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水
」 腸病毒 疾管署 諾羅病毒 漂白水 腹瀉
漢他病毒「本土累計2例」 初期症狀像感冒…醫示警:惡化死亡率50%
北部一名20多歲男子感染漢他病毒,出現發燒、頭痛、腹瀉等症狀,後來因急性腎衰竭住院近2周,為今年第2例。對此醫師除了科普病毒的傳染途徑,更示警初期很像感冒,但直到開始喘、呼吸困難就已經是重症,死亡率高達50%。漢他病毒罕見,但不代病重、病死也罕見!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今年累計2例,與過去2年(2021至2024年)同期的1至2例相當,因此漢他病毒不常見,不過每年都會出現。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人類主要透過吸入或接觸被帶有漢他病毒的鼠類排泄物污染的塵土或物體感染,或是被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播則極為罕見,因此不需要擔心。感染漢他病毒的症狀,發燒、頭痛、食慾差及腹瀉等,包括突然且持續性的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在第3至第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可能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可能進展為急性腎衰竭,死亡率約1%至15%。黃軒醫師說明,漢他病毒早期症狀包括發燒、疲倦和嚴重的肌肉疼痛,半數以上患者同時伴隨有頭痛、胃部不適、噁心、嘔吐、暈眩、寒顫等現象,常被誤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或腸胃炎,直到呼吸會喘、呼吸困難發生,就已經是重症了,死亡率較高,約為35%至50%,主要由於呼吸衰竭所致。至於如何預防漢他病毒感染?黃軒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老鼠糞便,不要掃地或用吸塵器,以免病毒顆粒飄散到空氣中,正確清理方式為「戴手套、用漂白水噴濕,再用紙巾擦拭,丟入密封垃圾袋」,如果能提早發現症狀就醫,醫院可能會通報「疑似漢他病毒」,公共衛生機構就會介入,去檢查家中環境,也可以提早獲得治療。

北部20多歲男感染「漢他病毒」!症狀曝光 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今年第2例確診病例。個案為北部20多歲男性,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活動地以工作地及住家周邊為主,自述均無鼠類蹤跡。2月15日出現發燒、頭痛、食慾差及腹瀉等症狀,2月16日至急診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醫院通報後於3月7日檢驗確診,目前已返家休養;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已採檢送驗,衛生單位已進行各項調查及衛教防治工作,並由環保單位前往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環境消毒、捕鼠作業,以釐清可能感染源。疾管署統計,國內今年累計2例,病例數與過去4年(2021-2024年)同期1-2例相當,去(2024)年累計3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診病例,分別為台中市、彰化縣及高雄市(各1例);自2016年起累計46例,性別以男性29例(占63%)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31例(占67%)為多,其中1例境外(感染國家為印尼)。國際疫情部分,自2013年以來,美國每年報告9-25例病例數,其中每年3-14例死亡,病例多分布於該國西部地區,近年來呈下降趨勢;韓國每年報告約300-600例,香港每年報告0-2例。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鼠類等齧齒類動物,人類吸入或接觸遭帶有漢他病毒鼠類排泄物或分泌物(包括糞便、尿液、唾液)污染之塵土、物體,或被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的風險。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隨時做好環境清理,防火巷、排水設施(下水道、水溝蓋)、雜物堆、牆垣為鼠類族群活動熱區,請針對該等特定環境加強捕鼠與滅鼠工作。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孫女諾羅掛急診!阿嬤反問「可以去日本玩嗎」 醫這樣說
近期諾羅病毒肆虐,不少人都中獎。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分享,一名小妹妹應是諾羅病毒感染,其家長詢問是否可以去日本玩;他提醒,若要跟團去要考慮一下。吳昌騰在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表示,阿嬤帶著小妹妹進來診間,小妹妹腸胃症狀有點嚴重,吐跟拉都超過10次,看起來就是諾羅病毒感染;由於小妹妹有明顯脫水的現象,於是問診完後,請護理師先幫她掛上輸液,補充水分。吳昌騰透露,小妹妹在掛點滴時,阿嬤問了一個問題「醫師,我們預計禮拜三要去日本玩!可以嗎」。當下他回應,「真的嗎?新聞才有報,日本諾羅疫情正上升中,妹妹也正處於諾羅病毒感染中,如果真的要跟團去日本,妳們要認真考慮一下喔!」阿嬤回,「謝謝醫師的提醒,我回去會再慎重考慮一下!」吳昌騰指出,日本感染性腸胃炎疫情上升中,而感染諾羅病毒的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及/或腹瀉,伴隨腹部絞痛、發燒、頭痛和肌肉酸痛,這些症狀通常在病毒進入體內後的24到48小時內突然開始顯現,但有些人可能在接觸病毒後12小時內就出現症狀,症狀通常持續24到48小時,但也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吳昌騰提醒,徹底且頻繁地洗手是預防諾羅病毒傳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應該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洗雙手,尤其是在如廁後、處理任何體液後、以及進食、飲水或準備食物前;而諾羅病毒可以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因此,必須定期使用漂白水溶液徹底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例如廁所、水龍頭、把手、桌面等,另外如果自己出現諾羅病毒症狀,或者在症狀停止後的48小時內,應避免準備食物給他人。

民眾腹瀉就醫多是諾羅釀禍 近期流行病毒株多數人無免疫力
疾病管制署4日表示,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雖有下降惟仍為近5年最高,提醒民眾務必落實手部及飲食衛生,如有水瀉、嘔吐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衛生及員工健康管理,確保員工及民眾健康。病毒株GII.17為主 多數人無免疫力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近四週(第6週至第9週)共接獲 344 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80 起,以檢出諾羅病毒(172件,占95.6%)為多。疾管署指出,依諾羅病毒陽性個案病毒分型結果,今(2025)年截至2月底流行病毒株以GII.17為主,該型別已多年未於國內流行,亦有基因重組變異,多數民眾無免疫力,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及備餐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烹製菜餚及食物貯存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分開處理且澈底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諾羅病毒傳播。這些場所與業者 應多留意工作人員健康、確實消毒疾管署強調,近期腹瀉群聚案件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場所、校園為多,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健康情形,如疑似腸胃炎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另外,為降低諾羅病毒傳播風險,處理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如課桌椅、地面、門把等)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20 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1,000 ppm)擦拭;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應以100 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5,000 ppm)消毒清理。【延伸閱讀】諾羅病毒入侵季節 預防之道:注意飲食與清潔習慣諾羅病毒少量就可致病 預防諾羅食物中毒應做好4件事!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554

酒精、乾洗手也殺不死諾羅病毒! 肥皂洗手不足「這時間」仍沒效
前段時間流感、諾羅病毒疫情爆發,讓急診、重症病房出現嚴重壅塞問題,疾病管昨(3)日表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0.5萬,較前一週下降24%;諾羅病毒腹瀉就診人次約25.1萬,也較前一週下降18.3%,雖2者均處於持續降溫階段,仍未脫離流行期。對此,衛福部桃園療養院提醒,酒精類乾洗手對諾羅病毒效果有限,應以正確洗手為主,而使用肥皂清潔時,至少要「20秒」才能殺死病菌。桃療表示,諾羅病毒屬於高傳染性的病毒性腸胃炎,將影響個人健康,也可能引發群聚感染,對學校、安養機構及醫療院所帶來挑戰。桃療護理科說明,諾羅病毒感染後其潛伏期約12至48小時,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部分人可能伴隨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諾羅病毒傳染力極高,僅需極微量病毒即可造成感染,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數天,增加傳播風險。桃療建議,民眾應該「勤洗手」,以減少接觸傳播,在使用肥皂與流動清水洗手時,至少要20秒才夠,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前、處理食物前後及接觸公共設施後,「酒精類乾洗手對諾羅病毒效果有限,仍應以正確洗手為主」桃療指出,食物應充分加熱,特別是貝類與海鮮,避免食用未經妥善處理的生食或飲水,注意飲食安全,以降低感染風險;常接觸的物品,如門把、桌面、廁所等,應使用含氯漂白水(0.1%,1,000~5,000 ppm)定期消毒,以有效殺滅病毒。桃療建議,民眾若出現症狀,48小時內應在家休息,避免傳播,如果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多補充水分防止脫水,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諾羅病毒目前無特效藥與疫苗,需增加自身衛生習慣及免疫力,注意飲食安全及環境清潔,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公公聽信「神奇礦物溶液」治百病狂喝 媳婦傻眼:那是漂白水
有些長輩寧可相信偏方,也不願看醫生。一名人妻控訴,公公聽信「神奇礦物溶液」,身體有什麼毛病就喝,甚至還推薦她和老公,讓她十分擔心,無法理解這個世界怎麼了。原PO在「Dcard」論壇求救,公公不知道從哪聽來神奇礦物溶液(MMS),號稱可以治百病,她好奇搜尋了一下,了解到是漂白劑二氧化氯的品牌名,被當作是愛滋病、癌症、普通感冒等疾病的治療手段,忍不住驚呼:「有夠可怕…為什麼會有人覺得這個東西能喝,但網路上的資料少之又少」。原PO指控,連她和老公身體有些不舒服,公公都想叫他們喝,聲稱很多醫生都在喝,可以治療癌症,但因為販售會讓醫生賺不到錢,喝了可以治百病,商品上市後就不需要醫生,為此感到一頭霧水,「我到底聽了什麼」。神奇礦物溶液是漂白劑二氧化氯的品牌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由 LittleT889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原PO表示,因為東西來路不明,她和老公不敢接受,還得知漂白水療法有專屬群組,裡面上千人都在討論這東西有多厲害,讓她相當不解,「餵小孩喝漂白水,還說有消毒水味…世界瘋了」,雖然想辦法勸說,但公公僅回覆「好啦」,不敢想像這荒謬的事情發生在台灣,何況公公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直呼:「真的太扯!」此文一出,引發一番討論,網友紛紛留言:「我在臨床待那麼久是沒有看過有哪個醫生在喝這個,這個有毒,建議他真的要去檢查一下」、「確實會讓醫生賺不到錢,但殯葬業可以」、「醫院一堆老人是因為吃這種東西腎壞掉的,吃壞了最終還是要看醫生⋯」、「等領遺產就好,他兒子都沒辦法,妳想要什麼辦法」。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曾闢謠,指二氧化氯是環境消毒劑,不能喝,且二氧化氯水沒有預防或治療任何疾病的作用。專家也警告,二氧化氯進入人體可能會產生氯酸、氯氣或其它氯的化合物,即使稀釋後濃度很低,飲用二氧化氯水仍可能損傷胃黏膜或傷害肺部等器官。

專業醫強調「酒精殺不死諾羅病毒」 要做「這一事」才有用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近四週(第4週至第7週)共接獲390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4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11件,占98.6%)為多。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期也向民眾強調,酒精是殺不死諾羅病毒的,呼籲民眾千萬不要有錯誤認知。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FB上發文表示「面對諾羅病毒,洗手是最好的辦法!酒精是無法殺諾羅病毒,噴完酒精還是會傳染喔!」。蘇一峰醫師表示,只要吃入十百隻(諾羅)病毒就會被傳染,而生病者嘔吐就能噴出千萬隻以上的(諾羅)病毒。與此同時,蘇一峰醫師也提到,目前高雄區域停水兩天,這幾天要特別小心諾羅病毒,不要以為只要使用酒精噴消就沒事了。近期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也針對諾羅病毒撰文提醒民眾,表示諾羅病毒感染後其潛伏期約 12 至 48 小時,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部分人可能伴隨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諾羅病毒傳染力極高,僅需極微量病毒即可造成感染,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數天,增加傳播風險。桃療建議民眾加強以下防範措施:勤洗手,減少接觸傳播,使用肥皂與流動清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前、處理食物前後及接觸公共設施後。桃療護理科也提到,酒精類乾洗手對諾羅病毒效果有限,仍應以正確洗手為主;注意飲食安全,食物應充分加熱,特別是貝類與海鮮,避免食用未經妥善處理的生食或飲水,以降低感染風險;常接觸的物品,如門把、桌面、廁所等,應使用含氯漂白水(1,000–5,000 ppm)定期消毒,以有效殺滅病毒。提醒民眾出現症狀48 小時內在家休息,避免傳播;如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多補充水分防止脫水,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

諾羅病毒肆虐嚴重 診所櫃台聽一症狀直接給「嘔吐碗」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近四週(第4週至第7週)共接獲390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4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11件,占98.6%)為多。也由於近期諾羅病毒肆虐情況太過嚴重,有診所櫃檯詢問到患者如果有噁心、嘔吐症狀的話,隨即就會給患者一個「嘔吐碗」,因為診所工作人員真的被「吐怕了」。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2025年第7週(2月9日至2月15日)腹瀉門急診就診285,442 人次,較前一週306,567人次下降6.9%,仍為近5年(2021至2025年)同期最高。陳敬倫醫師在粉專「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發文表示,我們診所櫃檯問到病患有噁心想吐的症狀,直接發一個嘔吐碗,因為最近諾羅病毒 實在太猖狂了,而且發病很快。常常上一秒正常用餐,突然就開始噁心嘔吐,忍都忍不住,而且諾羅嘔吐物傳染力非常強,必須用漂白水消毒,我們的護理師都被吐怕了。先前陳敬倫醫師也曾針對諾羅病毒進行衛教,陳敬倫醫師表示,最近診所門診體感約有1/3就診病患是諾羅病毒的腸胃炎,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症狀雖然以吐為主,但常常剛開始也會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危急時甚至有持續嘔吐、少尿或無尿、嗜睡、嚴重腹痛、血便等症狀,建議早點就醫,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症狀、減緩不適喔。

5歲童染諾羅傳全家 醫師籲注意手部衛生及環境消毒
5歲男童「小鴻」日前因持續嘔吐、腹瀉及發燒,到急診就醫後收治住院,結果隔天父母及妹妹也跟著掛病號,無奈自嘲「全家被團滅了」,經檢驗,確診為「諾羅病毒」(Norovirus) 感染,由於近期幼兒園、學校群聚感染案例明顯增加,病毒傳染力極強,醫師呼籲務必落實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避免疫情擴散。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 這些都是感染途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傑賀表示,諾羅病毒腸胃炎好發於冬季,且傳染力強,成人及小孩皆可能被感染,只要接觸到受污染的食物、水源、患者排泄物,甚至是飛沫,就可能開始傳播感染。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 避免腹瀉加劇少吃刺激性食物陳傑賀指出,諾羅病毒腸胃炎屬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2至3天可自行康復,但幼兒因免疫力較弱,易出現反覆發燒、嘔吐、食慾不振,甚至脫水危機,臨床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成人家長可給予少量多次口服電解質液,若情況嚴重至無法進食者,則須以靜脈注射點滴進行輸液治療,治療期間需避免幼童食用油膩或刺激性食物,導致腹瀉症狀加劇。處理嘔吐物或排泄物 這樣做才算徹底消毒諾羅病毒的潛伏期短,約12至48小時,且僅需極少量病毒即可致病,甚至還能在環境中存活數天,有些患者嘔吐後48小時內仍具傳染力,因此務必居家隔離至症狀解除後48小時,才算度過危險期。陳傑賀建議,若家中幼童感染諾羅病毒,家人處理嘔吐物或排泄物後,務必再以1比10比例的稀釋漂白水徹底清潔,雙手需用肥皂與清水搓洗至少20秒(酒精消毒效果有限),以免重複感染。此外,也要避免食用未煮熟海鮮,尤其是生蠔等貝類,生熟食刀具、砧板也需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延伸閱讀】諾羅病毒入侵季節 預防之道:注意飲食與清潔習慣「新型」諾羅病毒成主流!47件腹瀉群聚與烤蚵有關 牡蠣殼開就吃小心染病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64

流感、諾羅肆虐急診塞車!台中2醫學中心紫爆 醫師救人也被感染
農曆年過後各地醫院急診紛傳人潮塞爆情形,台中2家醫學中心12日一度急診待床超過60人呈現紫爆,醫師坦言,近日因天冷心血管疾病患者驟增,加上流感、諾羅疫情肆虐,造成病患湧入,尤其諾羅傳染力極強,經常一人中一家團滅,台中也出現急診醫師疲於救人最後也感染諾羅。從2024入冬以來中部各醫學中心即出現急診量驟增現象,尤其是位在市中心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經常急診待床人數飆到60至70人,急診100床滿到病人必須躺擔架,或坐在輪椅等待;農曆春節過後,台中榮總也數度傳出「急診爆掉了!」病人候床時間從12小時延長到24小時。12日上午10點,中國附醫急診等待住院人數73人、等待推床數18人、等待收治加護病房人數10人,而台中榮總則有58人待床、2人等待加護病房;下午6點,中國附醫急診已向119通報滿床,等待住院人數60人、等待推床數16人、等待收治加護病房人數8人,台中榮總則消減為43人等待住院、3人待收治加護病房。中國附醫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表示,天氣冷什麼病人都有,主動脈剝離、中風、流感、諾羅…,腸胃炎也很多,依疾管署公布2025年第6周(2月2日至2月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達30萬2644人次,不少病號是因嘔吐、發燒就醫,其中大多數是感染諾羅病毒。亞大醫院兒科醫師陳傑賀指出,諾羅傳染力極強,經常1人中全家團滅,台中1名5歲男童「小鴻」因感染諾羅住院,才過1天,父母及妹妹都出現同樣症狀,全家被迫在醫院團聚;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副院長蔡哲宏則是連續急診值班3天,處理7成諾羅病患,結果自己也感染諾羅,他自嘲身體疲累影響抵抗力。陳傑賀指出,諾羅病毒的潛伏期短,約12至48小時,且僅需極少量病毒即可致病,有些患者嘔吐後48小時內仍具傳染力,處理病患嘔吐物或排泄物後,務必再以1比10比例的稀釋漂白水徹底清潔,雙手需用肥皂與清水搓洗至少20秒。

流感高峰期 醫揭「減少辦公室感染」10方法:傳播率降低至60%
每年流感高峰期,辦公室內的病毒傳播風險大幅上升,不僅影響員工健康,還可能衝擊企業正常營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提醒,減少辦公室內流感傳播的十大方法,透過系統性防護策略,可將辦公室內的流感傳播率降低60%至90%,同時維持正常的工作效率。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撰文表示,每日定期清潔與消毒是預防流感傳播的第一道防線。企業應要求清潔人員在上班前,徹底消毒門把、電梯按鈕、影印機及茶水間設備等「多人接觸熱點」,並每兩小時以含75%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擦拭。個人設備如鍵盤、滑鼠,也建議員工自行使用消毒濕紙巾清潔,以降低病毒殘留風險。黃軒提到,辦公室的空氣流通管理同樣重要。研究顯示,開窗通風可降低82%的氣溶膠病毒濃度,建議每小時打開窗戶10至15分鐘,特別適用於20人以下的中小型辦公室,透過分區輪流通風,減少冷空氣對員工的不適。此外,中央空調應加裝HEPA濾網,並定期清潔與更換,以確保空氣品質。黃軒說明,在密閉空間,如會議室或茶水間,員工應全程佩戴口罩,若有咳嗽症狀,建議使用防護力較強的N95口罩,同時避免觸摸口罩外層,並在取下口罩後立即洗手,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手部衛生更是預防感染的重要環節。專家建議,員工在接觸公共物品後、進食前,應使用七步洗手法清潔雙手至少20秒。若無法及時用水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確保手部潔淨。此外,為減少辦公室人數密度,企業可採取分流上班制度,如「AB班輪流到崗」或彈性工時安排,減少人員聚集的風險。重要會議則可改為視訊方式進行,若必須進行實體會議,則應將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並要求所有與會者佩戴口罩,以降低飛沫傳播的機率。企業也可以在相鄰座位間加裝透明防疫隔板,阻擋飛沫直接傳播,並鼓勵員工使用個人文具,避免共用原子筆、訂書機等文具,以減少接觸傳染的機會。黃軒認為,企業應建立每日健康監測機制,要求員工進入辦公室前量測體溫,若出現發燒(37.5°C以上)或咳嗽等症狀,應立即返家休息,避免病毒進一步擴散,同時可提供流感快篩試劑,讓有疑似症狀的員工能即時檢測,確保辦公環境的安全性。疫苗接種也是降低流感傳播的有效手段。黃軒指出,企業可於每年秋季補助員工施打流感疫苗,提升職場內的群體免疫力。研究顯示,當疫苗接種率達70%以上,可有效降低流感爆發的風險,進而維持正常的工作運作;當辦公室內單日出現超過三名確診者時,企業應立即啟動消毒程序,並實施全員遠距辦公至少三天,同時追蹤確診員工在發病前48小時內的接觸史,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以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黃軒表示,企業還應備妥「緊急防疫箱」,內含備用口罩、血氧機、退熱貼等物資,並定期檢查效期,以確保在疫情發生時能迅速應對。流感防治不只是個人責任,更需要企業與團隊的共同配合。透過環境清潔、空氣流通管理、個人防護措施、辦公模式調整、疫苗接種與應變機制的建立,可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並維持企業正常運作。系統性防護策略可將流感傳播率降低60%至90%,並確保工作效率不受影響。企業應將防疫視為長期職場健康管理的一部分,為員工打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而非病毒溫床。

諾羅害人「春節腹瀉創新高」! 醫示警「酒精消毒無效」:最近少吃這類食物
今年(2025)春節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創5年新高,其中諾羅病毒為大宗,且病毒株已從GII.4轉變為GII.17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提醒,諾羅的臨床症狀為每日4至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腹部絞痛伴隨肌肉痠痛等等,建議民眾最近少吃生的海鮮、貝類,以預防感染。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撰文道,根據監測結果顯示,近期諾羅群聚感染多發生於餐飲場所、長照機構、家庭聚餐、未徹底加熱海鮮(如生蠔),提醒民眾最近還是少吃生的海鮮、貝類最好。臨床特徵的部分,黃軒提到,諾羅的潛伏期在10至50小時,平均為24小時,典型症狀為水瀉(每日4-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兒童尤為明顯)、低度發燒(37.5~38.5°C)、腹部絞痛伴隨肌肉痠痛;至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方面,小於5歲的幼兒可能因嘔吐導致代謝性酸中毒,老年人則應注意脫水風險高,需監測尿量與電解質平衡。黃軒表示,在美國,據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每年約有1900萬至2100萬人感染諾羅病毒,約佔全國人口的5%至6%。 由於諾羅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可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水、人際接觸及氣溶膠等多種途徑傳播,全球每年就有6.77億至6.85億人感染諾羅病毒,全球已有超過20萬人因此身亡。對此,黃軒也列出了3大項防疫關鍵要點:一、個人衛生1、如廁後、進食前使用「抗菌肥皂搓洗20秒」,重點清潔「指縫與甲溝」。2、「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應優先選擇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二、飲食安全1、貝類水產需以85°C以上加熱90秒方可滅活病毒。2、生熟食砧板分離,避免交叉污染。3、腹瀉期間禁止為他人備餐(症狀消退後仍需持續48小時)。三、環境消毒1、嘔吐物處理應穿戴手套與口罩,先以5,000ppm漂白水覆蓋30分鐘再清除。2、門把、電梯按鍵等常觸碰表面,每日以1,000ppm漂白水擦拭。最後,黃軒也指出,由於諾羅病毒為RNA病毒,使用抗生素無效,還可能加劇腸道菌群失衡,因此醫療的處置原則為支持性療法(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止吐劑應用等等。疾管署則呼籲,若出現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血便、意識改變等危險徵兆,應立即就醫。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諾羅也大肆流行!醫籲:開學日生病先請假
台灣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中市單周(2月2日到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醫人次逾3萬,腹瀉門、急診就醫人次逾4萬,明(11日)國中小學開學日不少家長趕在開學前帶孩子就醫,就怕開學日就請假,醫師坦言,近日病號中有3至4成都是學齡兒童,提醒家長孩子出現症狀速就醫,落實生病不上課,以維護自身健康,降低校園內群聚事件風險。農曆年9天年假過後,台灣各地出現急診及基層醫療院所塞爆狀況,依據疾管局統計,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醫人次為2萬8335人、2061人,比上上周(1月26至2月1日)1萬1364人、2199人,明顯暴增許多;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為3萬6365人、4040人,也比上上周1萬2814人、5487人多出許多,數字顯示,流感和腸胃型感冒正在社區流行。且台中市上周也新增27例流感重症、4例流感重症併發死亡個案,目前仍有33住院治療中。大台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理事長林釗尚指出,農曆年過後病號湧現,以A型流感和諾羅為大宗,其中有3至4成是學齡兒童,明天開學日以後要小心防範校園群聚,呼籲家長要督促小朋友戴口罩、勤洗生等個人防疫工作要做好,有呼吸道疾病就一定要戴口罩,發燒就請假在家休息;並且請學校或家長一定要落實用稀釋漂白水做清消工作。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近期國內流感及腹瀉群聚疫情處於高點,提醒家長及同學於開學後落實自主戴口罩、正確勤洗手、出現症狀速就醫,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以維護自身健康,降低校園內群聚事件風險。

高雄鄰居用漂白水清洗分屍男丟棄木板垃圾 臭味異常疑似屍塊腐敗
高雄市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殺人分屍案,嫌犯張介宗連續犯案,將3名死者的屍塊丟入前鎮運河,並涉嫌將受害者屍體一部分丟進垃圾車,這起案件在當地社區引起了極大關注,鄰居們的目擊與反應讓案件的細節逐漸浮出水面。鄰居發現高雄殺人魔丟惡臭木板疑證據。( 圖/翻攝畫面)根據鄰居的描述,從過年後垃圾車恢復正常收運以來,巷口的環保回收區堆積異常的垃圾,並散發出一股異常刺鼻臭味,鄰居們曾多次注意到,張介宗在過年期間經常倒垃圾,並且在2月3日與2月4日,還將1塊大型木板丟入回收區,鄰居覺得奇怪的是,垃圾清理完後,張介宗又拿著1塊木板走出來,並將其丟棄,這塊木板也散發出難聞的臭味。為了消除這股臭味,鄰居們開始使用漂白水清洗路面,特別是在木板丟棄的位置,大家普遍懷疑,這股異味可能來自張介宗丟棄的垃圾袋,甚至可能與受害者屍體的腐爛有關,鄰居們聯合猜測,臭味或許與第3名受害者有關,該名女性可能在2月2日被害,而其屍塊可能成為這股臭味的來源。鄰居在倒垃圾 時聞到惡臭,疑是張嫌所丟的垃圾。( 圖/翻攝畫面)2月5日晚間,鄰居們突然看到大批警察進入張介宗的住處,並將他帶到附近的派出所。此時,鄰居們立刻聯想起之前的異常情況,並議論紛紛,許多鄰居感到震驚,對於事態的發展感到擔憂,警方已經展開深入調查,以確認張介宗是否將受害者屍塊丟進垃圾車或其他地方。當地警方提醒居民要保持警覺,並協助提供任何有助於案件解決的線索;同時,社區也提醒大家,對於陌生的異常行為應及時報警,以防止更多悲劇發生。

春節4大傳染病!8症狀一次看 網曝初三診所大排隊⋯彎了好幾個街角
春節南來北往出遊人口,助長病毒傳染機會。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何承懋提醒,近期盛行流行性感冒、諾羅病毒、新冠肺炎與麻疹,除了戴口罩與勤洗手,清潔環境要根據病毒類型,正確使用酒精或漂白水才能有效清除病菌,防止飛沫與接觸感染因素。何承懋表示,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和肌肉痠痛、高燒38度以上;麻疹則會出現咳嗽、流鼻水與結膜炎(即所謂的3C:Cough、Coryza、Conjunctivitis);腸胃炎方面須注意諾羅病毒會經由飲食、排泄物傳播引起急性腹瀉、噁心嘔吐、肌肉痠痛及發燒,發生以上情形建議到傳染病特別門診就醫。何承懋建議,病人使用單獨房間休養並分開在不同時段或空間用餐,也要注意不同疾病的可傳染期,流行性感冒可傳染期為發病前1~2天至症狀出現後3~5天,潛伏期約1到4天;新冠肺炎發病前2天就可能有傳染力,確診病人發病後呼吸道病毒持續排出的時間雖無定論,但國內經驗與國際文獻推斷,確診病人上呼吸道檢體可持續檢測SARS-CoV-2核酸陽性平均可達兩星期以上;麻疹可傳染期為出疹前後4天,潛伏期為出疹前7到18天,出疹期約4到8天;諾羅病毒可傳染期從症狀出現到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潛伏期為24至48小時,症狀持續約24~48小時。何承懋特別說明,清潔病人污染的空間須根據病毒類型選擇,流感、新冠肺炎與麻疹屬於有外套模的病毒,用市售酒精就能有效殺菌,但諾羅病毒沒有外套模,清潔需使用漂白水,市售含次氯酸鈉的漂白水濃度約為5到6%,環境消毒時建議自行配製濃度1000ppm漂白水,使用20cc市售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嘔吐物及排泄物清潔,建議配製5000ppm漂白水,可用100cc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來使用。用對方法,就能遏阻病毒傳播。此外,IG上也有人分享,診所外大排長龍的情景,人多到彎了好幾個街角。從影片中可以看見,民眾大年初三戴著口罩排隊看醫生,除了大人,還有小孩。

林美秀準備88塊錢幣 許富凱枕頭藏壓歲錢招財
林美秀、許富凱受邀上Hit Fm主持初一特別節目,分享年前打掃小偏方。許富凱最受不了浴室水垢,推薦用漂白水加上小蘇打粉,保證讓水垢消失無蹤,林美秀突然大喊,「對啦!小蘇打粉啦!」因為她聽了許富凱媽媽的推薦用漂白水清潔,效果不錯但好像還是差了一點,原來是小蘇打粉,害她想說自己浴室水垢是有多頑強,讓許富凱笑說:「啊我媽怎麼講話講一半,真歹勢!」林美秀在除夕夜前會將所有東西換新一輪,像是玄關部分,在2024年擺放的物品全部收起來,放上2025年要裝飾的新擺設,另外會準備88塊錢的硬幣放在陰陽水裡面生財,讓新的一年風生水起。林美秀也提到,她會在隨身包包裡準備黑碧璽礦石放在紅包袋避邪擋煞,讓新的一年好運連連;許富凱也分享,他的經紀人會準備「五色錢」,去銀行換新的鈔票,正好一種面額一種顏色,對應五行包在紅包袋,當成壓歲錢放在枕頭下,讓財運亨通。而過年美食在前,體重控制又成為大家的煩惱,林美秀說,每次只要吃飯,許富凱就會變成糾察隊,要她控制飲食,像是澱粉類就會要她減量。許富凱表示,因為去日本的時候,林美秀會加點白飯,就會喝止她說:「林美秀妳的飯會不會太大碗了!」林美秀笑說,白飯上桌她自己也嚇到,因為不小心點到特大盛白飯,想說怎麼那麼大一碗!說到體重,林美秀說,她對於許富凱的人生有兩大疑問,一個是許富凱會健身,二是他會開車,林美秀很難想像許富凱在健身房運動,也從沒看過他開車,這畫面兜不起來,期待今年有機會跟許富凱去健身房運動,許富凱笑說,然後重訓累了他再開車載林美秀回家,林美秀則開玩笑說:「我怕我還沒回家就在健身房累到罵髒話先叫車回家!」談到新年心願,許富凱認為平安、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沒有好的身體怎麼去打拼事業,怎麼去好好照顧家人,林美秀也說,一定要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身體,這樣才能活力滿滿的去主持第二季的《瓜田冠軍的誕生》,最主要還是想要把台灣最棒的農產品介紹給大家,這是他們的心願。

小心老鼠!今年全台首例「漢他病毒」 台北女市場工作「發燒乾咳」確診
今(2025)年國內首例「漢他病毒」病例!台北市昨(21)日傳出「漢他病毒症候群」本土確定病例,是國內今年來首例,經疫情調查發現,個案於市場工作時曾發現有鼠類出沒,並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不適症狀,經住院採檢驗後確診,目前已康復出院。對此,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清掃住家及工作環境時,務必佩戴口罩避免吸入汙染物,並使用塑膠或橡膠手套防護,避免直接接觸鼠尿、鼠糞或鼠屍。北市衛生局指出,該例病例為居住文山區50多歲女性,無國內外旅遊史,經疫情調查發現,個案於市場工作時曾發現有鼠類出沒,在本月1日起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不適症狀,經住院採檢驗後於20日研判確診,個案目前已康復出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且個案居家及工作地周邊環境已於20日完成清消工作。北市衛生局表示,全國近3年以來,「漢他病毒症候群」確診病例分別為5例、6例及3例,台北市則為1例、2例及0例。因「漢他病毒症候群」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染途徑係經由吸入鼠類分泌物或排泄物、接觸遭病毒污染的空氣或物體、被帶病毒之齧齒類動物咬傷等方式感染,北市衛生局說明,預防的方法主要是防鼠,並避免接觸到鼠類及其排泄物與分泌物,包括住宅、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或食品工廠均應加強環境清潔,適時驅鼠、採取防鼠措施及發現時立即滅鼠。北市衛生局教3招「防鼠」。(圖/台北市衛生局)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於農曆春節前清掃住家及工作環境時,請務必佩戴口罩避免吸入汙染物,並使用塑膠或橡膠手套防護,避免直接接觸鼠尿、鼠糞或鼠屍。如已觀察到老鼠出沒蹤跡或見有鼠糞,應以市售漂白水以1:10比例稀釋後,潑灑於受汙染環境,待消毒30分鐘後再行清理,並切忌使用掃帚、吸塵器或拖把等,避免揚起灰塵吸入病毒或污染其他區域,而應使用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並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北市衛生局接著提到,如有使用捕鼠器捕獲鼠類後,亦應清洗消毒並曬乾再行收存。民眾若出現發燒、頭痛、暈眩、出血等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治療。最後,北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應落實居家防鼠3不策略:「不讓鼠來-封閉鼠道、不讓鼠住-整理環境、不讓鼠吃-斷絕糧食」,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之路徑,修補紗窗門、封住鼠洞及縫隙;廚房、倉庫、儲藏室及居住環境應定期整理,保持整潔避免鼠類築窩;餐具及廚具使用後應儘快清洗,飲水、食物、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存置於密閉容器中,避免鼠類覓食造成汙染。

大掃除藏毒2/婦人漂白水洗廁所「竟出動葉克膜救命」 混用清潔劑恐爆毒氣
大掃除時少不了各式清潔劑,一名婦人使用漂白水洗廁所,未稀釋又在密閉空間長達1小時,最後竟導致肺水腫送進加護病房,還出動葉克膜治療。醫師對CTWANT記者說,打掃時一定要注意通風,同時不要混用清潔劑,以免一不小心反而製造出毒氣。專家建議也可使用過碳酸鈉代替漂白水,相較之下更加安全。60多歲的婦人因為看見廁所磁磚有霉斑,為了加強效果,因此未稀釋漂白水直接使用,沒戴口罩的她一聞到刺鼻氣味就開始猛咳,卻硬撐著繼續刷洗地板,時間長達1小時,後來因持續咳嗽、喘才緊急就醫,結果發現肺部白了一大塊,血氧濃度過低,緊急以葉克膜治療才撿回一命。「使用漂白水時,第一件事就是要開窗或增加通風!」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漂白水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有效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但它對黏膜、皮膚及呼吸道具刺激性,所以濃度如果過高,就會危害健康。除了通風,也要以水稀釋降低漂白水的濃度。顏宗海說,一般建議居家使用漂白水的比例是「1:100」,也就是漂白水要用100倍的水稀釋,即使在醫院幫病人的糞便等物品消毒,比例是「1:50」已非常強效,千萬不要再混用其他清潔劑。「例如漂白水混用鹽酸就會產生毒氣!」顏宗海說,漂白水是強鹼溶液,如果加入酸性清潔劑,就會產生「氯氣」,這是非常危險的氣體,就算是低濃度,吸入後鼻子、喉嚨、眼睛會感覺很刺激;而高濃度則會破壞肺部,感到呼吸困難。過碳酸鈉是一種氧系漂白水,又稱固體雙氧水,遇水會分解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氧化的效果能清潔物品。(圖/翻攝自蛙家waja臉書)家事達人陳映如坦言,浴廁的確是她最可能會使用清潔劑的區域。「但我還是盡量減少接觸的時間與機會,我通常會先在發霉處噴上適量的除霉劑,先讓它靜置一下,過會兒再來處理。」陳映如提醒,雖然掃乾淨很重要,但方便、安全也同樣重要,使用清潔劑之前一定要先看清楚說明,同時戴好手套與口罩,才能掃得健康。也可以使用過碳酸鈉代替漂白水,過碳酸鈉又稱活氧漂白粉,可在超市、網路、化工行購買,將2大匙過碳酸鈉粉末加入1公升溫水,放入噴霧罐中,噴灑在磁磚或馬桶,靜置10~15分鐘再用抹布擦拭即可。

大掃除藏毒3/家事達人教撇步「天然清潔劑洗廚房」 先乾再濕灰塵不亂飛
大掃除的同時,也要兼顧健康,家事達人對CTWANT記者說,為了降低接觸有毒物質的機率,自己大多使用天然清潔劑打掃廚房,例如小蘇打、檸檬、白醋、柑橘果皮精油等,不含有害化學物質。另外,打掃時最容易灰塵滿天飛,專家建議採取「先乾再濕、由上至下」的原則,就能避免吸入過多灰塵,保護肺部健康。根據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研究,掃地機器人運轉10分鐘,揚塵濃度是原本的6倍,其中PM10和PM2.5的濃度至少高出2倍,空汙濃度達到「紅色警戒」等級,而吸塵器使用的時候,後方氣旋所造成的微粒揚塵也高達13倍。曾出版多本清潔收納書籍的家事達人陳映如,家中同時有掃地、拖地機器人,幾乎天天工作,因此不會有過多灰塵,而一般的吸塵器大多用於補強清潔工作,像是地毯、隙縫都會用到,平時不會使用太久,同時也會定期更換或清洗濾網,降低灰塵外洩的機率。其實只要善用工具,也能降低吸入灰塵的機率,陳映如建議「先乾再濕、由上而下」。「千萬別用雞毛撢子,否則會讓灰塵四處飄散,我自己最常使用的是除塵撢,可以吸附灰塵,再用濕抹布擦拭,既不會吸入灰塵,也相當乾淨。」陳映如說,許多主婦直接用濕抹布擦拭灰塵,例如清潔紗窗,濕擦反而會讓灰塵結塊卡在隙縫中,更難以清潔。另外,建議「由上而下」打掃,例如先整理書架、再拖地,才能讓灰塵最後集中在地面,統一一次處理,否則不但可能掃不乾淨,灰塵還會到處亂飛。此外,陳映如建議先規劃大掃除區域的優先順序,再分次、小範圍清潔。抽油煙機的濾網油垢,常讓主婦傷透腦筋,專家建議將濾網放進塑膠袋加熱水、小蘇打粉,靜置一段時間後就能洗乾淨。(圖/報系資料照)至於清潔劑,陳映如很少使用,尤其是小孩、寵物可能會接觸的地方,更完全不使用。以廚房抽油煙機的濾網為例,她會把濾網放進塑膠袋加熱水、小蘇打粉,靜置一段時間後就能洗乾淨,如果真的很髒,再加點洗碗精即可。廚房經常處理各種食材,陳映如大多使用天然的清潔劑,例如到主婦聯盟環境基金會網站https://www.huf.org.tw/,依照廢油肥皂教學自製清潔皂來清潔洗碗槽、檯面;沾板則是浸泡在過碳酸鈉水中,利用過碳酸鈉分解成過氧化氫(雙氧水)跟碳酸鈉(蘇打),達到漂白殺菌跟去汙的效果。冬天必備的熱水瓶、保溫杯,陳映如則是使用檸檬酸加水浸泡,因為檸檬酸是酸性物質,會中和鹼性的髒污,非常適合去除水垢,上述這些天然清潔劑都能在化工行購買,只要花一點時間,就能讓居家環境安全又乾淨。此外,次氯酸水也是很好的清潔工具。根據日本北里大學小宮山寬機博士研究指出,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PH值介於5.0到6.5之間,最貼近人體酸鹼值,並做過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皮膚刺激性試驗、急性眼睛刺激性試驗、急性吸入毒性試驗及皮膚變異反應試驗,有效氯濃度只要10ppm就相當於200ppm次氯酸鈉的抗菌效果,不會產生致癌物三氯甲烷,十分友善人體與環境。以水神居家抗菌液為例,成分為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HCIO),非酒精、無苯酚、無重金屬,可對抗常見細菌、病毒,其抗菌率可達99.9%以上,不需要使用漂白水也能清潔乾淨。

嘉義伯「漂白水清潔GG」隔天痛爆 忍2天才求助醫生
嘉義8旬男子近日覺得生殖器不乾淨,竟用毛巾沾漂白水擦拭,還拿棉花棒清尿道,隔天發現陰莖紅腫、疼痛,趕快到醫院就診才緩解。對此,泌尿科醫師也說明,清洗私密處用清水即可。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日前一名阿伯異想天開,覺得陰莖卡污垢必須用漂白水才能徹底洗淨,清洗後造成陰莖紅腫,且尿尿時會疼痛、有灼熱感,忍了2天才到醫院看診。嘉義市陽明醫院泌尿科醫師黃才倍說,問診後瞭解整個離譜過程,馬上給予藥物及外用藥膏治療,緩解阿伯疼痛,預防傷口感染;他也告誡老伯勿再犯。黃才倍指出,漂白水具腐蝕性,一般人使用時都會戴手套防止手灼傷,男人「小鳥」外層比手部的皮膚更細膩,直接擦漂白水一定會受傷。黃才倍建議,男女清洗私密處用清水或溫和的沐浴乳即可,民眾過度使用市面上私密處清潔產品,反而會將天然保護層洗掉,造成不良的後果。黃才倍強調,泌尿道不舒服勿自行處理,或拖著不理會,一定要找專科醫師看診,才不會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