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23歲東奧「拳擊女王」陳念琴竟患淋巴癌 醫師呼籲有6症狀速就醫

拳擊女王陳念琴去年在臉書自曝曾罹患淋巴癌,陳念琴躺在病床上比出勝利手勢。(圖/翻攝自陳念琴臉書)

拳擊女王陳念琴去年在臉書自曝曾罹患淋巴癌,陳念琴躺在病床上比出勝利手勢。(圖/翻攝自陳念琴臉書)

「拳擊女王」陳念琴去年在東京奧運挺進8強,讓不少國人為之振奮,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年僅25歲的她竟是淋巴癌患者。血液腫瘤科醫師提醒,淋巴癌的致病原因不明確,從小孩到長者都可能罹病,如出現不明腫塊、發燒、盜汗、體重減輕、疲累等6大症狀,務必及時就醫檢查。

根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每年淋巴癌個案數約3000名,發生率為男性第10位、女性第11位。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淋巴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若是發生惡性病變,淋巴細胞失控增生,恐引發淋巴癌。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呼籲,如出現「腫、燒、汗、咳、瘦、累」6症狀,可能是淋巴癌警訊,應盡速就醫。(圖/記者王家瑜攝)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呼籲,如出現「腫、燒、汗、咳、瘦、累」6症狀,可能是淋巴癌警訊,應盡速就醫。(圖/記者王家瑜攝)

淋巴癌常見有6大症狀,包括淋巴結腫脹、發燒持續2周以上、夜間盜汗、久咳不癒超過1個月、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疲累感加重。台大癌醫中心血液腫瘤科醫師林耘曲指出,淋巴結腫脹經常發生在脖子、腋下、鼠蹊部,如有摸到腫塊,千萬不要害怕就醫,應遵從醫囑接受完整檢查。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殖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表示,淋巴癌多達40到50種亞型,好發族群從老到幼,有些患者的淋巴結腫塊長在內臟,患者不一定能夠發現,往往是發燒、盜汗等症狀出現時才警覺,通常病人會先至家醫科初步檢查,必要時再轉診至血液腫瘤科。

陳念琴今天獻「聲」分享抗癌心路歷程。2019年11月,當時23歲她正處於拳擊生涯的巔峰期,世界排名第一,當時離原訂的2020年東京奧運只剩半年;突如其來的淋巴癌打亂了一切,對她的心理和身體都造成很大的影響,當時她甚至想要為了比賽而放棄治療。

在教練及醫療團隊的鼓勵下,陳念琴勇敢面對癌症,她說「抗癌其實跟拳擊很像,只要勇敢出擊,就能得到最後的成就」。雖然化療破壞了訓練計畫,邊吐邊訓練更是家常便飯,但她並不放棄,終於成功擊退淋巴癌。

醫師強調,淋巴癌及時確診、治療很重要。林耘曲以最常見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為例,患者如未及時治療,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就死亡,但只要積極治療,治癒率可達7成、十年存活率高達45%。

目前臨床上有6種治療方式,包括化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異體移植、自體移植以及細胞治療。周文堅表示,由於淋巴癌種類眾多,治療選擇很難一言以蔽之,醫師會依個人病況擬定客製化治療策略,呼籲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早期發現才能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