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
」 血便 大腸癌 腹瀉 食物中毒 癌症28歲女罹患大腸癌 竟是每日吃「這一物」釀禍
如果想要身體健康的話,每日的飲食真的都十分重要。近日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在出席節目時分享2個個案,1人是每日必吃一包鹹酥雞,結果吃了一年後發現罹患大腸癌。另外一名女子則是熱愛飲酒,時常會喝客人剩下的酒,同樣也是喝了一年多之後,發現是第3期大腸癌,2人現在都在進行化學治療中。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在出席「聚焦2.0」節目錄影時分享2個案例,這2名28歲女性雖然都沒有癌症家族史,但都擁有相似的不良生活習慣。第一名女子長期便秘,且經常熬夜,每天都要到凌晨一點多才入睡。他一年多前在知名補習街工作,每天下班後總會順路買一包鹽酥雞回家吃。後來,他因大便帶血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為第3期大腸癌,並進行了手術和化學治療。第二名女子則在舞廳擔任服務生,除了有抽菸的習慣外,還經常喝客人沒喝完的威士忌。該名女子這樣喝了大約一年多後,因上腹疼痛而就醫。經過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的存在,病理報告顯示是第3期大腸癌,目前也正在進行化學治療。糠榮誠解釋,要罹患大腸癌通常需要三個條件:首先是腸黏膜受損,其次是帶有致癌基因,最後則是接觸到致癌物質。上述兩名女子很可能都具備這三個條件,再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愛吃油炸食物和飲用烈酒,使得她們在年紀輕輕時就罹患了大腸癌。此外,糠榮誠還指出,臨床上有不少患者會將腸癌引起的血便誤認為是痔瘡。他提醒,痔瘡的出血通常發生在肛門口1公分的位置,並且是在排便後流出鮮紅色的血跡,而腸癌引起的血便,則多是在糞便中發現暗紅色血跡。他強調,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基隆路邊出現「最會惹事的菇」 專家警告別亂採:有毒
近日連日大雨,許多地方都發生積水,基隆有民眾發現路邊的花壇草叢中,竟冒出一群菇類,忍不住好奇是什麼類型的野菇。不過專家警告,這種菇類有毒,過往常發生誤食的情況,嚴重者會喪命,提醒不要亂採摘路邊的野菇食用。有民眾發現基隆市信一路一間速食店前的花壇草叢中,長出一群群白色的野菇,因為數量不算少,引起路人好奇,到底是什麼野菇?是否能食用?對此,基隆市產業發展處副處長蔡馥嚀解釋,這種野菇名為「綠褶菇」,是中大型菇菌,大多生長在低海拔的闊葉林地,路邊草地或農地也常常可以發現,不過因為它長得和可以食用的白色雨傘菇或雞肉絲菇十分相似,過去發生不少誤食的情況,因此綠褶菇也被稱為「最會惹事的菇」。據了解,民眾若誤食綠褶菇,1至3小時內會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型中毒症狀,嚴重會意識昏迷、傷及肝腎甚至脫水致死,4年前就有一名外籍移工誤食送命,但若及早發現就醫治療,可以痊癒且不會留下後遺症。蔡馥嚀指出,綠褶菇底部菌褶,幼年期呈白色,成熟後轉為黃綠色,且菌體受損時會轉為褐色,為可辨識的重要特徵。因為這種野菇有毒,店家發現後已陸續摘除,以免被人誤食,並提醒民眾若因食用不明菇類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6歲童如廁「馬桶都血便」 醫一查不是吃壞肚子…罹罕見疾病
排泄物就能反映身體現況!台中一名6歲男童上廁所後驚見大量鮮紅色血便,就醫照大腸鏡,大腸內有許多鮮血,小腸也有潰瘍的狀況,進一步檢查得知男童罹患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克隆氏症」;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男童已經順利恢復健康。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醫師胡書瑋分享一起病例,有一名6歲男童被家人帶來就醫,男童上廁所大出血便,但他沒有腹痛、腹瀉、便祕或發燒等情形,確定不是吃壞肚子,決定透過大腸鏡、梅克爾憩室掃描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查明他血便的原因。胡書瑋從檢查結果發現男童大腸正在出血,小腸潰瘍且淋巴結腫大,和男童家長商量後決定再用胃鏡和膠囊內視鏡檢查;經過1天後結果出爐,胡書瑋從影像判讀中,研判男童罹患罕見疾病「克隆氏症」,好在還是早期,使用藥物治療止血成功控制病情,男童出院後也持續回診追蹤治療。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筆指處即為小腸潰瘍和出血處。(圖/翻攝畫面)胡書瑋說明,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主要症狀有腹瀉、腹痛和發燒,伴隨一些肛門的合併症,像是膿瘍、肛裂,瘻管等,但發病初期常常只有部分症狀。另外指出,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患病,長期腸道發炎就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因此兒童罹患克隆氏症恐導致發育不良的狀況。除此之外,胡書瑋指出,男童無痛性血病的情形,臨床上會懷疑是梅克爾憩室導致,這是一種先天性胃腸道畸形,發生比例約2%,男性多於女性,在孩童身上比較常見。不過男童最後診斷是克隆氏症,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4.7,好發於20歲至30歲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鮮少發生在兒童。
上周近13萬人腹瀉!醫曝濕紙巾擦沒用 最有效方法是這個
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籲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9,536人次,較前一周12萬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近5周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另全國近四周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48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蛋、肉類及魚貝類等),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還是要用肥皂濕洗手。至於何時手部清潔,黃高彬直言,多數人認為「飯前便後」,但應該要擴增為「飯前飯後,便前便後」等4個時間點。另外,中秋節將至,許多人都會舉辦烤肉活動。黃高彬提醒,諾羅主要和海鮮、飲水污染有關,民眾吃海鮮一定要煮熟。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醫曝:久病恐釀禍
34歲的吳先生正值青壯年,剛成家立業的他肩負養家的重擔,為了養育妻小成了工作狂,每日飲食也只能隨便打發解決。近日如廁時持續出現血便症狀,讓他誤以為是痔瘡搗亂,索性至藥局購買成藥治療。然而,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無奈之下求診胃腸科,深入檢查後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才終於得以控制病情、恢復以往的生活品質,也逐漸開始注重平時的飲食習慣。留心這些症狀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指出,IBD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莫名貧血、體重減輕及發燒。如有慢性腹瀉兩週以上,或是其他症狀長達三個月以上,就建議民眾盡早就醫,進一步診斷是否為IBD。依顏旭亨醫師臨床經驗分享,一般而言,透過醫師初步檢查,通常95%求診的患者屬大腸急躁症,因此不需太過擔心。IBD臨床診斷需將慢性病史,大腸鏡檢查、腸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IBD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顏旭亨醫師解析,兩者差異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範圍僅止於大腸、直腸,症狀包括血便、腹瀉、直腸出血等;克隆氏症則可能擴及大腸、小腸及多處部位。IBD若反覆發炎未癒,容易增加大腸阻塞、腸穿孔、瘻管,甚至提升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的風險。IBD治療武器多 生物製劑助患者一臂之力隨著現代藥物發達,IBD的藥物選擇也逐漸趨於多元。除了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近年來醫藥專家已運用先進生物科技設計出各類生物製劑。顏旭亨醫師表示,生物製劑類似於標靶藥物,可以精準瞄準發炎相關免疫分子進行作用,因此比較不會傷害與疾病無關的細胞或組織,而是針對特殊發炎途徑的傳導物質進行移除。而治療武器的搭配組合仍需視個案個別疾病程度而定,只要疾病控制良好,腸道不發炎、身體抵抗力變好,腸道內的細菌也較不容易增生而形成感染症,避免嚴重感染發展成敗血症。 均衡飲食 維持免疫力 日常3大原則要注意!IBD目前推測成因與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有關,基因遺傳的部分,西方人罹患比例較東方人多出許多。根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而克隆氏症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9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2,360例克隆氏症患者和5,23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節節上升。顏旭亨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加工食品,且懂得調適生活壓力才能常保腸道健康。
近13萬人上周腹瀉急診就醫! 腸病毒上周亦破1.4萬就診「創5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於3日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達近13萬人次,較前一周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2023年同期,近5周整體呈上升趨勢。疾管署亦表示,8月25日至8月31日腸病毒急診就診計14萬人次,較前一周略升2.4%,近期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處流行期且高於過去4年同期。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第35週(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9,536人次,較前一週12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2023)年同期,近5週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另全國近四週(第32至35週)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48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強調,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感染期間應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並且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1,000 ppm)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5,000 ppm)消毒清理。此外,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備餐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如出現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疾管署亦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高於流行閾值,隨著開學季到來,學童間密切互動頻繁,使得腸病毒更易於校園間傳播,且可能成為社區及家庭之間疾病傳播的管道,增加群聚風險。籲請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濕、搓、沖、捧、擦」正確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確保學童健康。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8月25日至8月31日門急診就診計14,279人次,較前一週13,946人次略升2.4%,近期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處流行期且高於過去4年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克沙奇A10型次之,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近期未檢出,D68型則為零星檢出,惟感染個案均為輕症。而2024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本周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須注意學童間互動將增加腸病毒群聚與疫情傳播風險,呼籲民眾留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大腸癌早期難發現 醫示警「4徵兆」要迅速就醫
台灣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且發生、死亡人數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外科醫師陳榮堅就提醒,大腸癌早期很困難,因此若民眾出現「4徵兆」,包括血便、經常有莫名脹氣感,以及排便習慣和糞便形狀改變,就得盡速就醫檢查。敏盛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師近日在《健康多1點》臉書衛教影片中說明,大腸癌是由自身細胞變化而來,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人僅在出現異常時才求診。陳榮堅指出,最常見的大腸癌徵兆是血便,若頻率過高,2到3天就血便,且持續一個月以上,應立刻就醫檢查;第二個徵兆是經常感到無緣無故的脹氣,這也可能是大腸異常的信號;第三個徵兆則是排便習慣改變,像是如間隔時間變長、有腹脹情況;第四個徵兆是糞便形狀變細,這些都可能是腫瘤阻塞腸道的表現。陳榮堅進一步指出,體重減輕和容易疲勞也是潛在症狀,應作為輔助參考,因此當民眾出現上述症狀時,必須高度警覺。他建議民眾,無論有無症狀,應在50歲時進行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則在40歲後應將大腸鏡納入定期健檢項目。衛福部也在官網公告,有鑑於大腸癌的發生有近9成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衛福部也提醒,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肉、羊肉、牛肉),則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則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此衛福部呼籲民眾,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
血便以為胃痛!他肚子「脹到爆」急送醫 醫搖頭:150公分腸子切除
不少人因為三餐不正常,因此都有腸胃疾病。外科醫師陳榮堅透露,一名男病患血便2天,原以為是胃的問題,因此到西藥房買胃藥吃,結果送來醫院後發現是腸中風,最終切除了150公分壞死的腸子,還得住加護病房。陳榮堅在粉專《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表示,一名60歲的男病患來急診時的症狀是肚子非常脹,在家解了2天暗紅色的血便,檢查後發現是「腸中風」,已經有一段腸子壞死了。陳榮堅指出,男病患一直有抽菸的習慣,而且以前也有因為胃出血解過血便,他以為這次也是胃的問題,便到西藥房買胃藥吃,覺得只要不再解血便就沒事了,沒想到這次的血便是因為腸中風,導致黏膜被破壞所致。陳榮堅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為胃部與部份腸道的神經路徑有重疊,所以有時候覺得胃不舒服或胃脹氣,其實是腸子出問題,或者是便秘造成的。陳榮堅說,後來這位病人切除了150公分壞死的腸子,還得住加護病房,如果男病患當時感覺胃悶痛不適時,吃了藥隔幾個小時仍沒改善,就及時到醫院檢查,可能就不用切腸子了。
35歲男每天吃排骨飯竟大腸癌末期 他納悶「周遭朋友也這樣吃」 醫揭真相
大腸癌是國人第二大盛行癌症,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原因就是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愛吃外食有關聯,營養功能醫師劉博仁就分享,一名35歲男子因長期偏愛排骨便當和食用燒烤,但鮮少攝取蔬果,有一天,他因血便前往醫院檢查,被診斷出末期大腸癌。對此,男子難以接受,甚至直呼「為什麼周遭的朋友也這樣吃,只有我罹癌」?劉博仁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表示,有一天,該男子出現血便,原以為是痔瘡,結果兩個月後朋友發現他臉色蒼白,才赴醫院檢查,確診為大腸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屬於末期。據了解,這名35歲男子每天吃便當,尤其偏好排骨便當,蔬菜攝取量少。此外,男子經常加班、久坐、少運動,下班後偶爾還會去吃燒烤。男子不解地向詢問劉博仁,「為什麼我們幾個兄弟一起吃飯,飲食習慣都一樣,但只有我得癌症」?對此,劉博仁解釋,男子可能在癌細胞產生時,免疫力剛好低下,導致癌細胞變成腫瘤。因此,日常保養很重要,像是要避免久坐、增加運動,這些習慣都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風險。劉博仁同時引用澳洲一項研究,坐1小時等同於抽1支菸,原因是久坐時,下半身血液循環會變慢,「骨盆腔和下肢的循環,包括腹腔靜脈容易擴張,乳酸也容易堆積」,乳酸是一種酸性代謝物,對癌細胞具有刺激作用,此外,久坐不動容易導致身體累積大量自由基,經研究發現,久坐者的發炎指數和自由基都偏高,而這兩者都與癌細胞的生成有關,因此他建議上班族要多運動、多活動。
年輕男上班坐10小時…連4月血便「痔瘡惡化」 醫揭工作習慣出問題
自從新冠疫情影響,遠距上班的工作模式越來越常見,不過久坐也會出問題。一名20多歲男子,居家工作一天坐10幾個小時,鮮少走動,沒想到近3、4個月大號馬桶全是血,還伴隨疼痛,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痔瘡惡化。北醫大附醫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偉收治這起案例,進一步問診才得知,男子因為工作,原本就需要久坐,疫情以來調整為居家辦公,除了上班坐在桌前,下班也是移動到客廳沙發,少了上下班通勤、在公司開會、和同事討論、用餐的走動時間,長時間久坐導致痔瘡變嚴重,症狀已是第4級,痔瘡突出肛門,完全無法推回,經手術切除後才有所改善。王偉指出,痔瘡是肛門靜脈壓力增高、血液回流不良引起的局部組織腫脹;誘發痔瘡的原因如長時間坐著或站立、攝取水分、蔬果不足、排便時久坐馬桶、缺少運動、肥胖與懷孕等,常見症狀包括疼痛與異物感、肛門周圍搔癢、排便後出血、肛門腫塊與分泌物。王偉指出,無論是何種級別的痔瘡,若想減輕症狀,基礎保養與生活習慣都需調整,謹記「2不2要」原則,包括不要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肛門壓力易上升、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不要拉長排便時間、有便意再去廁所、避免如廁時長時間使用手機。每天要攝取1.5至2公升的水分,並多吃蔬果、全穀類等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避免便秘。
子宮摘掉反釀「腹瀉血便問題」 專業醫解釋:不是癌症
一名女子因為子宮肌腺症導致長期生理痛的關係,後續決定摘除子宮。但即便子宮已經摘除,該名女子不時地會有腹瀉、血便問題,再加上嚴重的時候都是原本經期的時間,這讓女子再度就醫。而在歷經醫師的檢查後,醫師確認並非是癌症,而是子宮內膜跑到大腸壁。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FB粉絲專頁分享個案,一名不到40歲的女性病患,長期受子宮肌腺症困擾,多年來一直有生理痛的問題,經常需要靠止痛藥和荷爾蒙來減輕症狀。直到2023年,因為藥物副作用過大的關係,該名女子決定摘除子宮。錢政弘醫師表示,手術後女子的生理痛問題雖然解決了,但卻開始出現間歇性的腹瀉問題。女子原以為是手術後身體還沒恢復,但觀察了三個月後,腹瀉情況依然沒有改善,後續便前來向錢政弘醫師求診。女子表示,最嚴重的腹瀉,總是在其過去月經該來的時候發生。這項回報讓錢政弘醫師非常很驚訝,因為女子的子宮已經摘除了,不應該還有月經周期。但女子也解釋,其月經周期一直很規律,即使現在沒有月經,他也能準確推算出過去應該來月經的時間,而那幾天總是腹瀉特別嚴重,幾乎無法出門工作。錢政弘醫師告訴女病患,表示腸道蠕動確實會受到雌激素變化的影響,即使子宮摘除,但卵巢功能正常,如果骨盆腔內仍有子宮內膜異位,荷爾蒙的變化也可能引起便秘或腹瀉。此外,大腸有病變時也可能會腹瀉,錢政弘醫師也建議女子注意大便是否有出血。兩個月後,女子再次來門診,表示自己真的有血便。錢政弘醫師便安排其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的醫師懷疑女子在乙狀結腸和直腸交界處有惡性腫瘤出血,女子也一度以為自己罹患大腸癌,但是在錢政弘醫師的安慰下,讓女子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續檢查結果顯示,女子並非是惡性腫瘤,而是子宮內膜異位到大腸黏膜上,造成出血。後續錢政弘醫師會診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該名醫師也同意錢政弘醫師的診斷,後續決定在手術中切除疑似出血的大腸部分,切下來的病灶大小約三公分,化驗結果證實是子宮內膜異位組織。錢政弘醫師表示,這樣的結果可以合理解釋,為何女子到原本生理期時,會發生嚴重腹瀉和流血問題。而在歷經治療後,女子已經沒有腹瀉問題。錢政弘醫師也提到,在過去的診療經驗中,遇過多位女性病患被診斷為腸躁症或不明原因的腹痛、腸炎,最後才發現是婦產科疾病引起的問題,如巧克力囊腫引起的腸沾黏、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錢政弘醫師也向網友呼籲,如遇到便秘、腹瀉、腹脹等問題時,除了看胃腸科,也要考慮到婦產科的可能性。
謝承均媽開大刀「簽放棄急救」 扛不住情緒哭了:原來我這麼脆弱
謝承均昨(9日)出席《天道》殺青,聊到媽媽在他拍這檔戲期間生了大病、住進加護病房,甚至還簽放棄急救同意書,讓他數度崩潰落淚,「發現自己原來這麼脆弱」。謝承均提到,媽媽已80歲,對於身體狀況的反應比較慢,當時媽媽已血便一段時間,家人無從得知,後來媽媽直接吐血,才發現媽媽的胃已潰瘍得千瘡百孔,一入院就住進加護病房。因為發現得晚,媽媽必須開大刀打開上半身做手術,謝承均回憶當時因為手術必須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當醫護人員告知有風險可能時,對於可能失去媽媽,他瞬間崩潰哭了無法面對,交給哥哥姊姊處理。差點失去至親,讓他對人生有不同體悟,最深感觸是「開心快樂很重要、錢不是最重要」,他也因為走過這遭,開始懂得跟媽媽示愛、撒嬌,年底計畫帶媽媽去日本玩,鼓勵媽媽好好復健才能享福。
馬桶有血當痔瘡...37歲工程師「半年就過世」 醫嘆:整圈都腫瘤
「糞便有血」的症狀,常被當作痔瘡,不過日前一名37歲工程師時常解出血便,每次都當是痔瘡擦藥治療,半年後一檢查,才確診罹患大腸癌,且已擴散至腹腔,在半年後就過世了。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近日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分享病例,表示過去曾收治一名37歲的電子業工程師,他自述已經血便了一段時間,每次上完大號馬桶裡都留有血滴。他曾問廠護(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對方熱心解釋「大部分是痔瘡」,建議他先以藥膏治療,詭異的是怎麼擦都擦不好。蕭醫師表示,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大半年,男子終於到醫院照大腸鏡檢查,怎知鏡頭才推進肛門口沒幾公分,「幾乎整片都是腫瘤癌症,一切片果然是大腸癌。」蕭醫師緊急將他轉介至醫院進一步治療,很可惜地癌細胞已擴散到整個腹腔,外科醫師開完刀又關上,表示自己無能為力,而患者在半年後就過世了。蕭敦仁示警,「看到血便千萬不要以為一定是痔瘡!」他以該名男子為例,提醒雖說糞便潛血大部分都是痔瘡,但萬一不是,狀況或許就很嚴重。他呼籲國人不要抱持僥倖的心態,應謹慎一點即時照大腸鏡,若有狀況,很快就能揪出病灶。蕭敦仁說明,在台灣,大腸癌曾連續蟬聯15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大腸癌分為0期、第1期至4期,雖然0期、1期的存活率很高,但當下幾乎是沒有症狀的,很難發現。一旦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是不規則腹痛、便秘、無緣無故貧血「通常都比較後期了」,再次呼籲不要等到有症狀才檢查。蕭敦仁列出有7大症狀,恐是大腸癌已上身:一、排便習慣改變。二、不規則腹痛。三、經常腹脹便秘。四、不明原因貧血。五、大便中有血、有黏液。六、體重減輕。七、排便排不乾淨。蕭敦仁補充,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假如糞便潛血呈現陽性,需立刻照大腸鏡,千萬不要以為「沒症狀」就不在意。「本來檢查就是在沒有症狀時趕緊檢查,當有問題趕快把早期病灶抓出來,不要等到有這些症狀才去做,通常比較晚了。」
慢性便祕恐罹大腸癌?年長者便祕怎解?
引起慢性便祕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神經問題、結構性改變、腸道發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引起。臺安醫院內科部蘇志盛主任說明,年長者便祕原因有很多,當中最危險的就是大腸癌引起的。若持續三個月有血便、體重減輕、不規則的排便的習慣,會建議大腸鏡來釐清導致便祕的原因。大腸癌造成慢性便祕造成年長者罹患慢性便祕最常見的就是大腸癌,因為腸道長腫瘤或是病變狹窄,堵住一部分的空間,導致糞便難以通過。蘇志盛主任說明,我們會根據慢性便祕患者的年紀、遺傳基因、家族病史、血便、體重減輕、不規則排便習慣,並持續三個月以上,除了使用藥物緩解症狀之外,也建議安排大腸鏡檢查釐清便祕的原因。慢性病也會造成便祕蘇志盛主任表示,年長者一來他們本身就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二是有許多慢性病,需要服用較多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慢性便祕。那會透過整個身體的狀況以及一些危險徵兆,例如便祕情況交替出現、體重瞬間減輕3公斤,那都會建議患者透過大腸鏡釐清原因,再根據病人的特性、慢性病來做一些調整。從飲食、運動改善臺安醫院孫榕營養師表示,年長者可能熱量或者蛋白質攝取不夠,導致患有會有肌少症,再加上牙口不好,所以他就更不願意吃。因此,在烹煮時,建議可挑選一些嫩葉、煮的比較軟爛或者是剁碎,讓長者比較好去咀嚼、比較好吞下去,那就增加它膳食纖維量。同時,再配合運動來改善腸道蠕動、肌少症等狀況。如果以上兩個方法都沒辦法調整的話,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透過治療以及藥物去改善便祕的狀況。
疑吃到不新鮮烤鮮蚵…他「1天狂拉7次血便」 6人食物中毒相繼住院
台中市林姓男子上周和朋友到熱炒店用餐,自行烤生蚵吃海鮮,事後卻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甚至在1天就狂拉7次。後來,他趕緊至急診報到,疑似因食物中毒住院治療,沒想到同行友人也出現類似症狀,總共6人相繼住院,此時醫院也驚覺事態嚴重,立即通報衛生局。大甲李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醫師賴大豊表示,林姓男子在本月18日上午因為身體不適至急診就醫,身體相當虛弱,自述不斷拉肚子、腹痛、噁心,檢查後發現身體發炎指數過高,還有血便狀況。經醫師詢問飲食狀況後,林男才想起前2天和朋友去吃熱炒、烤鮮蚵吃到飽,醫師則研判是吃到不新鮮或沒烤熟的海鮮所致,疑似感染腸炎弧菌的食物中毒。林男住院隔天一早,他的2名友人也陸續至醫院就診,病情還與林男一樣,院方發現他們為朋友關係,又是在同一家餐廳吃飯,擔心食物中毒擴大,便趕緊通報衛生局。 據了解,3人當時在用餐時巧遇親戚,林男住院期間曾打電話給對方詢問狀況,不料親戚也有出現相同腹瀉問題,而雖然當天熱炒吃得菜色都不同,卻都剛好吃了烤鮮蚵。不過,由於對方是年紀較長的長輩,並不知道食物中毒,情況早已持續好幾天都沒改善,21日就醫進行抗生素治療,總共6人皆已平安出院回家賴大豊強調,天氣炎熱最怕吃到不新鮮的海鮮,更要注意小心食品衛生,而感染性常見的食物中毒,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其中最常見的腸炎弧菌,就是吃下未煮熟的海鮮導致,潛伏期約在4至90小時,平均約17小時,感染後常會出現腹瀉、腹痛或伴隨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少數有血便,比較輕微則會自行康復。(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賴大豊進一步表示,腸炎弧菌不耐熱,經高溫烹煮就會被殺滅,建議在食用前充分煮熟才能預防;由於最近天氣炎熱,如果鮮蚵沒有低溫保存,尤其放在高溫30多度的環境下,就很容易就腐壞,提醒民眾在食用海鮮前,除注意食材本身的新鮮度,也要煮熟後再吃。對此,台中市食安處接獲醫院通報表示,獲報當日立即派員至該餐廳稽查,現場計有生熟食刀具及砧板混用、冰箱中的生熟食材混放及餐具籃積塵等缺失事項,當場便責令業者限期改善,若後續複查不合格,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另外,當下也採集了相關食物、環境等檢體送驗,預計最快2周後就能有初步結果。
吃到吐血!英男月吞「1176顆」止痛藥 胃部潰瘍腎衰竭
英國一名34歲男子因為過度依賴止痛藥,擅自在1個月內服用1176顆布洛芬,導致吐血、胃部潰瘍、腎衰竭,全身不適,最終在專業醫師的治療下才撿回一命。根據英國數位媒體《LADbible》報導,這名男子是一名熱衷跑步的運動愛好者,因此日常為肌肉、關節痠痛所擾,然而他認為這種狀況沒有嚴重到需要向醫師尋求幫助,因此為了緩解疼痛,他開始自行服用止痛藥「布洛芬」(ibuprofen)。最初,他每天服用7顆布洛芬,感覺自己的身體簡直煥然一新,重新變得耐操又好用,因此他開始逐漸加大對這種藥物的依賴,經常一次吞下大量的藥片。原本根據規定,成人每天只建議最多服用3次,每次服用1到2顆200毫克的布洛芬。但他在短短幾周內,每天服用的布洛芬劑量就達到28顆,遠遠超過一般建議用量。後來,男子持續大量服用布洛芬,直到某天,他吞下一大把布洛芬後,感覺藥片沒有完全進入腸胃,反而像是「卡在他的胸口」。隨後他的情況開始惡化,感覺到劇烈的胸痛,但他非但沒有就醫,反而服用更多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後來,他的狀況持續惡化,口中開始出現血腥味,並開始吐血,並且排出黑色的血便。直到自己無法排尿、頭暈、全身疼痛且疲倦,男子終於意識到自己需要醫院與專業醫師的幫助。當他就醫後醫生注意到他的臉色極其蒼白,站起來時血壓下降,心率過高。而他的嘔血症狀表示體內已經有出血。透過進一步的檢查顯示,男子過量使用布洛芬導致食道和胃部潰瘍出血,而他的腎臟也出現衰竭。醫生不得不為他進行緊急透析治療,並透過燒灼手術來止血。幸運的是,男子在經過治療後目前已完全康復。
11歲男童突腹痛、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檢查找出病因
一名11歲男童日前突然腹痛難耐,並解出大量血便,家人緊急送往急診接受治療,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是消化不良導致,經電腦斷層、胃鏡、大腸鏡等多項檢查,仍找不到原因。接著進行核醫掃描檢查,影像仍不清晰。進一步安排「膠囊內視鏡」檢查,果真在遠端迴腸處發現有「梅克爾憩室」,透過腹腔鏡手術切除憩室,休養數日後,男童終於平安出院,後續門診追蹤,也無腸道出血與腹痛的情況。什麼是梅克爾憩室?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小兒消化科醫師鄭弘彥表示,梅克爾憩室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胃腸道畸形,容易有出血或腸套疊的併發症,主因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卵黃管退化不全,而在腸道中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影像無法確認出血原因 膠囊內視鏡進一步檢查由於憩室內會有異常的胃黏膜或胰臟黏膜組織,並會分泌胃酸造成潰瘍導致腸道出血,一般可用核醫掃描進行檢查。但如果影像無法確認時,或因兒童或青少年特別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長期腹痛腹瀉或疑似克隆氏症(腸道發炎)等,可進一步使用呈像效果較好的膠囊內視鏡來進行檢查。免麻醉、可隨糞便排出 找出兒童消化道不明出血原因鄭弘彥指出,「膠囊內視鏡」可以觀察到傳統檢查方式難以達到的小腸深部,主要原理是經口吞入膠囊後,透過胃腸蠕動,使其前進來記錄消化道內部情形,每秒至少拍攝2張相片,約8小時可完成檢查,其影像會透過無線電傳輸到攜帶式接收器,藉由訊號強度來計算膠囊在體內的位置。不少家長會擔心「孩子吞入膠囊內視鏡會不會有危險?」鄭弘彥解說,檢查期間不必住院,因此不會影響生活作息,待檢查完畢後再將攜帶式接收器交回院方進行判讀,而體內膠囊內視鏡也在會2週內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此項檢查方式,不需要麻醉也不會受到放射線影響,只要將膠囊內視鏡吞入即可,因此特別適合幫助兒童找出消化道不明出血的原因。
婦人頭暈、嘔吐持續2年!「每天暴瘦1公斤」 檢查竟是患十二指腸癌
62歲張姓婦人2年前連續數週出現嘔吐、頭暈、血便症狀,還吐到脫水「每天暴瘦1公斤」,輾轉治療都未好轉,直到掛急診胃鏡檢查時醫師決定「看深一點」,才發現病因竟是十二指腸被腫瘤堵住!出現3症狀 當心是小腸腫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葉俊杰指出,小腸腫瘤(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十分少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至2,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血便或嘔吐,往往因為事先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往往得一併切除。標準惠普手術 需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葉俊杰指出,張姓婦人腫瘤位置恰巧在十二指腸中段,在胰臟、膽管、腸道交會點附近,十分險峻,標準作法是進行「惠普手術」也就是切除部分胃、胰臟頭、膽囊及全部十二指腸與重建,雖然可以徹底清除腫瘤,但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會顯著影響手術後營養吸收,對於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量身訂做手術 保3臟器助享健康人生隨著醫療團隊技術日益純熟,手術及影像檢查器具更加進步,已經可以根據個別病患病況,量身訂做適當手術策略,做到「只切需要切除的部位,不作多餘破壞」,保留其他臟器功能,讓患者術後更快回覆生活機能。葉俊杰表示,針對張姓婦人的病情,醫療團隊根據術前詳細評估,決定採取「量身訂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僅需切除三分之一的十二指腸,清除區域淋巴結,刻意繞過胃、膽管及胰臟等重要器官,不僅確保癌症治療效果,也保全原有器官功能,將術後影響降到最低,術後也安排輔助性化療,順利在切除腫瘤與維繫生活品質兩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這些情況都是高風險群 出現異常症狀快就醫葉俊杰提醒,若民眾長期有腸胃息肉問題,或者十二指腸潰瘍等前兆,都是高風險族群,萬一合併嘔吐、暴瘦等症狀,務必與醫師進一步溝通討論治療方式,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1歲男童長期腹痛血便 腸道畸形釀禍!發生率僅2%「嚴重恐致命」
端午佳節到來,民眾除注意食用粽子勿過量,以免腸胃不適外,雙和醫院小兒消化科醫師鄭弘彥呼籲民眾也得注意潛藏且不易分辨的消化道疾病,若有出現半年以上不明原因血便,或腹部急性疼痛的症狀都得特別小心,千萬別輕忽,若無適時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腹膜炎、敗血症等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有生命危險。鄭弘彥醫師分享近期門診案例,日前一名11歲男童突然腹痛難耐,並解出大量血便,家人緊急送往急診接受治療,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是消化不良導致,經電腦斷層、胃鏡、大腸鏡等多項檢查,仍找不到原因,亦進行核醫掃描檢查,然影像仍不清晰,便立即安排膠囊內視鏡檢查,果真在遠端迴腸處發現有梅克爾憩室,透過腹腔鏡手術切除憩室,休養數日後男童終於平安出院,後續門診追蹤,也無腸道出血與腹痛的情況。鄭弘彥醫師表示,梅克爾憩室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胃腸道畸形,容易有出血或腸套疊的併發症,主因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卵黃管退化不全而在腸道中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由於憩室內會有異常的胃黏膜或胰臟黏膜組織,並會分泌胃酸造成潰瘍導致腸道出血,一般可用核醫掃描進行檢查,但如果影像無法確認時,則可進一步使用呈像效果較好的膠囊內視鏡來進行檢查。鄭弘彥醫師指出,特別是在兒童或青少年有發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長期腹痛腹瀉或疑似克隆氏症(腸道發炎)等等,就可考慮以膠囊內視鏡的方式來進行檢查。膠囊內視鏡膠可以觀察到傳統檢查方式難以達到的小腸深部,主要是經口吞入後透過胃腸蠕動使其前進來記錄消化道內部情形,每秒至少拍攝2張相片,約8小時可完成檢查,其影像會透過無線電傳輸到攜帶式接收器,藉由訊號強度來計算膠囊在體內的位置。鄭弘彥醫師強調,檢查期間不必住院,因此不會影響生活作息,待檢查完畢後再將攜帶式接收器交回院方進行判讀,而體內膠囊內視鏡則在會兩週內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麻醉也不會受到放射線影響,只要將膠囊內視鏡吞入即可,因此特別適合幫助兒童找出消化道不明出血的原因。據了解,目前美國FDA已核淮2歲以上兒童可接受膠囊內視鏡檢查,而目前台灣健保規範,可給付10歲以上兒童,經胃鏡、大腸鏡及影像檢查皆無法確認之消化道出血診斷。雙和醫院再次呼籲,如果兒童及青少年有不明原因的血便或長期腹痛腹瀉,可以到小兒消化科門診進一步諮詢。
男童腹痛狂拉…連燒2天竟染沙門氏菌 醫揭「常見火鍋沾醬」超危險
根據食藥署統計,每年5至10月為國內細菌性食品中毒高峰期,主要是高溫潮濕的環境易滋生病菌。小兒科醫師王韋力透露,1名男童因發燒腹瀉就醫,被診斷為腸胃炎,不料孩子高燒不退,且活動力明顯下降,經詳細檢查才發現是感染沙門氏菌。醫師提醒,每年夏天是沙門氏菌高發期,要避免不熟的蛋奶肉製品。王韋力醫師在臉書粉專「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發文,該名男童高燒不退,他建議家屬讓孩子住院,媽媽聽完驚訝地說「可是我們前天才去急診看過啊…急診醫師說是一般腸胃炎而已」。醫師說明,患者起先症狀不明顯,且才剛開始發燒而已,當下診斷為一般腸胃炎很合理。王韋力進一步解釋,男童持續發燒2天,整天腹痛,拉完也沒有比較舒服,病程看起來不像是一般的病毒性腸胃炎,且小孩很明顯活動力不佳,可能是脫水,也可能是細菌性腸胃炎,比如沙門氏菌感染。醫師接著提醒,感染沙門氏菌的典型症狀為血便、糞便有腥臭味,千萬別拖到病情惡化,最好是盡早就醫。王韋力表示,每年夏天除了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也會有可怕的沙門氏菌,5歲以下幼兒更容易併發菌血症,一定要小心,飲食上最要注意不熟的蛋奶肉製品,尤其台灣人愛吃火鍋,「很多人沙茶醬喜歡加一顆生蛋,那真的很可怕」,且肉類一定要煮熟,不要只是涮個幾秒,很多號稱幾A的肉品真的沒有想像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