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賢
」她天天喝「這個」!胃食道逆流加劇、手紅癢變黑 醫示警:直接刺激食道黏膜
患有胃食道逆流的婦女平時注重保養,不過症狀卻加劇,甚至出現手部紅癢、黑色素沉澱的情況。醫一問才知,原來該名婦人每天都空腹喝「檸檬汁」。醫師示警,檸檬汁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並不適合,檸檬的酸性pH值接近胃酸,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在粉專《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近日門診遇到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深受胃食道逆流困擾,雖然沒有不良生活習慣,還非常注重養生,卻不明白為何症狀加劇,同時她提到,手部皮膚出現紅癢及黑色素沉澱,懷疑肝臟出現問題,經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她因為工作常曬太陽,常常覺得疲倦,聽人家說「檸檬是鹼性食物、可以調整體質」,所以這幾周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自製的檸檬汁,並且擠完檸檬汁後未洗手就進行戶外工作,認為檸檬能夠美白及改善體質。李柏賢指出,「鹼性食物」的概念來自於「酸鹼飲食理論」,該理論主張不同食物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酸性或鹼性物質,進而影響血液和體內環境的酸鹼平衡,根據此理論,鹼性食物(如蔬果、堅果、豆類)對健康有益,而酸性食物(如肉類、奶油、含糖飲料、加工食品)則可能對健康有害。李柏賢提到,然而,這一理論並無很強的證據支持,也未受到廣泛認同,實際上,人體的酸鹼平衡由腎臟和呼吸系統嚴格調控,血液的酸鹼PH值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內(7.35至7.45之間),正常情況下,單憑飲食難以大幅度改變血液的酸鹼值,因此,檸檬、蔬果等「所謂的鹼性食物」對健康有益,更多是因為這類食物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而非因為它們能「改變」體內的酸鹼值。李柏賢說,檸檬汁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並不適合,檸檬的酸性pH值接近胃酸,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將導致胸口灼熱感、口泛酸水與胸悶等症狀加劇,長期大量飲用不僅無法改善症狀,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此病友經過飲食衛教以及服用制酸劑後,症狀完全緩解。除了胃食道逆流,李柏賢點出,患者手部的皮膚問題也可能與「植物性光敏感皮膚炎」有關,檸檬富含光敏感物質,若接觸檸檬汁後未清潔乾淨,皮膚暴露於紫外線下,會增加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導致色素沈澱與變黑,雖然檸檬對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建議過量攝取,但它仍是營養豐富的食材,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劑,對免疫系統與皮膚修復有益,適量用作調味料不僅能增添風味,還能帶來健康好處。
吃過量「超加工食品」增加便秘風險!醫推:每天2顆奇異果 便秘遠離我
便秘與腸躁症是不少現代上班族的困擾,而這有可能是「吃」出來的?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超加工食品與便秘和腸躁症密切相關,一旦增加攝取量,還有可能增加兩倍以上的便秘機率;而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每天吃2顆綠色奇異果,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還能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數,減少便秘患者腹部不適。增加超加工食品攝取量 增加2倍以上便秘機率李柏賢醫師近日在fb粉絲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指的是經過高度加工和工業化製造的食品,例如常見的泡麵、精緻糕點、手搖飲、餅乾和零食、加熱食品、罐頭菜、培根、熱狗、即溶湯、炸雞塊等;通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劑、防腐劑、人工色素和其他化學物質,營養價值低,但糖分、脂肪和鹽分卻高得驚人。李柏賢醫師引用了近期《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對於便秘的負面影響。研究找來了12,716名美國成年受試者參與,結果發現超加工食品(UPF)攝入增加,便秘機率會增加兩倍以上,若增加少加工食品(MPF)的攝入,便秘機率則降低近六成。若將飲食中10%的超加工食品換為等量的少加工食品,便秘機率則降低了10%;且無論是少加工食品還是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都與腹瀉風險沒有相關性。食物的處理和添加物 在便秘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李醫師也做出結論,超加工食品與便秘具有強烈相關。不論原本食物的本質是蔬菜、肉類還是高纖食材,都顯示出食物處理過程或添加物在便秘的發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李醫師還提到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增加10%的超加工食品,會明顯提高腸躁症的風險,這進一步凸顯了飲食對腸道健康的重要性。在對策方面,李醫師指出另一篇發表在《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的研究,證實每天2顆綠色奇異果和7.5克的洋車前子相比,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還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量,同時減少便秘患者腹部的不適感,且沒有什麼副作用。李柏賢醫師指出,以前總是說「每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現在應該改成「每天兩顆綠色奇異果,便秘遠離我」。
進出無塵室分秒必爭 腸躁症工程師提肛快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壓力大的時候,就會想要跑廁所,進出無塵室穿脫隔離衣需要花很多時間,造成工作上很大的困擾。」桃園長庚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提及腸躁症很常發生在高壓力的族群,又或是工作壓力較大的產業,例如律師、工程師、醫師身上。這位讓他印象深刻的腸躁症工程師患者,在接受藥物的治療三個月到半年,復發頻率大幅下降。李柏賢醫師提醒,適當的心情放鬆、飲食、藥物治療,三者合一,可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大腸急躁症最主要症狀有腹痛、腹脹、便秘、跟腹瀉,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能會交替出現,有些病人偏重拉肚子、便秘,又或是兩個交替混合出現。腸躁症的成因非常複雜,跟腸道裡腸道菌叢失調,又或是造成我們情緒壓力緊張都非常相關,如果沒經過好好的治療或調適,就可能會有反覆發作的問題,對病患的生活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懷疑腸躁症?自我檢測六三一基本、次要三取二李柏賢醫師說明,腸躁症是一個功能性的疾病,症狀需要完全符合基本條件,以及次要條件三個中需符合其中兩個。基本條件:至少要六個月以上時間,在三個月內至少一週每天都有肚子痛情況。次要條件:第一項是排便與腹痛有關,腸躁症的特色是肚子痛便完就好,是典型的腸躁症疼痛。第二項是排便的頻率改變。第三項則是排便的形狀改變,變稀、變軟、變糊,或變小條。腸躁症需要與另兩個大類族群做區分,在年輕族群,腸躁症需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做區分,在年長族群,則需要區分腸躁症或是大腸癌。腸躁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癌完全不同,後兩項都是屬於器質性病變,內視鏡檢查會真正有問題的病變,若有出現血便、體重減輕、貧血這三個警示症狀,則需要特別注意,可能不單是腸躁症。透過胃鏡或是腸鏡檢查,確認「三沒」沒發炎、沒腫瘤、沒潰瘍,才能診斷為腸躁症。腸躁症的藥物治療 連續15週服藥降低復發頻率李柏賢醫師說明,腸躁症在心情與飲食調適之外,藥物有非常大的幫忙,尤其連續服用一段期間再停藥,可以讓復發頻率下降。若腸躁症患者能連續15週依照醫囑服藥,10位患者有9位情況能穩定。在台灣,腸躁症的盛行率偏高,約五人就有一人罹患。腸躁症病人就診時,要提醒醫師有沒有其它慢性疾病或是習慣用藥,醫師才能幫忙調整適合的處方用藥,避免交互作用。如果出現口乾、或是心跳加速、便秘症狀,記得要回診跟醫師告知,醫師會調整劑量或是更換藥物。肚子痛影響學業 高中女學生受腸躁症之苦大約一年前有位女學生患者,是由爸爸陪著女兒看診,女兒在讀台北市某知名高中就讀,準備要考大學,要考試就會肚子痛到無法上課,絞痛想要跑廁所,吃止痛藥才能去考試,對她學業成績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她的症狀在半夜都不會發生,都是一醒來要去上課時特別嚴重。「腸躁症是有家族性的,如果父母兄弟姐妹裡有出現過,很有可能你會有腸躁症體質,這位女學生的父親即是如此。」李柏賢醫師分享,除了叫她避開刺激性食物以外,這位女學生喜歡打籃球抒發壓力,也有服用腸躁症用藥,在連續吃了半年後進行停藥,目前到現在都沒有復發。李柏賢醫師提醒,至少在前面兩三個月,希望病患可以連續用藥,讓藥物劑量或濃度較穩定,狀況穩定再去減藥或停藥。讓病患腸躁症復發頻率下降,在工作或學校都能有良好的表現,對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升。
Uber司機「超安靜不講話」…醫見牌子秒懂 1舉動暖哭10萬人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日前搭乘Uber,一上車發現司機很安靜,一抬頭看到小牌子才知原來是司機因口腔手術無法正常談話。李柏賢有感而發地說,「我驚覺原來自已已經擁有很多,很多平時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都是彌足珍貴、值得感恩的。」而李柏賢的暖舉,也讓10萬人感動按讚。醫師李柏賢日前在粉專《Dr.Le 李柏賢》分享,一搭上Uber發現很安靜,抬頭看向司機,司機正比著螢幕顯示的目的地跟他確認,後來才看到副駕上的小牌子。小牌子上面寫著,「對不起,司機因為口腔手術,治療中,無法正常談話,只能勉強說謝謝2字,敬請見諒。」李柏賢透露,本來預計台北市15分鐘路程交完東西後,再叫一輛車回林口,但想說大哥說不定想跑一趟長途一點的,於是便開口詢問是否願意暫停一分鐘等他一下,接著再載他回林口,而司機聽完後,很快點頭答應。抵達目的地後,司機小小聲說了一句「謝謝」。李柏賢坦言,「讓我驚覺原來自已已經擁有很多,很多平時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都是彌足珍貴、值得感恩的,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一條不同方向的線,有直有彎、有粗有細,有彼此短暫交會的瞬間,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上,努力不懈、為自己或家人勇敢前進。」貼文曝光後,獲得超過10萬人按讚,大家紛紛留言「看到這篇文章,心頭頓時感到溫暖」、「祝司機大哥早日康復,也謝謝醫師」、「有經歷過低落的人生的人,才會發現原來世界是那麼美好的」、「大家互相體諒很溫馨的」。
「炎」來是這樣! 醫揭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細節
為推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認知,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攜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日前於台北市長官邸辦理了《「炎」來是這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活動,病友及家屬們齊聚一堂,一起瞭解「發炎」在IBD當中的角色。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楊式光理事長表示,許多病友們都與IBD相伴一生,大家積極治療的心情令人動容。本次舉辦病友會活動,除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及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煒晟分享疾病衛教,也因應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安排疾病控制優良的病友分享IBD出國旅遊的注意事項,並規劃軟性課程,教導病友們探索自己的腸胃道張力,更有長達40分鐘的Q&A環節,讓病友們能將疾病照護大小事,諮詢現場專家,達成更好的疾病控制。免疫系統自己打自己 適當用藥有機會免開刀李柏賢醫師指出,腸道發炎性疾病是免疫系統自己攻打自己,而戰場就在腸胃道,造成發炎、潰瘍,以拉肚子、血便、肚痛的方式表現出來。若疾病控制不佳,免疫系統恐會攻擊腸道外部位,導致關節炎、皮膚病灶、心血管阻塞等問題。醫病溝通決策在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傳統藥物外,IBD目前也有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等治療武器。「統計資料發現,生物製劑的使用不只改變治療模式,更看到許多病人因此無需開刀。」李柏賢醫師補充,除生物製劑外,目前亦有健保有條件給付的小分子藥物,病友無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注射治療,讓IBD也能達成「返家治療」的治療模式。IBD害怕大腸鏡檢查? 醫暴:有重要意義李柏賢醫師表示,IBD的治療目標為內視鏡黏膜癒合。當黏膜癒合,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反覆住院的機率會隨之下降,未來其他併發症及癌症風險也隨之降低。腸道反覆發炎與修復,若修復出錯就可能變成大腸癌,因此確認黏膜狀況相當重要,呼籲病友不要害怕大腸鏡檢查。「糞便鈣衛蛋白」是IBD的重要指標,李醫師進一步表示,當數值大於300,就能預測在未來一個月內會急性發作,因此若發現糞便鈣衛蛋白數值飆高時,建議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留意FODMAP 避免腹部脹痛問題林煒晟醫師分享,日常飲食中,病友們應有FODMAP的基本概念:意即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若屬於高FODMAP食物,則食物分子小、滲透壓高、腸道不好吸收,水分容易跑到腸道,創造細菌發酵的環境,造成病人易腹脹、腹痛。林煒晟醫師指出,低FODMAP飲食較適合IBD病友,例如:胡蘿蔔、黃瓜、葡萄、雞肉、蛋、馬鈴薯等。隨着食物吃下肚,也有纖維素的考量。纖維素分爲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減少膽固醇及血糖,並增加腸道好菌種,維持身體健康;而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排便更順利。許多病友可能遇到腸道狹窄問題,這時水溶性纖維對身體較有幫助,例如去皮蘋果、胡蘿蔔、黑豆等。研究顯示,克隆氏症病友注意纖維攝取,相較未注意者可減少40%的復發機會。林煒晟醫師補充,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因其脂溶性特性,建議飯後攝取較佳。研究顯示,IBD維持期若能適度攝取薑黃素,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及發炎問題,但薑黃素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且有服用降血糖藥、抗凝血劑的病友,需留意交互作用的產生。身心有狀況? 醫:IBD發炎有影響「我們常常以爲病人有憂鬱傾向,是因爲長期罹患疾病的結果。」林煒晟醫師指出,研究顯示,IBD患者有4成都會伴隨焦慮、憂鬱的身心問題,其實竟是與發炎時,整體循環較差,發炎物質跑到肝臟、腦部而造成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測,好好控制IBD,對身心狀況改善也有幫助。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王鴻源理事長表示,IBD有病情上下起伏的特性,病友常需要調整藥物,能與醫師緊密保持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目前趨勢是跨科團隊照護,包含腸胃科、營養師、護理師、心理師等,協助病友及家屬更完善照護疾病,本次活動相當樂見病友們彼此交流,期待未來在多方資源投入下,能將病友IBD控制做到最好。
超夯168斷食可減重? 醫師強調「這數值」才是減肥關鍵
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相信不少民眾都聽過知名的「168」斷食法,就是16個小時禁食,8個小時吃東西,也有不少民眾都堅信透過168斷食可以有效的減重,甚至是改善脂肪肝。但現在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168斷食併不能進一步改善體重、體脂與代謝風險因子,減重的關鍵還是要控制每日的熱量攝取。李柏賢醫師日前在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指出因為自己平常十分忙碌,所以時常在不知覺得情況下完成168,甚至還完成186(18個小時斷食、6小時進食)、204(20個小時斷食、4小時進食)等記錄,但他自覺「並沒有比較瘦」。李柏賢醫師也引述了一篇在翻閱發表在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一篇名為「TREATY-FLD 的隨機對照研究」的研究報告,該份研究中選擇了88位肥胖且合併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受試者,並且分成「熱量限制組」(不限制進食時間,但限制進食總熱量)、「時間與熱量限制組」(限制進食總熱量外,還限制每日早上8點到下午4點才可進食)兩組。而在經過半年與一年的評估後,「熱量限制組」平均減重7.8公斤、49%受試員擺脫脂肪肝,而「時間與熱量限制組」則平均擺脫8.4公斤,33%受試員擺脫脂肪肝。就數據看起來,「時間與熱量限制組」的成效似乎更差,但李柏賢解釋「這些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就是沒差啦」。李柏賢醫師更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指出兩組受試員的三酸甘油脂含量、肝硬度改善幅度、體重下降以及脂肪肝消失率其實幾乎沒有差距。李柏賢醫師也提到,這項研究其實與2022年在新英格蘭雜誌所提到的結果一至「限制每天熱量攝取+時間限制(168飲食)『不能』進一步改善體重、體脂及代謝風險因子」。由此可推斷出「限制時間飲食」並不是減重、改善脂肪肝的關鍵,限制熱量攝取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