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路改名大撒幣卻沒錢給地方 藍點名兩女綠委能認同嗎

國民黨召開記者會,痛批改路名議題就是中央政府要搞意識形態鬥爭(圖/周志龍攝)
針對內政部長劉世芳宣稱「中正路改路名」屬於轉型正義,非經費問題,是人權問題,國民黨今天召開記者會強調,轉型正義不只有換路名而已,民進黨打著轉型正義、打著人權的名號,濫花人民的經費與公帑,花錢又分化社會,民進黨不斷的內部鬥爭、對外又無能,只會讓其大罷免邁向大失敗的路程。
參與記者會的新北市議員江怡臻與北市議員柳采葳,也分別向新北市立委蘇巧慧及台北市立委吳思瑤喊話,強調兩位民進黨立委的選區內也都有中正路或中正街,請問蘇與吳兩人,支持中正路改名嗎?如果不認同的話,請兩人勇敢站出來說不認同;如果認同的話,請兩人直接到選區內的中正路、中正街上,去跟當地居民溝通。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指出,中正路改名,嚴重影響人民生活,除了路名要改,還有包括戶籍資料(門牌、身分證、戶口名簿);地政資料(權狀);稅捐、監理、商業登記、各式帳單及信件寄送;路牌、站牌;里辦公室(所有農會郵局帳戶);里辦公室關防職章、巡守隊環保志工收站名等也通通要改,林林總總到底要花人民多少的納稅錢?
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則質疑,民進黨改路名就是勞民傷財、吃飽撐著。內政部長劉世芳說改路名是人權問題,與預算無關,但僅4個直轄市的中正路改名就牽涉上億經費,那一項與經費無關?怎麼會只是人權的問題?僅為了民進黨搞鬥爭就要改中正路。
凌濤並三問賴清德總統,既然要改中正路,敢不敢一次改?包括中央轄管中正紀念堂、中山大學、各地公立國中小學要不要先改名?還是只敢找地方麻煩?其次,因為意識形態改名,如果中正路要改,中山路、經國路、介壽路改不改?第三、民進黨要改路名,要不要改區名?監察院位處中正區,要不要改為「愛犬區」?
凌濤痛批,中央有錢改路名卻沒錢給地方建設,民進黨違法砍地方預算,拒修《財劃法》,卻要求地方砸錢改名。雖稱依法改路名,卻違法砍地方補助,「一個賴政府,兩種嘴臉」,既然賴政府要求中正路改名,稱中正路改名是「法定義務」,更該取得全民共識後再推動,但賴政府卻同時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苛扣地方的教育、社福、身心障礙者的經費,擋地方建設,請問這是什麼樣的嘴臉?
柳采葳也質疑,民進黨實際上就是意識形態作祟,最終目的就是要把不同意改名的首長及民代,通通都貼上中共同路人的標籤;「說好聽是去威權,但做的卻是搞小動作」。她表示,劉世芳宣稱改路名很簡單,但卻是把民眾的生活當兒戲,她說明,中正路改名,僅四都就影響人數達41萬人,戶數估計達到 18萬7千多户;此外,台北市過去路名改名成功的案例,「軍功路」更名「和平東路四段」僅1.6公里,歷時17年民意溝通、程序協調與實地作業,花費百萬以上,當初是因為在地居民有七成以上的人都希望改名。
她表示,民進黨執政將近10年,不搞市政、不搞國政、不管民生,結果是「路名變了,路權更亂」,民進黨執政只改路名,不管路權,典型的搞噱頭、不做正事、不做實事,試問中正路拿掉了,道路就會比較安全嗎?交通一樣是亂成一鍋粥,人民要通順的道路,不是政治標語的過路,如果把改名當政績的話,那只是名字變了,但是臺灣也更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