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
」 川普 對等關稅 美國 關稅 中國
白蝦產業重創中國承諾遲未兌現 宏都拉斯反對派喊「與台復交」
2023年宏都拉斯與我國中止外交關係,轉而與中國建交。儘管當時北京承諾將接手宏國對台出口的白蝦市場,但事實發展卻與預期背道而馳,不僅未見實質經濟效益,白蝦產業更面臨出口銳減與價格下滑的雙重打擊,造成宏都拉斯本土經濟出現明顯壓力。宏都拉斯11月將進行總統大選,許多在野黨參選人提出與台灣復交,北京為此再度承諾購買3000噸白蝦,但能否履行,還有待觀察。根據外媒報導,台灣自1941年與宏都拉斯建交以來,雙邊合作涵蓋軍事、教育及經貿多個領域,台灣除提供獎學金資助宏國青年赴台進修外,也是宏都拉斯白蝦的主要出口市場。斷交當年,白蝦出口量創下新高,當中約三成銷往台灣。然而,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政府於2023年3月單方面與我國斷交,與中國建交,寄望藉由開放市場換取投資。但中國雖口頭承諾購買白蝦,實際執行卻未見落實,白蝦出口市場受限,加上與台灣的雙邊貿易優惠失效,使得相關產業陷入低潮。宏都拉斯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數據指出,白蝦價格由2023年上半年的每磅3.13美元,下跌至今年同期的2.62美元。對台出口也從1.1萬噸暴跌至不到1400噸,出口總值從新台幣11億元縮減至2.3億元,損失顯著。雖然宏都拉斯目前的主要白蝦出口對象轉為墨西哥、歐盟與中美洲其他國家,但中國市場表現依舊低迷。根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國僅吸收宏國0.24%白蝦出口量,遠低於台灣,即使斷交後,台灣仍是宏都拉斯白蝦全球第四大進口國,其進口量甚至為中國的38倍。隨著宏都拉斯將於11月舉行總統選舉,復交議題成為選戰焦點之一。多位反對黨候選人公開表示若當選將考慮與台灣恢復邦交。對此,我國外交部長林佳龍表態歡迎,並表示將密切關注選情發展。為應對在野聲浪並鞏固雙邊關係,中國近日再度承諾購買3000噸宏都拉斯白蝦。雙方已於7月17日在宏國駐北京大使館簽署採購協議,但該承諾是否能如期履行,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後續發展值得觀察。

台美關稅還在排隊等磋商 談判代表:信函不是最終結果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的對等關稅,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收到關稅信函,川普預告將對「較小國家」發出關稅信,可能一律10%以上,但台灣還未有消息,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7月16日在立法院表示,雙方團隊均肯認談判持續推進,希望在8月1日前完成協議,目前已初步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時程,但「各國都在排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我方談判團隊,已在12日返台,但目前川普推出的關稅名單未見台灣,引發揣測。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6日邀請相關部會報告「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進度、預期成果、對我國可能之衝擊及因應策略」。顏慧欣報告時提到,美方寄出新稅率信函的處理,著重在全盤性考量,舉例來說,柬埔寨在7月4日宣布跟美國完成談判,歐盟跟美國進入所謂的原則性協議,但這些國家都有拿到關稅信函與新稅率,反觀越南已完成談判,卻沒有拿到關稅信函,顯示目前美國現在寄出信函,但談判仍在繼續進行,所以這個稅率並不是各國的最終稅率,信函可能是在增加美國的談判動能和力道。顏慧欣表示,這次對等關稅談判不同以往,傳統談判大多要歷經2、3年時間才能完成,但這次美方急於達成降低貿易逆差、實現再工業化等目標,所以透過各種方式加速時程,許多國家與我國處境相似,都面臨美方不確定性的談判挑戰。各國目前都在排隊,盡力達成8月1日前完成談判,顏慧欣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爭取到比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更好的成果,但也會秉持國家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糧食安全,針對台灣關切的這些經貿合作議題進行協商。

對美關稅談判好消息?外交部鬆口:多項關鍵議題已凝聚初步共識
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明(16日)將邀請外交部進行「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進度、預期成果、對我國可能之衝擊及因應策略」專題報告。外交部表示,川普政府自今年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我方已與美國進行三次實體談判及多次線上溝通,針對多項關鍵議題已凝聚初步共識,台美雙方都表達對強化台美經貿合作的共同期待,也希望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為雙方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外交部指出,美方已於本月7日簽署行政命令,延長原訂7月9日屆滿的豁免期至8月1日,預計將自該日起實施最新稅率。現已公布的稅率中,以對巴西課徵50%為最高,歐盟為30%、加拿大35%、日本與南韓則皆為25%。台灣與澳洲等貿易夥伴的最新稅率目前尚未公布。外交部說明,儘管美方已陸續發函通知各國稅率,但美國官方仍持續表達談判意願。白宮新聞稿及商務部長霍華德(Howard Lutnick)皆強調,與各國的雙邊協商仍在進行中,並有調整空間,台美雙方正努力在互惠互利基礎上尋求解方。對於談判內容,外交部未透露細節,僅強調將持續配合行政院統籌對外說明,並依賴台美既有對話機制,與相關部會合作降低可能衝擊,並爭取台灣在美「再工業化」過程中的產業機會。目前美方實施的產業式關稅(如汽車、鋼鋁)及即將上路的針對藥品、半導體與關鍵礦產的措施,皆獨立於對等關稅之外。報告提到,外交部與駐美代表處、各駐外館處持續蒐集美國對各國關稅談判動向,支援行政院談判團隊,協助安排對美溝通事宜,確保第一時間傳遞我方立場。外交部說明,川普政府推動美國再工業化、重建製造供應鏈、維持AI產業優勢及吸引投資的政策,將影響未來全球供應鏈布局。我方已著手因應,除持續觀察即將公布的「人工智慧行動方案」、能源政策與出口管制,也藉由外交戰略拓展合作機會。外交部指出,該部今年3月協助阿拉斯加州州長訪台,見證中油與AGDC簽署液化天然氣意向書,5月更率團赴德州考察,促進雙向投資,展現經貿外交實績。外交部最後強調,將持續在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指導下,與相關部會合作,降低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並透過台美各項既有對話機制深化合作,維護台灣利益與區域穩定。

新建案成交掛蛋成常態 賴正鎰:打炒房讓自住客「頭很痛」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5)日指出,政府打炒房,已經干擾到自住與換屋族群的計畫,客戶很頭疼。就他觀察,各個預售案場來客量僅剩1、2成,每月成交量呈個位數,甚至掛零。他預期下半年房市應是「蛋黃穩撐、蛋白修正」,呈現「量縮、價分歧」格局。面對今年H1面臨央行持續管控與信貸緊縮,但六都預售推案總銷仍較去年同期略漲4.7%,達1.24兆元,賴正鎰解釋,主因是去年第Q4遞延至今年推案,加上被迫18個月開工而開案。不過他預估,下半年六都總推案量腰斬至6,200億元,全年推案金額約落在1.9兆元賴正鎰說,政府第七波金融緊縮政策,要讓房市降溫,至今將近1年,已達壓制效果,建議央行適度放寬金融政策,包括放寬對優質建商授信條件、推動信貸區域分流制度等措施,以避免房市硬著陸及爛尾樓風險擴大。台幣升值、成本推升、央行打炒房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發酵,產生貸款不易的疊加施壓,造成買盤觀望情緒升高,自住剛需為市場主力,投資買盤退場。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合計推案戶數為47,657戶,年增7.9%;總銷達1兆2,360億元,亦年增4.7%。其中以台中最為突出,推案戶數達13,853戶,總銷金額超過3,120億元;桃園市則居次。唯新北市與台南市呈現小幅衰退。若觀察成長率,台北市推案戶數年增率達17.9%、總銷金額年增12.3%,兩個數據均領先六都。他說,這是因為建築成本上升,台北每坪造價12萬元漲到28萬元,其餘縣市也從8萬元漲到18萬元,再加上雙北土地稀缺,市政府強化都更,提供誘人建蔽容積率鼓勵機制,尤以台北中山、士林、大同、信義等區的都更危老案增多,但換屋需求仍大於供給,所以每坪動輒150至200萬元起跳已成常態,價格不易鬆動,甚至還有微幅成長的空間。此外,首購與豪宅市場呈現「M型化」發展,剛需族群因貸款條件趨嚴,普遍面臨「貸不到、貸不足、利率高、無寬限期」等窘境,導致成交量大幅萎縮、來客量腰斬,甚至只剩1~2成。部分3、4年前入手預售屋的買方,於近期完工交屋階段已出現「對保後無法申請貸款、審核後要等額度、額度有了還要排隊等撥款」進而可能產生違約風險,反觀台北市高資產族群,現金置產動能仍在,豪宅市場相對穩定。此外,開發商同樣面臨資金壓力,自「919信貸管制」上路後,不僅購屋族難貸款,連土建融審核亦趨嚴,中小型建商貸款困難,傳出排隊撥款延宕,使得部分建案延後公開銷售或交屋、甚至轉向商辦、長照、旅宿等穩定收益項目,以因應現金流壓力。對於台中與桃園市政府都發局最近不約而同發布公告建照或雜項執照,得申請展期,市場解讀是為開發商提供續命丹。賴正鎰認為,延照情況並非首次,在新冠疫期也曾因缺工缺料導致工期延宕,縣市政府也放寬建築期限及建照。不過他也提醒,有些建築量體比較大的建案完工期,從3年延長為5年,甚至更久,應留意延後交屋是否有風險,最好選擇上市公司、品牌建商。「政府打炒房,已經干擾到自住與換屋族群的計畫,客戶很頭疼。」就他觀察,各個預售案場來客量僅剩1、2成,每月成交量呈個位數,甚至掛零。中南部傳出建商主動降價換量的策略,顯示整體房市進入盤整期,甚至可能長達1年以上。至於哪些地方是年輕人較可以買房地區?他認為,桃園有機場捷運、航空城、捷運綠線、棕線等重大建設,加上科技、智慧物流園區帶動就業機會、人口成長動能強勁。台中則有中科擴廠、大小巨蛋及藍線捷運開工等重大投資與建設案啟動,受惠人口紅利支撐房市基本市場,西屯水湳經貿園區、南屯區十三期、北屯區十四期重劃區等地後市潛力看好,欲淡不易。賴正鎰強調,儘管房市短期承受壓力,但仍可關注中長期利多,包括行政院日前拍板延長「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至2027年,台幣強勢升值下,有望再引更多資金回台投資,主計總處預估今年超額儲蓄率將首次突破17%,顯示國內游資過剩。不少高資產族選擇購置不動產作為資產調配,他預期,蛋黃區房價將持平,蛋白區房價因缺少支撐,下半年應該會有修正機會。

2025亞洲嘉年華會熱鬧登場!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首次於台北101水舞廣場打造國際盛會
展現台灣產業力量促進國際交流 連結亞洲跨境商機由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簡稱亞總)與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合辦的「2025 亞洲嘉年華會」活動,於 7 月 13 日(星期日)在台北 101 水舞廣場盛大登場。活動集結亞洲地區多國台商會員,在水舞廣場設置攤位展售其在海外經營的商品與服務,並規劃系列文化演出、公益捐贈與國際交流活動,展現台灣企業在亞洲市場的深厚實力與跨境連結潛力。2025亞洲嘉年華會熱鬧登場!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首次於台北101水舞廣場打造國際盛會。(圖/亞洲台灣商會提供)本活動以「亞洲同行・攜手無界」為主軸,發揮亞洲台商聯合總會國際影響力,展現台灣經濟軟實力,台北市政府產發局肯定亞總持續凝聚各國台商,協助促進台灣和亞洲各國雙向貿易與策略合作,這次共同舉辦「2025 亞洲嘉年華」活動,展現社會責任,公益回饋在台新住民族群,期望達到共融共好的目標。莊振輝、林見松,偕同立法委員林楚茵、立法委員羅美玲、立法委員蘇巧慧、新北市議員戴瑋珊、內政部長劉世芳、勞動部長洪申翰、外交部次長陳明祺皆連袂出席支持此盛會,外交部次長致詞時表示:「台商是台灣與世界連接的最好橋梁,感謝各國海外台商與僑胞持續的宣傳台灣、推動產業的合作,政府也有責任在各方面照顧新住民、僑生、移工,並持續提供各項協助與福利,讓他們在台灣的生活與工作更順利。」2025亞洲嘉年華會熱鬧登場!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首次於台北101水舞廣場打造國際盛會。(圖/亞洲台灣商會提供)亞總第 32 屆總會長林凱民也提到:「亞總使命是鏈結全球經貿資源,促進台商互助合作,期望藉由本次嘉 年華強化各國交流,最主要更希望回饋在台新住民。」同時,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芬蘭駐台等國代表也到場共襄盛舉,並與亞總共同捐贈公益基金給長期關注移工與新住民教育的 One Forty 移工教育 文化協會,展現台商回饋社會的使命感。 7/13 當日活動自中午 11 時起有街頭藝人輪番表演展開序幕,周邊各國傳統美食、特色產品等攤位活動將一路持續至晚上8 時,舞台則有代表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與馬來西亞等國的文化表演,展現多元文化交織的亞洲魅力。2025亞洲嘉年華會熱鬧登場!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首次於台北101水舞廣場打造國際盛會。(圖/亞洲台灣商會提供)

美施壓日澳表態台海戰爭立場 澳州總理:支持現狀、不做承諾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五角大廈向日本和澳洲施壓,要求他們表明,若美中為了台灣爆發戰爭,他們將扮演何種角色?正在中國訪問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13日指出,「在台灣問題上,我們支持維持現狀」,同時暗示美方自己採取戰略模糊立場,卻要澳洲表態,這不合理。艾班尼斯12日晚抵達中國,展開6天訪問行程,預計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等官員,他昨日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舉行會談。艾班尼斯指出,他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係,期望透過此次訪問推動2國在貿易、環保、旅遊等領域合作。這次是艾班尼斯任內第2次訪中,之後他將率領企業團,赴成都及北京,與經貿、旅遊、體育等領域代表會面。《金融時報》12日報導,美國防部負責政策的次長柯伯吉,在與日、澳國防官員會談時,一直要求對方說明在台海戰爭中的角色。該報導發表後,柯伯吉接著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川普專注於恢復美國實力,包括「敦促盟友增加國防開支,以及與集體防禦相關的努力」。他說,「當然,我們的一些盟友可能不歡迎坦誠的對話。但在歷史性的海牙峰會後,以北約為首的許多盟友,都看到加強合作的迫切需要,且正這樣做。」澳洲廣播公司(ABC)、衛報13日報導,艾班尼斯在上海的記者會上,一再迴避與美國要求有關的問題,指澳洲已增加國防開支,並重申澳英美安全夥伴關係(AUKUS)計畫對3國都有利。艾班尼斯說,「重要的是保持一貫立場,在台灣問題上,我們支持維持現狀,不支持在那裡採取任何單邊行動。我們的立場明確,且始終如一。」當被問及美國採取戰略模糊立場,卻要澳洲對台灣做出承諾是否合理時,艾班尼斯未直接回答,僅說「你已回答了這個問題」。當被要求說明更多時,他回說,「我想你應該能理解我的意思。」另1位美國政府消息人士告訴ABC,美國在保衛台灣議題上,堅持戰略模糊政策,正與澳洲等盟友展開「更廣泛對話」。消息人士還透露,澳洲拒向美方作出具體保證,說明若美國一旦參戰,澳洲將如何使用經由AUKUS協議獲得的美軍維吉尼亞級潛艦。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洛伊13日也說,澳洲不會討論假設性問題,澳洲在面對任何衝突時,優先考慮自身權益。他表示,是否派遣軍隊將由政府作決定,不會事先作出承諾。

台灣chip全球瘋3/ 台廠隨「AI天團」去中東 石油金主轉型AI強國啥都缺就是不缺錢
「這謠言滿天飛,上次回答(是否收購)英特爾,這次是(是否投資)中東,下次可能要回答非洲,但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不會。」護國神山台積電在6月3日舉行股東會時,被問到是否要到中東設廠,董事長魏哲家笑著回,全看客戶需求。事實上,前美國總統拜登認為有不少中東國家跟中國大陸關係友好,因此對美國AI晶片出口中東採嚴格監管,川普上任後,情況卻「神翻轉」,川普5月13日帶著「AI天團」,包括特斯拉的馬斯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等出訪,浩浩蕩蕩要幫中東國家大舉興建AI基礎設施。光是輝達就要供應超過1.8萬顆GB300的晶片給沙烏地阿拉伯的AI新創公司Humain,超微和美超微也都有大單敲入。而這些訂單,勢必大部分交由台灣供應鏈代工。擷發科董事長楊健盟認為,中東要打造產業鏈,最後還是會找台灣人才。(圖/翻攝自擷發科技臉書)去年2月黃仁勳在杜拜「世界政府峰會」倡議主權AI後,同年9月《華爾街日報》就報導,台積電和三星電子討論要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興建超級工廠,要讓波斯灣國家成為中東最強的AI強國。今年5月《彭博》再提,台積電評估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設先進晶圓廠,甚至提到台積電多次與美國中東特使,以及由阿聯總統兄弟監督的AI技術投資基金管理公司MGX官員會面,規劃包含6座大型工廠,跟美國的台積電差不多規模。儘管台積電一一駁斥,外界也以為當地缺水、缺人,也沒有產業鏈,要去中東建廠根本是無中生有,不過,一位台廠IC業者跟CTWANT記者透露,「不少同業臉書上已表明,跑了很多中東國家去考察。」「中東什麼沒有、錢特別多,為了利益,甚至可以放下政治分歧、跟美國坐下來談。」和碩共同執行長鄭光志就曾跟CTWANT記者透露,和碩原本在中東就有些生意,但相對較小,「如果這次跟著輝達的大團隊一起進入中東市場,就能在當地開發更多產品線。」過去台灣和中東經貿往來不算密切,以科技與生技醫療產業等企業投資為主,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例,台灣大多是買石油,進口金額約172.3億美元,出口金額約28.2億美元,貿易往來排第14名。Humain成立於2025年,是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全資控股,要打造本土化AI生態系。(圖/翻攝自humain的X)但近年隨美中供應鏈分道揚鑣,為尋求新布局,供應鏈轉往中東歐、新南向國家區域布局,加上中東油商亟思「後石油時代」轉型,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已成立四大經濟特區,以超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科技中心為目標,現正大規模投入電動車、智慧醫療、電競等產業的製造鏈建設,「向來蒙著神祕面紗的『新中東價值』,重新被看見。」一進出口業者說。「包括我的母校紐約大學在內,已有許多美國學校在中東設分校,培育人才。」擷發科技董事長楊健盟向CTWANT記者表示,雖然中東富豪們傾向往美國矽谷去「撈人」,砸錢找頂級人才,但就組建製造產業鏈來說,還是台灣人比較強。「其他國家的工程師,在產線上,也只能做到問題發生後再想辦法解決,台灣持續在這個產業30、40年沒有斷過,最新技術都有共同參與,一起造市,這種由大量人才、長期經驗練就出來的『專業鼻』,不是短期內可以取代的。」IC業者自信地說,「我們就是全世界要發展半導體的唯一選擇。」

台美關稅談判未有結果 鄭麗君:努力縮小分歧維護國家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初宣布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雖然隨後啟動為期90天的緩衝期,原訂7月9日屆滿,但川普已於日前簽署行政命令,將期限延長至8月1日,並自即日起陸續致函各國領袖,通知即將生效的新關稅稅率。針對台美間的關稅談判進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雙方協商已進入關鍵階段,台灣將在確保國家利益與產業發展的前提下,努力縮小分歧,推動貿易平衡與合作。隨著多國與美國的關稅協議陸續出爐,各國所面對的關稅稅率也不盡相同。有些國家經談判後成功爭取調降稅率,但也有部分國家維持原定水準,甚至遭加徵更高稅率;其中,巴西自首波關稅實施以來,又被課徵稅率上調至50%,成為最受影響的國家之一。外界憂心,若台美談判結果不利,恐將衝擊台灣相關產業與民生經濟,政府須審慎應對。面對台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階段,鄭麗君表示,美方近日發函通知各國,若在8月1日前未能完成協議,將適用預告的關稅稅率。然而,包括臺灣在內的多國仍持續與美方協商中,因此來函不代表最終結果。臺灣與美國已初步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時程,雙方都希望能在期限前完成協議,並達成最終共識。針對目前台美的談判最新動向,她指出,雙邊已進行三次實體、六次線上磋商,談判進入「如球賽最後一局」的關鍵時刻。我方在談判中積極向美方說明貿易逆差源自產業互補,同時堅守維護國家利益、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等原則,努力縮小雙方分歧,優化經貿體系,並推動更具前景的雙邊夥伴關係。

澳洲總理連任後首度訪中 聚焦貿易修復與區域安全分歧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於本週末展開為期6天的訪中行程,預計造訪北京、上海與成都三座城市,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此次訪問的重點放在區域安全與經貿關係上。由於正值全球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美國優先」政策掀起關稅浪潮,各國紛紛重新審視對華政策之際,澳洲對中國的立場顯得尤為關鍵。根據《BBC》報導,阿爾巴尼斯強調,與中國維持穩定關係是基於「國家利益」的決定,並明言在可能的情況下願意合作,在必要時則會表達異議。阿爾巴尼斯認為,雙邊關係的本質攸關澳洲就業與經濟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意味著澳洲的工作機會,就是這麼簡單」。他也坦言,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持續佔據澳洲約三分之一的總貿易額。這是阿爾巴尼斯自5月勝選連任後首度訪中,並標誌著他第二次正式踏上中國土地。訪問團中不乏政商高層,包括澳洲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匯豐銀行澳洲分行(HSBC)、力拓集團(Rio Tinto)、必和必拓(BHP)及福特斯克金屬集團(Fortescue)等企業代表。在外交立場上,阿爾巴尼斯政府力圖擺脫過去幾年的緊張態勢。過去7年,由於中國對澳洲商品實施關稅制裁及雙方互指干涉內政,兩國關係陷入低谷。直至2023年11月,他成為7年來首位訪中的澳洲領導人,成功與北京方面談判結束了多項貿易摩擦,才讓兩國關係逐步升溫。不過,儘管致力修復經貿往來,阿爾巴尼斯並未淡化地緣政治上的歧見。近期,中國在太平洋擴張軍事影響力,引發澳洲警覺。澳洲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早前曾批評中國2月在塔斯曼海的軍演為「異常行為」,並呼籲北京對軍事擴張提出合理解釋。觀察人士指出,北京預料將針對澳洲與美國、英國簽署的AUKUS潛艦協議提出批評,而坎培拉則會重申其對該協議的承諾。這些分歧雖存在,卻不被視為雙邊關係的致命障礙。澳洲-中國關係研究所(Australia-China Relations Institute)主任勞倫森(James Laurenceson)認為,兩國已達成共識,也就是「不以政治立場來定義整體關係,而是讓經濟、教育與文化交流繼續前行。」外交學者魏克菲爾德(Bryce Wakefield)分析,阿爾巴尼斯此次出訪代表著澳洲外交路線的轉變,走向更廣泛而成熟的互動方式,避免重蹈過去幾年爭執不休的覆轍。訪中期間,阿爾巴尼斯也計畫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舉行會談。他也可能就南海議題與遭判死刑緩期的澳籍作家楊恆均(Yang Hengjun)案件向中方表達立場。

鄭麗君率團返台!被問「台美談判結果」揮手致意 知情人士曝內情
備受關注的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於今(11)日清晨返抵台北,面對媒體詢問關稅談判是否順利,鄭麗君僅揮手致意、簡短表示「辛苦了」與「謝謝」,並未正面回應談判細節與結果。鄭麗君於今日凌晨5時3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現場聚集多家媒體關切談判成果,不過她面帶微笑未多做說明,對於外界關注的談判進度與未來方向,暫未公開表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稍早曾對外表示,政府對此次關稅談判始終保持正面態度,並已積極規劃下一輪實體磋商的時間與地點。她強調,鄭麗君在訪問華府期間,持續就關稅議題與美方相關人士進行交流,展現我方對雙邊經貿合作的高度重視。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台美雙方採階段性方式推進談判,預期未來仍將適時派遣代表團赴華盛頓,持續深化溝通與協商,力求在雙邊互利基礎上達成共識。

川普突襲調高關稅 越南錯愕未同意20%稅率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然而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指出,越南原以為已和美國達成大幅下調關稅至11%的初步協議,但在最後一刻,川普卻突然提高稅率,對越南課徵20%關稅,幾乎是原先即將談好的稅率2倍。4位知情人士透露,儘管川普發文聲稱,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已同意這些條款,但越方至今尚未正式接受這項協議的核心內容。雙方未發布任何包含這些關稅條件的正式文件,不禁讓外界質疑,雙方是否真的成功達成協議。川普2日在「真相社群」宣布美越框架協議。根據貼文,越南商品將面臨20%關稅,雖然低於4月設定的46%,但若產品原產地非越南,仍將面臨40%稅率。作為交換條件,川普寫道,越南將「開放其市場給美國」,也就是美國產品可零關稅進入越南市場。Politico指出,川普上述說法在越南引起軒然大波。因越南談判代表實際上並未同意20%稅率,他們以為數字會落在11%左右。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在與蘇林通話時,無視11%稅率,逕自在電話中宣布,美國將課徵幾乎是原先期望稅率2倍的關稅。一位華府遊說人士形容,越南政府「驚訝、失望與憤怒並存」。但匿名白宮官員卻質疑稱,越南在通話前已了解最終稅率,雙方貿易談判團隊已達共識,最後只由領導人拍板定案。不過,自川普在社媒公布稅率以來,河內方面幾乎未公開發表評論。越南官媒在2日的報導中,也未提及任何關稅內容,只稱川普與蘇林的通話促成了「一項公平、平衡且對等的貿易協議聯合聲明」,但聲明至今仍未公布。Politico認為,這或許反映出越南對川普破壞原本協議的強烈不滿。區域專家則擔憂,這恐破壞美越雙方多年來努力重建的外交關係,更遑論雙邊不斷成長的經貿往來。知情人士與亞洲外交官也稱,他國已注意到且彼此私下討論此事,凸顯出美國貿易夥伴在與一位動輒改變關稅承諾的川普談判時,所面對的極大不確定性。

接見立陶宛國會訪團 林佳龍:充分展現堅定支持台灣的立場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8)日接見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所率的8位國會議員訪團,林透過臉書發文指出,這是立陶宛國會於去年底改選並組成新政府後,首度組團來台,且訪團成員橫跨朝野各黨派,充分展現立陶宛國會不分黨派、堅定支持台灣的立場。此行成員除多次訪台的資深議員辛格里斯(Emanuelis Zingeris)外,還有首次訪台的根特維斯(Simonas Gentvilas)、舒克維茜(Jurgita Šukevičienė)、奇雅妮(Indrė Kižienė)與立德卡(Arminas Lydeka)等議員。林佳龍指出,自己記得,去年11月訪問立陶宛時,曾獲得巴諾瓦斯主席、葉林斯(Giedrimas Jeglinskas)副主席與馬瑪竇(Matas Maldeikis)副主席的熱情接待。今日老朋友重逢,以真摯的擁抱表達對他們的誠摯歡迎。林佳龍表示,在約一小時的會談中,他仔細聆聽各位議員的發言,深刻感受到他們對台立深化合作的高度期待。雙方皆盼望未來能在經濟、安全及AI科技等領域,拓展更多實質合作。巴諾瓦斯主席指出,當前全球多處衝突的根源在於集權主義的擴張,極權政權以武力擴張領土的企圖,對民主社會而言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此次訪台,正是為了展現立陶宛國會對台灣的堅定支持。林佳龍也向議員們說明,台立在高科技、經貿及安全合作方面,已取得多項具體成果。包括雙方於台南設立「超快雷射研發創新中心」,以及我國「中東歐韌性計畫」將立陶宛納入合作對象,期望共同建立民主夥伴的韌性供應鏈。在安全領域方面,他也期待雙方能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平台,進行更深入的經驗交流,共同強化對抗網路攻擊及灰色地帶侵略的能力,提升國家安全的整體韌性。林佳龍表示,謝謝立陶宛國會議員們來台訪問,展現民主夥伴間相互扶持的決心。雖然台立兩國位處歐亞大陸的兩端,但彼此共享價值、攜手抵禦威權主義的擴張,我們的心始終為守護自由民主緊緊相連。

審議特別條例未有明確時程 黃國昌:待政院說清關稅談判內容再談
國、眾兩黨團原本規劃在上週立法院院會表決4100億元特別條例,力拚普發現金,但因美國即將宣布對等關稅措施,臨時決定暫緩審查。外界關注,在野黨團是否會在本週五院會重新排案審議,引發討論。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8日)表示,在野黨連最基本的談判資訊都無法取得,呼籲政府應先向國會完整說明談判內容資訊,才能啟動特別條例的後續審議。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日在社群媒體公布發給14國領導人的信件,告知8月1日起適用新關稅。台灣雖然未出現在這一波名單內,但外界也非常關注,行政院目前赴美進行的對等關稅談判進程,以及後續結果。對此,黃國昌表示,民進黨過去曾向公民社會承諾,有關對外經貿談判,應保障公民社會與國會的「事前參與」與「事中監督」,而非等談判結束後,僅讓民眾被動接受「yes or no」的選擇。他指出,過去民進黨屢次強調公民社會的參與重要性,甚至現任行政院副院長、也是談判小組負責代表的鄭麗君,當年也曾公開主張相關理念。但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掌握權力後,卻完全未落實過去的承諾。他強調,如今在野黨連台美關稅談判的最基本資訊都無法取得,在這樣黑箱操作的談判環境下,根本無從監督與評論。針對行政院所提出的「因應關稅衝擊特別條例」草案版本,編列了4100億元經費,其中1000億元將補助台電,在野黨不認同此規劃,因此提出自己的版本。黃國昌則強調,特別條例應優先照顧受關稅衝擊最深的中小企業、勞工、農漁民及消費者。但在目前談判內容尚未明朗、行政部門也未提供完整資訊前,特別條例的討論仍難以進行,行政院應先向立法院說明談判的基本內容。

北市中古市場量縮3成 40坪以上老公寓成「領跌先行者」
央行信用管制、限貸令持續發威,中古屋市場首當其衝,台北市公布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整體較去年同期衰退超過2成。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指出,去年919打炒房後北市中古市場量縮約3成,老舊公寓領跌,其中又以萬華、文山區等北市蛋白區受影響最深。台北市地政局日前公布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全市交易2037棟,較去年同期衰退22.2%,其中跌最深的是中正、松山、大同,跌幅分別為42.7%、39.4%、39.1%,而信義、大安、中山等蛋黃區也都有3成以上的量縮,只有內湖勉強維持平盤。蘇金城今日出席公益路跑活動,他直言,現在就是「量縮價跌」的格局,屋主願意讓價,相對成交的比例就會提高。根據他觀察,目前北市中古市場相較去年919第七波打炒房前,成交量縮3成,價跌3~5%,萬華、文山等蛋白區,價格跌幅可能超過5%,而北投和南港卻因為有輝達和經貿園區利多,價格跌幅不明顯。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指出,目前市場上最辛苦的產品就屬40坪以上老公寓,總價高、貸款成數低、市場需求少。(圖/林榮芳攝)他也表示,公寓、小套房最早投降,在去年9月起跌,大樓到12月才跟進,目前市場上最辛苦的產品就屬40坪以上老公寓,不但房貸年限短、總價高、月付金壓力大,再加上現在三代同堂的機會不多,吸引力大不如前,讓老公寓成為領跌者。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也表示,限貸令下,銀行核貸審查嚴格,若貸款成數不足,就會導致自備款提高,就算總價低,但是初期現金需求高,因此對於資金有限的小資族而言,屋況舊的老公寓顯得更不吃香。不過老公寓也有搶手產品,蘇金城說,老公寓中的2房,是最符合目前居住所需的房型,但是偏偏2房也是市場中最少的產品,相對丟出市場銷售的數量也少。面對目前價、量雙雙下滑的情況,他強調,市場氣氛已轉為「買方市場」,以買方身分、負擔能力、負債比等銀行貸款作為出價衡量標準,「現在的大利空對購屋者來說就是入市的最佳時機!」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也認為,交易量持續冷凍,市場氛圍逐步往買方市場傾斜,此波空頭氛圍之下,屋主對價格有所鬆動,若是本身為無房貸、無房產的「真首購族」,且具財務負擔能力,願意進場並大膽議價,有望能以「甜甜價格」買得頗具CP值的好房。至於是否會出現仲介倒閉潮,蘇金城表示,前幾年市況好時仲介有賺到一些錢,目前出現的轉折,大家還撐得過去,北市總價高,靠得不是成交件數而是服務費,要發生倒閉潮的情況不是很高。

與赴美談判團深夜視訊 賴清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宣布新關稅,首批公開的名單包括被徵25%的日韓以及40%的寮國及緬甸等國家,其中不包括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賴清德昨(7)日深夜與目前正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通話,聽取整體談判情形,並在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前題下,為國家爭取合理的關稅。郭雅慧表示,賴總統與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視訊通話,除再次感謝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成員數月來投入談判工作的辛勞,也就整體談判情形聽取團隊的報告。郭雅慧表示,賴總統在視訊中也強調,面對美國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我國始終秉持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雙方互利互補的原則進行談判,也期盼在談判中,尋求達到雙邊貿易平衡,增進台美在科技及國安等多元領域的合作。賴總統勉勵談判團隊,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為國家爭取合理的關稅。總統府表示,昨天這場視訊歷時約50分鐘,參與這場視訊會議的成員,還有蕭美琴副總統、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安會諮詢委員傅棟成、黃重諺、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總統府辦公室主任陳羿伶等人。華府端則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國安局長蔡明彥、駐美代表俞大㵢。

川普首批14國關稅函沒有台灣!行政院曝談判最新進度
美國總統川普7日首批14國的內容,擬8月起課徵新的關稅稅率,14國中沒有包括台灣。政府是否接獲美方關於對等關稅通知函件,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我國政府目前並未收到這項信件,而團隊目前正於美國就關稅議題與美方持續協商。川普在社群網路公布首批14國的內容,擬8月起課徵新的關稅稅率,最高關稅達40%。根據通知函文,鄰近台灣的日本、韓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最高則是寮國、緬甸的40%,但台灣情況仍舊未明。李慧芝表示,我國政府目前並未收到這項信件,與此同時,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政委等政府談判團隊成員,目前正於美國就關稅議題與美方持續協商。

台遭課32%關稅風險升高 工商團體籲比照日韓談出更佳條件
美國對等關稅寄出通知函,工商團體表示,對台灣產業的衝擊須視與日、韓對等關稅間的差距。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台灣可以參考彼此稅率,再來看如何爭取調整。對於外媒月前報導,台灣被課32%對等關稅,經濟成長率將下降3.8%,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分析,那是未納入拉貨效應,但第2季開始,很多原本下半年出口貨品,提前在上半年出貨,可減緩衝擊,惟要保三恐有難度。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相較於陸、日、韓,台灣談判籌碼相對有限,可以等競爭國的稅率結果出爐,再進行微調;32%的對等關稅一旦落實,林伯豐認為將有逾半產業受到衝擊,但可朝其他的市場,像是歐洲、大陸、東南亞等地以分散市場風險。林伯豐強調,目前工商業界最擔心的還是匯率,且對以出口為主的企業來說,新台幣兌美元在29元以下,匯率的衝擊將會比關稅還大。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對於雙方都有實質的利益,若最後談出的關稅高於15%,代表經貿談判團的談判方式可能需要調整。工總表示,稅率32%,對傳統產業衝擊最大,如螺絲螺帽、紡織,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傳統產業利潤根本沒有這麼高,10%即難以忍受,更何況32%,這根本就沒辦法因應,屆時大概他們都想收起來了!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台灣對美關稅如真為32%,比越南20%還高,對台灣經濟打擊非常大。吳大任進一步分析,我國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0%至70%,相對於韓國近40%、中國大陸近18%高出許多,以大陸為例,當內需市場可以撐起經濟成長後,當然有底氣可以跟美國好好談判。其次,我國對美出口又占出口總額的23.4%,吳大任表示,美國高關稅效應,將導致我國出口衰退、廠商出走、工作機會下滑,當失業率上升、無薪假頻傳,當家庭所得不確定因素太多,民眾就不敢消費,這是非常可怕的惡性循環。邱達生指出,台灣半導體等產業擴大赴美投資,對川普訴求的工業化,有明顯讓步,應可爭取較越南的20%更好的稅率。對於外界憂心匯率衝擊,邱達生指出,大而美法案會讓美財政赤字擴大,美元趨於弱勢,但主計總處預估台灣下半年出口表現會下來,此將無法支撐強勢台幣,加上美國財政部觀察期告一段落,未來進入新一波審視,這意味央行有較大的空間可進場調節,預期若美國對台的對等關稅為32%,其衝擊會大於匯率影響。

國際油價下跌加油族受惠! 明起汽、柴油各調降0.1、0.3元
台灣中油公司今(6)日宣布,自明(7)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0.1元及0.3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0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5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6元。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油價格應不調整、柴油每公升應調降0.3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油吸收0.1元。國際油價因為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公布美國商用原油庫存增加、美國關稅經貿政策仍具不確定性而下跌。紐約市場西德州中級原油的8月期貨價格下跌0.7%,報每桶66.50美元。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原油的9月期貨價格下跌0.7%,報每桶68.30美元。本週中油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汽、柴油每公升各共2元及1.5元)調整國內油價,並持續以亞鄰國家最低價及平穩措施運作,協助穩定國內油價。114年累計至6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約49.40億元。調價後各式油品參考零售價格調幅及調整金額如上,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美越貿易協議後!印尼承諾70%美國商品課徵近零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90天臨時豁免期即將結束,而在此之前,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吸引全球目光。印尼4日表示,該國承諾對70%、超過1700種美國商品,實施接近零水平的關稅;柬埔寨政府同日也宣布,柬美就對等關稅的貿易協定框架,討論了聯合聲明草案,雙方並達成了一致。《CNBC》報導,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和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越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會引起像越南一樣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擔憂。他們指出,「若這項協議反映了即將達成的協議,那麼新興亞洲經濟體需擔心的事情,擔憂將大於潛在收益。」他們表示,儘管美越貿易協議的進展消除了不確定性,暗示美國未來幾天可能會達成與其他國家的協議,但與越南達成的20%稅率,仍高於市場原先預期的10%。專家補充說,對轉運貨物單獨徵收40%關稅,顯示他國可能也得接受類似的條件。該報告指出,「泰國和馬來西亞,可能比其他新興亞洲國家(越南除外)受到的影響更大。市場最料想不到的是,對轉運貨物徵收單獨且更具懲罰性的關稅。此外,這可能會對過去幾年在越南設廠的其他出口國產生外溢效應,像是韓國。」美越達成貿易協議似乎起到示範性效果,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4日發聲明表示,有信心在即將到來的關稅截止日前,與美國達成一項涵蓋關鍵礦物、能源、國防合作和市場准入的「大膽貿易協議」。聲明也指出,印尼承諾對超過1700種商品,實施接近零水平的關稅,涵蓋近70%的美國商品,也概括美方要求的關鍵領域,包括電子產品、機械、化學品、醫療保健、鋼鐵、農業和汽車等產業。分析指出,印尼的這項舉措,旨在避免美國威脅對印尼課徵的32%關稅稅率。與此同時,柬埔寨與美國就《柬美互惠貿易協定框架聯合聲明草案》舉行視訊會議。柬政府發言人4日發聲明說,柬埔寨將繼續與美國保持密切合作,致力於建構互利共贏的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與拓展雙邊經貿合作。

傳川普計劃10月訪中 蘋果、輝達疑在同行名單中
據美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正在聯繫商界高層,包括輝達CEO黃仁勳和蘋果CEO庫克等人,探詢他們是否有興趣陪同美國總統川普今年訪華。似乎是為了營造和緩氣氛,美國4日恢復對華發動機出口,波音飛機也重新啟動交付陸籍航空公司,大陸商務部也證實相關消息,呼籲美方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知情人士透露,川普訪華的時機將在10月下旬,屆時APEC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將在韓國舉行,而東協領導人峰會將在馬來西亞舉行,兩者接連舉行。美國總統通常會出席這兩場峰會。而川普是否訪華目前尚不確定,因為這個想法在川普政府內部面臨反對。美國政府內部充斥對華鷹派人士,他們傾向於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川普今年首次重要出訪,在金融、科技和製造業高層的陪同下,訪問了海灣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並宣布了數十億美元的新交易,涵蓋能源、人工智慧、晶片、航空航太、體育等領域,展現了美國企業的實力。陪同川普這次旋風式訪問的嘉賓包括貝萊德公司、波音公司和輝達公司的CEO。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預計,川普的北京之行也將安排類似的陣容,其目標是為美國公司達成交易並為美國產品開拓新市場。屆時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隨行的高層可能會宣布投資和採購協議。川普和習近平上次通話是在6月5日,川普隨後宣布,習近平「盛情邀請我和第一夫人訪華,我也回敬了邀請」。川普當時在社群網站「真實媒體」發文說:「作為兩個偉大國家的總統,我們都期待著這一天。」不過,由於計畫尚未成熟,白宮新聞祕書李威特在被要求置評時表示,目前尚未安排訪華事宜,美國商務部拒絕置評。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3日也回應,她沒有可以提供的訊息。雖然川普訪華尚未定案,但官方已在營造兩國和緩氣氛。據《第一財經》報導,美國已經同意GE航空航天集團等美國相關飛機零部件企業,恢復向中國供應飛機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此外,4月份一度開始暫停接收的波音飛機,也在陸續恢復交付陸籍航空公司。大陸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美倫敦會談達成的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希望美方深刻認識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糾正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