲明,確認2國已就貿易框架達成聯合聲明,並承諾為美國大排氣量汽車等商品提供優惠市場准入,但未具體證實關稅數字。此外,越南領導人蘇林也趁機要求美方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並解除高科技出口管制,但這些長期訴求尚未獲華府正面回應。此協議標誌著川普政府自暫緩執行「解放日」對等關稅以來,第2項與貿易夥伴達成的重要協定。英國在5月接受美國對汽車等多數英國商品課徵10%關稅,以換取飛機引擎與牛肉的特別市場准入。與5月達成的美英協議類似,此次美越協議更接近框架性共識,而非最終貿易協定。與此同時,美國亦與中國就未來更大規模貿易協議的框架取得共識,北京恢復美國部分稀土資源准入,換取美國鬆綁半導體出口限制,但多數分歧仍留到後續談判。然而,隨著7月9日大限逼近,多國談判仍陷僵局。川普本週直言與日本的磋商「前景黯淡」,更威脅將對日本商品課徵30%至35%的懲罰性關稅,此稅率甚至高於「解放日」基準的24%。「日本態度強硬且被寵壞了,」川普批評道,並預告將向未達成協議的國家發出關稅調整通知。對此,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學者洛夫利(Mary Lovely)也分析,越南急於擺脫關稅壓力顯示「小國被迫妥協」,但歐盟、日本等大型經濟體恐難接受類似不平等條款。報導補充,越南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則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美越貿易額自2018年來暴增近3倍,2024年達1370億美元,但美國對越出口僅成長30%,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國日益緊密的經濟、外交與軍事關係,是華府對抗最大戰略對手中國的籌碼,不過越南始終努力與中美2大強權保持密切關係。此前,華府指控中國企業透過友岸外包模式,藉由越南「洗產地」規避關稅。現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事務副部長萊恩施(William Reinsch)解釋,打擊轉運的成效取決於「定義與執法方式。有些轉運純屬詐欺,也就是僅更換標籤;有些則是在越南經過實質轉化為新產品;更多情況介於兩者之間,執法過程向來複雜。」隨著全球貿易版圖重組,耐吉(Nike)、Under Armour等美國品牌因關稅利多股價上揚,反映市場對供應鏈調整的預期。川普政府能否在剩餘期限內與主要經濟體達成全面協議,將成為觀察全球經貿秩序演變的重要指標。

中國擬邀川普出席9月天安門閱兵 習近平訪美計畫仍未明朗
根據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發自北京的報導,中國計畫邀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出席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軍事閱兵儀式,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此舉若成行,將標誌著川普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面對面會晤。知情人士表示,美方也曾提議,讓習近平於同月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並藉機訪問美國。不過,北京方面對此行存有顧慮,擔心若重演川普在2月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橢圓辦公室會談時公開斥責的場景,恐影響中方形象。因此,中方正考慮改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出席聯合國活動。此次閱兵預計也將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參加,象徵中俄與美三方領袖共同紀念戰勝法西斯的歷史,對日本而言將構成外交壓力。早在6月5日的電話通話中,習近平即曾邀請川普再度訪華,川普則表達誠摯感謝,並表示願意回訪。川普上一次訪問中國為2017年。儘管川普本身表現出高度興趣,中方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及多位對華強硬派官員,可能反對總統出席軍事活動,讓此行仍具不確定性。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傾向讓中美首次峰會在中國舉行,除可控制媒體曝光程度,也有助於塑造「成功」會晤的國際形象。至於關稅貿易方面,中美兩國在5月達成90天貿易停火協議,雙方承諾暫緩彼此加徵的三位數高額關稅,但在稀土出口管制、美方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政策等問題上,緊張關係依然存在。中國過去曾多次在天安門舉行大型閱兵。2019年中共建政70週年閱兵中,展出包括具洲際打擊能力的核武導彈等先進武器;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時,包括普丁與時任南韓總統朴槿惠皆曾出席觀禮。

美官員指控DeepSeek協助中國軍方 用空殼公司繞過美國禁令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院一位高層官員近日指控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涉及協助北京當局的軍事與情報行動,並涉嫌透過東南亞的空殼公司規避美方對中國高階半導體的出口限制。這名美國官員透露:「我們了解到,DeepSeek過去曾主動協助,且未來很可能繼續為中國的軍事及情報機構提供支援。」他進一步指出,這些作為已遠超過開放原始碼所能涵蓋的範疇。美國官員進一步指出,DeepSeek為規避出口限制,運用了多項策略,包括註冊東南亞地區的空殼公司,以及透過遠端操作使用搭載美國晶片的伺服器系統。他指出,DeepSeek已成功取得大量輝達(Nvidia)旗下高階H100運算晶片。該款晶片自2022年起即被美方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原因是擔心其可能被中國用於強化軍事實力或在人工智慧技術競賽中取得戰略優勢。根據報導,DeepSeek的爭議行為還包括將用戶資訊與統計數據提供給中國監控系統。美國國會議員也曾依據該公司在隱私條款中的內容指出,DeepSeek透過後端基礎設施,將美國用戶資料傳送至與中國國有電信企業中國移動相關聯的系統。中國法律規定,所有在中國營運的企業必須在政府要求下交出數據。儘管如此,DeepSeek若已主動提供資料,恐將引發數以千萬計全球用戶的隱私疑慮。這項指控也可能進一步加劇中美間本已緊張的貿易談判氛圍。總部位於杭州的DeepSeek,今年1月以其自稱媲美甚至優於美國AI技術的產品震撼全球產業界,並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切入市場。而在今年2月,澳洲工黨政府已以國安為由,宣布全面禁止DeepSeek的AI應用程式進入聯邦政府裝置與系統。

美國禁令衝擊 輝達將推3款晶片「搶佔中國市場」
美國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正持續衝擊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由於H20出口許可遲遲未兌現,輝達打算在7月推出「減配版」替代方案:B20、B40/B30晶片,試圖通過降規避開美國出口管制,重新奪回市佔率。騰訊科技報導,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季,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損失預計達125億美元,市佔率更從巔峰時期的95%大幅跌至目前的50%。上述變化的背後既是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直接影響,也反映中國本土晶片廠商的快速崛起打破原有格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多次強調中國市場的戰略價值,表面是營收與市佔率的考量,深層則是對自身主導地位受挑戰的焦慮。根據本營國際公開的專家研究紀要,B20、B40/B30 基於 GB202 GPU 架構,搭載GDDR7記憶體,容量24GB至48GB,其中B20透過NVLink匯流排連接CX-8晶片,實現800Gbps頻寬的PCIe互聯,適用於8-16卡小規模集群;B40/B30 則支援更高密度的NV 430互聯,但性能較H20下降約15%。中國市場對新一代「中國特供」晶片的反應不一。業內人士指出,B40/B30 因保留NVLink高頻寬互聯功能,可能更受大型廠商青睞,預計定位於「有錢大廠」,而 B20 因算力與記憶體限制,可能成為平價IDC的選擇。但一位資深國產GPU從業人員說,「B20性能偏弱,算力與記憶體均不及國產頂流產品。」

陸擴大禁毒範圍 「比嗎啡毒百倍」尼秦類納管
打擊合成類鴉片藥物,是中美經貿談判交鋒重點之一。繼大力管制芬太尼後,大陸國家禁毒辦19日宣布將尼秦類物質(nitazenes)和12種新興精神活性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納入管制,加強監管和打擊,嚴防濫用蔓延。北京擴大禁毒,被視為間接回應中美合作打擊芬太尼的訴求。在大陸宣布擴大禁毒範圍後,大陸公安部長王小洪19日在北京會見美國駐中大使龐德偉。王小洪說,中方願同美方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在禁毒、非法移民遣返等執法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努力取得有利於兩國人民福祉的成果。龐德偉表示,願做兩國關係發展的溝通者、促進者,推動禁毒執法等領域交流合作。大陸公安部、國家衛健委等部委去年6月也曾發布公告,將美托尼秦、丙托尼秦等9種尼秦類物質納入管制清單,同年7月正式實施。尼秦類物質早在1950年代被一家瑞士藥廠研發出來,最初是希望作為強效止痛劑,但因呼吸抑制、中樞神經抑制等副作用過大,並未被投入臨床使用。據了解,尼秦類物質屬於合成類鴉片藥物,近年流行於美、歐等地,其毒性比美國亟欲打擊的芬太尼還強40倍,甚至是嗎啡毒性的百倍,過量使用可能增加心臟驟停的風險。近年來,尼秦類新興精神活性物質濫用事件頻發,已在全球造成數百起中毒或死亡案件。新華社報導,自去年7月列管46種新興精神活性物質以來,國家禁毒辦監測毒品濫用發現,尼秦類和咪脂類物質又出現新的替代品,且發生濫用危害。同時擔任大陸國家禁毒辦副主任的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單葉驊指出,此次整類列管尼秦類物質,是繼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合成大麻素類物質後又一次監管創新,對遏制此類物質等新型毒品犯罪具有重要意義。單葉驊強調,管控新興精神活性物質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厲行禁毒是中國政府一貫立場和堅決主張,整類列管、快速增列新興精神活性物質是中國特色毒品治理之路的具體實踐。中美經貿倫敦談判後,北京雖未放寬軍用稀土管制,但在談及稀土相關出口問題時,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昨強調,將加快對稀土相關出口許可申請的審查,且已經依法批准一定數量的申請。中方願加強與相關國家的出口管制溝通對話,積極促進便利合規貿易。

華為、中芯等601實體列出口管制黑名單! 經濟部曝關鍵考量
外媒報導,台灣已將中國兩大科技巨頭華為與中芯國際納入出口限制對象,強化對先進AI晶片技術流向的控管。經濟部國際貿易署15日晚間發文證實,最新一波出口實體清單共新增601個單位,涵蓋中國、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與緬甸等涉武擴風險國家,當中包含多家中資科技企業。經濟部說明,國際貿易署定期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依據貿易法第13條授權,討論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相關更新作業主要參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及友盟國家的制裁與管制名單,迄今已有10,844個實體與個人列入該名單。國際貿易署近日召開跨部會實體清單審查會議,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於本(6)月10日發布,新增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中國大陸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其中亦包括華為、中芯等中資企業。經濟部強調,國內廠商倘欲出口予我國實體名單中受管制實體,應事先取得國際貿易署核發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始得憑證出口。另,海關將協助執行邊境攔查,倘有業者在未經許可擬出口實體名單之對象,海關將不予放行。

為防止武器擴散 經濟部:華為、中芯列出口管制名單
《路透社》近日報導,台灣政府已更新出口管制名單,正式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及中芯,納入戰略高科技商品管制對象。對此,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昨(15)日晚間證實,最新一波清單更新係依據跨部會審查會議決議,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國家安全考量,於6月10日正式公布,包括華為、中芯在內的中資企業與其海外子公司均被納入。經濟部指出,國貿署依《貿易法》第13條授權,定期召開跨部會實體清單審查會議,並參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與友盟國家制裁及管制名單,持續滾動檢視實體管制對象。此次新增601個涉及武擴活動的實體,涵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及中國大陸相關企業與機構,累計納管對象已達10844個。清單公告後,凡我國廠商擬對清單所列對象出口戰略性高科技產品,均須事先取得國際貿易署核發之出口許可證。經濟部強調,若未經許可即出口,海關將依法不予放行,並配合執行邊境攔查措施。此次華為與中芯國際被列管,預料將進一步限制其自台灣取得晶片製造所需的先進材料、設備與技術,間接影響其建構半導體產能、尤其是AI晶片開發的能力。過往雖然我國已禁止對中國出口光刻機等關鍵晶片製造設備,但本次是首次將中國主要科技企業納入清單,反映政策對技術外流風險的更高戒備。美國早前已將華為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於2020年亦因此停止對華為出貨。即便受到多方限制,華為與中芯仍於2023年推出國產7奈米晶片,引發美方高度關注。當時亦有外媒披露,部分台灣企業協助華為在中國南部秘密興建晶片工廠,令政府監管部門警覺。經濟部呼籲業者遵守出口管制規定,善盡交易查證責任,謹慎評估潛在風險,以免無意間涉入武器擴散活動。國貿署將持續辦理說明會,協助產業界瞭解最新出口管制措施與合規要求。

輝達財測將排除中國AI市場 黃仁勳:美禁令恐壯大華為晶片
美國嚴格的晶片輸中禁令,不僅是中美談判桌上的焦點,更讓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 )、超微(AMD)只能坐視華為等中企日益坐大。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為因應美方對中國更嚴格的晶片出口限制,輝達未來的財測將把中國市場的營收及獲利排除在外。綜合外媒13日報導,針對美國的晶片出口禁令,黃仁勳12日表示,由於美方進一步調整出口管制措施,輝達專供中國市場的H20晶片出貨受限,他並不指望中美新一輪協商會解除相關禁令,因此決定將中國市場的營收及獲利排除在財測之外。據輝達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H20晶片的營收達46億美元,中國市場占輝達當季總營收的12.5%。但當美國禁令生效後,輝達2026財年第一財季計提了45億美元的損失,並預計第二財季還將損失80億美元營收。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指出,若輝達無法恢復對中國的 AI 晶片出貨,對 2026 年輝達財測恐將帶來壓力。黃仁勳指出,美國業者的技術領先華為一代,但若美國不要業者涉足中國市場,今後華為將佔據該市場。矽智財大廠安謀(Arm)執行長 哈斯(Rene Haas)同日也表態支持黃仁勳,哈斯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只會讓其更堅定的發展自家技術,反而不利美國。

中國談判數度要求放寬晶片管制 美財長:拿飛彈換可以嗎?
美財長貝森特11日在國會山莊眾議院聽證會上作證。(路透)輝達的HGX H100模組,該模組可以使用多達8個AI晶片來訓練人工智慧系統並執行其他任務。(美聯社)美中倫敦第二輪貿易會談達成框架協議,出口管制成為雙方爭執的關鍵,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還原談判劍拔弩張局勢,由於中方不斷要求移除晶片等出口管制,美國財長貝森特神來一筆向中方表示,「不要管制?那我想帶幾枚中國最好的極音速飛彈回家,可行嗎?」頓時讓雙方卸下心防,使談判得以順利進行,最後促使中國開放對美稀土磁鐵出口,美方也放寬部分出口管制,談判順利落幕。美叫板極音速飛彈 中方沒轍剛從倫敦回國的盧特尼克接受美國CNBC專訪時說明談判情形。他說,日內瓦協議談成時,美國降低關稅,換取中國更改稀土出口許可證流程,但中方未遵守,因此美方展現其他管制手段,包含飛機、乙烷等中國依賴的物資出口,國務卿盧比歐也以中國留學生簽證作為反制手段,如此制衡措施之下,才創造了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的機會,川習通話「改變了一切」,成功促成這次為期兩天的美中會談。中國出口全球90%的稀土與磁鐵,其限制相關產品出口衝擊電子、汽車、國防等工業,使稀土議題成為美中會談核心,而美國出口管制則是中國發展產業和技術雄心面臨的一個關鍵障礙。盧特尼克指出,談判耗時甚久,主因中方一直希望美國取消晶片出口管制,但貝森特的一句「你們(中國)不想要出口管制對吧?沒問題,那我想把你們一些極音速飛彈帶回家,可嗎?」,這句他大為讚賞的「台詞」緩解了談判緊張氣氛,讓整個談判過程沒有叫喊,只有美中對彼此深深的尊重。不放手頂尖晶片 其他可談美國法律專家表示,從歷史上看,美國政府對這類管制措施的使用一直限於保護國家安全的目的。前總統拜登任內,美國拒絕了中國一再提出的嘗試通過談判取消相關管制措施的要求,稱這些行動不在可討價還價的內容之列。而川普政府擴大了出口管制的使用範圍,作為迫使中國讓步的籌碼。盧特尼克強調,美國正和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競爭,美國就是不會讓中國得到那些最好的晶片,中國一直想要這些晶片,甚至問了不下30次,但美國每次都說不。不過,他表示,美國也必須確保,當中國打出稀土這張牌時,美國也能掏出一張寫著「你不能對美國這麼做,美國太強大了,我們有太多東西,像飛彈零件和乙烷等」的王牌。盧特尼克說明,美國掌控了民航機關鍵零件,中國無法囤積這些零件,因此一旦他們的飛機壞了,就只好停在地上,還有乙烷,中國的乙烷有98%來自美國,而乙烷是塑膠的原料,想像一下沒有塑膠的經濟會是怎樣。但盧特尼克也指出,中國只願意立即批准對美國公司出口稀土磁鐵,美方試圖為全世界談成此事,但遭到中方拒絕,他們只願意為了美國和川普這麼做,這就是協議內容,這是美國的協議,現在若美國公司提出申請,中國就會立即批准,當中國批准這些磁鐵出口,美國就會取消反制措施。川普籌碼多 陸放行稀土磁鐵他也不擔心中國再次違約,中國也明白川普手中還有很多牌,川普掌控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理所當然有更多籌碼。本次會談後美國將對中國產品課徵55%關稅,盧特尼克指出,這數字不會變了,談判中,中方也對管控芬太尼的懲罰性關稅討價還價,稱管控芬太尼出口是很困難的,但美方反指,中國能在1小時內停止稀土磁鐵出口,為何無法同樣阻止芬太尼原料出口?中方代表聽後,就想跳過這個話題,強調這不是討論的內容,但美方要求另派專家到另一個房間討論,結果就是美方將繼續維持這項20%的芬太尼關稅。盧特尼克表示,現在美方會開始評估如何與中國提高商業往來,美國對中國有巨額的貿易赤字,中方則可以多買美國農產品、工業設備等,美中在未來幾個月會開始討論這些內容。

戰鬥機必備「釤鈷磁鐵」供應中斷 影響美歐軍備庫存
稀土成為在倫敦舉行美中貿易談判的重點議題,《紐約時報》報導,由於中國對由稀土製成的耐熱磁鐵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若無法獲得這類磁鐵,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將難以補充近期耗盡的軍事裝備庫存,這也暴露出美國軍事供應鏈的一個重大弱點。報導指出,中國壟斷了釤(samarium)金屬的全球供應,這種鮮為人知的稀土金屬,幾乎全部用於軍事領域,釤鈷磁鐵能在足以熔化鉛塊的高溫下保持磁力不衰減,對製造用於導彈、戰鬥機、智能炸彈和許多其他軍事裝備的磁鐵至關重要。但十多年來,美國一直未找到替代品,取代中國對這種特殊稀土的供應。4月4日,中國宣布暫停釤、釓、鋱、鏑、鑥、鈧、釔等七種稀土金屬及其相關項目出口。這些材料均具軍民兩用性質。目前中國已開始向歐美汽車製造商發放含鏑、鋱兩種稀土的磁鐵出口許可,這類用於車輛的磁鐵,可耐受汽油發動機的溫度,但無法滿足軍事級的高溫需求。但目前沒跡象顯示中國已批准釤的出口,因為釤的民間應用很少。釤在美國主要用戶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每架F-35戰鬥機上大約要使用50磅(約23公斤)釤鈷磁鐵。過去兩個月釤供應中斷之際,正值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急欲補充先進武器庫存。這些庫存因援助烏克蘭及以色列嚴重消耗。報導指出,北京除了停止軍用稀土的出口外,對川普政府試圖增加對台軍售,還對涉台軍售的美國軍火承包商實施了制裁。這些制裁措施禁止中國企業和個人與美國軍事承包商有任何財務關聯。稀土出口許可證的發放,將依據供應鏈終端用戶的性質進行審批,就釤而言,軍火承包商就是終端用戶。丹佛大都會州立大學冶金學家特勞特指出:「中國限制出口的七種稀土金屬中,有六種主要需求來自民用領域。」釤則幾乎完全用於軍事目的,美國國防部的規定雖要求軍用磁鐵的鑄造或冶煉必須在美國或盟國完成,但允許原料從任何國家進口,因此多年來低成本的釤一直來自中國。

美中倫敦談判!白宮高層曝條件 稀土出口交換「晶片管制」
美中經貿高層10日在倫敦舉行第2天談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指會談進展順利。川普總統在白宮坦承,「中國不容易對付」。白宮高層已透露,若北京同意加快稀土出口,川普將放寬對大陸出售晶片的限制。但川普則僅表示,「我們將拭目以待」。美中官員9日在倫敦蘭卡斯特宮(Lancaster House)進行6個多小時的磋商,雙方於10日上午10時40分(台灣時間10日下午5時40分)展開第2天會談,在午餐後繼續進行。盧特尼克在場外受訪時表示,「昨天談了一整天,預計今天也會談一整天。進展順利,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一起討論。」美中這一輪經貿磋商,美方談判代表為美國財長貝森特、盧特尼克及貿易代表葛里爾。中方談判代表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商務部長王文濤及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盧特尼克與王文濤皆未參加5月的日內瓦會談,此次是新加入談判,凸顯美中雙方商務部執掌的出口管制議題之重要性。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9日受訪說,川普政府預計雙方在倫敦「握手」言和後,「美國的任何出口管制都將放寬,而中國也將大量釋放稀土」。但他又說,針對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H20晶片的限制不會取消,「我說的是對其他晶片的潛在出口管制,那些對他們也非常重要」。川普9日則在白宮表示,目前從倫敦收到的都是好消息,他又說「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很好。(但)中國不容易對付。」對於美方是否會放寬對中出口限制,川普則不願多談,表示「我們將拭目以待」。川普又說,「我們希望開放中國市場。如果我們無法做到,也許就什麼都不弄了。」他並再次強調,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占美國便宜」。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向星媒指出,日內瓦會談後,中美經過多輪交鋒與博弈,基本上摸清了彼此的底線和底牌。美國掌握晶片,中國則握有稀土資源,「這正是雙方的王牌」。美國「對等關稅」的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到期,目前美方僅與英國達成相關協議,因此也迫切希望與中國進行會談。顧清揚認為,美方「實際上是希望取得一定成果,以便推動與其他國家的談判進程」。

中美第2輪貿易談判10日續談!白宮官員:雙方將各自讓步
據《彭博社》的報導,美中第2輪在倫敦的貿易談判將持續至第2天,根據1位美國官員的說法,雙方正在尋求緩解關於美國科技產品與中國稀土出口限制的緊張局勢。雙方代表在英國倫敦結束了第1天的談判,地點位於白金漢宮附近的蘭卡斯特府(Lancaster House),這是1座建於19世紀的宅邸。會談歷時超過6個小時,於倫敦時間晚上8點左右結束。該名官員表示,雙方顧問將於10日上午10點再次於倫敦會面。「我們與中國的進展良好。中國並不容易對付,」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日在白宮對記者表示,「我目前只聽到一些正面的報告。」美國代表團由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銜,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也參與其中。曾擔任坎托·費茲傑羅公司(Cantor Fitzgerald)執行長的盧特尼克此次出席,突顯出口管制議題在談判中的重要性。對此,貝森特在倫敦對媒體表示,他們進行了一場「很不錯的會議」,而盧特尼克則稱這次談判「卓有成效」。中方代表團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領,他未對媒體發表任何評論即離開。隨行人員包括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及其副手、中國國際貿易代表李成鋼。自2020年上任以來,王文濤已成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海外訪問中的常見隨行官員,而李成鋼則是資深的貿易官員,曾任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大使。中國的商務部可視為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Trade Representative)的對應機構。此前,美方已表態願意在獲得中國鬆綁稀土出口限制的保證後,考慮解除部分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稀土材料對各類能源、國防與科技產品至關重要,包括智慧型手機、戰鬥機與核反應爐燃料棒,而中國目前占全球稀土產量的近70%。具體而言,川普政府準備撤銷近期針對晶片設計軟體、噴射引擎零件、化學品與核材料的一系列限制措施。根據知情人士表示,這些行動大多是在近幾週美中關係緊張升高之際實施的。不過,對於是否會解除出口管制,川普尚未給出明確的答覆,僅向記者表示:「我們走著瞧吧」,「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剝削美國,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市場開放。」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9日稍早對CNBC表示,川普政府預期在倫敦與中國握手談和後,「美國的出口管制將會放寬,而中國則將大量釋出稀土供應。」哈塞特在華盛頓的發言,是目前美方最明確的訊號之一,顯示出其願意做出讓步。不過他也補充,美國不會解除對輝達公司(Nvidia Corp.)最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出口限制,「我說的並不是那種非常非常高階的輝達產品,」哈塞特強調,他指出Nvidia H2O晶片仍將受到限制,這些晶片主要用於訓練AI服務,「我所指的是其他對中國也非常重要的半導體,可能會考慮放寬出口限制。」隨著投資者對談判有望降溫貿易緊張局勢抱持希望,在香港交易的中國股票進入了牛市。而在美國,股市同樣上揚,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距離2月高點僅差2%。這是自上個月雙方代表會晤以來的首輪談判,目標是恢復外界對雙方履行瑞士日內瓦協議的信心。當時,美中同意將懲罰性關稅暫緩90天,給雙方時間處理川普政府所認為的「不公平貿易失衡」問題。儘管達成了這項「停戰」協議,但5月的貿易情況並未回暖。中國對美出口出現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最大幅度的下跌,而美國對中進口也在5月大減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