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焦點
《青年基本法》立法倒數 范雲攜青年籲納入18歲公民權

民進黨立委范雲與青年團體呼籲教育部,推動18歲公民權納入《青年基本法》,以提供更多參政與發展權保障。(圖/劉耿豪攝)
民進黨立委范雲、吳沛憶今(22)日與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應參考聯合國定義15-18歲為青年,給予基本法保障的重要「發展權利」,透過完善參與機制,補上青年參政最後一塊拼圖。
台灣18歲公民權修憲案,曾是憲政改革與青年參政的重要里程碑。為了擴大年輕世代參與公共事務,過去立法院提案將公民投票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並依憲法程序交付全體公民複決。然而,該案獲得約564萬的同意票支持,卻因未達法定通過門檻而未能生效。近年來,相關團體持續關注18歲公民權改革,期盼促進青年參與公共事務與民主治理。
范雲指出,2022年修憲案中「18歲公民權」未通過,成為青年世代的遺憾。但是她認為,隨著民法已將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公投年齡亦為18歲,透過《青年基本法》延伸憲法賦予的參政權利,落實18至20歲青年公民的基本權利,此刻正是再次法制化的關鍵時機。
記者會上,民意代表與協會之間就《青年基本法》內容提出多項建議,呼籲各級政府應設置青年參與機制、青年白皮書應具強制力、青年代表產生機制需民主且保障多元性,以及參考聯合國標準將15至18歲納入保護對象。此外,團體也強調,應設置具實質權限的青年專責機關,避免青年議題在政府體制中邊緣化。
范雲強調,她將持續監督教育部後續法案版本,確保青年聲音在立法過程中被充分納入,並在立法院把關,期盼這次能真正陪伴青年走完「18歲公民權」的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