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
」 癌症 罹癌 乳癌 治療 抗癌
年輕世代小心!醫揭胃癌元凶 恐讓千萬年輕人「胃癌風險激增」
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於2008至2017年間出生的年輕人中,預估將有多達1560萬人一生中罹患胃癌,其中76%的個案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直接相關。研究指出,儘管亞洲仍是高風險區,其他地區如非洲因人口結構變遷,未來罹癌人數恐暴增六倍。基因醫學專家張家銘醫師在其社群平台上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胃癌的重要元兇,其引發的慢性發炎反應,不僅使胃部出現不適,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細胞癌變。張醫師強調,「預防感染與及早根除,將是改變未來全球癌症版圖的關鍵策略。」張家銘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會分泌名為CagA的蛋白質,啟動體內NF-κB發炎通路,使胃部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一步讓抑癌基因沉睡,增加細胞癌化的風險。此外,該菌還會干擾多條細胞關鍵信號路徑,例如Wnt/β-catenin、PI3K/AKT/mTOR、Hippo-YAP等,使細胞生長、分化、凋亡等機制失衡,導致細胞變異、增殖失控,最終促成癌症形成。張醫師提醒,「癌症從來不是一夕之間出現,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幽門螺旋桿菌引發的活性氧攻擊會造成DNA長期受損,甚至破壞如p53等關鍵抑癌基因,讓細胞失去自我修復能力,增加癌變風險。研究同時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能破壞胃黏膜細胞間的保護結構,尤其是像ZO-1這類緊密連接蛋白的功能被削弱後,細胞之間出現縫隙,使癌細胞更容易擴散轉移,成為胃癌惡化的開端。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由口口傳染與食物、水源污染傳播。張家銘建議,民眾應從生活習慣著手,包括共餐時使用公筷母匙、不共用餐具或牙刷、避免食用生食或不明來源食材,以及飲用煮沸水或瓶裝水。張醫師強調,「家中若有成員感染,應全家一併檢查,避免交叉感染成為健康破口」,家庭成員間的密切接觸可能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擴散的重要途徑。張家銘呼籲,若有胃癌家族史、曾患胃潰瘍、或長期消化不良者,應主動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包括吹氣測試、糞便檢查或胃鏡等方式。一旦確診,可透過抗生素搭配胃藥的「根除療法」進行治療,多數患者皆可成功清除感染。張醫師最後提醒,「慢性發炎,是癌症最好的溫床。」預防勝於治療,從日常做起、及早介入,才能為健康設下第一道防線,遠離癌症風險。

一家三代先後罹患食道癌 醫揭1用餐習慣超NG
有些民眾吃東西喜歡「趁熱吃」,但這種飲食習慣其實不OK!最近大陸河南有一名34歲張姓男子突然嚥不下食物,排泄物偏黑還有血絲,檢查才知道確診食道癌;且張男的祖父就是因食道癌去世,而父母也先後確診食道癌,醫師追問才知道他們一家人都喜歡吃熱食。根據陸媒《北京時間》報導,來自河南的34歲張姓男子日前吃飯時,突然無法正常吞嚥食物,且注意到自己排泄物偏黑還有血絲,決定去醫院檢查。經過各種檢查後,張男確診食道癌,醫師問診得知,張男一家人有吃熱食的習慣,剛出鍋的食物5分鐘內就能吃完,不等食物放涼。除了張男確診食道癌,他的祖父就是因為食道癌去世,不幸的是,張男父母也先後確診食道癌。對此,醫師確定他們一家三代的NG飲食習慣,導致成為罹癌高風險族群,呼籲民眾避免長期吃60度以上的食物,高溫反覆刺激食道,容易導致發生癌變。2022年法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食道癌患者常見的飲食習慣,包括愛喝非常熱的飲品、喜歡趁熱喝、喝得快速的、一個月內會被燙到6次以上的,都比沒有以上情形的人較高風險罹患食道癌。除此之外,國健署曾針對食道癌說明,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倘若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的情形務必提高警覺,應及時就醫。而長期吸菸、嚼檳、飲酒、食用加工食品與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江蕙回歸開唱Day3 自爆高雄美食誘人身材胖了衣服都變緊
台語歌壇天后江蕙今(15日)在高雄巨蛋舉辦第三場《2025江蕙演唱會》,看到滿場萬名的觀眾,她開心表示:「大家今天來,外面應該很塞吧!因為今天禮拜二,不過禮拜二還是看到滿滿的人,真的很感動。」去年江蕙透露暫別歌壇是因為自己罹癌需要治療,今晚她再度對粉絲說:「我問大家好不好時,大家應該更擔心我好不好對不對?我很好,放心,如果不好的話,我不可能站在這邊。」她也說上周二提前回高雄為演唱會彩排,卻因爲在地美食變胖了,「你們知道我來一周,胖了兩公斤,衣服都變緊了,高雄美食實在太好吃,我又在高雄長大,拚命吃」,幽默發言讓全場笑翻。演唱會特別邀請已有68年歷史的明興閣布袋戲,將戲台搬上大舞台。(圖/寬宏藝術提供)此外,這次演唱會特別邀請已有68年歷史的明興閣布袋戲,將戲台搬上大舞台,藉由戲偶的精彩表演,講述二姐江蕙與父親的暖心故事,配合二姐演唱的〈下午的一齣戲〉唱訴心中的感念和思念。江蕙表示,雖然這首不是自己的歌,但第一次聽到就覺得是在寫自己及父親的故事,而父親以前是刻布袋戲偶出身的,也是操偶師,年幼時自己會一起幫忙拿著帆布蓋著戲棚,因為下大雨要保護布袋戲偶,真心覺得每個行業都很辛苦。

歷經2度罹癌又離婚 《GTO》女星宣布退出演藝圈
日本女星希良梨1998年因參與反町隆史主演的日劇《麻辣教師GTO》而走紅,她昨(12)日透過社群平台發文,宣布退出演藝圈,結束長達數十年的演藝生涯。她表示,經歷兩度罹癌、接受手術與化療後,深刻體悟到人生的脆弱,決定以「自己本來的身分」展開新的人生階段。希良梨自1990年代活躍於日本影視圈,並於2000年移居台灣發展演藝事業,與一位台籍男子結婚並育有一子。她在去年自曝癌症復發,且病情較2000年時的子宮頸癌更為嚴重,甚至於今年1月確認癌細胞已轉移至骨盆淋巴結,病情進入第三期。她在貼文中坦言,過去每次返回日本,總感受到「藝人」的身份帶來的束縛。此次歷經漫長的化療與抗癌過程後,她渴望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而非持續背負演藝圈的角色框架。「我想用自己的身分,在一個全新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而不是作為藝人存在。」希良梨宣布退出演藝圈。(圖/希良梨IG)她透露,從10歲起便在奶奶的介紹下踏入演藝圈,至今已近35年。在長時間的癌症治療與內心掙扎之後,她終於做出退出的決定。儘管難過,但她認為這是目前最正確的選擇。她感性地感謝粉絲與工作夥伴多年來的支持,「你們從我年幼時就一直陪伴我,我打從心底感激你們。」希良梨強調,未來仍會透過社群平台與粉絲互動,但會特別注意健康狀況與身心狀態,不讓自己過度勞累或強迫自己。「照顧好自己,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她說。消息一出,粉絲們紛紛湧入留言表達祝福,「支持妳的新生活」、「祝福健康平安」、「謝謝妳曾經帶來的美好演出」、「期待有一天妳以新的樣貌回來。」不僅是對她過往努力的肯定,也是對她未來生活的祝福。此外,希良梨也證實早在2023年已與台籍丈夫離婚,結束15年婚姻關係。由於對方並非公眾人物,兩人始終未對外公開相關消息。此次引退決定,被外界解讀為她試圖在抗癌成功後,徹底轉換人生方向與生活環境,迎接自由與療癒的新階段。

生活規律不抽菸!河南男罹患肺癌 原因竟是妻子「愛抱怨」
心情好壞也會影響健康!中國河南鄭州一名55歲男子生活規律,沒有不良嗜好,平常也會運動鍛鍊身體,沒想到卻不幸罹患肺癌,就醫檢查後發現,主因竟出在妻子身上,因為對方習慣性抱怨,造成他情緒煩躁。根據《大參考》報導,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保持運動習慣且從不抽菸,豈料這樣健康的生活,卻還是讓他罹患肺癌。醫生深入問診發現,男子長期處於家庭高壓環境,來自妻子習慣性抱怨,導致他情緒壓抑、煩躁。對此,醫生提醒,情緒是重要的「促癌」因素,對免疫功能影響很大,要維持健康不僅需要規律作息,更要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生悶氣。事實上,大量臨床研究表明,經常生氣、心情煩悶、壓抑等負性情緒,可能透過神經、體液系統降低民眾的免疫功能,影響免疫系統對惡性腫瘤的識別,為惡性腫瘤的發生創造有利的條件。據了解,這類的負面情緒在心理學上被稱為C型性格,又稱「癌症性格」,是一種容易壓抑情緒、迴避衝突、追求完美且過度自我克制的人格特質。由於不善腸表達情緒,容易把氣悶在心裡,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身心健康問題,甚至增加罹癌風險。所以,為了預防肺癌,保持愉快、豁達的心態,與戒煙、戒酒同樣重要。當然,偶爾一次生氣並不會增加肺癌的患病幾率,主要是經常生氣不好。

羅家英4度罹癌不化療 愛妻汪明荃:尊重他的決定
78歲香港藝人汪明荃6日受訪時,首度回應丈夫羅家英4度罹癌且選擇不接受化療的消息。她表示:「這是很平常的事!這個病情發展得很慢,未來也會有很多新藥,我尊重他的決定。」根據港媒報導,羅家英日前在受訪時透露,這是他第4次罹癌,目前估計最多只有9年壽命。他明言不會進行化療或電療,並坦然表示:「我會舒舒服服再見。」現年79歲的羅家英過去曾在2004年與2014年兩度罹患肝癌,2019年又確診攝護腺癌,儘管如此,他均成功抗癌,並近年持續透過運動與飲食調整維持健康。汪明荃也談到近期接連有資深藝人離世,包括周驄、雪妮等人。她感慨表示,這些都是認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不願多談,但語氣中難掩哀傷,「永遠懷念,真的很捨不得他們。」回顧兩人情史,汪明荃與羅家英相識於1987年電影《穆桂英大戰洪州》合作時,當時羅家英擔任楊宗保一角,而汪明荃飾演穆桂英。兩人因戲結緣,最終於2009年5月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記結婚。夫妻倆在多年來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病痛與生活挑戰。7月5日晚間,歌手莫文蔚於西安舉辦巡迴演唱會,羅家英與韓紅等人到場助陣。演出中,羅家英身穿紅色服裝登台,與莫文蔚合唱經典電影《大話西遊》插曲〈Only You〉,瞬間喚起觀眾對這部經典作品的回憶。莫文蔚也在台上感性表示:「我們是31年前在西安認識的,當時一起拍攝《大話西遊》,那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回憶。我們在寒冷的拍攝環境中同甘共苦,對我的人生來說意義重大。」羅家英是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與無綫電視(TVB)金牌綠葉演員。他於1994年因出演《國產凌凌漆》,及1995年《大話西遊》系列電影而廣為人知,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綠葉演員。

傳奇球星「充電線插鼻」裝罹癌 騙粉絲8年醫藥費!富豪也受害
愛爾蘭板棍球傳奇球星卡尼(DJ Carey)疑似因財務困境,長期裝病,向粉絲稱罹癌治療需要醫藥費,還用iPhone手機充電線黏在鼻子佯裝在醫院的樣子,多年來騙取數十萬歐元,而受害者中還包括當地億萬富豪歐布萊恩(Denis O’Brien)。卡尼被起訴後,預計10月將宣布量刑。綜合《BBC》、《鏡報》、《太陽報》等外媒報導,愛爾蘭板棍球傳奇球星卡尼涉嫌詐騙,於7月2日在首都都柏林刑事法院開庭。現年54歲的卡尼坦承犯下10項詐欺相關罪名,根據法庭文件,卡尼在2014年至2022年間假裝罹癌,以「需要籌措治療費用」向多名粉絲騙取錢財,連愛爾蘭億萬富豪歐布萊恩也是其中一名受害者,慷慨解囊贊助他「抗癌」。而卡尼為了讓粉絲相信他生病,還特地拍攝一張躺在病床的照片,傳給粉絲們,但他照片中「插管」的樣子,其實是他把iPhone充電線插在鼻孔裡,再用膚色膠帶貼上,使自己看起來像是住院的狀態。在開庭時卡尼的辯護律師說明,卡尼雖然沒有罹癌,但他的健康狀況確實有問題,2024年有因為心臟疾病問題開刀,至今必須定期體檢,還能請外科醫師提供證明。不過在卡尼認罪後,法院預計在今年10月29日宣布量刑,此前卡尼將持續保釋候審。板棍球又被稱為愛爾蘭曲棍球,結合曲棍球和棒球元素,成為愛爾蘭當地特色運動。卡尼在板棍球界曾是傳奇人物,生涯拿下5座全愛爾蘭冠軍和9座全明星獎項,被視為板棍球的第一代超級巨星。怎料,競賽場上戰績輝煌的卡尼,退役後財務陷入困境,在2011年傳出欠下銀行數百萬英鎊債務,到2018年才與銀行溝通達成和解。

凱特王妃首談化療過程!坦承「非常艱辛」:真正的挑戰在後頭
英國王儲威爾斯親王威廉(William, Prince of Wales)的妻子凱特王妃(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在睽違2週後首度公開露面,談及化療後「極其艱難」的恢復過程。她先前才因健康因素臨時取消出席皇家賽馬會(Royal Ascot)。 凱特王妃2日造訪英格蘭埃塞克斯郡(Essex)科爾切斯特醫院(Colchester Hospital)的療癒花園時,對病患們說道:「治療期間你會戴上某種勇敢的面具,展現堅忍;當治療結束時,你會覺得『我可以繼續前進,回歸正常生活了』。」 她補充:「但實際上,後續階段才是真正的挑戰。你可能不再需要臨床團隊的照護,卻也無法像從前那樣正常生活。」 根據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聲明,凱特王妃此行是為了「頌揚大自然非凡的治癒力量」。在參訪期間,她特別與醫院癌症療癒中心(Cancer Wellbeing Centre)的病患及醫護人員交流,「了解醫療環境中的療癒花園如何對促進健康成效、預防疾病惡化及加速康復發揮關鍵作用。」過去1年來,43歲的凱特王妃不斷強調自然環境對其康復歷程的重要性。她在5月心理健康意識週(Mental Health Awareness Week)發布於社群平台X的影片中坦言:「這1年來,大自然始終是我的避風港。」 據悉,凱特王妃於去年3月22日公開罹癌消息,並透露已開始化療。治療期間她暫停公開活動,僅在去年夏季偶爾露面。同年9月她宣布完成化療,正「盡一切努力保持健康」,並在今年1月宣布病情緩解。儘管今年已逐步增加公開行程,但據悉這位高人氣的皇室成員仍在治療後回歸公務的過程中,努力尋求適當的平衡。 在臨時缺席皇家賽馬會前,凱特王妃近期已參與多場活動,包括倫敦皇家軍隊閱兵(Trooping the Colour)與溫莎城堡嘉德勳章授勳儀式(Order of the Garter service)2大皇室年度盛事。上週她更與威廉王子共同於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接待比爾蓋茲(Bill Gates)前妻梅琳達蓋茲(Melinda French Gates),據英國PA Media的報導,雙方討論了慈善事業的合作。凱瑟琳玫瑰。(圖/達志/美聯社)凱特王妃2日參訪科爾切斯特醫院當天,恰逢醫院接受50株「凱瑟琳玫瑰」(Catherine’s Rose)的捐贈。這款由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培育的玫瑰,以凱特王妃命名,且她也親自栽種了部分植株。未來商業銷售所得將捐予皇家馬斯登癌症慈善基金會(The Royal Marsden Cancer Charity),用於設立專案計畫,協助癌友在治療期間與完成療程後提升生活品質。 自確診以來,凱特王妃便積極參與該基金會的事務。肯辛頓宮1月宣布,她已被任命為皇家馬斯登國民保健信託基金會(The Royal Marsden NHS Foundation Trust)聯合贊助人。這座位於倫敦西區切爾西(Chelsea)的專科癌症中心,正是凱特王妃接受治療的機構。

27歲女閃婚4個月後車禍過世 人夫被質疑詐保!他回應了
大陸一名山東27歲女子周輝跟河北男子王康平認識13天閃婚,4個月後她車禍過世,消息一出,有網友質疑王康平為了詐領保險金,而王康平解釋,妻子沒有保險,他在知道她罹癌的情況下,還是決定結婚。據《極目新聞》報導,王康平2日在妻子的社群帳號發訃聞,妻子在上月30日晚間遭遇意外交通事故,經搶救後不治,7月1日在醫院離開了。王康平說,這幾天他看了很多網友都在質疑他詐保。據悉,其實周輝在去年5月底就患子宮頸癌,王康平指出,「結婚前,妻子如實告知了病情,也坦陳有過一段婚史,但沒有孩子。」今年3月妻子動手術,幾個月來化療20多次。醫師表示,不會復發。王康平說,今年春節,他跟妻子認識13天後就結婚,他知道周輝罹癌無法生育,他也沒打算有小孩。周輝妹妹指出,「姐夫人挺好的,在明知道我姐有癌症需要動手術的情況下,他背著爸媽偷偷把戶口本拿出來和我姐登記結婚,就這一點我很佩服他!」周輝妹妹說,姐姐沒買意外險,去年還沒發現癌症前,買過一個百萬事故險,出事賠5、6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024萬元到2429萬元),但媽媽出車禍後,姐姐就先解掉保險救媽媽,術後姐姐一直在做化療,姐夫賺錢給她看病,本來預計這次療程到2日,因為提前結束,去北京找姐夫,沒想到出車禍,車子也不是姐夫開的,所以網路上的陰謀論根本是無稽之談。周輝妹妹表示,姐夫表明不要任何補償,但姐姐事故的賠償會給他一部分,姐夫只想帶姐姐的骨灰回河北邯鄲老家,後事也安排好了,請網友們讓逝者安息不要亂猜。

TVB「御用爺爺」周驄肺炎離世享耆壽92歲 去年才獲演藝大獎
香港資深男演員周驄(本名冼錦榮)今(4)日傳出因肺炎離世,享耆壽92歲。周驄出道超過70年,演出超過上百部影視作品,多擔任綠葉角色、要角的爺爺這類角色,成為香港觀眾家喻戶曉的人。周驄最後一次出席公開活動是去年,獲古天樂頒發「傑出演藝大獎」。綜合港媒報導,前TVB「御用爺爺」資深男演員周驄因肺炎病逝,享耆壽92歲。本名為冼錦榮的周驄,藝名靈感取自劇作《雷雨》中的角色「周沖」,而他發現同音「驄」字很特別,就將藝名取為周驄。周驄在1955年進入演藝圈,原本他只是在餐廳工作,誤打誤撞入行拍戲,還擔任過電台播音員。自1950年代起周驄活躍於影視圈,出演超過上百部作品。在1980年代後周驄將工作重心放在電視圈,1998年加入TVB無線電視台,主要飾演綠葉角色,大多是要角的爺爺。在TVB演戲超過20年,周驄於2020年3月離開電視台,決定退休,隔年則在一些電影中客串演出。據悉,周驄在2018年就開始減少工作,因為要照顧罹癌的髮妻,尊重妻子最後心願不插管和呼吸器,陪伴她到安詳離世。至於周驄最後一次出席公開活動,則是去年香港演藝人協會舉辦的「春茗」,會長古天樂當眾親自頒發「傑出演藝大獎」給周驄。周驄離世後,有網友好奇他的身後事由誰處理,其實周驄生前就透露,早就妥善安排好身後事,他認為人生最後階段應有尊嚴和品質,還說希望臨終前能吃到最愛的食物,而許願能自然葬,骨灰撒於花園,滋養泥土。

父4年前診斷出失智症 教授女兒研發陪伴型嬰兒機器人助照護
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曾任教東海大學40年的薛姓教授,4年前也被診斷罹患中度失智症;他的女兒、雲林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薛雅馨與團隊研發可安撫失智症患者的機器人嬰兒,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延緩認知衰退,也讓家屬有喘息空間。雲科大電子系教授薛雅馨(右)2日把失智父親寫的書法「事事平安」、「美好人生」、「幸福生活」送給成大斗六分院院長吳晉祥(左)。(圖/中國時報周麗蘭攝)薛雅馨表示,父親任教東海大學中文系逾40年退休,也是知名書法家,4年前被診斷為中度失智,現於成大斗六分院接受治療。先前因母親罹癌,照護重心都集中於母親,未及時發現父親的病情,錯過黃金介入期。成大斗六分院2日舉辦院慶記者會,薛雅馨出席前請父親題字致贈院方,薛老教授仍能書寫「事事平安」、「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等中文字,並落款筆名,但卻記不起日期。薛雅馨目前是雲科大電子系教授也是未來學院智慧數據研究所長,曾研發過不少醫療輔助器材,為改善失智者照護品質,她的團隊開發出一款具情緒互動與電子圍籬功能的陪伴型機器人,外觀是嬰兒,具備觸摸反應、聲音互動、流口水、吸奶嘴、背部拍打感應等功能,當使用者離開安全區域就會發出聲響,並透過手機通知照護人員。該款機器人已在醫療展亮相,吸引荷蘭參訪團的關注。團隊今年4月還特製1台原型機赴荷,提供當地試用。薛雅馨指出,市場上雖有類似用途的療癒型娃娃,但價格偏高、缺乏即時互動及安全功能;該陪伴型機器人除具有基本安撫功能外,亦可蒐集使用數據,未來有助於臨床照護與症狀追蹤。薛雅馨還說,失智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非藥物治療是首選,陪伴型機器人能有效輔助失智症照護,如穩定情緒、延緩認知衰退等,增加患者正面情緒、社交互動、減少問題行為。

殭屍先生男星瘦剃光頭引罹癌疑雲! 錢小豪親曝真實健康狀況:我很精神
62歲香港武打男星錢小豪(本名錢嘉華)以《殭屍先生》系列電影走紅,近年來逐漸淡出大銀幕,去年8月在網路直播中以瘦削身形現身,臉部消瘦、神情憔悴的模樣引發影迷擔憂,甚至傳出罹癌消息,近期,他開設抖音帳號與粉絲互動,新影片中更以一頭光頭造型亮相,再度引發健康議論。不少網友擔心他是否正在接受化療,對此錢小豪親上火線說明,強調身體狀況良好,否認罹患癌症或糖尿病等不實傳言。錢小豪以光頭造型出鏡,神采奕奕澄清健康無虞,引發粉絲讚賞「更年輕」。(圖/翻攝自抖音)錢小豪近日親自在影片中回應傳聞,強調自己並未生病,也未接受化療。他透露,先前在剪髮時被發現頭皮上有兩個黑斑,就醫檢查後確認無礙,但醫生建議為了頭皮健康不妨剃光重養,因此決定剃髮。他笑稱,剃光頭後許多粉絲和朋友都稱讚他看起來更年輕、更有型,自己也樂於接受這個新造型。錢小豪強調,身體狀況一切穩定,並非如外界所揣測罹癌或健康亮紅燈。他表示,目前正在服用控制高血壓與高膽固醇的藥物,生活規律,無需過度擔心。去年錢小豪在直播中瘦成「皮包骨」引發關注,事後說明因疫情隔離期間胃口變差。(圖/翻攝自東網、報系資料照)事實上,錢小豪去年因面容消瘦、雙頰凹陷而多次被拍到狀態低迷,引發影迷關注。他當時坦承,過去兩度感染新冠肺炎,在上海隔離期間無法正常進食,導致體重大幅下降,回港後胃口不佳,也影響健康。不過他強調,除了慢性病用藥,並無其他重大病症,駁斥外界傳言。除了否認健康危機,錢小豪也持續經營直播帶貨工作,並透過抖音與粉絲保持互動,展現樂觀與活力。儘管外界對其身形與造型變化有諸多揣測,但他始終以正面態度回應,證明「錢小豪」這個名字,仍舊代表著堅毅與幽默兼具的銀幕精神。

陳文茜罹癌仍撐病主持!「打5包點滴1袋血」最新病況曝光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病中仍堅持主持《文茜的世界周報》,展現強韌意志。她昨日(29日)在社群發文,透露在同時面對癌症、貧血、腎上腺危症與敗血症等多重病症之際,依然完成節目錄影、監製、分稿與標題撰寫等工作,令許多網友心疼。陳文茜在文章中以「廢墟之美」為題,形容身體狀態如同斑駁的希臘神殿,雖殘破,仍有力量支撐理想。她直言:「它還沒有成為廢墟,還沒有死去。手已紫青斑斑,血管突出的青綠色,骨頭已露出猙獰的面貌。」她坦承因長期施打類固醇導致面部脂肪累積,身形失衡、形貌不對稱,但依然堅持完成節目製作。貼文中,陳文茜附上兩張照片,一張為節目錄影時的畫面,她幽默形容自己打扮成「粉紅版Lady Sisy」;另一張則展示醫療現場,點滴架上懸掛5包點滴與1袋血液,她自嘲「我昨天半天打的點滴及血袋,威力快要勝過美國B2轟炸機。」面對部分網友建議她交棒給徒弟,放下工作去旅行、照顧身體,她坦率回應:「我走不動了,腦袋還可以。」其他網友也湧入留言區為她加油打氣,「受盡病痛的折磨,仍然堅守崗位,做出貢獻,永難忘記博學多聞美美的妳」、「這種勇氣不是一般人辦得到」、「妳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榜樣」、「妳的文字和節目仍是我們的力量」、「怎麼有辦法心志強大到這般境界,光看到這一整排點滴打在您身上,實在令人不捨」、「點滴袋及血袋很醜,但是它卻能給你營養讓你帶給我們看到世界的真相。女戰士,下週見。」

高溫隱形毒2/夏天開車「猶如泡毒窟」 5招快速清除致癌空氣
高溫夏日,中國曾爆發汽車隔音棉疑似甲醛超標,造成85位車主相繼罹癌,甚至有人因此過世。專家告訴CTWANT,汽車內裝含有許多塑膠、黏著劑,夏天在豔陽曝曬下更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如果長時間待在密閉的車內,就猶如泡在毒窟之中,建議避免陽光曝曬、開車前先讓車內空氣流通、選擇車外循環空調、更換冷氣濾網、不使用車用芳香劑,掌握5招就能減少吸入致癌物。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國企「一汽大眾」某款車型被爆使用甲醛超標的隔音棉,買車後車主普遍聞到刺鼻異味,其中一位女車主使用2年後確診白血病,懷疑與汽車相關,2019年因而聯繫同款汽車車主,結果發現導致85位車主罹癌,已有8人死亡,患病者中有50多人都是血癌患者。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台灣汽車市場管理與審查相對嚴格,比較不會出現有毒材料的情況,但若在夏天高溫時,車內的塑膠、黏著劑等所含的甲醛成分,就可能濃度變高,進而威脅人體健康。顏宗海說,甲醛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存在於許多室內裝潢材料中,包括黏著劑、木材加工品、汽車內裝。「甲醛對人體的影響分短期與長期兩種,短期暴露是當空氣中甲醛濃度超過0.1毫克/立方公尺,會感到有異味,濃度達到0.5以上時,容易引發眼睛刺痛、流淚、呼吸道不適、咳嗽、胸悶,甚至誘發氣喘。」例如3/20開幕的南港LaLaport,由於剛裝潢完、再加上滿滿人潮影響空氣流通,許多民眾一進去就聞到濃濃的甲醛味,甚至有部落客在社群Threads發文表示,一進LaLaport就感到眼睛不舒服,就醫後發現是甲醛所導致,文章引來許多網友附和,多數人都是眼睛發癢,甚至有人因此立刻逃離南港LaLaport。甲醛存在於許多室內裝潢材料,如果長時間接觸會增加罹癌機率。(示意圖/趙世勳攝)顏宗海說,長期暴露是指長時間吸入甲醛,會增加鼻咽癌、白血病(血癌)等癌症的風險。因此,若長期處於甲醛濃度偏高的環境,例如高溫的汽車內,確實可能提高癌症罹患率。若要避免吸入有害氣體,顏宗海建議停車時盡量選擇室內或陰涼處,若只能停在戶外或陽光曝曬處,上車前打開車門與窗戶,開啟冷氣,讓車內空氣流通約10~15分鐘後再開車,也要定期更換冷氣濾網,並且讓空調設定為車外循環。若是購買新車,新車內裝甲醛及其他揮發性有機物(VOCs)濃度通常較高,建議開車時應持續保持通風,並避免長時間停留車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曾受訪表示,她的車子是停在戶外,就算是夏天車外很熱,但與其吸入車內可能有害物質,開車前她還會先站在車外,將車子窗戶全搖下來,並將車門開開關關好幾次,加速車內空氣流通後,再進車內開車。譚敦慈也提醒,車內不要放芳香劑,芳香劑之所以香味持久不散,主要是靠定香劑,這常常就是種塑化劑,更糟糕的是,部分不合格產品為了定香,可能添加含甲醛成分,或使用PVC(聚氯乙烯)材質,導致塑化劑釋出,這些化學物質同樣會在高溫環境中揮發,經由吸入進入人體。顏宗海表示,癌症的發生通常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包括基因、生活習慣、環境暴露等,不需簡單將個案與單一化學物質直接劃上等號,但若能減少不必要的暴露風險,對健康更有保障。

從便色看健康!醫曝5警訊:變這2色恐罹癌
一名40多歲男子因上腹疼痛前往門診檢查,原以為只是膽結石引發不適,卻在醫師安排的檢查中發現罹患壺腹瘤,且已出現淋巴轉移,需接受大範圍手術及後續治療。醫師陳榮堅近日於社群平台分享此案,提醒民眾注意糞便顏色變化背後的健康警訊。陳榮堅在臉書上分享,該名患者自述近來腹痛加劇,且大便呈灰白色,家人也發現其面色泛黃。他坦言5年前已診斷出膽結石,但因抗拒開刀,長期以藥物緩解症狀。這次腹痛明顯無法透過藥物控制,才決定就醫。根據病患描述,陳榮堅初步判斷是膽結石掉入膽管,但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情況更為嚴重,在膽汁與胰液出口交界處發現一顆約兩公分的腫瘤,即壺腹瘤。壺腹瘤若超過兩公分,發展為壺腹癌的風險顯著提高。患者檢查同時顯示已有淋巴轉移,必須接受包含膽囊、膽管遠端、十二指腸、胰臟頭及部分胃部的切除手術,術後仍需配合電療與化療。醫師提醒,一旦診斷出膽結石並曾經引發疼痛,就應考慮手術治療。尤其結石大於一公分就建議處理,若超過兩公分,則可能增加膽囊癌風險。現今醫療技術已大幅進步,膽囊切除手術快速、安全,恢復期也相對縮短。陳醫師進一步說明,糞便顏色可作為判斷健康的指標之一。其中,灰白色糞便可能與膽道阻塞或腫瘤相關;黑色糞便則可能源自上消化道出血,例如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鮮紅色糞便可能來自大腸癌、痔瘡或下消化道出血;青綠色糞便伴隨腹瀉常見於病毒感染;若糞便呈鮮黃色並伴有灼熱或疼痛感,則可能是細菌感染所致。

早期三陰性乳癌治療迎曙光! 6月起「2類藥」納健保給付
53歲的Amanda,2年前確診早期三陰性乳癌,讓定期做健檢、沒有不良嗜好的她感到晴天霹靂。在商保支持下,她自費逾200萬接受免疫藥物輔助治療。現在的Amanda病情獲控制、預後良好,希望能繼續陪伴雙胞胎孩子長大,不再錯過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今(2024)年6月,健保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正式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給付。看到原先無法負擔高昂藥費的病友姐妹可受惠,Amanda也為她們感到開心。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指出,台灣隨著乳癌篩檢的推廣,使得早期發現率很高,但標準化死亡率未見改善,與疾病易復發、年輕化趨勢以及過去缺乏治療方法有關。雖然難以阻止乳癌的發生,但死亡率有望透過治療降低,龐副署長表示,健保署將根據科學實證數據提供更多好的治療工具,呼籲病友積極面對治療,期待接下來的兩三年能看到死亡率數字的改善,從而實現「健康台灣」願景。早期三陰性乳癌過去僅化療納健保 新藥給付可用於術前術後台灣乳房醫學會陳芳銘理事長表示,台灣逾8成乳癌病友確診時為早期。在乳癌亞型中,三陰性乳癌大約佔10%至15%,惡性度較高,五年內復發風險近3成,尤其是「腫瘤介於1-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腫瘤大於2公分」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族群,更易復發、存活率偏低。針對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過去的健保給付以化療為主。陳芳銘理事長指出,從去年開始,健保加速接軌國際,陸續新增和擴大乳癌用藥給付,而此次新增的PARP抑制劑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用於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和術後治療,預計嘉惠近800位病友。患者多認為一旦確診早期乳癌,就應立即手術。陳芳銘理事長說明,術前採用輔助治療,可先讓腫瘤縮小,保留更多乳房。研究顯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接受完整術前、術後免疫藥物輔助治療,5年疾病惡化與腫瘤復發風險降低近4成,整體死亡率下降約3成5,對於亞洲族群的效果更顯著。另外,具BRCA1/2基因變異、合併高復發風險的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術後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侵襲性疾病及遠端疾病的發生風險則可降低約4成。三陰性乳癌年輕患者多 早期治療有望達完全緩解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表示,三陰性乳癌常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職場衝刺、婚育計劃都因為罹癌而被迫中斷,令人感到惋惜。陳芳銘理事長表示,本次給付讓早期三陰性乳癌有機會在「手術前」就獲得免疫藥物的輔助治療。陳芳銘理事長表示,研究顯示,三陰性乳癌患者在術前接受免疫藥物搭配化療,有6成達到腫瘤完全消失(pCR),其餘4成患者持續接受合併療法,也有助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存活。陳芳銘理事長也提醒,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都會產生相應的副作用,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白血球過低,目前健保也有給付白血球生成素,助改善副作用。免疫治療最大的副作用則是影響內分泌功能,例如甲狀腺功能和血糖,醫師會定期監測並透過藥物調整。治療過程中發高燒的狀況可能是白血球降得太低,引發感染所致,或是少數情況下免疫治療造成甲狀腺素升高,導致代謝性發燒。他指出,過去患者多因為害怕副作用而對治療卻步,不過目前多數副作用都有應對策略,患者都可及時與醫師反映處理。乳房篩檢持續推廣中 醫:望篩檢率與國際比肩黃淑芳理事長指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出了「極早的篩檢、極早的發現、極早治療」口號,持續推動乳房篩檢,國健署的數據也顯示,目前篩檢人數已達到6萬多人。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侯明鋒理事長則表示,台灣的篩檢推廣表現良好,但篩檢率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間,因此提升篩檢率與國際比肩,仍是未來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延伸閱讀】沒症狀=沒問題?乳癌早期無聲息 醫曝自篩1最佳時機不是過了5年就沒事! 醫籲「3族群」當心荷爾蒙陽性乳癌復發風險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510

花椰菜最神! 日癌症專科醫生列「10大抗癌食物」:少吃超加工食品
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癌症已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相關數據統計,日本每年約有42萬人因癌症去世。日本癌症專科醫生、帝京大學福岡醫療技術學部教授佐藤典宏就分享了10個「抗癌食材」,同時提醒民眾少吃「超加工食品」。根據日媒《週刊女性PRIME》報導,佐藤典宏認為,「透過日常飲食,就可以遠離癌症」,全球癌症患者的數量也在增加當中,世界各地都在進行各種癌症研究,特別是關於食物與癌症的研究更有不錯的進展。以下為佐藤典宏列出的10種「抗癌食材」:高麗菜高麗菜等十字莉花科的食物中,富含成分「植物化學物」(phytochemicals,又稱植物性化合物、植物生化素),植物會利用它來保護自己免受有害物質侵害的化合物。此外,一種名為蘿蔔硫素(Sulforaphane)的成分也具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花椰菜花椰菜也是十字花科的食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尤其是「花椰菜苗」,含有大量的蘿蔔硫素,可以說是最強的抗癌食物。牛蒡牛蒡根富含品質優良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這2種纖維對預防癌症都至關重要。山藥山藥中含有「抗性澱粉」,能成為腸內益菌的食物,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研究顯示,腸道狀況良好的人不僅較不容易罹患癌症,即使罹癌,藥物的療效也較佳,因此改善腸道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洋蔥洋蔥和其他蔥屬蔬菜一樣,富含名為「槲黃素」(Quercetin)的多酚,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大蒜大蒜也是具代表性的蔥屬蔬菜,含有名為「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 disulfide, DDS)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菇類菇類含有β-葡聚醣,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番茄番茄含有的茄紅素,能抑制癌細胞增生,並干擾癌細胞生長所需的血管生成,具有很強的防癌效果。脂肪豐富的魚鯖魚、沙丁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中,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能抑制身體發炎,有效降低罹癌風險。海藻昆布、海帶芽等海藻類中,含有「褐藻醣膠」,除了能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外,還具有抗腫瘤效果,能夠抑制癌細胞增長,干擾與癌症發展相關的血管生成。佐藤典宏指出,若食用過多麵包、泡麵、零食、甜點等「超加工食品」,將增加大腸癌風險,法國一項研究顯示,針對10萬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最常食用「超加工食品」的人群,罹患癌症的風險比食用最少的人群高出20%以上。佐藤典宏也提醒,加糖的碳酸飲料、果汁等也屬於「超加工食品」,而超商便當的脂肪和鹽含量也都很高,一項綜合3個大型觀察研究的分析顯示,「超加工食品」會讓大腸癌發病的風險上升30%,尤其是靠近肛門的乙狀結腸和直腸癌,其風險更會增加70%,「作為一名癌症醫生,我不能吃會增加癌症風險的食物,所以我下定決心不再吃超商食品和油炸的東西了」。

角逐高雄市長!邱議瑩首支競選影片來了 親揭「恰北北」原因
有意角逐高雄市長大位的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在25日成立競選辦公室後,隨即推出首支競選影片「邱議瑩的每一天」,細數從政30年,在選區與國會來回的日子,更解密邱議瑩「恰北北」的由來,讓人會心一笑。影片開頭指出邱議瑩來自高雄最大的選區,面積幾乎占高雄市一半以上,每天從清晨到深夜,來回往返於深山與都會之間,只希望能幫深愛的城市多做一些事。另外,「恰北北」是邱議瑩在不少人腦海中的印象,影片中解密,她是為了要對抗不公不義才會「恰北北」,這也是邱議瑩真性情的表現。影片也提及,邱議瑩曾經罹癌,康復後已經無所畏懼,人生的志向是希望讓高雄成為幸福六星城市。片尾邱議瑩更親自錄音,強調高雄從重工業到高科技,從文化沙漠到演唱會之城,改變已經發生,希望市民朋友給她機會,在高雄轉型的第二階段,一起努力讓高雄繼續贏。邱議瑩表示,希望能透過這支影片,和老朋友一起回想打拼的日子,讓新朋友能更認識她。

驚傳緊急動手術!陳文茜罹癌治療「突發敗血症」最新病況曝
67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於2019年罹患肺腺癌後,去(2024)年又確診黑色素癌第4期,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多個器官,正在積極接受免疫療法,怎料今(26日)凌晨她突PO出病床照,自曝出現「敗血症」緊急動手術。陳文茜在臉書發文透露,「今天又多了一個輕微敗血病,下午緊急手術,加裝右手緊急血管。」從照片中可見,她的右手被安裝人工血管,手臂全貼滿醫用膠帶,紗布上還滲著鮮血。一直以正向態度面對病魔的陳文茜,也引用哲學之父蘇格拉底的名句「做個善良的人,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必須深信,一個正義的人,無論陷入貧困、疾病,還是遭到別的什麼不幸,最後都將證明,所有這些不幸對他都是好事。因為一個願意並且熱切地追求正義的人,在人力所及的範圍內實踐神一般的美德,這樣的人是神一定永遠不會忽視的。」她認為,這段話也可以解釋成,不是神決定了你的命運,而是你選擇了自己的命運。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鼓勵,「上帝給了文茜姐不凡使命!也一定會護佑著妳」、「謝謝文茜的勇敢做了最好的示範,給我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加油文茜姐!!!每個禮拜最期待有你的週報」、「祝福文茜治療順遂、健康平安」、「您的堅強與勇敢,我相信上天一定會讓奇蹟發生!」、「不安的我們有個安定人心的妳,無限的祝福給妳。」

心繫罹癌愛妻! 88歲香港知名武術指導爆墜樓「頭顱噴對街」亡
88歲香港知名武術指導唐佳(本名黃唐)與女星雪妮結縭牽手逾半世紀,怎料妻子才剛爆出罹患胰臟癌,唐佳昨(23日)竟被發現,在位於尖沙咀的住處墮樓身亡。綜合《香港01》、《明報》等港媒報導,該起命案發生於23日下午5時許,警方接獲報案,指位於尖沙咀柯士甸道與松山道的交接路口,有一名老翁從高處墜落且「頭身分離」明顯死亡,員警到場調查發現,死者竟是資深藝人雪妮的丈夫、知名武術指導「唐佳」。88歲香港知名武術指導唐佳23日驚爆從高處墜落,頭顱噴對街「身首異處」明顯死亡。(圖/翻攝自香港01)據悉,唐佳生前曾向兒子透露,自己情緒不佳相當擔心妻子雪妮的胰臟癌病情,甚至脫口希望能與她一起死去,沒想到如今卻發生墮樓憾事,令人不勝唏噓,至於墜樓原因及確切死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事實上,唐佳與雪妮是演藝圈公認的恩愛夫妻,2人已相守相伴超過50載,身為動作武師的唐佳,經常陪著雪妮上工拍戲,形影不離地當起妻子的保鑣及助手,恩愛模樣羨煞旁人,怎料如今卻是陰陽兩相隔,讓人感到遺憾不已。◎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