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隊
」 垃圾 清潔隊 環保局 廢棄物 垃圾分類
不愛垃圾分類小心 彰化縣環保局試辦「可透視垃圾袋」一眼就看穿
彰化縣環保局為讓垃圾減量,鼓勵各鄉鎮市推動清潔相關優化收運措施,二林鎮、福興鄉今年5月起陸續開始宣導試辦一般垃圾使用「可透視垃圾袋」盛裝政策,以提升垃圾分類成效、減少收運延誤與破袋檢查,員林市也將在7月1日起試辦,初期將優先於市內近80個公寓大廈推動。新政策鼓勵民眾丟棄「一般垃圾」時,使用透明或半透明袋款,如紅白背心袋、紅色透明袋、藍色袋等,方便隊員直接目視垃圾袋內容物,快速分辨袋內是否有混雜回收物或危險物品,避免將垃圾袋破開檢查,也加速收運工作進行;至於資源回收(如寶特瓶、鐵鋁罐、紙類等),則不限袋色、袋口也不必綁緊,只要方便投遞且分類正確即可。員林市將在7月1日起優先於市內近80個公寓大廈推動一般垃圾使用「可透視垃圾袋」,清潔隊長張道强表示,員林市清潔隊自去年推動垃圾分類擴大稽查以來,組成稽查小組每日上街破袋檢查,一年共減量4500公噸垃圾,成效全縣第一,此次配合環保局進一步導入「可透視垃圾袋」政策,可望進一步提升稽查效率。民眾使用透明或半透明袋款裝一般垃圾,可方便清潔隊員直接目視垃圾袋內容物,快速分辨袋內是否有混雜回收物或危險物品,避免將垃圾袋破開檢查,也加速收運工作進行。(圖/員林市清潔隊提供)「使用可透視垃圾袋,好處多更多」,張道强表示,雖然目前仍屬試辦階段,但垃圾減量與分類必須仰賴民眾參與,未來清潔隊也會持續觀察實施成效,滾動式調整政策,視情況擴大推廣範圍。二林鎮、福興鄉都已開始宣導試辦一般垃圾使用「可透視垃圾袋」,兩地都碰到相同問題,二林鎮清潔隊長楊勝偉指出,初期都碰到有民眾反彈,最大問題就是鄉下地方民眾多數務農,家中有很多飼料袋、肥料袋、米袋等,民眾已習慣拿來裝垃圾,只能加強向民眾宣導把飼料袋等拿來裝資收物,他也說,多日來宣導仍有好處,就是幫民眾建立買垃圾袋要買透明的第一印象。使用黑色等不透明袋裝一般垃圾,清潔隊破袋檢查。(圖/員林市清潔隊提供)

尖銳物藏黑色塑膠袋 嘉市清潔隊員受傷見血
嘉義市一名資源回收車隨車人員在收運過程中,被民眾丟進黑色塑膠袋中的危險尖銳物割到大腿內側,當場破皮流血,由於清潔隊人員因民眾垃圾分類未妥善而受傷情況屢見不鮮,嘉義市環保局清潔隊特別呼籲民眾做好分類,危險物品另外打包,另目前除試行增加回收車收運路線和天數,未來可能朝分日、分類方向規畫。為減少焚化爐損耗,嘉義市努力提高回收比例,原本1周2天提供回收服務,目前已有11線試行每周4天有回收車,分別在周一、周二、周四和周五,由於政策上路不久,大部分民眾回收物仍集中在周一或周二處理,為不讓資收車過載,導致清潔人員處在危險環境中作業,清潔隊呼籲市民資收物分散至周四或周五回收,另民眾最常使用黑色塑膠袋裝物,考量危險物品容易藏在其中無法辨識,提醒民眾使用透明回收袋,危險物品另外打包,提醒並交予隊員。環保局清潔隊長方仕男說,這幾年垃圾分類意識提高,資收量變大,導致資收車經常滿載,常常1天開出去,要回運數趟,為提高工作效能,在人力和車輛調配無虞下,已開始在11條路線試行4天回收服務,明年還會增加到17條,以減少車輛過載情況,等時機成熟,未來可能朝每周收5天,每天收特定種類回收物的方向運行。環境保護局也再次呼籲,資收物分散可投放至不同天處理,使用透明袋包裝回收物,讓清潔隊員能輕鬆識別,避免受傷。危險或尖銳物品,請另外打包,交付清潔隊員,並提醒告知。環保局提醒,為確保交通順暢及行人安全,清潔車輛不停路口,請大家在排放垃圾時,站離路口往內地方等待,不要站在路口,做好資源回收分類,配合環保局破袋檢查,強調一個小小改變,能保護清潔隊員的安全,共同守護每一位辛勤工作的清潔隊員,讓回收更安全、更有效。

新北一年有6千萬針頭需求 議員喊加強回收、侯友宜將與中央評估
中央健保署資料指出,新北市光是健保給付部分,一年就產出6000多萬枝針頭。新北市議員宋雨蓁、戴湘儀指出,不少病友居家醫療需要注射,容易造成針頭隨意棄置,成為疾病防疫破口,呼籲新北市府加強針頭回收政策、考慮跟社區藥局合作設置針頭棄置站,新北市長侯友宜回應,因涉及專業,會與中央評估,並立即責成經發局即起成立專案查緝網路上販售給小朋友的針狀玩具,查獲開罰20萬以上、200萬以下罰鍰。宋雨蓁說,中央健保署數字顯示,光是健保給付部分新北就有6000萬支針頭,胰島素、血友病病友都是家裡隨時施打,針筒散落社區垃圾,雖然政府不厭其煩宣導要回收,但還是有人會隨意棄置,去年更發生過垃圾桶內發現廢棄針頭,導致民眾無故扎傷感染,成為疾病防疫破口,另外毒品人口使用過針頭感染風險大,使用過的針頭沒有回收都是隱憂,清潔隊員更是容易被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戴湘儀提到,蝦皮上還有賣小朋友打針的玩具,像是橡膠的東西,可以用針頭戳進去會變很可愛,但看起來非常具有危險性,建議衛生局強制下架,另外也研議是否能跟社區藥局合作設置針頭棄置站,便利民眾回收針頭、降低廢棄針頭刺傷他人的機率。侯友宜說,雖然加強宣導,但還是有民眾亂丟,讓大家遵守規定這確實是問題,如何幫助居家醫療廢棄物回收,是要用專業來處理,藥局本身並沒有做醫療廢棄物回收,要如何廣設據點,需由衛生局專業研擬解決方法,中央規定下來,台北市與社區藥局合作也有隱憂,還是要跟中央再三溝通什麼辦法。另外針對危險玩具部分,會立即責成經發局即起成立專案查緝網路上販售給小朋友的針狀玩具,查獲開罰20萬以上、200萬以下罰鍰。衛生局長陳潤秋則說,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且複雜,很多事情無法做到一對一,食藥署和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還在研議,呼籲大家要交回醫院診所,動物醫院也要交回動物醫院,動保處也會收,一般藥局不能處理醫療廢棄物,台北市雖此制度行之已久,但其實多有意見,所以全台灣只有台北市這樣做,新北市目前仍是朝向強化醫院診所回收做努力,也會研議大型藥局是否有合作意願。

「咖啡杯」非垃圾、也非紙類! 超商店員親曝3秘密
上班族人手一杯咖啡帶進公司,幾乎已成為台灣上班族開啟工作模式的第一步。有位超商店員就發文分享「咖啡杯的秘密」,透露其實有許多顧客對咖啡紙杯的回收有誤解,咖啡杯並非屬於紙類,而是屬於「紙容器」;另外,若杯蓋就口的地方卡住,可以利用杯蓋上的「溝槽口」,輕鬆把就口處彈回來。一名全家便利商店的店員在社群平台Dcard,以「咖啡杯秘密,店員才知道」為題發文分享幾個咖啡杯的小知識。其中,她說道,杯蓋邊的「箭頭」不是裝飾,而是方便用力按壓讓杯蓋蓋緊,雖然聽起來很廢,但在趕時間時非常實用。另外,如果杯蓋就口的地方凹下去卡住,原PO指出,其實只要壓一下杯蓋上的溝槽口,就可以讓它彈回來,不過如果戳太大力,可能會把杯蓋壓壞。原PO還提到回收的方式,直指紙杯「不等於」垃圾 ,「咖啡紙杯是『紙容器』,不能直接丟一般垃圾!也不是紙類」。貼文一出,其回收方式讓網友驚呼「回收不是紙類,那要丟哪類啊?」就有人回應表示,「跟便當盒餐盒一樣內層有淋膜,所以要另外處理」、「是紙容器」。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不是每間回收廠都能處理,在不能處理的地區就算丟回收,最終也是會被他們分成一般垃圾」、「同一縣市、不同鄉鎮的回收車,會有不同定義」、「清潔隊員說便當盒要清潔過、沒有髒污才能回收,留有污漬的紙盒只能丟一般垃圾」。事實上,實際從新北市環保局的「回收物品易查通」查詢頁面可以看到,「飲料紙杯、紙杯」屬於「廢紙容器」類,民眾應清空容器內容物,簡易清潔與壓扁後,再交給清潔隊循線回收車,也特別提醒應與紙類分開回收。而台中市「資源回收物品查詢」、台南市「回收物查詢」等縣市環保局皆顯示,「紙容器、紙餐具」非屬紙類廢棄物,應分開回收,回收前請先去除內容物,略加沖洗,將其壓扁分類堆疊,再交付回收商或清潔隊之資源回收車或回收點回收。根據《廢棄物清理法》,民眾若未依照規定回收,可依法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

二把手上位3/反罷助講批綠欺負新北 劉和然談補助挨砍:有經驗分輕重緩急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17日表示,前台北縣長蘇貞昌在當行政院長時,真的沒有多替新北爭取一分錢,陳述事實,卻被民進黨議員反唇相譏,痛批綠營欺負新北「實在為新北市民感到不值」。近期大罷免潮方興未艾,劉和然假日替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站台助講,以事務官的角度,拿出中央2025年編列的一般補助款怒批,新北只拿到新台幣111.4億,反觀綠營執政的高雄有190.2億、台南也有189.2億,退萬步言即使「統刪」大刀一揮,高雄、台南仍分別有138.2億和137.5億,比新北市挨刀前的111.4億都還多,就遑論新北總人口404萬,比起高雄272萬、台南185萬多出不少,明顯見得新北人均分配款最少,「這公平嗎?」國民黨高達31席立委如今正面臨「大罷免潮」焦頭爛額,政局動盪不安令不少有志之士憂心。(圖/黃鵬杰攝)劉和然說,中央補助經費當然必須持續用力爭取,但在眼下有限之下,如何善用每一分錢做建設,把輕重緩急妥善排出來,就仰仗首長的經驗與智慧。他具體地說,市政推動可用四字訣「承、守、修、創」,「承」對於任何首長位置,無論是掌聲或罵名,都必需承擔前人政策;「守」則必須在盤點與過濾後,守住好的政策持續推動;「修」把有些「怪怪的」政績矯正一下,朝好的方向前進;「創」則往往要上手政務後,進一步為新問題找解方,才是民主社會成熟的施政腳步。劉和然舉例,自己在新北市剛升格後接任環保局長,當時全球時髦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哥本哈根氣候會議(Copenhagen Climate Summit)都強調「低碳永續」,但新北那時剛升格,29區清潔隊都由公所移撥來環保局,必須優先處理清潔隊管理,把基礎垃圾清運、水溝清淤處理好,等29區清潔隊與市府磨合上軌後,進一步全力推動「低碳永續」,如今新北市已有至少52個社區取得低碳社區標章認證。他說,這就是分清輕重緩急,在有限的資源中,逐步把事情做好。新北大巨蛋選址角力不斷,預計2025年底有望拍板最終地點。(圖/翻攝自新北市政府官網)劉和然憂心,2026年新北市長侯友宜將卸任,若是沒有市政經驗者上位,光熟悉市政就又耗個一年半載「市政沒有時間拖了」,像是新北市大巨蛋正如火如荼評估中,還有新北全區都市仍逐步擴張,從樹林三峽地區的大柑園、麥仔園都市計畫,到三重蘆洲地區的蘆南、蘆北區段徵收開發都不能停,還有新北有大量中小企業,底氣確實不如大財團,面臨全球關稅衝擊,需要有力政府當後盾,更遑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新增的統籌分配稅款374億元若跳票「沒經驗的人怎麼持家」。劉和然批評,新北市民被綠營當「提款機」,自己多年地方政務經驗,必須喊出「不信任賴清德(總統)、不滿意卓榮泰(閣揆)、不接受柯建銘(民進黨立院總召)!」呼籲大罷免亂象早日落幕,回歸市政正軌,為民謀福。

高雄大樹區20多年首淹水 元凶找到了「水溝清出600公斤雜草」
高雄日前下暴雨,多處積淹水,有網友PO文指出,大樹區實踐街一帶20多年來首見淹水,經查發現「水溝裡長滿超密集的牧草」,質疑多久沒清水溝了,才造成堵塞嚴重。對此,環保局說明,該路段每2周清一次,而6月13日清潔隊獲報清疏,清出600公斤雜草。環保局說明,該路段每2周清一次,而6月13日清潔隊獲報清疏,清出600公斤雜草。(圖/環保局提供)大樹區1家飲料店家PO文指出,當天淹水慘重,當地20、30年沒淹過水了,大家一起與環保局清潔人員找漲水源頭,竟發現「水溝裡長滿超密集的牧草,就知道,這水溝有多久沒清了⋯(超誇張)」,但只能清理部分,其他要等好天氣用怪手來挖,這回水溝塞的很嚴重,一稍微大雨,水瞬間滿出來。飲料店家PO文指出,大樹區實踐街一帶20多年來首見淹水,經查發現「水溝裡長滿超密集的牧草」,質疑多久沒清水溝了,才造成堵塞嚴重。(圖/翻攝自臉書古厝紅茶冰)網友也留言狠批,「草有什麼稀奇!有些地方不是都長樹了嗎?」、「清水溝看不到政績,辦演唱會大家看的到選票,南部人真好騙鐵票」、「市長只會辦演唱會,雜草榨汁請市長喝透清涼」,「政府看到了沒有,水溝要清啦!下雨才不會淹水,會清水溝的市長不要,高雄人看清楚啊!」飲料店家PO文指出,大樹區實踐街一帶20多年來首見淹水,經查發現「水溝裡長滿超密集的牧草」,質疑多久沒清水溝了,才造成堵塞嚴重。(圖/翻攝自臉書古厝紅茶冰)對此,環保局指出,經查該路段為夜市擺攤路段,13日大樹區清潔隊發現此情況立即派員至該路段進行清疏,總計清出雜草約600公斤。環保局也澄清,每2周定期清理一次,最近一次清疏日期為6月5日。經查6月13日大雨將上游邊坡雜草沖刷至大排,逕流至道路側溝內,造成側溝阻塞。環保局強調,本年度截至6月12日,環保局全市側溝清疏長度2882公里、側溝清疏重量1萬8546公噸,側溝清疏長度年度目標達成率62.24%,側溝清疏重量年度目標達成67.82%;大樹區隊側溝清疏長度約44公里,側溝清疏重量約264公噸。

斗六清路霸效率超高 市民滿意狂按讚
斗六市西市場周邊道路與排水整頓工程即將啟動,市公所同步展開「清道行動」,中山路、雲林路沿線盆栽、廣告旗幟、雜物、交通錐、拒馬等路障全數被清除,執行效率超高,也獲得多數商家配合,民眾到市長臉書上瘋狂按讚、一片叫好。斗六市區停車空間有限、行人空間不足,歷年警方清道作業都無法見效,斗六市公所前年整頓大學路、明德北路人行道,所有商家退出人行道,好不容易產生7公里人行路網,公所今年再推進市區道路。斗六公所派清潔隊沿中山路、雲林路清理雜物,斗六分局派警力戒護,現場發現,占用馬路的大多是做生意的店家,看到清潔隊員、警員到來,趕緊協助把盆栽、廣告旗幟移走。有些商家擺放在路旁的10幾年植栽已經長成大樹,無法徒手搬動,願意配合清潔隊員鋸樹幹、連根挖除,連機車行也願意移走無牌照機車。斗六市公所指出,清道行動每周進行3天,約有8成商家主動配合,其餘則由警方開立勸導單限期改善,逾期依法處理。最後在警方全程戒護下,清道作業高效順利完成。市長林聖爵在臉書公開執行成果,網友一面倒按讚留言支持,並點名大同路、民生路、文化路、北平路、上海路、鎮南路、城頂街等多條市區道路也應跟進,甚至有虎尾網友留言喊話虎尾鎮長林鴻也該比照辦理。民眾表示,道路空間應該回歸公用,不應該任由私人物品長期占道,影響行人通行與停車秩序,路邊停車更要收費。斗六公所強調,清道行動將不定期持續進行,絕不姑息違規,讓市容更清爽。

虎尾火葬場驚見屍袋、醫療廢棄物! 公所祭新規惹議
雲林縣環保局去年實施垃圾分類不實退運措施,虎尾鎮公所的垃圾被發現有往生者的棉被、衣物、紗布甚至屍袋,公所殯葬管理所近日公告上述物品應自行帶回處理。公告內容在網路社群引發熱議,鎮長林嘉弘表示,已開會決議設置分類桶,殯葬公會再委託合法清運業者清理。虎尾鎮公所管理的惠來靜楓生命園區是雲林縣內唯一火葬場,設有中小型禮廳,冰櫃,葬儀社要付場館使用費、火化費給虎尾公所殯葬管理所,但未收清潔費。雲林縣加強垃圾分類,環保局去年起強力執行退運措施,虎尾鎮今年3月至5月已被焚化廠退運5次,被發現垃圾摻雜清潔大體的紗布、沾有血液或體液的尿袋、鼻胃管、針筒,甚至有屍袋。虎尾公所殯葬所近日公告,考量衛生因素,不再受理清運往生者大體換下來的被單、衣物、醫療用品須自行帶回處理,殯葬所不再提供丟置場所。民眾看到後反應兩極,有人批評若無配套只會導致更多人亂丟垃圾,根本是擾民;也有人認為喪家已委託葬儀社處理後事,從洗身、法會、告別式均屬一條龍服務,廢棄物應由業者負責處理。虎尾鎮長林嘉弘表示,大體洗身廢棄物對清潔隊員具有潛在風險,日前已邀集雲林縣葬儀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幹部討論達成共識,清潔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皆不得隨意丟棄於一般垃圾桶,藥罐、陶瓷容器、火爐等祭品器具以及使用過的屍袋也都不屬於一般廢棄物。虎尾殯葬所長陳瑞宗表示,已在火化場設置3個分類桶,分別回收衣物與織品、藥罐與容器類物品、疑似感染性汙染物,葬儀社人員必須分類好再由公會委託合法清運業者處理。

垃圾車「爆炸」疑大量鞭炮釀禍 網友驚呼:差點變炸寒單
台北市內湖區9日下午一輛垃圾車「爆炸」,疑似有民眾把大量鞭炮放垃圾袋,在擠壓過程中爆炸。有網友表示,差點變炸寒單。所幸清潔隊員及時滅火沒釀更大災害。網友酸「真的是有白目的人亂丟垃圾,導致垃圾車變這樣,造成別人的困擾」。據悉,9日下午5點多,當垃圾車在安康路清垃圾,突然起火爆炸,車內傳出大量濃煙,還有鞭炮爆炸聲,清潔隊員停車打開車斗,把垃圾倒出再滅火,消防隊到場後也撲滅火勢。而從垃圾堆中可以發現許多鞭炮,疑似有民眾把鞭炮放垃圾袋中丟棄,垃圾車壓縮後被引燃。也有人說「丟一個垃圾也要放鞭炮太隆重了!」、「哪個號呆丟煙火,腦子有洞」、「倒的人賠慘了,一部垃圾車很貴」、「有夠扯欸,裡面應該有易燃物才會點燃未爆炮~」、「垃圾車人員真刺激,一下防玻璃噴射,一下防行動電源,現在還要防鞭炮」、「真的是有白目的人亂丟垃圾,導致垃圾車變這樣,造成別人的困擾」。台中環保局也曾提醒,髮膠噴霧、殺蟲劑、瓦斯罐等高壓瓶罐、滅火器、瓦斯桶、電池、香灰金紙等都是不能丟入垃圾車的危險廢棄物,如果沒確實分類會傷害自己,垃圾車也會造成人員受傷。

長髮女深夜路口狂丟垃圾「累積11大包」 環保局將開罰
台中市南區1名長髮女1年多來趁夜四處在巷口、他人門口堆置放垃圾,最後都由里長代為清理,里長僅以貼單方式柔性勸導,未直接點破,但長髮女消停2個月後,前晚起又將家中囤積11包垃圾堆在大馬路口,過程全被監視器錄下;環保局指出,此女為累犯,8日將依法開罰。11包垃圾均未綑綁封口,長榮里長林政蒼檢視垃圾內容物。(圖/中國時報寶智華攝)台中市南區信義南路、有恆街口從前晚開始有人利用夜間、清晨連續丟棄垃圾,至今晨已累積到11大包,且均未綑綁封口,鄰近居民擔心遭大雨沖刷,紛向長榮里長林政蒼反映。11包垃圾均未綑綁封口,長榮里長林政蒼檢視垃圾內容物。(圖/中國時報寶智華攝)里長調閱監視器發現是同一名年輕長髮女所為,從垃圾內容的個資可以確認居住地及聯絡方式。里長表示,這名女子早從1年前就開始從公寓租屋處附近隨手亂丟垃圾,有時丟在圍牆邊,有時在別人家門口或巷口、電桿旁,由於清潔隊員不會下車移除,最後都是由他善後。里長說,他過去都在長髮女住處附近以貼單方式,未指名道姓柔性勸導,長髮女才停止亂倒垃圾2個多月,不料前晚又拎著垃圾到住處約數百公尺遠的大馬路口堆置,連續假期2天就堆了 11包,估計這些垃圾已在家中堆放多日,才一次拿出丟棄,該女只圖自己方便,卻未替他人設想,實不可取。因許多居民打電話向里長反映信義南路、有恆街口大量堆置的垃圾問題,里長打電話給環保局,由清潔隊專程清除。里長原打算請環保局明日共同登門拜訪勸導長髮女,但環保局指出,長髮女屬累犯,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規定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

回收分類不當遭拒收 外籍男怒砸垃圾傷清潔員挨告
新北市新店區於6月2日晚間,一名63歲加拿大籍男子因回收分類不符規範遭拒收後,憤而將垃圾整包丟擲向資源回收車,導致蔡姓清潔員受傷。2日晚間7時許,新北環保局資源回收車在北新路三段進行回收作業,加籍黃姓男子欲投遞回收物,但因回收物內摻雜一般垃圾而遭蔡姓清潔隊員拒收。未料黃男疑似語言不通,不但未聽勸還失控咆哮,甚至將整包垃圾重砸在清潔隊員身上便逕自離去,導致蔡姓清潔員手臂被割傷。事後,蔡員前往新店警分局江陵派出所對黃男提出妨害公務、傷害、恐嚇告訴。警方依法受理,並通知黃男近日到案說明,警詢後將依法函送偵辦。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案發後清潔隊稽查員當晚已再次前往與黃男溝通,向其詳細說明垃圾清運流程與資源回收分類規則,並予以嚴正告誡,要求不得再有違規行為。

浪貓危機2/愛媽遭鄰長施壓達4年 崩潰吶喊:浪浪可憐、別再來了!
苗栗縣頭份市尖下里年約60歲黃姓鄰長遭當地居民指控,疑似濫用職權及人脈網絡,找來議員進行關說,施壓防疫所欲將當地兩隻TNVR浪貓抓捕送往收容所。此外,黃姓鄰長也因怒氣無處發洩,將炮火瞄準當地林姓愛媽,還屢次因為貓咪問題刁難她,甚至動員大批人力到林姓愛媽住家聯合稽查,對她施壓長達4年,讓她不堪其擾,直呼「別再來了!」林小姐多年前就投入TNVR行動,自費為街區十多隻流浪貓結紮、施打疫苗,並原地野放,所有照護行為都依照動保政策,不理解黃姓鄰長僅因不滿其替當地2隻TNVR貓發聲,竟因而屢次為難她。「在苗栗縣11個收容所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對於浪貓最好的方式應為配合行政院農業部推動的TNVR政策,以公私協力等方式將浪貓『結紮後原地放回』,怎料此舉卻引來地方人士不滿。」林小姐無奈地說。她口中的「困擾」,其實是來自在地黃姓鄰長。她與動保團體指出,黃姓鄰長長期對社區貓隻與愛媽行動抱持強烈敵意,不僅多次向防疫所檢舉,還疑似在社區群組與民代管道放話,將林小姐指為「非法餵養者」、「造成環境髒亂的問題人物」。動保人士林小姐指苗栗防疫所為抓捕2隻TNVR貓,放置了5個誘捕籠。(合成圖/黃威斌攝、讀者提供)「為了這兩隻貓就一直檢舉我!」林女表示,黃姓鄰長辯稱因為那兩隻TNVR貓與她較親近,所以應該負起責任將兩隻貓關起來。林女則駁斥TNVR政策就是絕育後原地野放,是除了將毛孩關進收容所外的另一種選擇,也是現階段零安樂政策相對好的配套措施。林女強調,若真的是家裡養的貓跑出來並影響到黃男,她願意賠償或認錯,而不是沒來由地針對她,她也指控對方多次到動保所檢舉她,甚至在去年九月,找來地方議員、員警、清潔隊及防疫所的人員,到她家進行「聯合大稽查」,最後也查無任何違規事證。她強調,「貓狗生命就是這麼短,牠們也不願意流浪,不得已才生活在那個地方,不應該趕盡殺絕!」「台灣毛孩子家園協會」理事長徐滿惠指出,林小姐的遭遇是地方制度在面對TNVR政策時,常陷入「政策喊推動,基層怕惹事」的窘境。當地方意見領袖如鄰長、里長強烈反對或檢舉時,行政單位大多傾向「處理掉比較快」,導致愛媽成為壓力出口。農業部鼓勵公私協力執行TNVR政策,絕育、打疫苗後原地放回以控制流浪動物數量。(圖/報系資料照)「牠們也不願意流浪,也希望有人愛、有人養。」林小姐心痛表示,這些年來最怕不是罰單,也不是被罵,而是看到浪貓的生命及居住權沒被重視。就算將那兩隻貓抓走,也還是會有其它浪貓存在,學會和平共處才是當地居民的解決之道。《動物保護法》第30條之1明定,政府推動TNVR時,應保障動物福利並與民間團體合作,不得任意捕捉或移置結紮放回之動物。農業部也於2023年公告,執行TNVR地點若無重大危害環境、公共衛生或安全,不應移除貓隻,否則將違反政策初衷。另外,若基層公務員未依據動保法執法,甚至配合特定地方勢力任意捕捉已結紮之動物,恐涉及濫權與違法行政。如動物因此死亡,亦可能觸犯《刑法》第277條之1的虐待動物罪。記者致電給黃姓鄰長了解相關事宜,截稿前未獲回應。致電徐姓議員了解是否有居中關說對防疫所施壓等情況。徐議員表示「並非外界所傳,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強調沒有協助黃鄰長,是直到前兩週接到動保團體電話,才得知此事。致電給苗栗防疫所所長張俊義,詢問是否遭到民代施壓,張說:「沒有這樣子的情況」,提到那兩隻貓未打晶片屬於無主犬貓,是收到通報後才派員去誘捕。

攤販違規占用亂象! 警方請來垃圾車清除彰化市三民市場路障
彰化市三民市場旁中民街及周邊道路,遭攤販違規占用擺攤引發民怨,彰化警分局今日一早動員警力到場,針對違規占用道路的攤商進行開罰,多數攤商都在警方要求前,將違規占用道路的物品移走,警方另請來垃圾車,將占用道路的障礙物及廢棄物清除,有民眾表示,買菜變方便了!彰化警分局針對中民街等三民市場周邊道路展開清除路障大執法,攤商自行將占用道路物品移走。(圖/中國時報葉靜美攝)彰化警分局針對中民街等三民市場周邊道路展開清除路障大執法,中民街原本有許多開小貨車違停路邊營業的攤商,有的已不見蹤影,有的看到警方到達也趕緊駛離,而原本占用道路的攤商則在警方要求下,移走占用道路的物品,違規情節嚴重的攤商,警方則依法開出紅單,沿線未有人移走的花盆、招牌等路障,則由垃圾車載走。彰化警分局請來清潔隊,將占用道路的障礙物及廢棄物清除。(圖/中國時報葉靜美攝)「買菜變方便了!」1位家住彰南路的王姓民眾,經常到三民市場採買,他表示,這邊的亂象已經很久了,攤商不應該將東西擺放在道路上營業,這樣民眾買菜才安全,警方執法後,讓交通變得很順暢。1位黃姓攤商不否認民眾所指中民街太亂,但她強調,這畢竟是少數攤商的違規行為,她也點出,中民街的亂象不只來自攤商,很多來採買的民眾,為圖方便,會將機車隨意停放在白線外,就下車跑去買東西了,就連車子也違停,已成常態,加上中民街連接三民路與中山路,交通流量本來就大,都是造成中民街交通混亂的原因。另1位攤商也強調,占用道路營業的攤商只有少數某幾攤,其他攤商也沒辦法,不應將此處攤商汙名化,大家做生意都不容易,希望警方放寬標準,攤商物品只要擺放在白線內,不影響交通就好。

勸垃圾分類遭民眾失控辱罵 清潔隊員提告
南投縣竹山鎮公所清潔隊員隨車收垃圾,勸導男子將垃圾帶回分類再投放,男子暴怒辱罵三字經、出腳踹垃圾車,並恫嚇要讓隊員沒工作,隊員心生恐懼報案,控該男子涉嫌恐嚇、公然侮辱、妨害公務。清潔隊員滿腹委屈說,曾勸導民眾廚餘不是垃圾,竟被潑廚餘,甚至有人勸導垃圾分類遭毆打,辛酸講不完。南投縣沒有垃圾焚化廠,仰賴鄰近縣市協助收運去化,不過年產垃圾約9萬噸,每年外運去化5萬至7萬噸,13鄉鎮市累計堆置約28萬噸垃圾。南投縣環保局力拚垃圾減量,要各鄉鎮市清潔隊落實垃圾分類,各地清潔隊為了避免外運垃圾遭退運,嚴格實施破袋稽查,若分類不確實將拒收,第一線清潔隊員常遭失控民眾辱罵、丟垃圾、潑廚餘甚至被打。竹山鎮公所清潔隊員報案指出,5月28日傍晚他隨著垃圾車執行收運垃圾工作,行經桂林橋,一名男子未依規定做好垃圾分類,立即勸導請男子將垃圾帶回分類後再投放,未料該男子立即暴怒,邊辱罵三字經邊出腳踹垃圾車,他苦口婆心勸導「嚴格規定要分類,我們也沒辦法」,男子竟恫嚇「你叫鎮長出來!等一下叫主席去找你,不想幹了嗎?看你還有沒有工作做」。清潔隊員說,為避免整車垃圾被退運,嚴格要求民眾要垃圾分類,大部分都很配合,偶爾會遇到垃圾分類不確實又情緒失控民眾,他遭男子辱罵、恫嚇,原本想事情過了就算了,但愈想愈害怕,很怕因此丟了工作,5月30日持垃圾車監視器、密錄器等資料報案,控告男子涉嫌恐嚇、公然侮辱、妨害公務。竹山鎮公所力挺表示,每個清潔隊員堅守崗位不分晝夜、不畏風雨維護鎮內環境整潔,面對不理性、情緒失控民眾,清潔隊依法處理,維護第一線人員的尊嚴與安全,也希望所有人將心比心,體諒清潔隊員的辛勞。

男子丟垃圾未分類 竹山清潔隊員勸導慘遭潑廚餘、毆打
南投竹山鎮公所清潔隊員隨車收垃圾,勸導男子將垃圾帶回分類再投放,遭暴怒男子邊辱罵三字經邊出腳踹垃圾車,並恫嚇要讓隊員沒工作,隊員心生恐懼報案。清潔隊員滿腹委屈說,曾勸導民眾廚餘不是垃圾,竟被潑廚餘,甚至有人勸導垃圾分類遭毆打,辛酸罄竹難書。南投縣沒有垃圾焚化廠,仰賴鄰近縣市協助收運去化,不過年產垃圾約9萬噸,每年外運去化5萬至7萬噸,經年累月13鄉鎮市累計堆置約28萬噸垃圾,南投縣環保局力拚垃圾減量,要各鄉鎮市清潔隊落實垃圾分類,各地清潔隊為了避免外運垃圾遭退運,嚴格實施破袋稽查,若分類不確實將拒收,第一線清潔隊員常遭失控民眾辱罵、丟垃圾、潑廚餘甚至被打。竹山鎮清潔隊員勸男子將垃圾帶回分類再投放,遭恫嚇「不想幹了嗎?看你還有沒有工作」。(圖/翻攝畫面)竹山鎮公所清潔隊員報案指出,5月28日傍晚他隨著垃圾車執行收運垃圾職務,行經桂林橋一名男子未依規定做好垃圾分類,立即勸導請男子將垃圾帶回分類後再投放,未料該男子立即暴怒,邊辱罵三字經邊出腳踹垃圾車,他苦口婆心勸導「嚴格規定要分類,我們也沒辦法」,男子竟恫嚇「你叫鎮長出來!等一下叫主席去找你,不想幹了嗎?看你還有沒有工作做」。清潔隊員說,為避免整車垃圾被退運,因此嚴格要求民眾要垃圾分類,大部分都很配合,偶爾會遇到垃圾分類不確實又情緒失控民眾,他遭男子辱罵三字經,原本想事情過了就算了,但是愈想愈害怕,很怕因此丟了工作,5月30日持垃圾車監視器、密錄器等資料報案,控告男子涉嫌恐嚇、公然侮辱、妨害公務等罪嫌。竹山鎮公所力挺表示,每個清潔隊員堅守崗位不分晝夜、不畏風雨維護鎮內環境整潔,面對不理性、情緒失控民眾,清潔隊依法處理,維護第一線人員的尊嚴與安全,也希望所有人將心比心,體諒清潔隊員的辛勞。

端午吃粽別亂丟!粽葉是廚餘還是垃圾? 環保局揭正確答案
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品嚐粽子應景時,千萬別忘了粽子的「外衣」該如何正確處理。新北市環保局特別提醒,雖然粽葉看似天然、來自植物,但實際上屬於「長纖維材質」,不易分解,無法作為廚餘回收。若錯誤丟入廚餘桶或堆肥場,不僅恐損壞處理設備,還可能觸法挨罰。根據《廢棄物清理法》第12條規定,垃圾的分類、處理與排出方式須依照中央主管機關規定執行。若未妥善分類處理,將面臨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的罰鍰;若限期未改善,還可能被按日連續處罰。新北市環保局粉絲專頁「新北i環保」曾發文指出,粽葉並非回收物,也無法進入廚餘系統處理,正確做法是將粽葉連同粽繩一併裝入專用垃圾袋,交由清潔隊收運。環保局也提醒:「廚餘桶桶不吃粽葉哦!」貼文曝光後,引發不少網友討論,不乏有人驚呼:「以為葉子都能堆肥」、「原來粽葉不算廚餘?」對此,「新北i環保」在留言中進一步說明,粽葉的長纖維結構難以自然分解,進入堆肥場後不僅會阻礙機器運作,還需人力清除分類,耗時又費力。環保局補充,除了粽葉之外,其他常見的長纖維類天然材質如筍殼、甘蔗皮、蔗渣、麻薏莖、香茅草等,也皆屬於一般垃圾,應依規定妥善處理,切勿誤投廚餘桶,以免造成環保設施的負擔與損害。民眾若對垃圾分類有疑問,可至「新北i環保」查詢或撥打環保局專線諮詢,共同維護資源回收與廢棄物處理秩序,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不滿垃圾遭拒收!雲林男竟持「竹棍」守清運點 戳傷清潔員報復
雲林縣水林鄉26日傍晚5時許發生一起糾紛衝突,1名楊姓清潔員隨車值勤清運垃圾期間,突遭陌生男子持竹棍猛戳,造成清潔員胸部挫傷,犯嫌疑曾因垃圾夾帶廚餘被拒收,因此懷恨在心報復,代理鄉長知情後已於27日前往慰問受害清潔員,後續也強調將對犯嫌提出訴訟,杜絕暴力行為再度發生。據了解, 1名年約60餘歲男嫌4月間倒垃圾時,因垃圾袋內夾帶乾廚餘,結果被清潔員楊男拒收,豈料事隔1個月後,他竟不滿懷恨在心,並事先在收垃圾地點等待楊員出沒,看見對方後竟持竹棍猛戳楊員洩憤,造成他胸部挫傷送醫,事後男嫌被提出妨害公務訴訟,後續將依法送辦。鄉長表示,水林鄉代理鄉長張東凱獲報後,已於27日前往慰問受害的楊員,並嚴厲譴責暴力行為,同時指出從1月截至迄今,水林鄉垃圾已被退運18次,位居雲林縣之冠,清潔員為了免遭整車被退運,這才嚴格執行垃圾分類,豈料卻屢傳民眾與清潔隊發生衝突,對此代理鄉長強調,將協助公所提起妨害公務訴訟,藉此維護清潔員的安全與尊嚴,避免類似情況再度上演。

花蓮秀林國中繩索隊淨山 3天清出「1.7公噸廢棄物」
花蓮縣秀林國中繩索隊4年前開始以繩索垂降方式,清理學校附近社區邊坡的垃圾,不過去年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山區邊坡,校方考量淨山活動有安全疑慮,今年移師台東縣東河鄉舉辦,自23日起利用3天時間,清出金樽湧水溪沿岸邊坡1.7公噸廢棄物,雖然過程艱辛,學生卻把辛苦汗水化作動力,完成極具意義的任務。秀林國中推動山林教育,在2019年成立繩索隊,由校內具攀岩及繩索背景的老師駱昌宏帶領,利用2年時間培養學生繩索技能,訓練耐力與毅力後,2021年起透過服務學習課程走出校園,清理社區及太魯閣山區邊坡垃圾。去年太魯閣山區邊坡受地震影響持續不穩,駱昌宏憂心淨山活動因此停擺,提出到台東服務的想法,歷經半年籌備及確認活動地點,一行人23日至25日與東河鄉清潔隊一起清理金樽湧水溪沿岸邊坡垃圾。駱昌宏表示,這次淨山活動共52人參與,除了16位繩索隊學生、專業教練及師長,還有8名國小生、6名外籍生響應參加,團隊出發前加強繩索訓練,也挑選低風險區域讓國小生和外籍生操作,較困難的區域由繩索隊與教練負責,3天下來共清出周邊約7成、1700公斤垃圾,重量是過往每次在花蓮淨山清出垃圾的6倍多。繩索隊員洪辰昊指出,活動過程中一度因高溫曝曬感到不適,但「只有把垃圾清乾淨,才算完成使命」,因此稍作休息後仍堅持完成任務;另名隊員陳宥俊則說,這次清出的垃圾內容五花八門,有馬桶、浴缸、書櫃、床墊等,還有整根電線杆,希望大眾珍惜自然環境,期盼政府加大查緝與開罰力道,防止非法傾倒垃圾問題惡化。

嘉縣嚴查垃圾分類...沒配套惹民怨 環保局允研議
嘉義縣家庭垃圾量居高不下,環保局每天針對進焚化廠垃圾車抽查,嚴重超標就退運,已有多個公所垃圾被迫原車載回,為此,各鄉鎮市公所力行垃圾減量,卻也衍生不少民怨。水上鄉嚴格執行8天,全鄉垃圾量大減20噸,卻面臨民眾謾罵、資收量急增無法消化等棘手難題,鄉長林緗亭直言頭很痛,認為環保局應協助解決根本問題。家戶垃圾總量龐大,為降低垃圾量,環保局3月起嚴格執行垃圾落地檢查,只要回收物或廚餘超標就記點,累計3次就退運,如違規情節嚴重,整車直接退回,一旦垃圾車被退運,清潔隊必須花時間重新分類、整理,影響正常垃圾車清運,各公所因此積極宣傳垃圾分類、破袋檢查。嘉縣幅員遼闊,許多民眾反映1周只有1趟回收車,部分地區垃圾車下午4點多收運,就算請假1小時也不見得能丟得到,且回收車班次少,夾雜回收物情有可原,認為應加強定點收運點、拉長停等收運時間或增加回收車頻率。林緗亭說,水上鄉垃圾量是鄰近3個公所加總起來的量,經嚴格執行分類、收運檢視後,僅僅8天,垃圾就少了20噸,但這20噸都是回收物,短時間大量回收物湧入資收場,根本消化不完,加上公所資收車數量不足,想增加班次很困難,在公所經費有限下,已向環保局提出補助新購車量或借調車輛的申請。林緗亭說,最頭痛的是民怨高漲,清潔隊員發現垃圾有異要退,馬上換來民眾怒罵指責,連她都接到民眾氣沖沖打來抱怨,被罵得一塌糊塗。她認為,環保局要嚴格執行政策前,要有配套。六腳鄉也因上班族反映垃圾車清運時間太早,正研議增開班次或晚間排定點清運,方便丟垃圾。環保局副局長楊啟明說,民生垃圾量太大,未做好分類是很大原因,環保局正透過多種機制來降低垃圾量,公所遇到困難可提出來討論,再進一步研議較可行辦法,但也強調抽查工作仍會持續落實,直到有所成效。

三峽車禍悼念品堆滿現場 守夜人揭「食物發臭」…清潔大哥花4小時處理
新北市三峽區5月19日下午發生一起重大車禍,事故後有許多民眾帶了鮮花、布偶或食物去現場悼念,直播主GT在現場守夜後,發現性質有變化,不僅有人亂放東西,還有一堆食物發臭,導致清潔隊大哥花4個小時才整理好,也感謝有好心民眾幫忙。19日新北三峽區有一名78歲余姓男子開車行經國光街、國成街口(北大國小旁)時未減速,衝撞多名路人,釀成3死12傷慘劇,其中2名死者為三峽國中女學生、另1人則是接小孩放學的40歲洪姓女騎士。從事故發生當天晚上,陸續有民眾前往事發地點哀悼,自發性擺放鮮花、玩具、飲料、零食等物品,希望為罹難者及傷者祈福、集氣。一名直播主GT透過社群Threads發文,他從事發後都在現場當「守夜人」,坦言自己本來只是抱著難過的心情去送一朵花,到看見一名小妹妹點蠟燭後,主動幫忙等蠟燭熄滅、待到隔天上午遇到里長和清潔隊員才離開;結果第二天到現場後,他發現悼念的本質出現變化,開始有很多人亂放東西,有的還亂丟垃圾,或是一些熟食都放到發臭也沒人清理。在發生種種亂象下,直播主GT慶幸地說,「還好有一位清潔隊的大哥,從晚上就守護到現在」,他指出,清潔隊大哥與自己討論要怎麽處理發臭的東西,最後發現只能丟掉,兩人花了至少4個小時整理把東西拿去丟;最誇張的是,GT直播主表示,東西多到垃圾袋裝不完,「好在還是有幾個有良心的民眾幫忙,在上午的時候才差不多把東西整(理)好」,也希望能幫忙的朋友都能多幫忙一下。事實上,在悼念品堆滿現場草坪後,區公所回應,現場追思物屬民眾心意,初步規劃將易腐敗的鮮花與食物先行移除,還可食用的餅乾、點心與飲料會統一回收保存,後續再發給有需要的民眾,並沒有打算直接焚燒掉,但詳細情況還在開會討論中,有確切消息會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