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航空城
」 桃園 航空城 桃園航空城 鄭文燦 徵收
航空城紐澤西護欄圈地擋道...議員會勘要求移走 意外救工人一命
桃園航空城徵收戶陸續在安置街廓重建家園,1日下午有工人熱衰竭失去生命跡象,差點因紐澤西護欄擋道喪命,協助移除救人的市議員游吾和4日質詢,要求市府杜絕廠商用紐澤西護欄圈地阻路,並提供道路圖給警消救災。市府指出安置街廓道路護欄都已調整,救災會以手機定位座標和三方通話多管齊下,盡速找到災害地點。游吾和說,大園區海口里跟大海里交界處的安置街廓,1日下午近4時有52歲工人熱衰竭,當場失去生命跡象,竹圍消防分隊靠手機強化定位取得座標後迅速到場救治,事後家屬特別向他致謝,直指該路段原遭紐澤西護欄擋道,5月30日會勘時要求航空城工程處移開,讓家屬大嘆「幸好你有及時把路障打開,不然那條命就救不回來了!」游吾和說,桃園航空城分為10項分標工程,廠商用紐澤西護欄各自圈地,卻因此阻擋道路,加上工區內無Google地圖路線,也無路標指引,救災救護人員很難找到地點,未來徵收戶重建家園工程齊發,會有更多人車進場施工,隨著天氣熱、工程多,安全救護問題更要到位,要求航工處盡速建置安置街廓優開區的路標指示牌,並和警消橫向聯繫,避免延誤救災。工務局長汪在宙說,已開放給民眾的優先開發區道路若有紐澤西護欄都已移除,航空城徵收區面積超越過往重劃區,會加速設置路牌,也會和警消橫向聯繫。消防局長龔永信說,施工單位都有來文告知施工範圍跟影響路段,以利規畫救災替代道路,如遇道路封閉或不熟悉,可利用「消防防災e點通App」傳送定位點,也會靠報案人、勤務中心和救災車輛三方通話指路。警察局也說可透過經緯度定位趕抵現場,掌握黃金救援時間。航工處解釋,航空城工程各分標道路都未驗收,才會先用圍籬阻擋防止誤入致生危險,配合先建後遷已規畫民眾重建家園的進出動線,針對部分民眾安置街廓位處各分標邊界,也協調調整紐澤西護欄位置,方便民眾進出。

桃園航空城600棵大樹疑遭濫砍 下游廠商爆料金額翻倍引司法糾紛
桃園航空城C1標工程區域原有超過4000棵樹木,為配合開發計畫,必須進行移植或砍除,近日,下游廠商爆料指出,上游承包商利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疑似為節省移植費用,要求下游廠商濫砍600多棵健康且具經濟價值的大樹,並將樹木粉碎處理,引發環保與工程爭議。根據爆料,利德公司與航空城工程處原計畫支付逾1億元的移植費用,但為降低成本,竟指示將部分樹木直接砍伐,下游廠商更提供施工現場照片,顯示樹木被綁上藍色標記,指稱這是砍伐指令的證據。對此,利德公司回應稱,該區逾1000棵樹木皆依照規定進行嚴格評估與調查,藍色標記僅代表斷根需移除的樹種,並非濫砍。他們表示,健康且具安全評估標準的樹木均被移植至育培區,並將於後續綠化區重新種植,堅稱無任何濫砍行為。另外,利德公司也反控下游廠商在原簽約工程款約9000萬元中,包含約3000萬元的優先開發區工程,卻在施工後屢次提出追加報價單,從4000萬、6000萬一路喊到1億元,金額大幅膨脹,讓利德公司不得不決定與該廠商解約,目前已展開司法程序調查。相關單位正密切關注調查結果,盼能保障綠地資源及公平合理的工程合約履行。

航空城重建戶需自費拉水電 民眾痛批基礎建設不到位
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採先建後拆,約3200戶安置街廓重建戶必須在明年2月底前完成2樓樓板,否則領不到每坪3萬元補助,但目前「有管無線」,需自付5萬至40萬元拉水、電線路,民眾怒喊不合理。台電已同意調整並協助退費,但桃園市地政局表示下周才要開會確認,地方痛批市府、台電、民航局溝通嚴重不良,受罪的還是重建戶。桃園航空城電氣、電信、自來水、汙水、瓦斯5大管線工程「有管無線」,若施工布線重建戶需自行負擔保證金,水費約5萬至8萬元,電費則要3萬至40萬元,從街廓外的電箱拉線至街廓區內,再布地下管線至各重建戶周邊電箱,再通水電供民眾重建家園,民眾痛批基礎建設不到位,費用高又不合理。民進黨籍議員游吾和表示,市府、台電、民航局溝通嚴重不良,台電明知已有相關法規卻不及早提出,等民眾反映才調整費用,釋出假善意。現同意調價,但布線期程必須明確公告,現今缺工缺料民眾根本無法在期限完成並申請補助,補助已成處罰條例,看得到用不到,政府要考慮現行各種狀況,不要紙上談兵。國民黨籍市議員徐其萬表示,原先有管無線,若重建戶要開工用水電,竟要自行負擔從外部拉線至街廓區內費用,且保證金高達40萬,嚴重影響重建意願。經協調台電已允諾從外部拉線至街廓區內的費用由台電支應,過去民眾若已付款可辦理退費,並重新計價。台電桃園區處說明,依經濟部核准的營業規章規定,各案線路長度及須裝設變壓器等工程計算,因安置街廓該區域尚未有用電戶,故有較先申請的案件其線路長度較長、費用較高的情況,近期已重新核計費用,並將對已繳費的案件辦理退費,會逐一致電申請人通知說明。另有關保證金部分,台電桃園區處指出,臨時電保證金若申請表燈單相用電,保證金是3萬元,申請表燈三相用電保證金則為10萬元,申請人繳付的臨時電保證金將會在該臨時用電廢止後,扣除尚未繳付的電費辦理無息退還。桃園市地政局則表示,4月25日交通部召開推動桃園航空城辦理情形專案督導會報討論,請台電公司、民航局及市府等單位研議可行解決方案,預計下周將於市府召開正式會議確認。

破碎家園1/桃園航空城計畫延宕 政策波折+物價暴漲慘壓居民
桃園航空城開發計畫是台灣史上土地徵收面積最大的一項工程,原本被視為國家級願景的重大都市建設,雖然政府提出一長串的獎勵補助方案,整體推動計畫落後卻波及搬遷進度,物價飛漲加上政策更迭,高昂的房價壓得居民喘不過氣來,如今不僅補助款申請瀕臨限期,政府承諾的貸款、臨時水電無著,居民生活茫茫。桃園機場是台灣最大民航機場,因位處亞太交通樞紐,政府自2009年前桃園縣長朱立倫推動「航空城計畫」,規劃以機場為核心,周遭輔以產業、住宅及公共設施,盼打造國家級大型都市;2021年鄭文燦任市長時進入開發期,徵收共11個里,總面積達4564公頃,涉及3萬戶民眾搬遷,計畫至今更耗時15年。為減輕民眾生活衝擊,政府規劃多元安置方案,採取「先建後遷」與「就近安置」為原則的安置住宅及安置街廓方式。前者是直接搬進政府建好的社會住宅,後者則是選擇土地自建,居民等待施工這段期間,有人租屋,有人住在原本的地方,等待安置房蓋好後一次搬入。然而航空城土地撥交進度蹣跚,經過多次徵收抗爭,政府為鼓勵民眾儘速搬進,今年元月祭出獎勵金政策,只要安置街廓戶在明年2月完成2樓樓地板勘驗,就能拿到每坪3萬元的補貼;當地大肆抱怨說,安置街廓戶今年4月才陸續完成點交,安置住宅仍等候8月份點交,不到一年的工期怎麼可能建好2樓樓地板。眼看獎勵金截止日程將至,居民個個心急如焚。大園區海口里內大半面積納入區域徵收範圍,海口里「崙仔後」就是第一批被徵收的土地,周圍被鐵皮高高圍起,耳邊頻傳挖掘機施工聲,阿公阿嬤坐在「倖存」的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裡,討論著這片土地的往事,卻也偶爾蹙眉談起安置房子的整修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安置街廓戶吳金樹是其中唯一一位租房子居住的拆遷戶,其他阿公阿嬤仍住在原地,水電常因周圍施工而斷掉,原本的生活圈大半人都已搬走,晚上想看個電視解乏,卻也常被切掉,吳金樹感嘆剩餘住戶「彷彿活在人間煉獄」。實際走訪航空城安置街廓土地,受制於土地撥交延遲建物的重建進度,拆遷戶很難趕在明2月底完成樓地板勘驗。(圖/黃鵬杰攝)雖然已經搬去他處,吳金樹有空也總回來與這些老鄰居聊天,他描述拆遷戶現在的處境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當初桃園市政府地政局承諾一坪換一坪,又說新開發地一坪不貴,只要8-10萬,政府會協調八大行庫優惠貸款,絕對有最優惠的利息,現在全都跳票了。「在開發的這四年中變化很大,政府因施工進度拖延,很多人到現在還拿不到土地,加上疫情驅動物價不斷上漲,通膨率很高,原本一坪8-10萬,現在一坪19-21萬了,試問誰負擔的起?」吳金樹嘆指,現在又碰到政府土地融資限縮,當初承諾的徵收戶專門貸款途徑也都沒了,銀行沒有人敢講話,農會放貸額度也都用完了,民眾告貸無門。沒等吳金樹說完,一位林姓阿嬤拿著存摺本焦急打斷對話,了解後才知道,阿嬤是與以前鄰里合蓋一棟房子,現在設計圖出來與當初溝通的不一致,帶領她們找設計師的年輕人搬走也不理她們了,現在圖已經送出,不知該如何是好。吳金樹續指,政府趕著我們在明年底前全部搬進去,現在卻申請不到臨時水電,自己1月申請,3月還沒拿到,有朋友申請臨時水電,光是電就要55萬元,一個變電箱要8萬,民眾無奈,只為趕著那濟困解危的獎勵金。海口里里長鄭宇成坦言,在航空城徵收過程中看到這些阿公阿嬤的遭遇倍感辛酸,老人家有時搞不懂匯了多少錢,甚至很多人過程中遭詐騙,外界都知道航空城拆遷戶政府有撥錢,他們是「暴發戶」,可自己的家園遭徵收,本來70坪的房子還有獨門獨院,房子縮成20幾坪,生活圈都改變,他們的辛苦沒人知道。桃園航空城拆遷問題重重,街坊鄰居經常聚在當地土地公廟內討論房子重建進度,物價飛漲與政策波折搞得住戶個個神色凝重。(圖/黃鵬杰攝)對於居民所遇困境,議員游吾和直言,政府先前點交等工作進度落後起碼1年,獎勵的期限卻不變,眼看不到1年,還有數千戶在申請建照中或尚未申請,就算安置街廓的拆遷戶大家都拿到建照,請問去哪裡找這麼多營造商?議員徐其萬也指出,當初政府協調12家銀行與2家農會,為拆遷戶提供最高八成貸款,但自限貸令上路後,銀行放款額度緊縮,對拆遷戶個案興趣缺缺,要求轉向農會申貸。可農會承貸量有限,導致多數拆遷戶貸款不成,無力負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購屋款,也陷入財務困境。桃園市政府表示,已協助多數住戶向銀行洽貸,並向中央爭取放寬限貸規定,行政院也請八大官股銀行優先放款。此外,針對臨時水電費用高問題,市府與民航局已協調台電台水研議降費可能性。至於因施工延宕導致無法如期完成樓地板勘驗進度、領取重建獎勵金,地政局表示目前仍按原時程推動,但會視實際狀況檢討調整。

破碎家園2/重大建設下民眾成犧牲品 學者嘆「區段徵收」制本就不公
航空城計畫作為台灣的重大經濟建設,原本旨在打造國際級城市,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在地居民卻淪為人球。學者指出,「區段徵收」制度本身對民眾並不公平,這一制度強制要求民眾參與土地開發,並且政府不需徵得居民同意,隨著開發進程的推進,許多政府曾經做出的承諾都未能兌現,原本所謂的合作開發,最終卻變成了民眾眼中的一場騙局,讓拆遷居民深陷困境,生活充滿無盡的壓力。居民面臨被迫遷村,曾多次號召抗爭,抗議補償不足、無處安置,桃園前市長鄭文燦時期提出配套措施,將補償金額提高,並推出「先建後遷」安置住宅,更承諾部分原地回遷的可能性,居民部分妥協,剩餘家庭也因害怕成為「釘子戶」,半推半就走上政府提供的補償之路,未成想等待他們的是無窮無盡的壓力及一件又一件待解決的問題。桃園航空城安置基地附近水電管路設施欠缺,拆遷戶吳金樹重建房屋時難以申請到臨時水電,他只好先借發電機趕工,只為爭取明年獎勵金。(圖/黃鵬杰攝)安置街廓戶吳金樹直言,「先建後遷只是口號啦」,政府採引誘式讓民眾搬離,補償金額一開始先給一半,早日搬離後就再給一些,以「獎勵金」方式讓民眾一步一步按照政府的規劃走,可這獎勵金對比通膨價差哪算什麼,只能算是補貼!吳金樹指出,一開始政府答應搬走就給15%的搬遷補償,後來又給了所有拆遷戶25%的建物拆遷加自拆補償費,「雖然說著好像很多,這些也都是居民號召抗爭得來的承諾。」原來,因政府施工不斷的延期,延到物價上漲,居民難以負荷開發地的住宅,就怕會債留子孫,於是多次集結前往行政院抗議,這才換來市長做出的承諾,其中包含評點調整、建物拆遷加自拆補償費加20%、最後搬遷補償加15%、安置住宅降價、增加安置街廓自蓋補貼,貸款協調金融單位也不設限年齡。可如今民眾仍面臨無處貸款,獎勵金時限過短等問題,也顯示政府所做承諾多項跳票。當詢問現在為甚麼不再前往抗議,吳金樹笑著搖頭,「人越來越少了,聲音也越來越少了,以後可能連坐在這邊的人都要走光嘍」,阿公阿嬤對視一笑,「4:30了,我該回去煮飯了」,一位阿嬤站起身往家走,聚在土地公廟的人又少了一位。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徐世榮教授坦言,「區段徵收」制度對民眾本就不公,這已是歐洲19世紀產物,20世紀就廢除的制度,現如今已經21世紀了,「雖然講起來有些丟臉,但所有民主國家只剩台灣還在用。」區域徵收是政府強制民間一定要參與的土地合作開發事業,屬公權力的行使,可土地應是雙方彼此同意,怎可以強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批評,「區段徵收」是政府強制民間參與土地開發,對於居民並不公平。(圖/周志龍攝)徐世榮說,政府一開始都說得很好,稱為「合作開發」,可很多條件都沒講清楚,民眾都很善良也相信政府,到了這個階段跟政府所說的天差地別,「這根本是場大騙局」。可土地開發難以避免,徐世榮建議,政府可採美國在用的「協議開發」,回歸到民間契約模式,人民自行來申請,相對地,對於不願意簽訂者,政府也要予以尊重,絕不應逼迫,雙方擺在公平的位置,這樣才不會有人民感覺被騙、求助無門的狀況發生。

客運園區Apple級個案 「合展悦恬」訂簽6%輕鬆卡位
隨著國際生活圈逐漸成為常態,桃園航空城順勢積極發展,其中客運園區因佔有航空城共榮第一圈的地利優勢,能直接虹吸經濟發展效應,再加上客運園區是以高綠覆宜居作為城市規劃,並具備相對超值的入手房價門檻,儼然吸引許多成家置產與國際人仕紛紛入席;而位於客運園區醇居住宅區,並擁抱雙湖生態環境的「合展悦恬」,因1958坪的難得開發基地規模,一推出即造成不小話題,更吸引大量詢問熱潮。(圖/合展悅恬提供)。過去許多人對客運園區還停留在交通不便的印象,然而就在國二甲線圳頭交流道的開通後,已讓客運園區的聯外效率得到高度緩解,也造就了更多外區移居的可能性,未來更將進一步連結台61快速道路,勢必再創行動爆發力,搭配未來航青路、月桃路、航城路等城市道路網絡的逐步開通完整,客運園區串聯桃園高鐵站、桃園機場、機場捷運都將更為輕鬆便利,而「合展悦恬」就正值客運園區逐步發展之際,享受利多的潛力效應皆是宣告各界菁英勢必搶先入主。除了擁有客運園區的優質居境之外,立地30米園學路大道,雙面臨路角地的「合展悦恬」,也以獨到的近百米建築面寬,先為地標氣勢奠定驚豔門面,還特別規劃大尺度的退縮棟距,成功創造出約650坪的林蔭大道,更擘劃將近600坪的綠洲花園,讓每位居住者都能隨心所欲徜徉自然風景,形塑出「合展悦恬」的壯闊名宅身段,並為居境樹立永續經典的四季地景。(圖/合展悅恬提供)。「合展悦恬」各棟之間都保有舒適間距,能讓微風與日陽處自由流動,也讓每戶居住空間都能擁有良好健康的採光通風,同時「合展悦恬」還是U-bike的指定站點,也讓未來連結捷運通勤,以及輕旅湖畔都會更加便捷,使「合展悦恬」成為名符其實的Apple級個案!搶先卡位台灣史上最大航空城計劃,擁抱客運園區雙湖生活生態好境,「合展悦恬」先釋訂簽6%搶邀輕鬆入席名額!2-3房,歡迎蒞臨鑑賞。接待會館|桃園市大園區園學路.學六街口;迎賓專線|03-385-1339。

社子島舉行徵收公聽會! 抗議民眾摔桌椅爆衝突
台北市政府11日舉辦「社子島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社子島自救會舉牌抗議徵收違憲,甚至摔桌椅,現場衝突不斷。政大教授徐世榮表示,7、8000人因區段徵收被迫離開,是要他們「跳淡水河嗎?」還與議員林杏兒發生激烈口角,林狠嗆自救會成員不是在地人,沒有立場反對,北市地政局預計5月再辦第2場公聽會。社子島禁建55年,前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提出生態社子島方案,蔣萬安上任市長後向中央喊話盼盡速核定開發,內政部去年12月25日通過社子島區段徵收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後,市府昨在士林區公所舉辦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徐世榮指出,社子島區段徵收屬先行區段徵收類別,傳統以來皆依「區段徵收實施辦法」辦理,竟突然加入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有違實施辦法規定的程序,且土地徵收條例及相關子法並無所謂「區段徵收事業計畫」一詞,質疑市府因前次土地徵收審議小組決議,以及近來桃園航空城等區段徵收案件判決,已否定都市計畫直接具有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才創設前所未有的「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名詞,意圖魚目混珠偷渡為土徵條例第10條的事業計畫。徐世榮還與林杏兒爆發激烈口角,徐激動指控林站在市府、財團、建商、地方派系同一邊;林則反嗆「我有代表哪個集團、跟哪個集團接觸過嗎?」怒控徐想要紅就胡亂指控,接著上台反問現場抗議群眾「你們是哪個集團或在地人嗎?」自救會成員在台下大嗆林「妳是哪裡人?」林再回嘴「不是大聲就贏了!」支持開發的李先生表示,社子島人口正在流失,老年化問題嚴重,權益日漸損失,盼政府能將人口數往前推進;陳小姐說,自己嫁到社子島10多年了,深刻體會到小孩求學不易,希望盡快開發。地政局土地開發副總隊長范乾峯說明,依土徵條例施行細則,已依《都市計畫法》舉行公開展覽、說明會,不必再舉行事業計畫公聽會,但因社子島地區都市計畫2016年間辦公展說明會,距後續申請徵收已超過3年,依規定至少需舉行2場事業計畫公聽會,昨舉辦第1場,預計5月舉行第2場。

謝金河點名台灣機場建設「落後印度」 桃機回應:第三航站進度逾75%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天(10日)表示,桃園機場愈來愈繁忙,但第3航廈的施工卻一波三折,預計要到2027年才能啟用,機場建設比印度還落後。對此,桃機公司回應,目前第三航站整體計畫進度已達75.75%,進出機場旅客明顯可見量體龐大的第三航廈結構雛型,工程樣貌持續變化,而北登機廊廳更日夜趕工中,將在下半年優先投入營運。桃機表示,誠如謝金河董事長所言,壯大經濟實力需要大建設支持。第三航站區建設過去雖遭遇設計檢討優化、原物料上漲、移工人數限制等困境,但在行政院及交通部支持下一一克服,讓這個繼十大建設後最大單一公共建築工程順利發包執行,目前整體計畫進度已達75.75%,進出機場旅客明顯可見量體龐大的第三航廈結構雛型,工程樣貌持續變化。而北登機廊廳更日夜趕工中,將在下半年優先投入營運。另一方面,第一、二航廈在維持24小時營運同時,也持續更新既有設施,包括提升水、電基礎系統穩定、優化指標系統、導入e-Gate、自助報到等智慧化服務及無障礙優先通道,致力提供效率與友善的服務,讓國人及全球旅客有更好的體驗。北登機廊廳日夜趕工中,將在下半年優先投入營運。(圖/桃機提供)因應桃園機場未來發展,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協助取得區段徵收用地,機場公司已著手推動第三跑道建設,且已進入施工階段,展開機坪整地及埔心溪改道工程。未來新貨運園區及第二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亦已開始規劃中,逐步達成桃園航空城核心計畫。機場公司強調,桃機不僅是國人出國的第一站,更是東亞重要空運樞紐;疫情期間與航空產業夥伴一起守住國門,疫情後也積極迎接全球旅運復甦,助攻四大國籍航空繳出亮眼績效外,也吸引達美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陸續開航增班,提供旅客便利有感的服務。更因應全球淨零趨勢,在營運、工程及旅客服務面向落實ESG的永續願景,持續提升轉機服務能量,支持國籍航空在進出口貨運經濟上展現重要動能,打造國人引以為傲的桃園國際機場。

深耕草漯新里程啟航 用遠見看準未來 和境建設再推出第三期 勢如破竹開工大典
和境建設隆重宣布其位於草漯的全新住宅建案正式開工,標誌著當地生活品質與社區建設邁向新高度的關鍵一步。本次開工儀式吸引了來自地方政府、建設業界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境建設也借此機會展現了打造人文與自然共融住宅的堅定承諾。草漯作為桃園市一個快速發展的區域,以其便利的交通、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友善的生活氛圍而廣受矚目。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推進及周邊基礎建設的逐步完善,草漯正迅速成為吸引家庭與年輕專業人士安家的熱點,而政府更投入4,630億航空城旗艦計畫打造桃園西部科技路廊,未來各指標企業將陸續進駐,預估可創造2兆3000億經濟效益,及提供至少26萬個工作機會。本次第三期建案開工,地理位置優越,10分鐘銜接國道2號及台66線快速道路,未來更串起三心六線軌道延伸計畫,同時周邊還環繞著公園、學校與商業設施,是現代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值得一提的是,和境建設多年來持續深耕草漯注入溫度,並在草漯推出各項指標性建案廣受好評,這次和境建設再於草漯核心地段推出第三期,致力渴望成家圓夢的夢想里程點,並隆重開工!座落於草漯重劃區第六單元核心精華地段,緊鄰大觀路主要幹道,周遭並將陸續引進大型連鎖品牌業進駐,諸如麥當勞、全聯、星巴克(預定地)等等,生活機能相當完備,也兼具純居住的生活質感。此外,本案設計以自然共生及充足採光為基礎,內部裝修使用的建材到家庭設備都經過精心挑選,以確保住戶的居住體驗達到卓越標準。本案是和境建設深耕草漯的重要承諾,也是對住戶承諾的一次全面實踐,我們不僅希望提供高品質的住宅產品,更希望構建一個有溫度的社區,讓住戶感受到家的歸屬感。作為一個旨在提升草漯生活品質的嶄新建案,我們期待第三期能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加舒適與便利的生活,並為草漯的城市發展譜寫全新篇章。

接捧青埔!大園客運園區成買房新選擇!桃園航空城計畫帶動熱潮
隨著房貸條件日益嚴苛,房市買氣雖顯降溫,但好地段、好標的的房產依然搶手。特別是在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推動下,周邊重劃區房價持續上漲,最熱門的青埔地區房價更飆升至七字頭。然而,與之相比,距離不遠的大園客運園區房價仍處於三字頭,吸引了大量年輕購房族群和投資客的目光。特別是在新青安政策下,首購族減輕了房貸壓力,使大園客運段成為桃園航空城內下一個補漲的關鍵區域,對於正在尋找買房機會的人而言,這裡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擇。客運園區近機場捷運A15站,交通動能佳(圖/客戶提供)。大園客運園區位於大園與觀音的交界處,土地分區以住宅區為主,規劃完善,公園綠地環繞,環境宜居。園區距離桃園機場與青埔高鐵站皆僅需約10至15分鐘車程,鄰近國道2號和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並有機場捷運A15站接駁,交通動能十分便捷。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擴展至A15站,該區發展迅速,成為青埔房價高漲後,外溢人口移居的首選地,吸引了眾多建商進行開發,前景可期。合登建設看好大園客運段的增值潛力,將於該重劃區推出新建案,選址於1,753坪的大基地,規劃三棟地上14層、地下3層的大樓,提供23至33坪的二至三房格局選擇,全案共規劃246戶,包含234戶住家與12戶店面。相較於該區其他以大坪數三房為主的建案,合登大園新案提供33坪的三房格局,極大地減輕了總價壓力,滿足了首購族及中小家庭的不同需求。合登大園案距大園商圈約7~8分鐘車程,方便日常採買(圖/客戶提供)。合登大園案基地三面臨路,其中一側緊鄰40米寬的園航路林蔭大道,社區內更規劃了百坪綠意中庭,讓住戶享受寧靜自然的生活氛圍。交通便利,開車約8分鐘即可上國道,13分鐘即可抵達桃園機場,適合國際商旅人士,另距離桃園高鐵站僅15分鐘車程,大幅提升了南北往來的便捷度。生活機能方面,社區距大觀路及大園商圈約7至8分鐘車程,購物、餐飲選擇豐富,滿足日常所需。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推動,未來清大醫療園區、大園體育園區、大園智慧科技園區等重大建設的落實,將進一步提升大園客運園區的長期增值潛力。當前該區房價相對親民,買青埔套房的價位,在此可輕鬆擁有三房空間。若您錯過了青埔的買房機會,客運段無疑是桃園航空城內現階段最具吸引力的選擇之一。合登領航城|千坪壯闊地標‧接待會館:桃園市大園區園五街22號旁‧貴賓專線:03-3860033‧預約賞屋:https://lixinpro.com/T0Lal ‧LINE好友:https://lin.ee/TpvpKEk

統一集團砸235億蓋物流園區 拼2028年啟用提供逾千個工作機會
統一(1216)集團由統一超商(2912)斥資235億元興建桃園航空城物流園區,近日舉辦動土祈福典禮,預計2028年取得使用執照後啟用,未來將可服務大桃園、新北市部份地區等,超過2千家7-ELEVEN、康是美、星巴克等物流需求。統一集團計畫在北、中、南、高等區建置大型複合式多溫層物流園區,在北部地區則選擇「桃園航空城計畫優先產業專用區」做為發展用地,統一超商向桃園市政府透過公開標售取得「H基地」25,522坪土地,經1年半建築規劃並取得建造執照後動土,為繼新市、台中港、民豐等物流園區後,第4座大型物流園區,也是單一園區投資金額最大。「統一企業集團 桃園航空城物流園區」總樓地板面積7萬坪,委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執行設計,以綠建築為規劃,園區營運效率納入節能減碳考量,包括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引進AS/RS自助倉儲系統、AGV無人搬運車、Sorter自動分揀機及其他自動化/智能科技的運用。統一集團也指出,不同溫層的物流中心同時進駐,可達成營運共同管理、公共區域整合、物流配送相互支援調度、庫存空間共用等,以達成減碳效果,呼應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同時,園區內設置北區物流營運總部大樓暨國際會議中心、低溫物流中心、常溫物流中心等,進駐物流關聯企業包括統一速達(宅配物流)、捷盟行銷(常溫物流)、統昶行銷(低溫物流)、大智通文化行銷(EC物流)、捷盛運輸(多溫層配送)及統一精工(物流車專用加油站)、統一超商(便利服務)等,未來將可提供逾1,000個在地工作機會。

航空城保留區恐僅剩1條4米道路 住戶憂安全
位在桃園航空城保留區內的大園區埔心里天地戀社區,原有2條連外道路,受航空城都市計畫影響,僅剩1條約4米道路,住戶憂路幅過小,若有緊急事件發生,恐耽誤救災。國民黨籍議員徐其萬說,市府應重視原有住戶的權益,拓寬為10米道路並增設人行道。桃園市都發局回應,後續啟動都市計畫檢討時,將由都市計畫規畫單位另行評估。天地戀社區內有約百戶,原有2條通往大竹南路、海霸王飯店的道路,受航空城都市計畫影響,未來僅剩1條約4米道路,居民擔心日後若有車輛臨停或突發緊急事件,將影響救災,且近百戶的居民僅依賴1條小路進出,當地里長盧宜芳就說,將來都市計畫啟動,改為單一出口車輛就必須在社區繞行,浪費時間、金錢,市府應該重視原住戶的權利,不能因為都市計畫就剝奪居民既有道路通行權,盼維持社區既設的雙出入出口。徐其萬說,目前該社區有2條約6米的環狀道路,若啟動都市計畫後僅剩1處約4米的出入口,不僅路幅過小連會車都不容易,更不用談發生緊急事故,恐造成救災不便,盼市府慎重考慮維持2處出入口,並拓寬道路為10米雙向道路並增設人行道,方便在地居民進出。徐其萬也說,都市計畫應幫助地方共同進步,原有住戶的權益也應受到重視,盼市府能重視原住戶應有的權益。該社區為保留區,未來桃園捷運綠線GC04B標高架段,將橫跨國道2號高速公路與機場捷運線A16橫山站銜接,該社區就緊鄰機捷A16站,未來必定發展非常快速,呼籲市府能重視並遵循行人優先原則,保障住戶的通行權益。都發局回應,為考量居民通行出入連接計畫,及道路雙向會車安全性,已辦理都市計畫變更準備,如後續啟動都市計畫檢討時,將依陳情內容由都市計畫規畫單位另行評估。

淡水堪比孟加拉?他怨「交通、天氣都很糟」 全場吐槽:桃園才是便宜治百病
新北淡水因房價較台北都會區便宜,吸引不少首購及年輕族群的青睞。不過有家住桃園的網友卻抱怨,淡水交通混亂、天氣糟糕,堪比孟加拉。相比之下,10年前的淡水還一片祥和,房價蒸蒸日上,「只能說便宜治百病,淡水每次來都不勝唏噓」,貼文曝光卻遭網友吐槽,「桃園比淡水,桃園才是便宜治百病。」網友近日在PTT,以「淡水真的住起來超悲哀的」為題發文形容現在的淡水,有混亂的交通、糟糕的天氣,「擁擠的街頭堪比孟加拉,人文氣息蕩然無存。」相比之下,10年前的淡水還一片祥和,房價蒸蒸日上,質疑到底走錯哪一步?原PO也感嘆「只能說便宜治百病,只買的起這的人,自動放棄未來的競爭力了,窮就要認命。好在買桃園去了,淡水每次來都不勝唏噓。」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便宜治百病啊,但是一直都便宜,什麼病之後都有了」、「去過就知道社會底層一堆」、「窮也只能買淡水啊」、「淡水以前很棒,台北後花園,但是一堆人湧入後就變質了」、「把淡水換各大都市,感覺也都說得通」、「以前淡水住了八年,真的不錯,但是人口一多就變得超鳥啊。」不過,多數網友卻認為,「淡水不通勤的話住得還蠻爽的吧,空間大」、「亂說沒人文氣息,淡江中學一堆外國人去打卡不能說的秘密」、「桃園比淡水,桃園才是便宜治百病」、「那你何必跑去淡水?不就桃園好無聊」、「淡水是新北最多古蹟(有形文化財)的區」、「我買新市國小附近覺得超棒的,真的幸好有買」、「淡水確實不怎樣,但桃園有資格笑淡水嗎」、「淡海其實條件很好,淡海科技城有台北港接61(台61線又稱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到桃園航空城」、「住淡水不悲哀,悲哀是想住雙北又永遠買不起房+眼高手低的人。」

「社」宅淪胭脂2/「禁限建令」緊箍咒封印社子島 專家憂溫控失調熱壞台北城
台北市社子島開發案吵了20多年,近期台北市長蔣萬安喊出2027拆遷完成、2028準時動工,嚇壞了大批現有居民,深怕一紙公文來就「無家可歸」。專家直言,台北市府打著「居住正義」大旗,宣稱給購屋弱勢的年輕人「來台北有個家」,卻讓壓搾原居者成了另一批「區徵弱勢」,其實鬆開套在社子島頭上「禁限建」的緊箍,就是還給當地居民的居住正義。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批評,各地「區段徵收」都宣稱具有「公益性」與「必要性」,明明最重要的是在地居民意願,竟然只被列為「審查參考」,難怪蔣萬安敢在反對聲浪不斷之下,逕行喊出2028啟動開發,忽視社子島對台北盆地通風降溫、調節風場的功能,與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不僅背道而馳,少了社子島的臺北盆地,「沒人敢想像夏天會多可怕」她示警說。社子島自救會發起人李華萍(右)與老鄰居王先生等人,憂心忡忡地直指區段徵收不公不義,要求市府解除「禁限建令」。(圖/方萬民攝)政大地政系兼任教授徐世榮直言,各地政府以蓋「社宅」名義來執行區段徵收,希望博得輿論好感,也趁勢在內政部審查時「輾壓」在地居民反對聲浪,「社宅」兩字幾乎是不公不義的「區段徵收」遮羞布;社子島位於土壤液化高度潛勢區,當時1.1萬居民都被市府認定危如累卵,現在卻又更多人口引入,「難道把青年的命當韭菜?」徐世榮說,目前社子島內舉凡道路等不少公共設施為兩旁地主捐贈,若能讓居民原地重建,可以要求配合一定比例退縮,藉此拓寬道路、重整街廓,並以原佔地規模重建。住在社子島30年的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也直言,社子島在1970年便已被北市府頒布「禁限建令」套牢,連基本修繕都限制重重,遑論拆屋重建,監察院也已判定違法,北市府卻依然故我毫無畏懼,簡直把監察院當「塑膠」,更不甩居民哀號。她批評,如今員山子分洪道早已完工,社子島滯洪功能已大大降低,北市府在嫌社子島房屋老舊影響居住安全之餘,卻遲遲不願鬆綁監察院認證違法的「禁限建令」,還把北面稱為「浮覆地」的7.97公頃爛泥地劃入重劃區,濫竽充數與私地主搶重劃地,更顯「區段徵收」不公不義。70歲的在地農民王先生則指出,「生態社子島」要填土堤防9米,北市府卻連土方哪裡來計劃都提不出,他與眾多居民根本不屑北市府「恩給」,因為居住危機就是濫觴於北市府「禁限建令」,只要不公不義的禁限建令鬆綁,「我們自己有錢整理房屋」他直言。北市府擬定的社子島區段徵收計畫中,私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毫髮無損,反而當地國中小都被迫遷移,居民認為與海大背後錯縱複雜的政商關係脫不了關聯。(圖/方萬民攝)在地房產業者透露,在鄰近的洲美被「北士科」計畫開發逐漸成熟之際,目前關渡平原華碩總部一帶也快圈地完成,不少地產商與大財團正準備下一步轉進社子島,因此透過民代對市府施壓頻頻,台北市長蔣萬安驚天一句「2028準時開發」,恐怕也是安撫地產商壓力。其實區段徵收重劃也不是沒好處,市府提供12.9公頃土地興建集合式住宅,且鑒於北市洲美地區與桃園航空城徵收爭議,各界也放大眼睛盯著看社子島安置狀況,這便是居民與北市府談條件的最好利基,至少實際使用坪數有望「一坪換一坪」,死守老屋「反而跟自己過不去。」內政部官員則透露,在北市大趨勢人口減少之下,社子島案開發公益性與必要性實在不高,加上位於土壤液化高度潛勢區,北市府又無法詳列開發須配合的堤防填土來源,因此即使土地徵收小組有條件通過,下一關都市計畫委員會大會也很難有進展,「蔣萬安興沖沖地喊出時間表,內政部可沒有背書喔!」這名官員直言。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則回應,社子島開發的民間統計意向數據以市府官方調查為準,迄今僅有約2.32%土地面積地主曾陳情「不參加區段徵收」,顯示大多數居民支持區段徵收開發。此外,社子島有房屋老舊耐震能力不足、防洪保護標準不足及救災動線不佳等相關問題,市府在兼顧財務自主與居民安全雙贏下,將以區段徵收優化全區住宅;至於7.97公頃堤防外土地是河川區,因為涉及防洪安全考量,必須統一徵收辦理,否則防洪設施無法完備,並不是市府拿「爛泥地」搶重劃後分配的土地。教育局也說,未來富安國小與福安國中將遷移到「老社子島人」優先承購的住宅區附近,方便學子通學。至於台北海洋大學為何能全區保留?市府僅稱是教育部管轄,未多回應。另有關「生態社子島」計畫堤防土源,市府工務局態度低調,並不願說明土源取得計畫。

桃園醫療改革再波折…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 青埔清大桃園附醫恐告吹
清華大學委託高雄醫學大學,在桃園青埔興建經營清大桃園附醫,投資金額達百億,號稱最大教育BOT案,去年雙方高調簽約,但桃園副市長王明鉅今備詢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計畫恐生變告吹。清大證實高醫大希望終止合約,雙方就促參法協商中,若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今施政報告,不分黨派議員都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以及大學圈地蓋醫院的進度。議員謝美英質詢聽聞高醫大有意打退堂鼓震驚不已。(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楊朝偉說,桃園市終於獲得衛福部支持,從原本的2個次醫療區改為3個,床數可增加1528床,過去幾年裡曾在八德地區申請成立的醫療院所有中大醫院、長榮醫院、市立醫院等,詢問是否會盡快重新評估,在八德區成立區域醫院級、甚至是醫學中心級的大型醫院,改善桃園在「醫療衛生」分項的劣勢。議員朱珍瑤則提到,桃園市爭取調整次醫療區10餘年,好不容易增加超過1500床,擔憂上周林口長庚新蓋大樓規畫870床,2029年啟用會再度衝擊八德床位。衛生局長賈蔚解釋,次醫療區計畫是從原本中壢、桃園2個,增加為中壢、桃園、八德3個次醫療區,長庚屬於桃園,不會影響新增的八德次醫療區。議員楊朝偉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凌濤則說,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城市,除關心市立醫院選址,他也提到桃園區快48萬人口、南桃沒有兒童急診等,呼籲多考慮「兒童急診」。賈蔚說,目前桃園24小時兒科專科醫生的醫院有林口長庚、部桃、國軍總醫院3間,至於次醫療區應該會在年底公告。議員謝美英則說,桃園長期存在醫療量能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呼籲市立醫院籌設進度要盡快定奪,不要讓市立醫院選址淪為炒房工具,她也關心在機場捷運A16橫山站旁的清華附醫規畫進度,喊話籌設過程遇到任何瓶頸,都應提前因應、努力突破。議員凌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王明鉅說,中央大學過去想在八德設立醫院,礙於床位限制無法成功,如今次醫療區域打開,將跟中大重談,至於八德蓋市立醫院,也是一個方向,目前市府篩選19處公有土地,委外評估蓋市立醫院的條件,年底前提報3至5處給市長參考,至於清大附醫,他也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目前雙方還在溝通,市府會持續關注。清大證實,高雄醫學大學近日向清大提出,因營運考量等因素,希望終止契約。清華大學目前正依促參法就履約事宜與高醫大協商中。如協商未成,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 議員朱珍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基地在桃園航空城內,位處機場捷運A16橫山站及桃園綠線G18交會站,完工後將服務桃園蘆竹、大園、觀音及新屋等醫療資源較不足區域,並以地利之便放眼國際醫療。高醫大2023年10月與清華大學簽訂BOT合約,現地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原預計2030年底可以完工。

航空城遭爆「回填劣質土方」!民眾憂影響建屋安全 桃市府回應了
桃園航空城是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案,總開發面積約4564公頃,近日有民眾發現被分配到的安置戶街廓土地,疑遭營造商回填少量礫石土方,擔心日後建造房屋有安全疑慮,增加成本。民進黨籍市議員游吾和呼籲,市府應調查回填前、後高度,及回填的內容物,以民眾利益為優先考量。桃園航空城是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案,總開發面積約4564公頃,近日有民眾發現自己被分配到的安置戶街廓土地,疑似遭營造商回填少量礫石的土方,擔心日後建造房子恐有安全疑慮、經濟成本增加。(圖/民眾提供/中國時報廖姮玥桃園傳真)桃園市政府航空城工程處處長李宜儒說,為滿足防洪排水需求,桃園航空城計畫區段徵收工程辦理全區整地高程規畫調整,屬於需土工程,並透過桃園市內公共工程土方媒合交換至航空城使用,土方回填依規範辦理分層填土及每層滾壓,壓實度皆依施工規範及契約規定辦理,並訂有相關檢驗頻率,確保工程品質。桃園航空城是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案,總開發面積約4564公頃,近日有民眾發現自己被分配到的安置戶街廓土地,疑似遭營造商回填少量礫石的土方,擔心日後建造房子恐有安全疑慮、經濟成本增加。(圖/民眾提供/中國時報廖姮玥桃園傳真)李宜儒提到,民眾安置街廓土地採原地整地回填,街廓內所回填土方均依契約及規範辦理,目前尚無查有民眾所述情事,針對質疑事項,後續會配合政風單位釐清處理。民眾陳情,自己被分配到在航空城內的501號安置戶街廓地,前身是空軍基地,土地應該相當結實,但在結構技師鑽探報告內將自己的土地回填近5米多高,幾乎是1層樓半的高度,民眾自行調衛星空照圖,發現建商疑似就地取材,將原有土地上有用的建材取走,另外回填土方不均勻,造成地質鬆軟,擔心日後要建造房屋會下沉傾斜,恐有安全疑慮。游吾和表示,目前桃園市政府的土方回填工程分2個階段,第1階段為公共工程的土方媒合,第2階段為私人土方試辦,背後利益牽涉複雜,質疑營造商就地取材,把要給安置街廓的「有價料土方」用於公共工程上,回填街廓的土方則是用少量的礫石土方,日後恐造成民眾營建成本增加。民眾向市府反映卻遭踢皮球,相關單位應該調查清楚回填前後高度,回填了多少、回填的內容物又是什麼,給民眾交代。

民投公建案113年高達1723億元 最大案桃園航空城115億元
113年民間投資量能充沛,財政部昨(24日)表示,預期今年簽約可達104件、金額達1,723億元,將配合促參2.0,持續引導民間投資公共建設。財政部指出,其中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下稱促參法)。辦理有41件、311億元,包含桃園市大園區統一航空城大型物流中心BOO案(115億元)、嘉義市綠能永續循環中心BOT案(70億元)、臺北市生態主題園區及周邊停車場 BOT/OT案(58億元)及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ROT優先定約案(33億元)等重點案件。 財政部樂觀預估,預計113年底前完成簽約尚有宜蘭讚榮民文化暨觀光遊憩BOT案(預計40億元)等大型案件,若加計其他正在甄審及議約程序中之民參案件,預期113年簽約可達104件、1,723億元,其中依促參法辦理案件56件、522億元,113年促參簽約金額有望再次突破500億元。 配合促參2.0上路,財政部 113 年上半年已發布包括促參案件全生命週期作業手冊等多項行政指導,有效提升案件之作業品質及周延性;截至 113 年 7 月財政部已審核通過「污水下水道、自來水及水利設施」、「環境污染防治設施」、「交通建設及共同管道」3類公共建設類別之政策評估。 並持續辦理「衛生福利及醫療設施」(包含長照機構)、「社會及勞工福利設施」(包含社會住宅)等類別政策評估作業,以提升投資這些項目公共建設個案之誘因,進而擴展民間投資案源。

回應大林蒲遷村計畫疑慮 陳其邁:妥善照顧弱勢族群
高雄市長陳其邁10日赴高雄市議會備詢時表示,有關大林蒲遷村計畫,市府已提出多項補償方案,包括重建補償採最新價格、優惠利率貸款、加速搬遷獎勵金等,他強調,大林蒲遷村條件優於其他地區。同時,為了照顧弱勢族群,市府也將提供全市社會住宅安置,並對農漁民、經濟弱勢者等族群,從優補償與補貼。陳其邁解釋,紅毛港遷村時發放曾發放空汙補償金,但考量到大林蒲過去的居住環境品質不佳,市府提出更多優惠方案補償損失,希望能夠盡快完成遷村,讓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此外,為了因應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市府將提供多項健檢方案,讓居民能夠持續追蹤健康狀況。陳其邁表示,桃園航空城大部分是農地,與大林蒲現況不同,市府規劃遷村重建補償採最新價格,差額部分由高銀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放寬土地1坪換1坪資格、新增加速搬遷獎勵金、協力造屋方案等,他強調,大林蒲整體遷村條件優於桃園航空城。另為照顧弱勢族群,市府提供全市社會住宅安置,並對農漁民、經濟弱勢者等族群從優補償與補貼。針對社會住宅議題,陳其邁也表示,目前土地及房價上漲對年輕人造成負擔,感謝議員提出使用權住宅方案,房屋價格按照屋齡進行成本攤提,可有效抑制房價上漲,承諾將全盤檢視並納入施政考量。另外,他也提到,高雄南區資源回收廠以BOT案方式推動,目前全台各縣市焚化爐多數採BOT方式辦理,以各項方案就財政、安全性及營運效率等方面分析,BOT方式均優於公辦公營,陳其邁表示,未來將與居民充分溝通,取得當地共識後再行推動。至於清華大學擬設分校於舊左營國中,陳其邁表示,頂尖大學進駐有助於高雄產業升級,讓優秀子弟在高雄求學、工作,並與科技廠商結合,提供產學合作,對於南部重點人才培育及高雄城市未來數十年發展,至關重要。

大林蒲居民拒絕負債遷村 陳其邁:持續溝通
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小港區大林蒲遷村計畫,市府8日表示,目前已有9成4的同意遷村,至於尚未同意的居民,市府會專人一一拜訪協助說明。但在地里長9日與逾百位居民赴高雄市議會陳情,拒絕負債遷村,要求市府正視對居民遷村不公之處,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將持續與居民做好溝通,除了補助金,也有其他不同配套措施,希望讓遷村計畫辦得更周延。高雄市都發局昨日表示,大林蒲遷村政府從優補償,遷村經費由589億元提高到800億元,主要用於提高地上物全新重建價格補償費、放寬土地一坪換一坪資格、新增加速搬遷獎勵金每屋30萬元、協力造屋方案及無自有住宅者安置輔助等費用,且針對農民、漁民、攤商、經濟弱勢者等不同族群從優補償與補貼。都發局進一步表示,以大林蒲住商區土地持有面積平均約23坪,市價每坪約9萬元計,目前安置地住宅區土地市價已達每坪40萬元,住商區地主一坪換一坪後,土地價值平均約可增加713萬元,至於農業區、公保地,經過市府的極力爭取,也將以市價的1.4倍優惠條件補償,較一般公共工程以市價補償高出甚多,其中農業區還可以選擇與高坪特定區的住宅區跨區區段徵收,選擇分回住宅區。大林蒲逾百名居民今早前往高雄市議會陳情,「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團長洪秀菊指出,近幾個月市府的意願調查,居民都有很多疑惑,他們最大的訴求是先建後遷,但大林蒲的遷村條件卻比桃園航空城的遷村條件還差,尤其市府一直強調有94%的人同意遷村草案,但包括他自己與鄰居很多都還沒同意,「請市府不要忙著放消息」。對此,陳其邁表示,大林蒲遷村計畫將以保障民眾的財產權、生活權和社會權為基礎,全力支持大林蒲鄉親搬遷至未來預定地。他強調,目前已有94%的居民贊成遷村計畫,但也有一些個別問題如持分、共有等私權爭議,市府將盡力收集鄉親的意見,確保遷村計畫進行周延,並持續與民眾做好溝通。陳其邁也說,補助金將根據全新的建築物價格進行估算補償,例如對於原本是鋼筋水泥的建築物,就以新的價格估算進行補償,而建地部也是以一坪換一坪,同時針對有住戶需求的情況提供相關租金補貼,對於弱勢民眾,也將提供額外的照顧,市府也將提供其他配套方案,以減輕民眾搬家的負擔。

又是桃園!航空城施工拉斷電桿害257戶停電 台電公布復電時間
桃園航空城包商施工拉斷電桿導致桃園市大園區崁下里、菓林村、幸福路、菓林里及蘆竹區海湖、坑子口段、坑口里、中正路一帶停電257戶,台電獲報後派員搶修,目前僅剩30戶停電,台電預計7日0點前可搶修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