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 土耳其 烏克蘭 俄羅斯 澤倫斯基 俄烏戰爭
《自由的旅行者》融融獻出三點全露 圖佳吃甜食胖5公斤
實境外景節目《自由的旅行者》主持人融融與土耳其行程的搭檔圖佳,日前為新節目宣傳在《娛樂百分百》YouTube頻道「酒後的心聲」單元合體,融融談到為了《自由的旅行者》獻出三點全露。為了體驗土耳其當地的百年傳統競技「油脂摔跤」,融融要先脫掉身上衣服,換上專屬褲裝,這過程全被圖佳看光光。融融笑指圖佳是兄弟:「因為他看過我的『小兄弟』。」《自由的旅行者》是融融和圖佳首次合作,融融坦言在對方看過他裸體後,「這事很像一個分水嶺,前面兩人還會客氣、相敬如賓,後面感情急速加溫,會互開玩笑。」來到土耳其,融融原以為圖佳很熟悉自己的家鄉可以深入介紹,但感覺他比較像旅伴,自己反而比他還熟悉當地環境。圖佳坦言:「我離開土耳其已經13年了,19歲就到台灣唸書,當年是個沒錢的高中生,沒有機會能到其他城市,融融去過的城市甚至都比我多。」這次跟隨外景隊移動到其他景點時,圖佳對當地的印象已是25年前的事,為此圖佳也很開心重新更認識自己的家鄉。《自由的旅行者》節目上也分享土耳其的飲食文化,這讓融融也大開眼界,提到在拍攝當地甜點時,他吃了兩顆半的糖果已是極限,反觀圖佳一口氣嗑掉六盤甜食,讓所有人驚呆,圖佳不諱言,這趟外景結束他胖了5公斤。嗜甜的程度原來其來有自,圖佳笑說,以往他都會買台灣的鳳梨酥送給家人,有次奶奶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每次都帶這個沒什麼味道的點心回家!」圖佳分享他剛到台灣生活時,發現白飯沒有配鹽巴、奶油,讓他一度很不習慣。更多節目內容將於明(21)日在八大電視《娛樂百分百》YouTube頻道下午1點上架;《自由的旅行者》將從7月5日起,每週六晚間8點於八大綜合台首播。圖佳19歲時就到台灣唸書。(圖/八大電視提供)

跟進瑞士、紐西蘭!澳洲外長宣布「暫時關閉駐德黑蘭大使館」
澳洲今(20日)稍早宣布暫停其駐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大使館的運作,理由是以色列再次襲擊伊朗核設施導致「安全環境惡化」,而這場持續1週的衝突尚未顯示有任何一方願意退讓,白宮也宣布川普將在2周內決定是否讓美軍直接介入。隨著安全局勢持續惡化,澳方已指示所有官員及其眷屬撤離伊朗。綜合CNN、路透社的報導,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在聲明中表示:「基於對伊朗安全環境惡化的評估,澳洲政府已下令撤離所有駐伊朗官員及眷屬。」她補充說,領事人員將被部署至鄰國亞塞拜然,包括其邊境口岸,以協助撤離伊朗的澳洲公民。目前澳方在當地的領事服務能力因局勢影響「極度有限」,且伊朗領空仍處於關閉狀態。黃英賢補充,澳洲駐伊朗大使麥康維爾(Ian McConville)將繼續留在該地區協調政府應對措施。官方數據顯示,已有超過1500名在伊朗的澳洲公民及其家屬尋求撤離協助。她強調:「我們與其他夥伴國家保持密切聯繫,同時敦促有能力離開的澳洲公民在安全前提下立即撤離。無法或不願離開者應就地避難。」與此同時,紐西蘭外交部網站公告,自19日起暫時關閉其德黑蘭大使館直至「另行通知」,需領事服務的公民被指引聯繫駐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大使館。上週末,瑞士也宣布因衝突暫時關閉駐德黑蘭使館。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Islamic Revolution)後美伊斷交以來,瑞士一直代表美國在伊朗的利益。以色列上週五(13日)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稱此為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先發制人打擊。對此,伊朗當局否認有核武計劃,並向以色列實施報復性反擊。外界分析,美軍的直接介入將是決定衝突未來走向的關鍵性因素,但川普正同時面臨國內「美國優先」民意基礎,和以色列利益集團的壓力,因此還在猶豫是否讓美軍參戰。

遭駭客癱瘓!伊朗網路金融全崩潰 用戶「存款恐歸零」
根據《伊朗國際電視台》(Iran International)與《法爾斯新聞社》(Fars News Agency)報導,疑與以色列政府有關聯的駭客組織「掠食麻雀」(Predatory Sparrow),近日發動針對伊朗國營金融機構賽帕銀行(Sepah Bank)的大規模網路攻擊,並聲稱成功摧毀該銀行所有資料,引發伊朗嚴重金融與通訊混亂。該組織17日在社群平台X上發表聲明,指出此次行動之所以鎖定賽帕銀行,是因其與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關係密切,涉嫌協助政府規避國際制裁,並資助恐怖活動與核子發展計畫。聲明中強調:「這不只是駭入,而是一場正義行動。」攻擊發生後,伊朗境內大範圍出現網路連線異常。全球監控機構Netblocks與Kentik表示,當地時間17日下午5時30分起,伊朗大部分地區網路中斷。Cloudflare數據進一步指出,兩家主力行動網路供應商近乎全面停擺,使伊朗陷入「網路封鎖」狀態。除網路受創,伊朗多家銀行服務全面停擺,民眾陸續反映無法使用金融服務與提款機。Sepah銀行網站與行動應用程式無法登入,實體分行亦被迫關閉。與軍方有關的Kosar與Ansar金融卡同步失效,導致大批軍人與退伍軍人無法提領薪資與退休金,甚至傳出部分帳戶資產「歸零」情況,但此說法尚未獲官方證實。一名德黑蘭民眾表示:「今天跑了十台提款機,全都沒錢可以領。」另有觀光客困在土耳其表示,雖嘗試以Tether加密貨幣支付旅費,卻因平台須發送驗證碼至伊朗門號而受阻,漫遊系統則因網路中斷而無法使用。儘管伊朗中央銀行宣稱基礎設施穩定,實際上包括Melli、Pasargad、Eghtesad-e Novin等主要銀行也傳出當機與卡片失效情況。法爾斯新聞社證實,駭客攻擊確實癱瘓了賽帕銀行的遠端服務,並警告該行所支援的加油站恐面臨供應中斷風險。此次事件引發伊朗境內恐慌,許多市民紛紛撤離主要城市,黃金市場亦因支付系統癱瘓全面停擺。伊朗資安主管機關已下令政府官員與安全人員禁用所有連接公用通訊網路的設備,以防手機定位被利用進行定點暗殺。「掠食麻雀」過去亦曾對伊朗多項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網路攻擊,包括2022年造成胡齊斯坦鋼鐵廠爆炸,以及2021年癱瘓全國加油站的行動。資訊安全專家指出,該組織擁有國家級資源與技術,行動規模與精密度遠超一般駭客。分析人士警告,未來戰爭形式將不再侷限於軍事對抗,從鍵盤發動的攻擊將成為現代戰爭主軸,金融與通訊系統的脆弱性正逐步成為國安新焦點。

以伊衝突持續升溫 我代表處助14國人順利返台、6人入境約旦避禍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情勢持續升高,兩國空域至今仍未開放。我國駐以色列代表處與駐約旦代表處繼6月15日協助14名滯留以國國人經由陸路入境約旦、順利返台後,近日再度協助2批共6名國人搭車前往邊界,成功入境約旦。另據外交部掌握,目前亦有3名國人自伊朗經陸路安全前往土耳其。我國駐外館處與德黑蘭台貿中心均與國人保持密切聯繫,持續提供必要協助。外交部指出,鑑於中東地區安全局勢依舊緊張,再次提醒國人近期應避免前往以色列、伊朗等地區,已在當地從事商務或旅遊活動者亦務必提高警覺,隨時留意安全動態,並主動與我國駐外館處聯繫。外交部補充,如在以色列期間遇有急難情況,國人可撥打駐以色列代表處急難救助電話尋求協助。

2025「航空奧斯卡」榜單出爐 台灣「這航司」名次最高
素有「航空界奧斯卡獎」之稱的Skytrax全球航空公司大獎,於17日在法國巴黎航空展揭曉最新排名,其中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再度奪下「全球最佳航空公司」頭銜,這也是卡達航空自1999年Skytrax設立該獎項以來第9度封王,卡達航空同時也包辦「全球最佳商務艙」與多哈機場商務艙貴賓室的最高榮譽。而在台灣的航司中,長榮航空位居全球第12名,星宇航空則快速躍升至18名。根據《world airline awards》資料顯示,這次調查期間橫跨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訪問對象涵蓋全球100多國乘客,從325家航空公司中評選出各項獎項得主。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前10名中,亞洲航空公司強勢佔據多席,包括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全日空(ANA)、大韓航空(Korean Air)與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美洲與歐洲代表則有阿聯酋航空(Emirates)、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法國航空(Air France)、中國海南航空(Hainan Airlines)。台灣航空公司也展現堅強實力。長榮航空(EVA Air)雖從去年第8名滑落至第12名,但仍穩居世界前段班。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則從2024年的第34名大幅躍升至第18名,並獲頒「全球卓越進步獎」(World’s Most Improved Airline)第一名,同時首度獲得Skytrax五星評等。華航(China Airlines)也從去年第49名進步至第37名。在「全球機艙最乾淨航空公司」評比上,長榮表現亮眼奪得冠軍,星宇與華航分別拿下第7與第11名,三家台灣航空公司皆進入全球前20名。其中,長榮更同時榮獲「全球最佳經濟艙機上餐飲」第1、「全球最佳機場服務」第3(僅次於全日空與日本航空),以及「全球最佳機艙組員」第5的成績。另外星宇航空在「全球最佳空服人員獎」中名列第9,表現可圈可點;全球僅有11家航空公司獲得五星評等,星宇這次是首度入列。

以伊衝突「飛彈持續互轟」 歐美各國態度曝光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持續至今,雙方互相空襲與發動飛彈攻擊,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與基礎設施破壞,並引發全球外交急速升溫。根據伊朗官方數據,自以色列開始發動攻擊以來,已有224人喪生、1,277人住院,其中超過九成為平民。相對地,以色列方面通報有14人死亡、390人受傷,並有工業設施與住宅區遭飛彈襲擊。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伊朗於16日清晨發射飛彈,擊中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Haifa)一座煉油廠,造成3名工人在建築物內的安全室內死亡。伊朗國營媒體也報導,3架以色列無人機攻擊了南帕爾斯(South Pars)天然氣中心,但未明確說明損壞情況。以色列方面表示,自戰鬥開始以來,戰機已成功摧毀伊朗數個核設施與軍用儲存據點,但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則指出,納坦茲(Natanz)主要的地下濃縮設施仍未受損,僅地面建築遭破壞,並出現停電現象。媒體與通訊系統也成為攻擊目標。以色列空軍攻擊伊朗國營電視台主建築,造成演播室中斷與人員傷亡,記者遺體被留在現場。以色列強調,該處為軍用通訊中心,伊朗則譴責攻擊此地的行為是戰爭罪。現場畫面顯示,建築冒出濃煙,轉播臨時遷移至備用設施。聯合國記者針對攻擊提出質疑,卻遭以色列大使回應「合作者必須承擔後果」。目前以色列國防軍也宣布,目前已完全掌握空中優勢,能精準打擊伊朗境內目標,幾乎不受防空威脅。這使得以色列能在戰機未被擊落的情況下,有系統地展開空襲行動。在外交戰線上,國際間高度戒備。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重申「伊朗不得擁有核武」,並發文要求德黑蘭「立即撤離」,同時動員軍艦部署中東。川普否決以色列提出的刺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計畫,擔心局勢全面升溫。他也呼籲伊朗恢復核談判,表示「伊朗沒有在這場戰爭中獲勝」。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呼籲歐洲盟友聯合發表聲明,堅持以色列自衛權並禁止伊朗取得核武相關材料。他同時否決由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進行調停的構想,批評俄國應先停止對烏克蘭的戰爭。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則展現外交積極性,兩度與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通話,聲稱願意作為調停者。俄羅斯也表態,稱願意「盡一切必要之事」協助終結衝突,但並未宣布撤僑。多國同步展開撤離行動。波蘭、捷克、塞浦路斯、亞塞拜然與台灣等政府已協助自以色列或伊朗撤出本國公民。台灣外交部表示,已協助14名台灣人經由約旦撤離,並與仍在伊朗的9人保持聯繫。美國駐特拉維夫領事館則因伊朗飛彈衝擊波受輕損,當地領事業務暫時關閉。

婦人搭公車逼身障人士讓座 吳鳳妻目睹1舉動超震驚:不可置信
土耳其裔男星吳鳳和台灣老婆Rynne結婚10年,育有一對女兒,夫妻倆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Rynne日前帶女兒搭公車時,遇到婦人逼身障人士讓座,讓她無法置信自己所看到的,引發討論話題。Rynne在臉書專頁「Rifat &Rynne 的鳳花雪月」提到,雖然家裡幾年前買了車,但她很喜歡帶女兒搭公車,順便機會教育坐公車的好處,並分享以前擠公車上課的故事,同時也可以觀察到形形色色的乘客。Rynne回憶,前幾天她搭公車時,當下還有些零星座位,一名婦人拖著菜籃上車,先是站著和人聊天,隨後拍了拍坐在後座第1排的女生,用很不客氣地語氣說道:「把你的東西拿起來,我要坐那裡!」因為女生旁邊沒有坐人。Rynne指出,女生很明顯是一名身障人士,耳朵上戴助聽器,很明顯被婦人嚇到,立刻拿起所有包包,往前面的座位坐,而婦人理所當然地坐了女生原先的位置,接著對她的朋友,用手指比著頭轉一轉,暗示女生頭腦有問題,還笑得很開心。Rynne看到這一幕感到不可置信,2個女兒則是用非常疑惑的表情看她,下車後詢問:「媽媽,剛剛那個人是不是很壞?她很兇而且笑別人!」她有點驚訝卻也覺得欣慰,因為女兒們可以輕易看出事情的是非黑白,「她們知道為人最基本的就是同理心!我也趁機再跟她們機會教育一次呢」。

土耳其熱氣球驚爆2意外 造成1死31傷
土耳其中部阿克薩賴省(Aksaray)伊赫拉拉山谷(Ihlara Valley)附近於15日發生兩起熱氣球墜毀事故,造成1名駕駛死亡、31名觀光客受傷,傷者中包括來自印尼與印度的遊客。根據土耳其當局說法,事故原因與突如其來的風向變化有關,導致熱氣球在難以控制的情況下被迫進行硬著陸。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第一起事故的熱氣球發生於於戈茲盧庫尤村(Gozlukuyu)附近,當時熱氣球正嘗試降落,沒想到駕駛從籃子中墜出,雙腳遭繩索纏住後卡在籃子底部,最終不幸喪命。這顆熱氣球上搭載了來自印尼的旅客,造成19人受傷,部分傷者當場接受急救並迅速送往醫院治療。第二起事故則發生在同一地點,由另一顆熱氣球所引起。根據土耳其國營媒體《安納杜魯(Anadolu)》報導指出,這顆熱氣球載有印度觀光客,疑似因風勢驟變進行了非預期的硬著陸,造成12人受傷,所幸多為輕傷,同樣已被緊急送醫。土耳其阿克薩賴省省長庫姆布佐奧盧(Mehmet Ali Kumbuzoglu)表示,當時的天候變化難以預料,對駕駛操作造成極大困難。他同時也強調,儘管有旅客受傷,但除駕駛外皆無生命危險,並讚揚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內抵達現場,提供必要醫療支援。報導中提到,土耳其伊赫拉拉山谷一帶,是土耳其著名的熱氣球觀光勝地,每年吸引大量國際遊客參加清晨升空活動,以俯瞰雕刻於峭壁上的古教堂與自然奇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地區,更以擁有「精靈煙囪」之稱的圓錐狀岩石地形聞名,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儘管熱氣球活動是該區重要經濟支柱之一,但過去也是頻頻發生意外。2022年時,在卡帕多奇亞的另一場墜落事件中,兩名西班牙觀光客就曾喪生,引發當局對於安全機制的檢討與強化。

天降巨石!聯結車過彎拋飛「25噸大理石」 馬路破大洞畫面曝
花蓮縣新城鄉14日上午7時昫發生一起驚險事故,1名24歲戴姓男子駕駛半聯結車上路,豈料行經事發路段時,疑因裝載重達25噸的大理石未妥善綑牢,導致大理石不慎墜落路面,造成馬路因此破大洞,幸虧事發時段車流量不大,並未造成人員傷亡,警方對此回應,後續將依法向戴男製單舉發。據了解,戴男駕駛半聯結車,正將土耳其進口的大理石運往加工廠,豈料從新生橋欲左轉台9線期間,疑因固定鋼索鬆脫,導致市價約35至40萬元的大理石未妥善固定滑落,接著大理石還不慎滾落路面砸出大洞,幸虧未波及路邊人車,事後此事在花蓮同鄉會臉書社團曝光,結果引發大批網友調侃「是石頭在等轉彎嗎」及「誰家的大理石掉了?」警方表示,上午7時45分獲報,新生橋有1輛半聯結車發生交通事故,警方派員趕赴現場後,立即指揮交通,同時通報相關單位派遣2部吊車,直到上午10時30分才完成排除作業,後續警方也將依涉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0條第1項第2款,處汽車駕駛人新台幣3000元以上18000元以下罰鍰。

南亞吳嘉昭:匯率穩定後下半年表現更好 台美EG廠有望「轉虧為盈」
台塑四寶股東會周,12日以南亞(1303)為最後一棒,當天也舉行董事改選。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南亞一直在轉型,雖然因為匯率問題,第二季會有很大的壓力,但預計第三季、第四季匯率問題解除後,營運狀況會變好,預計下半年有很好的成績表現。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圖/陳曼儂攝)南亞去年合併營收為2596.1億元,年減0.1%,合併稅前利益45.2億元,大幅衰退50.5%,稅後每股盈餘0.42元,在四寶裡已算是前段班,股價也相對抗跌。吳嘉昭表示,為了照顧股東,每股將配發現金股息0.7元。去年因為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風險、中國大陸房產問題等不利因素,限制復甦力道,加上中國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未解,讓石化業者都很慘,但南亞因為有電子材料等相關產品,受惠於AI崛起,因此傷害較輕。吳嘉昭表示,塑膠加工產品方面,近年來陸續跨入醫療、電子用材料、新能源車等領域,並拓展高階產品與新興市場,經營穩定。在化工產品方面,大陸同業的新增產能仍在投產,市場競爭激烈,所以南亞已逐漸轉向電子級化學品及氣體發展。乙二醇產線進行製程優化,且利用美國德州廠相對較低的原料成本,提高產銷量,整體化工產品營收與損益已改善。 原本預計今年營收能有效成長,沒想到前一波遇到新台幣兌美元突然大幅升值,讓人措手不及,會影響到應收帳款,吳嘉昭表示,匯率問題對所有公司都有壓力,估算可能到6月底會維持在30元以下,但其實之前曾到33元多,這對毛利率、美元部位都有影響,若6月能維持穩定且緩慢的起伏,影響就不會太大,下半年美國關稅政策及匯率問題穩定後,將會有更好的成績。至於美國川普政府力推的美國製造,南亞在當地有EG(乙二醇)廠,吳嘉昭表示,過去由他人託管,近年轉回自己接管後,已作產線調整、提升效率,加上美國乙烯原料便宜,目前美國EG廠可維持100%的開動率,銷售地也從過往主要銷往中國,轉至土耳其、埃及、南美等市場,以在手的數字來看,下半年台灣跟美國的EG廠有望轉虧為盈。

俄軍對烏克蘭平民區發動17次攻擊 釀2死28傷「多建物起火」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已進入第1,204天,當中俄羅斯針對平民地區的攻擊仍未停歇,烏克蘭哈爾科夫(Kharkiv)市於11日清晨再度遭遇俄軍無人機襲擊,造成至少2人死亡、28人受傷。市長特列霍夫(Igor Terekhov)表示,俄軍對市內兩處地區發動了17次打擊,一棟五層樓建築中有超過15間公寓起火,多棟房屋遭到攻擊,並且疑似有人被困在瓦礫堆中。根據《衛報》報導指出,其實10日凌晨,俄羅斯也曾出動無人機與飛彈對基輔(Kyiv)與敖德薩(Odesa)發動攻擊,造成至少3人喪生、13人受傷,當中也有不少平民設施遭到攻擊,包括一間產科病房與一座大教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批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此保持沉默,強調烏克蘭需要具體行動支持,而非空談。更表示基輔10個行政區中有7區遭到攻擊,造成廣泛破壞。烏克蘭哈爾科夫(Kharkiv)現況。(圖/達志/美聯社)戰場以外,俄羅斯與烏克蘭在近期土耳其的會談後完成了兩輪戰俘交換。10日釋放的烏克蘭士兵中,包括多名於三年前馬立波(Mariupol)戰役中被俘的人員。這些獲釋者大多重傷,部分有截肢或視力受損等長期後遺症。俄羅斯也宣稱接收了部分士兵。其中一位獲釋士兵的妻子伊萬琴科(Amina Ivanchenko)表示,感謝政府官員協助她與被囚禁18個月的丈夫團圓「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讓每個人都回來」,她說道。與此同時,歐盟執行委員會於10日提議對俄羅斯實施第18輪制裁,以削弱其能源收入與軍事工業。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建議,將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由每桶60美元降至45美元,同時也提到,石油出口占俄羅斯政府三分之一收入「我們必須切斷這項資金來源」。這波制裁草案還包括限制22家俄羅斯銀行與國際銀行系統Swift的往來,以及對參與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與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項目的企業實施限制,以防止管線復工。此外,歐盟還將擴大對「影子船隊(shadow fleet)」的制裁,這類船隻被俄羅斯用來繞過制裁出口石油。歐盟外交政策主管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這些措施已讓俄羅斯石油出口成本上升,港口封鎖導致俄方必須尋找替代運輸方案,進一步削弱其利潤。

英國網美後悔整形成「人造芭比」 花140萬逆轉醫美只為重拾自我
英國白金漢郡(Buckinghamshire)36歲網美崔西基斯(Tracy Kiss),從十幾歲就開始接受各式美容整形手術,最終成為「人造芭比娃娃」,但她表示這樣的模樣讓她飽受他人異樣眼光。她過去一年來前後花費約3.5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141.6萬元)逆轉先前手術,並決定卸下厚重妝容與外貌的包袱,宣告回歸真實自我。《每日郵報》報導,崔西近幾年來歷經5次隆乳手術、下巴抽脂、眼皮拉提、隆鼻手術、陰唇整形、牙齒矯正等項目,還固定每季接受一次肉毒桿菌與玻尿酸注射。此外,她也持續進行美睫、美甲、半永久化妝等美容保養療程。但她坦言「人們對我的評價很負面,認為我自戀且沒有受過教育。他們認為我不快樂並且討厭自己,所以不得不透過手術和美容來讓自己感覺美麗,但事實並非如此。」崔西強調,她整形的契機原本只是想在青春期的夏天擁有美甲和健康膚色的犒賞,沒想到最終讓她變得面目全非,更在多年來受到許多女性敵意的目光,對方誤認為她在勾引她們的丈夫,甚至有陌生人對她的外貌品頭論足,讓她無論是在網上或現實生活中都備感壓力。她坦言,自己過去帶孩子去海邊或只是接送孩子上下學,對她而言都是痛苦的事。崔西2024年8月踏出改變第一步,她前往土耳其接受縮胸手術,將罩杯從32H縮小為32C,手術費用約4500英鎊(約新台幣18.2萬元)。她之後陸續溶解注射在下巴、鼻子、嘴唇等部位的填充物,並取消所有肉毒桿菌和指甲、美睫的預約療程。她指出「每周花60英鎊做指甲和睫毛很容易,加上頭髮、美黑、肉毒和填充劑等費用,每月花費就破百英鎊」,但久而久之,自己會突然感到眉毛變粗、嘴唇變厚、臉上毫無表情,即使是最微小的瑕疵也會變得非常明顯,「我意識到鏡子裡盯著我的女人,並不是我認識的那個人。」崔西如今表示自己不再依賴化妝與醫美就能重拾自信,甚至覺得自己與孩子的模樣變得更相像,且經常獲得他人誇讚她「素顏更年輕」、「不刻意打扮反而有魅力」她也坦言,她現在可起床就出門,不用花幾個小時對著鏡子煩惱老化問題,「我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不再為了取悅別人或與誰競爭外貌。我不再需要靠外表來感覺美麗,我只需要做我自己。」

俄烏首輪戰俘交換順利完成 澤倫斯基:後面還會有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兩國於9日展開第一場戰俘交換行動,首批返國人員以重傷、病重與25歲以下的士兵為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強調,這只是第一階段,後續還將繼續進行。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在烏克蘭北方接近白俄羅斯(Belarus)邊境的切爾尼希夫地區,失蹤士兵的家屬聚集等候消息。當載有戰俘的巴士抵達時,焦急的家人舉著親人的照片衝向車輛,希望從獲釋戰俘口中獲得關於仍失聯親屬的線索。現場一名女性甚至激動地向從窗戶探出的戰俘大喊部隊編號,而對方比出愛心手勢並高呼「烏克蘭萬歲(slava Ukraini)」,引發在場群眾熱烈回應「光榮歸於英雄(Heroiam Slava)」。23歲的瓦列拉(Valera)在被囚3年3個月後終於重返故土,他才喝下一碗熱湯、還未來得及喘口氣時,就有家屬擠上前將手中的照片塞進他懷裡,懇求他認出畫面中的人。烏克蘭民眾手裡拿著失去親人的照片。(圖/達志/美聯社)之所以會有這次的戰俘交換,主要是先前兩國在土耳其(Turkey)伊斯坦堡展開談判,雙方達成共識,要交換特定類型戰俘,包括年輕士兵與重傷患,並協調1萬2千具戰亡士兵遺體的交換程序。烏克蘭國防部表示,為避免安全風險,獲釋人數將於整體流程結束後才會對外公布。但對家屬而言,並不完全期待能與失蹤親人重逢,多數人只是盼望有任何蛛絲馬跡。泰蒂亞娜(Tetiana)帶著寫有父親瓦連丁(Valentyn)與表弟米科拉(Mykola)名字的牌子現身現場含淚表示「父親參戰時,我最怕的就是他會失蹤。我寧願他受傷,也能回家。」報導中也提到,泰蒂亞娜的叔叔已於2024年9月戰死,遺體直到近期才被尋回並安葬。烏克蘭戰俘協調總部代表雅岑科(Petro Yatsenko)表示,許多返回的戰俘自2022年就遭俘虜囚禁,有些從戰爭初期就發生失聯。而戰俘在俄羅斯拘留期間,是無法接受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探視,健康狀況十分堪憂,多數都有營養不良,身心俱疲的情況,需要長期休養復健。報導中提到,返國的烏克蘭戰俘將獲得完整協助,包括恢復身分文件、補發服役期間的應得金與一次性補助金,並接受完整的醫療與心理復健。國會人權專員魯比涅茨(Dmytro Lubinets)表示,辦公室成員已於交換現場駐點,依據日內瓦公約與返回戰俘溝通並提供必要協助。烏克蘭遭俘士兵返回烏克蘭。(圖/達志/美聯社)而雖然第一波戰俘交換行動順利結束,但俄羅斯近期還是對烏克蘭西部利夫內州(Rivne region)杜布諾(Dubno)軍事基地進行「報復性攻擊」,並表示此次行動是為回應1日烏克蘭的「蛛網行動」的行動之一。俄羅斯在這場夜間空襲動用479架無人機,創下新紀錄。但雖然雖然多地遭到襲擊,目前未傳出人員傷亡。另一方面,烏克蘭方面則聲稱,目前已摧毀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Nizhny Novgorod region)一座部署高超音速飛彈的空軍基地,並破壞兩架軍機。此外,烏克蘭也空襲一座生產無人機導航系統的電子工廠,影片顯示工廠爆炸引發火災、濃煙四起,產線被迫停止。

俄烏第2輪和談結束「俄方拒絕無條件停火」 同意交換戰俘與遺體
烏克蘭和俄羅斯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塞拉甘宮舉行第2輪和平會談,未能達成停火協議,但雙方已同意各交換1000名戰俘。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雙方已同意各交換1000名戰俘,並可能再交換200名戰俘。他還表示,雙方還達成了歸還陣亡軍人遺骸的協議。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和談會議,會談時間不到兩個小時,雙方同意交換所有患病、重傷以及25歲以下的戰俘。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拒絕了基輔提出的至少一個月「無條件停火」的要求,而是提交了一份書面提案。烏克蘭方面表示,他們需要更多時間研究該提案,然後再回應。他們建議談判應在6月底恢復。會談結束後,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兼國防部長烏梅羅夫表示,歸還兒童人質是首要任務,「如果俄羅斯真正致力於和平進程,名單上至少一半兒童的回國是件好事。」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也表示,俄羅斯將於下周向基輔移交6000名烏克蘭士兵的遺體。澤倫斯基週一稍晚也表示,烏克蘭將歸還6000名俄羅斯士兵的遺體,但沒有具體說明具體時間。

與俄國6/2會談前夕 烏克蘭發射472架無人機襲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日宣布,針對俄羅斯提議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會談一事,烏克蘭將派出代表團出席,由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領軍參與第二輪協商。澤倫斯基1日在Telegram上發文指出,「我在週一的伊斯坦堡會談前概述了(烏克蘭的)立場。」根據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的立場包含達成「完全且無條件停火」、救回戰俘與被綁架孩童等首要之務。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空軍稱,俄羅斯軍隊近日向烏克蘭境內發射了約109架無人機和5枚飛彈,其中3枚飛彈和4架無人機被摧毀,另有30架無人機未能擊中目標,也沒有造成損害。烏克蘭安全局1日表示,烏克蘭發動472架無人機襲擊,摧毀了俄羅斯領土40多架轟炸機。俄羅斯最高調查機構1日表示,烏克蘭對斯列德尼鎮軍事基地發動無人機襲擊,這是首次西伯利亞軍事基地遭無人機襲擊。爆炸導致俄羅斯西部兩座橋樑倒塌,兩列火車脫軌,造成其中一起事故7人死亡,數10人受傷。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內部消息人士證實,正在俄羅斯後方積極展開大規模特種行動,核心目標是摧毀俄方轟炸機,直言這起引人注目的攻擊,已醞釀了一年半多的時間。消息人士還補充說,這項行動由澤連斯基監督,並由國家安全局執行。

飛機剛落地就急著起身?土耳其祭新規定處罰乘客 違者恐遭罰款
每次只要飛機落地後,總是會有乘客急著起身拿行李,造成飛機走道塞車的情況。對此,土耳其民航總局(Turkish Directorate General of Civil Aviation)祭出新規定,乘客必須等到下機順序輪到自己所在的座位時,才能起身收拾物品下機,否則將會開罰。根據《紐約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土耳其民航總局日前向各家航空公司發布公告,指出乘客必須等到下機順序輪到自己所在的座位時,才能起身收拾物品下機,否則將會開罰。而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罰款可能高達約67美元(約新台幣2000元)除此之外,其他違規行為包括在飛機滑行時解開安全帶、或在飛機停穩前打開頭頂行李箱,等也有可能會面臨罰款。對此,土耳其民航總局強調,會祭出罰款的規定,是因為乘客擠在飛機走道的情況明顯增加。並指出「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其他人的滿意度和優先下機權,還會對乘客和行李的安全構成威脅。」事實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其實也有類似規定,禁止乘客在安全帶燈號未熄時任意走動。不過,一旦燈號熄滅乘客就不再受約束,相對土耳其的規範來說較無約束力。

川普警告普丁「正在玩火」 俄羅斯反擊:川普對俄烏衝突實際情況「了解不夠」
俄烏戰爭進入第3年,雙方5月16日於土耳其進行首次和平談判,但俄羅斯仍對烏克蘭多地發動「最大規模無人機襲擊」,烏方也持續回擊。對此,川普27日批評俄國總統普丁「正在玩火」,並警告將對俄國實施新一輪制裁。克里姆林宮28日則回應,認為川普對俄烏衝突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夠」。根據《CNN》報導,川普(Donald Trump)27日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表示,「普丁根本不懂,要不是有我,俄羅斯早就發生很多壞事了,我的意思是…非常糟糕的是,他(普丁)這是在玩火!」針對川普的言論,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8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川普政府正在為促進和平付出巨大努力,俄羅斯感謝川普的付出,而俄羅斯總統普丁很重視國家利益,俄國將與美國保持接觸,「但在達成和平協議之前,仍有『許多細微差別』需要解決」。佩斯科夫說到,「和美國一樣,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對於我們而言,這些利益高於一切,對於我們的總統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也有很大量的工作要做,為與烏方的進行下一輪談判做準備,並將繼續與美方保持聯繫」。克宮外交政策助理烏沙科夫(Yuri Ushakov)則直言,「川普說了很多,我們當然會關注這些言論,但從很多方面來看,我方得出的結論是,川普對俄烏對抗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夠」。烏沙科夫指出,川普似乎沒有成功掌握到「烏克蘭針對處於和平狀態的俄羅斯城市實施大規模恐怖襲的頻率增加」,強調川普只看見俄羅斯襲擊。

逾2600人誤入投資陷阱損90億 跨國詐團女主嫌潛逃泰國落網
泰國警方最近逮捕一名涉嫌加密貨幣與外匯詐騙的越南籍女子,她過去在越南犯下大規模投資詐騙案,造成超過2600人受害、涉案金額高達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因此遭到越南當局與國際刑警通緝。《曼谷郵報》報導,泰國犯罪防治局(Crime Suppression Division,CSD)23日在曼谷宛他那區(Watthana)一間飯店,逮捕30歲越南籍女子吳氏秋(Ngo Thi Theu),她的綽號為「吳夫人(Madam Ngo)」,因涉嫌詐欺等重罪被越南當局與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和逮捕令。警方指出,吳氏秋為該犯罪集團的核心人物,她與共犯以投資平台為幌子,吸引越南民眾投入外匯與加密貨幣資金,並向受害者承諾每月20%至30%高額報酬,還找來名人與網紅宣傳,聲稱投資「零風險、回報快」,更鼓勵受害者介紹新成員以獲得佣金,整體運作模式近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造成超過2600人上當,不法獲利至少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報導稱,吳氏秋所屬的詐騙集團會先讓受害者小額獲利以獲得信任,待被害人投入更大筆資金後,便直接人間蒸發。警方調查發現,該集團由一名土耳其人領導,旗下有35名越南籍共犯,他們在越南河內市、胡志明市、峴港、會安等多個城市設有44間辦公室,聘僱超過1000人,甚至將業務擴展至柬埔寨金邊。越南警方獲悉吳氏秋潛逃泰國後,便與泰國當局合作進行逮捕。據悉,吳氏秋與38歲保鏢謝廷福(Ta Dinh Phuoc)、41歲仲奎仲(Trong Khuyen Trong)同時遭逮捕,過程中沒有反抗,3人同時因簽證逾期被控非法居留。她向警方供稱,大部分詐騙金流都交由主謀處理,個人分紅則投入越南不動產洗錢。此外,吳氏秋藏匿泰國期間,仍透過越南人頭帳戶收錢,再由泰國境內的越南人提領,每次大約100萬泰銖(約新台幣92.2萬元),以規避追查。吳氏秋目前已被泰國警方拘押,正等待引渡回越南接受調查與審判。

快震來了貓先跑!虎斑貓「秒逃命」影片曝光 網看傻:根本地震預測儀
希臘克里特島(Crete)鄰近海域,當地時間22日發生規模6.2地震,震央在距離伊拉克利翁專區(Heraklion )東北方約79公里的海域,震源深度約64公里。地震造成多處道路與建築物受損,在這起地震引發關注的同時,一段由監視器拍攝的影片也在社群平台瘋傳。影片中,一隻虎斑貓在地震發生前短短幾秒內,似乎感應到異常動靜而迅速逃離現場,牠的敏銳行為令不少網友嘖嘖稱奇。希臘克里特島22日清晨發生規模6.2地震,一隻虎斑貓早在地牛翻身前幾秒,就「警覺異狀」。(圖/翻攝自X)從監視器的畫面看到,拍攝地點在東部拉西錫的米拉貝羅湖區(Mirabello Lakes),時間大約是清晨6點19分。從影片可見,貓咪原本在庭院悠閒踱步,下一秒突然警覺地停下、左顧右盼,接著火速橫越馬路逃離現場。才剛跑開,地面就開始劇烈搖晃,植物狂晃,震撼全場。希臘克里特島22日清晨發生規模6.2地震,一隻虎斑貓早在地牛翻身前幾秒,就「警覺異狀」。(圖/翻攝自X)這支影片隨即被分享到臉書,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驚呼:「動物真的有第六感」、「該升牠當官方預警官」,甚至有留言笑稱:「氣象局該請牠上班了!」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這起地震震央位於內阿波利斯東北方56公里,震源深度約60公里。希臘克里特島22日清晨發生規模6.2地震,一隻虎斑貓早在地牛翻身前幾秒,就「警覺異狀」。(圖/翻攝自X)克里特島首府赫拉克里翁(Heraklion)部分建築外牆倒塌,街頭出現封鎖線,多條道路因地滑封閉,超市物品散落一地,情況一度混亂。儘管地震規模不小,希臘衛生部長阿多尼斯喬治亞季斯(Adonis Georgiadis)表示:「克里特島的醫療設施沒有受到任何損害。」但仍有不少居民回報,家中物品掉落、建物劇烈晃動。除了克里特島有感,連希臘首都雅典、土耳其、埃及與以色列也陸續回報震感。據了解,這已是克里特島一週內第二次遭遇強震。上週也曾發生規模5.9地震,希臘位於歐亞與非洲板塊交界,地質活動頻繁。專家警告,後續可能仍有餘震。希臘克里特島22日清晨發生規模6.2地震,一隻虎斑貓早在地牛翻身前幾秒,就「警覺異狀」。(圖/翻攝自X)

28歲媽出國度假猝死…遺體運回驚見「心臟被挖走」 家屬震驚:我們要真相!
英國一名28歲年輕媽媽和家人到土耳其度假,期間突然身體出現異常,被送往當地醫院後卻不幸死亡。更令人震驚的是,遺體運回英國驗屍時,竟發現她的心臟「被移除」,家屬至今不知原因,痛批土耳其方面未經授權擅自動手術,目前已要求英國外交部與當地當局徹查事件真相。根據英媒《太陽報》、《每日郵報》報導,這名年輕媽媽到土耳其旅遊竟離奇身亡,遺體送回國後還驚見「心臟居然不翼而飛」,令家屬震驚不已。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發生在5月初,28歲的女子貝絲(Bethany Martin)與丈夫、2名孩子到土耳其安塔利亞度假,沒想到才抵達不久就突然身體不適,送醫幾天後宣告不治。據了解,貝絲發病前曾出現幻覺與混亂症狀,隨後被送往當地醫院急救,報導引述丈夫盧克(Luke)說法,表示院方曾拒絕他去探視,甚至一度誤會他涉嫌下毒而扣留偵訊。在沒有足夠證據情況下才將他釋放。事後遺體透過花費8000英鎊(約新台幣32萬元)運回英國,家屬原欲進行詳細驗屍,卻驚覺心臟已遭移除,至今院方未給任何交代。報導指出,貝絲於2016年結婚,這次全家旅行原為放鬆之旅,沒想到竟在異鄉突遭不幸。她生前無重大疾病紀錄,死因被土耳其醫院含糊帶過,並未提供完整病歷,讓家屬質疑「是否有隱情」。對於貝絲心臟消失一事,家屬痛批土耳其醫院罔顧程序和人權,貝絲的母親珍(Jane)悲憤表示:「她是我們的寶貝女兒,不是醫院可以擅自處理的物品」,目前家屬已要求英國外交部介入,並聯繫土耳其當局與醫院要真相。家屬強調,他們只想知道為什麼女兒會死,又為何器官會無預警被取走,「我們需要一個交代」。針對這起事件,英方驗屍官對此表示高度關注,並認為此事「極為不尋常」,目前,家屬已在募資平台發起募款,為後續法律程序籌措經費,截至目前已募得超過14萬英鎊(約新台幣580萬元)。家人表示將會持續追查到底,不讓貝絲的死白白犧牲。英國一名28歲年輕媽媽和家人到土耳其度假,期間突然身體出現異常,被送往當地醫院後卻不幸死亡。更令人震驚的是,遺體運回英國驗屍時,心臟「竟被移除」。(圖/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