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選團隊
」 川普 柯文哲 政治獻金 民眾黨 賀錦麗
當沖式戒嚴令撕裂社會 李在明身穿防彈背心參加南韓總統補選
南韓在歷經前總統尹錫悅帶來的戒嚴政治動盪後,目前已經進入總統補選階段,但選舉過程籠罩在不安與暴力陰影之下。主要反對黨候選人李在明(Lee Jae-myung)身穿防彈背心進行公開造勢,在防彈玻璃後發表演說,貼身保鑣隨時準備以防彈公事包保護他性命,屋頂也佈滿監視人員,場面彷彿戰地。根據《BBC》報導指出,這場選舉的背景,是2024年12月,時任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試圖策動戒嚴,結果反遭國會彈劾而下台,但尹錫悅還是引發國內高度不安。儘管戒嚴令失敗,但其後的政治氛圍卻愈發撕裂與極端。街頭抗議中出現要求處決政黨領袖的口號,李在明自宣布參選以來接連收到死亡威脅,競選團隊甚至曝光過一次可信度極高的刺殺計畫。執政黨國民力量黨(People Power Party,PPP)未與尹錫悅劃清界線,反而提名與尹錫悅關係密切的前勞動部長金文洙(Kim Moon-soo)參選。金文洙是唯一一位在國會戒嚴聽證會上拒絕起立致歉的內閣成員,直到獲得尹錫悅公開背書後才象徵性地道歉,使這場選舉實質上變成一場有關戒嚴的公投。李在明過去曾因直播翻牆進入國會投票反對總統命令而聲名大噪,如今他將自己塑造成能防止軍事叛變重演的唯一人選,並承諾推動憲法改革,使總統更難啟動戒嚴。李在明在造勢活動中呼籲「我們必須防止叛亂勢力的回歸。」這樣的訊息贏得不少民眾共鳴。59歲的朴書貞(Park Suh-jung)表示,自己過去並不喜歡李在明,但經歷戒嚴事件後,自己首次參加政治活動,甚至決定支持李在明。另一位50多歲的男子則認為,李在明是唯一能終結尹錫悅叛變的人。雖然目前民調顯示,李在明領先金文洙約10個百分點,但李在明的人氣並非一開始就這麼高。這是李在明第二次參選總統,三年前他曾敗給尹錫悅,過去也曾涉及多起醜聞與官司,引發不少選民的不信任。金文洙則試圖塑造自己為「公平與正義的候選人」,但有些選民表示,支持金文洙僅是因為他不是李在明。金文洙的背景亦引人注目。過去曾是爭取勞權的學生運動者,於1980年代遭獨裁政權逮捕與酷刑,但日後卻逐步向保守陣營靠攏。金文洙由黨內親尹派基層所推舉,黨中央原本希望改派一位較溫和且具經驗的候選人,但遭黨員強烈反對,導致整體選戰士氣低迷、黨內嚴重分裂。李在明則趁勢拉攏中間選民。將政策逐步右轉,甚至聲稱民主黨實際上是保守政黨。他淡化先前主張的全民基本收入,轉而爭取財閥支持,並改穿紅藍配色球鞋以示中道立場。李在明也重新包裝外交政策,強調強化韓美同盟「韓美同盟是我們國家安全的支柱,應該被強化與深化」。李在明這樣的轉型,讓許多觀察者與外交官不確定他當選後會採取何種政策。不過韓國新聞機構Korea Pro的執行董事金貞敏(Jeongmin Kim)認為,李在明的轉變是真誠的,因為李在明已處於民調領先地位,並不需要迎合選民才能勝出。金貞敏表示,李在明可能更看重長期政治影響,希望成為一位能獲得國民過半信任的領袖。

就任百日多家民調結果慘不忍睹 川普憤怒要求司法調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重新回鍋白宮後,多項政策不僅是影響到美國民眾,甚至連帶的全球都被牽連到。也因為如此,近期多家媒體發布民調,川普的支持率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而川普則在Truth Social平台接連發文抨擊《福斯新聞》、《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ABC新聞》等機構,指控這些媒體操弄數據、從事「舞弊」,並要求對相關民調單位展開調查。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隨著川普第二任期即將邁入100天,各大媒體的民調均反映出選民對其政策普遍感到不滿。《紐約時報》調查顯示,川普的整體不滿意度達53%,滿意度僅有44%。《華盛頓郵報》與《ABC新聞》的聯合民調也指出,55%的受訪者不認同川普施政,僅39%表示支持。《福斯新聞》則發現,除了在邊境安全議題上獲得稍高評價外,川普在其他幾乎所有政策領域的支持度皆偏低。而如此民調結果讓川普暴怒,川普在社群發文中聲稱這些民調來自「負面罪犯」與「川普狂亂症候群(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患者,強調應對這些機構展開「舞弊調查」。川普也痛批媒體故意捏造數據,指控媒體在其大選勝利後失去公信力,如今仍持續「作弊與撒謊」。川普特別引用曾為川普競選團隊提供過民調與媒體策略服務的民調專家麥克拉夫林(John McLaughlin)的評論,聲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與《ABC新聞》的民調皆屬「假民調」,並批評這些機構曾在2024年大選時錯誤預測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勝出。儘管川普指控媒體失實,但實際上,目前並無證據證明這些媒體或民調機構捏造數據。Real Clear Politics、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Silver Bulletin等第三方機構也發布了與上述趨勢一致的負面民調結果。在民調細節部分,《紐約時報》與錫耶納學院(Siena College)針對913位註冊選民調查顯示,54%對川普整體表現不滿意,42%滿意。調查也顯示,在經濟、移民、烏克蘭戰爭及貿易議題上,多數受訪者反對川普的做法。《ABC新聞》、《華盛頓郵報》益普索(Ipsos)聯合進行的另一份調查,針對1992名註冊選民發現,川普的不滿意度達55%,滿意度僅42%;擴大至2464位成年人後,滿意度更降至39%。川普堅持認為,民調之所以偏低,是因為樣本中川普支持者比例不足。他批評《紐約時報》的民調樣本中僅有37%為2024年支持川普的選民,《ABC新聞/華盛頓郵報》的比例則為34%,認為這是刻意設計以營造負面結果。除了民調問題外,川普近期推行的關稅政策與行政命令也引發爭議。因宣布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關稅,美國股市應聲重挫,經濟學家警告此舉恐將推高消費物價。此外,關於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與裁減聯邦員工的行政命令,也在法庭上遭遇大量訴訟與批評,部分文件揭露政府遣返作業程序有瑕疵,甚至直接將移民送往薩爾瓦多最高安全監獄。儘管外界批評聲浪不斷,川普強調自己在邊境管理方面的成就,聲稱「達到99.9%的史上最佳數字」,並持續以「真正的人民公敵」來形容媒體,強調自己將堅持推動「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目標。川普甚至批評媒體已不再自由公正,而是成為腐敗且收買的機構,並誓言將繼續對抗這樣的媒體生態。

《大西洋月刊》主編如何加入白宮Signal機密群組? 竟是iPhone「這功能」釀禍
先前美國白宮傳出高層的Signal私密國安群組的內容竟然外流給《大西洋月刊》主編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戈德堡甚至因此提前得知美軍對葉門(Yemen)軍事行動的細節。事後調查後顯示,戈德堡之所以會意外進入白宮高層的Signal私密國安群組,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在使用iPhone的過程中,因為iOS的「聯絡人建議」的關係,誤將戈德堡的聯繫方式存成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休斯(Brian Hughes),最終在建立Signal群組時,才讓戈德堡意外進入。根據《衛報》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的錯誤的源頭可追溯至2023年10月。當時戈德堡為了撰寫一篇批評川普對待傷殘軍人態度的報導,所以透過電子郵件聯繫川普競選團隊。而這封郵件被轉發至當時川普團隊發言人休斯手中,休斯又透過iMessage將信件轉給沃爾茲,讓沃爾茲準備回應內容。但在這個過程中,休斯除了貼上信件內容外,還意外將戈德堡的在電子郵件中的簽名檔也貼在iMessage內傳送給沃爾茲。而沃爾茲的iPhone疑似就將這封簡訊中所附帶的電子郵件、電話號碼,認定為休斯的「新聯繫資訊」。而在某次沃爾茲使用iPhone時,沃爾茲的iPhone啟動「聯絡人建議更新」(Contact Suggestion Update)功能,沃爾茲就因此誤將戈德堡的號碼誤存入休斯的聯絡人資料中。最終導致3月13日在Signal成立名為「Houthi PC small group」的Signal群組時,沃爾茲錯將戈德堡納入其中,讓戈德堡接觸到美軍針對胡塞武裝(Houthi)的軍事行動機密。據了解,「聯絡人建議更新」是iPhone上的獨有服務,該服務是透過Siri的智慧學習功能,在郵件、訊息、電話等應用程式中,主動建議更新可能的聯絡人資訊。 例如,當郵件中收到新的聯絡資訊時,Siri可能會建議將該資訊新增到您的聯絡人中。而沃爾茲就是因為這樣,誤將戈德堡的聯絡方式誤植進休斯的連絡資訊中。整起事件爆發後,白宮資訊科技辦公室展開鑑識調查,發現聯絡人資訊的儲存錯誤,確實是由iOS系統的「聯絡人建議更新」自動功能所致,當中也沒有沃爾茲刻意為之的跡象。後續沃爾茲也為此向川普道歉,並否認曾與戈德堡接觸。其實沃爾茲在受訪時也提過,戈德堡的號碼是「自動吸進」他的手機中,暗示是技術問題而非個人操作。有知情人士表示,川普一度考慮將沃爾茲撤職,尤其川普十分憤怒沃爾茲竟然私底下與自己最討厭的「敵對媒體」《大西洋月刊》主編有聯絡。但最終川普決定不處理此事,理由是川普不想讓媒體獲得「成功逼迫川普撤換內閣高層」的滿足感,尤其整起事件事發之時,才是川普第二任期的初期。儘管川普接納道歉,但該事件依然激起對白宮資安與通訊政策的關注。目前白宮仍授權官員使用Signal作為跨部門即時通訊工具,原因在於目前尚無其他成熟平台可替代。有知情人士表示,包括前任拜登政府在內,至今未能建立一套能取代Signal的官方通訊系統。

曾遭指控勾結俄羅斯當選總統 川普下令FBI公開8年前「通俄門」機密調查文件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6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下令聯邦調查局(FBI)公開針對2016年川普競選團隊進行的「颶風交叉火力(Crossfire Hurricane)」調查相關的大量機密資料,這也被視為川普對長年政治對手展開報復的一環。根據《CNN》報導指出,其實在川普首任任期末尾,也就是2021年1月19日時,川普就曾指示將這些文件進入解密公開程序,但實際上,相關資料一直沒有公布。川普則是一直到現在才第二次的要求完成文件的解密。當年調查的核心主要是查核俄羅斯是否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並協助川普當選。這批機密資料當中包含大量由美國情報單位與北約(NATO)盟國蒐集、關於俄羅斯人與俄國特工的原始情報,這些資訊曾是美國政府判斷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意圖支持川普的依據。據了解,文件中也包括FBI針對川普競選顧問申請外國情報監視令(FISA)的過程、關於英國情報人員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撰寫通俄檔案的訪談筆記,以及FBI與美國司法部(DOJ)之間的內部電子郵件與簡訊記錄。儘管部分資料將因涉及美國對外情報監視法院命令而被隱藏,但川普強調這些內容恰恰證明美國政府單位在他首次當選期間,曾被政治力量「武器化」用於打壓異己。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表示,這是針對川普政府遭不當調查的最嚴重案例,未來絕不可再次發生。川普這次行動還涉及一項與解密無關的命令,就是要求取消律師事務所珍納與布洛克(Jenner & Block)成員的安全許可與聯邦機構出入權限。此舉被解讀為針對過去與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團隊有關人士展開報復。該律所過去曾聘用檢察官魏斯曼(Andrew Weissmann),而魏斯曼過去曾擔任穆勒調查小組中的首席檢察官。川普的盟友、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過往主張將這些「通俄門(Russiagate)」相關文件全部公開,認為這對修復FBI形象至關重要。帕特爾在2023年受訪時曾說「我們目前只揭開了調查真相的一半。」儘管FBI曾根據《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訴訟公開過部分經過刪減的「颶風交叉火力」文件,外界對內容仍存高度質疑。保守派記者所羅門(John Solomon)表示,這些資訊無法揭示整體真相。他在2022年曾以川普任命的國家檔案館代表身份,試圖取回完整資料夾內容,並針對拜登政府提出相關訴訟。

律師團爆橘子曾回台看牙「檢方卻隱瞞」 柯文哲:最希望他逃的就是民進黨
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弊案,台北地院昨(20)日下午提解柯審問,柯數次強調「我絕對不會逃亡,就算死在裡面也不會逃」,並直言最希望他逃的就是民進黨,且查了4個月還沒抗告,反而變他的責任。辯護律師團也秀出「橘子」許芷瑜回台看牙的就醫紀錄,指控檢方明明早已知悉,卻仍要說她逃亡。由於柯文哲等人的押期將於4月1日屆滿,法官便在昨日開庭,徵詢檢、辯對延押有何意見,是否還有繼續羈押禁見的必要,庭審至到深夜11時結束。而台北地檢署公布了民眾黨北市議員陳宥丞曾在去年7月間,也就是檢調偵查前,不斷將議會調查小組的進度、內容轉發到民眾黨群組,內容有國民黨議員游淑慧、民進黨議員趙怡翔的對話,主張柯仍有辦法取得資料、「橘子」逃亡通緝中、柯與沈慶京私交甚篤等等,有串證之虞,羈押理由仍存在。柯文哲當庭反擊道,你們是檢察官,不是四叉貓,當時他常找沈慶京是為了藍白合,中間人是沈,且沈從沒講到京華城,並指《鏡週刊》能夠每週一爆,顯然檢察官就是共犯,更質問起訴書誰寫的「叫他出來」,勸公訴檢察官不要淌渾水。柯文哲也痛批,檢方當初偵辦收押他時手上資料有多少?從起訴資料可知幾乎沒有,現在檢察官下不了台,都說他有罪,這叫有罪推定,這樣台灣司法的信用就破產了。柯文哲多次強調,自己不會逃亡,「即便我死在看守所,都不會逃亡」,並稱最希望他逃的就是民進黨,因為他逃了,黨就倒了,一半支持者會跑過去。柯文哲說到,交保金額多少或是否戴電子腳鐐都無所謂,「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你們」,更打算戴著電子腳鐐去大甲媽遶境,還怒嗆檢方偵查能力不好,查4個月還沒抗告,害他被關在裡面,又變成他的責任,除非檢察官的政治目標就是把他關在裡面。辯護律師團爆料,檢方一直以「橘子」許芷瑜在逃作為聲押柯文哲的理由,但檢方早就知道「橘子」在去(2024)年8月28日回台看牙醫,「橘子」的男友也證稱她因醫師說吃抗生素就好,所以同月29日就搭機回日本繼續學業。然而,檢方在9月27日問完「橘子」男友,也曾調了「橘子」的健保紀錄,卻刻意隱瞞相關資料、扭曲證詞,說許女是被柯指示逃亡。當時檢察官曾追問「橘子」男友,有沒有人叫她出國?男友回應,根本沒人知道她曾回國,也沒說過「柯文哲指示橘子出國」。律師團也指出,「橘子」去年5月曾與柯文哲激烈爭吵,柯便要她放長假,離開競選團隊,2人就沒什麼互動,檢方分明知道「橘子」出國與柯無關,卻仍作為羈押、延押理由。律師團透露,柯文哲近期就醫、半夜睡覺還因疼痛驚醒,出現血尿症狀,柯現已66歲,要求法官別讓羈押消磨他的意志力及防禦權。

草屯鎮長補選簡賜勝出線 許淑華笑綠營靠「大罷免」輔選:很失敗的例子
南投縣草屯鎮長補選投開票今(18)日登場,投票率50.68%,國民黨候選人簡賜勝在大贏對手蔡銘軒12000多票後,於晚間5時許自行宣布當選。選後南投縣長許淑華接受訪問,表示這次勝選代表的是地方鄉親對簡賜勝過去經營基層的肯定,還有競選團隊勤奮的結果。她話鋒一轉,談到民進黨輔選時明明「大咖雲集」,卻沒有提出福國利民的政見,只想把主軸拉高到大罷免,稱這種輔選「實在是很失敗的例子」。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許淑華18日晚間受訪時表示,外界稱草屯鎮長補選是「縣長選舉前哨戰」,她認為自己努力拚縣政,對於連任「相當有信心」。對地方鄉親而言,她只考慮選出對草屯做最好規畫的人選,簡賜勝過去擔任議員期間,對選民服務有口皆碑,加上簡提出的政見深獲鄉親肯定,是他這次勝出的原因。許淑華話鋒一轉,批評民進黨在草屯鎮長補選中,打出「大罷免」主軸,祭出抹黑等負面選戰,「已經漸漸不被選民接受。」她還指出這次民進黨中央把草屯鎮長補選視為「大罷免前哨戰」,黨中央政治人物到地方輔選時,沒有提出更多福國利民的政見,卻把主軸拉高到「中央大罷免」,選舉結果卻被民意碾壓,「實在是很失敗的例子」。許淑華認為,這次草屯鎮長補選勝選,不僅是草屯人對簡賜勝過去經營基層的肯定,還有競選團隊勤奮的結果,未來她也會配合簡賜勝把鎮務做好,並表示:「這次草屯鎮長補選,簡賜勝獲得這麼高票數,希望能給民進黨中央一些啟發。」

公會染黑2/黑衣人倒醬油破壞選舉 殯葬會員籲市府拿出魄力
台北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去年底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並推舉新的理事長,未料傳出代表公會當前勢力的「內場派」眼見可能局勢「變天」,透過技術干擾投票把醬油倒進票匭,選票到污損導致選舉無效,公會2日召開理監事會研議新的投票方式,仍未公布新的選舉日期。有公會會員呼籲,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應盡主管機關之責,督導公會儘快辦理選舉,並派員維持選舉公正合法。台北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葬儀公會)的理監事及理事長3年任期屆滿,去年12月20日在台北市濱江街一家餐廳舉行會員大會,原訂從下午4點到6點進行理監事投票,並推舉理事長。據了解,現任理事長徐朝輝已任滿二屆不得再參選,欲交棒給前一手的理事長范凱旋「回鍋」。但代表改革力量的「外場派」葬儀業者認為,同一批人馬盤據葬儀公會多年,任事不再積極,一殯熄燈、全部業務集中到二殯後,包括同邊交通規劃、停車問題、業者進場時間、推棺人手等,公會都未與市府殯葬處提出業者的需求,因而由萬安集團第二代、萬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宗穎領頭,形成「外場派」勢力,推出了自已的候選人參選,準備取而代之。包括萬安集團第二代吳宗穎(紅圈者)在內的葬儀公會會員組成聯合競選團隊,提出政見挑戰舊公會勢力,並製作海報張貼在二殯附近尋求業者支持。(CTWANT合成圖)出席大會的人士回憶,原訂選舉完之後,就是會員的年終尾牙,原本應當歡樂的場合,現場來了數十名警察,檢查每一位入出席者的身分證,讓氣氛顯得肅殺。他說,本來公會在之前寄發給會員的投票通知上註明,若有會員無法到場投票,必須在公會製發的委託書上蓋公司大小章,卻又臨時在會場貼出公告,要求「小章」必須是公司代表人,因為通常「小章」是指公司負責人,過去也沒有要求蓋代表人章,因此引起外場派不滿,認為是有意刁難,開放投票不久,公會派出的選務人員就與外場派支持者發生爭執。一位要求匿名的外場派人士說,依他們事前統計,獲得支持的會員票數已經足夠,只要這次的改選會議順利進行,就能讓改革派的多數理監事當選。他說,公會派預料改選可能失利,臨時把投票時間從下午4點到6點,提前到5點結束,而葬儀公會現有會員309人,外場派有備而來,下午4點多,現場簽到出席的會員已有104人,再加上有51張委託書,加起來已達法定人數,這次的選舉結果應該有法律效果。台北市第二殯儀館改建後重新命名為「台北市懷愛館」,建築大幅翻新,但附近交通常大打結,停車場也塞爆,引發不少怨言。(圖/報系資料照)「但沒想到,公會的人竟然出奥步。」這位人士說,當外場派許多人在領選票區與公會人員爭論時,突然有一名全身穿著黑衣運動衣、戴黑色棒球帽與黑色口罩的男子,拿著一大瓶醬油,直接走到幾乎已投滿選票的兩個票匭前,分別把醬油倒進去,然後隨手把醬油瓶放在舞台上,轉身就走。現場警方在趕緊攔下這名倒醬油的黑衣人,由於葬儀公會人員表示不追究其涉嫌毀損的罪責,警方只能讓他離去,而票匭內已被倒滿醬油,該次選舉也因選票汙損而無效,現場議事人員宣布,將擇期再舉行選舉。台北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表示,到底倒醬油的男子是舊公會一方、還是來自有意參選的陣營,目前也搞不清楚;公會一向依照法規做事,每件事都有公告,包括選舉理監事在內,有資格的人都可以參選,本屆確實有兩派人馬在競爭,至於雙方的糾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柯文哲密會沈慶京至少16次 傳訊給黃珊珊「這句話」檢方認定收賄
台北地檢署偵辦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政治獻金等案,26日正式偵結,台北地檢署認定他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圖利、違背職務收賄、公益侵占及背信等罪,依法起訴,被求刑28年6個月。其中檢察官查出,柯文哲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見面多次,2022年在京華廣場核發建照及動土典禮前,沈慶京派人前往永豐銀行,提領現金1600萬元,並於11月1日交付1500萬元現金給柯文哲,而後柯文哲在2023年11月3日下午7點11分,傳訊息給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認定柯收賄事證明確。檢方發現,柯文哲的隨身碟USB帳冊中,有個名稱為「朕.DOC」的資料夾,裡頭為柯文哲與幕僚間的對話紀錄,「工作簿」檔案中,則專記捐款人姓名、數字、公司、用途、經理人,均查證得知係屬金錢之交付,就用途欄為空白者,均為現金交付,其中就明確記載「2022/11/1-小沈-數字1500-公司-用途-經理人沈慶京」。檢察官查出,柯文哲與沈慶京見面多次,地點包括市長室、威京辦公室,還有陶朱隱園,起初為爭取外界金援,柯於同年11月12日與沈慶京在市長室碰面,而後自2019年7月起,雙方見了至少16次。檢方調查,2022年在京華廣場核發建照及動土典禮前,沈慶京指派祕書吳彩仙前往永豐銀行,分批提領現金1600萬元,經比對隨身碟紀錄的小沈1500,到了2023年11月3日柯文哲競選團隊討論募款事宜時,柯於下午7點11分傳訊息給競選總幹事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黃珊珊32分鐘後回覆「明白」,檢察官認定柯收賄事證明確。

任人唯親!川普指派「挺川智庫總裁」羅林斯為農業部長
當選總統川普提出新的內閣任命!他欽點教育部長人選琳達·麥馬漢(Linda McMahon)所共同創立的挺川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AFPI)總裁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擔任農業部長。川普在聲明中表示:「作為我們的下一任農業部長,布魯克將帶頭保護美國農民,他們是我們國家真正的支柱。」如果獲得參議院批准,羅林斯將領導一個擁有10萬人的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該聯邦政府行政部門在全美各郡都設有辦事處,其職責包括農場和營養計劃、林業、家庭和農場貸款、食品安全、農村發展、農業研究及貿易等。 2024年的預算為4372億美元。提名人的議程將對美國城市和農村的飲食和錢包產生影響。農業部官員和工作人員負責談判貿易協議、指導飲食建議、檢查肉類、撲滅野火和提供農村寬頻服務等業務。「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是一個負責為川普2.0制定政策的保守派智庫,其人員與川普的競選團隊密切合作,例如其教育部長人選、世界摔角娛樂(WWE)的共同創辦人琳達·麥馬漢就是該智庫的共同創辦人之一。而布魯克·羅林斯則是該智庫的總裁,曾在川普1.0時期擔任國內政策委員會主席。 身為農業部長,羅林斯希望透過生產永續航空燃料來實現成長,並就生物燃料實施清潔燃料稅收抵免向政府提出建議 。此外,這位被提名人還將指導明年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川普此前也表示,他可能將再次徵收會影響農業部門的全面關稅。

川普首位內閣出爐!競選主席蘇西將成「史上第一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正式落幕,如今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東時間7日,正式任命其競選活動的聯合主席蘇西‧懷爾斯(Susie Wiles)為第32任白宮幕僚長。據悉,她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女性。白宮幕僚長(White House Chief of Staff),全稱為總統助理兼幕僚長(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and Chief of Staff),是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的最高級別官員,亦是美國總統的高級幕僚,領導美國總統處理日常工作的辦事機構「白宮辦公廳」(The White House Office)的運作。幕僚長被認為是總統的高級助手,在每位總統的政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川普在勝選後第2天,正式任命67歲的懷爾斯為白宮幕僚長。他在聲明中表示,懷爾斯「剛剛幫助我取得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勝利之一!她堅強、聰明、創新,並受到普遍的欽佩和尊重。蘇西將繼續努力不懈,讓美國再次偉大。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幕僚長,這是我當之無愧的榮幸。她會讓我們的國家感到自豪,對此我深信不疑。」據悉,川普也曾在開票之夜的致詞上這樣形容蘇西,「她喜歡待在幕後。讓我向各位介紹,這位是『冰女』(ice maiden),我們都這麼叫她。她就愛待在後面,但她可不是個布景而已。」川普還補充「蘇西這次不會再待在幕後了。」蘇西‧懷爾斯是誰?今年稍早,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的1篇報導曾稱她令人畏懼,但鮮為人知。她是美國NFL橄欖球運動員和體育新聞主播帕特·薩默羅爾(Pat Summerall)的女兒。1980年,懷爾斯開始從政不到1年內,就以「競選活動排程員」的身分加入了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雷根(Ronald Reagan)的競選團隊。2010年,她在短短7個月內,幫助當時幾乎沒有從政經驗,且被佛州共和黨人視為是「局外人」的商人斯科特(Rick Scott)當選為佛州州長,從此聲名大噪。接著懷爾斯在2015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結識了川普,並成為其佛州競選活動的聯合主席,隨後也幫助川普在2016年,擊敗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贏得了該州的選舉人票。2018年佛州州長選舉期間,懷爾斯又受川普委託,幫助共和黨人德桑提斯(Ron DeSantis)成功選上該州州長。在勝選演說中,德桑提斯也將懷爾斯形容為「業界最優秀的人」。然而,「兩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導致她的高級顧問職位,被德桑提斯在2019年解僱。2020年大選,川普被拜登擊敗後,又重新找回蘇西擔任高級顧問,並在2021年3月請她出任川普領導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拯救美國領導力PAC」的執行長。2021年4月,Politico將懷爾斯描述為「川普世界的新大佬」。2022年8月,她更被描述為川普在2022年期中選舉和2024年總統競選公告前夕的「幕僚長」,被視為是川普重返白宮的關鍵掌舵手。

川普勝選感謝的「蘇西」是誰?默默當幕後功臣 出任白宮幕僚長呼聲高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日前落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開票之夜提前自行宣布當選,他在致詞時特別向競選團隊中的2人致謝,第一個念到的名字是「蘇西」。美國民眾對於蘇西相當陌生,因為她極少露臉,但這號人物對川普很重要,蘇西也被視為白宮幕僚長熱門人選。蘇西‧懷爾斯(Susie Wiles)是川普的競選經理,媒體之前稱懷爾斯是川普擁有的一項「祕密武器」,將在關鍵搖擺州的競選活動中,為川普發揮重要作用。川普在開票之夜致詞時提到,「蘇西喜歡待在幕後。讓我向各位介紹,這位是『冰女』(ice maiden),我們都這麼叫她。她就愛待在後面,但她可不是個布景而已。」川普還補充「蘇西這次不會再待在幕後了。」蘇西‧懷爾斯(Susie Wiles)是川普的競選經理。(圖/美聯社/達志)蘇西在政壇享有「求生大師」名號。2016年蘇西投效川普團隊至今,輔佐他打了3次總統大選。蘇西對川普極為忠誠,美國政治新聞網媒Politico評論她是川普「最重要的顧問」。2019年蘇西在佛州擔任川普2020年連任競選顧問,因涉及迪尚特行賄疑雲的資料外洩,遭迪尚特火大開除,迪尚特還向川普施壓,讓共和黨把她從地方黨部解職,蘇西陷入職涯低潮。2020年川普大選失敗後,川普又重新聘請蘇西擔任高級顧問,並請她出任了川普領導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拯救美國領導力PAC」的執行長。川普的長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先前受訪曾說:「蘇西專心致志為我父親盡其所能,不為賺錢,不為獲得媒體青睞,也不為博取戰功,而是盡一切努力為我父親而戰。」雖然蘇西通常處於幕後,但她上週在社群X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是她近兩年來的第一篇文,她為川普辯護,反對億萬富翁馬克庫班的言論,庫班指稱川普身邊通常沒有「堅強、聰明的女性」。蘇西發文表示:「有人告訴我@mcuban需要幫助識別總統周圍堅強而聰明的女性。好了,我們到了!我很榮幸能領導這場競選。」這是她自2023年2月以來在X上的第一篇貼文,同時也提到,川普過渡政策主席琳達‧麥馬洪(Linda McMahon)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勞拉‧川普(Lara Trump)的努力。

賀錦麗發表敗選演說「尊重選舉結果」 強調將和平移交政權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於2024年總統大選結束後,發表了敗選演說,承認未能如願當選總統。她在華盛頓特區的母校霍華德大學向支持者致詞,表達對選舉結果的感謝與反思。根據《CNN》的報導,賀錦麗伴隨著碧昂絲的歌曲《Freedom》走上講台,微笑向戶外的支持群眾揮手致意。她坦言,這次選舉的結果並非團隊所期盼的,但她感謝大家對她的支持和信任。賀錦麗表示,「這次選舉的結果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但美國的希望之光永不熄滅,只要我們繼續為自由、機會和公正奮戰。」在選舉結果尚未全部公布的情況下,川普預計將贏得292張選舉人票,超過當選所需的270票,形勢對賀錦麗不利。賀錦麗原定在霍華德大學舉辦的選舉之夜派對也因川普的支持率上升而被取消。賀錦麗在演講中表示,她對團隊的努力感到驕傲,並向所有支持者致敬,感謝他們在競選過程中的熱情與喜悅。她強調,雖然結果令人失望,但她尊重選舉的結果,並指出和平移交政權對民主的延續至關重要。儘管人群中有部分人對她與川普通話協助過渡政權的言論發出噓聲,但賀錦麗強調,當輸掉選舉時,必須接受結果,並忠於美國憲法,而不是個別政黨或領袖。賀錦麗也強調,儘管這場競選失利,但為自由、公平和尊嚴而戰的鬥爭並未結束。她鼓勵支持者不要放棄,持續努力,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奮鬥。報導中指出,這次選舉結果讓賀錦麗失去了所有關鍵的搖擺州支持,並導致民主黨在傳統上占優的族群中失利,包括非裔和西裔美國人。此外,民主黨也失去了對參議院的控制權,眾議院控制權仍未確定。同時川普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發表勝選演說,慶祝其競選團隊克服困難,成功逆轉局勢擊敗賀錦麗。他的競選搭檔J.D.范斯稱這次勝利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復出」,並表示他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眾多民眾支持」。而賀錦麗在演說中努力將敗選重新定義為長期鬥爭中的一部分,強調這僅是短暫挫折,並鼓勵大家保持信心,繼續為未來努力,「戰鬥有時需要時間,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放棄。」

賀錦麗確定不對外發言「取消所有公開行程」!開票活動現場愁雲慘霧 支持者呆坐教堂氣氛低迷
2024美國總統大選於當地時間5日進行投票,各地進入開票,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一路領先,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報導,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深知恐敗選,已取消所有公開行程,並且不會在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對支持者發表講話,稍早賀錦麗競選團隊也證實這項消息。賀錦麗競選團隊聯合主席里奇蒙稍早現身霍華德大學舉辦的開票活動上向支持群眾宣布,賀錦麗將不會現身演說。(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賀錦麗競選團隊聯合主席里奇蒙(Cedric Richmond)稍早現身霍華德大學舉辦的開票活動上向支持者證實,賀錦麗不會現身演說,「我們仍然有尚未宣布結果的州,我們將繼續在奮鬥,以確保每一票的計算」。隨著川普奪下更多州的選舉人票,賀錦麗的支持者露出失望表情並轉身離開會場。(圖/達志/美聯社)霍華德大學原先也趁選舉之夜舉行守夜派對,不過隨著東海岸午夜的來臨,競選團隊決定取消了來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廣播,著川普奪下更多州的選舉人票,一些賀錦麗的支持者逐漸轉身離開會場。隨著川普奪下更多州的選舉人票,賀錦麗的支持者露出失望表情並轉身離開會場。(圖/達志/美聯社)另據《美聯社》指出,川普的開票表現超乎預期,多個州接連傳來捷報,就連「關鍵搖擺州」之一的賓州也是大翻轉,使得支持賀錦麗的選民備感焦慮,像是在密西根州底特律、擁有悠久歷史的所羅門王浸信會教堂,就舉辦了「祈禱和觀看派對」,現場還有24位牧師輪流祈禱。隨著川普奪下更多州的選舉人票,賀錦麗的支持者露出失望表情並轉身離開會場。(圖/達志/美聯社)雖然主持活動的牧師威廉姆斯二世(Charles Williams II)台上對支持者信心喊話,「我很高興我們能夠來到這裡!如果我在家,我會關掉電視上床睡覺,因為這是一場煎熬的挑戰」,不過他不諱言,這反映了賀錦麗支持群眾的擔憂。賀錦麗深知恐敗選,已取消所有公開行程,並且不會在霍華德大學對支持者發表講話。(圖/達志/美聯社)美國總統大選採用選舉人團制度,只要拿下270張以上選舉人票者就能贏得大選,目前7個關鍵搖擺州包括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和賓州都確定是川普拿下,其他州份普遍都由川普領先。

有錢出錢!60年來競爭最激烈美國大選 2陣營狂燒至少159億美元
2024年美國大選,堪稱60年來競爭最激烈的美選。有分析指出,這場選舉總支出耗資至少159億美元(新台幣約5075億元),是繼2020年花費151億美元選總統後,史上最貴選舉。這些選舉支出包括組成競選團隊、籌備競選活動、分析數據、刊登廣告等,全都是大筆開銷。美媒指出,兩黨競爭白熱化,選舉已支出147億美元,用於大量電視廣告、籌款活動以及一系列拜票活動。非營利網站Open Secrets預測,這一數字約占整個2024選舉周期總開支的92%。單是9月,賀錦麗就花掉2.7億美元,川普的支出也達到7800萬美元。據統計,賀錦麗獲得83名億萬富翁支持,川普則有52人相助。最搶風頭的金主當屬科技巨頭馬斯克,他早在3個多月前表態挺川普,已為此豪擲超過1億美元。民主黨也有金主助陣,許久未涉及政治的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向賀捐出5000萬美元。放眼關鍵戰場州的宣傳,賀在內華達的拉斯維加斯地標建築外牆投放巨幅廣告,1天就燒掉45萬美元。在賓州,2人則分別在2支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球隊比賽期間,預訂超貴黃金時段宣傳,民主黨甚至在6大搖擺州的4場NFL比賽中,懸掛挺賀橫幅,費用高達6位數。兩大陣營花錢打選戰毫不手軟,華裔選民也出錢出力助選,以提高在美的社會能見度。在以往選舉中,華人常被認為捐款較不踴躍,但這次打破既定印象。《美國之音》報導,去年成立的「北卡行動政治委員會」,是北卡羅來納州鼓勵華人參政議政的團體。該團體主席穆淑雲說,他們挺賀錦麗,認為民主黨對移民和少數族裔更友好,委員會9月砸錢在當地交通要道的大型廣告看板投放支持賀錦麗字樣的廣告,每日要價近1萬美元。也有亞裔團體挺川普,像是「亞裔助美國再次偉大」全國聯盟。此團體由亞裔保守派領袖創立,號稱為亞裔平等教育權和捍衛美國建國原則而戰。該團體樹立2個廣告看板寫著「挽救美國,川普、范斯」。

川普痛批媒體、民調造謠 重提「選舉舞弊論」:我不應該離開白宮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正式開票不到48小時,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3日在賓州的造勢活動中,再次提及了2020年的敗選,並堅稱自己根本不應該離開白宮,同時還揚言,如果他再次遭到暗殺,他不擔心記者遭到槍擊。據《衛報》的報導,隨著投票日逼近,川普3日在賓州造勢活動上再度口出狂言,指控民主黨是惡魔,並對 2020年的選舉結果表示遺憾,「我離開時,我們國家邊界的安全程度創下歷史最佳紀錄。我根本不應該離開白宮,老實說,我們做得很好,我們度過了一段很棒的時光。」除此之外,川普更暗示2020年的總統選舉中,投票機可能遭到駭客攻擊,甚至指控賓州這次延長開票時間的做法,等同於選舉舞弊。他還重申全國應該使用紙本投票,因為郵寄投票導致計票的時間拖得太長,「民主黨拼命想偷走這該死的東西。」川普在談到自己面臨多項刑事起訴,更指控「那些需要被關起來的,應該是在糟糕的選舉中作弊的人,我們遇到了一群說謊成性的傢伙,他們整天只想著要如何作弊。」他在競選集會上加碼抨擊了最近的一系列民意調查,特別是愛荷華州「得梅因紀事報」(The Des Moines Register)的民調,該民調顯示他在傳統紅州愛荷華州,輸給了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他認為,這一結果與其他紅州民調不符,「這叫打壓,此舉應該是非法的。」與此同時,川普不忘嚴厲批評美國主流媒體,並暗示如果再次發生針對他的暗殺企圖,他不會擔心記者遭到槍擊。他補充,雖然賓州暗殺事件爆發後,造勢活動開始出現防彈玻璃,「但在這裡,我們真正擁有的只有假新聞。某人需要透過假新聞才能傷到我,但我對此並不是特別在意。」對此,川普的競選團隊隨後也澄清了候選人上述針對媒體的評論。「總統川普巧妙地談到了2次刺殺的企圖,其中1次距離致命僅有1/4英寸,而媒體經常拿這個話題來開玩笑,」川普競選發言人史蒂文.張(Steven Cheung)在聲明中解釋:「總統有關防彈玻璃的言論,與媒體受到傷害及其他任何事情無關。」

美國電信疑遭中國駭客入侵 川普競選顧問電話遭攔截竊聽
目前有外媒爆料指出,有與中國政府相關的駭客對美國多名政治人物的電話進行攔截竊聽,其中包含川普的競選顧問。據了解,這些駭客能夠未經授權訪問目標的電話通話內容,以及未加密的文字內容。目前外界推測可能是電信公司遭到駭客入侵所致。根據《衛報》引述《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是於25日爆發,川普競選團隊接獲通知,因為Verizon電信系統遭駭客入侵成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及其副手萬斯(JD Vance)等人的電話號碼被駭客盯上,另外還有美國政府內外的多名人士也成為駭客的目標。消息曝光後,FBI和美國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表示,目前正在調查與中國有關的人員未經授權訪問商業電信基礎設施的事情,但聲明中並未提及川普團隊。而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駭客的目標不僅包括川普團隊,還包括與賀錦麗(Kamala Harris)競選活動相關的人員。《路透社》認為,這就顯示出駭客的目標並非是哪個黨派,而是針對整個美國總統大選。報導中也提到,其實川普競選團隊先前就曾發生駭客入侵事件,當時美國司法部點名伊朗革命衛隊3名成員為了干擾美國總統大選而發動這次攻擊。後續電信公司Verizon於25日表示,公司已得知一項針對美國電信業務,並試圖從中收集情報的複雜攻擊行動,目前正在與執法機構合作,以防止這些攻擊對美國的電信網絡造成更大損害。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也就此展開事件調查,其實早在10月初時,美國議員就曾要求AT&T、Verizon 和Lumen Technologies等電信公司,就中國駭客訪問美國網路供應商網絡一事作出解釋。而中國駐美大使館也發表聲明,表示對具體情況不知情,但強調中國反對並打擊一切形式的網絡攻擊和網絡盜竊。

超大咖員工現身美國麥當勞 川普幫發顧客餐點「還炸薯條」
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川普,近日現身賓夕法尼亞州費斯特維爾-特雷弗斯(Feasterville-Trevose)的一家麥當勞(McDonald's),同時還身穿員工圍裙、站在得來速車道幫忙分發餐點給顧客,甚至還親自下手炸薯條。雖然過往川普就多次表達對速食的喜愛,但這次川普這次現身麥當勞,主要是質疑民主黨籍候選人、現任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因為賀錦麗過去曾提過自己在1983年夏天於麥當勞打工過,但川普認為這是謊言。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指出,根據賀錦麗競選團隊的說法,賀錦麗在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就讀時期,曾於加利福尼亞州阿拉米達(Alameda)的麥當勞工作,負責收銀和煎炸薯條。但川普在底特律(Detroit)的一場演講中指控賀錦麗撒謊,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拿這件事開玩笑。川普還表示自己在麥當勞「工作了比賀錦麗多15分鐘」,以此來暗指賀錦麗從未在麥當勞工作過。(圖/達志/美聯社)後續賀錦麗對於川普的指控做出了強烈反擊,賀錦麗競選團隊發言人薩姆斯(Ian Sams)表示,川普在感到絕望時就只會撒謊。薩姆斯也提到,川普從小就靠著豐厚的家族財富過著富裕的生活,從未體驗過暑期打工的日子,這與賀錦麗中產階級的成長背景截然不同。報導中提到,麥當勞總部位於芝加哥,作為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店,擁有超過4萬家分店。單是在賓夕法尼亞州,麥當勞就僱用超過2.5萬名員工。而此次川普短暫打工的麥當勞加盟店店主賈科曼托尼奧(Derek Giacomantonio)表示,他很榮幸能展示麥當勞這樣的工作,並認為在麥當勞工作,不單單是做漢堡和薯條,而是走上一條通往機會的道路。許多人都知道川普對速食的熱愛,在2016年贏得共和黨總統提名後,川普就曾被拍到在私人飛機上吃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Big Mac)。2019年,川普在白宮招待拿下大學冠軍的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橄欖球隊時,就從麥當勞、漢堡王、溫蒂漢堡和達美樂披薩等各家分店中,訂購多種餐點供球員享用。(圖/達志/美聯社)川普的高級顧問米勒(Jason Miller)表示,川普這次選擇去麥當勞打工,是為了展示「這場競選中的一位候選人真正地在麥當勞工作過」。報導中也提到,目前川普與賀錦麗之間的競爭仍然非常激烈。川普一直試圖強調自己在經濟上的成就,並利用這一議題對抗拜登(Joe Biden)。當拜登在7月退出競選後,賀錦麗成為民主黨提名人,賀錦麗就迅速在經濟議題上與川普展開對決,成功削弱了川普在搖擺州的優勢。

被川普攻擊「兩人差不多」 賀錦麗耗費心力「去拜登化」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因為先前針對與拜登的差異問題中,回應表達的內容不清楚,結果讓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川普(Trump)抓住的話柄,川普甚至公開播放賀錦麗的影片,批評其與拜登之間沒有任何政策上的區別,完全無法勝任總統職位,這使得賀錦麗處於不利地位。而有專家認為,如今,要如何「去拜登化」、與拜登保持一個微妙的距離,就是賀錦麗的目標。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目前賀錦麗的競選團隊正討論如何修正他的回應,以及如何拉開與拜登的距離。拜登的低民調對賀錦麗的選情已經構成拖累,選民普遍渴望看到新的方向。但儘管如此,賀錦麗對拜登保持高度的忠誠,不願公開批評拜登。據知情人士透露,賀錦麗將會在某些議題上謹慎地與拜登拉開距離,例如在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之間的戰爭問題上,這些舉動會在事前知會白宮,以避免造成內部分裂的局面。賀錦麗也曾提出一些新的政策主張,試圖塑造自己與拜登的不同。他提議創立一個「居家醫療」(Medicare at home)計劃,讓老年人能夠在家接受更多的護理,而不必依賴療養院。此外,賀錦麗還公布了自己的健康記錄,以展示自己年輕且充滿活力,與年齡較大的拜登和川普形成對比。賀錦麗還提出了成立由兩黨政策顧問組成的委員會,該小組將在小企業、可負擔住房、心理健康護理和退伍軍人護理等領域提出建設性建議,幫助改善美國人的生活。報導中提到,賀錦麗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就是要如何在與拜登「保持合作」的同時,塑造自己的領導風格。賀錦麗一直試圖在讚揚拜登領導的同時,強調自己的競選口號「新方向」(a new way forward)。另一方面,拜登對於賀錦麗的競選並未提供太多支持,甚至有報導指出,拜登因被迫退出競選連任,進而對賀錦麗心存怨恨。拜登的助手們也承認,賀錦麗需要在未來幾週內進一步拉開與拜登的對比,並強調自己的獨立性。即便如此,拜登對賀錦麗的支持仍然顯得若即若離,這讓外界質疑他是否真正全力支持賀錦麗。而在川普方面,則不遺餘力地利用賀錦麗的言論來打擊,強調賀錦麗的政策立場與拜登沒有差異。共和黨顧問們也指出,拜登在公開場合的舉動,如在9月11日紀念活動中佩戴「川普2024」紅帽,顯示他對賀錦麗的支持相當有限,甚至有可能暗中「破壞」賀錦麗的競選。此外,拜登在颶風海倫(Hurricane Helene)影響後發表講話,也被認為是在搶走應該屬於賀錦麗的關注焦點。

「水門案」記者爆料:川普卸任後與普丁通話7次 還偷送新冠檢測儀
揭穿水門案醜聞的《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即將在下週出版他的新書《戰爭》(War),如今該書搶先披露,前美國總統川普自卸任以來,已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多達7次的私人通話,並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秘密向普丁寄送了COVID-19檢測儀。據美聯社的報導,伍德華的新書《戰爭》預計在下週出版,書中部分內容被搶先披露給媒體,包括川普與普丁的故事。該書聲稱2024年初,川普在位於佛州的海湖莊園裡,命令1名助手離開辦公室,以便與普丁通話。據未透露姓名的助手表示,自川普卸任以來,他與普丁可能還有另外6次通話。書中甚至爆料,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川普擔任總統時,曾秘密向普丁寄送了當時非常稀缺的雅培便攜式COVID-19檢測儀,供普丁個人使用。據稱普丁當時特別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且他也要求川普不要公開這個秘密,因為這可能會對川普的政治形象造成傷害,「我不希望你告訴任何人,人們會因此責怪你,而不是我。」本書作者伍德華已在《華盛頓郵報》任職超過半世紀,他因在1970年代報導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政治醜聞「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而聲名大噪,日後更經常撰寫有關政府高層的爆炸性消息。關於川普與普丁持續聯繫的說法,伍德華聲稱資訊來源是1位未在書中透露姓名的川普助手。這位助手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僅表示2人之間的聯繫可能多達7次。對此,川普競選團隊對伍德華的新書進行了猛烈抨擊,並稱他為「徹頭徹尾的無賴」,還形容他「遲鈍、懶散、無能,總體上是個沒有個性的無聊傢伙」,但並未回應書中的具體指控。川普競選團隊的通訊總監史蒂文·張(Huyen Steven Cheung)在聲明中表示:「伍德華編造的這些故事都不是真的,都是出自一個瘋狂、精神錯亂的人之手,他患有嚴重的『川普妄想症』。」他還提到,川普並未因為這本書接受任何採訪,且川普正在為伍德華舊書的內容,對其提起訴訟。而克里姆林宮也否認了伍德華書中關於川普與普丁通話及提供新冠檢測儀的爆料。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這不是真的」,並稱這是在選舉前的「典型假新聞」。雖然卸任美國總統有時會與外國領導人會面,而實際上,川普就曾在海湖莊園接待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匈牙利總理奧班等人,但這些會面都是公開的,而且川普還與客人合影。然而,前總統川普未經現任政府批准下,就與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私下交談,尤其是在美俄2國在歐洲戰爭立場對立的情況下,顯得極為不尋常。而且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拜登還沒有與普丁通話。川普對克里姆林宮領導人的好感,長期以來讓他的許多手下官員感到困惑,並引發了多次調查,也令共和黨的國家安全專家感到擔憂。美國情報機構近幾年還得出結論,俄羅斯政府干預了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幫助川普擊敗前國務卿希拉蕊,不過前聯邦調查局局長、時任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事後調查並未發現川普團隊與俄羅斯之間存在任何勾結。

與馬斯克共同現身 川普重返賓州槍擊事件現場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於5日重返七月險遭刺殺的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集會現場,向支持者呼籲在選舉日取得勝利。他將這次選舉與自己在槍擊中的倖存聯繫起來,向支持者表示「十二週前,我們為美國都挨了一槍。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個人都去投票,我們必須贏,不能讓這件事發生在我們的國家上。」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這次集會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農場展覽會(Butler Farm Show)舉行,如今距離總統大選僅剩30日,川普的競選團隊為了號招更多選民,活動現場還邀請音樂家格林伍德(Lee Greenwood)登台演唱《天佑美國》,同時還請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在集會上發言。川普登台後,首先向支持者請求,為在七月中為保護家人免遭槍擊而犧牲的消防員康佩拉特(Corey Comperatore)默哀。康佩拉特的家人,包括遺孀海倫(Helen)都在現場,並站在川普的媳婦拉拉(Lara Trump)的旁邊。後續川普稱這名槍手為「惡毒的怪物」,並表示他未能得手是因為「上天的庇佑和上帝的恩典」。川普除了向康佩拉特致敬外,同時也慰問另外兩名在七月集會中受傷的人,分別是達奇(David Dutch)和科彭哈弗(James Copenhaver),他們與川普一同被槍手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開槍擊中。川普在演講中強調賓夕法尼亞州的重要性,稱這是雙方總統競選的關鍵。川普表示,如果想在11月重新贏回賓夕法尼亞,他需要提高在巴特勒縣(Butler County)這樣的保守派堡壘中的選民投票率。同時,民主黨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也將競選重點放在賓夕法尼亞,多次在該州舉行集會,試圖爭取中間選民。川普在集會中提到賀錦麗之前對水力壓裂(fracking)的立場,這是一項對賓夕法尼亞經濟至關重要的天然氣生產過程,但隨後他提到關於聯邦政府對颶風海倫(Hurricane Helene)響應的謊言,稱災難倖存者只能從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獲得750美元的援助。他還聲稱賀錦麗失去了超過32.5萬名移民兒童,這些孩子已死亡、成為奴隸或失蹤。馬斯克也在集會中強調,川普必須贏得選舉,以維護憲法和美國的民主,並表示這是一場「必須贏的戰鬥」。副手萬斯上台後,也回顧了七月的槍擊事件,批評民主黨人稱川普為「對民主的威脅」的說法。萬斯反譏「你們聽到了槍聲,看到了血,但當川普總統高高舉起拳頭並大喊『戰鬥,戰鬥!』時,你們就知道一切會好起來。」巴特勒縣是川普的支持重鎮,他在2016年和2020年兩次選舉中均以約66%的得票率贏得了該縣。對於川普的回訪,一些市民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認為他的到訪,加劇了城市的政治緊張局勢。支持賀錦麗的巴特勒居民普里斯特(Heidi Priest)表示,看到有人支持川普並為期的到訪感到興奮,這讓不希望他勝選的人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