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溫差
」 天氣 氣象署 氣溫 鋒面 地區
台中大梨山繡球花開!直徑30公分比臉大 花期持續到7月底
台中大梨山地區繡球花正值盛開期,包括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梨山遊客中心等高山地區都可看到繡球花開美景,其中武陵農場露營區草原旁步道的繡球花更綿延500公尺長,吸引遊客上山欣賞拍照,預計花期持續到7月底。武陵農場位於中高海拔環境,日夜溫差約15度,陽光充足及土壤特性適合繡球花生長,每年盛開期約6月中旬到7月底,高山氣候環境讓農場內繡球花的花球直徑可長到2、30公分,花型比其他地區更碩大、顯眼,近年來除了櫻花,繡球花也成為武陵農場一大特色。武陵農場內上萬朵繡球花目前正盛開,包括武陵賓館後方的楓林木屋旁、場部行政中心花坊、醒獅園與武陵富野渡假村附近,繡球花全都滿開,粉藍、紅、桃紅等繡球花陸續綻放,尤其是露營區草原旁步道,綿延約500公尺繡球花牆,成為遊客拍照打卡景點。農場也在武陵賓館水池,模仿日本神社或寺廟提供參拜者淨身的水池中擺放時令花卉,讓繡球花漂浮在水面上,營造出「花手水」美麗視覺效果。許多上山避暑旅客表示,武陵農場繡球花比成年人的手掌、臉還要大,拍照起來壯觀又漂亮,各式各樣的花色,讓人彷彿置身童話裡的花海仙境。武陵農場說,繡球花會因環境土質酸鹼度,產生紅色、紫色、藍色或粉紅等顏色,形成色彩粉嫩、層次豐富的花海。另,除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梨山遊客中心前繡球花也正盛開,花色則以粉紅色為主,不少遊客巧遇花朵盛開又驚又喜。

吹「合歡山牌冷氣」長大! 南投夏天國產草莓產季到
南投縣仁愛鄉農會近年輔導農友栽種高山草莓,歷經3年推廣略有成效,農友在海拔1900公尺的翠峰山區栽種草莓,每年6月至11月是產季;農友張沁玥說,夏天吹「合歡山牌冷氣」長大的草莓,目前總栽種面積約1公頃,產量少,奇貨可居,價格相對穩定,即使每台斤售價5、600元,深受烘培餐飲業者與饕客青睞。仁愛鄉農會指出,國產草莓主要集中在苗栗大湖、南投福龜平地,產期在冬季、春季,考量仁愛山區高海拔環境,夏季日夜溫差大,輔導山區農友在高海拔地區試種草莓,歷經2年測試,最終選擇香水品種草莓,如今略有成效,張沁玥等6、7戶農友加入高山草莓行列,總栽種面積約1公頃。張沁玥表示,她原本在花蓮縣公務機關擔任約聘人員,考量父親年事漸長,返鄉幫忙管理高山茶園與夏季蔬菜,由於她喜歡吃草莓,發現高山地區占氣候優勢,病蟲害問題較平地少,加入仁愛鄉農會高山草莓計畫。張沁玥說,經測試栽種香水品種的草莓,及少數的日系品種的草莓,由於高山夏季溫差高達8度以上,氣候較冷,草莓生長慢,加上夏季日照時間長,因此吹「合歡山牌冷氣」長大的草莓,不僅香氣更濃郁,果實更加扎實、Q甜,相當受饕客及高檔烘培餐飲業者喜愛。仁愛鄉農會坦言,每年6月至11月是高山草莓產季,錯開平地草莓產期,有一定優勢,但高山草莓栽種成本高,除了健康的苗株不易取得且單價較高,草莓運輸成本高、耗損大,因此高山草莓奇貨可居,售價較高,農會將輔導高山草莓包裝分級並拓展通路,讓國人在夏天也能品嘗國產優質的高山草莓。

未來10天「熱如炎夏」飆35℃ 第3波「梅雨季」鋒面時間曝
今天(13日)台灣附近環境為偏東風,各地大多是多雲到晴偏乾、穩定的天氣,僅東半部地區及基隆北海岸有零星短暫陣雨,清晨至上午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值得注意的是,未來10天各地將是各地晴時多雲、白天「熱如炎夏」的天氣,高溫約在35度,提醒民眾慎防熱傷害。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洩天機教室」撰文道,今、明(14日)2天各地區晴朗無雲,白天晴熱、偏乾,最高氣溫約升至35度,紫外線強,要注意防曬,但因夜間輻射冷卻,早晚有涼意,最低氣溫約在17度,日夜溫差大,應注意穿著調整。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7至33度、中部19至34度、南部20至35度、東部17至32度。最新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週四(15日)至下週四(22日)各地晴時多雲,白天「熱如炎夏」,最高氣溫約35度,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午後山區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不過,隨著環境水氣逐日的增減,其機率高低亦有逐日的輕微變化,需逐日觀察微調。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模式第10天(22日20時)模擬,鋒面位置已略調整、還在東海南部,離台灣陸地甚遠;美國模式同時的模擬圖顯示,鋒面正逐漸接近,但亦未觸及台灣陸地;兩者差異很大,故第3波「梅雨季」鋒面,還得再等、並得繼續觀察模式的調整。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則說到,今日至週四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雨;週五(16日)午後花東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山區及高屏有零星短暫雨;週六(17日)午後各地有零星短暫雨;週日(18日)至下週一(19日)清晨於台中至台南沿海有零星短暫雨,午後各地山區有零星短暫雨。賈新興指出,下週二(20日)午後各地山區有零星短暫雨;下週三(21日)至下週四,清晨於台中至台南沿海有零星短暫雨,午後各地有零星短暫雨。綜合研判,觀察23日至28日環境有利梅雨建立的機率,短期氣候預測顯示,6月降雨以相對偏少的機率較高,但超過5天後預報變動幅度大、不確定性較高,請留意最新的預報資訊。

本週一天比一天熱!「最熱時段」中南部飆破37度
氣象署指出,今(13)日北部及東北部清晨仍涼;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僅東半部地區及基隆北海岸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白天各地氣溫上升,西半部高溫約31至33度,明天的天氣更熱,南台灣有機會來到35度,本週天氣穩定。今天台灣附近環境為偏東風,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偏乾、穩定的天氣。氣溫方面,北部、東北部清晨仍有涼意,各地低溫約19至23度,白天各地氣溫上升,西半部高溫約31至33度,日夜溫差大,可達10度以上,早出晚歸請適時增添衣物,而東半部高溫約28、29度。週三(14日)的天氣,各地仍以多雲到晴天氣為主,僅迎風面東南部、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溫則是更加炎熱,北部20至32度、中部21至33度、南部23至33度、東北部20至30度,東部21至29度,內陸地區可能來到35度。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本週,一天比一天熱!」要到週五(16日),環境會再轉為偏南風到西南風,天氣也將會更加高溫炎熱;目前評估,本週最熱時段應該會落在週末假日,尤其是中南部地區,高溫上探36、37度,紫外線指數也有機會衝到11或以上的危險級,外出活動籲請注意防曬及補充水份。

未來一週天氣多雲到晴 「這些」地區仍須注意午後雷陣雨
中央氣象署預測,從週二起,未來一週天氣逐漸穩定,全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不過東北部山區、基隆北海岸仍須注意午後雷陣雨。週伍以後,午後雷陣雨的範圍會擴及北部、東部、東北部,及其他山區。另外,未來一週白天與夜晚溫差大,西半部溫差甚直可達10度,早出晚歸的民眾應注意保暖。未來一週日夜溫差大,早出晚歸的民眾需注意保暖。(圖/中央氣象署臉書)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訊,週二開始水氣較少,天氣轉穩,週二白天氣溫持續回升,西半部日夜溫差大,各地多為多雲到晴。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也指出,週二吹的是東風,僅迎風面東半部及基隆北海岸有零星短暫雨的情況,午後山區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接著指出,週三、週四環境為偏東南風,白天氣溫暖熱,各地仍以多雲到晴天氣為主,僅迎風面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地區、南部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到了週五至下週一,環境轉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上午各地仍為多雲到晴,僅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降雨範圍擴及北部、宜蘭花蓮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林定宜也提醒,週三至週五清晨及夜晚馬祖、金門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民眾應格外留意。另外,林定宜提到下週二、下週三時,會有鋒面位於台灣北部海面,水氣增多,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林定宜也提醒,未來一週氣溫逐漸回溫,週五至下週一南部氣溫可達34度,山區及河谷附近恐會更高溫,民眾外出須注意防曬。此外,下週一起東南部因沉降作用,可能有焚風,須留意36度以上高溫。

明雨勢「北往南」趨緩!白天起氣溫回升 週五午後降雨範圍擴大
今天(11日)仍受鋒面影響,各地天氣不穩定,容易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大雨發生的機率,特別是在中南部、臺東地區以及各地山區有局部豪雨發生機率,預計鋒面會逐漸南移至巴士海峽,晚上北臺灣降雨會逐漸減緩,有出現降雨空檔的機率。氣象署表示,明天(12日)白天氣溫稍回升,降雨會由北而南逐漸趨緩。氣象署指出,明天清晨各地仍偏涼,白天氣溫稍回升;鋒面位於巴士海峽,水氣仍影響南臺灣,南部及東南部地區仍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降雨會由北而南逐漸趨緩,轉為多雲天氣。氣溫方面,北部18~27度,中部20~27度,南部22~27度,東北部18~25度,東部19~25度,東南部21~25度;澎湖22~28度,金門20~28度,馬祖19~25度。週二(13日)水氣明顯減少,天氣轉穩,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氣溫持續回升,西半部日夜溫差大。氣象署說明,週三、週四(14日、15日)環境為偏東南風,各地仍以多雲到晴天氣為主,僅迎風面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週五、週六(16日、17日)環境轉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上午各地仍為多雲到晴,午後降雨範圍略增,北部、宜花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母親節大雨狂炸「10縣市」 專家:全停等明天
氣象署表示,11日臺中市山區、嘉義縣山區及南投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苗栗山區及中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水。氣象署也對「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到8點。豪雨地區:台中市、南投縣、嘉義縣大雨地區: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大雨特報。(圖/翻攝氣象署官網)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此波梅雨鋒面,今日風雨最大!根據觀測顯示,昨(5/10)日受鋒面影響,降雨較為顯著的區域為嘉義以北、南投及花蓮等地區,且多位於平地沿海或近山區域;今(5/11)日仍受鋒面影響,降雨範圍將再擴大、降雨強度也將再增強,降雨熱區將轉至中南部及東南部的山區,連續多日降雨,近日盡量避免前往山區,外出活動也請特別留意天氣變化並注意自身安全。」林得恩表示,「至於強風部份,昨(5/10)日,臺南以北、南投、東半部及屏東等地區均有出現陣風7級或以上的觀測紀錄;今(5/11)日,雲林以北及屏東等地區也仍在強風可能影響的範圍當中。預估到了今日晚上,梅雨鋒面就會逐漸南移至巴士海峽附近,此時,北臺灣的降雨就會逐漸減緩,降雨空檔也會變多;南臺灣的降雨也會開始減弱,但還會繼續下,全停要等到明天。」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明(12)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南台灣雨後多雲,其他各地區先後轉晴,白天氣溫明顯回升、早晚涼。週二、三(13、14日)各地區持續晴朗無雲,白天晴熱、乾燥(最高氣溫約升至35度)、紫外線強,要注意防曬,因夜間輻射冷卻,早晚有涼意(最低氣溫降至17度以下),日夜溫差大,需注意穿著調整。

週末全台濕涼氣溫下滑!下週熱至35度 第3波鋒面時間曝
氣象署指出,今天(10日)鋒面影響,天氣不穩定,各地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對流發展旺盛時容易伴隨瞬間大雨。氣溫方面,東北風增強加下雨,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天氣轉涼,氣溫逐漸下降,白天高溫約24至26度,到了晚上會降到19至21度,而南部及東南部白天高溫27至29度,晚上氣溫則約24度。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週六、日,大氣環境不穩定,全台降雨機率增高,隨著梅雨鋒面自北往南緩慢移動,降雨熱區也開始往中、南部轉移,隨著西南風的增強,山區降雨將會最為集中且持續。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表示,今、明(10、11日)兩天「梅雨季」第2波移動性鋒面南下,各地轉有陣雨或雷雨,慎防「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的發生;氣溫逐日下降,北台明顯轉涼。下週一(12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南台灣雨後多雲,其他各地區先後轉晴,白天氣溫明顯回升。下週二、三(13、14日)各地區持續晴朗無雲,白天晴熱、最高氣溫約升至35度,因夜間輻射冷卻,早晚有涼意,最低氣溫降至17度以下,日夜溫差大,需注意穿著調整。下週四至下下週一(15至19日)各地晴時多雲,白天炎熱,水氣略增,午後山區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最新各國模式模擬皆顯示,從下週一之後,連續一週皆無「梅雨鋒」侵擾台灣,第3波大約在5月20日。

午後變天防雷陣雨!鋒面攪局母親節「有風也有雨」
氣象署指出,今天(9日)環境吹偏南風,水氣增加,南部及東南部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北部、宜、花地區及中南部山區雨勢明顯。晚起隨著鋒面接近,中部以北地區將再轉為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氣象專家吳德榮於「洩天機教室」專欄發文指出,今日各地多雲時晴,白天炎熱,水氣略增,不穩定度略提高,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有較大雨勢出現的機率。溫度方面,北部19至35度、中部22至35度、南部22至37度、東部20至35度。週六、下週日(10、11日)「梅雨季」第2波移動性鋒面南下,轉有陣雨或雷雨,慎防「劇烈天氣」;氣溫逐日下降,北台灣明顯轉涼。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週末受鋒面通過影響,環境水氣明顯增加,在中層短波槽的移入,以及低對流層風切線的接近,動力條件亦相當配合,天氣轉為不穩定,「母親節天氣,有風也有雨!」週六,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伴隨劇烈天氣現象,且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週日,全台均有降雨機會,隨著鋒面往南移動,降雨趨勢也逐漸由北向南轉移,評估中南部及東半部地區降雨將會最為顯著,各地山區降雨型態特別集中且持續,降雨強度則在大雨至豪雨等級之間。另外,下週一(12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南台灣雨後多雲,其他各地區先後轉晴;下週二、三(13、14日)各地區持續晴朗無雲。三天白天炎熱,最高氣溫約35度以上,早晚有涼意,最低氣溫降至17度以下,日夜溫差大,應注意穿著調整。林得恩說明週末天氣。(圖/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長途進香徒步易起水泡! 醫列「保健4重點」安全完成信仰之旅
「三月迎媽祖」熱潮即將展開,為期數天進香將吸引破十萬以上信眾參與。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主任林佳佳提醒,長途步行、日夜作息顛倒和人潮環境,可能造成身體負擔,信眾進香前應做好準備:徒步保護、應對氣候、防護呼吸道和飲食安全,確保四大健康重點完成信仰之旅。長程進香徒步易起水泡、勿剝除 炮香煙霧可戴口罩避免林佳佳主任觀察歷年信眾進香情形發現,長時間徒步導致足部水泡、肌肉受傷、關節疼痛是常見的健康隱患。建議信眾應穿著舒適透氣襪子和鞋子,鞋底避免過硬或過於磨損,在腳底與小腿使用肌貼或穿護膝能減輕徒步負擔。若腳底起水泡切勿直接剝除,應以酒精或生理食鹽水消毒再蓋上紗布,減少摩擦和細菌感染。此外,進香沿途燃放鞭炮、燒香等習俗,使空氣煙霧瀰漫。林佳佳表示,煙霧中微粒易刺激呼吸道,過敏體質或氣喘病人可能會誘發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建議人人備好口罩隨時戴上,易過敏體質的信眾要攜帶抗過敏藥。三月進香日夜溫差大留意保暖 飲食清潔也要小心由於進香距離和時間都不短,日夜交替氣溫變化大,容易中暑或保暖不夠。林佳佳指出,白天曝曬時間長,需適時到陰涼處休息,每小時補充適量水分避免脫水,建議搭配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預防低血糖與體力透支。農曆三月夜間溫度仍偏低,信眾應準備防風外套,適時添加衣物,防止受寒感冒或低溫症。此外,進香行程食宿環境不固定,衛生條件參差不齊,腸胃炎或病菌傳播風險較高。林佳佳強調,應隨身攜帶酒精或乾洗手液經常清潔,吃東西前務必採濕洗手方式,雙手確實清潔後再進食,減少病菌傳播機會。心血管疾病與慢性病人量力而為 身體健康與信仰一樣重要進香陣容常見高齡或有慢性病的信徒參與,林佳佳警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長時間行走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甚至引發心肌梗塞或中風,務必量力而為。慢性病人則要隨身攜帶藥物並照醫囑服用,要避免行程影響服藥時間,如果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就醫。林佳佳呼籲,身體的健康跟信仰一樣重要,信眾挑戰前需評估自身能力,做好萬全準備,途中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求助醫療站,避免發生嚴重後果。【延伸閱讀】【影音】媽祖遶境進香走百里 如何預防「遶境腳」?瘋媽祖遶境完「腳超痛」! 醫師教「行前、後預防招術」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04

好天氣僅一天!明日變天炸雷雨 專家:今年最像梅雨鋒面的梅雨鋒面
氣象署指出,今(8)日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氣溫回升,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今天清晨北部及東北部受鋒面殘留水氣影響,仍有些零星降雨,上午之後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剩基隆北海岸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溫度方面明顯回升,天氣轉悶熱,各地高溫約29至34度,南部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各地低溫約20至24度;離島方面,馬祖有短暫陣雨,澎湖及金門為多雲,澎湖氣溫24至29度,金門20至28度,馬祖20至25度。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今日天氣,受鋒面北抬影響,台灣各地天氣轉趨穩定,只剩大台北、東北部地區及午後各山區會有零星局部的間歇性降雨。明日下半天起,受另一波梅雨鋒面接近的影響,不只午後山區對流發展顯著,雷陣雨還會擴展到平地,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轉為短暫陣雨或雷雨天氣的機會增大,林得恩直言:「今年迄今,最像梅雨鋒面的梅雨鋒面!」而這波梅雨鋒面,預計會由北到南影響台灣2天以上,初估至少會到下週一(12日)的上半天;與過往統計中,每波梅雨鋒面影響台灣至少都在1.58天或以上的結果相似。另一方面,由於鋒面的通過,環境轉為不穩定,整個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都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可能伴隨雷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且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它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需特別注意此類集中又持續的顯著降雨。氣象專家吳德榮則在專欄「洩天機教室」提到,週六、週日(10、11日)「梅雨季」第2波移動性鋒面南下,轉有陣雨或雷雨,慎防「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的發生,北台明顯轉涼,其他地區氣溫略降。至於下週天氣,吳德榮指出下週一(12日)鋒面在巴士海峽繼續南移,南台灣雨後多雲,其他各地區轉晴,白天炎熱,早晚有涼意,日夜溫差大;下週二、三(13、14日)各地晴朗穩定,持續白天炎熱,要注意防曬、防中暑,早晚有涼意,日夜溫差大,三天皆應注意穿著調整。

明午南高屏飆36度!入夜多地轉濕 2波鋒面接力到「雨轟5天」
今天(4日)各地大致多雲到晴,午後多地及山區有局部大雨機率,明天(5日)白天天氣穩定,其中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局部地區中午前後容易有36度高溫,但隨著入夜鋒面接近,北部及金門率先轉為局部降雨,後天(6日)起由於2波鋒面接續報到,降雨熱區將擴大至全台灣,屆時民眾宜攜雨具出門,以備不時之需。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白天起多數地區轉為多雲到晴,但午後對流發展,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仍有局部雷陣雨,山區降雨不排除出現局部大雨。隨著明天水氣減少,白天天氣穩定,但午後大台北、東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晚間鋒面接近,北部及金門將率先轉為局部短暫降雨。氣象署預報,後天、下周三(7日)由於鋒面影響,西半部及東半部地區普遍有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並伴隨局部強對流、雷擊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還請民眾出門在外特別留意。下周四(8日)鋒面遠離、降雨暫歇,但北部及東半部地區仍有局部短暫陣雨,下周五(9日)起另一道鋒面接近,下周六至下周日(10日至11日)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再度轉雨,其他地區則為多雲午後局部雷陣雨的天氣型態。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溫方面,氣象署說明,今天夜間及清晨各地低溫約21至24度,明天各地高溫約29至33度,而在中午前後,高雄市、屏東縣、台南市、台東縣等縣市局部地區為橙色及黃色燈號,代表有36度高溫的可能性,且在東南部有焚風發生的機率,天氣悶熱,還請民眾戶外活動多補充水分,至於各地低溫約22至25度。明天中午前後,高雄市、屏東縣、台南市、台東縣局部地區有36度高溫機率。(圖/翻攝自氣象署官網)隨著後天、下周三鋒面及降雨影響,高溫略降,但雨勢間歇或無雨時仍感溫暖甚至稍熱,綜觀而言,北部22至30度、中部23至32度、南部25至33度、東北部22至29度、東部23至29度、東南部24至30度,離島地區的澎湖24至28度、金門22至30度、馬祖20至25度。下周四鋒面遠離,溫度再度回升,北部21至30度、中部23至31度、南部24至33度、東北部21至28度、東部22至28度、東南部23至29度,離島地區的澎湖24至28度、金門22至27度、馬祖19至23度。下周五後各地高溫多落在29至33度,離島地區的澎湖、金門、馬祖則為26至29度,日夜溫差較大,其中北部與中部早晚甚至出現10度左右溫差。氣溫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未來天氣提醒。(圖/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臉書)

5/5立夏到!四生肖須慎防血光之災 開運、禁忌一次看
2025年5月5日13點58分進入「立夏」節氣,溫度會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後氣溫漸熱,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所以飲食應以順「心」為主,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糧。 要“心平氣和”,入夏之後無論做什麼,堅持養“心”為上,養“心”為先,強調平時坐臥睡覺之間也要動作不急不緩,呼吸均勻有序,氣自然就和。 2025年「立夏」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蛇、猴、雞,切勿暴飲暴食,否則容易腸胃受損而引發各種疾病。忌吃濕熱的食物,尤其油炸一類的香口食品,可以把毛病降低。身體容易受傷,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慎防引起血光之災,注意交通安全,開車過馬路都要小心謹慎。 以下就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立夏」開運養生與禁忌: 一、食「立夏」時節屬於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應以偏酸為原則,補腎來助肝,強化胃腸功能,以抵禦接下來的暑氣的侵害,民眾也可在家自製醃嫩薑,既可暖胃且不會上火。在此時節多吃些節令時蔬鮮果,以涼性、溫性的水果例如蘋果、檸檬和番茄,避免吃冰鎮水果,不是時令的蔬果更不宜多食,才能顧好腸胃。飲食方面,盡量以清淡、少鹽、少油的烹調方式為主,減輕身體負擔。「立夏」之後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 吃些具有益氣祛暑、養陰清心作用的飲食: 苦瓜具有清熱祛心火,明目解毒,補氣益精,止渴消暑等效果。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調補腸胃、補益元氣、並通十二經脈,體質燥熱,感覺身體濕氣仍重,容易昏昏沉沉,頭重腳輕的人,可以吃點綠豆。 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蓮子心有很好的降心火效果,可用於經常容易口舌生瘡的體質,並能幫助睡眠,但要提醒蓮子心過於苦寒,並不適合長期服用。 「色赤入心」:紅色的食物有助養心,「紅豆湯」以及「胡蘿蔔鳳梨汁」,都是在夏天非常好的養身飲品。 二、衣 「立夏」代表夏天的到來,但因早晚氣溫仍較低,日夜溫差大,穿衣上宜採洋蔥式穿法,方便早晚添衣。 三、住進入「立夏」後,天亮得早、暗得晚,晝長夜短,人們順著天地,相對想要早起、晚睡。然而因為醒著的時間加長,適當的「子午覺」尤其重要,子時指晚上23點至01點,午時指中午11點至13點(午睡)。更要注意天氣變熱後的「濕氣」引發皮膚疾病、香港腳等疾患發生,可藉由保持乾燥、乾爽的衛生習慣保健預防。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感冒。四、行 《黃帝內經》針對夏天的養生方式提到:「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可以晚一點睡,但要早起,不要因為太陽太強烈而不去戶外,只要做好防曬,應該趁此時多多吸收陽光的能量,能夠涵養陽氣。五、育 「立夏」養心正當時「汗為心之液」:在夏天若過度發汗,精神、體力會更感疲勞,所以多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立夏」養生還要「能動能靜」,「動」是為了將秋冬所累積在體內的陰氣排出,建議可以多到山邊海邊運動流汗,應適時做些運動,讓身體能排汗為原則;「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六、樂「立夏」時因為天氣燥熱,要適時調整心情,避免抑鬱或暴怒,因此養生若能做到「戒怒戒躁」,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愉快,安閑自樂,笑口常開;如果心情煩悶時,也要適時的疏泄,體內紊亂的氣機宣洩平和,就好像身體在外感受大自然般舒暢。氣順轉化成能量,身心舒展,自然能入靜,夏天養心入靜也等於入了佳境。

好天氣僅維持一天!明雷雨轟全台 專家提醒梅雨將至
氣象署指出,今(27)日東北季風減弱,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氣溫回升;基隆北海岸、台灣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北部地區仍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今日溫度方面,各地白天舒適溫暖,高溫可以來到27至31度,南部近山區更可以來到33、34度,感受會有點熱,清晨各地仍偏涼,中部以北及東北部低溫19至21度,其他地區約22、23度,日夜溫差大;基隆北海岸、宜蘭及花蓮有局部短暫陣雨,宜蘭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尤其是午後這段期間,至於西半部及東南部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週一(28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溫度方面,北部及東北部高溫稍微下降一些。北部21至26度,中部22至30度,南部24至34度,東北部22至27度,東部23至27度,東南部24至30度;澎湖23至28度,金門22至27度,馬祖19至23度。週二(29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轉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週三(30日)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清晨仍涼,白天氣溫回升;各地為多雲到晴,僅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午後西半部山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每年5、6月的春夏季節更迭,冬季北方大陸冷高壓逐漸減弱,而夏天盛行的太平洋高壓則逐漸增強,天氣也開始轉為酷熱。此時,當這2股冷氣團與暖氣團勢力相當,互相增長、衰退與推擠,在中國大陸南方的長江流域、江淮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和韓國南部等地上空形成一條滯留界面,我們就稱為「梅雨鋒面」,常會帶來局部強降雨以及雷暴、強陣風或冰雹等劇烈天氣現象。根據中央氣象署系集模式最新模擬結果顯示,5月5日至5月10日期間,出現日降雨量指標有較強且持續的降雨訊號,有可能就是今年第1波梅雨鋒面所致的結果。

今全台雨彈開炸「越晚雨越強」 這日鋒面再通過「慎防大雷雨」
今(25日)受到另一波鋒面通過與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全台天氣轉為不穩定,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較涼;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局部雷雨,中部以北地區並有局部較大雨勢出現的機率,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署指出,今日各地將出現不定時的短暫陣雨或局部雷雨,尤其是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降雨機率較高,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的可能。南部、花蓮與台東的降雨相對較為零星分布;氣溫方面,北部及東北部整日偏涼,介於21至24度,其餘地區仍保持溫暖舒適,高溫約27至30度,南部靠近山區甚至有機會上看34度,南北溫差明顯,往返南北的民眾需特別留意。離島地區方面,澎湖為陰天,氣溫在23至28度之間;金門與馬祖則為陰天並伴隨短暫陣雨或雷雨,氣溫分別為17至24度與15至21度。氣象署提醒,明日東北季風持續影響,北部、宜蘭與花蓮白天依舊偏涼,清晨低溫將下探至19、20度,其餘地區則在22至24度之間。配合華南雲雨區東移,全台降雨機率仍高,各地不定時會出現短暫陣雨,南部地區降雨相對較少。中部以北、宜蘭及花蓮地區可能伴隨局部雷雨,並有較大雨勢的發生機率,基隆北海岸及迎風面的宜蘭、花蓮更需留意強降雨情形。不過東北季風將於27日開始減弱,風向轉為偏東到東南風,北部及宜蘭的高溫回升至26至29度,但台灣周遭水氣仍多。降雨範圍雖縮小,仍須注意北部、東半部與恆春半島的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山區也可能出現短暫降雨,其餘地區以多雲為主;28日另一波鋒面快速通過,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全台再現不穩定天氣。中部以北地區將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且有較大雨勢的機率,南部與東部的降雨機率亦同步上升,預期一整天都會在陰雨中度過。氣象署說明,29日隨著東北季風影響持續,但水氣開始減少,天氣逐漸穩定。各地將以多雲到晴為主,僅東半部與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午後中南部山區亦可能出現局部降雨,整體降雨範圍顯著縮小;而到了4月30日(週三)及5月1日(週四),東北季風明顯減弱,水氣更為稀少,全台大致為多雲到晴的穩定天氣型態。僅東部與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午後中南部山區也可能出現局部陣雨。日夜溫差將加大,提醒民眾早晚注意保暖與氣溫變化。

極端天氣影響溫差過大 酪梨收成僅剩1至3成
受到極端氣候冷熱交替劇烈,屏東酪梨「酥花」情況嚴重、落果率高,萬丹酪梨農指出,受損程度達8、9成,等於全年無收;嘉義竹崎部分果園結果率也不到3成;全台最大產地台南大內也發生酪梨授粉不佳情況,市府農業局決定待5月中旬匯集農災資料,邀農糧署、改良場專家召開天然災害補助會議,預料可望通過補助。台灣酪梨最大產區分布在台南、嘉義等縣市,屏縣種植面積約290餘公頃。萬丹鄉酪梨產銷班第10班班長吳讚旺表示,南部酪梨為避開颱風,多種加林1號早生種,4到8月是採收期,今年開花後就出現無法結果、落果嚴重等情形,甚至整株不結實,產量恐大減8成以上。萬丹鄉青農陳昱銓說,酪梨1年只採收1次,他種了2分地約56棵果樹,往年1年約可收成40萬元,去年因颱風受損,但今年更慘,寒害加上日夜溫差冷熱劇烈,「酥花」情況嚴重,結果率不到1、2成,即使少部分結果,還沒長成就落果,整園收成不到10%,等於全年無收。台南酪梨產地以大內區為主,占地約300公頃,今年4月陸續出現因天候冷熱不定,授粉狀況不佳情況,但因分為早生、中生、晚生3種,整體狀況仍不明,農業局決定待5月中旬災情較明朗後開農損會議。嘉義縣竹崎鄉農會表示,嘉義酪梨產期較高屏晚,原本花開得不錯,不料部分果園結果率不到3成,部分雖有結果,但沒幾天便掉落,推測是天候異常,忽冷忽熱導致蜜蜂授粉不完全,今年產量勢必大減。台東酪梨同樣有早生、中生與晚生品種,目前結果狀況不明;縣府將待情況較明確後勘查。

氣候不穩定…清明前後原是「蘆筍盛產期」 農民卻嘆:產量減2/3
氣候不穩定,蘆筍農也受災,清明節前後原本是蘆筍盛產期,今年因氣溫忽冷忽熱影響,蘆筍受不了而減產,農民嘆,蘆筍較往年減產2/3,蘆筍也因此容易致病,有農民迫不得已將整區蘆筍剷除,彰化蘆筍最大產區、二林鎮農會表示,目前觀察到是屬零星案例,若情況嚴重,將請公所等相關單位向中央反應,爭取給予農民補助。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彰化縣種植蘆筍面積約有230.76公頃,以二林鎮114.06公頃最多,占比近一半,其次則為芳苑鄉,有81.66公頃、溪湖鎮則有7.59公頃。氣候不穩定,不僅影響蘆筍的產量,蘆筍母株也容易生病。(圖/楊姓蘆筍農提供)楊姓農民種植蘆筍6年,他表示,蘆筍生長受氣溫影響很大,25至30度的氣溫間,最適合蘆筍生長,原本清明節前後是蘆筍產量最高的時節,今年以來日夜溫差過大,晚間氣溫過低,讓蘆筍子株晚間停止生長,不僅影響蘆筍的產量,蘆筍母株也容易生病,讓產量更加雪上加霜。楊姓蘆筍農說,蘆筍產量不到去年同期1/3,去年同期中盤收購價格約落在每公斤90至100元間,今年價格調漲至130至150元間,價格雖有比較好,但無奈量少,他認為,蘆筍有開放進口,國產蘆筍即使產量銳減,價格也無法大幅往上拉,彌平農民的損失,只能拜託多選購國產蘆筍,多支持在地農民。氣候不穩定,不僅影響蘆筍的產量,蘆筍母株也容易生病。(圖/楊姓蘆筍農提供)二林鎮農會總幹事邱士平指出,近期已有接獲農民反應,蘆筍受氣候不穩定影響,產期延後,也導致母株病蟲害嚴重,有農民被迫將全區蘆筍母株剷除,再重新栽種,但目前仍屬零星案例,且不同品種蘆筍受害程度不同,會再深入了解,若情況嚴重,將請公所等相關單位向中央反應,爭取給予農民補助。蘆筍田。(圖/楊姓蘆筍農提供)

今熱如夏!明水氣增加將變天 下週2鋒面報到「這天雨勢最大」
氣象署指出,今天(17日)台灣附近為偏南風,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舒適溫暖,西半部高溫可達31至32度,東半部則約27、28度,各地低溫約18至21度,早晚偏涼,日夜溫差大。明日起鋒面接近,北台灣率先有「局部短暫陣雨」,其它地區為多雲;溫度方面北部21至31度、中部22至32度、南部23至32度、東北部20至29度、東部21至28度、東南部22至28度。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明天(18日)持續暖熱,大氣漸不穩定,山區及北部平地,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週六(19日)鋒面接近,持續暖熱,山區午後及北部平地,偶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吳德榮指出,週日(20日)下午起「微弱鋒面」影響,局部地區轉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仍偏暖。下週一、二(21、22日)天氣好轉、氣溫偏高、「暖熱如夏」。下週三至週六(23至26日)另一波鋒面南下,再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天氣轉涼,這波持續的時間久,也很不穩定,期間發生「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的機率高,不過時間仍久還需觀察。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未來10天估計前後會有2道鋒面接近或通過台灣,週六(19日)晚間至週日(20日)第1道鋒面南移,當下環境量場分佈情形,加上鋒面位置稍稍偏北,導致累積降雨無法有效集中,「會有降雨,但雨要下很劇烈的機會偏低。」下週二(22日)晚間,第2道鋒面接近並快速通過,23日(下週三)晚間起,鋒面南壓並滯留於巴士海峽北部。由於這波鋒面環境條件良好,鋒後又有強冷空氣輻合,研判22日晚間起,發生豪大雨機率高;全台都有降雨機會,其中,又以中部以北、東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的降雨強度將會是最高,降雨還會持續個好幾天,目前評估23日的雨勢最大。

明天還是好天氣!周五水氣漸增 下周三全台轉濕又變涼
把握本周好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16日)入夜後局部地區由於輻射冷卻,不像白天溫暖、體感稍涼。明天(17日)全台大多晴朗舒適,其中西半部高溫仍可達30度以上,但後天(18日)起受鋒面與水氣增多影響,北部率先轉濕,周日(20日)起各地天氣趨不穩定,下周三(23日)更將出現明顯降溫與全台降雨,日夜溫差仍大,民眾屆時出門記得備妥雨具、適時增減衣物。中央氣象署表示,明天起至下周一(21日),台灣各地大致為晴到多雲的天氣,僅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日夜溫差大。不過後天起水氣逐漸增多,北部地區清晨至上午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中部以北及各地山區也會出現局部雷陣雨。周六(19日)及周日鋒面通過台灣北部海面,北部與中部、山區將轉為局部陣雨或雷雨,周日天氣持續不穩。下周一北部與東北部地區有局部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降雨。下周二(22日)另一波鋒面影響,中部以北與東北部轉為有雷陣雨機會,東部也有局部降雨。周三鋒面通過與東北季風增強,全台轉濕轉涼,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未來一周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溫方面,未來幾日各地白天依舊偏暖,其中後天至下周二,北部21至31度、中部21至32度、南部23至32度,東北部約20至29度,東部與東南部則落在22至30度之間;離島方面,澎湖23至28度、金門20至28度、馬祖19至26度。下周三由於鋒面影響,各地氣溫明顯下滑,北部降至19至24度,中南部約21至29度,東部19至23度,日夜溫差明顯,民眾外出還請注意保暖。未來一周氣溫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此外,馬祖與金門地區自明天晚至周日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可能影響航班與交通安全,民眾交通往返時請多加留意。

今明兩天熱到35度!週日又有鋒面報到 降雨時間曝
氣象署表示,今(16)日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白天氣溫回升,清晨輻射冷卻影響,各地偏涼,日夜溫差大。西半部高溫來到29、30度,東半部約26、27度,感受溫暖偏熱,清晨低溫普遍為16至18度,尤其竹苗地區來到11、12度左右,感受偏涼,要留意日夜溫差大。各地晴朗穩定,僅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昨日台灣各地高溫相當顯著,新竹以南的縣市均有高於30度以上的實測紀錄;最熱出現在高雄內門的34.5度。今日環境轉為東南風,水氣仍然偏少,降雨機會偏低,僅東半部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感受溫暖炎熱,日夜溫差大。氣象專家吳德榮於「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洩天機教室」表示,今日受到移動高壓影響,各地白天「晴熱如夏」,高溫升至32度以上,南部達35度,紫外線強。清晨有輻射低溫,日夜溫差超過15度;相對濕度低天乾物燥,空氣品質不佳。今日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3至31度、中部13至33度、南部14至35度、東部14至32度。吳德榮指出,明(17)日高壓迴流高壓迴流,各地多雲時晴,持續「暖熱如夏」。週五(18日)持續暖熱,不穩定度稍提高,山區及北部平地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週六(19日)鋒面接近,仍偏暖,山區午後及北部平地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週日(20日)下午起「微弱鋒面」影響,局部地區轉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下週一、二(21、22日)天氣好轉、氣溫偏高。下週二晚至週五(25日)另一波鋒面南下,再轉有陣雨或雷雨,這波持續的時間久、也很不穩定,有「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但相隔時間還久,需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