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SS
」 票價 台鐵 交通部 TPASS 國道客運
國道客運業者苦撐 學者給解方:整合路網、補足駕駛
面對疫情城際運輸市場變化,國道客運式微,政府協助力道難見輔導成效,業者苦撐經營。學者認為,確實今非昔比,但仍具存在必要,欲拯救國道客運,整合路網、補足駕駛荒是關鍵,可由政府主導、業者配合加強整合,找出優勢引客回流。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退休副教授黃台生指出,高鐵未通車前,國道客運發展旺盛可謂黃金年代,但今非昔比,高鐵與台鐵班次、速度及服務皆完善,國道客運相對式微,但仍是城際運輸必須存在的運具,不僅具票價優勢,中短程通勤需求高,對不趕時間者也是好選擇。「救國道客運,路網整合是關鍵!」黃台生說明,客運路線調整具彈性,可搭配雙鐵整合主幹線、次幹線的接駁服務,建議擬全套性規畫,提高國道客運服務的存在感,可由政府主導、業者配合整合並找出優勢。陽明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認為,疫情期間國道客運減班,復甦後司機找不回來,班次難增,民眾轉移至其他運具,衝擊大,欲度過經營寒冬,關鍵在補充司機人力,許多司機認為開太久很辛苦,道路環境瞬息萬變,要負擔全車安全,且大眾對司機社會地位評價不高。邱裕鈞提到,加薪是最容易找司機方式,同時應重塑職業形象,並透過科技提供乘客完整資訊,減輕駕駛壓力,國道客運仍有優勢,但沒司機就難變出把戲,政府也可重新思考發購車補助,或參考雙北運價票價脫鉤機制,補貼票差,助業者度過難關。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國道客運仍有許多通勤族搭乘短程路線,建議檢討TPASS措施,讓國道客運能與其他運具搭配轉乘合作,另整體路網配置時,不該過度集中特定路廊,對相對偏遠路線也要有補貼機制,籲政府給釣竿提供誘因,讓國道客運的搭乘機會進一步提升。

國道客運疫情後盛況難回!市場仍有需求 公路局:將聚焦在中短途服務
國道客運經營寒冬未春暖花開,交通部2011年起統計,13年來9家業者退出市場、班次銳減200萬班,運量及收入雖前年起稍回溫,且駕駛荒未解,盛況難回。學者認為,國道客運仍具存在必要,整合路網、補足駕駛荒是關鍵,應政府主導、業者配合加強整合,找出優勢引客回流。交通部表示,未來國道客運將聚焦中短途服務,正研議轉運優化方案。公路局統計,去年與13年前相比,國道客運業者自38家減少至29家;路線自196條減少至161條;行車班次自480萬班剩277萬班;搭乘人次曾達8387萬人次,去年僅剩5475萬人次;年收自107億元大減至61億元。曾是規模最大的國光客運透露,經營市區公車、一般公路及國道客運路線逾110條,疫情時1年虧4至5億元,去年虧損也破億,疫情衝擊對國道客運太嚴重,所有交通業都復甦,剩國道客運回不去,未來中長途也難回從前。客運公會全聯會祕書長謝界田說,疫情期間有阿羅哈客運、日統客運退出國道市場。至於是否擔心骨牌效應?他強調「沒這情形」,但明年中將再依政府訂的18項成本檢討,報至交通部審議。陽明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認為,疫情期間民眾轉移至其他運具,對國道客運衝擊大,欲度過經營寒冬,關鍵在補充司機人力,國道客運仍有優勢,但沒司機就難變出把戲,政府也可重新思考發購車補助,或參考雙北運價票價脫鉤機制,補貼票差,助業者度過難關。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退休副教授黃台生指出,「救國道客運,路網整合是關鍵!」客運路線調整具彈性,可搭配雙鐵整合主幹線、次幹線的接駁服務,總有地區是雙鐵服務不到,建議擬全套性規畫,提高國道客運服務的存在感,可由政府主導、業者配合整合並找出優勢。公路局說明,軌道與國道客運應是相輔相成的公共運輸系統,未來長途運輸將以軌道為主、國道客運為輔,國道客運將聚焦在中短途服務,並將中長程國道客運納TPASS受惠範圍。今年持續提供大客車駕駛的考照、訓練及久任補助,公路客運駕駛截至2月底有3680人,較10年前少4成,未來將持續改善駕駛缺員問題並作為重點目標之一。

各部會預算成長5%到100% 傅崐萁:民進黨還在騙
立法院今(11日)進行總預算覆議案質詢,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嚴正抗議,主計總處沒有應該提供最後預算數,是中華民國行憲以來第一次,造成兩院衝突雞同鴨講。他說,今年通過了史上最高的2兆9884億元總預算,今天邀請首長上台逐一確認,證明各部會預算均大幅成長10%以上甚至達一倍,竟還造謠「有部會衛生紙都買不起」;另外,交通部退回「花東快」可行性評估報告,又是賴清德蕭美琴「選前承諾選後翻桌」,父母官無父母心,太欺負花東人了。傅崐萁指出,之前行政院宣稱114年總預算被立法院刪除2075億元,但根據上午行政院長卓榮泰口頭報告,實際刪除數是1439億元,通過史上最高2兆9984億近三兆元預算,比去年還增加1365億元,行政院再說無法執政,應該立刻下台一鞠躬。「有政府,會造謠」,傅崐萁說,行政院說沒錢聘手語翻譯師,總統府發不出三節獎金,農業部要記者自備衛生紙發電機,數發部說無法網訂車票,財政部說謊減少雲端發票,交通部說TPASS受衝擊,教育部稱平價就學補助及幼教薪資補助被刪,體育署說運動員不能出國,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說南部不能辦護等等,各種謊言鋪天蓋地。傅崐萁指出,逐一詢問各部會首長,證明每個部會預算都較去年大幅成長,包括國防部增加四百億、內政部主管機關共增四百億,其中國土署多280億、消防署增加一倍、交通部多389億、法務部多20億、教育部增加278億、農業部多83.24億、衛福部增加317億、海委會多43億、國科會增加132億、原民會增加13億、客委會多4億,各部會預算成長5%到100%不等,再問各部會「覺得窒礙難行的預算有多少?」首長們雖然都答不出來,但傅崐萁都強調「若有窒礙難行,可向立法院提出追加」。傅崐萁抗議說,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每年都要求朝野協商統刪預算,這是立法院慣例,結果主計長陳淑姿今年說她算不出刪減的預算案,讓立法與行政兩院不只是雞同鴨講,根本是瞎子摸象。而從1月21日總預算三讀通過後至今,完全沒跟各委員會及在野黨溝通,這是中華民國行憲以來第一次發生,表示主計長能力不足,不適任就該換人。去年GDP成長4.59%,但大多數部會預算成長10%以上,「國王的新衣」被戳破,不適任的、只會吵架不會解決問題的、民代性格要鬥爭的都要換掉。日前交通部退回花東快速公路的可行性評估報告,傅崐萁痛斥是「選前騙票,選後跳票」,副總統蕭美琴2020年競選立委就重啟可行性研究,當選副總統竟不算數。他說,父母官要有父母心,西部密密麻麻交通網絡,蔡英文、賴清德、蕭美琴都說要給花東人安全回家的路,選前承諾,選後翻桌,現在還要看情況逐步來做,當初來花蓮為什麼不講清楚。「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傅崐萁說,2016年花東快那時剛開始規劃只需820億元經費,2023年已飆漲至2500億,物價飆漲,今年交通部評估至少要3614億元。去年陳雪生召委於4月17日召集委員會協商,立法院長韓國瑜分別於5/2、5/9、5/13及5/16召集「花東三法」協商推進立法進程。去年7月16日興建花東快的主決議,三黨都簽字院會通過,要求12年內完工,民進黨團柯建銘吳思瑤都有簽字,給這麼多總預算,卻不能用父母心來看整個建設,民進黨欺負花東人民很久了。

北捷旅客人次破140億!這名幸運兒「免費搭1年」 11人中獎名單曝
台北捷運公司8日宣布,旅客運輸量突破140億人次,第140億位乘客從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進站,大湖公園站出站,獲得免費搭乘捷運一整年的超值大獎。此外,第140億乘客前後5名捷運乘客,則各獲得基北北桃都會通月票1張。台北捷運公司表示,第140億人次的幸運兒會員帳號為「0912XXX356」,北捷將致贈特製年票1張,可於一年內不限次數免費搭乘捷運,後續北捷將依得獎者登載的會員資料,通知領獎日期及地點。此外,第140億人次乘客前後各5名乘客,則可獲得價值1200元TPASS通勤月票1張。獎品兌換劵將於3月18日匯入「台北捷運Go」App「我的帳戶/我的優惠券」,請得獎者於3月18日至4月6日期間,前往捷運商品館中山店,出示App兌換券領取獎品。前後各5名乘客分別是板橋進站、台北101/世貿出站,會員帳號為「0911XXX723」;永春進站、忠孝敦化出戰,會員帳號為「0978XXX225」;士林進站、台北車站出站,會員帳號為「0927XXX565」;萬隆進站、中山出站,會員帳號為「0920XXX517」;紅樹林進站、台北小巨蛋出站,會員帳號為「0970XXX139」;菜寮進站、民權西路出站,會員帳號為「0939XXX313」;東湖進站、國父紀念館出站,會員帳號為「0912XXX413」;亞東醫院進站、板橋出站,會員帳號為「0939XXX772」;信義安和進站、東門出站,會員帳號為「0966XXX905」;南勢角進站、頂溪出站,會員帳號為「0932XXX173」。去年7月,台北捷運達成135億人次目標,不到1年時間,迎來第140億人次,台北捷運感謝民眾支持並搭乘綠色運具,實踐最實際的減碳行動方案。北捷公布幸運乘客名單。(圖/北捷官網)

北捷「第140億」人次幸運乘客誕生!獲贈不限次免費年票1張 前後5名也有獎
台北捷運公司今(8)日宣布,全線旅運量在今天上午突破140億人次,而第140億名出站的旅客將能得到一張「不限次數、免費搭乘」的年票。據了解,這名幸運乘車旅客是從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進站、大湖公園站出站。此外,第140億人次前後各5名旅客,則可獲得一張TPASS通勤月票。台北捷運旅運量在112年11月突破130億人次,經過一年多累積,在今天上午10時18分出現第140億名旅客。北捷表示,這名幸運乘客從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進站、大湖公園站出站,將能獲得北捷特製年票一張,可不限次數免費搭乘捷運1年。另外,第140億人次前後各五名的旅客,可獲得價值新台幣1200元TPASS通勤月票1張,兌換券將在18日匯入「台北捷運Go」App中。台北捷運公司表示,感謝民眾自民國85年通車以來的支持,鼓勵民眾繼續踴躍搭乘綠色運具,用最實際的方式實踐減碳行動。

台鐵要漲價了!自強號北高線逼近千元 最快月底送核定
交通部費率委員會21日審查台鐵票價調漲方案,經2個半小時報告討論,審議一次就通過。交通部表示,決議版本與先前台鐵董事會通過版本相同,平均漲幅26.8%,最快2月底報至行政院核定。台鐵補充,政院通過後需2個月調整票務系統,上路時程仍視核定狀況而定。台鐵費率近30年未調,據估算,與前次基本費率調整時的營運成本相比,至去年為止營運成本已高漲37.96%,票箱收入難支應營運成本,短程旅次運價甚至較捷運、公車及公路客運低。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說明,台鐵公司化需自負盈虧,無論從成本、票價合理性至健全公司營運等因素,費率確有檢討必要,委員會針對台鐵提報合理營運成本、費率基礎、合理報酬率、預估客運延人公里數與貨運延噸公里數等討論,主要針對台鐵計算成本與收入提問,台鐵先前已與交通部及主計總處確認好細節,皆有充分說明。審議會考量經營成本變動、健全經營環境及公共運輸發展,同意台鐵所提方案。試算票價,台北至板橋區間車擬15漲至22元、台北至台中自強號375漲至501元、台北至新左營自強號自824漲至975元。林福山說,運研所下周會將審議結果陳報交通部,後續以最快作業速度,拚2月底前報至行政院核定,台鐵還需修正系統,調整成本不高,上路後也不影響TPASS用戶。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補充,屆時收到核定函後,調整票務系統需2個月時間,相關措施已做好準備,新版票價上路日期仍視政院核定日期才能規畫。不過,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已預估,新票價上半年有機會實施。

台鐵票價調漲!交通部費率委員會2/21通過「票價可漲26.8%」 最快月底報行政院
台鐵公司2月5日董事會通過票價合理化方案,凍漲30年終見調漲機會,平均調幅26.8%,此案已提報至交通部。交通部費率審議委員會21日下午召開首次審查會議,通過台鐵票價可平均調漲26.8%,其中台北到新左營975元,千元有找,最快2月底將提報行政院核定。台鐵公司董事會2月初通過票價合理化方案後,已提報至交通部,據了解,交通部費率審議委員會21日下午召開首次審查會議,邀請專家學者共同討論,通過最新運價依據立法院核准鐵路運價率公式為基礎,以合理報酬率0.36%計算合理化票價,以區間車票價為例,調整後平均費率為1.82元/公里,相較於現行費率1.46元/公里,平均調幅約26.8%。長途區間採遞遠遞減,降低漲幅。依據試算後,台北到板橋區間車票價將從15元漲為22元,自強號從23元漲至34元;台北到桃園區間車可從42元漲到63元,自強號從66元漲到99元,若使用TPASS通勤月票不受影響。中程部分,台中到台北,區間車將從241元漲到323元,自強號等對號列車票價將從375元漲至501元。另台北到花蓮區間車可從283元漲至375元、自強號可從440元漲至583元。長途部分,因遞遠遞減優惠下,台北到新左營自強號票價可從824元漲到975元壓在千元以下,比高鐵北高1490元票價仍有515元差距,另外台北到台東自強號將從783元漲到935元。

北捷今年首度虧損 3月1日起常客優惠縮水
台北捷運公司面對電費、薪資及基本工資調漲壓力,今年恐首度出現虧損,雖未調整捷運票價,但董事會去年通過調整常客優惠行銷方案並經市府核准,北捷17日宣布,今年3月1日起,常客優惠由原本7至9折減為85折至95折,但仍可搭配TPASS2.0常客優惠回饋方案。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電價調漲造成北捷整體經營巨大壓力,市府多次向中央反映盼能體諒並給予北捷電價優惠,為將衝擊降至最低,持續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因此調整常客優惠,也希望大家多使用不受影響的1200定期票。北捷指出,3月1日起常客優惠調整為每月搭乘捷運11至20次,現金回饋5%,相當於全票票價95折;每月搭乘捷運21至40次,現金回饋10%,等同全票票價9折;每月搭乘捷運41次以上,現金回饋15%,等於全票票價85折。北捷建議,若每月票價支出超過1200元,建議購買1200定期票,30天內可不限次搭乘基北北桃轄內公共運輸工具,敬老卡、愛心卡、兒童卡等優惠方式及優惠金額均維持現行方案。國民黨市議員李明賢認為,下修常客優惠,形同變相漲價,違背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政策,建議北捷擴大各種業外收入,例如比照日本模式增加多元營收。民進黨議員洪婉臻也說,北捷不應以營利看待公共運輸而犧牲市民荷包,優惠縮水後,民眾可能改騎車、開車上下班,交通恐更混亂。北捷提醒,北捷常客優惠雖略有縮水,交通部TPASS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方案未受影響,民眾可搭配使用。

台鐵出招軋高鐵!搶攻西部幹線旅客 增班北中直達車
台鐵去年客運量2.37億人次、高鐵7825萬人次皆創新高。面對高鐵假日一票難求,台鐵出招搶攻西部幹線旅客,今年改點擬將台北至台中直達車增至每日12列。目前高鐵、台鐵北中快車平日分別約24、9班,行車時間分別1小時內、2小時內,未來台鐵漲票價後,與高鐵票差縮至199元,旅客恐因兩者站點有異而選擇運具。台鐵去年總運量2億3707萬271人次創歷史高峰,台鐵分析,去年第一季長途旅客增加,但受地震影響,中長途旅客減少約1%,不過短途旅客約增加4%,推估為民眾公共運具的運用移轉,從私人運具轉至公共運具,再加TPASS通勤月票助攻,其成效與原預期差不多,故運量增長。台鐵也評估,因應高鐵一票難求,西部幹線如何透過加開直達車吸客,規畫今年5至6月的年度改點,增加台北至台中直達車,目前每日正常行駛約8至10列,擬增至每日12列,但仍要考量各站運輸情形,直達車也可能開到彰化或高雄,但強調「北中直達車必然會增班」。觀察雙鐵北中直達車11日現況,台鐵台北至台中站,非快車行車時間約2至3小時,行車時間在1.5至2小時內班次有9班,自強號全票375元;高鐵台北至台中站,行車時間在47至51分鐘內班次有24班,全票700元。不過,未來台鐵調漲票價後,台北至台中自強號可能從375元漲至501元,雙鐵票差自325元縮減至199元,高鐵行車時間則較台鐵快超過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但雙鐵站點有異,台鐵台中站位於台中市區,高鐵站座落烏日,若台鐵北中直達車增班,有望吸引欲前往市區的旅客搭乘。台灣高鐵去年運量7825萬483人次也創新高,台灣高鐵指出,運量成長與經濟成長、區域產業發展、人口遷徙、城際運輸市場競爭情勢等有關,因疫後經濟與產業發展熱絡、都會人口持續向外擴散,故運量明顯成長,後續將定期檢討供需,視需要實施短期增班與常態增班。台灣高鐵總經理鄭光遠日前也透露,周五、六、日運量可達8成,周一至四不到6成,祭出離峰優惠吸引不趕時間者,盼增周間運量並分流人潮。

台鐵漲價「自強號優勢為何」?眾人點出1差異:方便很多
昨(5)日下午台鐵「票價合理化調整案」獲董事會通過,宣布調整後平均費率為1.82元/公里,調幅達26.8%,以自強號台北至新左營計算,將漲至975元。有網友好奇,在高鐵的競爭之下,台鐵的優勢為何?有不少人指出,高鐵站有些離市區太遠,不如台鐵方便。一名網友在PTT上以「坐自強號的優勢是什麼?」為題發文表示,高鐵台北至高雄最快1小時34分1490元,台鐵北高最快則是3小時38分843元,台鐵便宜快一半價錢但要花2-3倍時間,令他疑惑發問「坐台鐵的優勢是下車的地方比較熱鬧嗎?還是車齡比高鐵新?」貼文曝光後,不少人點出台鐵的優勢為站點都在市區,且偏僻地區只有台鐵,「台鐵車站大多在市中心,高鐵比較不一定」、「新自強還不錯,椅子比高鐵大,又可以充電」、「難不成多出2小時你能拿去賺錢嗎」、「比較小的鄉鎮還是需要台鐵的」、「有些高鐵站離市區超遠,還是台鐵方便」、「多玩2小時手機賺650,不香嗎」、「車站在市區不用再搭公車轉」、「高鐵太快了,手機速度超慢,台鐵慢一點剛剛好。」台鐵昨日表示,目前「票價合理化調整案」已獲董事會通過,將陳報交通部費率委員會審議。台鐵票價自民國84年調整後,迄今已近30年未調整,期間物價指數上漲60.3%,票箱收入難以支應營運成本。票價調整後,以北高自強號為例,將從新台幣824元漲至975元。台鐵說,因持續推廣TPASS政策等,短程通勤、通學旅客將不受影響;中長程因實施遞遠遞減訂價制度,票價也比高鐵及國道客運便宜。

台鐵近30年首調漲!1圖看新票價 「台北到板橋22元」仍比捷運便宜
臺鐵票價合理化調整案今(5日)獲臺鐵公司董事會通過,將陳報交通部費率委員會審議。臺鐵票價自民國84年調整後,迄今已近30年未調整,期間物價指數上漲60.3%,票箱收入難以支應營運成本,造成經營困難,亟需合理反映改善,今日票價調整案獲董事會支持通過,後續將依程序報請主管機關審議。配合票價合理化方案之實施,臺鐵公司將持續加速推動安全管理系統,確保營運安全,同時提升各項旅客服務,建立公司永續經營之良好基礎。臺鐵運價率係依據立法院核准鐵路運價率公式為基礎,以合理報酬率0.36%計算合理化票價,以區間車票價為例,調整後平均費率為1.82元/公里,相較於現行費率1.46元/公里,平均調幅約26.8%。考量短途票價合理可接受,降低對中長程票價影響,臺鐵公司提出相對應調整機制,包括持續推動TPASS、常客優惠、電子定期票及遞遠遞減訂價制度,並試算各區段、車種票價。(圖/台鐵公司提供)台鐵表示,經試算後,短程區間仍較捷運、市區公車便宜,且因持續推廣TPASS政策及電子定期票措施,短程通勤、通學旅客將不受影響;中長程因實施遞遠遞減訂價制度,使票價亦較高鐵及國道客運便宜,仍為旅客高CP值之運具選擇。臺鐵公司自前次調整票價迄今,積極推動重大鐵路建設,完成山線雙軌化、增加六家線、沙崙線配合高鐵辦理轉乘運輸、都會區鐵路立體化更新增加車站、臺鐵捷運化增加通勤車站、北迴鐵路、花東鐵路、南迴鐵路先後完成電氣化,持續投入新車淘汰老舊車廂,並啟用第4代票務系統、電子票證服務、開通多元支付、推出新型自動售票機等便民措施,有效提升服務以滿足旅客需求。(圖/台鐵公司提供)未來臺鐵公司將持續投入新車隊,總數將達1,307輛,充分增加運能,方便旅客訂票搭乘。另接續啟用新觀光車隊,推動軌道觀光。各場站亦將更新列車資訊系統(TIDS)及新型閘門系統,優化無障礙設施及指標系統,便利旅客乘車,提升準點率。同時配合花東雙軌、田中支線、臺南地下化、嘉義高架化、桃園地下化、斗六高架化、彰化高架化、宜蘭高架化及車站風貌改善等計畫,均已擬妥軟硬體強化措施,將帶給民眾全新的服務體驗。票價合理化方案實施後,公司財務體質可望有效改善,轉虧為盈。臺鐵公司將妥善運用財務槓桿,重整資訊及資安系統,興建鐵道學院,推動安全管理系統,確保營運安全,同時建立公司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提升服務品質,照顧員工、留才久用,以提供社會大眾更安全、準點、優質的鐵路運輸服務。

30年來首漲!台鐵董事會通過「票價漲26.8%」 北高自強號要975元
台鐵去年正式公司化,改制掛牌「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原本預估首年虧損74億餘元,去年底調升至120億餘元,實際虧損卻高達137.9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台鐵董事會今(5日)通過票價調整方案,平均漲幅26.8%,台北到新左營從824元漲至975元,北高票價壓在千元以下,預估收入可增加47.15億元。台鐵票價調整方案今天二度叩關董事會,最終董事會決議通過合理報酬率3%方案,加上長途遞遠遞減等優惠,票價平均漲幅從35.62%下調至26.8%。其中短途因有TPASS通勤月票和常客優惠,因此不受影響,前者漲幅由TPASS吸收。以台北至板橋試算,區間車票價將從15元調整為22元,自強號23元漲至34元;台北到桃園區間車42元漲至63元,自強號66元漲到99元。中程部分,以台中到台北為例,區間車241元漲至323元,自強號等對號列車票價可從375元漲到501元。另外,台北到花蓮區間車可從283元漲至375元、自強號440元漲至583元。長途部分,因遞遠遞減優惠下,台北到新左營自強號票價可從824元漲到975元,除了壓在千元以下,比高鐵北高要價1490元仍有515元差距。另台北到台東自強號可從783元漲到935元。這次票價調整案經董事會通過後,後續將提報交通部交通費率委員會審議,最後再報請行政院核定。運價核定後,預計公告2個月後實施,台鐵公司將持續改善營運安全、提升準點率,並加強與民眾溝通說明,爭取民眾認同。據了解,台鐵自110年起,每年虧損都破百億元,110年虧損約119億元、111年虧111億元、112年虧114億元,去年則來到137.9億元,打破歷史新高。台鐵預算書指出,原本公司成立時,預估去年全年度會虧損74億餘元,去年底改為120億餘元,但實際決算出爐後,發現實際虧損達到137.9億元。台鐵分析,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由於0403花蓮大地震影響,加上數次颱風重創,讓預計能有185億元的票箱收入,下跌到174億元,但在台鐵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客運量平均每日達64.77萬人次,其實比112年增加了7.8%,累計客運人次達2.37億,客運收入約174億元,較112年增加7.01億元。

台鐵火車票將調漲!恐一口氣漲近3成 北高自強號824變975元
台鐵公司5日召開董事會,由於去年虧損137.9億元創新高,票價合理化方案將再度提報董事會討論,據了解,台鐵提出新票價方案,以3%為合理報酬率,輔以長途遞遠遞減等措施控制漲幅,平均漲幅自35.62%降至26.8%,台北至高雄自強號票價由824元漲至975元,調升18.3%,守住千元上限。台鐵董事長杜微4日表示,須待董事會同意才能定案。平均漲幅26.8% 董事會今討論台鐵票價已凍漲30年,2024年是轉型為國營公司的第一年,台鐵原預估首年營運虧損約74億元,去年底上修至120億元,但最新會計月報顯示,去年虧損137.9億元,較2021年虧損130億元、2022年的111億元、2023年的114.3億元都高,創史上最大虧損。台鐵分析虧損擴大原因,包括去年首次依公司化規定,依收入和資本額固定比例提撥職工福利金約23億元,再加天災頻繁,票箱收入原估可有185億元,但實際約174億元,人事費用增加,再加上長年未調票價,使得財務負擔沉重。提撥職工福利金23億 加重虧損台鐵強調,帳面虧損137億元,但為配合執行政策,支出達199.53億元,顯示台鐵其實有盈餘,是因配合政策才呈虧損,雖去年地震與颱風頻繁,重創運輸本業與鐵道觀光,但日均客運量達64.77萬人次,較前年增7.8%,客運收入也較前年增約7億元,另便當、商品及資產開發收入也皆有成長。台鐵凍漲票價多年造成虧損,都由政府補貼,去年9月曾根據立法院規定公式,提報合理報酬率3%、4%、5%方案至董事會,平均漲幅分別為35.62%、40.41%及44.52%,因欠缺相關評估資料,遭退回要求補正再議。票價調整方案5日下午再次叩關董事會,據了解,目前各界對調漲票價並無強烈反對意見,交通部長陳世凱已承諾在春節後務實討論,5日董事會也僅排1項議程,就是討論票價,過關機會頗高。台北板橋區間車 15元變22元台鐵經營團隊近日密切與官方、勞工、專家學者董事群及外部單位溝通、爭取支持,各界也已有共識「要馬兒跑也要給馬兒吃草」,盼此案盡快通過董事會,早日送交通部費率審議委員會審查。團隊此次同樣擬3種方案並加入敏感度分析,各方案短中長途調整不同,以報酬率3%為基礎,再加優惠調整,因遞遠遞減有不同公式,建議方案將平均漲幅降至26.8%,且短中長途漲幅不同,短途乘客有TPASS月票與常客優惠,故不受影響。若採此方案試算,台北至板橋區間車票價將自15元漲至22元,台北至板橋自強號也自23元漲至34元;中程台北至台中自強號375元調至501元,台北至花蓮自強號440元漲至583元,台北至花蓮區間車則從283元漲至375元;長途台北至高雄824元漲至975元,未破千元大關,避免旅客轉移到高鐵。長途未破千元 避免流失乘客漲幅下調後,台鐵預估須自行吸收16.73億元,期能保持中程競爭力,也不流失長途乘客,短途則有TPASS吸收,降低對民眾衝擊。「要留住客人!」杜微表示,盼減少調票價對民眾影響並服務更多人,若3%報酬率方案以優惠調整,詳細漲幅降多少仍視董事會討論而定。依台鐵規畫,若票價合理化方案通過董事會,5日有初步說明外,6日也計畫透過記者會詳細說明。

鼓勵搭大眾運輸!TPASS 2.0常客優惠今開跑 3月底前購買加碼10%回饋
為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交通部推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自今日開始累計搭乘紀錄,最快可於3月25日靠卡領取回饋金。公路局表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是針對持電子票證(需完成記名登錄)每月搭乘公共運輸達11次以上之民眾,提供一定比例乘車金額回饋,以公路公共運輸國道客運、公路客運、市區公車為例,每月搭乘11至30次,可回饋15%乘車金額、搭31次以上,可回饋30%乘車金額。同時也針對已有常客優惠的軌道運輸包含台鐵、台北捷運、新北捷運提供加碼回饋,每月搭乘11次以上,可回饋2%乘車金額。公路局提醒,只要在3月31日前至四大超商多媒體事務機預購或各捷運站(服務台或售票加值機)購買TPASS 2.0票卡並完成記名登錄,今年底前持該票卡搭乘公共運輸達成回饋條件,將由中央再加碼回饋10%乘車金額。公路局提到,參與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民眾需先至該局常客優惠回饋網頁點選進入各票證公司記名專區完成記名登錄程序,2月起將自完成記名登錄次日起開始累計當月搭乘公共運輸紀錄,且可自次月25日起至指定管道靠卡領取當月份回饋金,邀請想成為TPASS會員的民眾上網登錄,用行動來支持公共運輸,共同為節能減碳盡一分心力。

春節連假!台鐵今進入高峰 高鐵訂票率70%
交通部統計至昨日,台鐵統計搭乘人數63萬人次,今起進入高峰期間,預估會有76萬人次,另高鐵訂票率則約70%,剩餘則屬離峰或北上班次。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今年春節連假高鐵加開380班次、台鐵加開326班次,國道客運也推史上最殺6折優惠,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返鄉或出遊,至於自駕民眾則建議使用1968APP事先查詢路況規劃行程。陳世凱今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訪問,與主持人黃暐瀚談春節疏運狀況。陳世凱說,今年高鐵加開380班次,部分班次自由座增至8車廂,也可改搭台鐵新自強號,台中到台北只要1小時30分,而今年春節期間國道客運打6折,若自駕返鄉,上路前可下載1968APP,事先掌握國道高承載、匝道管制情形,或設定起迄點計算車程並提供建議路線。交通部長陳世凱(左)24日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訪問,與主持人黃暐瀚(右)談春節疏運狀況。(圖/中國時報蔡明亘)陳世凱說,今起至2月2日,國道客運有6折優惠,返鄉若非上班、上課,不趕時間的話,可以輕鬆回家或出門旅行,沿途欣賞景色。以高鐵台中站為例,從烏日回到市區要多花1小時時間才能到家,但搭乘客運可以直接進市區,對於住在豐原或市區附近的居民來說,搭乘國道客運或台鐵比搭高鐵方便許多。截至昨日,台鐵統計搭乘人數63萬人次,今起進入高峰期間,預估會有76萬人次。陳世凱提到,今年加開326班次,目前訂票率44.82%,旅客可以搭乘EMU3000車型的新自強號,快速又舒適,台北到豐原只要1.5小時,非直達車約需1小時50分鐘,對於來回台中、台北的居民非常便利。高鐵訂票率則約70%,尖峰時段的票較難搶,尤其是除夕前的南下班次,剩下的30%屬於離峰時段或北上班次。陳世凱指出,交通部希望民眾能輕鬆、舒適地返鄉或旅行,而非辛苦排隊等待。因此,今年將視人潮加開8個自由座車廂的列車,讓旅客快速上車,減少排隊時間。為避免旅客搭乘自由座排隊到站外的狀況,交通部提出「運具聯防」措施。陳世凱說明,之前中秋節高鐵台中站排自由座旅客必須等2小時才能上車,今年將設置燈號指示提醒人潮多寡,同時安排台鐵烏日站發車的新自強號和數家國道客運業者疏運,引導旅客前往搭乘,「同樣是等待2小時,不如直接搭台鐵或客運抵達目的地,無需長時間排隊」。至於自駕民眾該如何聰明駕駛?陳世凱建議,上路前可以先下載1968APP,會提供春節疏運期間的所有交通資訊,包括哪裡有高承載管制、哪條路段塞車,還有攝影機影像和AI預測抵達時間等功能,也能輸入起迄點,系統就會安排最佳路線和預計到達時間。陳世凱表示,西部國道的疏運情況,初一到初三南下,午夜12點到清晨6點前最不塞車。如果開夜車,一定要記得休息充足,確保安全;初三到初五北上,南部建議早上9點前出發,中部則是中午12點前動身。除了國道外,也可選擇省道系統分流,例如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就會很順暢。陳世凱也不忘推銷「TPASS2.0」,疫情期間民眾不想搭乘公共運輸,私人運具數量暴增,導致道路壅塞和環保問題,所以交通部透過TPASS吸引更多人重返公共運輸系統。第一代TPASS成功讓公共運輸量增加30%,但大部分集中在軌道運輸,客運的使用量成長有限,因此推出2.0版本,當月搭乘公共運輸次數達11次以上,就會有最高40%回饋。

TPASS 2.0常客優惠正式啟用!即起開放登錄 搶早鳥回饋最高40%
TPASS政策上路實施以來,已創造9億人次使用,為持續促進公共運輸並提供多元的優惠選擇,交通部14日宣布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正式啟動,只要每月搭乘11次以上就有回饋、搭乘31次以上最高30%,即日起開放記名登錄,再加上3月底前登錄的早鳥優惠10%、回饋最高40%,最快3月25日就能靠卡領取回饋金。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TPASS 2.0主打「一卡在手」暢行無阻,全台不分縣市均可通用累計,且公路運輸可橫跨公車、客運合併累計。公路局表示,過去TPASS政策為中央地方分擔經費,全國有20個縣市響應TPASS政策,推出27個月票方案,但部分方案屬於特定縣市或單一生活圈適用,而新版TPASS 2.0則全台通用。隨疫情紓緩再加上推動TPASS政策,公共運輸運量逐漸恢復,尤其在軌道及公共自行車運量成長幅度最明顯;公路局指出,整體公共運輸中,使用TPASS用戶佔整體26.6%。這次由中央主導推動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除提供不同型態的優惠方案之外,也針對「公路」公共運輸加強優惠力道,同時將持電子票證搭乘中長程國道客運旅次也納入,以擴大更多公共運輸使用族群,盼吸引民眾多加使用國道客運。公路局說明,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是針對持電子票證(需完成記名登錄)每月搭乘公共運輸達11次以上之民眾,提供一定比例乘車金額回饋。以公路公共運輸(國道客運、公路客運、市區公車)為例,每月搭乘11~30次,可回饋15%乘車金額、搭乘31次以上,則可回饋30%乘車金額。而針對已有常客優惠的軌道運輸(台鐵、台北捷運、新北捷運),每月搭乘11次以上,中央也再提供2%回饋。此外,這次中央特別發行TPASS 2.0票卡,只要在3月31日前取得TPASS 2.0票卡並完成記名登錄,並在2025年底前持該票卡搭乘公共運輸達成回饋條件,將由中央再加碼回饋10%乘車金額。公路局表示,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2月起跑,民眾需先至常客優惠回饋網頁點選進入各票證公司記名專區完成記名登錄程序,自完成記名登錄次日起開始累計當月搭乘公共運輸紀錄,可在下月25日起至四大超商及捷運站機台靠卡領取當月份回饋金,首波TPASS回饋金將在3月25起開發靠卡領取。想要購買TPASS 2.0票卡的民眾,可至四大超商多媒體事務機預購或各捷運站(服務台或售票加值機)購買,自3月25日起,即可持票卡至四大超商櫃台由店員協助或至台北捷運各站(悠遊卡售卡加值機)靠卡領取回饋。

2025年新制上路 6大領域22項目「基本工資上漲」
目前時序已經來到2024年12月31日,明日就準備進入2025年。而在2025年開年之初,就有6大領域22條新制準備上路,涵蓋範圍從薪資調整、醫療健保到交通、環境與教育,每一項都與民眾的荷包和生活息息相關。薪資與勞動條件調整1.基本工資調漲每月工資從27,470元上調至28,590元,時薪從183元調升至190元。受惠人群約189.5萬人,其中本國籍勞工152.7萬人,外籍勞工36.8萬人。但同樣的也會因此帶動勞保費和健保費的增加。勞保費部分,勞工每月負擔增加56元。雇主每月負擔增加195元。健保費部分則有771萬人會受到影響,平均每人每月多繳21元。但此舉也讓每年增加健保收入約53億元。2.軍公教調薪軍公教薪資調整3%,是自2018年來第4次調薪,實質薪資累計提升14.7%。而中央機關約僱人員、工友及約用人員月薪調整至不低於最低工資的1.1倍(約31,449元)。3.勞保與職災保險給付增加配合基本工資調漲,月投保薪資最低級由27,470元提升至28,590元。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基數也隨之調整,約124萬人受惠。醫療健保改革1.健保住院自付額調整單次住院上限增至51,000元,全年累計最高為86,000元。這項改變不影響經濟弱勢或重大傷病患者,但中高收入者將面臨更高的負擔。2.癌症篩檢範圍擴大大腸癌的篩檢年齡降至45歲(有家族病史者降至40歲);乳癌方面,女性篩檢年齡擴至40至74歲;子宮頸癌方面,篩檢對象年齡降至25歲以上;肺癌方面,有重度吸菸者與具家族病史者將納入篩檢;胃癌方面,從2025年起將提供45至74歲民眾幽門桿菌檢測。3.全民免費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對所有6個月以上民眾免費接種,開放至疫苗用罄為止。4.公費HPV疫苗接種35歲、45歲、65歲女性適用公費HPV檢測。國中男生自2025年9月起納入公費接種對象。5.幼兒A肝疫苗接種時程調整滿18個月和27個月分別接種一劑A型肝炎疫苗,與其他疫苗接種時程搭配,提升便利性。民生與補助措施1.租金補貼擴大補貼戶數提升至75萬戶,針對無自有住宅個人或家庭提供補助。這項政策將延長至2025年後,中央預算達300億元。2.文化幣發放16至22歲每人可領取1,200點。除此之外,還新增13至15歲每人可領取600點,用於觀看表演、購書等文化活動。3.生育津貼加碼台北市方面,第一胎補助40,000元,第二胎45,000元,第三胎50,000元。而在花蓮縣富里鄉當地,每胎最高補助120,000元。交通與觀光政策1.汽機車噪音檢測未通過噪音認證的改裝排氣管將被罰款900至1,800元,累犯最高可罰30,000元。2.機車駕訓補助原有1,300元駕訓補助,新推出3.0計畫,持學習駕照者參加課程最高可獲補助2,500元。3.旅宿業限用一次性備品旅宿業不得提供小於180毫升的瓶裝盥洗用品,違者最高罰6,000元。鼓勵消費者自備用品,並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大瓶裝。4.TPASS 2.0常客優惠為鼓勵公共運輸使用,累計乘車次數可享月度回饋。5.觀光優惠台灣好行「花蓮路線」免費搭乘,其他路線半價。台灣觀巴部分行程1折起,部分地區2人同行1人免費。環境與新規1.碳費徵收每噸碳排放起徵價300元,2026年正式繳費,涵蓋281家公司。2.手機回收新規手機製造商須設置回收設施,並標明分類回收標誌。3.寵物登記強制為貓咪植入晶片,未登記者最高罰15,000元。出國與護照便利1.自動通關系統使用年齡降至10歲以上,身高限制降至120公分以上。2.線上換發護照提供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減少民眾往返不便。3.日本入境事先確認桃園機場實施日本入境資料預確認,縮短入境排隊時間。

反對藍白惡修《財劃法》 陳其邁:拋下政治算計重新檢討修法
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首長今(25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開記者會,針對立法院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指出,此舉對台灣均衡發展與縣市間的公平分配造成重大衝擊。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說,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將加劇縣市間的資源不公平;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表示,修法後的分配結果,南部縣市幾乎全數被邊緣化,呼籲拋下藍綠政治算計,重新檢討修法。林右昌表示,民進黨執政期間,始終致力於促進中央與地方的均衡發展,並未出現「富中央、窮地方」的現象。然而,上週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過程中既缺乏討論,也未讓行政院充分表達意見。此結果不僅進一步加劇縣市間的資源不公平,更對民進黨過去數年推動均衡台灣發展的努力造成嚴重打擊,未來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林右昌憂心表示,這次修法直接衝擊民眾當前享有的多項重要福利措施,包括通勤族的TPASS月票、0-2歲托嬰補助、2-6歲托育補助、高中及私立大學學費補助,以及租屋族的租金補貼等。國、眾兩黨的惡修法行為,將對這些深受民眾依賴的福利政策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進一步侵害每位國人的權益。陳其邁說,高度遺憾立法院以蠻橫方式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過程中未徵詢地方政府意見。修法後的3700億元財政預算,未明確規劃事權與財權分配,導致未來中央與地方在財政分權上的潛在衝突。原本應由國稅滿足各地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的制度,如今卻被納入地方稅等權重,反而使財政良好地區獲得更多資源,這極度不公平,完全背離修法初衷。陳其邁指出,高雄市老年人口較台中多七萬人,較桃園多十七萬人,龐大的醫療與社福需求未被考量進統籌分配公式,對地方財政造成巨大壓力。修法後的分配結果,高雄減少17%,台南減少16%,南部縣市幾乎全數被邊緣化,尤其是人口老化嚴重的地區,嚴重擴大南北差距與城鄉不均。陳其邁強調,國民黨修法結果充滿藍綠差別,六都中台南、高雄分配最少,非六都中如澎湖、嘉義、屏東等民進黨執政縣市同樣處於末段班。陳其邁呼籲,拋下藍綠政治算計,以人民利益為最優先,重新檢討修法,讓財政分配真正落實均衡發展,實現對全體國民的公平對待。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簡而言之,這次修法充分展現了「重北輕南、重東輕西」的現象。例如,新竹市因修法增加了約200多億元預算,與之相比,台南市僅增加163億元,反映出極大的不公平;新竹縣市人口約104萬人,但預算增加高達389億元。從東西分配來看,花蓮縣新增預算161億元,而花蓮的人口、產業結構與賦稅貢獻度,與台南市相比也顯得格外失衡,對南部民眾造成極大的相對剝奪感。 澎湖縣長陳光復說,「法律可以修,但不能越修越惡」,澎湖沒有高速公路、高鐵或火車,卻擁有67個碼頭與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然而在事權增加的情況下,澎湖的資源分配竟然少於金門與馬祖,明顯不公。儘管《財劃法》25年以來未曾修正,澎湖縣政府也支持修法的必要性,但修法應朝向進步、合理、充分討論的方向進行,而非草率通過,造成更多不公平的現象。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法應先釐清事權,再討論財政分配。此次修法卻本末倒置,先分錢再談事,可能引發中央與地方權責轉移後的執行困難,影響地方公共服務的穩定性。他認為,現行分配公式中,營利事業營業額與人口指標合計占75%,符合人口向北部集中的結構現實,卻忽視均衡發展目標,反而加劇重北輕南與城鄉差距,尤其在未考慮老年與身障人口負擔比率的情況下,對高齡與弱勢人口比例高的縣市如嘉義尤為不公。屏東縣長周春米批評,此次財政劃分法的計算公式缺乏充分檢討,分配標準顯失公平,對人口多、工商業發達的北部縣市更加有利,而對土地面積的考量比例僅佔10%,嚴重忽視南部與偏鄉地區的需求。屏東縣在此次修法中的增幅表現全國非六都縣市倒數第一,平均每人所得分配更是倒數第二,對急於追趕發展的屏東縣造成重大打擊,要求中央與立法機構正視屏東縣的權益與需求。

觀光助攻!高雄捷運今年運量攀升 比去年成長13.5%
近年被外界封為「演唱會之都」的高雄,每次活動結束後散場迅速,讓網友大力讚許,近日高市府在中央公園辦「聖誕生活節」,以及Netflix《魷魚遊戲2》宣傳活動,不少粉絲為與「英熙娃娃」合照,市區人潮塞爆;高雄捷運統計,今年累積至今日均運量達17.7萬人次,比去年成長13.5%,更逼近2019年最高峰17.9萬人次。高雄觀光活動精彩不斷,20日中央公園舉辦「聖誕生活節」,首日吸引8萬人次,市集攤商不到晚上9時就完售,接續21日Netflix《魷魚遊戲2》宣傳活動,大型IP「英熙娃娃」降臨高雄港,更是湧入11萬人次前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朝聖;高雄捷運統計,今年日均量逼近2019年高峰,可說是疫情過後以來最高。高雄捷運指出,今年日均運量達到17.7萬人次,跟去年15.6萬人次相比,成長13.5%,更是逼近2019年最高峰的17.9萬人次;輕軌部分,12月輕軌日均運量達3.8萬人次,而整年度輕軌日均運量則為3.4萬人次,比起去年2.1萬人次,成長61%。高雄捷運分析,運量提升主要是受惠於城市觀光活動盛行,今年高市府大都在捷運與輕軌沿線舉辦大型活動,並推行演唱會與夜經濟;此外,TPASS通勤月票也補上疫情期間流失的運量,加上今年輕軌成圓、捷運岡山站通車,都讓不少市民建立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不過,昨日有民眾反映,搭捷運到站時列車門對不上月台、按對講機無回應等狀況,質疑是否為近期高雄活動頻繁,需要疏散的人潮太多,高捷才出現設備異常。對此,高捷回應,昨日列車異常屬於個案,研判與人潮眾多無關。由於該列車因行駛時頓挫感較重,改由手動駕駛,部分停站過程與標準位置有落差,但仍在允許範圍內。至於對講機無回應部分,高捷指出,當時司機員正好在回應其他旅客訊息,並與行控中心對話,造成旅客不便、深感抱歉,該列車也已返廠檢修。

機捷「10元優惠」沒了!明年1月2日起調回原價 退票、換票攻略一次看
桃園捷運公司累積虧損達32.07億元,遭桃園市審計處檢討後,未考量營運成本、電費增加等因素,預計自明年1月2日起,取消全線票價「優惠10元」措施,非機場端往返票價仍提供5元優惠,實施後預估可年減約1.8億元優惠負擔。桃捷公司今(16)日表示,避免實施日擁塞,自本月23日起,購買原定期票民眾可辦理退票。此外,民眾也可提前預購各天期超值定期票,不收50元購票工本費用。據《中央社》報導,桃園大眾捷運公司1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為因應營運成本上升,日前經董事會同意並報請桃園市政府核定,自明年1月2日起,機捷全線「票價10元優惠」將恢復原價,非機場端往返票價仍提供5元優惠,但為減輕通勤旅客負擔,使用桃捷公司超值定期票或桃園市民卡搭乘,則提供更優惠折扣,使用TPASS通勤月票旅客則不受影響。桃捷公司表示,桃捷自有的「超值定期票」僅能搭乘機捷,為避免1月2日實施當天辦理購票及退票民眾排隊過久,將提前在本月23日開放預購各天期的超值定期票與辦理優惠退票。民眾可在機捷全線車站詢問處(A20興南站除外)預購各天期超值定期票,在明年1月2日前購買者,將優惠不收50元購票工本費,預購的定期票則自1月2日起開放使用。桃捷公司還指出,旅客原本持有的定期票,除可繼續使用,也可從113年12月23日到114年6月30日間,攜帶身分證件及票卡前往全線各車站詢問處(不含A20興南站)辦理優惠退票,期間內退票,可退還購票時支付的工本費50元,也不收退票手續費20元,退還金額則依照未使用天數比例計算。至於退還的金額,可選擇直接加值於悠遊卡、一卡通或以現金退款。桃捷公司特別提醒,建議旅客以「預先購買、延後退票」方式進行定期票轉換,因退票金額是依「未使用天數」比例退還,只要沒有繼續使用,延後退票不會影響退票金額。據了解,桃園捷運營運初期,為刺激運量,在不調整核定票價原則下,自2018年10月1日起推出機捷全線票價「優惠10元」,短收票價由桃捷公司自行吸收。但根據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雖有盈餘1.24億元,但今年的營運成本較2018年推出優惠行銷方案時大幅增加7.66億元,其中電費就增加1.75億元,預估明年起每年將再增加7700萬元的電費支出,加上後續重置費用、設備大修等支出,可預見中長期虧損將持續擴大。桃捷公司表示,這次優惠票價調整是反映營運成本上漲,建議旅客可用「預先購買、延後退票」的方式進行定期票轉換,鼓勵通勤、通學的旅客,可使用TPASS通勤月票與桃捷超值定期票搭乘,將不受恢復原價的影響。桃園市民搭乘機場捷運也可多使用桃園市民卡,可享7折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