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
」 科技公司 馬斯克 蘋果 美國 台積電男友賣鹽水雞…妹子逼吃素「多添福報」:為你好 網一面倒嗆爆
每個人的信仰不同,即使是情侶或家人,也應該互相尊重。一名女子因為信仰吃素,也希望男友一塊吃素,但對方常常要幫家裡擺攤賣鹽水雞,讓她覺得會損福報,不料貼文曝光後,慘遭大票網友罵翻。原PO在臉書《匿名公社》透露,男友是知名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她因為信仰的關係,清口後就常帶對方一起吃素。不過,有一件事讓她無法接受,就是男友放假常常要幫忙家人擺攤賣鹽水雞。原PO認為,吃素是一種修行,她也勸男友「放下屠刀」,才能多添福報,但完全沒有用,「我是為他好啊」,痛批對方我行我素,更質疑只是一個小攤子,根本不需要4個人去顧,感覺多此一舉。 此文貼出後,大批網友紛紛歪樓:「那邊?感覺好好吃」、「我也覺得不錯想去吃看看」,也有不少人砲轟,「妳根本不該交朋友的,自己好好修行吧」、「給我妳男友聯繫方式…我幫妳勸他…趕快放棄妳」、「妳出家好了,妳不適合有家庭」、「妳男友怎麼還不跟你分手」。有網友疑惑,為何原PO不自己修行就好?對此她解釋:「結婚前我不得不管他,我現在沒工作,萬一男友出了意外我怎麼辦?」更奉勸想去光顧消費的人三思,「這樣會損你福報」。
嘉義地震外媒也關注!讚台灣預警系統 關心台積電
嘉義縣大埔鄉及台南等地21日凌晨發生多起地震,外媒也關注此狀況,讚台灣有先進的預警系統,也特別點名台積電。對此,台積電表示,已疏散中部和南部廠的員工,目前員工人安全嘉義縣大埔鄉等地凌晨發生多起地震,0時17分有規模6.4地震,搖晃數十秒。總統賴清德發文,部分縣市傳出停電和火警,也有民眾受困倒塌平房,所所幸被救出。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請台電盡速恢復供電穩定。據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台北一名法新社記者也感受到搖晃。台積電表示,已疏散中部和南部廠的員工,目前員工人安全。報導稱,台灣位處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1906年嘉義梅山地震釀1200死。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從那時起,台灣加強建築規範,納入抗震建築,而老舊建築往往是地震期間引起關注的主因,2018年也有人反映缺乏資金加強這類結構。;台灣以其尖端科技公司聞名,也建立先進的預警系統,可以在幾秒內向民眾發出警報,多年來該系統增強,融入智慧型手機和高速數據等新工具,連偏遠地區也能收到訊息。
《年終獎金懶人包》國內企業年終獎金計算與發放,企業主與民眾8個年終獎金必知解答!
又到了年終獎金發放的日子了,不僅民眾關心,許多企業主或人事主管也頭痛,年終獎金該如何發放?年終獎金計算與發放時間?年終獎金扣稅嗎?年終獎金幾個月合理?悅活新知新聞網特別規劃了2024《年終獎金懶人包》,包涵:2025年各行業年終獎金計算、與最好的發放時間、及年終獎金扣稅嗎?勞基法是否強制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等8個年終獎金必知解答!一、《年終獎金懶人包》年終獎金8大最常問的問題年終獎金不僅是企業照顧員工的最佳表現方式,也是許許多上班族與勞工朋友們最關心的事,以下揭露2025年終獎金常見8大問題:1. 沒給年終違法嗎?根據勞基法施行細則10-2 條定義,年終獎金屬於「獎勵性給予」及「恩惠給予」。 因此,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是沒有法律保障受雇者向雇主請求的,也就是如果上班族或勞工朋友在一開始雇用時,應先與雇主談好並最好在簽訂雇傭關係(通過雙方契約約定,「被僱傭者」與「僱傭者」)契約上白紙黑字載明雙方雇用的薪資與年終獎金的約定,才能保障雇傭者的權益。2. 做多久才有年終?未滿一年年終怎麼算?做多久才有年終?未滿一年年終計算是不少人關心的,但在沒有約定下,受雇者未滿一年是無法向雇主強制要求年終獎金的,建議在雙方約定的工作勞動契約上載明年終獎金依年度工作時間比例進行計算及發放(年終發放最好也能載明發放時間),一般企業主大多能體會勞工的辛勞,多採用比例來發放。4. 做到12/31有年終嗎?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9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因此,如果員工於12月31日仍在公司任職,且當年度工作並無過失,理應符合領取年終獎金的資格,即使員工在12月31日後離職,企業仍應依法發給您年終獎金。不過,專家提醒在提醒:勞動契約要看清楚,並約定好雙方的薪資與年終獎金計算與核發方式。5. 勞基法是否對員工年終獎金有相關規定?根據台北市勞工局公布:雇主依民俗發給勞工的年終獎金,屬於勞工福利,發放之條件及標準,可以由勞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約定,或雇主於工作規則中訂定。而勞基法有關獎金或紅利的規定是在第29條,這項規定只說明「企業如果年終結算有賺錢,應該給予員工獎金或紅利。」並未定義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員工年終獎金的權利來源,端看各公司的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的內容,年終獎金性質是受公司當年度盈餘獲利狀況,分配給員工,屬勞基法第29條規定內容,應屬「獎勵」性質。6. 2024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2024年終獎金何時發?年終獎金發放時間各家企業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都會是在農曆年前發放,若以2025 年為例,有些公司在2024 年12 月底就開始陸續發放,基本上最晚應會在1 月24 日最後一個年前上班日入帳,好讓員工可以過個好年。7. 年終獎金計算機?年終獎金怎麼算?你2024年終獎金幾個月?是許多上班族與勞工朋友最想了解的,期待最大就是年終獎金怎麼算?因此,網路上搜尋出現了2025年「年終獎金計算機」,以下是台灣企業最常見的年終獎金的發放制度、計算方式:a. 按月計算:(工作月數/12 )x 完整年終獎金金額。b. 按日計算:(完整年終獎金金額/工作天數)x 到職工作天數。8. 年終獎金多少要扣稅根據財政部所得稅法網站公布:113年度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薪資受領人如無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者,起扣標準調整為新臺幣(下同)88,501元。也就是:年終獎金只要超過 NT$ 88,501(含)以上(2024 年 12 月資料)就要直接扣繳 5 % 稅金。二、企業主/主管年終獎金規劃建議:員工年終獎金制度時,可根據不同的行業、公司規模和公司獲利來調整,但不同行業,會有不同的年終獎金規劃方式,以下是四點提供企業主/人事主管,在規劃年終獎金時的建議:1. 行業分析:不同的行業會有不同的年終獎金文化和可支配資金,以下是一些典型行業的建議:a. 製造業:通常公司會依照生產效能和年度績效來分配年終獎金。對於規模較大的製造公司,年終獎金可設為月薪的1-2個月,對於中小型公司則可能較少,視獲利情況而定。b. 科技業:科技公司通常較重視創新和員工貢獻,年終獎金可以基於員工個人績效和公司整體業績來分配。對於大公司,可能會有分紅或者股票期權的形式,較小的公司則會以現金獎金為主。c. 零售業與服務業:這些行業的年終獎金通常較為保守,與銷售額或客戶滿意度掛鉤。年終獎金的發放金額可能較低,但也會根據門市或服務質量的評估來調整。d. 金融業:金融業獎金通常較高,尤其是投資銀行、證券等高報酬行業。這類公司可能會以獲利的百分比來發放獎金,並且員工的年終獎金可能是薪水的數倍。2. 公司規模分析:不同規模的公司在資金運用和年終獎金的發放上有很大差異,人家說:選對行業,年終大不同:a. 大企業:通常會有標準化的年終獎金制度,可能會依照員工的職位、工作表現以及公司業績來分配。大企業的年終獎金通常較為固定,並且可能包含一些額外的福利(如旅遊補助或股票獎勳等)。b. 中型企業:中型公司會根據整體業績發放獎金,同時也會根據部門貢獻來進行區分。年終獎金的數額可能相對較為彈性,既有可能較高也可能較低,取決於當年營收。c. 小型企業:小型公司可能會受到預算限制,年終獎金數額較為不穩定,通常與公司利潤緊密掛鉤。如果公司盈利不高,年終獎金的發放可能較少,甚至可能以非金錢的形式(如額外假期、彈性工作時間)來回饋員工。3. 公司獲利情況分析:年終獎金的發放應該與公司當年的獲利情況相掛鉤。具體的發放方式可以根據以下幾點進行調整:a. 高獲利公司:如果公司獲利較高,可以選擇發放較為慷慨的年終獎金,甚至考慮不僅僅是現金獎金,也可以給予股票期權、分紅等形式的獎勳。這不僅能夠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能提升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b. 中等獲利公司:對於利潤較為穩定的公司,可以根據員工的表現和部門的業績來進行分配,保持較為合理的分配比例,確保獎金能夠激勵到表現出色的員工。c. 低獲利公司:如果公司處於虧損或者利潤較低的狀況,年終獎金的發放應該保持謹慎。這時可以選擇較少的現金獎金,或者轉為其他形式的福利,例如額外的假期、培訓機會等,來減少對員工的財務壓力,同時保證員工的士氣。4. 其他考慮因素a. 員工個人績效:無論公司規模如何,績效考核都是年終獎金分配的重要依據。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來分配獎金能夠促使員工更加努力,也能確保公司資源分配的公平性。b. 獎金分配方式:年終獎金可以採用一刀切的方式,也可以根據不同層級或部門的貢獻來進行區分。不同的分配方式會影響員工的滿意度和對公司的認同感。【企業主管人事單位規劃年終獎金總結】 高獲利、大型企業:獎金數額大,且多樣化,可以包含現金、股票期權、額外福利等。中等獲利、中型企業:獎金較為穩定,根據績效與部門貢獻分配。低獲利、小型企業:獎金數額較少,可以考慮非金錢的福利或較小的現金獎金。三、2024年國內各行業年終獎金計算悅活新知新聞網條列出2024年台灣各大企業的年終獎金發放狀況範例,這些資訊反映了各大企業的普遍做法以及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但由於每年的公司獲利情況和營運狀況不同,年終獎金的發放會有所變動,因此,具體數額可能會有差異。以下國內各企業2025年終獎金計算僅供參考:1. 台積電(TSMC)2024年終獎金計算:台積電的年終獎金通常會依照公司營運狀況來調整,一般來說,台積電的年終獎金相對較為豐厚。根據台積電的規定,員工的年終獎金通常會是月薪的2到3個月(這是大致的發放範圍),並且有可能根據公司當年的營利狀況進行額外的獎勳。其他福利:除了現金獎金,台積電還會提供股票選擇權和員工福利。2. 鴻海精密(Foxconn)2024年終獎金計算:鴻海的年終獎金會根據營收和個人績效來決定,通常是根據工作表現和公司整體獲利來確定,範圍大約為1到3個月薪水。鴻海的年終獎金會有所浮動,且有時會受到季度或年度業績目標達成的影響。其他福利:鴻海也會提供其他福利,如住宿、健康保險等。3. 中華電信(Chunghwa Telecom)2024年終獎金計算:中華電信的年終獎金相對穩定,通常會發放2至3個月的薪水。由於中華電信是國營企業,因此其年終獎金比較固定且有保障。年終獎金額度與公司業績及員工的工作表現有關,績效優異的員工有機會獲得更多獎金。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中華電信還會提供優渥的員工福利,例如假期、退休金等。4. 統一企業(Uni-President)2024年終獎金計算:統一企業的年終獎金發放會依照年度業績及員工表現來決定。通常會給予1到2個月的薪水,並且可能會根據公司獲利的情況來進行調整。過去統一企業的年終獎金發放較為穩定。其他福利:統一企業會提供員工購物優惠、員工福利金等。5. 台灣大哥大(Taiwan Mobile)2024年終獎金計算:台灣大哥大的年終獎金通常會依照員工的個人表現和公司獲利情況進行調整。一般而言,員工的年終獎金大約是月薪的1到2個月。台灣大哥大在獎金分配上通常會有一定的彈性,且員工滿意度較高。其他福利:台灣大哥大除了年終獎金,還會提供其他的員工福利,例如健身房、健康檢查、休假等。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DELTA)2024年終獎金計算:據了解台達電2024年有部分員工的年終獎金有機會來到13個月,報導表示:市場變化快速,台達電為留住人才,自106年度起,依據公司營運獲利及團隊績效狀況,調整員工現金酬勞及獎金的發放方式,除當年4月先行發放「員工現金獎金」,另再提列新台幣17億4615元於8月發放作為「員工現金酬勞」,全年員工合計2024年終獎金範圍可能在2到4個月的薪水之間,可說是為了留住更多人才,釋出最大福利。7. 長榮航空(Eva Air)2024年終獎金計算:長榮航空的年終獎金會依照公司業績及員工表現來發放,具體數額一般為月薪的1到2個月。航空業在經濟景氣時期可能會提供較多的獎金,但在遇到困難時期則會有所調整。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長榮航空會提供員工專屬優惠機票、健身房等福利。8. 永豐金控(Fubon Financial)2024年終獎金計算:永豐金控的年終獎金根據獲利情況來調整,通常會發放大約1到2個月的薪水。在獲利較好時,還會有額外的紅利分配。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永豐金控還會提供員工額外的保險、健康檢查及退休金計劃。9. 全聯福利中心(PX Mart)2024年終獎金計算:全聯福利中心的年終獎金通常依照年終業績發放,範圍一般是1至2個月的薪水。這些獎金的發放標準會受到業績和員工表現的影響。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全聯也提供員工購物折扣、健康檢查等福利。【2024年終獎金懶人包總結】2024年終《對企業主》:台灣的各大企業年終獎金普遍會根據公司業績、員工個人表現以及行業特性來進行調整。大部分企業會提供1至3個月的年終獎金,而一些高獲利或上市公司則可能會提供更多的獎金或股票期權等額外福利。年終獎金的發放是員工福利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提升員工忠誠度和滿意度的關鍵因素。2. 2024年終《對上班族/勞工受雇者》:勞動契約要看清楚,並約定好雙方的薪資與年終獎金計算與核發方式,才能爭取自身權益,同時受雇者也應善盡自身工作本分,畢竟企業獲利,雇主才有收益發放年終獎金。
彰基醫院收恐嚇信!要求取消放映「國有器官」 威脅引爆爆裂物
彰化基督教醫院近日因發表譴責非法器官仲介的公開聲明,未料竟於17日下午收到恐嚇信威脅,對方匿名稱「已在醫院內部放置多顆爆炸物」,並要求院方於晚間9時前取消未來所有國有器官紀錄片的播映活動,否則揚言將引爆讓醫院化為血流成河的廢墟,警方目前已展開全面調查並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維護醫院員工及病患的安全。據了解, 彰化地檢署2024年查獲任職彰基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外科名醫陳堯俐,他沒報備院方便涉嫌夥同生物科技公司前往大陸做器官移植,此外8年前他還曾仲介10人遠赴山東及湖南進行肝腎臟移植手術,藉此從中撈取2037萬元,但病患移植後有的僅續命2至3年,也友人返台1週後便往生,後續此事曝光震驚醫界,檢方也依違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求處涉案人重刑。院方說明,涉案的陳堯俐、柯志燃、邱足滿等3名醫師,早在2022年7月1日皆不續聘,且院方強調堅決反對非法器官仲介,後續也連續舉辦《國有器官》紀錄片的放映會,試圖喚起醫護良知且拒當中共活摘器官罪行的幫手,並於15日自主發起譴責非法仲介器官移植行為的聲明,未料事隔48小時後竟收到匿名恐嚇信威脅。警方表示,針對彰基醫院遭威脅一事,目前院方已與警方配合進行全面性檢查,經偵查隊派員持金屬探測器與彰基保全人員前往搜索後,暫時並未發現可疑物品或爆裂物,據悉,此次事件也是繼彰化縣議會及彰化市公所後的第3起恐嚇,後續警方強調未來若有播放國有器官紀錄片,轄區分局也將派員加強巡守保障安全。
SpaceX星艦太空船試飛...升空8分鐘就爆炸 馬斯克自嘲:保證有娛樂效果
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16日在德州試飛星艦(Starship)火箭失敗,無人太空船發射數分鐘後便在空中爆炸解體,網路影片可見空中出現大量燃燒的碎片,墨西哥灣多架航班被迫改道,以免被太空船的碎片擊中。SpaceX在美東時間16日下午5時30分在自家南德州據點發射新升級的星艦,帶著模擬衛星的星艦升空僅8分鐘後便與地面失聯,此為該公司自2023年來的第七次試飛。SpaceX通訊經理胡歐(Dan Huot)證實太空船升空後幾分鐘與任務控制中心失去聯繫。「我們失去與太空船的所有通訊,這基本上告訴我們上節火箭出現異常。」不過超重型推進器成功返回發射台。根據SpaceX提供此次任務的直播內容,太空船在發射升空之後,一如規劃脫離推進器,但不久後即發生爆炸。在火箭爆炸後,社群媒體的用戶們立即將影片張貼上網,從影片可見太空船的碎片在空中燃燒。SpaceX創辦人暨執行長馬斯克也轉發影片,並寫下「不保證成功,但保證有娛樂效果。」火箭爆炸後碎片在空中四散,根據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資料顯示,數十架商用航班被迫改道或改飛其他機場。此外,從佛州邁阿密和羅德岱堡機場起飛的航班約延誤45分鐘。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短暫讓火箭碎片掉落區域的飛機改道和放慢速度,並在稍後回復正常飛行。SpaceX的對手藍色起源甫於一日前首度成功將巨型火箭New Glenn送入軌道。星艦本次試飛失敗,可能打擊馬斯克今年至少試射星艦12次的目標。SpaceX修復的速度和FAA是否會展開調查,將影響試射進度。對此馬斯克表示,初步評估顯示,液態氧燃料內部洩漏造成壓力增大,導致火箭解體。但至今並無跡象顯示,下次發射要等到下個月之後。
川普就職典禮 3大富豪擬排排坐
美國媒體報導,預計至少三家大型科技公司巨頭將在20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就職典禮上同台亮相,其中包括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和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等。《華爾街日報》報導,就職慶典活動1月初就已一票難求,迄今已籌集到逾2億美元,最終金額可能達到八年前的兩倍。消息人士指出,上述三人預計將坐在川普內閣提名人和其他新政府官員附近。臉書母公司Meta拒絕對上述消息置評,特斯拉和亞馬遜尚未回應。自川普去年11月再次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他與美國科技公司大老闆間的互動也備受媒體關注。貝佐斯和祖克柏都在大選結束後於川普的海湖莊園與其會面,試圖改善關係。馬斯克向支持川普競選團體捐贈了2.59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總統競選贊助人之一。被任命領導川普的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減少政府開支和官僚主義。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周來,企業對川普就職典禮的興趣日益濃厚,摩根大通將為此次就職典禮捐款100萬美元。康卡斯特(Comcast)、麥當勞、達美航空、洛克希德-馬丁和製藥商嬌生也將分別捐款100萬美元。麥當勞、達美航空和嬌生都是十年來首次為總統就職典禮捐款。《華爾街日報》先前報導,除了上述公司外,還有數十家公司也慷慨解囊,包括高盛和通用汽車。就職典禮迄今已籌集到逾2億美元,2017年,川普的就職典禮籌集了1.07億美元。四年前,在新冠疫情期間,拜登的就職典禮籌集了逾6100萬美元。未使用的資金可以轉移到其他非營利組織,包括總統圖書館。
竹南科技公司竄火!2樓實驗室「烈焰衝天」染紅黑夜 幸無人傷亡
苗栗縣竹南鎮13日晚間8時許驚傳火警,1間科技公司的2樓會議室及實驗室突竄熊熊烈火,幸虧當時正值下班時間無人員在場,消防局獲報立即派遣各式人車趕抵灌救,所幸惡火並未延燒危險物品囤放區,火勢直到晚間10時許才獲得控制並撲滅,幸虧無人受困傷亡,詳細起火原因及財損仍待調查釐清。消防局說明,苗栗縣政府消防局13日晚間8時36分獲報,公館里一家科技公司發生火災,消防局立即派遣第2大隊竹南、後龍及第3大隊頭份等分隊,出動共14車41人,並由第2大隊長洪嘉佑及消防局副局長黃德興指揮帶隊前往,抵達後發現起火點位於2樓實驗室及會議室,火舌更是從窗戶直竄,場面驚悚。消防局表示,廠方員工指出由於事發現場有囤放一些危險的實驗樣品,因而懷疑是物品燃燒惹禍,消防員進入火場後小心翼翼射水灌救,所幸大火未蔓延至危險樣品堆放區域,直到晚間10時許已順利控制火勢撲滅,幸虧當時正值下班時間才未造成傷亡,詳細起火原因及財損仍待火調人員進一步調查釐清。
馬斯克人腦晶片植入三受試者 麥肯錫:2030年市場規模估400億美元
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 11日宣布,已將晶片植入第三名受試者體內,均運行良好。馬斯克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再植入約20至30例。根據外媒報導,在CES 2025期間的專訪中,馬斯克表示,Neuralink的第一代產品主要針對那些失去了大腦與身體連接能力的患者。就像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一樣,如果能夠以正常人的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進行交流,將是一個突破性的改變。而關於Neuralink的下一個研究方向,將幫助視障人士、完全失去雙眼或視神經受損,甚至是先天性失明的人,通過直接與大腦視覺皮層連接來幫助他們重獲視覺。腦機接口利用腦內的生物電波直接操控外部設備,或以外部刺激調控腦的活動,從而增強、改善和延伸大腦功能的技術。當前,全球腦機接口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醫療機構、學術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根據麥肯錫預測,腦機接口在醫療應用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並於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爲主的嚴肅醫療在2030年預計爲150億美元,2040年爲850億美元;以情緒評估與干預爲主的消費醫療在2030年預計爲250億美元,2040年爲600億美元。
自認「計畫完善且合規」 蘋果董事會拒絕廢除DEI計畫
就在許多科技公司、遊戲公司紛紛宣布廢除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平等和包容)計畫或部門之際,蘋果董事會在面對終止DEI計畫的請求時,認為蘋果先前制定的DEI計畫「完善且合規」,因此拒絕終止DEI計畫。根據《Tech Crunch》報導指出,美國保守派智庫組織國家公共政策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NCPPR)先前提交一份提案,希望蘋果能夠終止公司多元化、公平性與包容性(DEI)計劃。NCPPR表示,DEI計劃可能為公司帶來法律風險,尤其是在美國最高法院近期針對大學基於種族的平權行動裁決後。提案中也提到,像Meta和亞馬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已經開始縮減或取消相關計劃。但近日蘋果董事會對此提案提出強烈反駁,並表示該提案毫無必要,展現出明確反對的意思。蘋果在代理申報文件中表示,公司早已建立一套「完善且合規」的DEI計劃,能夠有效防範法律問題。蘋果董事會認為,NCPPR這項提案是試圖對公司內部計劃進行過度干涉,不僅不恰當,還有可能削弱公司推進包容性文化的努力。該份文件中還特別強調,蘋果致力於營造一種包容的文化氛圍,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公司內實現最佳工作表現。他們認為,這種文化是蘋果成功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公司的核心價值。
美國2024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僅0.2% 「這需求」激增成減排阻礙
目前美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出現明顯停滯,2024年全年的排放量僅比2023年下降0.2%。雖然美國總統拜登曾提出2030年將排放量降至2005年的50%以下,但有專家認為,如果要實現這項目標,需要每年以過去10年的10倍速度減少排放,但目前的狀況看起來是十分遙不可及。根據《有約時報》報導指出,雖然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等發展快速發展,但美國電力需求卻在2024年增加3%,這是過去20年來的少見情況,也因為如此情況,導致減排出現停滯。分析背後原因,主要是美國境內極端高溫的出現,反而增加冷氣的使用率,再加上科技公司在維吉尼亞州與德州等地擴建耗能巨大的數據中心,推動用電量的攀升。報導中也提到,雖然許多電力公司新增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設施,但天然氣的使用量仍創下新高,導致電力部門的排放量小幅上升0.2%。除此之外,交通也是美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2024年排放量也增加0.8%。這背後原因主要是疫情後人們的出行需求回升,加上航空燃油和汽油使用量的增加,使排放量持續增加。即便電動車在新車銷量中占比已經達到10%,但相較於整體車輛的數字來看,這些電動車的數量還不足以明顯影響排放水平。但相較之下,美國工業方面的排放量下降1.8%,部分原因主要是受颶風和全國港口罷工的影響。一些工廠活動減少,導致整體排放下降。整個看下來似乎都是停滯不前,但當中還是有個明顯的進步,就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甲烷排放量減少了3.7%。這得益於拜登政府和部分州實施的新法規,要求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必須定期檢測、修復甲烷洩漏。同時,甲烷的經濟價值驅使企業捕捉並出售這種氣體,而非讓其逸散至大氣中。根據資料顯示,自2014年以來,每單位天然氣生產的甲烷洩漏量下降了40%。報導中提到,如果2022年的《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能持續推進,電動車、風能、太陽能和綠氫等可能對全國排放產生更顯著影響。也有專家指出,低碳能源投資在美國私人投資中的比例已達到5%,這是一個明確的訊號,代表著許多企業的能源轉型正在加速進行中。
蘋果執行長年收入有多少? 庫克2024年收入24.7億元
身為全球頂尖科技公司、創下單一作業系統智慧型手機最佳銷量的蘋果,其執行長的年薪到底有多少呢?日前蘋果官方釋出年度代理備案文件中就可以看到,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於2024年的年收入達到746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有24.7億元。根據《macrumors》報導指出,庫克在2023年年收入是6320萬美元,相較之下,2024年還提升18%之多。據了解,庫克的年收入是由多個項目組成,其中包括300萬美元的基本薪資、5800萬美元的股票獎勵、1200萬美元的績效獎金,以及150萬美元的其他補償。其他補償部分主要是退休金計劃供款、人壽保險費用、未使用假期的現金支付、安全支出和個人航空旅行費用。根據蘋果公司規定,庫克在所有商務及私人旅行中必須使用私人飛機,以確保安全。其實這也並非是庫克收入最高的一年,在2022年時,庫克的年收入高達9900萬美元,在當時也引起一陣譁然。後續庫克向蘋果董事會主動要求降低總薪酬,目的就是希望降低外界對其薪水的關注。原本蘋果公司估算後,預計其年收入應該可降至5900萬美元,但因蘋果業績表現良好,庫克額外獲得現金獎勵,所以使得這幾年實際收入還是遠超過原定預測。而除了庫克外,其他蘋果高層管理人員的收入則保持在2720萬美元,其中包含首席財務官梅斯特里(Luca Maestri)、法務主管亞當斯(Kate Adams)、人力資源與零售主管奧布萊恩(Deirdre O'Brien),以及營運長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等人。
造謠「北榮麻疹大流行」 嫌複訊後10萬交保
台北榮民總醫院驚傳網路謠言,9日有不實訊息指出院內爆發麻疹大流行,引發社會大眾恐慌。士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通知一名在網路上散布不實訊息的57歲許姓嫌犯到案說明,後續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函辦。警方移送地檢複訊後,檢察官諭令10萬交保。許男經營一間科技公司,販售身障人士的閱讀輔具,擁有新北市照顧服務人員執照,因時常進出醫院,近日聽到北榮的護士告訴他「要小心」,才會在Threads發文提醒要朋友注意。而許男沒有任何刑案資料。此案源於網路流傳「北榮麻疹大流行!門診N95口罩全戴上了」等聳動字眼,造成民眾人心惶惶。台北榮總隨即發出聲明澄清,強調院內根本沒有任何麻疹病例,並表示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一直密切監控疫情,全院上下維持高度警覺,採取一切必要的防範措施,請民眾無須過度恐慌。最高檢察署偵悉此案後,立即蒐集相關資料分案,士檢隨即指揮台北市調查處等單位,鎖定在網路散布不實訊息的許姓嫌犯,並於10日通知其到案說明,後續將由檢方複訊,預計晚上會有強制處分。許嫌移送地檢複訊後,檢察官諭令10萬交保。
安謀瞄準節能AI晶片技術 外媒:傳考慮出手收購「這家」
根據外媒報導,日本軟銀集團(9984.T)旗下的智財大廠安謀(Arm)正探討收購Ampere Computing的可能。Ampere主要是使用安謀的技術來設計半導體晶片。Ampere由英特爾(Intel)前總裁Renee James創立,利用安謀的技術製造中央處理晶片。公司客戶包括甲骨文、Alphabet旗下谷歌等。這家初創公司致力於製造比行業領先企業英特爾和超微(AMD)的晶片更節能的晶片。若Ampere獲得這筆收購交易,將增加一家受益於人工智慧支出而繁榮的晶片公司。甲骨文曾在去年表示,該公司擁有這家新創企業的29%股權,並能行使未來投資期權,進而能獲得對Ampere的控制權。儘管Ampere從人工智慧熱潮中受益,但市場競爭激烈,幾家科技公司都在開發與Ampere相類似的晶片產品。Ampere與英特爾、超微一樣,不得不做出適應,從中央處理器(CPU)轉移到輝達(Nvidia)的圖形加速器晶片。Ampere使用安謀技術,為資料中心製造處理器。而安謀也逐漸從基本授權者,轉向更為完整的晶片製造商。對於安謀來說,Ampere工程師的加入,將會加強安謀執行長Rene Haas進軍該市場的專業知識和動力。許多Ampere工程師都曾在英特爾的伺服器部門工作過。
未上市股票禿鷹「勾結綠能產業」 3700多名投資小白慘遭坑
刑事局在2023年底破獲歐司瑪再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以從事綠能產業前景看好,即將興櫃、上市等詐騙話術,透過地下盤商向投資人招攬購買未上市股票,不法獲利近2億元,被害民眾超過200多人。檢察官去年2月提起公訴後,持續抽絲剝繭溯源追查幕後的犯罪集團,將梁姓主嫌等9人逮捕到案,清查至少有3700人被害,總財損達5億多元。警方調查,以36歲梁姓男子為首的犯罪集團分工縝密,區分為公司端,負責接洽未上市公司,以投資為由取得公司股票及經營資訊、行銷端協助美化營運狀況、媒體正面曝光、股務端撰擬內容虛偽的投資評估報告書及詐騙話術,辦理未上市股票過戶登記等、金融端找尋人頭金融帳戶及股票登記人頭,指派車手與被害人面交或以臨櫃、ATM提領方式取得股款。梁嫌等人陸續鎖定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的歐司瑪、寶利通、艾創及鏵德等4家科技公司,以增資發行方式取得公司未上市股票後,聯手資訊商架設精美官網,並積極透過新聞、廣告手法曝光,營造公司美好願景,宣稱即將興櫃、上市等詐欺話術,利用未上市公司資訊不透明來誘騙經驗不足的投資人。此外,為進一步取信被害人,嫌犯利用外國法律師事務所開立的受託信託財產專戶,提供給地下盤商兜售、收取民眾交易股款,以營造安全投資環境的假象。專案小組蒐證完畢,去年11月發動溯源拘提搜索行動,查緝梁嫌等9人到案,梁嫌等5人遭法院裁定聲押禁見。
機器人錢景1/特斯拉Optimus卡位!一表看「逾40台廠吃補丸 」 這個零件最貴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7日登場,台股機器人題材已漲一波,如羅昇(8374)去年從1月的27.15元飆升至最高169元的天價,一年強漲393.8%,所羅門(2359)爆出329.7%漲幅,緊追在後,光學大廠亞光(3019)也因打造機器人眼睛,大漲168%翻倍。CTWANT記者盤點,逾40多家台灣廠商卡位人型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大進補。半世紀前,「人型機器人之父」日本早稻田教授加藤一郎,開發出雙足能行走的「WABOT-1」,外形粗獷,走一步10公分需要45秒,時至今日,AI時代來臨,去年10月特斯拉盛大舉辦「WE,ROBOT」發布會,展示「Optimus」最新技術,讓科幻電影裡的人型機器人,走入真實世界。人型機器人已成新賽道,除了特斯拉Optimus,全球多家科技公司紛紛攻入,例如美國新創Figure AI、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機器人,中國優必選的Walker系列、小米發佈的CyberOne;輝達黃仁勳則新推「Project GR00T」,為人型機器人打造的通用基礎模型,抓住新浪頭賣「鏟子」。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是全球科技界年度大事,今年1月7日在拉斯維加斯登場。(圖/翻攝自世展網)這塊即將從概念化進入量產的機器人市場有多大?美國市場研究公司BCC估計,全球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9年底將達到1650億美元。麥肯錫去年3月的報告指出,雖然人型機器人於整個機器人市場規模雖只占1.4%,但年成長率超過20%,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的3倍。TrendForce(集邦科技)則預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20億美元。馬斯克給的數字更瘋狂, Optimus預計今年量產一千至兩千台,每台成本約1萬美元,售價2萬美元,先配置在旗下電動汽車產線,他大膽預測,「2040年全球將有一百億台的人型機器人」,比目前全球人口還多。工研院分析師林研詩告訴CTWANT記者,特斯拉的Optimus,是目前機器人市場上唯一同時具備AI軟體、AI算力、大規模硬體製造的量產能力,「他是根據AI自我生成規劃,而不是預寫程式執行A到B的任務。」「同時,Optimus還有共用料,降低成本的優勢。」林研詩直言,人類手腕三種運動方式:上下揮動、左右移動、旋轉,若實現其中兩個自由度,每隻手腕的成本為712美元,若實現全部功能,需增加額外致動器,成本將增加至1103美元,特斯拉用自身車身升降門執行器,來應用至Optimus,從而降低製造成本。「由於台灣廠商在人型機器人的許多組成環節中已有佈局,隨著人型機器人市場逐步放大,台廠有打入全球供應鏈的機會。」集邦科技研究總監謝雨珊向記者解釋,人型機器人牽涉許多軟體、零組件,從大腦到眼睛、到四肢關節等,分為「心智層」、「感知層」、「運動層」、「動力層」四大部分,各個環節都是商機。 「心智層」包含晶片和人工智慧,主導機器人的大腦,「感知層」則仰賴3D攝影機、觸覺感測器、6D力矩感測器等,就像人類的神經系統,「運動層」和「動力層」則對應人類的骨頭肌肉、四肢,需靠伺服馬達、減速機、滾柱螺桿驅動器等零組件組成。就各類零件成本來看,以「運動層」中的行星滾柱螺桿占22%最高,其餘有複合材料件(含塑料及金屬)9%、6D力矩感測器8%,以及空心杯馬達占6%等。日本早稻田教授加藤一郎,1973年開發出雙足能行走的「WABOT-1」。(圖/翻攝自早稻田大學官網)「滾柱螺桿、力矩感測器為首的零部件市場成熟度低、壁壘高,價值量更大,孕育機會更多」,業內人士這樣直言。在螺桿方面,特斯拉機器人使用的是行星滾柱螺桿,主要用於肘部、髖部、大腿、小腿,為機器人運動控制之魂,因精度、可靠性、剛度等方面要求高,技術壁壘深厚。 目前,全球滾柱螺桿主要有德國舍弗勒、瑞典斯凱孚(SKF)、美國Exlar等龍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過,法人指出,台灣優士特精密(U-SCREWS)長期佈局行星滾珠螺桿,羅昇(8374)也代理伊維萊Ewellix滾珠螺桿產品,此外,全球傳動(4540)研發中心持續開發相關產品。所羅門(2359)提供的AI視覺技術,可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與決策能力。(圖/報系資料照)再比如Optimus 的「大腦」、運算單元,特斯拉使用自家Dojo D1晶片,為高效人工智能計算設計的ASIC,由台積電生產製造;所羅門(2359)提供的AI視覺技術,可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與決策能力。另外,台達電(2308)的電力模組,為人型機器人提供高效且穩定的動力系統;上銀科技(2049)生產的諧波減速機,為人型機器人的靈活運動提供了技術支撐。儘管人型機器人尚未大規模商業化,但相關概念股已掀起一波漲勢,焦點從視覺、軸承、驅動等核心技術延伸,還出現新、舊概念股輪動跡象。不過,法人指出,許多相關個股漲幅已大,題材熱度雖高但基本面尚未完全跟上,短線操作需謹慎,建議投資人等待回檔後再伺機介入。同時,多位分析師也跟CTWANT記者強調,機器人賽道爆發,其實隱藏著一條暗線產業邏輯,人型機器人從「概念孵化期切入量產期」,機器人市場帶來的商機,不僅是短期炒作題材,更是台廠長期佈局的重要戰略方向。
「這間電子支付」成台灣首家進軍韓國業者 藥妝店、便利商店都能用
全聯福利中心轉投資的全支付今(7)日宣布,透過與台灣跨境支付平台HIVEX合作,攜手韓國電子支付ZeroPay和跨境金融科技公司ICB共同推出跨境支付服務,為首家台灣電子支付業者登陸韓國,其可支付據點超過190萬個。ZeroPay為韓國政府推動的支付工具,從地下街商場、炸雞店、麵包店等街邊小店家開始導入,目的為減少商家手續費支出,幫助小店家降低營運成本,推動非現金支付使用率,ZeroPay在韓國雖起步較晚,但透過政府支持持續擴大,目前為韓國掃碼支付市場上市占率最高的業者。ICB則是一家位於韓國首爾的跨境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行動支付與跨境匯款等解決方案,ICB與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協助各種數位支付整合並引進韓國,過去曾幫助全球大型支付平台進軍韓國,提供行動支付、跨境匯款等解決方案。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表示,韓國跨境支付上線可視為全支付繼日本之後的另一個里程碑,選擇韓國作為跨境支付的第二站因為韓國不只韓劇夯,KPOP風潮更風靡全球,美妝保養、美食文化、K時尚等,都深受國人喜愛且為國人出國觀光第3大熱門目的地,旅遊發展潛力看漲。即日起,赴韓旅遊只要看到ZeroPay 或 HIVEX識別(實際由ICB營運),點選全支付APP「出示全支付韓國版APP內的ZeroPay / HIVEX QR Code」或打開全支付APP內掃碼器掃描「ZeroPay / HIVEX合作店家QR code」皆可付款;實際支付金額將直接換算為台幣顯示在APP畫面上,可選擇「全支付帳戶」或「銀行帳戶」2種方式付款,涵蓋範圍包含超市/藥妝店、傳統市場、美食街、連鎖餐廳、3C家電量販店、美容診所、觀光景點等;在便利商店方面,首波與7-Eleven、GS25合作上線、後續即將開放emart24、CU。全支付也表示,使用全支付APP在韓國付款,不需額外負擔1.5%海外交易手續費,且即日起3月31日,更攜手4大銀行,包含國泰世華銀行、王道銀行、將來銀行及玉山銀行,推出長達3個月行銷活動,在韓國使用全支付並連結指定銀行帳戶付款,最高享30%全點回饋,連結越多銀行帳戶享越多回饋,單月最高可得950全點。
CES新風口/川普2.0恐降千億美元購買力 陸廠被迫轉戰「非美派」展
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盛會CES於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台灣多家電子大廠共襄盛舉,現場勢力最龐大的,還是屬中國大陸的廠商,上千家科技公司參展,占整個展場約1/3,不過先前傳出美國拒發中國參加人員的簽證,否則數量還會更多,這也讓美中貿易戰在2025年開局就有些火藥味。CES大會主辦方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CTA)也感受到壓力,特別在展前記者會上提到,原本預估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產品零售金額可達5370億美元、約新台幣17.8兆元,較2024年成長3.2%,但若川普的關稅政策執行,恐導致美國消費者購賣力崩跌900億至1430億美元,希望美中兩大經濟體能努力合作。CTA也預測,如果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式上路,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的需求量可能下降68%,遊戲機需求量降低58%,而智慧型手機的消費產值也將減少37%。CTA首席執行官夏皮洛在會場向台灣記者表示,台灣對美國和世界來說都舉足輕重,特別是半導體領域,川普在第一屆時跟台灣關係穩固,對中國則是時好時壞,但川普常跟與他不同意見的人會面,所以預期會跟中國領導人持續對談。CES創辦於1967年,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所以各家廠商無不視為當年的最強發表會,希望搶占版面,也能看出未來趨勢,然而近年中國大陸科技業崛起,且積極往國際發展,在2018年時,中國大陸派出1551家廠商參加活動,創下歷史新高。除了疫情時間,中國大陸去CES參展數量都超過千家,去年派出大量新能源汽車廠商,硬是把消費性電子展變成了汽車展,但這次局勢有些不同,去年底,香港《南華早報》就報導,不少企業為了參展申請美國簽證,但卻被駁回,被拒簽的人員近千名,讓他們不得不縮減展覽規模,或是改成海外子公司參展,也讓在美國的代辦公司賺了一筆。界面新聞也提到,有家電廠商本來要派超過30人參加CES展,結果拒簽率30%,還好先前核心管理人員已經擁有美國簽證,「我們還算在可控範圍內,有同行拒簽率超過50%。」還有一位廣東的中小型參展企業說,公司原本要派4名員工參展,最後只有1位通過美簽,就算申請時提交CES官方出具的邀請函也沒用。有代辦業者透露,有些人乾脆直接申請旅遊簽證,通過率甚至比商務簽更高。「先前有人用參加CES為名到美國去,所以後來抓得比較嚴格」一台商跟CTWANT記者說,不過這次看來比較像是美中貿易戰的戰火延伸,因為像是華為和大疆這兩家重量級的公司今年都缺席,去年有參加的字節跳動也相對低調,以國際版的TikTok在現場設立展位。也有大陸廠商透露,因為美國CES太貴、而且大廠林立,比較小型業者把重心轉往參加「非美國派」,像是3月巴塞隆納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或9月的德國柏林消費性電子展IFA,免得被刁難、或是淹沒在茫茫廠商海中。台灣業者跟CTWANT記者透露,MWC非常容易參加,雖然是電信與網通廠的主舞台,但因雲端資料中心也是通訊網通業重要客戶,相關伺服器供應鏈都會積極參展,預計今年也是以AI為主要風格。
越南網路新法要求「實名制」 用戶痛批洩漏隱私、損害言論自由
越南近期頒布網路新法「第147號法令(Decree 147)」,其中除了限制網路遊戲的遊戲時間外,同時還要求社群網站要對用戶採取完全實名制,同時還要求社群網站要配合政府的要求提供用戶資訊,或是刪除政府認為的非法內容。而此法令也被用戶批評是嚴重洩漏隱私、損害言論自由。根據《衛報》報導指出,越南近期頒布的第147號法令,當中強制要求社群網站要對用戶進行驗證身份,其中包含Facebook、YouTube和TikTok等主流平台。除此之外,還要求這些科技公司在面臨政府要求時,必須要能提供存儲在越南分公司的用戶資料。甚至要能在政府判定為非法時,科技公司要能配合刪除「非法」的內容。目前該項法案已於25日生效,而且相較於2018年《網絡安全法》,這次新法的規範力度更勝以往。就有批評者擔憂,該項法令將使匿名發文的用戶面臨更高的逮捕風險,甚至壓縮人們的言論空間。據了解,越南政府過去就曾因多次鎮壓社交媒體上的異議聲音而聞名。當地著名網紅杜昂文泰(Duong Van Thai)就是在YouTube批評政府,最後遭判刑12年。還有一名獨立記者惠德(Huy Duc),因其透過網路踢爆越南腐敗問題,結果最後遭到逮捕。而越南訊息與通訊部(MIC)官員黎光土(Le Quang Tu Do)表示,該項法令主要目的是「規範行為,維護網絡空間的社會秩序與國家安全」。但在批評者眼中,新法的存在就是要逼迫人民「自我審查」。該項法令中除了要求科技公司透過電話號碼或越南身份證號來驗證用戶賬戶外,同時還要求存儲用戶的全名、出生日期等資訊。如果用戶要使用直播功能的話,則限定必須帳戶要經過驗證方能使用。此外,新法中也規定,遊戲玩家每日遊戲時長不得超過180分鐘。截至目前為止,面對越南新法,Facebook母公司Meta、YouTube母公司Google和TikTok均未回應媒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則認為,越南這項新法令是既不能應對真正的安全威脅,同時也沒有尊重基本人權。亞洲副主任戈斯曼(Patricia Gossman)表示,越南警方經常將民眾對共產黨的批評上升至國家安全問題,認為該法令會成為進一步壓制異議的工具。
貿協黃志芳:川普2.0「再工業化」不可輕忽 逾七成台廠可轉嫁關稅減緩衝擊
外貿協會26日舉辦年度記者會,以魔法開場、講述這一年來的各種活動成果,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川普其實是少有的革命型領袖,預計會進行川普2.0的美國「再工業化」,是臺灣企業界絕對不可以輕忽的一個課題,就像是一場「美國超級電腦全面更換軟體系統」,所以我們要確保台灣仍為美國重要的合作夥伴。黃志芳表示,先前貿協針對2500家企業進行調查,對於川普將加關稅議題,有67.3%企業表示,可以部分轉嫁關稅,顯示企業仍有相當的韌性,但也有20.5%企業表示會受到衝擊、必須自行吸收,但也有一成的企業表示完全轉嫁、甚至有1.5%的企業可因此獲利,有「去紅供應鏈」的商機。黃志芳表示,針對美國的再工業化,調查發現已有2.5%的企業在美國生產,但高達七成企業近期沒有赴美規劃,這問題需要嚴肅面對,因為美國過去曾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也是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這樣的結合不容小覷。所以貿協會在8月於美國德州達拉斯舉辦旗艦型的台灣形象展,黃志芳表示,近來趨勢顯示,除了台積電所在的亞利桑那州之外,德州達拉斯是美國南部重要的科技、半導體、交通物流運輸中心,近來包括人才、資金、技術都開始往南部集中,也有大企業表示,近來已有不少美國為了再工業化而增加電機設備投資的商機,所以會透過貿協在當地的辦事處,提供台灣企業赴美經商投資的便捷服務。而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冠蓋雲集,黃志芳透露,明年的報名已經爆表,除了知名的演講者和參與廠商,因為今年有不少外國的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趁活動期間進行接觸,出現「CEO群聚效應」,所以明年會跟證交所合作,直接系統性服務,讓國際科技公司、資本市場直接對接。對於兩岸貿易,黃志芳表示,貿協沒有忽視中國大陸市場,雖然這幾年對中國貿易比重下降,今年1到11月的出口數據,台灣對美出口比重成長到23.5%,中國降到20.5%,反映供應鏈重組、中國內需不振等問題,但他還是我們重要的貿易夥伴,服務據點與相關活動都不會減少。貿協明年也將配合經濟部「境外關內」與「境內關外」政策,新增捷克布拉格台貿中心,也會增加日本福岡據點人力,在東南亞設立「台灣大健康展示中心」,吸引海外商務人士來台健檢和醫美與消費,希望買家倍增。
拉攏川普!日本軟銀宣布4年內在美投資3.24兆元 同時創造10萬工作崗位
日本科技巨頭軟銀(SoftBank)於16日宣布,在未來四年內,準備在美國當地進行10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24兆元)的投資,並承諾在當地創造10萬個與人工智慧和基礎設施相關的工作機會。而投資機構普遍認為,軟銀此舉是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政策的支持,想以此拉攏川普,加強與美國政府的合作。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項投資計畫是孫正義與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Mar-a-Lago)共同宣布。孫正義表示,川普的勝選使其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並希望這筆投資能在川普的支持下加速推動美國人工智慧產業和資料中心建設。川普則稱讚孫正義是「聰明的人」,並表示這次投資展示了對美國未來的信心,確保未來科技產業在美國本土發展。報導中提到,孫正義的投資計劃中,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 Holdings)可能成為重要核心,因其要負責推動人工智慧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安謀在全球晶片設計領域具有重要地位,這筆投資或將加速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的擴展。據了解,軟銀曾在2016年川普初次當選總統後,宣布在美國進行500億美元的投資,並承諾創造5萬個工作機會。當時的資金來自於軟銀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該筆基金曾獲得沙烏地阿拉伯的支持,過往投資對象包括Uber、WeWork。但截至目前為止,軟銀當年這筆投資最後實際創造的就業數量並不明確。而這次的千億美元投資案,其部分資金可能來自軟銀近期的投資計劃,比如對OpenAI的15億美元投資,而非全部新募集的資金。川普也提到,隨著自己的再度勝選,不少企業也改變了態度,像是亞馬遜(Amazon)執行董事長貝索斯(Jeff Bezos)即將與他會面,而蘋果(Apple)的執行長庫克(Tim Cook)也曾與他共進晚餐。川普表示,許多過去反對他的人,如今都希望與他建立友好關係。目前除了軟銀的投資計劃外,像是亞馬遜、Meta等美國科技公司也向川普即將到來的就職典禮捐贈大筆資金,以此表示支持之意。川普政府也承諾準備通過減稅、放寬監管等方式,來促進美國企業家大投資。川普甚至表示,對那些能在美國投資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將會加速監管審批程序。雖然川普的新政策頗受到企業界的歡迎與支持,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川普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像是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以及預期川普即將打擊移民的動作,這些政策都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分析人士也認為,川普如果撤銷拜登政府在任期內推行的製造業激勵政策,也可能削弱部分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