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娛樂
即時

TIDF聚焦女性視角 21部創作回探1990年代台灣女性私電影

黃惠偵《日常對話》藉由拍攝重新理解母親。(圖/TIDF)

黃惠偵《日常對話》藉由拍攝重新理解母親。(圖/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台灣切片」,今年以「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為題,關注在主流敘事傳統下曾被壓抑、忽略的女性視角,選映作品13部女性創作皆自個人生命故事出發,深刻描繪女性所面對的真實世界,顯影出結構加諸在女性身上的種種框架。同時也並納入藝術家吳梓安策劃的「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子單元,收錄8部女性實驗電影作品,呈現女性經驗在不同創作形式下的多元展現。

母女、父女之間的親密與矛盾,是多件作品圍繞的核心。曾文珍的《我的回家作業》(1998),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在親暱的閒談互動間,呈現母親的居家日常與成長記憶。而黃惠偵《日常對話》(2016)則展現了另一種疏離的母女關係,導演藉由拍攝重新理解母親,揭示家庭傷痕的同時,亦碰觸老年同志、家暴等議題。《雜菜記》(2003)與《黑晝記》(2008),則是許慧如拍攝父親的系列作品。前作以貼近的鏡頭凝視父親平淡的生活碎片,父女互動乍看生疏,卻隱含著無盡牽絆;續作記錄父親罹癌後,與女兒一同經歷種種治療的艱辛日子。

《我的回家作業》導演曾文珍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圖/TIDF)
《我的回家作業》導演曾文珍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圖/TIDF)

除了原生家庭外,創作者也將鏡頭對準自己的跨國婚戀關係。吳淑然以《月亮之旅》(2005)拍攝自己和尼泊爾男友的戀曲,敘述女人由親密關係開始、維繫到幻滅,最後重新找回自己的過程。蕭美玲《雲的那端》(2007)  拍攝台法混血女兒,透過她的視角觀看總在視訊螢幕上出現的法國爸爸,進一步檢視網路科技所鬆動的空間、身分與文化認同等界線。

此外,也有不少創作者選擇審視女性的身體、生理經驗與母職。陳婉真以《是你嗎》(2010)記錄自己決心動手術正顎的心路歷程,從自身經驗出發,剖析女性厭惡自己身體、面對外貌焦慮時的糾結心理。江映青的《血日記》(2010)以月經為主題,將平日女性私下交換的隱晦語言搬上檯面,在多位女性的經驗分享中,破解對於月經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陳婉真以《是你嗎》記錄自己決心動手術正顎的心路歷程。(圖/TIDF)
陳婉真以《是你嗎》記錄自己決心動手術正顎的心路歷程。(圖/TIDF)

許雅婷以自己的懷孕的身體作為創作素材,與丈夫修傑夫(Geoffrey HUGHES)合作完成《The River》(2016),以自拍、投影、留存羊水沖底片等各式影像實驗,描繪懷孕至分娩過程所感受到的身心變化與痛楚。周旭薇的《國家大事》(2000)關注的則是女性為人母之後的育兒經驗,透過自己在工作和母職拉扯下的窘態現身說法,穿插訪談與戲劇重演,質疑社會對母職的想像,間接倡議公共托育。

「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子單元觀照女性如何透過別種創作形式,詮釋個人的情感與經驗。曾莉珺的《流》(2013)變幻抽象視覺語彙,探索黑白流動間的呼吸與凝視。《臨摹(另一種版本)》(2019)導演徐璐觀察家中親密關係的痕跡,以光影冥想家庭留於自身的印記。黃靖閔的《慾見》(2009)以初嘗禁果的芭蕾少女為引,回望成長階段的記憶與綺想。陳瀅如的《財縫》(2008)細拍一位母親裁縫的工作,以一通越洋電話串起全片,呈現亞洲父母為兒女無悔的奉獻。

黃靖閔《慾見》以初嘗禁果的芭蕾少女為主題。(圖/TIDF)
黃靖閔《慾見》以初嘗禁果的芭蕾少女為主題。(圖/TIDF)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舉行,相關消息請鎖定TIDF官方網站、Facebook 及 Instagram。

娛樂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