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
」 大腸癌 大腸鏡 乳癌 腫瘤 息肉淘汰犬悲歌2/繁殖場「放棄狗」淪另類煉金術 假領養真販賣還有他們
台北市松山區遭控「狗場藏民宅」,打著救助繁殖場淘汰犬名義,實則是有價認養、變相買賣,而這已非首例,在南臺灣動保圈的張姓清潔工同樣自稱「搶救種犬」,實則是利用繁殖場淘汰的狗做無本生意,向領養人收取數千到上萬元不等的「認養費」斂財,更有寵物店和私人繁殖業者偽裝愛媽,假認養卻真收費,動保處也提醒,有價認養就是非法販賣,呼籲民眾別上當。汐止有業者有價認養被查獲,動保處稽查後發現現場環境髒亂,小貓更有生病狀況。(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據了解,張姓女子常在網路上分享馬爾濟斯、法鬥、柴犬和約克夏等名種犬的認養資訊,其文章往往寫得讓人動容,聲稱狗兒將被收容所撲殺,「喜歡牠們給牠們一條生路」,或直接表示是「退役犬」,每次貼文都會引發愛狗人士熱烈迴響,每隻狗兒贖身的代價卻是數千到2萬元不等。且狗兒被領養人接回家後,身體狀況往往慘不忍睹,有博美犬因子宮化膿而情況危急,花費重金才搶救回牠的性命,另隻約克夏也因乳腺瘤、指縫炎和子宮沾黏而奄奄一息,讓領養人心疼不捨。而假認養真販賣早已非首例, 新北市「萌萌噠寵物生活館」2019年9月也打著送養狐狸犬名義,實則向認養人收取7600元費用,新北市動保處調查後發現,送養犬隻的寵物繁殖場未做寵物登記,且該隻狗兒無法交代來自合法繁殖場,最終依違反《動物保護法》裁處新台幣4萬元罰鍰。新北市「萌萌噠寵物生活館」2019年9月也打著送養狐狸犬名義,實則向認養人收取7600元費用,遭動保處查獲開罰。(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新北市汐止區2023年底也被查獲以過期證照掩飾非法販賣貓隻的案例,業者以有價認養,口頭上以購買動物食物讓民眾認養貓隻,動保處稽查後發現飼養現場髒亂惡臭,飼養環境不佳,貓隻更疾病纏身情況,且販賣的小貓多無晶片及寵物登記,亦無使用定型化買賣契約,如遇糾紛,可能面臨投訴無門的下場。新北市動保處表示,實際上,有價認養,只要動物交易有對價關係,就是買賣。無照販賣犬貓依動保法25-2條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千萬不要買或有價認養來路不明的犬貓,以免勞心又傷財,得不償失。動保處提醒,不良業者除了利用有價認養形式,通常會利用Line、Facebook、BBS及Instagram等軟體隱藏真實身分,轉貼漂亮犬貓圖片及低價認養吸引大眾眼光衝動匯款訂購,並強調一分錢一分貨,但唯有出示真實資料的業者,才可納入購買考量。
耳朵發現腫塊!檢查竟是多形性腺瘤 醫提醒:雖是良性仍勿輕忽
一位年約40多歲女性,因在右耳前下方摸到一處腫塊,且經過幾個月也沒有消失,故到醫院就診。經過頭頸部超音波等檢查後,診斷為腮腺所長出的腫瘤,經手術治療後,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的多形性腺瘤,且腫瘤成功完整摘除,後續追蹤也未發現復發之情形。多形性腺瘤 易出現在唾液腺周遭新竹臺大分院病理部李宥徵醫師說明,在人體當中主要的大唾液腺分布在腮腺(耳下腺)、頷下腺及舌下腺三處,而多形性腺瘤便是最常生長在這些位置的腫瘤,在多數統計資料均顯示佔所有唾液腺腫瘤的一半以上,其好發在20-60歲之間的年輕及中年族群,又以女性較為常見。李宥徵醫師進一步說明,雖多形性腺瘤本身為良性腫瘤,但過去也有不少案例顯示,若多形性腺瘤未被切除,而持續存留在體內,長期而言,會有腫瘤當中出現癌化細胞,甚至產生遠端轉移的風險。建議手術切除 避免轉變為惡性風險根據一份1950-60年代的大規模統計數據,超過十五年未切除的多形性腺瘤內出現惡性轉變的比例為9.4%,而較近期一篇2022年的小樣本研究,則推算出十年以上的多形性腺瘤其惡性轉變機率達到20%。因此,雖然多形性腺瘤本身為良性腫瘤,且典型的案例並不難藉由細胞抽吸或組織切片就得出診斷,但在手術風險可接受的情況下,原則上還是會建議將它切除,避免後續惡性轉變的風險。▲ 人體的大唾液腺為腮腺(圖示1)、頷下腺(圖示2)及舌下腺(圖示3)三處,建議民眾若自我檢查到腫塊,應盡快就醫治療。發現頭、頸部腫塊 應盡快就醫李宥徵醫師提醒,頭頸部的腫塊除了唾液腺腫瘤外,還有淋巴結等諸多可能性,而唾液腺當中除了多形性腺瘤外,也還有多種良惡性的腫瘤類型。因此,若有發現頭、頸部腫塊,建議接受醫療專業諮詢,避免錯失及早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男子肚子悶痛!就醫檢查竟是巨大腫瘤阻塞腸道 醫曝:是免疫疾病造成
一名40歲壯男,近兩年上腹持續悶痛,藥物治療未見好轉,因為腹痛合併噁心嘔吐就醫,檢查發現腹腔有顆5公分大腫瘤造成腸道阻塞,治療過程出現全身性發炎反應,進一步檢查確定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合併布納氏腺瘤。肚子悶痛多年 原以為是腫瘤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指出,患者自訴2年前就開始出現肚子悶痛的感覺,不舒服就就近到附近診所就醫拿藥,但症狀不見好轉,因為噁心嘔吐就醫,檢查時發現除胰臟發炎指數偏高,超音波發現十二指腸腸壁異常增厚,胃鏡檢查更驚覺十二指腸前端有1顆至少5公分大的腫瘤,嚴重懷疑是惡性腫瘤。由於斷層掃描顯示腫瘤造成十二指腸嚴重狹窄導致腸阻塞,經與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並進一步進行檢體化驗﹔切片檢查解果並未發現癌細胞,反而發現患者出現布納氏腺瘤Brunner's gland adenoma BGA」合併一種全身性發炎纖維化、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IgG4相關疾病 為免疫失調造成 吳明駿醫師說明,IgG4相關疾病是一種免疫失調造成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從頭到腳都可能受影響,好發在唾腺、淚腺、淋巴、或胰臟,腸道IgG4相關疾病很罕見,主要以腹痛、腹瀉、或黃疸等腸胃道症狀為主,因為與腸胃道疾病症狀相類似而容易被忽略,直到出現腸道嚴重阻塞或巨大纖維性腫瘤時才會被發現﹔治療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B細胞清除療法(B-cell depletion therapy)。患有布納氏腺瘤 是因胃部感染所致至於同時出現的布納氏腺瘤是十二指腸黏膜下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鹼性黏液來中和胃酸,並產生消化酵素幫助蛋白質的吸收,發生布納氏腺瘤可能與胃酸過多或幽門桿菌感染有關。吳明駿醫師提醒民眾,不要輕忽身體的警訊,早期發現並診治,及早找病因,避免不必要的治療也減少遺憾。
工作狂下班天天吃宵夜!一檢查腸道內壁「40顆息肉」 醫傻了:才30多歲
大陸一名王姓男子加班後經常吃宵夜,由於擔心身體出狀況,因此去做檢查,結果發現竟有40顆息肉。醫生提醒,雖然增生性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引起明顯症狀,通常也不會「變壞」,但數年後,部分增生性息肉也會有發展成腺瘤的可能,走上癌症的道路,因此還是要特別注意。根據陸媒《福建衛生報》報導,35歲王男是工作狂,幾乎每天都加班,而下班後免不了一頓宵夜犒賞自己,常吃燒烤、啤酒;由於他擔心這樣的作息會讓身體出狀況,因此決定去杭州市臨平區中醫院做腸鏡檢查,結果發現40顆息肉。醫生邊處理邊搖頭,「30多歲,怎麼長這麼多?」醫生透露,王男的腸道內壁上附著大大小小40顆息肉,處理了一個多小時才摘除乾淨,所幸經過檢查,都是腸道內壁上的良性生長物。醫生表示,雖然增生性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引起明顯症狀,通常也不會「變壞」,但數年後,部分增生性息肉也會有發展成腺瘤的可能,走上癌症的道路,所以長過增生性息肉後,要多多關愛你的腸道,遵照醫囑,定期腸道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醫生也提到,腸息肉可分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種,其中,95%以上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容易惡性化,它們可具體分為絨毛狀腺瘤、管狀腺瘤、混合性腺瘤,絨毛狀腺瘤的更變程度最高,發展最快,因此,發現腺瘤性息肉都要儘早切除。
AI大腸鏡一照「息肉超驚人」 醫:所有員工直接尖叫
近日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分享AI大腸鏡照息肉的畫面,息肉多到AII差點當機,「內視鏡室所有員工,看到這個影像都是直接尖叫出來。」林相宏在臉書發文,「恐怖啊,有密集恐懼症者慎入,最近AI話題很夯,我們的AI大腸鏡,來當我的員工真的很辛苦,這次息肉多到感覺AI差點當機,內視鏡室所有員工(包括我)看到這個影像都是直接尖叫出來,每一個框框全部都是息肉喔,想知道到底是什麼疾病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此文一出,大家紛紛留言「這個是檢查大腸鏡,就會一起檢測出是嗎」、「應該和之前林醫生分享文章提到的#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是一樣的吧」、「太嚴重了吧」、「醫生請問這個狀況要怎麼治療」。林相宏在留言區解答,「答案是小腸淋巴增生(terminal ileum lymphoid hyperplasia)最常發生在小腸末端的迴腸,內視鏡會看起來有無數0.5公分大小的結節很像息肉,大部分沒有症狀有些人會腹痛、腹瀉、出血、腸阻塞,可能與一些免疫力不全、寄生蟲感染相關,沒有症狀可以觀察追蹤即可,要小心可能與後續淋巴瘤病變可能有相關,重點在找出源頭問題例如治療感染、免疫問題。」
突然大小眼、吞嚥困難! 小心恐是「重症肌無力」
有一位17歲少女單側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嚴重,吞嚥困難,嚴重時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從眼科追查原因後,轉到神經內科,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肌少症雖然都有個「肌」字,但重症肌無力發病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圖片來源: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重症肌無力」早年致死率高達4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說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以20-30歲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且早年致死率竟高達4成,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無力,現在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重症肌無力」有哪些症狀?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雖然休息或睡眠後能改善,但就像是一顆健康度不佳的電池,「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嚴重的情況,約5-8成病友會在2-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疾病急遽惡化,嚴重時恐會導致呼吸衰竭,有高度致死風險,且病情反反覆覆,讓病友身心俱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分享:「重症肌無力發展到後期全身型、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發病風險會變得難以掌握,病友常常反覆進出加護病房,所以早期診斷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病友,這個也是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醫師們對這個疾病症狀能更敏銳辨識出來,減少誤診斷、誤治療機率」重症肌無力治療選擇葉建宏理事長表示,台灣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包括:俗稱「大力丸」的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類固醇、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胸腺切除手術等。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友可在這些傳統治療、心靈與生活照護之下,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與延緩惡化,不過,目前仍有2成左右的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研究顯示,頑固型病友因吞嚥困難而使用鼻胃管的比例高達85倍,在住院方面,一年內急診與住院治療的比率超過5成,嚴重需進加護病房醫治的比例甚至高達3.5倍。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重症肌無力也邁向生物製劑輔助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時代。葉建宏理事長說明,生物製劑依作用機轉,主要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有機會幫助病友快速且長期穩定病情,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籲民眾有大小眼、吞嚥困難症狀,先別急!邱浩彰教授表示,門診曾有不少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眼皮下垂、大小眼,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的協助,甚至接受提眼瞼肌手術,但一陣子後復發才驚覺有異。此外,也有不少病友因吞嚥困難求診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查無病因;因四肢無力求助骨科或復健科,勤做運動,病症依然反覆發作,影響工作效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梁采葳理事長就是重症肌無力病友,確診迄今40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7-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沮喪到一度想輕生,直到後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重症肌無力雖然無法根治,只能持續用藥長期控制病況,且罕病藥費高昂,但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身為病友的她非常理解健康的可貴,也期盼政府能看見患者的需要,給予治療的希望。
「整形皇后」驚傳大腸癌三期!中晚期竟0症狀 醫勸3類人直接做腸鏡
女星顧婕出道超過20年,有「整形皇后」之稱,近來驚傳罹患直腸癌3期,最近就要住院開刀。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透露,老人家很喜歡把糞便潛血當作痔瘡出血,鴕鳥心態逃避檢查,然而糞便潛血陽性有20分之1的機會大腸癌,甚至有5成機率會演變為大腸癌風險的腺瘤性息肉,尤其3類人要注意。林相宏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老人家很喜歡把糞便潛血當作痔瘡出血,鴕鳥心態逃避檢查,很多都是子女硬是把爸媽拖來檢查,常常診間外的畫面就是爸媽一直碎念「沒事幹嘛叫我來檢查害我清腸餓的半死」,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糞便潛血陽性有20分之1的機會是大腸癌,且有5成機率演變為有大腸癌風險的腺瘤性息肉。醫師表示,「這一天一次來了兩個糞便潛血陽性的60歲長輩,而且很不幸的,兩位大腸鏡的結果都是大腸癌。一位早期,大腸鏡直接腫瘤切除根治;一位已經中晚期,需要轉介進一步開刀。不過兩位都沒有任何症狀,就算已經中晚期,也頂多說肚子偶而脹脹的,排便依舊很規律」,如果要到大家熟知的排便習慣改變,腫瘤都已大到阻塞腸道。醫師表示,早晚期大腸癌常常沒有症狀。(圖/翻攝自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臉書)林相宏指出,如果糞便潛血陽性,最後在3個月內即早做大腸鏡檢查,且有3分之1的早期大腸癌,糞便重驗一次會顯示正常,所以絕對不要鴕鳥心態逃避大腸鏡;醫師提到,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都可以下降大腸癌的死亡率,如果就國家公共衛生觀點,糞便潛血是C值比較高的選擇;若就準確度而言,大腸鏡是比較好的選擇。林相宏提醒,家族有大腸癌、過往有3顆以上腺瘤型息肉或是>1公分的息肉,以及已經有先關症狀如體重下降、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出血等,最好直接做大腸鏡檢查。
基因突變「密密麻麻息肉」!照胃鏡圖曝光 醫嚇呆:跟她媽媽一個模子刻出來
基因檢測真的好準!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近日分享,有母親基因異常,造成她的胃和大腸有密密麻麻、數以千計的息肉,結果有女兒又好死不死遺傳到她的基因突變,於是林相宏幫這位女兒做腸胃鏡篩檢,「我真的嚇到了,我眼前胃鏡的畫面,真的跟她媽媽一模模一樣樣,胃裡面有數以千計的息肉」,連息肉的位置、大小、長相、顏色也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林相宏也說明,這疾病叫「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子女約有一半機會遺傳。林相宏昨(15日)在臉書粉專《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發文表示,「今天來說一個鬼故事,如果跟你說一個抽血檢測,能預知你的未來,而且很準,你願意嘗試來做嗎?因為有些事情,其實是命中已注定。」林相宏表示,故事中的母親,其實已知道自己有遺傳基因問題,她的基因異常,造成她的胃和大腸有密密麻麻、數以千計的息肉,所以每年都會定期來做息肉切除,「我告訴她,這個疾病是會遺傳給子女的,建議她把子女都帶來做基因檢測。」結果不幸中的大幸,所有子女中只有一位真的遺傳到媽媽的基因突變,媽媽還開玩笑說,「這個小孩真的從小跟我比較像」,於是林相宏也建議小孩要做胃腸鏡篩檢。「胃鏡做下去的那刻,我真的嚇到了!」林相宏形容,「我眼前胃鏡的畫面,真的跟她媽媽一模模一樣樣,胃裡面有數以千計的息肉,連最大顆胃息肉的位置、大小、長相、顏色,也跟她媽媽一模一樣,我真的心中發麻,驚嘆小孩真的是跟媽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林相宏也驚呼,他對基因檢測的準確感到莫名害怕,他也接著補充說明,這種疾病叫「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簡稱「FAP」,是一種顯性的遺傳性疾病,子女約有一半機會遺傳,且患者一生中得到大腸癌的機率高達70%。林相宏續稱,突變的基因稱為APC gene,好在病患基因突變的點位,還不是最嚴重那種,從20歲開始全身上下都很容易長出腺瘤,尤其是胃部、大腸、12指腸,平均55歲得到大腸癌。其他癌症的機率也會上升,包括胃癌、胰臟癌、乳癌、小腸癌、甲狀腺癌、肝癌、神經系統癌症,因此建議從18歲開始,每1至2年都要做胃腸鏡篩檢。婦產科名醫蘇怡寧也在貼文底下留言補充,「這些癌症基因就跟大家熟知的乳癌BRCA基因一樣,都是顯性遺傳,不分男女,下一代遺傳機率都是1/2。」有網友也好奇,「比較驚訝的是,這麼多怎麼清!」林相宏則回應,「其實這種疾病得胃癌機率不高,只要先處理大顆胃息肉,反倒是大腸息肉切除會比較辛苦一點,需要斬草除根。」
男子糞便潛血檢驗陽性! 就醫大腸鏡檢查揪數顆瘜肉
50歲陳先生身體健壯,有著規律慢跑的好習慣。今年初接受政府補助癌症篩檢計劃中的大腸癌篩檢,因糞便潛血檢驗呈現陽性反應,建議陳先生接受大腸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陳先生大腸中有數顆瘜肉,於是依照標準流程進行瘜肉切除術並將檢體送交化驗,結果為良性大腸腺瘤,並仔細叮囑需要定期接受追蹤。四大癌症防治原則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胃腸肝膽科林彥廷醫師表示,癌症防治原則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民健康署推廣「免費四大癌症篩檢服務」包含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而大腸癌篩檢的補助對象是50-74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出血跡象。這項檢查不需要飲食限制,僅需要使用專門的容器與採集勺取得適量糞便後,放入專門的採集管後儘速送回醫院。糞便潛血檢查非百分百準確 出現這症狀應就醫林彥廷醫師強調,糞便潛血檢查是安全且方便的篩檢工具,然而這項檢查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除了糞便檢查出現異常結果之外,如果個人有大腸癌家族史、發現大便中有血、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時而便秘,時而腹瀉,或大便口徑改變)、體重異常減輕或持續貧血,都應視為健康的警訊,建議提早就醫接受評估,把握治療黃金時機。大便潛血陽性 再安排大腸鏡林彥廷醫師說,若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應儘速至消化系內科、胃腸肝膽科或消化系外科就醫,由醫師評估後安排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的價值在於除了可以直接觀察腸道內狀態,醫師亦能即時對於潰瘍或瘜肉等可疑的癌前病變進行切片或切除。檢查結果粗略分為:正常(不需治療,依照癌症篩檢計畫追蹤即可)、發現瘜肉或其他病灶(依照專科醫師指示追蹤),以及發現大腸癌(依照專科醫師安排接受治療)。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第一期大腸癌接受妥善治療後,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
廣西婦1年確診新冠4次…竟罹「百萬分之一罕病」 常見症狀曝光
即使疫情趨緩,但新冠肺炎仍存在,許多民眾就多次確診。中國廣西有一名女子,在一年內染疫4次,最後檢查出「Good's症候群」(免疫缺乏合併胸腺瘤),是一種發病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的罕見疾病,也是反覆確診的根源。據《南國早報》報導,柳州54歲婦人今年第1天確診,這是她4度染疫,光是2023年已經中獎3次,再度確診讓她超崩潰,自從去年1月開始,就出現咳嗽、咳痰,她曾5度在當地醫院住院,每1、2個月就被診斷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雖然治療後就轉陰,但出院不久症狀又來了。婦人短短一年「4陽」,決定找出原因,檢查發現免疫力很低,醫師詢問病史後,發現她在2年前曾接受胸腺瘤手術,半年來還曾罹患口腔扁平苔蘚、鼻竇炎,經常腹瀉,體重也日漸下降。醫師將這些症狀連結在一起,發現與Good's症候群符合。據了解,這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缺陷疾病,主要特徵是胸腺瘤和低丙種球蛋白血症,發病率只有1.5/100萬,由於疾病的罕見性與隱匿性,容易發生誤診和漏診,患者最終因嚴重的感染而死亡。經過嚴謹的病例討論,婦人確診為Good's症候群。截至2024年2月18日,是中國首例反覆感染新冠病毒的Good's症候群患者,醫護團隊主要針對其免疫力制定治療方案,10多天後情況完全好轉並出院,後續還需長期每月注射丙種球蛋白增強機體免疫力。
高中女月經每月3次⋯每天小便20次險不孕! 病因竟在大腦
大陸廣州有名大二女學生,自高中起每月來2至3次月經,每天小便1、20次,豈料1年前,竟被檢查出,腦部有個鵪鶉蛋大小的垂體瘤,還有可能造成不孕不育。對此,醫生也提醒,女性在出現經期嚴重不規律時應要儘早就醫檢查。據江蘇新聞報導, 女大生自高中起每月來2至3次月經,每天小便1、20次,但卻未及時就醫檢查,未料1年前,她的雙眼出現重影,最近左眼視力僅剩光感。經檢查發現,腦部竟有個鵪鶉蛋大小的垂體瘤。所幸術後,女子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對此,醫生稱,垂體瘤會導致女性患者月經紊亂,甚至不孕不育,並且壓迫視神經等,呼籲女性在出現經期嚴重不規律時要儘早就醫檢查。 垂體瘤又稱垂腺瘤,是發生於腦下垂體的腫瘤,70%為厭色細胞瘤,其次為嗜酸細胞瘤和混合瘤,嗜鹼細胞瘤較罕見。其分成功能性腺瘤及非功能性腺瘤。成功能性腺瘤的症狀有巨人症、肢端肥大、庫欣氏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亢進,非功能性腺瘤則有視力模糊、頭痛、水腦症、睡眠品質不佳、食慾不佳、情緒異常、不孕症、陽萎等。 據臺大醫院指出,大部分有症狀與少部分無症狀的垂體腫瘤需要以手術、藥物、放射線等方式單獨或合併治療,期使內分泌功能與視力恢復正常、腫瘤根除或其生長受到抑制。開刀的治療方式包括開顱與經鼻兩種途徑,目前主流方式採用內視鏡經鼻的微創手術。
母親植物人、父親罹癌! 16歲少年休學打工扛家計
嘉義縣梅山鄉民高泰平照顧植物人妻子4年多,去年底陸續發現罹患甲狀腺瘤和腦瘤而接受治療,原本吃緊的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年僅16歲的么子忍痛休學,一肩扛起家計重擔,在嘉義知名餐廳工作賺錢養家,撐起父母親的生活、醫藥費,這兩天高泰平因肺炎住進醫院,又徒增一筆醫藥費,讓平日照顧弟弟高泰平的7旬姐姐忍不住對外求援,希望社會大眾能伸出援手,讓16歲少年減輕負擔。縣議員陳信文、梅山鄉民代表陳靖雅介入了解高家狀況,對年紀輕輕就要肩負重擔的高家小兒子感到不捨,原本就讀嘉義高工的高家么子表示,母親倒下變植物人後,父親把梅山太平老街的麵店收起來,專心在家照顧媽媽,主要靠積蓄過日子,但家裡還有房貸,久而久之已顯得入不敷出。高家么子說,他高一就在火鍋店打工,月賺2萬多,父親錢不夠用,就會跟他借,他跟姐姐、哥哥相差10歲、9歲,姐姐有視障,目前在民雄工業區一家公司上班,因弱勢無法騎機車往返,只能租房子在外,假日才會坐公車回家,能陪伴父母的時間很少,支應家裡開銷也有限,至於哥哥去年父親生病時,還有回家,之後就不見人影,傳訊也不讀不回。高家么子坦承現階段對讀書沒興趣,加上父親生病,還是工作比較實際,餐廳老闆知道他的狀況,也會讓他多加班,現在一個月最多可以賺到4萬元,不管是媽媽相關支出或父親的醫藥費、住院費,都由他負責。前兩天高泰平因肺炎住院,植物人太太在大林慈濟醫院的長照服務轉介下,暫時到安養院安置,長照個管員說,高家有身障補助和老農津貼,每月有1萬多元收入,原本還勉強算過得去,因高泰平身體也出狀況,導致經濟負擔變重。目前高泰平和植物人妻子多由高泰平大姐幫忙照料生活起居、處理大小便等瑣事,70歲的高大姐說,她年紀大了,很多事情漸漸力不從心,像弟弟未住院前,每天坐車到醫院復健,一趟車資就要400元,一個月下來就是筆龐大開銷,面對高家喘不過氣的窘境,希望能有善款協助。日前竹崎分局梅山聯合所警員何俞儀執行勤查勤務時發現高家窘境,曾協助申請政府急難救助,並獲得幾個慈善團體幫忙,原本寒冬送暖,想讓高家過個好年,結果高泰平又住院,數萬捐款恐連付醫藥費都不夠,因高家小兒子要上班,陳信文呼籲想協助高家的善心人士與他的服務處聯繫(05-2626010)。嘉義縣梅山鄉高家經濟出現困境,年僅16歲的么子(右)忍痛休學,一肩扛起家計重擔。(圖/呂妍庭攝)
才剛與未婚妻訂婚! 33歲健美網紅醫師肝臟出血猝逝
巴西一名33歲健身運動網紅,不僅IG擁有破萬粉絲,還開設運動醫學診所。沒想到近日剛與營養師未婚妻訂婚的他,竟因為腫瘤引發肝臟大出血,心臟驟停身亡,讓未婚妻相當心碎,還將自己社群平台的頭貼換成黑色以表悲痛之情。根據《太陽報》報導,巴西一名33歲健身運動網紅魯道夫(Rodolfo Duarte Ribeiro dos Santos),擁有聖保羅聯邦大學運動醫學及運動生理學學位,在聖保羅開了一家運動醫學及藥理學診所,Instagram上還擁有破萬粉絲。而他在今年9月,才向身為營養師的女友桑謝斯(Caroline Sanches)求婚,沒想到當魯道夫正值愛情事業兩得意之時,竟傳出噩耗。魯道夫在19日晚間,在一家私人醫院病逝,死因是「肝腺瘤引起的大出血後心臟驟停」,隔日在家鄉米納斯聖山城(Monte Santo de Minas)下葬。而原先有謠傳指出他是因為服用同化類固而死,不過事後他的診所已經出面否認此事。事發後,魯道夫的未婚妻桑謝斯將自己Instagram的頭貼換成黑色,並悲痛地發布限時動態「他是我的未婚夫、我一生的摯愛、我的醫生、我的一切、我的世界」。而魯道夫的友人則表示,他是一個心胸寬大、很有擔當的人「魯道夫會找到任何解決方案,讓你的日子過得更好。他一直盡力而為,有點害羞,有點封閉,當你了解他,就會知道他是一個多棒的人。」
她腹部暴風式鼓起!醫徒手撈「2盆黏稠粉粿」重逾4公斤
肚子莫名脹大要注意了!北部一名年輕女子的腹部在半年內像「吹氣球」般快速鼓起,儘管女子並未出現太大不適症狀,但因為腹部異常凸出,仍被家屬帶往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一照,發現女病患長了一顆巨大卵巢腫瘤,開腹後裡面竟塞滿「紅黃色粉粿」,最終醫師足足徒手撈起重達4公斤的「假性黏液瘤」。振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偉浩在粉專《Dr. 李偉浩 的 婦科手術室》分享診間案例,指出一名女子因下腹部迅速脹大前來看診,期間病患僅腸胃偶感不舒服,經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患者長了一顆20公分的巨大卵巢腫瘤,且伴隨腹部積液,懷疑是惡性腫瘤,立即安排傳統開腹手術。李偉浩透露,剖開女子腹腔發現卵巢腫瘤破了一個「拳頭大的洞」,導致黏液不斷流出,腸子跟腹腔內臟全部都被黏液包裹,形成「假性黏液瘤」,黃黃、紅紅的黏液塞滿腹腔,讓他驚訝形容「像是粉粿!」李偉浩說明,由於腹腔黏液太過濃稠抽吸不易,因此只能徒手將黏液一坨坨撈出,最後竟足足捧出超過4公斤的「大量粉粿」,所幸經病理報告確認是「良性」的假性黏液瘤及卵巢黏液性腺瘤。對此,李偉浩也提醒,「假性黏液瘤」復發或惡化的機率較高,且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的效果大多不佳,一旦復發勢必就要再次進行開腹手術,是個十分棘手的疾病。
兵家綺公開甲狀腺瘤變癌症 宣布將開刀切除面對
八點檔女星兵家綺在《市井豪門》中有精彩演出,她飾演患有精神狀況的「張美芳」,時而正常時而又無厘頭,讓觀眾看得笑開懷,但今(8)日她遺憾表示,自己追蹤3年的甲狀腺腫瘤,最終還是變成甲狀腺癌,並表示將會把甲狀腺全部切除,且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兵家綺甲狀腺腫瘤變癌症,如今要等開刀切除。(圖/翻攝自兵家綺臉書)兵家綺透露,自己追蹤3年的甲狀腺腫瘤,轉變成甲狀腺癌,原以為只要切除癌的部份就好,沒想到醫生建議甲狀腺全部切除,她因此必須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她透露現在就開始好好調養身體,以免動刀時大傷元氣,並透露她會加油,不讓關心她的人擔心。她也祈求不要擴散到淋巴,並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樂觀面對病情。她的經紀公司也透露,兵家綺先前就發現有甲狀腺亢進、甲狀腺腫瘤,一直有持續追蹤,直到回診才發現有癌細胞,近期喉嚨、耳朵開始不舒服,晚上會心悸失眠,目前在家休養等待病床中,預計下個月會開刀。
妙齡女擔心副作用不開刀 竟來20天月經 醫:息肉已佔子宮一大半
一名32歲的黃小姐曾於一年前檢查出「子宮息肉」,由於擔心手術帶來的副作用當時並未選擇開刀治療,不料月經異常情況加劇,一個月有二十幾天都在出血,術後竟取出佔子宮一大半的3公分息肉。醫師指出,子宮息肉常見於生育年齡約20至50歲的女性,常見症狀就是異常出血。一年前黃小姐就曾因月經異常就醫,不過當時因擔心副作用,並未採取手術治療,直到發現經期異常、流出大量血塊,且還伴隨貧血、頭暈等症狀,才再度到婦產科就醫。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考量黃小姐對手術的擔憂,最後以新式超細子宮鏡冷刀順利將3公分息肉切除,病患也順利恢復健康。嚴絢上表示,不同於子宮肌瘤是較硬的肌肉纖維組織,子宮息肉是由子宮內膜組織的間質細胞形成,觸感較軟,但同樣都會造成異常出血,好發年齡約20至50歲的女性,並有約2至3成的發生率。而息肉通常為1至3公分,部分病人則會同時出現多顆,有些息肉會自行萎縮,但未萎縮的息肉則可能影響生育,因此有國外研究證實,不孕症婦女如果把息肉切除懷孕率可達7成以上。針對新型的「超細子宮鏡冷刀」,嚴絢上說:「子宮頸入口相當窄,舊型的子宮鏡手術或電刀,都要再前須再執行子宮擴張術,容易造成年長、子宮已經萎縮的女性或沒有生或孩子的年輕女性在擴張時流血或子宮破裂。而新式超細子宮鏡冷刀因寬度只有5MM,大多病人無須再行擴張術,免除上述風險。」藉由子宮鏡將螺旋狀的刀片深入子宮,找到息肉後將之旋轉切碎並吸除,避免熱傷害和沾黏的副作用,讓病人保有較高的受孕機率。不過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新式超細子宮鏡冷刀手術」,嚴絢上說明,除懷孕者不適用外,所有病人在術前都需執行麻醉風險評估、凝血功能評估並矯正其他內科疾病,且術後仍須每3個月藉由超音波觀察息肉是否復發。嚴絢上提醒,一旦月經異常就要及早就醫,女性朋友的飲食以自然、原形食物為佳,不要攝取過多含雌激素的營養食品,因為外來的荷爾蒙不但可能致使胸部腺瘤增生,也容易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和異常出血。
大腸直腸癌「三多」特色 AI「三段五級」精準防治
大腸直腸癌具有「三多」特色,包括慢性病多階段歷程「多相病程」、不同原因導致各階段疾病的「多因精準」,以及個人客製化治療的「多元介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探討大腸直腸癌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並藉由動態效益評估進行滾動式調整與監視,再結合大數據和數位資料應用於「三段五級」防治工程,達成智慧精準健康防治。▲大腸直腸癌具有「多相病程」、「多因精準」,「多元介入」之三多特色。(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5旬老煙槍又肥胖 差點大腸癌中標一位55歲中年男子每天抽菸,菸齡長達20年,且長期喝酒又肥胖,有代謝症候群、糞便潛血濃度100ng/ml,中度基因變異,醫師判斷罹患大腸癌危險分數達4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12%!經由科學檢測與評估,改變生活型態、戒菸戒酒、減重降血脂,糞便潛血濃度降至100ng/ml,危險分數下降至3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僅剩3%。▲大腸直腸癌與多項影響因子相關,且具有多階段疾病進展。(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個人化「三段五級」預防架構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表示,大腸直腸癌從正常轉變為癌症,病程中會出現「腺瘤」階段,腺瘤階段時間很長,故能藉此介入;每一階段有許多原因影響疾病進展,每一種原因都能以不同措施預防,因此藉由不同階段滾動式調整,可達到最精準、最有效的介入。利用大數據與數位化方法,與「三段五級」預防策略結合,提供精準預防措施。▲AI結合「三段五級」預防策略,提供大腸直腸癌精準預防措施。(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初段預防:健康階段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或使用化學藥物預防,甚至基因編輯等方法達到初段預防目的。次段篩檢:在大腸直腸癌出現前的亞健康階段,也就是已有疾病發生,但尚無症狀,這個階段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進行次段預防,檢測是否有腺腫或早期癌症。末段預防:在最後疾病期目標要遏止疾病惡化,針對侵襲癌或是遠端轉移,透過手術、達文西微創手術、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進行末段預防。個人化篩檢 可減少臨床負擔及過度診斷嚴明芳表示,大腸癌不同疾病階段有不同原因,關於多相病程疾病,首先最重要的是開發評估模式,藉由過往文獻、資料、實證資料,建構整體疾病生態系,在這個生態系中,針對每一個不同個體進行危險分層,設計不同介入方式,進行結果評估與成本效益分析。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從正常到腺瘤至發生癌症,不同病程面相都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各種風險因數,如生活習慣、基因變異等資料,可利用這些資料建立風險分層分數,像是性別、生化指標及糞便潛血濃度等,提供個案風險指數。計算風險分數後,便能設計個人化介入措施,如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等,評估介入措施後的風險分數是否改變,以評估介入措施效益。接著,透過個人風險分數進行風險分層,進而提供不同篩檢間隔;如此一來,可降低臨床負擔以及過度診斷問題。舉例來說,大腸直腸癌篩檢具成本效益,若以百萬人規模來評估,每年進行1次化學法糞便潛血篩檢,比起不提供任何介入措施,約可拯救30000壽命年。特別要注意個人化精準介入措施,與每年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相比,可拯救壽命年相近,但成本更低,如上述提到個人化精準介入,可降低臨床負擔。 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三段五級防治工程-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這癌奪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 醫籲:高危族群定期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109年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約為1.1萬人,為國內十大癌症第5位,但卻位居10大癌症死因第2位,由此可見,肝癌相對其他癌症預後差。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種類包含肝細胞癌、膽管癌等,其中肝細胞癌(以下簡稱肝癌)約佔成人肝臟惡性腫瘤的85%,為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類型。B、C肝炎患者占肝癌總人口逾5成肝癌是肝臟腫瘤的其中一種,有肝腫瘤並不一定代表是肝癌,台大癌醫中心吳耀銘副院長說明,肝腫瘤可分為「良性」與「惡性」,良性腫瘤包含血管瘤、局部增生性結節、腺瘤等;而惡性腫瘤包含原發性肝癌、膽管癌、轉移性肝癌。吳耀銘副院長指出,肝癌是由肝炎到肝硬化演變而來,並非單一因素造成,B、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者、肝硬化、或是有長期酗酒習慣者皆為肝癌的高風險族群,其中,B、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為高度危險群,約占肝癌總人口50-60%。三項診斷工具 幫助確診肝癌肝癌的診斷方式包含抽血、影像學檢查與組織病理學檢查。抽血與超音波檢查是初步篩檢肝癌的工具之一,透過抽血檢驗血清中的「胎兒蛋白」(AFP)是否超標來初步懷疑是否有肝癌,但並非每位肝癌患者的AFP都會升高,因此即便數值正常也不能斷定沒有肝癌,而肝癌的另一個腫瘤指標-異常凝血酶原 (PIVKA-II),敏感性較AFP高,也被應用於臨床檢測,政府有對符合條件的民眾提供健保給付。影像學檢查則包括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當超音波掃描發現疑似肝腫瘤,則須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來確認。若檢查出腫瘤是否需切片?吳耀銘副院長指出,因肝腫瘤穿刺切片過程多少會出血,也有機率增加癌細胞擴散風險,因此若評估後高度懷疑為肝癌,就建議直接治療。術前評估很重要 這群肝癌患者可手術吳耀銘副院長表示,目前肝癌的完全性治療包括手術切除、電燒與肝臟移植。根據經驗,僅有約20%的肝癌患者適合手術切除,而除了腫瘤數量、大小之外,醫師還會根據腫瘤位置、肝臟殘餘功能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手術治療。肝臟殘餘功能被視為重要的評估條件,手術前可以透過綠靛基質氯化物(ICG)檢查,透過藥物注射後抽血檢驗藥物在肝臟代謝後於血中殘留的濃度,了解肝臟代謝功能是否適合手術切除治療。肝癌手術難度高 新式器械助操作更順利吳耀銘副院長指出,肝臟內部的血液循環相當豐富,因此手術困難度高,如何在精準切除的同時也要妥善控制出血,就是一大挑戰。近年來,隨著手術器械的大幅改良,有效降低了手術的意外狀況和出血量,同時也縮短了手術時間,現在約95%的肝癌手術個案已不須輸血。吳耀銘副院長舉例,像是腹腔鏡手術搭配超音波刀可以有效震碎肝細胞並清楚看到血管、膽管的管狀結構,若管狀結構直徑小於0.5公分,還可以在完成切割的同時一併止血,但過往超音波刀都有連接線材,需要在手術中邊操作邊整理,影響醫師視線與操作靈活度,所幸目前已有無線超音波刀,幫助手術過程更加順利。若屬於肝功能不好、有肝硬化、反覆性癌症復發者,根據「美國舊金山大學準則」,沒有轉移或血管侵犯、單一腫瘤6.5公分以下、腫瘤顆數小於等於3顆,加起來直徑小於8公分,則可以考慮肝臟移植。若被評估手術、電燒都不適合,則可考慮肝動脈栓塞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質子治療等;若癌細胞已經轉移,則考慮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全身性治療。高危險群須定期追蹤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肝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就醫時往往已是末期,吳耀銘副院長呼籲,目前並沒有完全避免癌症發生與復發的方法,高危險族群,特別是B、C型肝炎患者,須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寵物體重下降恐是生病徵兆 定期健檢有效追蹤毛小孩健康
全球寵物食品領導品牌總部,在本月初公佈了一項由英國布里托斯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進行的最新研究 : 這項英國史上最大貓群樣本數的研究,回收了超過14,000份的有效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有超過50%貓咪在出現健康問題時,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前往獸醫院就醫。十年養貓量成長近兩倍 貓奴人數超過狗主子近年來,台灣飼養貓的風氣成長,根據農業部(前農委會)的調查推估,2021年國人飼養家貓數量870,810隻,相較於2011年302,846隻,10年內貓的飼養量大幅成長1.88倍,養貓的成長速度已超過養狗的成長人數。這跟很多飼主認為,貓比較好照顧有很大的原因。但要讓貓咪健康,⼀個負責任的飼主,必須做到提供牠⾜夠的空間與資源,正確的營養與飲食,讓貓運動與表現自然行為,例如獵食、摩爪,定期讓貓咪接種疫苗、植入晶片、體內外寄生預防乃至結紮等等考量。此外最重要的,請務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貓科動物會隱藏不適 嘔吐、腹瀉、食慾變化應就醫台灣著名的貓專科醫院的醫師郭嵐忻說,貓科動物特別會隱藏⾃⼰的不舒服與疼痛。「當貓咪出現食慾變化、精神不振,甚⾄是嘔吐或腹瀉等症狀時,即便看似輕微,飼主也應該要⼩⼼注意,因為這些症狀背後代表的,可能是更嚴重的疾病。」郭嵐忻醫師舉例,嘔吐是腸胃道出現問題時常⾒的臨床症狀,但其他系統的疾病也可能引起嘔吐,例如甲狀腺亢進、癌症;⽽體重是相對“客觀”的指標,即便在飲食正常甚⾄食慾增加的情況下,體重卻下降,仍然代表貓咪可能⽣病了。狗狗其實也是如此。郭嵐忻醫師建議,貓犬一般需在6-10月齡,發情前進行絕育,若超過建議月齡,女性貓犬將來得乳腺瘤的機率會上升,以貓咪來說,乳腺瘤85%都是惡性的,公的貓犬則易形成習慣性的性賀爾蒙行為,絕育也無法改善,因此讓貓⽝每年最少進⾏⼀次健檢,才能有效追蹤健康狀況,如果寵物已邁入高齡階段或有慢性疾病,則建議每半年健檢⼀次或回診追蹤,或配合獸醫的建議的時程來進行檢查。根據布里托斯大學的這份研究報告,阻礙飼主帶貓看獸醫的原因,不外乎便利性不足、寵物抗拒以及經濟考量。知名寵物食品的總經理張堇琪提及,公司一直以深耕寵物健康營養、推廣當一個負責任的飼主為使命,同時也積極推動寵物健康管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