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
」 內政部 陳瑩 租金補貼 補助 行政院
直鐵圖翻盤1/北宜高鐵開發世曦上位 賀陳旦苦守「直鐵」爆交通幫角力
近日交通部鐵道局委託宜蘭縣政府辦理「高鐵宜蘭車站特定區都市計畫」,廣達420公頃特定區土地下一代風貌可望2026年拍板。然而,計畫緣起的宜蘭鐵道優化工作,從「直鐵」吵了30年急轉換成「高鐵」,還得經過漫漫環評及行政院審查;知情人士指出,這項「交通大迴轉」不僅受到宜蘭人熱議,也惹得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親上火線,賀所領航的「鼎漢幫」與國營事業「台灣世曦」分據國內兩大交通工程顧問地盤,鼎漢面對強鄰進逼只能作無力悲鳴。由交通部鐵道局主導的高鐵延伸宜蘭開發計畫源於1994年,那時雪山隧道開鑿阻礙橫生,僅存的台2線濱海、台9線北宜公路之蜿蜒崎嶇,更讓往宜蘭道路迢迢,因此鐵道局提出另增闢一條截彎取直的台鐵路線「北宜直鐵」計畫,想不到激烈協商了20幾年後,2019年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急轉彎,直接擱置「直鐵」方案,讓北宜之間的鐵路直接無痛升級高鐵,自南港站向東延伸至宜蘭縣政中心,全線總長60.6公里。目前既有高鐵南港站已預留尾軌路段約1公里,並於新北汐止大坑溪以西出土,未來伸延至宜蘭的軌道工程則約59.6公里,最末端的壯圍鄉都計土地也設置1處約10公頃維修基地。民進黨宜蘭縣議會黨團與宜蘭縣政府口徑一致,希望宜蘭鐵路優化採取「高鐵」方案,並能早日動工。(圖/報系資料照)然而,近日在高鐵路廊環境影響評估中,賀陳旦屢屢站上第一線,逆風捍衛原本「直鐵」作法,指出高鐵原本的經費約新台幣1,880億元,如今最新預估工程經費已是3,600億元,比起北宜直鐵的724億元是天文數字。然而,行政院卻以「巧門」規避重新完整審查,把高鐵方案「嫁接」作為直鐵的替代方案之一,如此「魔改」的方案根本已屬於另立新案,尤其技術根本不相容、經費更是暴增5倍,以替代方案方式閃過可行性評估,根本是重大瑕疵,火藥味十足。交通圈人士透露,早已退休的74歲賀陳旦,本次會站到第一線,不惜與宜蘭在地民意對幹也要捍衛「直鐵」政策,除了自己出身的「鼎漢」包辦了多年直鐵研究計畫,擁有完整的規劃報告外,更重要的是「高鐵工程現在都是世曦在做啊」他點出問題。CTWant調查,台灣世曦和鼎漢都是知名的公共工程顧問公司,在台灣交通工程版圖上各據半壁江山,過去交通圈「鼎漢主力在鐵路公路工程,世曦的戰場在機場標案」,然而近年世曦除了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外,還進一步深入鐵道市場,高鐵延伸宜蘭環評便是由世曦主責,而桃園機場長庚線等遠期開發也由世曦吃下,反而鼎漢近期僅在高雄承攬標線工程,對比過去孕育西部高鐵整體規劃、車站設計、聯外交通等評估的高光時刻,如今業績早已不如以往。被視為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左)大弟子的前立委鄭運鵬(右)已獲得總統賴清德支持,將出任交通部轉投資的台灣世曦董事長。(圖/侯世駿攝)交通圈人士直言,由交通部轉投資的台灣世曦官方色彩濃厚,前總統蔡英文時期便派任了英系土木技師施義芳擔任董事長,7月份將由台大土木系出身的前立委鄭運鵬接任,鄭憑著在立院交通委員會打滾多年的經驗,獲總統賴清德委以重任,準備大展拳腳;反觀在前台北市長陳水扁時期,從前總經理賀陳旦以降,一度占據北部政壇重要交通官位的「鼎漢」幫,如今賀陳旦退居幕後、前交通部長王國材委身中華郵政、曾任北市交通局長的曹壽民和前北捷總經理孫以濬雙雙轉戰民間工程公司,其餘像柯文哲市府「iVoting」出身的前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等人則低調到學界發展,至此「鼎漢在朝中算是沒人了」。賀陳旦則向CTWant強調,高鐵先期規劃確實有不少鼎漢出力之處,但現在高鐵發展愈趨成熟,大型整合類工程確實仰賴國營的世曦來做,火力會更足,各司其職,沒必要角力;反倒是高鐵延伸宜蘭,喊出的效益中根本只有20%是運輸本業所得,其他都是虛無飄渺的觀光與經濟效益,畢竟不到50萬人的宜蘭「怎麼養4,000億的高鐵」,他批評開高鐵之後養護根本是無底洞,這才會拖垮宜蘭。

私立納骨塔基金流向亂 內政部:7月1日起統一規範專款專用
內政部23日表示,私立殯葬設施的管理費將於7月1日起全台統一納管,並存入專戶專款專用,提供殯葬設備長久營運的經費;此外,7月1日起殉職人員殯葬費用,也將享有減免。據了解,一般亡者家屬繳納至私立殯葬機構的殯葬基金,都依照各縣市「殯葬設施經營管理基金」制度處理,卻遲遲未有全國統一規範。有鑑於此,內政部出手,7月1日起針對私立公墓及納骨塔的收費機制,將依據《殯葬管理條例》修正內容,所有向消費者收取的管理費,屆時都必須分別存入「日常支出」及「急難支出」兩個專戶,專款專用。內政部長劉世芳(左2)喊出持續盤點內政部主責法令並視情況修正,讓社會韌性更加完備。(圖/黃耀徵攝)官員也說,同法新增納骨塔等設施建物須強制投保的規定,業者必須在停止經營時依規定移轉資金,也要確實建立代管流程,確保未來設施能持續運作,保障消費者不受影響。他預告,7月1日起配套的殯葬子法也會同步上路,包含管理辦法與契約範本規範,希望能提升整體管理效率與透明度。值得一提的是,為表彰因公殉職人員的貢獻,只要是殉職的警察、消防、義警、義消、民防人員,以及其他依法執行公務而殉職者,自7月1日起,若使用公立殯葬設施,會全面免收費用。官員說,由於各地公立殯葬設施實際營運由地方政府負責,內政部已要求各地方政府,須儘速修正自治法規或以專案方式處理,確保政策落實,照顧殉職人員身後事。內政部長劉世芳強調,修法核心都聚焦在制度健全,未來也會持續檢討各項內政部主責法令,確保民眾的基本權益與社會整體韌性更加完備。

直擊台灣「AI心臟」2/逾5億大工程曝光!台電鋪161kV高壓電線 為台灣最大算力中心供電
隨AI浪潮席捲全球,各國掀起算力軍備競賽,資料中心越建越大,電力需求越來越高。CTWANT記者6月中旬實地走訪號稱「台灣最大算力中心」的A-Top新嶺雲端數據園區,直擊美商Vantage在台首座資料中心TPE11,一旁台電告示牌透露著,一項關鍵性電網建設正在加速施工中。在桃園市龜山區寶石街底的A-Top園區外,一張告示牌寫著,此工程名稱為「161kV 坪頂~威德新線等4案地下管路統包工程第1-1期:161kV坪頂~威德新線管路工程」,由台電輸變電工程處建造,真毅營造承建,預計歷時近兩年,總經費達新台幣5.87億元。根據「A-Top新嶺雲端數據園區」官網描述,園區整體設計總負載超過100MW,設櫃數逾12,000個,每櫃供電能力達8kW以上,以Uptime Institute Tier III等級(全球公認的數據中心機房認證標準分四等級,Tier III代表可同時維修性,在不影響 IT 運營下可進行維護或更換組件)開發建置,未來將成為AI、大數據等高密度運算工作的運轉核心。閣揆卓榮泰去年11月出席「Microsoft 365資料中心」在台落地啟用典禮,為重要里程碑。(圖/報系資料照)根據CTWANT記者換算,100MW 的設計負載容量,若連續運轉一天,將消耗高達 240 萬度(kWh)電力,等同於約 24 萬戶家庭的日用電量(以每戶每日用電 10 度計算),大致相當於整個新竹縣家庭總用電規模。電力業者對CTWANT記者坦言,如此密集的能源輸送需求,已超越單一企業所需;而支援161kV的輸電系統,須具備將大量電能穩定長距離傳輸能力,通常僅見於重工業區或科技園區。目前,區內首座啟用的TPE11為美商Vantage所建,最大負載16MW,而由新加坡最大的跨國企業吉寶集團(Keppel)與DDSP合作的Westwood資料中心,規劃總負載容量80MW,預計2026年第一季啟用。實際上,類似等級的電網鋪設已有前例,谷歌(Google)早在2013年就啟用彰濱資料中心,迄今在台共建置三座資料中心,用水及用電量頗大,2022年Google台灣第三座雲林資料中心進行地質鑽探時,台電曾以Google彰濱線西廠區用電為例,回應也是採用161kV饋線,以提高供電品質,另外還規劃大型太陽能場作為能源補充。Google的彰濱資料中心啟用已逾10年。(圖/周志龍攝、報系資料照)除了上述業者,微軟、AWS、Meta三間國際雲端服務商傳聞相中桃園A-Top新嶺雲端數據園區,該園區開發商AAM睿亞投資集團喊出,未來兩年內自建100MW綠電的目標,現已建置超過30MW的光電案場,開發中的案場已突破20MW,且與國內大型電廠業者達成綠電供應合作協議。據經濟部能源署統計,2024年台灣總用電量為2833.5億度,再生能源佔比11.6%,其中太陽光電貢獻149億度,離岸風電也有84億度,和原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上有差距,整體綠電基礎仍有限,未來A-Top能否取得等量綠電,將是一大挑戰。

台中北勢國小遭爆漏水、沒錢開冷氣 教育局與校方回應了
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日前接獲北勢國小教師投訴,學校高年級平等樓頂樓教室不僅漏水多年,夏天因怕電費不足,很熱也不敢開冷氣,師生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涯。校方21日表示,漏水問題已改善,另高樓層有提供較多冷氣額度,由教師分配使用。北勢國小教師反映,高年級教室長期被安排在平等樓頂樓,他7點到校時,教室溫度已達30度,但因冷氣耗電量驚人,不敢隨便開,深怕冷氣卡費告罄,學生常抱怨怎麼不開冷氣?該教師也說,教室天花板長期漏水,導致地面積水,孩子都說像是位處最高學府的難民營。5年來自己都待在同一間教室,形容師生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指校方並未修繕天花板漏水問題。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學生及家長均向導師反映,導師也向上回報,但學校及教育局均已讀不回,學校沒經費,教育局不理,期盼媽媽市長出面處理,以免繼續剝奪高年級孩子受教品質。校方指出,該建築物氣窗之前易受風面潑水流入,半年前已塗上矽利康,沒有再出現漏水問題。針對冷氣部分,每位教師有冷氣卡,學生於課堂期間,依教育部公布「公立國民中小學班級冷氣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項」,室內溫度達28度以上都可開冷氣。校方表示,冷氣額度均有考量樓層問題,高樓層額度已較低樓層多,會再依據反映評估是否再調整,目前電費沒問題,會提醒教師依規定處理,以免影學生權益。教育局則澄清,從未收到該校反映漏水問題,該校也未曾向教育局提報修繕計畫,截至目前,未接獲該校有電費不足之反映。校方則稱目前沒有再出現漏水問題,日後如再有漏水,會視情況向教育局反映請求協助。

攜農業部升級鹿野冷鏈加工設備 陳瑩:提升農產附加價值助力青農永續發展
為強化臺東農產品加工與保存量能,民進黨立委陳瑩與莊瑞雄邀請農業部長陳駿季前往鹿野地區農會訪視,推動冷鏈加工設備升級計畫。其中陳瑩指出,鹿野是臺東鳳梨重鎮,提升設施可延長銷售期、穩定價格並提升產值。她也呼籲簡化鳳梨釋迦保險流程,由政府直接補助保險公司,減輕農民代墊負擔。陳瑩表示,鹿野地區農會此次提出的「農產品冷鏈加工設備效能提升計畫」,內容包括興建冷凍庫、自動化鳳梨削皮設備、三角茶包包裝機及其他農產品包裝設施,目的在提升農產品採後處理與加工效率,延長保存期限,提升整體產業附加價值。根據農業部統計,臺東鳳梨年產量約達一萬公噸,其中鹿野鄉即占全縣一半產量。對此,她指出,鹿野是臺東鳳梨的重要產地,加強當地加工與冷鏈設施,不僅能穩定價格、延長銷售期,也有助於提升農業整體產值。陳瑩強調,本計畫總經費為新臺幣1783萬元,其中農糧署補助1426萬元,農會自籌配合款357萬元。設備建置完成後,預計每年可協助處理鳳梨契作量達500公噸,進一步提升在地農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同時,鹿野農會總幹事陳正笙也感謝陳瑩、莊瑞雄與農業部長陳駿季大力相挺,對願意留在地方投入農業的青農,不僅是注入一劑強心劑,更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地方產業的發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臺東為鳳梨釋迦主產地,現行保險制度需農民先墊付全額保費再向政府申請補助,造成實務困擾。陳瑩呼籲相關部會簡化流程,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未來將由政府直接補助保險公司,農民僅需繳納自付額,減輕負擔。

他超不解小宮廟夾在住家間如何屹立不搖 知情網友曝:靠收驚、問事賺錢
經常能在路邊看見一些小宮廟夾在一些住家之間,就有網友好奇這些小宮廟是如何屹立不搖生存下來的?對此就有知情網友透露,這些宮廟有些靠著問事、收驚賺錢,也些則是靠香油錢、信徒贊助等方式獲得資金。道教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平時在路邊民宅間,經常能看到一些小宮廟或是神壇等,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詢問「一些小宮廟平常都靠什麼生存的?」貼文一出引起熱議,知情網友們紛紛透露「他們其實賺很大喔」、「有些正統的還是一樣平時在吃頭路,開宮廟只是因為神明純粹濟世喔」、「先說正常的:就是靠香油錢、幫人作法,例如祭改或是收驚這些,勉強維持開銷;再說不正常的:就是黑色勢力在後面支持,主打一個錢不是問題。」有家裡開設宮廟近40年的網友坦言「真的根本不賺錢,賺的只有人情往來而已,一些大活動還會往裡面貼錢,還很怕那些副爐主或者借發財金,隔年沒回來還錢。」1名在地廟宇的人員也解釋「我們廟宇也是不大,屬於庄頭廟性質,收入主要是香油錢。支出除了1位阿姨有支領補貼外,其餘全部是志工,沒有報酬,遇到經費不足時,就是大家一起出一點來支應。週末晚上有問事活動,來的民眾通常就是投100元的香油錢,工作人員是媽祖指定的,也沒有報酬。對我們來說,我們不是去工作的,是去幫神明服務,也可以看成是1種社區服務。」該名網友也提到,像普渡、謝平安及神明生日這類比較大的開支,平時民眾贊助的溢款,會用來支應法事酬神等費用。網友也坦言「我們沒有很有錢,就盡量不鋪張浪費,心意最重要,神明都可以理解,幾年下來,都可以控制在損益兩平的狀況。」

謝宜容爭議監察院提糾正 勞動部:申訴機制已完善防霸凌案重現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雖涉職場霸凌獲不起訴,但因洩密圖利、侵占公物遭起訴;監委指出公務機關霸凌防治與通報查處機制仍不健全,籲應加強制度建置。對此,勞動部回應表示已針對職場霸凌問題強化申訴與防治機制;另針對謝宜容就業安定基金與採購爭議,已提出改善報告並後續將持續配合司法調查。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內容指出,勞動部勞發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除發生職場霸凌事件、採購未依法辦理、職員輕生後調查不嚴謹外,亦涉就安基金經費用途不當、洩漏招標資訊圖利特定廠商,顯示職場霸凌防治與採購監督機制均存重大缺失,因此呼籲相關部會從法制面與執行面強化霸凌防治及查處機制,以有效杜絕職場霸凌。對此,勞動部表示,針對該分署職場霸凌案,鑑於最初調查報告中使用「目的良善」用語引發爭議,已於去年11月25日重新啟動調查程序,並於同年12月11日公布調查結果。調查確認,時任北分署長謝宜容管理方式確有不當,輕生職員確實遭受職場霸凌,且其工作遭遇與輕生事件具關聯性。案發後,勞動部也依據人事總處建議,全面健全申訴管道、通報機制及職安衛調查功能,以強化職場霸凌防治。勞動部另表示,針對就業安定基金使用問題,已於1月3日完成檢討並提出改善報告,內容涵蓋用途、管理及資訊公開三大面向,並已函送立法院,後續將依報告內容持續優化管理制度,確保基金與公務預算合理區分與運用。至於謝宜容涉入的採購弊案,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勞動部予以尊重,並強調將全力配合後續調查。

補習班欠薪2/前員工曝補習班財務危機真相! 憂心上千家長退費無門
桃園市首屈一指的連鎖補教企業朝揚補習班爆出嚴重欠薪事件,甚至發生長期未幫旗下的300多名員工申報勞健保,累計欠繳勞保費已經高達600萬元。然而,這場勞資糾紛中,受害的並非只有員工,目前已有不少家長申請退費卻始終等不到補習班給錢,而前員工毛毛(化名)更向本刊透露,如今補習班遇上經濟困難恐面臨倒閉,屆時恐怕會有3000位學生家長遇上退費無門的慘況。27歲的毛毛2021年開始在朝揚補習班工作,擔任兼任老師,他向本刊透露,他今年3月離職的時候,發現不少家長向補習班申請退費,卻遭賴帳,而他也直言,只有那些敢把事情鬧大的家長,才成功拿到退費。「根據法規,家長如果向補習班申請退費,應該要在7天之內拿到錢,但朝揚補習班往往都要等到1至3個月以後才願意把錢退給家長」毛毛表示,過去甚至有家長是鬧到警方介入以後,補習班才肯退費,其餘的家長則是遲遲無法拿到退費。曾任職於朝揚補習班的阿秀與毛毛表示,朝揚補習班違背勞雇合約,積欠業務獎金恐高達900萬元。(圖/翁靖祐攝)曾擔任朝揚補習班授課老師的浩浩(化名)現年27歲,2022年9月加入了朝揚體系,他向本刊表示,今年的1至5月他本該負責帶領會考衝刺班,但在1月時就被補習班副董告知,因為補習班沒有經費請老師,所以要把原定每周請老師來上課的排程,改為2周一次,這不僅違背了與浩浩的合約,導致他損失了一半的薪資,更犧牲了報名課程的學生權益。令浩浩憤怒的是,副董更要求浩浩「搓湯圓」,除將此事布達給學生外,還要強調是補習班的教學策略改變,並堅決否認學生們的權益受損一事。事後,浩浩因為在課堂上說明此事時,提到了補習班的債務問題,被前負責人鄭一鳴盯上,對方不僅揚言要提告,更在私訊時把浩浩家的住址貼出,更表示「事情沒有那麼容易處理」,讓浩浩內心感到無比恐懼。朝揚補習班前負責人私訊員工,並語帶威脅指「這個事情沒有那麼容易處理」。(圖/投訴人提供)「我家裡還有奶奶、爺爺,若他真的對他們怎麼樣的話…我真的不敢想像」浩浩哽咽著說,並表示自己曾於6月5日尋求桃園市議員黃瓊慧的幫助。據了解,朝揚補習班背後的朝陽富元教育股份有限公司於2024年6月3日將公司負責人從鄭一鳴改為鄭維揚,2人之間為父子關係,但朝揚補習班的重大決策仍然由鄭一鳴負責。另外,毛毛也憂心表示,如今補習班因不明原因碰上財務危機,受害的不只是員工,如果未來朝揚補習班倒閉了,目前3000多名學生,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不僅是退費無門,到時候他們所繳的費用也將會付諸流水。而本刊也致電向桃園市補教協會理事長林文善詢問補習班的倒閉問題,他表示,根據桃園市政府的規定,桃園市的補習班通常會被要求加入品質保證協會或是透過向銀行申請履約保證的機制,以確保倘若補習班面臨倒閉,消費的家長們能順利退費,或是能讓學生可以轉介給其他補習班獲得保障。不過據了解,朝揚補習班目前僅有加入自己所創立的中華補教品質保證協會,裡面的資金並不充裕,倘若補習班最後真的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那麼,如今還在朝揚補習班的3000名學生家長,最後恐怕真的會面臨求償無門的慘況。本刊致電鄭一鳴詢問朝揚補習班相關爭議,但至截稿前,對方都未接電話及回應。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表示,確實有接獲老師檢舉朝揚補習班未幫員工保勞保,但目前仍處於調查階段,詳細情形以及是否開罰仍有待後續調查結果出爐。桃園市議員黃瓊慧辦公室指出,目前共收到4位老師陳情,表示遇到拖欠薪資等狀況,當天曾直接聯繫勞檢處進行稽查,目前可以知道6月份應該發放的薪水已經核發,但加班費以及獎金部份仍未付清。

用一顆菩提心 溫柔翻轉健康日常 U能生醫創辦人林詩芸的善與愛
在這個講求效率與速度的時代,很少有人願意放慢腳步,只為了一件事傾注全心全意,但林詩芸做到了。 她是U能生醫的創辦人,一位素食者,也是一位堅信「健康是幸福基礎」的溫柔實踐者。從她的語氣與眼神中,可以感受到那份源自內心的柔軟與堅定。「我其實從小身體不好,後來才明白,健康不僅影響自己,也牽動著整個家庭的平衡。」她緩緩地說。 U能生醫的誕生:將慈悲心走入大眾生活 U能生醫的創立,不僅是一場創業旅程,更像是對生命的一種回應。林詩芸以「菩提心」為起點,將佛教中「利益眾生」的精神化作日常行動。「我相信保健食品是一項真正能幫助人的事業。它不是奢侈品,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日常選擇。」創辦人林詩芸笑著說。 從最初籌備、尋找博士團隊,到購置高規格實驗室設備,她從未妥協。「我希望我們的產品,是可以讓人安心吃進肚子裡的。」她認真地說:「吃進去的東西沒辦法拿出來,所以更要小心。」創辦人林詩芸穿戴無塵裝、親赴生產線,仔細巡視每一道製程環節,只為確保每一項產品都符合最高安全與品質標準。(圖/黃耀徵攝) 目前U能生醫已推出多款明星產品,包含「智醫佳」、「芯藻順」、「月必孅」、「視科學」,每一款都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精心研發。U能生醫創辦人林詩芸說明:「我們的產品,我都有很深的情感。特別是因為我自己是素食者,很明白素食者在營養補充上的困難。這些產品的誕生,就是為了讓像我一樣的人,不再煩惱補充不足,也能輕鬆擁有健康。」U能生醫明星產品全系列:「智醫佳」、「芯藻順」、「視科學」、「月必孅」,從全齡營養出發,為現代素食者與健康族群量身打造安心有效的保健方案。(圖/黃耀徵攝)推動全齡營養,為生命加一點溫度 「我們希望傳遞一個觀念:保健,是每天的選擇,而不是等到身體出問題才開始的補救。」林詩芸強調,「每天花不到一杯咖啡的錢,就能為自己的健康投資,這不是奢侈,而是體貼。」 談及未來,她眼神中閃著光芒:「我希望U能生醫能在五年內成為全齡營養的領導品牌。不論是孩子、上班族或銀髮族,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的營養方案。」林詩芸始終相信:「做企業,不只是為了經營利潤,更是希望讓社會變得更好。」因此,她將慈悲與關懷的初心延伸至教育與公益領域。林詩芸於「品德特色學校及品德大使表揚活動」中受獎,表彰林詩芸文教基金會長期補助教育經費、推動品德理念發展。(圖/U能生醫提供) 2022年,她成立「林詩芸文教基金會」,以「深耕品德教育,宏揚道德理念,善盡社會責任」為宗旨,積極推動多元教學與善念實踐。基金會曾補助大園、明聖與東山國小的品德課程,包含母親節感恩奉茶、幸福手作甜點、故事話劇及團隊合作訓練等活動,讓孩子從生活細節中學習感恩、尊重與付出。大園國小品德教育課程活動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由林詩芸文教基金會補助課程費用,攜手學校共築孩子們心中的善與美。(圖/U能生醫提供) 除了在地教育,她也關注孩子的國際視野。響應教育部新南向體育政策,基金會補助彰化永靖國小足球隊出國參賽的經費,這支曾奪下縣長盃冠軍的隊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努力不懈。「我們不只是補助經費,更是希望透過教育,讓孩子瞭解什麼是關懷、如何學會回饋。」林詩芸相信,這份善意終有一天會被孩子們傳遞出去。林詩芸與彰化永靖國小足球隊合影。林詩芸文教基金會補助經費,支持品德教育,期望孩子學會感恩並回饋社會。(圖/U能生醫提供) 彰化永靖國小足球隊曾榮獲縣長盃冠軍,2024年代表彰化縣參與教育部體育署新南向體育政策出國比賽,積極爭取佳績並尋求企業贊助。林詩芸文教基金會秉持推動品德教育的理念,透過補助支持球隊,鼓勵孩子培養誠信、尊重、責任與關懷,期盼學童學會感恩、不忘本,將善的力量回饋社會。 而身為彰化縣存德慈善會第一屆理事長,她也曾主動發起復康巴士捐贈計畫,實際協助行動不便的長者與身心障礙者解決交通困難。「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伸出一隻手。」這樣的信念,也正是她一路走來不變的初衷。彰化縣長(中)頒發感謝狀給彰化縣存德慈善會理事長林詩芸(左)與U能生醫總裁林宜宏(右),感謝他們捐贈復康巴士,支持長者與身心障礙者交通需求,持續關懷地方社會與公益發展。(圖/U能生醫提供)以善為本,讓企業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訪談尾聲,林詩芸語氣溫柔地說:「謝謝每一位選擇U能生醫的消費者與合作夥伴,是你們的信任,讓我們更堅定走在這條路上。我們會繼續用良心做產品、用誠意做服務,為每一個人的健康多盡一份心力。」U能生醫總裁(左)與創辦人林詩芸(右)攜手堅持品質與初心,致力將健康理念落實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圖/黃耀徵攝) 在這個充滿變動的時代裡,U能生醫與創辦人林詩芸,就像一盞穩定的光,靜靜守護著每一個渴望健康與善意的靈魂。從「食」出發,延伸至教育與公益,她與團隊正以溫柔與堅持,一點一滴改變著這個世界的樣貌。

認社宅租金標準已完善 劉世芳再談房租補貼:無關統刪
內政部長劉世芳19日表示,社會住宅租金訂定本來就需斟酌承租者所得狀況、負擔能力及市場行情,這已有法源與各地方政府辦法明定之,如今部分立委提出《住宅法》修正草案,想要寫入「社宅租金應以收入為計價標準」,實在沒有必要;此外,房租補貼經費來源不是「一般性補助款」,因此與統刪預算無關,各地方政府願意分攤很好,但不必作為政治操作。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9日審查《住宅法》修正草案時,有立委建議應明文規定「社宅租金應以收入為計價標準」,認為這樣才能進一步保障弱勢族群,主管機關內政部卻不表認同。內政部認為,現行社會住宅租金機制,本來就是希望達成「多少收入、多少租金」的公平原則,這樣能避免租金一刀切、不分租客能力的「假公平」補助,而目前多數縣市針對中低收入戶、育兒家庭、經濟弱勢者,都會依其實際所得訂出不同租金級距,期待有效減輕租屋負擔,不必特地修法。此外,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宣布2026年起,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分攤,此舉引發地方反彈,台北市長蔣萬安更帶頭質疑內政部前後矛盾與邏輯錯亂,稱既然中央政府對於《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要提出釋憲,卻又拿該修法案到處「哭窮」,簡直自打臉。內政部長劉世芳認為台北市長蔣萬安對現行租屋市場補貼財源「搞不清楚狀況」。(圖/黃鵬杰攝)劉世芳則對此駁斥,蔣萬安根本不了解情況,因為租金補貼並非法定的一般性補助款,和被統刪四分之一的一般性補助款根本不一樣,2025年的租金補貼完全不受影響,但2026年預算究竟要不要編列租金補貼的科目,是地方政府先問,國土署才被動發文說明,強調若縣市政府以往就有分攤租金補貼,2026年度預算地方政府可以續編。國土署長吳欣修也強調,2021年以前,中央和地方各自編列配合款推動租屋補貼政策,早期是用「戶數」來區分,中央和地方分別負擔四分之三以及四分之一,但《財劃法》修正通過後,地方收入將增加,所以要重新談中央和地方事權分工,但不急於一時,等到主計總處確認最新的各縣市財政收支劃分分配原則後,再進行也不晚。

強調國安非鬥爭工具 民進黨促藍白力挺特別條例守住國土防線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此前提出總額4100億元特別條例草案,預計下週將在立法院表決。然而,國民黨團所提出的自家版本中,主張刪減其中1500億元國土韌性預算、改為現金普發1萬元。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19日)表示,相關預算涉及國安與基礎設施安全,若遭刪除,恐削弱國家應對區域風險的能力,呼籲朝野應以國安為重。行政院特別預算草案中涵蓋企業金融支持、產業競爭力提升等項目,其中有1500億元將投入「國土安全韌性方案」,對台灣整體國安體系的強化至關重要。針對國民黨團主張刪除相關經費,轉為現金普發。對此,吳崢指出,現金普發雖能短期紓困,但無法在戰時或緊急狀態下,實質保護國人的生命安全,實屬本末倒置。他表示,台灣周邊海域近期面臨日益頻繁的軍事挑釁與滲透行動,其中包括近來,中共透過破壞海底電纜等手段測試台灣對外通訊韌性,加上潛艇偷渡客頻繁出現,種種跡象都指向針對台灣安全環境的壓迫升高。吳崢呼籲朝野應停止政治操作,支持必要的預算配置,以守護國土安全,否則「國土韌性」將形同空談。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也提及,關鍵基礎設施一直是提升國家社會韌性的核心。以台灣為例,台海為國際航運的重要航道,周邊海域佔全球貨運航線約51%,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空域部分,每年有超過140萬架次的國際民航機通過台灣周邊空域,此外,台灣漁業資源仰賴相關海域,更關係到國內糧食安全。蘇紫雲補充,中共長期在灰色地帶擴張其海洋權益,導致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頻繁產生水域衝突。在此背景下,台灣更應強化對水下基礎設施、漁業資源與主權的保護,不僅是自身國安所需,也有助於促進印太區域友盟國家的集體安全。吳崢強調,過去在野黨立委曾質疑海巡人員在與中國大陸漁船發生衝突時裝備不足,然而當行政院提出特別預算強化裝備與防禦能量後,卻又遭反對。他批評國、眾兩黨「想要馬兒好卻不給草吃」,呼籲全民正視國防韌性的迫切性,共同支持行政院的預算規劃,以實質提升台灣面對威脅的能力。

全國核定67座原民聚會所工程 陳瑩爭取織羅修復啟用
花蓮縣玉里鎮春日(織羅)部落聚會所年久失修,經玉里鎮民代表秀吉‧撒夫洛陳情向立委陳瑩後,成功爭取核定1758萬元修繕經費,在今(19)日聚會所修繕完竣啟用。陳瑩出席啟用典禮時恭喜部落族人,今年可以在嶄新的聚會所舉辦祭儀,並承諾未來會持續為部落爭取各項基礎建設。陳瑩說,聚會所不只是部落舉辦祭儀活動的空間,它更是部落精神的象徵與核心,春日織羅部落聚會所年久失修,部落族人期盼能有資源修繕聚會所卻苦無經費。2022年她到織羅部落參加祭儀活動時,與桃園市議員林志強、鎮民代表秀吉‧撒夫洛、春日織羅部落頭目葉順明、陳錦忠里長、陳青廉里長,一同勘查聚會所修繕前的慘況,屋頂破損漏水、地板凹凸不平、周邊設施毀損不堪使用,族人在相當克難的環境下舉辦祭儀。陳瑩團隊邀請相關單位舉辦會勘後,玉里鎮長龔文俊率公所積極規劃設計提案,去年1月獲得核定總修繕經費1,758萬元,今年5月完工,今天落成啟用,陳瑩相當關心織羅聚會所的修繕情形,多次前往聚會所施工現場瞭解進度。春日織羅部落頭目葉順明表示,修繕前的聚會所屋頂破損漏水,而且相當的危險,三年前陳瑩到部落看到聚會所的情形,允諾協助部落爭取經費修繕,因此部落才能有嶄新亮麗又安全的聚會所,部落族人都相當開心,「感謝中央、縣政府及公所外,特別感謝陳瑩委員。」陳瑩表示,非常高興可以協助部落改善聚會場所設施與使用品質,未來會持續為部落爭取各項基礎建設,協助改善原鄉生活環境。根據原民會統計,自2016年補助部落興建文化聚會所以來,全國已核定67座聚會所工程,總經費約9億元,其中花蓮縣約4.5億元,花蓮預計興建34座聚會所,目前已完工29座聚會所,另有執行中的壽豐鄉壽豐部落、光榮部落、新城鄉嘉新部落、卓溪鄉古風部落、吉安鄉仁安部落等5座。

花蓮縣政府今發放13.5萬緊急避難包 各村里鄰長協助送達家戶
花蓮縣政府斥資6750萬元製作13萬5000份緊急避難包及救護包,今天開始將由各鄉鎮市村里鄰長發放,每戶1個。(圖/羅亦晽攝)花蓮縣政府斥資6750萬元製作13萬5000份緊急避難包及救護包,今天開始由各鄉鎮市村里鄰長發放給全縣逾13萬戶家戶及學校。縣府表示,避難包為空包,背包後方有列出應放置的物品清單,救護包內則提供急救有關藥品及配件,發放方式依各村里鄰安排為主,若民眾發現包內有缺件或瑕疵時,可向村里鄰長更換。花蓮縣政府斥資6750萬元製作13萬5000份緊急避難包及救護包,今天開始將由各鄉鎮市村里鄰長發放,每戶1個。(圖/羅亦晽攝)花蓮縣政府今天舉辦「緊急避難包及救護包發放」記者會,由縣長徐榛蔚及消防局長吳兆遠開箱背包裡的內容物,說明之後發放的程序。花蓮縣政府今天舉辦「緊急避難包及救護包發放」記者會,由縣長徐榛蔚(右)及消防局長吳兆遠(左)一同開箱背包裡的內容物,並說明發放程序。(圖/羅亦晽攝)花蓮縣政府斥資6750萬元製作13萬5000份緊急避難包及救護包,今天開始將由各鄉鎮市村里鄰長發放,每戶1個。(圖/羅亦晽攝)徐榛蔚表示,2011年前縣長傅崐萁有感日本311大地震的災情,領先全台發放給每個家戶1個避難包,由於花蓮去年歷經0403震災,縣府希望提升縣民的防災意識,去年編列今年總預算時便納入避難包的經費。花蓮縣政府斥資6750萬元製作13萬5000份緊急避難包,內容包含背後印有避難應準備物品清單的空包,以及裝有許多急救物品的救護包。(圖/羅亦晽攝)她說,這次避難包內容相當豐富,除後方印有避難時應準備物品清單的避難空包,還有救護包,裝有LED手電筒、高達90分貝的爆音哨、彈性繃帶、外傷藥品、保溫急救毯、用於包紮的三角巾、安全剪刀及檢驗手套等,同時還有放置1本檢核表,提醒鄉親避難包內還需放置的物品,如雨衣、禦寒衣物、水、食物、個人藥品、身分證件及存摺印章等物。徐榛蔚還強調,縣府這次準備13萬5000份避難包,讓每個家戶都有1個,希望藉此提醒32萬名縣民每人都要為自己準備1個專屬自己的避難包,同時也會發放給每個學校1個,從教育開始教導學子如何準備避難包,透過全面推動防災意識提醒鄉親「平時多一分準備,未來多一份保障」。吳兆遠表示,避難包已在17日運送到各鄉鎮的各村里辦公室,今天開始發放,方式由村里鄰長自行決定逐戶發放或統一到指定定點領取,發放時間約3個月,若鄉親領到救護包內容物有缺件、拉鏈有問題或是有瑕疵品等,都可以跟村里鄰長更換,屆時若數量不足也可聯繫消防局。他強調,避難包發放前有與村里鄰長開會溝通,若屆時地方需要大宗運送時,消防局可支援把物品送到指定的地點,但不會要求由消防員發放。

涉違建荒廢52年 基隆鬼廟終於要拆了
基隆市虎仔山「KEELUNG」地標下方的淨因寺因涉違建停工,荒廢至今已52年,被當地居民稱為「基隆鬼廟」,基隆市政府去年編列1500萬元經費打算拆除,近日有民眾發現淨因寺外圍起鷹架,基市都發處18日證實預計8月開始拆除、年底前完工,拆除相關費用將依法向地主追討。KEELUNG地標下的淨因寺在1925年開堂,1973年擴建時遭人檢舉為違建勒令停工,後來就一直荒廢至今,因為荒廢多年,寺內安置的神壇、骨灰罈散落寺內各處,也常被當地居民冠以「基隆鬼廟」的稱呼。市府去年編列1500萬元準備拆除淨因寺,不過,據了解,淨因寺大型違建是4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基地面積約1270坪,再加上基地位於虎仔山的半山腰,前往淨因寺的巷弄極為狹窄,拆除困難度非常大。近日有民眾發現,淨因寺周邊搭建起鷹架,研判可能是準備要拆除了,都發處長謝孝昆昨證實將拆,他指出,雖然2015年市府就認定淨因寺是既存違建,但行政處分已逾《行政程序法》5年裁處時效,必須重新認定,目前市府已重新完成違建查報、認定等程序。另一方面,市府目前已完成拆除工程發包作業,同步辦理簡易水土保持及交通維持計畫書面審議,廠商則是同步對淨因寺本體及周遭鄰房搭設防護施工鷹架及圍籬。都發處指出,因為前往淨因寺的巷弄崎嶇狹小、施工不易,市府準備自上方的山城廣場搭建施工平台及施工便道,預計8月進場拆除,期望能於今年底前全數拆除、清運完成,市府強調,後續拆除相關費用將向土地所有權人追討。

校董夫婦砸1.15億救財務!明道大學退場後「擺爛不認證」遭提告 法院判決出爐
位於彰化埤頭鄉的私立明道大學,雖然已經在2024年7月底正式退場,但在2021年陷入財務危機時,校方曾尋求董事會紓困,時任董事長李超群及其夫人楊月秀分別匯款7500萬元、4000萬元,共計1.15億元給學校紓困,並約定「待學校年度盈餘達5000萬元,並經教育部核准後開始還款」。對此,校董夫妻2人認為是「合意借款」,在學校退場後要求校方償還。校方卻稱認為該款項是「捐贈」,雙方為此對簿公堂。案經彰化地方法院審結,判決明道大學校方(明道學校財團法人)需返還2人1.15億元。全案可上訴。據了解,明道大學在2024年7月31日退場,目前由教育部接管,並成立「明道學校財團法人」處理後續事宜。由於該校在2021年4月間,因財務問題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學校的財務調度都須報教育部,校務發展困難。校方為避免辦學受限,向董事會尋求協助,時任董事長李超群、董事楊月秀則分別匯款7500萬元及4000萬元,共計1.15億元給校方。由於當時明道大學已經被列為專輔學校,導致這筆款項並未依教育部監督學校財團法人私校融資作業要點規定,將該筆借款專案報教育部核定,導致這筆款項不得作為借款。李超群主張,雙方後來約定「無息、無還款期限、待學校年度決算盈餘達新台幣5000萬元並報部核准後,始得開始還款」,其前提是學校需被排除於專案輔導學校之列。然而,校方卻一直無法達到該條件,不能認為這個附帶的還款條件成立。此外,夫妻倆當初借款給學校時,並無法預料學校會被教育部下令停招甚至停辦,導致徹底喪失清償債務能力,因此認為上述約定對他們有失公平,請求法官可以依民法規定主張情事變更原則,讓他們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向校方請求還款。校方則主張,該筆款項性質為「捐贈款」而非「借款」,提出依私校融資作業要點規定,當時學校為專案輔導學校,借款前應專案報教育部核定始得辦理,但李等交付款項前並未依程序辦理,依法不生借貸契約效力。且2人當時為學校董事會成員,本就有負責籌措經費的義務,且明知學校財務有困境,董事會負責籌措款項,就不得向董事借貸,2人當時也未向校方要求返還該筆款項,認為此舉「顯然已默示將該筆款項贈給學校」。法院經查,學校董事會曾在2021年5月間決議通過,向李超群、楊月秀無息借款,借款期間共8年,並約定於每學期11月及4月各償還660萬元,最後一期按實際餘額償還完畢,認為則以認定該筆款項為「兩造合意借貸」;又在同年11月董事會通過校務改善計畫,並於12月14日檢附該計畫函送教育部,明確表明更改前揭還款條件為「無息、無還款期限、待學校年度決算盈餘達新台幣5000萬元並報部核准後,始得開始還款」,認為原告成立消費借貸契約並非無據,判決校方應分別給付李超群7500萬元、楊月秀4000萬元。全案可上訴。

藍白拒出席國安簡報 賴清德:政黨可以競合不能零和
民進黨今(18)日召開中執會,據轉述,總統兼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今天上午原本邀請兩位黨主席聽起國安簡報,可惜未能成會,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夠清楚了解國家當前面臨的嚴峻情勢。尤其面對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朝野政黨能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共同支持完善國安制度和國防預算,充實國家防衛能力的相關經費。賴強調,政黨可以「競合」,但不能「零和」,政策主張可以不同,但對國家忠誠義務應該是一致的。賴清德日前邀請在野黨領袖進行「重大國安情勢簡報」;不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最終都表達「不克出席」。對此事,據轉述,賴清德中執會致詞時提到,今天上午原本邀請國民黨朱立倫主席和民眾黨黃國昌主席到總統府,一起聽取「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可惜未能如期成會。之所以要進行這場國安簡報,目的就是,想透過國安團隊對兩位在野黨主席進行說明,讓他們可以清楚了解,國家當前所面臨的嚴峻情勢。賴清德說,尤其是面對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朝野政黨能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共同支持完善國安制度和國防預算,包括特別預算在內,充實國家防衛能力的相關經費。賴清德強調,自己始終相信,政黨可以「競合」,但不能「零和」,政策主張可以不同,但對國家忠誠義務應該是一致的。仍然希望,未來主要在野政黨能夠一起來面對國家受到的威權威脅與挑戰,共同堅定對外,捍衛台灣國家主權與民主制度。

為邁向2050淨零轉型共利減污 環境部推動老舊機車汰換為電動機車
環境部為持續推動淘汰老舊車輛政策,改善高污染車輛之排放,於113年12月27日即發布延長推動車輛汰舊換新空氣污染物減量補助及媒合制度,申請期限延長至115年12月31日;若再結合氣候變遷署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效益媒合收購、資源循環署廢車回收獎勵金等,民眾汰換10年以上的老舊燃油機車換購電動機車,最少可獲得新臺幣(下同)2,800元(減污1,000元+減碳1,500元+廢車回收300元=合計2,800元)補助,藉此促進汰換老舊機車意願。而各地方政府亦多運用空氣污染防制基金,推出多元加碼補助購買電動機車的方案(補助金額1,000元~22,000元),民眾新購或換購電動機車皆有經費補助。環境部指出,114年5月16日發表「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連結2050淨零政策,特別針對提升電動車普及率等,從源頭打造低污染生活型態,體現綠色轉型願景。經濟部宣布響應加碼補助報廢10年以上的老舊燃油機車並購買該部認可的電動機車,即可再獲得加碼補助1,000元,由產業發展端持續引領機車產業朝減碳及轉型目標邁進。環境部表示,為提升空氣品質及積極推動國家2050淨零轉型目標,在交通污染源的改善部分,中央跨部會及地方政府紛紛響應推出政策方案,攜手合作邁向綠色運輸,共同參與一起打造一個更健康、更宜居的健康臺灣。

砸逾3千萬打造!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估年底完工
新北市深化都會區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成立提供原住民族舉辦歲時祭儀活動的廣場,今年中開工,預計年底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8)日指出,這不是一個場所,而是希望有一個能讓原住民安心的聚會、產生更能找到歸屬的文化基地,讓新北看到多元文化集結。新北市原住民局長林瑋茜今天以「城市新地標:打造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為主題在市政會議上報告,指出新北為解決都市族人分布廣、活動零散,以及缺乏象徵性儀式舉辦空間等問題,推動「建置原住民族族群主流化友善公共空間計畫」,將於三峽區建蓋一處兼具祭儀活動辦理、教育推廣與社群連結的多功能空間,成為新北首座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廣場,預計今年底完工,打造都市中的文化新地標。林瑋茜提到,屆時廣場地點就在隆恩埔原民社宅旁、鄰近三鷹交流道,交通便利。造型則以穹頂及地坪造型發想;天幕邊緣以弧形方式呈現、象徵阿美族傳統花帽,地磚則運用跳色設計、同時也標示方位,總經費為3070萬元,打造都市原民認同據點,讓族人在城市中,也能找到文化歸屬與連結。侯友宜說,新北市原住民族已經6萬2000人,在全國六都排第二名,尤其大部分都生活在都市裡面,如何延續文化情感、尊重原民不斷扎根成長,是我們大家的責任。所以讓我們文化延續過程中特別選定三峽隆恩埔的社會住宅旁邊,蓋一座原住民歲時儀廣場,專門給原住民使用。侯友宜也提到,歲時祭儀廣場地點位置佳,可與未來大柑園都市計畫預定設立的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據點互相串聯,發展潛力相對很大。未來完工後,除了保留原住民專門歲時祭使用外,觀光遊客也可以到此了解原住民生活態樣,場地也結合各局處,包含客家、教育、觀光、文化等,舉辦其他各類活動,不是只有一年只辦1、2次歲時祭儀,大家可以共同來發揮整個凝聚共享力量,讓新北看到多元文化集結。

喊修了《財劃法》中央扛不住 劉世芳談租金補貼:地方分攤讓政策永續
內政部長劉世芳18日表示,租金補貼政策本來就是中央地方共同負擔,前閣揆蘇貞昌一度改由中央全扛,但現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上路,中央錢已經不多,希望合法回歸中央、地方共扛責,政策才能永續。近日中央與地方政府因一般性補助「統刪」問題駁火不斷,而內政部又發函地方政府,針對2026年「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要求地方政府需自籌10%至40%不等的經費,更添中央與地方角力柴火,甚或綠營自家百里侯也有不同聲音。內政部長劉世芳強調,租金補貼政策若要永續,地方政府也需扛部分支出分攤。(圖/黃鵬杰攝)劉世芳18日對此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備質詢時回顧,在2021年之前的租金補貼政策,本來就是中央、地方各自按照財力做支出分攤,直到2023年之後中央財稅收入創新高,因此蘇貞昌進一步宣布由中央全額負擔。她直言,如今新的「財劃法」公布後,主計總處已經要求,未來支出比例要重新審視,何況新版「財劃法」已經載明未來地方籌編與支付的原則,這是合法回歸,與凍刪與否無關,沒有問題。劉世芳說,近期國土署接獲六都中的五都政府,紛紛要求中央出具公文,說明是否調整籌編比例,因此才會發函給六都,希望在租金補貼政策獲好評之下,若政策要延續,要不就是行政院追加預算,要不地方也得重新考量,租金補貼必須扛部分比例。劉世芳也說,2025年開始政策愈趨成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合作愉快,目前租金補貼都是由地方審查後,中央住宅基金直接撥付,本年度到目前為止有84萬戶申請、72萬戶通過,要支付的金額約新台幣153億元,目前沒有外傳的11月用光光問題。她仍呼籲,新「財劃法」上路後,希望地方也要扛些責任,負擔比例還要中央、地方多溝通,希望一起合作讓政策永續。

獨厚中山大學?部長曾任職補助增1.9億 教育部回應了
教育部近日公布高教深耕計畫114年度分配經費,國立台灣大學獲補助26億2577萬500元居冠,較去年增加3264萬4313元。值得關注的是,教育部長鄭英耀曾任職的中山大學,114年度補助達到6億1693萬餘元,較去年增加1.9億元,被質疑獨厚中山大學。教育部回應,今年高教深耕經費全體都有增加,且中山大學在註冊及其他各項表現獲得肯定。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從2323年至2027年,教育部希望藉由補助,全面提升大學品質及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同時,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及發展研究中心,強化國家國際競爭力。教育部近日公布高教深耕計畫114年度分配經費,總計補助各大學191.28億元,總體較去年增加5.68億元。高教深耕計畫114年度台大獲得補助26億2577萬500元居冠,較去年增加3264萬4313元。成功大學15億0376萬2000元居次、增加2577萬7905元;其餘依序為陽明交通大學14億3554萬6000元、增加6651萬5392元;清華大學13億1940萬7000元、增加5204萬749元;中山大學6億1693萬5000元、增加1億9810萬2210元。值得關注的是,中山大學114年度分配經費較去學年度增加將近2億元,引發部分學校私下抱怨,質疑鄭英耀獨厚中山大學,排擠到其他學校所分配到的經費。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諸多關聯下外界難免有所揣測,鄭英耀應主動澄清,避免外界質疑聲量擴大。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指出,高教深耕計畫屬競爭型補助款,而這類補助款在高教經費裡占比愈來愈高,意味著大學將缺乏穩定財源,只能年年圍繞新興政策主題,盼能取得好成績獲得更多補助,難以累積長期穩定的教育成果。周平提到,過去「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彷彿血鑽石一般,看似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後卻付出許多犧牲與不公的制度,高教深耕計畫應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勿過度強調KPI與績效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