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
」 諾羅病毒 諾羅 腹瀉 症狀 食物中毒
夏天民眾愛吃生魚片、沙拉 營養師提醒生食要小心食物中毒、寄生蟲
隨著夏季高溫來襲,不少民眾對熱湯、熱飯興趣缺缺,轉而選擇清爽的生食料理,如生魚片、生菜沙拉等。然而,高敏敏營養師提醒,生食若處理不當,可能一不小心就將細菌、寄生蟲也吃下肚,恐引發食物中毒,導致腹瀉、發燒等症狀,呼籲民眾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食品安全。生食保存、處理不當 易成病菌溫床高敏敏營養師指出,生肉類,包括生牛肉、生雞肉等,常見有大腸弓漿蟲、曲狀桿菌、沙門氏菌等病菌。其中,生雞肉更是細菌溫床,在處理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交叉污染、引發食物中毒。食用受污染的生肉後,民眾可能出現腹瀉、腹痛、發燒、噁心、喉嚨痛等症狀。至於備受饕客喜愛的生鮮海產,例如生魚片、生蠔、生蚵等,同樣有不小的健康風險。高敏敏營養師說明,這類食物常見的病菌有異尖線蟲、腸炎弧菌、海獸線蟲,以及環境中的諾羅病毒。海鮮本身就需要低溫保存,而夏季高溫更容易因保存不當造成腐敗變質,可能導致噁心、腹痛、腹瀉、頭痛、發燒等不適症狀。生菜生蛋也暗藏危機 快用4招享美食又護食安許多民眾誤以為蔬果外觀看起來乾淨就可以直接吃,高敏敏營養師強調,未經充分清洗的蔬果和生菜沙拉,表面可能有弓漿蟲或農藥殘留等,不慎吃下或導致倦怠、噁心、頭暈、全身無力等。半熟蛋、生蛋拌飯、生美乃滋等生蛋料理,則可能含有沙門氏菌,容易引發腹痛、腹瀉、噁心、發燒、嘔吐等症狀,免疫力較低的族群、孕婦、嬰幼兒和年長者應避免食用。高敏敏營養師指出,民眾不用就此跟美食分手,重點是了解風險、做好預防措施。首先,要選擇有信譽的店家,不隨便吃來路不明的食物。自行處理食材時,務必將生、熟食分開處理,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的發生。此外,用餐前和如廁後應勤洗手、注意清潔。最後,高敏敏營養師也表示,食物經過加熱後再食用才安心,提醒民眾夏天也要注意食安,以免吃壞肚子。【延伸閱讀】腹痛、嘔吐和水瀉 「食物中毒」還是「胃腸型感冒」?「超加工食品」要少吃!營養專家列3地雷食物 掌握「1法則」快樂吃喝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416

小姑染諾羅如廁「大號不沖淨、亂丟衛生紙」 大嫂傻眼:家有老小
1名50歲女子感染諾羅病毒後,未留在外地休養,反而搭大眾運輸返家,並與家人共用衛浴設施,且她未提前告知身體狀況,直到被哥哥詢問後才娓娓道出實情。此舉引發同住親屬不滿,親屬並質疑她忽視個人衛生與染病風險,可能增加家中長輩與孩童的健康隱憂。1名人妻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表示,50歲單身未婚的小姑平時住在外地,每逢假日才回婆家。不料小姑此次返家期間,都未食用家人準備的三餐,後來在哥哥詢問下,對方才坦言自己罹患諾羅病毒,身體不適。原PO指出,小姑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仍搭乘高鐵、台鐵與捷運,最後再由家人開車30分鐘接送回家。誇張的是,小姑返家後未維持衛生習慣,不僅跟家人共用浴室和廁所,還亂丟衛生紙,甚至大號沒沖乾淨,就連滴在馬桶蓋上的尿液也不擦。人妻直言,小姑既然生病,就應選擇留在宿舍休養,因為婆家還有老人、小孩,對方的行為無疑是在威脅親屬健康。貼文引發網友熱議,紛紛直言「這種『毒姑』真的真的是自私又沒藥醫」、「他們全家是一家人,既使她生病,她不認為她的家人會拋棄她,所以要回家,讓她的家人照顧,全家只有妳是外人,所以妳會反彈並不意外」、「我真的很討厭,大便沖不乾淨的人」、「我會直接說『你得諾羅回來幹嘛?傳染給大家嗎?』人生直白一點,就能過的很自在」、「基本上我連感冒都盡量不出門,更何況是得諾羅,而且娘家那邊有老人和小孩,回去很危險」。

食物中毒、腸胃型感冒症狀相似成因卻不同 醫籲有症狀應速就醫避免惡化
台灣是美食天堂,新奇百變的食物應有盡有,若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這兩種疾病雖然表現出類似的症狀,如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但它們的成因及應對方式有所不同。「食物中毒」誤食有害細菌、病毒或毒素 影響兩人以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表示,食物中毒通常由食用了含有有害細菌、病毒或毒素的食物引起,如肉類、海鮮未煮熟或食物保存不當。例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由於食物不當處理導致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滋生。而食用受污染食物的多數人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症狀,通常影響2個以上的人。「胃腸型感冒」由病毒引起 酒精無法殺死病毒、應徹底洗手腸胃炎(胃腸型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體接觸傳染或人糞口方式傳播(接觸分泌物後,沒有使用肥皂洗手)。而酒精無法有效殺死這些病毒,需要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潔雙手以預防感染,肥皂清潔時間要有七步驟(內外夾弓大立腕),且搓洗20秒以上。出現症狀應就醫 避免惡化影響健康若要避免食物中毒或腸胃炎,洪子堯醫師建議,使用肥皂和水勤洗手,尤其是在處理食物、用餐前後和上完廁所後;確保食物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經檢查或過期的食品;腹瀉或嘔吐時,應增加水分攝取。可考慮購買藥局的電解質水,避免高糖分的運動飲料,因其電解質含量通常不足。此外,洪子堯醫師提醒,有以下症狀就需要趕快就醫:1. 脫水跡象:持續嘔吐或腹瀉導致口渴、少尿、皮膚乾燥等。2. 劇烈或持續腹痛:腹痛劇烈或不間斷,或大便中有血或膿,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3. 高燒:體溫超過38.5°C,尤其症狀持續不緩解。【延伸閱讀】1圖看懂「流感、感冒差異」! 專家教6要訣防感染40歲男以為感冒,竟是「黴漿菌」感染 引發心肌炎險喪命!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630

台灣醫療崩壞登國際醫學期刊! 內容見急診壅塞、過勞低薪、小腦袋事件
今年初起出現全台急診壅塞惡況,醫護過勞、待遇下滑等問題遲未改善,掀起醫護人員出走潮,醫療量能嚴重吃緊。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今日(26日)刊出一篇文章,由中國附醫的李景行、許漱白投書,內容提及護病比高、過勞低薪等等,甚至有政府官員對第一線醫師冷嘲熱諷。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狠酸,「醫療崩壞因官員顢頇霸道,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臉書粉專「生醫不科科:研究×生活」今天分享,《刺胳針》有篇文章講述了台灣的醫療困境,今年初因流感與諾羅病毒同時爆發,急診部門出現嚴重超載,加上病房床位短缺問題,有患者因為必須長途轉送143公里才能入住加護病房,最終死於敗血性休克,不久台灣急診醫學會發布緊急聲明,呼籲政府立即採取行動。然而,有位政府官員卻在社群媒體上對一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以嘲諷口吻回應,迅速激起民憤。據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曾在今年2月餘Threads上回覆急診醫師的求救貼文,脫口說出「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面對網友指責還回嗆「好吧,你大腦袋,棒棒」。李景行、許漱白的投書內容也說到,台灣醫療體系的脆弱,早在COVID-19疫情期間暴露出來,在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時,台灣住院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高達58.2%,而日本僅為12.5%,這主要歸因於重症醫療資源的不足與分級轉診流程的延誤,但台灣至今仍未能從中汲取教訓,也導致當前的醫療危機。不僅如此,促成台灣醫療體系崩潰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自全民健保推行以來,30年來最大規模的護理人員離職潮。目前醫學中心急診護病比高達1:15,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的3倍之多,這意味著每萬人口的護理人員數僅62人,遠低於英國(87位)、美國(120位)與日本(121位),因此78%的護理人員被迫加班工作。護理師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因過重的工作負荷與不成比例的薪資待遇而出現高耗損率,導致每年約12%的醫療人力流失。由於嚴格的醫療費用控管,醫療人員的薪資多年停滯,自2000年以來實質薪資甚至下滑了18%。對此,奇美醫院重症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指出,該文章只是「讀者投書」,且文中提到的數字「58.2%」,只是Omicron病人的占比,並不是「死亡率」,死亡率是40.6%(Omicron)和15,2%(Alpha),是重症插管病人,也不是「住院死亡率」,「住院醫師寫文章探討台灣健保,當然是非常值得鼓勵,但是這樣的投書,應該要更嚴謹,最好是有專門的老師指導」。蘇一峰也表示,「醫學第一名的期刊《刺胳針》發表討論台灣健保下醫療崩壞!急診壅塞,提到一名台灣衛福部官員還網路上嘲笑第一線辛苦的急診醫師,造成民怨四起。林靜儀次長惡行被炎上世界第一的期刊,執政無能醫護無奈,醫療崩壞因官員顢頇霸道,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

北海道飯店驚傳大範圍食物中毒 釀140客人上吐下瀉「年紀最大88歲」
北海道十勝地區音更町的知名飯店「大平原飯店」(ホテル大平原),近日發生一起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根據帶廣保健所公布的消息指出,在4月8日至12日之間,共有140名年齡介於3歲到88歲的住宿客人,於用餐後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經過檢驗,確診為諾羅病毒(ノロウイルス)感染所引起。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此次事件造成51人需要就醫治療,其中包括一名70多歲的女性因病情較為嚴重,而必須住院觀察。幸運的是,目前所有患者的健康狀況已逐漸改善,並無進一步惡化情形。帶廣保健所經過調查後認為,事件起因為飯店內供應的自助餐料理遭到病毒污染。衛生單位在對住宿旅客及飯店工作人員進行糞便採樣檢測後,從11名住宿旅客以及5名飯店員工身上,均發現有諾羅病毒的存在,因此確定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為了控制疫情,避免病毒進一步傳播,「大平原飯店」已於4月13日起暫停營業,並進行全面性的環境清潔與消毒作業,包含餐廳、廚房、住宿設施及用餐用具。此外,飯店也積極對相關工作人員展開食品衛生教育,以強化員工的防疫意識與措施。飯店方面表示,將持續配合衛生主管機關的規範,主動休業至4月27日,並預計於4月28日恢復正常營業。帶廣保健所也確認飯店的消毒作業及相關防疫措施已符合標準,因此並未向飯店下達正式的營業停止命令。

帶病回家1/旅遊驚驚!最「毒」國家名單出爐 返台傳染20人「差點團滅」
疫情解封,全球近年掀起旅遊熱,但隨著免疫負債效應作祟,再加上人潮洶湧,各種病毒、細菌隨之炸裂,其中不少旅客喜愛的日本,更因此成為「重災區」,從年初的流感、新冠,到最近的諾羅病毒、麻疹、百日咳,而性接觸傳染的梅毒、M痘也頗為猖獗。近日有網友分享同事赴日感染流感,回台後僅2天就傳染近20人,「辦公室幾乎被團滅!」其他如越南、泰國、南韓也都各自有盛行的傳染疾病,多位專家告訴CTWANT,出國前一定先接種疫苗,旅遊時則要注意個人衛生,才能健康返家。受到疫情解封、日幣貶值影響,日本成為全球旅客心中的首選,根據日本觀光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旅日人數達到3677萬9976人次,比起2023年整整增加1.4倍,已經超出新冠疫情前訪日人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來自南韓的訪日旅客881萬人次居冠;其次是中國旅客698萬人次;第三是台灣旅客604萬人次,相較於2023年420萬人,台灣訪日人數成長43.8%,足見台灣人對日本旅遊的狂熱。同樣創下歷史紀錄的,還有日本各種疾病,包括2025年初的「流感26年來最嚴重」、持續飆升的「諾羅10年新高」與「梅毒50年一遇」、以及近來爆發的百日咳、麻疹,由於適逢櫻花季,國人更要當心旅遊時感染病菌。藝人大S年初在日本因流感重症不幸病逝,引發大眾震驚,知名旅遊部落客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表示,目前日本的流感已過高峰期,但若要赴日遊玩,建議最好還是要接種流感疫苗。一位網友近日就在Threads分享,同事去日本出差,結果感染A型流感回來,不到2天,原本30人的辦公室剩不到10人上班,其他都被傳染中鏢,網友苦笑道「這是什麼團滅遊戲嗎?」而諾羅病毒則是從年初至今仍燒不停,2月時在岐阜縣一家便當店爆發集體食物中毒,多達300人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更造成1名40多歲男性身亡;3月初鳥取縣一家和菓子老舖的草莓大福中驗出諾羅病毒,受害者也達近百名之多。網友近日於社群媒體上分享,同事赴日出差感染A流,回台上班後一口氣傳染給20位同事,紛紛就醫掛病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諾羅病毒傳染力驚人,少量病毒就能讓人中招,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吃進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生食,其中「貝類海鮮」是諾羅病毒的高風險食物,建議一定要煮熟再吃。林氏璧則提醒,在日本吃水果時也要洗乾淨,同時以肥皂清潔雙手,才能避免吃下病毒。程涵宇提醒,沙拉、三明治、冰品也是高風險食物,赴日旅遊時難免都會吃到這些食物,較好的預防之道就是慎選餐廳與外食地點,盡量選擇乾淨衛生的餐飲場所,同時如廁後、進食前、準備食物前都要記得勤洗手。另外,梅毒、M痘等性接觸傳染的疾病,近日仍持續在日本蔓延。根據疾管署資料,日本於2012年前梅毒病例數低於900例,但2022年病例數首次突破萬例,20224年甚至高達1萬4663例,創下歷史新高。日本也被疾管署列為M痘疫情第一級注意國家。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及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疫情後的免疫負債問題日益嚴重,而日本的各項疫苗接種率皆偏低,再加上日本觀光業在疫情後迅速復甦,外來人口激增,使得傳染病的傳播風險上升,因此導致多種疾病爆發。陳秀熙建議,民眾出國旅行前最好先接種疫苗,例如流感、新冠、梅毒、M痘都有疫苗可打,同時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就能避免把病菌帶回家。

台南婚宴爆疑似食物中毒「70人上吐下瀉」 長榮酒店發聲:檢驗均合格
台糖長榮酒店台南店近日爆出疑似食物中毒,民眾3月9日舉辦婚宴後,約有70名賓客出現上吐下瀉、發燒等症狀,就醫後部分人確診感染諾羅病毒,懷疑飯店衛生控管有疏失,且處理方式消極。對此,業者也做出回應了。民眾向《三立新聞》爆料,當天婚宴共190名賓客,席開約20桌,結束後許多人陸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至少70人就醫,其中多人確診諾羅病毒。身為新郎的他,當天因為忙碌沒吃太多菜餚,但妻子把龍蝦打包回家食用,出現嚴重症狀,就醫確認是感染諾羅病毒。民眾指出,飯店事後有針對部分菜餚和廚師團隊進行送驗,但他認為不夠全面,10道菜卻只有6道送驗,而且是事發1周後才進行,恐怕已經錯過檢測的關鍵時機。另外,他也質疑飯店並未針對當日外場臨時工檢驗,認為業者要免除婚宴費用,補償受影響的賓客。對此,台糖長榮酒店台南店回應,公開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的檢驗調查,酒店作業環境、衛生標準與廚師團隊檢體檢驗均合格,並強調極為重視本次事件,在相關檢驗調查尚未出爐前,就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主動聯繫及慰問當日其他賓客狀況,並同步設立顧客關懷專線,及進行飯店環境的整體清潔消毒,同時自3月11日至今皆有積極聯繫賓客,並於後續協調中為表善意提出負擔醫療費用與慰問金和養生保養品致意。

花7590元吃信義區餐廳「慘得急性腸胃炎」 業者竟回:很多人用這理由求償
又傳食安問題!有民眾到北市信義區BELLAVITA內的高檔餐廳「Clover Bellavita」用餐,和友人總共花了7590元,沒想到2人都出現嚴重上吐下瀉,痛到送急診,診斷為急性腸胃炎,事後反應餐廳態度卻相當消極,讓人感到氣憤,而衛生局接到陳情也將派員進行稽查。葉女向《壹蘋新聞網》投訴,4月10日中午到Clover Bellavita幫友人慶生,共點了2份不同的套餐和佐餐酒,吃完卻陸續出現噁心、嘔吐和劇烈腹瀉等症狀,甚至痛到站不起來,情況相當嚴重,緊急就醫確診為急性腸胃炎。葉女事後查詢Google評論,赫然發現自己不是個案,有其他顧客吃完得了諾羅病毒,也有人嚴重腹瀉,而且餐廳的回應幾乎一模一樣,像是複製貼上的「罐頭訊息」,看起來毫無誠意。葉女打電話向餐廳反應,一名女性客服人員卻回答:「最近沒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可能是你們喝酒了」,另一名男客服推說:「可能是你們前一天吃的東西」、「或是天氣太熱」,但她強調自己根本沒喝酒,只試了一小口,這樣的回應讓人覺得是推卸責任。葉女不滿餐廳態度消極。(圖/翻攝自Clover Bellavita臉書)葉女不滿,餐廳提議要送花籃慰問,表示:「很多人會用腸胃炎的理由來要求賠償」,疑似不相信她的說法,還質疑Google評論的可信度,「真的有問題的人通常不會上Google留言」,最後希望她再給餐廳一次機會,「歡迎再次來用餐體驗」。對此,台北市衛生局已接獲民眾陳情,將依據《食品衛生規範準則》派員進行稽查,檢查項目包含人員衛生、食材處理及作業環境等,並要求限期改善。若屆時複查未改善,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與第44條處以6萬至2億元罰鍰,絕不寬貸。

得諾羅被要求當司機!妻子自私提「一要求」 人夫心寒果斷離婚
得到諾羅身體不適,還要當老婆朋友的司機,人夫直接怒離婚!一名人夫在臉書上分享,上週老婆的好友從巴西回台灣度假2週,他被老婆要求請3天特休當閨密的司機,第二天不幸得到諾羅,沒想到老婆無視他的身體狀況,仍堅持要他撐著身體陪出門當司機,讓他果斷離婚!一名人夫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透露,老婆的閨密從巴西回台灣度假2週,她要求丈夫請3天特休當司機,第一天一切正常,第二天凌晨人夫肚子覺得不舒服又嘔吐,早上看醫生被診斷得到諾羅病毒,之後回家才躺著休息30分鐘,就被老婆叫起床說:「可以起床去開車接我朋友了嗎?」原PO回應,自己身體真的很不舒服,而且飲食也不能亂吃,沒辦法陪她們出去,豈料,妻子竟要他買稀飯放車上,然後繼續陪當司機。原PO傻眼一口回絕,妻子竟爆氣回:「是有多嚴重!又沒住院診所藥吃一吃就好了!」接著甩門出去。正是因為妻子的不體諒,讓原PO怒離婚,「天底下就是有這麼自私的人,所以昨天晚上講一講,今天去把離婚協議書簽一簽。」 離婚後的原PO感觸表示:「離開戶政事務所,連呼吸都是甜的。遠離自私的人永遠不嫌晚,未來才能海闊天空。」貼文曝光後,網友們紛紛大喊恭喜,「你應該繼續當司機的。然後把諾羅病毒傳染給她們」 、「明智地決定」 、「前妻根本太誇張」 、「根本就是把你當成工具人,別心軟就對了」 、「光一開始要求請三天特休,就可以叫他吃大便了」 、「漂亮!換別人當司機就好。」

慣竊落網卻狂拉肚子!暖心警護送就醫確診諾羅 他感動全盤托出
台中市豐原區2024年12月起陸續有工廠發生竊盜案,警方循線追緝後鎖定1名潘姓男慣竊,隨即於3月持搜索前往其位於南區的住處逮人,豈料潘嫌落網後卻不斷表示想上廁所,警方起初以為他是想拖時間,結果發現他不斷拉肚子疑感染諾羅,隨即將他趕緊送醫,事後潘嫌被感動到如實招出被法辦。據了解,豐原警分局2024年12月起接獲多間工廠遭竊案,且竊賊皆持鉗子破窗入室,並將自己裹的嚴實遮掩面容,甚至還狡詐使用雨傘移開監視器拍攝,藉機將大量現金、手表及金項鍊等貴重物品據為己有,且犯行高達7件,獲取不法所得約89萬元,行為相當不可取。警方說明,經警方展開調查後,迅速鎖定潘男涉有重嫌,警方隨即於3月間持搜索票前往其住處逮人,並查扣犯案衣物及工具,但他見到警方後竟不斷要求要上廁所,令警方一度懷疑是想拖延時間才裝病,經警方默默觀察後卻發現他真的不停拉肚子並未說謊,警方懷疑是感染諾羅病毒,立馬提醒他和女友戴口罩,同時先將他送醫治療再帶返派出所偵訊。警方表示,經院方證實潘男確實罹患諾羅病毒,事後他針對警方帶他去看診的行為相當感動,因此在警方詢問時坦承罪行,檢方近日偵結後將依加重竊盜起訴他,警方同時強調絕不容許轄內犯罪事件發生,將持續打擊犯罪維護市民優質的治安環境。

汪洋大海上241人染疫 豪華巨型郵輪「瑪麗皇后二號」爆發諾羅病毒疫情
從英國南安普頓(Southampton)出發前往加勒比海,為期29天的豪華郵輪之旅,最終卻成為船上數百名乘客與船員的噩夢。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通報,Cunard公司旗下的旗艦郵輪「瑪麗皇后二號」(Queen Mary 2)在航程中爆發諾羅病毒疫情,共計224名乘客與17名船員感染,感染比例分別為8.8%的乘客與1.4%的船員,共計241人。根據《accuweather》報導指出,這艘郵輪自3月8日啟航,預計4月6日返回原港,而疫情通報則是於3月18日發布。根據CDC表示,這241人為整段航程中陸續確診的總數,並非同時期病例。報導中提到,諾羅病毒屬於極具傳染力的腸胃病毒,可透過遭污染的食物、水源或物體表面傳播,感染者會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常被稱為「腸胃型流感」。而「瑪麗皇后二號」這次行程途經多個加勒比海港口,包括聖馬丁島(St. Maarten)、聖露西亞(St. Lucia)、格瑞那達(Grenada)、巴貝多(Barbados)、多米尼克(Dominica)、聖基茨(St. Kitts)與托爾托拉(Tortola),也曾於航程初期停靠美國紐約市(New York City)。該船目前正橫渡大西洋,預計於6日抵達英國。Cunard公司在提供給《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聲明中指出,船上第一時間啟動防疫應變措施,立即加強清潔與消毒作業,也對感染人員進行隔離處置,同時送交檢體進行分析。CDC已依規定接獲通報,並對整體疫情持續監控。報導中也提到,「瑪麗皇后二號」自2004年啟用,是Cunard公司旗下規模最大的旗艦郵輪,全長1,132英尺,為目前全球最大遠洋郵輪之一,經常執行跨洋航線與長途巡航旅程。

連鎖火鍋店剛插旗宜蘭就爆疑似食物中毒 初步採檢10人驗出諾羅
某連鎖火鍋店才剛插旗宜蘭羅東,於3月15日試營運,就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件。疾管署於3月25日公布採檢結果,在採檢的17個檢體中共有10個陽性,而且陽性檢體皆檢出「諾羅病毒」,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民眾仍要注意飲食安全衛生,降低諾羅病毒傳播風險。剛試營運就疑似食物中毒 5個案、5廚師皆檢出諾羅在3月19日上午,宜蘭縣政府陸續接獲醫院及民眾通報宜蘭縣某火鍋店疑似食品中毒案件。經宜蘭縣衛生局調查發現,不適民眾用餐時間集中於3月15日至16日,截至3月25日17時止,通報發病人數共有82人,其中有44人就醫,不過無人住院,而個案發病時間仍集中於3月15日至16日。由於通報人數已達15人,因此宜蘭縣政府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要求業者自114年3月19日起暫停作業,至於復業時間目前未定。同時衛生局也針對火鍋店作業場所的硬體設施、環境衛生、製程管理及人員衛生等進行稽查,發現店家有冰鏟區域不潔、湯底醬料食材未完整覆蓋等2項衛生缺失,皆已開立限期改善通知書,並進行相關採檢檢驗。疾管署公布人體檢體初步採檢結果,總共採檢17個檢體,其中有10個檢體檢驗陽性,曾淑慧發言人說明,檢驗陽性的檢體包含5位發病的個案、5名廚師(分別為內場3名廚師、外場2名廚師),檢出為「諾羅病毒」陽性。曾淑慧發言人表示,目前還有環境檢體、食物檢體,將會持續進行檢驗,另外疾管署也有設計問卷,以了解這些顧客都食用了哪些食材,如果有初步結果會再進行說明,之後會參考環境採檢、食品採檢、疫調結果來做綜合評估。如果經綜合研判確實屬於食品中毒案件,宜蘭縣政府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4款規定,根據同法第44條處店家新臺幣6萬元以上至2億元以下罰鍰。腹瀉群聚通報檢出以諾羅為多 注意食品安全衛生預防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3月16日至22日)國內腹瀉門急診就診186,708 人次,近四週(第9週至第12週)共接獲176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共有107起,檢出以諾羅病毒(104件,占97.2%)為多。疾管署呼籲,餐飲、團膳業者須注意食品安全衛生、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留意工作人員健康情形,同時也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也要澈底煮熟再食用,以降低諾羅病毒傳播風險。【延伸閱讀】藏在海鮮裡的危機! 食物中毒竟是因腸炎弧菌了解食物中毒案成立定義、調查流程! 食藥署將納「邦克列酸」為常規採檢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36

嬰幼兒患病毒性腸胃炎風險高 醫籲6個月以下嬰兒接種口服疫苗
春天是病毒性腸胃炎肆虐旺季,雖然嬰幼兒急診重症比例不高,但年紀較小或抵抗力較弱的病患,仍有可能因脫水脫到「哭卻沒有眼淚」而住院。由於嬰幼兒甚至學齡前兒童往往無法明確表達身體異狀,家長多半只能透過症狀察覺,但因病毒傳播速度快,等到發現時再送醫,往往已經症狀顯著。病毒性腸胃炎是腹瀉就醫元兇之一 輪狀病毒專攻嬰幼兒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疾管署日前分析今年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為近五年最高,「病毒性腸胃炎」是主要元兇之一,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唾液、嘔吐物、排泄物,或被病毒汙染的食物、飲料等,再經口攝入而致病。陳德慶醫師指出,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前兩者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有時也會因氣候關係往後遞延,而腺病毒則是整年都會發生。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兒和五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甚至痙攣等,至於諾羅病毒則是各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尤其好發於學校、醫院、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病毒性腸胃炎無特效藥 有脫水徵兆需至醫院打點滴陳德慶醫師強調,目前並沒有殺死病毒的特效藥,只要沒有併發症,大部分病人多會在一至三天好轉或痊癒,因此治療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也就是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同時給予藥物來緩解症狀。萬一病人因持續嘔吐或疼痛不適等原因而無法或不願進食,或是有脫水徵兆,例如嘴唇皮膚乾燥、哭卻沒有眼淚、沒有小便、活力很差等,就需要盡快到醫院打點滴。出遊做好消毒與手部清潔 六個月以下嬰兒可接種疫苗陳德慶醫師呼籲,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環境消毒和手部清潔,避免生食以減少吃到被汙染食物的機會,尤其要使用濃度較高的漂白水(酒精無效果)才能確實殺死病毒。至於已經生病的患者若出現意識不清、頸部僵硬、肢體無力,甚至抽搐等症狀,一定要馬上送急診就醫,後續也要做好自我隔離,等到症狀解除48小時後再恢復上班上課。目前輪狀病毒已有自費的口服疫苗可以預防,且疫苗防護力高達九成以上,但只限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可以接種,家中若有嬰兒還未接種,請向兒科醫師詢問。【延伸閱讀】病毒性腸胃炎正盛行! 專家教「預防感染技巧」:酒精無法消毒病毒性腸胃炎高峰期來了! 預防方式「1招」超有效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30

食物中毒、腸胃炎症狀類似!醫曝差別 「3跡象」快就醫
台灣是美食天堂,新奇百變的食物應有盡有,若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這兩種疾病雖然表現出類似的症狀,如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但它們的成因及應對方式有所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提到,腸胃炎(胃腸型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出現3跡象就要趕快就醫。洪子堯指出,食物中毒通常由食用了含有有害細菌、病毒或毒素的食物引起,如肉類、海鮮未煮熟或食物保存不當,例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由於食物不當處理導致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滋生,而食用受污染食物的多數人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症狀,通常影響2個以上的人。至於腸胃炎(胃腸型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體接觸傳染或人糞口方式傳播(接觸分泌物後,沒有使用肥皂洗手);而酒精無法有效殺死這些病毒,需要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潔雙手以預防感染,肥皂清潔時間要有七步驟(內外夾弓大立腕),且搓洗20秒以上。洪子堯提醒,出現3跡象,就要趕快就醫,第一,脫水跡象,持續嘔吐或腹瀉導致口渴、少尿、皮膚乾燥等;第二,劇烈或持續腹痛,腹痛劇烈或不間斷,或大便中有血或膿,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第三,高燒,體溫超過38.5°C,尤其症狀持續不緩解。如何避免食物中毒或腸胃炎,洪子堯建議,第一,使用肥皂和水勤洗手,尤其是在處理食物、用餐前後和上完廁所後;第二,確保食物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經檢查或過期的食品;第三,腹瀉或嘔吐時,應增加水分攝取,可考慮購買藥局的電解質水,避免高糖分的運動飲料,因其電解質含量通常不足。

宜蘭又有餐廳爆「食物中毒」! 共計19人出現上吐下瀉症狀
「涮樂和牛」宜蘭羅東店日前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疾管署從發病個案、廚師的檢體檢出諾羅病毒陽性,今天(26日)又傳出有民眾在宜蘭市某家餐廳用餐,結果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衛生局表示,目前尚未接獲醫院通報,僅止於網路爆料,但衛生局將主動調查。有民眾今天透過網路爆料,3月23日晚間與家人共計19人在宜蘭市某家餐廳用餐,隔天下午陸續出現噁心、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民眾說「我個人拉了快20次」。該家餐廳業者表示,當天晚上餐廳共計有12桌客人,爆料的民眾共計有2桌,當天有滷味拼盤、石斑、炒米粉、苦瓜鹹蛋等菜色,當天有客人抱怨魚不夠大條,並未有其他問題,近期沒有員工因病請假,也無其他客人有不良的反應。衛生局表示,目前該食品中毒訊息僅止於在網路爆料,可能是零星個案就診,因此尚未接獲醫院通報,與先前的食品中毒情況不同,還必須釐清、疫調。衛生局呼籲,近期為諾羅病毒傳染高峰,諾羅病毒傳染性高,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食品業者如發現員工有腸胃不適等症狀,應避免接觸調理食品並儘速就醫診治,並待相關症狀緩解至少48小時以上再恢復工作,以維護食品衛生。

喝運動飲料恐加劇腹瀉! 醫破解5大錯誤迷思
近期全國腹瀉就診人數仍高,坊間經常能聽到,出現腹瀉症狀時就要禁食,不然腹瀉會更嚴重,也有人認為拉肚子就是排毒,無須治療,或是自行吃止瀉藥即可。對此,臺中榮總大腸直腸科陳志典醫師指出,有些看似「正確」的處理方式,反而可能導致腹瀉症狀加劇,他也為民眾破解5大錯誤迷思,幫助大家正確應對腹瀉問題。迷思1:腹瀉是「排毒」無須治療?醫:「這些情況」要立即就醫有些人認為腹瀉是排毒的過程,應該讓身體自行將引起腹瀉的物質排乾淨。陳志典醫師表示,持續的腹瀉不僅會損害腸胃道,還可能導致嚴重的脫水和電解質失衡,甚至進一步影響心血管和腎臟功能。若腹瀉超過48小時,或伴隨發燒、血便、劇烈腹痛等症狀,患者應立即就醫接受檢查,以防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迷思2:要禁食讓腸胃休息?長時間禁食將延緩腸道修復!「腹瀉時要完全禁食,讓腸胃休息」則是另一個常見迷思。許多人在腹瀉期間不敢進食,擔心「越吃越拉」,但陳志典醫師指出,長時間的禁食實際上會延緩腸道修復,適當進食、補充營養與水分才能幫助加速恢復。他也提醒,在腹瀉期間應避免攝取油膩、辛辣、乳製品等刺激性食物,但可以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飯、稀飯、白吐司或蘋果泥等,幫助腸胃道逐步修復。迷思3:喝運動飲料補水?含糖量高可能反加劇腹瀉!陳志典醫師說明,雖然運動飲料確實能夠補充電解質,但市售的運動飲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糖分,反而可能增加腸道的滲透壓,導致腹瀉情況惡化。陳醫師建議,若想要補充電解質,民眾可選擇電解質補充液或米湯,切記避免飲用含糖的運動飲料。迷思4:自行吃止瀉藥緩解腹瀉?抑制腸道正常蠕動 恐延長感染時間許多人會在出現腹瀉症狀自行購買止瀉藥服用,希望腹瀉趕快停止。但陳志典醫師指出,這種做法可能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尤其當腹瀉是因為細菌性腸胃炎或食物中毒導致時,止瀉藥會抑制腸道的正常蠕動,導致病原菌滯留在腸道內,無法被排出體外,反而可能延長感染時間、加重病情。迷思5:喝牛奶助腸胃修復?「暫時性乳糖不耐症」加重脹氣、腹瀉!有些人可能想靠喝牛奶補充營養,幫助腸胃修復,但乳製品可能導致「暫時性乳糖不耐症」,讓腹瀉更為嚴重!陳志典醫師解釋,腹瀉後腸道的乳糖酶活性可能會下降,使腸道無法有效分解乳糖,這時攝取乳製品可能導致脹氣,甚至加劇腹瀉症狀。因此,在腹瀉期間應避免飲用牛奶、優酪乳、奶茶等乳製品,應等到腹瀉症狀完全緩解後,再逐步恢復攝取,讓腸道有足夠時間恢復正常功能。【延伸閱讀】「腹瀉」就醫近5年最高! 疾管署:逾95%為諾羅病毒「這些症狀」恐是得了腸胃炎!專家提「預防守則」降低感染機率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679

「涮樂和牛」63人上吐下瀉 5廚師全驗出「滿滿的諾羅病毒」
餐飲集團「馬辣」旗下的火鍋子品牌「涮樂和牛」,宜蘭羅東店3月15日開幕試營運,之後卻陸續傳出民眾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狀況,宜蘭縣衛生局18日起共接獲通報63人、其中33人就醫,發病均集中在開幕的15日、16日。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25)日下午公布最新檢驗結果,在採檢的17件檢體當中,有5名發病個案以及5名廚師皆檢出諾羅病毒陽性。曾淑慧說,疾管署初步針對該起腹瀉群聚案件17項檢體進行檢驗,其中有5名發病個案,5名廚師(包括內場廚師3人、外場廚師2人)檢出諾羅病毒陽性,而這5名廚師都沒有出現症狀,疾管署目前還將持續針對食物跟環境檢體進行檢驗,以釐清感染來源究竟是食材還是人員。相關調查也將發放問卷,調查有症狀的民眾分別食用何種食材。疾管署也表示,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雖呈下降趨勢,但仍為近5年(2021至2025年)最高,提醒民眾務必落實手部、飲食衛生及環境消毒清理,如有水瀉、嘔吐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衛生及員工健康管理,確保員工及民眾健康。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近四週(第9週至第12週)共接獲 176 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07 起,以檢出諾羅病毒(104件,占97.2%)為多。疾管署說明,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低病毒量即可致病,可透過食入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受汙染的器皿,以及吸入病人嘔吐物或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潛伏期約10-50小時,臨床常見症狀為水瀉及嘔吐,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病程長短(約1至10天不等)取決於所感染病原種類及個人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場所、校園為多,餐飲、團膳業者務必注意食品安全衛生,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健康情形。此外,為降低諾羅病毒傳播風險,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

涮樂和牛食物中毒案「原因曝光」 疾管署採檢10人驗出諾羅:5個是廚師
台灣知名餐飲集團「馬辣」旗下的火鍋子品牌「涮樂和牛」驚傳食物中毒事件,「涮樂和牛」宜蘭羅東店3月15日開幕試營運,之後卻陸續傳出民眾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狀況,並有多人掛急診就醫。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最新採檢結果,總計採檢17名檢體,其中有5名發病個案、5名廚師驗出諾羅陽性。據了解,宜蘭縣衛生局從18日上午起,陸續接獲醫院、民眾通報疑似食品中毒案件。據統計,案件通報發病人數共計有63人,其中有33人曾經就醫,個案發病時間則全數集中於3月15至16日。案件發生後,宜蘭縣衛生局即日命業者暫停作業,隨即向疾管署申請流行病學調查支援,組成專案團隊於21日上午前往該餐廳完成現場調查。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為止總計採檢17位發病個案檢體進行檢驗,其中5名發病個案,5名廚師驗出諾羅陽性,其中廚師又分別為內場人員3名、外場人員2名。至於是哪些食材引起食物中毒,曾淑慧表示「目前還在檢驗」,也有採檢環境檢體,並設計問卷已了解顧客都食用了哪些食材。後續有報告會持續對外說明。宜蘭衛生局則指出,18日開始陸續接獲民眾通報後,於19日派員到該餐廳調查,並勒令要求業者立即停業。經查,餐廳現場有冰鏟區域不潔、湯底醬料食材未完整覆蓋等2項衛生缺失,衛生局也開立限期改善通知書;另相關人員採樣環境檢體2件。另外,事件業者已提交改善報告及復業申請文件,將依程序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缺失項目進行複查,並檢視從業人員完成至少4小時之衛生講習,待複查合格並通過審查後,才會同意業者復業。

吃下生魚片、鮑魚!5消費者上吐下瀉 2人糞便驗出諾羅病毒
日本千葉館山市某間飯店檢測出諾羅病毒!在飯店用餐的5位客人,出現腹痛、噁心、腹瀉等症狀,並在其中2名客人的糞便中檢測出諾羅病毒,連廚房員工的糞便也被驗出諾羅病毒。根據日媒《千葉日報》報導,5名年齡介於22至67歲的男女,日前入住位於千葉縣館山市的飯店「HOTEL洲之崎風之抄」,在飯店用餐後出現腹痛、噁心、腹瀉等症狀,並在其中2名客人的糞便中檢測出諾羅病毒。一名參與烹飪員工的糞便中也檢測到了病毒,千葉縣衛生指導課認定,食物中毒是由飯店供應的食物引起的。該店21日起停業兩天。根據千葉縣衛生指導課指出,包含5名男女房客在內、一共3組6人,在15日的晚餐和16日的早餐,分別吃了生魚片拼盤和蒸鮑魚,疑似因此引發食物中毒,幸好在感染諾羅病毒後,並未演變至重症,目前身體狀況已穩定恢復中,不過仍有其他客人身體出現相同症狀,保健所仍在調查中。疑似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們從18日起相繼向同一間保健所通報,並接受調查。

宜蘭火鍋店驚傳食物中毒!增至63人不適「逾半數就醫」疾管署出手查了
宜蘭縣某家火鍋店日前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件,19日有15人通報發病,3人就醫,宜蘭縣衛生局22日表示,累計至21日止,通報發病人數增至63人,其中有33人就醫,由於是今年度宜蘭縣第1件大型疑似食品中毒案件,疾管署將支援流行病學調查。宜蘭縣衛生局是從19日上午起陸續接獲醫院、民眾通報疑似食品中毒案件,經查發病者在該家火鍋店的用餐時間,主要集中在3月15至16日。衛生局已命業者19日起暫停作業,稽查時也發現該火鍋店有冰鏟區域不潔、湯底醬料食材未完整覆蓋等2項衛生缺失,均已開立限期改善通知書;業者已呈送改善報告、申請復業公文至衛生局,不過後續須經過衛生局現場複查、檢視從業人員完成至少4小時的衛生講習等項目,才會同意復業。但通報發病人數從19日的15人、3人就醫,到21日已經增加到63人,33人就醫,衛生局考量通報人數激增,且為今年度宜蘭縣第1件大型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遂向疾病管制署申請流行病學調查支援。衛生局表示,經疾管署同意支援後,21日疾管署與衛生局組成專案團隊再次到該火鍋店調查,後續將由疾管署展開問卷調查並作研判。衛生局表示,收集的檢體包括19日至20日採集員工10名的糞便檢體,以及有症狀個案5名的糞便檢體,合計15件,均已送疾管署檢驗。衛生局表示,雖然目前正值諾羅病毒傳染的高峰期,病患上吐下瀉也符合感染諾羅病毒的症狀,但仍須待檢驗報告才能確定發病原因,預估報告約1周後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